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学课程论文

海洋生物学课程论文
海洋生物学课程论文

海洋生物学导论公选课论文论文题目双壳类特征及种类的介绍

所在学院交通学院

专业物流管理

年级 09级

学生姓名黄晓辉

学号 091375026

编号 116

2010年 11月14 日成绩

双壳类特征及种类介绍

摘要:双壳类又称瓣鳃纲,为软体动物的一个纲,约有2万种。体具两片套膜及两片贝壳,故称双壳类。双壳类是无脊椎动物中生活领域最广的门类之一,分布很广,由赤道到两极,,由潮间带至5800米的深海,由咸化海至淡水湖泊都有分布,其生活时代最早可追溯到寒武纪初。通过多方面收集整理资料,本文对双壳类各种特征进行系统介绍,依据绞合齿的形态、闭壳肌发育程度和鳃的结构等,进行系统分类。

关键词:双壳类列齿目异柱目真瓣鳃目

前言

双壳类因具有大小完全相等的两壳而得名,两壳左右对称,每一壳无对称面.因此可和腕足类区别。瓣鳃纲约有2万种,依绞合齿的形态、闭壳肌发育程度和鳃的结构等,分为列齿目、异柱目、真瓣鳃目等三个目。其生活环境:生活在水中,大部分海产,少数在淡水,极少数为寄生,主要以底栖爬行或固着生活,以海藻或浮游生物为食。一般运动缓慢,有的潜居泥沙中,有的固着生活,也有的凿石或凿木而栖,少数营寄生生活。具有食用性、药用性和工业用途。

1.特征

1.1分布历史

双壳类因具有大小完全相等的两壳而得名,两壳左右对称,每一壳无对称面.因此可和腕足类区别。双壳类是无脊椎动物中生活领域最广的门类之一,约有2万种,分布很广,由赤道到两极,,由潮间带至5800米的深海,由咸化海至淡水湖泊都有分布,其生活时代:最早出现于寒武纪初,地史上有四个繁盛期:O(奥陶纪)__S(志留纪)早期。D(泥盆纪)淡水型出现,海生的继续繁盛。[1]广大地质古生物工作者先后在全国各地泥盆系中,采集了大量双壳类化石,在华南和西南地区,双壳类已被证实是泥盆系的主要门类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知的泥盆纪双壳类达40余属,200余种。中生代为取代期,海生的取代腕足类的地位。始新世至现代,为本类的全盛期。[2]

1.2壳与外膜

大多数双壳类有两枚相似的壳,身体可以完全缩入壳内。壳的大小、形状、颜色等随种而异。最小的壳仅有2mm长,如珠蚬类(Sphaeriidae)的一些种,最大的壳长可超过1m,壳重达300kg,如砗磲(Tridacna)。两壳背面有一突出部分称为壳顶(umbo),壳顶所在的一端为前端。根据壳顶位于身体的前端背面,可以将壳定位。围绕壳顶形成许多细密的同心线,称为生长线,随着年龄的增加、生长线也增多。两壳的前、后端及腹缘游离,背面有韧带(ligament)及绞合齿

(hingeteeth)将两壳紧密的联结在一起。韧带是由胚胎期的外套膜形成。双壳类幼虫阶段的外套膜也像原软体动物一样呈圆顶形,以后随着幼虫的生长,外套膜向前、后延伸,不沉积钙质而是增多鞣化的蛋白质,最后这些鞣化蛋白质形成了韧带。韧带具有很强的弹性,当两壳紧闭时,韧带表面被拉直,当壳内的肌肉松弛时,韧带的弹性使两壳张开。大多数种类在韧带之下还有绞合齿,是由齿突与齿槽组成,分别位于两壳上或交叉分布在两壳上。齿突与齿槽相互嵌合,使壳能紧密的联结,绞合齿的数目、形态及排列方式是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两壳之间,有联结双壳的发达的肌肉,称为闭壳肌(adductor),控制着壳的开闭。原始的种类有前、后两个闭壳肌,其大小相等,许多进化的种类前闭壳肌退化或完全消失,闭壳肌在壳的内表面附着处留下同名的肌痕(muscular scar)。闭壳肌与韧带具有拮抗作用(antagonism)。闭壳肌是由横纹肌及平滑肌组成,前者的伸缩使壳开闭迅速而有力,后者的收缩使壳持续关闭而不易疲劳,所以双壳纲的壳可以长时间的紧闭而很难撬开。此外,在壳的内面还有缩足肌痕(retractor muscular scar)及伸足肌痕(protractor muscular scar),其数目、位置因种而异。在壳的外缘有外套线痕。

壳在断面上可以分为三层;最外层为薄而透明的角质层(periostracum),中层最厚是由碳酸钙组成的柱状结构称棱柱层(prismatic layer),内层为碳酸钙的片状结构,称珍珠层(pearl layer)。壳是由下面的外套膜分泌形成,外套膜由壳顶处向腹缘延伸,它是两层上皮细胞,中间夹有结缔组织所形成的膜,膜内有肌纤维使它附着在壳内面,外套膜的边缘加厚形成三个褶皱,内褶上有放射肌及环肌使边缘紧贴壳上。中褶上有大量的感觉细胞或感觉器,具有触觉、视觉等功能。外褶有很强的分泌功能,它是壳形成的重要部位。在壳的形成中涉及三个方面:壳质的成分、外套膜的分泌活动和分泌物的晶体排列。从对双壳纲壳形成的广泛研究中知道,壳形成时首先是由外套膜外褶的内面分泌角质及有机质网架,它们是一种有机的贝壳硬蛋白(conchiolin),表面的一层形成了贝壳的最外层即角质层。然后由外褶的外面在网架间分泌及沉积碳酸钙,碳酸钙晶体呈方解石(calcite)结构,这就是棱柱层。这两层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所以不断的增大壳的表面积。珍珠层是由整个外套膜的外层细胞分泌形成,它也分泌碳酸钙,但晶体呈文石(aragonite)结构,它具有折光性,表现出珍珠光泽,随着身体的增长,它不断的增加厚度。价格昂贵的天然珍珠就是由某些双壳纲动物所形成。这是由于外界的砂粒或其他异物进入到外套膜与贝壳之间,砂粒被外套膜包围,并围绕它不断的分泌珍珠层,达到一定厚度之后,砂粒具有了珍珠光泽,因而逐渐形成了珍珠。人们利用外套膜的这一特性,选择了一些易于形成珍珠的母贝来人工生产珍珠,例如利用马氏珍珠贝(Pteriamartensii)、珍珠贝(P.margaritifera),将事先磨成数毫米大小不等的珠核,连同切成数毫米大小的外套膜,用手术的方法送入

母贝的体内接珠,经过数年精心的饲养,则可由母贝中取出人工珍珠,这时珠核外亦有一层珍珠层包围,宛如天然珍珠。现在不仅利用海产的珍珠贝作为母贝,人们也利用淡水种类例如珍珠蚌(Margaritana)等作为母贝生产人工珍珠。我国在人工养珠业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只是人工生产的珍珠在珠形、光泽度上远不及天然珍珠。

1.3体内结构

头部退化,无齿舌。足部发达呈斧状,故名斧足类。

一些种类(贻贝、蚶、扇贝等)在足的腹中线稍后处有一孔,称为足丝孔,通人足丝囊内,其上皮细胞的分泌物遇水即变硬成贝壳素的丝状物,集合成足丝(byssus),用以固着外物。

口为上下二唇间的横缝,唇多为三角形,具纤毛,可摄食。胃肠间有晶杆(crystalline style),细长棒状。胃中有胃盾(gastric shield),有保护胃的作用。

鳃在原始种类(湾锦蛤Nucula)为盾状;有的为丝状或瓣状;有的鳃瓣互相愈合,且退化,形成一有孔的隔膜,为隔鳃(孔螂类Poromyacea),已无呼吸作用。鳃1~2对,故名瓣鳃类。

心脏为一心室二心目构成,开管式循环;排泄器官为一对肾;神经节有脑、足、脏3对(湾锦蛤类尚有侧神经节),感官不发达、多数雌雄异体,少数雌雄同体(牡蛎)[3],个体发生中有担轮幼虫及面盘幼虫、淡水蚌有特有的钩介幼虫。

1.4足与生态适应

双壳纲动物的足也是高度肌肉化的。由于生活方式的不同,足的形态也有相应的改变。原始的种类如湾锦蛤、足具有宽阔的蹠面,与腹足纲动物的足相似适合于爬行。但大多数种类在泥沙中生活,足侧扁成楔状或斧状,适合于掘穴例如河蚌、鸟蛤(Cardium),固着生活的种类,足大大的减小,并同时具有足丝(byssally glcmel)以帮助固着,例如蚶、偏顶蛤(Modiolus)。在一些凿穴生活的种类,足更退化,例如船蛆(Teredo)。足的运动方式也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

1.4.1表面自由生活

双壳纲中少数种类为水底表面自由生活,它们可以在水中自由运动。例如扇贝(Pecten)、海月贝(Placuna)、铃贝(Enigmonia)等它们的足减小,前闭壳肌也消失,但后闭壳肌发达,并移到身体中央,通过后闭壳肌中横纹肌不停的收缩,而使两壳相互拍打,造成外套腔中水流迅速喷出而使身体在水中游动。有时利用喷水而使海扇等可潜入泥沙中。

1.4.2泥沙中穴居

双壳纲中较原始的种类多在浅层泥沙中穴居,例如原始的湾锦蛤、云母蛤(Yoldia)。它们的壳对称,没有水管,即使有也很短,前、后闭壳肌接近相等,足部多肌肉、足底部扁平,它们在泥沙中运动时是用足的两侧边缘向中央褶在一

起,形成刀状插入泥沙中,然后褶在一起的边缘分开像锚状附着在沙中,拖动身体向沙中潜入,然后再伸足、褶起,开始新的运动。但大多数双壳纲类生活在较深层的水中,它们的足变成斧状。有的种类甚至变成半永久或永久穴居,其穴道内有粘液围绕,以减少沉积物的污染,一般具有水管,壳及足都延长成长圆形。它们的运动是由足部肌肉的收缩以及体内血压的改变而进行。首先由足部的伸足肌伸缩而使足延伸、并伸出壳外,同时闭壳肌收缩使两壳紧闭,存在于外套腔中的水随闭壳动作而排出,闭壳后体内压力增加,使内脏中血液流入到足血窦中引起足的膨胀而使足像锚状插入泥沙中,然后成对的前、后缩足肌收缩,拖动壳及身体向下移动,从而潜入更深层的泥沙中,有的种类壳面具有嵴、刺及刻痕等,它们能增加牵引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大多数的穴居双壳类在泥沙中移动,有的种甚至可潜入泥沙中深达一米多。

1.4.3固着生活

许多双壳类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离开软质泥沙环境而到岩石、珊瑚礁、码头、木桩,甚至其他软体动物的贝壳上营固着生活。根据其固着的方式或者可做有限的运动或者完全失去运动的能力。大多数营固着生活的双壳类是用足丝固着,足丝是由足部的腺体分泌蛋白质,沿着足部的沟道流到外界基质上,蛋白质经鞣化而变成角质的足丝,例如贻贝(Mytilus),足上已形成的足丝在必要时可以放弃,而由足部的腺体重新分泌新的足丝,贻贝的足虽是存在但相当的退化,故它仍能做一定范围的运动。其他如蚶,珍珠贝也是用足丝固着,甚至海洋中的大砗磲幼年时也是用足丝固着,成长后有的种足丝仍然保留,或足丝消失而用笨重的壳以固着。双壳纲这种用足丝固着生活被认为是幼虫特征的一种持续,因为许多营穴居生活的种类幼虫期也可以形成足丝以临时营固着生活,以后在进化过程中如果成体也保留了足丝,则形成了以足丝固着生活的种类。实际上古生代的双壳类动物40%的种是靠内足丝营穴居生活的,以后才进化到现代的固着在硬质海底或岩石表面的外足丝种类。另一种固着方式是以壳粘着在其他物体上而行固着,例如牡蛎(Ostrea)是以左壳固着在岩石或海底木桩上,拟猿头蛤(Pseudochama)是以右壳固着在岩石表面。一般是在面盘幼虫变态的后期,由足丝分泌粘液,将外套膜缘固着在基质上,然后由外套膜分泌的贝壳则直接粘着在塞质上了。固着面的壳一般较大(少数例外)、足高度的退化或完全消失、前闭壳肌也退化消失、后闭壳肌移到身体的中部,已完全失去了运动的能力。由于永久的固着生活,外套膜缘出现了发达的小触手或感官,外套膜从不出现愈合点或形成水管,因为它们生活在硬质表面,那里很少有大量沉积物的存在,因潮汐运动已起到了清除作用。

1.4.4凿穴生活

双壳纲中有几个科是在岩石、贝壳、珊瑚骨骼、木质上营凿穴生活。这种生

活方式认为是由在泥沙中穴居的祖先类群发展了钻穴习性而形成。所有的钻穴动物都是由幼虫开始附着在物体上,随着生长不断地扩大加深其洞穴,并终生穴居其中,足一般也相当退化很少能运动。生活时仅水管露出穴外,如将其从穴中拉出,它们不能再挖凿新穴。凿穴生活的种类多数情况下壳的前端表面具锯状切齿,形成一个磨擦面,利用机械运动钻穴,足仅用以在穴中附着。根据不同的种或是由后缩足肌的收缩、壳的前端向上运动而凿穴,例如住石蛤(Petricola)、钻岩蛤(Saxicava),或是由前缩足肌收缩、壳前端向下运动而凿穴,例如开腹蛤(Gastrochaena)。海笋(Pholas)是靠后闭壳肌的收缩以推动壳的移动。还有的种类是利用前、后闭壳肌的交替收缩,使壳前、后移动以凿穴,凿穴时如果动物在穴内旋转,则穴道的断面是圆形的,如果动物仅在同一位置上附着而不旋转,则穴道的形状与壳形是一致的。穴道或一端开口或两端开口,因种而异。有的种类是化学凿穴者,例如石蛏(Lithophaga),它的外套膜可以分泌一种酸性粘液软化珊瑚骨骼或其他钙质贝壳而形成穴道,而其自身的钙质壳由于表面有角质层的保护而不受影响。还有一些种是在木质结构中凿穴生活,海水中的码头、木桩、船泊等木质结构等都可以被船蛆(Teredo)、嗜木贝(Xylophaga)等凿成朽木。例如船蛆身体呈长管状,两壳大大的减小形成头状位于身体的最前端,足也很小位于壳下,生活时,以壳向前凿穴,足用以附着。外套膜在身体后端分泌一石灰质骨管包围整个身体,仅身体后端的出入水管可露在木质之外,身体的后端还形成一钙质垫板,当出入水管缩回钙质管时,垫板可以封闭管口。船蛆以木质为食,消化道内有专门的消化腺可以分泌纤维素酶,以消化木质,还有的种类体内有共生的细菌也可帮助消化木质。船蛆的寿命可1~7年之久,许多的船舶由于船蛆的为害被蛀成空架而报废。

1.5鳃与取食方式

双壳纲动物的取食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沉积取食(depositfeeding);另一种是过滤取食(filter feeding),这两种取食方式都与鳃的结构与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在过滤取食的种类。原始的种类如湾锦蛤、云母蛤、乌雷蛤(Malletia)等,它们生活在软质海底,是沉积取食的动物,在其身体后端具有一对很小的双栉鳃。鳃的两侧各有一行三角形鳃丝,鳃丝上布满纤毛,靠鳃及垂唇表面纤毛的摆动造成水由身体的前端流入体内,经过鳃之后再由身体的后端流出体外(湾锦蛤),或水由身体的腹缘流入,从后端流出(其他原鳃类)。在进化过程中由于穴居、身机侧扁、背腹轴加长、相应的口向中、背部移动、出现发达的唇须及唇瓣位于口的两侧。取食时唇须延伸,伸出壳外到达底部沉积物上,由唇须上的粘液粘着食物颗粒,再由唇须上的纤毛作用将食物颗粒送到口及唇瓣,唇瓣的内侧也具有嵴及纤毛沟,可以进行食物的筛选,小的食物被纤毛沟送入口,大的颗粒被排到外套腔中,再被水流带到体外,如此完成取食作用。少数原鳃类开始出现了

过滤取食,现存的瓣鳃类也都是这种取食方式。水是由身体的后端腹缘流入,经过鳃由身体后端背缘流出,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成为滤食器官,鳃丝上的纤毛成了传递食物的结构。鳃做为滤食结构的主要变化是鳃丝的延长,褶叠及鳃丝数量的极大增加从而扩大了鳃的面积,便于滤食食物。在这一变化过程中,鳃丝由原始的三角形向两侧延伸,继续延伸的结果,鳃丝由中部向上折回,回折处的下缘表面出现凹陷,由于许多鳃丝排列成一直线,所以整个鳃腹缘的回折凹陷前后相联形成子食物沟。随着鳃丝的进一步伸长曲折,致使鳃丝成W形。其中与鳃轴相连的两支为下行支(descending limb),游离向上回折的两支为上行支(ascendinglimb)。结果身体两侧的每个双栉鳃由于鳃丝的延长及回折变成了两个瓣鳃。这样就构成了4个宽大的过滤表面。在鳃丝延伸与回折的同时,前后鳃丝之间出现了纤毛结构,称为丝间联结(interfilamentaljunctions),以后又在上行支与下行支之间出现了瓣间联结(interlamellar junctions),鳃丝的表面也伸出长短不等的纤毛。这种鳃统称为丝鳃,牡蛎、贻贝的鳃即为这种结构,蚶的鳃丝仅延伸并未回折也称为丝鳃。在更复杂的种类两个上行支末端不再游离而与外套膜相连接,同时丝间联结与瓣间联结均以血管代替,鳃的表面成网格状,这种结构的鳃称瓣鳃,河蚌、心蛤(Cardita)等均为这种鳃。取食是由于外套膜及鳃表面纤毛的打动,引起水由入水管或后端腹缘流入外套腔,再由鳃丝表面的纤毛打动引起水再由鳃丝间进入上行支与下行支之间的鳃腔内,然后再经出水管流出。水流经过鳃时,不仅完成了呼吸作用,同时水流中携带的浮游生物、悬浮的颗粒等有机物由于纤毛作用而积累在鳃的表面,鳃丝上侧前纤毛的打动对食物进行初步的筛选过滤,较小的食物颗粒由前纤毛的摆动传送到鳃丝腹缘的食物沟中,继之由食物沟内再送入到口及垂唇;垂唇上也有沟与嵴,因此也有筛选功能,较大的食物颗粒由垂唇或鳃腹缘排到外套腔中,再通过闭壳肌周期性的自发收缩使壳张开时而排出体外。鳃腔表面没有纤毛,食物颗粒并不进入其中。所以瓣鳃类的鳃具有4个宽大的纤毛面以过滤及筛选食物,实际上只要有1/5鳃丝表面就够满足呼吸功能的需要,这点足以说明瓣鳃类的鳃主要的功能还是做为滤食器官,其次才是呼吸器官。从原鳃类发展起来的另一支为隔鳃类(Septibranchia),它的鳃已经退化,在鳃的部位形成了一对穿孔的肌肉质隔板(muscular septa)。由于肌肉的收缩使隔板上下运动使水由入水孔进入外套腔经隔板孔进入鳃上腔最后经出水孔流出。小型的甲壳类、多毛类等动物随水流进入外套腔,再经过垂唇将食物送入口中,隔鳃类属于肉食性或腐食种种类,例如海螂(Poromya)。

1.6贝壳的生殖与发育

绝大多数的双壳类动物为雌雄异体,生殖系统结构简单,仅有一对生殖腺,围绕在肠道周围,原鳃类及丝鳃类没有生殖导管,生殖细胞通过围心腔及肾脏排到体外。瓣鳃类具有独立的、很短的生殖管,在靠近外肾孔处开口到出水腔中。

也有的种生殖孔与肾孔开口在共同的乳突上。少数种类为雌雄同体,例如扇贝、船蛆、淡水球蚬(Sphaerium)等,其生殖腺位于身体中部、闭壳肌的周围。双壳纲动物不行交配,海产种类卵在海水中受精。水温的改变,潮汐运动及异性生殖细胞的被排放都可以诱导排卵。受精卵经螺旋卵裂,发育成自由生活的担轮幼虫及面盘幼虫。面盘幼虫两侧对称。壳与壳腺最初都是单个的背板,以后外套膜的生长由两侧向腹缘延伸,才形成两枚壳。壳中央外套膜褶皱形成韧带及绞合齿,面盘幼虫经过一定时期的游泳取食之后,或经过很短时间突然脱去面盘,固着在适当的基底上变态成成体。一些淡水种类及极少数海产种类卵在鳃腔中受精与发育。例如河蚌、球蚬等,卵在外鳃瓣的鳃腔中发育。它没有担轮幼虫及面盘幼虫,而有一钩介幼虫(glochidium)所代替。河蚌的钧介幼虫长0.5~5mm长,具有双壳,壳的游离端具有钩与齿,壳内有足的原基,末端有粘着的足丝,当它在鳃腔中发育成熟后,由鳃水管排出,沉入水底,当遇到适当的寄主鱼,如鳑鲏鱼(Rhodeus sinensis)等,利用壳上的钩与齿或附着足附着在鱼鳃或皮肤上,寄主的被附着部位因受刺激而迅速分泌粘液形成包囊,幼虫在其中营寄生生活,发育10~30天之后,幼虫特征消失,成体特征形成,破囊而出,沉入水底,开始成体生活。钩介幼虫对寄主的选择或有专一性,也有的种并不严格,因种而异。约需5年左右,幼体性成熟。

1.7其他生理特点

1.7.1消化

在原始的沉积取食的种类,食物的消化及消化道的结构仍保持原软体动物的形态与机能。例如原鳃类的胃壁很薄,其中仍保留胃楯、晶杆等结构,食物在胃内行胞外消化,在消化盲囊中行胞内消化及吸收。在高等的过滤取食的种类,消化道口周围没有触手。胃壁上胃楯及筛选区均不发达,而晶杆囊发达、突出胃壁之外。囊中有粘液分泌物经固化形成晶杆,晶杆上吸附有消化酶(淀粉酶、脂肪酶),囊壁内的纤毛作用使晶杆不停的旋转,晶杆顶端被溶解释放出消化酶,进行胞外消化,晶杆的旋转也起了混合食物与酶的作用。晶杆顶端被食物不断的磨损,后端可不断地被补充,晶杆的旋转也使微小的食物颗粒进入胃盲囊进行胞内消化及吸收。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经过肠、肛门、出水孔排到体外。食物在消化道内进行一个缓慢的但连续不断的食物流是瓣鳃类过滤取食者所特有。隔鳃类为肉食性动物,其肌肉质的胃壁被几丁质包围,形成一个磨胃,其晶杆不发达,成小棍状伸向胃内,具有较发达的消化酶。

1.7.2循环与气体交换

双壳类动物均为开放式循环,围心腔位于身体的背面,围心腔中有一个心室、两个心耳,心室与心耳之间有瓣膜,防止血液逆流。在原鳃类及丝鳃类由心室仅向前通出前大动脉,如贻贝,在瓣鳃类除前大动脉之外,由心室还向后通出后大

动脉,如河蚌。血液由动脉流出后,经分支到身体前端、足及内脏等,到组织中形成血窦,经血窦后汇集成血管经过肾脏、鳃之后再流回心耳与心室。鳃是其主要的气体交换场所,当水流经过时,被鳃所摄取的氧量比其他软体动物少,这可能与鳃的表面积较其他软体动物大有关。此外,所有的双壳纲动物都有或多或少发达的外套循环,血液由动脉流出后,直接到外套膜中形成血窦,由血窦汇集成血管后或直接流回心耳,或经过肾脏排出代谢产物后再流回心耳。外套循环也是气体交换的辅助场所。大多数双壳纲动物的血液中不存在呼吸色素,只有极少数种类如蚶、锉蛤(Lima)等具有血红素,它使外套膜等组织表现出红色。隔鳃类鳃已消失,气体的交换完全由外套膜进行。

1.7.3排泄

双壳类的排泄系统为一对后肾,位于围心腔腹面。肾脏成一长管状,但内肾口开口在围心腔前端,外肾孔开口在出水流内肾口的下方,所以肾的后端折回,肾的前半部分内有腺体称腺体部,在此进行废物的过滤作用,其后为膀胱部分,为代谢物的贮存处,原鳃类的肾脏没有腺体部与膀胱部之区分。淡水种类的肾脏具盐分的重吸收作用,因此排出的尿液是低渗的。

1.7.4神经与感官

双壳纲动物的神经系统比较简单,原始的种类具有脑、侧、足、胜4对神经节,较进化的种类、脑、侧神经节合并,所以只有3对神经节,脑侧神经节位于食道两侧,它控制着前闭壳肌及协调足、壳的运动。脏神经节位于后闭壳肌肌柱上,它控制内脏及后闭壳肌的收缩,足神经节位于足前端肌肉内,控制足的运动,此外在脑侧神经节与脏神经节之间,脑侧神经节与脑足神经节之间还有两对神经索将神经节联结起来。感官不发达,在一些活动能力较大的种类,例如扇贝,在外套膜缘的中褶皱上有成对的小触手,其中含有触觉及化学感觉细胞,还有许多小眼,小眼的结构较发达,甚至包含了晶体与网膜,可以感受光强度的改变。此外在足神经节周围有一对平衡囊,控制身体的平衡。许多种类在后闭壳肌下或出水口周围有一些感觉上皮,称嗅检器,能感受水质与水流的改变。[4]

1.8用途

多数可食用,如蚶、牡蛎、青蛤、河蚬、蛤仔等;有的只食其闭壳肌,如扇贝的闭壳肌干制品称干贝,江瑶的闭壳肌称江瑶柱。不少种类的壳可入药,有的可育珠,如淡水产的三角帆蚌、海产的珍珠贝等。有的为工业品原料,有的可作肥料、烧石灰等。

2.分类

根据贝壳的形态、铰合齿的数目、闭壳肌的发育程度和鳃的构造不同,双壳纲一般分为6亚纲:古多齿亚纲(Palaeotaxodonta)、隐齿亚纲(Cryptodonta)、翼形亚纲(Pterimorphia)、古异齿亚纲(Palaeoheterodonta)、异齿亚纲

(Heterodonta)和异韧带亚纲(Anomalodesmacea)。也有的学者分为列齿目(Taxodonta)、异柱目(Anisomyaria)和真瓣鳃目(Eulamellibranchia)等3目;或者按照鳃的构造不同分为原鳃目(Protobranchia)、丝鳃目(Fillibranchia)、假瓣鳃目(Pseudolamellibranchia)、真瓣鳃目(Eulamellibranchia)和隔鳃目(Septibranchia)。这两种分类方法虽然按照各自的特征进行分类,但实际上与6亚纲分类所得的结果,在进行系统的排列顺序上基本是一致的。下面以列齿目(Taxodonta)、异柱目(Anisomyaria)和真瓣鳃目(Eulamellibranchia)等3目简单介绍双壳类的分类。

2.1列齿目

列齿目(Taxodonta)

绞合齿多同形,排成一列;闭壳肌2个,均发达。盾鳃或丝鳃。代表动物有:湾锦蛤(Nucula)壳小而厚,卵圆形;盾鳃小,鳃丝完全横列。我国黄渤海有分布。云母蛤(Yoldia)壳前方常开口,鳃丝直,不反折,黄渤海数十米深海底泥沙中有之。

蚶(Arca)壳厚,膨胀,壳面有粗的放射肋,鳃丝常反折。如毛蚶(A. subcrenata)、泥蚶(A. granosa)、魁蚶(A. inflataa)等为习见食用贝类,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2.2异柱目

异柱目(Anisomyaria)

前闭壳肌很小或消失,后闭壳肌发达;绞合齿一般退化或成小结节状,或无绞合齿、鳃丝间以纤毛盘或结缔组织相连接。代表动物有:贻贝(Mytilus edulis)壳略呈三角形,壳顶尖,腹线平直。具足丝。其肉体干制品称淡菜,味鲜美。贻贝已大量进行人工养殖。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壳呈扇状,放射肋明显,壳的前耳大于后耳。其后闭壳肌干制品称干贝.为海味中的上品。珍珠贝(Pteria)左右壳大小不等,无绞会齿,为生产珍珠的母贝。

马氏珍珠贝(P. martensii)为世界著名的生产珍珠的母贝,我国广东、海南有分布。

江瑶(Pinna)为大型种类,两壳等大,壳质脆,三角形。其闭壳肌的干制品称江瑶柱,为海味中的珍品。广东海南、西沙群岛等地有分布。

牡蛎(Ostrea)左壳大,略凹,固着外物,右壳小平。无绞合齿;壳面有放射肋和鳞片层。为海产贝类中主要养殖种类,我国沿海有20多种。密鳞牡蛎(O. denselamellosa)壳近圆形,鳞片层较密,全国沿海均有分布。增帽牡蛎(O. cucullata)壳小,三角形,为东南沿海重要养殖种类。[5]

2.3真瓣鳃目

真瓣鳃目(Eulamellibranchia)

铰合齿少或无,前后闭壳肌均发达,大小相等;鳃丝和鳃小瓣间以血管相连接;出水孔和入水孔常形成水管。无齿蚌为淡水产,壳卵圆形,无绞合齿。我国有50多种。代表动物有:珠蚌(Unio)壳厚、长圆形。圆顶珠蚌(U. douglasiae)左右壳有拟主齿二,左壳侧齿二,右壳一,我国分布广、壳可入药。

帆蚌(Hyriopsis)壳背缘向上伸出一很大的三角形帆状翼。三角帆蚌(H. cumingii)为淡水育珠的优良品种,已进行人工养殖,分布于华北各地。

蚬(Corbicula)壳呈球形,绞合部主齿发达。河蚬(C. fluminea)壳近三角形,全国分布,肉可食用。竹蛏(Solen)壳长形,薄,双壳合抱似竹筒状,足发达,为食用的佳品。

砗磲(Tridacna)贝壳极大,重厚,库氏砗磲(T. cookiana)壳巨大,长超过lm,重200kg以上,为双壳类中最大的种类,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国海南及西沙有分布。文蛤(Mertrix mertrix)壳近三角形,壳质厚,表面光滑具花纹,肉可食,壳可作面油容器。青蛤(Cyclina sinensis)壳薄,近圆形,生活于浅泥滩,为食用蛤,肉鲜美。

海笋(Martesia)壳质薄,背缘反折在壳顶上;绞合部无齿。凿石而居,危害海港岩石建筑,我国沿海分布的吉村马特海笋(M. yoshimurai)繁殖力强,危害甚大。有的海笋(M. striata)穴居木材中。

船蛆(Teredo)体呈蠕虫状,壳小而薄,球形,仅包住身体的前端一小部分,钻木而栖。船蛆繁殖力强,生长迅速,对沿海码头、木桩、木船等木建筑破坏严重。裂铠船蛆(T. manni)在我国沿海各地均有发现。

参考文献

[1]方宗杰. [中国寒武纪双壳类研究之评述]. 古生物学报,2004年,43卷03期.

[2]刘路.[中国泥盆纪双壳类分布概况].地层学杂志,1979年02期.

[3]于非非等.[双壳类的性转换现象及其机理讨论].水生生物学报,2007年,31卷04期.

[4]蓝色动物学.[动物界软体动物门—双壳纲].https://www.360docs.net/doc/109477283.html,/ruantidongwu/bansai.htm

[5]胡志强.[中国淡水双壳类特有种的地理分布].动物学杂志,2005年,40卷06期.

农业气象学课程论文

近年来四川盆地暴雨时空分布规律探讨 专业班级:资环(生态)2010-1 姓名:兰艳学号:20107879 摘要四川盆地所处的特殊位置及其特殊地形对其气候降水有明显影响,近年来通过各种研究发现,四川盆地由于受高原地形、高原涡、青藏高原切变线及副高等因素的影响,暴雨时有发生。通过对各研究资料的总结得出其时空分布规律:(1) 对盆地年降水整体分布来说,盆西多于盆东,盆周山区多于盆中丘陵区。(2) 四川盆地突发性暴雨主要发生在四川盆地西部。(3)暴雨绝大部分从5 月开始结束期大多在9 月。(4) 暴雨日数、强度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情况看,年均暴雨日数从西到东呈“增—减—增”的总体变化趋势。 关键词四川盆地暴雨时空分布规律 正文 1 引言 四川省位于青藏高原与我国东部平原的过渡区,气候复杂, 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面积17万平方公里,海拔300-700米,四周为海拔1000-4000米的山地所环抱。盆地按方位可以细分为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和川中五部分。四川盆地西依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北近秦岭,与黄土高原相望,东接湘鄂西山地,南连云贵高原,盆地北缘米仓山,南缘大娄山,东缘巫山,西缘邛崃山,西北边缘龙门山,东北边缘大巴山,西南边缘大凉山,东南边缘相望于武陵山。盆地边缘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3%。川西南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系中段,地貌类型为中山峡谷,川西北高原地区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地面海拔4000-4500米,分为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山地两部分。特殊的地形使得盆地气候复杂,降水分布不均,各地旱涝灾害不一,对暴雨的时空分布规律总结更显重要。 2 暴雨及其形成

海洋生物学论文

海洋生物学论文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海洋生物学论文 —浅谈海洋藻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内容摘要 藻类植物和人类的关系,主要谈谈藻类的贡献与危害.三分田地七分水,这是地球与陆地与水的比例.显然,水是占了优势.生活在水中的植物也随着水的优势而占优势.如果从水中植物的数量上和光合作用产量上看,它 更是占绝对优势.水中的植物很多,有高等的、低等的,但主要是低等的藻类.藻类的家族很多,现知有十大家族(门)约1500~3600种,它们对自然 界和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带来了危害。 关键词:海洋藻类人类贡献危害 海洋藻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藻类,是最简单的光合营养有机体。藻类一般都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 色素,能利用光能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供自身需要,-是能独立生活的一类自养原植体植物。藻类在形态上是千差万别的,它们基本上是没有根、茎、叶分化的原植体植物。藻类的生殖器官多数是单细胞,虽然有 些高等藻类的生殖器官是多细胞的,但生殖器官中的每个细胞都直接参 加生殖作用,形成孢子或配子,其外围也没有不孕细胞层包围。它可以 定义为:无胚、具叶绿素的自养、叶状体、孢子植物。藻类是低等植物中的一大类。藻类种类多,分布广,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 关系,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藻类可以分为海水藻类和淡水藻类。严格意义上讲,它可以分为8个门类:蓝藻门,金藻们,硅藻门,甲藻门(其中包括隐藻),裸藻门,绿藻门,红藻门和褐藻门,后两门为海水藻类,如:

裙带菜、紫菜、石花菜和海带等肉眼可见的较大的海洋藻类。淡水中6个门的藻体需显微观察。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利用藻类作为食物、药材、饲料等。藻类与工业、农业、水产、地质、水域环境保护、航天业及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认识和研究藻类。 三分田地七分水,这是地球上陆地与水的比例。显然,水是占了优势。生活在水中的植物也随着水的优势而占优势。如果从水中植物的数量上和光合作用产量上看,它更是占绝对优势。水中的植物很多,有高等的、低等的,但主要是低等的藻类。藻类的家族很多,现知有十大家族(门)约1500~3600种,它们对自然界和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带来了危害和破坏。 大约在四、五十亿年前,地球上一片浑沌,到处雷电轰鸣、风暴疾驰、激浪滔天,没有氧气、没有生命、一片死沉、荒凉的景象。世界上这样的情景度过了漫长的十多亿年,到了距今约三十五亿年前的太古代,地球上才出现了蓝藻。蓝藻里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出氧气。氧气的诞生,给地球带来了曙光,带来了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气中的氧气越积越多。直到距今十八亿年到六亿年之间的震旦纪,地球上完全成了个藻类世界,除了蓝藻外,还有绿藻、褐藻等,并出现了大型的藻类。这时氧气的浓度达到百分之一左右。有了一定浓度的氧气,才能产生动物。氢在六亿年前的寒武纪,海洋中出现了原生动物。如有孔虫,放射虫、水母等。而水生的藻类开始向陆地进军,产生了裸蕨。到了距今四亿年前的泥盆纪,陆地上已有了大量的蕨类植物了,海洋中出现了鱼类,陆地上已有大量的蕨类植物了,海洋中出现了鱼类,这时大气中氧气已达到百分之十。有了大量的氧气,在大气层上部形成

水生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学案

水生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学案 此学案专门针对笔试 【章节复习】 浮游生物学Planktonology 研究浮游生物的生命现象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一节浮游生物的定义 全世界共有33个植物纲:水中有18个纲的代表 63个动物纲:水中有60个纲的代表 根据生态习性分为: 浮游生物(Plankton) 自游生物(游泳动物Nekton) 底栖生物(Benthos) ●浮游生物的一般特征 ①生物体缺乏发达的游泳器官,活动受水流或风浪支配,营随波逐流式漂浮生活,但在一定范围内具垂直移动能力 ②除部分水母类、甲壳类、被囊类外,身体体型小,对它们形态结构的研究,需要借助于解剖镜和显微镜 ③除生活于气水交界和深海的部分种类具色彩外,一般身体趋向于透明无色 ④浮游生物能以各种不同方式适应漂浮生活 第二节浮游生物的分类 一、按营养方式 ?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自养生物,初级生产力贡献者。多为细菌和单胞藻类(主 要是硅藻和甲藻),包括生产者和还原者,分布在真光层。 ?浮游动物(Zooplankton):异养生物,次级生产力贡献者。各类无脊椎动物(如原 生动物、水母、节肢动物、毛颚动物、浮游软体动物、浮游多毛类、被囊动物)及其幼虫以及低等脊索动物幼虫、低等脊椎动物幼虫,如鱼卵、仔鱼、稚鱼。 ?真光层(euphotic layer):水层中能找到光的部分,通常为水深0米到100-200米范 围。 二、按个体大小

三、按生活史中浮游时期的长短 终生浮游生物、暂时性浮游生物、偶然性浮游生物 四、按生活的环境 ●淡水浮游生物(freshwater plankton):盐度<5‰ ●海洋浮游生物(marine plankton):盐度>16‰ ●河口浮游生物(estuarine plankton):盐度5-16‰ 五、按浮游生物的分布 水平分布:沿岸性浮游生物、远洋性浮游生物 垂直分布:上层浮游生物、中层浮游生物、下层浮游生物、极深海浮游生物 第三节浮游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研究内容:形态、分类、生态、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等。 生物海洋学Biological Oceanography 海洋生物学Marine Biology 二、浮游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在形态、分类方面: ?微生物学、海藻学、无脊椎动物学 2、生态方面: ?水产学、海洋学、渔业、气象学、地质学、环境科学 3、生理、生化方面 4、数、理、化、计算机 第四节浮游生物学的重要性 一、渔业 1、有益: ?水产经济动物的饵料 ?可培养的饵料生物 ?直接的捕捞对象:海蜇、毛虾 浮游生物渔业(Plankton Fishery) 2、有害: ?赤潮(Red tide) 或称有害藻华(Harmful Algal Bloom,HAB): 定义、危害

农业气象学论文

系部名称:_园艺园林_ 专业:___园林___ 年级___09___班级:__1__ 姓名:_章丹_ 学号:_200941737312_ 气象条件对大棚蔬菜生产的影响及对策摘要:论述了气候条件对大棚蔬菜生产的影响,针对各地气候因素,提出趋利避害的有效对策,以期为大棚蔬菜的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气象条件、大棚蔬菜、影响、对策。 正文:20世纪80年代初,一场农业种植革命拉开帷幕,“蔬菜大棚”、“菜篮子工程”、“农业结构调整”等新名词风靡一时。各色瓜果、反季节蔬菜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无论任何季节,人们总是能享受到新鲜美味的蔬菜。大棚蔬菜生产,可以克服大田蔬菜生产的季节性和不利天气条件造成的蔬菜供应淡季,保证蔬菜均衡上市;可以促进城郊“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充分地利用气候资源,变“冬闲”为“冬忙”等,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民奔小康具有重要意义[1]。就气候条件来看,北方地区气候冬春季差异较大,夏秋季差异较小,该文根据这一气候特点,从中找出枣庄发展大棚蔬菜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气候因素,提出一些趋利避害的农业气象技术措施。 1气象条件对大棚蔬菜生产的影响 大棚蔬菜的生长与气象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影响大棚蔬菜生长的气象要素主要是气温和光照条件。 1.1温度 冬至前气温适宜,光照不足,主要表现在光照时间短,光照强度弱,大棚内光照差,见光时间短,影响气温升高和蔬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造成生长缓慢,病害普遍发生,许多大棚出现落花、落果、僵果、沤根等现象。冬至前后几天出现连阴和降雪天气,棚内气温迅速下降,以后的持续低温天气,导致露地地温迅速下降,冻土层加厚,直接影响到大棚地温变化;气温和地温同时降低,导致许多大棚蔬菜严重受冻,甚至绝产。抗寒能力强的叶菜损失较轻,抗寒差的瓜类、茄果类蔬菜损失较重。小寒以来,气温回升,光照充足,对大棚蔬菜和瓜果的生长发育非常有利。 1.2光照条件 光照强度对蔬菜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开花、结果及品质都有影响。多数蔬菜需要较强的光照条件,光照不足造成植株徒长纤弱,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如弱光条件下番茄的花粉机能衰退、不育;茄子出现短花柱花,影响授粉。不同蔬菜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也不一样,一

海洋生物学期末试卷A复习进程

海洋生物学期末试卷 A

上海海洋大学特色类选修课2013学年第二学期 《海洋生物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赤潮: 2.钝顶螺旋藻: 3.游水母科: 4.海洋生物学: 5.海洋底栖生物 (benthos):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中水层在海洋中是 范围内。 A.200m 以内 B.200—1000m C.300—1000m D.200—500m 2.海洋生物外来物种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由原来栖息地区扩散到其它地区,下列不属于这种途径的是 。 A.人为引进 B.天敌减少 C.船底携带 D.压舱水 3.下列关于藻类的论述,错误的是 。 A.藻类是低等植物,分布广,绝大多数生活于水中 B.个体大小相差悬殊,小球藻 3-4μm ,巨藻长 60m C.具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型生物 D.大部分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但存在极少部分有根、茎、叶的分化 学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4.下列不属于藻类的繁殖方式的是。 A.有性繁殖 B.无性繁殖 C.异养繁殖 D.营养繁殖 5.关于描述:有些种类则在细胞内另生被膜,形成休眠孢子(hypnospore)。它们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到了生活条件适宜时,再行繁殖,描述的是。 A.厚壁孢子 B.动孢子 C.不动孢子 D.休眠孢子 6.下列不属于藻类生活史中的类型的是。 A.营养生殖型 B.孢子生殖型 C.无性和有性生殖混合型 D.三相型 7.植物生殖方式的演化方向是。 A.营养生殖、孢子生殖、有性生殖 B.营养生殖、有性生殖、孢子生殖 C.孢子生殖、营养生殖、有性生殖 D.孢子生殖、有性生殖、营养生殖 8.藻类的英文名是。 A. Algae B. Algea C.Cryptogamia D.Xanthophyta 9.关于海带的孢子体和配子体之间的差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带的孢子体和配子体之间差别不大 B.孢子体小但有组织的分化,配子体较大 C.存在异形世代交替生活史 D.存在营养生殖型生活史 10.下列按照海带发育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幼龄期、凸凹期、厚成期、脆嫩期、成熟期、衰老期 B.幼龄期、脆嫩期、凸凹期、厚成期、成熟期、衰老期 C.幼龄期、脆嫩期、厚成期、凸凹期、成熟期、衰老期 D.幼龄期、凸凹期、脆嫩期、厚成期、成熟期、衰老期 11.下列属于海带厚成期特点的是。 A.叶片肥大,有韧性 B.生长部细胞分裂旺盛,叶片生长迅速 C.积累大量水分 D.合子分裂产生的小孢子 12.下列不属于头部附肢的是。 A.第一触角 B.第二触角 C.第三触角 D.第一小颚 13.下列属于樱虾科的是。 A.毛虾属 B.鼓虾属 C.管鞭虾属 D.对虾属 14.小三毛金藻区别于球等鞭金藻的最显著特征是。 A.具有3根近等长的鞭毛 B.具有3根鞭毛,中间一个较长,外边2个稍短 C.具有2根鞭毛,但其鞭毛较长 D.具有3根鞭毛,中间一个较短,外边2个近等长 15.拟软体动物包括形态差别极大的苔藓动物、腕足动物、帚虫动物,但这三者均有的且区别于其他门类动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 A.体腔庞大,体不分节 B.营固着生活 C.具有触手冠 D.发育过程有类似担轮幼体期 16.剑水蚤的特征是。 A.可动关节在胸腹之间,尾叉刚毛5根。第一触角22-26节,一般大于体长一半,雄性第一右触角为执握肢。

关于珊瑚的论文

珊瑚礁——海底的绿洲 阴暗冰冷的海底世界中,珊瑚礁毫无疑问更像一片仙境:五颜六色的海洋动物游弋于奇形怪状的珊瑚丛中,构成了美丽的海中热带雨林景观。而却珊瑚礁被视为地球上最古老、最多姿多彩也最珍贵的生态系统之一。 一、珊瑚礁的定义、结构及其分类 珊是指造礁石珊瑚群体死后其遗骸构成的岩体。在热带和亚热带浅海,由造礁珊瑚骨架和生碎屑组成的具抗浪性能的海底隆起。造礁珊瑚具有分泌碳酸钙形成外骨骼的功能,它们世代交替增长,最终生长到低潮线。地质时期的礁,在中三叠世以前的各时代,造礁生物种类很多。中三叠世以后,才基本上以六射珊瑚为主,故统称为生物礁。地质时期的礁是与其同时代沉积层相比,垂向幅度较大的含有丰富造礁化石的碳酸盐岩体,也称古代礁。它由礁前带、礁核带和礁后带这3个基本相带组成。 珊瑚礁的主体是由珊瑚虫组成的。珊瑚虫是海洋中的一种腔肠动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每一个单体的珊瑚虫只有米粒那样大小,它们一群一群地聚居在一起,一代代地新陈代谢,生长繁衍,同时不断分泌出石灰石,并粘合在一起。这些石灰石经过以后的压实、石化,形成岛屿和礁石,也就是所谓的珊瑚礁。 珊瑚礁有很多种类:珊瑚礁与陆地相连接的地形。在适宜珊瑚生长的海域,因海底火山爆发和隆起等而形成陆地,周围的浅滩就会附着珊瑚。珊瑚不断向外侧生长,好像为岛屿镶边一样,逐渐向外扩张。现代最长的岸礁沿红海沿岸发育,中国台湾恒春半岛和海南岛沿岸也有岸礁发育。沿大陆或岛屿岸边生长发育,亦称裙礁或边缘礁称为岸礁;陆地与珊瑚礁之间有一个水深数十米的泻湖(lagoon)的地形。在原为岸礁的状态下,因地壳变动和海面上升等原因,岛屿逐渐下沉,而在外洋一侧,珊瑚礁不断延展便形成这样的地形。离岸有一定距离的堤状礁体,它与陆地隔以泻湖的堡礁,又称堤礁;岛屿完全沉没,仅留下围绕岛屿的环状珊瑚礁的地形。有时在reef(礁滩)上面砂石堆积,也会形成较小的岛屿。礁体呈环带状围绕泻湖,有的与外海有水道相通的称为环礁。马尔代夫(Maldives)和马绍尔群岛(Marshall Islands)等便广为知晓;呈台地状高出附近海底,但无泻湖和边缘隆起的大型珊瑚礁称为台礁;还有点礁,即斑礁,是堡礁和环礁泻湖中的礁体,大小不等,形态多样。 二、珊瑚礁的形成过程 珊瑚虫将食物消化以后会分泌出石灰质,形成骨骼与灰质外壳。当珊瑚虫死亡之后,其骨骼遗骸积聚起来,新生的后代又在这些遗骸上繁殖生长,久而久之,形成了海底千变万化的珊瑚形态。新一

农业气象学论文

课程:气象民俗学 专业:翻译班级:翻译班姓名:范屾学号:20121374018 气象条件对大棚蔬菜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论述了气候条件对大棚蔬菜生产的影响,针对各地气候因素,提出趋利避害的有效对策,以期为大棚蔬菜的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气象条件、大棚蔬菜、影响、对策。 正文:20世纪80年代初,一场农业种植革命拉开帷幕,“蔬菜大棚”、“菜篮子工程”、“农业结构调整”等新名词风靡一时。各色瓜果、反季节蔬菜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无论任何季节,人们总是能享受到新鲜美味的蔬菜。大棚蔬菜生产,可以克服大田蔬菜生产的季节性和不利天气条件造成的蔬菜供应淡季,保证蔬菜均衡上市;可以促进城郊“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充分地利用气候资源,变“冬闲”为“冬忙”等,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民奔小康具有重要意义[1]。就气候条件来看,北方地区气候冬春季差异较大,夏秋季差异较小,该文根据这一气候特点,从中找出枣庄发展大棚蔬菜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气候因素,提出一些趋利避害的农业气象技术措施。 1气象条件对大棚蔬菜生产的影响 大棚蔬菜的生长与气象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影响大棚蔬菜生长的气象要素主要是气温和光照条件。 1.1温度 冬至前气温适宜,光照不足,主要表现在光照时间短,光照强度弱,大棚内光照差,见光时间短,影响气温升高和蔬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造成生长缓慢,病害普遍发生,许多大棚出现落花、落果、僵果、沤根等现象。冬至前后几天出现连阴和降雪天气,棚内气温迅速下降,以后的持续低温天气,导致露地地温迅速下降,冻土层加厚,直接影响到大棚地温变化;气温和地温同时降低,导致许多大棚蔬菜严重受冻,甚至绝产。抗寒能力强的叶菜损失较轻,抗寒差的瓜类、茄果类蔬菜损失较重。小寒以来,气温回升,光照充足,对大棚蔬菜和瓜果的生长发育非常有利。 1.2光照条件 光照强度对蔬菜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开花、结果及品质都有影响。多数蔬菜需要较强的光照条件,光照不足造成植株徒长纤弱,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如弱光条件下番茄的花粉机能衰退、不育;茄子出现短花柱花,影响授粉。不同蔬菜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也不一样,一般黄瓜、冬瓜、芹菜、莴苣、菠菜对光照强度要求较低;瓜类、茄果类、豆类蔬菜对光照强度要求较高。植物吸收最多的是橙、红光,其次是蓝、紫光和紫外线,对绿光吸收的最少。橙、红光不仅可以增强叶绿素光合作用的能力,而且有利于蔬菜生长;蓝、紫光对作物的生长和幼芽形成作用很大;紫外线可促进种子发芽和果实成熟,并能提高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含量。果树上山能促进早熟、提高品质就是利用山上紫外线较强的原理。按对光照时段的要求,可把蔬菜分为长日照、短日照、中间型3类。前2类对光照时间的要求比较严格,短于或长于某一光照界限则造成蔬菜不能开花、结果。目前在大棚中种植的蔬菜大都以中间型为主,如黄瓜、番茄等都不要求严格的光照时间。 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与光照条件,直接关系到蔬菜的生长发育。而光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与二氧化碳等条件[2]。因此, 科学合理地调节大棚内的光照条件,使大棚内形成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的小环境,也是提高大棚蔬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目前,大棚内的光照仍以自然光照为主,但利用率较低,一般只有露地环境的40%~60%。因此,要尽可能地提高大棚内的光照,使之满足蔬菜生长发育对光照条件的要求。 2对策

海洋生物学课程论文

海洋生物学导论公选课论文论文题目双壳类特征及种类的介绍 所在学院交通学院 专业物流管理 年级 09级 学生姓名黄晓辉 学号 091375026 编号 116 2010年 11月14 日成绩

双壳类特征及种类介绍 摘要:双壳类又称瓣鳃纲,为软体动物的一个纲,约有2万种。体具两片套膜及两片贝壳,故称双壳类。双壳类是无脊椎动物中生活领域最广的门类之一,分布很广,由赤道到两极,,由潮间带至5800米的深海,由咸化海至淡水湖泊都有分布,其生活时代最早可追溯到寒武纪初。通过多方面收集整理资料,本文对双壳类各种特征进行系统介绍,依据绞合齿的形态、闭壳肌发育程度和鳃的结构等,进行系统分类。 关键词:双壳类列齿目异柱目真瓣鳃目 前言 双壳类因具有大小完全相等的两壳而得名,两壳左右对称,每一壳无对称面.因此可和腕足类区别。瓣鳃纲约有2万种,依绞合齿的形态、闭壳肌发育程度和鳃的结构等,分为列齿目、异柱目、真瓣鳃目等三个目。其生活环境:生活在水中,大部分海产,少数在淡水,极少数为寄生,主要以底栖爬行或固着生活,以海藻或浮游生物为食。一般运动缓慢,有的潜居泥沙中,有的固着生活,也有的凿石或凿木而栖,少数营寄生生活。具有食用性、药用性和工业用途。 1.特征 1.1分布历史 双壳类因具有大小完全相等的两壳而得名,两壳左右对称,每一壳无对称面.因此可和腕足类区别。双壳类是无脊椎动物中生活领域最广的门类之一,约有2万种,分布很广,由赤道到两极,,由潮间带至5800米的深海,由咸化海至淡水湖泊都有分布,其生活时代:最早出现于寒武纪初,地史上有四个繁盛期:O(奥陶纪)__S(志留纪)早期。D(泥盆纪)淡水型出现,海生的继续繁盛。[1]广大地质古生物工作者先后在全国各地泥盆系中,采集了大量双壳类化石,在华南和西南地区,双壳类已被证实是泥盆系的主要门类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知的泥盆纪双壳类达40余属,200余种。中生代为取代期,海生的取代腕足类的地位。始新世至现代,为本类的全盛期。[2] 1.2壳与外膜 大多数双壳类有两枚相似的壳,身体可以完全缩入壳内。壳的大小、形状、颜色等随种而异。最小的壳仅有2mm长,如珠蚬类(Sphaeriidae)的一些种,最大的壳长可超过1m,壳重达300kg,如砗磲(Tridacna)。两壳背面有一突出部分称为壳顶(umbo),壳顶所在的一端为前端。根据壳顶位于身体的前端背面,可以将壳定位。围绕壳顶形成许多细密的同心线,称为生长线,随着年龄的增加、生长线也增多。两壳的前、后端及腹缘游离,背面有韧带(ligament)及绞合齿

海洋生物学的研究与思考

2.海洋生物学-发展简史: 1674年,荷兰A.van列文虎克最先发现海洋原生动物。1777年,丹麦O.F.米勒应用显微镜观察北海的浮游生物。19世纪前期,C.G.爱伦贝格在海洋中发现硅鞭藻类。英国C.R.达尔文对他在1831~1836年“贝格尔”号航海中采集的蔓足类和珊瑚类,进行了出色研究。德国J.米勒于1845年使用浮游生物网,采集和研究海洋浮游生物。英国E.福布斯在19世纪中期先后提出海洋生物垂直分布的分带现象,按深度将爱琴海分成8个带;发表《英国海产生物分布图》;出版《欧洲海的自然历史》。德国V.亨森于1887年提出浮游生物(Plankton)的概念,并对海洋浮游生物开展了定量研究。1891年,德国E.H.哈克尔提出游泳动物(Nekton)和底栖生物(Benthos)两个概念。上述3个生态类群的概念,至今仍广为应用。1908~1913年,丹麦C.G.J.彼得松的工作奠定了海洋底栖生物定

量研究的基础。1946年,美国C.E.佐贝尔的《海洋微生物学》奠定了海洋微生物,主要是海洋细菌的研究基础。瑞典S.埃克曼的《海洋动物地理学》(1935、1953)、美国J.W.赫奇佩斯等主编的《海洋生态学和古生态学论文集》(1957)和H.B.穆尔的《海洋生态学》(1958)等,都促进了海洋生物学的发展。 19世纪下叶 各国竞相派出海洋考察船、设立滨海生物研究机构,海洋生物的研究工作日益兴盛。其中,最有名的海洋考察是英国“挑战者”号调查船历时三年半(1872~1876)的环球调查,学者们采集了大量深层和中层生物,出版了50卷巨著,所记载的生物的新种达4400多个,使当时已知的海洋生物种数翻几番。最古老的海洋生物研究机构是意大利那不勒斯(那波利)海洋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872年,1874年正式开放。1888年,英国海洋生物学会成立了普利茅斯海洋研究所。美国在大西洋岸的伍兹霍尔,于1888年建立海洋生物研究所;在太平洋岸的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前身海洋生物实验所,于1891年创建,等等。它们至今仍是世界上最活跃的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特别是伍兹霍尔海洋生物研究所的工作,对海洋生物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20世纪 60、70年代以来,由于电子计算机、信息论、控制论和微量化学元素测定等数理化新成就、新技术的应用,海洋生物学的研究发展到新的阶段。如英、日学者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研制出控制海洋鱼苗性别的方法;美国发射海洋卫星调查海洋鱼群的数量和种类变化等。该阶段的特点是:①海洋生物学研究出现了大综合趋势,海洋生态系研究兴起。如对珊瑚礁生态系、上升流生态系的研究。②实验生物学研究大力开展,并与生产实践密切联系,进行水产增养殖研究,“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已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据统计,中国海藻养殖1983年年产150多万吨(鲜品),日本约为50多万吨;中国对虾养殖产量1984年已达2万吨,大大超过了同年的捕捞产量。③向深海和远洋两个方向发展。研究深海和远洋生物的生命活动、代谢规律和演变及其资源,如对南大洋磷虾资源的调查和利用;美国等国学者在深海海底,发现独特的化能自养的细菌和动物等组成的海底热泉生物群落,它们组成了一个与陆地、淡水以及绝大部分海域迥然不同的物质循环和生态系统。④海洋生物药物研究兴起。自50年代后期在柳珊瑚中发现有价值的药用成分后,沿海各国纷纷从海洋生物中寻找药物,目前已知的海洋药用生物已有一千多种。 中国对海洋生物的科学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以后曾活跃一阵。30年代初在厦门组织了全国性的“中华海产生物学会”,30年代中期海洋生物研究中心逐渐转移到青岛。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中国海洋生物研究基本处于停顿状态。50年代及其以后,在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家水产局和海洋局系统以及一些省市,先后建立了海洋生物的研究机构,开展了全国性的海洋调查、渔场调查、海洋水产养殖和栽培,以及实验生物学和海洋生物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较高水平的成果。 3.海洋生物学- 研究内容 海洋生物学研究的内容极为丰富,且随着海洋调查手段和开发技术的改进而不断地发展。可以说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分类、形态、区系分布、生态、生理、生化、遗传等,在海洋生物学中均有相应的发展。但研究程度相差甚远,目前海洋生态的研究较为成熟,已形成海洋生态学。

(完整版)农业气象-课程教学大纲模板2010

《农业气象学》教学大纲Syllabus for Agrometeorology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系 2010年4月

《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农业气象学》Agrometeorology课程编码:Z101205 总学时/总学分:40/2.5 理论学时/理论学分: 32/2 实验学时/实验学分:8/0.5 适用专业:植保、农学、资环、林学和园艺开课单位:农学院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1、课程性质:植保、农学、资环、林学和园艺专业学科基础课程 2、课程目的:使学生了解气象学、天气学和气候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大农学类各专业所必须的农业气象基本理论,掌握各气象要素观测方法及气象资料整理统计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观测和分析数据的实践操作基本技能;重点掌握光、温、水、气、风等农业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以及与农业生物的关系,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的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的变化规律及灾害性天气的防御对策,气候形成的因素和中国气候基本特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在校期间对其它平行学科和专业课的学习及毕业后的工作打下必备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绪论 1学时 第一节气象学 第二节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第三节农业气象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要求:课内要求学生了解气象学和农业气象学的发展简史,理解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课堂教学以板述和多媒体教学为手段,采用讲授法和谈话法的教学方法。课外要求学生阅读相关资料。 第一章大气 1学时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结构 第二节大气污染 第三节大气与农业 教学要求:课内要求学生了解CO2浓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理解大气污染物和影响及防治,掌握大气的组成和垂直结构及对流层的主要特征;课堂教学以板述和多媒体教学为手段,采用讲授法和谈话法的教学方法;课外要求学生阅读相关资料。 第二章辐射 8学时 第一节辐射基本知识

海洋生物学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海洋生物学是研究海洋中生命有机体的起源、分布、形态结构、进化与演替特征、生命过程及其规律,并探索海洋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海洋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科学。本课程主要介绍海洋生物的形态学、分类学、生理功能、习性和分布、生殖与发育、资源开发与合理持续利用、各生物类群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使学生对海洋生物类群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和了解。 2.设计思路: 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海洋生物学》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海洋生物的形态学、分类学、习性、分布以及各生态类群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教学思路如下:1)介绍海洋生物学的概念和特点、海洋生物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2)简述海洋生物与海洋环境的关系及海洋生物对海洋环境条件的适应;3)讲述海洋生物的分类与特征,主要介绍原核生物、原生生物、海洋真菌、海洋植物、海洋无脊椎动物、半索动物、脊索动物(包括海洋鱼类、海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4)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普通生物学、基础生态学等;并行课程:环境海洋学、环境微生物学、 - 1 -

环境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态毒理学;后置课程:海洋生物学实验、生物海洋学。 本课程与上述课程构成了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物与化学方向有关海洋生物与生态的课程群,内容和要求各有侧重、联系密切。 二、课程目标 《海洋生物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海洋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包括海洋生物形态学、分类学、生理功能、习性和分布、资源开发与合理持续利用、各生态类群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各生态类群的研究方法等,使学生对海洋生物类群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为今后学习其他相关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学习要求 教学过程包括课堂授课与讨论、课外作业等形式,要求学生做到课前提前预习教材相关章节、课后完成课下作业;教学过程中,重点内容会组织小组讨论,由学生分组针对特定的科学问题做调研,并以PPT的形式课上报告,交流讨论。 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 (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随堂练习和测试。本课程将包含较多的随堂练习、讨论、小组作业展示等课堂活动,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是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 (2)按时完成常规作业。这些作业要求学生按书面形式提交,只有按时提交作业,才能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内容。延期提交作业需要提前得到任课教师的许可。 (3)完成教师布置的一定量的文献和背景资料阅读等作业,其中大部分内容要求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这些作业能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并能引导对某些问题和理论的更深入探讨。 - 1 -

农业气象学教学大纲

《农业气象学》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农业气象学》课程是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园艺、中药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草业科学等专业的科类基础课。通过《农业气象学》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各种基本气象要素及其时空变化规律和天气学、气候学、农业小气候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与生物环境密切相关的气象条件的形成、演变规律和中国的主要天气、气候状况,并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生产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综合分析,灵活应用。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气象学概述 气象与气象学的概念,气象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分支学科、发展概况。农业气象学的概念,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 掌握气象与气象学的概念,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农业气象学的概念,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 了解气象学的研究内容、分支学科、发展概况,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第一章地球大气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 1. 干洁大气 2. 臭氧和二氧化碳 3. 水汽和大气杂质 习题要点:大气中臭氧和二氧化碳的分布,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大气杂质在气象学上的意义。 第二节大气的铅直结构 1. 大气的热力学分层 2. 大气的其它分层方法及大气上界 习题要点:大气热力学分层的依据及分层,各层在温度铅直分布和大气铅直运动上的基本特征,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气象要素 习题要点:气象要素及天气现象的概念和分类。

本章重点难点: 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大气杂质在气象学上的意义,大气热力学分层的依据及各层在温度铅直分布和大气铅直运动上的基本特征。 本章教学要求: 掌握:大气中臭氧和二氧化碳的分布,大气热力学分层的依据及分层,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特征,气象要素及天气现象的概念和分类。 理解: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大气杂质在气象学上的意义,大气热力学分层各层在温度铅直分布和大气铅直运动上的基本特征。 了解:地球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大气中常见的光、电、声现象。 第二章辐射 第一节辐射的基本知识 1. 辐射的概念及其特征 2. 辐射的基本定律 习题要点:辐射的概念、度量及单位,辐射的基本定律。 第二节太阳辐射 1. 日地关系和太阳视运动 2. 太阳常数和太阳辐射光谱 3.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 习题要点:昼夜长短的变化和一年四季的形成,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的概念及计算,日照时数、可照时间和光照时间的概念,可照时间的变化规律,太阳常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方式。 第三节地面辐射平衡方程 1. 直接辐射、散射辐射、总辐射、反射辐射和短波净辐射 2. 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和长波净辐射 3. 地面辐射差额 习题要点:地面辐射平衡方程,直接辐射、散射辐射、总辐射、反射辐射、短波净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长波净辐射和地面辐射差额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地面辐射差额的日、年变化规律。 第四节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 1. 辐射波谱与农业生产 2. 光照与农业生产 3. 光能利用与农业生产 习题要点:生理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和太阳能利用率的概念,不同波谱段太阳辐射的生物学意义,光、温变化对植物南北引种的影响。 本章重点难点:

世界海洋生物学研究历史

世界海洋生物学研究历史 海洋生物学是海洋学的分支学科,同时也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它主要关注海洋生物本身,在细胞、机体和种群水平上,研究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以及行为上对环境的适应性等(杨万喜 2012)。自古以来,人类就因为捕鱼、航海等活动与海洋发生着关系,逐步了解一些海洋生物与海洋环境的关系。但是,海洋生物学作为一门系统学科的历史较短(沈国英施并章 2002)。 早在古希腊时期(公元前四世纪),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在《动物志》中记述了170多种海洋生物,按现代分类包括有海绵动物、腔肠动物、蠕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原索动物、鱼类、爬行类、海鸟、海兽等十多个主要动物类群,其中海洋鱼类即有110多种(价值中国网站 2006 )。而在中国,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刊行的中国《黄帝内经》中,就也已经有了用墨鱼治病的记载。更不要说公元前一世纪前成书的《尔雅》,不仅记载有海洋动物,甚至还有海洋藻类。还有公元初古罗马普利尼乌斯的《自然历史志》,记录了170多种海洋生物。中国明朝屠本睃的《闽中海错疏》,记载有200多种海产生物(价值中国网站 2006 )。不仅如此,《闽中海错疏》即是我国也是世界比较早的一部水产经济动物志,又是动物学从以实用为主向系统动物学方向发展的重要著作之一。而且《闽中海错疏》比较全面地记载了福建的水产动物,包含不少动物形态、生态和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湖南省科普网 2010)。我们可以发现,在古代,人类就已经体现出了对海洋生物学的巨大好奇以及浓厚兴趣。尽管那时还没有海洋生物学的这个学科观念,但这并没有阻止人类对海洋生物的探索。这便是海洋生物学的萌芽阶段。 随着自然科学和航运事业的发展,海洋生物学进入到了科学的研究时期。海洋生物学逐渐由萌芽阶段向初始阶段迈进。一些科学家开始进行零星的调查。例如,1674年,荷兰列文虎克最先发现海洋原生动物;1777年,丹麦米勒开始应用显微镜观察北海的浮游生物;英国的Forbs用底托网采集并观察底栖生物,提出海洋生物垂直分布的分带现象——潮间带(littoral zone)、昆布带(laminarian zone)、珊瑚藻带(coralline algae zone)以及深海珊瑚带(deep sea coral zone)并且按深度将爱琴海分成九个带和发表《英国海产生物分布图》(沈国英郭丰黄凌风施并章 2010)。以后科学家们也相继进行了多次大范围的海洋生物调查。19世纪前期,爱伦贝格在海洋中发现硅鞭藻类;英国达尔文对他在1831~1836年“贝格尔”号航海中采集的蔓足类和珊瑚类,进行了出色研究;德国米勒于1845年使用浮游生物网,采集和研究海洋浮游生物。1908~1913年,丹麦彼得松的工作奠定了海洋底栖生物定量研究的基础;1946年,美国佐贝尔的《海洋微生物学》奠定了海洋微生物,主要是海洋细菌的研究基础(价值中国网站 2006 )。 此外,海洋生物学的一些概念、术语也陆续被提出来。例如,1887年Hensen首先使用“浮游生物”(plankton)一词,1891年德国的Haeckel首先提出“底栖生物”(benthos)和“游泳生物”(nekton)两个名词,这是迄今为止仍继续沿用的海洋生物三大生态类群(沈国英施并章 2002)。此时,海洋生物学已经初步形成了一门系统的学科。 19世纪下半叶开始,出于自身的好奇心理,各国竞相派出海洋考察船,海洋生物的研究工作日益兴盛。各国的海洋生物学都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其中,最有名的海洋考察是英国“挑战者”号调查船历时三年多(1872~1876)的环球调查,学者们采集了大量深层和中层生物,出版了50卷巨著,所记载的生物的新种达4400多个,使当时已知的海洋生物种数翻了几番(沈国英施并章 2002)。各国在此期间也设立了许多考察站,相继建立了许多海洋生物研究机构(最古老的海洋生物研究机构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海洋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872年,1874年正式开放。1888年,英国海洋生物学会成立了普利茅斯海洋研究所。美国于1888年在伍兹霍尔建立海洋生物研究所等等(价值中国网站 2006 ))这对海洋生物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20世纪初至50年代可以认为是海洋生物学研究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海洋生物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大量的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定量研究。例如,对于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数量分布的研究等等。而且,在游泳生物上,人类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例如研究人员开始对一些鱼类的分布、洄游和数量变化等开展调查(沈国英郭丰黄凌风施并章 2010)。这对捕鱼业以及鱼类研究专家积累了很多珍贵的材料资源。

海洋生物学复习题

海洋生物学 一、名词解释 1. 初级生产者: 具有光合作用或者化能合成作用将简单无机物合成高能有机物质的细菌、藻类或其它 绿色植物,处于第一营养级。 2. 河口:河流进入海洋的区域,该区域的盐度在淡水与海水之间变化。 3. 赤潮:指海水中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而使藻类等生物大量繁殖,造成水质恶化,水中缺氧, 鱼类大量死亡。 4. 溶解潜伏热:1 克的冰在同样温度下溶解为1 克的水所产生的热量。 5. 孤雌生殖:只有雌性个体参与的单性生殖方式。 6. 光照层:海洋中的表层,在该水层中的光线能够保持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 7. 浮游植物:在海洋中随水漂流的微型植物,个体多小于20 微米。 8. 牧食食物链:生物链的起点为活的海洋藻类,可以是浮游植物、也可以是大型藻类。 9. 共生关系:对共生生物和宿主都有利的关系 10. 潮间带:海岸张周围涨潮时的海平面与退潮时海平面之间的地区,称为潮间带,即位于低潮线与高 潮线之间的地区。 11. Salinity :水中总的含盐量称为盐度,以千分比的形式表示。 12. 最低含氧带:在水深1000 米左右,由于水中动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消耗氧气的速度 与氧气的产生速度相当,而导致溶氧量低的地带。 13.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环境中的各种元素沿着特定的路线运动,由周围环境进入生物体,最终又回到 环境中。其路线包括有生命阶段和由元素的基本化学性质所决定的无生命阶段,共同组成此循环。 14. 食物链:能量和营养沿着生态系统中有生命活动的生物群落所经历的路线称为食物链,分为牧食链 和碎屑食物链。 15. 寄生:存在于两种生物之间,一方受益,一方受到损害,受到损害的生物为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栖 息场所。 16. 游泳生物:具有自主游泳能力和生物。即可以抵抗波浪而游动的生物。 17. 海洋生物学:海洋生物学是研究生活在海洋中的生命有机体的科学。 18. 归纳:由各个独立的观察结果而得到普遍性原理的过程。 19. 演绎:从普遍性的原则推理出特定结论的过程。 20. 大陆架:大陆边缘最浅的地方 21. . 熔化潜热:熔化潜热是指当物质加热到熔点后,从固态变为液态或由液态变为固态时吸收或放出的 热量。 22. 盐度:是指海水中溶解物质质量与海水质量的比值 23. 表层流:在近岸区域自海面向下至1—3 米水层的流动;在深海区域,自海面往下至10米水层内的 流动。 24. 初级生产力:当自养生物生产的有机物多于其呼吸所消耗的有机物时,净增 25. 长的有机物 26. 盐度:海水中溶解物质质量与海水质量的比值 27. 扩散:分子从高浓度的地方向低浓度的地方运动的过程 28. 原核生物: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或线粒体的一类单细胞生物。 29. 原生动物:原生生物界中较为接近动物的一类真核单细胞生物。 30. 异养生物:不能自己生产所需食物,必须利用自养生物产生的有机物的生物 31. 初级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由二氧化碳、水等合成有机物的生物。 32. 有丝分裂:细胞分裂产生与原始细胞相同的细胞,具有成对染色体(二倍细胞或2n) 33. 减数分裂:细胞分裂产生单倍细胞(n或1n),如同配子(海藻中的抱子),因为它们含有亲本染色 体数目的一半

气象学农业小气候综合实验报告论文

气象学农业小气候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与意义 1.通过实习了解小气候观测的各类仪器的安装与使用; 2.掌握观测资料的整理分析方法; 3.学会分析不同下垫面的温度、湿度及风速垂直分布情况,绘制分布曲线图并说明差异原因。 4.通过实验了解温室小气候的各气象要素的特点和规律 5.农业小气候实地观察,一方面可以加深我们对已学过的气象学相关知识的印象,作为对已学习的知识 点的巩固;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我们的实际观测动手能力,以及对实测数据的分析和总结的能力。二、观测实习的程序和所用仪器的说明 我们此次农业小气候的观测,本次实验由园艺专业两个半共同完成,在27日(星期六)和28日(星期日)两天进行农业小气候的观测,每天测量时间是8:00、12:00、16:00。其中每个时间点我们观测的主要内容是风向、风速、空气相对湿度、光照辐射强度,地表温度、地中5cm温度、地中10cm温度、地中15cm温度、地中20cm温度、水温等,观测项目按各个组的实际条件进行。 我们主要使用到的实验仪器有: ◆测温仪器:普通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地面温度表、曲管温度表、温度计 ◆测湿仪器:通风干湿表(干湿球温度表,即阿斯曼) ◆测风仪器:热球式微风仪 ◆测光照仪器:照度计 仪器安装: (1)地温表的安装: 地面三支温度表水平地平行安放在地面上,从北向南依次为地面普通、地面最低和地面最高,相互间隔5cm,温度表感应球部朝东,球部和表身一半埋入土中,一半漏出地面。 (2)曲管地温表的安装: 在地面最低温度表的西边约20cm处,按5、10、15、20cm深顺序由东向西排列,感应部分朝北,表间相隔10cm,表身与地面成45度的夹角。 (3)光照、风速、温度和湿度测量仪器放置 大棚内的除了要测地面温度、浅层土壤温度和最高最低温度外,还有三种植物的2/3高处和顶层的各项数据,选择三种植物(考虑要有代表性和比较性),在2/3高处和顶层上都挂上毛发湿度表,还有用各种仪器测量其光照、风速、温度和湿度。 三、观测实习的内容与与数据分析 本次实验分大棚内外两个地方进行测量,我们此次气象观测实验布设了8个点,大棚外我设一个观测点,大棚内地面设一个点,再分别对三种植物的2/3高处和顶层设六个点测的各项数据,主要观测的内容有:风向、风速、空气相对湿度、地表温度、地中5cm温度、地中10cm温度、地中15cm温度、地中20cm温度、光照强度等。 这里我的数据分析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对比各点的同一项指标,总结数据变化的规律,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