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t级铁路货车段修技术条件

70t级铁路货车段修技术条件
70t级铁路货车段修技术条件

70t级铁路货车段修技术条件(暂行)

5 转向架

C70、C70A、P70、NX70、X4K、GQ70、GN70、GF70、KZ70、KM70等型车须装用转K6型转向架,C70H、P70H、NX70H、GQ70H、GN70H、GF70H、KZ70H、KM70H 等型车须装用转K5型转向架。

5.1 转K6型转向架

5.1.1 侧架

5.1.1.1 导框两侧摩擦面单侧磨耗(含局部磨耗)大于2㎜、两侧磨耗之和大于3㎜,内侧面磨耗(含局部磨耗)深度大于3㎜或组装间隙超限时,堆焊后加工。

5.1.1.2 承载鞍支承面检修须符合下列要求:

5.1.1.2.1 偏磨大于1㎜时加工,磨耗大于3㎜时堆焊后加工,恢复原型。

5.1.1.2.2 加工后承载鞍支承面与导框两侧摩擦面未磨耗部位的垂直度为1㎜,承载鞍支承面至支撑座安装孔中心距离为412±2㎜。

5.1.1.3 卡入式滑槽磨耗板裂损或磨耗大于3㎜时更换。磨耗板材质为47Mn2Si2TiB

或T10,材质为47Mn2Si2TiB时硬度须为43~58HRC,材质为T10时硬度须为36~42HRC 或332~392HBW。

5.1.1.4 侧架立柱磨耗板丢失时补装,磨耗大于3㎜、裂损时更换,松动时更换折头螺栓。组装时,须采用ZT型平头折头螺栓,螺栓紧固力矩为500~550N·m,折头端须低于侧架立柱磨耗板平面,新组装磨耗板与侧架立柱的间隙,用厚度为0.8㎜(顶部用1㎜)塞尺检查,插入深度不得大于13㎜。侧架立柱磨耗板材质为45号钢,热处理后硬度为38~

50HRC。

5.1.1.5 侧架立柱与摇枕挡内表面配合处磨耗大于3㎜时,堆焊后磨修恢复原型。

5.1.1.6 侧架制动梁滑槽无防止制动梁脱出挡块时,须按图样QCZ133JX-20-01焊装挡块。

5.1.2 摇枕

5.1.2.1 摇枕斜楔摩擦面磨耗板检修须符合下列要求:

5.1.2.1.1 焊缝开裂时焊修,裂损、磨耗大于3㎜时更换。

5.1.2.1.2 焊装磨耗板前摇枕斜楔摩擦面(基准面)须平整,不平整时须堆焊后磨平,磨耗板的焊装如图5-1所示。

图5-1 摇枕斜楔摩擦面磨耗板焊装示意图

5.1.2.1.3 斜楔摩擦面磨耗板材质为0Cr18Ni9,硬度不大于187HBW。

5.1.2.2 摇枕挡内、外表面距离大于283㎜时,须堆焊后磨修,恢复原型;摇枕斜楔槽内、

外表面磨耗超限时,须对中焊修后磨平,恢复原型。

5.1.2.3 摇枕弹簧定位圆脐为结构Ⅰ的,磨耗部位小于最小磨耗尺寸时焊修后磨修,磨修部位应符合结构Ⅱ圆脐相应部位尺寸,未焊修部位不用磨修;摇枕弹簧定位圆脐为结构Ⅱ的,磨耗部位小于最小磨耗尺寸时焊修后磨修,磨修部位应符合结构Ⅱ圆脐相应部位尺寸。弹簧定位圆脐如图5-2所示。

图5-2 摇枕定位圆脐示意图

5.1.2.4 摇枕上拉杆托架组成的含油尼龙滚套外表面磨耗深度大于3㎜时更换。

5.1.3 轴箱橡胶垫

5.1.3.1 中间橡胶挤出变形或中间橡胶层与上、下钢衬板脱开时更换。

5.1.3.2 轴箱橡胶垫允许有龟裂;表面裂纹深度大于10㎜且水平投影长度超过该边长度的50%时更换。

5.1.3.3 铜铰线及配套紧固螺母丢失时须补装。

5.1.4 承载鞍

5.1.4.1 顶面偏磨大于1.5㎜时加工,磨耗超过5㎜时更换。

5.1.4.2 导框挡边内侧磨耗一侧大于2㎜或两侧之和大于3㎜时更换。

5.1.4.3 导框底面磨耗一侧大于2㎜或两侧之和大于3㎜时更换。

5.1.4.4 鞍面径向(半径)磨耗大于0.5㎜时更换。

5.1.4.5 推力挡肩两端磨耗后不大于165.8㎜时须消除棱角,大于时更换。

5.1.5 组合式斜楔

5.1.5.1 须装用组合式斜楔,斜楔体材质为贝氏体球墨铸铁(ADI),主摩擦板材质为高分子复合材料,配套装用45号钢侧架立柱磨耗板。

5.1.5.2 组合式斜楔主摩擦板原型厚度10㎜,磨耗大于4㎜时更换;斜楔体副摩擦面磨耗大于3㎜时更换。主摩擦板四角断裂区域限度如图5-3(a)所示;两角断裂区域限度如图5-3(b)所示;断裂区域超限或缺损面积之和大于总面积的15%时更换。

图5-3 斜楔主摩擦板断裂区域限度示意图

5.1.6 JC型双作用弹性旁承

5.1.

6.1 尼龙磨耗板裂损或磨耗超限时更换。

5.1.

6.2 弹性旁承橡胶体表面裂纹深度大于5㎜且水平投影长度大于该边长度的30%时更换。

5.1.

6.3 弹性旁承纵向定位橡胶块与两侧金属板中的一侧全部脱开时更换。

5.1.

6.4 旁承座与滚子轴接触凹槽磨耗大于3㎜时,焊修后加工,恢复原型;旁承滚子外径径向磨耗、腐蚀深度大于2㎜或严重变形影响作用时更换。旁承滚子与滚子轴的间隙大于2㎜时更换;旁承座底面、侧面磨耗大于2㎜时,更换或与弹性旁承体分离后堆焊加工、恢复原型。

5.1.7 弹簧

5.1.7.1 弹簧规格见表5-1。

表5-1 转K6型转向架圆弹簧规格表

5.1.7.2 组装要求

5.1.7.2.1 同一转向架同型圆柱螺旋弹簧自由高度差不大于3㎜;

5.1.7.2.2 同一侧架上同型内簧或同型外簧自由高度差不大于2㎜;

5.1.7.2.3 减振弹簧内外圈自由高度差不大于2㎜,同一组两级刚度弹簧内外圈自由高度差为20~25㎜。

5.1.8 交叉支撑装置

5.1.8.1 交叉杆端头螺栓使用专用扳手紧固,紧固力矩为675~700N·m。

5.1.8.2 交叉杆安全链组装后,卡子应向摇枕侧偏转8~15°。

5.1.8.3 交叉杆安全链松余量为80~125㎜。

5.1.8.4 装用卡子制动梁安全链的L-A、L-B型组合式制动梁,在保证交叉杆安全链松余量的前提下,与制动梁连接的窄链蹄环必须从交叉杆安全链端部链环中穿过,窄链蹄环用连接螺栓允许从制动梁安全链端部第二节链环或端部链环中穿过。

铁路货车制动装置检修规则

铁路货车制动装置检修规则(2) 1 总则 制动装置是铁路货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路货物运输秩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货车制动装置检修的目的是恢复制动装置的性能。为满足铁路运输提速、重载的需要,保证运用货车制动装置的技术状态,适应制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的发展,统一制动装置检修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货车厂修规程》、《铁路货车段修规程》、《铁路货车站修规程》、《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以及国家、铁路专业技术管理标准有关要求和铁路货车制动技术发展趋势,特制订本规则。 本规则是对货车各级检修规程中涉及到制动装置零部件检修及试验部分内容的细化和补充,是制动装置零部件检修及试验的专业化操作性文件。适用于铁路货车制动装置主要零部件分解后的检修、试验和装车要求。制动装置及其主要零部件在现车上的检查和从车辆上拆下的分解检修范围及要求按《铁路货车厂修规程》、《铁路货车段修规程》、《铁路货车站修规程》、《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和铁道部颁发的其他有关文件、电报规定执行。

铁路货车制动装置的检修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贯彻“以装备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以质量保安全”的指导思想,实现工艺规范、装备先进、质量可靠、管理科学。 铁路货车制动装置检修以状态修为主,逐步扩大换件修、专业化集中修的范围,主要零部件的检修周期与货车检修周期一致。 铁路货车制动装置的检修须在铁道部批准的单位进行,检修单位的工艺条件须符合本规则的要求。货车制动装置检修单位须按本规则制定检修工艺、标准和作业指导书,加强工艺控制,提高工艺水平,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全面落实质量责任制,严格执行质量检查制度。检修单位应设置制动专职技术人员,技术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须掌握本规则和车辆检修的有关规定及技术要求,制动装置检修、试验人员须具备基本的业务知识,经过专门培训,具备上岗资格。铁路货车重要制动零部件实行质量保证、寿命管理和生产资质管理。装车使用的货车空气制动阀、空重车阀、折角塞门、组合式集尘器、制动缸及缸体、编织制动软管总成、闸瓦间隙自动调整器(以下简称闸调器)、脱轨自动制动装置、人力制动机、制动梁、闸瓦、闸瓦托、橡胶密封件等零部件,须由铁道部批准

轮轴段修技术条件

6轮轴 6.1综合要求 6.1.1基本作业条件 6.1.1.1须具备满足各主型铁路货车轮轴检修和轴承退卸、压装要求的轮轴段修工艺线,配置铁路货车段修轮轴管理信息系统。 6.1.1.2轮轴探伤、轴承压装须在相对独立的工作场地进行;铁路货车段修轮轴管理信息系统宜从工艺装备中采集基础信息,实现电子存储、交互。 6.1.1.3应配置以下主要工艺装备:轮轴转动检查装置、轮对清洗除锈机、轴承退卸机、轮轴荧光磁粉探伤机、微控轮对超声波探伤机、多通道超声波探伤仪、数控车轮车床、前盖后挡清洗装置、微控轴承压装机、微控标志板打号机、微控自动测温轴承磨合测试装置、轴端螺栓智能扭力扳机等。 6.1.2须按工序记录轮对、轴承信息,录入铁路货车段修轮轴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轮轴卡片(车统-51C)。 6.1.3备用轮轴、轮对、轴承在工序间周转过程中须进行防护,防止磕碰伤;有轴承的轮对冲洗除锈时须在轴承上安装防护罩 6.2轮轴检修 6.2.1轮对需进行外观检查,测量各部尺寸,清除各部位表面的油漆及锈垢,车轴外露表面及有辐板孔车轮的内侧辐板孔部位须露出基本金属面(不退轴承时,防尘板座及轮座外侧的外露部位除外)。 6.2.2轮对需按规定施行复合磁化荧光磁粉探伤检查和超声波探伤检查,符合加工修理条件时须加工修理并符合段修限度要求,符合送厂修条件时送厂修。 6.2.3分解下来的前盖、后挡、轴端螺栓须分类存放,送指定地点清洗、检修,检修合格的前盖、后挡非配合面须涂刷醇酸清漆,经磷化处理且状态良好的前盖、后挡可不再涂刷。对检查不合格的旧型前盖(图号:SLH26-00-02 26型(梅花形))不允许加修和使用。轴端螺栓不涂白色反光油漆标记。轮对、轴承、标志板须按规定刻打、涂打标记 6.2.4滚动轴承符合退卸条件时须退卸,按规定分别送一般检修、大修或报废。 6.2.5滚动轴承压装前,须对轴承与轴颈、后挡与防尘板座进行选配,压装过程中应旋转轴承外圈并保持其旋转灵活,压装后须进行压装到位检查。 6.2.6轮对检修后,须在车轴轴身和车轮表面(踏面和轮辋内、外侧面除外)均匀涂刷醇酸清漆;轴承压装后,须在车轴防尘板座非配合面涂刷醇酸清漆。 6.3轮轴支出 6.3.1装车使用的轮轴须符合段修标准。PB、P65、G70系列、X6K、JSQ5等型车须装用RD2型提速轮轴。无卸荷槽的D1等级修车轴可装用在提速货车上,有卸荷槽的D1等级修车轴不得装用在提速货车上。。 6.3.2同一转向架不允许混装不同型号的轮轴,有特殊规定者除外;同一车辆不得装用异型车轴;轮轴左端须装在车辆的奇数位,有特殊规定者除外。 6.3.3同一转向架最大与最小车轮直径差:装用交叉支撑装置或运行速度120 km/h的车辆不大于15 mm,装用其他型转向架不大于20 mm;同车辆最大与最小车轮直径差:装用交叉支撑装置或运行速度120 km/h的车辆不大于30 mm,装用其他型转向架不大于40 mm。 6.3.4各型新造或大修轴承在6个月至1年内达到退卸条件规定的使用时间或里程时(使用时间以首次压装时间开始计算),如不退卸,限装用于12个月内厂、段修到期的段修车上。 6.4轮轴检修限度表(表6-1) 表6-1 轮轴检修限度表

70t级铁路货车段修技术条件

70t级铁路货车段修技术条件(暂行) 5 转向架 C70、C70A、P70、NX70、X4K、GQ70、GN70、GF70、KZ70、KM70等型车须装用转K6型转向架,C70H、P70H、NX70H、GQ70H、GN70H、GF70H、KZ70H、KM70H 等型车须装用转K5型转向架。 5.1 转K6型转向架 5.1.1 侧架 5.1.1.1 导框两侧摩擦面单侧磨耗(含局部磨耗)大于2㎜、两侧磨耗之和大于3㎜,内侧面磨耗(含局部磨耗)深度大于3㎜或组装间隙超限时,堆焊后加工。 5.1.1.2 承载鞍支承面检修须符合下列要求: 5.1.1.2.1 偏磨大于1㎜时加工,磨耗大于3㎜时堆焊后加工,恢复原型。 5.1.1.2.2 加工后承载鞍支承面与导框两侧摩擦面未磨耗部位的垂直度为1㎜,承载鞍支承面至支撑座安装孔中心距离为412±2㎜。 5.1.1.3 卡入式滑槽磨耗板裂损或磨耗大于3㎜时更换。磨耗板材质为47Mn2Si2TiB 或T10,材质为47Mn2Si2TiB时硬度须为43~58HRC,材质为T10时硬度须为36~42HRC 或332~392HBW。 5.1.1.4 侧架立柱磨耗板丢失时补装,磨耗大于3㎜、裂损时更换,松动时更换折头螺栓。组装时,须采用ZT型平头折头螺栓,螺栓紧固力矩为500~550N·m,折头端须低于侧架立柱磨耗板平面,新组装磨耗板与侧架立柱的间隙,用厚度为0.8㎜(顶部用1㎜)塞尺检查,插入深度不得大于13㎜。侧架立柱磨耗板材质为45号钢,热处理后硬度为38~ 50HRC。 5.1.1.5 侧架立柱与摇枕挡内表面配合处磨耗大于3㎜时,堆焊后磨修恢复原型。 5.1.1.6 侧架制动梁滑槽无防止制动梁脱出挡块时,须按图样QCZ133JX-20-01焊装挡块。 5.1.2 摇枕 5.1.2.1 摇枕斜楔摩擦面磨耗板检修须符合下列要求: 5.1.2.1.1 焊缝开裂时焊修,裂损、磨耗大于3㎜时更换。 5.1.2.1.2 焊装磨耗板前摇枕斜楔摩擦面(基准面)须平整,不平整时须堆焊后磨平,磨耗板的焊装如图5-1所示。

修制修程

修制修程(厂修)内部检修标准 综合要求 1.各型转向架均须架起车体推出转向架入地沟线检查,各螺 栓、圆销、开口销组装的配件须分解检查。 2.车钩各零部件须全部分解落地检查,钩体、钩舌、钩腔内 配件、钩舌销、钩尾框、钩尾销、牵引杆、钩尾销插托均除锈探伤。 3.制动阀、编织制动软管总成、橡胶制品、开口销全部更换。车钩及钩尾框 1.钩舌内侧面及上、下弯角处,13号、13A型、13B型钩体的钩耳及内侧弧面、钩颈距钩肩50mm的范围内,17型钩体的钩耳及内侧弧面、钩颈距钩肩50mm的范围内、钩头正面、钩尾销孔、钩尾端面到钩尾销孔上、下平面及尾端球面部位须进行湿法磁粉探伤。 2.13号、13A型、13B型、17型钩尾框后端上、下弯角50mm范围内及钩尾框两内侧面须进行湿法磁粉探伤。 3.钩舌、钩耳边缘、钩耳内侧弧面上(下)弯角处、牵引台、冲击台根部、钩颈、钩身、钩尾、钩尾销、钩尾销插托、从板及座、钩尾框裂纹时更换。 4.13号、13A型、13B型、17型钩尾销孔后壁与钩尾端面间裂纹时更换。 5.13号、13A型、13B型上锁销孔前后磨耗之和大于

3mm时堆焊后磨修恢复原形。 6.钩腔上防跳台磨耗大于2mm时堆焊后磨修或更换,前导向角磨耗大于2mm时须恢复6mm凸台原形,钩腔下防跳台磨耗大于2mm时堆焊后磨修恢复原形,长度方向为16mm。 7.钩身下部有磨耗板凹槽或钩身下平面原焊装磨耗板者仍须焊装磨耗板。钩身磨耗时堆焊磨平后焊装磨耗板。磨耗板磨耗超限时更换,丢失时补装。磨耗板须焊装在钩身下平面距钩肩50mm处,规格按《铁路货车厂修规程》第4.1.3.12执行。 8.13号、13A型、13B型下作用车钩钩体须有防跳插销安装孔;无防跳插销安装孔的钩体须按要求加工安装孔。 9.13号、13A型钩体更换新品时须为13B型。 10.钩尾框一侧弯曲大于3mm时更换。 11.13号C级钢、13A型、13B型钩尾框框身厚度磨耗深度大于2mm,其他部位大于3mm时纵向堆焊后磨平。17型钩尾框框身剩余厚度小于22mm时更换。普碳钢钩尾框磨耗超限时更换。测量部位:框身厚度以深入边缘10mm为准,其他部时更换,丢失时补装;下框身下平面磨耗时堆焊磨平后焊装磨耗板。钩尾框磨耗板规格,13号为250mm×100mm×4mm,13A、13B型为250mm×100mm×6mm,16型、17型为150mm×100mm×6mm,以钩尾框后端内壁为基准面焊装,磨耗板后端距钩尾框后端为130

《铁路货车段修要求》word版

70t级铁路货车段修技术条件(暂行) 1 基本原则 1.1 70t级铁路货车段修的根本任务是:维护货车的基本性能,保持在下次相应修程之前各部状态、性能良好;延长车辆及配件的使用寿命;减少临修,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 1.2 主要配件实行寿命管理。 1.3 本技术条件是对《铁路货车段修规程》(铁运〔2002〕93号)的补充,未规定的内容执行《铁路货车段修规程》及铁道部有关文件、电报。 1.4 本技术条件和《铁路货车段修规程》是70t级货车段修和验收工作的基本依据,须严格执行。 2 基本要求 2.1 检修周期 2.1.1 70t级货车定期检修分为厂修、段修两级修程。两级修程周期的规定见表2-1。 表2-1 定期检修周期表 2.1.2须按现车检修周期标记扣修段修车,以月为准,不得提前。当厂修、段修同时到期时须做厂修,如确因事故等特殊情况需提前扣修时,须经铁道部批准。

2.2 主要配件的寿命管理 2.2.1 寿命期限以制造时间为准,时间统计精确到月,车轴使用时间以轮对第一次组装时间为准,当轮对第一次组装时间不明时,以车轴制造时间为准。实行寿命管理的配件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报废: 2.2.1.1 无制造单位、时间标记。 2.2.1.2摇枕、侧架、车轴、钩体、钩尾框及牵引杆使用时间满25年,钩舌使用 时间满20年。 2.2.1.3摇枕、侧架、车轴、钩体、钩尾框及牵引杆使用时间满20年而未满25 年,有下列情况之一时: 2.2.1. 3.1摇枕、侧架A、B部位裂纹。 2.2.1. 3.2车轴横裂纹。 2.2.1. 3.3钩体的钩身、冲击台、牵引台横裂纹。 2.2.1. 3.4钩尾框、牵引杆横裂纹,纵裂纹长度大于30㎜。 2.2.1.4 MT-2型缓冲器使用时间满18年(以箱体标记为准)。 2.2.1.5交叉杆轴向橡胶垫使用时间满6年。 2.2.1.6轴箱橡胶垫使用时间满6年。 2.2.1.7弹性旁承体使用时间满6年。 2.2.1.8心盘磨耗盘使用时间满6年。 2.2.1.9弹簧托板组成使用时间满8年。 2.2.1.10摇动座使用时间满8年。 2.2.1.11滚动轴承经大修后,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报废: 2.2.1.12.1 353130A、353130C紧凑型轴承使用时间满7年(或70万km)。 2.2.1.1 3.2 353130B、C353130、SKF OR-7030A ITALY紧凑型轴承使用时间满8 年(或80万km)。 2.2.2实行寿命管理的配件,当剩余寿命不足一个段修期时,经检查确认质量状 态良好,可继续装车使用,并由装车单位负一个段修期的质量保证责任。 2.2.3实行寿命管理和有制造质量保证期的新制配件必须有制造时间和制造厂 代号标记。标记应清晰,标记位置须在非磨耗部位。 2.3质量保证期 2.3.1检修单位须对整车质量负责。经过段修的车辆在正常运用、维修的情况下,在质量保证期内由于段修质量不良,不能满足表2-2质量保证要求时,应返段修理;经当地车辆段同意代为修理时,须由责任车辆段承担修理费用。

铁路货车制动钳工现车制动作业标准

铁路货车制动钳工现车制动工作业标准 1 、范围 1.1 本方法适用于铁路局货车车辆段制动钳工对段修货车现车制动的检修。 1.2 本方法中所称现车制动装置,包括现车制动管系及附件,现车各阀及塞门,现车风缸、降压气室、 制动缸及附件,现车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现车闸瓦间隙自动调整装置,现车脱轨自动制动装置、人力制动机及现车基础制动装置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铁路货车制动装置检修规则》(铁运〔2008〕15号)。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铁运〔2012〕202号)。 GB/T7306.1第一部分:圆柱内螺纹与圆锥外螺纹 GB/T5780六角头螺栓C级 GB/T41六角螺母C级 3 、人员及工具、样板配备 3.1人员应经过培训并持上岗证及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

并掌握现车制动装置检修组装的技术要求,熟练使用有关工装量具。 3.1.1 基本素质 3.1.1.1 文化程度: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 3.1.1.2 专业要求:铁路机车车辆及相关专业毕业或经三年专业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定期参加业务培训。 3.1.1.3 职业资格:持有制动钳工初级及以上职业技能鉴定合格证书。 3.1.1.4 身体状况:身体健康,听力、视力正常,无色盲,能胜任本职工作。 3.1.1.5职业道德:遵章守纪,敬业爱岗,团结协作,服务现场,严格检查,坚持标准。 3.1.2 应知理论 3.1.2.1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铁路货车制动装置检修规则》、《铁路货车检修工艺》等与本岗位有 关的规程、规则的有关要求。 3.1.2.2 铁路货车主要的构造原理、技术性能、主要技术参数。 3.1.2.3上级下发的货车制动检修规程、规章、文件、电报中与本岗位有关的规定和要求。 3.1.2.4 安全生产有关法律、规章、标准、制度。 3.1.2.5 其它规章制度、质量管理体系的有关内容。

铁路货车检修规程(铁运[2002]72号)

铁路货车检修规程(铁运[2002]72号文发布)摘录 1. 总则 1.1 铁路货车是铁路运输的重要装备,是完成铁路货运任务的物质基础,货车厂修须贯彻确保行车安全和为运输服务的方针。货车厂修的任务在于恢复货车的基本性能。近年来,随着铁路运输提速、重载的发展,老、旧型车辆及其零部件被逐步淘汰,新车种、车型不断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被广泛使用,为了统一厂修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根据货车的实际状况及厂修技术水平和今后发展方向,特制订本规程。 1.2 货车厂修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贯彻以上装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以质量保安全的指导思想,实现安全稳定、质量可靠、工艺科学、装备先进、管理规范,检修单位须认真地妓本规程制定工艺文件,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全面落实质量责任制,加强质量检查制厦。广泛采用新技木、新工艺,贯彻零部件的标准化、通用化,提高修车质量,延长货车使用寿命。 1.3 要根据铁路货车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简称HMIS)的总体设计方案及要求进行信息化建设。凡与货车厂修技木管理有关的信息工作均须符合铁路货车技术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的要求。 1.4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工厂对货车厂修质量负全部责任。要建立健全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责任制,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检查人员的作用,认真负责地处理一切技术问题。对本规程的内容,必须全面落实,严格执行。 1.5 对于规程以外(含新型的零部件)及规程内无明确数据或无具体要求者,工厂应在保证运用安全、可靠,延长使用寿命和方便检修,并且不低于奉规程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要求的前提下,制订厂级技术标准,并征得铁道部驻厂车辆验收室同意,报部备案,认真执行。 1.6 遇有本规程的规定不明确或与现车实际情况有出入时,由工厂和铁道部驻厂车辆验收室共同研究,实 事求是地予以解决,并在“货车检修记录簿”内注明。 1.7 货车厂修采用定期修为主,状态修为辅的修理制度。本规程既规定了厂修的基本周期,又考虑到货车的实际技术状态,并且逐步扩大抉件修、状态修和专业化集中修的范围,车体部分的修理,应采用标准化模块式检修工艺,进一步提高货车零部件的可靠性。货车各级修程定期检修周期见表1.1。 表1—1 定期检修周期表车种、车型厂修段修轴修棚车P 60、P 13、P 61等型普碳钢车5年1年P 60、P 65S型行包快运车6年1年P 62 6年1.5年其他型耐候钢棚车9年1.5年续上表车种、车型厂修段修辅修敞车C 16、C 16A、C 62A(车号为44字头)5年1年C 61Y、C 63、C 63A、CF、C A12 6年1年C 62A(车号为45字头开始)6年1.5年C 61、C 76A、C 76B、C 76C 8年1年其他型耐候钢敞车9年1.5年罐车碱类罐车、液化石油气罐车、液氯罐车等4年1年其他型罐车5年1年矿石车K 17、K TF、K TRF、KF 60等型普通钢车5年1年其他型耐候钢矿石车8年1年水泥车U 15、U 60、U 60W 5年1年U 61W、U 61 9年1.5年冰冷车普碳钢车4年1年耐候钢车6年1年集装箱平车6年1.5年平车(含NX系列)、家畜车、粮食车、守车、长钢轨车、60 L的凹型车5年1年毒品车10年1年1996年以后生产的D 22C、D 12、D 70、D 10(经轴承密封改造)9年3年厂修、段修周期原分别为9年、1.5年的不常用专用车10年2年其他型不常用专用车、载重90 t以上的车辆8年2年6个月注:1.专用车指:救援车、机械车、线桥工程车、宿营车、发电车、检衡车、磅秤修理车、生活供应车、战备车等。2.滑动轴永车辆轴检周期为3个月。毒品车厂修为扩大段修。3.因裴用转向梁型式的变化而引起约车型变化(在车型编码尾部加注K、T、H的车辆),原检修周期不变。 1.8 须按现丰检修周期标记扣修厂修车,以月为准,不得提前。如确因事故等特殊情况需提前扣修时,须经铁道部批准。 1.9 货车及其主要配件的状态修和寿命管理须符合下列要求: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钩缓

4 车钩缓冲装置 4.1 综合要求 4.1.1基本作业条件 4.1.1.1车钩缓冲装置检修须在独立的检修间内进行。应配置车钩、钩尾框、钩舌、缓冲器、17型缓冲装置检修流水线。 4.1.1.2应配置以下主要工艺装备:成套钩缓装置分解机、车钩三态作用实验装置、抛丸除锈机、钩尾框复合磁化湿法探伤机、钩舌湿法探伤机、圆销扁销探伤机、钩舌自动焊机、钩舌S面铣床或数控刨床、13型钩尾销数控或仿型加工设备、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配件热处理装置、销孔加工机具、镗孔设备、镶套机、成套钩缓装置组装机、17型缓冲装置分解机、缓冲器分解组装压力机、17型缓冲装置组装机、车钩存放架或存放线。 4.1.2分解、除锈及探伤 4.1.2.1车钩须分解,钩尾框、钩舌、上锁销组成、下锁销组成、钩锁、钩舌推铁、钩舌销、钩尾销、钩尾销插托须进行抛丸除锈,外表面清洁度须达到Sa2级,局部不低于Sa1级。钩尾销螺栓须清除表面污垢。4.1.2.2钩舌、钩舌销、钩尾销、钩尾销插托、钩尾销螺栓、16型转动套须磁粉探伤检查,钩尾框须整体复合次磁化磁粉探伤检查,对钩体疑似裂纹部位进行磁粉探伤。探伤部位如下: 4.1.2.2.1钩舌内侧面及上、下弯角处,如图4-1、4-2所示阴影部位。 图4-1 16型钩舌探伤部位示意图 图4-2 13号、13A型、13B型钩舌探伤部位示意图 4.1.2.2.216、17型钩尾框前、后端上、下内弯角50mm范围内及钩尾框两内侧面,如图4-3、4-4所示阴影部位。13号、13A型、13B型钩尾框后端上、下弯角50mm范围内及钩尾框两内侧面,如图4-5、4-6所示阴影部位。

图4-3 16型钩尾框探伤部位示意图 图4-4 17型钩尾框探伤部位示意图 图4-5 13号钩尾框探伤部位示意图 图4-613A、13B型钩尾框探伤部位示意图4.1.2.2.316型车钩转动套前端面,如图4-7所示阴影部位。 图4-7 16型车钩转动套前端面探伤部位示意图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谷风经验)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目录 1 总则 (1) 2 基本要求 (3) 3 轮轴新组装 (8) 3.1基本作业条件 3.2车轴加工 3.3车轮加工 3.4车轴、车轮选配 3.5 轮对组装 3.6 轴承压装 4 轮轴检修 (18) 4.1综合要求 4.2一级修 4.3二级修 4.4三级修 4.5四级修 4.6轴承检修 4.7轮对检修限度 4.8轴承检修限度 5 轮轴及零部件标记 (54) 5.1车轴标记

5.2车轮标记 5.3轴承标记 5.4 标志板标记 6 轮轴探伤 (66) 6.1综合要求 6.2探测规定 6.3 轮轴、轮对、车轴手工超声波探伤 6.4 轮轴、轮对自动化超声波探伤 6.5轴承外圈超声波探伤 6.6轮轴、轮对、车轴磁粉探伤 6.7轴承零件磁粉探伤 7 信息化管理 (101) 7.1综合要求 7.2输入、输出数据规范 7.3数据信息管理 7.4信息共享与应用 8 故障轴承鉴定分析 (107) 9 备用轮轴管理 (109) 9.1管理机构及职责 9.2备用轮轴、轮对、车轴、车轮管理 9.3备用轴承管理 10 附则 (117)

TG/CL224—2016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 1 总则 1.1 铁路货车是铁路货物运输的运载工具,轮轴是铁路货车上重要的并且是可互换的部件,其技术状态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运行安全。为满足铁路运输提速、重载的要求,体现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的发展,统一铁路货车轮轴造修技术及管理要求,促进铁路货车修程修制发展,根据《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条例》《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货车厂修规程》《铁路货车段修规程》《铁路货车站修规程》《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以及国家、铁路专业技术管理标准有关要求和铁路货车轮轴技术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则。 1.2本规则是对货车各级检修规程中涉及到轮轴技术、管理部分内容的细化和补充,是轮轴技术与管理的专业性文件,全面涵盖了铁路货车轮轴及零部件组装、检修、探伤技术和信息化、安全、备用轮轴等管理要求,适用于铁路货车轮轴及零部件造修单位对轮轴的组装、检修、探伤和管理,滚动轴承(简称轴承,下同)的一般检修、大修和压装,车轮、车轴的加工和标记,以及备用轮轴管理、轮轴信息化管理、热轴故障鉴定分析,其他要求仍执行《铁路货车厂修规程》《铁路货车段修规程》《铁路货车站修规程》《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和有关文件、电报规定,圆柱滚子轴承检修及组装要求执行《铁路客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 1.3铁路货车轮轴修程分为轮轴一级修、二级修、三级修、四级修,轴承修程分为一般检修和大修,在货车定期检修的框架下,实行以换件修和专业化集中修为主,以状态修为辅的检修管理体制,结合铁路货车检修进行,但又与铁路货车检修相对独立。 1.4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和管理工作是铁路货车技术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货车轮轴新组装的目的是满足新造货车、补充检修货车使用需要,一级修的目的是维护轮轴的基本使用性能,二级修、三级修的目的是维护轮轴的技术性能,四级修的目的是恢复轮轴的技术性能;轴承一般检修的目的是维护轴承的技术性能,轴承大修的目的是恢复轴承的技术性能,加强轮轴管理的目的是保证轮轴满足使用要求,保持运输秩序畅通,实现质量追溯。 1.5铁路货车轮轴组装及检修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质量保安全”的方针,贯彻“以装备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以质量保安全”的指导思想,体现货车轮轴“检修及加工数控化、检测及组装自动化、过程管理信息化、生产组织集约化”的思路,积极推进轮轴技术及管理现代化进程,实现管理规范、工艺科学、装备先进、质量可靠、安全稳定的目标。 1.6铁路货车轮轴造修单位应在满足本规则要求的前提下,规范工艺流程,优化工艺装备,改进作业方式,不断完善轮轴造修基础工艺线,逐步实现工装设备和检测器具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光电化。应根据本规则编制完善的工艺文件或作业指导书,且不得低于本规则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1.7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总公司、铁路局、车辆段逐级负责铁路货车轮轴的技术管理

2021年铁路货车厂修规程

The prerequisite for vigorously developing our productivity is that we mus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safety of our company and our own live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铁路货车厂修规程

2021年铁路货车厂修规程导语:建立和健全我们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引我们生产劳动的方向。而大力发展我们生产力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对我们企业和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可用于实体印刷或电子存档(使用前请详细阅读条款)。 铁道部文件铁路货车厂修规程(摘录)铁运[2002]72号 1.总则 1.1铁路货车是铁路运输的重要装备,是完成铁路货运任务的物质基础,货车厂修须贯彻确保行车安全和为运输服务的方针。货车厂修的任务在于恢复货车的基本性能。近年来,随着铁路运输提速、重载的发展,老、旧型车辆及其零部件被逐步淘汰,新车种、车型不断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被广泛使用,为了统一厂修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根据货车的实际状况及厂修技术水平和今后发展方向,特制订本规程。 1.2货车厂修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贯彻以上装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以质量保安全的指导思想,实现安全稳定、质量可靠、工艺科学、装备先进、管理规范,检修单位须认真地妓本规程制定工艺文件,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全面落实质量责任制,加强质量检查制厦。广泛采用新技木、新工艺,贯彻零部件的标准化、通用化,提高修车质量,延长货车使用寿命。

2013铁路货车段修规程-2基本要求

2基本要求 2.1铁路货车扣修 2.1.1 铁路货车定检周期分为以时间和运行里程结合时间两种。以时间确定定检周期的铁路货车分为厂修、段修、辅修和轴检四级修程,其中取消辅修的铁路货车分为厂修、段修两级修程。以里程结合时间确定定检周期的铁路货车分为大修(A级)、全面检查修(B级)、重点检查修(C级)三级修程。段修周期设置运行里程和时间两项的铁路货车,二者之一满足时,视为定检到期。 2.1.2 固定配属、固定编组、固定使用以及企业自备铁路货车单位须建立检修周期管理台账,根据定检到期情况制定送修计划,保证铁路货车及时修理。 2.1.3 铁路货车定检周期规定见表2-1。 表2-1定检周期表 车种、车型 厂修 (大修) 段修 (全面检查修) 未取消辅修 车辆辅修 (重点检查修) 备注 棚车(眉山) P70、P70H 8年2年 P65 6年1年 P62K、P62T 6年 1.5年 P62 6年 1.5年6个月 P62N9年 1.5年6个月P66K、P66H 6年 1.5年 PB 5年或80万 km 1年 P62NK、P62NT、P63K、P64AK、P64AT、 P64GK、P64GT、P64GH、P64K、P64T、 P64、PT等型耐候钢棚车 9年 1.5年 敞车C70、C70H、C70A、C70C、C100A、 C100AH 8年或160 万km 2年或40万 km C70B、C70BH 12年2年 C80、C80H、C80A、C80AH、C80B、 C80BH、C80BF、C80C、C80CA 8年或160 万km 2年或40万 km C76、C76A、C76B、C76C、C76H 8年或160 万km 2年或40万 km C16K、C16AK、C62M、C65,C62、C62AK、 C62AT、C62A(车号为14、44字头) 5年1年6个月C63、C63A 6年或120 万km 1年或20万 km 6个月CFK、CF 6年1年6个月C62AK、C62AT、C62A(车号为45字 头)、C62B 6年 1.5年6个月C61、C61E、C61K、C61T 8年1年6个月

铁路货车厂修规程(摘录)

编号:SM-ZD-79814 铁路货车厂修规程(摘录)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铁路货车厂修规程(摘录)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铁道部文件铁路货车厂修规程(摘录)铁运[2002]72号 1. 总则 1.1 铁路货车是铁路运输的重要装备,是完成铁路货运任务的物质基础,货车厂修须贯彻确保行车安全和为运输服务的方针。货车厂修的任务在于恢复货车的基本性能。近年来,随着铁路运输提速、重载的发展,老、旧型车辆及其零部件被逐步淘汰,新车种、车型不断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被广泛使用,为了统一厂修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根据货车的实际状况及厂修技术水平和今后发展方向,特制订本规程。 1.2 货车厂修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贯彻以上装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以质量保安全的指导思想,实现安全稳定、质量可靠、工艺科学、装备先进、管理规范,检修单位须认真地妓本规程制定工艺文件,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全面落实质量责任制,加强质量检查制厦。广泛采用新技木、新工艺,贯彻零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2002年12月12日

铁道部文件铁运【2002】93号 关于重新分布《铁路货车段修规程》的通知 各铁路局: 为适应铁路运输发展和铁路货车新技术推广运用的需要,进一步提高货车段修质量,保证运输安全,铁道部重新制定了《铁路货车段修规程》,现予公布(单行本另发),自2003年4月1日起执行。铁辆【1992】30号文件印发的《铁路货车段修规程》同时废止。 为贯彻好新规程,特作如下要求: 1.各铁路局要组织做好执行新规程的各项准备工作,各车辆段要组织职工认真学习新规程,2003年3月底前对各工种、岗位进行新规程的理论考核,并按新

规程组织试修。 2.各铁路局要根据新规程重新编制工艺技术文件,组织车辆段按新规程调整生产组织和生产工艺,保证新规程顺利贯彻实施。 3.由铁路局组织做好执行新规程后检修工时、材料消耗和检修装备等变化的原始资料统计,进行综合经济分析。有关分析结果及执行新规程后的情况和意见于2003年6月30日前报部运输局装备部。 4.对滑动轴承及其轮对等旧型配件的检修,如新规程中未做规定,应按原规程及有关规定执行。新规程中检修周期与原规定不一致的,仍按现车标记扣修,在车辆厂、段修时按新规程的规定修改。 二00二年十二月十二日 目录 1. 总则---------------------------------------------4页 2. 基本要求-----------------------------------------6页 3. 车体--------------------------------------------11页 4. 车钩缓冲装置------------------------------------28页 5. 转向架------------------------------------------38页 6. 轮对与滚动轴承----------------------------------61页 7. 制动装置----------------------------------------66页

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235-96 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第一章总则 第1条铁路货车是铁路运输的重要装备。铁路货车运用维修(以下简称:货车运用)工作是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和畅通的重要环节。做好货车运用工作,是保证铁路行车安全,完成铁路运输任务的基础保障。为深入实践“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要求,满足铁路运输提速、重载需要,适应铁路货车新技术发展,统一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规范货车运用管理,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及铁路货车专业技术管理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规程。 第2条货车运用工作由铁道部集中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标准要求,并执行铁道部的统一技术政策。铁路货车原则上实行无固定配属管理,全国运行,安全实行区段负责制,质量实行追溯负责制。

铁路货车厂修规程解读

4车钩缓冲装置 车钩及钩尾框 车钩各零部件须全部分解,钩体、钩舌、钩腔4内配件、钩舌销、钩尾框、钩尾销、牵引杆、钩尾销插托均须抛丸除锈,外表面清洁度须达到GB/T8923规定的Sa2级,局部不低于Sa1级。 钩体、钩舌、钩舌销、钩尾框、钩尾销、16型车钩转动套、牵引杆、钩尾销插托须进行湿法磁粉探伤,探伤部位裂纹焊修后须复探。钩舌、钩体、钩尾框、16型车钩转动套、牵引杆的探伤部位如下: 钩舌内侧面及上、下弯角处,13号、1 所示,16型如图4 13号、13A型、13B型钩体的钩 耳及内侧弧面、钩颈距钩肩50 3阴影部分所示;16、17型钩体的钩耳及内侧弧面、钩颈距钩肩50mm的范围内、钩头正面、钩尾销孔、钩尾 分所示。 13号、13A型、13B型钩尾框后 端上、下弯124··书书书角50mm范围内及钩尾框两 后端上、下内弯角50mm范围内及钩尾框两内侧面,如

16型车钩转动套前端面。 牵引杆钩尾孔后端上下边缘、钩尾端部球 面、钩尾端部上下平面,如图4-7所示。 钩体检修须符合下列要求: 13号、13A型、13B型钩尾销孔 后壁与钩尾端面间裂纹长度不大于该处厚度的30%时焊修,大于时更换;钩尾端面磨耗超限时堆焊后磨平。钩尾销孔磨耗超限时,堆焊后加工。 16、17型钩尾销孔周围25mm范 围内裂纹时更换;超过范围的裂纹深度不大于3mm时可铲磨清除,大于3mm时更换。钩尾端部圆弧面磨耗深度、钩尾端高度、钩尾销孔磨耗超限时堆焊后磨平。钩尾端部到钩尾销孔后壁的距离小于85mm时堆焊后磨平,小于77mm时更换。钩身长度小于567mm时堆焊后磨平,小于561mm时更换。 钩耳孔边缘裂纹长度不大于钩耳壁高的 30%时焊修,大于时更换。钩耳孔内壁裂纹时焊修后加工。 钩耳内侧弧面上、下弯角处裂纹长度之和 4不大于25mm时焊修,大于时更换。钩耳上、下弯曲影响钩舌组装或三态作用时更换。 牵引台、冲击台根部裂纹长度不大于20 mm或裂纹未延及钩耳体时焊修,超限时更换。 13号、13A型、13B型钩耳孔或 衬套孔直径磨耗大于2mm时扩孔镶套或换套;原有衬套

铁路货车检修工艺及技术

第二篇铁路货车检修工艺及技术 铁路货车检修包括分解、检测、修理、组装等主要检修过程和运输、储存等辅助过程,检修技术在专业上涵盖了焊接、铆接、机械加工、热处理、调修、装配等工艺方法和目视检查、量具检查、无损检测、自动检测等检查技术,是保证铁路货车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随着产品和技术的发展,检修技术经历了从作坊式生产到企业化生产的过程,从手工操作、单机作业方式发展到了大规模机械化作业,逐步形成了工艺合理、设备齐全、功能完备的铁路货车检修体系。充分体现了以工装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以质量保安全的指导思想;尤其是检修工艺流水线的应用,代替了原有笨重的体力作业和杂乱的地摊式作业,保证了检修质量,同时改善了作业环境,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近年来,加大了铁路货车产品升级换代的步伐,运行速度和载重均大大提高,检修技术也随之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以工装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以质量保安全的思想指导下,实施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不断地开发、应用新工艺,大量的新工艺装备及新工艺方法被广泛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为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铁路货车产品日益多样化,造修面临着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形势。与此相适应,在检修过程中大量采用了柔性工装和设备,信息技术、数控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技术被引入到检修技术中,构建了基于模块化、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的检修体系,优质、快捷、高效、低成本地满足了生产需求。 铁路货车产品的发展方向是提速、重载,对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铁路货车造修质量,各造修单位在造修实践中不断创新,提炼并推广了很多先进的工艺理念和工艺方法,例如车体自动焊接、车轴成型磨削等。这些先进的工艺理念和方法,对提高铁路货车及其零部件的可靠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代科技迅猛发展,铁路货车检修技术也在不断汲取最新的科技成果。新材料的应

铁路货车检修工艺技术现状与展望 单志鹏

铁路货车检修工艺技术现状与展望单志鹏 发表时间:2018-05-15T10:52:26.0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作者:单志鹏 [导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也在不断地发展。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工艺技术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100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也在不断地发展。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因此,铁路运输业也就随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众所周知,铁路货车是铁路运输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的铁路运输系统基本完善,是我国的主要运输行业之一。正因为铁路运输在我国的运输行业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铁路货车的检修工艺技术也就变得极为重要。本篇文章主要围绕目前我国铁路货车检修工艺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展开论述。 关键词:铁路货车检修;工艺技术现状;检修工艺未来发展; 引言 在我国,铁路货车既需要运输各种工业原料,还要运输各种钢材和木材,从这可以看出铁路货车在我国的运输行业中是非常重要的。我国曾针对铁路货车检修的质量下发过一些文件,明确提出了铁路货车检修的要求。目前,我国铁路货车中出现的问题有很多,例如形变、疲劳裂损、磨耗、货车车轮的踏面裂纹等。这不利于铁路货车的运行,也就严重影响了我国运输业的发展,而这时候铁路货车检修工艺技术也就成为负责人员重点关注的对象。 1 铁路货车检修工艺技术现状 1.1铁路货车检修和维修成本高 由于铁路货车在运行的过程中,一些零部物件会受到极大的磨损,因此定时的检修对于铁路货车是非常重要的。而随之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检修成本。因为随着运输量的不断增加,铁路系统需要引进的火车数量也就更多。然而,就以我国目前的铁路发展来说,检修方法和检修基本无法满足铁路货车的发展。同时,人力、物力成本都会增加许多,这就导致铁路货车的检修成本极高,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很大的影响铁路货车的检修工艺技术。 1.2 检修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长期使用的一个检修制度就是:定期的计划检修每一个车辆、每一个零件。实际上,铁路货车在运行的过程中,一些零件会随时被更新或者更换,这些需要随时记录下来,这就使得检修人员的任务加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完善我国铁路货车的检修制度应该被提上日程。 1.3 降低铁路运输的压力 铁路货车的检修需要用到许多的零件或者物质,这就需要有另外一辆检修车随时跟着铁路货车。这个检修车辆在运送一些检修零件的同时,还要运送检修车辆。而由于检修车辆的出现和运行,加重了铁路线的运输压力,同时也就会降低铁路运输的能力。这对于我国铁路的发展是极大的不利,所以,铁路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寻求办法,解决这一现状。 1.4 检修效果不乐观 我国的铁路货车的检修质量不仅受检修成本、检修制度和检修车辆的影响,检修设备和方法也是影响检修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目前的检修设备十分缺乏,这就导致检修方法的单一和落后。磁粉探伤和肉眼鉴别是现在检修人员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存在着很多的弊端,误检、错检都是常发生的事情。这种情况下,就很难保证铁路货车运输的安全性。检修效果的不乐观直接影响了我国铁路货车检修技术工艺水平的提高,不利于我国运输业的发展。 2 提高铁路货车检修工艺质量未来发展的展望 2.1 检修方式向科学化的方式发展 上文提到过,我国目前的铁路货车检修模式存在着极大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我国提出了转变检修方式的方案,以此来提高铁路货车检修技术工艺水平。举个例子:神华集团已经将耐腐蚀钢材投入到车辆制造的使用中了。与此同时,焊接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同时使用多种先进技术来保证车辆的质量。随着车辆制造工艺的提高,车辆的检修方式也就随之发生了改变。所以,从这一个例子中可以看出,转变检修方式是多么的有必要。状态修理是一个新的检修方式,这一方法主要是检查和修理铁路货车的主要零件和部位。和以前的计划检修相比,既节省成本,又十分的有效率。同时,状态检修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检修质量。因此,如果企业想要节省检修成本,使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就需要充分使用状态检修这一模式,并将其推广开来。铁路货车检修采用这一模式,更能为我国的铁路货车运输质量和效率提供极大的保证,推动我国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和进步。 2.2 满足安全运输的基本需求 铁路货车在运行的过程中,安全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点。然而我国的铁路系统并不是很完善,这也就直接影响了铁路货车的运输质量。基于这种情况,为了保证铁路货车的安全运输,建立并完善铁路系统网络迫在眉睫。一个完善的铁路系统网络需要考虑到维修方案、维修成本和维修效率,因此这一网络一定要科学、便捷。对于一个科学便捷的铁路系统网络来说,科学的维修方案、高效率的维修过程和低廉的维修费用都是必不可少。只有铁路货车的维修质量得到保证,我国的铁路货车运输的安全才能得到保证,才有利于我国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 2.3 检修模式应采用状态检修配合故障检修 导致铁路货车出现故障的原因有很多,但如果按照故障发生的时间来划分,其实也就是两大类:(一)渐发性故障。导致这一故障的原因又分为很多种,磨损类(零件的正常消耗)、错用类(维修操作的失误)和薄弱环节类(零件本身的质量和安装操作);(二)突发性故障。这一故障主要是由于环境和外界因素引起的。这两大类故障出现的原因不同、时间不同,因此所采用的检修方式也就不同。渐发性故障时伴随着铁路货车的设备使用时间和频率出现的,比较具有规律性,所以针对这类故障,应该采用状态检修的方式。突发性故障的出现具有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而且铁路货车的运输量比较大,突发性故障也比较多,导致故障的因素也比较难以区分。所以针对这类故障,更多的会进行适量故障检修手段,以及一些紧急的应对突发性故障的措施。因此,无论何种类型的故障,其检修模式都应该是与它自身情况相对应,也就是“对症下药”。另外就是状态检修和计划检修应该配合使用,这样才能达到检修的最好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