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医疗服务体系

护理学医疗服务体系
护理学医疗服务体系

护理学医疗服务体系

1.医院

2.社区卫生服务

3.卫生服务策略

医院

(一)种类

分级管理——三级十等

一级医院:是直接向具有一定人口(≤10万)的社区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级医院是提供社区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机构。如农村乡镇卫生院、城市街道医院、地市级的区医院和某些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医院,是我国三级医疗网络的基础。

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其半径人口在10万以上)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能与医疗相结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及指导基层卫生机构开展工作。如一般市、县医院和直辖市的区级医院。

三级医院:是指国家高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全国的医疗、预防、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技术中心,直接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康复服务和高水平的专科服务。指导一、二级医院业务工作和相互合作,如省、市级大医院和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

(二)医院的任务

医院的任务是以医疗工作为中心,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上,保证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完成,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同时做好扩大预防、指导基层和计划生育的技术工作。

1.医疗医疗工作是医院的主要任务。它以诊治和护理两大业务为主体,并与医院医技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医疗整体为病人服务。

2.教学教学是医院的普遍功能。医学生在经过学校教育后,必须进行临床实践教育和实习阶段。毕业后的在职人员也需不断接受继续教育,更新知识和加强技术训练。医院是进行医学临床教育的重要场所。医学教育的比重,应根据医院的性质和任务做出安排。

3.科学研究医院是医疗实践的场所,许多临床上的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课题。通过科学研究可解决医疗护理中的难题,一方面为临床实践提供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些科研成果也将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促进医疗教学发展。

4.预防和社区卫生服务各级医院不仅承担诊治病人的任务,而且具有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的任务。如开展社区和家庭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妇幼保健指导、疾病普查工作等。

(三)组织机构

1.医院行政管理组织机构:院长办公室、诊疗部门、预防保健部门、行政部门等。

2.医院业务组织机构:临床业务组织和医技组织。

社区卫生服务

(一)概念

1.社区:社区是一个有代表性的社会单元,人数大约在10万~30万之间,面积在5000~50000平方公里。一定地域内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群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共同体。

2.社区服务:一个社区为满足其成员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社会性福利活动。社区服务的内容十分广泛。在不同的社区条件下,它的具体内容和项目可以各不相同。目前我国城镇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社区服务体系,大体包括:老年人服务、残疾人服务、婴幼儿服务、青少年服务、拥军优属服务、社会救助服务、文化娱乐服务、便民生活服务、民俗改革服务、精神卫生服务和社区卫生服务等11项服务内容。其中社区卫生服务贯穿于整个社区服务之中,是社区服务发展的重要内容。

3.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内的卫生机构及相关部门根据社区内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合理使用社区的资源和适宜技术,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基本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以人群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和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是一种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二)原则: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原则。

3.坚持以社区人群需求为导向的原则。

4.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

5.坚持执行结构调整政策的原则。

(三)服务网络

1.人员组成:全科医生、社区护士、社区工作者;

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基层医院和上级综合性医院,双向转诊服务;

3.工作开展:分工进行。

(四)工作内容及特点

特点:广泛、综合、连续、实用。

1.广泛性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是社区全体居民,包括各类人群,即健康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妇女、儿童及老年人等。

2.综合性针对各类不同的人群,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由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综合而成,并涉及与健康相关的生物、心理、社会各个层面。

3.连续性社区卫生服务贯穿于生命的始终,覆盖生命的各个周期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根据生命各周期及疾病各阶段的特点及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

4.实用性社区卫生服务以满足服务对象的各种需求为宗旨,因此其服务内容、价格、时间、地点都必须考虑实用性,以确保社区居民享受社区卫生服务,从而真正达到促进和维护社区居民健康的目的。

卫生服务策略

全球战略目标

初级卫生保健

健康新视野

(一)全球战略目标

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价值

(二)初级卫生保健

八项内容:

①对当前主要卫生问题及其预防和控制方法的健康教育。②改善食品供应和合理营养。

③供应足够的安全饮用水和基本环境卫生设施。④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⑤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⑥预防和控制地方病。⑦常见病和外伤的合理治疗。⑧提供基本药物。

1981年,增加“使用一切可能的方法,通过影响生活方式和控制自然、社会心理环境来预防和控制非传染病和促进精神卫生”。

(三)健康新视野

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XX县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积极深化基层医改。XX年,XX县基层医改正式启动,试点阶段重点抓好五个方面改革:一是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管理体制;二是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因事设岗、全员聘用的用人机制;三是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公开,体现绩效的考核分配机制;四是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取消“以药补医”,实行零差率销售;五是推进保障制度改革,确保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正常运转。XX年,基层医改进入巩固完善阶段,主要开展五项工作:一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补偿机制;二是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激励约束机制;三是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和乡村医生管理;四是规范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和回款程序;五是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XX年以来,医改进入攻坚阶段,实施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破解医改难题。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为重点,组建县域医共体,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推进财政定项补助,取消了收支两条线管理,落实了政府投入责任。 回顾XX县基层医改历程,取得的成效不容置疑。但是,与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政策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相比,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还

比较薄弱,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短缺、设备落后等问题突出,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基层卫生人才招录和培养力度。通过基层在岗医师转岗培训、全科医生定向培养、提升基层在岗医师学历层次等方式,多渠道培养全科医生,逐步向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过渡。实施医疗卫生单位招聘计划单列,可在乡镇卫生院编制内拿出一定比例的编制,通过公开招聘方式择优聘用取得卫生类执业资格的人员,纳入事业编制管理。加强基层卫生管理人才培养,提高基层卫生管理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探索县乡村医疗机构纵向合作新机制。以县域医共体为依托,探索建立上下联动、资源整合、利益共享的纵向合作机制,营造县级医疗机构的人才、技术、设备、管理等优质资源向乡镇卫生院流动的良好氛围。县级医疗机构可选派一定比例业务骨干到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职;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骨干可上挂县级医疗机构。积极探索县乡卫生人才一体化管理。 三、完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继续完善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实行人员、业务、药械、财务等方面一体化的管理体制,提高乡村两级卫生机构的管理水平。乡镇卫生院受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委托负责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逐步提高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当前的医疗体制为国人诟病已久,医疗改革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医疗改革亟待破解医疗卫生保障覆盖率低,资源分布不均,基本医疗服务滞后,药费居高不下,看病难,看病贵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针对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对医疗体制改革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医疗体制;医药分离;医疗腐败 生存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人最重要的是生存,是健康,而与生存和健康联系最紧密的是社会医疗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医疗事业,努力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此同时医疗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一些方面取得进展,但是暴露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大众普遍认为看病难,看病贵。当前,医疗改革的一些思路和做法,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卫生的基本需求,因而医疗改革陷入僵局,短期内难以取得大的、突破性的进展。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组建的“中国医疗卫生制度”课题组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医疗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界性难题。纵观国外的医疗卫生制度,与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采用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相较,我国的医疗卫生的现状已与快速发展的经济

社会不相适应,滞后的医疗卫生事业已经成为影响、制约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医改难题亟待破解。 一、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带来了诸如贫困、公众不满情绪增加、群体间关系失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多数居民在医疗问题上的消极预期,已经成为导致宏观经济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机构重复,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难以应付。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医疗服务机构改革实践中,“抓大放小”的思路很流行,基于这一导向并基于现行财政体制下部分地区财政负担过重的现实,一些地方开始将基层公立医疗服务机构或改制为企业,或甚至直接出售给私人。这种“抓大放小”的改革思路是有严重问题的,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本规律。 (三)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医疗服务价格混乱导致医疗费用持续攀升,药价虚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四)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医疗效率低下、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问题、药价虚高、医疗腐败等现象备受舆论批评。目前医疗卫生领域受到党内和社会上腐败势力的干扰和影响。比如官商勾结,在医药生产和流通环节谋取私利,甚至搞假医假药;医生收红包,等等。产生这

基层医疗社区卫生服务

基层社区医疗服务 随着我国医改政策的发行和实施,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等新政策正在稳步实施,其中基层社区医疗服务是重点,基层社区医疗能够顺利的践行,将是医改的关键。 近些年,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升,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多,大医院供不应求,导致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一现象,实现“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基层社区医疗的建设尤为重要。 基层社区医疗服务的重要性 我国老龄化加速,因老年病、慢性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所以老年人需要长期看护身体情况的变化,所以需充分发挥基层医疗的作用,新医改以来,一系列医改政策都着重加强基层医疗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建设将是分级诊疗的关键,医院门诊服务逐步将转向至基层医疗,成长空间近万亿,并将急速增长。 开设在小区周边的基层医疗更具成长性,在居民身边建立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以预防、保健、全科、康复、结合医保政策,给居民将带来极大的便利! 基层医疗社区连锁化 北京东方祥医基层医疗连锁化经营,已经开始逐步迅速的落地到每个小区,每一年的将飞速覆盖,民营化给连锁化提供了成长的条件,规模化加上精细的管理,基层社区医疗的服务能力与盈利将大幅度提升。并不断引进高素质高质量的医疗人才和医疗管理人才,完成社区医疗“六位一体”的服务,并打造基层医疗特色项目“祥医服务包”,家庭医生+家庭护士+营养师+运动师+康复师+居家医养师,专业化制度管理,以“视病犹亲,关爱体贴”的理念为基层老百姓提供优质、放心、满意的医疗服务。 基层医疗前景展望 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基层居民健康数据,为居民提供多方位的健康服务和分级诊疗,结合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及智能终端技术手段以多种形式的基层医疗健康服务,不断让居民享受到现代化的全方位的健康服务,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医疗服务的作用。

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与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息息相关。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是基层医疗机构在当前深化医改中必须面对并切实予以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基层医疗机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提高是医改成效、群众满意度的重要体现,也是一切为了人民健康、为群众健康服务的最好体现。为进一步提升我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新医改政策的贯彻落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保障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不断增加和辖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发展之间的平衡。近日,笔者就如何有效提高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水平方面开展了工作调研和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区卫生事业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基础薄弱,历史欠账较多,医疗资源不足,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依然存在。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还需提高。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对于卫生事业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当中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部分领导对医改的主要内容还不够了解,对自身的工作职责把握不够准,与医改强调的能力建设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二是有些医务人员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够强,缺乏奉献精神,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绩效工资制度后,基层医务人员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大多数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理解上有偏差,执行和落实政策过程中原则性不强,没有充分体现出新农合和基药制度的政策意义。 (二)队伍建设比较薄弱。一是我区卫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低学历、无执业资质问题相当突出,人才结构极不合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流失严重;公共卫生、精神卫生、麻醉学、儿科等专业人员非常短缺,乡镇卫生院高层次人才比较缺乏,部分乡镇卫生院没有执业医生,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及全科医生的缺乏,仍然是制约农民就近看病的重要因素。二是受制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

急诊服务体系中相关部门的责任

急诊服务体系中相关部门的责任为保障重点病种(急性创伤、农药中毒、急诊分娩、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高危妊娠孕产妇与高危新生儿等)的患者能够获得连贯、及时、有效的救治,现制定与救治体系相关的部门:急诊科、各相关临床科室(心内科、呼吸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骨科、胸外科、普外科)、麻醉科、各医技检查科室、药剂科、挂号与收费等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遵守医院多学科协调机制,急危重症优先处置的原则开展急救患者诊疗活动。 一、急诊科:患者至急诊科先进行预检分诊,根据分诊标准进行分区救治。由首诊医师负责诊疗工作,执行首诊负责制。按照医院诊疗常规和诊疗流程以及医疗核心制度履行工作职责。迅速评估患者病情,按诊疗流程启动诊疗活动,需要急诊会诊的患者,相关临床专科按照急会诊制度执行,15分钟内到达。 二、临床科室:相关临床科室根据各病种最新诊疗规范进行救治。有诊治时限要求的病种须严格按照诊疗规范进行救治,开通“绿色通道”,各辅助检查优先进行,优先收住入院,对于需急诊手术的重点病种患者会诊医师应汇报科主任并通知手术室,优先安排急诊手术;对需夜间急诊介入手术的重点病种患者,可汇报总值班协调抢救工 作。 三、辅助检查科室:辅助检查科室提供24小时服务。重点病种患者因病情需要输血以及检验、影像、超声等检查,各科室积极协调配合,按“绿色通道”办理,在0.5小时内完成常规检查并报告,实

行急查急报。需要床旁检查的10分钟内到达现场进行检查。 四、医务处、护理部、药事科:根据自己的职责分工履行工作职责,做好临床医疗服务工作,调配好医护抢救人员,完备医疗抢救设 备及药品,必要时到现场指挥协调工作。【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 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赴上海学习考察家庭医生服务的感受 6月24日至7月12日,贵阳市卫生局组织20余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人员和全科医生骨干到上海市长宁区周家桥等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观学习。通过实地考察和相互交流学习,使我们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增长了知识,而且学到了经验,受到了不少启示。 一、感受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 长宁区共有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是政府主办的医疗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以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为重点,坚持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为了让广大居民接受家庭医生这样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由政府主导,树立了“陈华医生工作室”作为家庭医生的品牌形象代言人,通过报纸、电视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推介社区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统一规划各中心的诊室布局,设置简便的健康自助小屋,各种文字说明的标牌、宣传板比比皆是,随处可见。全科医生团队及医护组合每周的工作都是围绕着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的要求,规范地开展着预约门诊、家庭病床巡防、社区站点的健康咨询,送医送药、上门服务。 2、慢性病管理是社区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随着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人数的快速上升,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当前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管理既是基本医疗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基本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实习的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的门诊服务病人90%是慢性病,住院部的住院病人80%是冠心病、脑血管病后遗症。慢性病管理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六位一体”中的“医疗、预防、康复、健康教育”四项工作有关,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的社区卫生工作中高度重视慢性病管理。 二、建议 贵阳市作为国家确定的10个“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在学习和借鉴上海市长宁区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和健康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应该结合我们贵阳市的实际情况有所创新。既然是试点,就应该创新,就需要创新。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1、规范设立慢性病门诊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在门诊部规范设立慢性病门诊,承担高血压、糖尿病的日常诊疗服务,负责高危人群的筛查、慢性病的登记与报告,并按照慢性病相关诊疗规范和防治指南的要求,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担任务开展慢性病患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1.概念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并非一个特定的机构,而是一个包括要求急救机构、医院急诊科(室)和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或专科病房三个基本机构在内的有机联系起来的完整的现代化医疗系统,这三部分既各具独立职责和任务,又相互紧密联系,构成一个科学、高效、严密的组织和统一指挥的急救网络。其包括完善的通讯指挥系统、现场急救组织、有监护和急救装置的运输工具、高水平的医院内急诊服务机构、重症监护病房。 2.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发展简史了解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历史演变过程。 3.院前急救的任务及具备条件。 4.医院急诊科 (1)建制模式:独立型急诊模式、全科医学急诊模式、支援型急诊模式。(2)设置与功能。 5.重症监护病房(ICU) (1)ICU的模式。 (2)ICU的规模、设施与设备。 (3)危重病人的监测项目。 (4)ICU的管理。 现代信息技术在急诊中的应用 1.急诊医疗网络的建设。 2.现代通信技术在EMSS在的应用。 3.地理信息系统在急诊医疗在的应用。 4.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在急诊医疗在的应用。 5.地区中毒控制中心。 6.现代信息技术在急诊医疗中应用的展望。

院前急救的发展模式 1.院前急救发展模式:独立型急救中心、依托型急救中心、指挥调度型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型急救中心。 2.院前院内急救链(急救—一体化):急救中心收到在急、危、重症患者发出的呼救时,将医疗急救措施及时送到患者身边,立即进行迅速有效的医疗处理,然后将患者安全、迅速地转送到合适的接受急救中心(站)或医院急诊科进行进一步诊治,包括根据病情再作出立即手术、转送EICU或专科病房的决定,以便使患者尽可能地脱离危险、恢复健康的整个急救过程。上述过程需要由不同部门或单位组成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协同完成,并像生产流水线一样顺序接替,环环衔接良好,故称为急救一体化或院前院内急救链。 院前急救工作的质量控制 1.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的目的与目标。 2.院前急救工作质量控制的内容。 (1)急救中心、急救站、急救分站的建筑要求。 (2)急救中心、急救中心站、急救站的设置和配备。 (3)救护车的装备。 (4)院前急救人员的准入标准。 (5)急诊专业人员的培训与继续教育。 (6)急诊急救管理的规章制度及工作人员职责。 3.院前急救医疗质量控制的统计指标。 4.急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的评价标准。 院前急救人员的地位与作用 1.院前急救人员的组成与要求:组织形式、作用与责任、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

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逐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健全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有效缓解了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根据XXXX等文件精神,经XX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从2017年起,用3年时间集中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和基本医疗设备配备问题,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优化服务环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和运行新机制。到2020年,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分级诊疗有效运行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主要措施 (一)优化基层医疗机构布局 1. 明确功能定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分级诊疗运行机制中,主要承担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疑难病转诊,以及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延续服务(康复、护理服务)。 镇(中心)卫生院以维护当地农村居民健康为中心,综合

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等服务,并承担XX卫计局委托的卫生管理职能。其中中心卫生院是辐射一定XX域范围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并承担对周边XX域内一般卫生院的技术指导工作。 卫生室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乡村医生(包括在村卫生室执业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主要负责向当地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承担XX卫计局委托的其他医疗卫生服务相关工作。(XX 卫计局、XX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XX发展改革和财政局等负责。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2、落实镇级医疗卫生机构规划设置。按照新的行政XX划设置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16-2020年)的通知》(国卫医发〔2016〕38号)、《XX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关于做好乡级医疗卫生机构调整设置工作的通知》(湘卫基层发〔2016〕2号),《XX市基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要求,以XX域内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基层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资源整合的相关规定,合理配置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科学设置了镇卫生院(中心)和社XX卫生服务机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益。(XX卫计局、XX 编办、XX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XX发展改革和财政局、XX 建设交通环保局等负责)

护理学医疗服务体系

护理学医疗服务体系 1.医院 2.社区卫生服务 3.卫生服务策略 医院 (一)种类 分级管理——三级十等 一级医院:是直接向具有一定人口(≤10万)的社区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级医院是提供社区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机构。如农村乡镇卫生院、城市街道医院、地市级的区医院和某些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医院,是我国三级医疗网络的基础。 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其半径人口在10万以上)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能与医疗相结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及指导基层卫生机构开展工作。如一般市、县医院和直辖市的区级医院。 三级医院:是指国家高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全国的医疗、预防、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技术中心,直接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康复服务和高水平的专科服务。指导一、二级医院业务工作和相互合作,如省、市级大医院和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 (二)医院的任务 医院的任务是以医疗工作为中心,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上,保证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完成,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同时做好扩大预防、指导基层和计划生育的技术工作。 1.医疗医疗工作是医院的主要任务。它以诊治和护理两大业务为主体,并与医院医技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医疗整体为病人服务。 2.教学教学是医院的普遍功能。医学生在经过学校教育后,必须进行临床实践教育和实习阶段。毕业后的在职人员也需不断接受继续教育,更新知识和加强技术训练。医院是进行医学临床教育的重要场所。医学教育的比重,应根据医院的性质和任务做出安排。 3.科学研究医院是医疗实践的场所,许多临床上的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课题。通过科学研究可解决医疗护理中的难题,一方面为临床实践提供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些科研成果也将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促进医疗教学发展。 4.预防和社区卫生服务各级医院不仅承担诊治病人的任务,而且具有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的任务。如开展社区和家庭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妇幼保健指导、疾病普查工作等。 (三)组织机构 1.医院行政管理组织机构:院长办公室、诊疗部门、预防保健部门、行政部门等。 2.医院业务组织机构:临床业务组织和医技组织。 社区卫生服务 (一)概念 1.社区:社区是一个有代表性的社会单元,人数大约在10万~30万之间,面积在5000~50000平方公里。一定地域内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群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共同体。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实施方案正式版

Some problems that have appeared or can be expected to come up with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and through the record of the terms, effective supervision and implementation.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实施方案正式版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实施方案 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方案资料适用于某些已经出现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明文或条款的记录,加以有效的监督与执行,确保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印发抓紧落实事关群众利益十项实事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现就加快推进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夯实基层基础,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的重大举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保障民生工程,决定在继续实施医改等四大民生项目的基础上,再办一批贴近人民群众生活需

要的实事,把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列为当前应抓紧落实的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十件实事之一,并纳入打好“五大战役”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各县(市、区)要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对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卫生发展及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加紧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按时完成目标任务。 二、目标任务 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实施社保卡就诊一卡通及居民健康信息系统网底建设。 (一)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一是底前完成17个乡镇

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医疗保险覆盖的人群逐渐扩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首先,我想先介绍一下我国目前的基本卫生状况。从建国伊始到现在,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按照确定的标准,衡量一个国家人民健康水平主要有三大指标:一是人均期望寿命,二是,三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人均期望寿命为35岁,目前提高到岁(美国、印度、分别为77、6l、49岁):建国初期为200%o,目前下降到%o。(美国、印度、分别为7%o、30%o、112%o);建国初期为1500/10万,目前下降到l0万(美国、印度、分别为8/10万、410/l0万、700/10万)。这三大指标的变化,标志着中国国民的健康水平已经达到了发展中国家的较高水平。 在时期,我国卫生事业成绩突出。长期以来,各级、各类的服务目标定位明确——为提高公众平,而不以营利为目的。政府确保事业的资金投入,服务收入与个人不挂钩。而且,当时的医疗保障体制基本上能惠及全民。这一时期的不足主要在于:投入有限,医疗卫生服务总体技术水平较低,收入僵化。改革开放以来,医疗卫生体制也开始走向、。的从单一变为并存;医疗机构之间开始全面竞争,服务目标从追求公益目标为主向追求经济目标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改革的几十年来,政府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领域的供给能力全面提高,水平全面改善,医务人员迅速提高,但与此同时,有关医改的争议也日渐增多,突出表现为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不高,从而导致了消极的经济和社会后果,间接引起公众不满情绪增加等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目前覆盖全国城乡的医疗、预防、保健、监督等各级各类近30万个,基本上满足了城乡居民医疗卫生需求。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开展了新型。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了低和低死亡率的良性循环。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曾经赞誉中国用最低廉的成本保护了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健康。但是,用“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我国的卫生事业,就会发现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和其他发展,卫生医疗服务体系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相当突出,卫生事业发展存在着不全面、不协调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卫生资源总体不足,卫生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中国有1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过去我们经常说,中国的卫生事业走的是低投入、高产出,低成本、高效益的路子。但用科学发展观审视,这是以影响群众利益和加重医疗卫生人员、特别是优秀医务人员负担为代价的。 二是医疗卫生不合理,农村和城市社区缺医少药的状况没有完全改变。中国的医疗卫生服务应该走低投入、广覆盖的路子,医疗卫生应该是金字塔型,而目前则呈现倒金字塔型,高新技术、优秀卫生人才基本上都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群众患病在当地难以有效就诊,到外地、到大医院就诊,不仅加重了大医院负担,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三是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相当多的群众靠自费就医。虽然已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但覆盖面太小。城市、失业人员、低保人员没有医疗保障。新农合试点目前受益4亿多人,但筹资力度小,一般每人每年仅50元,保障力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编制汇报材料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编制汇报材料 一、编制过程 在“十二五期间”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我区主要是以增加财政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等做法来巩固卫生发展成果。我们完善了以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化的医疗服务体系。但是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卫生资源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专科医院的建设还不成熟等问题。在编制我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时,我们深刻的认识到规划纲要是在深化医改中为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优化配置全区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建立更为合理的服务体系而提出的一项区级层面的规划,有利于推动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此次编制工作是我局2015年年末卫生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首先是准备阶段,在编制工作开始之前,进行组织准备工作,局长对此次编制工作负总责,按照条线管理、各分管的同志负责规划编制的具体组织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全区各医疗卫生机构指定联络员,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在组织准备的

同时,积极开展技术准备工作。在技术准备上,选定承办股室;制订编制方案;确定工作方法;进行培训,主要是对规划编制参与人员、各单位联络员统一进行培训,明确思路和要求。 其次是调查研究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进行资料收集、核实和整理,也是就是收集与规划密切相关的全区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等现状资料;各个医疗卫生单位的现状及规划资料,经过多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核实,拥有完善、详实的基础资料。为了使基础数据能更充分的反映我区的医疗卫生资源情况,开展“四查清、四对照”工作,要求各单位对上报的资料在一次进行核查、补充上报工作,务必保证上报资料真实,做到“实实在在摸清家底、放放心心编制规划”,与此同时,我们开展座谈会,邀请服务对象、医务工作者、医院管理人员各10人进行座谈,征求他们对我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编制的意见建议,并记录在册。 然后是规划大纲编制阶段,在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工作承办股室根据《四川省2008-2020卫生资源配置标准》(2014年修订版)主要指标的要求,在反复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全区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编制形成规划大纲征求意见稿。 最后规划大纲审查阶段,规划大纲征求意见稿形成后,组织召开区级有关部门和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

[调研报告]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002)

[调研报告]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XX县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积极深化基层医改。2009年,XX县基层医改正式启动,试点阶段重点抓好五个方面改革:一是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管理体制;二是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因事设岗、全员聘用的用人机制;三是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公开,体现绩效的考核分配机制;四是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取消“以药补医”,实行零差率销售;五是推进保障制度改革,确保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正常运转。2012年,基层医改进入巩固完善阶段,主要开展五项工作:一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补偿机制;二是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激励约束机制;三是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和乡村医生管理;四是规范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和回款程序;五是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2015年以来,医改进入攻坚阶段,实施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破解医改难题。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为重点,组建县域医共体,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推进财政定项补助,取消了收支两条线管理,落实了政府投入责任。 回顾XX县基层医改历程,取得的成效不容置疑。

但是,与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政策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相比,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还比较薄弱,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短缺、设备落后等问题突出,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为此,提出如下建议:一、加大基层卫生人才招录和培养力度。通过基层在岗医师转岗培训、全科医生定向培养、提升基层在岗医师学历层次等方式,多渠道培养全科医生,逐步向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过渡。实施医疗卫生单位招聘计划单列,可在乡镇卫生院编制内拿出一定比例的编制,通过公开招聘方式择优聘用取得卫生类执业资格的人员,纳入事业编制管理。加强基层卫生管理人才培养,提高基层卫生管理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探索县乡村医疗机构纵向合作新机制。以县域医共体为依托,探索建立上下联动、资源整合、利益共享的纵向合作机制,营造县级医疗机构的人才、技术、设备、管理等优质资源向乡镇卫生院流动的良好氛围。县级医疗机构可选派一定比例业务骨干到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职;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骨干可上挂县级医疗机构。积极探索县乡卫生人才一体化管理。 三、完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继续完善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实行人员、业务、药械、财务等方面一体化的管理体制,提高乡村两级卫生机构的管理水平。乡镇卫生院受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委托负责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逐步提高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的补助标准。着力加强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管理,实施新一村卫生计生服务室标准化建设。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论文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论文 过去5年,老百姓年平均收入水平增长远远小于年医疗支出增长,医药支出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三大消费,因为经济原因,48.9%的老百姓看不起病,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医疗保障状况更差,城乡差别、东西部差别,依然存在并且逐年加大,中国医疗卫生体制陷入既不公平又效率低下的怪圈。十几年的医改,走入尴尬境地。所以,有必要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进行改革。 一、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 1.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带来了诸如贫困、公众不满情绪增加、群体间关系失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多数居民在医疗问题上的消极预期,已经成为导致宏观经济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 2.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机构重复,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难以应付。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医疗服务机构改革实践中,“抓大放小”的思路很流行,基于这一导向并基于现行财政体制下部分地区财政负担过重的现实,一些地方开始将基层公立医疗服务机构或改制为企业,或甚至直接出售给私人。这种“抓大放小”的改革思路是有严重问题的,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本规律。 3.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医疗服务价格混乱导致医疗费用持续攀升,药价虚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4.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医疗效率低下、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问题、药价虚高、医疗腐败等现象备受舆论批评。目前医疗卫生领域受到党内和社会上腐败势力的干扰和影响。比如官商勾结,在医药生产和流通环节谋取私利,甚至搞假医假药;医生收红包,等等。产生这些腐败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其中之一是由于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不完善,出现制度性的真空和漏洞造成的。 5.医疗保险的覆盖率过低、强制性不够、预防功能不强,医保费用难控制由于费用失控,许多地方财政和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医保水平与质量难提高。 二、我国医疗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1.改革偏离方向。这些年陆续推出了多项卫生体制改革政策,但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远未形成根本性触动,因为改革的出发点在于减少负担,政府对医疗投入的下降,使医院希望增加收益来谋求发展,负担转嫁给了老百姓,这并不是改革的初衷。我们改革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二是提高医疗服务体系的效率。两个次序不能颠倒,不能在求得效益的同时,牺牲了公平。 2.公共卫生体系薄弱,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完善。受市场化医疗体制改革的影响,“抓大放小”思路流行,一些地方开始将基层公立医疗服务机构或改制为企业,或甚至直接出售给私人,致使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失去了应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职能。 3.目前实行的“以药养医”的政策和药品流通体系导致药价虚高。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情况调查报告

峨山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情况调查报告 前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的转变,医疗服务显得与整体社会发展不十分协调。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一直是我国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人口的身体健康状况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然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开展得并不尽人意。老百姓怨气多,医务人员压力大。为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情况,进一步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情况,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质量,改善医疗环境。作者在2012年7月15日至2012年7月24日对峨山县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主要走访了甸中镇卫生院、岔河乡卫生院、大龙潭乡卫生院、小街镇卫生院及甸中村委会、大寨办事处、河外村委会、白土村委会等卫生所进行了问卷调查。 初步调查 一、调查样本概况 医疗服务工作涉及到医生和患者两个群体,此次调查根据这两个人群的特点设计了A、B两类问卷。A类问卷主要是针对医务人员。医务人员是医疗服务工作的执行者,在其中起着主导地位,他们的能够清楚地反应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B类问卷主要是针对就诊人员。患者是医疗服务的接受者,他们可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真实地反映医疗服务工作的情况。注:由于多数患者的文化程度较低,则由主要由我提问他们回答来完成问卷。此次调查共发出A类问卷20份,收回20份。B类问卷50份。收回48份。 二、调查结果 (一)医疗服务质量方面 1、医务人员紧缺。甸中镇卫生院现有职工19人,医师人数7人,护理人员6人,工勤人员6人。其中高级职称0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9人。岔河乡卫生院现有职工6人,医师人数3人,护理人员2人,工勤人员1人。其中高级职称0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4人。大龙潭乡卫生院现有职工24人,医师人数10人,护理人员8人,工勤人员6人,其中高级职称0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10人。小街镇卫生院现有职工8人,医师人数4人,护理人员3人,工勤人员1人。其中高级职称0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5人。村委会卫生所则都是由3名医务人员组成,他们职称均为医士,一人就得承当医生、护理人员、工勤人员的角色。有80%的患者认为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好,甚至觉得不如私人诊所。 2、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有限。由于卫生院/所的医务人员的学历较低,很多都是中专毕业,之后再去进修。但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又较少,导致医务人员的水平受限,缺乏相关的辅助检查。卫生院/所的接诊病人中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肠炎、慢支炎等病种。在调查中只有12%的患者到卫生院/所就诊的原因是觉得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还可以,87%的患者是觉得离家近,较方便。还有85%

东软医疗服务体系

东软医疗服务体系

东软医疗服务承诺 从您选择东软医疗系统产品的那一刻起,我们的全方位合作便已经开始。当您置身于东软医疗全球客户服务体系之中,您将体验到尽所需、超所值、无所忧的完备服务解决方案。 我们的服务宗旨 用“心”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800客户服务中心 当代医学影像设备技术日新月异,对于服务与支持的要求也日趋复杂。东软医疗公司在医疗设备领域推出了最为全面的支持项目,以保证您的投资得到充分回报。 卓越的服务意味着全面的服务--从例行保养到快速维修,从备件快递到应用培训。 在客户服务中心,我们致力于保证您的设备自始至终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影像。 客户服务中心 在全国22个城市派驻了150余名训练有素的工程师,为客户提供快速便捷的售后服务,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 365天,7×24小时开通的免费热线电话:800-890-8528,我们的

工程师会热心解答您的问题。 您可享受到 ?快捷的电话维修支持 ?迅即派遣训练有素的工程师 ?利用知识库快速解决问题 ?与专家即时沟通 ?安排工程师现场维修的同时发运备件 ?减少停机时间 客户服务中心的坚实后盾 技术支持 如果您的设备一旦停机,数分钟都意义重大--而数分钟往往是东软医疗客户服务中心让您的设备重新正常运转所需的时间。我们经验丰富的客户服务工程师能快速确认所需备件,如果问题不能经过电话解决,我们会立即安排现场支持。 现场支持 当您的设备需要现场支持,您肯定希望会有最好的工程师。东软医疗客户服务工程师都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当她

们到达现场时,已经对于您所面临的问题有了充分的了解。我们先进的系统会支持工程师快速进入总部知识库,以找到最快的解决方案。 备件和库存 当您需要备件时,遍布全国的8大东软医疗备件中心会快递给您。我们品种齐全、存量充分的备件网络每天24小时,每周7天向您开放。计算机管理的库存与跟踪系统能快速定位您所需要的备件,并经过特别签约的快运公司迅即发送。 东软医疗远程服务 经过东软医疗远程技术,我们的技术专家能够经过高速网络连接上您的设备。远程连接的设备可让您享有如下益处:在线软件升级,即时在线应用支持,快速在线问题确认及维修。当某些问题出现时,甚至在您发现之前,您的系统就会自动通知服务网络。东软医疗庞大的服务网络 我们始终将客户的满意度放在第一位,构建一个不断贴近客户,快速响应客户的服务网络,全国8大备件中心,完善的物流体系,22个维修站遍布中国,150名专业工程师,4-24小时服务响应,我们依靠速度和激情来为客户提供超越科技的服务价值。

2021年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 欧阳光明(2021.03.07) 摘要:我国当前的医疗体制为国人诟病已久,医疗改革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医疗改革亟待破解医疗卫生保障覆盖率低,资源分布不均,基本医疗服务滞后,药费居高不下,看病难,看病贵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针对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对医疗体制改革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医疗体制;医药分离;医疗腐败 生存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人最重要的是生存,是健康,而与生存和健康联系最紧密的是社会医疗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医疗事业,努力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此同时医疗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一些方面取得进展,但是暴露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大众普遍认为看病难,看病贵。当前,医疗改革的一些思路和做法,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卫生的基本需求,因而医疗改革陷入僵局,短期内难以取得大的、突破性的进展。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组建的“中国医疗卫生制度”课题组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医疗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界性难题。纵观国外的医疗卫生制度,与英

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采用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相较,我国的医疗卫生的现状已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不相适应,滞后的医疗卫生事业已经成为影响、制约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医改难题亟待破解。 一、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带来了诸如贫困、公众不满情绪增加、群体间关系失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多数居民在医疗问题上的消极预期,已经成为导致宏观经济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机构重复,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难以应付。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医疗服务机构改革实践中,“抓大放小”的思路很流行,基于这一导向并基于现行财政体制下部分地区财政负担过重的现实,一些地方开始将基层公立医疗服务机构或改制为企业,或甚至直接出售给私人。这种“抓大放小”的改革思路是有严重问题的,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本规律。 (三)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医疗服务价格混乱导致医疗费用持续攀升,药价虚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四)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医疗效率低下、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问题、药价虚高、医疗腐败等现象备受舆论批评。目前医疗卫生领域受到党内和社会上腐败势力的干扰和影响。比如官商勾结,在医药生产和流通环节谋取私利,甚至搞假医假药;医生收红包,等等。产生这些腐败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其中之一是由于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不完善,出现制度性的真空和漏洞造成的。

关于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体系的提案

关于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体系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第0332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由:关于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体系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卫生部会同中央编办,国家中医药局,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理 提案人:九三学社中央 主题词:农村医疗,社区医疗 提案形式:党派提案 内容: 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印发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医保、医药、医疗三医联动已成为“十二五”期间深化医改的基本策略。 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阻力重重 医保、医药和医疗在医改前分别由不同部门管理,随着医改的深入,推动公立医院改革涉及各方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 (二)国家财政投入不足,投入补偿机制尚未建立 国家财政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村医补助、公共卫生项目,以及即将全面铺开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等方面投入不足,势必会影响医改纵深发展。对于经济不发达省,特别是国家级贫困县,目前卫生投入政策要求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比例过高。 (三)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积极性未能有效调动起来 医改后,乡镇卫生院实行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切断了医生和药品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工作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容易引发“大锅饭”问题,甚至出现“倒买患者”和无奈改行的现象。 (四)农村医疗服务三级网络作用有所弱化,功能难以充分发挥 县乡医疗机构纵向业务合作没有开展,县医院对乡镇卫生院指导不力,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管理流于形式,上下级医疗机构不能有效开展双向转诊,形成三个层面平行的利益竞争主体,导致纵向网络作用明显淡化。 (五)农村卫生人才匮乏,卫生队伍素质和能力亟待提高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专业人才匮乏,补偿机制、激励机制尚未建立,三级服务网络作用未能发挥,乡镇卫生院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偏远地区乡镇卫生院已连续多年未进新人,甚至出现了人才断层。 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议 (一)政府对口投入制度化,完善三级医疗分工协作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