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与人口问题

生态学与人口问题

学习提纲

第1节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1.1 世界人口增长曲线

1.2 中国历代人口变化趋势

1.3 地球人口的承载力

第2节人口增长引起的生态问题

2.1 粮食、耕地问题

2.2 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2.3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2.4 我国人口问题的解决途径

2.5 人口的老龄化问题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老龄化进程快、老年人的绝对数量大、人口老化过程先城镇后农村。

老龄化引起的社会、经济问题。

电子教案

第2章 生态学与人口问题


前言

人作为地球上生态系统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其数量的增长会成为严重的世界问题,并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的其它问题,尤其是造成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对人类自身的生存构成威胁。面对严峻的挑战,人类只有再一次拿起智慧的武器,应用从自然界中获取的知识,来解决人口问题、资源问题与环境问题。生态学便是人类选择来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有利的武器。利用生态学原理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人类智慧的又一次展现,也必将为人类的生存做出贡献。

人的自然属性(掌握):人是进化的产物,尽管在进化过程中出现了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征,但自然赋予的生物属性仍属于其基本特征。因此,人是自然的,尤其在种群增长更是这样。

人的社会性(掌握):人的社会性是人由群居性的动物逐渐进化出的特别属性,是人有别于其他生物的特点,包括了人类文明和人类社会的一切方面,甚至还包括人体自身的一切特征,如语言、思维、意识和直立行走。

 第1节 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1.1 世界人口概述

1.1.1世界人口增长趋势(重点掌握)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人口长期处于很低的水平上,增长缓慢。早期人类茹毛饮血、渔猎为生,生产力极其低下,大约每30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才能养活一个人,整个地球只能养活大约500万人。随着一万年前农业社会的出现和生产力的提高,人口有了一次较大的增长。在距今大约8000年前,世界人口不到1000万。其后,由于农、牧业的发展,世界人口稳步增长。到公元初,世界人口达到1.5亿,当时我国人口大约5000万,约占世界人口的1/3。

在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又一次较大的增长,至今还在继续,其增长规模是有史以来最大的。1492年哥仑布发现新大陆时,世界人口大约为2.5亿,到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已突破50亿。





图2.1 世界人口增长曲线

从图可以看出文艺复兴以来,世界人口的增长是几何级数的,符合指数式增大模型。

世界人口激增的标志之一是每增加10亿人

口的相隔时间越来越短,从10亿到20亿(1850~1930年)约80年,从20亿到30亿(1930~1962年)约32年,从30亿到40亿(1962~1975年)约为13年,从40亿到50亿(1975~1987年)为12年,1987~1999年60亿,12年。

其次是人口加倍所需时间也在缩短。世界人口从5亿增至10亿(1650~1850年)约需200年,从10亿到20亿(1850~1930年)为80年,从20亿到40亿(1930~1975)为45年。今后再翻一番的时间将会更短。

再次,世界人口增长率在急剧上升。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率一般都比发达国家为高。非洲和拉丁美洲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其次是亚洲。经研究认为,西欧各国其死亡率下降以后,出生率也明显下降,从而降低了自然增长率。

世界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一般归因于现代化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提高,使妇女社会地位相应提高。加之控制人口的技术普及后,人们生育意愿转变,从而使出生率下降。

1.1.2 世界人口形势的新变化(掌握)

全世界的儿童大多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儿童数量在世界一些地区人口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66个发展中国家中,至少有40%的是儿童,有些国家几乎有一半人口在15岁以下,但是,在发达国家中,由于多年来生育率偏低,儿童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青少年人数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
将近10亿青少年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仅亚洲就有7亿多,全球青少年总人口中,仅有14%的人生活在发达国家。如果目前的这一趋势能够保持下去,到2020年,将有11%的青少年生活在发达国家。

人口快速老龄化
全世界人口正在迅速老龄化,虽然老年人口数少于青年人的人数。但是老年人口正在以很快的速度增加。预计从目前到2020年60岁以上的人口将从6亿多一点增加到超过10亿,增幅为67%。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5岁以下的人口在这一时期将增加2%。关于全世界人口老龄化的状况和趋势,以及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将在第二节中详细讨论。

1.1.3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了解)

图2.2 肯尼亚、美国和丹麦三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

见图2.2,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分析其类型,预测其人口增长趋势。下宽上窄型(典型的正金字塔型)为增长型年龄结构,如图中左一所示肯尼亚的人口;上下人口数量差不多,人口增长缓慢,如图中左二美国的人口;上下部小,中间大的类型是零增长型或者下降型年龄结构,如图中右一所示丹麦的人口。

1.2 我国人口增长趋势(掌握)

我国人口的发展,从先秦时期起,到元朝末年的1300年间,虽有几次大的增长,但多数时间增长慢,甚至在一定时间还会因战乱和疾病使人口数量急剧下降,

到明朝建立时,总人口已经是先秦时期的几倍,但由于统一疆域广大,人口平均密度还是较低,构不成什么问题。

自明朝建立,人口出现膨胀的迹象,至明朝末年,人口增长了一倍。但随之而来的改朝换代使人口急剧减少到高峰时期的一半。而清王朝的建立,才是人口爆炸的开始。自此之后,我国人口的增长如一匹脱疆的野马,几乎是每隔30年就增加一个亿,到1919年突破了5亿大关,至全国解放前夕,全国总人口已达5.5亿。如此庞大的人口底数是新中国人口继续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再加上生活安定和错误人口政策的误导, 40年时间内,人口又增大一倍多,达到1990年的11.6亿多,所以我国近代的人口增长过程几乎是一个典型的指数增长。

1.2.1 中国历代人口变化曲线(掌握)




图2.3中国历代人口变化曲线
1.2.2 近年来人口增长曲线图(重点掌握)

对照图2.4,2.5,2.6分析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的特征: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由1970年的33.43‰和25.83‰。下降到2002年的12.86‰的6.45‰。我国生产率大幅度下降,已进入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图2.4 我国近年人口增长曲线


图2.5我国近年人口年净增长曲线



图2.6我国近年人口增长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曲线





1.3 地球人口的承载力

1.3.1 世界人口趋势预测(了解)

本世纪60年代以来,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及其他国际机构,对人口状况进行过调查研究,并对未来的人口趋势做出了种种预测。由于人口增长迅速,形势十分严峻,促使各国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并执行控制人口的政策,使自然增长率逐步下降。

1.3.2 地球人口的承载力(重点掌握)

地球能养活多少人,即地球的承载力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不仅依赖于自然条件,如土地面积,气候条件和其他自然资源,还由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生活方式,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程度所决定。地球对人口的承载力就是各种自然和社会的因素综合条件下的最大环境容纳量,它不是适合度人口的含义。不同学者对地球承载力的预测不同,有的认为目前地球人口已经超出了地球承载力,有的认为是500亿,有的甚至认为是1000亿。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公布的资料认为,世界人口应稳定在110亿或略多一点,这是能使全世界人民吃得好,维持正常生活水平的人口限度。

1.4人口增长的积极作用(掌握):

一、一定量的人口仍然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三、众多的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需。

1.5人口增长的消极作用(掌握):

一、人口的过度增长对粮食生产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会污染环境、导致土壤恶化,甚至农田退化,沙漠化,最终变成不毛之地。

二、人口的过度增长需要相应增加基本设施。如学校、医院、住宅、道路、自来水厂、食物供应和发电站。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占用大量耕地,导致土地过度利用,形成恶性循环。

三、人口的过度增长导致对各种资源的需求相应增加,导致资源过度利用。

四、过度增长给环境带来了重大的压力和冲击,生活质量日益降低。

五、人口过度增长对于经济的再发展也是一个沉重包袱,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的现代社会。当劳动力发生了转移,技术构成占主导地位时,情况更是如此。

 第2节 人口增长引起的生态问题

人口增长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因此,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人口一方面是财富的来源,另一方面也是物质的消费者,而其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在一定时期内是固定的。因此,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多种影响。

2.1 粮食、耕地问题(重点掌握)

快速增长人口的粮食需要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靠科学技术,提高粮食产量,一方面靠扩大耕地面积。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毁林开荒现象持续了几百年,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使环境恶化。

以我国为例,中国的人均林地、草地、淡水资源分别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九分之一,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民以食为天”,解决12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对中国的巨大挑战。目前,中国耕地面积只有国土的十分之一,与之比较,印度耕地虽占国地的55%,人均耕地是中国的2倍;美国耕地虽只占国土的20%,但人均耕地是中国的9倍。中国的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面临的最大压力,就是人口不断增加,耕地不断减少。中国同美国、印度都是世界上粮食生产大国,在耕地面积小于美国、印度的条件下,中国的粮食产量却位居世界第一,粮食单产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由于中国的人口数量几乎相当于美国的5倍,所以人均粮食占有量不足美国的四分之一。1993年,中国虽然粮食生产获得丰收,但人均占有量只有387.3公斤。预测表明,由于人口规模将继续扩大,中国的人均粮食将长期维持在人均原粮不到400公斤的低水平上。如果中国不能有效地遏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不能缓解人口增长对土地、森林和水资源等构成的巨大压力,那么未来几十年后的生态和环境恶化将不可避免,这无疑会深深危及绝大多数中国人起码的生存条件和社会环境。

中国劳动力充裕固然有利于发展的一面,但在资金短缺、资源相对不足的条件下,解决不断增长的劳

动力就业问题是相当困难的。

2.2 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掌握)

人类在地球生存,“衣、食、住、行”都与地球环境密不可分,首先要有大量的食物,其次,人类的衣、住、行,需要大量的能源,最后,人类的一系列活动(生产和生活)还会制造大量的三废,严重污染生态环境。比如因为大量的粮食需要而大面积的毁林开荒,从而导致“沙尘暴”现象。据统计:

世界上大约20%的干旱土地是由于人为的土壤退化造成的,有超过10亿人的生活因此陷入了危机(UNEP,2000)。
世界上六分之一的陆地面积——近20亿公顷——由于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耕种而发生退化(UNDD,1998)。
在20世纪,世界人口翻了两番,从16亿增加到61亿,与此同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翻了12番(UNFPA,2001)。
地球上大约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陆地面积已经由于农业,城市化和各种商品活动而被彻底改造了(VVRI,2002)。
总之,沉重的人口负担,以及人类一系列不合理的活动已经使当今的地球遍体鳞伤,满目疮痍。

2.3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了解)

发达国家经济发达,人口较少,且数量稳定;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人口众多。以我国为例,沉重人口包袱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占人口70%的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业发展问题严峻。

2.4 我国人口问题的解决途径(了解)

首先是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其次提倡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最后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之发展经济与控制人口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

2.5 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掌握)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上升,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和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

西欧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在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19个国家中,除摩洛哥和日本,其余都是欧洲国家。

我国在1999年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预计2005年底,老年人口将达到2.8亿,达总人口18.46%。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的五个特征(了解):

1、我国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

人口基数大,生活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长。占世界老年人总数1/5,亚洲的1/2。

2、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

3、我国人口未富先老,对经济压力大。

4、老年人口在区域分布上不均衡。

5、老年人口老龄化趋势十分明显。

我国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带来的主要影响(了解):

一、老龄人口

的增长会改变人口的抚养比,被抚养人口的增加必将加重劳动人口的负担。

二、伴随人口老龄化而产生的劳动力年龄结构的老化,必将影响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三、人口老龄化使用于老年社会保障的费用大量增加,给政府带来沉重的负担。

四、人口老龄化要求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以满足老年人口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特殊的需要。

五、人口老龄化引起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摘自《我国人口老龄化与战略性选择》作者为中国老龄化协会会长张文范)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性选择(了解)(摘自张文范在中央党校进修班的论文)

一、解决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出路是进一步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受能力,构建符合实际的养老模式和养老制度。

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

三、加快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照料服务体系的建设。

四、建立和完善老年法规体系,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五、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安老、养老安全网。

六、要把老龄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老龄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七、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营造健康老龄化的环境。

小结

本章主要阐述了世界人口和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分析了当前人口增长的特征,以及人口激增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策略。着重掌握人口增长在不同时期的特点,世界人口现状,人口激增引起的生态和社会问题以及解决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