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国家历次改革的特点及其启示

社会主义国家历次改革的特点及其启示
社会主义国家历次改革的特点及其启示

苏联等国家历次改革的特点及启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1班,老师:齐英艳

摘要:社会主义的改革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在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进程中,既有成功改革的典型,也有失败的例子,这些真实的案例给都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文以苏联为主,苏联在改革过程中的特点,借鉴其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一、引言

历史经验证明,只有坚持并不断深化改革,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建政之后由军事共产主义改行新经济政策以来,社会主义国家迄今已经历多次改革浪潮。从历史的维度纵向梳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进程,我们便不难发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实际上是一个递次深化的过程,而且每一次改革浪潮都呈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认真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历次改革的特点,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史的认识,而且也会给当前的社会主义改革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

二、苏联不同时期的改革思路与政策

2.1 20年代的新经济政策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从列宁时期的苏俄就开始了。在经济层面上,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是对前一时期军事共产主义政策的否定,它代表了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一种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方案。但是,有关新经济政策,列宁还没来得及形成系统的理论就去世了,但列宁晚年有关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改革的思考却是相当深邃的。历史表明,斯大林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模式与列宁晚年的思路并不一致。也正因为如此,列宁晚年的探索本身就蕴涵着对斯大林体制弊病的否定因素,即改革的因素。

1.这次改革发生在社会主义制度尚处于草创阶段,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在实践上刚刚开始探索,还远未定型。在这一背景下,所在国的国情,所在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制度奠基者们的认识水平,都直接影响着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形态的塑造。

2.这次改革发生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联,而苏俄/联的前身沙俄帝国虽然已经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但它却是一个资本主义发展极端不平衡的落后的农业大国。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时,俄国的农村人口仍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到革命后的1920年代初,俄国的文盲率仍在70%以上。正如列宁谈到俄国时所说,“在一个农民人数相当可观的国家中,社会主义革命和从资本主义到社

会主义的过渡,必然要采取特殊的形式。”[1]

3.就制度设计者群体即俄共(布)中央领导集体而言,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19世纪确立的一些观念还占据着人们的头脑,这直接影响着制度赖以建立的基础。社会主义似乎不是为其自身而存在,而只是为批判和否定资本主义而存在的。苏俄初期的建设与改革都摆脱不了这种社会主义观念的影响。

4.这次改革发生时,社会主义政权处于资本主义的汪洋大海之中,其国际环境极其恶劣,从而在相当大程度上束缚着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探索。苏俄在从军事共产主义转向新经济政策的过程中,改革方案的设计、比较、选择与实施都不能脱离这个大环境。“孤岛”困境是任何可行性方案都必须予以考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2.2 40年代苏联改革思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斯大林压制了党内外出现的改革倾向。一批积极倡导或支持改革的领导人先后受到整肃,各领域相继掀起了大批判运动。苏联错过了战后第一次也是非常难得的一次改革开放的时机。东欧地区出现的人民民主国家从一开始就具有不同于苏联的新特点。东欧各国领导人也大都有建立不同于苏联的新模式的愿望。但随着苏联发起声势浩大的批判南斯拉夫运动,东欧国家试图探索适合本国模式建设道路的尝试也被遏止。这次暗潮涌动的改革的主要特点是:

1.与列宁时期不同,这时的苏联的政治经济文化模式已经定型,这一模式的制度优势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得到了充分发挥。但随着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大规模建设时期的到来,过去被备战和战争所掩盖着的制度弊病开始暴露出来,传统模式已明显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继续维护传统模式的合理性并进一步强化这一模式,还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传统模式进行彻底改革,探索新的现代化道路,苏联的历史发展又处在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2.就国际环境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间是苏联建国之后所遇到的难得的改革和发展良机。首先,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苏联不再是资本主义包围之下的社会主义孤岛。其次,苏联经过30年的发展,综合国力有明显提高。最后,大战之后,各国都面临经济恢复与国家重建,这同时也为各国祛除积弊,厉行革新,重塑国家发展模式提供了契机。事实上欧美各国都利用战后重建之机兴利除弊,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3.就国内环境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为苏联迎来了建国之后难得的改革与发展良机。首先,苏联的经济文化水平较之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有相当大的发展和提高,社会主义建设也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其次,战后苏联已经具备在正常的和平环境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条件。最后,全国上下,党内党外都有强烈的改革呼声。

4.战后斯大林的地位更加坚固,威望如日中天,对他的个人崇拜被进一步强化并被国际化,他不仅是苏联的“圣人”,也是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和共产主义世界的“圣人”。同时,经过几十年政坛风雨的洗练,其政治经验丰富,政治驾驭能力极强。斯大林的这一个人因素既可以成为苏联改革的强力推手,也可以成为阻遏苏联改革的杀手锏。

5.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具备了改革和发展的良机,但苏联国内萌动的改革大潮由于没有得到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的支持而迅速夭折。倘若斯大林能够抓

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难得的改革和发展机遇,推动苏联的改革和发展,不仅苏联会得到彻底改革传统模式的机会,东欧人民民主国家也极有可能因此走上另一种发展模式,同样道理,中国也完全有可能继续沿着建国之初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道路前进而不会去搬用在苏联国内病态已显的建设模式了。这样,也许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都会重写。

2.3 5、60年代末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

20世纪50年代初,在苏南冲突的背景下,南斯拉夫开风气之先,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率先冲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自1950年起开始自治社会主义探索。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苏联也踏上了改革之路。东欧国家如波兰、匈牙利等相继跟进。中国也在“以苏为鉴”的口号下尝试走自己的路。这次改革波及众多国家,前后绵延近二十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进展并不顺利: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被视为异端,中国的探索在接踵而至的大跃进、反右、中苏论战、“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中逐步走向反面,走上了一条比斯大林模式更“左”的发展道路。苏联东欧阵营的改革则以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被镇压为标志也发生了整体逆转,各国相继放慢甚至停止了改革的步伐。整体上看,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的这次改革浪潮表现出如下一些特点:

1.与40年代末苏联酝酿的那次改革不同,这次改革在各国几乎都是由最高领导层或最高领袖推动的。在南斯拉夫,铁托、卡德尔等人直接领导和推动了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2.在绝大多数国家,这次改革都是在没有充分的理论论证与实践试点的情况下突然在全国展开的,改革的经验与理论准备不足,社会心理准备不足。以苏联赫鲁晓夫的改革为例,首先,改革之前没有任何经验积累,对苏联国情认识不深刻,改革措施的出台没有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和事先的试点。其次,改革没有充分的理论准备与理论创新,只破不立。一是改革思路不明确,摸着石头过河,就事论事,走一步说一步,瞻前顾后。二是在旧的信仰体系式微之时,没有及时提供新的精神支持,使社会陷入精神混乱。最后,改革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一是改革的领导者和推动者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对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往往是先则操之过急,遇挫后则惊惶失措。二是改革超出整个社会的心理承受能力。广大人民群众对改革抱着极高的期望,但对改革的曲折和挫折则没有心理准备。

3.这次改革没有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首先,在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下,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遇到了来自资本主义阵营的挤压和挑战。社会主义国家的任何改革措施都要考虑到国际影响,甚至不能不顾忌意识形态因素的困扰。其次,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由于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也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造成了相当消极的影响。

2.4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浪潮

1976年,中国结束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初步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掀起了社会主义国家新一轮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改革浪潮。1982年11月,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去世,继任的安德罗

波夫重新开启了苏联改革的闸门。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的改革势头进一步强化。随之,东欧国家的改革相继复兴并朝着纵深方向发展。但从总体上看,苏联和东欧国家20世纪80年代改革收效不大,没能扭转各国经济发展的颓势。1988年以后,苏联东欧国家的改革开始发生急剧变化,体制改革也逐渐失去其原本含义,演变成了制度转轨。中国、越南等国的改革则顶住了苏东剧变造成的巨大压力,取得了骄人的成就。这次改革浪潮的主要特点如下:

1.改革不再局限于政策的调整,而是从一开始就把改革的矛头指向了制度本身,承认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是不完善的。如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就已经确定要改革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各项管理制度,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苏联在戈尔巴乔夫上台时所确定的改革目标也是要改造旧的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在这次改革浪潮中,政治体制改革被作为改革的目标明确确定下来,而且被视为衡量改革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

2.改革的参照系从改革一开始就与以前的改革有很大的不同。过去的改革所指向的多为政策失误,最多是要纠正或清算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路线错误,但基本不涉及制度本身,也从不怀疑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而这次改革从一开始就坦然承认自己在许多方面落后于西方国家,包括具体的经济、政治和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指向在理论上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而在实际操作上却是大量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现实中的发达国家逐渐取代理想中的制度设计成了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参照物。

3.改革的深度与广度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就深度而言,它触及基本制度层面,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而在认识与观念上则整个地颠覆了几十年来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就其广度而言,它基本上波及世界上除极个别国家之外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并波及大多数国家的各主要社会领域。

4.改革所酝酿出来的社会气氛不断膨胀,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张力,对改革本身造成了压力,甚至成了改革顺利进展的破坏性力量。长期以来压抑的社会情绪一旦被唤起,便会按照其自身的逻辑发展,整个社会对改革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社会进步的幅度越来越失望,对政府的敌意越来越强大,社会气氛也越来越紧张。

5.在改革过程中,一些国家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斗争异常激烈、复杂和混乱。随着改革的推进,各阶层的代表者、各种政治集团纷纷登台亮相,合纵连横,分化重组,这种混战更增加了改革的难度与风险。最终的结果是,中国等一些国家闯过了难关,苏联和东欧国家发生了剧变。

2.5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东欧和苏联的剧变意味着那些国家体制内改革的失败。苏东剧变,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打击,社会主义建设遇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也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但中国、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最终顶住了国内外压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地实行改革开放,逐渐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使得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就硕果仅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改革至少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改革已逐渐成为既存社会主义政权的共识,即使最保守僵化的政权也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缓慢地踏上了改革之路。基本的共识是:不改革,只能是死路

一条。苏东剧变后,中国、越南等国家在当时极端不利的国际背景下,没有退缩,没有停滞,而是坚定不毅地继续推进本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最终不仅稳定了政权,而且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老挝、古巴、朝鲜等国的改革二十年来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虽然各社会主义国家国情不同,改革面临的问题各异,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也各不相同,但各国的改革都进入了自己的关键期。中国的改革开放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也不断地暴露出来,重大战略机遇期与危机高发期携手而至,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

3.各国的改革步子更加谨慎、务实,都极为重视改革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受东欧和苏联剧变的影响,现存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压力相对增大,加上改革进程中引起的国内社会矛盾的复杂化甚至尖锐化,各国在改革路径选择上较之20世纪80年代都要谨慎得多。

4.各国的改革与建设逐渐形成相互融合的趋势。经过建设与改革较长时期的探索,社会主义国家在对改革与建设关系的认识上,大都经历了一个以革命的方法搞建设,到以革命的思维搞改革,再到以建设的思维搞建设的复杂善变过程,不再把建设与改革视为截然分离、前后相继的两个过程,而是清楚地认识到,在一个常态社会里,建设与改革本来就是一个铜钱的两面,是二位一体的。改革与建设的良性互动局面已经或正在形成。

三、启示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常态,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而不仅仅是应对社会危机的非常手段。一个制度要维持其生命力并保持正常有效的运转,就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和校正。这种持续不断的调整和校正,就是改革。改革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常态,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进程。历史反复表明,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经常的、正常的改革,矛盾就会积累,危机就会酝酿,动荡就会孕育,革命就会爆发。革命不过是社会运动借以为自己开辟道路并摧毁僵化的垂死的旧制度形式的一种工具,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非常态。反观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史,一个重要教训,就是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过分夸大革命的意义,同时又曲解革命的含义,认为一场政治革命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夺取了政权就理所当然地会得到一种天然优越的社会制度。后来虽然在建设中屡遭挫折,开始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下也存在矛盾和问题,并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探索,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改革只是被当成了消极的、被动的应对社会危机的措施,而不是积极地、自觉地促进社会发展的手段。结果往往是,危机状况稍有好转,改革进程便会人为中止甚至发生逆转,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始终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甚至根本不愿意去触及。等到矛盾累积下来,危机再次爆发的时候,再次通过局部的或表层的改革予以缓解。如此周而复始,社会危机只能是日重一日。更有甚者,一些执政者甚至在社会危机面前仍然否定改革的必要性,文过饰非,粉饰太平,抵制甚至压制改革,最终导致政权的崩溃,这些历史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社会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需要其他领域的相应举措与之相配合,实践表明,单项独举、一枝独秀是不可能最终获得成功的。反观历史上社会主义国家的各次改革,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经济改革没有得到其他领域尤其是政治改革的良性互动。例如,苏共20大之后,政治生活方面开

始解冻,在此背景下拉开了经济改革的序幕。但是,一方面,经济改革本身不是以扩大市场机制作用、增加人民经济自由权利为方向的;另一方面,政治体制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过度集权的层面上,所谓的民主化,更多体现出来的不过是一种民主作风。而在一个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下,无论是理论的探索还是实践的探索都会受到极大的限制,这样,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必然会反过来描制经济体制的改革。戈尔巴乔夫后来把经济体制改革政治化,用政治改革淹没甚至取代经济改革,实际上是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历史表明,经济改革的政治色彩太浓,并不利于经济改革,甚至会冲淡经济改革的主题。说到底,仍然是没有形成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匈牙利的改革先是由于政治民主化过程太急太快引起社会不稳定,最终酿成流血事件,后来的经济改革则是在缺乏政治改革的背景下悄悄进行的,因而也受到许多限制。结果匈牙利虽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经济模式,但却没有建立起适应经济体制要求的政治体制。这反过来又制约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也表明:“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2]此外,没有观念的更新与理论的创新相配套,也会使得改革难以为继。在开始改革旧体制的时候,无论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都是旧的因素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无论哪个方面有所创新都非常不易。如果观念的变革与体制改革能够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改革的步子就会更大一些,改革的过程也会顺利一些。但实际情况往往是,由于长期形成的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以及带有文化专制主义色彩、以行政强制干预为主要管理方法的思想文化管理体制的存在,理论的创新异常艰难。改革所必需的理论探索、舆论准备都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常常是单项独举、孤军深入,结果常常是某一具体领域的改革因为受到其他领域的掣肘而最终失败。这也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教训。

四、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35卷[M].人民出版社,1987.202-203.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176.

改革开放以来的五次政府机构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的五次政府机构改革 第一次1982年 1982年3月8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决议。这次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减少了副职,提高了素质;在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人员编制从原来的5.1万人减为3万人。 第二次1988年 1988年4月9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这次改革着重于大力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要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淡化微观管理职能。其内容主要是合理配置职能,科学划分职责分工,调整机构设置,转变职能,改变工作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完善运行机制,加速行政立法。改革的重点是那些与经济体制改革关系密切的经济管理部门。改革采取了自上而下,先中央政府后地方政府,分步实施的方式进行。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由原有的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22个减为19个,非常设机构从75个减到44个。 第三次1993年 1993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方案实施后,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从原有的86个减少到共59个,人员减少20%。1993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国务院的直属机构由19个调整为13个,办事机构由9个调整为5个。国务院不再设置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8个。此外,国务院还设置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第四次1998年 1998年3月10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根据改革方案,国务院不再保留的有15个部、委。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由原有的40个减少到29个。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 观看《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第九集《资本揭秘》,如果借用熊彼特这番话来理解《资本论》这一辉煌巨著的命运,用“伟大”和“复活”两个词加以形容,应当说再恰当不过了。 这种“伟大”,在马克思所处那个时代,已经有所体现,《资本论》成为“工人阶级的圣经”,很快为当时国际工人运动中一些重要实践家和理论家所接受。第一国际著名活动家约翰?菲利浦?贝克尔认为:“《资本论》,这是我们的剑,我们的铠甲,是进攻和防御的武器!”工人哲学家约?狄慈根也向马克思表示:“科学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在我眼前流逝的短短的时间内,您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远不止于此。 第九集《资本揭秘》开头部分,有一个简短的序片—— 在西方世界,为应对21世纪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而焦头烂额的各国政要、企业大佬、经济学者,此时都在如饥似渴地阅读这本书,青年学生们在谈论这本书,在圣诞节,这本书成为最受欢迎的礼物;艺术家们也在谈论这本书,德国人把它翻拍成电影,日本人把它绘制成漫画一路畅销。 短片所描述的正是时隔近一个半世纪后,《资本论》“复活”而再度走红。 从《资本论》再度走红,我们能领悟到什么?能领悟到许许多多,真理穿越时空的力量即是其一,这就是“真理的魅力”。 真理的魅力,在于深刻。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恩格斯谈到这部著作时说:“每一个字都贵似金玉。”他认为,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 真理的魅力,在于运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一周年时,第一国际布鲁塞尔会议通过一项决议,建议所有国家的工人都来学习《资本论》。在这次会议上,马克思的理论观点被写入会议决议,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理论纲领的重要内容。 真理的魅力,还在于经得起时间检验。近一个半世纪后《资本论》“复活”而再度走红,不是件容易事,但也绝非偶然。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错误经不

试述社会主义改革的特点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

试述社会主义改革的特点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和改革开放的关系 社会主义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自觉地、主动地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的进步。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特点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再发展,原来旧的生产关系即成为桎梏。当旧的生产关系本身不能调整而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时候,新的生产关系将以革命的方式打破原有的生产关系而取代之……如此反复,是有史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当人类社会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人们便总结得出并根据这一规律,不断研究生产力发展的趋向,为适应和推动生产力更好、更快地发展,从而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陈旧部分,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叫做社会主义改革。 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得革新举措,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同时改革又是同社会形态对某些不适应方面和环节的调整,不是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或部分质变,这就是社会主义改革的特点,也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规律作用的结果。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 党章规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需要组织法保驾护航考试答案

1.建国以后,我国共进行了()次机构改革。(3.0分) A.10 B.11 C.12 D.13 我的答案:C√答对 2.我国进行第二次机构改革的时间是()。( 3.0分) A.1951年 B.1953年 C.1956年 D.1958年 我的答案:D√答对 3.政府职能主要解决的关系不包括()。(3.0分) A.政府和市场 B.政府和社会 C.政府和国家 D.政府和个人 我的答案:C√答对 4.我国在2018年进行第十二次机构改革的内容不包括()。(3.0分) A.强调管理自身的规律

B.新成立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等部门,以应对社会较突出的问题 C.有些部门改了名称,实际上是职能进行了调整 D.改革朝着综合管理的角度迈进 我的答案:A√答对 5.下列选项中,属于2008年第十次机构改革的内容的是()。(3.0分) A.成立国资委,强调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而不是直接来发号施令 B.强调大部制 C.强调政资分离,即管理和出资要分离 D.成立国家安全生产管理局 我的答案:B√答对 6.1998年第八次机构改革的内容不包括()。(3.0分) A.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权 B.加强宏观调控,成立经贸委作为经济的宏观调控部门 C.把11个管工业的部门都变成了经贸下设的司局,随后又逐渐变成相关的行业协会 D.裁掉47.5%的公务人员,只剩下16700人的公务员编制 我的答案:A√答对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政府组织法的功能的是()。(3.0分) A.系统建构功能 B.架构平衡功能 C.规范控制功能

D.资源配置功能 我的答案:B√答对 8.1993年第七次机构改革的标志是()。(3.0分) A.提出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党政分开 B.第一次提到并确定了“三定方案” C.公务员从5万人精简到4万人 D.强调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的答案:D√答对 9.瑞士的组织法模式是()。(3.0分) A.组织法和行为法、责任法合一 B.中央组织法和地方组织法共同组成 C.将组织法上升到宪法的高度 D.组织法和行为法分离 我的答案:C√答对 10.在第四次机构改革中,中央解散了四十多个部门,只剩下()个部门。(3.0分) A.30 B.35 C.40 D.45

戊戌变法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

戊戌变法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 戊戌变法和改革开放这两次中国历史上靠得最近的重大改革的命运和结果迥然不同。总结中国历次改革成败的经验教训以及外国的经验教训,能给我们许多重要启示。 1898年由康有为、梁启超倡导和推动,得到光绪皇帝支持的戊戌变法,由于遭到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清廷保守顽固势力的反对和镇压,仅仅进行103天就寿终正寝。作为中国近代第一个具有宪政意义的政治改革,戊戌变法用血的教训给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一份宝贵的经验:从政的美德是节制和谨慎,改革需取得保守集团的中立并拥有相当实力的支持者,通盘计划与具体推进协调进行,用地方改革拉动全局改革。 1978年开始,由邓小平倡导和推动,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已进行了三十多年,还将继续进行下去。迄今为止,这场中国历史上空前壮阔、持久和深刻的改革运动,从总体上来看,进行顺利,成果巨大,影响深远,势头经久不衰。 与历史上那些惨遭失败的变法相比,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以中国迄今唯一成功的改革范例载入了历史。为什么过去的改革大都失败,唯独改革开放取得成功、改革者们能功德圆满呢?一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戊戌变法因为朝中大臣多为慈禧亲信,所以最终导向维护保守派的利益。维新派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并且急切的对慈禧展开进攻,操之过急,树敌太广,这是改革大忌。 任何旨在革除积弊,缓和矛盾,推动发展,富国强兵的变革,都有合理性和进步性。但谁来发动、领导和支持改革运动,却与改革的命运息息相关。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从一开始就是由中国共产党亲自发动和全力推动的,始终处于党的坚强领导之下。邓小平是党的领袖,是改革的倡导者和总设计师,对改革的发动和推进起到了关键和独特的作用。但改革不是靠他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也不是靠一群人的智慧和力量,而是靠全党的智慧和力量。一句话,改革是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意志和行动。 二是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世界上一切改革与革命的终极关怀,无不是为大多数人谋福祉。清末的中国民众正处在空前的水深火热之中。戊戌变法的维新派在政治改革上激情燃烧,而在解决具体民生问题上却一筹莫展,从而远远地脱离了底层群体,尤其是农民群众。光绪帝颁布的新政上谕数以百计,却没有一件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不仅如此,某些新政措施却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发生了直接冲突。地方老百姓对维新派的种种措施讨厌已极。 改革开放,固然有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根基、提高执政能力的考虑,但由于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它领导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革除不符合中国国情的“苏联模式”的种种弊端,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了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幸福,社会长治久安。 判断改革是非的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衡量改革成效的标准,主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一切改革举措以人民利益为依归。人民不是改革的旁观者,而是改革的主人,直接参与改革,共享改革成果。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国家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普遍改善,实现了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转变,现在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奋进。人民从改革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看到未来希望,因而衷心支持改革。 三是改革策略正确 在改革顺序上,先农村,后城市。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百分之七十以上,相对来说,农村情况较简单,改革容易推开,城市较复杂,改革需做大量准备工作;农村改革见效快,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

观《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有感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揭示了人间正道的真谛,是不可多得的鼓劲之作,提气之作,振聋发聩之作。而且,该片以大量无可辩驳的鲜活史实,雄辩地说明了一个真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并有力地批驳了各种泼向社会主义的污水,是理直气壮的辩诬之作,大义凛然的正名之作,用事实说话的拨乱反正之作。 该片展示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历经高潮与低潮,成功与挫折,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500年历史进程。在观看过程中,我的心也随之跌宕起伏,思绪万千。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震撼人心在于深刻揭示了我们今天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的,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是多么的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自1516年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一书的出版算起,社会主义思想到现在,差不多有500年的历史。500年来,社会主义经历了由空想走向科学,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发展过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道路,经过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开创和发展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向世人展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震撼人心在于以史诗般的厚重道出了正道沧桑。在内容上,本片以500年来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思想为核心内容,突出道路与抉择。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震撼人心在于富含“正能量”。十八大后,“中国梦”已经成为13亿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追求,要实现“中国梦”必须“正能量”,只有“正能量”才能推动“中国梦”圆满实现。该片富含的“正能量”是激发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的前进动力。 观看《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透过社会主义运动陆续上演的一幕幕有声有色的活剧,总感到眼前像有一支理想的火炬在熊熊燃烧,无论是黎明还是黄昏,是风狂还是雨骤,它都始终引导着人们向着崇高的目标奋然前行。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和支持自己的力量,但美好的理想还是鼓舞着他们一直走到了人生的终点,留下了令人至今感动的人生。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后,巴黎公社社员对资产阶级堡垒的首次攻击虽然失败了,但《国际歌》唱出的“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奈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雄壮歌声,一直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向旧世界发起一次接一次的猛烈战斗。而在列宁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等到“冬宫炮声”响起的时刻,资本主义的链条终于被炸得断裂开来,社会主义理想第一次结出了轰动世界的果实。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正如电视中那位接受采访的专家所言:“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成为现实,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然而在十月革命胜利74年之后,就在俄罗斯原来升起镰刀铁锤图案旗帜的那块土地上,苏联共产党却丢失了执政权,社会主义的旗帜在1991年的12月31日,又黯然飘落了。于是不少人提出疑问:这样悲哀的结局,是不是证明马克思主义不灵了?社会主义不行了?有人甚至坦言:“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白白浪费了七十多年时间!”他们对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这一长段历史,完全采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特点

第4卷第1期 2002年3月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Jou rnal of Sh ijiazhuang T eachers Co llege V o l.4,N o.1 M ar.2002 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特点 李 贽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马列部,河北石家庄 050801)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党和政府的主导性、实践探索的试验性和体制过渡的长期性三大特点。这三大特点是社会主义改革客观规律和我国现实国情在我国改革方式上相结合的体现,是我国20多年社会主义改革成功实践的奥秘所在,更是我们不断深化改革,取得更大成就的基本保障。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革;基本特点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188(2002)0120001204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已进行了20多个春秋。通过这20多年成功的改革实践,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在原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变为改向,纷纷陷入困顿、停滞和战乱的情形下,中国社会主义改革成功的奥秘就成为国内外政界和学界探讨的热门话题。由于学科的差异性和研究范式的不同,对此问题的答案也难免有别。笔者试图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我国改革方式所呈现的基本特点及其原因作为切入点,从而揭示和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成功奥秘所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党和政府的主导性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党和政府的主导性,也即改革主体鲜明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其领导力量——党及政府集中体现出来。有的学者也将此特征称为改革过程的可控性、可逆性,其实质都是强调我国改革过程中领导主体的重要地位。所以,党和政府的主导性也可以看作是我国改革过程中领导主体重要地位的集中体现。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中党和政府的主导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改革实践(客体)对党和政府(领导主体)的主导性的基本要求及其实现方式。首先,改革实践对党和政府主导性的基本要求即对改革方向的把握。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所以“我们的改革,我们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1〕。在此,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具 体内容,概括地说,最重要的是坚持“三个地位和两个目标”。“三个地位”就是指,经济上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政治上坚持共产党对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地位;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两个目标”是指,一是要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的目标,二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文化建设在内的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发展目标。把握社会主义方向,就是要把握这三个地位和两个目标,从而使我们的改革实践能够更好地为巩固这三个地位和实现这两个目标服务。所以,党和政府“一旦发现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情况,国家机器就会出面干预,把它纠正过来”〔2〕。其次,改革实践中党和政府主导性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对改革政策的规范。通过党的决议、文件和政府的法律、法规等形式保证党和政府对改革的规范权,这是实现党和政府主导性的主要方式。党和政府在总结、加工和提高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实践经验和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地规范改革政策,指导改革实践,“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3〕。这说明了党和政府对改革政策规范的科学性。国有企业破产试点工作中发生的“突破在地方,规范在中央”的事实,也反映了党和政府保持对改革政策规范权的必要性。二是对改革环境的监督。在改革过程中,我国党和政府始终控制着经济,监视着增长,通货膨胀到目前一直被合理地控制着。党和政府对经济环境的有效监督使得改革能够更好地发挥服务于经济的目的,同时也使得党和政府能够把握有利时机,选择改革重点,不断推进改革。而 Ξ〔收稿日期〕2001212210 〔作者简介〕李贽(19742),男,陕西延安人,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马列部讲师,硕士。

我国改革开放-40-年辉煌成就的经济学原理分析及启示

我国改革开放40 年辉煌成就的经济学原理分析及启示 根据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的研究,中国的人均GDP 在过去一千年里几乎水平不变,而从1978年起GDP近乎垂直提升,中国经济总量也从此步入了年均近10%的增长快车道。众所周知,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来,经过40年波澜壮阔的不平凡历程,我国已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近 40年来,中国在哪些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经历 了怎样的曲折历程?经济学原理如何阐释和解读这一历 程?改革开放对未来的启示何在?本报告拟就这些问题进 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一、改革开放40年我国取得的成就与世界各国对比 从生产力水平看,我国近40年年均经济增速高达9.7%,比世界年均增速快 6.8个百分点,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跃居世界第 一,人均GDP从1978年的156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8788美元,已进入中高收入国家之列。

从经济结构看,近40年来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下降了近16.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下降了约7.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 占比则上升了23.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化率由 1978年的17.9%上升至2017年的58.5%,增幅之大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从财政情况看,由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近40年来我国多数年份财政收支处于赤字状态,2016年虽略高于3%的警戒线,但仍处于可控范围。截至2017年末,公共部门债务占GDP比重为36.2%,低于世界主要国家,且已连续两年下降。 从金融市场看,我国金融业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2.1%上升至2017年的8.0%,已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银行业信贷发放量占GDP比重超过200%,高于高收入国家水平。 从基础设施来看,人均电力消费从1978年的247千瓦时增

社会主义国家历次改革的特点及其启示

苏联等国家历次改革的特点及启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1班,老师:齐英艳 摘要:社会主义的改革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在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进程中,既有成功改革的典型,也有失败的例子,这些真实的案例给都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文以苏联为主,苏联在改革过程中的特点,借鉴其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一、引言 历史经验证明,只有坚持并不断深化改革,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建政之后由军事共产主义改行新经济政策以来,社会主义国家迄今已经历多次改革浪潮。从历史的维度纵向梳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进程,我们便不难发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实际上是一个递次深化的过程,而且每一次改革浪潮都呈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认真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历次改革的特点,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史的认识,而且也会给当前的社会主义改革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 二、苏联不同时期的改革思路与政策 2.1 20年代的新经济政策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从列宁时期的苏俄就开始了。在经济层面上,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是对前一时期军事共产主义政策的否定,它代表了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一种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方案。但是,有关新经济政策,列宁还没来得及形成系统的理论就去世了,但列宁晚年有关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改革的思考却是相当深邃的。历史表明,斯大林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模式与列宁晚年的思路并不一致。也正因为如此,列宁晚年的探索本身就蕴涵着对斯大林体制弊病的否定因素,即改革的因素。 1.这次改革发生在社会主义制度尚处于草创阶段,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在实践上刚刚开始探索,还远未定型。在这一背景下,所在国的国情,所在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制度奠基者们的认识水平,都直接影响着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形态的塑造。 2.这次改革发生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联,而苏俄/联的前身沙俄帝国虽然已经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但它却是一个资本主义发展极端不平衡的落后的农业大国。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时,俄国的农村人口仍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到革命后的1920年代初,俄国的文盲率仍在70%以上。正如列宁谈到俄国时所说,“在一个农民人数相当可观的国家中,社会主义革命和从资本主义到社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全)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 作者:中国人大网来源:中国人大网编辑:信息中心发布时间: 2008-3-17 10:50:12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人员精干、灵活高效的党政机关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进行过多次精兵简政。 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及政务院机构图 1951~1953年 1951年12月,政务院作出《关于调整机构紧缩编制的决定(草案)》,进行了建国以来第一次精兵简政工作。其主要内容有:(1)调整紧缩上层,合理充实下层;(2)合并分工不清和性质相近的机构;(3)精简机构,减少层次;(4)明确规定干部与勤杂人员的比例;(5)要求划清楚企业、事业机构和行政

机构的编制和开支;(6)严格编制纪律。这次机构改革以加强中央集权为中心内容。到1953年底,政务院工作部门增加到42个。 1954年国务院组织机构图 1954~1956 1954年,随着中国政权组织形式的确定和各级政权机关的建立,从当年底开始,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对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精简。中央一级机关的精简包括:(1)在划清业务范围的基础上,调整精简了机构,减少了层次;(2)各级机关根据业务需要,紧缩了编制,明确了新的编制方案;(3)妥善安置精简下来的干部。地方各级机关也进行了精简,专员公署和区公所分别是省、县政府的派出机关,精简比例较大。以后,随依法成立的国务院开始增设机构,到1956年,机构总数达81个,形成了建国以来政府机构数量的第一次高峰。 1956年国务院组织机构图

1956~1959年 1956年下半年,中央提出了《关于改进国家行政体制的决议(草案)》。这是第二次较大规模的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这次改革以中央向地方下放权力为主要内容,通过国务院精简所属工作部门,下放权力,以达到扩大地方自主权的目的。这次改革一直持续到1960年。1858年,撤销合并了国家建设委员会等10多个单位。经过调整,国务院部委减少8个,直属机构减少5个。到同年底,国务院设68个工作部门。1959年,国务院工作部门又作了进一步调整和撤并,到同年底,国务院设39个部委,21个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机构总数达60个,比1956年减少21个。 1959年国务院组织机构图

改革开放的启示

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启示 三十年来,特别是新余市复市以来,改革开放推动了新余的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的改善。尤其是近两年,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指导下,新余市的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活力、城市规划建设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环境等等,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 回顾新余市改革开放发展的历程,给我们许多启示,给我们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后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1、解放思想是推进改革开放的最强大动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声,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首先归功于思想解放的强大威力。邓小平曾讲过:“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了,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曾经有过两次重大的转折,两次思想大解放,两次转危为安:一次是遵义会议;一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遵义会议挽救了中国革命,我们党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中、从“左”倾错误路线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正确的政治路线,从而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挽救社会主义的又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32年前,当“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结束时,中国的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而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立即找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路,“两个凡是”的论调阻碍着拨乱反正的开展,阻碍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这时邓小平领导和支持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将人们的思想从僵化的教条中解放出来,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正确路线,为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航向、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社会主义五百年读后感

社会主义五百年读后感 今天党支部给每位党员干部发了一本名为《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员干部读本)》的书,我随手翻了一下,后来被书中章节所吸引,利用几天的的业余时间,我认真阅读了该书。历史一经发生便凝固在它固定的时间线和空间点上,任凭风起云涌、沧海桑田、思潮变迁,不会再有变化了。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历史需要解读。以下便是本人对的《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读后感: 第一、充分感受《五百年》的重要思想性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可读性很强、该书史论结合、文风通俗,从世界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空想社会主义开始讲起,共分六个阶段,概要叙述了世界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在艰辛的探索和实践中,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感受不在于千回百转、绝境逢生的曲折情节,也不在于荡气回肠、扼腕长叹的沧桑感慨,而在于追随历史步伐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共产党人时代精神的领悟。该书展示的是一幅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而艰苦奋斗的立体式画卷。 第二、关于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解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从空想社会主义开始谈起。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的必然出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与哲学上的变革有着直接联系,没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就不可能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它

的任务就是考察“解放世界”这一伟大事业的历史条件和性质,从而使无产阶级认识到自己的行动的条件和性质。因为“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科学社会主义是一种内容深刻丰富、逻辑严密和在实践中不断地与时俱进的科学真理。书中还写世界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我坚信社会主义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破浪前行,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第三、充分感受党的心系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光荣历史《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中写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党的历史,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告别屈辱落后的岁月、迎着民族复兴的曙光奋勇前行历史;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昂首阔步地迈向现代化梦想的历史;我们党积极应对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感悟历史,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镜子,也是一本饱含哲理的教科书;勇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历史的目光正注视着我们,时代的重任在召唤着我们,让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积极投身实践大潮,抒写属于这个时代的一个个传奇! 总之,通过对《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深入阅读与理解,我作为一名党员我将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努力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心与决心,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在各个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不断从思想认识上提高自己,从工作实践中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接班人。

第七章 毛概《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习题(1)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阶级斗争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之间 的矛盾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的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3、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 A、改革 B、阶级斗争 C、社会革命 4、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阶级斗争 B、改革 C、经济建设 5、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阶级斗争 B、改革 C、发展生产力 6、在全面改革中,( )改革是重点 A、经济体制 B、政治体制 C、文化体制 7、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A、大家是否赞成 B、“三个有利于” C、生活富裕 8、党的()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9、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 ) A、“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B、对抗性 C、不可调和 10、( )年12月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A、2000 B、2001 C、2002 11、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的决议 A、《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 的决议》C、《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开放的决议》 12、在全面改革中,()改革是重点 A、经济体制 B、政治体制 C、教育体制 13、判断我们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A、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 B、是否做到“三个有利于” C、是否大多数人的积极参与 D、工作进展是否顺利畅通 13、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阶级斗争 B、物质利益原则 C、改革 14、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 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5、我国的强国之路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对外开放 C、改革开放 D、发展高科技 16、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 A、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 B、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扩大到国际劳务合作和跨国经营 D、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

历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历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中国政府6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改革开放30年来,政府机构进行了六次较大的调整:一是1982年,改革内容主要是干部队伍年轻化、大幅度撤并经济管理部门,并将条件成熟的单位改建为经济实体组织的政府机构改革;二是1988年,主要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实行“三定”为重点的政府机构改革;三是1993年,主要是政企分开为中心的政府机构改革,以加速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四是1998年,以中央政府人员、机构减半为目标;五是2003年,主要以职能划分清晰为改革目标;六是2008年以大部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为主要目标,这个阶段的政府机构改革十分艰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规范行政权力,调整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改进政府管理与服务方式,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提升公务员队伍素质,全面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完善公共财政模式,提供更多的公共福利与公共产品。 1981年,国务院的工作部门有100个,达到建国以来的最高峰。臃肿的管理机构已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亟待改革。

1982年 1982年3月8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决议。这次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减少了副职,提高了素质;在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人员编制从原来的5.1万人减为3万人。 1988年 1988年4月9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启动了新一轮的机构改革。 这次改革着重于大力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要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淡化微观管理职能。其内容主要是合理配置职能,科学划分职责分工,调整机构设置,转变职能,改变工作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完善运行机制,加速行政立法。改革的重点是那些与经济体制改革关系密切的经济管理部门。改革采取了自上而下,先中央政府后地方政府,分步实施的方式进行。 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由原有的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22个减为19个,非常设机构从75个减到44个。在国务院66个部、委、局中,有32个部门共减少1.5万多人,有30个部门共增加5300人,增减相抵,机构改革后的

浅谈改革开放给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浅谈改革开放给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沧桑巨变,令世人瞩目。作为一名90后大学生,同时也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学习了多媒体党课后,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大无畏以及高瞻远瞩,也深深高手到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巨大变化。通过学习,我也从改革开放的进步中有所思,有所悟。 作为新时代的肩负建设祖国重任的当代大学生,我无法不感叹时代的变迁是如此迅速,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无处不在。我们生活在幸福的年代,无论是住房、交通还是娱乐、教育,不断地变化都在给我们带来惊喜。改革开放作为中国社会的第二次革命,是一次多么伟大的壮举,它给国家带来了新的生机,给广大人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在这个历史巨变的背后,不知道蕴含了多少中华儿女的智慧和汗水。同时,这其中也蕴含了很多深刻道理。在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多媒体课之后,我自己也得到一些感悟。 一、实事求是 建国初期我们在总的方面坚持实事求是,遭受战乱破坏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新民主主义建设全面展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一五计划”进展顺利。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建国后的前8年,我们搞的不错,政策是恰当的,发展是健康的。当然,在个别方面也有不实事求是的缺点。1957年反右派斗争后,党的指导思想逐渐背离甚至完全背离事实其实的思想路线和作风,“左”的错误越来越严重。 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1978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真理标准大讨论,打破了“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的确立,犹如打开了长期封闭的闸门,使中国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极大地涌现出来。改革开放30年来,是高举实事求是的30年。一方面,实事求是的内涵得到丰富和发展,被正式确立为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在论述思想路线时,还强调“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从动态的、发展的视角拓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内涵。另一方面,创造性的运用实事求是原则拨乱反正并制定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直接思想之源。 实事求是,是从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出的,是用三十多年的伟大成就来见证的。同样,这一不变的真理,也可以应用于我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面对当前形势下,一些违背实事求是原则的发展原则,作为大学生的我倡导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挖掘自己的优势,并充分发挥,在未来的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尊重经验,敢于创新 邓小平同志说过,改革开放中的许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因此,对于广大群众在改革中创造的新事物,只要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我们就要认真总结,大力推广。

改革开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

改革开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 一.改革开放 1.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所谓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首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 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南巡讲话发布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宣布新时期最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改革进入新的改革时期。2013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而历史证明了改革开放确实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作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这是强国之路,也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2.背景 此时国内情况混乱,由文化大革命产生的错误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灾难;而国际环境也不容乐观,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的更快发展,使得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拉大。 例如在经济上,至1978年为止,中国都是采用计划经济,它曾一度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经济标志之一,自1950年代以来中国的计划经济虽然曾一度为中国早期的经济恢复和初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3624亿元,比1965年的1716亿元[4]? 翻了一倍多,年均递增率达6.8%,并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其弊端日渐明显,人民依然贫苦,技术也比较落后,一切以计划为纲,无法适应消费群体的需要,即使有钱也难以买到需要的商品,并且失去了发展经济的动力,更关键的是,经过文革后,中共出现一定程度的执政危机和信任危机。 在如此大的压力之下,想要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改革是唯一的出路。

历次大部制改革及其影响

历次大部制改革及其影响 班级:基层行政管理班 姓名:胡文训 学号:3100310044

摘要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务院进行了七次的国务院政府机构改革,或者称“大部制改革”。极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本世纪中叶进入中等发达国家奠定了基础。本文针对改革开放后历次政府机构改革,就其内容和影响展开论述和分析。 关键词:政府机构改革(“大部制”改革)、职能转变、人员减少、部门减少

目录 绪论 (1) 一、1982年改革 (1) 二、1988年改革 (6) 三、1993年改革 (7) 四、1998年改革 (9) 五、2003年改革 (10) 六、2008年改革 (11) 七、2013年改革 (12) 结束语 (14) 参考文献 (15)

绪论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了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做了不懈的努力,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政府机构,为了管理的需要,几乎处于臃肿的状态,对此,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共进行了数次的“大部制改革”。所谓“大部制”改革,就是政府把那些职能相近、管理权限相同的部门合并成一个大部门,实行统一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分别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和2003年、2008年、2013年进行了七次规模较大的政府机构改革。 一、1982年机构改革着力点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行干部年轻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再次背景下,1982年第一次大部制改革由此展开,此次改革历史三年之久,首先从国务院开始,自上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个人总结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 观后感 观看了前面几集,觉得发展到现在的社会主义阶段真的很不容易。这是经历了多少伟大前人的努力与鲜血得来的。我们生活在现在这个年代真的很幸福,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铭记历史,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以更好地生活。

我觉得空想社会主义确实很美好。在空想社会主义中,人们都参加劳动,按需分配,人们也不会多拿,一切井然有序,人们幸福快乐地生活。确实很值得向往。不过现实是残酷的。现实不是这样简单的。这也是这种制度不存在于当今社会的原因。 莫尔引发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尚处于原始公社阶段的美洲印第安人那种共同拥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生活资料的情景,正是他的向往。莫尔相信自己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奥秘:许多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人类的私有制度。私有制度是万恶的根源。然而私有制度却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阶梯。正是因为有了私有制,才有了社会的不断发展,才会激发人们的创造力,才能解放生产力。正如西方社会所推崇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私有财产受到法律的保护。事物都有两面性,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私有制的正面作用是大于负面作用的。 观看这部片子,在观看过程中,我的心也随之跌宕起伏,思绪万千。我感受到的是历史的沉重感与历史的无奈。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历史,正面历史。 继而我观看了第41集《百年团聚》,体验了香港澳门回归时所遇到的困难与人民的欢呼。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时刻,至此英国终于结束了在香港的殖民统治,葡萄牙也结束了在澳门的殖民统治,香港和澳门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正如江泽民对这些曲折的预料:“英国原来是个殖民国家,现在要他们从香港退出来,他们愿意吗?不愿意。香港是英国曾经取得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