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吕叔湘新时期语文教学思想略论学习精品

【教育资料】吕叔湘新时期语文教学思想略论学习精品
【教育资料】吕叔湘新时期语文教学思想略论学习精品

吕叔湘新时期语文教学思想略论

吕叔湘先生不仅在语言研究领域著述等身,是我国语言学界造诣殊深、享有盛誉的语言学家;而且他长期

关注语文教学,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有着鞭辟近里的研究和独具只眼的见解,是一位备受人们尊敬的语文

教育家。他在中小学语文教学领域的研究工作,涉及各个方面,性质也多种多样。他的有关言论,既包括对语

文教学的总体认识,又包括对文言文教学、作文教学及阅读教学的具体意见;既有对语文教学的性质、任务及

原则的精要阐释,也有对语文教学的过程、步骤及方法的透辟说明。通览吕叔湘先生关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论

文论著,不难发现,他在对我国传统语文教学思想的研究中,开创性地形成了系统的语文教学思想体系。这种

教学思想体系,对于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及语文教学改革,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

本文拟着重就吕叔湘先生新时期的语文教学思想,谈一点儿粗浅的认识。

十年动乱,教育战线同其他战线一样遭受了严重而巨大的破坏,语文教学也是备受摧残。因此,“文革”

结束以后,语文教学质量亟待提高,语文教学界就此展开了热烈的探讨,首先尖锐的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

问题的,是吕叔湘先生。

吕先生于1978年3月16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一文。文中说:

“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是个老问题,也是当前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

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中小学语文课所用教学

时间在各门课程中历来居首位。新近公布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十年上课总时数

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

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

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67页—68页。本文引注的页码,系《吕叔湘论语文教

学》一书的页码,下同)

吕叔湘先生的这篇文章切中了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的要害——“少、慢、差、费”,提出了改革中小

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它既是对“四人邦”破

坏语文教学的鞭挞,也是对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期待与呼唤!这篇文章的发表,曾被当时的语文教学界称誉

为震人心魄的“一声惊雷”,在整个中小学语文教学界引起

了极为广泛的反响。发表此文后不久,1978年

4月22日吕先生在江苏师范学院讲《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时说:“现在中小学语文教学时间较多,效果并

不很理想。这个当中是存在着问题的。究竟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又包括一些什么样的问题?肯定不止一个问

题。”(70页)认真研读吕叔湘先生有关语文教学的论文论著,我们体会到,在吕先生看来,中小学语文教

学效率不高、效果不好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重“文字”轻“语言”

吕叔湘先生始终强调,作为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人,必须首先明确“他教的是什么”,也就是必须首先认

清“语文的性质,主要是语言和文字的关系”。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是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很好地解决的

问题。先生的许多著作,对什么是语文,对语文教学的性质都给予了明确的阐释。他说:语是语言,文是文字

。“这里所说的‘语言’是‘口语’的意思,这里所说的‘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这样看来,‘语文教

学’就是‘口语’和‘书面语

’的教学。”先生的这一认识,本来应当成为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根本认识,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一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重“文字”轻“语言”,即重视“书面语”教学而轻视“口

语”教学的现象。

其实,对于这一问题,早在60年代的最初几年,吕叔湘先生就在他的不少文章中做过反复的论述。他说

:“学校里的语文教学应该以语言为主呢,还是以文字为主?应该语言和文字并举,以语言为门径,以文字为

重点,达到语言和文字都提高的目的。”“白话的教学可以也应该口语和书面双管齐下。”“如果只依靠‘读

书’而不直接给以口头训练,要认真提高儿童的语言水平是做不到的。”“撇开语言教文字,这是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撇开语言教文字,教学的效率也一定很低。”(46—48页)与此同时,吕先生还尖锐

地指出了在语文教学中,处理“语”和“文”的关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他说:“语言训练和文字训练,相辅

相成,互相促进。从教学的角度看,这也是两条腿走路的问题。”“可是我们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不良于

行’。”(61页)还说:“尽管我们天天讲‘语文’教学,实际上我们教的和学的都仅仅是‘文’,并不包

括‘语’,我们的语文教学仿佛有点半身不遂似的。”(59页)又说:“学校语文教学由于重视书面语(这

是完全应该的),几乎完全忽视口语的教学(这是不应该的)。有的学生只说几分钟话,就杂乱无章。”(4

0页)

至1978年,吕先生认为这一问题仍没有很好地解决。他说:“语文课现在没有把它当作语文课来教”

,仍有不少语文教师“不那么关心他们的口头表达”,“没有尽到语文课的全部责任。只顾文,不顾语,是半

拉子事情,不好”。(82页、83页)

面对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重书面轻口语”的现实,吕先生曾痛陈疾呼:“让学生在语言方面得到应有的

训练,说起话来有条有理,有头有尾,不重复,不脱节,不颠倒,造句连贯,用词恰当,还愁他不会作文?”

“如果能在学校的语文课里,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使一般人的说话效率都能大大提高,岂不是更好吗

?”(61页)今天重温先生的这些教诲,彻底改变语文教学中的重“文”轻“语”倾向,真正做到“语”“

文”并重,努力使学生既能“出口成章”又能“下笔成文”,无疑是我们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这一

点确实应该成为每位语文教师的共识。

二、重知识轻能力

吕叔湘先生在他的语文教学论著中对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

做过十分精当的论述。他反复指出:“学习语言

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36页)“学习语言不应当满足于学会了一般的语音语法词汇,而应

当进一步提高修养,特别是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分析理解的能力。”(39页)“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

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教师给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个钥匙能够自己开箱

子、开门,到处去找东西。你不给他这个钥匙,那有多少宝贝他也没有法子拿到手。”(88页、89页)“

教学的目的首先是培养自学能力,让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102页)“语文课的主

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59页)“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语文

知识。”(104页)“如果只是记住而不能运用,仍然是为山九仞,功亏一篑。”(55页)由此可见,在

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是吕叔湘先生的一贯思想。

时至今日,在言论上已经没有人说培养语文能力不重要了。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仍有为数不少的教

师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轻视语文能力的培养。造成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一条是相当数量的教师仍

未认识学习语文的一般过程。吕叔湘先生精辟地指出:“学习语言的一般过程是模仿→变化→创造。”(36

页)他说:“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

于摹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59页)又说:“归结一句话,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

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53页)还说:“一个人学习语文从模仿开始,而且一直在模仿

,……教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55页、56页)教师“在语言教学中要注意模仿的重要性。”(36页

)“教师的任务是指点学生摹仿什么,怎么摹仿,检查学生的实践,是否正确,是否熟练。技能的获得要通过

学生的活动,教师是无法包办代替的。”(59页)

学习吕叔湘先生的这些论述,认识了学习语言的一般过程,认识到模仿在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才能真正革除长期以来困扰语文教学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弊端,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再只是“说

一是一,说二是二”,从而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才能使语文课不再是“教师

讲课能讲得眉飞色舞,能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但是过后仔细想一想,“只是看了一场表演”,才能使我们

的语文老师不再是“鸳鸯绣取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式的老师了(89页)。

三、重讲解轻练习

在语文教学中,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给学生一些切合实际的语文知识是必要的,但教学这些知识的目的

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而不是为了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只强调知识传授的系统

性而不重视语文能力的训练的做法是错误的;因此,必须十分重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有讲有练,做到讲与练

的有机结合。

然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确有不少人不能把握讲与练的正确关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存在着比较突

出的重讲解轻练习的错误倾向,严重影响着语文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的提高。正如吕叔湘先生批评的那样:“

为什么中小学都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水平呢?原因很多,教学的方法不对是其中一个原因。”(72页)“有

些人不管三七二十一,从头到尾非要按分析的公式一条一条都做到不可。”(75页)“上阅读课,基本上是

‘先生讲,学生听’,又叫‘满堂灌

’。”(100页)“逐字逐句地讲,旁征博引,讲得不厌其详。这就是

‘过犹不及’了。”“如果不管学生自己看得懂看不懂都逐字逐句地讲,那就成了例行公事,只会引起学生的

厌恶,鼓励学生的思想开小差。”(63页)“讲解是语文

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教师们无不要求自己把讲解工

作做好,”“然而这里面仍然有一个分寸问题,要讲得不多不少,要讲得切合实际。”“现在的问题,至少以

白话课文而论,不是讲得太少,而是讲得太多”(53页、54页)讲风太盛,挤占了学生的练习时间,影响

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而且“不知不觉造成学生的错误认识,以为上语文课是为了学会讲语文,不是为了学

会用语文。”(54页)这是造成语文教学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吕叔湘先生对讲解与练习的关系

作了精辟恰切的论述。他说:“讲解和练习都是为了教好学好语文,很难分主次。但是如果要追问两者之间的

关系,恐怕只能说是讲为练服务,不能说是练为讲服务。”练习不应“着重试验学生是否把念过讲过的东西记

住了”,而应该“注意学生能否创造性地运用。”这才是“讲为练服务”。(55页)

针对语文课堂教学重讲解轻练习的倾向,吕先生说:

“‘语文课当作语文课来教,又怎么个教法呢?

’我

想这也很简单,三个字:少而精。少讲,精讲。讲的要击中要害,学生哪个地方不懂,不太理解,就给他讲一

下,点一下。学生懂的呢,就不讲。”(76页)“语文课既然主要是技能课,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

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63页)值得一提的是,吕叔湘先生有感于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重讲轻练的现实,提出了“精讲多练”的做

法,而有些人却借口“多练”,使语文教学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的教师搞大作业量训练,提出作业试卷化的

口号;有的教师搞大阅读量、大写作量教学,阅读,一日一文,写作,一日一篇;有的教师搞频繁的过关考试

:阶段考、单元考、章节考、随堂考,连续不断,使学生应接不暇;有的教师搞题海战术,各类习题,不加选

择,东拼西凑,重复冗赘,使学生穷于应付。其实,先生所谈“精讲多练”中的“精”与“多”,主要对课堂

上教学时间的分配而言,绝非指课下练习的多多益善。超负荷的盲目的作业练习,不仅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与

精神负担,而且绝无助于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无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吕叔湘先生对此也做过精要的

论述:“现在大家都说要少讲多练。少讲,讲什么?因为可讲的东西可多啦,你要少讲,就要有选择。这就很

值得研究。多练,练什么?”“这个‘多’多到

什么程度?这也是值得研究的。有人主张‘一日一文’,就是

每天写一篇,这值得考虑。”(89页、90页)针对一些人以考代练,搞题海战术的错误做法,先生气愤地

说:有些人“课本不读了,专门做习题,四面八方去搜罗习题,搞‘题海战术’!”有些人频繁考试,“从小

学到中学,‘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考,考,考,考得学生头昏脑胀。”“大考,小考,把学生考苦了

,健康很受影响。”“他要九十五分才算及格。真是岂有此理!”(95页、96页)

因此,我们的教学不仅要在精讲上下功夫,而且要在精练上费力气。一方面,精心取舍教学内容,精心组

织教学语言,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另一方面,还必须要精心选择训练题目,真正达到纲举目张,“举一隅而三

隅反”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原因是多方面的,吕先生的文章中多有论及。这里仅就课堂教学方面,从

语文教学的性质、任务和方法三个角度,略加论述。我们相信,叔湘先生的这些见解,如果都能在我们的教学

中付诸实施,如果我们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语”与“文”、“知”与“能”、“讲”与“练”这三个

方面的关系,驱除“重文字轻语言”、“重知识轻能力”、“重讲解轻练习”等弊端对语文教学的干扰和影响

,那么,我们可以预期,中小学语文教学将尽快地走向科学化的轨道,极大地提高语文教学的实际效率,我们

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必将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叶圣陶教育思想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 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秉臣。江苏苏州市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 叶圣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曾参与发起“文学研究会”。1919年参加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并在《新潮》上发表小说和论文。1922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隔膜》。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1928年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倪焕之》。朱自清与叶圣陶为至交,对叶的短篇小说有中肯的评价,参见我们的导读文章《叶圣陶的短篇小说》。另外,我们还在原典精读栏目中转载了《稻草人》和《倪焕之》的不分内容,参见:最后在拓展泛读栏目附有其详细的创作书单。 叶圣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1912年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即开始当小学教师,并先后在中学、大学任教,建国后先后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教育部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等职务,为我国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兢兢业业,鞠躬尽瘁。 在深沉的现实关怀统辖下,叶圣陶既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又在此基础上有着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关于教育的目的,他主张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教育是人类获得生存资料和经营生活的一种工具,教育应该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己、革新自己、成就自己。参见《教育与人生》。关于教育的方法,他认为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修养,身教重于言教。(参见《教师的修养》)。他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他反复强调习惯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主张“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他的这些教育观点可以参见叶老的教育总结性文章《如果我当老师》。 叶圣陶有着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尤其对于语文课(包括之前所谓“国文科”)教学有着十分精到的论述,无怪有人说不读叶圣陶无以教语文。对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论述最为精当的,是吕叔湘先生为《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所作的序,参见《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叶老的很多文章都是直接来自语文教学第一线的,因而有着很强的实战性和指导性,例如他对于语文教学活动中课外书的利用(参见《给学生阅读的自由》和《略谈学生读书》),他对于学生作文的论述和建议(参见《叶圣陶谈写作》和《和老师谈写作》)等等,相信会给您以启发。 早在1920——1921年间,叶圣陶就为少年儿童创作了《儿和影子》、《拜菩萨》、《成功的喜悦》、《小鱼》、《两个孩子》和《损害》等多篇小诗,这些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充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应着眼于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核心,过去基础教育主要抓双基。这固然重要,但不全面。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从狭隘的基础观转变到全面的素质观,既抓紧落实“双基”,又要抓紧好习惯养成、智力开发、情感培养、意志锻炼等,使学生文化科学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生理素质都能得到发展。现在我就语文课中思想品德素质教育谈些看法: 一、弄清小学语文思想品德教育中渗透性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实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和爱美的情趣。”所以,我们现在必须重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要弄清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渗透性的特点。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理解世界反映世界用形象和图画说话,而不是以三段论说话,或空喊政治口号。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又是有限度的,是让学生在掌握语文这个工具时“潜移默化”地实行的,仅仅是渗透。如哲理诗《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言志诗《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渗透性”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属性。如《丰碑》这篇课文,在环境恶劣,任务艰难,装备简陋的情况下,军需处长掌管着军需物资,完全有理由有可能让自己穿上御寒的棉衣,而他却穿得十分单薄,为了革命,在最艰难的时候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自己被冻死了。课文对军需处长牺牲的神态、动作等作了细致描写:“镇定自然的神情,”说明面对危险毫无惧色,“半截纸卷的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表现出军需处长面对死亡泰然置之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这座“晶莹的碑”,激励后来人,他忠于革命,顽强不屈的精神,永远为后人传颂。这就是课文的“渗透性”所在。 二、首先,思想品德教育可渗透于语言文字训练的各个环节中,即渗透于识字、阅读、作文各种课型中及字、词、句、段、篇等基本功训练的过程中;其次,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即课堂教学、作文、考试之中识字教学能够结合字的形、义及形成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爱憎分明的立场;阅读教学是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教师有意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找准语言训练与思想教育的结合点,实行系统的教育;作文教学能够从观察、选材、立意、构思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生活态度、审美情感及爱党、爱人民、爱祖国的思想情感;作业中要对学生实行意志品格的训练,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并形成认真仔细的习惯,养成谦虚、不耻下问的美德,考试中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诚实、慎独等优良品质。 三、指导学生“悟神”,捕捉文章隐情。“神”乃文章之魂。阅读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捕捉文章神韵的过程。既要透视显中之隐,又要品出言外之意;既要体查文中之情,又要再现内心视象。文章的“神”具有“潜伏”性,作者把他熔铸在字里行间,必须依据语言文字去领会,去接受,去转化。如《会摇尾巴的狼》,它的神就在“会摇尾巴”四个字中,就在摇尾巴的过程中,暴露了它的凶残的野性和愚蠢的狡诈。 一篇文章的“神”,能够包含很多方面,导致语文课思想品德教育的“多元性”,教学时不能面面俱到,必须准确地扎住教材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把握住作者的写作动机。有的教师在教《狼和小羊》时,让学生续讲“狼被人打死了,小羊得救了”,制造了“大团结”式的结局。这虽然符合中国“扬善惩恶”的传统思想观点,但是从思想品德教育的角度看,“准度”不够。作者的原意在于讲述一个道理:“凶残的恶人在做坏事时总要千方百计寻找借口,善良的人切不可上当受骗”。如果设计“大团圆”的结局,学生的思想理解就落在了“善良会有好机遇的,是会有好报的”这个基点上,这对儿童的成长无疑设置了心理障碍。 四、提升学生理解时要把握“尺度”。语文课的思想品德教育必须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教材中的具体课文,二是嘘唏语文的具体学生。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为21世纪培养的新学生首先应该是富有民族气节,遵纪守法,热爱自己祖国的爱国主义者。近几年来,中学生、大学生崇洋媚外,伟法乱纪屡见不鲜,这正说明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基础薄弱。因此,从小学开始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打好思想政基础是新世纪的需要,也是新世纪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凭借教材进行应该是主渠道。语文,渗透德育教育重要学科,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政治思想教育,让学生从小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尊敬守法,做新世纪有用人才的教育。根据小学语学科的性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谈几点粗浅的见解: 一、明确内容的广泛性 教材中,德育教育的内容上多方面的,如《日月潭》、《黄山奇石》、《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等反映我们祖国山河壮丽、物产丰富、幅员辽阔;《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是反映新世纪祖国崭新的社会新风尚;《英雄王二小》、《珍贵的教科书》等反映祖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侵略时英勇反抗的民族精神。这一篇篇教材构成了一个个德育教育的整体。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从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通过祖国的山、水、物等一个个事例,逐步加深对我们伟大祖国和人民的了解,深化对祖国人民的认识,以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 二、语文科的特殊性 语文科的重要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辨证统一。因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潜移默化,要在渗透上下功夫,要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的思想政治受到洗礼。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就会受到爱国激情的感染,从中接受教育。 三、德育教育要注意阶段性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分年段,因人而异。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突出德育教育的阶段性。认真做到德育教育要有阶段、有顺序。根据小学生知识差距,心理差异,年龄跨度,一般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 低年级通过入学教育中“升国旗”、看图学词学句中“北京天安门”等教材,让学生明白国旗代表我们国家,升旗时行注目礼,是对国家的尊重,对祖国的热爱。 中年级,要加强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工作,激发他们的爱热情,如:通过。《美丽的小兴安岭》、《林海》等教学,使学生了解祖国的美丽,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高年级,除教材中的课文外,还要通过一些课外阅读、习作、时事政治等加强对他们的德育教育,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四、德育教育要讲求实效性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既要挖掘教材德育教育内容的同时,又要延伸好教材内容,鼓励学生重在实践,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还要开展好课外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接受教育,从活动中树立优秀的思想。要对学生树立德育榜样,积极鼓励学生要向榜样学习,从小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教育资料】吕叔湘新时期语文教学思想略论学习精品

吕叔湘新时期语文教学思想略论 吕叔湘先生不仅在语言研究领域著述等身,是我国语言学界造诣殊深、享有盛誉的语言学家;而且他长期 关注语文教学,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有着鞭辟近里的研究和独具只眼的见解,是一位备受人们尊敬的语文 教育家。他在中小学语文教学领域的研究工作,涉及各个方面,性质也多种多样。他的有关言论,既包括对语 文教学的总体认识,又包括对文言文教学、作文教学及阅读教学的具体意见;既有对语文教学的性质、任务及 原则的精要阐释,也有对语文教学的过程、步骤及方法的透辟说明。通览吕叔湘先生关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论 文论著,不难发现,他在对我国传统语文教学思想的研究中,开创性地形成了系统的语文教学思想体系。这种 教学思想体系,对于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及语文教学改革,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 本文拟着重就吕叔湘先生新时期的语文教学思想,谈一点儿粗浅的认识。 十年动乱,教育战线同其他战线一样遭受了严重而巨大的破坏,语文教学也是备受摧残。因此,“文革” 结束以后,语文教学质量亟待提高,语文教学界就此展开了热烈的探讨,首先尖锐的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 问题的,是吕叔湘先生。

吕先生于1978年3月16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一文。文中说: “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是个老问题,也是当前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 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中小学语文课所用教学 时间在各门课程中历来居首位。新近公布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十年上课总时数 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 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 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67页—68页。本文引注的页码,系《吕叔湘论语文教 学》一书的页码,下同) 吕叔湘先生的这篇文章切中了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的要害——“少、慢、差、费”,提出了改革中小 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它既是对“四人邦”破 坏语文教学的鞭挞,也是对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期待与呼唤!这篇文章的发表,曾被当时的语文教学界称誉 为震人心魄的“一声惊雷”,在整个中小学语文教学界引起

语文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4171189.html, 语文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 作者:张艳 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34期 我认为,语文是最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平台。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说“课堂教学要引领学生攀登知识的高山,攀登情感的高山,攀登思维的高山,攀登人格的高山”。《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之间的关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把握思想品德教育时机,正确地进行德育渗透,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首先,利用丰富的课本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最后一课》《土地的誓言》那浓浓的爱国情;《紫藤萝瀑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发人深省的深刻哲理;《斑羚飞渡》《消失的罗布泊》关注环保的大爱之心;《散步》《背影》温馨难忘的亲情……哪一篇文章都给我们情感的熏陶。 在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时,学生从文天祥的慷慨正气中学到了这样的人生道理:在面临重大的人生选择时,应该怎样取舍,应该怎样面对生与死。在面临重大的人生选择时,应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为了祖国,为了集体,可以放弃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 在学习《黄河颂》一文时,伴着课文豪壮的歌词,同学们仿佛看到了黄河滚滚,生生不息,仿佛看到了黄河臂膀有力,伸向远方,仿佛看见了黄河养育的儿女伟大坚强……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黄河给中华儿女的鼓励指引。心中也更增加了一份对祖国的热爱。 学习《背影》一课时学生通过学习明白了,父爱如山。平淡的文字流露出来的是浓浓的父子情。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很容易想到自己的父亲,他们平时也做了很多在你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都在思考自己是否也会像年轻时的作者一样,不理解父亲呢?反思中明白珍惜现在,珍惜父爱,珍惜亲情,什么都可以等,但孝不能等。“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悲剧不能在自己的身上重演。 如果我们肯用,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的典范。所以要很好地利用语文课本,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充分发挥课本思想道德教育的优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

语文(心得)之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论文之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育人教育的作用之大由此可见。人类步入 21 世纪,“人本思想”已深入人心,在实施主体教育的今天,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研究教法、教材,而应更多的关注“人”。只能关注学生心灵,了解并研究他们的心理需求。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促进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事学生迁移默化的收到熏陶感染,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小学语文教学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育人典型,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古诗、阅读、作文中渗透德育。 一挖掘古诗中蕴含的德育 小学语文新大纲附有“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共八十篇,诗歌自古就是传统和弘扬中华文化最形象的载体,诗歌更是千百年来塑造炎黄子孙人格气质最独特而有效的方式,所谓“不学诗,无以言。”从远古到明清,无论是庙堂高宇或是街头市井,人们无不是出口言诗,开口唱诗,是诗歌让我们的祖先秉承了天地间最灵动的智慧,诗歌让中华大地如此人杰地灵,而成为人类灿烂眩目的文明古国。事实上我们祖先的实践已经证明,诗歌是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思想品质、道德情操、审美志趣等各种人们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大力倡导教育的今天,诗语文教

学如能较好的利用诗歌这股清泉去浇灌儿童的心智,一定可以绽放鲜艳的花朵。 1 以音乐育情 情感的又一特点是情境心。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人们常说的“触境生情”、“睹物思人”、“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这个意思。创设喜悦环境,教师可引导学生领略环境的美,使学生或得美的享受和其实,精神得到充实,情感和性格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 音乐是陶冶人性情的熔炉。高尔基曾经说过:“歌就是力量,就是战斗的号角,就是人的思想火花”,如我在讲李白的《绝句》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边朗诵,一边放出《千鸟齐鸣》的轻音乐,那委婉动听的乐曲,激发了孩子们的情感,他们的神情是那样的专注,仿佛身临其境,仿佛听到了春天鸟的鸣叫,他们的思绪飞向了远方,有的孩子说小鸟在叫“这儿的景色太没了,这么美的环境洗望类不要破坏它,让我们在这儿打我永远居住吧!”还有的孩子说小鸟在叫“准天的气候暖河,流失发芽,小草变绿,真美”。这是我展出一幅有关春天的图,使想象和现实中看到的结合了起来,他们学习的兴趣更浓了,更加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一旦道德形象深入学生的心灵,就会向明灯样照亮他们前进的道路,通过这样的引导我发现了孩子们身边的纸屑少了,有了爱护环境的意识。 2 积累古诗、淋浴孩子心灵

于漪语文教育名言录

于漪语文教育名言录(转载) 2011年4月7日 ·教学的自信力来自教师深厚的学养。一个有胆识的教师必然是好学深思的,能够身体力行的。 ·我们确实要有点文化积淀。我们的语文内容丰富复杂,它的家属成员很多,它的社会关系非常复杂,字词句篇,读写听说,并且跟很多学科都有关系。因此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作出哲学思考。 ·你有了底子就能辨别这是科学的,还是伪科学的;是真正反映规律的,还是三流化妆。三流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化妆是精神的化妆;我们要的是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我就是语文,我和语文是融为一体的,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的教学中,不要涂脂抹粉,满足于三流化妆。 ·品味语言确实是很有意思的。但它是双刃剑,弄不好就掉进了语言的陷阱。为什么这么说?言过其实,就是语言的陷阱;我们教师驾驭语言的能力也被消解了,一直被词句拖着走,文没有了,被肢解了。 ·课堂不只是教师展示的场所,它也是引导学生思考的场所,实践语言文字的场所,要让学生亲自实践。 ·事情是干出来的,绝对不是吹出来的,不是捧出来的。捧不出优秀教师,也捧不出领军人物。一定要艰苦奋斗,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哪些做对了,哪些错了,用流行的话讲,就是反思。身体力行才能获得真知。 ·我们听了很多课,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教学过程可以说是天衣无缝,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丝丝入扣,分秒不差。对怎么教考虑得很多,但对角什么考虑得显然不够。

·我们太需要全国性的出类拔萃的语文教师。可是没有个性就根本没有可能领军,不可能出类拔萃。出类拔萃需要智慧。我们的课堂是时间和空间的聚焦点,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包括时代精神的交汇点,是教师和学生心灵沟通的一个场所。语文教学不仅需要知识,而且需要智慧。智慧的起点就是思考。 ·模仿只是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它不可能有创新。因此我就想,如果我们总是跟在人家后面走,那是永远不能超越的。什么叫超越?要赶上人家,超越人家,就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与做法。 ·语文是陪伴人的终生的,没有一个人一辈子不跟语言文字打交道。传统不是“统”,传统就是把我们最精彩的传给我们的年轻人,在他们身上开花结果。 ——摘自《语文教师必须有教学自信力》,此文原刊载《语文学习》(2010年第1期)“特稿”栏目。文尾编者注:文章为于漪老师在“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上的讲话,《语文学习》记者根据录音整理,并经作者审订。 【附录】 于漪,女,江苏镇江人。1929年2月7日生,曾毕业于镇江中学,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如今已是耄耋之年。 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 现任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教师研究会会长。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及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主要著作】 《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究》、《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于漪文集》、《于漪教育文丛》等,音像教学辅导材料有《于漪语文教学课堂结构精析》、《妙笔生辉》等数十盒。于漪的文章《往事依依》收录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在这里,我结合我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对此谈些粗浅的认识。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语文学科蕴含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如在教授《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先让学生充分体会志愿军战士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感动氛围的基础上,再启发引导学生:那么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还需不需要这种精神呢?以及该如何去做才是爱国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培养起学生的爱国意识。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践表明,搞好环境保护既要靠管理,靠科学技术,更要靠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而学校教育首当其中要承担起培养下一代人环保意识的任务,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必要结合教材渗透环保教育。如在学习《向沙漠进军》一文时,首先让学生了解沙漠对人类的危害以及想要战胜沙漠必须付出巨大代价。其次,启发学生,土地沙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是我们人类人为造成的,再联系实际,谈谈近年来西北地区发生的“沙尘暴”给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然后再启发学生为了我们人类以后不再遭受土地沙化之苦,我们该如何做呢?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使之真正成为全社会共识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集体主义精神教育 现代青少年大都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条件滋生着个性强、突出自我和娇纵任性等缺点,尤以自我为中心表现特别严重。在教学中,怎样让学生懂得个人服从集体的协作关系,要有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观念呢?在学习《斑羚飞渡》这篇文章时,先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语文教学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同时,由于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发挥语文教学德育功能时,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渗透品德教育 作者每写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创作动机,或阐明某种观点,或抒发某种情感,或说明某个道理,不过这些内容不是像画家和演员那样直接用形象表现出来的,而是以语言文字为中介、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因此,我们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接受品德教育,必须在“有机渗透”.上下功夫,要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中,从引导学生“读文”入手,进而达到“悟道”的目的,决不能在知识讲完以后,来一段“课后语”,另搞一套政治说教。换句话说,语文教学渗透德育,要做到水乳交融,而不是油水分离。如第九册《金色的鱼钩》,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老班长的话,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就皱着眉头硬咽了下去。教这段话时,我抓住“硬”字让学生理解,“硬咽”是什么意思?老班长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明白了,这里的“硬咽”是明明咽不下去,还要勉强往下咽,班长这样做是为了把鱼汤省下来给小战士吃,好让他们坚持走出草地。这样,在词和句的教学中,学生体会到了老班长为了战友不惜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受到了舍己为人思想的教育。 二、准确地把握住教材的德育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能否进行成功的思想教育,首先取决于对教材德育因素把握的准确与否,这包括三个方面: 1.结合教材特点要准确。小学语文教材编选的每一篇课文,都有其思想教育的不同侧重点,教师应该从教材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某一方面的品质教育,切忌牵强附会,无限上纲。如有的课文介绍祖国的大好河山,笔者认为,就应借此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有的课文赞颂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就教育学生继承、发扬革命传统;有的课文描写旧社会儿童的悲惨命运,就借此教育学生热爱新中国…… 2.把握教材德育内容要准确。教材是我们教学的凭借,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通过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准确地把握德育内容。如讲述《我爱故乡的杨梅》,如果只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表达的是作者对杨梅的热爱,就没有把握准确课文的德育内容;如果进而启发学生,作者描述故乡杨梅的可爱,实际是表达对故乡的热爱之情,这样,课文的德育内容就把握得比较准确了。 3.引导学生的认识要准确。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处于表面、简单的水平,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使学生在学习中准确地受到思想教育。例如学习《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一文时,学生往往提出“董存瑞为什么不想其它办法炸碉堡,为什么用手托着,牺牲自己呢?”这时就需要加以指导,引导学生认识当时情况的紧急和董存瑞的献身精神,把学生从认识的偏差中拉回来,即可以在加深认识中受到教育。 三、让学生在情感参与中受到品德教育 语文教学的品德教育要以情动人,激发学生情感是影响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一种强大动力。因此,要求教师在讲课中要有良好的情感参与,讲解中或褒或贬、或抑或扬,充满激情,使人感悟,令人振奋,从而博得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在入情入境中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如笔者在教学《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时,用充满激情的语调总结全文:回顾这篇课文,作者离开自己的祖国,心情异常复杂。这包括对亲友送别的由衷感激,对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眷恋,对自己离国而去的深深自责,对祖国前途命运的热切希望。从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郑振铎先生的殷殷爱国志、拳拳爱国情。教师的激情,感染了学生,使他们对作者无比热爱祖国的感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受到了爱

吕叔湘《语文常谈》

吕叔湘《语文常谈》 不逮也。”这里的“言”是话的意思,是总括的名称,不是一种单位。(2)孔子又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左传》里赵简子说郑国的子太叔“语我九言,曰,‘无始乱,无怙[hù]富,……’”。这里的“言”是一句话的意思。这个意义现在还保存在一些熟语里,如“一言为定”就是“一句话算数”,“三言两语”就是“三句两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就是“一句话说出去就收不回来”。(3)《论语》里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说:“其‘恕’乎。”《战国策》里说齐国的田婴有一回要做一件事情,不要别人劝他。有一个人说:“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田婴就让他说。他说:“海大鱼”,说完了转身就走。(故事的下文从略。)这里的“言”是一个字的意思。后世的“五言诗、七言诗”里边的“言”也是字的意思。(2)和(3)都是语言单位的名称,后来分别称为“句”和“字”,例如《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xié]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这两个名称一直用到现在。只是有过一点儿小小变化,那就是在量词和名词分家之后,“字”还是个名词,“句”却成了量词,人们只说“一个字”、“一句话”,不说“一个句”。直到最近,把“句”叫做“句子”,这才可以说“一个句子”。

三位一体的“字” “字”这个字在古时候,除了别的意义之外,用在语文方面,主要指文字的形体。例如许慎的《说文解字》这部书的主要着眼点就是字形构造。可是到了刘勰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的时候,就显然是用来指语言单位,以音义为主了。写在纸上的字,有形、音、义三个方面,说话里边的字就只有音和义,形是看不见的,虽然在读书人的脑子里有时候也会闪出一个字的形状。我们平常说到“字”字,有时候指它的这一方面,有时候指它的那一方面。比如说“一横一竖、一横一竖、一横一竖、一竖一横、一竖一横、一竖一横,打一个字”,指的是字的形状(“??”)。又比如说“‘亮’字比‘明’字响亮”,指的是这两个字的声音。要是说“谅他也不敢说一个‘不’字”那就指的是一定的音和一定的义结合在一起的字,一个语言单位。平常说话,这样时而指这,时而指那,也没有什么不方便。可是要讲语文问题,就需要分别定个名称。专门指形体的时候,最好管它叫“汉字”。专门指声音的时候,最好管它叫“音节”。专门指音义结合体的时候,最好管它叫“语素”。 汉字、音节、语素形成三位一体的“字”。当然,这只

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内容提要] 思想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方面。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采取不同的渗透思想教育的方法,是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去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无论是从字词、句段,还是从图文结合、文章特点等方面渗透,都应该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做到语言文字和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思想教育体裁思想情感科学思维渗透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和“做真人”,树立远大的理想,就是要追求真理,做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人类、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人如果没有一个正确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作为做人的基础,没有一个正确的行事标准和行动指南,那么他身上具有的其它的所谓素质就会像是断了线的风筝,不会持久平稳地在蓝天上飞翔。所以,我们实行素质教育,思想道德素质是第一重要的。 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应当渗透在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中,而语文由于它的学科内容、性质等特点,使得思想教育在这里有着更广阔的空间。因此,作为身在教育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语文教学工作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要认真深入地研究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小学语文课本为我们的思想教育提供了内容丰富、形式优美的文本。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优秀的革命传统、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热爱科学的思想等等,几乎所有的思想教育内容在这里都有包含。应当怎样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这种特点和优势,让思想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努力获得思想教育和语文教学的双丰收,是我们需要积极探索的。根据自己平时的学习与实践,结合不同文章的特点,就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做一点总结。 一、把握课文体裁特点,营造氛围,激发情感,让思想教育在感悟中渗透。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些是抒情性比较强的诗歌和散文。这些课文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个感人的场面,营造了一个个感人的情境。在进行这类文章的教学时我们宜从语言入手,再现文章的场面和情境,发掘其中的思想情感因素,让学生在对语言的理解、感悟中受到健康情感的熏陶,完成思想教育。由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丰富,在这方面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我们在上《鸟的天堂》一课时,可以制作多媒体动画课件,在对课文进行配乐朗诵的同时,展示大榕树上一静一动两个不同的场面。在这样一个由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北重实验小学陈占萍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就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就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可见,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它贯穿在人类一切交际活动中,发挥着人类交际的各种重要功能。蒋仲仁先生认为,“语文科对品德培养负有更大的责任。语文就是中小学的主要学科,教学的时数最多,师生接触最多,教师从语文课对学生思想了解最多。更重要的,语文这个学科的性质规定了应负的品德培养的责任”。可见,德育也应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尽管我们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但就是有一点不容置疑: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一、认真钻研教材,做好课前准备。 教师要想上好每一节课,课前就必须做好充分准备,认真钻研教材,抓住重点。小学语文课文大多选取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有塑造人物大公无私、心灵高尚,刚正不阿的;有描写祖国大好河山,表现自然美的;有表现语言音乐美,文字建筑美,诗句音率美的古今诗歌等。它们以鲜明的形象,生动的语言,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美,从而激发她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产生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具有高度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高尚的道德熏陶。例如,《去年的树》一课,主要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全文共四次对话,分别展现了小鸟与大树的约定、与树根、与门

先生、与小姑娘询问并寻找树的不同场景。此课情深意浓,带着些许伤感色彩,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在课前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寻找到课文教学的德育渗透点,引导学生进行场景表演,并在小鸟望着灯火内容时配上音乐,让学生自然地走进课文,深深地感悟到小鸟与树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与此同时学生们也受到了感染,深深地懂得了友情的可贵,更加珍惜同学间的友情。 二、充分上好课堂,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语文教材的德育意图深深地潜藏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不采取直接表达的方式。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结合传授语文知识与培养能力时加以渗透。 1、课堂导入,渗透德育。要上好一堂课,课堂导入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授《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瞧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录像,初步领略壮丽的景观,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观瞧后的感受,再问学生:您们想不想走进课文,有更深地了解?这样,学生在领略过壮丽景观后,又会带着好奇心走进课文来学习新知识。 2、抓住重点词句,渗透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可以抓住重点词句来渗透德育,例如,在教学《颐与园》一课时,我通过颐与园的全景图投影,并配上柔美的音乐,来牵动学生的情感,然后再揭题。我先指导学生一边听读,一边重点思考作者从几方面观瞧颐与园的美丽景色,并要求学生划出有关语句。随着课文的朗读在音乐的伴奏中进行,学生们的情感已完全融汇在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当她们对美丽的颐

于漪教学研究综述

于漪教学研究综述 汉语言文学陆澎澎 一、于漪简介 于漪,女,江苏镇江人。1929年2月7日生,毕业于镇江中学,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曾任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等职。主要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究》《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于漪文集》《于漪教育文丛》等。 二、于漪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思考与探索 从八十年代中后期一直到整个九十年代,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探讨越来越深刻。于漪看到高考制度恢复以后,教师和家长都围着高考这个指挥棒转,大家都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于漪认为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语文教育中人文内涵的失落,这严重影响了育人目标的实现,而这一问题的出现是因为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产生了偏差。于是,于漪对性质观——语文教育观念中最核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探索,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都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于漪明确提出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于漪早期的文章里,于漪提出:“语言文字是工具,人们用它来表情达意。既然是表达情意,用它来组缀而成的作品总有一个思想性问题,总寓含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思想感情为里,语言文字为表,这就决定了语文课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和思想性。”后来紧接着,于漪在《准确而完整地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一文中,于漪进一步阐述了她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于漪认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是“工具”加“人文”,而是互渗互透、融为一体的,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她一再强调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人文性都重要,不可机械割裂。于漪说:“语文课就是语文课,须把握它的本质属性,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教育,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功。”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用“人文性”代替“思想性”,赋予了语文更为深广的文化内涵,“人文”中有“思想”,同时又兼具审美等方面的因素,更准确、更贴切地揭示了语文的本质特点。 三、于漪的语文教育目的 实际上,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于漪就提出了“目中有人”的思想,要求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要随着学生的变化而变化。“目中有人”的思想孕育了“教文育人”的思想,在1978年于漪率先在语文教育界提出了“教文育人”的鲜明的思想。从“目中有人”到“教文育人”,同样体现了于漪语文教育思想的求实、创新和发展的特点。于漪认为,作为语文教师,“教文是他的天职,须千方百计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他们听、度、说、写的能力,但教学生的‘文’是为育学生‘人’服务的,只见‘文’不见‘人’,工作就失去了大目标。”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她讲求心中有学生,胸中有全局,“教文”不忘“育人”,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困生”,巧妙处理课堂预设外的“生成”。 四、于漪语文教学风格 (一)思想性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教师的天职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就是启迪人类的智慧,传播人类文明。”“解惑”就是传授知识。“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教书育人。怎样教书育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一直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内容都不同,我们小学教师培养的对象就象一块未经琢磨的玉石,只能由教师进行加工,才能现出瑰丽的玉石,教育在此就是琢磨的过程,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的教育必须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这样就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色有味、有趣有情、极赋实效。现就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思想教育必须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 知识无阶级性,而教育则是有阶级性的,教育从来都是从属于一个阶级的,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培养讲文明、守纪律的一代新人。我们语文书中的课文《我们爱你啊,中国》、《郑成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等等各篇无不是思想教育极强的活的教材。它无不在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激励着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使之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从我做起,从小做起,这样必能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下坚实的根基。 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一定要把握儿童心理特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中育好人关键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掌握自己教育对象的心理性格等特征,根据其心理状况,年龄特征去进行教学,寓德育教育与教学中,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知识面窄、贪玩、好动,这是他们的弱点,但他们心灵纯洁好奇,好表现,喜问、喜听,争强好胜,则是其优点。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引导。讲课要考虑到主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懂道理、做新人。 在语文教学中掌握儿童心理特征,激发兴趣十分重要,学生虽然年幼,可心灵十分纯洁,他们都希望表扬,表扬会使他们加自尊自荣。为此,我常用激励性

谈谈吕叔湘的语文观_陈方敏

odern chinese M26 xiandai yuwen 2008.09 论经纬 理新课改全面实施已经有五年多了,实际的语文教学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有些老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 新课标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在教学实施中可能因为对此缺乏认识,有的老师为了突出语文的“人文性”或使语文课更富“人情味”,有意无意排斥其“工具性”的一面,将语文课上成了“文学课”、“思想课”或者“情感教育课”。这实际上忽视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规定了口语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但教学实际中却仍然是重书面语轻口语。除了考试的原因,笔者认为对语文及语文教学本身的认识不清也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已故的吕叔湘先生曾长期指导并深刻地影响了中学语文教育,被尊为语文界“三老”之一,他曾对语文做出明晰的界定,并由此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语文教育思想,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文将试图对其语文观谈两点认识,以期对解决上面所提到的语文问题有一点帮助。 一、吕叔湘的语文观 吕叔湘曾多次对语文的含义作明确的界定,1963年4月,吕叔湘就曾在《文字改革》上发文《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指出:“第一,我认为每一个做教学工作的人必须首先认清他教的是什么。从事语文教学就必须认清语言和文字的性质;从事汉语教学就必须认清汉字各种形式——普通话和方言,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分别和它们的相互关系。其次,我认为从事语文教学必须认清人们学会一种语言的过程。”①针对“从事语文教学就必须认清语言和文字的性质”一句,吕叔湘又在文后作了注释:“‘语文’有两个意义:一、‘语言’和‘文字’;二、‘语言文字’和‘文学’。中小学的‘语文’课是否包含文学的成分呢?似乎包含,但是我这里不谈。一般说到‘语文教学’的时候总是用的‘语文’的第一义。”在1964年2月17日《人民日报》上吕叔湘又发文《关于语文教学问题》:“我觉得对于语文教学首先得有两点基本认识:(1)语文的性质,主要是语言和文字的关系,(2)人们学会一种语文的过程。”②1978年4月22日在江苏师范学院发表讲话,再次重申:“语文这两个字连在一起来讲,可以有两个讲法,一种可理解为语言和文 字,……另一种也可理解为语言和文学,那就不一样了。中小学这个课程的名字叫语文,原来的意思可能是语言文字, 但是很多人把他理解为语言文学。”③可见吕叔湘的“语文”主要是指“语言”和“文字”,它是否包含文学,吕叔湘并没有讲明,但如果只限于中小学而言,就应该只是语言和文字。那么,“语言”和“文字”究竟又该如何理解?吕叔湘说:“‘语言’和‘文字’这两个名词都不止一种意义,这里所说的‘语言’是‘口语’的意思,这里所说的‘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④这两者的关系,“语言是文字的根本”,因为“人类先有语言(口语),后有文字(书面语);人们总是在幼儿时期就学会说话,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学习使用文字”,“文字和语言基本上是一致的”,因而“语文教学应该语言和文字并举,以语言为基础,以文字为主导,就是说,文字的教学应该从语言出发,又反过来影响语言,提高语言”。⑤这实际上也就为语文教学的内容作了本体上的规定:语言和文字,也即口语和书面语。这种界定,与叶圣陶先生的“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的解释是一致的。 对于语言和文字,吕叔湘又说:“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种知识也少不了它。”⑥ 既然对语文的界定是语言和文字,那么语文的性质也就确定了,即语言和文字的性质决定了语文的性质:语文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这就是吕叔湘的语文观。 二、吕叔湘语文观的意义 “语文是语言和文字、语文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的这种界定,在有的论者看来,是对语文的“最为合理”的认识。“这一认识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它道出了语文的性质,从根本上解决了‘语文是什么’的问题。”“这种认识应当成为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根本认识”。⑦ 笔者认为,吕叔湘的语文观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使语文教学和研究摆脱“文道之争”,回归到语言文字的本体上来。 由于受传统的文道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对语文和语文教学的认识产生了偏差,许多人在语文学科的性质目的是“文”还是“道”的问题上争论不休,以至于“文”“道”之争成了建国以来关于语文教育争论时间最长也最为激烈的问题,广大语文教师在论争中迷失了方向,这就直接导致了语文教育的低效。关于“文”与“道”,吕叔湘说: 谈谈吕叔湘的语文观 ◎陈方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