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课程设计方案电子教案

基础会计课程设计方案电子教案
基础会计课程设计方案电子教案

《基础会计》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一、课程目标设计:

(一)能力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并具备基本上岗的能力。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交出3本记账凭证、2本日记账、一本总账、若干张不同格式的明细账、二张报表。

(二)知识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基础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三)具体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会计的职能、对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原则、核算方法等基本理论。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科目等基本知识。

3、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对企业的简单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

4、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制造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即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5、了解会计凭证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原始凭证的种类,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6、了解记账凭证的意义和作用,掌握记账凭证的种类,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7、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8、了解会计账簿的意义和作用,掌握账簿的种类,掌握各种不同类型账簿的登记。

9、掌握账簿的试算与记账错误的更正;掌握账簿的结账与对账。

10、掌握错账更正的方法。

11、了解会计报表的意义、种类、及编制要求。

12、理解资产负债表的概念、意义和结构,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13、理解利润表的概念、意义和结构,掌握利润表的编制。

14、了解会计报表的披露和注解、会计报表的报送和审批。

15、了解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和会计工作组织。

二、教学方法设计

1、教学方法

(1)以引导启发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2)运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交流技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放性教学

(4)提问式教学

(5)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提高自学能力

(6)实践教学

2、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是黑板加粉笔,教师在授课时费时费力地讲授有限的内容,展示少量的实物(如账、证、表等),示范简单的操

作,教学效果不佳,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应用到教学领域中的各种方法,它是在传统教学手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避免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弊端。它是文字、声音、图像的结合,在这种教学过程中,课堂学习气氛活跃,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同时使课堂教学的知识输出量增加,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三、课程内容设计

按照各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把十章内容分为六个单元:第一章总论为第一单元,主要阐述会计的起源与发展、会计的职能和作用、会计的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第二章账户与复试记账为第二单元,主要阐述会计要素的划分及其相互间的数量关系——会计等式,这是本课程的理论基础,因为后面的许多会计核算原理与方法都是建立在会计要素的划分及会计等式基础上的。第三章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以及第四章帐户分类为第三单元,其中第三章的复式记账原理是本课程的方法基础,第四章是对第三章中帐户的进一步说明。第五章会计凭证、第六章会计帐簿、第七章财产清查、第八章财务会计报告共同构成第四单元,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会计核算过程的四个主要环节,同时也是四种主要方法。第九章账务处理程序为第五单元,主要是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情况下的常见经济业务为例,介绍会计核算基本方法的运用。第十章会计会计工作组织为第六单元,介绍了会计机构设置、人员要求及会计法规体系等问题。三个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

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不是正式的教学内容,不纳入考试范围。

四、考核方案设计

(一)考核要求,包括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其中过程性考核为70%,终结性考核为30%。过程性考核主要包括常规(学习态度、出勤、课堂提问、职业道德等)20%、课堂作业50%。终结性考核主要是期末考试。

(二)评价标准:

1、常规检查以平时记分册中记录为准。平时对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考勤并记录,占10%;课堂提问包括主动回答和被动回答记录,占10%;学习态度和职业道德,作为附加分处理。

2、课堂作业50%,主要指平时布置的书面作业和课堂训练完成的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书面作业占5%;完成上交并展示的原始凭证要求符合填制的规定占5%;完成上交并展示的各种记账凭证要求符合填制的规定占10%;完成上交并展示的各种账簿要求符合登记的规定占10%;完成上交并展示的两张报表要求符合编制的规定占5%。

财务会计-中山大学精品课程——基础会计学教案9 精品

《基础会计学》授课教案 第九讲会计信息分析与应用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会计信息的需求与供给。 2.学习会计信息分析的基本步骤。 3.掌握会计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 4.学习财务比率的综合分析法。 掌握会计信息分析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学时安排 会计专业:3学时 非会计专业:6学时 三、授课内容 引子 1.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写到“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一语道破了 世间很多事情真假难辩的局面。实际上,经济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是这样,尤其是会计信息。由于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局限性、管理人员的主观倾向、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会计报表信息往往是过时的或是有偏差的。这就需要专业的会计信息分析人员来对会计信息进行专业“解码”,以便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好地应用会计信息。 2.会计信息分析的需求与供给 2.1会计信息的需求 按照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市场的现状,会计信息分析的需求者主要有三个部分: 企业管理部门。会计信息的需求者首先是企业管理部门。比如,在财务报表加工完成并向外界报送后,如果能及时提供本企业的一些报表分析数据如净资产报酬率、每股盈利等数据以及与同行业比较的水平,对管理当局的一些重大投资决策有相当的影响;又如,在财务报表的基础上,向管理当局报告企业资产利用效率(如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等)的数据,有助于管理当局修订或调整相应的采购政策、赊销政策等。 企业外部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而言,其投资者主要来自外部各利益团体或个人。通过各种分析(如长期趋势分析、企业核心盈利能力分析等以及一些非财务分析如该企业所生产力的产品是否具有技术发展前景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企业在未来数年内的发展趋势,供大额持股股东决策参考。一些当期财务指标如资产收益率、每股盈利、企业净现金流量等,可以满足中小投资者的信息需求。 政府管制部门。政府管制部门对资本市场的有效监管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各上市公司所提供的财务报表信息。当然,他们需要的信息也包括经过分析、提炼的数据。比如,财务报表分析表明,上市公司为虚增利润,将大量的费用列作资产。针对这一现象,证监会从1997年起,要求上市公司提供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由此可见,财务报表分析能为证监会更有效地加强对资本市场监管 提供帮助。 1.2会计信息的供给 总体来看,目前能专门提供会计信息分析的阶层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各机构内部专业人员。比如,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一些大型券商(如国泰君安、海通等)都设有专门的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机构的主要任务就是提供各种分析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再如,中国证监会创建之初,没有专门人士进行财务分析,但目前,证监会首席会计师办公室已拥有相当多位证券分析的专业人才,从事各种分析,包括财务报表分析。至于企业内部,进行财务分析更是会计部门的当然职责。

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材料

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材料 院系: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财贸经济系 教研室:会计电算化教研室 课程:基础会计 二O一零年六月

《基础会计》自被学院评为院级精品课程以来,在学院及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课程组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立足于本课程在学科中的基础和决定性地位,严格对照精品课程评价指标等级标准的指标内涵,以达到院级优秀课程并向省级重点课程迈进和靠拢为目标,从多方面入手对该课程开展了建设性工作。现对2010年的课程建设目标进行总结。 一、狠抓课程基本建设,加大课程建设力度 1.注重教材建设 在教材的选用方面,采用国内公认的、高水平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同时以国家级重点教材及国外的优秀教材为扩充性资料,并配套有实验指导书。 2.更新教学手段,加强各教学环节 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本课程进行了讨论式、研究式和演讲式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改革,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自学、课堂讨论与学生串讲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本课程的许多内容贴近实际,课程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因势利导,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并安排学生根据课程内容撰写论文,既培养了学生查找文献资料的能力,又使学生了解了相关内容在国内外学科发展的动态。 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授课中,本课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手段,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另外,课程组还实施了课程资源上网计划,目前已经上网的资源包括:基础会计课程简介;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课堂教学录像;基础会计课程电子教案;基础会计课件;基础会计试题库等。 课程组在考试方法改革方面也进行了多种试点,其中包括考试内容改革(例如,增加综合应用题和开放性试题的比例),考试方式的改革(例如,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方式、闭卷与撰写小论文或总结相结合的方式等)以及采用了将平时成绩、考试成绩与实验课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评分方式。 3.完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为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优化学

基础会计实训课程标准.doc

基础会计实训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代码:基础会计实训、0414001 总学时数: 30 适用专业: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投资与理财等专业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为基础会计课程的实训课,属集中实践课程。通过本实训,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 操作能力,为学生从事会计工作打好基础。 (二)课程定位 基础会计实训是集中实践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通过对制造业所发生的真实业务的会计处理,使学生认识制造业活动中所涉及的基本原始凭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提高识别、审核原始凭证的能力;通过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编制会计报表进一步熟悉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掌握中小型企业的会计核算全过程,提高会计操作技能。 本实训在完成专业主干课程基础会计学习之后单独安排,时间为一周。 (三)设计思路 1.以仿真的工业企业会计资料来实施会计基础情景教学,使学生缩短理论教学与实践动手能力之间的差距。 2.给出工业企业十二月份的资料,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年初余额与十二份的期初余额,和损益类帐户的本年累计数,有利于学生学习利润的结转和分配及编制年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比较报表,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获得充分体现。 3.让学生学会企业常见业务的处理,包括填制增值税专用发票、商业承兑汇票、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收据、收料单、进帐单、出差借款单等;掌握领料单的汇总、工资结算单的汇总;掌握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提取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及三项基金的计算、所得税和红利所得的计算及职工社会保障款的计算等原始凭证的设计与填制。 4.学会根据盘存单及“账存实存对比表”,编制财产清查的帐务处理。 5.让学生自己摸索并总结出结帐的程序,使所学各章节之间的知识能融会贯通。 6.学习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本课程建议课时数30。 二、课程基本目标 (一)知识目标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方案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方案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方案 篇一:基础会计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在非会计专业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对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的掌握,为后续专业课程及其他经济类专业课程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对于《基础会计》学习的需求非常明确:为专业服务,学习《基础会计》的目的是“懂会计”,而不是“做会计”。对他们而言,不是要成为会计岗位上从事记账、算账、报账的专门会计人员,而是要了解会计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能够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抉择,立足于通过“懂会计”达到为其专业服务的目的。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分为10章。 第一章总论主要介绍会计的概念、对象、职能和目标、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和一般会计原则; 第二章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主要介绍会计对象的具体含义、会计恒等式、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及其结构,会计科目和账户

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复式记账原理重点介绍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和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第四章会计凭证主要介绍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的填制及审核、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第五章复式记账与会计凭证的应用讲述的是工业企业主要经营过程中主要业务的核算以及财务成果的核算; 第六章会计账簿介绍了账簿的种类、登记,对账、结账及错帐更正的规则; 第七章财产清查主要介绍了财产清查的方法以及财产清查结果的帐务处理; 第八章财务会计报告主要介绍了财务会计报表的内容、资产负责表和利润表的结构原理、基本编制过程; 第九章账务处理程序主要讲述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核算步骤; 第十章会计工作组织介绍了我国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职责权限及基本素质要求、会计从业资格及其管理、会计系列的专业技术职称、会计法规体系等内容。 按照各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把十二章内容分为六个单元:第一章绪论为第一单元,主要阐述会计的目标、会计的内容和特点、会计的职能和作用、会计的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 第二章为第二单元,主要阐述会计要素的划分及其相互间的数量

中山大学精品课程——基础会计学教案13

《基础会计学》授课教案 第十三讲管理会计的概念和原则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管理会计的定义 2.了解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主要作用 3.了解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的异同 4.学会区分成本、费用和支出 5.能够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6.掌握机会成本、沉没成本、边际成本等概念 7.掌握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 8.掌握费用分摊的基本程序和原则 9.了解作业成本法的发展背景及主要内容二、学时安排 会计学专业:0学时 非会计学专业:6学时三、授课内容引子 前面十二章所学习的内容偏重于财务会计 1)请对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点做一个总结:服务对象、工作范围、工作依据、…… 2)思考: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能够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各项需要吗?如果不能,企业又是通过什么手段或者工具来获得这些信息呢? 3)你听说过管理会计吗? (一)什么是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中,体现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责任考评等内部管理职能的范畴,是一个组织(或一个企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MDSS )的一个子系统;管理会 计将现代化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仍处在不断的发展和丰富之中;管理会计是为企业内部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其正确进行经营决策和改善经营管理所需的管理信息的一种会计。 管理会计是为管理提供信息的一个会计分支,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作用表现在:1 )为决策与计划提供信息,参与管理;2)协助指导与控制;3)制定激励目 标;4)计量与评价绩效;5)为战略管理提供信息。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比较分析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相同点表现在:1)工作对象方面;2 )信息来源方面;3)目标一 致性方面。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不同点表现在:1)服务对象不同,但这一区别并不是绝对的;2)时间维度不同,财务会计属于报告型会计;而管理会计属于经营型会计;3)灵活性不同,二 者在工作范围、工作依据、工作程序、工作方法等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不同;4)如果我们说 财务会计是历史学家”的话,管理会计就是朱来学家”。 (三)成本、费用和支出 费用是企业为取得收入所发生的耗费或消耗,如设备的折旧或磨损、材料被耗用的部分、专利权中已使用的部分、办公费用、工资费用等等。费用需要通过支出来完成,但支出不等于费用。 支出是指任何导致企业现金流出或义务增加的行为,如购买设备、购买材料、购买专利权、支付工资、支付办公费等等。 成本是对象化了的费用。如产品成本是指为生产某件(种)产品而发生的全部费用。对象不同,成本不同。费用与成本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 基础会计教案 一、课程容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 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容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的现场化、实验资料的标准化、实验手段的规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本课程的总要求 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复式记账原理熟练处理经济业务,能根据提供的实物单据准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电大基础会计电子教案一(放大)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会计的目标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什么是会计 初学者对会计一词的理解:1、会计是一门经济管理学科,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2、会计是一个部门(机构),如单位内部设置的财务处;3、会计是一项具体的核算工作,包括记账、算账、报账等;4、会计是人们从事的一种职业,如张会计,是某一公司的会计人员。 以上都只是对会计初浅、片面的认识,那究竟什么是会计科学完整的含义呢?这就必须从世界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说起。(二)会计是如何产生的 1、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图 2、人类要满足第一层次的生理需求(要生存,解决温饱问题)→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要劳动)→在生产劳动中为力求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获取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提高产出效益,就会促使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对劳动耗费、劳动成果

进行观察、计量、记录和比较分析

→→由此,在人们的社会生产实践中逐渐产生了会计。 3、总结: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会计产生、发展的基础;会计源于生产实践的需要,随着社会生产的进步而产生和发展。会计的产生同社会生产密切相关。(书P1) (三)会计的发展史 会计的发展,经历了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1、古代会计阶段(公元15世纪末,即1494年前) (1)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初期:人们通过头脑记忆或工具来记载劳动收支,会计只是生产职能中的一个附带部分。(如:绘图记事、结绳记事、刻契记数、刻木记日等。旧石器时代,北京山顶洞人发现的赤色鹿角棒,上面也刻划着一些有规则的符号,也被怀疑是古人对经济活动的一种记录。商代武丁时期的甲骨文字中已有“获”、“入“等文字来专门反映收入情况,而用“用”、“出”等字来专门反映支出情况。)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逐渐分离出来,会计也从一种必要的附带工作逐渐成为一项由专门人员从事核算记录的专门工作(如:古代印度公社中的农业记账员,专门负责农业账目的登记。)

中山大学精品课程——基础会计学教案2

《基础会计学》授课教案 第二讲会计事项与会计恒等式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并掌握企业组织形式及其经济活动以及形成的会计事项,了解商业、制造业经营活动的简单循环与周转,了解会计要素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了解会计恒等式的涵义、企业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其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为后面学习复式记账法奠定基础。 二、学时安排 会计专业学生:3学时 非会计专业学生:3学时 三、授课内容 引子 大学生活的花费与来源? 新疆都市报 2004-3-3:“新学期刚开始大学生花光生活费” 2月底、3月初是首府各大院校开学的日子,大学生们拿着新学期父母给的生活费回到校园,和以往一样,开始了他们的超前消费生活,男生请客聚餐,女生美容买衣服,有的还购置了电脑、手机等贵重物品。短短几天的时间,一些学生就花去了将近一个学期的生活费。 小餐馆生意很火爆 3月1、2日午饭时间,记者先后走访了新疆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农业大学附近的小餐馆,随便走进一家餐馆,都可以看到一些大学生三五成群地聚在餐桌旁拿着菜单点菜。 新疆农业大学附近的一家餐馆的老板说:“每逢开学,许多男生都会请客吃饭,大家轮流坐东,一顿饭的花费一般在100元以上。” 美容美发风吹校园 “这次我从家里带了1500元的生活费,头发做了个离子烫花去300元,办了个包月的美容卡花了150元。”新疆财经学院2001级的学生杨静不痛不痒地说。 据了解,新学期伊始,女大学生做离子烫、包月护肤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她们每次的花费在300-400元。 五件武器掏瘪腰包 据了解,大学生把电脑、手机、CD、MP3、录音笔称为五件武器。新学期伊始,为了买这些武器,有些大学生花光了一个学期的生活费。 正在赛博数码广场购买电脑的新疆大学的张建说:“这台电脑共花了3500元,大部分都是父母给的生活费。” 大学生的财产:现金、收音机、电脑等 财产的来源:父母给的、亲戚给的、向亲戚朋友借的 一个小问题: 我们日常生活的开支和财产从哪里来的? 我们得到的钱又花在哪些方面? 我们得到的钱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开支和财产有什么关系? (一)企业、经济活动与会计事项 1、企业的概念 企业一词,源于英语中的“enterprise”,并由日本人将其翻译成汉字词语,而传入中国。 Enterprise原意是企图冒险从事某项事业,且具有持续经营的意思,后来引申为经营组织或经营体。【史际春:《企业、公司溯源》,载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集》,第1卷,40页,北

基础会计课程设计方案电子教案

《基础会计》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一、课程目标设计: (一)能力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并具备基本上岗的能力。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交出3本记账凭证、2本日记账、一本总账、若干张不同格式的明细账、二张报表。 (二)知识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基础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三)具体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会计的职能、对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原则、核算方法等基本理论。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科目等基本知识。 3、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对企业的简单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 4、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制造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即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5、了解会计凭证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原始凭证的种类,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6、了解记账凭证的意义和作用,掌握记账凭证的种类,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7、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8、了解会计账簿的意义和作用,掌握账簿的种类,掌握各种不同类型账簿的登记。 9、掌握账簿的试算与记账错误的更正;掌握账簿的结账与对账。 10、掌握错账更正的方法。 11、了解会计报表的意义、种类、及编制要求。 12、理解资产负债表的概念、意义和结构,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13、理解利润表的概念、意义和结构,掌握利润表的编制。 14、了解会计报表的披露和注解、会计报表的报送和审批。 15、了解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和会计工作组织。 二、教学方法设计 1、教学方法 (1)以引导启发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2)运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交流技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放性教学 (4)提问式教学 (5)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提高自学能力 (6)实践教学 2、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是黑板加粉笔,教师在授课时费时费力地讲授有限的内容,展示少量的实物(如账、证、表等),示范简单的操

中职基础会计电子教案

中职基础会计电子教案 篇一:中职基础会计第六章教案 引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总分类核算主要账户的用途、结构。 2、能正确编制企业主要经济业务基本会计分录。 3、能界定利润总额的组成内容及其计算方法。 二、教学重点 筹集、供应、生产、销售、利润核算过程中各种经济业务的处理。 三、教学难点: 生产过程成本的核算 四、教学方法: 结合实际业务进行讲授,并给出实际业务让学生练习。 五、课时安排: 共10课时(总48课时之23—32课时) 第一课时企业筹集资金的核算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筹集资金的账户设置 2 筹集资金的核算 二、教学重难点: 资本公积的核算 三、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给出学生实际业务题,如:某日,a投资者以30万元向企业投资,款项存入银行,作为 会计我们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二)新课讲授: 筹集资金的账户设置: 1、“实收资本”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用来核算企业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增减变动情况。 借方登记按法定程序减少的资本数额,贷方登记实际收到的投资额,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投入资本的实有数。 例如:1日收到国家投入资本500 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500 000 贷:实收资本——国家资本 500 000 2、“资本公积”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用来核算企业因接受捐赠等而引起的投资者公共积累资本的增减变动情况。 借方登记按规定转赠注册资本的数额,贷方登记因接受捐赠等原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数额,期末贷方余额表示资本公积的结余数。 例如:3日收到外商捐赠的设备一台,价值120 000元。 借:固定资产 120000 贷:资本公积 120000 3、“短期借款”账户(负债类账户) 用来核算企业从银行借入的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各种借款的增减变动情况。 借方登记到期偿还的借款,贷方登记借入的各种短期借款,期末贷方余额表示尚未偿还的短期借款。

基础会计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会计的概述(一) 【授课教师】 阚龙彪。 【授课班级】 20XX级财会一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会计的概念、特点、职能;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能力目标:围绕会计概念这个中心,了解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加深对会计概念及其涵义的理解。 3、德育目标:围绕会计概念、职能这个中心,教育引导学生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账;不做假账。 【教学重点、难点】 参见配套教学用书《基础会计教学参考书》P1 1.教学重点:会计的概念、职能。 2.教学难点:会计的概念和两大职能。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财会专业课的第一堂课,本节课影响整个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学生对企业、对会计都比较抽象。对会计的学习比较茫然,所以本节课用了四分之一的时间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 【教学媒体】 配套多媒体课件《基础会计》第一章第一节。 【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给学生看一些关于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图片。 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有满足衣、食、住、行等需要的物质资料,因而就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这时人们有个良好的愿望:希望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尽可能节省的劳动占用,来取得尽可能大的劳动成果,为此,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生产活动加强管理。当社会再生产活动日益复杂,人们单凭头脑记忆来管理生产活动已不能适应客观需要时,在人类社会中就首先产生了原

始计量、记录行为,继而产生了会计。 会计最初只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即在“生产时间之外附带地把收支、支付日等等记录下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剩余产品的大量出现,会计才逐渐地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职能。 经济越发达,会计越重要。举例……,所以我们要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账;不做假账。 二、新授课 (一)什么是会计 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7分钟) 学生自学,教师归纳: (1)会计的产生 会计是适应人类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使用配套光盘——第一章第一节,学生看演示: 从开始的堆积石块、刻木记事、结绳记数到刻契记数一步步向前发展。 (2)会计的发展 会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起源于生产实践,是为管理生产活动而产生的。 会计在中国的发展 西周——出现“司会”官职 西汉——出现“计簿、薄书”的账册 宋代——官厅会计(四柱清册) 明末清初——龙门账 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四脚账 清后期——借贷记账法 二十世纪——电算化会计 会计在世界的发展 远古——印度的农业记账员 1494年——意大利的复式记账法 二战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分化

基础会计精品课程特色解析

《基础会计》精品课程特色解析 《基础会计》课程是我院工商管理系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和财务信息管理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也是我院其他非财务会计类专业的必修课程。由于该课程的重要性和广泛性,在我院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对该课程进行了重点建设。时至今日,《基础会计》课程已成为我院具有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课程,具体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析: 根据目标有粗有细 授课内容自成体系 讲课方法直观易记 举例恰当一例到底 手段现代结合实际 启发为主教会学习 一、根据目标有粗有细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懂理论更会操作的应用型人才。据此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作了适当的调整,以“能懂有用”为原则,根据学生的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因材施教。可不讲的不讲,如会计的发展与沿革问题,我们要求学生自己阅读,既不讲授也不作为考试的内容;能粗讲的粗讲,对于纯理论问题只作简单的介绍,如会计的基本前提、会计的机构设置等;需细讲的细讲,如增值税的原理、原始凭证的填制、记账的要求、查找记账错误的方法、更正记账错误的方法等。另外,对非财会专业开设的《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处理也应有粗有细,因为他们只开设《基础会计》课程,所以会计的

专用方法则粗讲,如查找记账错误的方法、更正记账错误的方法等,而为了培养他们的阅读会计报表的能力,对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就应该比财务会计专业讲授的细一些。 二、授课内容自成体系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我们在教学内容的讲授顺序上也作了变动,如将有密切联系的科目、账户、账簿合并为一章讲授;并增加了第四章增值税的内容;根据多数学生毕业后将就业于第三产业的实际情况,我们增加了第六章商业企业(包括零售和批发)主要经营过程的总分类核算,这样既使学生了解了商业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也为第七章学习工业企业供、产、销过程的总分类核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对《基础会计》知识模块的设计和学时安排如下: 1、第一章总论 4学时 2、第二章科目、账户和账簿 4学时 3、第三章复式记账 10学时 4、第四章增值税 8学时 5、第五章会计凭证及会计核算形式 8学时 6、第六章商业企业主要经营过程的总分类核算 14学时 7、第七章工业企业供、产、销过程的总分类核算 8学时 8、第八章财务会计报告 4学时 三、讲课方法直观易记 为了节约时间,便于学生记忆我们将多数教材中对经济业务用会计分录介绍的方法改变为用“丁字账”讲授,并绘制成形象的中国地图,我们把它叫做“心怀祖国”教学法。下面举例说明: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设计

基础会计教案 课程责任教师刘晓菲- 一、课程内容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 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内容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的现场化、实验资料的标准化、实验手段的规范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本课程的总要求 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复式记账原理熟练处理经济业务,能根据提供的实物单据准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五、本课程总课时:总学时72学时,4学分,一学期开设。 第一章总论

基础会计第四版教案

第一章概述 学习目标 ◆ 了解会计的概念。 ◆ 能说出会计的对象。 ◆ 能解释会计的基本职能及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 了解我国现阶段会计管理体制结构。 ◆ 能区分集中核算与非集中核算的关系。 ◆ 能举例说明会计机构的内部牵制制度。 ◆ 能说出会计岗位的划分。 ◆ 了解会计法规的组成,能说出会计法的基本内容。 ◆能解释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学习时数 ◆讲授:4学时。 第一节会计的概述 什么是会计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任何社会的经济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管理越要加强,会计就越重要。 会计是一门经济管理科学,它的理论与方法体系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和创新。

会计学科的分类

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管理是通过会计的职能来实现的。会计的职能就是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固有的、内在的客观功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亦称会计的反映职能。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从核算的时间看,它既包括事后的核算,也包括事前、事中的核算;从核算的内容看,它既包括记账、算账、报账,又包括预测、分析和考核。 会计的基本职能可归结为核算和监督两个方面。

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就是会计人员通过会计工作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监督的核心就是要干预经济活动,使之遵守国家法令、法规,保证财经制度的贯彻执行,同时还要从本单位的经济效益出发,对每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事前、事中监督,以防止损失浪费。会计监督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第一,以国家的财经政策、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为准绳,对即将进行或已经进行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进行监督。 第二,从单位内部提高经济效益出发,将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全过程,以评价各项经济活动是否有效,能否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对贪污盗窃、营私舞弊等违法犯罪活动进行监督,以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完整。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职能关 系十分密切,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核 算是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就无法进 行监督,只有正确地核算,监督才有 真实可靠的依据。而监督则是核算的 继续,如果只有核算而不进行监督, 就不能发挥会计应有的作用,只有严 格地进行监督,核算所提供的数据资 料,才能在经济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 用。

中山大学精品课程――基础会计学教案7.

《基础会计学》授课教案 第七讲会计循环Ⅲ:账务处理程序与会计电算化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会计信息处理技术对于会计核算的影响; 2、掌握四种主要的手工会计账务处理程序; 3、对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及原理有初步地认识; 4、明确手工会计核算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主要差异。 二、学时安排 会计专业学生:5学时 非会计专业学生:3学时 三、授课内容 如果把动物的五官也看成一种接受与处理外界信息的信息系统,那么通过观察不同动物的五官,我们会发现,由于生存环境的差异,不同动物的五官配置存在很大的差异。以动物的眼睛为例。弹涂鱼生活在水里,但它们时常爬到岸边的树上,在陆地上呆上几个小时,因此它们的眼睛是典型的陆地型眼睛。而它生活的水域大都是水质混浊的池塘,水下的视力好坏也无关紧要。鼓虫生活的水域是清澈的;由于它在定居问题上选择了水陆两栖,因此大自然毫不吝啬地给了它两对眼睛,一对在水里用;另一对出水面用。深海中生活或昼伏夜出的动物,眼睛都特别大,也非常灵敏。深海软体动物的眼睛,直径达20厘米,是具有延伸功能的套迭型眼睛,且瞳孔很大,可将尽可能多的光线尽收眼帘,在灵敏度极高的感光成分上聚焦。一种小端足虫的眼睛长度竟占了它身体的1/3。

会计信息系统同样存在于不同的企业环境中。尽管系统运行的原理基本相同,但为了满足不同企业在会计信息上的差异化需要,信息系统在实际操作中的配置就呈现出不同的形式。本讲的内容除了帮助学生了解几种主要的会计核算形式,更要强化学生对于会计实践的一个基本认识:信息处理技术与企业环境的演变正使我们的会计信息系统具备了无限丰富的可能性。 本讲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传统手工会计核算下的账务处理程序以及会计电算化。由于后一方面的内容将会在以后的课程中进行专门的讲授,因此本讲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概念性的认识。尽管会计电算化正越来越成为企业在设计会计信息系统上的普遍选择,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还在采用传统的手工核算方式。很多的电算化系统在进行系统设计时,也借鉴了许多手工核算中的经验。因此了解这些核算方式或者说账务处理程序,对于丰富学生的实践认知,深化学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解,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会计信息处理技术的演变 将本讲内容一分为二,事实上是基于两种信息系统所采用的会计信息处理技术的不同。传统的手工核算以纸张、算盘、计算器为基本的工具,而会计电算化基于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以 及信息技术。后一技术对于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依然处于不断的演变过程中,因此,学生在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需对会计信息处理技术的变革保持比较密切的关注。因为,这种变革往往预示着对未来会计从业人员的更高更新的要求。比如,一直到90年代中期,会计专业学生在学习期间都必须通过一定级别的珠算考试,这是因为珠算是那时会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工具。但十年后,这一考试已逐渐不再被人提起,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会计电算化等级考试。 (二手工会计核算下的账务处理程序 所谓账务处理程序,也称为会计核算形式,是指会计核算过程中,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组织与记账程序、方法的具体结合方式。科学合理地设计账务处理程序,可以

基础会计情景模拟教学设计

《基础会计》 情景教学整体教学设计(2014~ 2015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基础会计学 所属系部:经济管理系 制定人:马帅 制定时间: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情景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目的、任务、目标 《基础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如何将学生带进专业大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会计和有关管理课程奠定基础,应是《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其教学过程大致可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阶段。理论教学的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好地将理论用于实践,这也是《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的两个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为其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理论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基础会计实习,将会计核算理论运用于实践,按照企业会计核算的实际情况进行训练,使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够从企业和社会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的经济环境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为将来就业创造条件。 三.教学实施的基本思路 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体现职业岗位的特征,学生完成学习是一个“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过程。学生同时扮演学徒工的角色,教师同

时扮演师傅的角色,实训室既是学生学习的教室,同时也是完成工作任务的部门。 课堂的组织和管理按照教学讲授和工作实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基本方法知识点—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工作过程管理—工作质量控制—工作效果评价。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如岗位的划分可锻炼学生的分工与合作的团队意识,会计工作的过程要自觉遵守,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每一个工作任务必须实现预期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体会和感悟,在深刻理解基本规律的同时,取得实际的经验,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教学的过程要照顾到不同能力的学生,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在练习的时间安排上有一定的弹性,充分照顾到能力差的学生,使其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努力的前提下能够获得成功,逐步建立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特别是实做项目的完成,是通过他个人的努力,看到了某一会计工作过程的实现,这样的成功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极大热情。 教学活动的时间安排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内容制定详细的计划,课时可分散可集中使用,在开学初教师、学生、场地管理教师、教学督导部门都能够拿到本门课程的学期教学计划,并严格贯彻执行。 四.教学环境的整体设计 教学场地主要集中在教师和实训室,实训室的文化氛围体现办公室的特征: (1)手工会计实训室内集中办公用桌凳45套,安装投影,配备配套的办公用品:尺子、算盘、印章、装订机等,学生具有完成学习和实际操作任务的活动空间。 (2)墙壁悬挂有关会计工作流程、会计岗位职责、实训室安全要求等图表。 (3)学生教师统一在实训室完成岗位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出建议和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简单的质量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基础会计教案(教学设计)

基础会计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会计的概述(一) 【授课教师】 阚龙彪。 【授课班级】 2013级财会一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会计的概念、特点、职能;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能力目标:围绕会计概念这个中心,了解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加深对会计概念及其涵义的理解。 实做人,认认真真做账;3、德育目标:围绕会计概念、职能这个中心,教育引导学生踏踏实 不做假账。 【教学重点、难点】 参见配套教学用书《基础会计教学参考书》P1 1(教学重点:会计的概念、职能。 2(教学难点:会计的概念和两大职能。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财会专业课的第一堂课,本节课影响整个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学生对企业、对会计都比较抽象。对会计的学习比较茫然,所以本节课用了四分之一的时间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 【教学媒体】 配套多媒体课件《基础会计》第一章第一节。

【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给学生看一些关于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图片。 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有满足衣、食、住、行等需要的物质资料,因而就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这时人们有个良好的愿望:希望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尽可能节省的劳动占用,来取得尽可能大的劳动成果,为此,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生产活动加强管理。当社会再生产活动日益复杂,人们单凭头脑记忆来管理生产活动已不能适应客观需要时,在人类社会中就首先产生了原 1 始计量、记录行为,继而产生了会计。 会计最初只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即在“生产时间之外附带地把收支、支付日等等记录 下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剩余产品的大量出现,会计才逐渐地从生 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职能。 经济越发达~会计越重要。举例……~所以我们要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账;不做假账。二、新授课 (一) 什么是会计 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7分钟) 学生自学,教师归纳: ,1,会计的产生

基础会计电子教案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发展的三个阶段: 古代会计(15世纪以前)会计只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 近代会计(15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有关复式记账论著的问世,使会计方法从单式记账法过渡到复式记账法,是近代会计的形成标志,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端。 现代会计(20世纪中期至今)二十世纪中期成本会计的出现和不断完善,管理会计的形成并与财务会计相分离而单独成科,标志着现代会计的开端。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社会在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会计)就越是必要。”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现代会计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 (一)会计的反映(或核算)职能 1.概念: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各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发生及完成情况,为经营管理提供信息的功能,是会 计的基本职能。 2.特点: (1)会计主要是利用货币计量,综合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 (2)会计反映不仅是记录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还应面向未来,为各单位的经营决策和 管理控制提供依据。 (3)会计反映应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4)随着电子计算机在会计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会计的传统工艺同现代电子技术相结 合,会计反映的方式从手工簿记系统逐步发展为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1.概念: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通过会计活动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以及会计活动本身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和监督。 2.特点:(1)会计监督是一种经常性的监督 (2)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价值指标进行货币监督,具有综合性 (3)会计监督是以法律、法规和制度为依据的监督,会计监督具有强制性 (4)会计基本职能的关系 三、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企业、行政、事业等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预算、控制、和决策的一种管理活动。 第二节会计的目标和任务 一、会计的目标 (一)会计提供的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 (二)会计提供的信息应当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