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名师名校长发展共同体

打造名师名校长发展共同体
打造名师名校长发展共同体

打造名师名校长发展共同体

当今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关键是教育的竞争,实质是教师的竞争。优秀教师是创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只有培养和聚集一大批名师,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形成教育人才优势,才能体现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内涵和发展要求。

名师、名校长是社会公共资源,为实现名师、名校长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加快构筑区域教育人才高地,近年来国内一些地方相继建立了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可以预判,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作为一种专业学习共同体,将成为我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提升骨干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新途径。

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各地“吃香”

随着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名师工作室作为一种优秀教师群体培养模式越来越常见,越来越受到重视。2002年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最早成立名师工作室,命名了首批名师工作室,选择优秀教师代表为领衔人。其目的是希望以此发挥名师的示范、带头和引领作用,组建优秀教师群体,发挥团队协作优势,提高高层次教师的整体水平。此后,北京、杭州、重庆、成都、昆明市等城区相继

开展了“名师工作室”的尝试,并涌现出大量的名师、名校长工作室。

北京

2007年,北京西城区建立校长工作室,目的是打造知名校长和培养后备人才的重要措施。此前,包括师大二附中校长曹保义、实验二小校长李烈、育民小学校长翟京华、北海幼儿园园长柳茹等在内,西城区共有4个校长工作室,涵盖中学、小学和幼儿园系统。

2013年,北京西城区新增10个校长工作室,同时建立8个名师工作室。未来3年内,还将建成26个名师工作室。校长工作室的成员,均为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和学校管理研究成绩卓著的校长,他们所领导和管理的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成绩突出并形成特色。这些校长在北京市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具备引领和培养其他学校校长办好学校以及有效促进西城教育均衡发展的能力。

北京西城区校长工作室的指导校长均有书面的指导计划,为带教校长提供引领、指导和实用性咨询。同时,建立“带教校长专业发展档案”,定期对带教校长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及时拟订进一步培养方案。

成都

2012年年底,成都市召开“名师工作室”和“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工程,计划两年内成立80个“名师工作室”和

20个“名校长工作室”,着力于培养一批“未来教育家”。成都市教育局希望通过“双名工程”的培养机制,发挥名师和名校长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带动其他教师和校长的专业发展,成为市内著名、省内出名、国内有名的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专家,成为新的一批领军人物和“未来教育家”。两年内,成都将在全市中小学、中职学校、幼儿园成立80个“名师工作室”和20个“名校长工作室”。

按照规定,每个工作室将由1名领衔人和2至4名骨干(优秀)教师(校长)组成。领衔人原则上由省级特级教师、市特级教师和市特级校长担任,带领工作室成员共同探讨、协作、研究、成长。本年度,全市共有90名教师和31名校长申请担任工作室领衔人,按照个人申请、学校推荐、专家评审,最终确定了首批35位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和12位名校长工作室领衔人。

昆明

2004年底,昆明6名中小学特级教师成为首批“名师工作室”的主人。“名师工作室”由名师和学员组成,6个名师工作室已经汇聚了60名昆明市中小学相关学科的精英?D?D 学员也必须是各校中年轻有为的精英骨干,其资格可由个人申请,学校推荐,各级教育局审定、报批。昆明市教育局每年将为每个“名师工作室”提供5万元专项金费,并在两年后进行业绩考核,合格的名师还能获得1万元奖励。

到2010年,昆明市名师工作室已经更换了三届,共培养学员245名,有的已成为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通过建立从名师到学员,从学员到一般教师的辐射圈,形成以一带十,以十促百的链状效应网,造就了一批中小学各学科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有力地促进了昆明市教师队伍建设。

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姿态”要高

名师、名校长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称呼,通常指在某一区域范围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师和校长。他们都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高超的实践,拥有特级教师、市级中小学教育专家、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是由挂牌名师和若干相近学科或领域的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教育教学专业机构,是集教学、研究、培训于一体的教研共同体。其主要目的在于创设一种相互支持和相互协作的学习环境,以打造一流的专业团队、创建学科教育的特色和品牌。基于这种性质,名师、名校长工作室需要高的定位和标准。

1.既是大舞台,也是加油站

工作室的成立是为了名师、名校长及其合作团队搭建了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也为名师及其合作团队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挂牌名师、名校长及工作室成员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彼此的团结协作,提升名师工作室的社

会影响力和社会认同度,让名师更有“名”,让骨干更能“干”。

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的成员需要通过“学习,实践,提高;再学习,再实践,再提高”的方式,加强成员教师、校长的自学,牢牢把握培训抓手,注重培训者专长与受训者需求的统一、解难释疑与建立理念的统一、理论建构与强化实践的统一,不断创新专题研讨、教育考察、校长、名师论坛等载体,努力借助外脑“加油”“充电”,循规明向,让成员校长在开阔眼界中增长见识,在提升境界中优化素养。

2.既是基地,也是发源地

从发展的观点看,名校长、名师工作室的运作首先要基于已有。也就是以名校长所在的学校为“基地”,总结推介名校长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让工作室的成员校长去学习、借鉴,为己所用,“填谷造峰”,不断提升各自所在学校的办学效益。在此基础上,要定期承担各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参与地区教师培训和校本培训工作,真正成为骨干教师培养的实践基地。在达到以上最基本的要求之外,名校长、名师工作室更要直面以对教育发展的形势与要求、教育改革的热点与难点、教育教学的困惑与疑虑,主动站到时代的前沿,和着改革的节拍,以前瞻性的视野和科学的态度,敏于从现象中把握本质,勤于从总结中发展理论,善于从反思中创新理论,勇于从实践中生成理念,引领工作室乃至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科学发展。

3.既是试验田,也是孵化器

当前,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面对课堂的高耗低效、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和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不均衡等一系列难点热点问题,以及学校内部有碍教育发展的机制体制问题,推进教育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名校长、名师工作室要切实增强“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在发展创新教育理论的同时,更要以工作室为“试验田”,以所在学校为“根据地”,主动去实践理念,策应并推进改革,勇于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敢吃“螃蟹”,会吃“螃蟹”,享受“螃蟹”,积极探索突破发展瓶颈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做到“先想一点,先迈一步,先起一拍,先寻一策”,让工作室成为当地教改的方向标、实践的先行者,以新理念、新思维、新举措引领并促进区域教育勇立潮头,先人一步。

名校长、名师工作室理应抢抓机遇,协力同心,踩着时代的鼓点,迸发创优的激情,全力推动成员校长成长、成名、成家。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建立健全名校长工作室的运作机制,切实落实工作室章程,因人、因时、因势制订成员校长成长计划,以目标责任考核为抓手,以创新实践为核心,以前瞻性的评价机制为引领,借工作室“孵化器”,最大限度开掘与释放校长、名师潜能,推动成员校长在教育家的美好愿景中越走越远,推动成员学校在特

色化的办学之路上百花齐放,推动区域教育在优质均衡的快车道上一路欢歌。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带来了教师专业化理论的迅猛发展,教师专业化的呼声也日益强烈,优秀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这些教师不再满足于全体层面的通识培训和一般运作的教研活动,而是希望寻找一位能引领自己进一步提升的“师傅”,于是,他们很自然地瞄向了那些仰慕已久、享誉教坛的名师们。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就在这样的社会需求中应运而生,目前几乎已遍及全国各地。当下建立的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之所以能成为构筑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新样态,成为孵化优秀教师群体的一个新机制,成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新动力,正在于凸显了它的专业特质,即名师领衔下的颇具前沿性的研究共同体、实践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创新共同体。

总之,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研究。教师正成为一种难度越来越高的职业,教师的工作环境也越来越富有挑战性。所以,名师工作室的出现契合了这个时代的预期。

共同体,青年教师的成长的助推器

共同体: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题记: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尤其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唤。 近几年我校新进了一批青年教师,青年教师成为我校教师队伍的一支新生力量,涉及学校的各个学科,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青年教师知识结构新,专业基础好,思想活跃,创新思维强,富有朝气,精力充沛。他们满怀教育理想和激情,希望通过学习、教学和反思丰富自身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但是,在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今天,青年教师面临多重挑战和巨大困难——教育教学经验少,教学技能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偏低,无论是师德水平还是教学水平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制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瓶颈主要有: 1、缺少引领。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行走在教育路上,只靠个人苦思冥想、闭门造车是不会进步的。如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展示、探究、合作,可能有一些方法,但不一定是以人为本,以生为主的真展示、真探究、真合作。这时,最希望的是得到名师的指导和引领,发现问题、纠正误区、弥补不足、发扬优点,使自己在教学上

切实践行课改理念,获得个人专业素养的提高。 2、缺少氛围。在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会遇到教育问题,由此产生的困惑、引发的思考就迫切需要与同行交流。教师的个人成长不仅需要个人努力向上,更需要一个志同道合的积极氛围,形成合作、交流,才能实现“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后,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对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3、缺少支持。上完一节公开课却听不到建设性的意见;没有外出学习观摩的机会;课堂教学理念只局限在校级围交流,没有更广阔的舞台展示……。 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往往长势不旺,甚至枯萎衰败,而众多植物在一起生长时,却长得挺拔茂盛。这就是植物的共生效应。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学校积极探寻青年教师的成长途径,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决定构建“发展共同体”,促进青年教师整体发展。 二、建设学习型共同体,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一)专业学习:提升青年教师教学业务水平。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理念先进的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是共同体存在的根基和使命,是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关键所在,也是学校发展的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不断学习,尤其是专业学习,是促进青年教师进步和发展的根本途径。

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组建活动方案

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组建活动方案 指导思想 夯实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规范青年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理论修养,使青年教师熟练掌握教育教学技能,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藉此推动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纵深发展,全面提高学校各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紧密联系学校实际,立足课堂教学实践。不必面面俱到,着力突出重点;不搞形式主义,讲求活动实效;不能只顾眼前,做好长远规划。 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组建和活动领导小组,副校长杨xx担任组长,教科室主任尹xx任担任副组长,特级教师牛xx担任专干。牛xx老师具体负责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活动的各项工作。 活动原则 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2.引领与反思相结合的原则; 3.自主与互动相结合的原则;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5.教学与教科研相结合的原则。 参加人员

学校现任教师中,教龄9年以下(含9年)的青年教师。 活动内容 1.建立成员业务档案。包括: ⑴每个成员的基本情况登记表 姓名、年龄、性别、毕业学校、学习专业、修业年限、专业职务、任教年级、是否参加高学历进修、获得的最高奖励、备注。 ⑵每个成员的专业发展规划书 按学年度填写。内容有个人专业发展的基础分析,包括师德修养、学识水平、教育能力、教科研能力等项目;自我剖析,谈基础分析的的感受,找出自己的薄弱项目和重点发展项目;三年发展目标:合格教师、骨干教师(校、区、市级)、学科带头人(校、区、市级)。年度具体目标:师德修养、学识水平、教育能力、教科研能力的细化和量化。 ⑶每个成员的学年度业务总结 针对自己的年度专业发展规划书,说明目标落实情况,介绍自己取得的成绩,找出自己存在的不足,同时对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提出建议。 ⑷每个成员的获奖证书的复印件和教学设计、教学实录、论文、著作等原件。 2.强化教学基本功训练 全体成员的教学基本功训练围绕“二字一话一机”:粉笔字、水笔字、普通话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四个方面进行。

打造名师名校长发展共同体

打造名师名校长发展共同体 当今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关键是教育的竞争,实质是教师的竞争。优秀教师是创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只有培养和聚集一大批名师,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形成教育人才优势,才能体现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内涵和发展要求。 名师、名校长是社会公共资源,为实现名师、名校长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加快构筑区域教育人才高地,近年来国内一些地方相继建立了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可以预判,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作为一种专业学习共同体,将成为我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提升骨干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新途径。 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各地“吃香” 随着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名师工作室作为一种优秀教师群体培养模式越来越常见,越来越受到重视。2002年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最早成立名师工作室,命名了首批名师工作室,选择优秀教师代表为领衔人。其目的是希望以此发挥名师的示范、带头和引领作用,组建优秀教师群体,发挥团队协作优势,提高高层次教师的整体水平。此后,北京、杭州、重庆、成都、昆明市等城区相继

开展了“名师工作室”的尝试,并涌现出大量的名师、名校长工作室。 北京 2007年,北京西城区建立校长工作室,目的是打造知名校长和培养后备人才的重要措施。此前,包括师大二附中校长曹保义、实验二小校长李烈、育民小学校长翟京华、北海幼儿园园长柳茹等在内,西城区共有4个校长工作室,涵盖中学、小学和幼儿园系统。 2013年,北京西城区新增10个校长工作室,同时建立8个名师工作室。未来3年内,还将建成26个名师工作室。校长工作室的成员,均为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和学校管理研究成绩卓著的校长,他们所领导和管理的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成绩突出并形成特色。这些校长在北京市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具备引领和培养其他学校校长办好学校以及有效促进西城教育均衡发展的能力。 北京西城区校长工作室的指导校长均有书面的指导计划,为带教校长提供引领、指导和实用性咨询。同时,建立“带教校长专业发展档案”,定期对带教校长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及时拟订进一步培养方案。 成都 2012年年底,成都市召开“名师工作室”和“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工程,计划两年内成立80个“名师工作室”和

中学名校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中学名校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促进名师脱颖而出,争创品牌学校,使名校名师(名校长)工程扎实有效地付诸实施,特制订本方案: 一、学校基本情况 2、教师大多数业务和师德素质较高,教学经验和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效果显著,能吃苦奉献。目前他们接受和运用新的教育理念,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逐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3、学校有较为扎实的质量基础。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我校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促发展。十几年来,我校每年中考成绩一直名列全市中上水平,音体美,理化生,计算机等方面的特长生在全市和市以上的竞赛中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全市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一直名列前茅。学校多次被市评为教育质量“先进学校”。 4、学校初步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教风正,学风浓,班子成员团结向上,工作扎实,教师队伍稳定,教学积极性高,全校上下团结一致,政令畅通,各级党政和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方方面面面关系畅通,学校发展势头强劲,社会声誉日趋增高。

二、培养目标: 1、学校发展目标: (1)、在教学质量上确保农村中学前茅,拉近同名校的距离,并在此基础上凸现自己的办学特色。 (2)、在硬件设施上,实现办学条件的现代化,完备现代技术设施,从根本上改变师生的教学和住宿条件。 (3)、在校园环境建设上,实现校园环境的园林化。 2、名师培养目标: (1)、能胜任初中各年级教学,业务精通,基本功扎实,师德素养高,深受学生欢迎; (2)、成为学科带头人,学校的骨干教师,教学质量名列全市学科前茅。

(3)、在各类基本功大赛,优质课比赛和学生辅导中成绩优异,荣获大奖,并且是教研教改的能手,经常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对教学有独到见解。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XX年):继续完善校园美化亮化,力争完成学校大门、学生宿舍和电化教室刷新,建设完备的文字和电子图书馆以及多媒体教室设备;通过“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和各类教学展评大赛,锻造一批市内外知名度较高的学科骨干教师; 第二阶段(XX年):实现校园环境的园林化,办学条件的现代化,师资学历合格率达到100%,骨干老师和学科带头人要达到本科学历,并能熟练掌握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在教研教改方面和课题研究方面有突出的成就,形成自身特色. 四、实施办法 1、认清形势,瞄准教学质量这个大目标抓住当前学校发展的有利时机,争取多方支持,超常规做好各项工作;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

大庆路小学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面面相觑,无法回答。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大海里去。”是的,在当前经济迅猛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我们如果只强调个人的力量,你表现得再完美,也很难创造很高的价值。“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山可以不靠山,但人一定要靠人。能聚人者以一当十,善管人者以一当百。团队的志向是共同的事业。只要团队成员,都能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一心一意为 所在的团队而努力,相互之间都.会产生巨大的能量,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 二、组织领导 组长:王建华 副组长:许国堂 办公室:周海燕 三、组织形式 1、由校长室直接管理,教科室分管。 2、学校内:由学校牵头,在学校范围内,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组长由集体推荐、个人自荐,成员自行组合,每组3-5人,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全面开展,每位教师可参加1-2组,采取多种形式,“师带徒”“青蓝”工程结合,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四、职责任务 1、学校职责任务 (1)负责学校共同体的组建,建立共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2)负责共同体的管理:组织小组研制共同体的活动计划和学年目标,根据本学科特 点组织并督促各共同体按照计划要求开展活动,完成相关任务。 (3)组织对校共同体建设的考核与评价。每学期一次。 2、教师共同体职责 (1)制定、交流自我发展计划,确定发展目标,明确发展措施, (2)每学期至少有1节以上市、区级公开课,所有成员要执教1节校级公开课,承办1 次业务讲座。 (3)每学期至少发表2篇主流期刊文章,在三大杯论文竞赛中获奖不少于3 篇。 (4)共同体至少有一个市级以上课题研究任务。 (5)成员之间开展五个一活动:“同研一个课题、同读一本书、同上一节课,同写教学反思、同建教育博客”等共同研讨活动。 五、评价考核 每学期对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进行考核,设优秀团队奖、达标奖,并在教师专业评比上优先考虑。 2015 年9月7日 分组: 语文3组:任慧芳;周海燕;李惠。 数学2组:李玲;缪书园。 英语组:张凤 品德组:马莉 综合实践组,周海燕 科学组:王生军 艺体组:许国堂 综合组:王建华

名校长工作室学员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名校长工作室学员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名校长工作室学员心得体会 2020年8月4日,“吴海芳名校长工作室”全体成员进行网络直播会议,我有幸参与其中,怀着求知若渴的心观看直播,非常认真,并做了笔记,通过此次直播,是我更清晰地了解到了工作室,对我今后的学习奠定了一个扎实的基础。 9点钟开始直播,怀着期待、激动的心情等待着,终于迎来了美丽大方智慧的吴海芳校长发言,她如一棵优雅高洁的牡丹花向我们娓娓道来,我耐心的听着。吴校开会的主题是“携手并进,筑梦远航”,向我们传达了工作室的标志理念“培育、携手、共享、创新”,接着跟我们介绍了她本人吴海芳校长、赖雪芬和李彦刚教授以及两位助手,都是精英组合,这样使我们更有信心向更高更远处学习发展。本工作室入室学员有12人,网络学员60人,我相信我们都是吴校说的那一群人,成长需求积极上进,充满正能量的人;态度端正,专业突出有可塑性的人;精通信息,对外交往能力强的人,让我们一起奔跑吧!名校长工作室这个平台着眼于校长或者管理者领导力的培养,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在反思中定位自我,在行动中发展自我,在展示中实现自我”的目标。有了目标,就会有构思,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制定计划,加强沟通。第二阶段专题研讨,实践探索。第三阶段中期小结交流展示。第四阶段总结经验,成果推广。接着展示了工作室的工作计划、工作进展、以及近期的工作这几个方面,深入人心,最后是学员代表发言。 通过此次会议,今后我会积极参加工作室组织的一切活动,认真完成工作室所布置的要求,践行工作室的精神,通过三年的研修,我相信,自己会更上一个台阶,利于学校,利于学生,更利于自身,实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感谢吴校,感谢工作室,提供这么好的一个平台,让一群有教育情怀、用心工作的我们聚在一起学习,使我们的教育改革之路走的更远! 名校长工作室学员心得体会 2015年5月13日上午,张宁小学名校长工作室全体成员及上派学区城关各校负责人前往南门小学上派分校、柿树中心学校开展考察交流学习活动。在南门小学上派分校徐年乐校长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重点谈了谈学校在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做的大量工作。在柿树中心校,廖圣祥校长向我们介绍了在推进学区一体化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并谈了谈自己对学校工作的思考和想法。 通过半天的实地查看、交流讨论,我的思想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有些问题有了答案,有些问题更加困惑,同时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 一、学校工作的本真是什么。目前,作为学校管理者,总是被各种应接不暇的行政性事务缠身。久而久之,我们很少去思考学校工作的本真是什么,甚至失去了这种反思的能力,这是非常可怕的。这次活动,让我深思这个问题。我觉得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而这牵涉到两大主体,即育人者教师,育人对象学生。所以,学校工作的本真应该是为育人者(教

教师成长共同体建设的思考与实践-精品教育文档

教师成长共同体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教师的专业发展应成为当前基础教育发展的主题,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创造一流的教育、培养一流的人才.教师专业发展是终生教育的需要、自身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对于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等途径来进行,而教师成长共同体可以集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为一体,有效地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1共同体成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1共同体成立的必要性 专业发展共同体是让老师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目前,在一些学校,同事之间在教学上互相保守.专业发展共同体可以支持和帮助教师改进和完善自身的教学实践,帮助他们解决由于学校改革和变化而出现的危机感和不适应感,以使教师积极应对变化环境和新的挑战,从而为学校走向成功提供适宜的组织与教学 资源. 著名的管理学研究者德鲁克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组织是一只美妙的乐曲,不过它不是单个个人的音符的罗列,而是由人们之间的和声所谱成的. 1.2共同体建立的可能性

共同体的建立必须建立在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基础上.必须要有共同的愿景和理想.同时需要引领和榜样,领头人可以 来自组织内部,也可以从外面邀请.用中国教育学会物理专业委 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宪魁教授的话说,一要有热心人带头;二要有追随者.组内建立共同体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共同的专业, 共同的需求,共同的时间,共同的资源. 2我们的做法 2009年9月12日至14日,海峡两岸第三次教育论坛在南 京师大附中召开,主题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我校张建波校长参加 了活动,他对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很感兴趣,这是我们共同体成立的外界条件.而内部条件是我和潘学俊老师都是破格晋升了高 级职称.还有25年左右的教学生涯应该如何度过,难道要像很多人一样平庸下去吗?我们积极思考准备成立青年教师成长共同 体,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交流,2009年11月16日,当我们 把想法告诉组内四位老师时,立即得到积极响应,于是我们制定了学习计划(利用每周四下班之后的两个小时在校内观看全国教 学大赛的录像、观看教育类电影、论文选读、读书交流等活动),当天晚上我们就开展了第一次活动.并在之后不久建立了共同体 的博客(zpmjdz../).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我想,我们应该属于这种境界了.

名校长工作室活动方案

名校长工作室活动方案(精品) 一、指导思想 以创办适宜学生成长的学校为宗旨,以推进教育公平提升学校品质为目标,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为指导。根据教人【2023】282号《关于命名市金城名校长工作室的通知》文件精神,坚持理念培育、实践感知、辐射引领、整体提升的原则。从工作室建设入手,以自身的学习发展培养带动一批具有浓郁教育情怀,敬业精神强,专业素质高,管理水平强,创新能力强,具有教育家素质的中青年校长群体,并以此为点,示范带动教育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努力打造特色学校和品牌学校,推动兰州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目标定位 发展校长,为名校长队伍培育预备队。 “把日常的行动拿出来研究,把研究的成果付之于行动”实现发展学校,为学校的品质提升培育领头雁;实现区域发展,为教育公平、均衡培育后备军. 三、具体目标 (一)开展课题研究

1.专著:三年一周期内著书1本,形成工作室系列丛书。 2.课题:省级课题1个以上,形成工作室系列研究成果。 3.论文:在省级以上教育刊物发表论文两篇以上,形成工作室系列成果推广。 (二)培养中青年校长 1.工作室成员三年一周期内应就本学校发展的某一方面有研究有成果,拥有本学校发展团队,形成工作室梯队建设。 2.工作室成员三年一周期内,应针对其他学校发展的某一方面有建议、有策略、有实践,拥有周边学校发展团队,形成工作室辐射梯队。 3.工作室成员三年一周期内,应对本地区教育发展有前瞻性的规划和建议,拥有本地区教育发展的团队,形成工作室从校长、教研员、一线教师共同参与的全结构梯队。 (三)推广教育科研成果 1.将工作室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于本校及其他学校,对所开展的工作进行系统归纳,分析梳理,找出进一步推广的策略。 2.帮助工作室及成员所在学校,以及其他学校梳理提升特色成果,并助力提升和推广。

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名师”、“名校长”培养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才强教、人才强校战略,加强我镇中小学校长、教师队伍建设,适应城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通过选拔、培养“名师”、“名校长”,促进一批骨干教师和优秀校长迅速成长,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加快我镇教育健康、均衡、和谐发展,特制定城关镇“名师”、“名校长”培养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师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遵循教育教学和人才成长规律,完善和落实选拔、培训、考核、激励等“名校长、名师”培养机制,建设一支适应我镇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思想理论素养和开拓创新精神,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懂教育善管理,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名师”、“名校长”队伍,带动全镇中小学教师和校长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培养目标 通过“名师”、“名校长”培养,在全镇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形成昂扬向上、奋发有为、有序竞争的环境和氛围,增强广大教师终身学习、不断提高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提升我镇教育科研的总体水平,全面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 三、范围及对象 “名师”和“名校长”的选拔培养范围和对象为全镇各级各类学校的在职在岗教师和现任校级以上干部。 四、选拔条件 “名师”培养对象选拔条件 1、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修养;有善学肯钻的精神和品质; 2、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县内同学科中具有较高的威望和知名度; 1 3、具备县级以上骨干教师的基本条件; 4、有成为“名师”的愿望和潜质; 5、在“比访”活动中成绩突出的;“名校长”培养对象选拔条件 1、教育理念先进,办学思路清晰,办学目标明确,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办学特色鲜明,创新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形成独特的办学风格和鲜明的教育特色。 3、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办学行为规范,办学实绩突出,学校管理、教育质量处于同类学校前列,学校办学成效显著。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行教

新老教师成长共同体发言稿

新老教师成长共同体见面会发言稿 半程小学赵燕妮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事: 大家好! 今天,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特殊而有意义的日子,我很荣幸能参加这次成长共同体新老教师见面会,更荣幸的是能作为帮扶教师代表发言,这是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也将是对我的一种鞭策和鼓励,更是我不断进取的动力。 其实,四年前我也是一名新教师,回忆自己刚刚走上讲台之初,面对教育教学工作,时常有困惑的时候,有时甚至会感到束手无策。我想对在坐的每一位新教师说一句:我真羡慕你们!在你们教育生涯刚刚起步不久的时候,就有人在注视着你们,关心着你们,搀扶着你们,你们是幸运的! 我结对子的老师是王冠萍。她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今后我会和她一起做好以下几点: 一、虚心学习,踏实工作。多听课,不断积累教育教学的方法。抓住课堂,提升素质。王老师我想说:你的帮扶教师并不只是我,我只是你名义上的帮扶教师。其实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是你的帮扶教师,尤其是那些与你共事的教师。他们中有些课上得好,有些教学经验丰富,有些班主任工作非常扎实,非常出色,他们中每一个人都是你们学习的榜样。 二、关注细节。备好每一次教案,上好每一堂课,讲评好每一次练习,在教学中要不断的总结、反思,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变化······只

有把细节做好,才能为自己走向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把握机遇,展现自我。机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均等的,但给我们每个人的机会又是不多的,而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我们每个人都要时刻准备着,都要善于把握每一次机会,让机会成为自己专业成长的助推器。多阅读,勤实践,善思考,摸透学生,找到教学的路子。 四、同舟共济,教学相长。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没有绝对的帮扶教师,也没有绝对的新教师。希望我们通过这次结对建立真正的友谊,相互信赖、相互帮助、共同成长。 今天,在这个隆重的“新老教师成长共同体见面会”上,我想代表在坐的帮扶教师们,向大家承诺:从今天起,我们愿意对自己工作上严要求、业务上多提高。我们会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一点一滴、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你们。当你们遇到困难时一定给予真诚的关心与帮助,扶持你们走出困境。从高从严地要求自己和新教师。 我想,我们学校的新老教师成长共同体,不是一个虚空的形式,它将承载的是一份责任与一份自我体现。我相信,我们结对子的教师一年后能给学校、给自己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谢谢大家!

名校长工作室XX年度工作汇报

名校长工作室XX年度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是凌XX名校长工作室的成员龙秀杰,非常有幸被工作室推荐作为发言代表,非常有幸在这里向各位领导汇报工作室的工作开展情况。受工作室的委托,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智慧共融实践圆梦》,敬请指导。 凌X名校长工作室自授牌以来,认真落实广汉市教育局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有关文件要求,践行智慧共融、协同共进的室训,围绕建成成员们释放压力的“ok厅”,学习理论的“阅览室”,交流经验的“展示台”,实现价值的“孵化室”的目标和定位,开展“八个一”主题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成员们的综合素质,受到各方的好评。 一、有的放矢,细读一本书。工作室要求成员们在每学期认真研读1本以上教育管理专著。每名成员都结合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发展定位,有针对性地选读专业著作,积极认真地完成学习任务。据不完全统计,工作室成立以来,大家深入研读的理论文献、专业著作十余部(篇),理论素质、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二、有感而发,精写一篇文。成员们博客交流逾百篇;写出的多篇学习心得、工作反思、理论探讨、教改收获等,在各种媒体平台上登载交流,扩大了业内交流面和影响力。室主任凌XX撰写的《关于学校师本管理的几点思考》被光

明日报主办的《博览群书》XX年1期登载,《家校共育促成长》一文被中国教育科学院核心期刊《中国德育》XX年第8期登载,《三教同步护生命家校同心共圆梦——实施家校“同心圆”课程的理性思考》登上了《教育导报》第2654期头版。成员刘XX在《四川教育》发表了专题论文《梦想档案,点燃学生梦想》,秦XX撰写的《做孩子需要的教师——读<与幼儿教师对话>引发的思考》荣获XX市二等奖。室主任凌XX以基点校——XX中学实验学校为工作室建设平台,推进“四个课堂”大餐,供成员们现场观摩。 三、寻找支撑,诚聘一顾问。去年底,工作室特聘XXX 市教科所副所长、特级教师罗XX作顾问,今年6月,工作室特邀四川省教科所专家、《教育科学论坛》执行主编崔XX 研究员一行指导工作。专家们为工作室内涵发展、实效发展、高位发展,给予定期和不定期指导。专家顾问的智力资源,既有专业引领和技术支撑,又能提供可操作的实践路径,成为我们高速前进的“加油站”。 四、踏石留印,解剖一学校。工作室坚持定期深入成员学校,听取专题介绍,帮助其厘清办学理念,找准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切入点和发展方向。去年底,成员们到刘理荣所在的雒城二小,就校园文化建设出谋划策,集体会诊、开出处方,供其选用。该校“建立梦想档案,放飞孩子梦想”等活动,有效助推了儿童生命健康成长。

浙江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选拔条件

附件4 名师名校长培训对象选拔条件 一、“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培训对象选拔条件 1.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与思想政治素养、较强事业心与责任感。 2.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潜能,在教育教学或教育管理实践中具有较强的改革创新精神。近5年内主持过市级及以上教科研课题或项目,并取得一定成果。 3.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较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学业绩突出,教学研究及实践成效显著,受到同行、学生及家长的认可与好评。(侧重教师) 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较扎实的学校管理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积极开展现代学校教育管理与科学研究,办学思想端正、办学理念先进、特色鲜明、业绩显著。(侧重校长) 4.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高级及以上职称,市级及以上名师名校长或其他相应称号,年龄在45周岁及以下,身体健康。 5.对表现优异、特别具有培养前途者,可以在职称、年龄等方面适当放宽要求。 二、“长三角中小学名校长联合培训”培训对象选拔要求 (一)教育家型校长 1.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与思想政治素养、较强事业心与责任感,具有仁爱之心与教育使命感。 2.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潜能,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具有较强的改革创新精神,初步形成个性化的办学思想。

3.办学业绩突出、办学成果在省内有较大影响。 4.具有正高级职称,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有10年以上担任正职校长职务的经历,现任正职骨干校长,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身体健康。 5.近5年内主持过省级及以上教科研课题或项目,并取得成果。 6.原则上应参加过浙派名校长培训或长三角名校长培训、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的国培班次的学习。 (二)长三角乡村学校校长 1.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与思想政治素养、较强事业心与责任感。 2.有较强进修提高参加培训的要求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个性化的办学思想。 3.办学业绩突出、办学成果在当地有较大影响。 4.具有高级职称,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有3年以上担任乡村(镇)校正职校长职务的经历,现任乡村(镇)校正职骨干校长,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身体健康。 5.近5年内主持过县(市、区)级及以上教科研课题或项目,并取得一定成果。 (三)长三角名校长(初中校长、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 1.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与思想政治素养、较强事业心与责任感、使命感。 2.有较强进修提高参加培训的要求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初步形成个性化的办学思想。 3.办学业绩突出、办学成果在当地有较大影响。

教育局关于开展评选第四届名师名校长工作的通知

教育局关于开展评选第四届名师名校长工作的通知 作者:佚名来源:长中校长办浏览:90发布时间:2012-05-11 15:17:34 长兴县教育局关于开展评选第四届名师名校长工作的通知 长教发〔2012〕21号 各县属学校、乡镇(街道、园区)中小学、中心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中心幼儿园: 为了进一步加强校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长兴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名师名校长建设的意见》(长政发〔2004〕43号)文件精神,现就开展第四届名师名校长评选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和对象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在编在岗教师和校长。 二、评选条件 1.名教师 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师德成为楷模,教育教学思想领先,有较强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对所教学科具有系统、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水平高,教学成绩显著,在县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公认度。 具有较强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科研意识强,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方面成绩突出。近三年来,发表或交流有较高水平的论文,并获县级及以上奖励。

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达到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中学教师达到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普通话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达到教师继续教育规定要求。 一级名教师可从获得省特级教师、教坛新秀,市教学明星、市教学能手、市学科带头人及以上荣誉称号人员中推荐; 二级名教师可从获得市教坛新秀、县教学能手、县教学明星及以上荣誉称号人员中推荐; 三级名教师可从获得县教坛新秀及以上荣誉称号人员中推荐。 未获得县教坛新秀及以上荣誉称号的,教育教学实绩特别突出(市优质课评比二等奖及以上获得者)的教师可以推荐三级名教师。 2.名校长 教育思想领先,管理经验丰富,规范办学,作风民主,公正廉洁,具有较强的组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管理水平。 有3年以上校长(园长)任职经历,任职学校办学特色明显,办学实绩突出,获得县中小学管理工作年度考核优秀奖,学校工作经验在县级以上会议多次交流,在全县同类学校中起示范作用。 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近三年来,发表或交流有较高水平的论文,并获得县级及以上奖励。学校科研课题获得县级及以上奖励。 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务和相应类别的教师资格,《教师法》规定的合格学历。熟悉一至两门学科,普通话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达到教师继续教育规定要求。 三、评选名额 1.评选县级名教师100名(适当向农村倾斜)。其中:一级名教师10人、二级名教师30人、三级名教师60人 2.全县共评选名校长10名以内。

教师学习共同体及专业发展

教师学习共同体及专业发展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持续大力推进,教师成为课改的主力军。正如列宁所言:“学校的真正的性质和方向,并不是由地方组织的良好愿望决定,不由学生委员会的决议决定,也不由教学大纲等决定,而是由教学人员决定的。”教育方针再明确,课程标准再理想,教学材料再优良,如果教师的水平达不到,或者缺乏改革的意愿,教学质量仍然难以保证。如果缺乏一个关乎教师自身需要、利益和希望的提供话语权的变革,并且在决策和实践中忽视了这种独立性的话,那么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将在极大程度上受到抑制。目前,主流的教师专业发展取向主要集中在以教师个体孤立发展的研究和实践中,极大程度上忽视了教师发展的条件和内在需求。由此,本文尝试探求一种更有效,更加契合教师个体内在需要的、开放的、合作沟通的教师专业发展文化,以此克服个人主义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局限,回应教师自身改进和变革的需求及其为之所做的努力。 一、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局限 现行的教师专业发展主要集中在以焦点或问题为导向的案例分析,以老带新的导师制模式,以及自我研修式的反思实践模式。任何一种选择或取向都反映着决策者和实践者自身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侧重点的理解和判断,受制于一定时期或者一定区域教师专业发展解读和认识,这些发展模式或途径容易支配研究者的注意力,导致一些不成熟或者主观意志强烈的判断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案例分析模式指的是借助文本、影像等手段,通过对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或故事的描述,继而通过教师对案例的解读和剖析诊断,解释课堂现实中的经验,促进教师专业认知、行为技能以及专业情意的发展。教育中的案例教学现实多样,比较多的是采用公开课或课堂录像,也有书面文本现实的教学形式。这些形式提供了一种教学情境,包含着专家教育教学的特殊的事实样式。案例教学传授的是在特定情境下识别和运用相关知识所需的技能,通过对特定的具体的问题典型的感知实现学习的,优秀教师或专家的教育教学示范为教师提供了某种外在刺激时他们重新发掘和重组自己的教学经验。但是,现实中优秀教师提供的教学场景很难刺激观课教师的深入审视、批判和自我反思,更多的停留在技术层面上仅仅将其作为模型去模仿,而缺乏对复杂教育教学背景的思考和批判性的分析。 二、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过程,学习者通过借助一定的文化支持参与某个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活动来内化有关的知识,掌握有关工具。”知识不仅仅是在学习者与实际情境的交互作用中建构意义的,社会文化的互动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知识的建构过程往往需要一定的社会文化参与和支持来实现。有研究者对“学习共同体(或称为学习的社会群体)”给出的界定是这样表述的---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建立了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人际关系,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和文化。”在这种学习共同体中教师或者专家作为促学者或者助学者,学习者与促学者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地经常性地交流分享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学习任务。社会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情境性、社会互动性以及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种合作文化的建立基于促进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开放、互信和支持,这种生态取向的学习者发展处于一种相对于“个人建构主义”更为宏观的视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这种合作文化,为学习者及促学者提供了意义、支持和身份认同。区域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以教师自愿为前提,以分享资源、经验、技术等等以及合作为核心精神,共同构

(完整版)教师专业成长感悟

教师专业成长感悟 ——语文共同体活动发言稿 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作为一名教师,这句话可以这么说:“不想当优秀教师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教师专业成长是途径。 所谓教师专业成长,指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身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优化和提高的过程。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处理好以下几点对教师的专业提高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各相关书籍中,不断提到两大关键词:一、优秀教师的认知特征:好学习、善思考、重积累、勤反思。二、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认真、执着,正确的自我认识,不断追求进步。以上特征,在我的理解中可以解读为以下四点。 一、状态大于方法。这也是新教育试验的口号:“状态大于方法,方法大于苦干。”在我们长期的思维定势中,提到问题,往往就想到方法。管理需要管理方法,研究需要研究方法,教学需要教学方法,学习需要学习方法。似乎一切教育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依靠什么“方法”,似乎一切名师、专家的成长也都是找到了什么有效的成长方法。教师的专业成长固然有一定的方法、途径和规律,但是众多名师成长的经历却清楚地告诉我们:成长,其实是一种状态。 何谓状态,状态就是心态,就是精神状态。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生活来源于精神,一切的一切都是精神状态的创造与给予。同样的教育成长背景和相同或相似的工作环境,但只需几年,人与人之间就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是什么造成了这巨大的差别?环境有影响,但是关键因素吗?绝对不是。关键在于各自拥有的发展心态。我们常说的“机遇总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实际上就是这个道理。 平庸的教师常常埋怨教育环境不好,埋怨领导同事不行,埋怨物质待遇太低,埋怨教育学生太难,埋怨课程改革太烦,缺乏对本职工作应有的激情,不少人还在平凡和单调的教师生活中逐渐倦怠,丧失了激情。而那些成功者有着强烈的进取心和积极的自我发展的成长状态。教师专业成长固然与所处环境有关,但成长的关键动力来源于教师自身的精神状态。 二、反思大于苦干。“经验+反思=成长”,是学者波斯纳提出的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它清楚地揭示了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意义。 其实,反思就是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梳理,进行思考分析,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成长和完善。所谓苦干,就是耐心地干,尽力地干。苦干的精神令人感动,但苦干经

名校长工作室学员个人学习小结

名校长工作室学员个人学习小结 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胡金发 在“邱永飞名校长工作室”这个优秀团队里,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进行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先后参加了多次专业理论、教育科研讲座的学习,并且去名校观摩和社会考察。大家相互交流和学习,相互支持和勉励,得到了许多收获和快乐,参加的一次次活动就如同经历了一次次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洗礼、一次次管理策略管理层次的提升,自己的教育管理视野更开阔了,教育管理思考更深入了。 一、在学习中思考 导师们紧扣职业教育发展形式的探索和实践,为我们送上了一份份精神大餐,并引发我们思考。在名校长工作室里,我看到了自己的问题: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经验不足。也许正是有压力才有动力,利用工作之余,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拓宽了自己的教育视野。我想,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要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和目标,要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要让教师的教学更有成效,学生的学习更快乐轻松,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应该做到规范、科学,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教育教学科研,不断追求创新和超越。 二、在考察中探索 我们考察了北京十一学校、北京育英学校、北京外事学校的名校。李希贵校长高远的视野和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和其他北京校长的经验分享、以及学校考察活动,让我如沐春风,如饮甘泉。我深深体

会到开放的理念,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是学校成功办学的基本模式。我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探索和改进,重新整理了自己的教育和管理思路,扎扎实实做了一些实践和摸索,并结合自身多年的教育管理经验,从不同角度对学校管理的策略和方法进行了比较透彻的论述。 三、在研讨中进步 导师引领方向我要“真正有眼光、有远见、有责任感的校长,要加强学校的制度建设,要培育一个良好的机制,以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引入深层次思考教育的本真问题。导师结合自己研究成果,对职业教育的规律进行诠释,就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区别,把职业教育的规律形象的展示出来,职业教育的确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注重学生的感性认识,其从实践中取得的直接经营非常重要。我们每位成员也都介绍了所在校成功管理案例,大家相互交流研讨,这些共享都让人深受启发,提升管理水平与实践策略,以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目标。 四、在反思中提升 按照工作室的工作要求,对自己的教学管理作了新的审视和新的规划,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自我规划,自我激励,不断追求进步,以期实现自我发展,提升管理的能力水平。由于自己分管后勤,整天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而较少思考学校长远的发展的被动应付状态,进入这有思想、有凝聚力、有活力的团队,让我在在交流中分享智慧与经验,在反思中提升自身修养,开阔了视野,拓宽了

1名校长工作室规划

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二小学名校长工作室规划 (试行稿) 2012年10月22日

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二小学名校长工作室周期工作规划 (2012年10月22日)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中小学校十百千名优骨干校长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自治区级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建设方案(试行)》文件精神,根据教育厅办公室文件《关于成立首批自治区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的通知》的要求,加快名校长培养工程建设,特成立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二小学名校长工作室,作为打造知名校长和培养后备人才的重要措施。充分发挥开放、便捷、高效的名校长工作室平台,实现名校长教育资源的共享,加快培养教育家型校长的步伐。现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工作室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遵循中小学校长成长的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学用结合,滚动发展的原则,以自治区区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建设方案为指导,立足地方需求,服务基层教育,充分发挥名校长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引领、示范与辐射作用,进一步提升我区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促进我区教育可持续、高水平的发展。 二、工作思路 第二十二小学名校长工作室以“与名校长共成长”为主题,实行特聘导师、指导教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研究模式,走外援内联之路,牵手区内外名校、名校长。邀请教育专家、名校长、名师开坛讲学。通过自主探索、合作研究和开放交流等,开展有效的学术研究和办学实践探讨,实现工作室成员

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总体目标 1、培养理解教育、研究教育、实践教育、创新教育的高水平校长,形成一支胸怀教育理想,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较强的研究和管理能力、鲜明办学风格的优秀名校长团队。 2、提升工作室成员所在学校的办学影响力,加快学校品牌建设步伐,致力于打造成一批富有特色的自治区级名优强校,凸显“一校一品,一校一特”。 3、充分发挥名校长工作室成员行业领军人才在校长队伍建设中的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探索建立一套发现、培养小学后备领军人才以及优秀管理干部的新机制,使名校长工作室成为名校长和未来小学教育领军人才的摇篮。 四、阶段目标

新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新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理念的不断革新,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师素养和综合素质,以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而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作为“引领学生”、“发展学生”和“成就学生”的重要角色人——教师,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与“担当”,这就要求教师加快专业成长,提升专业水平,以期能更好的为教育服务、为学生服务。而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作为教师团体中的重要“一员”,面临着理论与实践的“磨合”,面临着个人与团队的“融合”,面临着专业与辅业的“结合”。 一、新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师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全面性和多样性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工作的繁重、复杂和艰辛,决定了教师要比其它许多行业的人员承担更为繁多和沉重的压力。特别在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社会对新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教师往往带着“激情”和“憧憬”步入校园,却遭遇诸多的“羁绊”和“挫折”,究其原因,归结如下。 1.不缺“学历”缺“学力”。 社会的变革让人们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教师的学历程度也是“水涨船高”,步入中小学的教师已经趋向于本科起点、研究生伴随,所以大部分的中小学目前招收的都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业对口”教师,教师的“学历”足以满足目前的学生“知识层面”的需求,但问题是“高学历”不代表“高学力”。教师踏上工作岗位后,面对活生生的、个性的学生,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已经远远无法满足自身的工作需要,专业知识、教学经验的缺失以及对学生的“认知”还停留于“初级”阶段,教师的“学力”就显的薄弱和贫乏,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2.不缺“个性”缺“定性”。 人的个性在一轮又一轮的“教育思潮”和“社会思潮”的覆盖下,已经得到彰显,甚至澎湃,特别是青年人,越来越注重自己的“个性张扬”,作为新教师也不例外。但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踏上社会后就有了更多的责任,“个性”也是在社会、家长、学生认同范畴下的自觉,比如“赤膊上课”、“男教师带耳钉”、“头发染成五颜六色”等就不符合教师的言行自觉,这些新教师往往能“谨遵之”,可是面对外界的喧嚣、诱惑和校园的宁静、平淡,很多新教师开始的激情会消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