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法规要求

企业应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法规要求

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双重预防机制被正式写入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其中,第四条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第二十一条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五)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第四十一条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按照安全风险分级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这表明,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将长期开展下去,而且必须要认真、规范、科学地开展下去,这将是企业管控风险、消除隐患、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一、什么是双重预防机制?在安委办〔2016〕3号文和安委办〔2016〕11号文中,已经非常明确地指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就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的风险管理,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分级、风险管控,即辨识风险点有哪些危险物质及能量,在什么情况

下可能发生什么事故,全面排查风险点的现有管控措施是否完好,运用风险评价准则对风险点的风险进行评价分级,然后由不同层级的人员对风险进行管控,保证风险点的安全管控措施完好。隐患排查治理就是对风险点的管控措施通过隐患排查等方式进行全面管控,及时发现风险点管控措施潜在的隐患,及时对隐患进行治理。那么何为“双重预防”?把风险管控好,不让风险管控措施出现隐患,这是第一重“预防”;对风险管控措施出现的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治理,预防事故的发生,这就是第二重“预防”。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二者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是并列的两项工作?是有先后顺序的两项工作?其实都不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是相互包含的关系:隐患排查治理包含于风险分级管控中。结合隐患的定义,能帮助我们更加清楚地理解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关系。《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应急〔2019〕78号)中“隐患”的定义为:“对安全风险所采取的管控措施存在缺陷或缺失时就形成事故隐患”。及时发现并消除风险管控措施存在的隐患,保证风险的管控措施处于完好状态,就是对风险的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包括三个过程,同时这三个过程也是双重预防机制的三个具体目的。第一个过程即第一个目的——“辨识”,辨识风险点有哪些危险物质和能量(这是导致事故的根源),辨识这些根源在什么情况可能会导致什么事故。第二个过程即第二个目的——“评价分级”,利用风险评价准则,评价风险点导致各类事故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对风险进行评价分级。第三个过程即第三个目的是——“管控”,即对风

险的管控,把风险管控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在“评价分级”的过程中,包含了隐患排查的过程,即对风险点的现有管控措施进行全面排查:措施是否齐全、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如果风险现有管控措施有缺失或缺陷,即存在了隐患,可能会构成较大或重大风险,影响风险分级结果。在“风险管控”的过程中,包含了对第二个过程发现隐患的治理及对风险点现有管控措施的全面、持续的隐患排查,及时发现隐患及时治理,保证风险随时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

以上即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关系:隐患排查治理包含于风险分级管控中,也可以这么理解:风险分级管控就是双重预防机制。

二、双重预防机制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关系

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双重预防机制两者有什么关系呢?二者需要融合吗?双重预防机制能代替安全生产标准化吗?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什么是双重预防机制。在《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3号文和《国务院

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文中,已经非常明确地指出,双重预防机制包括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就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的风险管理,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分级、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就是对风险点的管控措施通过隐患排查等方式进行全面管控,及时发现风险点管控措施潜在的隐患,及时对隐患进行治理。我们再来看一下安全生产标准化有关文件中关于风险管理及隐患排查治理的有关要求。《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2016)中第5个核心要求“5.5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恰恰是双重预防机制的内容。《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的“5.2风险管理”中有“5.2.1范围与评价方法”“5.2.2风险评价”“5.2.3风险控制”等风险管理要求;“5.2.4隐患治理”“5.10.1安全检查”“5.10.2安全检查形式与内容”“5.10.3整改”,即为隐患排查治理的要求。从以上两个规范可以明显看出,风险管理(即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两个重要或核心要素,也就是说:双重预防机制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或核心要素。某省市有关双重预防机制的文件中提到的“双重预防机制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出了双重预防机制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对客观的关系定位。综上所述,双重预防机制与安全生产标准化不是并列的关系,二者也不是毫不相关的两项工作,双重预防机制更不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双重预防机制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或核心

要素;双重预防机制包含于安全生产标准化,更不可能代替安全生产标准化。所以也不存在“双重预防机制与安全生产标准化融合”这样的伪命题,二者本来就是一体的,根本不需要什么融合。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最基础、最全面的一个工具,双重预防机制则重点强调要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中的两个核心要素,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对这两个要素进行了再细化、再严格、再科学的要求。所以,我们更要科学地推行双重预防机制,不需要企业抛开安全生产标准化再重新开展双重预防机制的重复性工作,我们需要把原来安全生产标准化中的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按要求再进一步细化、规范化。切不可人为地把工作复杂化、机械化、教条化,而导致企业做了大量工作而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使工作流于形式。三、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关系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二者是并列的吗?是相互递进的吗?其实都不是,二者是相互包容的关系:隐患排查治理包含于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分级管控的主要工作有: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管控,其中核心工作是危险源辨识。那危险源辨识都辨识些什么呢?一是辨识风险点有什么危险物质和能量;二是辨识危险物质和能量现有哪些管控措施、管控措施是否完好,即是否存在隐患。对存在的隐患进行治理、确保管控措施有效,把风险管控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这就是风险管控。

四、风险与隐患的关系

风险与隐患也不是相对独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的动态关系。《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应急〔2019〕78号)中对隐患的定义是:“对安全风险所采取的管控措施存在缺陷或缺失时就形成事故隐患”,即风险点的管控措施缺失或出现了缺陷,则形成了隐患,风险度相应会提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事故的严重程度分值均会升高)。如果隐患不能及时得以治理,则很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隐患得以治理,则风险度会随之降低。要准确理解“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这句话。有企业认为:管控不好出现隐患后,则风险转变成了隐患,风险就不存在了。这是不对的。风险与隐患不是递进和取代关系,风险管控不好,可能会出现隐患,但此时风险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变得更大,隐患不能及时得以治理,则很可能会发生事故。即从危险物质和能量存在,到事故发生的前一瞬间,无论管控措施是否存在隐患,风险都是存在的。

五、将风险分为固有风险和现有风险进行管理

鉴于全国各地对于风险存在理解上的差异,建议将风险分为固有风险、现有风险两类,并采用不同的方法管理。关于“固有风险”,目前没有准确的术语解释,在有些文献资料中,固有风险也叫原始风险、初始风险、裸风险等,可以理解为因风险点的固有危险性而潜在的风险。比如某些单元构成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涉及了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涉及剧毒化学品、易燃易爆介质等。固有风险重点关注的是单元的“根源”:有哪些危险物质和能量,而不考虑单元风险的各类管控措施。对于固有风险的评价,目前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判定,即列出各级风险(重大、较大、一般、低)的判定标准,按标准判定企业各单元的固有风险等级。目前大部分省市都采用了这种方法,也有省市只给出了重大、较大风险的直接判定标准。二是在JHA/SCL表中进行评价,即在同一个评价表中,会出现两次评价过程,第一次评价针对固有风险(即在不考虑风险点的现在管控措施的情况下可能潜在的风险),第二次评价针对现有风险。部分省市同

时使用了这两种方法。关于“现有风险”,同样没有非常明确的定义或术语解释,有的资料将其称为剩余风险、残余风险或动态风险等,可以理解为考虑了现有管控措施的情况下,风险点潜在的风险。固有风险与现有风险的区别:一是“前”与“后”。“前”:固有风险是风险点未采取任何现有管控措施的情况下潜在的风险;“后”:现有风险是风险点采取了现有管控措施的情况下潜在的风险。二是“变”与“不变”。“不变”:风险点的固有危险性(即所涉物质的性质和数量)一般是难以改变的,所以固有风险一般情况是不会变化的;“变”:现有风险一般情况是动态变化的,即风险点管控措施存在隐患,则风险度会升高,隐患得以治理,则风险度会随之降低。三是管控措施不同。对于固有风险,采用日常运行管控的方式,保证风险点的各项管控措施处于有效状态。日常运行管控主要包括:对设备设施的检查检测、隐患排查、培训、应急管理、人员防护等。对于现有风险,则分不同的情况。如果风险点的管控措施存在隐患,则应采取风险消减措施,治理隐患;如果风险点的管控措施无隐患(在现有认知的范围内),则同固有风险一样,采取日常运行管控的方式进行管控。四是风险点不同。固有风险一般针对单元(罐区、装置等),而现有风险一般针

对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等。

现有风险的“变”为什么要区分固有风险与现有风险?如前所述,目前全国无相对统一的风险管理标准,有的专家认为:高危企业必然存在重大风险、较大风险;而有的专家则认为:企业可以在某一阶段存在重大、较大风险,但必须采取风险消减措施,把风险度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内,即企业最后是不会存在重大、较大风险的。这两种观点看似截然相反,但究其实,却是因为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前者考虑的是风险点的固有危险性(危险源的根源),即固有风险;后者考虑的是风险点管控措施的完好情况(危险源的状态),即现有风险。二者并不矛盾。所以,将风险分为固有风险、现有风险两类进行管理,可很好地解释不同专家的观点。

六、不可接受风险仅针对现有风险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应急〔2019〕78号)均提到了“不可接受风险”,并要求采取措施将风险消减到可接受的范围内。于是,很多企业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将一些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单元判定为了重大或较大风险

(固有风险),然后把现有管控措施当作是风险消减措施列举出来,认为这样就把风险度降低到了可接受的范围内。这其实是把固有风险和现有风险混在一起去思考了,风险消减的想法是错误的。不可接受风险是指现有风险中的重大、较大风险,而不是针对固有风险的。有人会有疑问:现有风险是指风险点在采取了现有各类管控措施情况潜在的风险,既然已经采取了各类管控措施,怎么可能还会有重大、较大风险?那是因为我们的认知不一定全面,依据有关文件要求,现有的管控措施可能还有欠缺;或者我们对于某些标准规范并没有熟练掌握,风险点实际缺少某些管控措施,但我们并不清楚;或者个别现有管控措施处于失效状态等。当这些情况存在时,风险点就可能构成了重大、较大风险,而且已经存在现实隐患了。

七、四色风险分布图仅针对固有风险目前,大部分企业展示的风险分布图,均是针对固有风险,而不是针对现有风险(因现有风险尤其是其中的重大、较大风险是有时效性的,一般仅会存在一段时间),即在企业的厂区平面布置图上,将各单元的固有风险分别以“红、橙、黄、蓝”四色进行标色。如果企业发生了重大变更等,可能会导致某些单元的固有危险性发生变化,此时风险分布四色图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也有部分企业同时绘制了固有风险及现有风险分布图,固有风险分布图一般是“红、橙、黄、蓝”四色都有,而现有风险分布图则仅有“黄、蓝”两色,两个图并列一起,一目了然。

还有个别企业拟绘制风险分布立体四色图,即把厂房或生产装置每个楼层的不同单元区域分别标注相应的风险等级颜色。这个想法确实很好,使风险分布情况更加清晰,但在实际工作中,可操作性不是很强。

八、关于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有机结合结合前文所述风险与隐患的关系,企业应对各风险点的现有管控措施通过隐患排查等形式进行管控。最理想的做法是在对风险分级管控的基础上,明确风险点及管控措施,列出详细的隐患排查清单,对风险点的各类管控措施进行隐患排查,确保管控措施有效。但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弊端:风险点多、管控措施多,定期全面进行详细排查工作量大,企业疲于填写大量的排查表,而实际可能并未开展排查,只是在应付填写排查表而已。同时,企业还要依据《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应急〔2019〕78号)开展隐患排查,工作量大,且存在重复性工作。鉴于此,建议企业在做好《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

排查治理导则》(应急〔2019〕78号)要求的隐患排查的基础上,再逐步开展风险点管控措施的隐患排查。或者,企业可先不针对具体的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的管控措施进行排查,而是针对单元的管控措施进行排查,这样工作量相对较小,便于实际操作。风险单元隐患排查表可参考如下。

企业应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法规要求

企业应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法规要求 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双重预防机制被正式写入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其中,第四条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第二十一条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五)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第四十一条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按照安全风险分级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这表明,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将长期开展下去,而且必须要认真、规范、科学地开展下去,这将是企业管控风险、消除隐患、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一、什么是双重预防机制?在安委办〔2016〕3号文和安委办〔2016〕11号文中,已经非常明确地指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就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的风险管理,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分级、风险管控,即辨识风险点有哪些危险物质及能量,在什么情况

下可能发生什么事故,全面排查风险点的现有管控措施是否完好,运用风险评价准则对风险点的风险进行评价分级,然后由不同层级的人员对风险进行管控,保证风险点的安全管控措施完好。隐患排查治理就是对风险点的管控措施通过隐患排查等方式进行全面管控,及时发现风险点管控措施潜在的隐患,及时对隐患进行治理。那么何为“双重预防”?把风险管控好,不让风险管控措施出现隐患,这是第一重“预防”;对风险管控措施出现的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治理,预防事故的发生,这就是第二重“预防”。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二者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是并列的两项工作?是有先后顺序的两项工作?其实都不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是相互包含的关系:隐患排查治理包含于风险分级管控中。结合隐患的定义,能帮助我们更加清楚地理解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关系。《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应急〔2019〕78号)中“隐患”的定义为:“对安全风险所采取的管控措施存在缺陷或缺失时就形成事故隐患”。及时发现并消除风险管控措施存在的隐患,保证风险的管控措施处于完好状态,就是对风险的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包括三个过程,同时这三个过程也是双重预防机制的三个具体目的。第一个过程即第一个目的——“辨识”,辨识风险点有哪些危险物质和能量(这是导致事故的根源),辨识这些根源在什么情况可能会导致什么事故。第二个过程即第二个目的——“评价分级”,利用风险评价准则,评价风险点导致各类事故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对风险进行评价分级。第三个过程即第三个目的是——“管控”,即对风

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文件精神,严格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构建安全风险分析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安全管理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观,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安全理念,严格落实我公司安全管理的主体职责和安全生产监管责任,通过公司双重预防机制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为管控重点,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标准和措施,达到“人、机、环、管”的最佳匹配,从而实现公司安全生产,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风险管控标准与措施的执行,通过危险源监测监控和风险预警,使危险源处于受控状态,有效消灭和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公司双重预防机制的组织领导,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特成立双重预防机制领导小组。 组长:董事长(可具体到人) 副组长:总经理(可具体到人)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安环部人员(可具体到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安环部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任,部门人员负责日常相关业务工作。

三、目标任务 通过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估、预控,将风险水平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使公司安全生产风险防范提供即时、有效的信息保障,将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编制的防控措施和体系,以及建立的人工管理型报警和监控系统报警相结合,使风险预警模式达到“风险动态预警、实时监控、管理有效、控制有方”的现代安全预防型目标。 四、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内容 (一)宣传 通过会议、培训等形式,发动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双重预防机制创建,特别是要发动一线职工积极参与相关岗位(设备、作业)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级和风险管控措施的制定及隐患排查工作。 (二)人员培训 全员培训。由公司安环部分层次、分阶段讲解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有关知识和标准,理解标准、统一认识、掌握方法。将双重预防培训纳入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当中,组织员工对本单位的风险管控、隐患排查进行培训,培训记录登记建档。 (三)完善管理制度 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与现行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融合,制修订安全生产责任制、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教育培训、奖惩管理等管理制度。 (四)风险分级管控 依据《浙江省企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试行)》(浙应急基础〔2020〕56号)的要求,建立企业的风险管控制度,编制分析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作业指导书、作业活动清单,完善设备设施清单,确定危险源辨识方法和分析评价方法,并编写各类工作用表。 明确各级各部门各岗位具体工作职责,全面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及管控排查的要求。建立相关考核奖惩制度,将风险管控、隐患治理、持续改进等日常工作情况与相关责任人的经济收入、评优等相挂钩,形成激励约束机制。 1.划分风险分析单元

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

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工作流程,为危险源的辨识、分级、管控、隐患的排查和整改提供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其他企业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为企业安全风险的管控和事故隐患的排查提供参考。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必须在符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符合本标准的一些特殊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441-1986 企业伤亡事故分类 GB/T 13861-2009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 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 23694-2013 风险管理术语 GB/T 27921-2011 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 GB/T 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T 33000-2016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AQ 8001-2007 安全评价通则 I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双重预防double prevention 企业为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制度。 3.2 危险源hazard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3.3 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4 事故隐患accident potential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3.5 重大隐患major accident potential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4 建设原则 16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 近年来,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积极推进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以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安全生产是国家的重要法律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落实是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的基础。为此,要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研究和修订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体系框架,明确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和责任分工。同时,要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全社会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知晓率和遵守率。 二、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是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要明确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和责任范围,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机制,使责任层层落实、细化到岗位和个人。同时,要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监督和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进行处罚和纠正。 三、加强安全生产技术支撑 安全生产技术是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对安全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升安全生产技术水平。例如,

在企事业单位中广泛推广使用安全生产管理软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提高对安全生产的监测和预测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安全生产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四、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是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要加强对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可以通过开展安全生产主题宣传活动、制作安全生产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五、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是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发现和纠正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要加强对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提高监督检查的专业性和公正性。对于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从严处理,形成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六、加强安全生产风险防控 安全生产风险防控是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

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

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 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的 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旨在在有风险的环境下,防止重大风险事件发生,提高企业经营安全性,提高企业效率、业绩和可预见性。 二、实施范围 该方案应用于全部企业范围内的组织及其相关的人员及职能。 三、实施内容 1.建立双重预防体系 (1)明确时间和空间。双重预防应设置明确的实施时间和空间,以实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2)建立双重预防机构。在企业内建立双重预防处或专门部门,负责推行双重预防规定,维护企业安全利益。 (3)建立双重预防体系。企业应建立双重预防体系,包括风险控制体系、监督体系、维护体系和检测体系,以及奖惩机制和教育培训机制。 2.落实双重预防措施 (1)控制措施。统一管理和控制企业内的风险,确保风险点处于可控状态,避免重大风险事件及其后果的发生。 (2)监督措施。提高企业风险防控意识,在各部门设立专职风险管理部门,实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风险。

(3)维护措施。对企业运营状况和风险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制 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防止重大风险事件发生。 (4)检测措施。定期对企业管理有关程序和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以确保双重预防机制的有效实施。 四、实施机制 1.组织机构 企业双重预防机构由企业董事长任职,由企业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审计部(也可以安排其他部门)组成,组成双重预防机构的企业各部门负责人,需每月定期参加会议,讨论有关企业双重预防的事项,并记录会议结果。 2. 工作任务 (1)设计及推行双重预防方案。审核、修订企业双重预防的管 理机制,加强及改进管理。 (2)实施监督和检查。定期对企业内部措施进行监督和检查, 及时发现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风险。 (3)报告管理层。定期报告董事会和总经理对双重预防的办理 情况。 五、实施结果 通过实施双重预防机制,有效防止重大风险事件发生,提高企业经营安全性,提高企业效率、业绩和可预见性,最终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双重预防体系培训学习内容

双重预防体系培训学习内容 新的安全法中提到主要负责人要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其实早在2016年,国务院安委会就印发了《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其中要求企业要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有效管控区域安全风险。 第四十一条【安全风险管控制度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条文释义 安全生产法 本条主要是进一步细化本法总则中有关“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采取风险管控措施;二是增加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双报告”要求;三是要求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将重大事故隐患纳入相关信息系统。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本条第1款是本次法律修改新增内容,旨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开展全过程、全方位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估,严格落实管控措施;针对高风险工艺、高风险设备、高风险场所、高风险岗位和高风险物品等,建立分级管控制度,有效落实管控措施,防止风险演变引发事故。其中,安全生产风险,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严重性的组合。由于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生产经营活动呈现出日益复杂化、多样化趋势,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生产活动中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辨识评估,对辨识评估出的安全风险采取分级管控的管理措施。 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双报告”制度生产经营单位的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员或者有关负责人组织制度并实施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方案应当

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

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 一、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主体。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应当明确,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企业负责人应当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各级负责人应当履行好安全生产职责,加大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和投入。同时,还应当设立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确保安全生产的有效管理。 二、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企业应当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安全培训计划等。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助于规范员工的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此外,企业应当加大对各种危险源的风险评估和管控,对可能发生的灾害采取预防措施。 三、加强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 为了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企业应当加强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方法、职业卫生知识等。通过培训,可以让员工了解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从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四、建立隐患排查和整改制度。 针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制度。定期组织安全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和排查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整改方案,确保隐患得以及时消除。同时,还应当建立隐患整改台账,对已整改和未整改的隐患进行记录,以备日后查阅。 五、强化安全宣传和警示教育。

企业应当加强安全宣传和警示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可以通过宣传展板、安全提示牌等形式,向员工传达安全知识和防范意识。此外,还可以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活动,让员工亲身参与,增加其对 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 六、建立事故应急管理机制。 事故应急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事 故应急管理机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人的职责和应急措施。同时,还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器材,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 地进行紧急处理。 七、加强安全监管和评估。 为了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推进,需要加强安全监管和评估工作。 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管力度,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行 为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依法采取相应措施。 综上所述,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规范有助于减少事故的 发生,保障企业和员工的安全。企业应当明确责任主体、健全管理制度、 加强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建立隐患排查和整改制度、强化安全宣传和警 示教育、建立事故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安全监管和评估等方面进行规范建设,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推进。

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

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 一、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企业安全生产事关公司的稳定发展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因此,建立起双重预防机制成为了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要求。本文将探讨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规范,以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1. 内容与要求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包括安全生产措施、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等方面的规定。 2. 建设与完善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规模,制定适应性的安全管理制度。该制度应经过全面的评估和不断的修订,确保与时俱进,做到科学规范。 三、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改措施 1. 隐患排查 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包括设备设施、工作环境、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隐患。排查结果需要做到详细记录,以备后续整改使用。 2. 整改措施

针对排查出的隐患,企业应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并落实到位。整改方案应具体明确,包括责任部门、整改期限等要素。对于严重的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四、安全培训和教育 1. 培训计划 企业应制定员工安全培训计划,包括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和在职员工的定期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知识等。 2. 教育方式 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安全教育,如现场培训、在线学习、安全知识考试等。同时,可以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五、安全检查与考核机制 1. 定期检查 企业应建立定期的安全检查机制,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环境进行检查。检查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 2. 考核评价 企业可以制定安全生产考核评价指标,根据员工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操作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考核结果可以作为奖惩制度的依据,增强员工的责任感。 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企业信息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

企业信息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为企业提供一个合理可行的信息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以确保企业的信息资产得到充分的保护和预防。 2. 系统架构与技术选型 -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最适合的信息安全双重预防机制的系统架构; - 技术选型应考虑安全性、性能以及成本等因素,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3. 数据保护与备份 - 建立规范的数据分类和标识机制,根据不同的敏感程度进行分类和存储; - 定期进行数据备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 采用合适的加密算法和密钥管理机制,保障数据的机密性。

4. 系统访问控制 - 强化账户密码管理,要求密码复杂度、定期修改密码并限制密码重复使用; - 采用多因素身份认证机制,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 对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和访问控制策略,保证合法用户的有效访问。 5. 网络安全保护 - 建立网络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及时发现和阻断来自外部的攻击; - 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漏洞扫描和风险评估,及时修复存在的安全漏洞; - 加强对内网和外网通信的安全控制,防止信息泄漏。 6. 人员管理与安全培训

- 对企业员工进行信息安全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 建立完善的员工离职流程,及时收回员工的访问权限; - 建立安全检查和监控机制,发现违规操作及时处理。 7. 安全事件响应与演练 - 制定规范的安全事件响应和处置流程,确保安全事件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处理; - 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和协作效率。 8. 监督与评估 - 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监督机制; - 定期进行信息安全评估和审计,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结论

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v1

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v1.4 企业安全生产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确保员工安全和企业利益的双重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规范,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一、基本原则 1. 安全第一: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以安全为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并将安全观念渗透到企业各个环节。 2. 全员参与: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需要全员参与,从企业高层到基层员工都要有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全员一起负责、共同维护的氛围。 3. 全面管理: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要涵盖企业各个方面,包括人员安全、设备安全、工艺安全、信息安全等,实现全面管理和综合预防。 二、建设步骤 1. 定义目标:明确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目标,如减少事故发生率、降低事故损失,确保员工和财产的安全。 2. 制定规划:根据目标制定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的规划,包括组织结构、责任分工、流程和控制措施等,并确保规划与

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符。 3. 资源投入: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包括培训员工、购置安全设备和实施安全系统等。 4. 确定措施:根据规划确定相应的措施,如制定安全操作规程、设立安全防护装置、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等,以确保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 5. 完善制度: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和管理规范,如事故调查制度、隐患排查制度和安全奖惩制度等,以推动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的落实。 三、关键要素 1. 安全意识: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离不开全员的安全意识,通过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2. 风险评估:企业要加强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和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确保安全生产。 3. 组织架构: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级岗位的安全职责和权限,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4. 安全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安

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

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 1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工作流程,为危险源的辨识、分级、管控、隐患的排查和整改提供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其他企业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为企业安全风险的管控和事故隐患的排查提供参考。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必须在符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符合本标准的一些特殊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441-1986 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T23694-2013风险管理术语GB/T27921-2011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33000-201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8001-2007 安全评价通则 2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双重预防doubleprevention企业为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制度。 3.2 危险源hazard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3.3 重大危险源majorhazard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4 事故隐患accidentpotential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3.5 重大隐患majoraccidentpotential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4建设原则 34.1坚持风险优先原则以风险管控为主线,把全面辨识评估风险和严格管控风险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切实解决“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 4.2坚持系统性原则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从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两道防线,从企业生产经营全流程、生命周期全过程开展工作,努力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之前,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之前。 4.3坚持全员参与原则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各项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企业的各层级领导、各业务部门和每个具体工作岗位,确保责任明确。 4.4坚持持续改进原则持续进行风险分级管控与更新完善,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双重预防机制不断深入、深化,促使机制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关于推进全市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关于推进全市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实 施方案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天津市应急管理局 •【公布日期】2021.05.18 •【字号】津应急〔2021〕15号 •【施行日期】2021.05.1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劳动安全保护 正文 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关于推进全市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各区应急局: 近期,市应急局组织制定并印发了《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建设工作指南》(以下简称《工作指南》)。为深入推进全市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制定实施方案如下,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工作目标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立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的重要指示,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深入推进全市工贸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利用一年半的时间,在全市工贸企业全面建立制度健全、职责明晰、运行规范、管控有效的双重预防机制,推动安全生产从治标为主向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转变,从事后的调查处理向事前的预防、源头的治理转变,从注重隐患排查治理向以

针对风险点、危险源的风险管控为主的系统治理转变,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全面提升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二、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1年5月—6月) 各区应急局要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召开工贸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动员会议,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推进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二)示范企业创建阶段(2021年7月—12月) 2021年12月底,金属冶炼领域示范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基本建立,并得到有效运行。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工作得到全面落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强基础得到有效夯实。 东丽区、津南区、宁河区要完成区域内黑色冶炼双重预防机制示范企业创建工作;武清区、北辰区、西青区、静海区、蓟州区各完成区域内1家有色金属铸造双重预防机制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宝坻区、滨海新区各完成区域内1家黑色金属铸造双重预防机制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和平区、河西区、南开区、河东区、河北区、红桥区依据实际情况各确定1家工贸示范企业,完成创建工作。 示范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完成后,各区应急局会同示范企业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经验,探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可能出现的共性问题,研究解决方案。总结形成一套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经验做法,组织召开工贸企业观摩学习会,全面推广试点经验。 (三)全面推进实施阶段(2022年1月—10月) 2022年10月底,全市工贸企业全面建立双重预防机制,进入规范运行阶段,按照各风险因素隐患排查周期的要求,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要把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从风险管控措施落实中排查隐患,在隐患排查中倒

企业应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法规要求

企业应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法规要求 企业应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是为了应对不确定性和风险,以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法规要求方面,企业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制定有效的内部规章制度来管理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项风险。本文将详细介绍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法规要求。 首先,企业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在现代社会,各国都建立了一套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以规范企业的行为。企业要合法运营,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例如,在贸易方面,企业需要遵守国际贸易法规,包括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和各国的贸易法规。在劳动法方面,企业应遵守国家的劳动法规,保障员工的权益。只有依法合规,企业才能在市场上获得合法地位,并受到社会的认可。 其次,企业应制定有效的内部规章制度。内部规章制度是企业自行制定的规则和制度,用于指导员工的行为和管理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风险。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规章制度,例如,制定职工手册、安全生产手册、质量管理手册等。这些规章制度能够帮助企业明确各种规则和要求,避免发生违规行为和事故,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 最后,企业应建立内部监督和控制机制。内部监督和控制是企业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的重要手段。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监察和审计体系,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管理。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审计、风险控制、内部调查等手段,发现并纠正违法违规行为,保护企业的利益和声誉。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对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其他相关方的监督,确保他们的行为符合合规要求。

综上所述,企业应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法规要求包括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有效的内部规章制度、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以及建立内部监督和控 制机制。企业应积极履行法规要求,加强合规管理,以降低风险,保障企 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构建双重预防机制,企业才能有效地应对不确定性 和风险,保持竞争优势,实现持续增长。

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

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工作流程,为危险源的辨识、分级、管控、隐患的排查和整改提供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其他企业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为企业安全风险的管控和事故隐患的排查提供参考。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必须在符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符合本标准的一些特殊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441-19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 GB/T -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 -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 -2013风险办理术语 GB/T -2011风险办理风险评估技术 GB/T -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T -201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AQ 8001-2007安全评价公例

1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双重预防XXX 企业为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制度。 3.2 危险源hazard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3.3 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目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位。 3.4 事故隐患accident potential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3.5

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

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工作流程,为危险源的辨识、分级、管控、隐患的排查和整改提供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其他企业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为企业安全风险的管控和事故隐患的排查提供参考。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必须在符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符合本标准的一些特殊要求。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441-1986 企业伤亡事故分类 GB/T 13861-2009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 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 23694-2013 风险管理术语 GB/T 27921-2011 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 GB/T 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T 33000-2016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AQ 8001-2007 安全评价通则 三、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双重预防 double prevention 企业为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制度。 2、危险源 hazard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3、重大危险源 major hazard 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4、事故隐患 accident potential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5、重大隐患 major accident potential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四、建设原则 1、坚持风险优先原则 以风险管控为主线,把全面辨识评估风险和严格管控风险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切实解决“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 2、坚持系统性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