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传统风俗文化

西藏传统风俗文化
西藏传统风俗文化

西藏传统风俗文化

每个民族风俗文化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政治、社会、宗教、心理、地域、语言等方面的因素都有可能决定和影响风俗的产生和发展,而且,其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1]在此,本文通过对地缘、宗教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考察,对以藏族为主体民族的西藏传统风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作一简要的讨论。

一、西藏传统风俗文化与地缘关系

简单地说,地缘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不同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影响下形成的不同的文化传承和习俗惯例中,或者相似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中形成的相同或相似的文化传承和习俗惯例中。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表达的就是这种特有的内容与形式。在风俗文化中,地缘因素的影响是复杂的。山河、湖泊等地理因素的影响,可以构建人类风俗文化的不同空间组合。这些因素既促进又制约着一个地区的风俗,乃至整个文化的发展。同时,人类文化的演进与发展又反作用于地理环境和空间的变化。

根据西藏高原生态的特点,可以分为5个区:藏北高原区;藏中、藏南河谷区;喜马拉雅高山峡谷区;东喜马拉雅高山峡谷区;藏东“三江”流域峡谷干热河谷区。[2]实际上,上述5个生态区可概括为农业、牧业和农牧结合的3个区。在这种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居住、服饰、饮食、节庆、婚姻、信仰、娱乐等方面都会烙印着各个区域所具有的文化特征。

以居住方式为例,高海拔、低山丘陵、宽谷、湖盆、高寒草甸等为主的地貌地形和生态环境的藏北及具有类似特征的西藏其他地区,其主要的居住方式是易于搬迁移动的牛绒编织的帐篷。这种居住方式与在特定地缘关系作用下而形成的畜牧业生计和经营方式是相适应的。几千年来,牧民们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已经充分总结出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广阔无边的草原上,维系牧民世世代代延续其生命、种族与社会结构的根本物质源泉是牛羊的培育。大规模牲畜饲养的实现,并不能依靠在一两个丘陵或谷地中定点放牧而解决。由于气候等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牧民必须找到水草丰美的草场来维持和保障他们的生产生活资料——牛羊牲畜的继续繁衍。在这种特定地理环境之下产生的生活与文化的传承中,牧民对居住方式的最佳选择是便于移动搬迁的帐篷。而居住于海拔相对较低、环境条件较优越的藏南宽谷平原、阶地和藏东高山峡谷地区,由于气温、整体生态特点等因素利于农耕、定居和饲养家畜

等,使其居住方式选择为以土石结构为主的房屋。就房屋的结构和形式而言,也因地缘因素的影响而具有区域性的差别。藏南的拉萨、日喀则、山南,藏东昌都等地区的绝大多数区域和藏西阿里的普兰、札达等区域内,居住方式以土木结构的“平顶碉房式”为主。藏南、藏东的雨林区域内,其居住方式以土石或土木结构的斜坡顶房屋,并以纯木结构的干栏式房屋为主。而在藏西阿里的札达县境内,由于独具特色的水成风蚀地貌,居住形式以“洞穴式”为主,即在盆地山体的多种灰岩上凿开一个“洞穴”居住。这给高原民居的种类增添了更加丰富的内容。

很显然,地缘的因素不但对风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促进和制约作用,而且对风俗文化的消亡具有同样的作用。同时,地缘因素并不是恒常不变,气候、生态等的变化以及人类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程度强弱等诸多因素,也对地缘和风俗文化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影响。

二、西藏传统风俗文化与宗教关系

民俗的产生和传承是与宗教信仰、仪轨等相关的。甚至有些学者认为,“民俗是退化了的宗教”。尽管我们有理由反对将民俗统统归结为宗教退化结果的观点,但在人类童年时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众多丰富多彩的神话故事与信仰、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等,都是原始人对自然界和生命本身无法理解的对象所采取的一种解释方式。这种方式或行为、或口头语言的形式一代代传承下来,使形成各民族独特的民俗。

根据目前的研究,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时,高原上已经形成了苯教信仰。原始苯教以对自然的崇拜为基础,其主要内容有供奉自然神灵、祖先神,以及降伏鬼怪精灵和解除人间之各种障孽等。[3]以“地方神灵”为例,自原始社会以来,西藏各地区所形成的神灵与鬼怪的名称众多而复杂,几乎人类能涉足生产生活活动的山川河流、江河湖泊、村庄牧场等都可能会有神鬼世界的存在。这些有着众多而复杂名称的神灵鬼怪,几乎主宰着一个地方范围内人们的生老病死、生产生活活动的全部内容。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地方神灵的名单变得越来越模糊或消失在岁月的尘埃中,但直到现在,它们仍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于是,人们在路过的山口、村庄的角落、牧场的山坡、湖泊的边缘等能够深深地体验到鬼神世界对人们日常生活所具有的深刻意义。玛尼石、五彩经幡等各种“标志性”物化仪式的表达,仍然影响着现代生活的内容和形式。

宗教对民间风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很多方面并在历史的各个发展阶段,对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都产生过相应的作用。居住风俗中人们对火塘的敬畏和家神的供奉;饮食风俗中对可食用动物种类的限制;生产风俗中禁止在盛夏时,妇女们不戴围裙、邦典或头巾行走穿越于田间地头,以免动怒于地方主宰神灵而得不到秋天的丰收;[4]服饰风俗中给菩萨和护法神披挂动物皮,其主要的象征寓意为菩提心和空性觉悟;[5]丧葬风俗中藏族人普遍实行****,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缘由是与佛陀本生故事的《母虎施身》所体现的菩提心相关,[6]等等,种种宗教氛围中形成的民间风俗事象,能够反映出风俗文化与宗教间存在的密切关系。

(一)宗教与物质民俗

一般而言,物质民俗的种类主要包括“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方式及相关的习俗礼仪”[7]或“居住、服饰、饮食、生产、交通、工艺诸民俗”[8]等。根据现有研究,在佛教文化没有进入雪域高原之前,西藏物质民俗以本土宗教——原始苯教与雍仲苯教的影响为主。如果说苯教以对自然崇拜、法术、巫术及各种仪轨等作为其主要的内容和形式而形成、发展,那么与其相适应而产生的物质民俗有以供奉神灵为主的塞康[9]、供奉世间神灵赞神的赞康等建筑物,有使用于各种法术、巫术、仪轨的镶、鼓等法器、朵玛和垛等供品以及苯教上师们所穿戴的特有服饰等。这些苯教传统文化的不少内容和形式,后来被佛教文化借用或进行了改革。从吐蕃松赞干布时期开始,随着佛教文化在西藏的传播,在雪域各地逐步修建起了供奉佛教神灵的庙宇,加强了佛教文化在西藏的进一步本土化。经过100多年的

发展,8世纪中叶建立了佛、法、僧三宝俱备的佛教寺院。如今,在西藏各地我们随处可见到的金碧辉煌的佛教寺院建筑不仅在数量、规模上远远超过了吐蕃时期,而且这些寺庙建筑和宫殿等与其他建筑一起,已经成为西藏物质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

在大量的有关宗教活动或各种仪式中逐步形成的物质民俗的内容和形式是庞大而复杂的,以苯教和佛教密宗仪轨中使用的供品和圣器为例,不但其所使用的物类、品种在成为供品的条件和要求上非常讲究,而且种类复杂、数量众多。例如,朵玛是西藏宗教仪式上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供品,根据相关文献记载,朵玛至少有108个品种。朵玛大部分用面团制作,而面团用糌粑和5种面粉和水,或者三甜和三白①(注:“三甜”即砂糖、密、蔗糖(有些还翻译为冰糖、红糖、蜂蜜);“三白”即奶、酥油、酸奶。(奥地利)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著,谢继胜译:《西藏的神灵和鬼怪》(上),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18页中说:“三甜和三白主要供给善相护法神的,供给怒相护法神的黑萝卜、黑豌豆、洋葱、大蒜、劣质茶叶、做过青稞酒的酒渣等等。”)混合揉成。有时为了添加色剂,还掺上白酒、青稞酒、药水、血液、肉、松脂、毒汁等。根据供奉对象的神灵不同,朵玛在大的种类上可分为供给善相神灵的“喜歪朵玛”和供奉怒相神灵的“轧伯朵玛”。轧伯朵玛的一般形状多为直、尖形,边上饰以描绘烟云和火焰的装饰品;喜歪朵玛的形状大多数为圆形。不但如此。朵玛的颜色经常与朵玛所供的神灵或所属神系的色彩相一致。如供给赞神的朵玛大多数是红色,供给魔妖的朵玛都是黑色,等等。[10]

由于宗教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因历史、教派、僧人的学位、地位等的不同,西藏民族服饰中新出现了僧人服装。另外在生产工具、生产过程和民族工艺传统等方面,因宗教而产生的物质民俗的例子更是举不胜数。

(二)宗教与精神民俗

精神民俗的种类大致有民间信仰、宗教信仰、各种禁忌、道德礼仪、民间口承文学(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叙事诗、谚语、谜语、民间戏曲)、民间艺术(音乐、美术、舞蹈)、民间游艺和竞技等。[11]宗教在精神民俗中的反映,不仅在时间上出现早、延续性长,而且在空间上极其广泛,其内容和表现形式相当丰富而复杂。

在西藏,因民间信仰和宗教信仰而产生的精神民俗文化现象是相当普遍的。藏族居住习俗中,从选择兴建房屋的地方到全部工程的完成,都因以对某个神灵的信仰或者某种禁忌的限制,在选择建房的地方时,人们通常要察看其风水、选择黄道吉日并注意避讳等;房屋落成搬进新居之后,还要举行迎请或供养“灶神”的仪式,藏语中称为“踏腔”;使用新居的过程中,更有种类繁多的与精神民俗相关的习俗。

通常我们所见到的藏族房屋顶上树立的经幡,可看作是居住习俗中更为直观的一种民俗现象。就经幡的种类而言,大致上可分为3种:一种是印有佛陀教言和鸟兽图案的蓝、白、红、绿、黄五色方块布且一块接一块缝在长绳上,悬挂在两个山头之间,这种经幡常见于人烟稀少的高山上。一种是一条3~5米长的狭长布条,其颜色单一,或白或红,上面印有佛陀教言,布条的一侧缝接在一根粗长的经杆上,一般插立在房屋的庭院或在具有一定意义的与居住靠近的地方,这种经幡多见于工布等雨林地区。一种是五块蓝、白、红、绿、黄的无字幡条和一块单色镶边的主幡方块布,主幡上面印有佛陀教言和鸟兽图案,这些幡条分别系挂在树枝上,这种经幡常在藏族民居屋顶上见到。[12]关于经幡的出现和如何演变的问题上,根敦群培先生有这样的描述:“吐蕃大部分臣民皆属牧区,每户门上立一根长矛,这是藏民族独有的习俗。此举最早出现时表达着军威,以后演变为佛教行为。上至印度毗邻的藏区和下至汉地城镇中居住的藏民,哪怕是一户也要在门上立一根经幡,这种习俗一直保持到现在。”[13]从这段文字中不难看出,随着信仰的改变,经幡的形式和所表达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就经幡的5种颜色而言,无论在色彩的搭配,或者颜色的上下排列顺序上也不是随意创造的,它不仅体现了藏族人从远古时代所形成的对自然界的山川河流的信仰与崇拜,而且

也聚合着后期社会发展中对佛教的信仰。②(注:经幡的5种着色象征自然界的5种现象,其颜色的排列顺序从上到下依次表示为蓝色代表蓝天、白色代表白云、红色代表火焰、绿色代表绿水、黄色代表黄土地。经幡的意义很明确,它不是为了美化环境,而是祈求福运隆昌、消灾灭殃,是表现人们美好精神愿望的载体(参见参考文献[12])。)

藏族人在过藏历新年时,一定要在家中陈设五谷丰斗和各种供品,其中称为“蝶卡”的供品是由库阔(俗称为阿觉,即为耳朵之意)、聂下、穆通、博卢、宾朵等5种油炸的面食组成。该习俗的最早形成与原始苯教的祭祀仪轨相关。最初苯教实行的是以动物生祭为供品习俗,后来雍仲苯教以及佛教对之进行了改革,将生祭的动物供品变为以面食为主的各种造型的供品。而这些以面食为主的供品又相应地代替了古老习俗中每个供品所表达的象征寓意:库阔(用一块大的面片做成弧形长条的中空油炸面食)代表动物的腿骨;聂下(长条形油炸面食的中间切一刀做个缝隙)代表动物的肋骨;穆通(类似麻花)代表动物的大肠;博卢(圆形的类似麻花面食)代表动物的直肠;宾朵(形似动物心脏)代表动物的心脏。[14](三)宗教与社会民俗

社会民俗中主要包括家庭、村落、民间职业集团(行会)、岁时节日、诞生礼、成丁礼、婚礼、丧葬等内容。[15]作为社会民俗文化现象之一的丧葬文化,在其形成之日起,就与宗教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在此,我们主要通过宗教与西藏地区丧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等方面内容来举例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

众所周知,现代西藏人普遍实行的葬法是****,而远古时代乃至佛教文化传人西藏地区之前,以土葬为主。从考古发掘的资料表明,西藏高原发现的墓葬,空间上涉及到了上部阿里三围到下部朵康六岗的高原大部分区域;时间上从距今4000年左右的西藏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大约迄至11世纪前后。属于西藏新石器时代晚期发现的墓葬种类有以石材料砌筑的石棺墓、石丘墓以及竖穴土坑墓,到距今约3000年以前的西藏早期金属时代至吐蕃早期,在继承前一时期的上述几种墓葬营建方式基础上,开始逐步形成具有一定章法的墓葬建制。[16]上述所有形式的墓葬,其主要的葬法为土葬。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变迁,西藏地区所流行的主流丧葬文化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往普遍实行的土葬渐渐被****习俗所代替,从而成为一种新的普遍的丧葬文化体系。就****习俗的完整制度的确立而言,也同样经历了改革原有宗教文化的内容与形式的某种艰难、甚至是残酷的斗争过程。所以有学者认为,****起源于“天赤七王”时期:“…天赤七王?时代的这种以天神崇拜为核心的信条不仅禁锢了七位圣人的人身自由,而且还活生生地葬送了七位国王的性命,在藏族古代历史上写下了一幕悲剧。当然,这一悲剧代价则换来了藏族****的开端。换句话说,七条国王的性命酿出了藏族****的源头。”[17]尽管目前学界对藏族****的起源、发展过程等方面存在着较多的疑问和不统一,[18]但藏族丧葬习俗的形成与宗教之问的关系是可见一斑的。

三、西藏传统风俗文化与社会发展关系

社会发展对风俗文化形成的作用或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政治等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所共同拥有的观念和准则上。

(一)经济原因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类文化是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一定的社会生活现象”,[19]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的条件下,人类文化的客观存在方式和表现形式各不相同。风俗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组成内容,它必然也要表现“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一定的社会生活现象”。

根据考古发现得知,由于社会生产方式的不同,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西藏远古社会已经在生活、生产等的习俗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卡若遗址的早、中期的经济形态是以锄耕农业为主并辅之以狩猎活动和家畜饲养,中期达到鼎盛。而从早期到晚期,与蓄养活动有关的因素始终持续增长并在晚期占据了主要地位。”[20]随着卡若遗址早晚期经济形态的变化,原始居民们的生产生活方面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目前发现的锄耕农业达到鼎盛时的中期文化遗存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的居住方式中房屋的数量开始增多,聚落空间的密度有所加大;而到晚期,随着蓄养活动的不断增加,房屋数量骤然减少。

这种以经济基础变化为前提而产生、演化或异化的习俗,不仅仅体现在远古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而且同样体现在现代的藏族社会生活中。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我们的饮食习惯而言,新一代的藏族年轻人特别是城镇中的年轻人并不热衷于传统的最为基本的饮食——糌粑、酥油茶和青稞酒,取而代之的是在现代经济全球化浪潮影响下被普遍推广的面包、各种饮料和啤酒等。

在藏族传统的节日藏历新年的内容和形式上,也因经济的不断发展,发生了不少的变化。如在藏历新年期间,传统藏族人陈设供奉羊头,而现代社会中,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年货市场上可以随处购买到真正的羊头以外的各种造型和色彩丰富的用树脂或其他材料制作的羊头。这种在内容和形式上所发生的变化,既有民俗内涵的异化,也存在民俗形式的演化。①(注:关于藏族人在藏历新年吃羊头这一传统习俗的古老形式和内在意义方面,有如下一些说法:藏语中羊头称为“鲁果”,这一词语与意为“年头”或者含有“新年”含义的“罗果”谐音,为此,为了表示对新年的庆贺,藏族人不但在藏历新年之时形成了陈设供奉羊头的习俗,而且有吃头的节日风俗。另外,有些人认为,藏历新年时陈设羊头是受苯教的影响,它所象征的正是敬献牲祭的习俗。还有一些人认为,当年从大唐和泥婆罗准备迎娶两位公主之前,吐蕃有四位著名的大臣和藏王妃子一同商定迎娶公主时,各自拿着羊的不同部位的肉,

会聚在静谧的卧塘湖(现为大昭寺所在地)边上的一株核桃树下。当他(她)们将自己拿来的羊肉进行拼合时恰好拼成了一只全羊肉,他(她)们都觉得这是一件很有吉祥福运的事情,从此就形成了陈设全羊肉以表示吉祥福运的习俗,后来为方便简单而演化成了仅陈设羊头的习俗。萨孔旺堆.藏族民俗一百解(藏文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12~13)(二)政治原因

在西藏风俗文化中因为政治原因而产生的习俗也是相当多的,这种习俗甚至可以追溯到藏族的远古社会。政治因素在风俗文化中的体现,主要集中在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等级的不同。举个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例子,在解放前的西藏,人们对铁匠、屠夫等的职业持有一种非常明显的歧视,这些服务于广大人民的基本生活所需的从业者,在西藏封建农奴制度统治下的社会中,生活于社会等级结构的最低层,而当代西藏尽管在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上他们所得到的待遇已经远远超出了过去所遭遇的不平等,然而千年来形成的政治、宗教等观念和习俗共识的制约,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仍然背负着比其他人“低一等”的“包袱”。由此,人们在择偶、婚配、聚会等社会生活实践中,总是在自觉和不自觉中要讨论某个人的“骨系”到底是否“干净”或尊贵,“骨系”低贱者所使用的饮食器具不可能被别人借用或共同使用,甚至他们在宴会中的座次也不可能同其他人一样获得同一级别的待遇,哪怕是他们中的年长者的座次也不可能比所谓“骨系”干净或尊贵的年轻者的级别高。

这样一种习俗的某些内容的产生,显然与藏民族所崇尚的尊老爱幼的好风尚是背道而驰的。但作为社会习俗,它所产生的重要因素应归咎于政治因素的影响。在这里,这种习俗并不是作为一种以社会伦理道德为主体作用而产生的文化现象。

在政治因素的综合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的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准则的约束中,文化习俗也随着社会政治的变化而改变。就藏族社会礼仪习俗而言,我们也能深切地体会到这样的变化。旧西藏的藏族世俗男人在路上相遇时有如下一些不同形式的礼仪习俗:1、若遇上级别相当高的官员,则需脱帽、松开发辫而折腰等待;若遇上比前者级别稍低的官员.则脱帽、松开发辫、双手托起帽子而稍作弯腰等待即可。以上被敬者,则以点头、招手等方式来回敬对方,确些人也用合掌来表达回敬。若将对方的礼仪当作视而不见,则被认为粗俗和不懂得礼仪。

2、若遇上此自己稍高一等者,则只需脱帽、稍低头即可,被敬者的回敬是稍低头。

3、若遇上与自己同等级者,无需脱帽,仅稍作低头即可,而被敬者也以同样的方式来回敬;如果一方脱帽示敬,则另一方也要用相同方式来回敬,否则被视为不满或者不敬。不过同等级之间并不需要松开发辫,同时在同等级之间仅仅是脱帽示敬而已,并不需要双手托起帽子而等待。[21]

以上这种习俗的形成,其主要原因仍然是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影响。在当代藏族社会生活中,与人相遇的常见习俗是打招呼问候或相互握手。与过去的一些礼仪习俗相比,这些习俗的改变也许可能有多种因素,但主要的原因当与现行政治制度、政治观念与政治文化等因素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反过来说,当代藏族社会的政治制度下所形成的新的民风民俗,已经远远超出了旧西藏社会政治制度下形成的各种风俗的自由空间度,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了更加民主和人性化的风俗习惯。

当然,西藏传统风俗文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是由上述两点就能说清楚。甚至包括地缘及宗教因素在内,也不能将西藏传统风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所有原因都说得明明白白。风俗文化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和多层次的,弄明白这点对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许多因素对风俗文化的形成、发展所具有的作用和影响是相当有益的。

[参考文献]

[1]陶立璠.民俗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序言7.

[2]徐风翔西藏50年·生态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l:132~l 71.

[3]夏玉·平措次仁.西藏宗教史略(藏文版)[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16~l 7。该书中认为.西藏昌都卡若遗址出土的一座圆形祭祀石台(发掘者定该遗迹为祭祀相关)应为苯教相关的遗迹。另外可参见才让太苯教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探讨[A]大单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学术论文集(藏文版)[c].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322~352.[4][5][6]萨孔旺堆.藏族民俗一百解(藏文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122、146、139.

[7]陈立明、西藏民俗文化论[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2,(1).

[8][11][15]陶立璠.民俗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16~17.

[9]才让太.苯教塞康文化再探[J].中国藏学(汉文版),2001,(3)。文中认为.在吐蕃,最初大量兴建的是杜耐,与杜耐内容相同、但叫法不同的有耐代。杜耐是从吐蕃雅隆王朝第二代赞普木赤赞普开始大规模修建,14世纪的著名苯教史学家芭·丹杰桑布使用“耐代”来代替“杜耐”。这些建筑场所可以断定为一种苯教徒聚集进行宗教活动的固定场所。后来.在吐蕃王室的大力扶持下,遂出现“塞康”这种更加规范的苯教活动场所。根据苯教传统文献记载.塞康建筑早在象雄时期就已经存在。“塞”是象雄文.意为神,“康”是藏文,是殿堂之义。在青海湖地区.作为吐蕃苯教活化石的塞康文化,至今仍然一脉相承地延续着。

[10](奥地利)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西藏的神灵和鬼怪(上)[M].谢继胜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419~425.

[12]次多.祈求福运升腾的象征物——经幡[J].西藏民俗,1997,(3).

[13]根敦群培.白史[A].根敦群培著作(第3册)[C].拉萨: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1994:223.

[14][21]萨孔旺堆.藏族民俗一百解(藏文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10~12、12~13.

[16]霍巍.西藏古代墓葬制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3l~63.

[17]尕藏加、德吉卓玛.藏族****起源窥探[EB/0L].西藏网;另参见闫振中.****探源[A].闰振中文集·西藏秘境[C].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0:266 [18]汤惠生.青藏高原的古代文明[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377~378;汤惠生死亡与再生——藏族****和断身仪轨源流考[J].中国藏学,2001,(1).[19](苏联)B·几安德鲁先科.精神文化与人[M].罗长梅等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1.

[20]石应平.卡若遗存若干问题的研究[A].西藏考古(第1辑)[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88.

[21]多贡·桑达多吉、嘎瓦巴桑.西藏风俗文化史(藏文版)[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77~79.

论西藏民俗旅游

摘要 随着世界旅游业成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民俗风情旅游产品也以独立的资格和奇特的风采昂首进入旅游市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近些年来,国内外民俗风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对旅游业的因势利导为西藏民俗风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其开发利用初见成效。所以,要想将西藏的民俗旅游业继续做大做强,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合理规划,统一布局,才能使西藏民俗风情旅游业持续发展下去,取得更大的效益。 关键词:西藏;民俗风情旅游;现状;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佳木斯大学教务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佳木斯大学教务处 Abstract As the world tourism industry as "the morning sun at eight or nine",folk customs travel products to independent status and peculiar style head into the tourism market.China is a multi-ethnic country,56ethnic groups together to create the country's long history and splendid culture.Han and the ethnic clothing eating,weddings and funerals,hospitality etiquette,festivals,recreation,national technology,architectural forms,etc.,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formed a rich and varied folk culture landscape.These folk culture phenomenon,with its rich content,rich local color and distinctive ethnic characteristics,attracting a large number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tourists,constitu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ich tourism resources of folk,with a high tourism value.In recent years,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ustoms and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People's Government,the tourism industry make the best use of the folk customs of Tibe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provides a golden opportunity,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its initial success.Therefore,in order to Tibetan folk tourism industry bigger and stronger,we must uphold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rational planning,unified layout in order to make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ibetan folk customs go on and achieve even greater benefits. Key words :Tibet;Folk Custom Tourism;the status quo;Development

西藏民风民俗001

西藏民风民俗 节日盛会 藏传佛教在中国西藏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成为藏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西藏的节日由于受其深刻影响,而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有的已演化成纯粹的宗教节日。也许是自然环境太过严酷,也许是各种劳务甚为繁重,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民族,渴望能够改变自身的命运,祈盼上苍能够垂爱于他们,神佛能够保护他们。节日,恰恰给了人们向上苍、向神佛、向大自然一种表达的机会和场合。在节日的喜庆气氛中,人们在娱神的同时得到自娱。 藏传佛教 是中国佛教的一支。公元七世纪,佛教先后从中国的中原地区和尼泊尔传入当时的吐蕃,先是在王公贵族中间流行,后来逐渐推广到民间。 藏刀 藏语“番直”。藏刀种类繁多,男女有别,长短不异,宽窄不等,用质、装璜、式样不同;其用途也就不一样了。装饰刀要讲究用质昂贵、装璜精制、做工精

细、美观大方;做生产工具或御敌拒兽自卫武器的要讲究适用。但男女刀有严格的区别,若男刀女佩或女刀男带会闹出笑话的。 酥油茶 在西藏,家家都离不开酥油茶。酥油茶是每个藏族人每日不可缺少的食品。牛、羊是西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制作酥油茶的酥油就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 面具 藏语称为“巴”,是藏戏艺术独有的面部化装手段。早在吐蕃时期,苯教文化的祭礼仪式中所表演的士风舞、拟兽舞等百技杂艺,就采用了面具化装手段。后来由于宗教发展,高僧莲花生根据佛祖释迎牟尼关于佛教密宗四部学说中的愈加瑜伽部、无上瑜伽部里金刚舞一节(另两部为:事部、行部),组织跳神法会。于是,土风舞便与金刚舞相结合,产生了跳神舞时所戴的面具。 服饰 藏族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当中,逐渐的形成了自己的风俗礼教,生活习俗,同时也形成了藏族风格独立的服饰.藏族人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肥大。

西藏的特征与文化

世界猛犬之首——藏獒 在世界各种名犬中,西藏牧羊犬——藏獒以其勇猛机敏闻名遐迩。西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风沙雪雨变幻无常。在这样严酷的自然环境中,为了保护牛羊,藏獒长期与兽类斗勇斗智,形成了粗犷凶猛、灵活敏捷的特有秉性。藏獒是一种英勇无畏的动物,不论对手多么强大,它们从来不会退缩,而是勇敢地战斗。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布达拉宫脚下,居住着一群勤劳善良的游牧民族——藏族。有一年冬天,山洪暴发,大地被冰雪覆盖,瘟疫横行,正当藏族人民和他们赖以自下而上的牲畜在饥寒交迫中挣扎时,忽见许多身披袈裟、手摇禅铃盘坐在高大凶猛的坐骑上的活佛从天而降。活佛的坐骑就是藏獒,他们的到来,使冰雪融化、大地复苏、瘟疫消除。善良的藏族人们因此而获救。故在高原上,藏民一提起藏獒,都无不对它崇敬有加,认为藏獒是上天派来的使者,是神犬,是牧民的保护神。 同是还有另一个传说: 在广阔的高原,游牧民族主要的食物来源是牛、羊、豹子、熊和一些野生动物。在放牧间歇时,许多男性牧民带着弓箭、刀在山区打猎。有一次,一个猎手正带着弓箭在山中狩猎,忽然间从草丛中蹿出一只凶猛的豹子,他对着猎人发出震天的吼声,猎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猛兽吓呆了,上箭拉弓也来不及了。等待猎人看来只有死亡。忽然一只大狗从天而降,站在猎人与豹子之间。这条大狗对着猛兽发出一声怒吼,声如狮哮。转眼间一场惊天动地的厮杀在猎人的面前展开了。 猎人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当这条大狗带着身的血迹咬住豹子的致使部位——脖子时,猎人迅速上前,拔出腰刀朝着豹子的胸部狠狠地刺了进去。豹子发出一声惨叫,倒在地上挣挣扎几下就死了。至此以后这条狗就伴随在猎人的身边。猎人为了感谢这条大狗,给它起了一个名字“藏獒”(意思是弓弦上的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大狗渐渐和其他野兽交上了朋友,到了交配的季节,这条大狗和熊、豹子、狼、狐交配,生下了许多小狗。这些小狗有的外型像熊,有年像豹子,有的像狼,有的像狐,它们就是现在广大藏牧区多种犬类的祖先。 人们称藏獒是力可敌狮的高原圣犬,藏民通常会给藏獒戴上一个鲜红的项圈:一是让藏獒更威风漂亮,二是保护它在与野兽搏斗时免遭致命攻击。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古人云:“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苏轼《赤壁赋》中有这样一句:“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关于藏獒最早的记载是来自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游记公元1275年,他在游记里写到:“西藏人有如此大的犬只,如此凶猛,其形如藏驴,吠声如狮。”中国人说:“大智若愚,大勇若怯”。藏獒的目光很典型,总是微微闭着双眼,眼神之中含有一种蔑视的神态,那种处变不惊的沉稳气度颇具王者风范。 在一个西藏人家,如有人敲门,藏獒会机警地把头朝向门的方向,像往常一样眯着眼睛,用一种警觉的目光等待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开门后,如果家里只有小孩子,而进来的人还是一直往屋里走,似乎有什么企图,藏獒就会用低沉的、浑厚的、具有无穷穿透力的、轻轻的呜鸣声,警告来人,它会维护主人的一切,不要乱动…… 藏獒虽然凶猛,但是它在与野兽的争斗中所体现出的精神却是非常令人钦佩的,它不会故意去伤害其他动物,只要对方肯后退,它就会适可而止,不会非把对方制于死地才肯罢休。牧民达穷养了一只4岁的藏獒扎巴,一天深夜,达穷被一阵狗叫声惊醒,他赶紧起身观望。只见在羊圈旁边,扎巴正和一只野兽搏斗,两只黑影斗成一团,达穷站在一旁不敢上前。野兽一味地在攻击扎巴,而扎巴并没有使出它全部的力量,而是一次次的退让,似乎只是为了赶走野兽,并没有把野兽咬死的意思。但那只野兽似乎不达目的不肯罢休,就这样它们斗成了一团。大约二十分钟后,达穷一摇一摆地回来了,它的身上沾有血迹。达穷以为野兽死了,

西藏传统风俗文化

西藏传统风俗文化 每个民族风俗文化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政治、社会、宗教、心理、地域、语言等方面的因素都有可能决定和影响风俗的产生和发展,而且,其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1]在此,本文通过对地缘、宗教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考察,对以藏族为主体民族的西藏传统风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作一简要的讨论。 一、西藏传统风俗文化与地缘关系 简单地说,地缘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不同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影响下形成的不同的文化传承和习俗惯例中,或者相似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中形成的相同或相似的文化传承和习俗惯例中。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表达的就是这种特有的内容与形式。在风俗文化中,地缘因素的影响是复杂的。山河、湖泊等地理因素的影响,可以构建人类风俗文化的不同空间组合。这些因素既促进又制约着一个地区的风俗,乃至整个文化的发展。同时,人类文化的演进与发展又反作用于地理环境和空间的变化。 根据西藏高原生态的特点,可以分为5个区:藏北高原区;藏中、藏南河谷区;喜马拉雅高山峡谷区;东喜马拉雅高山峡谷区;藏东“三江”流域峡谷干热河谷区。[2]实际上,上述5个生态区可概括为农业、牧业和农牧结合的3个区。在这种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居住、服饰、饮食、节庆、婚姻、信仰、娱乐等方面都会烙印着各个区域所具有的文化特征。 以居住方式为例,高海拔、低山丘陵、宽谷、湖盆、高寒草甸等为主的地貌地形和生态环境的藏北及具有类似特征的西藏其他地区,其主要的居住方式是易于搬迁移动的牛绒编织的帐篷。这种居住方式与在特定地缘关系作用下而形成的畜牧业生计和经营方式是相适应的。几千年来,牧民们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已经充分总结出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广阔无边的草原上,维系牧民世世代代延续其生命、种族与社会结构的根本物质源泉是牛羊的培育。大规模牲畜饲养的实现,并不能依靠在一两个丘陵或谷地中定点放牧而解决。由于气候等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牧民必须找到水草丰美的草场来维持和保障他们的生产生活资料——牛羊牲畜的继续繁衍。在这种特定地理环境之下产生的生活与文化的传承中,牧民对居住方式的最佳选择是便于移动搬迁的帐篷。而居住于海拔相对较低、环境条件较优越的藏南宽谷平原、阶地和藏东高山峡谷地区,由于气温、整体生态特点等因素利于农耕、定居和饲养家畜

西藏如何给小孩取名,名字中包含的西藏民族文化

大概很少有人会意识到藏族人名乃是藏族祖先世代积累起来的极宝贵的财富。数万年来,人类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创造了各种类型的文化。因地域、民族、宗教或其他种种因素的不同而千差万别,而且最初大都互相隔离各具特色。随着历史的发展,隔离状态逐渐打破。不同文化发生接触,进行交流,使自身带上其他文化的异彩。在西藏小孩的命名也是很有内涵的,但也跟我们民族有一定的类似,但却具有西藏民族特色,更是西藏特产中值得探讨的一部分。 藏族对小孩命名的含义没有特别的限定,更没有平民百姓与贵族乳名的区别。只要择定吉日后,父母把小孩抱到喇嘛或活佛的座前,请求给孩子命名。取名者根据孩子的属相、性别,男孩多取象征权力、勇猛和具有阳刚之气的名字,女孩取名则多含有美丽温柔之意。 无论是男孩或女孩,其名字均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而且通常都有取名者所系教派的创始人或此派继承者名字的一部分,如取名者系本教,则所赐名多含“拥忠”,噶举派则多赐“噶玛”,宁玛派多赐“白玛”,萨迦派为“贡噶”,格鲁派则多为“洛松”等。这是取名者为了表示自己对上师的无限忠心。这类名字有四个字以上的,后加成分有自然界物体的,有祝愿平安吉祥的,有寄托荣耀的,等等。 少数父母跟我们汉族一样,在孩子出生前就会把孩子的名字准备好。在西藏孩子未出生前,就请喇嘛、活佛给孩子取名,由取名者按一定格式,用正楷字写在纸条上,卷成卷用护线系着挂在母亲身上,绝不向任何人公开,直到婴儿出生后才拆开,始知其名。不过,寻常百姓家的孩子一般是享受不到这种待遇的。 另外一种方式是由长年近亲或村中有威望的人取名,他们可按孩子出生的时间命名,如“米玛”(星期二)、“次居”(初十)等;或以自然界物体取名,如“达瓦”(月亮)、“梅朵”(花)、“僧格”(狮子)等;有愿寄托荣耀的,如“次仁”(长寿)、“齐美”(无死)等;有父母为使自己的孩子健康长寿,故意把小孩名字取得很贱的,如“其加”(狗屎)、“其珠”(小狗儿)、“流娃”(牛粪)等,有祈求下次生男孩的,如“布赤”“布珍”(招弟)等。无论是哪种方式取乳名,除因多病或与附近死人重名的外,俗人一般不愿更换自己的名字。 其实,藏族人名的内涵,不应忽视其极丰富的佛教文化色彩,从孩子的命名上都可以看得出来,这几乎成为民俗民风、民族习惯。这也是西藏文化的一大特色,藏族的宗教信仰都是值得我们非常尊敬的。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西藏特产,熟悉一些健康养生知识,我们西藏特产-健康养生网整理发布以上文章,转载请注明,谢谢!

现代化进程中的西藏传统文化

“现代化”是一个时代,一个启蒙时代以来的“新的”世界体系生成的时代;“现代化”是一种时间 观念,一种持续进步的、 合目性的、不可逆转的发展时间观念。总而言之,“现代化”就是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历史进程,是一种社会发展观。哈贝马斯指出:“人的现代观随着信念的不同而发生了变化。此信念由科学促成,它相信知识无限进步、社会和改 良无限发展。”[1] “现代化”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待历史与现实的方式,而且也把我们自己的生存与奋斗的意义统统纳入这个时间的轨道、时代的位置和未来的目标之中。 作为一种新的全面的社会文明和进步的现代化进程,蕴涵着一场极其深刻的文化变革。在现代化建设中,如何看待西藏传统文化,不仅是个非常现实的社会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一、西藏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开始转型 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呢?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变革决不是对传统文化的自然延续和文化量的简单递增;也决不是任意割断历 史、摒弃传统而重新起步。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变 革必须要在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全面改革和创造。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 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即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2] 西藏现代化建设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创造,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开启了西藏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中国共产党在西藏开始嵌入现代化新文化。闭塞的旧西藏把任何新思想都视为威胁、颠覆政教合一制度的异端,并通过教育垄断和政权控制,使旧西藏不容任何异端文化立足。清末政治家张荫棠在西藏虽开出观念文化的救弊仙方,但因没有支持他践履其政治抱负的集团性力量,他的新政只能像流星一样陨落在旧西藏的黑暗中。 真正给西藏人民带来文化现代化上的方向感 和精神上的解放感的是打着五星红旗进藏的中国 共产党。1965年,西藏自治区的成立标志着新的制度文化确立于西藏,但是,西藏传统观念文化并没 现代化进程中的西藏传统文化 格珍 (《西藏研究》编辑部西藏拉萨850000) 摘要:西藏和平解放至今,近60年的发展证明,西藏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关键是西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文章主要针对西藏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负面因素,以及就如何克服不利因素,实现现代转型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西藏;现代化;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738(2009)04-091-03 收稿日期:2009-08-26 作者简介:格珍(1963-),女,藏族,西藏昌都人,西藏社会科学院《西藏研究》编辑部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西藏妇女研究。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TIBET UNIVERSITY Vol.24No.4Dec.2009 第24卷第4期2009年12月 91--

小学藏族的风俗习惯作文

小学藏族的风俗习惯作文 作文一:藏族的风俗习惯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藏族就是其中之一。藏族主要聚居在 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海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 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东地区。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 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袍是藏族的 主要服装款式。藏袍较长,一般都比身高还长,穿时要把下部上提, 下摆离脚面有三、四十公分高、扎上腰带。藏袍可分牧区皮袍、色袖袍、农区为氆氇袍,式样可分长袖皮袍,工布宽肩无袖、无袖女长袍 和加珞花领氆氇袍,男女穿的衬衫有大襟和对襟两种,男衬衫高领女 式多翻领,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右。跳舞时放下袖子,袖子在空中翩翩起舞,姿态优雅。 藏族有着各种各样的礼仪。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的一种礼仪, 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 它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的,一般长约1.5米至2米,宽 约20厘米。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于最隆重 的仪式如佛事等。 这就是藏族,一个少数民族。 作文二:藏族的风俗习惯 藏族有一个很隆重的节日,叫沐浴节。你知道沐浴节是怎么来的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个很出名的医生,叫宇托·云旦贡布。他的医术十分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治好。所以藏王赤松德请

他去做御医,专门给妃子们和自己治病。但是宇托进宫后,心中仍然 忘不了草原上的百姓。他经常借外出采药的功夫去给百姓治病。 有一年,可怕的瘟疫流行了起来,很多牧民卧床不起,严重的还 被夺去了生命。这时,宇托医生奔跑在辽阔的草原上,为一家家患病 的人们治病。他从雪山上和森林中采来各种药材,煎药给百姓们服下。很多濒临死亡的病人恢复了健康。人们都称他为“药王”。 不幸的事发生了,宇托医生去世了。草原又发生了瘟疫,比上次 更加严重。生命垂危的牧民只好跪在地上,祈求上天保佑。 说来也巧,一天,一个快要病死的妇女做了一个梦。梦见宇托医 生对她说:明晚,当东南天空出现一颗明亮的星星,你去吉马亚河洗澡,病就会好的。果然,当这个妇女洗完澡,马上就恢复健康了。 这件传开后,家家户户都来到了吉马亚河洗澡。凡是洗过澡的病人,每一个都变得红光满面,健健康康了。 人们说,这是宇托医生化作了一颗星星,用星光把河水变成药水。因为上天只给他7天的时间,所以这颗星星也只出现7天。 从此,藏族人民便把这个7天定为藏族的沐浴节,每年的这个时间,人们都去附近的河里洗澡。据说洗澡以后,人就健康愉快,不生 疾病。 其实,我觉得这仅仅一个民间传说而已。真正使人民的病好起来的,是宇托医生那颗永远牵挂着、爱着人们的心。 作文三:藏族的风俗习惯 在青藏高原上,居住着藏族人民,他们以从事畜牧业为主,兼农业。 藏族人民最喜爱白色,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有着密切 的关系。天祝草原四周为白茫茫的雪山环绕,看上去一片银白;地上 的羊群和牦牛,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远远望去,像一张白毛毯;

浅谈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浅谈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摘要】西藏民俗文化是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厚重的文化内蕴和特有的高原风采深受世人的瞩目和关注。然而在旅游这一产业中,旅游产业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西藏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在取得很大成绩。本论文除了介绍了西藏特有的民俗文化之外,还就西藏的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做了一些讨论很提出相关意见,希望西藏的民俗文化在开发中必须更新开发理念,使得经济、社会、坏境效益兼得,保护好西藏的民俗文化资源以及推动西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西藏民俗文化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一文献综述 民俗是生活于某一特定地域的民族或人们共同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习俗惯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的活动方式。显然,民俗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民俗文化一般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几大类别。物质民俗指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方式及相关的习俗礼仪;社会民俗包含家族村社、婚丧嫁娶及人生礼仪等相关内容;精神民俗则以信仰、节日、民间文学和游艺为其代表。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二西藏民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藏民俗文化的形成 考古学和地理学资料表明,青藏高原是人类的故乡之一。至迟在1万至5 万年前,西藏高原便有古人类的活动足迹。发现于藏南定日县苏热、藏北申扎县珠各勒、多格则和各听、阿里日土县扎布等五处地点的达200余件旧石器便是明证。距今四五千年前,西藏各地已普遍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如果说混沌之初人类之始以至旧石器时代民俗文化的具体情形我们还无从知晓,那么,西藏民俗文化的滥觞则有据可考于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昌都卡若原始村落遗址的发掘为我们提供了一幅西藏远古先民生活的图景。卡若遗址位于西藏东部昌都西南约

西藏元宵节习俗-

西藏元宵节习俗| 每个地方都有其当地的风俗习惯,在西藏过元宵节的时候,有哪些传统习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藏元宵节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西藏元宵节习俗 今年2月22日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如今对多数城里人而言,元宵民俗似乎只剩下赏月、赏花灯、吃元宵。然而民俗学家表示,在文化娱乐相对单一的古代,元宵节是诸多节日中娱乐气氛最浓的一个,是名副其实的“全民狂欢节”。 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陈连山认为,与中国其他节日强调合家团圆不同,元宵节更突出普天同庆的主题。作为春节的最后高潮,元宵节强调全民参与,大家一起赏月、赏花灯、猜灯谜、看舞龙舞狮、放烟花爆竹,展现的是一幅“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热闹景象。 在古代,人们在元宵节期间打破日常秩序的约束,实现着发自心底的愉悦。陈连山说,在这一天,连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未婚女性也有机会走出家门,与心上人互诉衷肠。“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等诗词名句,描写的正是青年男女元宵节相会的场景。 此外在古代,元宵节还是已婚妇女祈求子嗣的节日。很多民间祈福求子的习俗,也带有明显的娱乐性质,如妇女互赠元宵、“摸门钉”、“偷灯盏”等。在一些地方,妇女甚至在元宵夜偷取供在神龛上的元宵以求早生子嗣。 “很多习俗与其说是祈福、求子,不如说是抓住春节的‘尾巴’,好好娱乐一下。”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胡芳表示。 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元宵节作为“狂欢节”的特质在城市中逐渐淡去,但在广大农村,依旧保留着元宵节“闹社火”等习俗。在青海西宁市、海东市等地的农村,每年元宵节前后,是村民社火队、剧团最忙碌的时间。据海东市乐都区文化馆馆长巨克林介绍,目前仅在乐都区,大大小小的社火队、剧团就有200多个,参与农民不下六七千人。元宵节由来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元宵节传说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

西藏民俗文化论

西藏民俗文化论 西藏,这个耸立于地球之巅、平均海拔4000余米的雪域高原,以其恢宏的气势傲然于世。千百年来,生活于这块高天厚土神奇大地上的藏门珞各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西藏文化。西藏民俗文化是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厚重的文化内蕴和特有的高原风采深受世人的瞩目和关注。 一 民俗是生活于某一特定地域的民族或人们共同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习俗惯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的活动方式。显然,民俗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 民俗文化产生的历史十分久远。人类要生存,离不开基本的物质生产活动,衣、食、住、行的物质民俗行为便与人类的活动相伴相生。人类要繁衍发展,离不开两性交媾与生育,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至关重要,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婚、育习俗。其他诸如信仰、礼仪、节日、游艺等精神民俗也都是在人的活动过程中逐渐出现和形成的。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的活动,便有了文化的创造,也就有了民俗活动形式。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中最古老和最具有生命力的。 民俗文化一般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几大类别。物质民俗指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方式及相关的习俗礼仪;社会民俗包含家族村社、婚丧嫁娶及人生礼仪等相关内容;精神民俗则以信仰、节日、民间文学和游艺为其代表。西藏民俗文化囊括和涵盖着人类民俗文化的一切领域和方面,同时,又自成体系,内容极为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与地域特色。 西藏民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二 风情习俗是民族的标识和徽记。一个民族的习俗文化,又是最能体现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和民族审美情趣的文化现象。西藏民俗文化,表现了西藏各族人民坚忍不拔的奋进精神、刚毅、强悍的民族性格和诚信无私的道德原则,折射和展示出西藏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 坚忍不拔、生生不息的奋进精神,是西藏民族精神中最重要的特质。西藏高原,自然环境极为严酷。或冰天雪地、高寒缺氧,或峡谷纵横、山高路险。在这样一个近乎生命禁区的严酷自然环境中,西藏各族人民以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生生不息、奋斗不止,创造了令世人为之惊叹的灿烂文化。在洪荒远古时代,食物极为匮乏,先民们或采集或狩猎,后又驯养牦牛绵羊,以肉为食以皮为衣。狩猎、耕种缺乏工具,先民们以石以骨以木为器,一步步创造着人类的古老文明。地震、冰雹、洪水、瘟疫等天灾,攻伐、争斗、杀戮等人祸,虽然给高原人带来过种种磨难,但人们仍一以贯之,不屈不挠地顽强生存了下来。经过长达数千年的不懈奋斗,雪域高原上出现了巍然耸峙的雍布拉康、布达拉宫和金碧辉煌的佛堂庙宇。还有汗牛充栋的典籍,独具特色的藏医,瑰丽多姿的艺术,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正是高原人那坚忍不拔、生生不息的奋进精神,才有了如此辉煌的西藏文化的伟大创造。这种坚忍不拔的奋进精神,今天仍是建设新西藏,开创新生活的动力源泉。 西藏民族刚毅、强悍的民族性格,来自于生存环境的压力和严酷自然环境的磨砺。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人在大自然面前显得渺小而无助,惟有力量、勇敢、坚毅与自强不息,才能维系生命的延续和保证民族的发展。因而,崇尚雄健、力量和勇敢成为人们普遍的审美倾向。正是由于大自然的严酷和生存环境的艰难,以及与这一特殊环境相伴相生的生产生活方式,才造就了西藏民族刚毅、强悍的民族性格。 跑马射箭是藏族人普遍喜爱的体育竞技活动,是藏民族勇敢、强悍民族性格的形象表现。赛马场上,一队队骁勇强健的骑手激烈角逐,斗勇斗智,优胜者会受到人们英雄般的崇拜。藏族男子腰挎长刀,头缠色线,身着藏袍,衣饰上缀以虎皮豹皮,处处显现出男子汉的英武阳刚之气。而珞巴族男子头戴熊皮盔帽,身挎弓箭,腰插砍刀,男女饰物均用虎、豹、熊、鹰等猛兽猛禽的爪、牙、骨和羽作装饰。在居室的屋檐和墙壁上吊挂一排排兽角兽头,这也是对力量和勇敢的崇尚和夸耀。@①人亦如此,挽弓佩刀,喜用兽角、牛头作饰。从衣饰、居住、游艺等民俗形式和活动中无不表现出西藏各族人民刚强、豪放的民族性格。

藏族传统文化与青藏高原环境保护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总第85期) 藏族传统文化与青藏高原环境保护 王奎正 内容提要 本文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草场的使用与保护、传统文化与物种保护等方面,论述了藏族传统文化对青藏高原地区环境的影响。文章认为,藏族传统文化中有不少有利环境保护的因素,也存在一些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因素,普及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缓解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是改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 王奎正,男,回族,1965年生,中南民族学院民族学系讲师,邮编430074。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部,包括西藏、青海两省区和四川西部地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这是一个独特的环境系统。藏、门巴、珞巴、土、撒拉、羌等民族就生活在这个环境系统之中。青、藏两省区共有人口6652981人(1990年)。其中藏族3008878人,约占45%;其他少数民族984354人,约占15%。①可见,藏族是青藏高原地区的主体民族。在这个独特的环境系统中,藏族文化最负盛名,人称“雪域文化”。因此,本文着重结合藏族传统文化来谈青藏高原的环境保护问题。 一、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以后,便产生了“意识”。人类自我意识一旦产生,首先感知的便是人类所处的环境。“意识起初只是对周围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对处于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以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同时,它也是对自然界的一种意识。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② 那么,藏族传统文化是怎样认识世界的起源和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呢? 1.世界(客观环境)的起源。不同地区的藏族先民,对世界起源就有不同的认识。《始祖神话》认为,世界是由混沌演变而来。混沌变蛋,蛋壳演化成山,蛋白演变成海,蛋黄变化成人和动物③。《世界形成歌》唱道:最初天地本结合,是大鹏鸟把天地分开的。这与汉族的天地混沌说十分相似。《斯巴宰牛歌》中则唱道:斯巴老人宰了牛,把牛皮铺开成了平坦的大地,牛头成了隆起的高山,牛尾变成葱茏的森林等。这和汉族及西南某些民族的神话也有共同之处。此外,还有大海变陆地的神话等④。 这些神话中均包含了一些颇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主要表现在:(1)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其中山、海、人、动物、大鹏鸟、牛皮、牛头和牛尾等均为具体的物质。(2)古代藏人眼中的世界是发展的、变化的。(3)环境系统(世界)是由一个整体如牛、蛋演变而来,许多环境要素如山、海、人、动物或牛皮、牛头、牛尾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环境系统,各环境要素均不能脱离环境系统整体

西藏的风俗及禁忌

【西藏的风俗及禁忌】 西藏境内有200多万人口,主要从事农牧业和手工业。藏族的主食为糌粑、酥油茶、牛羊肉、青稞酒。藏族是个勤劳、好客的民族,每逢节日、重要仪式及尊贵的客人来临,总要敬献“哈达”、青稞酒、酥油茶,以示庆祝。 藏族是一个笃信佛教的民族,受宗教影响极为深刻,生活中禁忌的内容很多,因此游客进藏旅游千万注意尊重藏民族的风俗习惯及禁忌,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1)藏族最大的禁忌是杀生,受戒的佛教徒在这方面更是严格。虽吃牛羊肉,但他们不亲手宰杀。遇到寺院、玛尼堆、宝塔等必须下马,并从左往右绕行,信仰苯教的则从右边绕行。进寺庙时,忌讳吸烟、摸佛像、翻经书、敲钟鼓。对于喇嘛随身佩带的护身符、念珠等宗教器物,更不得动手抚摸。在寺庙内要肃静,就座时身子要端正,切忌坐活佛的座位。在殿内不准用手乱抚摸经书、佛像、壁画、法器等、更不能从上面跨过;不要随地吐痰、吸烟和大声喊叫;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不能随意拍照;进寺庙时请摘下帽子;参观寺庙时女士请勿穿戴比较暴露的衣饰(如短裙/短裤等);忌在寺院附近大声喧哗、打猎和随便杀生。 2)忌用单手接递物品。主人倒茶时,客人须用双手把茶碗向前倾出,以表敬意。 3)忌在拴牛、拴马和圈的地方大小便。 4)不得动手摸弄藏族人的头发和帽子。 5)忌用有藏文的纸当手纸或擦东西。 6)进入藏胞的帐房后,男的坐在左边,女的坐在右边,不得混杂而坐。 7)忌将骨头扔于火中。 8)藏族家里有病人或妇女生育时,门前都做了标记,有的在门外生一堆火,有的在门口插上树枝或贴一红布条。外人见到此标记,切勿进入。 9)藏族一般不吃鱼虾、鸡肉和鸡蛋,不要勉强劝食。但现在这类饮食习惯已有很大的改变。 10)每人均有凶日和吉日,凶日中,一切事情都不能做,只能在家里念经或出去朝佛。人们相信藏历的每一个地支终了,第二个地支开始是一个凶年,如每个人的13岁、25岁、37岁、49岁(以此类推),都是凶年或“年关”,要特别小心,只有多念经、放布施才能避免灾难献哈达是藏民族最普遍也是最隆重的一种礼节。当好客的藏族主人向客人敬献哈达时,客人应躬腰接受;走进普通藏民的家,切记不可用脚踩门槛;要称呼人名时,一般在名字后面加“啦”字,以示对对方的敬重、亲切。主人如请就坐,可盘腿而坐,切勿伸直双腿,脚底向人;接受礼物,用双手接。此外,不能随便用手去抚摸藏族人的头顶。 三口一杯是藏民族在会客时最主要的一种礼节。三口一杯的程序大概为这样:客人先用右手无名指沾点酒,向空中、半空、地上弹三下,以示敬天、地和祖先(或者敬佛法僧三宝),然后小喝一口,主人会把杯子倒满,再喝一口,主人又会把杯子倒满,这样喝完三次,最后把杯子中的酒喝完。 11)严禁围观天葬台,严禁拍照,猎杀鹫鹰西藏主要的旅游景点是寺庙。目前,

西藏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西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内容摘要:在人类文化发展的悠久历史中,青藏高原成为人类发祥地之一,而藏族则是青藏高原的最先开拓者。由此可知藏族是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同时也是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历史民族。然而,在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日益深入的今天,如何认识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问题表现的突出起来。任何地域、任何民族在走向现代化进程中,都要回答和解决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即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关系问题。任何的地域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具有传承性,文化现代化也是文化传统变革和发展的历史必然。继承传统文化,推进现代文化,是西藏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现实命题。毫无疑问,如何继承传统文化以有力地推进现代化,是摆在每一位关心、热爱、建设西藏的志士仁人面前的必须认真思考和实践的紧迫问题,要回避是不可能的。通过对西藏传统文化的了解及改进,推进西藏文化的发展,即现代化,让西藏文化更具魅力,永久传承。 关键字:西藏传统文化形成和结构传承与发展现代化建设 正文: 一.西藏传统文化的形成 西藏传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 历史证明,早在5—3万年前,西藏高原已经有土著人活动,他们创造了西藏高原原始土著文化,这就是西藏文化的黎明期。大约距今5—4千年前,西藏文化进入新石器时代,70年代以来,相继发现卡若文化、曲贡文化和藏北细石器文化,这三种文化共同构成了西藏高原原始文化三元格局,奠定了以后西藏文明基本格局的雏形。西藏新石器文化时期是西藏文化的奠基期。约在公元前千年,西藏进入金属时代,此时部落林立,战争连绵,所谓“小邦时代”。约在公元前4世纪,象雄部落联盟形成,象雄文明最早发达起来,突出标志就是本教兴起。继而,以牧为主的藏北高原的苏毗部落联盟产生。分布在山南的雅隆河流域的雅隆部落联盟崛起,到松赞干布时,终于完成了西藏高原的统一大业,建立了吐蕃王朝。及至9世纪,西藏文化大规模地、全方位地东向发展,加速度地与中原文化互通融合。 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溃。自此直到13世纪近400年间,西藏处在从奴隶制向封建农奴制的过渡时期,是西藏古文化第二次转型期。这一时期,西藏陷入地方财政权割据和分裂状态,战争连绵,社会发展缓慢。但在文化史上却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西藏文化与宋、辽、金、夏等五朝的各方面联系加强,另一个即是藏传佛教在文化撞击和抉择中逐步形成,

西藏民间故事

西藏民间故事 西藏对于我们来说也是相对比较的神秘的。那你知道西藏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西藏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西藏民间故事:一个王的传说雪域的第一个部落是怎么现的?民间有美好的、生动的传说。 传说在雅砻河谷进行游牧生活的人们,一天在赞唐廓西发现了一个英姿勃发的小伙子。这个小伙子的言语举止与本地土著不同。放牧的人们辨别不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应该如何处置这个年青人,便派人回聚居点报告。长者派出十二个颇为聪明的巫师教徒上山,盘问小伙子从哪里为,这个小伙子用手指指天。这伙人自以为小伙子是从天上来的,是“天神之子”,格外高兴。十二人中为首的便仲长脖子,给这位“天神之子”当轿骑,前呼后拥地把他抬下山来。聚居在这里的人们纷纷前来,见这个从天上来的小伙子,长得聪明英俊,便公推他为部落首领。这就是后来叫做“吐蕃”自从有了王,人们开始修建王宫,也就是房子罢了。现在离泽当二十多里的地方,还有一座叫雍布拉岗的房子,这就是传说中西藏的第一座宫殿,是为“天神之子”聂赤赞普建的。这个雍布拉岗的遗址,今天仍然清晰可见。 注:20世纪快要接近尾声时,又有聂赤赞普降临人间的消息传来,故事的发生地点远离青藏高源。在波罗的海岸边的拉脱维亚,有一个山村,全村人都信仰天主教。每当星期六时,村子里的男女老少

都要聚集在一座密林里,绕树木树裸体游行,不穿短裤,也不戴乳罩,全身一丝不挂。他们以此向上帝祈祷,向上帝坦露他们后切,表示对上帝无限的忠诚和热爱。村民们世代相传着一个故事,说他们在天上的一位王曾经到过西藏,成为第一位藏王。他们描述的这位王的形象是:肤色发绿,眼睛发绿,眼皮耷拉覆盖子着鼻梁、手指间有蹼。这同西藏壁画中的第一代藏王的形象一样。 西藏民间故事:智者“阿古顿巴”阿古顿巴,“阿古”在藏语里是叔叔的意思。“顿巴”是名字,有导师、智者的含义。合起来就是“顿巴叔叔”。他是一个藏族民间流传的故事中的主人翁,一个老生常谈的人物。他智慧,善良,勇敢,更乐于助人。就像日本的一休、维吾尔族的阿凡提、蒙古族的巴拉根仓、彝族的错儿木呷一样,早已超出了本民族的界限,成为各民族群众共同喜爱的艺术典型。拥有机智,不畏权贵的优点,是百姓的救星。打小,就从长辈那里听到很多他的故事。得知他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会的能人。谙熟各种技艺、从事各种职业,走遍了各个藏区。哪里有藏族群众,哪里就有阿古顿巴的影子。我们从故事中认识到了当时的社会风气,从故事中不仅获得了乐趣,从中还受到教育,立志要做一个好人。 下面我就给大家推荐阿古顿巴千百个故事里其中一个比较经典的小故事,名字叫做《三不会的雇工》。有天,阿古顿巴与领主谈当雇工的条件,说他一不会给山剃头,二不会背大海,三不能把一年积下来的活一天干完,除此三项,其它都行。如果领主要半途辞退自己,就得付出一年工钱。愚蠢的领主同意了他的条件。结果,叫他上山砍

西藏民俗植物之煨桑植物

西藏民俗植物之煨桑植物——桑与烟 在八廓街附近,特别是很多寺庙门口,都有很多售卖“桑”的小贩。这些“桑”初看时和内地的柴火没有大的区别,但在包装上显然要精致很多,因为小贩们会将它们扎成手腕粗的小捆,割得齐齐整整,像是在售卖某种珍贵药材。而实际上,这些“桑”确实在某些方面有药用价值。 藏族同胞喜欢把所有能煨桑的植物统称为“桑”,不懂的人听起来,好像“桑”是指一种特定的植物,事实上,“桑”包括了很多种植物,比如高山小叶杜鹃花枝、柏树枝、爬地柏、白蒿、石南草等,有条件的还会加进一些檀香木、柯子果、藏红花、甘松等,此外,还有糌粑和酥油混合而成的粉末。比较讲究的在焚香之时还加些酪、乳、冰糖、红糖、蜂蜜等所谓“三乳”、“三甜”。另外,焚香时还要洒少量青稞酒和除晦气的茶水等。 本报此次介绍的,是在藏区最常见的几种煨桑植物。这些植物因其俯首可拾,在人们的平常生活中最常用到,而它们之所以能成为煨桑植物,从化学成分上来讲,多是因为它们本身含有具有安神去瘴功能的芳香油成分,在燃烧的过程中不仅能产生令人神清气爽的香气,也因为其缈缈轻烟能让人在精神上有所寄托,获得心理上的安慰。 香蒿:藏语称之为“坎巴”。蒿,引申为野草的意思,蒿有多种,其中用于煨桑的主要是香蒿。西藏古诗中说:“高高山上有九物,柏树桦树和杨树,断岩石板和洞穴,茅草野蒜和香蒿。”其中提到的香蒿,就是藏族同胞平时煨桑所用的白蒿。 白蒿能止血,消散四肢肿胀,治疮疖和肺病,白蒿开黄绿色小花,气味甘甜。是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如丝状,可入药(亦称“青蒿”、“香蒿”、“艾蒿”)。在藏传佛教中,是老百姓在颂经、乞福求平安时点燃的重要材料。 在无松、无柏、无杜鹃的藏北高地上,白蒿则成为人们日常煨桑的主要材料。 小叶杜鹃:别名黑香柴,往往长在树形杜鹃林之上,其枝粗叶小,开小白花,也有的开粉花和黄花。小叶杜鹃常与藏区常见的高山植物金露花混生于海拔300—4900米的山坡灌木丛中。《西藏经济植物》上对其功能的解说是:叶芳香,可提取芳香油。在生活中常被用作熏香,其花可入药,可治气管炎、气喘等。小叶杜鹃的花可泡茶喝,有化痰止咳,治气喘的功效。因青藏高原大部份地区无松无柏,小叶杜鹃成为人们煨桑时的主要燃料,尤其在拉萨,这种“桑”更为常见。 柏树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柏树表示长寿,具有辟邪的功效,有“松柏长青”、“百事大吉”之称,常在墓地上种植柏树以辟邪。在煨桑植物中,侧柏枝往往是首选,因其小枝扁平侧出,形类佛手合十,颇具佛缘。再因柏树易燃,煨桑时,柏树枝桠常被铺在最底层,也最先被点燃。因其枝叶清芬自身芳香,被人们视为香洁之木,用柏树点香,烟比较轻,能补心脾而畅中快膈,定惊悸以益智安神。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的治瘟疫药物是以柏叶为主的药方,颇有神奇之效。 柏树的根、枝、叶和种子都可提取芳香油,可作调制香料的保香剂和调香原料,现在西藏出产的藏香中,大多含有柏树香油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