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模糊性及翻译

英语语言模糊性及翻译
英语语言模糊性及翻译

2010年第4期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No 4,2010

(总第122期) JOU RN A L OF M U D AN JIA N G CO LL EG E OF EDU CA T IO N

Serial N o 122[收稿日期]2010 03 04

[作者简介]陈振臣(1952-),男,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外语教研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英语语言模糊性及翻译

陈 振 臣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摘 要]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模糊语言对反映客观世界,表达人类思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给翻译造成障碍,并引起了越来越多翻译者的关注。本文主要讨论了模糊语言在语音、词义、语法和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和翻译策略。

[关键词] 模糊语言;功能对等;变异法[中图分类号]H 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2323(2010)04

0052 02 一、引言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对自己语言的认识也同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们对语言的研究历来偏重于求 精确 ,认为越精确越好,讲究言简意赅,言必有中。但是语言现实错综复杂,往往不如人意,即语言是很难求得绝对精确的。人们在日常交际中,传递信息一方往往会出现语焉不详、言不达意或言不尽意的现象,接受信息的一方又常会产生误解,甚至同样一件事物又会言人人殊,这就是语言的模糊性。自从美国自动控制专家扎德(L.A.zadeh)于1965年在!信息与控制?杂志上发表论文!模糊集合论?(Fuzzy set s)以来,涌现了许多涉及模糊性的学科,如数学、逻辑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其中,模糊语言学的研究热潮正从另一个角度对传统语言学作出有益的补充。在语言交际中,模糊语言不仅不可避免,而且往往是必需的。在许多情况下,它可使语言表达更为自然得体,更能表情达意,从而取得更好的交际效果。以下将探讨模糊性语言的普遍性和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

二、翻译中的模糊现象

客观世界的事物是千变万化的,对人类而言并不是清晰的,而是模糊的。大至人性,小至日常生活,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这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令 模糊表达 应运而生。

1.语音模糊

语音模糊主要是利用谐音或听力错觉获得模糊效果,一般出现在双关语中,以收到诙谐幽默的效果。如: A cannonball to ok o ff his leg s,so he laid dow n his arms. (炮弹打断了他的腿,所以他放下了武器。)这里, arms 一词兼有 手臂 和 武器 两种意思。

2.词义的模糊性

语言的模糊性是人文系统的固有特征之一,精确方法的应用往往得出一些完美但不合实际的结论。正如康德所说: 模糊概念要比明晰概念更富有表现力。 词义的模糊性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指称模糊(refer ential vag ueness)。词本身意义清楚,但是难以确定这个能否用于某些客体。如英语中的wo ods 和for est ,hill 和mountain,y oung 和teenag e,这类词的界限不是十分明显。二是词义缺乏确指(lack o f specificat ion)。词本身意义清楚,但属于泛指。如relativ e(亲戚)一词,它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就没有交代,因此可以指代不同的人。另有co lleag ue,f riend 等。三是词义多项化(indeterminacy of meaning)。同样的语料的组合得出不同的结果和含义的理解,词义本身并非一成不变。如:John is like a fish,在游泳时意为 约翰游得很棒 ;在聚会时意为 约翰很能喝酒 ;在面对别的困难时意为 约翰冷酷无情 。四是析取模糊。确指意义的析取(disjunction)也容易导致语义模糊的出现,如虚词词组either #or 的界限模糊性。如: T he candidat es fo r the position hav e either sale ex per ience or a bachelor ?s deg ree r elated to M ar ket ing. 这个句子中either #o r 连接的两部分总有一个是真实的,候选人要么有销售经验,要么就是有相关学士学位,但此句子还可有另一层意思,即候选人既有相关的学士学位又有销售经验。

3.语法模糊性

任何一种语言的语法都是灵活多变的,英语和汉语也不例外,词语的搭配多种多样。如果脱离了语言环境和上下文的引导,就会造成语义模糊的现象。这里仅指对同一短语或句子由于在语法结构层面上存在多种解释的可能性而引起的理解的不确定性。如:her small child ?s cat 这个词组可理解为(a)the cat of her small child ,(b)her small

%

52%

cat fo r a child,(c)her cat fo r a small child。又如:T hey can fish there.句子可理解为:T hey can stay ther e fishing.或T hey can make cans w ith fish.

4.跨文化产生的模糊性

H.道格拉.布朗在他的!语言教学原则?一书中说: 学习外语几乎每时每刻都得理解在另一种文化生活的人。此话准确地道出了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社会,语言与使用者的不可分割性。文化差异往往导致译者理解或表达上的模糊,从而使译文与原文在意思上截然相反。如: T he bo y had just eaten his dinner s and been called to the bar.如果是用在英语法律界,那就不可以译为 这个男孩刚刚吃完饭就被叫到酒吧去了。因为bar在这里指的是 律师席,而dinner是指律师公会所举办的聚餐会,所以应译为 这个年轻人刚刚取得律师资格,新近当上了律师。

三、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

1.功能对等翻译

即以模糊语言来翻译原文中的模糊语言。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建交联合公报?中有一段话:# and that it intends gr adually to reduce its sale of ar ms t o T aiw an,leading over a per iod of t ime,to a final r eso lutio n. (它准备逐步减少对台湾的武器出口,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T he t wo sides w ill maintain contact and ho ld appro priate co nsult ations on bilat eral and international is sues o f common interest.(双方将就共同关心的双边问题和国际问题保持接触并进行适当的磋商。)对于究竟何时停止向台湾出售武器,用g radually r educe(逐渐减少)而未说明具体时间,maintain contact(保持接触)和hold appro pri ate consultations(进行适当的磋商)都是模糊词语用来表示一些模糊的概念。(肖云枢,2001)又如:A litt le know l edge can be dang ero us.(一桶水不响,半桶水响叮当。) St udy hard w hen you are young,it w ill pay off when you get o lder.(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One takes t he be havior o f o ne?s company.(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只可用汉语模糊语言翻译。

2.变异法

有时一种语言中用一个词表达模糊概念,可在翻译时却用另一种语言的非对等词来表达相同的模糊概念。一是以模糊语言来翻译原文中的精确语言。如:She lo ved him too w ell no t t o detect fr om the deepened line betw een his eyes and a scor e o f o ther minutes sig ns that he had received an unexpect ed blow.(她深爱着他,能轻易地从他的眉宇间那变深的纹路和许多别的琐细形迹上瞧出来,丈夫受到一个意外的打击。)句子中的a sco re of是英语常用固定词组,用于数量夸张。其中的scor e已经失去了 二十的实际意义。a sco re of应为许多之意,这样看似模糊,但模糊中却藏着精确。又如:It?s two and tw o makes four that the cor po ral punishment administered by the defendant w as mini mal and not ex cessiv e.(很明显,被告所施加的体罚属最低限度而未过当。) t wo and two makes four是确切语言,这里译成模糊语言 很明显。二是以精确语言来翻译原文中的模糊语言。如:T here is mo re to their life t han po lit ical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pro blems,mo re than tr ansient ev erydayness.(他们的生活远不止那些政治的,社会的和经济的问题,远不止一时的柴米油盐的问题。)ever ydayness 是一个抽象模糊的词。在汉语中无对应词,直译就会失去部分语用意义。根据特定语境,指的是生活图式,联想到日常生活必需品,使之具体化,将其译成 柴米油盐,传递了原文的语用意义,再现了原文的信息功能。

翻译是 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范存忠,1985)的活动。因此,在翻译中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不但不会影响信息交际的准确性,还会提高我们语言表述能力和增强语言表述的合理性和严谨性。

四、结束语

国内外模糊语言学研究成果表明,语言的模糊性与翻译有着密切联系。翻译中的模糊现象是语言模糊性的客观反映,它既丰富了翻译的内涵,又为翻译实践带来了挑战。只有科学地运用模糊理论对翻译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找出更可行的策略,才能促进翻译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秦洪林,贾德霖.英语歧义研究[J].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1.

[3]廖志恩.模糊性语言及其翻译[J].广西: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1).

[4]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顾嘉祖.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的隐蔽文化[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杨丰宁.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6.

Fuzziness in English and Its Translation

C HEN Zhen-chen

(Fuji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 ollege,Fuzhou,Fujian350007) Abstract:Fuzziness is o ne of the basic features in our human lang uag e,and it play s an important part in r eflection of r eal w o rld and expressio n of human thoug hts.M eanw hile,it causes m any obstacles in translatio n.In moder n times,m ore and m ore tr anslators are paying special attention to it.T 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fuzzy lang uag e,such as phonolog ically fuzzy,fuzzy in w ord meaning, gramm atically fuzzy and fuzzy in cro ss-culture co mmunicatio n and strategies in translation.

Key words:Language Fuzziness;Equivalence;v ar iation[责任编辑:朱君安]

%

53

%

翻译中词汇的理解与表达

翻译中词汇的理解与表达 翻译时,译者只有对原作有透彻的理解,才能用译文语言准确地把它复述出来。理解主要是通过原文的上下文来进行。 一、词汇含义的理解 1.名词:It is the two superpowers that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hostilities in the Middle East.应对中东战争(×敌对状态)负责的是两个超级大国。有一些名词,特别是抽象名词的单数变成复数后,意义是不一样的。“hostility“enmity “ill will“敌意”“敌视”解,但“hostilities“war“战争”解。 2.动词:They were obviously quite impressed by the arguments that the Chinese were advancing.他们对中国人提出的(×正在前进)这种论点显然颇为赞同。 to advance作不及物动词用是“come or go forward“前进”,在这里作及物动词用是“put forward“提出”,宾语是arguments,应译为“提出论点”,that the Chinese were advancing是arguments的定语从句,而不是它的同位语从句。 3.副词:The basketball team was organized two years ago and it has yet to win a single game.这个篮球队两年前成立,还没赢过(×还得赢)一次比赛。这里yet与不定式连用,含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做某事”的意义虚词虽没有实际意义,在句中不能独立担任任何成分,可是由于误解虚词而引起的误译却也不少。 4.冠词:Awoman with child goton the bus.一位孕妇(×妇女带

英语语言模糊性及翻译

2010年第4期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No 4,2010 (总第122期) JOU RN A L OF M U D AN JIA N G CO LL EG E OF EDU CA T IO N Serial N o 122[收稿日期]2010 03 04 [作者简介]陈振臣(1952-),男,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外语教研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英语语言模糊性及翻译 陈 振 臣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摘 要]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模糊语言对反映客观世界,表达人类思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给翻译造成障碍,并引起了越来越多翻译者的关注。本文主要讨论了模糊语言在语音、词义、语法和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和翻译策略。 [关键词] 模糊语言;功能对等;变异法[中图分类号]H 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2323(2010)04 0052 02 一、引言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对自己语言的认识也同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们对语言的研究历来偏重于求 精确 ,认为越精确越好,讲究言简意赅,言必有中。但是语言现实错综复杂,往往不如人意,即语言是很难求得绝对精确的。人们在日常交际中,传递信息一方往往会出现语焉不详、言不达意或言不尽意的现象,接受信息的一方又常会产生误解,甚至同样一件事物又会言人人殊,这就是语言的模糊性。自从美国自动控制专家扎德(L.A.zadeh)于1965年在!信息与控制?杂志上发表论文!模糊集合论?(Fuzzy set s)以来,涌现了许多涉及模糊性的学科,如数学、逻辑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其中,模糊语言学的研究热潮正从另一个角度对传统语言学作出有益的补充。在语言交际中,模糊语言不仅不可避免,而且往往是必需的。在许多情况下,它可使语言表达更为自然得体,更能表情达意,从而取得更好的交际效果。以下将探讨模糊性语言的普遍性和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 二、翻译中的模糊现象 客观世界的事物是千变万化的,对人类而言并不是清晰的,而是模糊的。大至人性,小至日常生活,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这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令 模糊表达 应运而生。 1.语音模糊 语音模糊主要是利用谐音或听力错觉获得模糊效果,一般出现在双关语中,以收到诙谐幽默的效果。如: A cannonball to ok o ff his leg s,so he laid dow n his arms. (炮弹打断了他的腿,所以他放下了武器。)这里, arms 一词兼有 手臂 和 武器 两种意思。 2.词义的模糊性 语言的模糊性是人文系统的固有特征之一,精确方法的应用往往得出一些完美但不合实际的结论。正如康德所说: 模糊概念要比明晰概念更富有表现力。 词义的模糊性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指称模糊(refer ential vag ueness)。词本身意义清楚,但是难以确定这个能否用于某些客体。如英语中的wo ods 和for est ,hill 和mountain,y oung 和teenag e,这类词的界限不是十分明显。二是词义缺乏确指(lack o f specificat ion)。词本身意义清楚,但属于泛指。如relativ e(亲戚)一词,它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就没有交代,因此可以指代不同的人。另有co lleag ue,f riend 等。三是词义多项化(indeterminacy of meaning)。同样的语料的组合得出不同的结果和含义的理解,词义本身并非一成不变。如:John is like a fish,在游泳时意为 约翰游得很棒 ;在聚会时意为 约翰很能喝酒 ;在面对别的困难时意为 约翰冷酷无情 。四是析取模糊。确指意义的析取(disjunction)也容易导致语义模糊的出现,如虚词词组either #or 的界限模糊性。如: T he candidat es fo r the position hav e either sale ex per ience or a bachelor ?s deg ree r elated to M ar ket ing. 这个句子中either #o r 连接的两部分总有一个是真实的,候选人要么有销售经验,要么就是有相关学士学位,但此句子还可有另一层意思,即候选人既有相关的学士学位又有销售经验。 3.语法模糊性 任何一种语言的语法都是灵活多变的,英语和汉语也不例外,词语的搭配多种多样。如果脱离了语言环境和上下文的引导,就会造成语义模糊的现象。这里仅指对同一短语或句子由于在语法结构层面上存在多种解释的可能性而引起的理解的不确定性。如:her small child ?s cat 这个词组可理解为(a)the cat of her small child ,(b)her small % 52%

法律英语翻译的准确性与模糊性

法律英语翻译的准确性与模糊性 谢燕鸿(泉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泉州)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法律英语的特点结合部分法律文书及法条的翻译实例对法律英语翻译的准确性和 模糊性进行了探讨并得出结论:法律英语翻译应首先充分保证其准确性适当使用模糊性语言;在辩证使用 模糊语言的同时充分保证法律英语翻译的准确性从而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维护法律的尊严。 【要害词】法律英语翻译准确模糊 Prec ision and Vagueness in Lega l English Tran sla tion. X IE Yan - hong ( Foreign Languages College of Quanzhou N orm alUniversi2 ty Quanzhou Fujian)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egal English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 recision and vagueness in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 The discussion is developed through some examp l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 The auther then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p recis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 in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 while the translator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its vagueness. On2 ly by doing this can the translator fully assure the lawful rights of the party and p rotect the authority of the law. 【Key words】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 p recision; vagueness 法律英语即legal English是以英语共同语为基础用以表 述法律科学概念及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事务时所用的语种或某一 语种的部分用语在立法和司法等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具有法律 专业特点的语言。法律英语特点鲜明在词汇使用上庄严规范 书面语多;频频出现外来语(如法语、拉丁语等) 、古语、成对词、 同义词、近义词、命令词、情态动词、虚词;少用代词、形容词、副词 等。句法结构纷繁复杂大量使用祈使语句、被动态、综合复杂句 以及虚拟语气。如此种种让译者应接不暇倍感头疼。 法律英语的翻译从一开始就注定是要求准确、准确再准确。 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忽视了法律英语翻译中的模糊性特征。 1 法律英语翻译的准确性 尽管法律英语翻译困难重重但是准确性仍被视为法律英语 翻译的重中之重。有学者甚至认为准确是法律语言的灵魂。准 确应该是确定、明确、精确;要求严密、客观和规范不得引申、推 理、预测不得带有一丝一毫的感情色彩。法律英语翻译的准确 性是指一种中英文法律语言真实含义之间的等同而不是一种 表面上的一种意思对等。法律是严厉的法律的语言也必须是严 肃的。法律文书、合同、法条、判决等书面文字作为法律事务中 的重要的文字依据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语意确切、论证周详严格 遵循准确原则。 以下笔者略举几例管中窥豹。 1. 1 solicitor:初级律师在英国指的是当事人所聘请的一 般辩护律师或称初级律师负责起草法律文书、提供法律咨询、

英美文学翻译中语言的模糊性

英美文学翻译中语言的模糊性 模糊现象是我们生活中普遍存有的现象,生活中的很多事物并没有明 确的鉴别界限,如轻与重、大与小、贫与富、开心与悲伤等,这些事 物之间的界限差异我们不能给出明确的回答,所以我们只能用一些模 糊的词语来进行描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地意识到了我们生 活中存有的模糊性,最早提出模糊理论的是美国自动控制专家扎德(Zadeh,L.A.;1921—),1965年扎德教授在《信息与控制》杂志的 第八期上发表了《模糊集》的论文,并引发了各方的关注,随之将模 糊理论引进到语言学的研究范围中,我国学者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 始研究语言的模糊性,北京师范大学的伍铁平教授是这方面的翘楚, 他于1979年在《外国语》上发表了《模糊语言初探》一文,正式将模 糊理论引进我国,并且在此后的30多年中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在持续地研究中我们认识到模糊性是语言本身自带的本质属性,同时 也是语言的一种客观属性。目前学界对语言的模糊性研究呈现出百花 齐放的状态,研究的比较全面、深入且成果颇丰,对于翻译中语言模 糊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另一方面是模糊语言与翻译的关系上,从总体上,对于英美文学翻译 中语言的模糊性研究还不是很深入、全面与彻底。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以各名家翻译的英美经典文学作品作为底本,进而分析翻译中语 言的模糊性。 一、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 在持续地研究中我们认识到了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模糊(fuzzy)也就是指语言所指范围不具有明确性。从大的范围上看,模糊语言就 是指语言的模糊性;从小的范围上看,它指的是具有模糊性的语言单位,即模糊词语或者模糊结构。首先,词语有模糊性。所谓模糊(fuzzy), 上文我们已经提到,也就是指语言所指范围不具有明确性,这种词语 上的模糊性存有于各种语言之中,如汉语中经常出现一词多义的现象,如包袱词语,其原本的含义就是指用布包把衣服或者物品等包裹起来,但同时它又可以指某种负担,如精神或者思想上的负担,这种现象也

分析英语中的模糊语言Vague language

Vague language Who speaks of vagueness should himself be vague. ----Bertrand Russell Vague language is a language that talks about something without directly saying what it is. A representation is vague when the relation of the representing system to the represented system is not one-one, but one-many.(当用于描述的体系与被描述的体系之间的关系不是一对一,而是多对一时,这个描述就是模糊的。) ----Vagueness, Bertrand Russell, 1928 Vague word 1 Words with a similar meaning(意义相近的词): thread, string, cord, rope They all have the meaning “线,绳子”. But there is no clear line between them. We can’t tell how thick can be called “rope”, and how thin can be called “string”. 2 Words with a different meaning(反义词): big, small They are a pair of antonyms, but the limit between them is changeable. For example, “a big track” and “a small plane” have a different criterion towards “big” and “small”. 3 Words with several meanings(一词多义): bank

自然语言翻译过程中的模糊性及翻译的模糊性

自然语言翻译过程中的模糊性及翻译的模糊性 Vagueness in translating process and the vagueness of translation 于群,蒋跃 (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Abstract]Vagueness is an inherent feature of language. Accordingly, as a component of language, translation possess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being vague.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ranslation.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es, the author makes a general conclusion of vagueness in translating process and the vagueness of translation. The conclusion has been made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vagueness of translation criteria, vagueness of translating process, vague phenomena in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employed in dealing with vagueness. [Key Words] vagueness of language, translating process, criteria, strategies。 [摘要]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一个基本属性。翻译活动属于自然语言的一部分,故而,翻译具有模糊性。近年来,模糊语言学研究的发展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对近几年自然语言模糊性与翻译理论、实践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自然语言翻译过程中的模糊性及翻译标准的模糊性作了简要归纳。并分别从翻译过程中体现的模糊性、翻译标准的模糊性、翻译中的模糊现象以及模糊现象的翻译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概述和讨论。 [关键词] 自然语言的模糊性;翻译过程;标准;策略; 1、前言 模糊性作为语言的本质属性,自1903年以来一直受到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Pierce 1903)。近年来,此研究方向的成果不断涌现。在国外,有代表性的学者包括Pierce, Lakoff, Labov, Channel, Williamson, Keefe等。在国内,伍铁平先生,于1979年发表的《模糊语言学初探》,开创了我国模糊语言学研究的先河。20多年来,随着模糊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研究重点之一逐渐由模糊语言学现象的阐释转移到模糊语言学的应用上来。其中,模糊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新课题(陈忠华1990;赵彦春2001;王卫新2003等)。本文拟对自然语言翻译过程中的模糊性及翻译标准的模糊性作简要的归纳。并分别从翻译过程中体现的模糊性、翻译中的模糊现象、翻译标准的模糊性及模糊现象的翻译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概述和讨论。 2、概述 纵观目前国内以模糊语言学、翻译为主题的学术论文不难发现,学者们主要从翻译过程和翻译中的模糊性、翻译中的模糊现象、模糊现象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标准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下面,本文就分别从此四个方面,即,翻译标准的模糊性、翻译过程的模糊性、翻译中的模糊现象以及模糊现象的翻译策略分别进行综述。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及其翻译的研究》(项目批准号:04BYY046)

法律英语翻译的准确性与模糊性

法律英语翻译的准确性与模糊性 谢燕鸿 (泉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福建 泉州)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法律英语的特点,结合部分法律文书及法条的翻译实例,对法律英语翻译的准确性和模糊性进行了探讨,并得出结论:法律英语翻译应首先充分保证其准确性,适当使用模糊性语言;在辩证使用模糊语言的同时充分保证法律英语翻译的准确性,从而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维护法律的尊严。 【关键词】 法律英语 翻译 准确 模糊 Prec isi on and Vagueness i n L ega l English Tran sl a ti on.X IE Yan-hong(Foreign Languages College of Q uanzhou N or m al U niversi2 ty,Q uanzhou Fujian)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egal English,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 recisi on and vagueness in legal English translati on.The discussi on is devel oped thr ough s ome examp l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 on.The auther then draws the conclusi on that p recisi on is the most i m portant ele ment in legal English translati on,while the translat or should als o pay attenti on t o its vagueness.On2 ly by doing this can the translat or fully assure the lawful rights of the party and p r otect the authority of the law. 【Key words】 legal English;Translati on;p recisi on;vagueness 法律英语,即legal English,是以英语共同语为基础,用以表述法律科学概念及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事务时所用的语种或某一语种的部分用语,在立法和司法等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具有法律专业特点的语言。法律英语特点鲜明,在词汇使用上庄重规范,书面语多;频频出现外来语(如法语、拉丁语等)、古语、成对词、同义词、近义词、命令词、情态动词、虚词;少用代词、形容词、副词等。句法结构纷繁复杂,大量使用祈使语句、被动态、综合复杂句以及虚拟语气。如此种种,让译者应接不暇,倍感头疼。 法律英语的翻译从一开始就注定是要求准确、准确再准确。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忽视了法律英语翻译中的模糊性特征。 1 法律英语翻译的准确性 尽管法律英语翻译困难重重,但是准确性仍被视为法律英语翻译的重中之重。有学者甚至认为,准确是法律语言的灵魂。准确,应该是确定、明确、精确;要求严密、客观和规范,不得引申、推理、猜测,不得带有一丝一毫的感情色彩。法律英语翻译的准确性,是指一种中英文法律语言真实含义之间的等同,而不是一种表面上的一种意思对等。法律是严肃的,法律的语言也必须是严肃的。法律文书、合同、法条、判决等书面文字,作为法律事务中的重要的文字依据,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语意确切、论证周详,严格遵循准确原则。 以下笔者略举几例,管中窥豹。 1.1 s olicit or:初级律师,在英国指的是当事人所聘请的一般辩护律师,或称初级律师,负责起草法律文书、提供法律咨询、承办案件起诉辩护(只限初级法院)等事务性工作。 barrister:出庭律师、大律师,在英国指的是有资格出席高等法院的律师。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在中文里被称作律师的,在国外却有着不同的称呼、不同的级别,职责范围也有所不同,因此我国的当事人如果在聘请国外律师时应该考虑到这点,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1.2 本合同二零零六年十月三十一日以前有效 The contract is valid bef ore Oct ober31,2006。(X) 我国民法通则第九章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民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所称的“不满”、“以外”,不包括本数。很明显,本句中“三十一日以前”是包括三十一日当天的,然而在英语中before则不包括三十一日当天。因此准确的译法应该是: The contract is valid by Oct ober31,2006。 The contract is valid bef ore Oct ober31,2006(inclusive)。 The contract is valid on or before Oct ober31,2006。 表面看起来译文似乎显得冗长拖沓,有违简洁原则;然而我们必须承认该译文的适当增词,十分准确地对当事人的成本承担义务做了概括和表述;同时合理使用专业术语,因为executi on与合同、文书、协定等连用时,并不表示“执行”,而表示“签订”。合同的“执行、履行”应使用perf or mance一词。准确的译文避免了因翻译的失误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充分保障了当事人在此条款的权利。 2 法律英语翻译的模糊性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一大属性。法律英语也同样具有这一典型而又普遍的特征。模糊语言(包括模糊词语和模糊修辞)的大量使用弥补了准确性语言在法律英语翻译过程中的“心有余而力不足”。所谓法律语言的模糊性,是指法律条文或法律表述涉及法律事实的性质、范围、程度、数量、时间、应用等方面无法明确、在语义上不能确指的情况。模糊语言的使用有时反而能让处处充满准确用语的略显死板的法律语言显得更准确、更灵活、更礼貌、更生动,在保证译文的“信、达、雅”的同时体现出译者的灵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上文提过,法律英语少用代词、形容词、副词等修饰性的语言,但是有时这些带修饰性的模糊语言反倒能为法律事务的解决带来好处。比如: (下转第161页)

模糊语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Fuzzy Language in Our communication 1. Abstract: Some phrases are useful when we want to say that something is similar to something else, but it is not exactly the same. We often use these phrases because we can't find the exact word that we need.‘kind of and sort of? in … I'm kind of happy that school has finished, but I'll miss my friends?. We can also use kind of and sort of before …like? or …similar to? .Some people may ask “whether fuzzy language can have a negative influence in our da ily life?” People always think that language should be clear and accurate in business negotiation. Actually, it can not hinder our normal communication instead helping us. Fuzzy language arouses couples of scholar interests in studying on it since American scholar Lofti Zedeh?s Fuzzy-Set Theory. Fuzzy language refers to the form of language without shapely defined boundaries an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gueness. 2. Instruction: Mr. Tieping says: “We can say in a sense, there is no human natural langu age without vague language.” Fuzzy language, as a constitutive property of natural language, is persuasive in every aspect of language. It is a form of language without shapely defined boundaries and characterized by vagueness. As Liu Fang says, Vagueness is one of the basic of attributes of natural languages, which is determined by the objective attributes of language and its imperfection in the function of expression.” In our daily life, communication needs may not be met. Therefore, making the most of fuzzy language is a most and beneficial. There are four situations where fuzzy language is preferred. Firstly the speaker occasionally forgets the precise language. Such as your classmate asked you how much your new dress was , but you forgot , you could say …not much?. Secondly, there is no precise language or the speakers do not know how to express by precise language. Such as you describe your new friend , you just say she is a good girl, …good? is not a specific word. Thirdly, there is no need to use precise language. There is no need to use precise language. You are answering the phone, maybe your classmate will ask “who’s calling?”you do not need to use precise language to describe, maybe you just say one of my friends. Fourthly, fuzzy language is a better way for speaker to develop a more harmonious social environment and let the communication go as smoothly as possible. When you want to say something that may lose listener?s face ,you often choose fuzzy language which is an instrument for communi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be polite and modest. To put in a nutshell, fuzzy language is taken to be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its efficient usage in communication. In our daily life, fuzzy language is used frequently for different aims and a variety of reasons. Sometimes people are just not willing to make the problems as clear as crystal in order to leave some possibility of retracting the words. Sometimes fuzzy words can make the expressions more economic and get the meaning fully crossed. Although people use imprecise expression and undefined terms, they also can understand each other. They use fuzzy language to reinforce the flexibility of language , it is also one of the principles: When someone asks you where your mother is, but you can not say accurately ,In fact you do not know, but you do not want him to be disappointed ,so you just say my mother is either in the house or at the market. There are some fuzzy words used in our communication. More or less: There?s twenty minutes

上海高校汉文化传播途径及现状分析

上海高校汉文化传播途径及现状分析 ——以复旦大学为例:“你身边熟悉的汉文化” 参与人员:黄一菡杨洋林南威卫卓睿 指导老师:陈正宏魏有美

摘要:汉文化本意指“汉族文化”;在中华五千多年历史中,汉族文化与其它文化不断交汇融合、发展创新,因此,我们不妨将汉文化理解为“泛汉族文化”,即以典型汉族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本课题讨论之汉文化主要置于中国大陆汉语言文化体系之下。高校作为文化交流胜地,对汉文化的传播有着不可剥离的关联。本课题试图以复旦大学为例,探究、梳理、总结上海高校汉文化传播途径及现状,了解身边汉文化传播的点滴。 关键词:汉文化;传播;高校 一.汉文化定义 随着人文科学研究活动的日趋活跃,汉文化的相关研究愈发受人关注。但事实上,汉文化定义与指向始终较为模糊。在揣振宇先生等主编,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汉文化多元文化与西部大开发》中,“汉文化”一词意指“汉族文化”;在陈江风先生等主编,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文化研究》中,“汉文化”则仅限于“两汉文化”。而张世民先生在《汉文化漫谈》里对汉文化这样谈到:“汉文化不单是指汉王朝的历史文化,而且是指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可以说,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别称。”在另一些学者眼中,汉文化的概念范围甚至被扩展至与中国相邻的使用汉字的国家区域内。譬如,德国学者汪德迈将汉文化定义为“亚洲东部自中国本土向南延伸,其文化根基源自萌生于中国而通行于四邻的汉字区域内的蒙古人种的文化”。 鉴于汉文化含义之丰富广博,学界向来观点各异,为厘清讨论对象,我们将在本课题中对“汉文化”加以定义。 汉文化本意指“汉族文化”,但在中华五千多年有实物可考的历史中,汉族文化与其它文化不断交汇、融合,从中得到继承、发展与创新,因此,我们不妨将汉文化理解为“泛汉族文化”,即以典型汉族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共同体,其辐射范围不仅限于中国大陆地区,更在中国周边传播,广泛影响到周边如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家,甚至在某些历史时期作为其主流文化形态存在。陈庆浩先生就曾提出“整体汉文化”的概念,与此处所述之汉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处。 就文化内容而言,英国学者泰勒认为,“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以此为依据,汉文化包含语言、文字、文学、饮食、服饰、艺术、宗教、法律等领域。 本课题着力于讨论上海高校汉文化传播途径及其现状,以复旦大学为个例进行分析。因此,此处汉文化传播范畴主要集中于中国大陆文化体系之内,对海外汉文化表现形态不予赘述。 二.汉文化传播途径 从古代丝绸之路到21世纪国际化时代的信息高速万维网,各民族文化从相对隔绝走向交融碰撞,一个国家的实力不仅体现在经济上,文化软实力的影响与传播也成为一个国家走向强国所必不可少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汉文化传播途径日益多样化,从文学作品到商贸往来,从教育传授到文化交流,汉文化通过异彩纷呈的传播方式逐渐为世界所了解。 1.文学途径传播 “文以载道”,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汉文化的传播发挥着重要的凝聚和认同作用。而从国家和民族利益角度看,利用文学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远远超过单纯的语言教

浅谈英语中的模糊语言

浅谈英语中的模糊语言 摘要:模糊语言是语言的一种现象,是英语语言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广泛存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本文从模糊的概念出发,通过论述模糊语言的特征、翻译和功能,阐述模糊语言在外交、广告、国际贸易和新闻报道等领域的运用,最后达到顺利完成日常交际的作用。 关键词:模糊语言;英语;运用 “模糊”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表达对象的不确定性,不清楚或不分明。罗素(Russell)在1923年的《模糊》(“Vagueness”)的文章中把模糊定义为“当用于描述的体系与被描述的体系之间的关系不是一对一,而是多对一时,这个描述就是模糊的”。模糊语言广义是指语言的模糊性,狭义指具有模糊性的语言单位:模糊词语和模糊结构。模糊语言的基本特征就是语言上的模糊,此外在语义上也有模糊不确定性和语义上的变异性两个特征。 1模糊语言的翻译 翻译是以“信”为要旨,但是由于翻译的情形复杂多变,如果不深刻体会语言这种工具所表达出的意境,加之不能灵活运用语言表达的丰富性来进行语际翻译,而一味地追求字面上的“实”,很可能会陷入“虚”的泥沼中。模糊语言的翻译方法有以下几种: 1.1对等法 对等法实际就是一种以模糊对模糊,以精确对精确的翻译方法。比如:Everybody’s business is nobody’s business,“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法各异,当英汉模糊概念表达不一致时,则采用译入语的模糊表达来转译原语的模糊表达。 1.2直译法 用一种语言中的模糊语去翻译另一种语言中的模糊语,以保留模糊信息。比如:Her description of what happenedapproximatedtothetruth,but she still left a few

英汉模糊语言及其翻译探究

英汉模糊语言及其翻译探究 来源:英语专业论文 https://www.360docs.net/doc/112642545.html,/ 引言语言学界认为,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体系中客观存在且难以避免的一种基本属性。因此,有必要对语言的模糊性与翻译问题进行多角度和多层次的分析,使模糊语言学与翻译学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 1.翻译实践中的模糊性探索1.1模糊语在广告语中的使用1.1.1形容词的广泛使用广告语体给人以生动唯美的艺术享受,追求引起顾客强烈共鸣的实用效果,这离不开形容词的点缀和渲染。形容词通常被视为模糊词语,因为它们表达的概念的外延往往是模糊的。 如:例1.“How’S your coffeeWonderfu1.Rich.smooth and burstingwith flavorfNescafe的广告文) 例2.多么清澄的海底,多么绚丽的色彩,多么自如的生命。啊,自然的色调。请看彩色电视机:索尼(索尼电视机广告)例1中使用了一些很具有感染力的形容词,引起读此广告的人从味觉、嗅觉上都产生了美妙的联想.从而使雀巢咖啡的“浓香”沁人人心; 例2中“清澄”、“绚丽”、“自如”、“自然”几个形容词勾勒出和谐逼真的图画。 1.2诗歌的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决定了诗歌的模糊性。模糊语言更显活力,信息容量大,能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与联想,

即模糊语言创造美。诗歌中模糊词语、比喻、夸张等模糊修辞语言和叠加意象随处可见。 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诗句中,模糊词语“绿”字浓缩了比“吹”更多的信息量,既指春风吹到了江南,又指出了这种动作所带来的效果。由此可知,诗歌中模糊语言更具有表现力。 2.模糊语产生的原因 2.1语义方面的原因语义方面的原因,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词汇概念层和句子语法层。 2.1.1词汇概念层来自词汇概念层上的模糊性最为常见,也为大多数的学者所研究。这个层面上还可分为模糊限制词和模糊词语。模糊限制语如我们常见的about 10 kilometers,approximate短语中的about和approximate。模糊词也很常见。如邓小平同志讲到我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提出:“到200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基本上达到小康水平。” 2.1.2句子语法层语言模糊性也常由于句子层面的原因所引起,如:参议员伯克特:“希尔教授,你作证说你推测托马斯法官可能想要你看色情电影,但是在联邦调查局的讯问中你明确地说他从来没有邀请你去看电影,是这样吗?”在这里,参议员伯克特使用了一个附加问旬的形式,使他的用意模糊了。因为附加问句是~种在形式和功能两方面都兼具陈述旬和疑问句的特点的旬式。与其说参议员是在进行征询.不如说他的用意更多地是进行事实陈述。这样,参议员一方面单方面发出了信息,同时又摆脱了在听众听来可能会强加于希尔的权威角色。 2.2语用方面的原因 2.2.1主观故意导致的模糊性精确语言往往达不到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这时人们往往故意把语言模糊处理,以求趋利避害,达到原有的目的。这种主观故意在政治语言中尤其常见。

从交际语境顺应论谈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言的翻译

赵娟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 241003;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宿州 234000)摘要:Jef Verschueren 语言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是语言发挥功能的过程,并认为语言的选择必须与语境顺应。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信函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对其理解和翻译必须借助相关的交际语境。本文从顺应商务英语信函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出发谈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顺应论;交际语境;商务英语信函;模糊语言;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10-0127-02 一、引言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固有的一个基本属性,体现了客观事物类别之间的模糊界限。语言系统的各个层次上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模糊性[1]。札德(L.A.Zadeh)于1965年发表于《信息与控制》(Information and Control)杂志第8期的论文《模糊集合》中首次提出用模糊集合的方法来处理模糊现象,进而研究模糊概念,标志着模糊理论研究的开始,我国学者伍铁平发表于《外国语》1979年第4期的论文《模糊语言初探》是国内最早运用模糊理论对语言模糊性进行研究的论文。从此模糊语言学引起了我国学者的浓厚兴趣,极大的推进了我国语言学的发展。 模糊语言在人们的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同的认知环境与文化差异使读者对模糊语言的理解不尽相同[2]。这给模糊语言的翻译带来诸多的障碍。近年来,顺应论指导下的翻译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但是其翻译观对模糊语言翻译的指导意义的研究还较为薄弱。笔者认为对模糊语言的理解必须借助相关的交际语境。因此,在模糊语言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交际语境准确理解和推导模糊语言的语义所指,进而找到与语言所处语境相关联的译文。 二、交际语境顺应观与商务英语信函中的模糊语言 瑞士著名语言学家、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 Verschueren在《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中提出了语言顺应论。在Verschueren看来,语言使用是语言发挥功能的过程,或者说,是语言使用者根据交际语境的需要不断选择语言手段,以达到交际意图的过程[3]。这里,顺应就体现为语言的使用语境和语言选择之间的相互适应。语境关系顺应是指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语言选择必须与语境顺应。顺应论认为语境产生于交际双方使用语言的过程中,由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组成,是由不断激活的语境因素和一些客观存在的事物动态生成的,会随着交际过程的发展而不断变化[4]。交际语境涉及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方面的因素。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在语境的相关成分中是不可分离的[5]。 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言的意义是模糊的,具有多重理解性,究竟如何翻译要依赖于作者和译者双方的交际语境,这就使模糊语言的翻译具有独特的交际语境关联性。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礼貌表达,劝导对方,自我保护和保留详情等功能。那么译者如何在商务信函的翻译过程中实现模糊语言的上述功能? (一)物理世界的交际顺应与翻译 物理世界是语言选择所发生的当下环境,是语言使用锚定于或嵌入现实世界时所激活的维度之一[6],包括时间和空间。把语言选择和物理世界联系起来的有效的方式是依赖时间和空间的指称关系。时间的指称关系包括含事件时间、说话时间以及指称时间。空间的指称中包含绝对的空间时间、指称空间、说话人的空间以及交际双方在物理世界中所处的位置[7]。因此,对于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的翻译应该注意译语理解人所理解的时间和空间关系。 (二)社交世界的交际顺应与翻译 社交世界指和语言选择构成相互顺应的社会因素[9]。从原则上来说,和语言选择构成相互适应的社会因素的范围是无限的。其中大多数因素和社会场景或公共制度存在性质上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