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考古工作规程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修订、推广与培训

【保护视力色】【打印】【字号大中小】作者:赵辉 2012-06-25

1、修订《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原委

和1984年颁布施行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相比,2009年10月重新修订和颁布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最主要的变化是补充了将聚落考古的理念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概念和与之配套的技术标准。之所以有这方面的改变,原因是自原《规程》颁布以来中国考古学的迅速发展变化。

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考古学的主要任务是构建全国范围内的考古学物质文化年代框架,大多数田野考古项目的目的是获得可供此种研究的资料,田野技术方法是针对获得这类资料设计的。1984年国家文物局制定和颁布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主要也是规范这类田野考古活动。

中国考古学中,聚落考古早已有之。自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以来,聚落考古项目虽然不多,却也不绝如缕。但很长时间里,中国考古学的主要精力不在这个方面,对聚落考古方法的认真探讨也始终没有展开。

上个世纪八十、九十年代以来,学术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学术界开始了解国外主要是西方考古学的动态,其中也包括西方的聚落考古。另一方面,中国考古学经过数十年的积累,达成建设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体系的任务目标已可预期,学科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问题。结论其实颇为明了,即需要通过聚落形态研究复原古代社会,从而深化发展中国考古学。随着学术界在这个方面逐渐取得共识,聚落考古工作逐年增多。与此同时,大规模基本建设中的考古发掘往往面积很大,工作中就需要有对聚落全局的思

考和把握。而为了更好地进行遗址保护规划,也需要通过田野工作提供聚落结构的相关信息。总之,当聚落形态的田野考古渐成主流之际,就需要一部与之相应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规范这类田野工作。这引起国家文物局的重视。

北京大学在1980年山东长岛北庄遗址的发掘中提出了聚落研究方向。此后,围绕这一方向上的探讨在湖北天门石家河、河南邓州八里岗、广东银州、浙江普安桥、山西襄汾曲村、陕西扶风和岐山的周原、周公庙等遗址的工作中持续至今,逐渐积累起一些经验、心得,也收获了许多研究成果。

2003年,国家文物局委托北大举办全国田野考古人员培训班。在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全力协作下,培训班在临淄桐林遗址开办。鉴于以上对学科发展趋势的理解,我们将聚落考古的理念、技术方法作为了这次培训的重点。这次培训取得了最好效果,国家文物局给予了肯定。国家文物局在2005年再次将举办培训班的任务委托北大的同时,把修订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任务也交给了我们。

2008年北大向国家文物局交出修订稿。因其是学术语言和格式,国家文物局组织专业人员将其修改成行政法规的文字表述,并利用将近一年的时间广泛征求业内意见,最终形成目前看到的《规程》文本,于2009年10月正式颁布。

2、主要修订内容

新《规程》在原《规程》基础上充实了聚落考古的理念和相关方法、技术的内容,比原《规程》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这是建立在中国考古学整体水平业已提高的基础之上的,是针对当前各地考古人员中上水准制定的技术规范。这也是我们修订工作中把握的总原则。

概括而言,新《规程》新增或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几点:

(1)把田野考古技术视为一个由发掘清理、测绘记录和遗物资料采集三个子系统组成的技术体系,分别制定其技术标准。淡化针对不同遗址、遗迹类型的具体作业技术方法的特点和区别,规范田野工作中应当普遍遵守执行的方面。如任何发掘项目必须建立统一的三维坐标测绘系统,又如必须制定统一的遗物采集标准,以及各种记录形式的规范性等。

(2)将全覆盖式的区域调查作为发现和确认遗址的基本方法;将对发现和确认后的遗址进一步的勘察工作要求突出强调出来。

(3)明确提出“地面”这一在发掘现场把握聚落空间结构的地层学概念和相应的作业技术要求。

(4)明确提出“堆积单位”这一小于并包含在遗迹单位(地层单位)的概念,在作业上将其规定为一次清理、记录和取样完成的基本单位,目的是通过对作为一个功能单位的遗迹其建造、使用和废弃的不同环节形成的堆积的把握,获得相关人们行为的信息。

(5)在资料整理和刊布环节,强调文化堆积形成过程的整理和相关资料客观全面的发表,试图通过这个措施,引导发掘者关注文化堆积形成过程中人类行为信息的重要性。

(6)考古学复原古代社会的途径无非是两种:一是靠现代科技手段开辟新的资料信息种类;一是对传统资料的多(新)角度的分析。因此,同样在资料整理和刊布环节,新《规程》不再突出强调类型学分析及其成果发表的重要性,而是试图引导整理者在此基础上进而把注意力放在对考古资料多角度的分析整理上,并指出将各种分析所得按照它们在地层单位中的共存关系汇总发表是考古报告最重要的任务。

(7)最后,新规程强调了建设资料信息库的重要性。

3、新《规程》的培训与推广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修订)尚未颁布之时,即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新《规程》在将来能够得到顺利落实,国家文物局又专门组织专家学者,制定了按照新《规程》的田野考古项目的考核办法。与此同时,国家文物局还制定了有关新《规程》的培训计划。作为《规程》的修订者,北京大学承担了主要培训任务。

2009年,北大主持了面向全国考古领队人员的新颁《田野考古规程》培训,培训对象为所有具有国家文物局颁田野考古领队资格的领队人员,总计培训包括北大教员在内的一线领队近700人。

新《规程》的落实应当首先从北大自己开始。2007年河北曲阳定窑、2008年甘肃礼县大埠子山、同年陕西岐山周公庙、2009年山东章丘东平陵城遗址的发掘中,我们都对考古队提出了落实新《规程》的要求,并委派参与《规程》修订的老师到场协助《规程》有关内容的落实。北大的《田野考古学概论》、《考古测量》等课程的内容也迅速进行调整,并改由参与《规程》修订的教员任教。因为有了这些准备,当国家文物局于2010年和2011年再度委托北大举办田野考古人员培训班时,我们才有信心将培训合并在我们的学生实习中进行。这两次培训的地点分别是河南邓州八里岗和陕西岐山周公庙。此外,我们进一步完善田野调查和发掘的电子数据库的工作一直在进行之中。

此外,在协助国家文物局落实新《规程》方面,我们还做了一些工作。我本人在多个场合宣讲过新《规程》。在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的发掘中,与浙江所领队孙国平先生合作,规范了发掘中的记录和系统取样;和浙江省考古所一同建立起良渚遗址群大范围测绘记录的坐标系统;与河南省文物局和省考古所合作举办田野考古调查培训等。

4、收获与经验

从山东长岛北庄遗址的发掘起,北大在探索和凝练聚落考古方法上已经经过了20多年。通过修订《规程》,能够将这20多年的心得、经验做个系统梳理和理论总结,对北大而言,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是全面提高北大在这个方向上的水平的难得机会。

自新《规程》出台以来,我们在各种场合听到的评价总体来说是正面的。归纳一下的话,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新《规程》提倡的聚落考古理念的认可,认为新《规程》有关开展聚落考古的工作方法的要求必要而及时。这些年各地申报的主动发掘项目中,以聚落研究为目的的项目逐年增加;配合制定遗址保护规划而开展的考古更是以了解聚落结构为目的;大量的基本建设中的考古项目多数要求一次揭露相当的面积,同样遇到对遗址整体把握的问题,于是,聚落考古不再是少数单位从事的学术前沿,而是随处可遇、随时都要处理解决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业界对新《规程》的颁布,在聚落考古工作技术方法上给予指导和规范,普遍认为是非常及时的。

第二,从聚落考古的理念出发,在有关新《规程》的培训中,我们强调了在发掘过程中对堆积中的“地面”或“活动面”的把握,规定领队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据此协调工地进度。在培训中,我们采取一些措施,让学员走出探方,掌握工地全局。我们认为,今天的田野领队的培训标准不应仅仅要求他正确把握发掘区内地层的叠压打破关系,还应当对空间全局有一定的掌控能力。有关这方面的培训内容,大多数学员感到十分新奇。近些年,如何保障一个大规模和长周期的田野考古工作的质量,也引起学术和管理高层的注意,开始考虑领队资质是否再分级别的问题。我们的工作算是对此做了些积累和准备。

第三,新《规程》将田野技术视为一个系统,分成发掘、记录和取样三个子系统,规定田野考古领队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协调这三个子系统的运转实施,以保障所得资料的完整、准确和有效。在各种培训中,这一点也通过一些必要的措施给予了强调,其目的是培训学员对这个技术体系的整体掌控能力。由于整个田野技术体系构成复杂,且计算机

管理等新手段的引进进一步增加了这种复杂程度。故新《规程》推广普及的初期,这方面的困难一度较大,认为是繁琐和不便。但在尝试过程中,一旦各种技术形式之间的互补关系得到理解,反映就越来越正面。

第四,资料整理和编写考古报告阶段,我们有意引导了对遗物多角度的分类整理。但这在当前还是一个刚刚起步探索的阶段,尚没有形成具有比较普遍意义的作业程式。因此,总体上我们感觉这个方面的成效不大。但今天在这个角度上的点滴积累,都是将来在这个方面形成气候的基础。

随着学术的发展,我们也发现新《规程》还有进一步丰富充实的空间。例如应当明确提出在田野发掘现场对文化堆积形成过程的研究,寻找把握遗迹空间分布变化的关键层面,据此进行文化堆积的分期的要求。遗址上文化堆积的分期与文化分期是不同的概念,表达的是遗址上人们行为模式的变化,后者则指文化面貌的变化。中国考古学中,于后者做得很充分,但于前者,尚基本没有开展起来。应当明确提出在资料整理环节对遗物进行多角度分类的要求。习用的类型学“分型定式”是把遗物中主要表达年代的信息的归纳整理,是诸多分类角度中的一个方面。古代社会的复原研究,还需要许多系统化处理后的其他种类的信息。这两点建议,请在将来再度修订《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时予以考虑。

(2012年6月22日7版)

文物安全保护应急处置预案

. . . 文物安全保护应急预案 为加强文物安全管理,防范文物安全事故发生,应对可能发生的文物安全事故,高效、有序的组织事故应急处理,最大限度的减少国家文物和人员财产的损失、伤害,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物安全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领导 为预防文物安全事故的发生,强化文物安全工作的监督领导以及应急组织指挥,成立文物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二、指导思想 文物安全工作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统一指导,分级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安全岗位责任制,做好日常发掘、库房文物的巡检、督查工作,尤其以节假日和重大节庆活动防范为重点,积极主动会同公安、消防等部门,搞好文物安全工作,消除隐患,督促整改,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三、文物安全监管 1、考古队文物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总体负责发掘区文物安全工作的部署、协调和处理。 2、根据各级相关要求,积极改善安全防护条件,配备必要的消防、防盗等装备,逐步完善必要的、有效的安全防护设施。 3、开放的发掘区域,必须配置紧急情况安全标志,应急电筒及其他照明设施,并制定游览须知、设置安全警示牌,保证文物和游客安全。 4、强化发掘人员防范意识,定期进行文物安全技能培训演练,提高防护技能,熟练掌握应急处理程序和措施。 5、畅通信息渠道,发现文物安全隐患,要及时逐级上报,及时处置,防范于未然。 四、安全事故应急处理 1、在考古工地发生文物安全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拨打公安、消防等部门紧急处理电话,并报告考古队文物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考古队文物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应安排专人立即赶到现场,采取措施,组织抢救和现场保护,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伤亡、损失。事故单位不隐瞒、谎报或拖延不报,不故意破坏毁灭事故现场和证据,不在事故处理和调查间擅离职守或逃逸。 2、考古队文物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文物安全事故报告后,对重大事故应按程

——从井里汶沉船出水瓷器看越窑兴衰

Oriental collection 023 2003年2月,距印尼爪哇岛中部约100海里外的井里汶岛海域发现一艘沉船,船沉没至海底深达56米,打捞难度很大。打捞工作始于2004年7—8月间,至2005年10月底才告完工。沉船里共发现几十万件越窑青瓷碗、盘、注壶等,白釉瓷器有2500余件,其中包括碗、碟、花瓶、枕、海螺形白瓷法器等等不同造型的器物。由于其中的一只越窑刻花莲瓣碗上的“戊辰”划刻纪年,加之与其他考古材料的对比,我们大体可以将这批出水瓷器的年代定在十世纪的中后期。 中国现代考古学在产生以后百年来,各个时段的考古学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宋元明考古作为这一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考古资料的积累日益丰富,研究逐渐深入。然而,治宋元明考古的学者都知道,作为这一断代考古发端的北宋早期的资料十分稀少,成为宋元明考古研究中的重要缺憾。也制约了对这一时期许多重要问题的研究和认识。因此,沉没于北宋早期的井里汶沉船中的 丰富资料,就更显得弥足珍贵。 越窑青瓷,是中国古代早期瓷器生产中最重要的一类产品。晚唐开始,越窑步入了其发展历史中的辉煌时期。从印尼勿里洞海域发现的年代为826年前后的黑石号沉船出水的越窑瓷器、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中出土的被明确称为“秘色瓷”的器物,到五代临安等地发现的数量多达十几座的吴越国王族和贵族墓葬中出土的精美青瓷,直至北宋咸平三年(1000)元德李皇后陵出土的皇家用越器巾,我们可以看到九至十世纪越窑已经可以生产出釉色纯净的青绿色瓷器,而且质量变得日益稳定,装饰技法中的划花、刻花和细线划花的发展脉络也比较清楚。然而,对这一时期越窑的生产规模,我们却只能从文献资料上去认识。《宋史》卷四八○《吴越钱氏世家》中记载了太平兴国三年(978)钱椒一次就向北宋王朝贡“越器五万 事”,加上“金扣越器百五十事”。 类似的进奉瓷器的记载还有多条。从这条记载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吴越国为了与中原的五个王朝和后来的北宋王朝保持良好的关系,常常以数量巨大的越窑瓷器作为贡品进奉到中原王朝;第二,在进奉的瓷器中,有一类加金银扣的精品瓷器,是所有贡品中的精品,常与金银器皿、丝绸和各类舶来之物,如香料、犀角、珊帽等等作为吴越国最重要的特产直接贡给北宋王室,这类器物又被称为“金银饰陶器”,其数量在总的进贡瓷器中所占数量很少。尽管我们现在不能确知吴越国有国的历史时期内进奉的越窑瓷器的总数,但是这种非常珍贵的带有金银装饰的瓷器,在北宋太祖、太宗两朝,吴越国就进贡了14万件,如果按前述《宋史》所记的进贡比例,在北宋初期太祖、太宗两朝吴越国所进奉的越窑瓷器的数量即可逾二百万件,这些进奉的瓷器又是从越窑生产的全部瓷器中精选而出,可见当时越窑瓷 拾遗南海 补阙中土 ——从井里汶沉船出水瓷器看越窑兴衰 北京 秦大树 井里汶沉船 越窑刻花莲瓣碗上的“戊辰”划刻纪年

田野考古学基本理论与方法

田野考古学基本理论与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考古学方法论的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田野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从事田野考古的基本方法。 1、基本理论:考古地层学、类型学、聚落考古学 2、基本方法:考古调查的基本方法、考古发掘的基本方法、室内整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一部分考古地层学的基本内容 一、地层学定义 所谓考古地层学,就是研究文化遗存堆积关系的学说。指地层堆积和遗迹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即在考古发掘中判明地层和遗迹的相对年代关系。考古地层学是关于区分遗址内诸遗存堆积层次并确定其先后次序的学说。它们有一共同的认识,就是遗址是由不同层次的堆积由早到晚渐次堆积而成,而不是无规律,杂乱无章。我们只要按照由晚到早的次序逐一揭露这些堆积,才能弄清与这些堆积相关连的诸遗迹、遗物的相对早晚关系。据之而重建已消失的各时期的古代生活图景。 二、地层学的基本内容 1、遗址中的文化层堆积层次是按时间早晚自下而上依次堆积形成的。即从相对年代而言是有先后之别的。 A、叠压关系 一个堆积层积压于另一个堆积层的现象叫“叠压”。根据大面积的地层叠压,可以肯定下层堆积的总体形成年代一定早于上层堆积的总体形成年代。 叠压关系又可区分为直接叠压关系和间接叠压关系两种情况。 直接叠压关系是文化层和遗迹之间的直接重叠。 间接叠压关系表示的是文化层和遗迹之间并不直接重叠,而是 经过第三者的过渡而间接发生关系。如A叠压B,B叠压C,A和C之间就形成一种间接叠压关系,A必晚于C。在实际的考古学研究中,间接叠压关系也被广泛地运用于层位关系的研究之中。 B、倒装地层。应当注意,有时在破坏原生文化层堆积过程中会形成再生的“倒装地层”。如在坡度较大的或断崖陡壁地带,高处原有的多层地层堆积,因雨水冲刷或人工大面积堆土而逐次破坏移向低处。虽然形成下层早,上层晚的堆积层次,但包含物的实际年代却是下层晚,上层早。 2、遗迹和遗迹堆积的形成是和一定的地层面相联系的。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修正稿)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 (文化部1984年5月10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田野考古工作是考古学研究的基础,也是保护古代文化遗存的重要手段。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确保田野考古工作符合科学要求,特制订本规程。第二条田野考古工作进行领队负责制。领队对执行本规程负有完全责任。每个考古工作者都必须遵守纪律、坚守岗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尊重客观实际的工作作风,模范执行和积极宣传《文物保护法》。 第二章考古调查与考古钻探 第三条考古调查 考古调查主要指地面踏察,一般分为区域普查和专题调查。 1、调查前须拟定调查工作方案,做好资料和物质准备。 2、调查必须实地勘查,按照《田野考古调查记录表》所列项目逐一填写,或按要点另写出详尽的文字记录。 3、将调查对象的准确位置标注在地图上,对其全貌和重要的局部摄影、绘图、重要的碑刻、题记等应取拓片。捶拓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确保文物安全。 4、认真采集各类标本,力求全面反映遗存内涵。 5、必要时可适当铲平断面或进行个别孔穴钻探,以了解遗存的范围及堆积情况,但不得随意乱挖。 6、对调查对象要逐一编号。调查所得的全部资料应登记、存档。 7、及时写出调查工作报告,内容包括:工作经过、主要收获、初步认识、存在问题,以及对今后保护和科研工作的建议等。 第四条考古钻探 考古钻探是田野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进行时应慎重,尽量减少对古代遗存的损伤。 1、探孔必须保持规整,孔穴要用纯土填实。 2、墓葬一般以探到墓口为宜。遗址的布孔不宜过密。 3、绘制探孔分布图,写出探孔记录,采集探孔遗物。 4、探明的遗迹现象要写出文字记录,内容包括:分布范围、层位、结构、年代等。测绘平、剖面图。 5、写出钻探工作报告,内容包括:工作经过、主要收获、初步认识、问题和建议等。 6、提倡对各种无损伤探测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第三章遗址发掘 第五条领队职责

田野考古技术-概述

田野考古是考古学的基础,在考古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田野考古技术"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田野考古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将有较多机会进行某些内容如绘图、测量、照相、拓片等的操作练习,以便熟悉和掌握田野考古的一些基本技术、技能,为以后从事考古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田野考古基本方法论地层学和类型学,田野考古调查与钻探,田野考古发掘过程中各种堆积层次的分辨方法,遗物遗迹的清理方法,调查、发掘中文字、绘图、照相的方法和技能,遗物、遗迹的整理以及考古发掘报告编写方法等等。 1.韦贵耀:田野考古技术 2.冯恩学:田野考古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11月版。 一、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掌握田野考古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通过课堂和实际训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达到了解和掌握田野考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一章总论 讲授四节:1.田野考古的含义、对象;2.田野考古在考古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3.国内外田野考古简史,扼要介绍科学田野考古方法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4.当前国内外田野考古技术的新动向。本章重点是使学生明确田野考古科学化的重要意义。安排4学时。 第二章考古地层学 讲授五节:1.考古地层学的定义、考古地层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考古地层学理论对田野考古指导意义和局限性;3.考古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即文化堆积形成的一般规律,着重介绍地层形成与人类活动的联系;4.区分识辨文化堆积层次的基本方法;5.清理文化堆积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本章重点是使学生了解文化堆积形成的基本规律以及区分和清理文化堆积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安排4学时。 第三章考古类型学 讲授五节:1.考古类型学的产生和发展,包括考古类型学的定义、它在欧洲产生的背景、它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方法、它对考古学发展的贡献等;2.器物或其他考古遗存等的形态演化的一般规律,研究物质资料的形态与其用途、制作技术、生活习俗、生产环境、人类心理和审美观念等因素的关系,形态演变与上述诸因素发生变化的关系;3.类型学分析的一般步骤,包括确定物品的共存关系,归纳共存器物的组别,按层次关系初分各组别的早晚,确定器别和选择典型器物,确定各器类的型别和式别,根据器物组合和各器类的型、式变化尤其是式别的变化划分期别以及寻找不同类型期别的对应关系等等;4.类型学对研究考古文化传播的意义;5.类型学与地层学的关系和它的局限性等等。本章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类型学的基本原理和类型分析的基本步骤。安排4学时。 第四章考古调查与考古钻探 讲授三节:1.考古调查的意义、对象;2.考古调查的方法和要求,包括调查前的准备工

一个田野考古工作者的工具包

一个田野考古工作者的工具包 发掘工具 1.手铲——一件过铸造而成的,以防使用过程中断截。 2.叶形手铲——清理开口特别窄、又有一定深度遗迹单位,如小柱洞等,特别好用。 3.长柄的调羹——可代替叶形手铲。 4.木、竹制工具——性软,有利清理人骨、出土彩陶等各样需小心处理的遗物。竹筷子削尖了也成。 5.小刀——可随时削尖木、竹制工具,削铅笔,割线绳,割草根... 6.刷子——刷除浮土。 7.一个帆布油画工具套(插油画刀、笔等的那种,可以卷起来),可以把这些都包裹起来,美术用品公司一定有卖。木、竹制工具也可以在那买到,制陶工具里找吧!点、挑、刮都有相应的工具。 8.其他工具视遗址性质定。 测量工具 1.皮卷尺——一般工地上会提供,所以不用。 2.钢卷尺——一般工地上就算会提供,也有机会生锈不能用,所以建议自备。 3.线绳数小捆——用于拉基线,一般工地上会提供,我嫌每次找人取麻烦,就自己带。 4.钉子——长短、粗细不同的各一些,可用于拉基线、钉地层标签、修补铁锹,锄头等工具。 5.夹子——用于固定线绳。 6.线绳水平仪——一个挂在线绳上的小装置,有水泡移至正中表示基线水平,很方便,国内工地一般会用罗盘,测视平线以下的基线比较痛苦。 7.铅锤——一般工地上会提供的吧。 文具 1.书写板——非常重要,没它不能画图、记录。工地应该会提供。我是自备的,塑料的,有盖页,一旦下雨,资料不会湿。 2.铅笔——最好多带,用着用着,就给人借走了,用着用着,又不见了。HB、B比较合适,越高B的越软,画的线容易模糊了。在多雨地区,推荐偏H的,画起来印痕深,铅痕退了,还有印痕不是?不过国内的画纸一般都没有含胶、塑料的成分,不防水,建议你让它保持干爽。自动笔记得带笔芯。不过自动笔在泥地里卡壳的机会很高,所以不建议用。

田野考古规程

有关修订《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的说明 一 现行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在全面分析研究当时考古学的现状、学术发展方向以及学科环境的基础上制定的,1984年5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布试行。《规程》自颁布以来,得到普遍和认真的执行,对整齐各地田野考古工作的质量,总体提升中国考古学的田野考古水平,发挥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20年来,中国考古学得到极大发展,学科所处的客观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颁发执行一部适应新形势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有鉴于此,国家文物局研究决定对原《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进行修订,于2002年组织了《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修订完善的前期研究》,进而于2005年春,将修订《规程》任务正式下达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自接到国家文物局项目委托书即日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立即组织力量,启动项目。根据计划,整个项目将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自接到委托书后至2005年9月,我们即组织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教师为主的相关人员对原《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及相关国家政策法规、有关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修订完善的研究成果进行认真研讨,根据学科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从不同角度提出修改建议。在综合大家意见,并参考国外有关田野考古操作规程或操作手册的基础上,于2006年初形成《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正式条文部分的修订稿。 第二阶段,2006年1月至7月,将《规程》正文修订稿送国内各主要考古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广泛征求意见,同时报国家文物局审查。 第三阶段,在对《规程》正文修订稿广泛征求意见的同时,我们开始编写规程附录,至2007年暑期完成。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以下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1992年4月30日国务院批准,1992年5月5日国家文物局令第二号发布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7号 4,《考古发掘管理办法》(报审稿),国家文物局 5,《田野考古奖励办法》,国家文物局 6,《优秀考古报告奖评奖励办法》,国家文物局 7,《田野考古学概论》,北京大学课程讲义 8,《田野考古学》,于海广等,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 9,《田野考古工作手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1982年 10,《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克林.伦福如等著,(中译)文物出版社2004年 11,《地下文物发掘调查手册》,日本文化厅文物保护部,(中译),文物出版社1989年 12,《考古学调查研究ハンドブックス》,雄山阁出版株式会社,1984年(《考古学调

浅议水下考古

浅议水下考古 摘要:本文简要叙述了我国考古学中的水下考古,它是不同于陆地考古的另一分支。如今海洋权益的争夺备受关注,海下考古也会在这个大背景下蓬勃发展。文中涉及水下考古的人文历史、发展过程、考古实例及未来展望。 关键词:水下考古,南海一号,考古学,考古价值,沉船。 众所周知,考古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实物,是人类生活的遗存。这些遗物,遍布在人类生活的各个地方。通常映入我们的眼帘的,是陆地上的考古发掘工作。看着考古学家辛勤工作在工地,细心挖掘每一个土方,未免对他们的工作心生敬仰。最近,国家发生着两个重大新闻,一是神州九号飞天成功,其次是蛟龙号潜水器在南海下潜到7000米的新深度。人们的视线被天上地下来回带动。不禁使我思考,对于断断续续映入我们生活的水下考古,其前世今生是如何发展,又取得了如何的成绩? 我国是个陆地大国,又是个海洋大国。从拥有海洋资源的绝对数量来看,的确可以这样说:我国海岸线长度为1.8万公里,居世界第四位;大陆架面积位居世界第五,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面积为世界第十。从以上数据来看,我国陆地上的考古学发展得有声有色,而这么长的海岸线和如此大的领海,其间,必然暗藏着巨大地可待开发的考古资源。因为西部面临喜马拉雅山脉的天然阻隔,历史上与外界交流最为有名的便是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的海路。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太监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的庞大船队远航,拜访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大明帝国和南海(今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史称郑和下西洋。每次都由苏州浏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世。明代故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和明代杂剧《奉天命三保下西洋》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宝太监下西洋。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也是唯一的东方人。他更早狄亚士57年远赴非洲。 海路中的郑和下西洋只是与外国海上交流的一个特例,历史上还有无数次这样大大小小的来往交流,所以,沉船是不可避免的,船上的瓷器、陶器、玉石等等,也随之沉眠千年于海底。 一、发展历程 西方成熟发展的海洋考古技术传入我国的80年代中期以前,在沿海地区淤积成陆的古海湾、古河道以及沿海地中发现了一批古代沉船遗存,成为环中国海洋考古发现与研究的重要基础。这些工作有,1956年,山东梁山县宋金河故道发现一艘明代兵船;同年,考古工作者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修订、推广与培训 【保护视力色】【打印】【字号大中小】作者:赵辉 2012-06-25 1、修订《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原委 和1984年颁布施行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相比,2009年10月重新修订和颁布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最主要的变化是补充了将聚落考古的理念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概念和与之配套的技术标准。之所以有这方面的改变,原因是自原《规程》颁布以来中国考古学的迅速发展变化。 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考古学的主要任务是构建全国范围内的考古学物质文化年代框架,大多数田野考古项目的目的是获得可供此种研究的资料,田野技术方法是针对获得这类资料设计的。1984年国家文物局制定和颁布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主要也是规范这类田野考古活动。 中国考古学中,聚落考古早已有之。自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以来,聚落考古项目虽然不多,却也不绝如缕。但很长时间里,中国考古学的主要精力不在这个方面,对聚落考古方法的认真探讨也始终没有展开。 上个世纪八十、九十年代以来,学术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学术界开始了解国外主要是西方考古学的动态,其中也包括西方的聚落考古。另一方面,中国考古学经过数十年的积累,达成建设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体系的任务目标已可预期,学科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问题。结论其实颇为明了,即需要通过聚落形态研究复原古代社会,从而深化发展中国考古学。随着学术界在这个方面逐渐取得共识,聚落考古工作逐年增多。与此同时,大规模基本建设中的考古发掘往往面积很大,工作中就需要有对聚落全局的思

考和把握。而为了更好地进行遗址保护规划,也需要通过田野工作提供聚落结构的相关信息。总之,当聚落形态的田野考古渐成主流之际,就需要一部与之相应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规范这类田野工作。这引起国家文物局的重视。 北京大学在1980年山东长岛北庄遗址的发掘中提出了聚落研究方向。此后,围绕这一方向上的探讨在湖北天门石家河、河南邓州八里岗、广东银州、浙江普安桥、山西襄汾曲村、陕西扶风和岐山的周原、周公庙等遗址的工作中持续至今,逐渐积累起一些经验、心得,也收获了许多研究成果。 2003年,国家文物局委托北大举办全国田野考古人员培训班。在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全力协作下,培训班在临淄桐林遗址开办。鉴于以上对学科发展趋势的理解,我们将聚落考古的理念、技术方法作为了这次培训的重点。这次培训取得了最好效果,国家文物局给予了肯定。国家文物局在2005年再次将举办培训班的任务委托北大的同时,把修订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任务也交给了我们。 2008年北大向国家文物局交出修订稿。因其是学术语言和格式,国家文物局组织专业人员将其修改成行政法规的文字表述,并利用将近一年的时间广泛征求业内意见,最终形成目前看到的《规程》文本,于2009年10月正式颁布。 2、主要修订内容 新《规程》在原《规程》基础上充实了聚落考古的理念和相关方法、技术的内容,比原《规程》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这是建立在中国考古学整体水平业已提高的基础之上的,是针对当前各地考古人员中上水准制定的技术规范。这也是我们修订工作中把握的总原则。 概括而言,新《规程》新增或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几点:

水中环境与考古潜水

我对水中环境与考古潜水的认识 海洋考古学是调查、发掘和研究古代人类从事海洋活动之文化遗存的考古学分支科学,是陆地田野考古向水域的延伸。水下考古除发掘水下的古代遗址、打捞沉船和水下文物外,还研究古代造船术、航海术、海上交通和贸易等。水下考古学又是一门边缘学科,需要诸多相关学科的技术支持,如海洋勘探技术、潜水工程技术等。 自19世纪中叶近代考古学发生以后,随着瑞士湖上居址的确认,并进行了水下古代遗迹的科学调查和发掘,标志着水下考古学的确立。潜入水下进行调查和发掘工作,成为考古学家的一个梦想。160年前英国的郭蒙贝西发明的从水上接帮浦运送空气的机械潜水,也就是头盔式潜水。1924年开始使用玻璃做潜水镜,并利用帮浦从水面上吸取空气的“面罩式潜水器”。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发了一种特殊军事用的“空气罩潜水器”,采用的是密闭循环式,并有空气瓶的装置。到了1943年法国海军发明了开放式“空气潜水器”,它可以根据潜水深度和潜水者的要求,把储气瓶内的高压空气经自动供气装置进行调节后供潜水者呼吸,这类装置也是目前潜水的最佳装置。1960年美国考古学家乔治·巴斯应邀对土耳其格里多亚角海域的公元7世纪拜占庭时期沉船遗址进行调查和发掘,由此开始了第一次的考古学家将考古方法应用于水下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开创性地在水下实践了考古学方法,是水下考古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随着海洋考古的发展,潜水这种运动形式,也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潜水分为浮潜(潜水者能屏息的时间里潜泳或利用呼吸管浮于水面潜泳)和深潜(潜水者背负氧气筒,藉筒内氧气呼吸,长时间潜水的方法)。 潜水员下水时穿戴和佩挂的全部装具,有重装式和轻装式两种。重装式有头盔、输气管、通信电缆、电话、潜水衣、压铅和铅底潜水鞋等;轻装式有面罩、输气管、通信电缆、电话、应急气瓶、潜水衣、腰铅、靴和脚蹼等。使用重装潜水装具在水中工作时必须脚踏水底或实物,或手抓缆索,不能悬浮工作,并且放漂(即在水底因潜水服中气体过多,失去控制而突然急速上升)的危险性大,所以重装潜水装具已逐渐被轻装式取代。自携式潜水装具主要是指以自携式供气调节器作为呼吸装置,配用湿式或干式潜水保暖服作为防护服装的潜水装置。它的特点是:重量轻,携带方便;排水量小,需压重物轻;浮力近于中性,水下活动灵活,受体位变化影响小;可着脚蹼在水下潜泳。 面镜、呼吸管、脚蹼被称为潜水时的三宝。在水里看清事物,必需在眼睛的前方有一空气介质,面镜就有这样的功能。呼吸管则可满足你既可轻松地浮在水面又能呼吸观察水下的景物。脚蹼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使人在水中保持稳定,双手能从事其他工作。在水肺潜水装具中,气瓶用于储存大量空气。呼吸调节器的设计是根据周围环境的压力面调节出该深度所需的空气浓度。调节器包括两级减压装置,第一级连接气瓶头,先将瓶内的高压空气做第一次减压,经过中压软管输送到第二级减压部分,减到适合潜水者吸入的压力吸入体内。浮力调节系统是潜水技巧的重要环节。在潜水时,学习在水面和水底控制浮力大小是非常重要的。在水面休息时,正浮力能节省体力,而在水底时,大部分时间需要维持在中性浮力才能使你轻松自由地在水中遨游,保持良好的能见度。潜水员可以通过配重、浮力调整装置和呼吸的深浅来调整浮力的大小。 潜水运动有特殊的要求:在潜水过程中要有潜伴陪同,并且潜水前需制定考古潜水计划,对潜水工作在人员、深度、时间、潜水间隔、减压站停留时间等方面的安全而有效的安排。潜水减压表是制定潜水计划的根本依据。潜水减压方案是潜水员完成水下作业任务后上升减压的依据,它直接关系着潜水员的安全与潜水作业效率,因而各国都根据本国潜水员的身体条件以及所处海域、海况特点,制订出各自的潜水减压表,而且每隔数年修订颁布一次。常规空气潜水深度一般限于60m以浅。根据潜水员上升减压时减压方法的不同,分水下阶段减

田野调查技术与方法汇总

田野调查技术与方法 一、调查的目的及其作用 简言之,田野考古调查就是运用一套适合本地情况的田野调查方法, 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下发现更多的古代文化遗存,以利于更好地保 护和研究。 田野考古调查主要是指对古代遗存的地面勘察,其基本目的就是发现古代遗存,特别是那些由于年代久远而被掩埋于地下的遗址。 其作用可以分两个方面来说: 1、考古调查是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准备阶段 我们在发掘一个遗址之前一般先要对这个遗址的年代、性质及堆积的情况有所了解,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发掘方案,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首先对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同样,要对其采取保护措施,亦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调查是发掘和保护工作的准备阶段。 2、考古调查是考古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 考古调查不仅仅是考古发掘和保护工作的一个准备阶段,也是考古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有些情况下既使不发掘,只要调查工作做得细致、深入,也同样能够解决一些学术问题,特别是在宏观上讨论一个地区内的遗址密度所反映的诸如人类共同体的规模,不同时期人类活动情况的变化,及某种文化和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等问题时,考古调查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相比较,其优点是工作周期短,工作面积大,耗费资金少,其不足之处则是在获取资料方面,远不如发掘所获那样丰富和系统,因此由其所揭示的问题的深度也有局限,诸如遗址的文化性质、形成过程及系统编年等问题的解决都还有赖于正式的田野发掘。所以考古调查和发掘是田野考古中互为补充的两种研究手段。 二、考古调查的对象和分类 1、考古调查的对象 考古调查的对象是古代人们遗留下来的物质遗存及其相关的各种现象,具体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A 遗址指古代人们从事生产、生活及各种社会活动,并以物质的形式保留下来的空间场所,是人们各种活动形成的遗迹,遗物的集合体,其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如居住址、城址、矿冶址、陶窑址、古战场、古道路、庙宇、石窟寺及墓葬等等。 B 遗迹主要是指在遗址中由一次短期的人工行为造成的、固定的物质遗存。这里所谓的短期行为当然不是指几小时或几天,而是指人们一次性内容连续的工作结果。由此产生的结果也可能经过了多次后期修整和扩 9

田野考古学_课程笔记

田野考古学之定位 一、学科诞生的标志 发掘是田野考古的核心容,是考古学诞生的标志,是考古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标志。 能否独立主持、科学完成田野发掘、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工作,是界定是非考古学家的标准。田野考古的基本容:田野发掘、资料整理和田野考古报告的整理 考古学科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利用考古文献来研究问题 二、学科发展的基础 1、材料基础 获得考古学研究的材料,遗存是通过发掘获得。 从考古材料出发,被考古材料牵着鼻子走,以材料为基础。 例子:忠培: 60年来,中国考古学的巨大变化:考古材料,考古发现的积累速度与规模已远远超越了考古研究的速度与程度 田野发掘材料的爆炸性增长,研究滞后于考古材料的发现 2、实证基础 考古发掘对解决学术问题的争论 仰韶文化与历城城子崖龙山文化的早晚 后岗小屯殷墟商文化 30年代梁思永先生发掘后冈三叠层,从根本上解决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早晚问题。 安特生“仰韶文化西来说”—中国文化西来说 40年代,夏鼐在宁定阳洼湾进行田野考古发掘,根本上否定了安特生提出的中国文化西来说的理论。在齐家文化的墓葬填土中发现两块典型仰韶文化的彩片。得出仰韶文化早于齐家文化。 3、理论基础 考古学许多理论的形成是从田野发掘中得来的。 理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考古学基础理论——考古地层学、考古类型学 中国考古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建立在田野考古学不断科学化和蓬勃发展基础之上的。(考古学文化定名理论、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文明发生发展道路理论是中国考古学的核心) 四、学科交叉前沿 埋藏地下的遗存进行田野考古发掘,与地质学、地理学、环境学、测绘学 全部遗存都是以物质形式存在。因此许多用来进行鉴定和检测的仪器设备都有可能运用考古学中。 自然遗存对考古学以外的学科提供研究材料 文化现象对许多人文学科有研究,蕴含多方面的文化容 技术手段 五、公众关注的热点 电视传媒关注的热点节目之一

田野考古规程

田野考古规程

有关修订《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的说明 一 现行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在全面分析研究当时考古学的现状、学术发展方向以及学科环境的基础上制定的,1984年5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布试行。《规程》自颁布以来,得到普遍和认真的执行,对整齐各地田野考古工作的质量,总体提升中国考古学的田野考古水平,发挥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20年来,中国考古学得到极大发展,学科所处的客观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颁发执行一部适应新形势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有鉴于此,国家文物局研究决定对原《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进行修订,于2002年组织了《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修订完善的前期研究》,进而于2005年春,将修订《规程》任务正式下达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自接到国家文物局项目委托

书即日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立即组织力量,启动项目。根据计划,整个项目将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自接到委托书后至2005年9月,我们即组织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教师为主的相关人员对原《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及相关国家政策法规、有关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修订完善的研究成果进行认真研讨,根据学科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从不同角度提出修改建议。在综合大家意见,并参考国外有关田野考古操作规程或操作手册的基础上,于2006年初形成《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正式条文部分的修订稿。 第二阶段,2006年1月至7月,将《规程》正文修订稿送国内各主要考古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广泛征求意见,同时报国家文物局审查。 第三阶段,在对《规程》正文修订稿广泛征求意见的同时,我们开始编写规程附录,至2007年暑期完成。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以下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

田野考古学-课程笔记

田野考古学-课程笔记

田野考古学之定位 一、学科诞生的标志 发掘是田野考古的核心内容,是考古学诞生的标志,是考古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标志。 能否独立主持、科学完成田野发掘、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工作,是界定是非考古学家的标准。田野考古的基本内容:田野发掘、资料整理和田野考古报告的整理 考古学科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利用考古文献来研究问题 二、学科发展的基础 1、材料基础 获得考古学研究的材料,遗存是通过发掘获得。从考古材料出发,被考古材料牵着鼻子走,以材料为基础。 例子:张忠培: 60年来,中国考古学的巨大变化:考古材料,考古发现的积累速度与规模已远远超越了考古研究的速度与程度 田野发掘材料的爆炸性增长,研究滞后于考古材料的发现

2、实证基础 考古发掘对解决学术问题的争论 仰韶文化与山东历城城子崖龙山文化的早晚 河南安阳后岗小屯殷墟商文化 30年代梁思永先生发掘安阳后冈三叠层,从根本上解决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早晚问题。 安特生“仰韶文化西来说”—中国文化西来说40年代,夏鼐在甘肃宁定阳洼湾进行田野考古发掘,根本上否定了安特生提出的中国文化西来说的理论。在齐家文化的墓葬填土中发现两块典型仰韶文化的彩陶片。得出仰韶文化早于齐家文化。 3、理论基础 考古学许多理论的形成是从田野发掘中得来的。理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考古学基础理论——考古地层学、考古类型学中国考古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建立在田野考古学不断科学化和蓬勃发展基础之上的。 (考古学文化定名理论、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

论、文明发生发展道路理论是中国考古学的核心) 四、学科交叉前沿 埋藏地下的遗存进行田野考古发掘,与地质学、地理学、环境学、测绘学 全部遗存都是以物质形式存在。因此许多用来进行鉴定和检测的仪器设备都有可能运用考古学中。 自然遗存对考古学以外的学科提供研究材料 文化现象对许多人文学科有研究,蕴含多方面的文化内容 技术手段 五、公众关注的热点 电视传媒关注的热点节目之一 社会成功人士对考古工地和文物库房产生浓厚兴趣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受民众关注 以社会大众为服务对象的《公众考古学》出现

田野考古讲义

田野考古学讲义 1.绪论 学习目标:了解田野考古工作人员的必备素质、田野考古的四个阶段及田野考古发展简史,懂得田野考古的工作方式,掌握田野考古学的基本概念。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了田野考古学的概念、田野考古学的工作方式、田野考古的四个阶段及田野考古工作人员的素质,并简单叙述了中外田野考古的发展简史。 本章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田野考古学的界说、基本概念、工作的方式、基本程序。 教学难点:1、遗存、遗物、遗迹的概念区别和正确使用。 2、田野考古工作的四个阶段。 1.1田野考古学概说 什么是田野考古学 田野考古学是为了研究人类历史而进行实地考察、获取实物资料的学科。古代的实物遗存遍布各地,有的暴露于地面,有的深理于地下,有的则被水浸盖淹没。要使它们为人所知,为研究人类历史服务,就必须利用科学的方法去发现、观察、揭露、记录和搜集它们,还必须对得到的实物资料进行科学整理,并把它们发表公布,供科研人员和公众利用。 在考古学上对可移动的古代遗留物称遗物,对不可或不能移动的古代遗留物称遗迹,把遗物和遗迹总称为遗存。 田野考古的首要任务是搜集资料,搜寻对象是有助于研究人类历史的一切遗存,既有人类遗留下来的人工遗迹和人工物,也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自然遗存和自然地理资料,例如土样、贝壳、花粉、动物骨骼等等。搜寻对象种类繁多,包罗万象,从居住址、制作场,到墓葬;从日用器、兵器,到礼器、乐器、艺术品;从材料、半成品、成品,到废品、生活垃圾;从巨大的城址、长城运河,到微小的珠饰、籽种、昆虫遗体,以及直径在10~100微米的孢粉,都在搜寻之列。评价田野考古工作成绩大小,主要看通过野外和整理工作,对实际遗存抽取的可靠信息资料有多少。随着考古研究的日益深入,随着新的科技手段的运用,考古收集的对象也在日益扩大。 对遗存调查发掘、收集和整理方法直接影响抽取遗存资料信息的多少和资料科研价值的大小。在田野考古全部过程中都贯穿着研究工作。首先是实地考察研究,分析遗存与周围环境、遗存与遗存之间的各种关系,做出判断,然后才能决定怎样揭露、记录什么、收集什么,而揭露、记录、搜集、整理、编写报告等工作本身都是对遗存反复研究的过程。所以,田野考古既是科学获取实物资料的基本手段,又是对古代遗存进行直接科学研究的第一过程。 田野考古的野外工作方式 田野考古的野外工作方式有调查、发掘和清理。这是田野考古最主要的工作。其中考古调查是在基本不破坏原有遗存的情况下,对遗存进行考察、记录,有选择地收集暴露出来的遗物,并确定需要保护的遗存。发掘是通过挖掘来揭露遗迹,收集遗物,记录各种现象。清理是在遗存已被破坏的情况下,对其残留部分进行抢救性的发掘,也可以把清理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发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一次工作兼有几种工作方式,如调查中常配以试掘,正式发掘也要边发掘边调查。在几种工作方式中,均要尽最大可能发挥其再现性和保护性,尽可能减少其破坏性和毁灭性(考古发掘的现场文物保护问题)。

田野考古规程 旧版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文化部1984年5月10日) 厦门大学考古人类学实验教学中心 印 2007年12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田野考古工作是考古学研究的基础,也是保护古代文化遗存的重要手段。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确保田野考古工作符合科学要求,特制订本规程。 第二条 田野考古工作进行领队负责制。领队对执行本规程负有完全责任。每个考古工作者都必须遵守纪律、坚守岗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尊重客观实际的工作作风,模范执行和积极宣传《文物保护法》。 第二章 考古调查与考古钻探 第三条 考古调查 考古调查主要指地面踏察,一般分为区域普查和专题调查。 1、调查前须拟定调查工作方案,做好资料和物质准备。 2、调查必须实地勘查,按照《田野考古调查记录表》所列项目逐一填写,或按要点另写出详尽的文字记录。 3、将调查对象的准确位置标注在地图上,对其全貌和重要的局部摄影、绘图、重要的碑刻、题记等应取拓片。捶拓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确保文物安全。 4、认真采集各类标本,力求全面反映遗存内涵。 5、必要时可适当铲平断面或进行个别孔穴钻探,以了解遗存的范围及堆积情况,但不得随意乱挖。 6、对调查对象要逐一编号。调查所得的全部资料应登记、存档。 7、及时写出调查工作报告,内容包括:工作经过、主要收获、初步认识、存在问题,以及对今后保护和科研工作的建议等。 第四条 考古钻探 考古钻探是田野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进行时应慎重,尽量减少对古代遗存的损伤。 1、探孔必须保持规整,孔穴要用纯土填实。

2、墓葬一般以探到墓口为宜。遗址的布孔不宜过密。 3、绘制探孔分布图,写出探孔记录,采集探孔遗物。 4、探明的遗迹现象要写出文字记录,内容包括:分布范围、层位、结构、年代等。测绘平、剖面图。 5、写出钻探工作报告,内容包括:工作经过、主要收获、初步认识、问题和建议等。 6、提倡对各种无损伤探测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第三章 遗址发掘 第五条 领队职责 工地领队应对下列事项负责: 1、组织各项发掘准备工作。 2、确定发掘区、布方及编号。 3、指定探方、工地库房和其他工作的负责人。 4、协调各探方发掘进程,掌握全发掘区的地层划分。保证重要遗迹或遗迹群体的完整。对各种遗迹予以确认、编号及验收。 5、对发掘中的疑难问题组织现场讨论,并做出最后决定。 6、决定发掘工作中的其他有关技术问题。 7、写工地工作日记。主持绘制发掘区平、剖面图。 8、主持对全部发掘资料的审查、清点、保管和移交等工作。 9、写出发掘工作情况总结,并对重要遗存提出保护的建议。 10、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工作事故,保障文物安全。 第六条 遗址发掘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遗址发掘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揭示与记录遗存的本来面貌。 1、遗址发掘一般采用探方(沟)法。探方(沟)一般取正方向(磁针指向)。探方面积一般为5×5m2,探沟面积一般为2×10m2,根据遗存的不同和需要亦可适当放大或缩小。探方的西南角为探方的坐标基点。探方的东边和北边各留宽1m的隔梁。东北角1×1m2为关键柱。重要遗址应设立永久性总坐标基点。 2、根据土质、土色和其他现象划分地层和遗迹单位,由晚及早,逐一揭露。必须注意遗存间的关系。

田野考古学应用技术实践

田野考古学应用技术实践 一、课程名称:田野考古学应用技术实践 二、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 三、使用对象:考古学专业三年级本科生 四、计划课时:40课时 五、学分:2 六、任课教师:王振、习通源 七、课程简介: 考古技术课的内容包括考古摄影、考古测量和考古绘图三大部分,主要讲授在考古工作中常用的摄影、测量和绘图等技术手段。通过课程讲解与实践,力图使学生了解考古摄影、考古测量和考古绘图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照相机、摄像机、罗盘仪、大平板仪、全站仪等仪器的基本操作,初步具备独立进行考古摄影和测绘遗迹与遗物的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田野考古发掘和资料整理过程中常用的摄影、测量及绘图的原理与方法,为田野考古综合实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 绪论(1课时) 一、考古技术课程的基本内容 二、考古技术的发展趋势 三、考古技术对考古学研究的意义 四、考古技术课程的设置目的 第一章考古摄影 第一节摄影基础知识(2课时) 一、摄影的诞生与发展 1.摄影的诞生与成像原理 2.照相机的发展 二、数码摄影基础知识 1.数码相机与光学相机的区别

2.数码相机的基本构造 3.数码摄影相关知识 4.数码相机的使用与维护 三、摄影用光 1.室外自然光 2.室内自然光 3.人工光 四、摄影的取景与构图 1.画面要素 2.取景与构图 教学形式:讲授 第二节田野考古摄影(3课时) 一、田野考古拍摄内容 1.考古调查拍摄内容 2.考古发掘拍摄内容 二、田野考古摄影方法 1.拍摄前准备 2.田野考古摄影基本方法 1)光线的运用 2)画面的处理 3)构图与布局 4)低空摄影技术 5)图像存储 6)注意事项 教学形式:讲授与实践结合 第三节室内文物摄影(4课时) 一、背景的选择 1.背景的选择 2.背景的铺设 二、器物的摆放

田野考古发掘中文物保护技术的浅析

田野考古发掘中文物保护技术的浅析 /h1 1田野考古发掘文物保护技术概况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田野考古发掘作为文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提升其文物保护技术水平,才能确保田野考古发掘工作顺利进行。作为一门综合性专业知识,文物保护技术包含文物制作、保护以及与防治有关的科学技术、材料性能、操作工艺和各种勘察、检测等。在保存过程中,文物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损坏,总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为损坏。如古建筑、石窟寺等因维修不当或拆除无法恢复原有面貌,铜铁器、书画等由于保护力度不足产生破损等情况;二类是自然因素损坏文物,如风、雨等。自上个世纪初,田野考古学提出后,我国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就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最初田野考古主要是对地面遗迹、遗物进行勘察,并遵循地图展开调查,必要时,可依据调查结果,进行地图测绘,将其作为记录文件。随后,田野考古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主要以发掘为主,并进行调查对象与范围的不断扩展,选用的方式也愈加完善。文物保护技术作为田野考古发掘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提高其技术水平,才能确保田野考古发掘工作的顺利进行。 2田野考古发掘中文物保护技术分析 作为田野考古最重要及最常见的方式,在对田野发掘前,必须严格遵循发掘目的并和有关工作人员进行技术路线的设计,确保文物的安全性遗址发掘与墓葬发掘是田野发掘最常见

的两种类型。“探方”法是遗址发掘的具体方式,也就是将发掘区进行多个相同正方格的划分,根据不同因素进行探方内文化层的设置,一般按照土质、土色及结构进行划分。发掘时必须遵循相应的顺序,如由上到下等。遵循由晚到早的原则对探方内每层下出土的遗迹,如灰坑、房基、道路等进行一个个的清理。发掘时应收集出土文物,如石器、骨器、陶器等。在发掘墓葬时,必须先对墓葬埋葬的土层进行确定,并对其形制、结构进行确定,随后将墓具、尸骨与随葬品进行清理。通过地层学与类型学方式的利用,可以确保田野考古发掘室内整理工作的顺序开展。首先选用合理的文物保护方式,分类、修复及统计获取的文物,可以通过相关文物保护技术,加大修复力度,并对文物年代、信息进行确定。在选用文物保护技术对田野考古发掘文物进行保护时,应重视修复技术的应用。在砖石结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中,如出现整体歪闪现象,可以先进行定点、定期观测,如加固后已经稳定,就可以不再进行地基加固。当墙体出现裂缝等问题时,其保护方式可选用加箍、灌浆,并剔补砌体残缺位置,当不能进行剔补处理时可拆除局部或全部,并根据原貌进行重新刷砌。选用新材料与新技术进行文物修复工作,可以不对文物历史价值进行损坏,如文物的造型、材质、色泽及强度等,并具有可逆性等。本文主要以上蔡县积石积沙楚墓为例进行分析。郭庄楚墓在上蔡县大路李乡郭庄村,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国故城距离3公里。作为西周时期一个重要的诸侯国,蔡国是周武王灭商后,叔度建立了蔡国。 因蔡国与楚国相邻,在被楚国吞并后,在这里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相互融合,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本文所介绍的郭庄楚墓,为战国贵族墓。在国家文物局的批准下,在省、市、县级文物部门的相互配合下,开始考古发掘郭庄楚墓。墓葬发掘分为两个,为1号墓和2号墓,两墓南北并列,墓向朝东。墓葬形制均呈土圹“甲”字形,墓上由夯筑封冢。主墓为1号墓,居位于南部,是一座大型积石积沙墓,地面残存封土厚2m,墓室口部东西长25m、南北宽17m、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