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TA 长德新区整体城市景观设计方案

金华婺城新区中心区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研究层次 城市设计可分三个层面进行:宏观城市设计、中观城市设计和微观城市设计。本次完成的成果涵盖的内容主要是中观层次的城市设计,其研究范围是金华市婺城新区中心区;其次,还将对其重要地段与节点进行微观层次的初步设计与研究。 城市设计研究内容 将城市自然景观、城市人工景观、城市人文景观这三部分内容从总体功能布局、道路交通、绿地系统、空间景观、景观风貌、建筑景观引导、地标与景观视廊、城市天际线、城市夜景、街道设施等方面作出安排。 主要成果 ·城市设计图则 城市设计导则 比例为1:1000~1:2000的模型

城市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6月8日); 日) 金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 婺城新区发展战略规划》(2003年7月); 婺城新区(中心区、高教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3年7月)。 婺城新区(中心区高教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月) 国家相关规范及金华市政府和规划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和设计要求。

项目阶段 第一阶段:亦就是目前的工作阶段,根据婺城新区(中心区、高教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城市设计意向,深入研究中心区城市设计理念以及建筑群体与开敞空间组织、天际线及制高点、景观视廊、水景与绿化,并初步提出两个城市设计概念性方案。 第二阶段:在本次提出的概念性方案基础上深化,综合、深化城市设计方案。第阶段在本次提出的概念性方案基础上深化综合深化城市设计方案 第三阶段:根据方案修改意见,完成本次城市设计成果。

我国城市设计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主要有: 指导思想片面,观念滞后。就空间论空间,只注重物质空间的外形,城市空间缺少内涵,缺少个性。 不注重地域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提取。造就千城一面的毫无个性、难以分辨的众多乏味的城市。 形象定位模糊,主题不突出。没有对当地文脉、城市性质以及影响城市形象的内外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城市形象模糊不清,主题不突出。 重设计轻保障,重局部轻系统。城市设计可操作性差,城市景观杂乱无章。

园林景观设计常用规范方案汇总

园林景观设计常用规范摘抄 一、《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 第4.3.2条硬底人工水体的近岸2.0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m,达不到此要求的应设护栏。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0m范围以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5m。 第4.3.3条溢水口的口径应考虑常年降水资料中的一次性最高降水量。 第4.3.4条护岸顶与常水位的高差,应兼顾景观、安全、游人近水心理和防止岸体冲刷。 第5.1.2条园路宽度宜符合表5.1.2的规定。 园路宽度(m)表5.1.2

第5.1.3条园路线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物、铺装场地及其它设施结合,形成完整的风景构图; 二、创造连续展示园林景观的空间或欣赏前方景物的透视线; 三、路的转折、衔接通顺,符合游人的行为规律。 第5.1.4条主路纵坡宜小于8%,横坡宜小于3%,粒料路面横坡宜小于4%,纵、横坡不得同时无坡度。山地公园的园路纵坡应小于12%,超过12%应作防滑处理。主园路不宜设梯道,必须设梯道时,纵坡宜小于36%。 第5.1.5条支路和小路,纵坡宜小于18%。纵坡超过15%路段,路面应作防滑处理;纵坡超过18%,宜按台阶、梯道设计,台阶踏步数不得少于2级,坡度大于58%的梯道应作防滑处理,宜设置护栏设施。 第5.1.6条经常通行机动车的园路宽度应大于4m,转弯半径不得小于12m。 第5.1.7条园路在地形险要的地段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第5.1.8条通往孤岛、山顶等卡口的路段,宜设通行复线;必须沿原路返回的,宜适当放宽路面。应根据路段行程及通行难易程度,适当设置供游人短暂休憩的场所及护栏设施。 第5.3.3条通行车辆的园桥在正常情况下,汽车荷载等级可按汽车-10级计算。 第5.3.4条非通行车辆的园桥应有阻止车辆通过的措施,桥面人群荷载按3.5kN/m2计算。

小区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居住小区方案设计说明 指导老师: 设计者: 一.概况 1.区位条件:该基地位于南方某发达城市新城区,规划土地使用性质为居住用地,规划用地总面积为10公顷,其中可建设用地面积为10公顷。该基地地形平坦,基地内现有部分闲置建筑,多为一层砖混结构,建筑质量较差,规划予以拆迁。该基地四周均为规划的城市道路,东侧紧邻城市绿地,并有一河道从东侧经过,其余各册均为规划中的居住用地。 二.目标: 重塑和提升区域市环境及城市空间,打造城市内标志性居住社区。 三.规划设计依据: 1.本地块规划设计(土地使用)条件 2.规划建设法规文件 3.业主的相关要求 4.数字地形图 5.国家相关的主要设计规范 a 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GB50180-93) b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c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d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e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 f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I6-87.2001年) g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二.设计理念: 设计遵循高品质及现代化的整体构念,强调居,商,景的一体化整合。从对用地现状环境特质的充分分析入手,结合地形的特点,合理安排用地分块及空间形态,功能及交通设计,形成有机秩序。层次丰富的空间序列。形成以下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以自然的生态为思考,以人文空间为参照点,塑造各具形态的居住空间。 2.关注小区公共空间的构合,以烘托小区的“大客厅”功能。 3.注意小区整体环境及空间序列组合及构成,围绕中心区和景观,交通轴线,通过建筑与景观,绿化的纵横穿插,住宅高低错落,景观节点的精心营造。配套设置的科学安排,人,车行系统的合理组织,绿化景观的巧妙梳理,为之提供了具有良好通顺,合理,宜人景色的均好性居住环境。

室外配套景观绿化技术标

一、编制说明、内容及范围、依据 (一)、编制说明 我单位承建本工程的指导思想是:以顾客为中心,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遵守国家有关法规,信守承诺,履行合约,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该项目的各项目标。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具体措施确保结构安全,满足使用功能,消灭质量通病,创造绿色环保型的精品工程;精品工程保质量、科学管理促工期、周密策划保安全、统筹协调顾大局。 (二)编制内容及范围。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招标文件的要求,本技术标分九部分。 一、编制说明、内容、范围及依据 二、工程概况及特点 三、工程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四、安全生产目标及保证措施 五、文明施工目标及保证措施 六、计划开竣工时间、总工期、进度目标及保证措施 七、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措施 八、施工方案及保证措施 九、附录 (三)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2、《山东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条例》 3、《青岛市工程结算资料汇编》 4、《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5、《*****经济适用房景观绿化施工工程图纸》 6、《*****经济适用房景观绿化施工工程招标文件》

7、《*****经济适用房景观绿化施工工程图纸招标答疑文件》 8、现场勘踏。 二、工程概况及特点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主要内容为:1、绿化种植,景观道路、铺装,景观照明,小区路灯,绿化灌溉,围墙,大门,门卫。2、小区内苗木栽植、景观小品及其他设施,包括种植土换填、景观地形塑造、乔木、灌木、地被及草坪栽植养护、景墙、花架、花钵、廊架、景石、汀步、坐凳、健身设施等。 (二)工程特点 工期120天,具体开竣工时间以合同为准。 三、工程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一)质量目标:在合格的基础上积极创造优良工程,符合国家现行各项标准和规范。 质量方针:创造精美工程,提供满意服务。 (二)工程质量保证总体措施 本工程将以项目经理部的形式建立组织严密完善的职能管理机构,按照我单位保证质量体系正常运转的要求,依据分工负责,互相协调的管理原则,层层落实职能、责任,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保证在整个工程施工生产过程中,质量保证体系正常运作和发挥保障作用。 1.质量保证措施:成立质量领导小组,设专职质检员,配备1名市政二级建造师作为项目经理,施工单位领导亲自抓质量,使整个工程的质量保证形成项目经理负责制、质检员检查制、施工员工序控制的三级网络体系,负责全部绿化工程建设、管养。开工之前组织施工单位领导及工程技术人员勘察现场,全面领会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构思,全面贯彻各项技术管理要点,强化各级施工员质量意识,从思想上认识到质量的

水晶城一期室外景观绿化及配套工程技术标部分

水晶城一期室外景观、绿化及配套工程 投标文件 项目名称:水晶城一期室外景观、绿化及配套工程 投标文件内容: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投标人:(盖公章) 法定代表人 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盖公章)日期: 2010 年 4 月 12 日

目录 第一章技术标书总说明 第二章施工组织设计 一、施工技术方案及具体施工方法说明 二、施工技术措施 三、施工进度计划及确保计划实施的措施 四、养护期方案及养护期人员安排 五、安全、文明、质量施工措施 六、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和技术力量配备及劳动人员安排计划表 七、施工用水、电需求计划及主要材料进场计划 八、施工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九、进场施工总承包人须提供配合事项 第三章投标单位资质及本工程拟派项目经理和主要人员等基本情况 一、拟派驻本项目的项目经理及相关管理人员基本情况 二、投标单位近二年已完类似工程汇总表 三、正在履行的合同一览表

第一章技术标书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常州水晶城一期室外景观、绿化及配套工程 2、工程建设地点:常州市青洋路2号地块东侧 3、建设单位:常州裕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4、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暂估) 5、工程质量等级:合格 6、工程主要内容:土方堆坡、清水平台、苗木种植、硬质铺装及小品(含雕塑)、水电 和钢结构安装工程等。 7、工程承包方式:实行包工、包料、包工期、包质量、包安全、包文明施工的承包方 式。 二、工程概况总体说明 6、水晶城一期室外景观、绿化及配套工程位于常州市青洋路2号地块东侧,主体结构 已落脚手、场地除土方缺少,其它施工条件已经具备。 此项工程贵公司若能交给我司承建,我司保证以高度的责任心,精心组织施工,一定倾力打造出一个高标准、高质量的优质工程,以回报贵公司对我司的高度信任。 三.施工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的分析 (一)施工有利条件 1.施工现场紧邻交通主干道,交通便利,有利于材料的运输,方便采购及运输管理。 2. 施工用水、用电的接驳点由总承包单位提供,管道、管线、容量的布置由总承包单位统一安排。 (二)施工不利条件 榉树、栾树、朴树等落叶树为非季节性种植而且规格较大,必须采用特殊种植措施。 四、主要参照的标准、规范以及相关资料 水晶城一期室外景观、绿化及配套工程的施工将严格按照下列质量验收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及养护管理: 1.《水晶城一期室外景观、绿化及配套工程、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及答疑文件》 2.《园林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DG/TJ08-701-2000 3.《园林植物栽植技术规程》 DBJ08-18-91 4.《草坪建植和草坪养护管理的技术规程》 DBJ08-67-97 5.《大树移植技术规程》 DBJ08-53-96 6.《园林植物养护技术规程》 DBJ08-19-91 7.《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等级标准》 DG/TJ08-702-2005

景观绿化铺装技术标

目录 1. 综合说明 2. 施工方案布置、临建布置及选材明细 3.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4. 质量保证措施平面布置 5. 安全保证措施 6. 文明施工现场措施 7. 劳动力配备及施工机械、设备、材料的配备情况

1. 综合说明 该工程为某某公司建设的某某某某xxxxXK目园林景观工程。其总面积约为50000 m20 1.1 编制说明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范围,是以发包单位发放的工程量清单及电子版图纸为依据0铺装工程包括如下施工内容:道路等铺装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0我们在接受招标文件提出的质量和技术要求的同时,严格按照国家质量标准和河北省有关质量规定进行0 在本工程施工中将实行精品目标管理,确保本工程达到合格工程验收标准,并配合总承包单位争取鲁班奖0 1.2 编制依据 工程技术文件: 《某某xxxxx 项目园林景观工程》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某某xxxxx 项目园林景观工程》工程施工招标答疑文件; 某某某某xxxxx 项目园林景观工程施工图纸; 相关规范: 《城市绿化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T82-99 ); 《工程测量规范和条文》 (GB50026-93);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 (GB50194-93); 《工程测量规范》(GBJ50303-2002 ;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 ;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范》(DBJ01-26-2003) 0 相关标准: 《建筑工程安全检查标准》 ( JGJ33-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 GBJ301;0 相关规程: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DBJ01-51-2003;0

(完整word版)广州白云新城城市设计深化方案介绍

广州白云新城城市设计深化方案介绍 白云新城城市设计深化方案已经于近期编制完成。08年的这个时候,近十家国内外著名的规划设计单位聚集广州白云山西麓,参加白云新城城市设计方案竞赛,为广州的重点地区未来发展前景出谋划策,城市设计方案竞赛产生了两个优胜方案,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分析白云新城的区位特征,综合考虑白云山的生态功能与景观引入,对用地规划、景观保护、交通规划和经济分析等进行了重点研究。经过多轮专家咨询和修改论证,最终编制完成了城市设计的深化方案。 一、白云新城的城市设计范围及重点 白云新城地区的范围是:北至黄石路,东至白云大道,西至机场高速,南至北环高速路,用地面积9。22平方公里。核心区为围绕旧机场跑道周边地区,面积约2.79平方公里,本次白云新城城市设计深化方案,以此核心区为重点展开。 二、城市设计的背景和意义 深化方案体现了广州建立现代服务业体系和建设宜居城市的“首善之区”的新要求。落实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按照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南方经济中心,努力成为世界文化名城和现代国际城市”的总体要求,构建空间布局合理、层级结构清晰的功能分区,建立层级有序、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城镇公共中心体系,实施“建设宜居城市、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公共交通系统”的中调战略,明确白云新城等重点地区的发展定位与承担的战略职能。白云新城作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首善之区”、宜居城市后规划的第一个城市新区,展现广州“首善之区”的重要地区、宜居城市的示范与规划设计的样板。 三、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将纳入到白云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方案中 为落实“生态优先、宜居为重”的城市建设总体要求,将白云新城打造成为宜居城市的示范新区,对白云新城原有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调整就显得尤为迫切。白云新城城市设计就是这次规划调整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本城市设计依据新的发展定位和要求,重点对城市空间形态的进行研究,对建筑物的形体、高度、天际线等进行严格控制,高标准地规划绿地系统、视线通廊、交通和步行系统等。为实现“强化编制、细化设计、简化管理”的规划编制目标,城市设计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已同时纳入到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中,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完成后,规划部门将依法、依程序进行公示,并于4月底提交规委会审议,待市政府批准后成为法定规划管理文件,以保障规划的实施。 白云新城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成为法定规划,是规划部门依法审批的依据。在白云新城市将按照法定规划进行管理,凡是违反法定规划,突破规划指标的建筑,规划部门都不会受理。科学规划、民主规划、依法规划是我们规划编制与管理工作的方向,这将大大提高规划审批效率,并杜绝规划审批的权利寻租空间,达到保障规划有效实施的目的。

(完整版)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经典规划方案——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经典规划方案——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 城市公园景观不仅是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座城市风貌的 基本体现。在进行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时,设计师们应尽可能的营造和谐原 生态的景致。 作为中国最优秀的滨水景观设计专家、城市旅游度假新模式的倡导者,毕 路德在建筑景观方面,以创造独特“意境”体验的能力著称。由毕路德首创的 以城市公园为核心的旅游度假规划新模式,运用匠心独运的设计为城市挖掘“可记忆的一面”,令景致虚实相生、底蕴丰厚,吸引游人流连其中。下面, 以刚刚作为中国首个景观作品入围了“2015英国WAN Waterfront滨水设计大奖”的经典公园景观——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为例进行分析。 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 项目名称:银川艾依河滨水景观公园 项目面积:212000平方米 项目客户:银川水务局 设计单位:毕路德 景区面积:192000平方米 项目地点:中国宁夏银川 项目主创:杜昀 完成时间:2014年3月 项目概况: 银川艾依河滨水景观公园基地位于银川市金凤区东北部,紧邻城市新区, 北起唐徕渠,南到贺兰山路,东临海宝公园,西至亲水大街,位于交通黄金焦 点上。滨水优美休闲空间是每个城市的梦想,艾依河正是实现这种梦想的地方。但项目面临的现状却是粗糙的城市滨水区域,不仅水和城市割裂,未能实际解 决城市的环境问题;而且滨水景观只作装饰存在,没有建立多元的体验体系,

毫无无人气;定位不全面,只考虑简单的城市配套性质,对城市影响力的提升无能为力。 规划设计方案: 在进行规划设计中,毕路德的设计理念从融合地域特色、凸显生态低碳、以人为本三大主题核心入手,立意于银川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结合,采用较为抽象的手法来表达主题设计理念。由金凤栖水、塞上奇观抽象出来的折线造型阐述公园现代游憩体验的主体空间结构。创造先进的设计体验及优越的城市形象,营造一条视觉享受和生态休闲的记忆性景观地标。 通过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打破绿化隔离,拉近亲水距离,形成一个水城交融、展示城市魅力的舞台。将其打造成中国西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城市轴线,形成银川面向世界的形象窗口与最靓丽的城市名片。 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平面设计图

园林景观工程技术标

目录 第一章、综合说明 (03) (一)、工程简介 (03) (二)、编制依据 (04) (三)、编制原则 (05) 1、安全第一的原则 (05) 2、优质高效的原则 (05) 3、方案优化的原则 (05) 4、确保工期的原则 (05) 5、科学配置的原则 (05) 6、合理布的原则 (05) (四)、编制范围 (06) (五)、现场条件 (06) (六)、气象条件 (06) (七)、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情况 (06) 第二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 (07) 第三章、劳动力计划 (09)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 (10) 第一节、施工进度安排依据 (10) 第二节、施工进度计划 (11) 第五章、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14) 第六章、施工方案 (15) 第一节、总体定位放线 (15) 第二节、土方工程 (15) 第三节、垫层工程 (18) 第四节、砌体工程 (21) 第五节、钢筋工程 (23) 第六节、模板工程 (25) 第七节、砼施工方案 (26) 第八节、铺装工程 (28) 第九节、人工水景工程 (30) 第十节、置石方案 (31) 第十一节、园林排水工程 (32) 第十二节、给水系统工程 (33) 第十三节、电气安装工程 (35) 第十四节、绿化种植工程 (38) 第七章、应急处置机制方案 (48)

第八章、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51) 第一节、充足前期工作 (51) 第二节、劳动力资源的保证措施 (51) 第三节、机械设备的保证措施 (51) 第四节、我方供应材料的保证措 (51) 第五节、组织措施 (52) 第六节、技术措施 (52) 第七节、管理措施 (52) 第八节、外围保证措施 (53) 第九章、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54) 第一节、质量控制要点 (54) 第二节、质量保证措施 (56) 第十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63) 第十一章、各工序协调措施 (67) 第十二章、地下管线、地上设施、周围建筑物保护措施 (69) 第十三章、冬雨季施工措施 (71) 第十四章、施工现场文明及环保维护措施 (74) 第十五章、工程交验后服务措施 (77) 第一节、保修、保活期 (77) 第二节、服务方式..........................................................................................v (78) 第十六章、现场管理组织机构 (79) 附件: 附件一、施工总平面 (81) 附件二、临时生产生活设置平面图 (84) 附件三、主要材料进场计划表 (85) 附件四、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86) 附件五、施工进度监测系统 (87) 附件六、施工进度调整系统 (88) 附件七、劳动力计划表 (89)

德阳市概念规划和新区城市设计综合方案简介

德阳市概念规划和新区城市设计综合方案 简 介 一、概况 德阳市概念规划和新区城市设计综合方案,是在2012年3月份由五家单位提供的竞标方案的基础上,由广州科城规划勘测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山大学联合体,进一步提炼、深化、总结后整合而成。 二、德阳城市发展定位 “古蜀文明之都”、“东方智造之城”、“绿色温情德阳”。 三、德阳发展目标 “世界新能源重装产业中心”、“中国第四极智造引擎”、“成都大都市圈北翼极核”、“绿色新田园城市”和“古蜀文化旅游名城”。 四、方案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高度概括了德阳战略发展的核心思路 (一)宏观:“跳出德阳看德阳”-德阳市市域战略规划 1.在成渝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中国经济第四极的背景下,应对天府新区,提出的宏观战略思想: (1)“一体两翼、成德同城,全力打造北翼核心区”,在成都北翼中强化德阳核心地位。 (2)“成德同城、交通先行”、“八脉纵贯、跨界生活”。 2.构建“全域德阳”,强化城镇群竞争力和凝聚力,建立

“1+5+X”组团城镇群市域城镇体系结构和“三环五廊”市域空间结构。 3.进一步强化德阳主导产业的支撑体系,突显市域产业特征,以低碳可持续为目标实现新型工业化。弘扬“三星堆文化”、“三国文化”、“德孝文化”,突出工业立市、文化强市。 4.城市宏观景观风貌特征:“双龙戏珠”、“山水相依”。 (二)中观:“拉开布局,构建大德阳”-德阳市两大新区概念规划 力争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200万,用地规模控制在200平方公里。 1.中心城区: (1)空间拓展方向:“北延、东进、南联、西调”,近中期发展重点:向北向东; (2)空间结构:“一主轴、两廊道、三核心、四次轴”(一主轴:绵远河城市发展轴;两廊道:石亭江生态廊道、龙泉山生态廊道;三核心:大城北综合服务核心、中心城区传统服务核心、南部产业服务核心;四次轴:城北综合城市发展次轴、长江路城市发展次轴、金沙江路城市发展次轴、城南产业发展次轴); (3)生态结构:“绿、泽、田、园”为特色,构建“山水相依、城田交融”的生态体系。点线面相结合,形成“一脉一核三廊五心多点”的“指状城市”空间形态与生态格局(一脉:龙泉山生态绿脉;一核:三星湖生态核;三廊:绵远河、石亭江、鸭子河,以及区域性交通防护廊道等组成的生态廊道;五心:三星

小区景观方案构思

小区景观方案构思 一、项目简介 本项目位于马鞍山市江东大道与印山路交叉口西南角,占地165亩,规划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项目定位为中高档智能化小区。 二、小区园林景观的基本功能 我们认为,一个楼盘小区的园林应满足以下基本功能: A、园林生态功能 满足人们对绿色环境的要求,达到景观环境在视觉效果上的清新、优雅、舒适、宜人,调节小区的气候环境,改善小区的空气质量,维持小区内环境的生态平衡。 满足小区总体布局各层次对绿化的要求,从中心花园到宅间绿地,层次分明,步步有景。 保证长年见绿,力求四季有花。以绿色植物为主,适当点缀部分落叶植物和秋冬季有色彩、林相变化的植物,使人在小区能充分感受到季节的变化,表现出不同季节的园林美。 将绿色生态的理念融合到居民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做到推窗见绿、户户有景。

B、休闲活动功能 注重园林景观的可参与性,在小区内设置一定的硬质景观、共享空间,为小区居民提供足够的休闲、交往、活动的场地,营造和谐、友善、温馨的人际关系氛围。 满足无障碍要求,具体包括: 残疾人无障碍,如有台阶的地方同时设置坡道,使轮椅可通达。 老人无障碍,如台阶高度适宜,方便老人行走。 儿童无障碍,提供大量的儿童游乐设施和活动场所,以利于儿童的心智健康成长,并考虑儿童活动的安全性,如游乐设施增加保护装置,防止儿童摔伤、撞伤、夹伤、刺伤;水景深度适宜,可供儿童嬉戏,又可防止儿童溺水。 运动无障碍,提供大量的运动场地,所有设施都考虑方便运动,如路肩做成园弧形,方便溜冰、滑板、单车等运动。 C、景观文化功能 提升园林景观的文化品位和内涵。 例如结合“曲水流觞”等有关水的典故,在小区园林中设置景点,使其具备观赏性、参与性、和艺术性,同时富于文化内涵。在小区内设置一些有教育意义的雕塑、小品,寓观赏性、游乐性

行政中心区域方案设计说明

行政中心区域方案设计说明

诸暨市行政中心区域方案设计说明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2004.05. 前言 纵观整个世界,城市中的各种核心区域一直以来对城市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城市和地区在其发展过程中时刻都会受到其主要城市核心的影响。由于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而引起城市核心的基本转变以及功能分化,正在对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和物质条件的变化产生着根本性的影响。 行政区域,尤其是行政中心,已经成功地获得了新的传播方式,从而与经济、文化的发展取得了密切的联系。传统的影响全球的政权独尊的因素,诸如一些历史的限制因素,例如地位、财力、级别和制衡等,已经被与时并进的新行政模式所取代。在这种新模式下,效率成为衡量政府的标准,行政区域的优劣在于是否处理好政府与市民的关系。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城市和地区已经在城市核心的定位和发展的开始阶段就取得卓著的效率,行政中心区域是城市在高速发展与建设阶段使政府获得高效率和统筹优势的一个卓有成效的方式。 从本质上说,诸暨市行政中心区域是诸暨在浙江地区、长三角乃至全中国范围内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地位的重要举措之一,必须承认多年以来,成为地区性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城市往往都需要通过建设高水平的行政管理体系来完善城市的整体功能。 诸暨市行政中心区域位于诸暨城关的东部约122公顷的区域,行政中心区域要把行政、文化、金融等功能通过区域规划建设合理的结合起来,其中,行政中心要作为体现这一意图的标志。

行政中心区域的设计必须体现出具有特色的,反映城市历史与文化的,亲民高效的复合特性。 本方案试图表达出行政中心区域的发展的大致意向,我们要感谢项目的发起人——诸暨市规划局,他们诚挚地邀请我们参与行政中心区域的概念规划设计,感谢他们所给予的技术上的支持。希望诸暨市行政中心区域在未来的日子里可以成为一个长江三角地区的主要政治、文化中心,我们希望为行政中心区域的更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1.0规划背景分析 1.1城市概况 诸暨市地处浙江中部内陆,建成区面积21.8平方公里,人口逾16万,规划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35万,属于现代化中等城市的行列。诸暨地形以丘陵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浦阳江贯穿南北,东白山、龙门山造就了东西部的丘陵起伏,北部湖田平坦,中部城区为河谷盆地。 诸暨连续三届跻身“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经济总量进入“浙江省十强县(市)”行列。诸暨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块状特色产业与大企业大集团交互辉映,已形成了袜业、五金、珍珠、服装、贡缎等在全国知名度的区域性特色产业。 诸暨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西施传奇故事和五泄秀美景色闻名遐迩。

宜昌新区城市设计 案例分析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宜昌新区城市设计 宜昌山环水绕,城乡辉映。新区规划面积22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105平方公里(江北60平方公里、江南45平方公里),保留山体、河流水系等不可建设用地约115平方公里。整体与自然相得益彰,让现在的都市快节奏带来的紧张感得以放松。 宜昌新区将紧紧依托现有建成区,实施渐进式拓展,以长江为发展主轴,形成“一带、多廊、十片、多中心”的结构布局。“一带”,即形成沿江发展带;“多廊”,即建成多个城市发展廊道;“十片”,即开发十个功能片区;“多中心”,即以卷桥河会展中心为核心,形成江南中心,以中央商务区为引导形成东站中心,与老城中心形成“三心”

鼎立格局。在设计中主要强调低碳生态,特色发展。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新区开发的突出位置,贯穿到新区规划、建设和管理每个环节,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统筹编制区域生态环保、水系规划,建设绿色长廊、生态林地、风景园林,疏浚、美化水体,开发低碳生态化社区,打造城市特色和个性。宜昌新区涵盖了宜昌国家级高新区、三峡旅游度假区、三峡物流园等重点园区,辐射带动枝江、宜都、当阳、夷陵等省级工业园,在宜昌建设“沿江万亿经济走廊”中处于龙头地位。建设宜昌新区,有利于促进人口、产业、基础设施、生产要素合理集聚,提高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推动宜昌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南面城区设计的重点在于政府设计以及一些城市基础设施。 俯瞰长江,设计师运用有机结构设计了宜昌新区总体规划。博物馆的构造,展览中心的规划,以及其他一些配套设施位于城市南部,以此向中国发明丝绸织布机的嫘祖致敬。

独一无二的外观,全部覆盖的是参数化的编织。铝管的直径在这一设计中加强了这样的外观效果。它还提供了一个实用功能,在文化中心内部,游人们可以欣赏到发光的卷轴型画廊,中间还适当的穿插着观众席和展览空间。 一个池塘河曲系统贯穿整个地址,在这里它作为雨水收集系统的一部分,旨在充分利用宜昌湿润的亚热带气候。整个宜昌地区的总体规划

(完整版)园林景观投标技术标

___________项目景观工 程施工 投标文件 (技术标) 投标人: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

日期: 2016年1月16日 目录 一、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况 2、质量保证体系 3、质量管理职责 4、质量监督体系 5、施工方案 6、施工方法 7、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8、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9、施工重点、难点的控制措施 10、冬、雨季施工措施 11、减少扰民、降低环境污染和噪音的技术组织措施 12、地下管网及地下地上的设施的保护措施 13、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及安全生产体系 14、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15、石材返碱的处理工艺 附表1: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 附表2: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3: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表4:施工总平面图、临时用地表 二、项目管理班子配备情况 附表5:项目管理班子配备情况表 附表6:项目经理简历表及工程业绩 附表7:项目技术负责人简历表及工程业绩

附表8:项目管理班子配备情况辅助说明资料 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项目景观工程施工 ◆工程地点: ◆质量标准:合格 施工工期限:计划开工时间:暂定2016年3月1 日 计划竣工时间:暂定2016年6月30 日具体以开工令为准。 ◆工程内容:园区内所有景观道路铺装及绿化工程,包括但不仅限于绿化种植工程、道路 铺装工程、景观小品、树池、园区大门门柱施工、自行车棚基础施工、水系(含给排水)、景观给排水、庭院照明等全部工程,详见景观施工图纸。 ◆二、质量保证体系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按GB/T19002-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施工,加强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并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质量标准和法规及沈阳市地方性质量文件。同时,加强项目质量管理、规范管理工作程序,不断完成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达到预期质量目标。严格执行《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确保一次交验达到优良工程。 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质检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工程质量领导小组。施工质量组织体系见下图: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一.济宁市北湖生态新城总体规划设计分析 1.规划定位为:济宁城市的主中心,全市的行政商务中心、科教文化基地、休闲 度假胜地、生态宜居新城。 2.城市总体定位为:一个以水为特色的城市中心区;城市空间定位为:一个城水交 融、生活生态和谐的城市生态新区。 3.主要职能:济宁主城的新城中心,以旅游度假为中心、行政服务及商务办公为 主线,居住生活为支撑的城市新区。 4.用地规模:北湖生态新城规划总用地约97平方公里,行政辖区用地面约57平 方公里,其中滨湖路以南的度假区用地约25平方公里,滨湖路以北的区域除去水域的建设用地约32平方公里。即除绿地面积9平方公里,其他建设用地23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6平方米。 5.规划的总体功能结构为:一轴一带系两区、四心绕一湾。 ?一轴:城市发展主轴:是沿北湖路由老城中心往北湖延伸的城市发展轴。是城 市核心发展轴,重点发展综合服务功能。 ?一带:是京杭古运河文化发展带。是济宁运河文化遗产和旅游产业的重要空 间,也是本片区的特色之一。 ?两区:北部的城市建设区与南部的北湖度假旅游区。 ?四心绕一湾:行政中心、商业中心、文体教育中心、旅游度假服务中心四个城 市中心围绕北湖湾布置,共同构筑济宁滨湖城市中心区。 6.片区发展策略 ?01片区:铁路北片区,规划范围日荷铁路以北,荷花路以西,梁济运河以东, 北到规划界限。规划用地面积1.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0.9万人。该区是产业转移区,近期逐步将规划区的工厂转移到该区,适当发展无污染工业,作为近期的经济支撑。 ?02片区:荷花片区,规划范围东起北湖中路,西至济安桥南路,南起高压走 廊, 北至日荷铁路。规划用地面积3.7平方公里,规划人口4.2万人。由于该片区邻近老城区,是近期重点建设的居住区,包括安置和部分房地产开发。 ?03片区:文体片区,范围由东起北湖中路,西至梁济运河,南起外环路, 北至 高压走廊。规划用地面积5.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1万人。该区以高教园区及文体中心为重点,建立济宁文化体育设施基地。 ?04片区:古运河西片区,规划范围东起京杭古运河,西至北湖中路,南至外 环路。规划用地面积2.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7万人。本片区以运河文化为中心,建设济宁运河之都的风貌。 ?05片区:古运河东片区。规划范围东起洸俯河,西至京杭古运河,南起礼贤 路,北到规划边界。规划用地面积5.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8.0万。该区是近期居住重点建设区域,沿古运河建设运河文化区。 ?06片区:南环片区,规划范围东起洸俯河,西至京杭古运河,北起礼贤路, 南到望湖路。规划用地面积2.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6万人。是发展居住为主的区域。 ?07片区:北湖湾东片区。规划范围北起外环路,南至北湖北堤;东临洸俯河, 西至经北湖路。规划用地面积4.3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3.1万人。商业金融业为核心,完善配套居住。传承运河文化精髓,将石佛村打造为“江北

园林景观方案设计

园林景观方案设计 景观设计是多项工程相互协调的综合设计,就其复杂性来讲,需要考虑交通、水电、园林、市政、建筑等各个技术领域,我们看看下面的园林景观方案设计吧! 园林景观方案设计各种法则法规都要了解掌握,才能在具体的设计中,运用好各种景观设计元素,安排好项目中每一地块的用途,设计出符合土地使用性质、满足客户需要、比较适用的方案。景观设计中一般以建筑为硬件,绿化为软件,以水景为网络,以小品为节点,采用各种专业技术手段辅助实施设计方案。从设计方法或设计阶段上讲,可简单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构思是景观设计最重要的部分,也可以说是景观设计的最初阶段。从学科发展和国内外的实践来看,景观设计的含义相差甚大。我们这里认为,景观设计是关于如何合理安排和使用土地,解决土地、人类、城市和土地上的一切生命的安全与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它涉及区域、新城镇、邻里和社区规划设计,公园和游憩规划,交通规划,校园规划设计,景观改造和修复,遗产保护,花园设计,疗养及其他特殊用途等很多领域。同时,从目前国内很多的实践活动来看,景观设计着重于具体项目本身的环境设计,即狭义的景观设计。两种观点并不相互冲突。 基于以上的观点,我们认为无论是关于土地的合理使用,

还是一个局部的景观设计方案,构思都是十分重要的。 构思首先考虑的是满足其使用功能,充分为地块的使用者创造、规划出满意的空间场所,同时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尽量减少项目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干扰。然后,采用构图以及下面将要提及的各种手法进行具体的方案设计。 1、草图法 草图法的特点和作用 在运用草图法进行构思的过程中,可以捕捉灵感、自由发挥、不受约束。 能将自己的想法较明确地表达出来,也可以随意修改。 2、模仿法 模仿法的核心在于通过别人的想法、构思,激发自己的灵感。 模仿法在仿生学领域的应用:模仿鹰眼的成像原理仿制出来的微型照相机、摄像机自动调焦的摄像头等;人造卫星的拍摄系统;模仿飞鸟的翅膀结构原理制造出的飞机机翼等。 模仿法构思设计方案时,可以大致分为: a.外形模仿 b.仿生模仿:形态仿生、结构仿生、原理仿生 c. 结构模仿 d.功能模仿 故事:鼠式母子雨衣

上海金地项目景观桥技术标

上海金地项目景观桥技术标

第第一一章章 技技术术标标总总说说明明 第第一一节节 前前言言 **域景观桥是**域项目同汾泾上连接住宅区和功能区的景观桥梁,桥梁全长约35米,宽3米,为钢结构人行桥,其设计体现了“灵感筑就**”的理念,是**域项目中的又一个新亮点。我们十分荣幸能受到邀请并参与此项目的竞标。 我公司长期从事市政和土建施工,对本行业有着丰富的施工与管理经验,曾先后参与了本市外环线2.6标,徐浦大桥5标、浦东国际机场主进场5标、外环线16标、罗山路川杨河大桥、罗山路龙阳路立交桥、杨高路浦建路立交桥、浦东世纪公园张家浜景观桥、浦东干部学院配套景观道路、南码头路白莲泾桥和苏州工业园区星华街、葑亭大道、湖滨路、沈浒路、锦溪街景观桥等一批重大市政工程建设,先后获得了上海市首届市政金奖、国家市政金奖、市白玉兰奖,目前正在施工的市政工程有上海市轨道交通6号线4A 标、东三里桥路白莲泾桥、沪南路改建浦东干部学院人行天桥、外高桥港区五期道路、博文路、博山路、工程和苏州工业园区双阳路桥梁、李公堤景观桥梁工程等均达到了业主要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我们在认真学习招标文件及设计图基础上,组织各专业人员进行了施工现场踏勘,经过反复论证后,我们认为本工程具有“2个重点、1个特点”,在我们投标文件中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干好本工程。为**域项目的建设再立新功,向家乡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若我们有幸中标,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充分发挥我公司施工管理强大优势,确保人、财、物各项资源到位,严格遵照投标文件中的各项承诺,确保安全、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目标顺利实现。 第第二二节节 编编制制依依据据和和原原则则 11..22..11 编编制制依依据据 **域景观桥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域景观桥工程施工招标图纸; **域景观桥工程施工招标答疑文件; 自行组织的现场调查所获取有关资料和情况; 国家和上海市有关市政工程和装饰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 11..22..22 编编制制的的原原则则 我们在认真熟悉招标文件和理解整套设计施工图基础上,以满足业主要求为宗旨,按照“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组织严密、措施可靠、施工科学”为指导思想,同时遵循下列原则编制本标书。 质质量量保保证证原原则则 以ISO9001:2000为标准,进行全过程质量管理,确定各分部工程质量控制程序,明确工程质量目标,结合本工程特点、重点与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和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与质量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质量一次性验收合格率100%,质量评定优良率达到95%以上。 工工期期保保证证原原则则 根据业主招标的工期要求,合理配置各类资源,科学方法组织施工,

山水江城:重庆市江津北部新区城市设计方案

山水江城:重庆市江津北部新区城市设计方案 A City On The Yangtze River: An Urban Design Scheme for North Jiangjin 作者:俞孔坚,刘向军,张媛发表:《新建筑》2011(2):104-108 摘要:介绍了重庆市江津区北部新区的城市设计理念与方案。设计以生态基础设施作为新城的基本框架结构,用以组织城市的空间形态和功能布局,并最终成为城市的特色。该生态基础设施对应于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给城市提供的社会经济服务,并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供生态服务,它们是城市居民最基本的需要,也是城市生态与人文特质的基本保障。基于这一理念和方法论,根据场地“三面云山一面江、溪水内聚到名堂”的场地特征,形成了“坐山-留水-眺江”的“茶花状”主体城市格局,塑造了一个生态与人文气质的又富有经济活力的江津新城。 关键词:城市设计,反规划,景观都市主义,生态城市,生态基础设施,重庆新津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urban design scheme for the North Jiangjin District, Chongqin City, on the north bank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EI) is identified and planned to frame and structure the new city, and eventually becomes the unique feature of the new city. As a counterpart of the gray infrastructure of the city that provides social and economic services, the EI or the green infrastructure provides ecosystems’ services that are necessary for the sustainable, ecological and livable city. Based on this concept and as an adaptation to the specific site that is enclosed with hills at the north, east and west, faces the Yangtze River at the south and contains streams and ponds in the middle, the new city is designed in a flower-shaped pattern, a well functioning and beautiful eco-city. Key words: Urban design,The Negative Approach, landscape urbanism,eco-city,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Xinjin of Chongqing City Yu Kongjian:Peking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Liu Xiangjun, Zhang Yuan:Turenscape (Beijing Turen Design Institute) 景观都市主义是在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思潮和理论,在国际上有较为广泛的讨论,它涉及建筑、景观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强调景观和生态作为城市的主导地位。尽管在许多理论问题上还有待讨论,但它为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的一种新的视角——一种由建筑学和建筑师提出的对景观在城市设计中的基础设施作用,这主要是由建筑师和建筑学者引发的对城市、景观和建筑三者关系的重新认识,由土人团队完成的重庆江津新城的设计方案,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归类为景观都市主义的城市设计,也可以归为“反规划”和生态城市途径的案例。 一规划设计区概况 重庆市江津区北部新城地处江津中心城区的德感片区。江津区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距重庆都市区46km,地处重庆市中心城镇群范围,境内有成渝铁路,渝黔铁路、成渝高速公路及长江水运与重庆相连。规划区位于长江(几江)北岸,与江津老城区隔江相望,南临长江,西望缙云,其西部为德感工业园,北部为双福工业园,是连接几大产业区的交汇部位,具有成为生产服务业中心的区位条件。规划区总面积约30km2,其中重点地区详细城市设计规划面积约8km2。规划区内地貌以丘陵地形为主,标高在180—470m之间。规划区内地表水多为溪流、农田积水和水塘。 二核心理念与规划方法 建设一个生态与人文的城市、一个绿色而宜居的城市,是本城市设计方案的核心目标。为实现这目标,本方案采用了“反规划”途径[1,2]和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 [3]的设计方法,即首先通过场地和区域的全面系统的分析,判别维护自然过程(特别是雨洪和地质灾害)、生物过程和乡土文化遗产与生态游憩过程的景观安全格局(Landscape security patterns)[4),再综合这些单一过程的景观安全格局,得到一个综合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EI) [1,2,5]。该生态基础设施(或景观基础设施)对保障未来新城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城市居民所需要的生态服务(Nature’s services)[6,7],具有关键意义,因而成为城市总体设计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除了生态基础设计作为城市建设不可突破的限制条件外,城市建设本身要求有适宜的地质条件和避灾要求,还有基础设施预留用地。两方面共同作为划定禁止建设区、控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的依据,进而得到城市土地开发的适宜性评价图。在此基础上,引入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需求、城市功能和性质对城市空间形态的要求,以及生活和工作其中的人的需求。这三个方面的结合是本城市设计的基本依据。 其中,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是本方案尤其要强调的,因为它综合体现了自然过程、生物过程和人文过程的安全和健康发展,是实现生态与人文城市的核心和关键。生态基础设施将区域生态系统、特别是长江和缙云山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提供给未来的城市。城市设计将紧紧围绕城市居民如何便利地获得生态基础设施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展开。包括:如何让市民能亲近江水、如何汇集雨水进入社区,发挥湿地的净化功能,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如何建立与绿道和绿地系统相结合的便捷步道系统,等等。最终形成一个“坐山-留水-眺江”的“茶花状”主体城市格局,塑造了一个生态、人文并富有经济活力的江津新城,其总体格局可概括为: 青蚰蜿蜒奔来,三面云风拂市; 巴山喜雨咸聚,四方绿水归堂; 临江阳台远眺,无数帆影来去; 金枝玉叶如花,一座山水江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