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年级人教版求小数的近似数教案

最新四年级人教版求小数的近似数教案
最新四年级人教版求小数的近似数教案

小数的近似数

一、复习铺垫,促进迁移。

1.根据需要,求下面信息中的近似数,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太阳的直径是1389000千米,大约是多少万千米?

(2)梵天寺是92650人,大约是多少亿人?刚才同学们在求近似数的过程中,都用到了什么方法?(1、为什么都是看下一位?2、后面的数位省略了,前面的数位怎么了?)2.刚刚我们一起复习了整数的近似数,我这里还有一些数,他们?什么特点?一起来学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板书课题:小数的近似数]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引导探究,方法迁移

最近豆豆的学校在体检,豆豆去测量了身高。

1.出示情境图,请学生说出豆豆身高。

2.出示例题,发现数学信息。

豆豆的身高是0.8845米,小明说:“豆豆的身高约0.88米”,小宁说:“豆豆的身高约0.9米。”小红说:“豆豆的身高约1米。”

师:为什么会有三个不一样的近似数呢?

3.研究小明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那0.8845是怎样得到0.88的呢? A.独立思考:要保留到哪个数位?关键看哪个数位? B.把你的想法和同桌分享一下。 C.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其他学生做补充。 D.共同完成板书内容。

(2)小结:你们刚才是利用什么方法求0.8845保留两位小数的? 你们很了不起,能运用我们以前学过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来解决求小数的近似数!

4、还有小红和小宁的,我们分组研究下。

(二)小组探究,积累经验

1.明确任务要求:

把0.8845再依次保留一位小数,保留整数,你能试试看吗。(完成在练习本上,之后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0.8845保留一位小数是()

0.8845保留整数是( )

3.通过刚才我们求近似数的过程,你觉得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两点: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②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

(将方法板书)

2.知识运用。

(1)0.984保留一位小数时应保留到哪个数位?关键看哪个数位?保留整数呢?

(2)近似数1.0末尾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写成了1.0才能使人知道这个近似数是保留了一位小数,是省略了十分位后面的尾数得到的,它起到“占位”的作用。)

(三)深入探究,突破难点。

1.结合实例,体会1与1.0的不同

师:到底1和1.0表示的精确程度有什么不同?我们通过这样一个练习,也许你就明白了。(1)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后是1.0,这个两位小数可能是多少?一个两位小数,

保留整数后是1,这个两位小数可能是多少?

(2)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3)集中汇报,整理思维成果,教师结合图示帮助理解1和1.0的取值范围不同,精确程度不同。

2.深化认知,理解精确度的含义。

理解保留位数的不同,近似数的精确程度不同。

师:像这样的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要使精确的程度更高,就需要?保留更多的小数位数)(贴黑板条)

会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了吗?(看看哪位同学做的又快又准确) 4.808(保留整数)1.995(精确到百分位)9.0548(保留一位小数)

三、检测练习,评价反馈。

(一)基本练习

1. 判断。

(1)3.56精确到十分位是4。()

(2)近似数是6.32的三位小数不止一个。()

2.填一填。

(1)7.996保留两位小数约()。(2)6.386精确到百分位约()。(3)9.433精确到百分位约是()。(4)8.995精确到十分位约(),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二)实践应用: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今天谁的课堂表现最值得你学习?小数的近似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课余留心观察,看还有什么地方用了小数近似数,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五、拓展提升。(思考题)

妈妈买水果,电子秤上显示要付21.385元,妈妈应付多少元?说说你的理由

运用到今天所学知识,猜猜老师的身高。老师的身高大约是1.8米,老师的实际身高是两位小数,猜猜老师的实际身高是多少米?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近似数(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七单元导学指导案 课题:近似数课型:新授探究课课时:第8课时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自学课本第课本第91例10和“做一做”及92页练习十八第4题,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帮扶生不做。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法:谈话、启发法。 学法:小组合作研讨法。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一、导学目标 (一)、独立尝试(预习) 自学课本第91、92页例10和“做一做”及练习十八第4题。 (二)、复习并检查(温固),多媒体或小黑板出示。 1、接着数数。 1998、()、()、() 9997、()、()、() 497、()()、() 2、按照要求排列下面各数。 1001 996 1008 () > () > () 205 306 402 ()< ()< ()(三)1、引入课题: 游戏引入(猜数)教师或学生悄悄指定一个4位数,学生猜猜是什么数。猜

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所猜数是否与目标数接近,猜中为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近似数。(板书课题:近似数) 2、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齐读目标)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导读探究) (一)、教学例10 1、出示主题图的图画和文字,让学生读一读图画下面的文字。 (1)引导学生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近似数“将近10000人”的含义。请猜猜参 赛运动员人数的准确数是多少? 猜中之后提问:你如何想到这个数的? (2) 9985和10000都表示参赛运动员人数吗?有什么不同? 说说图中两人关于参赛运动员人数的说法有什么不同?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说一说“将近10000人”是什么意思? “有9985人”是什么意思? (3)交流汇报。 指出:9985这种说法特别准确,所以它是一个准确数,把像9985这个很准确的数字叫作“准确数”。 9985接近10000,比较容易记住,所以10000是一个近似数,10000这个和9985接近的数就叫作“近似数”。 (4)比较9985和10000这两个数,体会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数更容易记住。(5)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近似数了吗?谁来说一说。 小结:近似数是指大约是多少的数,也是与实际比较接近的数。 近似数更容易记住,所以,近似数一般选情况下择最接近的整百、整千、整万数,方便记忆。 (二)、生活中的数学:在生活中,有时不需要用准确数,用近似数就可以了,你还能举出近似数的例子吗? 举例: 1、二年级同学304人,可说大约300人。 304和300各表示什么数?(304是准确数,300是近似数。) 2、购物总价钱2998元,可说大约3000元。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小数的认识6.1小数的认识(教案)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1课时小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69页,小数的意义。 ◆教学提示 本课时教材首先选择“鸟中之最”的知识为素材,了解其中的小数。接着,通过一根跳绳的长,买一瓶饮料和一个面包所需要的钱数等实例,说明人们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常常用小数表示,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小数是由于生活中的实际需要产生的。最后,通过具体数的举例,说明什么是整数,什么是小数,介绍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交流“鸟中之最”中的数学信息,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信息的实际意义。另外,为了介绍小数各部分的名称,要使学生了解整数的概念。关于整数的概念,不要做更多的介绍,只要让学生知道以前学过的自然数都是整数就可以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整数,认识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能说出具体事物中小数表示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己读小数,认识小数意义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热爱鸟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 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包括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能说出熟悉的具体事物中小数表示的意思。 难点

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小数表示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超市促销海报。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知道你们都见过哪种鸟?你最喜欢的是哪一种呢?生:麻雀、燕子…… 师:(出示68页)观察情境图,看一看这些都是什么鸟,再读一读它们的介绍。 生:(交流阅读) 师:分别说一说这些数都是什么数,用到了哪些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呢?举例说明。 生:这些数都是小数,单位有厘米,比如蜂鸟体长只有5.8厘米……师:你能描述一下5.8厘米有多长吗? 生:蜂鸟的体长不到6厘米,和我们一根手指长度差不多;体重还不够两个2分硬币重;信天翁两翼张开大约跟客厅的宽度差不多……师:大家说的非常棒。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使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利用熟悉的生活常识将学生引入到课堂中、引入到知识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有小数。人们在测量和计算时,得到的结果往往不是整数,常常用小数来表示。(展示幻灯片) 师:谁来跟大家读一读呢?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案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怎样准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生活中有许多小数的信息,你收集到了吗?(此处安排收集资料。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近似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体会近似数的应用价值) 生:汇报,教师按准确数和近似数把学生提供的信息中的小数分成两种写在黑板上。 师:谁注意到了老师为什么把同学提供的这些小数分成两种写在黑板上呢?(生通过观察回答) 师: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必说出小数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同学们看一看自己收集到的信息中有这样的情况吗?(生汇报和小数近似数有关的信息。) 师:听了同学们的汇报,你有什么感受呢?小数的近似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这么广泛,怎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师板书课题。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卡片出示) 986534 58741 31200 50047 398010 1487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 32□645≈32万 47□05≈47万 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如:如豆豆的身高0.984米,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精确,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 ) 二、新授 师:豆豆的身高0.984米,我们一般怎么表述豆豆的身高? 你是怎样得出豆豆身高的进似数的? 师:你们能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求出这个小数在不同情况下的近似数吗? 生:自己练习在练习本上做一做,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看一看有没有争议的地方。并引导学生按顺序进行汇报。 生:(1)学生汇报保留两位小数求近似数的思维过程,并再找一名同学进行汇报,加深对方法的理解。 (2)保留一位小数,有争议吗?找同学汇报自己的想法。学生讨论近似数是1.0还是

部编人教版四下数学第9课时《小数的近似数》教案

第九课时小数的近似数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教材呈现了豆豆测量身高这一现实情境,说明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引出学习内容。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学生学习经验的迁移,通过讨论交流指导学生提炼方法,加深对小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核心能力 借助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提炼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培养迁移类推的学习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三)学习目标 1.借助具体情境,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交流讨论出求近似数的方法,会根据需要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理解小数近似数的精确性。进一步感受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感。 (四)学习重点 根据需要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五)学习难点 明确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的原因。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预习任务:妈妈到超市买东西,交费时屏幕上显示的是25.38元,按照“四舍五入”的要求,它需要交费多少钱?(收费时只保留一位小数)思考: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是什么? (二)课堂设计 1. 复习导入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课件出示)986534 58741 31200 50047 398010 14870

(2)下面的□里可以填哪些数字? 32□645≈32万47□905≈47万 (学生填完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3)交流预习作业。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需要求小数的近似数。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复习求整数的近似数引入新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由旧知迁移到新知,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为新知的探究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问题: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豆豆的身高是0.984 m) (2)探究求近似数的方法。 ①豆豆的身高是0.984 m。说明已经精确到了毫米,平常不需要说得这么精确,那我们一般怎么描述豆豆的身高呢?(出示课堂活动卡,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两种情况:①豆豆的身高约是0.98 m;②豆豆的身高约是1 m) ②你是怎样得出豆豆身高的近似数的? 生1:我用“四舍五入”法把0.984保留两位小数。因为在生活中,表示身高的米数通常是两位小数,也就是精确到厘米。把0.984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千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数不满5,舍去,求得近似数是0.98。 生2:我用“四舍五入”法把0.984保留整数。保留整数就要看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是9,满5,向前一位进1,求得近似数是1。 教师小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与求整数的近似数相同,也是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位数。教师板书: 0.984≈0.98 ↑小于5,舍去 ③如果要保留一位小数,应该怎么做呢? 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0.984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是8,满5,向十

【教学设计】四年级《近似数》精品教案

《近似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77页例8及练习十六第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接着数数。 1998、()、()、()

9997、()、()、() 497、()()、() 2、按照要求排列下面各数。 1001 996 1008 () > () > () 205 306 402 () < () < ()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作好铺垫。 二、新课教学 1、组织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出示例8的主题图。 聪聪去调查了育英小学的学生数,他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育英小学有1506人,约是1500人。”育英小学到底有1506人还是1500人呢?为什么?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思考:后半句约1500人是什么意思? 小组汇报:

A、认为育英小学的认数是1506人,因为他告诉我们就是1506人,后半句他说的是约是1500人,是说他们学校的人数和1500人的差不多。 B、也认为育英小学有1506人,他说约有1500人是大概就是1500人的意思。 师小结:我们把1506这个很准确的数字就叫做“准确数”,而1500这个和1506差不多的数就叫做“近似数”。(边说边板书) 引导学生明白近似数更容易记,因为它正好是正百数。 出示例8主题图比较一下1506和1500这两个数,体会一下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数更容易记住 (2)聪聪那天不仅调查了育英小学的人数,还调查了新长镇的人数是9992人,约是()人,先独立填填,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谁来说说你写出的近似数是多少? 个别汇报: A、约是10000人,因为我觉得9992人接近10000人, B、我写的是“约9990人”因为9992人和9990只相差2。 同学们你们同意哪位写的呢?为什么? 师生小结:我们用近似数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容易记住,所以,一般我们都用整百、整千、整万数。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认识》教案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五、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进一步认识小数的过程。 2、知道整数和小数,认识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能把复名数改写成较大单位的小数。 3、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热爱鸟的情感。教学重点: 认识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会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 能把复名数改写成较大单位的小数。 教学手段及方法: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交流互动,从而突破重难点。 情景引入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吗? 生:喜欢 师:谁愿意说说你知道什么鸟啊! 生:我知道海鸥;我知道燕子;我知道蜂鸟……. 师:看来同学们真的很喜欢鸟,那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鸟和最小的鸟是什么鸟吗? 生:我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了解世界上最大的鸟、最小的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小数的学习欲望,同时也增加了爱国主义热情。)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师:看来同学们的知道的知识真不少,平时一定是个喜欢看书的好孩子,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关于鸟的知识,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60页,认真读一读,看看自己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 生:我知道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最小的蜂鸟体长只有5.8厘米,体重是1.6克。 师:谁愿意用生动的语言再来读一读? 生读师板书: ●蜂鸟体长:5.8厘米体重:1.6克 生:我还知道了信天翁是海鸟中最大的鸟,也是翅膀最长的鸟,它的身长有1.34米,两翼张开有3.6米长。 师:读的不错,谁愿意在读一读? 生读师板书: ●信天翁身长:1.34米两翼:3.6米 生:我还知道了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体长:2.3 身高:2.75米 体重:156.5千克 师:多么美的画面啊!谁还愿意读? 生读师板书: ●鸵鸟:身长:2.3米身高:2.75米体重:156.5千克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厘米和米是什么单位,克和千克是什么单位? 生:厘米和米是长度单位;克和千克是质量单位。 师:说的非常好,蜂鸟的身长5.8厘米,体重1.6克,那你们能用手势或其他物品表示一下蜂鸟的身长和体重吗? 学生交流: ● 蜂鸟的身长和我的手指头差不多,真是太小了。让同学们拿出尺来看一看,有多长。

最新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能正确地用“四舍五人法”求近似数. 3.使学生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取近似值对结果的精确程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 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挂图 4. 标签 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生成情境 1.我们已经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求出下列各数省略万后面尾数后是多少? 12 953 560 890 20 114 536 2.省略千后面的尾数又是多少? 3.求整数的近似数,用的是什么方法? 4.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和整数的方法类似. 二、自主探究

1.揭示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小数的时候,有时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 需要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3.课件出示例1. 豆豆身高0.984米,平常没有必要说的那么准确,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够了,怎样求小数的近似数呢? 0.984米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保留整数分别是多少呢? (1)学生独立练习. (2)小组内交流. (3)策划表现方案. (4)全班交流. [学法尝试:根据整数“四舍五入”的方法,小数要保留两位小数,就 看第三位小数,0.984的第三位是4,小于5,舍去,因此0.984米≈0.98 米.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第二位小数,第二位是8,不管第三位及后面的数,8大于5,向前一位进1,而前一位是9进1变成了10,因此0.984米≈1.0米.要保留到整数,就看第一位小数,也就是十分位上的数,而不管百分位、 千分位上的数,因为9>5,向前一位进1,0.984≈1米.] 4.全班讨论:0.984保留一位小数0.984≈1.0,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 各小组分别发表意见,老师给予点评. [学法尝试:0.984≈1.0=1,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因此保留为1.0时,就是1,大小是不变的.] 5.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2.953 18.346 9.538 4 19.823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 小数的近似数(2课时)

5小数的近似数 第1课时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内容 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教材第52页例1) 教学目标 1.理解求近似数时,精确度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正确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 3.经历求小数的近似数的过程,体验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的方法。 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前面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如:在商店买菜时,电子秤上显示总价是7.53元,而营业员只收7元5角。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精确,只要知道它的近似数即可,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 (板书: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二、学习新课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出示教材第52页例1豆豆测量身高的情境图。 (1)提问:读情境图,你能找出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吗? 学生读图,汇报。 ①已知信息:豆豆身高0.984 m,亮亮说:“豆豆高约0.98 m。”红红说:“豆豆高约1 m。” ②所求问题:他们是如何得出豆豆身高的近似数的? (2)追问:对于上面的已知信息,你是怎样理解的?

全班交流,汇报结果。 ①“豆豆身高0.984 m”,这里的0.984是测量时精确到毫米得到的。 ②“豆豆高约0.98 m”,这里的0.98是精确到厘米得到的。 ③“豆豆高约1 m”,这里的1是精确到米得到的。 (3)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上面不同的结果呢? 明确:0.98和1都是0.984按不同要求取的近似数。 (4)回顾:取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用到的方法是什么? 明确:取一个整数的近似数时,一般用“四舍五入”法。 提示:“四舍五入”法同样适用于小数取近似数。 (5)议一议:下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0.984是如何得到0.98的?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代表发言。 “豆豆高约0.98 m”,这里的0.98 m是把豆豆身高0.984 m保留两位小数得到的结果。 追问:它是如何取的两位小数? 明确:按要求把一个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时,一般要看千分位,如果千分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5,就要向百分位进1,如果千分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去。 板书:0.984≈0.98(保留两位小数),因为千分位上的4小于5,所以舍去。 (6)思考:“豆豆高约1 m”,这里的1 m是把0.984 m保留整数得到的结果。一个小数怎样才能保留整数呢? 明确:一个小数,如果保留整数,就要看这个小数的十分位,然后按照“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板书:0.984≈1 (7)提问:如果0.984保留一位小数,结果又是什么呢? 明确:把0.984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百分位,百分位上是8,大于5,要向十分位进1,十分位上是9,9+1=10,接着向个位进1,个位上0+1=1,所以0.984保留一位小数是1.0。 板书:0.984≈1.0(保留一位小数),百分位上8大于5,向前一位进1。 思考:后面的“0”可以省略不写吗? 明确:不能,因为要是省略就变成精确到整数部分的个位了。 注意: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52页“做一做”。 (1)0.2612.01 1.10 (2)3.70.69.1 2.完成教材第54页“练习十三”第1~2题。 第1题:1010.09.9610.90.915151.551.462 2.0 2.00

小学三年级数学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近似数的概念. 2.使学生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能正确运用四舍五入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归纳求万以内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出示卡片,进行口算练习. 604=57-20=364=3006= 729=3070=234=25+8=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拿出直尺测量一下教科书封面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学生测后:20厘米多一些,接近21厘米.

教师明确:如果我们不需要非常准确的结果,可以认为教科书的长大约是20厘米. (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上面的情况.例如:今天早晨老师买早点,花去了2.1元,我们可以说花去了2元左右;又如:小明家路学校495米,我们可以说小明家距学校大约500米.在这里,我们就把2元钱、500米叫做2.1元和495米的近似数.(板书) (3)近似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过近似数?(学生自由回答) 引导学生回答:我们伟大祖国的陆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大约960万平方千米) 哪位同学知道我国的人口约为多少亿?(十二亿) 2.教师:以上一些数据,都是一些近似数.那么,究竟怎样来一个数的近似数呢? (1)出示例9:同学们浇树,浇了206棵松树,浇了284棵杨树,求这两个数的近似数.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总结说明:因206与200相差6,而206与300相差94,所以206最接近200,也就是说,206的近似数是200.板书:206200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案

《求小数的相似数》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第71页《求小数的相似数》。 教学目标 .借助已有经验,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相似数的方法,能够正确地求一个小数的相似数。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初步学习用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学习数学知识。 3.通过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解题的优良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谈话:同学们,本单元前面几个信息窗我们学习了形形色色的鸟蛋和龟蛋带给我们的数学知识。本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本单元最后一个信息窗——绿毛龟蛋带给我们的数学知识。 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画面,你知道了什么?你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合作交流。 2.谈话:“这节课重点解决‘他们说的结果为什么不一 样’和‘绿毛龟蛋的宽径约是多少’这两个问题。其他问题放在‘问题口袋’里以后解决,可以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通过清撤生动的情境图中出现的两位同学例外的测量结果让学生观察讨论,学生意见不一,于是需要寻找正确的判断方法,由此激起学生探寻新知的剧烈愿望。

二、探究新知 .学生独立思考‘他们说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这一问题。 谈话:观察两位同学说的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小华读出的结果是一个一位小数,小明读出的结果是一个整数。 谈话:对,求3.94的相似数,根据例外的要求,既可以保留一位小数,也可以保留整数。请同学们选择一种情况,根据我们求整数的相似数的方法,研究一下怎样求一个小数的相似数。 学生独立研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 谈话:哪位同学愿意说说你是怎样求3.94的相似数的?把你的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谈话:你的方法很正确,还有哪位同学与他求得的相似数例外? 谈话:你的方法也很正确。因此,我们在求一个小数的相似数时,依然运用了“四舍五入”法,关键是看精准到哪一位。 2.学生独立思考“绿毛龟蛋的宽径约是多少”?这一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时候小数的相似数的2”,“什么时候小数的相似数的2.0”。 讨论得出:求一个小数的相似数时,保留小数的数位例外,精准程度也例外。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在观察中探究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观察讨论过程中教谈话为学生创设解放选择的空间,让学生体会解放选择的松弛和怡悦。 三、巩固应用 .黄河的流域面积是75.14万平方千米。(保留一位小数)

小学四年级上册《求近似数》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求近似数》教案 教科书第14-15页例5、例6,“做一做”及练习二第3-5、7-8题。 1.会将整万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2.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以内数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1.重点:能把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 2.难点: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3.关键:把生活中的某些镜头带到学生面前,由果到因,让学生体会“近似值”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1.投影出示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图片,介绍白细胞:能消灭病菌,清洁血液;红细胞:能输送氧气。一小滴血液含有:红细胞:5000000个,白细胞:10000个。

2.让学生把红细胞和白细胞的个数读出来。 ①按照四位分级的方法把上面三个数表示成下面形式: 500 0000 1 0000 ②让学生读出二个数:五百万、一万。 ③教师:读了这些数以后,你发现了什么? ④教师根据学生的读数过程作如下板书: 500 0000=500万 1 0000=1万 3.学生观察、比较等号右边与等号左边的数。 ①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等号右边的数与等号左边的数有什么不同? (等号右边的数省略了万位后面的尾数,等号左边的数没有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②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等号两边的数大小完全相同) 4.学生小组讨论: ①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只需要去掉万位后面的四个“0”,并写上“万”字。) ②用万作单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 (用万作单位表示数既简单又不容易写错,使人一看就知道数的大小。) 5.小结:为了读数和写数的方便,今后我们可以直接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数。 6.练习: ⑴让学生独立完成第14页“做一做”1、2题,师巡视。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

课题: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内容:教材34~35页例2、3、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小数的小数部分的数位、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2.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会正确读写小数。 过程与方法: 经历小数的读、写过程,体验迁移、比较的学习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读小数,体验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各部分的数位顺序 教学方法:提供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自悟。 学习方法:根据经验,迁移、比较、归纳。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复习整数的读法 3804 25008 3527005060 教师课件出示课件(第一张),指名学生读书 2,让学生回顾整数的读法。(指明学生回答) 3,完成导学案,(1)整数的计数单位有:()。(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二、谈话引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陆地上最高的动物是什么吗?对,是长颈鹿,长颈鹿仅颈长就达2米,它高头大眼,素有天生的“望塔”之称,因而是最善于侦察敌情的。你看,儿子为了取得侦察员的资格,跟父亲比起了高矮呢!(出示第二张幻灯片主题图) 观察图中的数字,这是两个什么数呢?请大家读一读。学生读,教师板书:1.8,5.63,12.378。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的读写法。 (板书课题: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三、探究新知 1,认识小数的组成。(出示幻灯片4) (1)根据板书三个小数:1.8,5.63,12.378。进行讲解。 指出:小数里,小圆点叫小数点,它的左边是整数部分,不能说整数,它的右边是小数的小数部分。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1 . 8 5 . 63 12 . 378 (2)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师:小数的整数部分和我们前面所学的整数表示的意思一样,个位的数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根据提示自己整理出一个小数数位顺序表,自学导学案2,合作完成导学案3,然后在汇报。)出示课件5,

最新四年级人教版求小数的近似数教案

小数的近似数 一、复习铺垫,促进迁移。 1.根据需要,求下面信息中的近似数,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太阳的直径是1389000千米,大约是多少万千米? (2)梵天寺是92650人,大约是多少亿人?刚才同学们在求近似数的过程中,都用到了什么方法?(1、为什么都是看下一位?2、后面的数位省略了,前面的数位怎么了?)2.刚刚我们一起复习了整数的近似数,我这里还有一些数,他们?什么特点?一起来学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板书课题:小数的近似数]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引导探究,方法迁移 最近豆豆的学校在体检,豆豆去测量了身高。 1.出示情境图,请学生说出豆豆身高。 2.出示例题,发现数学信息。 豆豆的身高是0.8845米,小明说:“豆豆的身高约0.88米”,小宁说:“豆豆的身高约0.9米。”小红说:“豆豆的身高约1米。” 师:为什么会有三个不一样的近似数呢? 3.研究小明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那0.8845是怎样得到0.88的呢? A.独立思考:要保留到哪个数位?关键看哪个数位? B.把你的想法和同桌分享一下。 C.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其他学生做补充。 D.共同完成板书内容。 (2)小结:你们刚才是利用什么方法求0.8845保留两位小数的? 你们很了不起,能运用我们以前学过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来解决求小数的近似数! 4、还有小红和小宁的,我们分组研究下。 (二)小组探究,积累经验 1.明确任务要求: 把0.8845再依次保留一位小数,保留整数,你能试试看吗。(完成在练习本上,之后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0.8845保留一位小数是() 0.8845保留整数是( ) 3.通过刚才我们求近似数的过程,你觉得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两点: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②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 (将方法板书) 2.知识运用。 (1)0.984保留一位小数时应保留到哪个数位?关键看哪个数位?保留整数呢? (2)近似数1.0末尾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写成了1.0才能使人知道这个近似数是保留了一位小数,是省略了十分位后面的尾数得到的,它起到“占位”的作用。) (三)深入探究,突破难点。 1.结合实例,体会1与1.0的不同 师:到底1和1.0表示的精确程度有什么不同?我们通过这样一个练习,也许你就明白了。(1)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后是1.0,这个两位小数可能是多少?一个两位小数,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认识小数》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88页-89页教学内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学生通过实际测量,感知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学生经历汇报已经掌握的小数知识的过程,以及举生活中小数实例的过程,感知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学生经历用用米作单位表示测量结果的探索过程,体验到“从简单情况入手找规律”思想方法的作用,并对这种思想有初步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价格记录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买东西,买东西就需要了解商品的价格。下面大家就把商品价格调查表拿出来,小组交流一下,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商品。 2、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喜欢的商品的价格是多少? 3、生:疑惑,提出(小数)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课件展示)小红去文具商店买尺子,柜台里尺子的品种还真多,小红会买那种价格、的尺子呢? 生:1角、7角、2角、8角。 师:大家看,这几种尺子的价格都是用---(角)做单位的,如果用元做单

位,怎样用分数表示尺子的价格呢? 根据学生回答,对应着上面价格板书:1/10元、7/10元、2/10元、8/10元。 还有没有其他的表示方法? 小组交流讨论,并汇报结果。 2、比较各小组不同的方法,统一成“0.1”格式。 3、知道“0.1”是什么数吗?(板书课题:认识小数),看来同学们已经成功的打开了小数之门,让我们来读一读自己亲自创造的小数:零点一。 4、小数中的这个小圆点,就是小数点。它一般写在一个数字的右下角。大家可不要小看这个小点,有了它,这个数就是小数,没有它,这个数就不是小数。 5、同学们,你们真是伟大,你们知道吗?数学家也是像同学们这样创造出小数的。(展示课件) 6、人类几个世纪的创造,同学们短短的几分钟就能也能完成了这样的创造,值得骄傲!让我们再自豪的读一遍:一角=1/10元=0.1元。 7、角和元是我们的金钱单位,你还知道哪些单位? 8、那么长度单位中,1米30厘米我们能不能用米来表示呢?小组探索交流并汇报后。交流提示(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从简单情况入手,找规律”(板书)的方法。比如说,我们要想研究1米30厘米可以写成多少米,1米已经是用米作单位了,我们只需要研究30厘米是多少米就可以了。而研究30厘米是多少米,我们就可以从简单情况入手,找找规律。比如说,我们可以先研究1分米是多少米、1厘米是多少米!) 9、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 1米是1/10米,还可以写成0.1米。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1厘米是1/100米,还可以写成0.01米。 10、现在你知道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米了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请你把自己的身高用米来表示。 2、1米是()分米 1分米是()/()米,还可以写成()米 3分米是()/()米,还可以写成()米 1米是()厘米 1厘米是()/()米,还可以写成()米

四年级数学下册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案 人教版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使学生会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使学生会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我们已经学过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请大家回忆一下,43958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多少?560890、20114536呢?如果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近似数是多少? 二、新课 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例1:2.953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和整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 (1)首先要理解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和整数的含义。它们还可以怎样表述? 引导学生理解,保留整数就是省略整数后面的尾数,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 (2)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明确,仍然用四舍五入法。省略部分最高位是5或5以上的数,省去尾数后在前一位加1,是4以下的数则舍去。 让学生试算得出:2.953≈2.95 2.953≈3.0 2.953≈3 让学生逐题说明是怎样求出近似数的。

提问:上面求出的近似数3.0,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上面求出的两个近似数3.0和3,哪个更精确些? 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3.0是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3是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所以3.0要更精确些。因此,近似数3.0末尾的0不能去掉。教师可利用线段图说明两者精确度不一样。 教师总结说明: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3)试做课本“做一做”第1题:求下面小数的近似数。 3.781(保留一位小数) 0.0726(精确到百分位) (4)讨论分析:3.0和3数值相等,它们表示精确的程度怎样? ①教师出示线路图:(右图) ②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3.0,原来的长度在2.95与3.05之间.保留整数为3,原来的准确长度在2.5与3.5之间,所以3.0比3精确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 (5)小结:教师提出问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讨论知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两点: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些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合还是人。②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 (6)“做一做”第2题,分组合作学习。 3.教学例2:1999年我国生产家用电风扇61581400台.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台”作单位的数。 (1)教师提问:把61581400台改写成用“万台”作单位的数,应该用多少来除?缩小多少倍?小数点应该向哪个方向移动几位?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1581400台=6158.14万台) 教师总结说明: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写“万”字。 (2)例3下面的“做一做”第1题:把248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4.教学例3:1999年我国生产水泥573000000吨。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亿吨”作单位的数。再保留一位小数。 (1)学生讨论: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吨”作单位的数,应该怎么办?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第1课时

小数的意义 教材第32、第33页的内容及第36页练习九的第1~3题。 1.了解小数是如何产生的,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明确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3.经历小数的发现、认识过程,感知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难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多媒体课件、米尺等。 老师课前布置了收集生活中的小数的作业,现在谁能给大家说说你都在哪里见过小数? (学生汇报交流:从商店的价签上、出租车的计价表上、时间上、数学书后面的价格上……)师: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小数。请同学们估算一下,我们教室讲桌的高大约有几米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出:1米、1米多等等) 师:下面就请两位同学合作来测量一下讲桌的高(用米作单位),看看你猜测的对吗?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不是整米数,测量遇到了困难) 师: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测量结果不能用整数来表示,像这样得不到整数结果的例子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于是人们想到了用分数或者小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小数,今天我们就研究“小数的意义”。(板书: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加强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测量中体验到在测量时得不到整米数,需用其他的数表示,由此引出了“小数”,亲自体验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1.认识一位小数。 课件出示例1。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把1米长的尺子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生:10份。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每一份是多长呢?如果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又怎样表示呢? 小组合作探究:(1)学生拿出米尺观察,先比画一下“1分米”的长度。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 小数的近似数(2)【教案】

第2课时小数的近似数(2)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3例2、例3,完成P53“做一做”,P54~55“练习十三”第3、4、7、 8、9、10*题。 ?教学目标 1.经历独立探究的过程,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 作单位的数,以及根据要求保留指定的小数位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感受改写数和求近似数的实际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根据要求 保留指定的小数位数。 ?教学难点 体会改写数与求近似数的区别。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导入新课 1.复习整数的改写及求近似数。(课件出示习题) 指名学生回答。 2.师生共同回顾整数的改写、求整数的近似数以及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3.师: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探究有关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板书课题:小数的近 似数(2)]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整数的改写、求整数的近似数以及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激活对“四舍五入”法的认识,从而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自主探究,发现方法 1.探究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 (1)课件出示教科书P53例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本环节重在引 导学生经历独立探 究的过程,掌握把一 个不是整万或整亿 的数改写成用“万” 或“亿”作单位的 数,以及根据要求保 留指定的小数位 数。

【学情预设】地球和月球的距离是384400km,地球和月球的距离是多少万千米? (2)四人一小组讨论:如何将384400km改写成用“万千米”作单位的数? (3)汇报交流。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板书。 【学情预设】预设1:学生具备把一个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基础, 就是把末尾的4个0改写成“万”字。在这里可以顺利迁移到非整万数的改写。 预设2:把3844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看384400里面有几个10000, 即把384400缩小到它的万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很好,从算理入手,说得 非常清楚。教师继续追问:“万”字能不能不写?为什么?) 预设3:因为我们改写后这两个数的大小是相等的,所以“万”字一定要写,如 果去掉,那么所表示的数值就不一样了。(有道理,检查一下你们的答案,看看你写 了没有,不能漏写哦!) (4)方法小结。 师小结:把一个较大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在万 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最后去掉小数末尾的“0”。 【设计意图】给学生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把一个非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 位的数,既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又明白了改写的算理。在此基础上再概括出改写的方 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2.探究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 师:既然把一个较大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 点,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那么要把一个较大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吗? (1)课件出示教科书P53例3。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情预设】木星离太阳的距离是778330000km,木星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亿千 米?结果要求保留一位小数。 (2)师:想一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先怎么做,再怎么做呢? ①同桌交流。 ②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此问题需要先把原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再保留一位小数求出近似数。如果学生没有想到,教师要及时引导。 (3)学生独立尝试改写,做完后可以组内交流。 (4)集体汇报交流。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板书。 【学情预设】预设1:把77833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亿位的 右边点上小数点,即把小数点向左移动8位,再在数的后面加上“亿”字,最后去掉 小数末尾的“0”。所以778330000km=7.7833亿千米。 预设2:7.7833亿千米的小数点后面第二位是8,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教学例3时将 改写成用“亿”作 单位的数和保留一 位小数之后的数进 行对比,让学生更 好地理解求一个数 的近似数和将一个 数改写成指定单位 的数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