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形车削固定循环指令G73教案

成形车削固定循环指令G73教案
成形车削固定循环指令G73教案

课题:成形车削固定循环指令——G73

所属课程数控车编程与实训授课班级16数控授课教师授课地点数控实训室授课时间2018年5月8日

教学目的知识目标:掌握G73指令功能、格式。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利用G73指令编写零件加工程序。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学习的精神。

教学要求1、熟记G73指令的格式及各参数的含义;

2、学会X方向的总吃刀深度(U)和走刀次数(R)的确定;

3、了解G73指令的优缺点,学会判断G71指令和G73指令的适

用范围;

4、会灵活应用G73指令编写零件的加工程序。

教学

重点

G73指令在加工程序编写的应用

教学

难点

G73指令格式中各参数的含义及确定

教学

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思考、启发

攻破难点使用方法1、通过复习G71指令,联系旧课学习新课;

2、讲解G73指令的格式好和用法,有关参数的确定,结合例子

讲授具体怎样应用G73指令编写加工程序;

3、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点,达到消化的效果

教学

课时

6课时

教学

环节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说明

复习旧课

第一、二课时

提问1、G71车削循环指令走刀特点?

解答:(1)平行于零件轴线分层切削

(2)留余量沿着轮廓走一刀

提问2、G71车削循环指令格式及各参数含义:

解答:G71U(△d) R(e)

G71 P(ns)Q(nf) U(△u) W(△w) F(f)

通过提

问检查学生

对所学知识

掌握情况,并

给出问题解

答起到复习

的作用。

利用国际象棋的加工与制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生交流引

入新课

国际象棋的加工应用G71指令能否完成?为什么?

因为G71指令只能用于零件形状单调递增或单调递

减的车削,如国际象棋的每个棋子,它们的形状都是非单

调递增或递减,那又如何编程和加工呢?

通过展

示国际象棋,

引入新课。

新课内容一、固定循环指令G73

1、格式:

G73 U_ R_;

G73 P_ Q_ U_ W_ F_ S_;

说明:

第一程序段:U-X向总的吃刀深度;

R-循环走刀次数;

第二程序段:所有参数与G71相同。

教学

环节教学内容

教学方

法说明

新课内容2、各参数含义

G73 U(?d)R(?e);

G73 P(ns) Q(nf) U(?u) W(?w) F(f)

式中:

?d:X向总切削深度,无正负号,半径指定;(G71里

表示半径指定的吃刀量)

?e:加工循环次数,一般在计算中取R=U-1

(G71里表示退刀量)

ns:精加工形状程序段组的第一个程序段顺序号;

nf:精加工形状程序段组的最后一个程序段顺序号;

?u:X轴方向精加工余量(直径指定);

?w:Z轴方向精加工余量;

f:进给速度

3、X向总吃刀深度的计算

经验计算公式:

X向总的吃刀深度=(最大直径尺寸—最小直径尺寸)/2

4、G73车削刀具轨迹图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二、G73在编程中的应用

1、实例讲解

(1)分析图纸,确定切削用量

(2)写出节点坐标值

结合上一

讲G71指

令格式,详

细讲解新

课,使学生

在理解的

基础上记

住G73指

令的每个

代码的含

义及用法。

(3)计算X向吃刀深度和走刀次数

U=(36-16)/2=10 R=U-1=9

(4)编写加工程序

2、课堂练习

根据图示工件图,编写加工程序

步骤要求:

(1)分析图纸,确定切削用量,填写加工工艺卡

(2)写出各节点的坐标值

(3)计算X向吃刀深度和走刀次数

(4)确定切削刀具,填写刀具卡

(5)编写加工程序,填写程序清单

结合实例

讲解,以此

突破本节

课的难点,

让学生学

会G73指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成形车削固定循环指令——G73,我们

回忆一下,一共有这么几点需要我们注意:

1、G73指令的格式及各参数的含义

2、X向吃刀深度U和走刀次数R的计算

通过

课堂小

结,将重

点难点内

容进行归

纳,让学

生对其有

清晰的认

识。

令的应用

通过课堂

练习来加

深学生对

本节课内

容的理解

固定循环功能

固定循环

固定循环 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的固定循环的本质和作用与数控车床一样,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简化程序、减少编程工作量。 一般数控铣床中的固定循环主要用于孔加工,如钻孔、鏜孔、攻丝等。

固定循环 1.固定循环的组成 通常固定循环由6个动作组成(见右图):(1)在X,Y平面上定位;(2)快速运行到R平面;(3)孔加工操作;(4)暂停;(5)返回到R平面;(6)快速返回到起始点。 由此可知,固定循环只能在X-Y平面上使用,Z轴仅作孔加工进给。此时平面选择功能无效,其中动作(3)的进给速度由F代码给定。 加工过程:机床总是首先快速定位于X,Y坐标,并快速下刀于R点,然后以F速度加工至Z坐标定义的深度位置。

固定循环 2.编程格式 格式如下: G90(G91)G98(G99)(G73~G88)X Y Z R Q P F K 数据格式返回点位置孔加工方式孔位置孔加工参数循环次数 X,Y为孔在X—Y平面上的位置;Z为孔底位置; R为快进的终止面(一般距零件表面2~5mm); Q在G73和G83中为每次的切削深度,在G76和G87中为偏移值,它始终是增量坐标值; P为在孔底位置的暂停时间,与G04相同; F为切削进给速度; K为重复加工次数,范围是1~6,当K=l时,可以省略,当K=0时,不执行孔加工。

固定循环 G90和G91决定孔加工数据的形式。孔加工指令为模态码,只能被G80或01组代码取代。主轴的快移、暂停、正反转、停转等操作,由循环加工指令控制面自动实现。 G98,G99决定加工结束后的返回位置,G98指令返回到初始平面。G99指令返回到R平面。当使用G99指令时,如果在台阶面上加工孔,从低面向高面加工时,会产生现象碰撞现象,这一点必须引起注意。

数控车床单一固定循环指令

数控车床单一固定循环指令 当车削加工余量较大,需要多次进刀切削加工时,可采用循环指令编写加工程序,这样可减少程序段的数量,缩短编程时间和提高数控机床工作效率。根据刀具切削加工的循环路线不同,循环指令可分为单一固定循环指令和多重复合循环指令。 单一固定循环指令 对于加工几何形状简单、刀具走刀路线单一的工件,可采用固定循环指令编程,即只需用一条指令、一个程序段完成刀具的多步动作。固定循环指令中刀具的运动分四步:进刀、切削、退刀与返回。 1. 外圆切削循环指令(G90) 指令格式 G90X(U)_ Z(W)_ R_ F_ 指令功能实现外圆切削循环和锥面切削循环,刀具从循环起点按图1与图2所示走刀路线,最后返回到循环起点,图中虚线表示按R快速移动,实线表示按F指定的工件进给速度移动。 图1 外圆切削循环

图2 锥面切削循环 指令说明 X、Z 表示切削终点坐标值; U、W 表示切削终点相对循环起点的坐标分量; R 表示切削始点与切削终点在X轴方向的坐标增量(半径值),外圆切削循环时R为零,可省略; F表示进给速度。 例题1 如图3所示,运用外圆切削循环指令编程。 图3 外圆切削循环应用

G90 X40 Z20 F30 A-B-C-D-A X30 A-E-F-D-A X20 A-G-H-D-A 例题2 如图4所示,运用锥面切削循环指令编程。 图4 锥面切削循环应用 G90 X40 Z20 R-5 F30 A-B-C-D-A X30A-E-F-D-A X20A-G-H-D-A 2. 端面切削循环指令(G94) 指令格式 G94 X(U)_ Z(W)_ R_ F_ 指令功能实现端面切削循环和带锥度的端面切削循环,刀具从循环起点,按图5与图6所示走刀路线,最后返回到循环起点,图中虚线表示按R快速移动,实线按F指定的进给速度移动。

C语言for循环语句教案

for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教案 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 本课内容:循环结构程序设计——for 语句 一、教学目标 1、领会程序设计中构成循环的方法 2 、掌握for 语句的用法 二、教学重点 1、for 语句的一般格式 2、for语句的执行过程 三、教学难点 for 语句的综合利用 四、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给出主要内容。 2、讲解其基本格式。 3、应用示例,结合相应的知识讲解。 4、执行过程用流程图和例题用(演示法和讲解法)进行详细说明。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前两节课我们学习的两种循环语句——while语句和do~while 语句的基本格式和执行过程和特征。 2、给出例子如下:

main( ) {int x=1; (表达式1) s=0; while(x<=100) (表达式2) {s=s+x; x=x+1; (表达式3) } printf(“%d”,s); } 分析用while语句来完成的程序,主要完成1到100的累加和,对一个循环程序来说最关键的三个部分:循环变量的赋初值、控制循环条件、循环控制变量的更新。 (二)教学过程 1、写出本节课要介绍的for语句的一般格式 for(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 循环体; 2、掌握:基本格式和各个表达式的功能和特征 强调:for语句中的所有表达式和while语句中的表达式所完成的功能是相同的。 表达式1:循环变量的初始化(初始值) 表达式2:循环条件(终止值) 表达式3:循环变量自增 3、for语句的执行过程 for ( int i = 0 ; i < 10 ; i++) { printf("我最棒"); }

G71内外圆粗车循环指令

课题:G71内外圆粗车循环指令 一、场地安全: 1、强调实习课堂安全要求; 2、上机安全操作规程。 二、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1、了解并掌握G71指令的功能和格式。 2、理解并掌握G71指令的参数含义、循环路径及编程方法,理解各 个参数对循环路径的影响。 能力目标:1、能运用G71指令编程对零件进行粗加工。 2、能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路线。 3、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对课题的操作实践,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2、通过分组讨论合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思考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G71指令格式,参数含义,循环路径。 2、使用G71指令编写程序在书写时的一般方法与注意事项。 难点:如何让学生能够根据任意零件图,熟练的使用G71指令对其进行粗加工。 四、教学方法: 比较发现法、任务驱动法、仿真教学法 五、课堂设计: 1、课时安排:2课时 2、理论与仿真练习相结合 3、时间分配:复习与新课导入:5分钟理论讲授:30分钟 课堂练习:40分钟总结:3分钟作业布置:2分钟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工作服及胸卡佩戴情况

2、强调课堂纪律,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3、简要总结上次课题的教学情况 (二)、新课导入: 先给出一个复杂的零件图让学生思考怎样编写其加工程序,然后仿真展示运用G90指令、G71指令对同一零件编写的两个程序,观看两程序有何不同。 1、用G90指令编程:仿真展示 2、用G71指令编程:仿真展示 通过对比式教学,使学生在巩固已学知识的基础上,从中发现G71指令的优点,通过对比,给学生感官差异,明确新学知识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告知学生当零件加工余量大、形状比较复杂时,运用G00、G01、G90指令编写程序需考虑多刀加工及刀具的进、退刀位置,加工工艺变得复杂,程序段较多,不易检查,且容易出错,并且加工效率低,而采用G71循环指令编程则可以解决以上问题。 提问学生:我们所看到的用G71指令编写的程序比原有程序简化了多少? 提出目标:显然,运用G71指令可使编程简洁,可以减少出错率,提高加工效率,今天,就让我们学习如何利用G71内外圆粗车循环指令编制零件程序。(三)、新课讲解: 1、运用仿真展示G71指令对零件进行粗加工的全过程,让学生对G71指令加工的路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如果G71指令可以使机床按照仿真所示的路径移动,那么在该指令中应该设定哪些参数呢?(进刀量,退刀量,精加工余量);机床又是怎么知道何时该退刀的呢?(G71指令必须要指定零件的外形轮廓),引出指令格式。 2、认识新指令: ①、指令概述:数控系统根据精车轨迹,精加工余量,进、退刀量等数据自动计算出切削次数和切削轨迹,进行多次进刀→切削→退刀→再进刀的加工循环,自动完成零件的粗加工。 ②、G71内外圆粗车循环指令

FANUC系统的11种孔加工固定循环指令

FANUC系统的11种孔加工固定循环指令 FANUC系统共有11种孔加工固定循环指令,下面对其中的部分指令加以介绍。 1)钻孔循环指令G81 G81钻孔加工循环指令格式为: G81 G△△ X__ Y__ Z__ R__ F__ X,Y为孔的位置、Z为孔的深度,F为进给速度(mm/min),R为参考平面的高度。G△△可以是G98和G99,G98和G99两个模态指令控制孔加工循环结束后刀具是返回初始平面还是参考平面;G98返回初始平面,为缺省方式;G99返回参考平面。 编程时可以采用绝对坐标G90和相对坐标G91编程,建议尽量采用绝对坐标编程。 其动作过程如下 (1)钻头快速定位到孔加工循环起始点B(X,Y); (2)钻头沿Z方向快速运动到参考平面R; (3)钻孔加工; (4)钻头快速退回到参考平面R或快速退回到初始平面B。 该指令一般用于加工孔深小于5倍直径的孔。 编程实例:如图a所示零件,要求用G81加工所有的孔,其数控加工程序如下: 图a 图b N02 T01 M06; 选用T01号刀具(Φ10钻头) N04 G90 S1000 M03; 启动主轴正转1000r/min N06 G00 X0. Y0. Z30. M08; N08 G81 G99 X10. Y10. Z-15. R5 F20; 在(10,10)位置钻孔,孔的深度为15mm,参考平面高度为5mm,钻孔加工循环结束返回参考平面 N10 X50; 在(50,10)位置钻孔(G81为模态指令,直到G80取消为止)

N12 Y30; 在(50,30)位置钻孔 N14 X10; 在(10,30)位置钻孔 N16 G80;取消钻孔循环 N18 G00 Z30 N20 M30 2)钻孔循环指令G82 G82钻孔加工循环指令格式为: G82 G△△ X__ Y__ Z__ R__ P__ F__ 在指令中P为钻头在孔底的暂停时间,单位为ms(毫秒),其余各参数的意义同G81。 该指令在孔底加进给暂停动作,即当钻头加工到孔底位置时,刀具不作进给运动,并保持旋转状态,使孔底更光滑。G82一般用于扩孔和沉头孔加工。 其动作过程如下 (1)钻头快速定位到孔加工循环起始点B(X,Y); (2)钻头沿Z方向快速运动到参考平面R; (3)钻孔加工; (4)钻头在孔底暂停进给; (5)钻头快速退回到参考平面R或快速退回到初始平面B。 3)高速深孔钻循环指令G73 对于孔深大于5倍直径孔的加工由于是深孔加工,不利于排屑,故采用间段进给(分多次进给),每次进给深度为Q,最后一次进给深度≤Q,退刀量为d(由系统内部设定),直到孔底为止。见图b所示。 G73高速深孔钻循环指令格式为: G73 G△△ X__ Y__ Z__ R__ Q__ F__

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FOR循环语句 一、教材分析:本节是《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第二章第四节“程序的循环结构”中的内容。这一节的前面是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紧接FOR语句后面是DO语句和循环嵌套。本节课是FOR语句的初次学习,着重介绍FOR 语句的基础知识:格式和执行过程,不涉及双重循环等较难的运用。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之一,是程序设计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掌握VB程序的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的程序执行流程,对条件语句有了较深的理解,并具有一定的算法基础和比较、归纳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3)能用for循环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进一步理解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教学重点: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编写简单程序。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六、教学环境:机房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由故事引出本节课内容: 阿基米德与国王下棋,国王输了,国王问阿基米德要什么奖赏?阿基米德对国王说:我只要在棋盘上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按这个比例放满整个棋盘64个格子就行。国王以为要不了多少粮食,可一个粮仓的米还摆不完一半的棋格子,全部摆满后,你知道排满棋盘全部格子有多少米吗?请根据你所学的数学知识列出式子。 学生回答:2^0+2^1+2^2+……2^64 那用vb程序怎样进行计算呢?引出循环结构。 2、新课讲授: 在实际问题中会遇到具体规律性的重复运算问题,反映在程序中就是将完成特定任务的一组语句重复执行多次。重复执行的一组语句称为循环体,每重复一次循环体,都必须做出继续或者停止循环的判断,其依据就是判断一个特定的条件,成立与否,决定继续还是退出循环。

(教案1)复合固定循环--G71G70指令

复合固定循环--G71/G70指令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外圆粗车循环G71指令和精车循环G70指令的功能; 2、掌握G71和 G70的指令格式; 3、掌握 G71和G70指令的走刀轨迹及编程方法。 能力目标:1、能运用复合循环指令 G71和G70进行零件的加工; 2、能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制定加工工艺。 情感目标:1、通过课题的操作实践,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2、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思考精神。 教学重点: 1、G71、G70指令的格式、编程规则; 2、根据图样,运用所学知识编写加工程序。 教学难点:1、G71、G70指令走刀轨迹及编程方法; 2、控制加工精度。 教学准备: 准备分组、评分表若干、刀具卡片、工量具、车床配件等。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对比导入法、讲解操作一体法、示范演示法、巡回指导法、分组合作法。 学习方法: 温故知新法、观摩法、岗位练习法、小组合作法。 一、教学准备 1、讲授安排在教学区进行。 以讲授法、对比法为主。因此要确保电脑、投影仪的功能正常;准备好黑板、粉笔;印发零件图人手一份,学生准备好笔记本、练习本。 2、演示、练习在操作区进行。 在上课的前分好小组;准备好刀具、量具、工具;确保机床运转正常;印发评分表;做好操作加工、小组评比的一切准备。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投影仪展示两种不同方式编写的程序,告知学生当零件加工余量大、形状比较复杂时,运用基本指令单步编制程序,语句较多,容易出错,并且加工效率低。

1、用基本指令编程: O1111; N10 G98 T0101; N20 S600 M03; N30 G00 X72 Z2; N40 X65; N50 G01 Z-80 F100;N60 X72; N70 G00 Z2; N80 X60; N90 G01 Z-80; N100 X72; N110 G00 Z2; N120 X55; N130 G01 Z-80; N140 X72; N150 G00 Z2; N160 X50; N170 G01 Z-80; N180 X72; N190 G00 Z2; N200 X45; N210 G01 Z-80; N220 X72; N230 G00 Z2; N240 X40; N250 G01 Z-80; N260 X72; N270 G00 Z2; N280 X35; N290 G01 Z-80;

高中数学必修三《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封面) 高中数学必修三《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高中数学必修三《循环语句》教案 一、课前分析 教学内容:FOR/NEXT循环语句。 1、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和地位:程序设计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循环结构是其中的一种设计结构,其作用是使一段程序反复执行。FOR/NEXT语句是循环运算的专家,在程序设计中频繁出现。本节课的学习,会使学生对算法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为实现独立编程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2)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重点是掌握FOR/NEXT循环语句的格式,并能运用其来编制简单的小程序。难点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要绘制好流程图,确定循环变量和循环体。因为用流程图描述算法,能够把解决问题的步骤清晰、直观地表示出来。 2、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通过FOR/NEXT语句的学习,写出简单的循环程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请先看这个图形(画5个竖行排列的“*”),想想看用以前学过的程序设计语言怎样来编写它的程序呢?(本节程序均设置为 单击命令按钮cmdstart运行即代码加在private sub cmdstart_click()) 生(稍做思考,然后回答):使用PRINT语句

PRINT “*” PRINT “*” PRINT “*” PRINT “*” PRINT “*”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那么,我想画10行,100行,1000行“*”呢?难道就这样顺序写下去吗?这样编写是不是太繁琐了。如果能让计算机去完成这部分重复的内容,而我们只要告诉计算机重复操作的次数就可以了,这个愿望能否实现呢?能!通过我们今天学习的FOR/NEXT循环语句,就可以很容易的实现这个愿望。 [疑问是建构教学的起点。新课伊始,就提出一个真实的问题,力求创设一种教学情境,它可以激起学生的未知欲,有利于建立新的认识结构。] 2、给出程序,并通过流程图加以理解 师出示上题程序代码并通过流程图和卡通图片分析 程序代码: cls for I=1 to 5 step 1 print”*” next 师:循环结构也称重复结构,它的作用是使一段程序能重复执行,被重复执行的部分称为循环体。但重复一般都是有条件的,即在满足

数控车床编码指令大全

数控车床编程基本指令大全 常用编程指令的应用 车削加工编程一般包含X和Z坐标运动及绕Z轴旋转的转角坐标C 。 (1)快速定位(G00或G0) 刀具以点位控制方式从当前所在位置快速移动到指令给出的目标位置。 指令格式:G00 X(U) Z(W) ; (2)直线插补(G01或G1) 指令格式:G01 X(U) Z(W) F ; 图1 快速定位图2 直线插补 G00 X40.0 Z56.0; G01 X40.0 Z20.1 F0.2; /绝对坐标,直径编程; /绝对坐标,直径编程,切削进给率0.2mm/r G00 U-60.0 W-30 G01 U20.0 W-25.9 F0.2; /增量坐标,直径编程 /增量坐标,直径编程,切削进给率0.2mm/r

(3)圆弧插补(G02或G2,G03或G3) 1)指令格式: G02 X(U)_Z(W)_I_K_F_ ; G02 X(U) Z(W) R F ; G03 X(U)_Z(W)_I_K_F_ ; G03 X(U) Z(W) R F ; 2)指令功能: 3)指令说明: ①G02为顺时针圆弧插补指令,G03为逆时针圆弧插补指令。圆弧的顺、逆方向判断见图3左图,朝着与圆弧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坐标轴的负方向看,顺时针为G02,逆时针为G03,图3右图分别表示了车床前置刀架和后置刀架对圆弧顺与逆方向的判断; 图3 圆弧的顺逆方向 ②如图4,采用绝对坐标编程,X、Z为圆弧终点坐标值;采用增量坐标编程,U、W为圆弧终点相对圆弧起点的坐标增量,R是圆弧半径,当圆弧所对圆心角为0°~180°时,R取正值;当圆心角为180°~360°时,R取负值。I、K为圆心在X、Z轴方向上相对圆弧起点的坐标增量(用半径值表示),I、K为零时可以省略。

固定循环指令

固定循环 一、内、外径固定形状粗切循环指令G90 1、圆柱面切削循环 (1)指令格式:G90 X(U)__Z(W)__F__ X(U)、Z(W)为切削终点坐标,循环示意为下图 (2)指令练习:如下图完成Φ35圆柱面粗车 (3)运用技巧 ①G90切削循环指令用于外径、内径的粗加工。G90主要强调轴向切削,刀具采用外圆或内孔刀具。 ②G90切削终点即是固定循环中循环起点的对角点。 ③G90指令为模态指令,注销G90可以用的指令有G01、G02、G00、G03等。 ④华中系统固定形状切削循环指令为G80。 2、锥面车削循环

(1)指令格式:G90 X(U)__Z(W)__R(或I)__F__; X(U)、Z(W)为切削终点坐标,R(I)为圆锥面加工起、终点的半径差,有正、负之分。 车削循环过程如下图所示 (2)指令练习,如下图完成锥面粗车 (3)应用技巧: ①确定循环起点时,应考虑离开端面一段距离。如图中起点坐标为(55,4),以免发生干涉或碰刀。 ②R(或I)值的确定(见下图)

R=±2KL =±2) 201(L L L K ++(当起点直径小于终点直径时取负值,反之取正值) 式中K :锥度 L1:切入段锥长 L :切削锥长 L2:切出段锥长 L0:工作锥长 二、断面切削循环指令G94 1、 直断面固定循环 指令格式:G94 X(U)__Z(W)__F__; 2、锥端面车削固定循环 指令格式:G94 X(U)__Z(W)__R__F__; X(U)、Z(W)表示切削终点坐标,R 为锥面起、终点Z 坐标的差值,有正负之分。 车削循环过程如下图

3、应用技巧 (1)G94主要用于断面方向的加工,强调X向进刀切削。 (2)G94切削终点即是固定形状中循环起点的对角点。 (3)G94为模态指令,注销可以用G01、G02、G03等指令。(4)循环起点两个方向坐标应设在工件毛坯外,以免干涉或碰撞。 4、指令练习 (1)完成下图直端面的循环加工 (2)完成下图锥端面的循环加工

C语言循环程序设计for语句教学案例

《C语言循环程序设计—for语句》教学案例漠河县职业技术学校尘威威

《C语言循环程序设计—for语句》教学案例 漠河县职业技术学校尘威威 C语言基础是中职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要求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掌握的一门重点课程,这门课程核心内容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一门编程的语言,学会编写简单的程序,能读懂C语言源程序。 案例背景: 在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中,C语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比较紧的课程。要掌握和使用好这门语言,既要求学生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如果只是按照传统的知识体系照本宣科,让学生理解这些枯燥的概念都难,更不要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易挫伤学生学习编程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改为从案例入手,通过给学生演示、让学生模仿,在实际应用中去探究和领悟这些概念,并适时地加以归纳总结和进行概念的延伸,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新知识。所以从课程内容而言,案例教学是适用的,是切合学生的。 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三种基本结构的重中之重,而循环中的for 循环是程序中运用最多的,也是较灵活的语句之一,它既是前面知识的延续,又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在知识构架中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如果不采用一些恰当有效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难以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一些有趣的程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

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本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阐述for循环语句在具体编程时的灵活应用。 教学目标确定 (一)知识与技能 1、领会程序设计中构成循环的方法 2、能使用for循环语句编写C语言语句,并能运用for循环语句编写出正确的程序。 (二)过程与方法 C语言程序设计中for循环语句教学以行动导向教学为主线,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扩展―讨论―总结归纳―实践”的程序,过渡到知识应用和练习。 本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通过课件把文字和图片有机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容易理解,学习效率高。在课堂讨论和实践过程中,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归纳总结学习内容,既有利于领会掌握新知识点,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重点的突破上,采用范例比较教学法,给出具体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典型的例子掌握知识,同时通过用while、do while语句的所编写的程序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快速的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 (三)情感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验九复合固定循环指令G加工仿真(2)

实验九复合固定循环指令G73加工仿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封闭切削循环G73的指令格式和走刀路线; 2.掌握封闭切削循环环G73的车削方法; 3.掌握利用复合循环指令加工轴类零件的工艺及方法; 4.掌握一般复杂轴类零件编程方法并能在仿真软件上进行仿真加工。 5.能对所完成的零件进行评价及超差原因分析。 二. 实验设备、材料及工具 1.计算机 2.数控仿真软件(南京斯沃) 三. 实验内容 用仿真加工零件如下图,毛坯尺寸为Ф32mm×150mm的棒料,未标公差尺寸按±0.2mm加工。制定零件加工工艺,编写零件加工程序,在仿真软件上进行仿真操作加工,对加工后的零件进行检测、评价。 四. 实验步骤 1.加工该零件时一般先加工零件外形轮廓,编程零点设置在零件右端面的轴心线上。 装夹工件毛坯,伸出卡盘长度100mm。 (1)用试切对刀的方法对刀。 (2)定位,用G01车端面,退刀。 (3)用封闭切削循环(G73)加工零件外形轮廓至尺寸要求。用精加工循环(G70)精车(G73)加工过的部分,用端面车削循环(G94)车断。 (4)调整车床主轴速度及进给量:粗车500r/min,F80;精车600r/min,F30;车槽主轴转速400r/min,粗车F50,精车F30。 (5)编写程序,程序检查。

(6)仿真加工,修改程序。 (7)加工完毕,测量检查各部位尺寸,校验。 2.应用的刀具 3.选择切削用量 调整车床主轴速度及进给量:外圆车刀,粗车500r/min,F80;精车800r/min,F50;切槽刀,400r/min,粗车F50;精车F30。 4.编写程序清单(程序要求标注注释) 5.仿真加工过程 (1)打开斯沃数控仿真加工系统、选择机床 (2)机床回零点 (3)选择毛坯、材料、夹具、安装工件 (4)安装刀具 (5)建立工件坐标 (6)上传NC语言 (7)自动加工 五、实验注意事项 (1)G73适于凹凸曲线轮廓类零件的数控编程;

程序的循环结构(一)for循环(1)

2.4 程序的循环结构(一) ------ For-Next循环结构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时间:2017年4月24日下午第三节 授课教师:李通德 教学地点:计算机教室105 课题:程序的循环结构(一)---For-Next循环 一、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先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提出学习任务和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发现生活中已有的问题,思考如何联系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将学习到的知识与生活实际问题紧密联系起来。 整个教学设计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忽略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要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过程起促进和帮助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For-Next循环结构的一般格式和使用方法; (2)结合For-Next循环语句的执行流程图理解For循环结构程序的执行过程; (3)能对简单的For-Next循环程序进行分析和就具体问题使用For-Next循环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 2.过程与方法 (1)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创设情景,经历分析、实践、讲解、探究、归纳,通过循序渐进、层层深入,逐步深化对循环思想和执行过程的理解; (2)在教师提示下学生联系所学的知识点上机操作,进而完成知识的巩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所创设的悬疑式的教学情境、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以及所营造的教学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并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内容分析 《VB循环结构》是本章内容的一个重点及难点内容。For-Next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既需要前面知识的铺垫,同时还要学生打破之前的思维习惯,因此在讲授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要让学生多去实践、多去探究,让他们在主动学习中理解、体验和感受,提高自身的能力。 四、学生分析

复合固定循环指令G71

课题:《复合固定循环指令G71/G70》 授课人:李燕 知识目标 1、了解复合固定循环指令的功能及特点; 2、掌握G71/G70指令的功能、格式及参数; 能力目标 1、掌握用G71/G70指令编程的方法; 2、能用G71/G70指令编写复杂零件的加工程序; 教学重点:复杂零件的编程方法。 教学难点:复合固定循环指令G71/G70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 一、复习检查:G90指令格式是什么? 二、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当零件加工余量较大而形状简单的零件的编程方法,我们可以用简单固定循环指令G90,但是如果对于余量大而形状复杂的零件我们如何加工呢?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讲的复合固定循环指令G71/G70. 三、讲授新课: 复合固定循环指令的功能特点: 功能:可以将多次重复动作用一个指令来表示,系统会自动重复切削,直到加工完成。 条件:只需在程序中给出最终走刀轨迹及重复切削次数 应用:特别适合余量大且形状复杂的零件加工编程 常用指令 1、G71 外圆粗车循环指令 2、G70 精加工循环指令 一、外圆粗车循环指令G71 1、功能:只需指定粗加工背吃刀量、精加工余量、精加工路线, 系统便能自动给出粗加工路线和加工次数,完成粗加工。 2、格式:G71 U△d R e ; G71 Pns Qnf U△u W△w ; Nns ……; Nnf ……; 参△d:粗加工背吃刀量,半径值;一般钢件取1~3mm; 数 e :退刀量,半径值。一般取0.5~1mm; 含ns:精加工路线第一个程序段的段号; 义nf:精加工路线最后一个程序段的段号; △u:X方向精加工余量,直径值;一般取0.5mm,孔加工为负值 △w:Z方向精加工余量;一般取0.05~0.1mm; G71指令的运行过程 运行特点: 1、指令运行前刀具先到达循环起点; 2、指令运行中刀具依据给定的△d、e按矩形轨迹循环分层切削; 3、最后一次切削沿粗车轮廓连续走刀,留有精车余量△u 、△w; 4、指令运行结束,刀具自动返回循环起点; 二、精加工循环指令G70 1、功能:切除G71指令粗加工后留下的余量,完成精加工。

《C语言中的for循环》教案

《C语言中的for循环》教学设计 班级:计科软件对131 学号:124 姓名:李泽倩 日期:2016.6.12

《C语言中的for循环》教学设计 一、前端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C语言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计算机语言,学会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它在各高校计算机专业中既是其他课程的前期基础课,又是培养学生具有程序设计、调试能力的专业核心课程。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重中之重就是循环结构。而循环中的for循环是程序中运用最多的,它既是前面知识的延续,又是后面知识的基础。本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阐述for循环语句的教学方法和过程,使学生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格式、功能和特点及其在具体编程时的灵活应用。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大学生在智能发展上呈现出进一步成熟的特征。他们的思维有了更高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并由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他们观察事物的目的性和系统性进一步增强,已能按程序掌握事物本质属性的细节特征,思维的组织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独立性更为加强,注意更为稳定,集中注意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 二、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领会程序设计中构成循环的方法

2、能使用for循环语句编写C语言程序,并能运用for循环语句解决程序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C语言程序设计中for循环语句教学以行动导向教学为主线,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扩展―讨论―总结归纳―实践”的程序,过渡到知识应用和练习。 本次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通过课件把文字和图片有机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容易理解,学习效率高。在课堂讨论和实践过程中,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归纳总结学习内容,既有利于学习新东西,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重点的突破上,采用范例比较教学法,给出具体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典型的例子掌握知识,同时通过用while、do while语句的所编写的程序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快速的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 (三)情感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及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重点:C语言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程序中,要使用for循环语句进行程序设计,首先要求学生要掌握语句的基本格式,理解各个表达式的作用,以及执行过程,所以C语言程序设计中for循环语句的重点是“for语句的结构”。 教学难点:for语句的应用 学生掌握语句的结构和用法并不困难,难的是在实际的应用中那些时候该使用那种循环来解决问题比较简洁、高效,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for语句的应用”。 四、教学策略分析 (一)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给出主要内容。

简单固定循环指令G90

简单固定循环指令G90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要求掌握G90指令的格式、应用。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熟练应用G90指令进行工件的编程和加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自觉对所学知识总结、归纳的习惯和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积极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学习态度,勤于思考,善于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准确的归纳、应用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1、重点:G90指令的格式及意义。 产生原因:对新程序格式的不理解。 2、难点:G90指令的实际应用。 产生原因:初次学习,对程序的格式及意义印象不深。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 (1)G00、G01指令的格式和含义是什么? (2)阶梯轴的加工工艺是什么样的? 2、引入新题 本节课所讲的G90指令实际上是G00、G01指令的综合应用。尽管G00和G01指令是编程中的基本指令,但是加工阶梯轴的时候,用G00和G01指令太过烦琐,如果使用G90指令,会大大缩短数控程序的步骤。 3、新授内容 (1)、简单介绍: G90指令为外圆及内孔车削循环。 加工一个轮廓需要四个动作: ①快速进刀(相当于G00指令) ②切削进给(相当于G01指令) ③退刀(相当于G01指令) ④快速退回(相当于G00指令) 单一形状固定循环指令用一个程序段完成①-④的加工操作。 (2)、指令格式: 圆柱面车削循环:G90X(U) Z(W) F 圆维面车削循环:G90X(U) Z(W) R F 其中: X、Z为切削终点的绝对坐标值; U、W为切削终点相对循环起点的增量值; F为切削进给量,mm/r; R为车圆锥时切削起点与终点的半径差值。该值有正负号;若起点半径小于终点半径,R取负值;反之,R取正值。 (3)、应用与说明 应用:用于外圆柱面和圆锥面或内孔面和内锥面毛坯余量较大的零件粗车。 说明:①G90指令及指令中各参数均为模态值,一经指定就一直有效,在完成固定切削循环

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F O 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F O R循环语句 一、教材分析:本节是《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第二章第四节“程序的循环结构”中的内容。这一节的前面是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紧接FOR语句后面是DO语句和循环嵌套。本节课是FOR语句的初次学习,着重介绍FOR语句的基础知识:格式和执行过程,不涉及双重循环等较难的运用。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之一,是程序设计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掌握VB程序的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的程序执行流程,对条件语句有了较深的理解,并具有一定的算法基础和比较、归纳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3)能用for循环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进一步理解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教学重点: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编写简单程序。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六、教学环境:机房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由故事引出本节课内容: 阿基米德与国王下棋,国王输了,国王问阿基米德要什么奖赏?阿基米德对国王说:我只要在棋盘上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按这个比例放满整个棋盘64个格子就行。国王以为要不了多少粮食,可一个粮仓的米还摆不完一半的棋格子,全部摆满后,你知道排满棋盘全部格子有多少米吗?请根据你所学的数学知识列出式子。 学生回答:2^0+2^1+2^2+……2^64 那用vb程序怎样进行计算呢?引出循环结构。 2、新课讲授: 在实际问题中会遇到具体规律性的重复运算问题,反映在程序中就是将完成特定任务的一组语句重复执行多次。重复执行的一组语句称为循环体,每重复一次循环体,都必须做出继续或者停止循环的判断,其依据就是判断一个特定的条件,成立与否,决定继续还是退出循环。 举例说明: Fori=1To10 s=s+i

车削固定循环的作用、一般指令格式

车削固定循环的作用、一般指令格式 固定循环是预先给定一系列操作,用来控制机床位移或主轴运转,从而完成各项加工。对非一刀加工完成的轮廓表面,即加工余量较大的表面,采用循环编程,以缩短程序段的长度,减少程序所占内存。 固定循环一般分为单一形状固定循环和复合形状固定循环。 (一)单-形状固定循环G90 该循环主要用于圆柱面和圆锥面的循环切削。 1.外圆切削循环 1)指令格式:G90X(U) ___Z(W) ___F___ 刀具从循环起点开始按矩形循环,最后又回到循环起点。虚线表示按R快速运动,实线表示按F指定的工作进给速度运动。X、z为圆柱面切削终点坐标值,U、w为圆柱面切削终点相对循环起点的增量值。其加工顺序按1、2、3、4进行。 2)编程举例(略); 2.锥面切削循环 指令格式:G90X(U) ___Z(W) ___I___F___ I为锥体大小端的半径差。采用编程时,应注意I的符号,确定的方法是:锥面起点坐标大于终点坐标时为正,反之为负。 (二)复合固定循环 它应用于切除非一次加工即能加工到规定尺寸的场合。主要在粗车和多次加工切螺纹的情况下使用。利用复合固定循环功能,只要编出最终加工路线,给出每次切除的余量深度或循环次数,机床即可自动地重复切削直到工件加工完为止。它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外径粗车循环G71 它适用于圆柱毛坯料粗车外径和圆筒毛坯料粗车内径。△w是轴向精车留量;△u/2是径向精车留量。△d是切削深度,e是回刀时的径向退刀量(由参数设定)。(R)表示快速进给,(F)表示切削进给。 外径粗车循环的编程指令格式为(以直径编程): G71 P(ns)Q(nf)U(△u)W(△w)D(△d)F- S---T-- 程序段中各地址的定义为 ns--循环程序中第-个程序段的顺序号, nf--循环程序中最后-个程序段的顺序号, △u--径向(X轴方向)的精车余量(直径值); △w--轴向(z轴方向)的精车余量; △d--每次吃刀深度(沿垂直轴线方向即AA'方向); 上述程序指令的是工件内径轮廓时,G71就自动成为内径粗车循环,此时径向精车留量Au应指定为负值。G71只能完成外径或内径粗车。

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三等奖)

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三等奖) 教学案例基本信息表 一、教材分析:使用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之一,是程序设计的基础。这节课是循环语句的第一部分内容,教材只是通过一个应用题引出了循环结构,并应用for循环结构实现了程序和编写,没有给出其语句格式和执行过程。我认为这样会导致一些学生进行简单模仿,而不是真正的掌握和理解。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了FOR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理解循环执行过程,才能在实际应用中游刃有余。因此本部分内容分二节课完成,这节课主要讲for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及其执行过程,下节课再讲实际应用。 二、学生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二的学生,在高一下学期数学课上学过程序设计三种方法及流程图的画法,但没有上机实践。通过前面的学习对VB程序设计已有了一定的认知并且刚学习了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 三、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3)能根据实际问题确定程序中的循环变量、循环条件和循环体; 4)能用for循环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学生只有掌握了for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理解了其执行过程,才能在实际应用中得心应手。 教学重点: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确定程序中的循环变量、循环条件和循环体。 教材处理:教材上没有讲for循环语句格式,也没讲它的执行过程,直接讲了它的应用。若直接按教材上的来讲,学生不容易接受。很容易造成学生的简单模仿,而不是真正的掌握。所以先用一节课的时间讲for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执行过程。下一节再讲其实际应用。 五、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无网络) 六、教学过程:

for循环教案(上)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3次课循环结构(上) 教 学 环 节 时 间 / 分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媒体 作 业 点 评 反 馈 2 1.学生作业 2.本节课的主要 内容安排、学习目 标以及所用时间 安排 1.展示部分学生作 业并点评。 2.强调作业中需要 注意的问题及事 项。 仔细 听讲 解决上次课遗留 的问题,保证教学 效果。 vb6.0 编程工 具 课 程 导 入 4 学生的程序代码 分析 与学生一起分析某 学生的程序代码, 引导学生进行改 进。由此引出for 循环。 情况一:教师改进 并讲解for循环。 情况二:有学生提 前学习并使用了 for循环【请该同学 写代码,并运行】, 其他同学思考,为 什么? 接着教师讲解,或 者写代码的同学讲 解for……next语 句 思考, 写代 码。 从学生自己的作 业出发,自然地引 出本节课的新内 容。 vb6.0 编程工 具

新课讲解For……next循环 结构语句的语句 格式,各项的涵 义,语句的执行过 程及其作用。 讲解for……next 语句,并PPT/黑板 板书循环结构的 执行过程、作用 通过详细讲解使 学生接受新知识。 PPT/黑 板 范例强化For循环的使用: 1.改变上下界 2.上下界和step 同时改变 1.展示案例“魔法 士兵整队”运行效 果。 2.让学生思考,该 如何实现第一个功 能?请学生思 考,如何实现第二 个功能(改变上下 界)? 3.请学生思考,如 何实现第三个功能 (改变上下界和 step)? 学生 思考 并说 出实 现方 法。 通过对范例的分 析和探究的过程, 加深对for循环 执行过程的理解, 并体会for循环 中循环变量给程 序带来的变化,体 会循环的使用方 法和作用。 效果检测5 for……next语句 实现的 1*2*3* (20) 乘计算 给学生布置任务: 使用for……next 语句计算 1*2*3* (20) 乘积。 自主 完成 程序 编写: 累乘 检查学生对for 循环的掌握情况, 并通过练习增强 学生的学习效果。 拓展提升6 案例“乘法计算 器”程序的简单分 析 inputbox函数 for语句与if语 句嵌套使用 1.展示案例“乘法 计算器”运行效果 简单分析: 介绍 inputbox函 数;for语句与if 语句嵌套使用 思考该案例使用for 循环与if语句的 嵌套结构,将以前 的知识与新知识 结合,达到拓展和 提升的效果。 PPT课 件/ VB6.0 编程工 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