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震源特性分析报告

汶川地震震源特性分析报告
汶川地震震源特性分析报告

初步研究及考察成果(一)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震源特性分析报告

陈运泰许力生张勇杜海林冯万鹏刘超李春来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北京 100081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北京时间),在四川省的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陈运泰院士的研究组迅速开展地震资料的分析工作,通过多种分析手段获得了这次地震及两个强余震的震源参数。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注:时间仓促,行文粗糙,纰漏难免,敬请谅解。

一、震源机制

1、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主震震源机制

从全球长周期台站挑选了如图1左图所示的18个台站的垂直向波形资料通过矩张量反演得到的这次主震震的矩张量解及其最佳双力偶解如图1右图所示。使用的资料采样率为1sps,资料的频率范围为0.005~0.02Hz。结果表明,这次地震是一次以拟冲为主、兼少量右旋走滑分量的地震。断层向西北方向倾斜,走向为229°。这次地震释放的标量地震矩为4.4 ×1021 Nm,震级为Mw8.3。其它参数见表1、2和3。观测地震图和合成地震图的比较如图2所示。

N S E

W

图 1 长周期台站分布(左);矩张量解及其震源机制解(右)

图 2 观测地震图与合成地震图的比较。上面的波形为观测地震图,下面的波形为合成地震图。

表1 2008年5月12日汶川主震震源参数

Date yyyy-mm-dd

Time

hh:mm:ss

Latitude

/°N

Longitude

/°E

Depth

/km

Magnitude Sources

表2 2008年5月12日汶川主震矩张量解(10e21 Nm )

No 11M 12M 13M 22M 23

M 33

M DC

M exp M CLVD M

Source 1 2.53 2.53 -0.22 -1.18-1.10 5.13 4.04 2.15 0.70

IGP-CEA

表3 2008年5月12日汶川主震最佳双力偶解

Plane I

Plane II

T-axis

B-axis

P-axis

Stri ke/°

Di p/°

Rak e/°

Strik

e/°

Di p/°

Rak e/°

Az m /°

Pl g /°

Az m /°

Pl g /°

Az m /°

Pl g /°

Source

229 43 123 7 55 63 222 67 23 22 116 7 IGP-CEA

2、2008年5月12日20点强余震震源机制

从全球宽频带台站挑选了如图3左图所示的12个台站的垂直向波形资料、通过矩张量反演得到的这次强余震的矩张量解及其最佳双力偶解如图3右图所示。使用的资料采样率为5sps ,资料的频率范围为0.005~0.05Hz 。结果表明,这次地震是一次以拟冲为主、兼少量右旋走滑分量的地震。断层向西北方向倾斜,走向为226°。这次地震释放的标量地震矩为4.9 ×1017 Nm ,震级为Mw5.7。其它参数见表4、5和6。观测地震图和合成地震图的比较如图4所示。

图3 宽频带台站分布(左);矩张量解及其震源机制解(右)

2008-5-12 06:28:00.00 31.021 103.367 10 Mw:8.3 IGP-CEA

图 4 观测地震图与合成地震图的比较。上面的波形为观测地震图,下面的波形为合成地震

图。

表4 Mw5.7余震震源参数

表5 Mw5.7余震矩张量解(10e17 Nm )

表6 Mw5.7余震最佳双力偶解

3、2008年5月13日7点强余震震源机制

从全球宽频带台站挑选了如图5左图所示的12个台站的垂直向波形资料,

No

Date yyyy-mm-dd

Time hh:mm:ss

Latitude /°N

Longitude /°E

Depth /km

Magnitude Sources

1 2008-5-1

2 20:08:48.7331.428 103.834 10 Mw:5.7 IGP-CEA

No 11M 12M 13M 22M 23

M 33

M DC M exp M CLVD M

Source

1 0.01 2.46 -1.27 -4.36-0.80

3.80

4.97 -0.18-0.32 IGP-CEA

Plane I

Plane II

T-axis B-axis P-axis

Strike/° Dip/° Rake/°

Strike/° Dip/° Rake/°

Azm /°Plg /°Azm /°Plg /°Azm /° Plg /°

Source 226 49 123 2 51 58 207 66 23 24 114 1

IGP-CEA

通过矩张量反演得到的这次强余震的矩张量解及其最佳双力偶解如图5右图所示。使用的资料采样率为5sps,资料的频率范围为0.005~0.05Hz。结果表明,这次地震是一次以拟冲为主、兼少量右旋走滑分量的地震。断层向西北方向倾斜,走向为204°。这次地震释放的标量地震矩为1.9 ×1018 Nm,震级为Mw6.1。其它参数见表7、8和9。观测地震图和合成地震图的比较如图6所示。

N S E

W

图5 宽频带台站分布(左);矩张量解及其震源机制解(右)

图 6 观测地震图与合成地震图的比较。上面的波形为观测地震图,下面的波形为合成地震图。

表7 Mw6.1余震震源参数

表8 Mw6.1余震矩张量解(10e18Nm )

表9 Mw6.1余震震源参数最佳双力偶解

二、远场台阵数据分析

美国阿拉斯加区域台网(Alaska Regional Network ,简称AK ),由25个宽频带台站构成,其中有24个台站成功地记录到我国四川省汶川县特大地震。我们挑选其中17个台站构成台阵,这个台阵距离震中约7000km (图7)。仅利用垂直向波形记录,借助于非平面波台阵技术,追踪了这次地震的能量辐射源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过程。我们所使用的资料为P 波初动后120秒的直达波。在数据分析之前,采用0.2~10Hz 的4阶巴特沃斯零相移带通滤波器对原始记录进行了滤波。分析所采用的滑动窗长为20秒,移动步长为1秒,空间搜索精度为0.01°。由此得到的能量辐射源的位置如图8所示。分析表明,这次地震能量辐射源跨度达600km ,但主要能量释放发生在前80秒,在这段时间内的破裂长度约

300km ,位于震中东北方向,由此推断的平均破裂速度约3.1km/s 。换句话说,这次地震开始于汶川县震中位置,然后以3.1km/s 速度向东北方向传播300km ,最后,破裂反向传播,在震中西南也有微弱的能量辐射。

No

Date yyyy-mm-dd

Time hh:mm:ss

Latitude /°N

Longitude /°E

Depth /km

Magnitude Sources

1 2008-5-13 07:07:09:8.2630.734 103.113 10 Mw:6.1 IGP-CEA

No 11M 12M 13M 22M 23

M 33

M DC M exp M CLVD M

Source

1

0.04 0.48 -0.43 -1.390.55

1.97

1.88 0.20 -0.03 IGP-CEA

Plane I

Plane II

T-axis B-axis P-axis

Strike/° Dip/° Rake/°

Strike/° Dip/° Rake/°

Azm /°Plg /°Azm /°Plg /°Azm /° Plg /°

Source 204 56 98 10 35 78 143 78 20 7 288 10 IGP-CEA

图7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特大地震震中位置与使用台阵的相对位置。红色菱形表示震中位置,白色三角形表示AK台阵

图8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特大地震的破裂传播图像。图中的黄色菱形为地震震中或地震断层的初始破裂点,圆圈用来描述地震断层的破裂传播过程,圈的大小表示地震能量的相对大小,圈的颜色由深到浅表示传播的先后顺序。

图9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特大地震能量辐射源相对于震中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

图10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特大地震过程中破裂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三、基于全球台网的宽频带波形资料的震源过程分析

为保证足够长的直达P波波形和理想的台站分布,我们选用全球范围内最小方位角间隔为5°的21个震中距超过7000km的长周期远震台站的资料(图11)。综合多种地震矩张量的反演结果,经过多次试解之后,我们选取的发震断层参数为:走向230°/倾角39°/滑动角120°。反演分析中所使用的格林函数是基于IASPEI91全球速度模型计算的。对观测资料和格林函数都使用了0.002—0.2Hz 的滤波器。

图11 震中和所使用的台站位置分布。

图2 (a)观测波形;(b)格林函数波形。图中的波形包括了P波初动之前的10s

首先给定一个走向230°/倾角39°/滑动角120°的断层平面(图12),此断层面的尺度为:走向方向620km,倾向方向50km。将此断层分别在走向方向和倾向方向均匀地分成31×5块子断层,因此每个子断层的尺度为20km×10km。设定震源(初始破裂点)位于走向方向第21个,倾向方向第2个子断层。

反演得到的断层面上的静态位移分布如图13所示,最大静态位错约为6.7m,平均滑动量1.5m,最大滑动速率为1.2m/s,平均滑动速率为0.3m/s。整个破裂以单侧破裂为主,主要的破裂向北东方向传播了约200km,但在北东方向300km 处也存在着较小的滑动位移量(<1m);在震中西南方向,滑动位移和破裂延伸范围总体上都比较小。从最大滑动位移的分布位置来看,最大静态滑动位移主要位于震中和震中北东方向100km以内;另外在震中北东方向150km左右,也存在着最高达4.4m的静态滑动位移。整个断层面上的滑动位移分布比较零散,说明破裂在传播过程中遭遇了多个障碍体的阻挡,因此在受阻挡区域出现破裂空区。

图14所示的震源时间函数结果反映了此次地震破裂的时间过程。破裂大致由3个主要的子事件组成。第一个子事件为位于0—15s,这个时间内释放了整个过程的16%的地震矩;第二个子事件开始于第17s,结束于第46s,为本次地震过程中最大也是最主要的一次事件,释放了63%的地震矩;最后一次事件在第48s和第60s之间,同样释放了16%的地震矩。第60s以后,总体上整个破裂已经基本完成,破裂进入愈合阶段,仍有一些地方在继续发生断断续续的破裂,这些破裂只占所有地震矩的5%。因此,此次地震的主要能量释放时间大约为60s,比根据台阵资料分析的结果短20s。图15展示了破裂沿走向方向的延伸情况,可以看出,整个地震过程中,破裂主要向北东方向延伸,经过估算,得到此次的平均破裂速度约为2.8km/s。图16给出了此次反演得到的21个台站处观测波形与合成波形的比较。大多数台站的相关系数都非常高,意味着反演结果对资料的解释程度较好。这从一个方面验证了此次反演结果的可信性。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从滑动量的静态位移分布看,滑动区域之间存在空区,已经发生的余震也没有完全填充这些空区。这些空区很可能是未来发生强余震的地方。

S trike Dip 20km ×31 = 620 km

10km

×5 = 50 km

图12 断层面划分的子断层示意图。白色八角星表示震中

图13 断层面上的静态位错分布。白色八角星表示震中,小圆点为余震在断层面上的投影

图14 地震震源时间函数

图15 破裂沿走向方向的延伸情况

图16 观测波形和合成波形的比较。粗线表示观测波形,西线表示合成波形。每个子图中,左边从上到下依次为:观测波形最大幅度,相关系数,合成波形最大幅度;右边由上到下依次为台站名,震相名

四、汶川地震同震位移场计算

基于弹性半空间位错理论,利用从地震波形资料反演得到的发震断层静态滑动量分布(图17),计算了2008年05月12日四川汶川主震造成的近断层地表位移分布,包括南北、东西和垂直3分量。

图 17 发震断层静态位移分布

计算表明,地表最大标量位移> 4m,位于成都西北(103.9°E,31.73°)附近,距离都江堰市仅30余公里。形变较大的区域覆盖了汶川、茂县、理县和北川等四县。

在垂直断层走向方向以120km间距提取5条剖线,每条剖线采点5000个,分别标记为prof_0,prof_1,…,prof_4,如图21所示。这5条剖线清楚地表明沿断层不同点的位错大小,如图22-A、B、C和D。

表1 位移量统计表

分量范围最大位置单位

垂直 V -70~300 汶川、北川等 cm

南北 SN -70~120 汶川、北川等 cm

东西 EW -200~300 汶川、北川等 cm

标量合成 0~440 汶川、北川等 cm

图18利用图17所示的断层模型计算的地表位移场(标量)。图中的蓝色圈和图8中的相同。

图19利用图17所示的断层模型计算的地表位移场(垂直分量)。图中的蓝色圈和图8中的相同。

图 20利用图17所示的断层模型计算的地表位移场(南北分量)。图中的蓝色圈和图8中的相同。

图21利用图17所示的断层模型计算的地表位移场(东西分量)。图中的蓝色圈和图8中的相同。

图22 位移剖面示意图

五、震源机制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总体上讲,这次地震是一次以逆冲为主兼一定走滑分量的地震,矩震级为Mw8.3。但这次地震的震源机制比较复杂,在震源过程中震源机制随着时间和空

间在发生变化。如果将整个地震过程分成7个阶段,那么,在地震的开始阶段表现为逆冲为主,但后来逐渐转变为以走滑为主。7个阶段对应的地震震级分别为Mw7.1、Mw7.1 Mw7.6、Mw7.4、Mw7.4、Mw7.4和Mw7.2(图23)。图24比较了观测地震图和合成地震图,可以看出,用变机制的断层模型可以更好的解释观测地震图。

图23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特大地震的震源机制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图24 观测—合成波形比较,粗线表示观测波形,西线表示合成波形。每个子图中,左边从

上到下依次为:观测波形最大幅度,相关系数,合成波形最大幅度;右边由上到下依次为台站名,震相名

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

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 通江县农村建设规划 一、县域概况: (一)地理位置: 通江县位于四川省巴中市东北部、米仓山东段南麓大巴山缺口处属川东北部秦巴山区腹地。东接达州万源市,南邻平昌县,西靠南江县和巴州区,北与陕西省南郑、西乡、镇巴、三县接壤。地理坐标为北纬31°49′16″~32°34′57″,东经106°59′01″~107°45′34″,属川陕两省交界的一个边远山区县,幅员面积4125.6平方公里。距5.12大地震震中汶川367公里。 (二)全县农村社会经济概况: 通江县辖14个镇,35个乡,524个村.其中诺江镇为县城所在地,建制镇沿两条交通干线呈均匀分布。通江县总人口截止2007年底73.5万人,19.97万户。其中农业人口63.20万人,非农业人口10.30万人;劳动力人口43.38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2.68万人,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3.87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6.83万人。 2007年通江县国民生产总值为34.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1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5.4亿元,增长24.6%;第三产业12.6亿元,增长13.4%;城镇居民人均生产总值6870元,增长14.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12元,同比增长15.4%。(三)县域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分布情况:

1、交通运输 通江县地处四川东北部秦巴山区腹地,地理位置偏远,地势险要,交通不便。距成都620公里,距重庆450公里,达川市148公里,巴中市86公里。 通江县境内无铁路、水路、空路,仅靠公路运输。省道S201、S302贯穿全境,将县城内主要乡镇串联;11条县道以及24条乡道作为省道的延伸,形成树状及辐射状的交通网络。但公路等级较差,除2条省道属2、3级公路以外,其余乡道均属4级公路和等外公路,部分乡道路面较窄,路面条件较差。 2、县域供电现状 (1)电源 通江县电网担负向全县的49个乡镇、524个村、2868个社、10.3万户、73万多人的输配电任务,电网不但要保证人民的生活用电,还要满足所有生产单位的工农业 装机500千瓦的石牛咀水电站,输电线路采用6KV等级供电,线路总长5公里,通过全县人民近四十年的奋斗拼搏,电力发展建设已初具规模,已形成了发、供、用、建、管五统一,自成体系的地方电网。县电力公司现有装机容量12100千瓦,乡下小水电装机容量1780千瓦,合计装机容量13880千瓦。共有小型电站42座,装机91455Kw,其中装机500KW以上的有九浴溪电站(7500KW),铁佛刘家河(500KW),石牛咀(600KW),洪口鸽子摊(500KW)、沙溪大井坝(640KW)。至2006底全县建成小水电(厂)站1150处,总装机1157台,21505千

汶川地震灾后群体伤员心理干预和护理管理

汶川地震灾后群体伤员心理干预和护理 管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探讨地震灾难中批量伤员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干预措施。成立心理干预小组,确立成员工作职责,准确评估确定干预重点;科学制定工作方案,针对辅导对象具体情况采取个性化治疗;适时评价心理干预效果并及时改进。 【关键词】地震灾害心理护理管理 自然灾害不仅对个人、家庭、社区及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同时也给人们造成严重的心理和精神创伤[1]。面对“5.12”震区伤员及家属承受的极大心理压力,医院在加紧救治伤员伤情的同时,尽早建立心理干预组织,帮助伤员及家属进行心理重建,以促进其身心健康。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我院从德阳、绵阳等地转入灾区伤员140例,男性65例,女性75例;年龄3~89岁。四肢骨折4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5例,胸部创伤14例,肾脏损伤2例,颅脑损伤4例,严重多发伤67例,其它6例。

2 心理干预方法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地震伤员进行调查评分。根据自评量表标准分值划分为3个等级[2],分别对地震伤员的焦虑、抑郁症状和程度进行评估:<60分为轻度,61~80分为中度,>80分为重度。 2.1 积极创建组织机构。按照伤员数量,迅速抽调具有临床心理治疗经验的医生、受过心理学专业培训的护士和志愿者成立心理干预小组,负责伤员及家属心理评估,填写心理状况表,确立重点干预对象,筛查心理应激综合征。 2.2 科学制定工作方案。(1)掌握特点,及时干预。根据辅导对象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支持,与伤员建立稳定的一对一心理辅导关系,每天与伤员及家属进行1次心理干预,每2天开展1次组内心理疏导和院内培训。(2)熟悉技能,有效干预。首先建立信任关系,鼓励和诱导伤员抒发情绪;其次是关心伤员的伤情和睡眠情况,对非心理性疾病造成的伤害,尽早采取积极措施。(3)遵循原则,规范救治。以躯体伤痛治疗为主,心理干预作为必要的辅助治疗。迅速及时解除伤员伤痛,有效缓解其焦虑情绪。 2.3 针对性开展心理干预。轻度心理问题由护士及志愿者负责,中度由专职医生指导处理,重度心理障碍由心理指导专家进一步治疗。(1)结合伤员个性特点,开展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训练、认知疗法等。(2)结合环境技术要求,营造并保持安全舒适环境,针对辅导对象特点集中开展儿童心理治疗。(3)针对个体进行心理疏导,或通过小组形式实现。5~8人一组,每人负责3~5名伤员;小组成员

海地、汶川、日本311大地震对比

日本大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海下10千米。东京有强烈震感。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4月1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将此次地震称为“东日本大地震”。截至2011年12月22日,3月11发日生的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5,843人死亡、3,469人失踪。 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截至2009年4月25日10时,遇难69225人,受伤374640人,失踪17939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共有5335名学生遇难或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是自1950年8月15日西藏墨脱地震(8.5级)、和2001年昆仑山大地震(8.1级)后的第三大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 海地地震 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

定,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里氏7.3级强烈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截至2010年1月26日,海地地震进入第15天,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此次海地地震已造成22.25万人死亡,19.6万人受伤。此次地震中遇难者有联合国驻海地维和部队人员,其中包括8名中国维和人员遇难。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表示将向海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伤亡对比:日本大地震震级最高,但是伤亡人数最少。而海地地震震级最小,伤亡人数却最多。主要原因是海地经济不发达,城市规划不合理,房屋建筑抗震不达标,抢救不及时,导致伤亡数增多。而日本经济发达,地震预警及时,人们的防震意识比较高,所以伤亡人数较少。汶川地震则是因为人口密度太大,预警不及时,且房屋建筑抗震多数不达标,导致伤亡较大。

5.12汶川大地震的真相,两个老科学家的血泪倾诉 这就是中国

5.12汶川大地震的真相;两个老科学家的血泪倾诉这就是'中国 我相信,我的民族能接受一切真相。——笔者翟明磊 中国地震局发言人称:地震不可预测,这次汶川地震情况尤为特殊,震前没有发现任何前兆信息,没有前震,没有收到任何预测意见。我历时四个月的调查证明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但本文并不满足于证伪,我想带给读者的不是一次寻找小丑与英雄的旅行,而是面对科学与我们人性的惨痛见证,汶川地震预报失败在我们民族性格与体制中的腐败点:不合作,不独立,不负责,胆怯。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不哗众取宠,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我对读者唯一的要求:对科学问题更多耐心与理解。 让我们开始寻找汶川预测真相的旅行。 看完请大家分享一下在这里先谢谢了! ——笔者翟明磊 半个台测出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1晚上,北京民族学院南路一间屋子的灯通宵未熄,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紧紧盯着计算机屏幕。老先生的老花镜只有一条腿,歪歪地架在鼻梁上有点滑稽。——他们是全世界唯一知道地震马上就要发生的人。 凌晨两点时,他们知道的是:距四川红格550公里到800公里的环带中,12日至13日将发生七级到八级的大地震。 他们不知道的是:震中的方位与具体地址。 因为他们已经弹尽粮绝,他们只剩下半个台站。 钱复业不为公众所知,这位七十四岁的老人在地震界却是一位实力人物。人称中国洋地电的“祖师奶奶”。当年她还是一位俊俏姑娘时就奉周总理之命,将苏联的地电方法引入中国,这位当

年的风火的巾帼标兵在邢台试验场一干就八年。提起当年,最难忘的是邢台百姓拔了他们架下的电线,三十岁钱复业说“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邢台人对没报出地震的钱说:“你们为人民屁服务。”八年没有休息日,没有回家,孩子管父亲叫“叔叔。”活得象野人一样,常年住帐篷吃干粮,15分钟观测一次仪器.在特大洪水中是老百姓救了她们。地电的方法是将一公里长的电线埋入地下,当地层受压时,地下三百立方米的体积电阻变大,电阻率变小,从而测出地震前兆。得到李四光首肯后,这一方法在全国推广,成为预测地震的主要手段。目前全国仍有110个地电台,负责人大多是钱复业的徒子徒孙。 2003年,“地电祖师奶奶”闹革命了。因为她发现全国的地电台站大部分失灵了。原因是自从全国花了二十七个亿更新数字化台站后,这位创始人发现自己报不出地震了。这一年,她上报了四次地震,三次成功,一次失败。前三次用的是手动的传统地电仪,虚报的一次用的是地震局数字台站的数字仪器。

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调查报告—重建

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调查报告—都江堰模式 受汶川大地震影响,都江堰市大面积受灾,两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海市对口援助下,都江堰的灾后重建工作进展顺利。都江堰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为基点,以产业重建、城镇重建、农房重建、生态重建等为重点,积极探索都江堰重建新模式。 一、城镇重建——“壹街区”模式 大地震导致都江堰城镇受灾严重,大量房屋损毁,灾后重建的第一重任就是要着力解决都江堰受灾市民的安臵问题。在城镇住房重建中,融入援建市的建筑风貌和当地特色,是都江堰灾后城镇住房重建的一大亮点。为了城镇灾后的可持续发展,都江堰积极探索“新市镇”城市发展机制,使灾后重建从单一城市功能的应急恢复向系统提升转变。此外,在重建过程中,都江堰注重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促进产业的发展和提升,带给灾民切实的利益。以“壹街区”为例: (一)建筑特色——“川西风貌+上海风情”

“壹街区”是上海市对口支援都江堰市灾后重建第一个功能完整的成街区建设项目,社区内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功能完善,是一个集川西风貌、上海风情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区。按照“一街区、一家人”的理念,“壹街区”的设计规划融入上海元素,条条小巷纵横交错,住房建设相对集中,建筑风貌体现上海特有的“弄堂”风情。 (二)命名特色 “壹街区”的命名很有特色,它不仅包含着都江堰人民对援建者的感恩之心,更是传递着新的文化理念和突出其综合功能,让人耳目一新。据悉,当初在为该项目命名时,都江堰为了感恩上海援建、铭记援建者的恩情,提出叫“上海花园”、“上海城”或“上海村”。但被上海援建者拒绝:“援建不是恩惠,这个项目应该传递出更新的理念,拥有更响亮的名字。”而且该项目拥有开放式的特点,无线网络将覆盖于整个区域内,所以“壹街区”也是“E街区”。 (三)功能提升——综合性城区 为了提升都江堰城区的可持续发展力,“壹街区”建设项目通过对口援建、联建等共同参与重建的新模式,形成功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及设计改进建议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及设计改进建议 卢伟煌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350001 [引言]汶川大地震后,福建省设协结构与抗震专业委员会组织结构专家到成都、彭州(彭州市区、通济镇、白麓镇、小鱼洞)、都江堰、绵竹市、汉旺镇等地进行震害调查,涉及的结构型式有钢筋混凝土框架、框架-剪力墙、砌体、排架、钢结构等,为了认真总结震害经验教训,分析结构的破坏机理,提出设计的改进建议,对新建筑的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汶川地震基本参数: 根据地震部门提供的数据,这次地震的基本参数如下:震级M8.0,断层为龙门山断裂,震源深度14KM ,断裂长度185KM (主震),烈度分布6~11度。 这次地震震害给人的总体感觉,随地形分布,西北高震害严重,东南底震害较轻。 二、典型震害及实景照片: 图1都江堰都江之春楼盘有一幢纯框架结构的七层建筑,底层空旷,上部有隔墙,

图2楼梯梯板拉裂的震害 图3 水泥厂结构的震害 图4 白鹿镇中学在地震断裂带两侧教学楼的震害 图5 都江堰都江之春楼盘底层柱破坏

图6 汉旺镇东方汽轮机厂,框架结构的办公楼隔墙震害 图7 汉旺镇东方汽轮机厂单层厂房震害 图7 小鱼洞大桥的震害

三、结构概念设计问题: 1、多道抗震防线: 结构必须有多道抗震防线,这是抗震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概念。在这次汶川地震中也充分表现出来,有些建筑倒塌,而有些建筑不倒,下面从空旷建筑倒塌来看结构有多道抗震防线的必要性: 这次震害学校教学楼较为严重,一般说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要优于砌体结构,但这次震害表明空旷的学校(框架结构)教学楼倒塌(如映秀镇漩口中学教学楼,建于2007年3月),而附近的4层砌体结构办公楼,尽管破坏非常严重,但并没倒塌。 为什么在强震作用下,性能比较好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反而不如抗震性能相对较差的砖混结构?其主要原因就是纯框架结构只有一道防线,在大震时,一旦这道防线突破,结构就丧失了全部的承载力而倒塌;而砌体结构住宅和办公楼,由于小开间布置,纵、横墙体较多,按照规范设置构造柱和圈梁,其整体性和延性较好。砌体裂缝被约束在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圈梁的框格内,不致发生脆性破坏而倒塌。 再举一个例子,汉旺镇东方汽轮机厂,框架结构的办公楼,由于上、下均有砖隔墙,虽然隔墙震害严重,有些产生裂缝甚至倒塌,但对主框架结构而言,看不出有裂缝,这是由于填充墙与框架形成二道抗震防线,填充墙承担第一道防线,填充墙先破坏,而保住主框架,因此2008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也把隔墙的布置,提供刚度这些内容也写进去了,关于框架结构的围护墙和隔墙,其平面布置的位置和上、下均匀性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有很大影响,避免不合理布置;其实墙体的布置就像剪力墙一样,需平面上对称,上、下均匀。 2、填充墙对结构刚度的影响: 这次汶川地震震害表明,填充墙对结构的刚度贡献很大。目前规范及现有计算手段尚无法对填充墙对结构刚度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因此由于填充墙不均匀布置引起整体结构上、下刚度,水平刚度的不均匀变化,其问题均未解决,这种影响是不容忽略的。

浅析2008年汶川地震中政府形象塑造

人文社科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02期 浅析2008年汶川地震中政府形象塑造 口程莹琦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2006级上海200000) 摘要: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级强烈地震,全国大半地区均有明显震感,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抗震救灾工作高度重视。中国政府在此次危机管理过程中足够强的危机意识、较高的救援效率、公开透明的信息处理、全方位的社会动员以及全面及时的灾后处理,让政府的形象在社会上得到高度认可,让西方媒体感觉到中国政府是一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政府. 关键词:汶川地震政府形象危机处理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的8.0级特大地震,数万人遇难,直 接严重受灾地Ⅸ达lO万、P方公里。地震发生后,中闷政府迅速启动 抗震救灾应急预案,动员全围力量投入救灾工作,包括囡家丰席胡锦 涛在内的中国高层领导人接连走访灾区。5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公 告宣布,2008年5月19几至2l门为全国哀悼日,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下半旗志哀。与此同时,奥运吊火传递也暂停三天。新闻媒体对汶川 大地震进行了全方位的直播报道。 一、政府形象 政府形象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是社会公众在了解和经验的基 础上,对政府在运行过程中显示的行为特征和精神状况的总体印象和 评价。它以政府自身的素质、行为和表现为基础,受公众价值意向、丰 观评判的影响.同时同政府自身形象的设计又有直接关系。它是政府 的理念、行为及效粜的集中综合表现。因此,一个政府耍想获得好的 社会评价,颦造出良好的政府形象,必须首先自身行为优良,努力做好 决策科学化、管理民卡化、政务公开化、办事效率化、为政公正廉洁,才 能存公众的心目中树立起美好的形象。政府形象的最终形成,不仪取 决丁.政府及其成员的实际行为,而且取决j.公众的丰观感觉与评价, 只有通过公众的自我感知和内心体验所认同和赞誉的政府形象,才是 良好的政府形蒙。 二、危机事件对政府形象的影响 危机对政府形象的影响是巨人的,在危机中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是现代政府公共行政职能之一,有了良好的形象,就能取信于民。更好 发挥协调作用,实现有效的传播与管理,良好的政府彤象是政府实现 有效的公共管理的基础。 (一)公共危机是对政府形象的考验。 保护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确保 政治经济稳定发展,是政府的职能。当危机发生时,危机处置结果的 好坏、不仅是考验政府能力,即预见能力、紧急判断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应急对策能力、综合协调能力等,ffii且关系到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公‘信力和形象。如果危机顺利化解,标志着政府有较高的处理危机能力,政府良好的形象经受住了危机的考验。 (二)公共危机为塑造良好政府形象创造了机遇。 危机具有非预测性和破坏性,它给社会造成人面积灾难和损失, 使事件本身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如果政府在面对危机的同时 快速响应,采用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事态的恶化,把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公布信息,加 强与公众的沟通等正面积极措施,就可以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但是 危机的发牛往往会暴露现自.制度和机制的不足之处,所以,政府要以 处理公共危机为契机,找到/fi足之处,尽快弥补和改善,从而使自己的 能力有所提高,完善和重嘞政府形象。 三、危机中政府所塑造的良好形象 在这次地震危机中,政府的积极行动把中华民族凝聚了起来,给 在震火中受难的人们提供J,强有力的坚实后盾。中国政府的行动不 仅感动了国内民众,也打动了一些对中国百般挑剔的两方媒体,转变 了以往惯有的报道摹调,对灾区充满了挂虑,对中困政府则足褒奖有加。政府抗击危机方面的信心,占领信息士导权,争取百姓的信任,以 及赢得陶际信脊方面。人人提升了政府形象。 (一).亲民政府。在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官员亲临事发现场,在 第一时间与民众零距离接触,安慰、鼓励并给与支持和帮助。围家主 席胡锦涛等中国高层领导人接连走访灾区。温家宝在地震发,l三后仅 仅几个小时就乘匕机赶往灾Ⅸ,存接下来的四天时间里…个接一个地 走访受灾乡镇,如果道路受阻就坐直升机”空降”灾区,为灾区人民带去 安慰,并向他们保证政府会提供更多帮助。国家领导人情系百姓、心忧民生的感人场面不仪舒缓了公众的紧张情绪、稳定了民心、给公众 带来J,温暖和力量,而且还赢得了公众的拥护和支持,在一定程度上..220.树立了党和政府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亲民形象。 (二),责任政府.危机发生后的恢复一系列工作都要求政府时刻树屯责任观念,以负责任的态度来采取措施进行管理,充分体现执政为民的责任政府形象。这次的地震危机中,中国政府为救灾付出了巨大努力。大批救援人员在进驻重灾区时须克服道路阻断和天气恶劣的不利影响,甚罕花去了数天的时间才赶到灾区:胡锦涛总拍记丰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首要任务;国务院成立了以温家宝为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并设立救援团、医疗卫7卜组等8个抗震救灾工作组:总理温家宅在5月21日宣布'中央围家机关今年的公用经费支出?律比预算减少5%,用于抗震救灾,这些结余将帮助中央筹集700亿元人民币的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尽管危机中,我国的经济受到,一定的损失,但政府部门的许多决定和措施都非常明确的体现了执政为民的这‘‘责任政府形象,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和拥护。 (三)、服务性政府。危机中,政府提供各种公共服务,以得到公众的满意和认可,维护政府良好的形象。在这次地震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戍急措施,来缓解危机的压力。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立即启动一级预案。由中国地键局12人、北京军l×|某部工兵团150人和武警总医院22人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陆续奔赴汶川灾区,负责搜索、营救和医疗救护任务。中困守军派出二十二架军用运输机,向四川地震灾区窄运人于多名空降兵和四台指挥车,执行绵竹、安县、北川地【x=的抗震救灾任务。民政部也紧急调拨25000顶救灾帐篷支援四JII灾区,其他救灾物资陆续支援。而社会各界人士、中国多家企业公司、中国红十字会,也在援助四川I,充分体现出”以民为奉”的服务性政府理念。 (四).开放性政府.此次危机中,地震信息的及时、全面、准确地公布,使人民及时了解到地震火区的情况,并积极投身到抗震救灾的斗争中。有利于保证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L『.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高政府形象和权威,利于社会稳定;地震信息的及时、全面、准确的公布,及时稳定了民心,维持了社会稳定:地震信息的公开反映厂我国政治文明的重大进步,此次地震中,中国政府所表现出来的开放和透明度、对生命的关怀感动丁世界。 此次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国政府切实地履行了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保ilf!了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为灾后霞建作了大量工作,赢得了高度赞誉。政府是与我们联系最密切的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摹本原则。此次抗震救灾过程中,国务院总理温家宅亲临第一线指挥抗震救灾,把人民群众的牛命安伞放在第一位,赢得了高度赞誉。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峰持了依法行政的原则,国务院对利用抗抗震灾名义非法谋利的行为依法严历打击,确保r抗震救灾物资及时发往火区,为灾区灾后重建提供了必要条件,赢得了高度赞脊。 树立中国政府的良好形象不仅有利于增强政府的向心力,提高政府的威信,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而且有利于加强【f1圜的对外交流,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汶川地震为中国政府建立新形象提供了一个好的契机,中国政府也很好的利用了这个契机,在灾难中给人民带来了新的福音,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 参考文献: 【l】李剑锋:《政府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H版社2005年 【2】颜如春:《现代政府形象管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 【3】熊源伟:《公共关系学》,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 【4】刘小燕:《中国政府形象传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5】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中信出版社2004年 万方数据

汶川地震案例分析

《公共安全管理案例分析》 课程设计 学院:应急管理学院 班级:安管1203班 姓名:徐邦耘 学号:311219020320 2014.12

目录 1.案例简介 (3) 2.防灾减灾 (3) 2.1建筑物抗震能力较差 (3) 2.2群众应对地震能力较差 (4) 3.应急准备 (4) 3.1地震应急预案未能落到实处 (4) 3.2应急准备资源不足 (4) 4.决策过程 (4) 4.1始终把拯救生命放在第一位 (4) 5.处置行动 (5) 5.1事态界定 (5) 5.2响应迅速 (5) 5.3采用心理干预 (5) 5.4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5) 5.5军警结合,专业救援到位 (5) 6.信息管理 (6) 6.1信息透明,发布及时 (6) 6.2多种传播媒介综合运转,联合作战 (6) 7.恢复重建 (6) 7.1国家高度重视恢复重建工作 (6) 7.2恢复速度迅速 (7) 8.结果与影响 (7) 8.1造成巨大的损失 (7) 8.2提高人民防灾意识 (7)

汶川地震案例分析 摘要: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快速响应,积极救灾。汶川地震可谓是我国现代该类灾害的代表性案例,本文将从该案例的防灾减灾、应急准备、决策过程、处置行动、信息管理、部门合作与冲突、恢复重建以及结果与影响方面剖析该案例的整个应对过程。 关键词:汶川地震案例分析 Abstract:May 12, 2008 Wenchuan County of Sichuan Province, Richter 8.0 earthquake, causing a large number of casualties and serious property damage. After the incident,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the rapid response, positive relief. Earthquake can be described as a representative case of such disasters of modern paper from the cas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preparedness,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e disposal ac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re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and impact case entire response process. Key words: Wenchuan Earthquake Case Analysis 1.案例简介 汶川大地震,也称2008年四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震中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2千米处。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达里氏8.0级,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地震烈度可能达到11度。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汶川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惨重的一次。 2.防灾减灾 2.1建筑物抗震能力较差 汶川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来说较为落后,建筑物大多都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建筑物,当时预制空心楼板中大量使用冷拔低碳钢丝构件的房屋,以及在农村建房中大量使用“干打垒”等土筑墙形式,用泥、砂或糯米浆为主要粘结材料的房屋,其整体性和抗震性均差,对于里氏8.0级的地震无力抵抗,在农村房屋基本全部倒塌,城市大部分建筑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在这次地震中倒塌房屋536.25万间,损坏房屋2142.66万间。

四川为何是地震多发区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西部多山区,中间是盆地。四川的地震,与它西部那排最靠盆地的“山”有着相关性。这条俗称做“山”的地形,正是著名的龙门山大断裂——它是一条贯穿岩石圈的巨型地壳断裂系统,南北延伸越500公里,宽达70公里。本来,以岩石组成的坚硬地壳几乎坚不可摧,它之所以能发生如此大的断裂、扭曲,一定是有什么强大的力量撕裂了它。于是,科学家们研究龙门山断裂带中岩石的应力场发现,这股强大的应力的确客观存在,而它,则来自西南方向的更高一阶的地域——青藏高原。 应力场分析表明挤压应力来自青藏高原,那么,为什么青藏高原要提供这么大的应力场,持续不断地压迫它东部边缘的四川盆地,以至于在前锋形成这么大的断裂系统呢?原来,青藏高原也不是根本原因,它依然是一个结果,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正面碰撞的结果。大陆与大陆之间的相撞不比大陆与大洋之间的接触,后者,一个轻一个沉,大洋插到大陆下,形成海沟和火山弧(如日本岛)。而大陆是一直漂在洋壳之上的,数亿年从不消失,密度基本相同,谁也不让谁。这种大陆板块之间的正面相撞,消减不掉两者的物质,于是,这些物质就只有堆在地表,堆出一个巨大的土堆,放在我们人类的视野下,便是巨大空前的高地势——喜马拉雅山系与青藏高原了。 龙门山断裂带中多发的地震,就是来自青藏高原方向的应力场持续对地壳提供挤压应力,当地壳中的岩石实在不堪应力的重压而破碎、断裂时,巨大的能量释放,以机械波的形式传遍四周,便构成了惨烈的地震。龙门山是山区与盆地两个地质体的接触带,由于对刚性客体来说,默认其力作用在两者交界的边缘,因此,山与盆接触的前锋带,便成为了应力场释放其机械力的集中区域,在这个区域内,地震便多发了起来。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的中北段,这次雅安市芦山县发生的7.0级强震,震中在龙门山断裂带的南段。5.12大地震的动力来源,就是青藏高原和扬子地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并在龙门山断裂带上产生的长期能量积累和突然释放。所以自然就有了“汶川地震已经把几千年积累的应力释放完了,四川要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又在几千年之后”这样的说法。但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 汶川地震把震源点上应力(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附加内力)和流体压力释放差不多了,在这个点上2000至3000年不会有大震了,这并不等于说整个四川3000年就不震了。相反,在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映秀-宝兴-泸定)、石棉附近的鲜水河断裂带以及四川盆地内部的龙泉山断裂带和华蓥山断裂带南部,因汶川大地震发生,应力反而增加。2008年《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也认为,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的南端压力增加,而雅安震中就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即使在龙门山断裂带的中段和北段,应力释放也主要集中在映秀-北川-青川断层(275千米长)和灌县-安县断层(100 千米长)上。附近地区其他断裂如岷江断裂、虎牙断裂、平武-青川断裂、江油-广元断裂基本上都没有参与5.12地震系列的活动。那些有很

5.12汶川地震个人心得体会之地震让我忘了这里

5.12汶川地震个人心得体会之地震让我忘了这 里 “5.12”过了好久了记得当时私自出差在外坐在车上然后看到两边民房有人跳楼下车感觉火车路过脚下轰隆隆的但是就23秒; 那一瞬间想到的是谁就会给谁打电话当然我们四川全网络瘫痪人就开始忐忑了。接下来竟然继续上山工作直到北京哥们来短信才晓得我已经经历了多大的事件。后来我喜欢把这个称做一个经验人生经验可惜我在车上只感受到皮毛但后来一想如果真的感受到了我不就玩完? 接下来就是赶回学校成都的校园已经变成横竖乱躺的乱岗听大伙说还每见一个领导来组织安排笑称:众亲终将爱车能开出校门了。 开始跟同学如打仗般东躺西睡的逐渐发现在外面的越来越少剩下的几乎都成双成对了也是给他们多好的机会啊。也逐渐累了摇麻痹了顶楼都不跑了。参加志愿者培训自己反到受了下心理干预;报名的时候别个早就排满队了没机会了;连续发了两条捐款短信感觉只是个互动游戏;去给伤员喂饭却还不收正规军甚至想去领养孩子直接否认我的资格。血药钱只能证明我们生活在一个

越来越搞质量的社会了。一直想使劲来点力诶感觉周围是光突突的井洞。虽然不黑暗却只能坐井观天。 后来总结更多的小现象:夜晚的都市人开始各自比拼谁家帐篷的质量和档次;发榜上开始以捐赠的位数自动排序;该修该补的还是要按照职位的大小反应其重要程度以之对应快慢。。。。 趁端午赶回家组织组织家乡人民防灾重建家乡离得稍微远增加了几天紧张又热闹的气氛罢了不过也使得亲戚朋友地质知识迅猛提升摆谈的开头也多少增加了新话题。。。。 还在摇还有传言甚至还有人开始称政府开始借自然灾害转移注意力。当然这种越是看似潇洒和自我聪明的观点越让人觉得不自重这也反应到他们的生活上不尊重生命的人谁尊重他? 这个月自然灾害对于我个人来说其实只能算个插曲我经历了几个人生的重要选择和涉猎我开始觉得自己有些勇气了庆幸! 庆幸我又记起这里了!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成果及启示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8.0级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导致数万同胞在灾害中不幸遇难,数百万家庭失去世代生活的家园,数十年辛勤劳动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面对受灾面积广大、受灾人口众多、自然条件复杂、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的困难局面,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异常繁重,工作充满挑战。 为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尽快恢复灾区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重建美好家园,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指导性文件,特别是2008年9月19日国务院出台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明确了灾后重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重建目标等内容,并将完成重建目标的时间确定为“3年左右”,使灾后恢复重建正式进入实质性阶段。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明确规定,灾后恢复重建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优先恢复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尽快恢复生产条件,合理调整城镇乡村、基础设施和生产力的布局,逐步恢复生态环境。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灾区各级政府为主导、广大干部群众为主体,在国家、各地区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精心组织、精心规划、精心实施,又好又快地重建家园。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确定的主要重建目标是:实现“六有”目标,即“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 灾后恢复重建的伟大实践,再次奏响民族精神的时代强音。 这强音,源自灾区人民自立自强的不屈奋斗。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兄弟省区市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国际社会和港澳特区的友好援助下,灾区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开展了一场艰苦卓绝的灾后重建斗争。不等不靠不要,调整结构、“发展起跳”……他们用自己的双手重绘家乡的秀美山川。物质重建、文化重兴、社会重构,不到两年的时间,灾区人民寻求“跨越”的坚韧努力,让伤痕累累的灾区大地,在特大地震灾难打击下顽强崛起,在国际金融危机袭来时坚强挺立。 这强音,源自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支撑。在这样一个受灾面积广大、受灾人口众多、自然条件复杂的地区进行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繁重,挑战艰巨。“加大力度,加快速度,攻坚克难”,“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这样的信念背后始终伴随着中南海凝重自信的目光。四川、甘肃、陕西灾区市县重建资金投入,相当于以往几十年建设资金投入的总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亿万人民同心协力,各地的援建者不畏艰辛,与灾区人民携手拼搏重筑家园。在巨大天灾面前,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改革开放积累的强大综合国力,汇集成震撼世界的“中国力量”,谱写了自强不息的民族强音。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在灾区重建的伟大实践中得到了更为集中的体现。它发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升华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种精神将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奔涌流淌、生生不息,成为我们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在党和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援助下,各个受灾地区的重建工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一切。 北川老县城:遍地的瓦砾、倾斜的楼房、崩塌的山体,一片寂静。 23公里外的安昌河畔,北川新县城:37米多高的北川新县城第一高建筑羌族碉楼已经封顶,静静地俯视着脚下已经竣工的3000多套安居房。这个月,老县城1万多居民将告别板房喜迁新居。 黄泥墙、木板门、红灯笼、青砖瓦,具有浓郁羌族风情的建筑依山势高低错落分布在古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的分析与思考

浙江建筑,第29卷,第3期, 2012年3月Zhejiang Construction ,Vol.29,No.3,Mar.2012 收稿日期:2011-12-23 作者简介:刘颖(1982—),女,辽宁大连人,讲师,从事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与教学。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的分析与思考 Analysis and Thinking of Building Damage in Wenchuan Earthquake 刘 颖,李殿平 LIU Ying ,LI Dian-ping (大连海洋大学土木工程系,辽宁大连116300) 摘要:通过对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针对地震区划、强柱弱梁、填充墙、楼梯间、多道抗震防线等抗震设计问题,对照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版)所规定的抗震概念设计原则进行讨论,总结经验教训,提出设计中应着重注意的问题和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关键词:建筑震害;抗震概念设计;地震区划;强柱弱梁;多道抗震防线中图分类号:TU31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707(2012)03-0017-04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给地震区各类不同时 期建造的建筑和工程设施造成重大破坏,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惨重的损失,震后汶川总体俯视图见图1。震害调查表明,经过抗震设防,特别是在1990年后设计建造的建筑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即使在地震区实际烈度高出抗震设防烈度3 4度(地震动强度超出预计的10倍)的情况下,除了极个别建筑物外,绝大多数建筑受到中等至严重破坏,但却没有倒塌,真正意义上达到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 震不倒” 的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1] ;而按之前设计建造的建筑物多数遭受严重破坏。因此,认真研究 震害特征,总结经验,对于建造更为耐震的建筑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 对照抗震概念设计的 “地震区划”、“强柱弱梁”、“填充墙”、“楼梯间”、“多道防线”等要求得到一些启示 和思考。 1关于地震区划 汶川、成都、绵阳、德阳等地区的地震基本设防 烈度为6度或7度,但在汶川地震中重灾区实际发生的地震烈度达8 11度(见图2); 世界各国发生 图1震后汶川总体俯视图 的重大破坏性地震,其地震烈度也往往超过设防烈度。我们是否可寄希望于进行“准确”的区划,使未来发生的地震动等于或不超过设防地震动呢?答案是否定的。强地震动发生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与地震短临预报目前不能实现相同,作为长期地震预报的地震区划也不能给出确定的准确结果。目前世界各国进行地震区划的主要方法是统计分析方法,给出的是对未来发生的地震动的概率估计。基于概率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2] 是以一系列假定的和有限的历史资料为基础,在潜在震源区的划分、地震

汶川地震伤员救治的几点经验

汶川地震伤员救治的几点经验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汶川地震 编者按卢世璧同志系我国骨科领域德高望重的著名资深专家,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理事长,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名誉总编辑等。5.12汶川大地震后,他主动请战参加解放军总医院老专家医疗队,在第一时间奔赴四川地震灾区第一线,不顾艰险困苦与劳累,指导和带领医务人员积极参与伤员救治工作,并做出突出成绩,受到军内外多种媒体宣传报道。本文为作者于2008年7月5日应第17届中国康协肢残学术年会邀请,在汶川地震伤员救治专题报告会上的演讲,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经作者同意,本刊根据作者幻灯演讲稿,对主要内容和资料加以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这次5.12汶川大地震,震级高达8级,受灾面积大,震源浅(10~20 km),建筑物破坏严重。从破坏性及范围来讲均为我国建国以来遭遇的最大强震,超过了唐山大地震。 1 汶川地震震情的特点

1.1 灾区内房屋倒塌是主要致伤原因。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倒塌所致伤情也有所不同,山区土墙承重房,伤多死少,窒息多,甘肃陇南土墙房受伤7 286人,死亡328人,砖结构及砖混结构倒塌以砸伤和挤压伤为主,与震级、地基结构、施工质量有关,四川映秀镇预制板房倒塌砸伤6 000人,死亡3 000人。尤其楼房呈垂直下塌,几层楼重叠,给寻找、挖掘伤员带来极大困难。 1.2 伤员来诊时间长。由于山体滑坡严重挖掘困难;桥梁中断,影响前运、后送;大型机械工具难以到位,抢救工作无法开展;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恶劣,即使动用直升飞机立体后送,伤后伤员来诊时间仍较长,最长100~200余小时不等。影响后期救治工作。 1.3 无电、无水、无交通、无通讯,前方情况不明,无法指挥。伤员后送及救灾物质前运困难,实际上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现代化战争。 2 汶川地震伤员的救治 党中央、中央军委、国务院高度重视,13余万大军日夜兼程进入灾区,全国医疗队35 000人齐赴灾区,本院组织12支医疗队369人,老专家医疗队共12人,平均65岁(79~53岁),20辆治疗方舱,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捐款捐物,20余万志愿者,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抗震救灾。 2.1 地震伤员伤情及致伤特点 我所在的成都军区总医院共收治1 070例伤员,其中骨科伤员789例,73.7%;单纯骨科损伤557例,52.1%;单纯其他脏器伤248例,23.2%;多发伤(骨科合并其它科)232例,21.7%;筋膜间隙综合征

汶川地震震源特性分析报告

初步研究及考察成果(一)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震源特性分析报告 陈运泰许力生张勇杜海林冯万鹏刘超李春来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北京 100081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北京时间),在四川省的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陈运泰院士的研究组迅速开展地震资料的分析工作,通过多种分析手段获得了这次地震及两个强余震的震源参数。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注:时间仓促,行文粗糙,纰漏难免,敬请谅解。 一、震源机制 1、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主震震源机制 从全球长周期台站挑选了如图1左图所示的18个台站的垂直向波形资料通过矩张量反演得到的这次主震震的矩张量解及其最佳双力偶解如图1右图所示。使用的资料采样率为1sps,资料的频率范围为0.005~0.02Hz。结果表明,这次地震是一次以拟冲为主、兼少量右旋走滑分量的地震。断层向西北方向倾斜,走向为229°。这次地震释放的标量地震矩为4.4 ×1021 Nm,震级为Mw8.3。其它参数见表1、2和3。观测地震图和合成地震图的比较如图2所示。

N S E W 图 1 长周期台站分布(左);矩张量解及其震源机制解(右) 图 2 观测地震图与合成地震图的比较。上面的波形为观测地震图,下面的波形为合成地震图。 表1 2008年5月12日汶川主震震源参数 Date yyyy-mm-dd Time hh:mm:ss Latitude /°N Longitude /°E Depth /km Magnitude Sources

表2 2008年5月12日汶川主震矩张量解(10e21 Nm ) No 11M 12M 13M 22M 23 M 33 M DC M exp M CLVD M Source 1 2.53 2.53 -0.22 -1.18-1.10 5.13 4.04 2.15 0.70 IGP-CEA 表3 2008年5月12日汶川主震最佳双力偶解 Plane I Plane II T-axis B-axis P-axis Stri ke/° Di p/° Rak e/° Strik e/° Di p/° Rak e/° Az m /° Pl g /° Az m /° Pl g /° Az m /° Pl g /° Source 229 43 123 7 55 63 222 67 23 22 116 7 IGP-CEA 2、2008年5月12日20点强余震震源机制 从全球宽频带台站挑选了如图3左图所示的12个台站的垂直向波形资料、通过矩张量反演得到的这次强余震的矩张量解及其最佳双力偶解如图3右图所示。使用的资料采样率为5sps ,资料的频率范围为0.005~0.05Hz 。结果表明,这次地震是一次以拟冲为主、兼少量右旋走滑分量的地震。断层向西北方向倾斜,走向为226°。这次地震释放的标量地震矩为4.9 ×1017 Nm ,震级为Mw5.7。其它参数见表4、5和6。观测地震图和合成地震图的比较如图4所示。 图3 宽频带台站分布(左);矩张量解及其震源机制解(右) 2008-5-12 06:28:00.00 31.021 103.367 10 Mw:8.3 IGP-CE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