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说课

模拟电子技术说课

模拟电子技术说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案三篇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案三篇 篇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1、本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其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半导体器件和典型集成运放的特性与参数,掌握基本放大、负反馈放大、集成运放应用等低频电子线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基本分析方法和工程计算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和深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打好基础。 2、本课程教学要求: 1.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外部特性、主要参数、等效电路、分析方法及应用原理。 2.掌握共射、共集、共基、差分、电流源、互补输出级六种基本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分析,熟悉改进放大电路,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及分析方法,理解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方法,理解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概念及分析。 3.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熟练掌握深度负反馈条件下闭环增益的近似估算,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及其消除原则。 4.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和典型电路,理解理想运放的概念,熟练掌握集成运放的线性和非线性应用原理及典型电路;掌握一般直流电源的组成,理解整

流、滤波、稳压的工作原理,了解电路主要指标的估算。 3、使用的教材: 绪论 本章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要求了解放大电路的分类及主要性能指标。本章总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采用多媒体教学) §1-1电子系统与信号0.5 §1-2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0.5 本章重点: 放大电路的基本认识;放大电路的分类及主要性能指标。 本章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本章课时安排:1 本章的具体内容: 1节 介绍本课程目的,教学参考书,本课程的特点以及在学习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和学习方法; 介绍放大电路的基本认识;放大电路的分类及主要性能指标。 重点:放大电路的分类及主要性能指标。 第1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本章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半导体基础知识;理解PN结的结构与形成;熟练掌握普通二极管和稳压管的V-I特性曲线及其主要参数,熟练掌握普通二极管正向V-I特性的四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授课计划 授课时数: 2 授课教师:赵启学授课时间: 课题:半导体二极管 教学目的: 1、理解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2、了解半导体二极管的构成与类型 教学重点:1、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2、二极管结的构成 教学难点: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教学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没有哪一门课程像电子技术的发展可以用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从1947年,贝尔实验室制成第一只晶体管;1958年,集成电路;1969年,大规模集成电路;1975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一开始集成电路有4只晶体管,1997年,一片集成电路有40亿个晶体管。不管怎么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门课我们所讲的就是这个“宗”。(10分钟) 讲授新课: 一:PN结(30分钟) 1、什么是半导体,什么是本证半导体?(10分钟) 半导体: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 本征半导体:纯净(无杂质)的晶体结构(稳定结构)的半导体,所有半导体器件的基本材料。常见的四价元素硅和锗。

2、杂质半导体(20分钟) N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参入微量5价元素,使自由电子浓度增大,成为多数载流子(多子),空穴成为少数载流子(少子)。如图(a) P型半导体:在本证半导体中参入微量3价元素,使空穴浓度增大,成为多子,电子成为少子,以空穴导电为主的杂志半导体称为P型半导体。如图(b) 3、PN结 P型与N型半导体之间交界面形成的薄层为PN结。 二:PN结的单项导电性(20分钟) PN结加正向电压时,可以有较大的正向扩散电流,即呈现低电阻,我们称PN 结导通;PN结加反向电压时,只有很小的反向漂移电流,呈现高电阻,我们称PN 结截止。这就是PN结的单向导电性。 1、正偏 加正向电压(正偏)——电源正极接P区,负极接N区 外电场的方向与内电场方向相反。 外电场削弱内电场→耗尽层变窄→扩散运动>>漂移运动→多子扩散形成正向电流(与外电场方向一致)I F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1、本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其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半导体器件和典型集成运放的特性与参数,掌握基本放大、负反馈放大、集成运放应用等低频电子线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基本分析方法和工程计算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和深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打好基础。 2、本课程教学要求: 1.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外部特性、主要参数、等效电路、分析方法及应用原理。 2.掌握共射、共集、共基、差分、电流源、互补输出级六种基本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分析,熟悉改进放大电路,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及分析方法,理解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方法,理解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概念及分析。 3.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熟练掌握深度负反馈条件下闭环增益的近似估算,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及其消除原则。 4.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和典型电路,理解理想运放的概念,熟练掌握集成运放的线性和非线性应用原理及典型电路;掌握一般直流电源的组成,理解整流、滤波、稳压的工作原理,了解电路主要指标的估算。

3、使用的教材: 杨栓科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教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 康华光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高教出版社 童诗白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凤言编,《电子电路基础》第二版,高教出版社, 谢嘉奎编,《电子线路》(线性部分)第四版,高教出版社, 陈大钦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问答、例题、试题》,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唐竞新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解题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 孙肖子编,《电子线路辅导》,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谢自美编,《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二),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绪论 本章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要求了解放大电路的分类及主要性能指标。 本章总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采用多媒体教学) §1-1 电子系统与信号0.5 §1-2 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0.5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课程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课程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目录 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器件 第一讲半导体基础知识 第二讲半导体二极管 第三讲双极型晶体管三极管 第四讲场效应管 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 第五讲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组成原理 第六讲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第七讲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第八讲共集放大电路和共基放大电路 第九讲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第十讲多级放大电路 第十一讲习题课 第三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第十二讲频率响应概念、RC电路频率响应及晶体管的高频等效模型

第十三讲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以及增益带宽积 第四章功率放大电路 第十四讲功率放大电路概述和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第十五讲改进型OCL电路 第五章模拟集成电路基础 第十六讲集成电路概述、电流源电路和有源负载放大电路第十七讲差动放大电路 第十八讲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第六章放大电路的反馈 第十九讲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判断方法及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第二十讲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估算 第二十一讲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第七章信号的运算和处理电路 第二十二讲运算电路概述和基本运算电路 第二十三讲模拟乘法器及其应用 第二十四讲有源滤波电路 第八章波形发生与信号转换电路 第二十五讲振荡电路概述和正弦波振荡电路 第二十六讲电压比较器

第二十七讲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第二十八讲利用集成运放实现信号的转换 第九章直流电源 第二十九讲直流电源的概述及单相整流电路 第三十讲滤波电路和稳压管稳压电路 第三十一讲串联型稳压电路 第三十二讲总复习 第一章半导体基础知识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重点讲述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原理、外特性、主要参数及其物理意义,工作状态或工作区的分析。 首先介绍构成PN结的半导体材料、PN结的形成及其特点。其后介绍二极管、稳压管的伏安特性、电路模型和主要参数以及应用举例。然后介绍两种三极管(BJT和FET)的结构原理、伏安特性、主要参数以及工作区的判断分析方法。 本章学时分配 本章分为4讲,每讲2学时。 第一讲常用半导体器件 本讲重点

电子技术教案完整版说课讲解

电子技术教案完整版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编号:1—1 教研室主任签字:王亚君 课题名称 第一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1-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的 1. 知道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2.知道两种杂质半导体的形成、特点 3.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4.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安全及就业观的引导。 教学重点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两种杂质半导体的形成、特点 教学难点 PN 结的形成及其特性 教学方法 讲练法 课题类型 新授课 课的结构 组织教学→复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小结 →作业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N型半导体的结构 P型半导体的结构 三、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1、PN结的形成 1)扩散运动:物质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的运动 2)漂移运动:载流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的移动 3)PN结的形成 扩散运动和漂移运动达到动态平衡时形成的空间电荷区即是PN结。空间电荷区也叫阻挡层、耗尽层 2、PN结的特点 PN结正偏时,电阻小导通,PN结反偏时,电阻大截止。总结PN 结的形成及特点 板书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时 间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编号:2—1 教研室主任签字:王亚君 课题名称 第一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1-2 二极管 教学目的 1 、认识二极管的结构和符号 2、记忆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3、注意养成教育,安全、择业观的引导 教学重点 二极管的符号、伏安特性 教学难点 二极管的符号、伏安特性 教学方法 讲练法 课题类型 新授课 课的结构 组织教学→复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小结 →作业

数字电子技术说课稿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 说 课 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好!下面我从以下六个方面说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设计: 1、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2、课程设计 3、教学对象 4、教学过程 5、考核与评价 6、课程改革 下面分别加以论述。 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一)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第一支柱产业,电子信息行业对具有必需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的电子信息技术类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根据(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精神;此外,通过对电子信息行业企业的调查,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有:1、电子信息类产品的局部设计开发;2、电子信息类产品的生产管理与质量检验; 3、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装配与调试; 4、电子信息类产品的技术支持与销售服务; 5、电子信息设备的安装维护与应用改造。 因此,我们把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一线需要的掌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理论与实践知识,具备数字信号采集、分析、加工、处理及初步利用DSP芯片、可编程器件进行电子产品开发的能力,具备电子信息产品的安装、调试、检测、维护能力,具备电子信息技术开发、设计、推广、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与作用 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体系中,本课程是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之一,属于专业基本能力训练层次的课程。本课程是一门基于职业能力分析,以数字电子电

路为载体,将典型数字电路设计、调试与应用有机融合的理论性、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备典型数字电路设计、调试与应用的能力。 本课程计划教学学时为:64学时+1周(折算后总学时:94学时),计3学分。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学习和训练之前,学生应以修完如下课程:《电路分析与应用》、《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模拟电子技术》。 (三)、课程目标 依据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本课程致力于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适应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必备的专门知识、具备典型电子电路设计、测试与应用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以作为胜任专业岗位群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的保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目标:了解相关数字电子器件的识别、检测和使用知识;掌握查阅数字电子器件手册的方法;掌握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相关理论知识; 掌握常用电子仪器仪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数字双踪示波器、逻辑笔等)、设备(数字逻辑实验仪)和工具(剥线钳等)的使用;了解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

电子教案-《模拟电子技术》(冯泽虎)教学课件知识点5:分压偏置共射极放大电路-电子教案 电子课件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电子教案 教师:宋静序号:05

知识引导 图7-22 温度对静态点的影响 2.基极分压式偏置电路 具有稳定工作点功能的典型分压式偏置电路如图 7-23所示。 a)电路原理图 b)直流通路图 图7-23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1)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理 温度的变化会导致三极管的性能发生变化,致使放 大器的工作点发生变化,影响放大器的正常工作。如图 7-23 所示电路中是通过增加下偏置电阻和射极电阻来 改善直流工作点的稳定性的,其工作原理如下: (1)利用R B1和R B2的分压作用固定基极电压U B。 由图 7-23可知,当R B1、R B2选择适当,满足I2远 大于I B时,则有 PPT、动画演 示、图片

知识引导 中R B1、R B2和U CC都是固定的,不随温度变化,所以基极电位基本上为一定值。 (2)通过I E的负反馈作用,限制I C的改变,使工作点保持稳定。具体稳定过程如下: 从上述稳定过程可以看出,R E愈大,则在R E上产生的压降愈大,对I C变化的抑制能力愈强,电路稳定性愈好。 2)动态分析 首先画出7-23所示的射极偏置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如图7-24 a)交流通路图 b) )微变等效电路 图7-24分压式偏置电路交流通路图及微变等效电路 CC B B B B U R R R U 2 1 2 + = E BEQ B E CQ R U U I I - = ≈ ) ( E C C CC CEQ R R I U U+ - =β/ CQ BQ I I=

1. 求电压放大倍数Au 与单偏置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公式一样. 2.求输入电阻 3.求输出 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时间分配操作训练 仿真练习分压式偏置共射放大电路的静态值及电压 放大倍数 仿真验证:运行Multisim9.0软件制作仿真电路,如图 7-25所示,启动仿真,所得静态值为:I BQ= 10.223uA,I CQ=1.398mA,U EQ=2.535V。由测量值可算出 三极管的放大倍数约为140。从示波器上可得输入与 输出电压波形,如图所示。输入电压的幅值约为l0mv, 输出电压的幅值约为 2.15V,并且两者相位相反,电 压放大倍数约为215 Multisim9.0 仿真软件的 使用 5 be ' L i o r R U U A u β - = =& & & be b2 b1 i r R R R∥ ∥ = c o R R=

电子教案-《模拟电子技术》(冯泽虎)教学课件知识点4:反馈的概念与类型-电子教案 电子课件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电子教案 教师:韩振花序号:04 反馈的概念与类型 在电子电路中,反馈定义为:将放大电路输出信 号(电压或电流)的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电路(反 馈电路)回送到输入回路的反送过程。

知识引导 1.反馈的基本概念 在电子电路中,反馈定义为:将放大电路输出信 号(电压或电流)的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电路(反 馈电路)回送到输入回路的反送过程。一个反馈放大 器的框图如图1所示。 图1反馈放大电路的框图 由图可知,任何一个带有反馈的放大器都包含两 个部分:一个是不带反馈的基本放大器A ,它可以是 单级或多级分立元件放大电路,也可以是集成运算放 大器;另一个是反馈电路F ,它是联系放大器输出电 路和输入电路的环节,多数是由电阻元件组成。通过 反馈电路把基本放大器的输出和输入连成环状,称为 闭环放大器或反馈放大器。没有反馈电路的放大器, 称为开环放大器(即基本放大器)。 2.反馈放大器分类 (1) 根据输出端取样对象分类 根据输出端取样对象分类,可分为电压反馈和电 流反馈两类。电压反馈的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压 o U ,反馈量与输出电压成正比。如图2(a)和(b) 所示。电流反馈的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流 o I ,反馈量 与输出电流成正比。如图2(c)和(d)。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 PPT、动画演 示、图片 30

知识引导 (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 图2 反馈的分类 (2) 根据与输入端的连接方式分类 根据与输入端的连接方式分类,可分为串联反馈 和并联反馈两类。串联反馈是输入信号 i U 与反馈信号 f U 两者串联后获得净输入信号i U ,如图2(a)和 (c)所示。并联反馈是输入信号 i I 与反馈信号f I 两 者并联后获得净输入信号 i I ,如图2(b)和(d) (3) 根据反馈极性分类 根据反馈极性分类,可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若 反馈信号与原来输入信号相位相反,削弱原来的输入 信号,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若反馈信号与原来输入 信号相位相同,加强了原输入信号,这种反馈称为正 反馈。 (4) 根据反馈电路组成分类 根据反馈电路组成分类,可分为直流反馈和交流 反馈。直流通路中存在的反馈称为直流反馈。交流通 路中存在的反馈称为交流反馈。若两个通路中都存在 的反馈称为交、直流反馈。 【特别提示】 实用中,一般采用直流负反馈稳定静态工作点,交流 负反馈改善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 3.负反馈放大器的分析方法 (1)瞬时极性法 PPT、动画演 示、图片

电子邮件》说课稿

《电子邮件》说课稿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主题是《电子邮件》,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评价方案和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来展开我的叙述。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第五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是讲解信息的表达方式、表达技巧以及电子邮箱的申请、电子邮件的收发和工作奥秘。本节内容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电子邮箱的使用能力,强化信息表达的意识。本节教学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电子邮箱的申请,并能规范收发邮件。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因特网上的信息浏览与获取及网上资源检索等内容,且在生活中都已基本接触过电子邮箱,因此都已具备找到电子邮局网站的能力,对新课内容的掌握能力较强。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熟悉电子邮件的格式 2、掌握电子邮箱的申请 3、了解电子邮件的工作奥秘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教师演示,了解申请电子邮箱的步骤 2、通过自主练习,实践操作,掌握申请电子邮箱的方法,规范邮件内容的填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养成信息共享的意识 2、创设一个和谐、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学习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生对信息技 术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的教材和教学目标分析,我确立的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电子邮箱的申请、电子邮件的收发 电子邮件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如何教会学生通过邮件实现与老师、同学之间的资源共享,并将学习场所及时间延伸到教室之外则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本节中,需要教会学生对电子邮箱的申请以及邮件的收发,养成信息共享的意识。 教学难点: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 由于现在的学生接触电脑比较多,文字输入等不成问题,因此学生可能对于邮箱的申请掌握比较容易。但是,要向学生解释清楚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会比较困难,学生对于SMTP 和POP3接触不多。 五、教法与学法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分析,我的教学方法的设计是: 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原则,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比较设疑和创设情境,采用演示法和讲授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讨论等的方式,以任务驱动的模式来开展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min) 之前上课学生做过一份电子小报,这次课老师就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上交给老师,请同学来回答一下有哪些方法能将自己的作品交给老师。学生回答完之后进行点

电子技术——说课稿

电子技术(模拟部分)说课稿 说课人:李春菊 本学期所授课程名称:电子技术(模拟部分)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电子技术》教材的上半部分——模拟电子技术。这部分主要讲解了半导体器件及其应用,是学习数字电子技术及后续电类课程的基础,是整本书的基础,就象盖房子,打好地基,才能建起高楼大厦。但是这部分内容涉及到许多概念、电路及公式,如PN结,放大电路,负反馈,集成运算放大器,运算电路,功率放大器,振荡器,稳压电路等等,重点和难点是半导体元器件特性,放大电路及分析方法,负反馈及其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功率放大器及其应用。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所以我考虑在学完每一章理论知识之后,紧接着进行实践环节的锻炼,从而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并能用之于实践,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目标 本教材适用对象为高职院校电工类专业学生。我们的教学目的是培养技术人才,教学重点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教材应适当掌握深广度,以讲请基本概念、定性分析,定量估算为主,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应用,避免过多过深的理论探讨、公式推导,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拓思路,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三、说教法 1. 时间安排:66学时,4学时/周 2. 任务:本课程模拟电子技术部分理论知识及要求如下表所示: 表1 理论知识及要求

本课程模拟电子技术部分实践环节及要求如下表所示: 表1 实践环节及要求 3. 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大约需要3分钟) 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对前次课内容进行简单的复习回顾,尤其是那些跟本次课程紧密相关的知识,给学生做好接收、吸纳新知识的铺垫。 (2)新课导入(大约需要2分钟) 模拟电子技术,很多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可以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例子来作为引入,也可以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器件给学生看,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紧接着要提出问题,从而提出本次课要探索的内容。 (3)理论知识讲解(大约需要30分钟) 因为没有多媒体,很多内容不能很形象地展示给学生,用板书也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在教学中多采用情境教学,让学生在虚拟的情景中理解所学,或者通过一些实验演示来让学生接受所学知识。讲解过程中要跟学生进行有效地互动,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来,而不是做只带耳朵过来的听众。在互动的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反应,如果有很多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疑惑,就应该及时改变教学思路,用更容易理解的方法给学生讲授。 (4)课堂练习(大约需要5分钟) 理论知识讲解完之后,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几道题,可以叫学生回答或者在黑板上解答,老师在下面观察学生的回答或者解答过程,等学生做完之后,老师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5)学生提问(大约需要5分钟) 在每次课的最后,给学生留几分钟的思考、提问时间,因为有些学生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可能还不能完全理解所讲内容,或者还有一些地方有疑问,我们不能让学生把这些问题留到以后。

《本科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案

4.1 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研究 1. 实验目的 (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2. 实验设备与器材 实验所用设备与器材见表4.1。 3. 实验电路与说明 实验电路如图4.1所示,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安装电路时,要注意电解电容极性、直流电源正负极和信号源的极性。

图4.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4. 实验内容与步骤 (1)电路安装 ① 安装之前先检查各元器件的参数是否正确,区分三极管的三个电极,并测量其β值。 ② 按图4.1所示电路,在面包板或实验台上搭接电路。安装完毕后,应认真检查连线是否正确、牢固。 (2)测试静态工作点 ① 电路安装完毕经检查无误后,首先将直流稳压电源调到12V ,接通直流电源前,先将R W 调至最大, 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旋钮旋至零,再接通直流电源, 调节R P ,使I C =2.0mA (即U e =2.0V )。 ② 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的静态电压U CC 、U BQ 、U EQ 、U BEQ 、U CEQ ,并记录在表4.2中。 (3)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① 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调到频率为1kHz 、幅度为10 mV 左右的正弦波,接到放大电路输入端,然后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保证输出信号不产生失真。如输出信号产生失真,可适当减小输入信号的幅度。 ② 用电子毫伏表测量测量下述二种情况下的U O 值,并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 O 和u i 的相位关 系,记入表2-2;用公式 o u i U A U = 和 s o us U A U =,计算出不接负载时对输入电压U i 的电压放大倍数和对信号源U s 的电压放大倍数,记录在表4.3中。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

授课计划 授课时数: 2 授课教师:赵启学授课时间: 课题:半导体二极管 教学目的: 1、理解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2、了解半导体二极管的构成与类型 教学重点:1、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2、二极管结的构成 教学难点: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教学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没有哪一门课程像电子技术的发展可以用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从1947年,贝尔实验室制成第一只晶体管;1958年,集成电路;1969年,大规模集成电路;1975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一开始集成电路有4只晶体管,1997年,一片集成电路有40亿个晶体管。不管怎么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门课我们所讲的就是这个“宗”。(10分钟) 讲授新课: 一:PN结(30分钟) 1、什么是半导体,什么是本证半导体(10分钟) 半导体: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 本征半导体:纯净(无杂质)的晶体结构(稳定结构)的半导体,所有半导体器件的基本材料。常见的四价元素硅和锗。 2、杂质半导体(20分钟)

N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参入微量5价元素,使自由电子浓度增大,成为多数载流子(多子),空穴成为少数载流子(少子)。如图(a) P型半导体:在本证半导体中参入微量3价元素,使空穴浓度增大,成为多子,电子成为少子,以空穴导电为主的杂志半导体称为P型半导体。如图(b) 3、PN结 P型与N型半导体之间交界面形成的薄层为PN结。 二:PN结的单项导电性(20分钟) 加时,可以有较大的正向,即呈现低电阻,我们称PN结导通; PN 结加时,只有很小的反向,呈现高电阻,我们称PN结截止。这就是PN 结的单向导电性。 1、正偏 加(正偏)——电源正极接P区,负极接N区 外电场的方向与内相反。 外电场削弱内电场→耗尽层变窄→扩散运动>>漂移运动→多子扩散形成(与外电场方向一致)I F 2、反偏 加(反偏)——电源正极接N区,负极接P区 外电场的方向与内相同。 外电场加强内电场→耗尽层变宽→漂移运动>>扩散运动→少子漂移形成I R 三:半导体二极管的构成与类型(20分钟) 1、半导体二极管的构成 一个PN结加上相应的电极引线并用管壳封装起来,就构成了半导体二极管,简称二极管。 2、半导体二极管的类型 (1)二极管按半导体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硅二极管、锗二极管和砷化镓二极管等。 (2)二极管按其结构不同可分为:点接触型、面接触型和平面型二极管三类。

单片机应用技术说课稿

各位领导、专家、评委:你们好! 我是自控系计算机控制技术教研室老师刘刚。我说课的课程是“单片机技术应用”。下面我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等六方面来汇报对课程的钻研情况和教学思想。恳请在座的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在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计算机控制工程综合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同时,《单片机技术应用》课程也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课程体系的构建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前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的综合和提升,又是后续《计算机控制技术》、《自控理论》等课程的前提和基础。 经过调研我们得知本专业的学生将来大致的就业岗位:生产维修岗、设计研发岗以及技术支持岗,不同的岗位适应于不同的行业,对职业能力的需求也有所侧重。但总的来说都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与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据此,我们将课程目标定位于:使学生了解单片机的特点、基本工作原理;了解单片机与微型计算机的区别与联系;掌握单片机的指令系统、中断系统、扩展系统、定时器、接口技术。掌握单片机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并将课程目标细化为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 立足于课程的培养目标,我们以实际控制任务、高职培养目标、人的认识规律、以及单片机设计师职业资格要求等为依据精心选择、设计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循环流水灯、电子钟、温度测量报警系统3个电子产品的设计制作过程为载体。根据产品的设计制作过程,结合单片机的知识点划分为10个教学任务,每个学习任务既是一项单片机应用技能的训练,又是整个产品设计制作的一个环节。

数电说课稿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下午好!我叫,是一名来自电子工程系的教师,今天我代表《电子电路分析与制作(数电部分)》课题组来对《电子电路分析与制作(数电部分)》这门课程进行说课。 我说课的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课程概况、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学效果、课程展望。首先是第一部分—课程概况。 本门课的名称叫《电子电路分析与制作(数电部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针对的是电子工程技术专业一年级的学生,一共96学时,现有。。。。。。 下面是第二部分—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包括两部分内容,分别是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 本专业通过调研职业岗位群,分析岗位工作任务,确定了岗位要求,设置了课程体系,确定了教学内容,以下就是本专业的岗位群对应的教学环境,其中传感器技术、数字手机电路、电子产品的制作与维修实训、单片机小系统的设计与制作等课程就是以本门课程为基础的。 本门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的前导课程是《电路分析》及《电子电路分析与制作(模电部分)》,后续课程是《传感器技术》、《数字手机电路》、《电子产品的制作与维修实训》、《单片机小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及较强的实践性。 本门课程的知识目标是。。。。。。 能力目标是。。。。。。 素质目标是。。。。。。 下面是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课程设置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课程内容选取、课程内容架构和课程重点难点。 。。。。。。 根据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把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化整合之后,确定了认识数字集成电路、简单抢答器的制作等6个项目及相应学时。这6个项目从前到后是按照从单一到综合、从认知到应用规律变化的。 每个项目的教学内容架构按5个步骤完成。根据实际问题,引入项目,根据知识链接讲授此项目所需的知识,然后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制定方案,通过教师审核,确定方案,进行产品制作,最后对产品进行检查及评估。 。。。。。 下面是第三部分—课程实施。 课程内容包括四部分内容,分别是 。。。。。。 按照教学内容的架构,不同部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引导教学法、演示讲解等方法。 为了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实训室进行教学,? 教材选取了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数字电子技 术项目教程》,本教材的特点是通过项目化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突出了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课改新理念。选取的参考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职高专教育) 《数字电子技术》及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数字电子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网络资源不断完善,目前本课程已部分上传天空教师网,比如?,其余部分正在逐步完善。

(完整word版)《模拟电子技术》教案:基本放大电路

授课教案 课程:模拟电子技术任课教师:教研室主任: 课号:5课题: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 2.1 简单交流放大电路 教学目的:(1)熟练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作用。 (2)重点掌握静态工作点的建立条件、作用 教学内容:放大的概念,共射电压放大器及偏置电路,放大电路的技术指标和基本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放大过程中交直流的叠加 教学时数:2学时 课前提问及复习:结型场效应管、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构造原理和特性参数 新课导入:放大的概念,应用场合以及放大电路。 新课介绍: 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 2.1 概述 2.1.1 放大的概念 放大对象:主要放大微弱、变化的信号(交流小信号),使V O或I O、P O得到放大! 放大实质:能量的控制和转换,三极管——换能器。 基本特征:功率放大。 有源元件:能够控制能量的元件。 放大的前提是不失真,即只有在不失真的情况下放大才有意义。 2.1.2 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为了反映放大电路的各方面的性能,引出如下 主要性能指标。 1、放大倍数 输出量与输入量之比,根据输入量为电流、电压和输 出量为电流、电压的不同,可以得到四种放大倍数。 2、输入电阻 输入电阻Ri为从放大电路输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 定义为输入电压有效值Ui和输入电流有效值Ii之比,即Ri=Ui/Ii。 3、输出电阻 任何的放大电路的输出都可以等效成一个有内阻的电压源,从放大电路输出端看进去的等效内阻称为输出电阻Ro。 4、通频带 通频带用于衡量放大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放大能力。 中频放大倍数下限截止频率上限截止频率f bw=f H-f L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案

模拟电子技术(1)课程教案 1、适用专业:电子、通信、生物医电专业本科二年级 2、任课教师:张玲 3、授课时间: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 4、本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电子通信等类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其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半导体器件和典型集成运放的特性与参数,掌握基本放大、负反馈放大、集成运放应用等低频电子线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基本分析方法和工程计算方法;学会使用PSPICE软件对电子线路的分析;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和深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打好基础。 5、本课程教学要求: 1.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外部特性、主要参数、等效电路、分析方法及应用原理。 2.掌握共射、共集、共基、差分、电流源、互补输出级六种基本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分析,熟悉改进放大电路,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及分析方法,理解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方法,理解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概念及分析。 3.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熟练掌握深度负反馈条件下闭环增益的近似估算,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及其消除原则。 4.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和典型电路,理解理想运放的概念,熟练掌握集成运放的线性和非线性应用原理及典型电路;掌握一般直流电源的组成,理解整流、

滤波、稳压的工作原理,了解电路主要指标的估算。

5.学会使用PSPICE软件对低频电子线路进行直流、交流及瞬态分析。 6、使用的教材: 谢嘉奎编,《电子线路》(线性部分)第四版,高教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 童诗白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凤言编,《电子电路基础》第二版,高教出版社, 康华光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高教出版社, 陈大钦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问答、例题、试题》,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唐竞新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解题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 孙肖子编,《电子线路辅导》,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谢自美编,《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二),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基本逻辑运算-说课稿

《逻辑门电路》课程设计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逻辑门电路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一节内容,《电子技术基础》是电相关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电工基础》和《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的课程,掌握了基本电路特点和二极管、三极管的知识,这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节内容是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是模拟电子技术向数字电子技术过度的一节内容,也是《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在整个《电子技术》课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逻辑代数的概念;掌握基本和复合的逻辑关系和逻辑运算;善于归纳总结所学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建立逻辑推理的概念;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对基本逻辑门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拉近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拉近师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和训练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方式 3.教学重点 在仔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点:A 三种基本逻辑关系和运算。 B 几种复合逻辑运算。 4.教学难点:总结逻辑运算规则。 下面,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讲清重点和难点,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一谈: 二教法分析 1. 学情分析 A 学生行为特点分析 这是中专一年级的学生学习的一门课,一般的中专生基础知识薄弱,年少好动,注意力易分散,个体差异较大,不能或很少能进行自我学习和总结,但是他们思维活跃,对感兴趣的知识点有很高的学习热情。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广泛调动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B 学生知识结构分析 在知识的掌握上,多数学生会忘记以前的知识,所以应该全面系统的去讲述本节内容,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障碍是不同逻辑运算的规律容易混淆。所以教学中老师应采用简单明了、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和思路。 2. 教学手段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结构,本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最大限度实现教学目标的原则,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学生参与度高的学导式教学法。首先教师引用生活中的实例,拉近课程与学生的距离,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逐渐由浅入深的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在学生分组讨论和师生交谈中发现学生的遇到的障碍和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问问题时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面向全体,使基础差是学生也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然后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各种逻辑运算的规律,编成简单且朗朗上口的口诀,便于记忆。

电子技术基础说课

《直流运放的使用常识》说课稿 各位评委上午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直流运放的使用常识》。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让我来分析处理教材: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内容选自由张龙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章,这个模块主要介绍直流运算放大电路,它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学习它可以提高同学们的电路分析能力,培养学习兴趣。本内容讲的是集成运放日常使用中的基本常识,掌握它可以让我们在集成运放的使用中减小损失,提高它的使用效率〈二〉、教学目标 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设计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集成运放的常用保护措施,了解集成运放的一些常见故障。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增强同学对整堂课内容的把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 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相互配合,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养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培养同学间的互相帮助互相进步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集成运放常用的保护措施及其原理分析。2、集成运放常见故障。 难点:集成运放保护电路原理分析。 为使学生掌握好重点难点,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接着我谈谈教法和学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和课堂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在传统教学讲解过程中增加师生互动。让学生内容能听得懂、问题能回答、作业做得出,对教学问题分层讲解,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掌握该知识点,这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再加上精确的分析和引导,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说学法 针对中职生,他们文化基础较差,但他们对实际应用中的知识很好奇,理论性知识学生兴趣不大,所以在教学环节设计上我特别注意教材处理尽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是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节课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从集成运入保护原理分析入手,通过典型例题分析,随堂演练,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来说说我的教学程序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组织教学,复习前面内容,导入新课。(6分钟) 复习提问:1、理想集成运放有什么特点?2、集成运放的实际应用有哪些? 由学生回答,使本堂课知识前后连贯,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知识(24分钟) 本节教学内容属于一节纯理论性的专业知识课程,为了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我把教材进行了适当处理,并通过多媒体PPT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我以“兴趣”为起点,“活动”为主线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了以下几个环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