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_红楼梦评论_与古典文学理论

王国维_红楼梦评论_与古典文学理论
王国维_红楼梦评论_与古典文学理论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与古典文学理论

张 哲 俊

中国的学术从古典时期转向近代,是不能和王国维的学术研究分开的。从古典到近代的转折之中,最重要的研究之一便是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红楼梦评论》应当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王国维第一次以西方的美学理论研究《红楼梦》,以悲剧的美学概念和理论分析研究了《红楼梦》,使得《红楼梦》研究走向了近代。然而现今学界对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的评价似有不妥之处。一些学者认为王国维以西方的悲剧理论研究《红楼梦》不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法,因为悲剧理论是西方的文学理论,可能适合于西方的文学,但对于中国的文学作品则不一定合适。中国文学似应以中国文学理论加以研究。另外尚有一些学者认为《红楼梦评论》在运用西方文学理论的方面,也显得较为生硬,似有生搬硬套的痕迹。即尚未把西方的悲剧理论完全融化,并加以运用和研究,因而并不一定是成熟的学术著作。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是中国近代学术奠基性的著作,对此一著作的评价似应谨慎。《红楼梦评论》的近代性贡献是多方面的:一,在研究方法上,王国维有意识地批判了考据之学对作品研究的弊病。他认为:“自我朝考证之学盛行,而读小说者,亦以考证之眼读之。于是评《红楼梦》者,纷然索此书中之主人公之为谁,此又甚不可解者也。”①王国维对考证之学的批评,正是出自于理论研究《红楼梦》的角度。但不能由此认为王国维对考据之学完全是

持以批判的态度,他本人在《宋元戏曲考》等著作之中,进行戏曲史研究的时候,就是通过文献的考证研究方法,尽力去复原戏曲发展的历史事实,具有了很强的客观性。二,《红楼梦评论》在批判考据方法研究《红楼梦》的同时,又建立了理论研究的近代性方法。《红楼梦评论》以理论作为研究作品的基础,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哲学思想、悲剧理论成为了研究的基本思维。因而《红楼梦评论》具有强烈的思辨色彩。由此理论研究也成为了近代以来学术研究的重要方面。中国近代学术的建立是和《红楼梦》研究分不开的。三、《红楼梦评论》有诸多分析,这些分析表面看来和传统的小说评点有近似之处。但所有的这些分析却不像传统的小说评点一样比较零碎,而是建立在完整的思想、理论基础上,因而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学术研究的品格。

然而也恰恰是由于这一点,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也遭到一定程度的质疑。《红楼梦评论》中的西方理论的影响是无可争辩的事实,然而还有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就是它与中国古代思想与文学理论之间的关系。由于十分明显的西方文学理论的影响,因而某些学者就忽视了《红楼梦评论》中存在的中国古代理论的因素。表面看起来《红楼梦评论》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的悲剧理论,其实西方的悲剧理论又恰恰是以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作为基础加以吸收形成的,或者可以认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是《红楼梦评论》理论基础的基础。这也就是说《红楼梦评论》中所用的西方理论是把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学理论作为基本的接受视野的,中国古典文学思想和理论或者直接凸现于文中,或者作为背景存在于文中。

《红楼梦评论》主要是从悲剧理论的角度来认识《红楼梦》的价值的。悲剧理论是舶来品,王国维悲剧美学思想的角度和内容,的确是来源于叔本华的悲剧美学思想,这一方面的研究已经屡见不鲜,本文不赘。但这样描述是不完整的,还应当看到王国维悲剧思想中的中国古典思想和戏曲理论的要素。王国维并不是在完全空

52—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与古典文学理论

白的历史前提下,突然照搬西方理论,来研究《红楼梦》的。由此追溯,可以看到古典小说戏曲的悲剧现象及其理论的存在。中国古典文学理论之中,没有完整的悲剧理论,更没有直接用到悲剧一词,但这并不等于完全没有悲剧理论。当然应当承认古典文学理论的悲剧论述相当不完整,但在零碎散乱的论述当中仍然可以看到悲剧意识。古典文学理论中的悲剧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与王国维的视角相当接近。由此也可以看出王国维悲剧美学思想与古典文学理论之间的密切关系。

一、从人生本质的角度认识悲剧的本质。

王国维是从人生本质的认识出发研究悲剧的。《红楼梦评论》的第一章专门讨论了人生的本质,然后再以所认识的人生本质来认识《红楼梦》价值。这也就是充分地说明了王国维认识和研究悲剧,判断《红楼梦》价值的出发点是源于中国古典文学理论。他认为人生本身由各种欲望构成,种种欲望成为人生苦痛的根源,也是悲剧产生的根源。《红楼梦》之所以成为悲剧,甚至“悲剧中之悲

剧”

②,其原因在于它表现了人生之欲望与痛苦,欲望和痛苦皆出于生活之本质和必然。就这一点来说可以清晰地看到王国维的悲剧思想与叔本华的关系,这一点是众所公认的事实,但这不是王国维悲剧思想来源的全部。同样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学理论之中也有表现。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理论认识悲剧的出发点,和王国维的悲剧思想的出发点完全一致。古代小说戏曲首先是认识理解人生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把这种认识与对悲剧的认识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了古代文学理论中的悲剧意识。

叶燮在为王 的戏曲集《巢松乐府》写的序中称:

若夫人之生,始乎忧、卒乎忧者,尝什之九也。始乎乐、卒乎乐者,仅什之一也。其他则皆始乎忧而卒乎乐,与始

—62—红楼梦学刊?二○○○年第三辑

乎乐而卒乎忧也。忧乐循环,比比是也。③叶燮认为人生本身是以忧为主,仅有极少数才是以乐为主。对生活的这样的认识构成了中国古典悲剧产生的基础。王国维的悲剧理论的叙述与叶燮的描述是相当接近的,他在《红楼梦评论》中说:

生活之本质何?欲而已矣。欲之为性无厌,而其原生于不足。不足之状态,苦痛是也。既偿一欲,则此欲以终。然欲

之被偿者一,而不偿者什百。

④王国维说人生之欲“被偿者一”,“不偿者什百”。叶燮则称人生之忧“什之九”,人生之乐则仅为“什之一也”。叶燮和王国维两人的描述都是从人生本质出发,而且对人生本质的认识也基本相同。王国维的“欲”与叶燮的忧、乐实际是相通的,“忧”正是“欲”之“不偿者”,人生之中“欲”之不偿者之“忧”是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叶燮对人生本质的悲剧性认识与王国维对人生的悲剧性认识还是有一点差异,王国维比叶燮更进一步,叶燮是从人生忧乐的现象谈起,但王国维则从忧乐结果的根源谈起,这在深度上是不同的。王国维认为人生之欲乃是悲剧根源的看法,确实是从叔本华的悲剧思想中来,但是其中也不无中国古代的佛道思想。人生浮世无边欲海,故此才是苦海。这一看法与叔本华的思想是相通的。王国维曾分析宝玉的悲剧,认为宝玉乃是“一念之误”,才有了十九年的悲剧生涯。所谓“一念之误”正是一时间产生了“欲”,而此“欲”正是人生之谬误。《红楼梦》的茫茫大士、渺渺真人认为宝玉之人生乃是欲之误谬。欲之谬误不是指“欲”的选择之误,而是产生“欲”本身便是谬误,正因为如此它才是悲剧性的。那么又为何人生欲望乃是谬误呢?王国维在解释人生之苦的时候说:“夫人生之无

72—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与古典文学理论

常,而知识之不可恃,安知吾人所谓‘有’非所谓真有者乎?”

⑤。人生无常,本为虚无,偏要求“有”,生出欲念,岂不谬欤?故宝玉之悲剧的根本乃在于生出欲念,生欲望本身就是谬误。王国维从生活之“欲”的角度来认识生活,同时也是理解悲剧的本质。这种思想来自于叔本华等人的哲学思想,但这只是王国维思想来源的一个部分而已。其实从更深的层面来看的话,王国维这种思想的产生应当说是佛道思想。《红楼梦评论》全篇的一开头就引用了老庄的话:

老子曰:人之大患,在我有身。庄子曰:大块载我以形,劳

我以生。

⑥王国维引用老庄的话,主要意思是人因有了肉身,于是有了欲,也就酿成了人生灾难。如若没有肉身恐怕也就不会有什么欲,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悲剧可言。宝玉之悲剧根源也不出这种思想的认识。宝玉的人生悲剧,也确实表现出佛道思想,并以佛道思想对宝玉人生之欲进行了否定。这符合《红楼梦》作品实际情况。当然从《红楼梦评论》的文字上看,更多是以叔本华的哲学思想来认识《红楼梦》的悲剧价值,然而笔者以为叔本华的哲学思想的接受基础却是佛道思想,如果说没有佛道思想与叔本华哲学思想的暗合之处,王国维则不一定对叔本华的哲学表现出那么大的热情。因此可以说王国维评论《红楼梦》的思想基础在于叔本华的思想,但更在于中国的佛道思想。

王国维对中国古典戏曲方面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中国古典戏曲当中时常会出现欲之苦海的思想,但这些思想都与叔本华的悲剧思想没有什么关系,都是从佛道思想来审视人生,从而得出人生是悲苦无边的浮世的看法的。元杂剧《黄梁梦》中写:“功名二字,如同那百尺高竿上调把戏一般,性命不保。脱不得酒色财气这

—82—红楼梦学刊?二○○○年第三辑

四般儿,笛悠悠,鼓冬冬,人闹吵,在虚空。”⑦这里所谓的“酒色财

气”正是人生之欲的代称,认为人生之欲皆为虚空,本为虚空,偏要生欲,是为苦难。在戏曲文学之中经常会出现此类人生无常、欲海无边的思想,这一思想正是悲剧产生的思想基础。

其实在近代的学术史上,以佛道思想认识人生本质的并非只有王国维一人,王钟麒对悲剧的描述也是佛道思想化的。他说:

茫茫宇宙,哀哀众生,其生也乌,其死也貉。于此世界中,无端而有皇王帝霸兴亡成败之业,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之迹,智愚贤否忠佞邪正之殊,为存为殁,刹那刹那,忧苦畏怖,陷顶投

踵于此五浊世界之中。生至促也,化至速也。

⑧王钟麒的这段话颇具佛道之味,人生一切毫无意义,

“其生也乌,其死也貉”,“生之促”,“化至速”。他从这种生活认识中提出了悲剧的概念,认为《红楼梦》是悲剧中之悲剧,进而认为悲剧只有“必富于厌世观者,始能读此书;必深通一切学问者,始能读此书;

必富于哲理思想者、种族思想者,始能读此书”

⑨。王钟麒把悲剧上升到形而上的层面来认识,认为只有具备形而上的思想的人才能够理解《红楼梦》这样的悲剧作品。不能理解悲剧,则不会有悲剧的快感,这样就犹之乎不读。显然对生活的真正理解和认识才是悲剧的基础。王钟麟的悲剧认识较之古人明晰得多,显然他是在悲剧概念进入中国之后产生形成的。

从王国维、王钟麒的悲剧理论中,自然可以看到西方文学理论的影响,但同时也不可忽视的便是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与理论的承继。恰恰在承继性中看到,王国维、王钟麒的悲剧论不是突如其来地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而是从中国古小说戏曲的创作实践和理论中生发出来的。在古代小说戏曲和理论之中,还可以看到诸多与叔本华悲剧思想的重合,王国维对“欲”的认识来自于叔

92—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与古典文学理论

本华,更是来自于中国的佛道思想。

二、重视悲的情感表现。

王国维的悲剧美学理论,具有以感情特征描述中国悲剧本质的特点。王国维认为悲剧要表现悲壮的情感,提出“美之为物有二

种:一曰优美,一曰壮美。”⑩《红楼梦》则主要是表现了壮美,而且

最精彩的地方也是壮美之处。他认为最为壮美的地方就是宝玉与黛玉最后相见的场面,认为“如此之文,随处有之,其动吾人之感情

何如?凡稍有审美的嗜好者,无人不经验之也。” λ?显然所谓的悲

壮之美主要是表现痛苦的情感,《红楼梦》中的这一段文字正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生离死别的情感。重视悲剧的情感,自然与王国维接受西方悲剧理论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悲剧正是要表现人生灾难中的痛感。痛感表现自然也描绘人生的苦难,也必然要表现对悲剧人物面临苦难时的怜悯、恐惧等体验现象。然而王国维重视悲的情感,显然并非始自于对西方悲剧理论的接受。

以悲为美,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自中国文学产生以来便有无数以悲为美的作品,《诗经》、《古诗十九首》、柳永、李清照等人的作品之中,就充分地表现了悲剧的意识和意象。从文学理论上来说,无论是言志,或者是缘情,重要的一点都是重视文学作品的情感表现,这是文学艺术的生命,这也可能是中国古典文学之中抒情文学发达的缘故。即使是在叙事性的文学、小说、戏曲之中也极为重视抒情之美。有的时候与其说是重视情节、动作,莫如说是更加重视抒情性,通过抒情来表现人物。屠隆曾谓:“然人不独好和

声,亦好哀声,哀声至于今不废也,其所不废者可喜也。” λω屠隆是

就诗歌而言的,然而在戏曲之中也有同样的看法。戏曲评论之中也有同样的看法,明人杜 有《看苦戏》一诗:

何代传歌谱,今宵误酒杯。

心伤情理绝,事急鬼神来。

—03—红楼梦学刊?二○○○年第三辑

蜡泪宁知苦,鸡声莫漫催。

吾生不如戏,垂老未甘回。

λξ此诗的题名为《看苦戏》,所谓苦戏就是指悲苦情感的戏。古典小说戏曲重视悲剧苦的情感是一个重要特征,在此不多论述。在小说戏曲理论中,不仅重视悲苦的情感,而且以悲苦情感的多少来判断作品的价值,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刘鹗曾说:

灵性生感情,感情生哭泣。哭泣计有两类:一为有力类,一为无力类。……有力类之哭泣又分两种:以哭泣为哭泣者,其力尚弱;不以哭泣为哭泣者,其力甚劲,其行乃弥远也。《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

梦》。

λψ刘鹗的这段话是把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论述的,虽然并非专论戏曲,但是也论及戏曲,从中透出悲剧的精神。他高度赞扬在文学作品之中表现悲的情感,并且认为哭泣乃是人之灵性的表现。若无灵性,就没有哭泣。他甚至认为哭泣代表了人品之高下:“其间人品之高下,以其哭泣之多寡为衡。盖哭泣者灵性之现象也。有一分灵性,即有一分哭泣,而际遇之顺逆不与焉。其感情愈深

者,其哭愈痛。” λζ刘鹗的这段话不由得令人想起西方悲剧作家及

理论家认为悲剧是文艺之最高峰的诸多论述,悲的情感在刘鹗看来是判断人之品格高下之标准。由此来看寄哭泣于作品多者乃是悲剧,悲剧乃是文学的巅峰。

显然以悲剧的情感来论述悲剧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那么王国维论悲壮情感时,与在他之前的古典文学理论相比较而言,有了

13—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与古典文学理论

什么新的发展呢?只是在悲剧的情感层面来看的话,可以说大致是在同一层面上,没有多少新的贡献。但是王国维并没有满足于悲壮的情感,进而去分析了悲壮情感的本质:“若此物大不利于吾人,而吾人生活之意志为之破裂,因之意志遁去,而知力得为独立之作用,以深观其物,吾人谓此物曰壮美,而谓其感情曰壮美之

情。” λ{王国维以为“意志为之破裂”是悲壮美的本质,所谓的破裂即是指冲突。以冲突来界定悲壮情感的本质,这也抓住了悲剧的本质,这自然是比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论还要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红楼梦》正是表现宝玉、黛玉的意志冲突,因而成为伟大的悲剧作品。王国维对悲壮之美的本质性界定,其中有中国古典文学理论的因素,但又结合了西方悲剧冲突理论,因而也没有停留在悲的情感现象的描述。

王国维虽然重视悲壮的情感表现,然而中国古典悲剧多于悲哀,少于壮烈,似乎缺少悲剧的悲壮之美。其实这只是从文本上片面理解和研究的结果,中国古典悲剧是悲壮的。戏曲的悲剧作品则要通过音乐的手段来表现,音乐因素不可忽视。燕南芝庵在其《唱论》中曾描述戏曲音乐方面的感情特点:“正宫唱,惆怅雄壮。”

“宫调唱,典雅沉重。” λ|燕南芝庵的这种描述并非仅仅是理论上的

描述,实际上真正的台舞表演之中,那些作为文学文本仅仅表现出哀怨情感的内容,却具有浓厚悲壮、崇高的情感。

三、对大团圆结局现象的批评。

王国维认为非大团圆结局的作品才有可能成为悲剧。因而他批评始离终合的小说戏曲模式:“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於悲者终於欢,始於离者终於合,始於困者终於亨;非是而欲餍阅者之

心,难矣。” λ}“此亦吾国戏曲、小说之特质也” λ~。王国维称赞《红楼梦》正是从打破这种戏曲、小说的一般模式而肯定其价值的。王国维对古典戏曲、小说大团圆结局模式的批判,给人的印象似乎是

—23—红楼梦学刊?二○○○年第三辑

始于西方悲剧理论的接受之后。也正因为接受了西方悲剧理论,才对大团圆结局的戏曲、小说产生清晰的认识,也产生了批判。如果没有接受西方悲剧理论,似乎就不能出现这种批判。王国维之后,鲁迅、胡适等人愤而批判戏曲、小说的大团圆结局模式,似乎是接受西方悲剧理论之后的结果。

中国古典戏曲小说多以团圆结局,才子佳人历经磨难,最终皆成眷属,这是戏曲小说的一般模式。不过对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的批判,并非始于王国维。对此定规,古人并不都是满意的,也有人对大团圆结局进行了批判。也就是说在近代接受西方悲剧理论之前早已存在了对此的批判。张衢认识到这一模式并不真实:

借子虚之事,写独至之情,谓才子必配佳人,寒士必当奋

发,离散必有团圆。呜呼,此岂事之所必然耶。

μυ在张衢看来离散必有团圆,并非生活本身的必然,这并不符合生活的实际情况,是违反生活本质,生硬地编造子虚乌有的故事而已。这种创作的态度必然是违背生活,必然促使悲剧消亡。明人卓人月也谴责大团圆现象,他说:

天下欢之日短而悲之日长,生之日短而死之日长,此定局也;且也欢必居悲前,死必在生后。今演剧者,必始于穷愁泣别,而终于团圆宴笑,似乎悲极得欢,而欢后更无悲也;死中得

生,而生后更无死也。岂不大谬也。

μ?卓人月认为悲多欢少,生短死长,这是无可更改的生活事实。可是偏偏要违反生活事实,死后还要造出生,编出团圆,显然与生活不合。刘鹗也认为:“婴儿堕地,其泣也呱呱;及其老死,家人环

绕,其哭也号啕。然则哭泣也者,因人之所以成始成终也。” μω哭泣

33—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与古典文学理论

是伴着人生始终的,可是人之将死又要写出所谓虚伪的欢来,一定要写出大团圆来,岂不是大谬。对大团圆的批判还和对戏曲创作的批评直接联系在一起。《西厢记》第五本王作关续问题的讨论,虽然是讨论作者为谁的问题,并且现在仍然没有充分的资料能够证明究竟是不是关续。然而通过讨论却也表现出了对是否应当以大团圆结局这一问题的思考。徐复祚认为:“《西厢》之妙,正在于《草桥》一梦,似假疑真,乍离乍合,情尽而意无穷,何必金榜题名、

洞房花烛而后乃愉快也?” μξ徐复祚以为如到草桥惊梦而止的话,

作品的意义更加深远。从草桥惊梦结束,就等于删去了第五本张生与莺莺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的团圆模式。持有这种看法的人并非徐复祚一人,徐奋鹏也认为:“王实甫著《西厢》,至《草桥惊梦》而止,其旨微矣。盖从前迷恋,皆其心未醒处,是梦中也。逮至觉而曰:娇滴滴玉人何处也,则大梦一夕唤醒,空是色而色是空。天下事皆如此矣。关汉卿纽于俗套,必欲终以昼锦完娶,则王醒而关犹

梦。” μψ如果说徐复祚是从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角度批判了《西厢记》第五本大团圆结局,那么徐奋鹏则是从《西厢记》的虚无的意义角度,否定了大团圆的结局。这种看法一直延续到孔尚任。

王国维认为中国古典小说戏曲打破团圆模式的作品只有两部,一是《桃花扇》,一是《红楼梦》。《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本人就反对团圆结局的模式。他说:“离合之情,兴亡之感,细细归强,最散最整,最幻最实,最曲迂最直接。此灵山一会,是人天大道场。

而观者必使生旦同堂拜舞乃为团圆,何其小家子样也。” μζ孔尚任

批判大团圆结局一方面是从反对团圆的戏曲模式出发,另一方面又是从中国古典传统美学的角度论说的。因此他又说:“水外有水,山外有山,《桃花扇》曲完矣,《桃花扇》意不尽也。思其意者,一日以至千万年不能仿佛其妙。曲云,曲云,笙歌云乎哉!科白云乎

哉!” μ{王国维对戏曲十分熟悉,孔尚任反对团圆结局的论述也不可能没有看到。因而王国维对戏曲理论中团圆模式的批判不能说

—43—红楼梦学刊?二○○○年第三辑

没有继承关系。王国维对大团圆结局的批判,沿循了前人批判的角度。王国维在戏曲研究之中也仍然贯穿了在《红楼梦评论》中的思想,认为:“明以后,传奇无非喜剧,而元则有悲剧在其中。就存者言之,如《汉宫秋》、《梧桐雨》、《西蜀梦》、《火烧介子推》、《张千替杀妻》等,初无所谓先离后合,始困终亨之事也。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剧中虽有恶人立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其主人翁之意志,则列之於世

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 μ|王国维在这里所说的“先离后合”等理

论,虽然仍然是《红楼梦评论》所表述过的思想,在这种表述之中还可以清晰地看到戏曲研究与《红楼梦评论》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由上所述,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中的悲剧美学思想,应当说是在中国古典文学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了叔本华等人的西方悲剧理论,从而建立了以《红楼梦评论》为代表的近代学术。

注 释:

①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余论》。

②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红楼梦〉之美学上之价值》。

③ 叶燮:《巢松乐府序》,《已畦集》卷九。

④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人生及美术之概观》。

⑤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人生及美术之概观》。

⑥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红楼梦〉之伦理学上之价值》。

⑦ 马致远等《黄梁梦》第一折。

⑧ 王钟麒:《中国三大小说家论赞》,1908年《月月小说》第二卷第二期。

⑨ 同上。

⑩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人生及美术之概观》。

λ?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红楼梦〉之美学上之价值》。

λω 屠隆:《唐诗品汇选释断序》,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P26。

53—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与古典文学理论

λξ 杜 :《变雅堂集》卷三。

λψ 刘鹗:《老残游记自序》,《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P72。 λζ 同上。

λ{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人生及美术之概观》。

λ| 燕南芝庵:《唱论》。

λ}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红楼梦〉之美学上之价值》。

λ~ 同上。

μυ 张衢:《芙蓉楼序》。

μ? 卓人月:《新西厢序》。

μω 刘鹗:《老残游记自序》。

μξ 徐复祚:《曲论》。

μψ 徐奋鹏:《玩西厢记评》。

μζ 孔尚任:《桃花扇?第四十出〈入道〉总评》。

μ{ 孔尚任:《桃花扇?续四十出〈余韵〉总评》。

μ|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元剧之文章》。

(本文作者: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00875)

(责任校对:张 云)—63—红楼梦学刊?二○○○年第三辑

王国维_红楼梦评论_与古典文学理论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与古典文学理论 张 哲 俊 中国的学术从古典时期转向近代,是不能和王国维的学术研究分开的。从古典到近代的转折之中,最重要的研究之一便是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红楼梦评论》应当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王国维第一次以西方的美学理论研究《红楼梦》,以悲剧的美学概念和理论分析研究了《红楼梦》,使得《红楼梦》研究走向了近代。然而现今学界对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的评价似有不妥之处。一些学者认为王国维以西方的悲剧理论研究《红楼梦》不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法,因为悲剧理论是西方的文学理论,可能适合于西方的文学,但对于中国的文学作品则不一定合适。中国文学似应以中国文学理论加以研究。另外尚有一些学者认为《红楼梦评论》在运用西方文学理论的方面,也显得较为生硬,似有生搬硬套的痕迹。即尚未把西方的悲剧理论完全融化,并加以运用和研究,因而并不一定是成熟的学术著作。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是中国近代学术奠基性的著作,对此一著作的评价似应谨慎。《红楼梦评论》的近代性贡献是多方面的:一,在研究方法上,王国维有意识地批判了考据之学对作品研究的弊病。他认为:“自我朝考证之学盛行,而读小说者,亦以考证之眼读之。于是评《红楼梦》者,纷然索此书中之主人公之为谁,此又甚不可解者也。”①王国维对考证之学的批评,正是出自于理论研究《红楼梦》的角度。但不能由此认为王国维对考据之学完全是

持以批判的态度,他本人在《宋元戏曲考》等著作之中,进行戏曲史研究的时候,就是通过文献的考证研究方法,尽力去复原戏曲发展的历史事实,具有了很强的客观性。二,《红楼梦评论》在批判考据方法研究《红楼梦》的同时,又建立了理论研究的近代性方法。《红楼梦评论》以理论作为研究作品的基础,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哲学思想、悲剧理论成为了研究的基本思维。因而《红楼梦评论》具有强烈的思辨色彩。由此理论研究也成为了近代以来学术研究的重要方面。中国近代学术的建立是和《红楼梦》研究分不开的。三、《红楼梦评论》有诸多分析,这些分析表面看来和传统的小说评点有近似之处。但所有的这些分析却不像传统的小说评点一样比较零碎,而是建立在完整的思想、理论基础上,因而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学术研究的品格。 然而也恰恰是由于这一点,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也遭到一定程度的质疑。《红楼梦评论》中的西方理论的影响是无可争辩的事实,然而还有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就是它与中国古代思想与文学理论之间的关系。由于十分明显的西方文学理论的影响,因而某些学者就忽视了《红楼梦评论》中存在的中国古代理论的因素。表面看起来《红楼梦评论》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的悲剧理论,其实西方的悲剧理论又恰恰是以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作为基础加以吸收形成的,或者可以认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是《红楼梦评论》理论基础的基础。这也就是说《红楼梦评论》中所用的西方理论是把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学理论作为基本的接受视野的,中国古典文学思想和理论或者直接凸现于文中,或者作为背景存在于文中。 《红楼梦评论》主要是从悲剧理论的角度来认识《红楼梦》的价值的。悲剧理论是舶来品,王国维悲剧美学思想的角度和内容,的确是来源于叔本华的悲剧美学思想,这一方面的研究已经屡见不鲜,本文不赘。但这样描述是不完整的,还应当看到王国维悲剧思想中的中国古典思想和戏曲理论的要素。王国维并不是在完全空 — 52—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与古典文学理论

《红楼梦评论》与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

《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论》庄桂成著111——117 审美批评的萌启 同样是在晚晴,也还有学者在促使中西文化会通之时,却经意间以西学为体,从一条看似相同却有较大区别的路径上,实践着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那就是以王国维为代表的文学批评家。 王国维的文学研究活动,主要集中于1902年到1911年间,而这又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指1902年后的五六年间,王国维陆续在《教育世界》杂志发表的一些论文,其中以《<红楼梦>评论》最为突出。除此之外,其他研究文学的文章或者虽非专门研究文学但从中也可窥见王国维对文学的见解的文章则有:《叔本华之教育学说》、《叔本华与尼采》、《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赋》、《教育偶感》、《论教育之宗旨》、《人间嗜好之研究》、《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文学小言》、《屈子文学之精神》、《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表后》、《去毒篇》等。后期文学批评著作主要是指1908年至1911年间,陆续在国粹学报发表的《人间词话》六十四则,未发表的人间词话删稿四十四则,《蕙风琴趣评语》二则和平日论学时评词之语二则,及王国维所藏各家诗集之眉批评语和致友人书信中论诗之语。现在,姚淦铭、王燕编选有《王国维文集》四卷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出版。 王国维虽然著作繁多,但他最早被人们所重视,是因为其《人间词话》。叶嘉莹在《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中说,王国维的众多作品常被人们所忽略,“可是静安先生后期所写的回归到中国就批评传统的《人间词话》一书,则却一直颇为人所重视。但是,王国维对中国文学批评做了开拓性贡献的,还是其《<红楼梦>评论》用西方理论分析中国古典名著,从文学批评形态的角度来讲,他其实就是西方文学批评在中国的试用,或者说用中国的古典名著来佐证西方的思想、理论观点,因此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西体中用的早期典范。 《<红楼梦>评论》发表于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论人生及美术之概观;第二章论《红楼梦》之精神;第三者论《红楼梦》艺术上之价值;第四章论《红楼梦》之伦理学上之价值;第五章是余论,全文四万余字。近百年来,众多学者认为,王国维是借助叔本华理论,来削足适履地评论《红楼梦》,且论述中存在牵强附会的错误。他们举例说: 为了证说贾宝玉最后出家是对“人生之欲”的彻底醒悟,即叔本华所说的“解

王国维人生三种境界

“三种境界”论出自晚清学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之二六,原文如下:“古今之成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王国维以这句话形容学海无涯,只有勇于登高远望者才能寻找到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只有不畏怕孤独寂寞,才能探索有成。 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以这句话比喻为了寻求真理或者追求自己的理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就是累瘦了也不觉得后悔。 “第三境界”原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努力奋斗而无所收获,正值困惑难以解脱之际,突然获得成功的心情。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乃恍然间由失望到愿望达成的欣喜。 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是一位通才,不仅跨越古今而成名,也是中西文化而自铸伟 可谓全才,配得上“国学大师”之名号。在其短暂的一生中,著作颇丰。他能横穿词海纵跨年代把先人的词解到如此境界,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细细品味,真的为这三境地折服和感叹。若非曾经“独上高楼”远望“天涯路”,又怎能“为伊憔悴”而“衣带渐宽”呢?如非“终不悔”地苦苦追索,又怎能见得“灯火阑珊处”的美景呢? 这俗世的轮回的确是不谋而和的。洞悉人生,爱情也罢,仕途也罢,财运也罢,所有成功的个案无非都是经历着三个过程:有了目标,欲追求之;追求的过程中有所羁绊,坚持不放弃;成败关键一刻,挺过来了,喜获丰收。而所有失败的个案大都是败在第二个环节上了。 笔者认为,凡人都可以从容地做到第二境界,但要想逾越它却不是那么简单。成功人士果敢坚忍,不屈不挠,造就了他们不同于凡人的成功。他们逾越的不仅仅是人生的境界,更是他们自我的极限。成功后回望来路的人,才会明白另解这三重境界的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三种境界出处注释: 《蝶恋花》是北宋仁宗朝丞相晏殊的一首名词,这首词,经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把其中的句子"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列为"古今成大

对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中“欲”之误读的几点商榷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10(2):241—243 JournalofShenyangAgriculturalUniversity(SoeialSciencesEdition),2008-04,10(2):241-243对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中“欲"之误读的几点商榷 蔡灵美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西宁8t0008) 摘要: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以《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玉”作为叔本华唯意志哲学中“生活之欲”的代表,认为《红楼梦》提出并解决了“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问题,且《红楼梦》创作的主旨精神是:拒绝一切生活之欲、寻求解脱之道。这与曹雪芹真正的创作意图是不完全相符合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宝玉之“玉”和宝黛爱情是持肯定和褒扬态度的,他所舍弃的是过度的贪欲。 关键词:王国维;《红楼梦》;欲;宝黛爱情 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8—9713(2008)02-0241-03 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以贾宝玉的“玉”为叔本华哲学中“生活之欲”的代表,即“所谓玉者,不过生活之欲之代表而已矣。”[1l并认为《红楼梦》一书的精神便是灭绝生活之欲,寻求解脱之道。“而《红楼梦》一书,实示此生活此苦痛之由于自造,又示其解脱之道,不可不由自己求之者也。”“唯非常之人,由非常之知力,而洞观宇宙人生之本质,始知生活与苦痛之不能相离,由是求绝其生活之欲,而得解脱之道。” 王国维以“欲”为生活之欲的代表有其一定的合理性,“通灵宝玉与宝玉同时进入了红尘,进入了大观园,成了《红楼梦》小说特别是贾宝玉故事的一个贯彻始终的道具,一个具体的情节因素,一种提示,一种富有神秘与超验意味的、宿命的、不可解的征兆、预兆。全书有许多章回写示玉、摔玉、丢玉、寻玉、送玉、得玉,与宝玉的爱情、健康、家道关系密切。”【2怛以为灭绝生活之欲是《红楼梦》的精神,不免失之偏颇,“如果《红楼梦》作者真是白色悟空,走向无欲,那他就不会以悲金悼玉之情,在伤怀日、寂寥时,作此一部‘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宇宙间之‘绝大著作’了。”131.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欲望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人的欲望是人的生命的重要表现,伴随着生命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生命的存在而存在,伴随着生命的消失而消失。“天生人而使有贪有欲”(《吕氏春秋?情欲》),“欲生于性”(《郭店楚墓竹简?语丛二》)。人因为有了食欲才能保存个体生命的存在,因为有了性欲才能繁衍后代、维持种族的延续。人只有在满足了最基本的欲望之后,才有可能进行更高的追求。每个人都有欲望,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无论是圣人还是凡人,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所不同的只是在欲望的内容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苟子?荣辱》) 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并没有否定作为“欲”的代表的贾宝玉,反而是含着褒扬的浓情去塑造这个人物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反驳。作者将主人公命名为“宝玉”,“宝,珍也。”“玉,石之美。”(《说文解字》)两者合而为-up可理解为“珍贵而美好的石头”,从命名便可初见作者的肯定的态度。通灵宝玉原是一块女娲氏炼石补天剩下的未用的石头,它虽“无材可去补苍天”,但“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也是有着非同一般的才能的。经石头的一再苦求,仙僧便将其幻化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第一回)贾宝玉正是衔着这块宝玉而生的,而且必须要随身携带,这也预示着人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伴随着人的存在而存在的。贾宝玉自九十四回失玉后,就“终日懒怠走动,说话也糊涂了。”暗示只要人活着就会有欲望,没有欲望人就不能成其为人,对于正常欲望的存在我们应当予以肯定。虽然贾宝玉有多次摔玉砸 收稿日期:2007-10-20 作者简介:蔡灵美(1983--),女.青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第一境界: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笼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第二境界: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峨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推荐5人10人喜欢喜欢2012-01-15 06:22:23 马蹄达达(内敛)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分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每个人的行动都受思想支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境界。大致分一下,人的境界不外乎三种:一是为自己,二是为家庭,三是为社会。 为自己也就是为个人。之所以说“个人”,就是这种人不要说社会责任,连应有的家庭责任都没有,连父母和妻子儿女都不顾。有的为了自己吃喝玩乐,把父母的退休金当作自己的银行,甚至以刀子逼迫父母,于是酿成父母忍无可忍怒而杀子的悲剧;有的放弃了做丈夫的责任,自己在外吃喝嫖赌,让妻子在家独守空房;有的丢掉了做父母的责任,因为孩子有毛病就弃之于大街;还有的只生不养,让孩子早早辍学……这种人属于极端个人主义者,信奉的是“只要一个人吃饱,哪管一家子饿”的哲学…… 为家庭,也就是一切为了家庭利益。有的追求光宗耀祖,有的追求小康生活,有的追求夫妻恩爱,有的追求后继有人,有的追求豪宅美车,有的追求金钱无数……应该说这些追求都是合理的,这种境界的人为数众多,大有人在。这些人往往对家庭的责任感很强,对父母来说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佛家底蕴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佛家底蕴——钟明奇 1904年,王国维发表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篇研究古典小说的论文——《红楼梦评论》。这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有深远影响的跨文化研究个案。王国维之写作《红楼梦评论》诚有多方面因素,但与他究心佛学,留恋佛境,由此探索人生真义有密切之关系。至今对《红楼梦评论》尚未有专文从佛教的角度加以阐释,本文对此聊陈管见,敬祈方家教正。 一、王国维早年的人生困惑与佛教情结 王国维并没有专门研究佛教的论文,但这并不说明他对佛教与宗教没有研究。真正的学术大师多不喜自炫博学,率尔操觚。王国维亦然。钱钟书尝赞王国维“博极群书”,“深藏若虚”。 ①这可以说是对王国维学术风格的经典概括。王国维之佛教与宗教修养,也宜作如是观。 王国维对佛教与宗教的论述散见于他的有关论著中,如1905年发表的《论近年之学术界》中云:“佛教之东,适值吾国思想凋敝之后,当此之时,学者见之,如饥者之得食,渴者之得饮,担簦访道者,接武于葱岭之道,翻经译论者,云集于南北之都,自六朝至于唐室,而佛陀之教极千古之盛矣。此为吾国思想受动之时代。然当是时,吾国同有之思想与印度之思想互相并行而不相化合,至宋儒出而一调和之,此又由受动之时代而稍带出能动之性质者也。自宋以后以至本朝,思想之停滞略同于两汉,至今日而第二之佛教又见告矣,西洋之思想是也。”②如此高屋建瓴纵论佛教与中国古代思想嬗变轨迹,既简要,又甚为精当,信是大家风采。特别是他把西洋思想看成“第二之佛教”,更是别具会心,非全局在胸,目光巨大,会通佛教与中西思想,决不能下此断语。值得注意的是,王国维将西洋思想看成“第二之佛

教”,实说明他对东来之佛教的特别青睐。王国维同主张学无中西,然于佛教则实不无偏嗜。 王国维在总体上对包括佛教在内的宗教也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1906年,王国维作《去毒篇》,论述“宗教之所以不可废”,这主要是因为宗教能够“偿现世之失望以来世之希望,慰此岸之苦痛以彼岸之快乐”,而此实即佛教之精义。王国维并非不知“今日之佛教已达腐败之极点”,基督教亦然,但它们能带给国民“希望”与“慰藉”,故宗教不宜废。在该文中他还阐述宗教与美术的关系。他说:“美术者,上流社会之宗教也”,“宗教之慰藉,理想的,而美术之慰藉,现实的也。而美术之慰籍中,尤以文学为大”。王围维早年对宗教的认识,是与人生、与美术如文学等联系在一起来认识的。王国维并不信宗教,他之看重宗教与美术如文学,是因为它们有“慰藉”的功用。在王国维那里,美术如文学,就有宗教化或者说佛教化的倾向。 ①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6页。 ②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王国维文集》第3卷,姚金铭、王燕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第36—37页。本文所引王国维诗、文均出自该版本,下不簧注。早年王国维是个多思多虑、深于忧患的人。这除了他所处的生活环境之外,与他的天性及身体的健康状况颇有关系。他在《静庵文集》之《自序(一)》中,回顾辛丑(1901年)后从日本回来以后的治学经历时说:“自是以后,遂为独学之时代矣。体素赢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自是始决从事于哲学。”而其《欲觅》诗则云:“欲觅吾心已自难,更从何处把心安。诗缘病辍弥无赖,忧与生来讵有端?”王国维有一段时间醉心于西方哲学,其根本的目的乃在于解决“人生之问题”。他在《静庵文集自序》中就说自己“自癸卯之夏,以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摘自他的作品《人间词话》,他从古人描写儿女私情的诗句中提炼出“悬思——苦索——顿悟”,用以表现治学三境界,把诗句由爱情领域推绎到治学领域,赋予其深刻的内涵。 《人间词话》 第一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出自北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原意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王国维却将此句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 此一境界,乃对人生的迷茫,孤独而不知前路几何。 第二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出自北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原词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无悔,王国维却用它表达对事业、理想,要执着追求,忘我奋斗,为达到成功彼岸,一切都要在所不惜。 此一境界,乃在奋斗的道路上,即使困难重重,也要继续追逐,无怨无悔。 第三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出自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原词是表明作者感情路上的曲折和峰回路转,王国维却指在经过多次周折和多年磨练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能明察秋毫,豁然领悟,达到最后的成功。 此一境界,表明立志追逐的在足够积累后,量变成为质变,不经意间已追逐到了。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题:第十单元人文心声《红楼梦评论》人教版含答案

第十单元人文心声 红楼梦评论(节选) 王国维是红学研究的奠基者之一,他的《〈红楼梦〉评论》对后世红学研究影响甚大。王国维认为“人只有知苦痛才能奋起,才能避免麻木”。在《〈红楼梦〉评论》这篇文章里,他运用叔本华的悲观哲学诠释了《红楼梦》人物的悲剧命运,隐含了自己对人生苦难的体验、对国运衰亡的忧患以及对人民麻木乐天的慨叹。 王国维从分析生活的本质着手对《红楼梦》的精神进行了阐释。他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种族都是为了延续生命,生命的本质就是欲望。他在《〈红楼梦〉评论》中论述《红楼梦》的美学价值时盛赞《红楼梦》是“悲剧中之悲剧”。在他看来,小说中人物命运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而《红楼梦》的精神就在于它授人以解脱之道,真正揭示了人生痛苦的真相。有人这样评价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说它是王国维真正将文学和哲学结合起来、全面系统阐发其唯意志论思想和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作品。 课文节选自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第三章,主要阐释了《红楼梦》的悲剧性质及其价值。作为“红学”史上最早的一篇具有现代学术性质的论文,王国维借鉴了叔本华的哲学及悲剧学说,力图从哲学的角度把握《红楼梦》的精神实质,具有现代文学批评的眼光。

一、注音 餍.________ 缧绁..________ 悚. 然________ 战慄.________ 福祉.________ 婉慝. ________ 二、解释词义 著?????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 其最著.之一例也 仆诚以著. 此书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目?????目.击之而身历之 便以血污涂其面目. 决定目.之为经矣 范增数目. 项王

人间词话(王国维)——人生三种境界

人间词话 王国维 第一部分 [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二]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三]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①”,“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②”,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③”,“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④”,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注释: ①冯延巳【鹊踏枝】:"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②秦观【踏沙行】:"雾失楼台,月迷津度,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③陶潜【饮酒诗】第五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④元好问【颖亭留别】:"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 [四]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五]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律。故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关于现代小说批评的新声——简析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文学批评史意义

关于现代小说批评的新声——简析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 文学批评史意义 生活在世之交的我着名学者王圈维,以一篇《红楼梦评论》蜚声于小说批评界的,这篇作品启了我现代文学批的一扇新的大门。 《红梦评论》发表于1904年的6月到8月是以连载的形式刊登于《育世界》杂志的7677、78、8l号上,它是《楼梦》研究史上的第一篇比较系统专论。这篇沦着的最特点就是在于打破我传统的文以载道思想,从探讨人生质的角度出发,融合了西方的学和美学思想,并采用现代的批评文怵进行论征。因,在我圈的小说批评史上有里程碑的意义: 一、以讨人生的本质为目的 在王维之前的小说评,大多主张“文以载道”“文明道”。其中的“道”既不在研究文学自身的演发展规律,也不重在表人的自觉独立意识,而重在教化人们成为儒家乃至整个建伦常道德体系中的积极向“善”。这种功利性的文观念极大的束缚了古代文沦向更的思维层次和更广的审美空展开,史大的缺陷是视了文学作品对具体的人的影响红楼梦评论》打破了这模式,大胆地从人生出发,在哲,美学,以及伦理学等不同领来探讨人生的本质问题。 融汇西方哲学思想 从哲学角度看,《红楼梦论》摒弃了中传统的道本想,成熟地引进了西方的哲学思想王维是一位才华横溢,学贯西的学者,由于曾有过留学的经,使他接受了西方先进的哲学思,并日.能够成功地将其融他

的作品当中。王维研究哲学主要目的,是为了答人生的问题,而在诸多的哲学思当中,他选择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学,这与当时中的丰十会状况是紧相关的。 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中旧面着的是内忧外患的机局面,列强纷争,政府****,百姓生活于水深热之中。面对这种状况知识分子中掀起了救亡冈的热潮。王维认为,要想挽救民族亡,首先应该改变民众的麻木状,要唤醒民众正确认识人生,识生命的本质。而叔本华的生哲学正是一种可以帮助民众正确认人生的思想。 叔本华哲学是一种对生命满悲观主义的哲学。本华从根本上说是个生哲学家,他从唯意志和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出发道出人生所特有的悲剧性、诞、虚伪和不幸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把“意志”看作世界的一切。他中的意志是事物内在本能的生冲动,是整个宇宙主宰。欲望意志的表现形态,它体现为能的冲动、追求、索取、有、贪婪、争斗、爱、嫉妒、钦羡等;“痛苦”是意志的果形态。“意志”永远得不到满足随之而来的就是无尽的痛苦。此,在叔本华看来,类就是在这样一个“生命意志”欲望和痛苦钟摆中晃动,这就是人的生命的本质 王维吸了叔本华的这种哲学思,将其融人到作品中。如第一章的标题即是人生及美术之概观》,题目即可看出作者写作的目的以《红楼梦》为批评象,来探讨人生问题。第一章整篇文章的总述。在这一章,王吲维向人们介绍了叔本华哲学观点。他说:“生活之本质?‘欲’而已。欲之为性无厌,其原生于不足。不足之态,苦痛是也。”在王维看来,生的本质是“欲”,人来就有欲望,而欲又往往不能满足,囚为不断会

王国维《人间词话》之“人生三种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之“人生三种境界” 晚清学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之二六,原文如下:“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王国维以这句话形容学海无涯,只有勇于登高远望者(执着的追求、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才能寻找到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只有不畏怕孤独寂寞,才能探索有成。 1、尼采说过:“人需要一个目标,人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目标明确,才能让我们有了明确的选择,无论它有多高。任何时候都要看准这个目标,用它来激励自己,让它作为一种永远的动力。比如说你定一个喜欢住的城市,喜欢去的学校,喜欢学的专业,然后用这一年你去苦拼。目标既要有恒定性又要有渐进性。哪个是长期目标,哪些是短期目标,要制定清楚。我的大学是什么?每次考试我进步几名?同学们,你们要知道,长期而远大的目标就是靠着一个个短期目标的实现而逐步实现的。《韩非子·喻志》上说:“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核心就是集中优势兵力,个个歼灭敌人。 2、耐得住寂寞。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吗?环境的安静是我们读书所需,心灵的安静更是读书所需。更何况这种寂寞与安宁又是相对而言的。在别人眼里你也许是寂寞的,但你身处其中,自有别人看不到的风景:基础的日渐扎实,知识的日趋丰富,能力的飞速提高,思维的缜密成熟。纷乱的智慧之光得以聚焦,模糊的意识观念日益清晰,混乱的知识结构走向有序。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这引用的

昨夜西风凋碧树——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解说之一

昨夜西风凋碧树——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解说之一 俞晓红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自1904年面世以来,研究者甚多。在研究所切入的角度、对该文观点的诠释维度和成就高下的评价程度诸方面,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但也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形成了共识,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红楼梦评论》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运用西方哲学、美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文学作品的批评专著,它建立了一个严谨缜密的批评体系; 2、它试图用叔本华的哲学来解说《红楼梦》的精神,将作品当作叔本华哲学观念的图解和佐证,见解难免牵强生硬之处; 3、它敏锐指出和高度评价了《红楼梦》的美学价值,认为该作品是“悲剧中之悲剧”,具有中国传统文学作品所从未有过的悲剧精神; 4、它提出了一种辨妄求真的考证精神,指破旧红学猜谜附会、索隐本事之谬误,为新红学的研究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途径。① 在作出以上这些洽合《红楼梦评论》精髓的认识的同时,一些学者往往将目光投注到对该文所蕴涵的西方哲学与美学观念的追索、阐释和评价中,而对文中大量存在的用典取譬、引经征史的文字义涵较为忽略,甚至有因错解词义而致观点与阐述之谬误者。从语言的诠释出发,以求对文本作全面、准确的解读,应是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本文愿避实就虚,就往者所忽视的方面作些微的疏理研读,寻求其中况味,并述诸文字,权作《红楼梦评论》研究中的一个小小的补说。 老子曰:“人之大患,在我有身。”庄子曰:“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忧患与劳苦之与生相对待也久矣。 老子之语出自《道德经?第十三章》,原文为:“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有学者以为“贵”和“大患”与“宠”和“辱”一样,都是从对举的意义上提出来的②。非是。 “宠辱若惊”是说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贵大患若身”是说看重大患就和看重自身一样。得宠者相对宠者而言是居其下的人,故而得宠和失宠都感到惊恐不安。而人所以有祸患,是因为有自身;如果没有自身,又会有什么祸患?看重自身而去为天下,就可以把天下寄予与他;爱惜自身去为天下,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老子谈的是他的为人之道。他将世人的受宠与受辱等同看待,认为如果对宠辱加身感到惊恐不安,反应强烈,就说明他的私欲明显存在,而人如果欲念利心太重,其大患也必定“反之于身”(王弼语),其大祸也必定及于己身。但人如果弃私去欲,无我无身,又何来祸患?人若无“自我”、轻宠辱而傲然立世,这种“无身”反而成了“有身”,也即“贵身”。重祸患、惜自身者去为天下,天下自然可以寄托于他了。 庄子之语出自《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文后还有“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数句.意谓大自然赋予形体来使我有所寄托,赋予生命来使我劳作,用衰老来使我安逸,用死亡来使我安息,所以善使我生的就是善使我死的。《大宗师》主旨在阐论对生命的认识。庄子认为,万物生命与道

2018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十单元相关读物1红楼梦评论节选教学案

相关读物1《红楼梦》评论(节选) 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相关文言句式。 2.了解王国维对《红楼梦》人物悲剧命运的哲学阐释。 对应学生用书P90 见经典原文10《〈人间词话〉十则》“走近作者”。 “滴残春雨住无期,无尽园花卧不知。因病废书增寂寞,强颜入世苦支离。拟随桑户游方外,未免杨朱泣路歧。闻道南山薇蕨美,膏车径去莫迟疑。”(《病中即事》)王国维因病从日本归来,罗振玉要支持他到西洋留学,而后未果。病痛与抑郁交织,而志向不得成。后为罗振玉译书,所译之书涉及教育学、科学、哲学。1901年在藤田的指导下学习哲学。在这段独学时代,他深入了解叔本华、康德。对于康德的书,起先不能卒读,后通过叔本华来了解康德。与叔本华的哲学思想有诸多相通之处,甚喜。也就是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创作了《〈红楼梦〉评论》,这篇评论是中国文学研究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西文学比较研究论文。 王国维将西方美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相结合,以崭新的眼光评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写出了《〈红楼梦〉评论》等论著。 1904年,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在《教育世界》杂志上刊出,一百多年来,研究《红楼梦》的文章著作可谓汗牛充栋,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红学家,你尽可不必也不可能把这些文章著作都读过,但是你却不能不读王国维的这篇《〈红楼梦〉评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红楼梦〉评论》是“红学”史上最早的一篇具有现代学术性质的论文。它尝试运用西方哲学、文学和美学理论来评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提出了《红楼梦》的“精神”“美学价值”等崭新命题,并作了系统的探讨和评价,较之先前旧红学派的感想式的评论和牵强附会的考评,实在是一个明显的突破。王国维在其中强调了《红楼梦》的悲剧性质及其

论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

论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 论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文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界: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笼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第二境界:柳永《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峨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分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

解读人生的三种境界

解读人生的三种境界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描述了人生的三种境界: 第一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第二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后人归之为:知、行、得三境界。 由王国维的三境界论,推崇的很多,有人效仿"三境界"的划分法:知之、好之、乐之;丰之恺认为:"物质、精神、灵魂"这是人生三层境界;有人认为,人生三境界不外乎是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也有人说为知、为己、为人;有人认为理想、事业、爱情;还有人形象地比喻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等等,林林总总,琳琅满目。 掩卷思之,漫漫的人生历程,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对于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看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就"看山看水"的三境界而剖析一下。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种境界是针对孩子说的,初识世界,纯洁无瑕,一切都是新鲜的、陌生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你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不会故意认错,以致说1是1,2是2,丁是丁,卯是卯。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这种境界是针对中年人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多,人们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尤其是在物欲横

流的社会,尔虞我诈,互不信任,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孩提时代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再轻易相信眼前的一切,而是用心、用脑去认识这个世界。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感觉到社会并不那么单纯,现实也并不那么美好,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此时,人们看到的山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山,水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水了,叫做看山感慨,看水叹息,以致出现了许许多多借古讽今,指桑骂槐,指鹿为马的故事。有些人,站在这山望着那山更高;沐在此水,又想到那水更净,欲壑难填,永远也没有满足的境地。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针对那些走过大半辈子或经历太多事件的人而言,在经历了种种事件,看过了形形色色的人或事,有了一种曾经沧海的感觉,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也许经历了太多,人的境界也高了,不再会为无谓的事或无伤大雅或不可能实现的事而伤脑费神。任尔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他们更明白,更懂得,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事物,明白如果跳出是非圈子,以观棋者、看戏人的角度来看事物,也许事情会简单许多,正如苏轼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王国维所道"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们都希望能到达人生的最高境界,即这第三境界,体味那战胜自我,超越极限后一览众山小的胜利感,然而在这自我提炼、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许多优秀的品质都是不可或缺的。

简析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文学批评史意义

简析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文学批评史意义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开启了我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一扇新的大门,它的发表是《红楼梦》研究史上的第一篇比较系统的专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打破了我国传统的文以载道的思想,从探讨人生本质的角度出发,融合了西方的哲学和美学思想,并采用了现代的批评文体进行论征。因此,在我国的小说批评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一、以探讨人生的本质为目的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打破了之前文学评论的“文以载道”的模式,大胆地从人生出发,在哲学、美学和伦理学等不同领域来探讨人生的本质问题。 (一)融汇西方哲学思想 从哲学角度看,《红楼梦评论》摒弃了中国传统的道本思想,成熟地引进了西方的哲学思想。诸多的哲学思想当中,他选择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王维认为要想挽救民族危亡,首先应该改变民众的麻木状态,唤醒民众正确认识人生,认识生命的本质,而叔本华的生命哲学正是一种可以帮助民众正确认识人生的思想。叔本华认为人类就是在这样一个“生命意志”的欲望和痛苦中晃动着,这就是人的生命的本质。王国维吸收了叔本华的思想,将其融人到作品之中。如第一章的标题即是《人生及美术之概观》,从题目即可看出作者写作的目的,以《红楼梦》为批评对象,来探讨人生问题。 (二)极高的美学价值 从美学角度看,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以悲剧理论为基点来阐释人生的本质。他将《红楼梦》与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做了比较,认为中国以往的作品大都有着圆满的结局,这就会使人沉溺其中而不能自省,《红楼梦》打破了这一传统的模式,是一部“彻头彻尾之悲剧”。《红楼梦评论》第三章,王国维认为《红楼梦》属于叔本华划分的三种悲剧的标准的第三种悲剧,即“南于剧中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蝎之性质,与意外之变故也。”。王国维赞赏《红楼梦》的极高的美学价值,认为它不仅揭示了人生应有的苦痛及人生的本质—悲剧,而且引导人们积极寻求解脱之道。 (三)深刻的伦理学意义 从世俗的角度看,贾宝玉的出家使他成为一个“绝父子,弃人伦不忠不孝之罪人。”王国维一反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认为贾宝玉的出家非但不是抛弃父子关系的不忠不孝之行为,相反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尽了孝。王国维还从叔本华的思想出发,把出世看作是人生获得解脱的唯一途径,他认为贾宝玉的超越生活之欲的出世解脱才是真正的解脱。因而,《红楼梦》以贾宝玉的出家作为整部作品的结局,指出了摆脱人生痛苦的出路,不仅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同样也具有极高的伦理学价值。 二、现代的学术话语系统 《红楼梦评论》不仅在思想上为我们开创了从人生角度出发的全新视角,而且还建立了西方现代式的批评文体。 (一)理论为框架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为我国的小说批评引入了西方现代的批评理论,采用了以理论为框架的行文特征,他是借鉴西方批评思维与方法建立现代批评话语的批评家之一。在《红楼梦评论》中,从开篇至结尾始终贯穿着叔本华的生命哲学理论,引入西方的哲学思想作为论证的理论支撑,这就改变了以往的评点式,考据式的批评方法,在当时的小说批评界是一种创举。由此可见,作品从根本上确立了我国现代小说批评的基本的发展方向,即先找到理论总纲,建立理论批评基点,作为论述的基本依据,从而使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二)整体性的结构 《红楼梦评论》打破了以往的模式,采用了现代式的整体性结构方式。它站在哲学、美学的高度,从总体上来把握文章进行批评并把握作品的意义。从《红楼梦》的精神、美学、伦理学三方面对整体意义进行研究,这种写法使得王国维将小说批评引向了思辨的、科学的高度,拉近了中国文学批评与世界文学批评的距离,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古代文学批评缺乏思维的抽象概括能力的状况。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兼采东西之长,独具创新之处,是我小说批评领域的一篇里程碑式的作品,也为中国后来的文学批评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