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室安全管理标准与措施

内镜室安全管理标准与

措施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内镜室安全管理标准与措施一、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科室应当制定和完善内镜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清洗、消毒或灭菌操作流程,并认真落实。

二、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具备内镜清洗消毒方面的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三、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内镜的诊疗不能分室进行的,应当分时间段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设备应当公开。

四、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如胃镜、肠镜、直肠镜等,应当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高水平消毒。

五、内镜及附件用的应当立即清洗、消毒或者灭菌。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或者其它的消毒设备,必须符合《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

六、消毒灭菌应按照“清洁→酶洗→清洗→干燥→消毒或灭菌”的程序进行,进行清洁和消毒时操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

七、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必须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再次进行消毒。

八、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时间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必须达到规定消毒时间。

九、内镜室内镜应当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应当包括:急诊病人姓名、使用内镜的编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等事项。

十、每日检测使用中消毒的有效浓度,记录保存、低于有效浓度立即更换。

十一、消毒后的内镜应当每季节进行生物学检测,灭菌后的内镜应当每月进行生物学检测并做好检测记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