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指导书 土木工程(完整)

建筑结构试验09级实验指导书

说明

一、试验报告必须用墨水笔工整书写,原始记录不得涂改,每个学生必须按时独立完成试验报告,(包括预习思考题及试验作业题)。

二、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

1.做好试验课前的预习。

2不得动用与本次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

3试验完毕,清理整理所用仪器设备及环境卫生,填好实验使用登记本,并交给任课老师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4如有仪器设备损坏,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三、实验指导书所列试验方法均以现行国标和规范为依据。

编者:陈高

2012年5月

目录

实验一等强度梁实验 (1)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原理 (1)

三、实验步骤 (2)

四、实验记录 (3)

实验二纯弯梁实验 (4)

一、实验目的 (4)

二、实验原理 (4)

三、实验步骤 (5)

四、实验结果 (6)

五、实验记录表格 (7)

实验三同心拉杆实验 (8)

一、实验目的 (8)

二、实验原理 (8)

三、实验步骤 (9)

四、实验记录表格 (9)

实验四:偏心拉杆实验 (10)

一、实验目的 (10)

二、实验原理 (10)

三、实验步骤 (12)

四、实验结果处理 (12)

实验五典型桁架结构静载实验 (14)

一、实验目的 (14)

二、实验原理 (14)

三、实验操作步骤简介 (15)

四、实验记录 (16)

实验六混凝土无损检测实验 (18)

一、实验目的 (18)

二、实验仪器 (18)

三、试验方法及步骤 (18)

四、实验报告 (18)

五、思考题 (18)

实验一 等强度梁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应用应变片组桥,检测应力的方法

2、验证变截面等强度实验

3、掌握用等强度梁标定灵敏度的方法

4、学习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电阻应变测量原理

电阻应变测试方法是用电阻应变片测定构件的表面应变,再根据应变—应力关系(即电阻-应变效应)确定构件表面应力状态的一种实验应力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是以粘贴在被测构件表面上的电阻应变片作为传感元件,当构件变形时,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利用电阻应变仪将此电阻值的变化测定出来,并换算成应变值或输出与此应变值成正比的电压(或电流)信号,由记录仪记录下来,就可得到所测定的应变或应力。

2、测量电路原理

通过在试件上粘贴电阻应变片,可以将试件的应变转换为应变片的电阻变化,但是通常这种电阻变化是很小的。为了便于测量,需将应变片的电阻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信号,再通过电子放大器将信号放大,然后由指示仪或记录仪指示出应变值。这一任务是由电阻应变仪来完成的。而电阻应变仪中电桥的作用是将应变片的电阻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信号。

3、电桥电路的基本特性

a )在一定的应变范围内,电桥的输出电压U ∆与各桥臂电阻的变化率

R

R ∆或相应的应变片所感受的(轴向)应变)

(n ε成线性关系;

b )各桥臂电阻的变化率R

R ∆或相应的应变片所感受的应变)(n ε对电桥输出电压的变化U ∆的影响是线形叠加的,其叠加方式为: 相邻桥臂异号, 相对桥臂

同号。

充分利用电桥的这一特性不仅可以提高应变测量的灵敏度及精度,而且可以解决温度补偿等问题。

c)温度补偿片

温度的变化对测量应变有着一定的影响,消除温度变化的影响可采用以下方法。实测时,把粘贴在受载荷构件上的应变片作为R1,以相同的应变片粘贴在材料和温度都与构件相同的补偿块上,作为R2,以R1和R2组成测量电桥的半桥,电桥的另外两臂R3和R4为测试仪内部的标准电阻,则可以消除温度影响。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了温度变化的影响,其中作为R2的电阻应变片就是用来平衡温度变化的,称为温度补偿片。

三、实验步骤

1、把等强度梁安装于实验台上,注意加载点要位于等强度梁的轴对称中心。

2、将传感器连接到BZ 2208-A测力部分的信号输入端,将梁上应变片的导线分别接至应变仪任1-3通道的A、B端子上,公共补偿片接在公共补偿端子上。检查并纪录各测点的顺序。

3、打开仪器,设置仪器的参数,测力仪的量程和灵敏度。

4、本实验取初始载荷P0=20N,Pmax=100N,ΔP=20N,以后每增加载荷20N,记录应变读数εi,共加载五级,然后卸载。再重复测量,共测三次。取数值较好的一组,记录到数据列表中。

5、未知灵敏度的应变片的简单标定:沿等强度梁的中心轴线方向粘贴未知灵敏度的应变片,焊接引出导线并将引出导线接4通道的A、B端子,重复以上3.4 步。

6、实验完毕,卸载。实验台和仪器恢复原状。

四、实验记录

灵敏度测定表格

实验二 纯弯梁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测定梁在纯弯曲时某一截面上的应力及其分布情况。

2、观察梁在纯弯曲情况下所表现的虎克定律,从而判断平面假设的正确性。

3、进一步熟悉电测静应力实验的原理并掌握其操作方法。

4、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比较,验证弯曲正应力公式σ=My/I z 的正确性。

5、测定泊松比μ。 二、实验原理

为了测量应变随试样截面高度的分布规律,应变片的粘贴位置如图所示。这样可以测量试件上下边缘、中性层及其他中间点的应变,便于了解应变沿截面高度变化的规律。

原始参数表

由材料力学可知,矩形截面梁受纯弯时的正应力公式为

式中:M 为弯矩;

y 为中性轴至欲求应力点的距离;

纯弯梁受力图

z

I y

M ⋅=

理σ

)

12(3bh I z =为横截面对z 轴的惯性矩。

本实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的方法加载,每次增加等量的载荷⊿P ,测定各点相

应的应变增量一次,即:初载荷为零,最大载荷为4kN ,等量增加的载荷⊿P 为500N 。分别取应变增量的平均值(修正后的值)

ε∆,求出各点应力增量的平均值

σ∆。

把测量得到的应力增量

σ∆与理论公式计算出的应力增量

σ∆加以比

较,从而可验证公式的正确性,上述理论公式中的M ∆按下式求出:

材料力学中还假设梁的纯弯曲段是单向应力状态,为此在梁上(或下)表面横向粘贴6#应变片,可测出ε,根据

式中μ:梁材料的泊松比可由(ε横/ε纵)计算得到μ,从而验证梁弯曲时近似于单向应力状态。材料的弹性模量E 值和泊松比μ值。 三、实验步骤

1、确认纯弯梁截面宽度 b=20mm,高度 h=40mm,载荷作用点到梁两侧支点距离c=100mm 。

2、将传感器连接到BZ 2208-A 测力部分的信号输入端,将梁上应变片的公共线接至应变仪任意通道的A 端子上,其它接至相应序号通道的B 端子上,公共补偿片接在公共补偿端子上。检查并纪录各测点的顺序。

a

P M ⋅=∆∆2

1

z

I y

M ⋅=

∆σ∆理实

实ε∆σ∆⋅=E 纵

横纵εεμε∆∆=

∆∆=

A

P E

3、打开仪器,设置仪器的参数,测力仪的量程和灵敏度设为传感器量程、灵敏度。

4、本实验取初始载荷P0=0.5KN (500N ),Pmax=2.5KN(2500N),ΔP=0.5KN(500N),以后每增加载荷500N ,记录应变读数εi ,共加载五级,然后卸载。再重复测量,共测三次。取数值较好的一组,记录到数据列表中。

5、实验完毕,卸载。实验台和仪器恢复原状。 四、实验结果

1、求出各测量点在等量载荷作用下,应变增量的平均值测

ε∆。

2、以各测点位置为纵坐标,以修正后的应变增量平均值实

ε∆为横坐标,画出

应变随试件截面高度变化曲线。

3、根据各测点应变增量的平均值

ε∆,计算测量的应力值

实ε∆σ∆E =。

4、根据实验装置的受力图和截面尺寸,先计算横截面对z 轴的惯性矩z I ,再应用弯曲应力的理论公式,计算在等增量载荷作用下,各测点的理论应力增量值

Z

I y

M ⋅=

∆理。

5、比较各测点应力的理论值和实验值,并按下式计算相对误差

%

e 100⨯-=

理σ∆σ∆

在梁的中性层内,因00==理理σ∆σ,,故只需计算绝对误差。

6、比较梁中性层的应力。由于电阻应变片是测量一个区域内的平均应变,粘贴时又不可能正好贴在中性层上,所以只要实测的应变值是一很小的数值,就可认为测试是可靠的。

五、实验记录表格

表1 测点位置

表2实验记录

表3实验结果

实验三 同心拉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测定低碳钢的弹性模量E 。 2.验证虎克定律(最大载荷4KN ) 二、实验原理

低碳钢弹性模量E 的测定

由材料力学可知,弹性模量是材料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即

ε

σ=E

因为A

P

=σ,所以弹性模量E 又可表示为

εA P

E =

式中:

E — 材料的弹性模量 σ— 应力,ε— 应变,

P — 实验时所施加的载荷,A —以试件截面尺寸的平均值计算的横截面面积 对于两端铰接的同心拉杆,加力点都位于拉杆纵向轴线上,所贴应变片也位于拉杆纵向轴线上,此时该测点的应力状态可认为是单向应力状态,即只有一个主应力,满足虎克定律,由于材料在弹性变形范围内,σ与ε成正比,所以当试件受到载荷增量△P 与应变增量△ε 的比值即为E :

∆∆=A P E

所以,用游标卡尺测量试件的截面尺寸可计算出横截面面积A ,由拉压力传感器接测力仪即可得到所加载荷增量△P 的大小,再把应变片引线与应变仪相连,就可得到该截面处以加载荷增量△P 变化时应变增量△ε。这样就可计算出弹性模量E 。

注意:实验过程中应保证同心拉杆处于自由悬垂状态,否则将导致实验结果

有较大误差,甚至错误。

三、实验步骤

1.将拉压力传感器与测力仪连接, 接通电源, 打开仪器开关,设置测力仪

参数,测力仪量程、灵敏度(设为传感器量程、灵敏度)。

2.将试件上应变片接至应变仪一通道的A端子上,公共补偿片接在公共补

偿端子上。

3.设置应变仪,然后转入测量状态。

4.本实验取初始载荷P0=200N,P max=1000N,ΔP=200N,以后每增加载荷

ε,共加载五级,然后卸载。实验台和仪器恢复原状。200N,记录应变读数dui

四、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记录

实验四:偏心拉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分别测量偏心拉伸试样中的由拉力和弯矩所产生的应力

2.熟悉电阻应变仪的电桥接法,及其测量组合变形试样中某一种内力因素的一般方法。测定偏心拉伸试样的杨氏模量E 和偏心距e 。 二、实验原理

由电测原理知:

1234du εεεεε=-+-

式中du ε为仪器读数。从此式看出:相邻两臂应变符号相同时,仪器读数互相抵销;应变符号相异时,仪器读数绝对值是两者绝对值之和。相对两臂应变符号相同时,仪器读数绝对值是两者绝对值之和;应变符号相异时,仪器读数互相抵销。此性质称为电桥的加减特性。利用此特性,采取适当的布片和组桥,可以将组合载荷作用下各内力产生的应变成份分别单独测量出来,且减少误差,提高测量精度。从而计算出相应的应力和内力。——这就是所谓内力素测定。

R a 和R b 的应变均由拉伸和弯曲两种应变成份组成,即

偏心拉杆贴片图

() ()a F M b F M a b εεεεεε=+=-

式中F ε和M ε分别为拉伸和弯曲应变的绝对值。

若全桥方式组桥,则由上式得

2du a b F εεεε=+=

若半桥方式组桥,则得

2du a b M εεεε=-=

通常将仪器读出的应变值与待测应变值之比称为桥臂系数。故上述两种组桥方法的桥臂系数均为2。

为了测定弹性模量E ,并等增量加载,即P i =P 0+i·△P(i=1,2,···,5),末级载荷P 5不应使材料超出弹性范围。初载荷P 0时将应变仪调零,

每级加载后记录仪器读数dui ε,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弹性模量E :

∑∑==⋅

∆P

⋅=

E 5

1

5

1

2

i dui

i i i

bt

ε

α

式中α为桥臂系数。

为了测定偏心距e ,可按图7-5方式组桥。初载荷P 0时应变仪调平衡,载荷增加△P ’后。记录仪器读数du ε。据虎克定律得弯曲应力为:

Z

Z M du

M M W e P W M E E '∆==

⋅==σαεεσ

由上式得

α

εdu

Z P EW e ⋅

'∆=

全桥方式组桥

半桥方式组桥

三、实验步骤

1.实验台换上拉伸夹具,安装试样。应变片电阻R=120Ω,灵敏系数K=2.00。

2.打开仪器电源,将力传感器与仪器测力部分连接,设置参数。

3.测弹性模量E

将有关应变片接入所选BZ2208A的应变仪通道。每增加载荷200N记录应变

ε,共加载五级,然后卸载。数据列表记录。

读数dui

4.测偏心距e

将有关应变片接入所选BZ2208A的应变仪通道。对所选通道设置为半桥。

5.本实验取初始载荷P0=0.5KN(500N),P max=2.5KN(2500N),Δ

ε,共加载五级,然后P=0.5KN(500N),以后每增加载荷500N,记录应变读数dui

卸载。再重复测量,共测三次。取数值较好的一组,记录到数据列表中。6.卸载。实验台和仪器恢复原状。

R a和R b为两侧平面沿纵向粘贴的应变片,其余三片在横向四等分位置处,另外有两枚粘贴在与试样材质相同但不受载荷的试件上的应变片,供全桥测量时组桥之用。尺寸b=30mm,t=5mm。

注意:偏心拉杆共贴片5枚,以上只用其中的2枚,其余3枚接成不同方式电桥也可验证结果,方法与上述类似。

注意:实验过程中应保证同心拉杆处于自由悬垂状态,否则将导致实验结果有较大误差,甚至错误。

四、实验结果处理

1.计算弹性模量E

将三组数据参考表1作初步处理,从中找出线性关系最好的一组。

表1

注:1(1,2,,5)dui dui dui i εεε-∆=-=

表2 弹性模量E 数据处理列表

2.计算偏心距e

表3 偏心距e 数据处理列表

实验五 典型桁架结构静载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认识桁架结构在节点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布规律。

2、验证桁架结构中的零杆。 二、实验原理

1、梯形桁架示意图

梯形桁架示意图

分析图示梯形桁架根据上述受力特点,可在实际测试时选择测量各腹杆及弦杆的实测值是否和理论值相符,结构内力是否对称分布以及对称轴上的竖腹杆是否为零杆。已知杆件由2404∠⨯等边角钢焊接而成,材料的弹性模量210E GPa =,在下弦杆距离中间结点125mm 的截面上粘贴电阻应变片,贴片位置见图。

2、桁架结构数据测试分析原理

结构力学的实验最终结果是要将实测值与理论值相比较,对桁架实验而言两者比较的项目为轴力及节点位移。轴力及节点位移的理论值利用几何求解器可直接得到,但在实际测试时我们可以测得节点位移及杆件上某一点的应变,却无法

直接得到杆件上轴力。对于轴力,我们是通过在杆件同一截面对称位置粘贴电阻应变片的方法来测量测量的。由于实测应变的平均值由轴力引起,经计算分析可得到该截面的轴力大小。另外,桁架结构会不可避免的产生附加弯矩产生的次应力,通过同一截面两应变的差值可以分析次应力的大小。

三、实验操作步骤简介

1、测量、收集原始参数,调整杆的安装尺寸

(1)收集到实验得到的原始参数包括杆件的弹性模量E、外径D及壁厚δ,

填入相应的计算表格。当采用可调杆件时,应注意调整可调杆件两固定孔的长度至设计值。

(2)收集荷载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的灵敏度系数及电阻应变片的阻值、灵敏度系数、导线电阻等。

2、连接测试线路、设置测试参数及测试窗口参见实验一。

3、加载测试

(1)检查试件与试验装置,装上仪表。加4kN荷载,作预载试验,测取度数,检查装置、试件和仪表工作是否正常,然后卸载。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排除。仪表调零,记取初读数,作好记录和描绘试验曲线的准备。

(2)正式试验。采用5级加载,每级3kN,每级停歇10min,停歇的中间时间度数。

600,满载后分二级卸载,(3)满载为15kN,应保杆件的最大应变不超过με

并记下度数。

(4)正式试验重复三次。

4、分析实验数据

(1)绘出各级荷载下桁架整体变形图,并分别绘出各级荷载下H、C点的荷载-挠度曲线及理论曲线。比较满载条件下H、C、D点的挠度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从杆件的实测应变值求出内力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根据试验

结果与理论计算的比较,讨论理论计算的准确性,

(3)分析数据

在测得所施加的荷载及杆件不同位置的应变以后,结合以前实验得到的杆件原始参数,便可以还原出结构的内力分布图。对比分析实测内力图与理论内力图可得到实验误差,查找误差来源。

四、实验记录

(1)梯形桁架受力分析图

图1 梯形桁架轴力图

图2 梯形桁架弯矩图

(2)各级荷载下桁架整体变形图

(3)绘制挠度曲线图(理论与测试数据)

(3)实验数据记录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指导书 土木工程(完整)

建筑结构试验09级实验指导书

说明 一、试验报告必须用墨水笔工整书写,原始记录不得涂改,每个学生必须按时独立完成试验报告,(包括预习思考题及试验作业题)。 二、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 1.做好试验课前的预习。 2不得动用与本次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 3试验完毕,清理整理所用仪器设备及环境卫生,填好实验使用登记本,并交给任课老师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4如有仪器设备损坏,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三、实验指导书所列试验方法均以现行国标和规范为依据。 编者:陈高 2012年5月

目录 实验一等强度梁实验 (1)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原理 (1) 三、实验步骤 (2) 四、实验记录 (3) 实验二纯弯梁实验 (4) 一、实验目的 (4) 二、实验原理 (4) 三、实验步骤 (5) 四、实验结果 (6) 五、实验记录表格 (7) 实验三同心拉杆实验 (8) 一、实验目的 (8) 二、实验原理 (8) 三、实验步骤 (9) 四、实验记录表格 (9) 实验四:偏心拉杆实验 (10) 一、实验目的 (10) 二、实验原理 (10) 三、实验步骤 (12) 四、实验结果处理 (12) 实验五典型桁架结构静载实验 (14) 一、实验目的 (14) 二、实验原理 (14) 三、实验操作步骤简介 (15) 四、实验记录 (16) 实验六混凝土无损检测实验 (18) 一、实验目的 (18) 二、实验仪器 (18) 三、试验方法及步骤 (18) 四、实验报告 (18) 五、思考题 (18)

实验一 等强度梁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应用应变片组桥,检测应力的方法 2、验证变截面等强度实验 3、掌握用等强度梁标定灵敏度的方法 4、学习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电阻应变测量原理 电阻应变测试方法是用电阻应变片测定构件的表面应变,再根据应变—应力关系(即电阻-应变效应)确定构件表面应力状态的一种实验应力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是以粘贴在被测构件表面上的电阻应变片作为传感元件,当构件变形时,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利用电阻应变仪将此电阻值的变化测定出来,并换算成应变值或输出与此应变值成正比的电压(或电流)信号,由记录仪记录下来,就可得到所测定的应变或应力。 2、测量电路原理 通过在试件上粘贴电阻应变片,可以将试件的应变转换为应变片的电阻变化,但是通常这种电阻变化是很小的。为了便于测量,需将应变片的电阻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信号,再通过电子放大器将信号放大,然后由指示仪或记录仪指示出应变值。这一任务是由电阻应变仪来完成的。而电阻应变仪中电桥的作用是将应变片的电阻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信号。 3、电桥电路的基本特性 a )在一定的应变范围内,电桥的输出电压U ∆与各桥臂电阻的变化率 R R ∆或相应的应变片所感受的(轴向)应变) (n ε成线性关系; b )各桥臂电阻的变化率R R ∆或相应的应变片所感受的应变)(n ε对电桥输出电压的变化U ∆的影响是线形叠加的,其叠加方式为: 相邻桥臂异号, 相对桥臂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指导书

结构试验指导书 前言:结构试验是一门试验科学和技术,是研究和发展土木工程结构新材料、新结构、新施工工艺以及检验结构计算分析和设计理论的重要手段,在土木工程结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结构试验已经成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一、缩尺扁钢梁受力试验 1.结构试验的主要内容 (1)试验对象 实际参与操作本次结构试验的学生为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三年级学生,他们刚结束了结构试验与检测课程中的理论部分的学习,基本了解和掌握了简单结构试验的贮备过程和组织过程以及所用的实验仪器设备。本次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熟悉和了解简单结构试验的实际操作过程,熟练掌握和了解常用结构试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领。所以,试件选用了,小尺寸(500mm长)扁钢梁,在集中荷载(一或二个)作用下的跨中挠度测定和应变测定。(2)实验操作要求 试验所用的试件是联系专门生产课程实验小型构件的专门厂家订购的小尺寸扁钢梁,跨中的应变片已经在厂家粘贴好的。全班同学分8个组进行,每一组同学们所进行的实验过程中,荷载大小、荷载作用位置、荷载个数均不等。试验过程中检测仪器设备的安装

就位要认真细致,试件安装就位(包括仪器设备)后,先以20%设计荷载做预试验,检查和了解试件工作状态和仪器设备工作情况。然后,按照试验计划进行试验。 (3)选用仪器设备 试验台座选用两个预制外包角钢混凝土墩,位移测试仪采用灵敏度较高的百分表,因尺寸小,已有位移传感器林敏度不是和实际测试。应变测试通过应变片通过数据采集仪直接传输到电脑里。(4)试验报告编写要求 首先,从力学理论角度,准确的计算,在弹性工作范围内,容许挠度产生时的荷载大小,以此荷载50%佐佑大小荷载定位试验荷载。运用力学理论计算出跨中部位挠度以及截面最大应力(应变)。试验结束后,认真整理所测定的检测数据(应变和挠度),对比,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验中测定的挠度和应变,进行分析,编写实验报告书。 2.结构试验示意图

结构试验指导书

建筑结构试验 实验指导书 白应生邵式亮编制 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机场建筑工程系 2008-01

目录 目录 (1) 1.实验目的 (2) 2.试验准备工作 (2) 2.1 制定试验计划 (2) 2.2 试件的检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仪器设备标定 (2) 2.4 使用设备和仪表 (2) 3.钢筋混凝土简支正截面梁受弯破坏试验 (3) 3.1 梁受弯性能概述 (3) 3.2 试验装置 (4) 3.3 试件设计计算 (4) 3.4 加载方式 (6) 3.5 量测内容 (7) 3.6 试验步骤 (8) 4.试验结果整理 (8) 4.1 数据处理方法 (8) 4.2 试验结果整理 (9) 4.2.1 试验原始资料的整理 (9) 4.2.2 裂缝发展情况及破坏形态描述 (9) 4.2.3 荷载-挠度关系曲线 (9) 4.2.4 沿构件截面高度混凝土平均应变分布 (10) 4.2.5 荷载-纵筋应变关系曲线 (10) 4.3 试验结果分析 (11) 4.3.1 正截面承载力分析 (11) 4.3.2 使用性能分析 (11) 4.4 试验报告的内容要求 (11) 附录 (12) 附录1 试验常用仪器设备介绍 (12) 附录2 仪器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2) 附录3 安全防护措施 (12) 附录4 数据记录表格 (12) 参考文献 (12)

1.实验目的 本实验教学是所有学习专业基础课《建筑结构试验》学生的限选课。本实验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试验研究认识建筑结构构件的破坏全过程,培养学生测试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基本性能的试验方法。包括:1.学习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验的基本方法,了解进行结构检验的基本手段; 2.掌握制定结构构件试验方案的原则,设计简支梁受弯破坏试验的加荷方案和测试方案,并根据试验的设计要求选择试验测量仪器仪表。 3.量测钢筋混凝土受弯试件从开裂、受拉钢筋屈服、直至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这三个阶段的受力与破坏全过程中的有关参数(挠度、应变等),验证平截面假设的符合程度,了解梁的受力变形特征。 4.观察裂缝的出现和开展情况,了解梁的破坏全过程和形态。 5.验证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强度计算公式。 2.试验准备工作 2.1 制定试验计划 结构构件试验前应制定试验计划。试验计划宜包括下列内容[2]:(1)概述;(2)试验目的和要求;(3)试件设计和制作;(4)试验对象的考察和检查;(5)试验构件的安装就位和试验装置;(6)试验荷载、加载方法和加载设备;(7)试验测量内容、方法和测点仪表布置图;(8)辅助试验的内容;(9)安全与防护措施;(10)试验进度计划;(11)试验的组织;(12)试验资料整理和数据分析的要求。 2.2 仪器设备标定 为了确定仪器设备的灵敏度和精确度、确定试验数据的误差,应该在试验前或试验后对仪器设备进行标定。仪器标定可按两种情况进行,一是对仪器进行单件标定,二是对仪器系统进行系统标定。单件标定可以确定某一件仪器的灵敏度和精确度,系统标定可以确定某些仪器组成的系统的灵敏度和精确度[3]。 2.3 使用设备和仪表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指导与报告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指导与试验报告 专业 班级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学期

试验注意事项 学生到实验室做试验,为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试验目的,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试验前作好准备工作 1、预习试验指导书,明确试验目的,了解试验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2、预习与试验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其他有关参考资料。 3、对试验中所用到的仪器、设备,应先从课本上熟悉和了解。 4、应清楚地知道所做试验的观测内容、所需记录的项目及数据处理的方法,事先准备好记录表格等。 二、严格遵守试验室的规章制度 1、进入实验室,必须严肃认真,保持安静。 2、爱护仪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非本试验所用的仪器及设备不准随意动用。 4、试验完毕后,应将所用仪器设备擦拭干净,恢复到原来正常状态。 5、所用的仪器及设备,须经指导老师清点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三、认真做好试验 1、认真听取教师讲解。 2、试验前检查清点试验用仪器、仪表、器材等设备。 3、应竖立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细致地按试验要求和步骤进行试验。 4、对电测或贵重的仪器设备,在接线或布置完成时,应经教师检查通过后,方可开始试验。 5、试验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试验现象,随时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试验时注意采取防护措施,确保人身、仪器及设备的安全。 6、认真记录试验量测数据,记录仪器型号、精度、量程,以及试件的有关参数;若试验结果与环境温(湿)度有关,还应记录试验时的温度和湿度。原始数据不得随意修改。 7、试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实践性环节之一。试验时,根据试验内容,在试验小组中可进行适当分工,但每个学生都应自己动手,相互交流,完成试验各个环节。 四、认真写好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是对试验成果的总结,通过认真书写试验报告,可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报告必须独立完成,要求书写整洁、内容清楚,要有分析和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结构检验实验指导书

结构检验实验指导书 土木工程专业用 河海大学土木工程系

试验一机械式仪表的安装与应用 一、试验目的: 结合钢筋砼梁试验 了解百分表、千分表、磁性表座、手持应变仪的构造原理、安装调式方法及使用场合。 二、内容: 1.百分表测挠度的安装与调试; 2.千分表测梁断面应变的安装与调试; 3.手持应变仪测梁断面应变的安装测读; 4.对照实物了解百分表的率定方法使用方法。 三、要求: 实验全过程注意爱护仪器,先了解后再动手。认真思考,独立操作,认真做好实验报告(包括:仪器构造,使用特点,操作要领,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实验后的收获与体会等。)不拘格式,贵在三个能力的培养与体现。 四、思考题: 测试试验大厅吊车梁挠度?

试验二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及防潮技术一、试验目的: 掌握应变片的粘贴技术 二、试验仪表与器材 1.直流电桥 2.兆欧表 3.万用表 4.粘接剂 5.常温用电阻变应片:(每人一片) 6.钢桁架 7.电烙铁等小工具 8.丙酮 三、试验方法 1.电阻应变片的选择 在应变片灵敏系数K相同的一批应变片中,用直流电桥测量应变片的电阻值R,将电阻差值变化在±0.5Ω范围内的应变片选出待用。 直流电桥的使用:选好倍率精度(指示表上方),调好指示表为0,将被测应变片接入接线端R X,然后,同时接下开关B和C,旋转4个旋钮(从大到小),使指示表指针指0。此时,4个旋钮指示数值和再乘以倍率,即是被测应变片的电阻值。该片的阻值和灵敏系数K(应变片厂家标定)应作记录。 2.桁架试件表面的处理 用砂纸、锉刀等工具将试件贴片位置的油污、漆层、锈迹除去,再用细砂纸打成450交叉纹,并用棉球蘸丙酮将贴片位置擦洗干净,到棉球洁白为止。然后,在试件上用画针画出贴片的准确位置。 3.粘贴 用左手掐住应变片引线,右手在应变片沾贴面上薄薄的涂上一层粘接剂(注意应变片的正、反面),同时,在试件贴片位置上涂上一层粘接剂,并迅速将应变片准确地放在粘贴位置上,将一小片塑料薄膜盖在应变片上面,用手指顺着应变片依次压多余的胶水,按住应变片1-2分钟后把塑料薄膜轻轻揭开,检查有无气泡、尧曲、脱胶等现象,如影响测量时,应重贴。最后,贴上连接片,焊出引线,作好引线编号。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实验指导书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实验指导书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河北科技大学建工学院 2008年10月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试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教学实验课程是所有学习专业基础课《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学生的同时必修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试验研究认识混凝土结构受弯和受压构件的破坏全过程,掌握测试混凝土受弯和受压构件基本性能的试验方法。 二、面向专业 土木工程专业 三、课程基本要求 (1)参加并完成规定的实验项目内容,理解和掌握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通过实践掌握试件的设计、实验结果整理的方法。 (2)写出实验报告。在此过程中,加深对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力学性能的理解。 四、实验基本要求 一次认知教学,学生观看试验录像,理解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三次综合试验,学生通过试验研究认识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破坏全过程,掌握测试混凝土受弯和受剪基本性能的试验方法。 五、课程基本内容 教学实验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教学 (2)集中荷载作用下矩形截面少筋梁、适筋梁、少筋梁和超筋梁正截面受弯破坏试验(4组); (3)集中荷载作用下矩形截面简支梁的剪压、斜拉和斜压斜截面受剪破坏试验(6组)。六、实验或上机基本内容 认知教学:学生观看试验录像,试验包括适筋梁、少筋梁、超筋梁正截面破坏试验;无腹筋梁剪压、斜拉和斜压斜截面受剪破坏试验;有腹筋梁箍筋适量、少量、超量斜截面受剪破坏试验。三次综合试验,要求学生:(1)学习传感器和加载系统的设置;(2)对试件逐级加荷载,记录实验数据,观察描绘裂缝,直到试件破坏;(3)整理试验结果,包括:①绘出应变、挠度(位移)等随荷载变化的关系图;绘出裂缝图;②对试件的破坏现象进行描述;③写出符合科学记录要求的试验报告。

建筑结构试验指导书(1)

《建筑结构试验》 实 验 指 导 书

试验一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与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 一、试验目的 (1)掌握电阻应变片的选用原则和方法。 (2)学习常温用电阻应变片粘贴技术。 (3)熟悉静态电阻应变仪的操作规程。 (4)掌握静态电阻应变仪单点测量与多点测量的基本原理。 (5)学会电阻应变片作半桥及全桥测量的接线方法。 (6)验证电桥的桥路特性,测取不同接桥方式的桥路桥臂的灵敏系数。 二、试验设备及器材 (1)等强度梁一根。 (2)万用表。 (3)粘结剂(502快干胶及305型AB胶、丙酮等)。 (4)常温用电阻应变片。 (5)电烙铁、镊子、放大镜及其他工具。 (6)测量导线若干。 (7)加载砝码。 (8)静态电阻应变仪及预调平衡箱。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 (1)电阻应变片的粘贴。 ①检查、分选电阻应变片——用放大镜剔除丝栅有形状缺陷,片内有气泡、霉斑、锈点等缺陷的应变片。用万用表测量各应变片电阻值,进行电阻值选配。同一测区用片的电阻值相差不得超过仪器可调平的允许范围。 ②试件测点表面准备——用砂纸等工具除去试件待测表面漆层、电镀层、锈斑、污垢覆盖层,划出测点定位线,然后用0#砂纸磨平,再打成与测量方向成45°交叉的条纹,最后用棉球蘸丙酮沿一方向擦拭干净。 ③贴片——使用502快干胶,要掌握时机,左手捏住应变片引线,右手上胶,胶水应均而薄(多用反而不好)。待一分钟左右,当胶水发黏时,校正方向贴好,

再垫上玻璃纸(最好用聚乙烯类非极性塑料薄膜),用手指稍加滚压即可。 用环氧树脂胶贴片时,先需在待测面上涂一薄层胶液,将应变片放上,轻轻校正方向,然后盖上一张玻璃纸,用手指朝一个方向滚压应变片,挤出气泡和过量的胶液,保证胶层尽可能地薄而均匀,而在应变片周围应有胶液溢出效果才好。贴片后垫上橡皮等,用重物或夹具加压,压力为0.05~0.1MPa,24小时固化后方可进行贴片的质量检查。 1-试件;2-电阻应变片;3-温度补偿片;4-引线 图1-1 电阻应变片粘贴示意图 ④固化——快干胶和环氧树脂胶均靠自然干燥让溶剂挥发而固化。为加快这一过程,可用红外线灯或热吹风机,将贴片区加热至60~70o C,但过热将会损伤应变片。 ⑤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和应变片电阻值及其绝缘电阻值的测量。胶层固化后,应变片电阻值应无明显变化。绝缘电阻值是检验胶层干燥或固化程度的标志,胶层完全干燥或固化后,绝缘电阻可达104MΩ以上。一般静动态测量均应大于200MΩ以上方为合格。 ⑥固定导线——应变片到电阻应变仪之间的测量导线布置,应使同一测区导线同规格、同型号、等长、排列整齐,分区成束捆扎,屏蔽网接地。应变片引出线也应事先固定,防止扯坏应变片,连接焊点应光滑、牢固、防止虚焊。引出线应编号并作记录。再用万用表检查应变片是否通路。 ⑦如有必要重贴时,一定要除去原有胶层,重新擦洗,涂胶粘贴。 ⑧做防潮处理——在试件上绕上2~3层绷带,再用305胶涂满。固化后,即形成一防潮保护层,如图1-1所示。

5混凝土结构实验项目任务书、指导书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任务书 1.1 钢筋混凝土简支单筋梁的设计 1.1.1 实验目的 1.在学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力性能的基础上,通过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设计,进一步加强对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理论的理解。 2.学习适筋梁、超筋梁和少筋梁的配筋设计,计算破坏荷载。 3.学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的方法。 4.了解并掌握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制作过程。 1.1.2 实验内容 1.设计钢筋混凝土简支单筋梁,使之在实验室提供的加载条件下能按照预定的破坏形态实现少筋、适筋和超筋破坏中的一种。 2.确定该试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跨度及截面尺寸、纵筋、箍筋。 3.根据前期“土木工程材料”试验中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确定水泥、砂、石子的用量及水灰比。 4.绘出详细的简支梁的模板图、钢筋下料图。 5.验算该试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1.1.3 实验设备及材料 1.加载设备 在加荷架中,用千斤顶通过分配梁在实验梁跨间实现两点同步对称加载,使简支梁在跨中形成一段纯弯区段(梁的自重影响小)。 2.材料 ⑴钢筋:纵筋及箍筋同“材料力学”实验模块中的“拉伸实验”的试件,钢筋的力学性能数据取“拉伸实验”的测试结果。 ⑵水泥: P.O 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或复合硅酸盐水泥) ⑶粗骨料:粒径10~15mm碎石 ⑷细骨料:中砂(含水率待测) 3.模具 ⑴实验室提供高150mm,宽100mm,长度1200mm的模具,用以制作试件; ⑵标准立方体试件模具3个。 1.1.4 实验要求 1.混凝土的配合比采用“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模块中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结果。 2.提交设计计算书一份

建筑结构试验指导书

《建筑结构试验》 试验指导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结构试验室 1 / 13

试验注意事项 为了确保试验顺利进行,达到预定目的,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1、试验指导书,明确本次实验目的、方法、步骤和试验注意事项。 2、预习与本次试验有关的基本原理和其他参考资料等。 3、对试验中所用的仪器、设备,试验前应有一定的了解和熟悉。 4、必须清楚的知道本次试验所须记录的项目和数据处理方法,事先作好记录表格等准备工作。 二、遵守试验室的规章制度 1、严肃认真、保持安静。 2、爱护仪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非本试验所用设备及仪器切勿随意动用。 4、试验完毕后,应将仪器设备擦拭干净,并恢复到原来正常状态。 三、认真作好试验 1、认真听取老师讲解。 2、清点有关试验用设备、仪表和器材。 3、应有严格的科学作风,认真细致的按照要求的试验方法和步骤进行。 4、对于带电或贵重的试验设备和仪器,在边接和布置完成时,应经教师检查通过后,方可开始试验。 5、试验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试验现象,随时进行分析,若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试验过程还应注意采取防护措施,确保人身、仪器和设备安全。 6、记录下全部所需测量数据,以及仪器型号、精度、量程,试件的尺寸、材料标号、保护层厚度、钢筋含量和规格等,如果试验结果与温度有关还应记录温度、湿度。原始数据不得任意修改。 7、教学试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试验小组中虽有一定的分工,但每个学生都必须自己动手,相互交流,完成全部试环节。 2 / 13

8、如学生希望观察一些与本试验有关的其他现象,或用其他方案进行试验,在完成本试验规定项目后,经教师同意可以进行。 四、写好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是试验的总结,通过对它的书写,可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需独立完成。报告要求整洁清楚,要有分析和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一般试验报告应具有下列内容: 1、试验名称,试验目的,试验者及同组人员。 2、试验目的。 3、试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步骤。 4、设备及仪器型号、精度、量程等。 5、试验数据及其处理(应包括全部原始数据,并注明量测单位,最好以表格形式列出数据的运算过程,并根据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的要求给出试验误差)。最后将所得的试验结果作出曲线或给出经验公式。 6、讨论。应根据试验结果及试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结合基本原理进行分析讨论,如试验涉及的问题有理论解,则应与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并提出见解。 3 / 13

《建筑结构实验》指导书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指导书 中国地质大学土木工程系

目录 实验一网架结构静载实验 (1) 实验二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实验 (7) 实验三钢框架动载实验 (11) 实验四混凝土强度及缺陷的非破损检测 (14) 实验五预应力空心板鉴定性实验 (16) 附录一DH3815静态应变测量系统操作指南 (21) 附录二DHDAS动态测量系统操作指南 (25)

实验一网架结构静载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应变片的选用原则和方法。 2、学习常温用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学习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 3、掌握电阻应变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接桥方法。 4、了解结构实验的加载方法,网架杆件轴力和线位移的测量方法。通过对理论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的比较分析,验证理论计算的正确性,并分析对比之间的差异及原因。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 1、试件 网架网格700×700,网架尺寸2800mm×4200mm×95mm,杆件均为Ф42×3,见图1-1。 2,主要仪表及用途 (1)DH3815静态电阻应变仪:测量应变值。 (2)机电百分表:测线位移。 (3)应变计:测量杆件应变。 (4)万用表:检测各测点阻值。 3、加载设备 液压同步加载系统。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 (一)贴片 l、用放大镜检查、分选应变片,剔除丝栅有形状缺陷,片内有气泡、霉斑、锈点等缺陷的应变片。用电桥测量各应变片电阻值,选择电阻值差在±0.5%欧姆内的应变片20枚供粘贴用。 2、测量选取及表面处理:选取杆件中间区段的截面,贴片部位应在形心主轴上。先用砂纸磨平后,划出定位线,再用棉球醮丙酮擦洗干净。 3、贴片:每组选择1/4网架的部分杆件个贴应变计一片,布置图见图1-2。使用502快干胶贴片要掌握时机,一手拿502瓶上胶,一手捏住应变片引出线,在应变片基底底面涂一层胶,应涂得薄而均匀,校正方向贴好,再用塑料薄膜盖在应变片上,用手指按应变片挤出多余的胶,约一分钟后轻轻掀开薄膜,检查有无气泡,翘曲、脱胶等现象,否则应重贴。按同样方法贴两片温度补偿片。

土木工程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一土木工程实验简介和基础实训 (2) 实验二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的比对实验(一) (3) 实验三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的比对实验(二) (5) 实验四等强度梁应变测定实验、桥路变换接线实验 (6) 实验五裂缝宽度测定、回弹法测强、钢筋探测 (11) 实验六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的比对实验(三) (19) 实验七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的比对实验(四) (21)

实验一:土木工程实验简介和基础实训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土木工程实验的意义 2、掌握粘贴电阻应变片的技术 二、实验材料与辅助器具 电烙铁、电阻应变片、砂纸、胶水、酒精、型钢、直尺、药棉、胶纸、万用表、导线、应变片接线端子、镊子、卷尺等。 三、实验内容 1、土木工程实验的重要性 2、土木工程实验目的和任务 3、土木工程实验的分类 4、主要仪器设备的介绍 5、应变片的粘贴 四、电阻应变片粘贴位置设计 拟对工字钢梁受弯性能的测定试验,如图1-1所示,设计5个应变片的粘贴位置,并完成贴片工作。 图1-1 工字钢梁受力简图 五、应变片的粘贴步骤 1、测点表面处理:首先用锉刀清除贴片处的漆层、油污、锈层等污垢,再用砂纸在试件表面打出与应变片轴线成45º的交叉纹路,磨至光滑,用蘸有酒精的药棉清洗试件的打磨部位,直至药棉上不见污渍为止,待酒精挥发,表面干燥,方可进行贴片。 2、应变片粘贴:先在试件上沿贴片方位划出十字交叉标志线,在试件表面的定位标记处和应变片基底上,分别涂一层胶水,用手指捏住应变片的引线,将应变片放置于试件上,且应变片基准线对准试件的标志线。盖上胶纸,用拇指沿应变

片朝一个方向滚压,手感由轻到重,挤出气泡和多余的胶水,报账黏结层尽可能薄而均匀,且避免应变片滑动或转动。必要时加压1~2分钟,使应变片粘牢。景观适宜的干燥时间后,轻轻揭去薄膜,观察粘贴情况,如在敏感栅部位有气泡,应将应变片铲除,重新清理重新贴片。

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强度试验指导书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

《砼结构设计原理》砼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实验课程教学实验 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强度试验指导书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强度试验指导书 (土木工程专业适用)土木工程专业适用) 实验性质: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 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实验室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实验室 二00六年三月年三月 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强度试验 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性质 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强度试验是综合性试验,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通过综合性实验,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强钢筋混凝土基本理论的掌握和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钢筋混凝土的基本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查阅文献的能力、操作和使用现代仪器设备的能力和深入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使学生的实验素质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为从事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目的 1、通过试验观察适筋梁、少筋梁及超筋梁的破坏过程及破坏特征。 2、观察适筋梁纯弯段在使用阶段的裂缝宽度及裂缝间距。 3、实测材料强度、梁的挠度及极限荷载。 4、比较适筋梁、少筋梁及超筋梁的破坏形态及破坏荷载,比较其挠度。 5、通过试验初步了解混凝土简支梁正截面试验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并分析测得的数据。 三、实验原理 根据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钢筋混凝土的少筋梁、适筋梁和超筋梁的设计,并且保证在梁发生正截面破坏前斜截面不发生破坏,以便观察正截面的各种破坏形态。

的强度等级有关,对于常用的钢筋和混凝土等级来说,受弯构件的破坏形态取决于配筋率ρ主要有适筋梁破坏、超筋梁破坏和少筋梁破坏三种形态。 1.适筋梁破坏 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适中(ρmin≤ρ≤ρb)的梁称为适筋梁。适筋梁发生正截面破坏时,其破坏特征是:破坏首先从受拉区开始,受拉钢筋先发生屈服,直到受压区边缘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εcu, 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而告终。从钢筋开始屈服到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这一过程中,受拉区混凝土的裂缝逐渐扩展、延

建筑结构试验试验指导与报告

LO(T O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指导 与报告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LGA16H-LGYY-LGUA8Q8-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指导与试验报告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学期

试验注意事项 学生到实验室做试验,为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试验目的,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试验前作好准备工作 1、预习试验指导书,明确试验目的,了解试验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2、预习与试验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其他有关参考资料。 3、对试验中所用到的仪器、设备,应先从课本上熟悉和了解。 4、应清楚地知道所做试验的观测内容、所需记录的项目及数据处理的方法,事先准备好记录表格等。 二、严格遵守试验室的规章制度 1、进入实验室,必须严肃认真,保持安静。 2、爱护仪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非本试验所用的仪器及设备不准随意动用。 4、试验完毕后,应将所用仪器设备擦拭干净,恢复到原来正常状态。 5、所用的仪器及设备,须经指导老师清点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三、认真做好试验 1、认真听取教师讲解。 2、试验前检查清点试验用仪器、仪表、器材等设备。 3、应竖立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细致地按试验要求和步骤进行试验。 4、对电测或贵重的仪器设备,在接线或布置完成时,应经教师检查通过后,方可开始试验。 5、试验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试验现象,随时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试验时注意采取防护措施,确保人身、仪器及设备的安全。 6、认真记录试验量测数据,记录仪器型号、精度、量程,以及试件的有关参数;若试验结果与环境温(湿)度有关,还应记录试验时的温度和湿度。原始数据不得随意修改。 7、试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实践性环节之一。试验时,根据试验内容,在试验小组中可进行适当分工,但每个学生都应自己动手,相互交流,完成试验各个环节。 四、认真写好试验报告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验指导书

南昌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验指导 南昌大学土木工程实验中心 2005年9月

目录 实验一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试验 实验二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性能试验 实验三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正截面受力性能试验

实验一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试验 一、试验目的 1.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一般静载试验方法、步骤,试验结果的整理分析及表达方法。 2.掌握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3.观察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破坏的过程、特点。 二、试验设备和仪器 1.百分表或挠度计及其夹具5套。 2.手持应变仪1套。 3.放大镜1个。 4.读数显微镜1个。 5.静态电组应变仪1套。

2.梁的开裂荷载、裂缝宽度及开展情况。 3.各级荷载作用下梁纵向受力钢筋的应变。 4.各级荷载作用下梁跨中截面混凝土的应变。 5.梁的破坏荷载、破坏特征。 六、试验步骤 1.试件的考察:记录试件的跨度、截面尺寸、钢筋位置、保护层厚度等实际尺寸。钢筋位置与保护层厚度可于试验结束后敲开试件保护层实测。 2.试件表面用白灰水或106白色涂料刷白一遍,再用铅笔画出15X 15mm 方格网,以便裂缝观测。 3.估算试件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和各级试验加载值。

4.试件安装就位后,检查支墩、支座和分配梁支座等是否符合要求。记录加载位置。 5.检查安装的仪表是否符合要求并调零。 6.预载试验:分1~2级进行,每级荷载值不大于开裂荷载值的30%。应注意预载总值不应超过开裂荷载的70%。每级荷载持续时间不小于10min后测读、记录,观察仪表的工作是否正常,如不正常,立即卸载,并及时解决。 7.每级荷载取值: 每级荷载取估算的极限荷载值的(5~10)%,试件自重及仪器调零前放到试件上的加载设备重量等,应计入第一级荷载中。 加载到达估算的开裂荷载的90%以后,每级宜减为不大于极限荷载值的5%;裂缝出现以后再恢复按极限荷载值的(5~10)%分级施加。 到达估算的极限荷载值的90%以后,每级宜减为不大于估算的极限荷载值的5%施加;若采用液压加载(液压加载应注意始终保持荷载指示值稳定不变),此时可不必持载10min,每级加载后观测、记录后即开始下一级加载,直到试件出现破坏标志,准确记下最大荷载值。 8.每级荷载持续时间:一般不小于10min,并要求每级相等。 9.观测与记录: 每级荷载持续时间到达后均应测读和记录,并对试件的变化情况加以描述;记录应边记边整理,发现到达控制特征值或数据异常,应及时通报。 荷载到达计算开裂荷载值的90%以后,应用放大镜随时观察寻找裂缝出现;开裂后用铅笔在裂缝近旁跟踪描画,直至读数时划上荷载级标志横线段,注上荷载级别。 裂缝宽度量测:在试件两侧面于受拉主钢筋底边等高处,选择三条目估最大的裂缝,用读数显微镜量测,记下三条中最大值为最大裂缝宽度。 10.受弯承载力极限的标志: ①受拉主筋有明显屈服台阶的,其应力达到屈服强度,且拉应变达到0.01;受拉主钢筋为无明显屈服台阶的,拉应变达到0.01: ②受拉主钢筋拉断; ③受拉主钢筋处最大裂缝宽度达1.5mm; ④试件挠度达到跨度的1/50; ⑤受压区混凝土压坏。 11.试验到达承载力极限标志出现后,卸下仪表,按方格坐标在四面展开图上描下四面的破坏情况,记录破坏特征。也可在裂缝观察时,边观察边把裂缝描到图上。

建筑检测实验指导书

实验指导书 院系: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专业:土木工程 课程:建筑结构检测 编者:王娅丽

目录 实验一回弹法测定混凝土强度实验 (1) 实验二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 (3) 实验三非金属板厚测试 (6) 实验四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11)

实验一回弹法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及推定的原理方法; 2、了解回弹仪的基本构造,掌握回弹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3、培养仪器操作能力,掌握对回弹检测采集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作出结论报告等实际检测应用的技能。 二、实验内容: 回弹法评定结构或构件砼抗压强度,并完成相应检测报告。 三、实验原理与方法: 混凝土表面硬度与混凝土极限强度存在一定关系,回弹仪的弹击重锤被一定弹力打击在混凝土表面上,其回弹高度和混凝土表面硬度存在一定关系。这样可以利用回弹仪测试混凝土表面硬度,并结合混凝土碳化深度从而间接测定混凝土强度。 四、实验条件: (1)混凝土回弹仪;(2)碳化深度测定仪;(3) 1%酚酞酒精试剂等。 五、实验步骤: 1、对所测的结构构件作好编号登记,划分测区(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应少于10个,对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 ⑴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注侧面,宜可选在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注侧面、表面或底面; ⑵测区宜选在构件两个对称可测面,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均匀分布; ⑶测区面积不宜大于0.04m2,每测区布置16个测点,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 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应大于0.5m,且不应小于0.2m; ⑷测区表面应清洁、平整、干燥,不应有接缝、饰面层、粉刷层、浮浆、油垢等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表面的杂物和不平整处,磨光的表面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 2、仪器操作 (1)将回弹仪的弹击杆顶住砼的表面,轻压仪器,使按钮松开,弹击杆徐徐伸出,并使挂钩挂上弹击锤; (2)使回弹仪对砼表面缓慢均匀施压,待弹击锤脱钩,冲击弹击杆后,弹击锤即带动指针向后移动直至到达一定位置时,指针滑块上的刻线即在刻度尺上指示某一回弹值;

建筑结构试验指导书(新)

昆明理工大学 《建筑结构实验》实验指导书 编者:苏何先赖正聪 专业: 学号: 姓名: 土木工程学院 2018年10月 实验守则

1.实验应严格按步骤进行,安装、接线完毕后,要仔细检查,经教师复查后才能接通电源。要如实的记录实验条件和数据。 2.实验完毕需经教师检查仪器、工具和实验数据后才能离开实验室。3.注意安全用电,遇到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报告教师处理。 4.要保持实验室安静和整洁,严禁乱扔纸屑,杂物及吸烟等。 5.私人器材(除文具用品外)不得带进实验室,实验室仪器和器材也不得擅自带出。 6.学生对仪器和实验设备应爱护和谨慎使用,对于不听从教师指导和违反操作规程以致损坏仪器、工具和元器件者应检查原因,按规定进行赔偿。 实验注意事项 结构实验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即用实验的方法去验证设计理论和结构鉴定等问题。当然,实验方法是建立在很多理论基础上的,如相似理论,光学、电学、弹塑性力学等。因此,掌握实验理论是结构实验课的一个方面。但是实验性的实践环节无疑是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通过实践,掌握各种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技能。因此,结构实验技术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为了能够顺利的完成实验,要求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应认真预习本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骤,熟悉所使用的仪器和仪表的构造和操作规则。另外,实验小组成员应分工明确、协调工作,准备好必要的表格。 二、正式实验 在进行正式实验前,要注意各测量装置是否处于工作状态,仪表、试件安装是否稳妥,由指导教师检查后,方可进行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进行工作,决不允许草率了事,私自拆动仪器和其它设备。实验完毕,应清理好设备。归还所借用的仪器和工具。 实验原始数据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指导教师、一份留作小组作为实验报告依据。

土木工程施工实训指导书

《土木工程施工》实训指导书(施工技术部分) 、实习目的 1、培养学生养成不怕脏、不怕累的劳动习惯,加强组织性、纪律性,不断提高思想觉悟。 2、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知识的能力和组织工作的能力。结合工地实践,巩固已 学理论知识,扩大知识领域,并后续课程的学习获得一定的感性知识。 3、了解土木工程施工全过程及各主要工种工程相互之间的制约关系, 熟悉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工 艺、 施工方法及主要施工机具。 4、根据目前所学知识,锻炼、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 (一)砌筑工程 1. 了解砌体材料的类型、尺寸、强度及质量检验; 2. 熟悉基础砌筑组成、大放脚及基础墙弹线顺序; 3. 掌握砖砌筑砌体的组砌形式、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二)钢筋混凝土工程 1、钢筋工程 了解混凝土的标号、组成材料及配合比,混凝土的搅拌;搅拌机机械性能和使用,改善 混凝土性能的掺和料、外加剂; 掌握混凝土的运输、浇灌、捣实、养护方法及质量技术措施,施工验收规范及操作规程; (三)防水工程 1) 了解钢筋的分类; 2) 熟悉钢筋的冷加工包括冷拉和冷拔; 3) 掌握钢筋检验:外观检查和机械性能试验; 4) 掌握钢筋绑扎、安装及隐蔽工程验收检查记录。 2、 混凝土工程 1) 2) 3) 了解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及处理方法。 3、 模板工程 1) 了解模板的安装施工工艺。 1) 了解防水的意义和分类; 2) 熟悉防水材料的种类、用途; 3) 掌握防水工程的施工方法。

(四) 装饰工程 1) 了解装饰工程的功用、特点和分类; 2) 熟悉装饰工程的施工材料; 3) 掌握一般抹灰的工艺流程、施工要点和规范要求。 以上内容为参考,学生根据自己所在工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现场实习。 四、实践要求 1、实践报告的要求: (1)对实践中的态度、遵守纪律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总结。 (3)反映实践的体会和收获,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的思考与处理。 (4)独立完成实践报告,全面详细,书写工整,文理通顺。实习报告在 1000字以上。 2、实践作风的要求: 主动学习 吃苦耐劳 全面学习 五、实践注意事项 1、安全。实践期间应始终把安全摆在第一位。实践过程应树立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意识,自觉遵 守操作规程,确保实践期间不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强调做到以下 10条安全注意事项: 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要注意在建工程的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以及各种临边有无防护措施, 否则不得随意靠近。 在阴雨天,要防雷电袭击,尽量不要接近金属设备和电器设备。 施工现场机械、用电设备,未经许可不得随意操作。 (10)在工地上行走时,应注意上下左右是否有不安全的隐患,如地面的“朝天钉” 、顶棚和侧面突 出的支 架、钢筋头等。 2、纪律:在工地实践是以参观身份参加施工现场的施工技术学习,必须遵守以下纪律: (1)严格遵守所在工地的一切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 (1) 进入实行现场必须带安全帽。 (3) 不准承坐龙门架、吊蓝、施工电梯上下建筑物。 (4) (5) (7) 施工现场设有警戒标志地区,不得进入。 (8) 不得随意跨越正在受力的缆绳 (9) 不得站在正在工作的吊车的工作范围内。

20建筑结构试验教学大纲及学习指导

附件2 《建筑结构试验》课程教学大纲及学习指导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 先修课程:物理、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砼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总学时:44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专业综合性的,有较强的实践性的专业技术课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教学,使学生获得专业必须的试验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完成一般建筑结构试验的设计。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1.结构试验概论 了解结构试验与结构理论和工程实践的关系及其在结构学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结构试验的任务、目的和分类。 (1)结构试验的任务、目的和分类。 (2)各类试验的特点和应用的范围。 (3)结构试验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性。 2.结构试验的加载设备与试验装置 掌握试验室与现场试验常用的各种试验装置与加载方法,能在结构试验设计中选择和设计加载方案,重点掌握重力加载和液压加载方法。对于先进的电液伺服加载方法和原理及其在伪静力、模拟地震振动台等试验方法中的应用作一般了解。对环境随机激振方法的概念作一般了解。 3. 结构试验的数据采集和测量仪器 掌握数据采集的意义和方法,了解与掌握试验量测设备的原理与使用方法,重点是非电量电测以及各种电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为试验观测设计、仪表选择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对常用机械仪表作一般了解。具体如下: (1)结构试验测量仪器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及概念。刻度值(最小分度值)、量程(1.25~2.0倍最大测量值)、灵敏度、精度(≤5%,一般以满程相对误差表示)、线性度(以最大偏差与满程输出的百分比表示)、稳定性、重复性、频率响应(常以幅频与相频特性曲线表示)); (2)结构试验对仪器设备的使用要求; (3)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与种类; (4)电阻应变计的主要技术指标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