谈词义的模糊性问题

谈词义的模糊性问题
谈词义的模糊性问题

谈词义的模糊性问题

08中基陈原 2008221102310005

词义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反映是概括的反映。所谓概括,是指人脑的思维活动对某一类事物,某一类现象抽象出它们之间共同的、区别于另一类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换言之,词义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概括是经过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提炼的全过程。而这种抽象的、简单的、一般的东西,本身往往缺少明确的界限,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这就必然使词义产生了模糊性。

词义的模糊性实质上也就是词义所概括的客观事物、现象、性状等本身界限不清在语言词汇系统中的反映。例如论及人的容貌“美”与“丑”就很难定出一个公认的精确的量化标准。古代文学作品中描绘女子的美,大都只能借助于映衬、比喻等手法来渲染美人的姿色,例如唐人崔护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怎能不泪垂”,以及成语“倾国倾城”、“天姿国色”、“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花容玉貌”、“冰肌玉骨”、“明眸皓齿”、“雪肤花貌”等等。这些诗句和成语虽然生动形象地体现了“美”这个概念的内涵,但是如果离开具体的文学表现手法,而单纯只是作为“美”这个词的意义,则依旧是没有明确的边缘的。这当中还包含着人自身对美的审美评价的主观性:同样一个人,一种事物,张三认为美而李四并不觉得美,否则俗话里也就不会有“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和“情人眼里出西施”的说法了。

生活中许多词语所表达的概念都具有模糊性。比如在表达时间方面,许多表示时间的名词词语就具有模糊性。我们说“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晚上”,可这早晨到底是指几点钟呢?5点钟是,6点钟也是,7点钟还是。而“早晨”同“上午”、“下午”同“傍晚”、“傍晚”同“晚上”之间也都很难找到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

那么词义的模糊性是否会影响社会交际的正常进行呢?答案是否定的。语言交际有着一定的语境,在一定的语境的制约及辅助下,一般不会引起语言交际的障碍与误解。由此可见,在一定范围内,词义是对事物本身大体内容的表现。这也就是说记号义在概括事物现象的时候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当然,这一点也正满足了人们现实交际的需要。如果在人类生活交际中,非要规定运用精确无误的词汇,那么不难想象言语交际将会怎样的寸步难行。比如中国人见面,常常要问候对方:

“近来过得怎么样?”

“好,一切都还不错!”

“你怎么样?”

“还好,一般吧!”

又如:

“你大概什么时候走呀?”

“可能下个月吧。”

这一问一答中,“好”、“还好”、“一般”、“可能”等词都是表义模糊的词。如果以上的对话中必须用精确的语言,那可就麻烦了,要想把上述意思表示清楚,没有干余字是不够的。再比如,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可以使用很多的词汇,可以说“好”、“不好”、“一般”、“差”、“非常差”、“差极了”。这些词的词义都是模糊的,但是人们仍然可以凭借经验感知到其中的含义。可如果非要找到精确的词汇来形容的话,那是很麻烦的。

又如“老”一词,《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是“年岁大(跟‘少’或‘幼’相对)”,这里年岁大的“大”也是个模糊概念,多少岁才算“年岁大”,词典不作明确规定是有道理的。有

人认为六十岁算年老(男性退休年龄),那么差两个月六十岁,乃至差三天六十岁就不算“老”,非得等到满六十岁才算“老”吗?如果这样的话,交际的进行就相当困难了。我们在报刊杂志上常常看到这样的词语——“五十开外的老人”有些地方旧俗以男人五十岁、女人四十五岁为“上寿”(达到寿数),意谓人若在这样的年龄去世就不算夭折了。俗语还有“年满半百,半截入土”的说法,说明在旧风俗、旧观念中五十岁就算“老”了。“老”是一种生理现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但应该说这种现象本身也是没有明确的界限的,它随着各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制度、生活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换言之,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可见对“老”不可能人为地定一个绝对精确的界线,至于退休年龄的规定,那是国家为了行政法规的实施而制定的,就是这种规定,不同国家以及同一国家的不同职业、不同工种也会有所差异。词典对“老”的释义体现了客观现实现象的这种模糊性,所以说它是精确的,能够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事物和现象的称谓与表达的需要。

词义模糊性不仅使词——语言符号能产生较强的概括性和灵活性,使之灵巧而便捷地服务于人们的社会交际,而且便于语言教学、辞典释义,以及造成修辞上的表达手段,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半”字的释义问题,词典释义是“二分之一;一半”,看起来似乎是比较精确的,其实也是个模糊概念,特别是在语用的场合,例如“下半旗”中的“半”,并非“二分之一”、“一半”所能解释的,而是“先将国旗升至杆顶,再降至离杆顶约占全杆三分之一的地方”(《现代汉语词典>)。诗句“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杜甫《赠卫八处士》)、“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前者“半为鬼”是说“故旧亲友大半死亡”,和后者“半遮面”的“半”都不能用“二分之一”,或“一半”这样明确的界限去衡量和界定,其中都存在着词义的模糊性。同样,“半边天”、“半壁河山”、“半信半疑”、“半推半就”、“下半旗志哀”、“半干旱地区”、“半自动步枪”等词语中的“半”也都是如此。如果完全讲求词义的精确,这样的语言现象将难以在语言中使用开来,而如果从词义的模糊性角度加以考虑,这一切都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

由于日常生活用语中模糊词语很多,以致精密的数字语言旦进入日常生活用语之后,不少都变成了模糊语言。例如“三寸不烂之舌”中的“三寸”就是从精确词变为模糊词,因为舌头不能准确到恰好是三寸长。汉语的“一”、“三”、“百”、“千”、“万”等数词在诗和成语中用得很多,经常用来表示模糊概念”在古代汉语里“三”和“九”往往不是具体的、精确的数字,而是泛指数量之多。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此外,精确词的模糊概念还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看来似乎不合逻辑的词语运用问题,例如,开会时有人说:“我也来说两句……”,其实他一说起来就滔滔不绝,海阔天空,一说就是近一个小时。这里的“两句”就是从精确词转变为模糊词,其特点是以少代多;也有以多喻少的,例如《千家诗》是旧时“家传户诵”的一种幼童启蒙读物,取名“千家”,琢磨起来有些吓人,因为全书收诗仅二百多首,入选诗人也不过数十人,何来“千家”?这应该说也是数词的模糊性质在起作用。还有以约数代实数,以及数词的虚指用法都属于这种情况。脍炙人口的唐诗选本《唐诗三百首》,实际上收诗三百十首,司马迁《报任安书》“《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中说《诗经》“三百篇”,实际上是三百零五篇。

曾经有一位中学语文老师拿《木兰辞》中说到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时间前后不一致的句子来问笔者:该如何解释这种“自相矛盾”的语言现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一处说是“十年”,另一处却说的是“十二年”,该如何解释呢?其实,作为文学作品,这里并没有矛盾,传统说法是以定数代不定数,是一种借代的修辞方式。从模糊语言学看来是精确词表示模糊概念,从而构成修辞上的借代用法,极言木兰代父从军、效命疆场时间之漫长。模糊词语还可以构成修辞上的婉曲辞格,表达委婉的思

想感情,因为委婉往往是建立在词义的模糊性基础上的。例如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明明说的是唐玄宗的故事,却要托词“汉皇”,明明是唐玄宗纳自己的儿媳妇、寿王之妻为贵妃,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却说“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把杨贵妃美化成纯洁的少女,这就是修辞上的婉曲手法,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用婉转的语言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古人对于君父尊长的所作所为不敢直说,只能委婉曲折地来表达,所谓“为尊者讳”。自居易作《长恨歌》的时候,虽然安史之乱早已过去,但他毕竟是唐朝人,所以创作的时候还是委婉一些的好,他的委婉说法也是建立在模糊语文的基础上,“汉皇”、“人未识”等精确词语变为模糊词语。以上所述都说明了词义的模糊性可为修辞上的婉曲手法的运用奠定基础,并开拓广阔的语义领域。

总之,正是因为词义具有模糊性特点,才使得我们的汉语语言丰富多彩,也正因为语言应用的模糊,才使人们的交际符合复杂变化的社会生活的要求。

谈词义的模糊性问题

谈词义的模糊性问题 08中基陈原 2008221102310005 词义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反映是概括的反映。所谓概括,是指人脑的思维活动对某一类事物,某一类现象抽象出它们之间共同的、区别于另一类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换言之,词义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概括是经过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提炼的全过程。而这种抽象的、简单的、一般的东西,本身往往缺少明确的界限,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这就必然使词义产生了模糊性。 词义的模糊性实质上也就是词义所概括的客观事物、现象、性状等本身界限不清在语言词汇系统中的反映。例如论及人的容貌“美”与“丑”就很难定出一个公认的精确的量化标准。古代文学作品中描绘女子的美,大都只能借助于映衬、比喻等手法来渲染美人的姿色,例如唐人崔护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怎能不泪垂”,以及成语“倾国倾城”、“天姿国色”、“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花容玉貌”、“冰肌玉骨”、“明眸皓齿”、“雪肤花貌”等等。这些诗句和成语虽然生动形象地体现了“美”这个概念的内涵,但是如果离开具体的文学表现手法,而单纯只是作为“美”这个词的意义,则依旧是没有明确的边缘的。这当中还包含着人自身对美的审美评价的主观性:同样一个人,一种事物,张三认为美而李四并不觉得美,否则俗话里也就不会有“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和“情人眼里出西施”的说法了。 生活中许多词语所表达的概念都具有模糊性。比如在表达时间方面,许多表示时间的名词词语就具有模糊性。我们说“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晚上”,可这早晨到底是指几点钟呢?5点钟是,6点钟也是,7点钟还是。而“早晨”同“上午”、“下午”同“傍晚”、“傍晚”同“晚上”之间也都很难找到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 那么词义的模糊性是否会影响社会交际的正常进行呢?答案是否定的。语言交际有着一定的语境,在一定的语境的制约及辅助下,一般不会引起语言交际的障碍与误解。由此可见,在一定范围内,词义是对事物本身大体内容的表现。这也就是说记号义在概括事物现象的时候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当然,这一点也正满足了人们现实交际的需要。如果在人类生活交际中,非要规定运用精确无误的词汇,那么不难想象言语交际将会怎样的寸步难行。比如中国人见面,常常要问候对方: “近来过得怎么样?” “好,一切都还不错!” “你怎么样?” “还好,一般吧!” 又如: “你大概什么时候走呀?” “可能下个月吧。” 这一问一答中,“好”、“还好”、“一般”、“可能”等词都是表义模糊的词。如果以上的对话中必须用精确的语言,那可就麻烦了,要想把上述意思表示清楚,没有干余字是不够的。再比如,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可以使用很多的词汇,可以说“好”、“不好”、“一般”、“差”、“非常差”、“差极了”。这些词的词义都是模糊的,但是人们仍然可以凭借经验感知到其中的含义。可如果非要找到精确的词汇来形容的话,那是很麻烦的。 又如“老”一词,《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是“年岁大(跟‘少’或‘幼’相对)”,这里年岁大的“大”也是个模糊概念,多少岁才算“年岁大”,词典不作明确规定是有道理的。有

隐喻与词汇教学

论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 摘要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人们认识世界和进行思维的工具。隐喻是词义发展、变化和引申的重要手段,也是英语新词产生的重要途径。因此,英语词汇的教与学不是简单地对词汇字面意义进行解读的过程,而是输入信息与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的动态交互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要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对所接受的声音和文字符号进行分析、归纳和合成,从而实现词义的构建。在分析了隐喻在英语词汇中的重要作用后,本文试图探讨隐喻如何能更好地指导英语词汇教学。 关键词:隐喻;认知;词汇教学

1.引言 作为语言学习重要的组成部分, 词汇学习应始终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然而, 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人们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句子和篇章的层面上, 注重进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词汇学习策略方面的研究多少受到了冷落和忽视。这导致了教师在教授词汇方面的方法和技巧不能随着时代变化而更新,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词汇方面的方法陈旧、低效,从而最终导致了在词汇的使用方面不能活学活用,在实际阅读和写作时往往束手无策。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词汇已经超出了它本身的字面意义,例如:the head of a state(国家元首),the mouth of a stream(溪口)。词语“head”和“mouth”的使用已涉及到了语言的本质问题,即语言是具有隐喻性的。 隐喻在传统的语言学中被看作是语言的一种偏离现象,一种特殊的修辞方式,常被忽视或不予研究。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逐渐发展,隐喻所具有的强大认知功能愈来愈为人们所认识,成为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到了Lakoff & Johnson(1980)出版Metaphors We Live by时,隐喻更是明确地被认为人类用来组织其概念系统的不可缺少的工具,被定义为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的手段。现在,隐喻研究者们基本都接受了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的观点(束定芳,2008)。近年来,Cameron &Low(1999)合编了论文集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metaphor(《隐喻的研究与应用》),将隐喻研究引人了应用语言学领域;其中,Cameron还建构了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框架,但并未就隐喻与二语习得及语言教学的直接关系作具体讨论。 我国外语界对隐喻的研究大致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集中于认知语言学领域,涉及隐喻的语用研究、语义研究,隐喻的基本工作机制及其理解过程等;除此之外,国内还发表了隐喻研究的专著(束定芳,2000),语法隐喻的研究也有涉及。隐喻理论对语言教学的积极指导作用体现于:“语言教师可以利用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意义的变化发展过程,解释词汇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还可以利用概念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中各种不同形式的隐喻之间的系统性和相互关系”(束定芳,汤本庆2002)。但1990年以来国内刊物刊载的近百篇关于隐喻的文章里,对隐喻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却少有讨论。本文试图从隐喻对英语词汇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促进英语词汇教学来探讨隐喻如何更好地运用到英语词汇教学之中 2.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高级隐喻词汇

aid in healing 帮助治疗 anchor 心锚 associative thinking 联想式思维(状态)auditory eye position 听觉化眼神位置beyond conscious mind 超意识 censor 潜意识压迫力 certified master practitioner 注册高级执行师cloak 披风、斗篷 coach position 教练位置 color exercise 填色练习 communal 集体的、社群的 conciousness metaphor 意识隐喻 counsellor 咨询师 deep metaphor 深度隐喻 dissociate 抽离 dissociation anchor 脱离心锚 dissolving 消溶的 doze 打瞌睡 dream decipher [di?saif?] 梦的解析 dream interpretation 梦境解析 dream slides 梦的定格画面 embodied experience 经验具象化 enlightment 启示

facilitator 协助者、推进者 feeling gauge 感觉衡量器 fresh dream 首次出现的梦境 gauge [geid?]测量仪器、衡量标准hologrammatic structure 全息结构 hooded 戴头巾的 insight 领悟 instinctual brain constriction 本能的脑部紧张integration chair 整合椅 interact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intuition 直觉 intuition chair 直觉椅 kinesthetic 感觉的、动觉的 lanuaging-cognitive function 语言认知功能level eyes 眼神平视 logical level sequence 逻辑层次顺序microscope metaphor 微观隐喻 morphogenetic brain 形态发生脑 musical chair 音乐椅 new lines of action 新行为 on the right track 做得对 outcome frame 成果框架 perception 感知

试论词义的模糊性

试论词义的模糊性 在我们日常的交际对话,文章用语中经常不能清晰地表达本意而使别人产生歧义,这是因为我们使用的语言文字系统有模糊性的特征,即词义的模糊性。词义的模糊性实质上也就是词义所概括的客观事物、现象、性状等本身不清在语言词汇系统中的反映,系统的说主要是指词义的外延界限不清,而作为义位的中心也就是词义的核心部分是明确的。汉语词义的模糊性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这种现象十分普遍。 模糊性的产生是有原因的,有些客观存在的事情和事物之间本身就存在界限的相对模糊,存在概念不明朗的现象;由于人类实践活动和思维能力的限制,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也是有限的,人们只能用比较模糊的语言去描述某些事物。主客观因素共同促成了模糊词义的产生。语言符号的表现力是有限的,作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中介,语言符号的产生发展必然受到这两方面的制约,所以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言不尽意的情况。另外社会生活、委婉表达、文学创作等方面的需要,使得模糊性词句占据市场。 能在具体语境中产生模糊性意义的词有很多:形容词、名词、动词、数词等。这类词语一般倾向于表示事物的状态、性质,其中表颜色和时间的词语模糊性较强。如“红色”这个词,我们可以联想到淡红、浅红、深红、粉红、紫红、西瓜红、石榴红等等,到底是哪一种红我们不知道;又比如说我们谈论“今天”这个词,是历史的今天还是现在?是白天还是晚上?只有说话人知晓。 语言学家沙夫说:“交际需要语词的模糊性,这听起来似乎是奇怪的。但是,假如我们通过约定的方法完全消除了语词的模糊性,那么,……我们就会使我们的语言变得如此贫乏,就会使它的交际的和表达的作用受到如此大的限制,而且结果就摧毁了语言的目的,人的交际就很难进行,因为我们用以相互交际的那种工具遭到了损害。”语言的模糊性并不妨碍我们日常沟通,相反,模糊语汇带来了灵敏和生动,具有不可估量的语用价值。 词义模糊性的语用价值是普遍存在的,可以从新闻报道、日常生活用语、科学用语、法律法规以及文学作品等中体现出来,使语言符号产生较强的概括性和灵活性,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模糊语言在外交中的运用是数见不鲜的,外交人员为了某种政治目的故意含糊其辞,用词并不使用其字面含义,而是常常含有言外之意,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就是外交词汇的模糊性的运用:尼克松访华期间,在宴会上,周恩来拿出招待用的熊猫牌香烟,指着上面的图案对尼克松的夫人说,“喜欢吗?”尼克松夫人以为周恩来指的是香烟,回答说:“喜欢,但我不吸烟。”周恩来随即表示,他指的是送两个真正的大熊猫给美国人民。尼克松夫人一听,欣喜若狂,立刻拍着尼克松的肩膀告诉了他这个消息。这里使用的熊猫就是一个模糊词,既可以指国宝熊猫,又可以指香烟。一语双关,打破外交僵局。 另外,使用模糊的数词进行夸张,可以使文章显得气势磅礴,妙趣横生,汉诗中这种夸张手法也是比比皆是,最具代表性的是李白的诗歌,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里的三千丈并不是真的有三千丈,只是夸张的说法。

隐喻意义及其理解的具身性考察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f8837433.html, 隐喻意义及其理解的具身性考察 作者:吴媚余涛 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19期 摘要:意义是语言研究的核心问题。隐喻意义的获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隐喻理解主要 是对隐喻意义的理解。以往的隐喻理解理论没有理清隐喻及其意义的本质。认知语言学的具身理论为隐喻及其意义的理解开辟了新的視角。隐喻的意义及其理解需要具身经验及与身体相关的意象图式。 关键词:隐喻理解具身性身体经验 1.引言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的修辞手法,更是一种促成人类思维、推理和想象的认知工具,隐喻性的语言表达源于人类概念系统中存在的隐喻思维方式(Lakoff,1987)。通过隐喻思维,人们以身体经验为基础,利用一个认知域中的经验理解另一认知域的经验,利用具体的、熟悉的事物理解和体验抽象的、陌生的事物(Lakoff& Johnson,1980)。隐喻利用身体经验和基本感知范畴理解更深层次的概念,身体性概念和身体经验在隐喻认知中起着核心作用。人的身体在体验认知和对客观世界的概念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隐喻的具身性在隐喻理解研究中理应得到进一步凸显。本文从认知语言学出发,尝试考察隐喻认知过程中隐喻意义及其理解的具身性。 2.隐喻理解的传统观点 传统观点对隐喻理解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主要包括隐喻理解的“比较观”“相互作用观”和“语用观”(刘正光.2005:1-8)。 隐喻理解的“比较观”源于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是对明喻的缩减。据此,理查兹提出了隐喻的三个方面:主旨、载体和基底。比如,在“Power is poison”中,“power”是主旨,“poison” 是载体,二者之间的相似点是基底。根据理查兹的观点,理解“主旨”与“载体”之间的相似点是理解隐喻的关键,对隐喻意义的理解主要是对“基底”的理解。布莱克对理查德的理论进行了批判,他认为隐喻理解的“比较观”没有明确指出听话人是如何理解隐喻的,任意两种事物都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一方面“比较观”难以明确一个特定隐喻的“相似点”,另一方面对有些隐喻意义的理解并不需要寻找相似点。 布莱克进一步提出了隐喻理解的“相互作用观”。布莱克认为,主旨和载体之间不仅具有相似性,二者之间还由于差异性而产生张力性,主旨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创造出相似点,布莱克将这种观点发展为隐喻理解的“相互作用观”。这种观点存在不足之处:“载体”的特征具有多样性,对“载体”特征理解的不同造成了隐喻意义的模棱两可。列文森根据语义特征提出了另一

关于词义模糊性的几个问题探究

摘要:在词义模糊性方面目前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在词义模糊性的几种词类现象、词义的模糊性产生的原因和词义模糊性对言语交际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具体性说明,将用具体的例子和分析在这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内容中包括现下已有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一些探究思考。 关键词:模糊性表现手法言语交际 说到词义的模糊性,就不得提起词义的概括性,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概括的反映,词义的概括性是把特殊复杂的东西归成一般简单的东西,这就是概论所完成的工作,概括的特点就是在于化繁为简,使词能够在交际过程中得到表达。比如“矛盾”这个词,表现的是两者两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的抽象关系,但是在汉语中“矛盾”的来源在于古代的一个关于“矛与盾”的寓言故事,用具体的兵器之间的关系来泛化定义两事物之间抽象的哲学关系。这就体现了词义的概括性,但是经过概括而形成的一般简单的东西,本身往往带有一定模糊性,它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许多词语本身的含义就是相对的、模糊的、不精确的,比如“漂亮”与“丑陋”之间往往并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界限,并不知道,什么样的外貌才算是漂亮,什么样的外貌算是丑陋,二者之间没有一个精确的界限和标准,另外对一个人的外貌评价也会随着时代和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比如我们知道在唐代会女性的审美上“以胖为美”,反映出当时的审美文化;而现在大多数女性“以瘦为美”,折射出当代女性的审美价值观。比如还有,我们划分人类成长的阶段,我们会说“从少年到青年到壮年再到老年”,这样描述人的成长过程,但是仔细追究起来,我们并不知道从少年到青年的界限是什么,到底从几岁到几岁算作“少年”,从几岁到几岁算作“青年”,描述一个事物的发展阶段的词汇还有很多,从明确这些词的范围或界限来说,这些词汇本身就含有模糊的成分,人们在使用这些词汇去定义某一事物的发展过程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去细细精确划分事物发展的范围,首先要是去精确划分和定义这些过程发展的细节本身就很难做到,另外事物的发展阶段也是不符合一种精确的刻量的,事物的发展的过程本事就是连续的,相连相成的,这两点就会使得某些词汇天然具有模糊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时代历史的变迁,对同一个词,比如“青年”这个词的词义范围也会发生变化模糊性就和模糊程度也会发生变化。还有一些表示一些外貌的形容词,比如“高与矮”,“胖与瘦”,“大与小”等词都是相对而言的。再比如“夜间”这个词,人为规定应该是从傍晚六点到第二天凌晨六点之间,可是具体来说,“夜间”到底算是从几点到几点呢,却是模糊的。现实生活中如果人们在给现象分类,必然会产生混淆和重叠部分,若是非要像是术语那样一是一,二是二,那么我想交际一定会变得难以进行和无趣性,有时候词义的这种模糊性正是造就了词的模糊美。 在词义模糊中有几种现象值得一说,就上文所提到的,这些描述外貌的形容词属于性状词类。在这类词中有一些是分为相对的,这种相对性的词语在表示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标准,是变化的,也可看作具有一种通用性,是使词义产生模糊性的一个原因。除了性状词之外,还有颜色词,事实上我们对颜色的划分能力是有限的,颜色的深浅、明暗、色调的不同配合都会造成不同的颜色,用语言去规定这种细致的变化现象很难做到,所以面对蓝色,尽管有很多种蓝色,比如天蓝,碧蓝,深蓝,淡蓝等多种蓝,颜色词的模糊性就表现在这些颜色的变化和比较中。另外还有上文提到的“夜间”“青年、少年”等时间词,虽然我们对时间的划分现在已经相当精确,有年、月、日、小时、分钟和秒,但是类似于“早晨”“上午”“傍晚”“前天”“过去”“现在”“等会儿”和“最近”这些词,由于彼此之间存在很大的界限不明状态,还是存在模糊性的,甚至从时间词的模糊性会导致言语交际中更多的词义模糊性,在此认为,由于一类词的固在模糊性会泛化到句子中会出现模糊性程度的变化。

隐喻在专门词语词义泛化中的作用

第30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11月 Vol.30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08 ────────── 基金项目:唐山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项目(07C03) 收稿日期:2008-09-23 作者简介:宋春淑(1972-),女,河北昌黎人,硕士,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词汇学、语法学。 -41- 隐喻在专门词语词义泛化中的作用 宋春淑 (唐山师范学院 中文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专门词语词义泛化是固有词语衍生新义的一个主要来源,通过对专门词语词义泛化动态过程的分析,揭示隐喻在其中的重要作用。首先,隐喻通过对相似性的发现和把握,找到词义泛化的生发点,引起泛化现象的发生;其次,隐喻使两个不同的语义领域进行互动,最终促成泛化义的形成。 关键词:隐喻;专门词语;词义泛化 中图分类号: H 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8)06-0041-004 The Effect of Metaphor in the Non-specialization of the Acceptation of Technical Terms SONG Chun-shu (Department of Chinese,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Hebei Tangshan 063000, China) Abstract: The non-specialization of the technical terms is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concrete words to produce new meaning. In the progress, the metaphor runs an important role. Firstly, through the metaphor, we can find the “starting point” in the non-specialization of the acceptation of the technical terms; secondly, through the association of comparability and by using the technical terms into the non-professional field, people achieve the non-specialization of acceptation. Key words: metaphor; technical terms; non-specialization of the technical terms 在语音、词汇、语法这三个语言要素当中,词汇的变化是最快的,纵观近些年来所出现的新词新义,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那就是专门词语的泛化义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成为固有词语衍生新义的一个主要来源。仅以2002版《现代汉语词典》附录中所收的新词新义来说,附录中共收集新义58条,其中由专门词语泛化而来的就有27条,占47%,另外在所收新词中还有24条是已经发生词义泛化的专门用语。由此可见,专门词语的通用化是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方面。专门词语的词义泛化固然有其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但促成专门词语衍生新义的深层机制和动力源泉却是人类隐喻性的认知模式。 一、专门词语词义泛化 (一)专门词语及其与普通词语的关系 专门词语是指用于某一专门领域,用来标记这一领域中的事物、现象、特征、关系和过程等的词语。它既包括各门学科的专业术语,也包括某一行业内应用的行业词语。 专门词语和普通词语一直处于一种相互流动、相互渗透的过程当中,普通词语可以转化为专门词语,用于指称某一领域中特殊的事物和现象。当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因为有了新的发现或规定,而产生新的语义需求时,由于完全陌生的新词语可能会使人费解,人们往往在已有的词语中寻找一个易于理解、且能满足表达需要的词语。许多专门词语都是从普通词语中借入的,例如计算机领域的菜单、平台、文件、文件夹、工作站、界面,哲学领域的认识、运动、时间、实践、空间,宗教领域的方丈、脱胎,经济领域的疲软、银根等等。某一学科领域的专门词语也会随着本学科的普及和发展,日

语言学概论04任务答案

语言学概论04任务 一、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基本词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而像“我、他、啊、吗、从”这类词都没有能产性特点,所以不是基本词。 A. 错误 B. 正确 2.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口语的规范发展有积极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3. 语言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语言中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4. 语言的分化和统一都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A. 错误 B. 正确 5. 任何一种语言的共同语,都是在某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A. 错误 B. 正确 6. 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融合,主要取决于操这种语言的民族是否居于统治地位。 A. 错误 B. 正确 7. 洋泾浜不同于克里奥耳语,二者的使用范围和发展结果都不一样。 A. 错误 B. 正确 8. “江”古代专指长江,今天泛指所有的江河,这种变化就是词义的转移。 A. 错误 B. 正确 9. 多义词有多项意义,但是在一个具体的句子中一般只有一项意义。 A. 错误

B. 正确 10. 语言发展具有渐变性特点,所以产生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A. 错误 B. 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上帝”“天堂”“妖怪”“神仙”等词的词义是()。 A. 不反映现实现象 B. 反映现实现象 C. 没有现实根据 D. 对现实现象的歪曲反映 2. 下列反义词之间属于非此即彼的一组是()。 A. 白—黑 B. 大—小 C. 高—低 D. 生—死 3. 就下列词语来看,只有()组中的汉字全都能独立地表示语素。 A. 山峰音乐事理委员 B. 沙发吉它卡片罗马 C. 葡萄玻璃枇杷纱门 D. 蜘蛛窈窕逍遥逃遁 4. 语言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是()。 A. 自然的发展变化 B. 语言内部的因素 C. 社会的发展变化 D. 个人生活经历的变化 5. 在一种语言内部划分地域方言时的依据主要是()。 A. 语法 B. 词汇 C. 词义 D. 语音 6. 下列各组词只有()是意译词。 A. 雷达马达咖啡 B. 啤酒苜蓿哈密

第五章词义

第五章词义 一、填空题 1.()、()、()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 2.同义词的”同”主要指()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主要有()、()和()等方面。3.()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4.词语的组合一方面要受到()的支配,另一方面要受到()的限制。 5.一般词汇包括()、()、()、()、()。 6.基本词汇的特点是()、()、()。 7.新词产生的方式有()、()、()三种。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每组词全都属于基本词汇的是()。 A、丈夫、妻子、兄弟、令堂 B、若干、屹立、篇章、父母 C、make, look , do, get D、电视、开发、能力、学派 2.”上帝”、”天堂”、”妖怪”、”神仙”等词的词义是()。 A、不反映现实现象 B、反映现实现象 C、没有现实根据 D、对现实现象的歪曲反映 3.”兵”的最初意义是()。 A、士兵 B、武器 C、战争 D、军事 4.下列各组词中,属于等义词的一组是()。 A、成果--后果 B、many――much C、替代--代替 D、头颅--脑瓜子 5.下列反义词之间属于非此即彼的一组是()。 A、白--黑 B、大--小 C、高--低 D、生--死

6.就下列词语来看,只有()组中的汉字全都能独立表示语素。 A.山峰音乐事理委员B.沙发吉它卡片罗马 C.葡萄玻璃枇杷纱门D.蜘蛛窈窕逍遥逃遁 7.“她在喂孩子”这个句子中,“她”是施事,“孩子”是受事。这种施受关系属于( )。 A.词汇意义 B.语境意义 C.附加意义 D.语法意义 8.下列关于词的本义和基本义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二者总是一致 B.二者总是不一致 C.基本义比本义更常用 D.本义比基本义更常用9.下列各项词义引申中,采用比喻方式的一项是() A.“锁”本指一种器具,后引申指凭借这一器具的行为 B.“兵”本指兵器,后引申指使用兵器的人 C.“南瓜”本指一种植物,后引申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D.“后台”本指舞台的后面,后引申指在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 10.下列关于等义词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等义词是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都完全相同的词 B.等义词一般都能够长期并存 C.等义词在语言表达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D.同义词大多是等义词 11.下列关于词义模糊性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模糊,中心区域明确 B.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明确,中心区域模糊 C.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中心区域都模糊 D.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可能模糊

英语词汇的隐喻认知

英语词汇的隐喻认知 英语词汇的隐喻认知:在词汇教学中重视学习者隐喻理论的输入利于学生了解词义演变机制,加强学生英语语言文化的透彻理解和英语式思维,提高其创新运用词汇的能力,以帮助学生达到综合运用语言的目标。 1 英语词汇著名语言学家McCarthy认为:”No matter howwell the student learns grammar,no matter how SUC—eessfully the sounds of L 2 are mastered,without wordsto express a wider range of meanings,communicationin a L2 just Call not happen in any meaningful way.”我们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其工具作用,恰如其分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而词汇则是使交际得以进行的语言能力的核心部分之一。如果没有词汇来表达更广泛的意义,那么第二语言交流就不能以任何有意义的方式进行。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4)提出的推荐词汇量从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到更高要求分别为4 500个单词、700个词组;5 500个单词、1 200个词组和6 500个单词、1 700个词组。在有限的两年英语课堂教学中习得这么多英语词汇对大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而大学英语的学习让大学生普遍感到头疼的就是词汇量的增加。 2 对概念隐喻的认识概念隐喻理论自提出以来,国外在隐喻和英语词汇学习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者发现将隐喻引入词汇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记忆效率和领会深度也会进一步提高;隐喻的认知特性和其系统性、普遍性等还拓宽学生的语言学习思路,使其能够举一反三。但概念隐喻理论在外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还没有引起我国外语教学工作者的充分重视。对众多英语学习者来说,概念隐喻及隐喻的方法仍处于未知状态;同时教师在教授英语单词时对其内涵意义及隐喻意义很少提及,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学生词汇学习的不彻底性,并限制了其词义扩展能力的发展。 “天意”“一步登天”“无法无天”“天资”等表达。在英语中,表示“天”有sky和heaven两个词,但比起汉语的“天”,它们的外延就小多了。因而并不能单凭母语中的概念隐喻任意理解其在目的语中对应的语言隐喻。 3 概念隐喻理论

关于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

关于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 论文摘要:隐喻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隐喻是词汇教学中使抽象概念具体化的一种手段。从隐喻入手学习词汇符合认知规律,可以突破传统学习词汇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词汇。 论文关键词:隐喻词汇学习文化意识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是人们感知和体验现存社会的认知工具,它深植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是语言理解和语言习得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在语言文化发展中起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认知语言学家发现,随着人类认知过程的进展,英语的词汇也在不断发生变化。~Ilenter,hit,memory,bus在日常生活中含义分别为“进入,打击,记忆,公共汽车”,而在现在的电脑术语中则为“回车,访问人数,内存,总线”。新词大量涌现,旧词被赋予更广泛的含义和新的内涵外延。事实上英语词汇的灵活性是其它语言无法与之相比的。英语中绝大多数词汇具有一词多义的特征,多义词大多都是通过隐喻这一认知手段扩充和深化它的基本含义而实现的。新的词义经过反复使用得到普遍认可后就会作为该词的另一个义项确定下来。在词汇习得过程中有意识的认识词义之间的联系,增强学习者的隐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从认知角度及文化内涵方面,对隐喻在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1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英语词汇都是由一些基本词汇演变而来,据统计显示,绝大多数隐喻词不仅是实体性隐喻词,而且都是生活中的常用词,基本范畴词比其他范畴词有更多的用法。所以,教师可以结合概念隐喻,帮助学生理解基本范畴词的隐喻意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和表达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如“theater”因其形状或功能的相似映射到其他实体域“阶梯教室,手术室”和抽象域“戏剧文学,戏剧效果”等。概念隐喻在英语中大量存在,了解概念隐喻有助于学生对词汇意义的深层把握。 (1)从认知的角度进行多义词教学。认知语义学用意象图式及隐喻、转喻引申来说明一个词语相互关联的多个义项之间的关系,认知语义学认为人类空间概念是最基本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人类的意象图式,再通过隐喻和转喻模式映射到其他抽象的概念结构中去。于是一个词的意义具有了用于不同的认知域的不同的而又有联系的义项。比如英语中的at,从物理空间影射到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等,从而形成at的多义网络:atthestation(处所),atfive01clock(时间),atwar(状态),aimat(方向),athighspeed(方式)等。介词beyond 的字面意义表示某物在某地或另一物的另一面,其物理意义转移到隐喻意义,则根据不同的语境而获得不同的动词含义。例如,①Thenew housingestatestretchesbeyondtheplaying—ifelds.新的住宅区一

隐喻造词

隐喻造词 大纲: 1、引言 2、隐喻的概念 3、构成新词的隐喻 引言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思维工具和认知方式。隐喻的实质是通一类事物来理解和感受某一事物。隐喻具有普遍性,人类各民族、各种文化虽然千差万别,但都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因此,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会有一些相同的文化积累,从而产生共识文化。共识文化反映在语言中便凝结为共同的文化语义。有共识文化就会产生相似的隐喻。然而,由于各民族的语言都有其相当悠久的历史,它们负载了大量有关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习俗、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学典籍等方面的独特内容。隐喻对汉语词义的影响与英语有诸多共同之处,同时汉语又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隐喻的概念 隐喻,最通俗的话讲,就是打比方,是与明喻借喻平列的一个比喻类型。隐喻的修辞观将隐喻视为一种纯粹的语言现象,是语言运用中对正规语言的偏离和变异,是润饰辞藻的一种修饰手段,主要起语言装饰作用。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语言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莱考夫等人从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提出了概念隐喻的理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是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在思想中对于不同的事物特征建立联系的方式或机制,被人们称为隐喻的认知观。隐喻是利用事物的相似性,把不同的两个事物联系在一起。在联系的过程中,把事物的意义抽象出来,从事物的诸多特征中选择其中一种。 目前对词汇隐喻的归类分常规隐喻和创新隐喻。究其实质不外乎莱考夫的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实体隐喻,加上通感隐喻,共四类。这些类型汉语中均有,且数量很多,说明隐喻概念(有人称隐喻观念)同样适合汉语。 (一) 隐喻观念已经形成词义的一个义项进入词义。 1、结构隐喻中一部分形成词义,固定于词义中。 如“风雨”,原型指风和雨:风雨大作。而汉语有以下表达方式: (1)经风雨,见世面。 (2)你没经受过什么风雨。 (3)青年人要在大风大雨中锻炼成长。 (4)五年风雨,你我一同走过。 由此可见,“艰难困苦”是一个隐喻观念。而这个观念形成的风雨的比喻义“艰难困苦”已进入词典意义。 又如“花”,原型指种子有性繁殖器官,有一比喻义为“女子”。汉语中有下列表达式: (5)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6)她已是残花败柳。 (7)他是个浪荡子,到处拈花惹草。 (8)她长成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

《发展汉语》综合系列教材中的隐喻性词汇教学研究

目录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绪论 (1) 一、选题缘起 (1) 二、研究现状 (2) (一)隐喻理论研究现状 (2) (二)隐喻在二语词汇教学领域的研究现状 (3) 三、研究对象、方法和意义 (4) (一)研究对象 (4) (二)研究方法 (5) (三)研究意义 (5) 第二章隐喻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7) 一、隐喻式词汇 (7) 二、隐喻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实施与应用 (9) (一)对传统词汇教学的反思及教学展望 (9) (二)隐喻应用于汉语词汇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0) (三)运用隐喻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目标 (11) 三、对教材中隐喻性词汇进行探究分析的意义 (12) 第三章《发展汉语》综合系列教材中的隐喻性词汇考察 (13) 一、《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隐喻性词汇的基本类别 (13) (一)隐喻性名词 (14) (二)隐喻性动词 (15) (三)隐喻性形容词 (15) (四)隐喻性量词 (16) (五)其他隐喻性词汇 (16) 二、《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隐喻性词汇的结构形式 (17) (一)前喻式 (18) (二)后喻式 (18)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三)整体隐喻式 (19) 第四章隐喻性词汇习得情况调查分析及教学策略 (21) 一、留学生隐喻性词汇习得的调查试验 (21) (一)被测对象 (21) (二)测试目的 (21) (三)测试内容和方法 (21) (四)测试结果 (22) 二、留学生词汇习得中与隐喻相关的偏误分析 (22) (一)语内偏误分析 (22) (二)语际偏误分析 (23) 三、隐喻词汇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24) (一)利用隐喻相似性进行教学 (25) (二)根据文化差异进行教学 (25) (三)利用隐喻的网络特征进行教学 (26) (四)结合语境进行教学 (27) (五)隐喻能力的培养 (28) 结论 (29) 注释 (31) 参考文献 (32) 附录 (3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37) 哈尔滨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授权使用声明 (38) 致谢 (39)

浙大远程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答案

浙大远程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答案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 1.下列关于文字起源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结绳记事 B 图画和契刻 C 刻漏记事 D 以上说法都错 正确答案:D 2.英语“instinct”重音在前[′insti?kt]时是“本能”的意思;重音在后[ins′ti?kt]时是“充满”的意思。这种现象在语音学上被看作()。 A 调位不同 B 重位不同 C 时位不同 D 重音法不同 正确答案:B 3.在下列四种行为中,与文字起源直接有关的是()。 A 结绳

B 串贝 C 图画 D 以上各种行为 正确答案:C 4.历史比较语言学之前的语言研究属于() A 个别语言学 B 普通语言学 C 前语言学 D 语语言学 正确答案:C 5.语言的统一只能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A 消灭现有方言 B 方言和民族共同语相互融合 C 推广民族共同语,逐步用它来取代方言 D 推广方言,使之取代共同语 正确答案:C 6.现在一般认为,人学习语言的最迟临界点是在()左右,就是说在这个年龄之前如果不接触语言,此后就几乎无法学习语言了。

A 一岁 B 三岁 C 十二岁 D 十八岁 正确答案:C 7.语言产生的决定性条件是()。 A 劳动 B 直立行走 C 类人猿的出现 D 会制造工具 正确答案:A 8.一般说来,方言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上。 A 语音 B 语汇 C 语汇 D 语法 正确答案:A

9.下面几种属性,()是语言符号的最基本属性。 A 任意性 B 线条性 C 系统性 D 社会性 正确答案:A 10.下列()是拉丁语的原始语言。 A 日耳曼语 B 古斯拉夫语 C 波兰语 D 印欧语 正确答案:D 11.下列文字中,属于自源文字的是()。 A 汉字 B 日文 C 英文字母 D 希腊字母 正确答案:A

对比英汉词汇中隐喻的运用

对比英汉词汇中隐喻的运用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语言学中最重要的部分,而隐喻作为词语层次上的一种修辞方式,其广泛运用体现了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但由于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与相似性,隐喻在英汉词汇中的运用也就有所异同。本文分析了形成英汉词汇中隐喻异同的原因,并对部分英汉熟语、动植物词汇等隐喻实例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隐喻,中西文化,英汉词汇,熟语,动植物词汇 一、隐喻异同形成的原因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是非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即对语词的修饰和美化,它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语言中的隐喻无处不在,其表达会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和规约,也就是说隐喻具有文化性。 一方面,隐喻作为思维工具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共性特征,人类认知经验的共性和我们赖以生存的客观世界本身的相似又为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理解隐喻现象提供了物质基础。另外,在今天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地区之间的信息交流日趋快捷和方便,中西文化相互交融和渗透也进一步加深。因此,尽管中西文化中使用的语言系统各异,但隐喻在英汉词汇中仍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 但另一方面,由于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传统风俗、文学典故、哲学渊源、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生产生活方式等社会文化的不同和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对一些具体事物的体验就会不同,其认知文化也会有明显的差别。而隐喻作为语言现象体现着文化的差异,具有民族性和约定性。所以在一些隐喻词汇的运用上就呈现出了差异性。 二、熟语中隐喻的对比 熟语通常指惯用语、谚语、歇后语及成语,熟语有相对固定的结构,意义也相对完整,其丰富的表意功能并非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是言语的备用单位。在英汉熟语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现象,它反映着中英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 1.英汉语言中的很多熟语都以同样的隐喻形式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例如:castle in the air 在汉语中有完全对等的习语“空中阁楼”;特洛伊木马( Trojan horse )和 paper tiger (纸老虎)则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结果,是词汇的一种移植;另外,时间就是金钱(Time is money.)、轻如鸿毛(Light as a hair)、岁月不待人,机不可失(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事实胜于雄辩(Fact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等习语都运用了隐喻,它们所表达的意义也很相似。 2.不同的民族文化沉淀在隐喻中必然留下截然不同的深刻痕迹。有时,同一隐喻对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来说会有不同的理解。 例如:“Big thunder,little rain”很容易被中国人理解为“雷声大,雨点小”即虚张声势,而实际上,正确的比喻义应为“无效的努力”。另外,汉语中“三个女人一台戏”与英语中的“Three women make a market.”、“爱屋及乌”与

隐喻语的特征与分类

隐喻语的特征与分类 有人把语言比作一部充满了死喻的书籍,所谓“死喻”就是指那些从超乎常规的表达形式发展到常规表达形式、从语言润饰手段变成固定词汇的隐语。这些由形象鲜明、生动的隐喻蜕变为喻义稳定的隐喻性语言就是隐喻语(metaphorical talk)。隐喻语是词汇系统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除了有隐喻的特点外,还有较强的个性。本文拟从“张力”和“相互作用”的角度来探讨隐喻语的特征及其分类问题。 一、隐喻语的特征 库珀(Cooper 1986)在论及隐喻语的范畴和功能时,系统地分析了隐喻语的3个显著特征:系统性强、生成力强、对默契感的依赖性强。它不是多义词,与隐喻(尤其新颖的隐喻)也不尽相同。 1. 系统性 任何隐喻都有自己的形成理据。库珀认为用母喻义(parent sense)来作为隐喻语的理据比 用原义(original sense)更为科学和准确。例如:在“There's no meat to Debussy's mus ic.”中的“meat”就取义于习语“butcher's meat”而非取义于“meat”的原始意义。(Co oper 的1986:122)大多数的隐喻语都可以归属于某一隐喻概念范畴,在同一范畴内的隐喻 语有着共同的理据,这理据就是该系统中的母喻义,如以下各隐喻语都是在“Argument as War”的基础上形成的: His arguments came under attack. His arguments were shot down. He was defeated in the argument. His arguments were caught in the trap.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本体是“argument”,喻体是“war”,而句中的隐喻性用法都是说明同一个喻体的行为、性状的词语。这说明在同一母喻义范畴内围绕同一个本体和喻体可以构成X个隐喻性表达方式。隐喻语大都是这样在母喻语义范畴(parent domain)内孕育而生的(Cooper 1986:131-2) 2. 生成能力 系统性说明了隐喻(尤其是母喻)具有很强的生成能力。一个喻体可以生成X个隐喻概念,因为喻体在自己原始意义的范畴内(original domain)所具备的语义特征都有可能被转移到 属于另一语义范畴的某个词项上。这种潜在的生成能力使得一个稳定隐喻(established met aphor)可以不断地生成新隐喻或隐喻性语言。例如:围绕着“war”这一喻体,有关“argum ent”的隐喻概念还可以继续延伸下去:win the argument(win the war),abandon an argu ment to one's opponent(abandon a city to the enemy),engaged in an argument(engag ed in a battle)等等。 库珀认为这种生成能力是区别隐喻语与多义词的重要依据。多义词各意义之间一般缺乏联系,没有系统性,而隐喻语同一母义所生成的各引申义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更换了同一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