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文本

宁波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文本
宁波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文本

宁波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随着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城市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逐步改善群众性体育运动条件,满足市民对体育设施的需求,进一步完善城市各类体育服务设施是势在必行。体育事业作为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城市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应该得到各方面的重视和发展,特别是新形势下体育产业的兴起,对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增强城市凝聚力和打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创造和谐社会都有极为重要作用。

由此,市体育局、规划局组织编制《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这一项目的启动将对市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公共设施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条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市行政区划范围,面积9365平方公里,重点确定各级城市(镇)各级体育设施的建设标准;第二层次为中心城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范围,面积311.9平方公里,重点确定市、区级体育设施空间布局和用地;第三层次为中心城三江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面积185.11平方公里,重点确定居住区级体育设施空间布局及用地和社区体育设施配建标准。

第三条名词解释

体育设施:本规划所称的体育设施是指坚持非营利和向公众开放原则的公共体育设施。

竞技训练设施:本规划所称的竞训设施是指体育竞技和体育训练设施,是由政府投资或政府筹集社会资金兴建的,用于开展竞技比赛以及运动员训练的体育活动场所和设备。

群众体育设施:本规划所称的群体设施是指由政府投资或政府筹集社会资金兴建的,用于开展社会体育活动,满足群众进行体育锻炼的体育活动场所和设备。

第四条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年限为2006-2020年,其中2006-2010年为近期建设规划,2011-2020年为远期规划。

第五条规划依据

5.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5.2《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5.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5.4《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国务院令(第382号)

5.5《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国家体委1995年7月发布

5.6《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国务院1995年6月发布

5.7《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5.8《市近期建设规划(2004-2010)》

5.9编制完成的中心城各分区规划

5.10编制完成的各县市城市总体规划

5.11编制完成的各类专项规划及其它相关规划

5.12国家、省、市有关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法规、文件、规范

5.13市体育局提供的行业发展规划及其它相关资料

第六条规划原则

6.1 统筹规划,适当均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体育发展趋势,以全市现有体育场馆资源为基础,以承办国际重大单项赛事和城运会等综合性运动会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旺盛的体育健身需求为重要出发点,全市体育场馆设施适当均衡、加强共享、有序建设。市级以建设大型场馆设施为主,各县(市、区)要根据发展要求,建有1—2个竞赛或健身场馆。

6.2 注重实际,优化布局。体育场馆设施的规划建设要注重实际,贯彻落实三大结合,即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结合,与地方体育文化资源和特色产业相结合,与地方自然资源相结合,实现场馆设施建设与当地经济社会承受能力相匹配,与地方群众体育基础相融合,与地方自然山水资源相协调,优化布局,构建具有特色、显现风采的体育场馆设施网络。

6.3 改旧建新,竞群结合。按照勤俭办体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高度注重现有场馆的升级改造,发挥存量优势,同时适度兴建新场馆,以适应现代职业体育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竞赛体育场馆的功能定位要以比赛为主,场馆规格、设施标准、配套服务等要符合职业体育比赛要求,同时要兼顾群众健身需求,适当安排一定的群众体育活动空间,以利于大众体育健身和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育。

6.4 多元投资,多元经营。体育场馆的建设和养护主要由国家投资,统一规划建设。要加快完善大型体育场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步伐,广泛吸收社会捐赠资助、赞助和投资,实行多元投资。同时,体育场

馆的规划建设要充分考虑赛后的休闲、娱乐、健身等多功能和多元经营需要,既要通过积极组织体育赛事来强化体育场馆自身造血功能,更要通过多元经营提升场馆运营的经济社会效益。

第二章发展目标及总体框架

第七条发展目标

通过10—15年的努力,使市体育场馆设施具备承办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和国际重大单项体育赛事的能力,基本满足体育健身、体育产业、体育训练的需要。努力打造长三角南翼大型体育赛事中心城市。

7.1竞技训练设施目标

7.1.1在全市范围内建设一批能承办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的竞赛体育场馆。

以承办全国综合性运动会为目标,建设一批具有较高规格和档次的竞赛场馆,主要建设和改造5座体育场,6个综合性体育馆,8—9个专业性竞赛馆。

7.1.2建设一批能承办国际重大单项体育赛事的体育场馆。

结合国际体育赛事发展趋势,兴建一批能单独举办国际重大单项体育比赛的场馆。

7.1.3建设一批竞技体育训练场馆。

满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需要,新建排球、篮球、足球训练基地。

7.2群众体育设施目标

7.2.1中心城市(各县市中心城市)

按照群众性体育活动多元化发展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建设10个左右大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力争每个县(市)区都拥有一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同时,在三江片建设20个左右居住区级体育健身场馆。

城市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区的,按每千人口室外300-650平方米体育设施用地面积和室内100-260平方米体育设施建筑面积建设,新建住宅区内体育设施应与住宅区主体工程的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旧城区改建、扩建困难地段住宅区,应考虑安排社区体育设施,体育设施用地努力达到上述指标的70%。

7.2.2中心镇

中心镇根据人口规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当地群众体育的项目特点,宜集中设置群众体育锻炼的场所和设施。配建基本项目应包括田径场(含足球)、篮球场、游泳池和健身房(含乒乓、羽毛球等),具体规模参照《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中表六的指标、居住区和社区级体育设施分级

配建表设置规定以及其它单项设施的有关国家标准。

7.2.3一般镇

一般镇根据人口规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当地群众体育的项目特点,宜集中设置群众体育锻炼的场所和设施。配建基本项目应包括田径场(含足球)、篮球场、游泳池和健身房(含乒乓、羽毛球等),具体规模参照《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中表七的指标、居住区和社区级体育设施分级配建表设置规定以及其它单项设施的有关国家标准。

7.2.4中心村

中心村根据人口规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当地群众体育的项目特点,可集中或分散设置群众体育锻炼的场所和设施。配建基本项目应包括篮球场、游泳池和室外综合健身场地,具体规模参照居住区和社区级体育设施分级配建表设置规定以及其它单项设施的有关国家标准。

第八条规划结构

8.1市域

市域规划形成以4处市级体育用地(体育公园)为中心,以11个县(市、区)级体育设施为节点的两级网络格局。

8.2中心城

规划形成“两核七心多点”的城市体育设施布局结构:两核指“西片体育中心”和“东片体育公园”,七心指七个区级体育中心,多点指多个居住区级体育设施。

结合“一环三区三带”的公共开放空间系统,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系统的体育设施空间框架。“一环”,绕城高速和东侧生态带;“三区”,东钱湖风景名胜区,慈城、保国寺历史文化游览区,奉化溪口风景名胜区;“三带”,甬江、余姚江、奉化江组成的三江六岸休闲观光带。

8.2.1市、区级体育中心和体育公园根据交通、人口、现状用地条件等均衡布点。

8.2.2串接滨河绿带、路边绿带、以及公园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着力构建散步、慢跑路径体系。

8.2.3构建方便市民就近锻炼的居住区级和社区级群体设施网络。

第三章竞技训练设施

第九条规划目标

经过10~15年的努力,市竞技、训练体育设施在建设和布局上,具备承办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和国际重大单项体育比赛的能力,基本满足体育竞技和体育训练的需求。

第十条建设标准

10.1单项设施

参照《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以及其它单项设施的有关国家标准。

10.2体育中心

市级体育中心:(市,此处定指市行政区划范围)具备承担国际重大体育赛事和全国综合性体育运动会能力的大型综合性体育中心。规划用地不小于100公顷。设施主要有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等,其他项目视情况而定。

县(市、区)级体育中心:具备承担部分重大单项体育赛事和大型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体育中心。规划用地15-20公顷,要求建有标准的田径场、体育馆、游泳池和全民健身中心。

第十一条竞技场馆体系

承办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的场馆按三个层面布局:

第一层次:市奥林匹克中心、市体育公园、杭州湾体育公园、象山港海上运动中心和市级单项体育设施。第二层次:县(市、区)级体育中心和区级单项体育设施为辅。

第三层次:学校、企业以及周边城市体育设施为补充。

第十二条市级主要场馆

12.1市奥林匹克中心

依据省里的定位要求和自身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现状体育中心已不适应更高层次比赛的要求。规划中的市奥林匹克中心选址于江北西区洪塘地区,杭州湾大通道建成通车后,该地块将作为市对外的西大门。体育中心规划用地约130公顷,另外西侧预留发展备用地。设施主要包括6万座体育场、1万座体育馆、4-8千座游泳跳水馆以及射击射箭运动中心、足球基地、篮球基地。

12.2体育公园

结合人口、交通以及山水绿地资源,在中心城以及北部余慈地区各规划一个体育公园。它是一个体育与公园的结合体,集训练、竞赛、健身、休闲娱乐,体育科研,体育教育和体育产业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体育中心。

市体育公园选址于中心城三江片东部,占地面积约385公顷,含公园绿地。设施主要包括市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市棒球运动中心、市垒球运动中心、曲棍球运动中心、市重竞技运动中心、市体操运动中心、市武术运动中心。由于位于城市生态带内,要求严格控制建设容量。

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和杭州湾新城的建设,余慈地区预计将形成市域北部中心,与此相配套,适宜建造一个市级体育公园。用地面积约200公顷。

12.3象山港海上运动中心

随着象山港的开发建设,利用其优越的水质和岸线资源,适宜建造一个以海上竞技、训练项目为主、市民休闲娱乐为辅的市级运动中心。

第十三条区级主要场馆

13.1设置要求

13.2.1要求建有标准的田径场、体育馆、游泳池和全民健身中心。根据市、县(区、市)两级的统筹规划,合理确定场馆的规模。

13.2.2群体为主,兼顾竞技。除了承担综合性运动会比赛任务的个别场馆外,重点建设全民健身中心等群体设施项目。

13.2.3发挥特色、功能互补。应结合地方传统项目,力求发扬特色,与其他县市区在场馆项目和功能上能够错开和互补。

13.2.4体育场馆的多功能化。既鼓励体育项目的多功能化,又允许体育场馆与文化娱乐以及商业设施的合理结合。强调场馆的使用效率,达到“以馆养馆”的目标。

13.2县(市、区)级体育中心

市域11个区县(市)建成区级体育中心或全民健身中心,承担综合性运动会的部分比赛。

其中,海曙、江北、镇海为纯粹的全民健身中心,鄞州、北仑部分兼有竞技比赛的功能。江东依托市体育中心,鄞州区西部预留区级全民健身中心用地。

海曙区,选址于海曙区机场路,用地9.9公顷,定位为全民健身中心。

江东区,依托现中兴路市体育中心,位于江东区中兴路,用地24.03公顷,定位为体育、健身中心。

江北区,选址于江北区城庄路、云飞路,近期用地6.7公顷,远期用地17.3公顷,定位为全民健身中心。镇海区,选址于镇海新城,用地10公顷,定位为体育、健身中心。

北仑区,选址于北仑中心区,用地20公顷,定位为体育、健身中心。

鄞州区,选址于南高教园区,用地18.5公顷,定位为体育中心。鄞州西部预留区级全民健身中心用地。余姚市,选址于西南街道兰墅桥,用地30公顷,定位为体育、健身中心。

慈溪市,选址于开发大道,近期用地7.7公顷,远期用地21公顷,定位为体育、健身中心。

奉化市,选址于西环路,用地20公顷,定位为体育、健身中心。

宁海县,选址于桃园北路,近期用地10公顷,远期用地20公顷,定位为体育、健身中心。

象山县,选址于象山港路,用地10公顷,定位为体育、健身中心。

13.3体育公园

根据人口、交通以及公园绿地的布局,有条件的新建、改建或预留区级体育公园。要求具有较宽裕的用地条件,结合公园绿地配置以室外场馆为主的群众体育设施。

第十四条体育馆布局列表

序号体育馆名称管理主体建设地址建设时间建设规模规划建议说明

1 雅戈尔体育馆市体育局江东区中兴路1994年4480座保留国际国内重大比赛有差距

2 鄞州区体育馆鄞州区体育局鄞州新城2003年4600座保留可用于一般国际及国内比赛

3 北仑区体艺馆北仑区体育局新碶黄山路2004年6670座保留可用于国际国内重大比赛

4 象山县体育馆象山县体育局象山港路2001年2468座保留

5 余姚市电力体育馆余姚市电业局西北街道子陵路1995年2820座保留不符合重大比赛的要求,可用于重竞技类及其它青少年比赛

6 慈溪中学体艺馆慈溪市教育局开发大道1999年1970座保留

7 宁海中学体育馆宁海教育局跃龙街道学勉路2001年2000座保留

8 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大红鹰集团西郊高桥2004年3000座保留

9 华茂外国语学校体育馆华茂集团天童北路2000年3000座保留

10 浙大理工体育馆理工学院钱湖南路2000年800座保留

11 镇海炼化体育馆镇海炼化公司镇海炼化厂区1999年2000座保留

12 市会展中心市外经贸局东部新城2003年临时兼用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

13 市奥体中心体育馆市体育局江北区洪塘十一五10000座新建城市功能组成和重大体育比赛需要

14 慈溪市体育中心体育馆慈溪市体育局开发大道十一五6300座新建余慈地区发展、都市区副中心

15 市大学体育馆校区合建北高教园区十一五6000座新建用地包括交通拥地

16 奉化市体育中心体育馆奉化体育局西环路十一五4000座新建奉化区域发展需求

17 宁海县体育中心体育馆宁海县体育局桃园北路十一五4000-6000座新建南三县

中设一个大型馆

18 余姚市体育休闲中心体育馆余姚市体育局西南街道兰墅桥十二五4000-6000座新建余慈地区设1个大型、1个中型

合计:新建6个体育馆、保留11个体育馆、借用1个场馆,总计18个

第十五条体育场布局列表

序号体育场名称管理主体建设地址建设时间建设规模规划建议说明

1 市体育中心富邦体育场市体育局江东区中兴路1996年30000座保留

2 慈溪市体育场慈溪市体育局开发大道2001年16500座保留

3 余姚市体育休闲中心体育场余姚市体育局西南街道兰墅桥十一五15000座新建

4 奉化市体育中心体育场奉化市体育局西环路十一五10000座新建

5 宁海县体育中心体育场宁海县体育局桃园北路十一五16000座新建

6 象山县体育中心体育场象山县体育局象山港路十一五10000座新建

7 市奥体中心体育场市体育局江北区洪塘十二五60000座新建

合计:新建5个体育场、保留2个体育场

第十六条训练设施布局列表

序号体育设施名称管理主体建设地址建设时间建设规模可设项目规划建议场馆状况说明

1 市游泳健身中心游泳馆市体育局江东朝晖路2004 年1200座游泳保留

2 浙江省帆船帆板运动基地省、市、县三级体育局象山松兰山2000年OP帆船帆板保留田径场、帆船帆板陆上设施等还需海上标准航道2*4千米

3 网球中心鄞州区体育局鄞州新城十一五4000座网球新建内配套游泳健身馆举办国际高水平网球比赛

4 镇海区体育健身中心网球场镇海区体育局镇海新城十一五新建室内馆1个,室外网球场16-20片镇海区办场馆,国内中小型比赛及社会开放为主

5 沙滩排球场市体育局象山松兰山十一五新建2片、练习8片包括配套训练设施

6 市射击射箭运动中心市体育局奥体中心内十二五射击射箭新建飞碟场2个移动6只靶位、步枪60只等

7 市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市体育局江北洪塘奥体中心内十二五4000座游泳跳水新建标准可办国际高水平游泳跳水项目比赛

8 东钱湖水上运动基地市体育局东钱湖十二五皮划赛艇新建包含陆上训练设施还需水上标准航道3500米

9 市棒垒球中心市体育局市体育公园十二五棒、垒球新建1片视城运会项目设置而定

10 市曲棍球中心市体育局市体育公园十二五新建1片400座,1片无看台

11 自行车赛场外地依托省内外有条件城市

12 激流回旋外地

合计:新建8个专业场馆、保留2个专业场馆、外地利用2个

第十七条专业场馆布局列表

序号体育设施名称管理主体建设地址建设时间建设规模可设项目规划建议场馆状况说明

1 市水上运动基地市体育局下江村路1992年保留青少年训练基地原来4.1亩,续建学生宿舍以及训练附属设施

2 市游泳训练基地市体育局中兴路1993年保留青少年训练基地市游泳俱乐部

3 市体育运动学校市体育局科技园区2002年保留需续建室内田径馆游泳馆、图书行政楼高水平人才基地标准

4 中国女排北仑训练基地市体育局北仑2006年新建训练馆田径场、公寓楼行政楼等

5 足球训练基地市体育局奥体中心内十一五新建训练馆、田径场、公以及附属设施包括附足球竞技运动学校

6 篮球训练基地市体育局奥体中心内十二五新建办公、训练、住宿等场地八一男篮主场配套;近期在市体育中心过渡

7 棋院市体育局原动物园址十二五新建三江文化长廊组成部分

8 重竞技训练中心市体育局市体育公园十二五新建训练馆、田径场、以及附属设施包括附属重竞技运动学校

9 体操训练中心市体育局市体育公园十二五新建训练馆、田径场、以及附属设施包括附体操竞技运动学校

10 武术训练中心市体育局市体育公园十二五新建训练馆、田径场、公以及附属设施包括附武术竞技运动学校

11 乒羽训练中心市体育局市体育公园十二五新建训练馆、田径场、公寓楼、行政楼包括附乒羽竞技运动学校含运动员公寓等附属设施

合计:新建8个训练设施、保留或改续建3个训练设施

第四章群众体育设施

第十八条规划目标

经过10~15年的努力,市群众体育设施在建设和布局上,达到国内同类城市的先进水平,较好的满足市人民群众对体育锻炼的需求,为21世纪市体育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

第十九条建设标准

19.1参照《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以及其它单项设施的有关国家标准。

19.2居住区级体育设施:(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城市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区的,按每千人口室外300-650平方米体育设施用地面积和室内100-260平方米体育设施建筑面积建设,旧城区改建、扩建困难地段住宅区,应考虑安排社区体育设施,体育设施用地努力达到上述指标的70%。

19.3社区级体育设施(社区指居住区级以下,通常包括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两个层次,其中居住小区,指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0-15000人)相对应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居住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城市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区的,按每千人口室外300-650平方米体育设施用地面积和室内100-260平方米体育设施建筑面积建设,新建住宅区内体育设施应与住宅区主体工程的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旧城区改建、扩建困难地段住宅区,应考虑安排社区体育设施,体育设施用地努力达到上述指标的70%。

19.4中心镇

中心镇根据人口规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当地群众体育的项目特点,宜集中设置群众体育锻炼的场所和设施。配建基本项目应包括田径场(含足球)、篮球场、游泳池和健身房(含乒乓、羽毛球等),具体规模参照《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中表六的指标、居住区和社区级体育设施分级配建表设置规定以及其它单项设施的有关国家标准。

19.5一般镇

一般镇根据人口规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当地群众体育的项目特点,宜集中设置群众体育锻炼的场所和设施。配建基本项目应包括田径场(含足球)、篮球场、游泳池和健身房(含乒乓、羽毛球等),具体规模参照《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中表七的指标、居住区和社区级体育设施分级配建表设置规定以及其它单项设施的有关国家标准。

19.6中心村

中心村根据人口规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当地群众体育的项目特点,可集中或分散设置群众体育锻炼的场所和设施。配建基本项目应包括篮球场、游泳池和室外综合健身场地,具体规模参照居住区和社区级体育设施分级配建表设置规定以及其它单项设施的有关国家标准。

第二十条健身场馆体系

居民日常健身锻炼的场馆按三个层次布局:

第一层次:小区内部,步行可达范围,依托社区级体育设施,以中小型设施为主。项目主要有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半场篮球、五人制足球、游泳、门球、健身路径等。

第二层次:小区外部,800-1000米范围,步行或骑车,依托居住区级体育设施,以中型体育设施为主。项目主要有运动场(200米环形跑道,跑步、7-11人制足球)、运动馆(室内篮球、排球、羽毛球等)、网球场、游泳池、健身路径等。

第三层次:其它补充,市、区级体育设施(项目、场地、成本等有特殊要求的);学校企事业体育设施,(利用节假日,有条件的向社会开放);宾馆酒店商业类体育设施(保龄球、溜冰、滑雪、卡丁车等根据市场调节)

第二十一条群体项目配建列表

居住区和社区级体育设施分级配建表

项目场地数量(个)备注

1000-3000人10000-15000人30000-50000人

篮球- 11 3

排球- - 1

11人制足球- - - 也可以设置1个11人制足球场替代7人制足球场

7人制足球- - 1

5人制足球- 11 2

门球- 11 3

乒乓球 2 66 16-20

羽毛球- 22 6

网球- 11 3

游泳池- 11 3 3个游泳池中有1个为标准游泳池

滑冰场- - 1 根据南北方气候选取其中1个即可

轮滑场- - 1

室外综合健身场地

(武术、体育舞蹈、体操) 1 11 3 3个场地中有1个面积较大

儿童游戏场 1 33 9 9个场地中有1个面积较大

室外健身器械 1 11 3 根据器材的数量和类型而定

步行道- - - 可与绿化或跑道合并设置,不单独安排用地

60-100m跑道- 11 2 如有条件,可设置200-400m跑道

100-200m跑道- - 1

200-400m跑道- - -

棋牌 1 3 9

健身房- 1 3 3个健身房中应有1个面积较大

台球- 2 6-8

其它新兴项目- - -

社区体育指导中心

(含社区体育俱乐部)- 1 3 3个配套设施中应有1个面积较大

体质检测中心

(含卫生室)- 1 3

教室与阅览室- 1 3

器材储藏室- 1 3

服务设施- - - 根据体育设施的分布确定数量

注:备注中所指较大规模的场地面积指标是指按照单项用地指标中的上限取值。

服务设施面积指标

体育设施项目数量每处服务设施面积(m2)

更衣室(含厕所、淋浴)小型餐饮器材租售

1-2个15-20 - 20

3-5个20-30 10-20 20-30

5个以上50-100 20-50 50-100

管理设施面积指标

项目每处面积(m2)

社区体育指导中心

(含社区体育俱乐部)30-60

体质检测中心(含卫生室)40-60

教室与阅览室40-60

器材储藏室10-15

第二十二条居住区级体育设施

22.1服务范围2平方公里,服务人口3-5万,服务半径800-1000米。要求独立用地面积1.5公顷左右。

22.2主要设施配置:运动场(含足球场),运动馆(含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网球场,游泳池,健身路径。其它设施参照居住区级体育设施分级配建表。

22.3近远期新建。现状有合适用地条件的,应考虑近期新建,现状用地条件不成熟的,可考虑中远期预留体育设施用地。

22.4改造旧场馆。居住区范围内已有旧场馆的,应积极利用、改造,调整其不适应形势和需求的功能项目。

22.5结合公园绿地的改造。居住区范围内已有公园绿地的,应有条件的改造、添加群体设施,达到复合利用、节约用地的目标。尤其是涉及三江六岸范围内的居住区,应大力建设滨江绿化带,使公园绿地向集健身、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方向发展。

22.6依托学校体育设施。现有的学校体育设施应有条件地向社会开放,新建的学校体育设施应做到“体、教”分离,便于今后设施开放管理。

22.7依托市、区级体育设施。居住区范围内有市、区级公共体育设施的,不必另行选址新建,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体育设施。同时,现有的市、区级体育中心应考虑“竞群结合”,兼顾场馆的赛后利用,以提高场馆的利用率。

22.8结合文化设施。居住区级体育设施宜结合文化设施布置。

第二十三条社区级体育设施

23.1群体项目应优先考虑面向大众、普及性的项目,并兼顾老年人、青少年的活动需求,基本项目参照社区级体育设施分级配建表。管理设施包括社区体育指导指导站、体质检测中心。每处的建筑面积应按管理设施建筑面积指标的规模设置。

23.2城市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区的,按每千人口室外300-650平方米体育设施用地面积和室内100-260平方米体育设施建筑面积,新建住宅区内体育设施应与住宅区主体工程的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旧城区改建、扩建困难地段住宅区,应考虑安排社区体育设施,努力达到上述指标70%的体育设施用地面积。

23.3一般住宅区建设,可采用较大规模小区结合小区内部的绿地广场集中设置,较小规模小区结合绿地零星配置的社区健身设施设置方式。室内设施可结合会所,与文化、医疗、商业等设施统筹考虑。

23.4在一定用地范围内相对集中的几个小区,应统筹考虑独立的体育设施用地。在服务半径允许的前提下,宜按相应的指标,集中布置体育设施,做到用地、建设成本按比例分摊,合作管理、设施共享。

第二十四条全民健身中心和体育公园

24.1鼓励“竞群结合”,群体设施宜依托市、区级体育设施;市、区级体育设施宜兼顾比赛训练和非比赛期间设施的开放利用。新建全民健身中心,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锻炼的需求。

24.2根据人口、交通以及公园绿地的布局,有条件的新建、改建或预留区级体育公园。要求具有较宽裕的用地条件,结合公园绿地配置以室外场馆为主的群众体育设施。

第二十五条大型健身活动中心和专业化体育健身场馆布局列表

序号体育设施名称管理主体建设地址建设时间规划建议说明

1 市游泳健身中心市体育局江东朝晖路2004年保留市体育中心内

2 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市体育局南门祖关山2004年保留续建南郊公园内

3 镇海龙赛体育中心镇海区体育局镇海茗园路1996年保留

4 鄞州区训练健身馆鄞州区体育局鄞州中心区2004年保留鄞州区体育中心内

5 宁海县游泳馆健身房宁海县体育局人民大道2004年保留原体育中心

6 蓝天游泳健身中心市体育局海曙蓝天路2006年新建

7 市滨江健身长廊市建委江东北路沿江十一五新建与滨江绿化带合建

8 江北区体育休闲中心江北区体育局江北城庄路、云飞路十一五新建

9 海曙区全民健身中心海曙区体育局海曙区机场路十一五新建内含市社会体育指导中心

10 慈溪市游泳池(馆)健身馆慈溪市体育局慈溪市体育中心内十一五新建

11 余姚市游泳池(馆)健身馆余姚市体育局余姚市体育休闲中心内十一五新建

12 北仑区体育公园北仑区体育局新碶黄山路十一五新建

13 镇海区体育健身中心镇海区体育局镇海新城十一五新建

14 奉化市游泳池(馆)健身馆奉化市体育局奉化市体育中心内十一五新建

15 江北游泳健身馆江北区体育局江北湾头十二五新建

16 东部新城全民健身中心市体育局东部新城十二五新建结合生态带,预留土地

17 东部新城体育公园市体育局东部新城十二五新建结合生态带,预留土地

18 鄞州区体育公园鄞州区体育局鄞州中心区十二五新建

19 象山县游泳池(馆)健身馆象山县体育局象山县体育中心内十二五新建

20 市体育公园市体育局中心城东部十二五新建

21 杭州湾体育公园待定余慈交界处十三五新建

22 象山港海上运动中心象山县体育局或引资象山港十三五新建

23 鄞州西部全民健身中心鄞州区体育局鄞州西部十三五新建预留用地

合计:新建18个健身场馆、保留或改续建5个健身场馆

第二十六条居住区级体育设施布局列表

序号编号用地面积(公顷)规划分类位置备注

1 HX-JD-01 1.48 新建宁姜公路、新典路延伸段

2 HX-JD-02a 2.25 新建新河路、甬港南路市家电市场、宁东村委会

3 HX-JD-02b 1.68 新建兴宁路、江东南路

4 HX-JD-03 18.56 新建滨江大道滨江绿地

5 HX-JD-04a 5.51 新建滨江大道、通途路依托滨江二期健身长廊

6 HX-JD-04b 2.0 新建大庆北路、中兴北路

7 HX-JD-05 21.23 新建滨江大道滨江绿地

8 HX-JD-06 23.73 - 中兴路、惊驾路依托江东区体育中心

9 HX-JD-07 4.34 - 福明路、民安路依托福明公园

10 HX-JD-08a - - 中兴路、兴宁路依托游泳俱乐部

11 HX-JD-08b 1.14 新建沧海路、兴宁路

12 HX-HS-01 0.7 改建永丰路、大桥街原中山体育馆

13 HX-HS-02a 3.78 现状保留文化路原宁高专

14 HX-HS-02b 0.83 新建新芝路、西河街

15 HX-HS-03 1.15 新建育才路、余姚江

16 HX-HS-04 1.3 新建环城西路、环城北路

17 HX-HS-05 - - 机场路、中山西路依托海曙区全民健身中心

18 HX-HS-06 1.26 新建苍松路、环城西路

19 HX-HS-07 1.94 新建甬水桥路、南郊公园旁部分依托老年体育活动中心

20 HX-HS-08 5.24 新建启运路、规划路

21 HX-JB-01 - 新建原动物园、湾头依托棋院、结合湾头改造

22 HX-JB-02 - - 依托江北区体育健身中心

23 HX-JB-03 2.0 新建机场路、原北外环路

第五章近期建设

第二十七条近期建设目标

27.1竞训设施

通过兴建一批现代化的区县级体育中心和启动建设西片市奥体中心,达到能承办国内外重大体育比赛的需要,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基础。

27.2群体设施

通过对群众体育设施的改造、扩建和新建,初步形成规划中的居住区级、社区级以及村镇群众体育设施布局系统的雏形,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十八条投资估算

十一五期间,按照“适度超前,伺机而动”的思路,计划建设20处体育场馆设施,框算资金29.34亿元,经过五年的努力,将达到以下目标:一、基本具备承办城运会的主要场馆条件(除部分专业场馆外);二、增强承办国际单项重大体育赛事的能力;三、增加体育用地面积,人均体育用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达到全国同类城市先进水平。十一五期间具体项目和资金框算如下:

28.1市域六区建设项目及资金框算

序号体育设施名称建设主体建设地址建设规模土地总资金

(万元)资金来源备注

1 蓝天游泳健身中心市体育局蓝天路- 1.3公顷3400 体育局自筹为主,市财力适当补助市社会体育指导中心迁建

2 中国女排北仑训练基地市、区合建北仑体育公园内- 8公顷13400 市财力、北仑区共同出资、为争取中国女排长期驻留打基础

3 网球中心鄞州区体育局鄞州区体育中心内- 9公顷12500 鄞州区财政为主出资国际网球中心为主

4 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二期工程市体育局苍松路- 不另用地1280 市财力,体育局共同出资续建

5 中山广场体育球类馆市体育局或企业中山广场- 不另用地3000 社会筹措资金为主,体育局自筹为辅改建

6 新建或改造射击训练场市体育局少体校- 不另用地400 市财力为主,体育局自筹为辅训练靶位严重不足

7 体育中心综合健身馆市体育局市体育中心内不另用地1500 自筹为主

8 市滨江健身长廊市建委江东北路沿江- 不另用地2000 城市建设部门筹措资金与滨江绿化带共建

9 海曙区全民健身中心海曙区体育局海曙区机场路- 9.9公顷30000 区财政为主出资

10 镇海区体育健身中心镇海区体育局镇海新城10公顷7000 区财政为主出资

11 市奥体中心体育馆市体育局江北区洪塘1万座体育馆13.3公顷60000 市财力为主城市发展和举办CBA决赛需要

12 市大学体艺中心校区合建北高教园区6千座体育馆、网球场、游泳健身中心等13.4公顷20000 大学出资

13 市篮球训练基地

及篮球广场篮球俱乐部市体育中心- 不另用地12000 社会筹措资金为主,市财力适当补助改扩建

14 市足球训练基地足球俱乐部市奥体中心内- 13.3公顷15000 社会筹措为主,市财力适当补助足球职业化俱乐部必须配套

15 江北区体育休闲中心江北区体育局江北城庄路、云飞路- 6.7公顷15000 区财政为主

28.2五县(市)建设项目及资金框算

序号体育设施名称建设主体建设地址建设规模资金

(万元)土地备注

1 慈溪市体育中心慈溪市体育局开发大道 6.3千座体育馆,2千座游泳健身馆等慈溪市政府17000 近期7.7公顷已建成16500座体育场

2 余姚市体育休闲中心余姚市体育局西南街道兰墅桥 1.5万座体育场,4-6千座体育馆,

游泳池(馆),健身中心,网球场等余姚市政府35000 30公顷已建成2820座电力体育馆

3 奉化市体育中心一期奉化市体育局西环路1万座体育场,4千座体育馆,

游泳池(馆),健身中心等奉化市政府20000 20公顷

4 宁海县体育中心一期宁海县体育局桃园北路 1.6万座体育场,4-6千座体育馆,游泳池

(馆) 宁海县政府17000 近期10公顷已有游泳馆健身房

5 象山县体育中心二期象山县体育局象山港路1万座体育场,游泳池(馆),健身中心等象山县政府8000 10公顷已建成2468座体育馆

第六章实施建议

第二十九条加强四个结合

29.1鼓励“竞群结合”,群体设施宜依托市、区级体育设施;市、区级体育设施宜兼顾比赛训练和非比赛期间设施的开放利用。

29.2加强体育设施与绿地的结合,尤其是公园绿地和三江六岸的滨江绿地的体育化改造。着力建设三江六岸滨江绿化带,使体育设施向集健身、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园林化方向发展。

29.3鼓励体育设施与文化设施的结合利用,允许设置少量的商业设施。

29.4鼓励体育设施与教育设施的结合利用,学校体育设施在节假日期间,有条件的向社会开放,公共体育设施也应有条件的向学校开放。

第三十条创造特色

30.1挖掘开发的山水湖海资源,建立特色体育旅游项目,大力开展体育休闲旅游业,着力打造的体育旅游品牌。

30.2利用市水系丰富的特色,串接滨河绿带、路边绿带、以及公园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着力构建散步、慢跑路径体系。

第三十一条建议模式

31.1积极利用周边城市的体育场馆,合作共享,承担综合性运动会的部分比赛任务。

31.2鼓励学校、企业体育设施,承担综合性运动会的部分比赛任务。

31.3建立多渠道的筹资机制,促进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市区级体育中心、训练设施和大型全民健身中心以政府投入为主,实施管理可引入市场主体。

第三十二条环境保护

体育场馆选址应尽量避开已有的噪声敏感区,避开工业烟尘等有害气体,尤其是居民区附近应作环境影响分析。

第三十三条法律保障

33.1加紧制定《市体育设施管理条例》及相关的体育法规、规章。

33.2公共体育设施的方案审查、建设竣工验收应有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参加。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标准规范-(GB50442-2008)

1 总则 1.0.1为提高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的科学性,合理配置和布局城市各项公共设施用地,集约和节约用地,创建和谐、优美的城市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设市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及大、中城市的城市分区规划编制中的公共设施规划。 1.0.3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分类,应与城市用地分类相对应,分为: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和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1.0.4城市公共设施用地指标应依据规划城市规模确定。城市规模与人口规模划分应符合表1.0.4的规定。 城市规模与人口规模划分标准 1.0.5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应符合表1.0.5的规定。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 1.0.6各项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布局,应根据城市的性质和人口规模、用地和环境条件、设施的功能要求等进行综合协调与统一安排,以满足社会需求和发挥设施效益。

1.0.7有专项发展要求的特色城市,其相应的公共设施规划用地标准若突破本规范的规定,需经论证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但不得突破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 1.0.8城市公共设施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城市公共设施用地city public facilities land use 指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社会福利共七类用地的统称。 2.0.2行政办公用地administrative office land use 指党政行政机关、党派和团休等市属机构,以及非市属的行 政管理机构和其它办公设施用地。 2.0.3商业金融用地commercial and financial land use 指城市居住区级以上(不含居住区级)的商业和服务业、金融和保险业等设施的用地。 2.0.4文化娱乐用地cultural entertainment land use 指城市各类文化和娱乐设施用地,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和出版类、图书和展览类、文化艺术和游乐类等设施的用地。 2.0.5体育用地sports land use 指市级和区级体育场馆及训练场地等设施用地。 2.0.6医疗卫生用地medical and sanitary land use 指医疗、保健、防疫、康复、急救、疗养等设施用地。 2.0.7教育科研设计用地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land use 指有固定校址和用地范围的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科研 和勘察设计院所、信息和成人高等培训学校等设施用地。 2.0.8社会福利用地social welfare land use 指为孤儿、残疾人、老龄人等社会弱势群体所设置的学习、

宝安区体育设施建设标准指引试行_副本

宝安区体育设施建设标准指引(试行) 1总则 1. 1为落实市、区体育事业规划,适应体育事业发展需要,提升体育设施规划设计和建设水平,保证体育设施配置的合理性和公平性,提高政府投资效益,特订《宝安区体育设施建设标准指引》(下称指引))o 1. 2本指引是在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基础上,结合宝安区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宝安区各级体育设施的功能定位、选址、规划设计、建设用地、建筑面积、建筑标准和建设内容等。 1. 3本指引适用于由宝安区政府投资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是编制和评审体育设施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设计图纸,确定建设标准和投资规模,对项目建设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的依据。 1. 4体育设施建设应处理好近期需求和远期发展的关系,立足当前需求,考虑未来发展,理念适度超前。 1. 5体育设施建设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次规划,分 期建设”方法,合理规划近期和远期建设项目,为可能的改建和发展留有一定余地。 1. 6体育设施项目规划方案宜公开向公众征询意见,建设过程应公开、透明。

1. 7体育设施建设应遵循安全、适用、经济和美观等原则,设计中应考虑注重生态、环保、节能和场馆可转换性等因素,鼓励采用绿色技术、新技术和新工艺等。 1. 8体育设施项目建设除应符合本指引外,还应遵循国家和地方现行的相关规范、标准,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划和相关政策要求。 2 .1 分区级、 2功能定位 综合考虑行政区划因素和常住人口规模将体育设施 街道级(居住地区)、社区(居住区)级和居住小区 级4个等级。 2. 2区级体育设施应依据深圳市统一规划的要求,以建设服务群众体育的综合场馆为主,适当考虑竞技体育功能。 街道级体育设施基本不考虑竞技功能,个别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和区位重要的街道(下称中心街道,如龙华新城和沙井组团中心等)可设置具备一定竞技功能的综合场馆。各街道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些适合大众参与的特色运动项目(如武术、水上运动、沙滩排球和航模等)。 社区级和居住小区级体育设施只考虑本区域居民日常 体育锻炼需要。 3选址

关于加强市内公共体育运动场所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强市内公共体育运动场所建设的建议 提案人: 近年来,随着巴中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巴中城市面貌得到了迅速改善,但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公共体育场所建设严重不足,可供市民健身的公共体育场所和设施非常稀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公共体育设施匮乏。虽然目前正在建设巴中体育馆和游泳馆,但目前工程进度迟缓,难以满足市民健身需求。目前全市绝大多数体育设施主要分布在学校,但出于安全原因,基本不对外界开放。面向大众开放的公共体育设施仅仅有巴中市青少年训练馆一家,仅仅能提供乒乓球好、半个篮球场和两片羽毛球运动,远远不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二是青少年体育活动设施比例不足。相对中老年人健身设施而言,青少年喜爱的竞技体育如足球、篮球、羽毛球等活动场地明显不足。除体育馆外,难以找到合适的场所。 三是部分现有体育设施的使用效率不高。如有些公共设施人为损毁严重,因设施老化被闲置等。 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中心城区每10万人应规划6

个10000平方米棒、垒、足、田综合场地,5个720平方米室外篮、羽、乒场地,10个2840平方米室外网、排场地、6个400平方米室内游泳池的公共体育配套设施标准,市民出门步行10分钟就应到达一个免费开放的健身场所。所以,我们认为应该加强城区公共体育健身场所和设施的规划建设力度,其中主要应加强中小型场所设施的规划建设。建议如下: 1、在现已建成的绿地、休闲场所规划建设篮球、羽毛球等适当的健身场所设施,可以健身路径项目建设为主,使休闲和健身能够有机结合,目前上级体育部门每年有健身路径项目资助。 2、在即将规划建设的地方规划体育健身场所。有关部门应把包括体育在内的公共服务设施一起列入城市建设规划,有条件的先实施,条件不足的先预留,避免以后重复建设。 3、要求今后开发的住宅小区要配套建设基本的健身场所和设施。 4、合理布局,结合不同的地方,规划建设不同的体育场所设施,丰富市民健身内容。其中,建设一条15件器材的健身路径占地约300平米左右,一个室外篮球场应有19米×32米的场地,门球场应有20米×25米,网球场应有20米×28米的场地。这些都是市民参与人数多或参与热情高的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 (1)《公共体育场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和规范体育场的建设,贯彻执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提高体育场建设项目决策与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标准。第一条本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体育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的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督、检查的尺度。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政府投资建设的新建体育场项目。政府投资建设的改建、扩建工程和非政府投资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体育场的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服务于竞赛体育及群众体育的需要,做到规模合理、功能适用、经济高效。 第四条体育场的新建项目,应符合国家及所在地区城乡建设规划、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按实际情况考虑未来发展需要,避免重复建设;改建、扩建项目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厉行节约,避免浪费。 第五条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体育场的建设,尚应符合《体育场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同时也应符合体育竞赛规则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及定额的规定。 第二章选址和建设条件 第六条体育场的选址应征得当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许可,在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选址,并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 第七条体育场的选址应考虑市、区各级体育设施的布局,应当符合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原则,在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地段选址,合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用地至少应有一面或两面临接城市道路,以满足交通、疏散等要求。 第八条体育场的建设应符合城乡规划条件要求。 第九条体育场应满足朝向、日照、风向、安全、卫生、消防、环保等建设条件的要求,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在满足体育竞赛要求的前提下,采取节能、节水措施,科学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合理确定建设方案。 第三章建设规模 第十条体育场的建设规模应按人口规模和竞赛要求确定。体育场按照人口规模可分为五级,即200万以上人口、100-200万人口、50-100万人口、20-50万人口、20万以下人口。

宁波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文本

宁波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随着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城市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逐步改善群众性体育运动条件,满足市民对体育设施的需求,进一步完善城市各类体育服务设施是势在必行。体育事业作为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城市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应该得到各方面的重视和发展,特别是新形势下体育产业的兴起,对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增强城市凝聚力和打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创造和谐社会都有极为重要作用。 由此,市体育局、规划局组织编制《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这一项目的启动将对市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公共设施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条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市行政区划范围,面积9365平方公里,重点确定各级城市(镇)各级体育设施的建设标准;第二层次为中心城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范围,面积311.9平方公里,重点确定市、区级体育设施空间布局和用地;第三层次为中心城三江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面积185.11平方公里,重点确定居住区级体育设施空间布局及用地和社区体育设施配建标准。 第三条名词解释 体育设施:本规划所称的体育设施是指坚持非营利和向公众开放原则的公共体育设施。 竞技训练设施:本规划所称的竞训设施是指体育竞技和体育训练设施,是由政府投资或政府筹集社会资金兴建的,用于开展竞技比赛以及运动员训练的体育活动场所和设备。 群众体育设施:本规划所称的群体设施是指由政府投资或政府筹集社会资金兴建的,用于开展社会体育活动,满足群众进行体育锻炼的体育活动场所和设备。 第四条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年限为2006-2020年,其中2006-2010年为近期建设规划,2011-2020年为远期规划。 第五条规划依据

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正式印发《北京市5G及未来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9年-2035年)》(下称《规划》),《规划》从规划管控和实施保障两方面,设计实施路径,重点解决5G基站建设难题。《规划》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共同组织北京铁塔公司等相关单位共同编制。 《规划》分总则、规划目标及原则、北京市5G基础设施总体规划、重点区域基站布局规划、近期建设方案和规划实施保障等六部分。《规划》坚持近期为主,展望未来的原则,规划了由通信局房、管道和移动通信基站组成的5G基础设施体系,明确了基站规划设置标准、基站选址与建设原则,细化了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科学城、怀柔科学城等重点区域基站布局规划,提出了近期建设方案。下一步,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将做好与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的协调合作,组织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与铁塔公司落实《规划》,全力做好5G基础设施建设。 《青岛市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就组织实施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区(市)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规划》的重要性,把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二、各区(市)政府要在控规落地、市政用地选址、建筑物同步建设等方面建立相应的推进机制,确保《规划》落实到位。 三、通信管理、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自然资源和规划、城市管理、生态环境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合作,积极推进《规划》实施,共同做好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各项工作,巩固和提升我市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水平。 四、《青岛市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7-2035年)》由市通信管理局负责印发。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

1 总则 1.0.2本规范适用于设市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及大、中城市的城市分区规划编制中的公共设施规划。 1.0.3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分类,应与城市用地分类相对应,分为: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和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城市规模与人口规模划分标准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 指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 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社会福利共七类用地的统称。 指党政行政机关、党派和团休等市属机构,以及非市属的行 政管理机构和其它办公设施用地。 指城市居住区级以上(不含居住区级)的商业和服务业、金融和保 险业等设施的用地。 指城市各类文化和娱乐设施用地,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和出版类、图书和展览类、文化艺术和游乐类等设施的用地。 指市级和区级体育场馆及训练场地等设施用地。 指医疗、保健、防疫、康复、急救、疗养等设施用地。

指有固定校址和用地范围的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科研 和勘察设计院所、信息和成人高等培训学校等设施用地。 指为孤儿、残疾人、老龄人等社会弱势群体所设置的学习、 康复、服务、救助等设施的用地。 3 行政办公 3.0.1 行政办公设施规划用地指标 4 商业金融 4.0.1 商业金融设施规划用地指标 各级商业金融中心规划用地指标(hm2) 1.商业金融中心应以人口规模为依据合理配置,市级商业金融中心服务人口宜为50~100万人,服务半径不宜超过8km;区级商业金融中心服务人口

宜为50万人以下,服务半径不宜超过4km;地区级商业金融中心服务人口宜为10万人以下,服务半径不宜超过1.5km。 2.商业金融中心规划用地应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但不宜沿城市交通主干路两侧布局。 3.在历史文化保护城区不宜布局新的大型商业金融设施用地。 5 文化娱乐 文化娱乐设施规划用地指标 文化娱乐各类占该设施规划用地比例 公益性的各类文化娱乐设施规划用地比例 6 体育 6.0.1 体育设施规划用地指标 表6.0.2

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分析

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分析 摘要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公共设施规划是十分重要的核心内容,通过多城市公共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能够实现城市土地资源动态平衡。本文首先对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布局内容进行介绍,然后对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布局的理念进行分析,并对具体的规划布局要点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公共设施;住宅;交通 前言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城市公共设施日渐增多,在提升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公共设施包括体育馆、医院、社会福利配套设施等等,只有对城市公共设施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规划,才能够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1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布局分析 在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建设中,应该加快公共设施共享,扩大建设规模,积极推进交通设施、通信设备等基础项目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通过应用科学的空间适宜性评价方式,对城市公共设施进行规划分析,可对公共设施布局规划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在具体的布局规划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另外,对于城市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形式,还需要进行适宜性评价分析,综合考虑城市已有工程项目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对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进行引导。在具体的分区引导过程中,需要将城市建设用地分为现有的建设用地、新增建设用地以及择机建设用地这三种[1]。 2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布局理念 2.1 细分公共物品属性 政府部门是提供城市公共服务的唯一主体,在各类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建设中,施工成本比较高,建设规模比较大,并且施工工期较长,很难获得收益,因此,私人或者企业往往不会投资建设公共设施。现如今,我国经济体制发生变革,公共设施也逐渐被细分为纯公共设施、混合型公共设施以及市场化公共设施,由于投资建设方式发生了变化,因此,公共设施决策、投资和管理也发生了分离。基于此,在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布局规划中,应该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在对公共设施用地进行规划布局时,应该优先对纯公共设施进行规划布局,比如对于文化馆、博物馆,可优先布局,而对于电影院以及其他娱乐设施,则可交给市场规划。第二,对于公共物品以及市场化物品,需要注意协调好二者在城市空间的布局形式,如图1所示。

威海市城市公共设施布局专项规划 (规划文本)(2020年整理).pdf

规划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原则 第三章行政办公设施布局规划 第四章商业设施布局规划 第五章文化设施布局规划 第六章体育运动设施布局规划 第七章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 第八章教育设施布局规划 第九章社会福利设施布局规划 第十章规划实施措施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使公共服务设施的各项建设与城市发展相一致,对威海城市公共设施的数量、规模和布局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同时为未来公共设施谋划、预留足够的承载空间,控制和引导区域内的各项建设,特制定本专项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5、《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 6、《城镇老龄设施规划设计规范》; 7、《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8、《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9、《山东省残疾人发展“十一五”规划》; 10、《威海市残疾人发展“十一五”规划》; 11、《威海市“十一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 12、《威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4、《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49号);

15、《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卫生部令第35号); 16、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卫医发[1994]第25号); 17、《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996]547号); 1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03]82号); 19、十一部委转发关于加快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决议; 20、《威海市“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计划》; 21、《威海市规划管理单元规划方案》(讨论稿); 22、《威海市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资料》(2003年12月); 23、《威海市体育事业战略发展规划》; 24、《威海市群众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25、《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 26、《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 27、国家、省、市有关公共体育设施法规、文件、规范; 28、《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2号,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 29、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30、《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31、《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试行)》; 32、《山东省实施<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

国家公共体育设施基本标准

国家公共体育设施基本标准 (节选) (国家体育总局) 一、一、市、地“五个一”工程 市、地级应建设一个综合体育场、一个综合体育馆、一个大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个游泳馆、一个体育公园(简称市、地“五个一”工程)。其中,综合体育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游泳馆可合建为一体。 (一)综合体育场 基本配置包括标准跑道、标准足球场和田径场、适量的观众看台及附属配套用房。 跑道为周长400m的标准9道环形跑道及10道直道跑道,面层材料采用合成塑胶;田赛场地包括跳远和三级跳远、跳高、推铅球、掷铁饼和链球、撑杆跳高场地;足球运动场地尺寸为105m×68m,可采用天然草坪或人工草坪。 应合适设置卫生间、更衣室、办公室、会议室及商业服务等附属配套用房,面积合宜小于4000平方米。 (二)综合体育馆 要具备多种功能,能开展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等多项体育运动,同时可进行文艺演出、大型集会等文化活动。 体育场地面积50m×25m,面层宜采用木地板。 应设置卫生间、更衣室、办公室、会议室及商业服务等附属配套用房,建筑面积合宜小于3000平方米。 (三)大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体育场地设施不少于12项,如乒乓球室、多功能馆(篮球、排球、羽毛球综合)、多功能房、器械健身房等。

建筑面积8000-12000平方米,室内、外体育场地面积合宜小于5000平方米。 场地设施宜以室内运动项目为主,场地设施相对集中;运动场地面层可采用木地板、合成材料、人造天然草坪等环保材料。应当设置卫生间、淋浴室、更衣室、办公室、体测医务室、接待区及商业服务等附属配套用房。 (四)游泳馆 基本配置为一个标准室内游泳池和一个准备池。 标准泳池为50m×25m,并应符合国家标准《GB 19079.1-2003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1部分:游泳场所》有关要求。 应合适设置卫生间、更衣室、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区及商业服务等附属配套用房。 (五)体育公园 建设类型包括郊野体育公园、城市体育公园、可新建,也可在原有公园基础上改造,添加体育设施。体育设施不少于8项,以户外运动项目为主。 二、二、县(市、区)“五个一”工程 应建设一个田径场、一个综合体育馆、一个中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个室内游泳池、一个体育公园(或健身广场)(简称区、县“五个一”工程)。其中,综合体育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游泳池可合建为一体。 (一)(一)田径场 基本配置包括标准跑道、标准足球场和部分项目的田赛场地、适量的观众看台及附属配套用房。 跑道周长为400m的标准8道环形跑道及100m的10道直道跑道,面层材料采用合成塑胶;田赛场地包括跳远、跳高、推铅球、掷铁饼和链球、撑杆跳高场地;足球运动场地尺寸105m×68m,可采用天然草坪或人工草坪。

板桥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规划

板桥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规划 板桥小学 2012.2

为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开展“健康校园”创建活动,切实加强体育运动场地建设,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水平,我校依托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落实年活动,决定用两年左右时间完成体育场地建设,并制定我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规划,现就有关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落实年活动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校积极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广大师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但从目前来看,体育卫生仍是我校工作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体育卫生工作推动机制还不够完善,体育卫生场地设施器材配备整体上达不到标准要求,影响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通过开展体育卫生工作落实年活动,落实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要求,从根本上解决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对于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二、加强学校体育运动场地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体育器材场地设施是保证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规范、检查,督导、评估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现代化是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配备工作已列入学校整体建设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布局运动场所,按照器材配备目录标准足量配齐器材设施。

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分期分批逐步配置体育设施及器材,提倡因地制宜,开辟场地,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自制坚固实用、成本较低、安全可靠的体育器材设施。 三、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 鉴于我校的位置以及整体规划,根据学校规模,认真规划布局,将学校的体育场地分为二个区(前区和后区),前区为田径场地和体育器材活动区,后区主要是乒乓球活动区域,建设能够基本满足学生上课和活动所需的体育场所,配备了相应的设施设备。我校积极创造条件,多方筹措资金,配备1副新乒乓球台。 四,目前我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校认真执行《河北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积极落实我县开展的体育卫生工作落实年活动,并积极开展各项体育运动,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学校体育运动场地建设和体育器材配备还相对滞后。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学校体育运动场地不够规范,特别是田径场,跑道多为沙土地面,风雨天不能正常使用,严重制约着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是我校在田径场内设置了篮球场,但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制约部分设施不是很完善。 三是由于学校经费不足,体育器材配备不足,配备不达标,仅有的一些体育设施陈旧、破烂,严重制约着学校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开展。

国家公共体育设施基本标准

国家公共体育设施基本标准(节选) (国家体育总局) 一、一、????市、地“五个一”工程 市、地级应建设一个综合体育场、一个综合体育馆、一个大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个游泳馆、一个体育公园(简称市、地“五个一”工程)。其中,综合体育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游泳馆可合建为一体。 (一)综合体育场 基本配置包括标准跑道、标准足球场和田径场、适量的观众看台及附属配套用房。 跑道为周长400m的标准9道环形跑道及10道直道跑道,面层材料采用合成塑胶;田赛场地包括跳远和三级跳远、跳高、推铅球、掷铁饼和链球、撑杆跳高场地;足球运动场地尺寸为105m×68m,可采用天然草坪或人工草坪。 应适当设置卫生间、更衣室、办公室、会议室及商业服务等附属配套用房,面积不宜小于4000平方米。 (二)综合体育馆 要具备多种功能,能开展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等多项体育运动,同时可进行文艺演出、大型集会等文化活动。 体育场地面积50m×25m,面层宜采用木地板。 应设置卫生间、更衣室、办公室、会议室及商业服务等附属配套用房,建筑面积不宜小于3000平方米。 (三)大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体育场地设施不少于12项,如乒乓球室、多功能馆(篮球、排球、羽毛球综合)、多功能房、器械健身房等。 建筑面积8000-12000平方米,室内、外体育场地面积不宜小于5000平方米。 场地设施宜以室内运动项目为主,场地设施相对集中;运动场地面层可采用木地板、合成材料、人造天然草坪等环保材料。 应当设置卫生间、淋浴室、更衣室、办公室、体测医务室、接待区及商业服务等附属配套用房。 (四)游泳馆 基本配置为一个标准室内游泳池和一个准备池。 标准泳池为50m×25m,并应符合国家标准《GB 19079.1-2003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1部分:游泳场所》有关要求。 应适当设置卫生间、更衣室、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区及商业服务等附属配套用房。 (五)体育公园 建设类型包括郊野体育公园、城市体育公园、可新建,也可在原有公园基础上改造,添加体育设施。体育设施不少于8项,以户外运动项目为主。 二、二、县(市、区)“五个一”工程 应建设一个田径场、一个综合体育馆、一个中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个室内游泳池、一个体育公园(或健身广场)(简称区、县“五个一”工程)。其中,综合体育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游泳池可合建为一体。 (一)(一)田径场 基本配置包括标准跑道、标准足球场和部分项目的田赛场地、适量的观众看台及附属配套用房。 跑道周长为400m的标准8道环形跑道及100m的10道直道跑道,面层材料采用合成塑胶;田赛场地包括跳远、跳高、推铅球、掷铁饼和链球、撑杆跳高场地;足球运动场地尺寸105m ×68m,可采用天然草坪或人工草坪。 应适当设置卫生间、更衣室、办公室、会议室及商业服务等附属配套用房,面积不宜小于3000平方米。 (二)(二)综合体育馆 要具备多种功能,能开展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等多项体育运动,同时可进行文艺演出、大型集会等文化活动。 体育场地面积不小于1000平方米。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特点,体育场地面层可采用合成材料、木地板等材料。

体育设施建设规划

体育设施建设规划

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方案 土山完全小学 、10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土山小学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项目组成:本项目由2个篮球场,1个5人制足球场,1个田径场地,3个羽毛球场,6个乒乓球场,2个排球场,1个健身场地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组成。 3、项目性质:新建 4、项目组织实施概况 (1)项目组织实施单位:阜城县教育体育局 (2)项目法定代表人:白识军 (3)地址:阜城县大白乡土山完全小学 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 ]1号) (2)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体育建设的意见》(中办发[ ]27号) (3)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 (4)《体育法》 (5)《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及《全民健身条例》( 10月1日起实施)(6)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的通知》

(7)《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8)《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抓紧谋划健康与养老服务项目的通知》 1.2 项目概况 1、建设地点 土山小学活动区 2、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详见下表。 体育设施建设规模 3、项目投入总资金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1065万元,计划争取上级补助建设200万元,区财政补助建设资金400万元,民间投资5万元。 4、年度投资计划 项目总投资1065万元,计划分两年等额完成即完成投资532.5万元,完成投资532.5万元。

5、建设期 本建设项目根据资金到位情况和工程实施进度将总建设期定为1.5年。 第二章建设必要性 一、充分认识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落实年活动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校积极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广大师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但从当前来看,体育卫生仍是我校工作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体育卫生工作推动机制还不够完善,体育卫生场地设施器材配备整体上达不到标准要求,影响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经过开展体育卫生工作落实年活动,落实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要求,从根本上解决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对于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意义重大。二、加强学校体育运动场地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体育器材场地设施是保证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规范、检查,督导、评估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现代化是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配备工作已列入学校整体建设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布局运动场所,按照器材配备目录标准足量配齐器材设施。学校要经过多种途径分期分批逐步配置体育设施及器材,提倡因地制宜,开辟场地,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自制坚固实用、成本较低、安全可靠的体育器材设施。 第三章、学校体育运动场地建设的发展规划 1,指导思想

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

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近几年来尤其是奥运会以后,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我区体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广大群众的体育意识不断增强,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展开,群众体育工作社会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但是‘目前我区全民健身工作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车代步的现象越来越多。社会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普遍感到生活压力加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发病率越来越高。’科学研究表明,适当健身运动对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俗话说有钱难买健康。没有健康的身体其余的都是零。加快群众体育认识普及,完善公共设施建设的需求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的健身活动遇到许多新的困难和矛盾。在全民健身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供需矛盾突出,广大群众对健身场地、场馆、器材、健身技术培训指导和财政投入等的要求更高了。 虽然去年国家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第十二条特别规定:“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在全民健身日,向公众免费开放。”但是我区不属于各个小区的公共免费体育设施:如篮球场,足球场,仅有的几个球场等几乎为零。包括在各大公园内,几乎所有的免费体育设施:如秋千、单杠、双杠、漫步机等大部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综合调查结果我们发现: 1、我区除社区以外的公共体育设施数量相对较少。只有比较大的

公园或者广场能够提供一些篮球,乒乓球等基本体育场所。大部分公共体育设施都是国有或者民营性质的收费的体育馆、游泳馆。这些体育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日常体育锻炼的需求。 2、体育设施的完善程度和收费标准成正比,也就是说政府鼓励的 各类体育场馆向市民免费开放的政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和执行,大多数体育馆仍然保持较高的收费标准。 3、国家大型体育馆的体育设施相对完善,比如裕彤国际体育中 心,不过这种比较高标准和规格的体育馆很难向大多数市民开放。与规模较大,收费也较高的大型综合性体育馆相比人们更倾向于公园、广场等免费或者价格较低廉的公共运动场所。 4、很多公共体育馆场所都存在被“抢占一空”,远不能满足喜爱 健身人们需求的情况。 5、公共体育设施被偷盗损坏现象仍然存在,很多健身公共设施老 化、损坏严重,有的处于闲置状态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为大多数公共健身设施有的是有体育部门利用体彩投资安装的,有的是由开发商投资建设的。按照受赠协议,健身器材的维修管理应当由相关社区负责。可是由于已经损坏的设施大都过了保修期,主管部门又没有维修费用,导致了公益性的健身器材就陷入了有人建、有人用、无人管的尴尬境地。 建议 1、政府相关部门继续加大休闲体育投入,增加体育休闲体育场馆

十二五全国体育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

附件1: “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 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体育设施服务需求,推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体育锻炼意识不断增强,体育服务需求日趋旺盛,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亿,体育健身已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公共体育设施作为城乡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载体,在保障群众体育健身权益、满足群众体育健身需求方面日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加强和改善公共体育设施服务,是各级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体育设施建设,努力增加投入,为人民群众开展体育健身创造条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体育场地已初步覆盖广大城乡,总量超过100万个。

但总体上,公共体育设施仍不能满足群众快速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具体表现在:一是供给不足,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约 1.2平方米,远低于日、韩等周边国家平均水平。初步调查显示,中西部地区的设施短缺问题最为突出,许多县(市、区)完全没有可供使用的大中型公共体育设施。二是布局不合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差异明显。三是结构不合理,大型综合性比赛场馆所占比例相对较高,群众性健身场馆所占比例偏低。四是设施利用率不高,社会开放度不够。 大力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公共服务需求,是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具体行动,对于提升国民意志品质和身体素质水平、拉动体育消费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体育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建立健全体育公共服务设施良性运营机制,保障人民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权益,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

浅析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布局

浅析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布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公共体育的需求日趋多元化,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水平与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息息相关,本文结合莱州市公共体育设施的实际情况,对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布局进行初步探讨,仅供读者参考。 标签: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布局;莱州市 莱州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渤海莱州湾之滨,近年来莱州的政治、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了长足发展,是全国百强县和山东省十强县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经济发展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当前,国家、山东省相继做出了加快体育建设,推进体育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决定,将体育产业发展作为推动地区和城市发展的基础性战略和主导性战略,为莱州市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环境。 1、公共体育设施现状 莱州市现有竞技体育学校1所,中华武校1所,东方奥体健身广场1处,大专学校及中学附属体育设施40处;各社区都建有群众体育设施,但大部分社区是附设的活动室和健身点;海水浴场1处;高尔夫球场1处。 通过分析莱州市体育设施现状,存在体育设施建设不足、体育设施布点不均衡、设施使用率低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体育设施建设与莱州市城市发展建设不协调,处于滞后状态;二是设施建设主体不清,导致体育设施得不到建设和管理;三是没有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体育设施缺乏后期维护;四是城市规划中对体育设施配建指标控制不足。 2、规划内容 体育设施分为竞技训练体育设施、群众体育设施、休闲体育设施三类。规划中竞技训练体育设施主要包括市级、片区级体育设施。群众体育设施主要包括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体育设施。休闲体育设施主要包括水上运动,陆地休闲等休闲体育设施。在研究范围内,对城市各类体育设施按照莱州市体育发展需求进行优化配置,合理布局。规划重点以市级、片区级体育设施为主,对居住区级体育设施提出布局及指标要求,对居住小区级体育设施建设提出配置指标。 3、规划策略 (1)加强完善公共体育设施体系规划建设 落实国家、山东省相关政策及规划,结合莱州市相关规划,健全各级各类公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

贵阳市“十二·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发布日期:2013-06-18 来源:市发展改革委规划处字体:【大中小】 贵阳市“十二·五”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 (送审稿) 贵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2年5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3 第一节规划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规划编制的依据..................................................................................................................... 第三节规划范畴................................................................................................................................. 第四节规划领域................................................................................................................................. 第五节规划期限:2011年-2015年。..............................................................................................第二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5 第一节城市基础设施现状及取得的成绩 ......................................................................................... 第二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环境条件分析10 第一节机遇和有利条件..................................................................................................................... 第二节挑战和不利因素.....................................................................................................................第四章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13 第一节指导思想................................................................................................................................. 第二节规划原则................................................................................................................................. 第三节规划目标.................................................................................................................................第五章重点建设任务19 第一节城市道路部分......................................................................................................................... 第二节供水部分................................................................................................................................. 第三节排水部分................................................................................................................................. 第四节综合管网部分......................................................................................................................... 第五节公共交通设施部分................................................................................................................. 第六节慢行系统部分......................................................................................................................... 第七节垃圾处理系统部分................................................................................................................. 第八节园林绿地部分......................................................................................................................... 第九节城市轨道交通部分................................................................................................................. 第十节防灾减灾设施部分.................................................................................................................第六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33 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 第二节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加快项目前期工作 ............................................................................. 第三节改善建设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第四节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强重大项目建设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