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三种形态

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三种形态
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三种形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25959681.html,

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三种形态

作者:王天保

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02期

摘要:在不同历史语境中,马克思主义的总体目标不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也会因此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形态:革命型马克思主义批评、批判型马克思主义批评、建设型马克思主义批评。中国当下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应该属于建设型马克思主义批评。沿袭革命型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思维框架或者套用批判型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思路都是不合适的。

关键词:革命型马克思主义批评;批判型马克思主义批评;建设型马克思主义批评

中图分类号: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99(2020)02-0112-07

马克思主义已成为一个蔚为壮观的理论流派,也催生了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批评。每一位马克思主义批评家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通过宏观的历史视角描述马克思主义批评的不同形态,能够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历史总体性”,而不是迷失在马克思主义批评的个体差异性之中。

如何去描述马克思主义批评的不同形态?伊格尔顿在1996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读本的前言中,把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历史形态分为四种:人类学批评、政治批评、意识形态批评和经济批评。人类学批评关注的是美学领域里的一些基本问题,代表人物有普列汉诺夫、考德威尔。政治批评与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的政治运动密切相关,关注的是塑造与革命现实相适应的主体形式,主要代表人物有列宁和托洛茨基。意识形态批评兴起于斯大林主义出现之后,关注文学作品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代表人物有卢卡奇、戈德曼、阿多诺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经济批评关注“文化的生产方式”,包括文化生产和接受过程中的技术基础、制度保障等社会条件,代表人物有本雅明、威廉斯。伊格尔顿在描述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四种形态时,虽然并不缺乏对历史语境的分析,但他的主要依据是批评家们关注的具体文艺理论问题。而且在这种描述中,中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是缺席的。或许是为了应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忽视,或许是出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自觉,中国学者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以区别于外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还有学者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总结出马克思主义的五个层面,进而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五种形态:“前史形态”“初始形态”“科学形态”“政治形态”“文化形态”。这些学者的研究对于我们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批评范畴、命题,探讨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性质和特点,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但是中国当下的文学批评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做出回应,这时我们或许还需要另外一种描述马克思主义批评形态的坐标。

笔者注意到,一些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术语的文学批评在面对中国当下文艺现象的时候,忽略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总体目标,仍然在套用过去的马克思主义批评的话语模

马克思主义文论

1,马克思主义文论创立的时间、创立者、创立的奠基之作马克思主义文论创立的时间:19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奠基之作:《巴黎手稿》2,列宁的“两种民族文化”学说一,列宁论“两种民族文化”学说1,关于文化的涵义,列宁用“文化”的概念是很严格的,他运用文化这个概念非常注意区分广义和狭义2,列宁“两种民族文化”的基本涵义(1)每一个民族都有两种文化(2)两种文化各自的地位不同(3)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3,在中国现代文论史上很早提出文学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之理论的是谁冯雪峰对于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论述.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一直是文艺界关心的一个问题,很多文艺理论家都作了探讨。值得特别提及的是,冯雪峰很早就提出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样的看法。他在《过渡性与独创性》中说:“我们现在是从旧的民族文化过渡到新的民族文化,同时也是从国民的文化走到世界的文化”,他认为民族性中也有“世界性”或“人类性”的意蕴,“任何民族在任何环境里生活战斗上所达到的最基础的也是最高的要求与理想,也是一切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人类共同的生活理想与意向”,因此,“民族的独创能力和独创性要求,并不是向着特殊的民族性的树立,然而却是世界文化的到达所必要”。由此可见,冯雪峰在当时已经认识到文化文艺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越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世界的也就越是民族的,两者并行不悖。4,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主要内容1)内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保证艺术创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表现创造的主动性,选择各种各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高尔基对于俄国文学和西欧文学都很熟悉,还系统地讲过《俄国文学史》, 所以对于各种流派的作品都熟悉,他认为在 文学上主要的潮流或者倾向共有两个,即现 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他热爱现实主义文学, 对于自然主义和颓废主义深恶痛绝,并始终 不懈地与之进行斗争。有比较才有鉴别,这 样他就有可能寻找新的创作方法。2)特点1, 文学艺术应该具有崇高的社会目的,要为促 进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服务,反对“为艺术 而艺术”以及那些引人颓废、堕落的艺术。2, 要求作家艺术家把过去的现实、现在的现实、 将来的现实这样三种“现实”有机地结合起 来3,要求作家艺术家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 观武装头脑,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社会现实 生活,讴歌现实的变化和正在成长中的社会 主义新人,激励他们求真、向善和爱美 5,毛泽东用《孟子》中的一句什么话来说明 “共同美”的存在关于“口之于味,与同嗜 焉”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 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孟 子》)译文:口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 耳朵对于声音,有相同的听觉;眼睛对于颜 色,有相同的美感。 6,席勒式1)“席勒式”这一词语出自马 克思1859年4月19日给拉萨尔的信:“你 的最大的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 精神的传声筒。”所谓“席勒式”指席勒创 作中部分存在的一种偏向,即忽视文艺创作 形象地表现生活,使作品主人公变成宣传某 种抽象化观念的化身。2)关于“席勒式”倾 向a为一般找特殊b在艺术构思和创作中进 行哲学思考c以理想代替现实d人物形象的 抽象化、概念化e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7,文学是“人学”1)高尔基认为文学是人 学。教材里对这个问题说了三点:一是指文 学的主要对象问题;二是指体现了高尔基的 美学思想;三是指体现了高尔基对人道主义 性质的理解。这三点概括缺乏内在的逻辑贯 通,而且着眼的角度并不一致。2)笼统地说 高尔基关于文学是人学的说法体现了高尔基 的美学思想和人道主义思想。具体地说,这 个说法可以分为三层来理解:一是文学是写 人的;二是文学是人写的;三是文学是为人 写的。 8,“主观战斗精神”1)胡风的“主观战斗精 神”强调创作主体的心理意识是一种“人” 的文学观,同时也是主客观相结合的文艺思 想。创作主体需要在客观对象的活的表现中 熔铸自己的同感的肯定或反感的否定,而客 观对象也会以其真实性来促成修改、甚至推 翻作家的认识。这个“相生相克”的动态过 程的结果就是新的艺术世界的诞生。能够促 成这一过程深入进行的动力则是作家认识世 界的思想力,体验现实的感受力,投身现实 的热情,三者合而称之,即为“主观战斗精 神”。胡风提出“一方面要求主观力量的坚 强,坚强到能够和血肉的对象搏斗,能够对 血肉的对象进行批判”,“另一方面要求作 家向感性的对象深入,深入到和对象的感性 表现结为一体。” 2)胡风强调要用“主观战 斗精神”拥抱现实,即要求作家在对客观现实 的描写中反映出自己的强烈的主观愿望。胡 风将其概括为“主观精神与客观真理的结合 和融合”,并把这视为“新文艺底战斗的生 命”。他指出,优秀作家如果想投入“为人生” 的艺术创作,“一方面须得有…为?人生的真诚 的心愿,另一方面须得有对于被…为?的人生 的深入的认识。所…采?者,所…揭发?者,须得 是人生的真实……这种主观精神和客观真理 的结合和融合,就产生了新文艺底战斗的生 命。” 值得注意的是胡风强调的是主观战斗 精神与客观真理的结合与融合,不能发生偏 颇。为了预防这种偏颇,胡风明确反对两种 倾向:一种是偏于主观,使艺术形象成为抽 象概念的冷冰冰的绘图演义;一种是偏于客 观,即主观战斗精神被客观现象所吞没。为 此他提出要使“对生活的感受力”、“热情”和 “深邃的思想力量”三者“浑然一体”。 9,“杂取种种人”典型化:“往往嘴在浙江, 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 脚色”,“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10,莎士比亚化首先,是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的形象化表述。它要求文学创作严格地遵循 莎士比亚所主张的现实主义原则,从客观的 现实生活出发,“通过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 写”(恩格斯《致敏考茨基》),广泛地反映 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和思想,“真实地评述人类 的关系”(《神圣家族》)。恩格斯批评拉萨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心得体会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心得体会:也谈大与小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经常谈起大与小、强与弱、长与短等等,当前,也经常看到一些媒体上报道的有关各级政府发出的雄心壮志:“要把某某省(市、县)建成大而强、富而美”、“要把某某事(物……)做大做强”……等等。从中不难体会到,不少人对事物的看法都存在着这样一个共性:认为愈是大的东西就愈强,愈是小的东西就愈弱,因此,也就有了“强大”与“弱小”这一对反义词,而且,被世人普遍接受与认可。但是,从哲学的角度看,并不尽然。 年少求学时,曾经粗浅地学习过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知识,也曾经过接触过一些哲学方面的书籍,经过近期参加人民银行组织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活动,较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对于哲学的理解又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并且产生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联想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大小、强弱的认识,就萌生了用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的观点也谈谈大与小、强与弱这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仅仅以物质形体的大小来界定强弱,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背道而驰的。大量的事实不胜枚举:周朝一统天下,可谓地大物博,但是,到了周幽王时期,却被一个北方的小小的游牧民族所灭,只落得“不觉胡尘满玉楼”的哀叹。清朝末期,中国在世界上仍然应该称得上绝对的“大国”,并以“天朝”自居,视海外列强为“弹丸之地”、“蛮夷之邦”;而“弹丸小国”们虽然小,但很强。结果,“大”输在了“小”的手里,被迫向小国开放口岸,割地赔款。在自然界,人们也普遍认为外形越大的愈是强,如:强壮的大象、威风凛凛的大老虎......但是,大象的天敌却是热带丛林里的小小的蚂蚁,而微小的病菌却足以让威风凛凛的老虎毙命。现存在曲阜师范大学的我国的第一台“大”型计算机足足有两层楼高大,但是,与现在流行的手提电脑的功能却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大,不一定强,小,也不一定弱。 大与小,其实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体。这是说,大与小并不是绝对对立、绝对不同的事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强大的事物如果在内部机制上出现了问题,就会变成外强中干、外大内弱的事物。而弱小的事物如果优化机制、调整结构,就会成为小而强的事物。从对立统一的观点出发,我们在看待具体事物时,不会因一时的强大而骄傲自满,放弃机制的改革和优化,以至变成弱小者。也不会因自己的弱小而悲观丧气,而是不断改革,强化机制,使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当今之中国,无论在地域上、人口上,在世界上是绝对的、无可非议的大国,但是,我们的强国之路还很长,相对于我们大而强、富而美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虽然我们的GDP 目前在世界上的排名已经跃居前八强,但是,以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近14亿的人口折算,我们的人均水平仍然在世界后列,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用大与小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上的“强”,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地域面积的“大”;我们在经济发展上的“弱”,也绝对不是因为我们的地域面积的“小”。目前世界上,经济强国如,德国,他们的国土面积也仅仅是中国的1/30,人口也仅仅相当于一个山东省的人口,但是,他们的经济总量确排在了我们的前头,这个差距该是多么的大?再拿拥有170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俄罗斯,比较历史上被我们称为“弹丸之国”,只有37万平方公里国土的日本,他们的GDP却仅次于特“超级大国”美国,排世界第二的位置,而俄罗斯却被远远的甩在了后边,在经济上沦为三流国家。以此观之,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一方面不要躺在“地大物博”的优越感里睡大觉,丧失机遇,就是不以“大”而自居;另一方面,也不要因为我们的落后,就自甘堕落,失去积极向上的信心和勇气,也就是不以“小”而丧气。只要我们坚

西方文化理论马工程-从评《人间喜剧》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案例分析库 从评《人间喜剧》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1.知识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2.知识点讲解: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西方文论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产生于广阔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背景之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正是从西方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深广背景上研究古希腊神话、莎士比亚戏剧与巴尔扎克小说等文学现象,提出了有关艺术生产与现实主义理论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观念。 3.实体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主要不是以文学批评家的身份去研究文学,而是以哲学家、经济学家、政治活动家的身份进入文学领域开展文学批评的。马克思、恩格斯的这种身份,决定了他们不是从纯文学的角度去思考文学问题,而是将其置于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中去考察、去揭示其意义的。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从1829到1848年所写的96部长、中、短篇小说的总称,巴尔扎克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特别喜爱和赞赏的同时代极少数的资产阶级作家之一。他们在自己的著作或与友人的通信中,曾多次谈到巴尔扎克或巴尔扎克的作品。根据拉法格的回忆,马克思非常推崇巴尔扎克,曾不只一次的表示,要写一篇关于评论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文章。原因就在于巴尔扎克以其非凡的艺术才华,在他的作品中,“用诗情画意的镜子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至于恩格斯,他在1883年12月写给劳拉·拉法格的信中说:“在我卧床这段时间里,除了巴尔扎克的作品外,别的我几乎什么也没有读,我从这个卓越的老头子那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里有1815年至1848年的法国历史,比所有拉贝尔、卡普菲格、路易·勃朗之流的作品所包含的多得多。多么了不起的勇气!在他的富有诗意的裁判中有多么了不起的革命辩证法! ”1888年,恩格斯在致英国女作家哈克奈斯的信中进一步指出:“巴尔扎克,我认为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汇集了法国

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一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这些年轻人不禁想起在校时枯燥的政治课:老师在前面高谈阔论,我们就趴在桌子上睡觉,通常大家都把它的乏味度提的比高数还高,数学题至少还有几个“书生”(也就是“呆子”)啃的津津有味,而马列主义NOWAY,NOONE! 当然,在校园的中惬意、浪漫了几年的我们,终究会走出象牙塔,跌进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每天在这个充满金钱、利益的“江湖”中面对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疲于应付的大脑如果不能将它们完全搞定,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此时,我们是多么希望有一双洞穿一切的慧眼呀!透过虚假的外在现象直见本质,或是持一柄降妖除魔的利剑,一切困难迎刃而解。 其实,我们最最需要的那双慧眼、那柄利剑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哲学——确切的说就是我们一直认为最没实际应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面我就将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体会的几个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以简单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如果顺利也罢,如果前途还不明朗那?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的反复磨去了不少;而且,我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们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响了我们前进的速度。 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英文中的“likeacoin!”(像个硬币,暗指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这个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可以泛指为“问题”、“困难”。诗有云:“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见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是最怕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了,可正是这些坎坷让我们一天天长大、成熟。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正确面对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一、辩证唯物论 1、宏观角度 (1)(辩证)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作用;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 2、中观角度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3、微观角度 意识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物质与运动关系;运动与静止关系等 二、唯物辩证的认识论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 2、中观角度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3、微观角度 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三、唯物辩证法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观 (2)单元标题、课题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观);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2、中观角度 “普遍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永恒发展的观点”(发展普遍性和实质;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观”(矛盾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创新观”(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发展实质) 3、微观角度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普遍性和实质;发展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发展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对立统一(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 四、历史唯物主义 1、宏观角度 (1)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基本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2)单元标题: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2、中观角度 课题: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群众观(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 3、微观角度 单独考查其中某个原理 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部分。 ★哲学主观题综合角度设问(具体原理见后)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生活中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有很多啊,在生活中都有所体现啊,你说的是哪个哲学原理呢.比如说,看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应用到生活中可以就是说看一个人的时候要看到他以后,而不仅仅是看现在. 一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这些年轻人不禁想起在校时枯燥的政治课:老师在前面高谈阔论,我们就趴在桌子上睡觉,通常大家都把它的乏味度提的比高数还高,数学题至少还有几个“书生”(也就是“呆子”)啃的津津有味,而马列主义NOWAY,NOONE! 当然,在校园的中惬意、浪漫了几年的我们,终究会走出象牙塔,跌进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每天在这个充满金钱、利益的“江湖”中面对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疲于应付的大脑如果不能将它们完全搞定,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此时,我们是多么希望有一双洞穿一切的慧眼呀!透过虚假的外在现象直见本质,或是持一柄降妖除魔的利剑,一切困难迎刃而解。 其实,我们最最需要的那双慧眼、那柄利剑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哲学——确切的说就是我们一直认为最没实际应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面我就将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体会的几个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以简单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如果顺利也罢,如果前途还不明朗那?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的反复磨去了不少;而且,我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们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响了我们前进的速度。 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英文中的“likeacoin!”(像个硬币,暗指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这个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小结 唯物论包括三个要点: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三、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 一、第一个要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一)世界观和哲学的概念 a、世界观的定义 b、哲学的定义 c、世界观和哲学的关系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 a 、哲学的基本问题: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 c、讨论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 a、唯物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和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产生的根源:从历史、阶级、认识几个方面去理解 (2)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3)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b、唯心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和主要形态 (1)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从历史、阶级、认识几个方面去理解 (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3)唯心主义的主要形态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特点: (1)定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2)特点:阶级性、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b、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c、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意义 二、世界物质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有两个要点: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意义: a、科学物质范畴的形成是个历史过程 b、物质范畴和物质结构理论即有区别,有又联系 c、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 d、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的意义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a、一元论、二元论: (1)、一元论: 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一元论(世界统一于精神) (2)、二元论:特点、实质 b、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基本原理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三、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有四个方面 (一)意识的起源:a、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

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3 历史与形式 匈牙利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卢卡契在他的早期论文《现代戏剧的发展》(1909)中写道:“文学中真正的社会因素是形式。”这可不是历来认为马克思主义批评所应有的那种评论。一则,马克思主义批评向来反对一切文学上的形式主义,抨击它惯于把注意力转向纯技巧性问题,剥夺了文学的历史意义,将文学降低成一种审美游戏。这种观点确实注意到了这种技术至上的批评方法与高度资本主义社会行为之间的联系[i]。二则,大量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在实践中不够重视艺术形式方面的问题,将这个问题搁置一边,一味探索政治内容。马克思本人认为文学应该展示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他烧掉一些他自己早期的抒情诗,因为这些诗中狂热的感情束缚不住,成了致命伤。但是,他也对过分形式主义的作品表示怀疑。在一篇早期的论西里西亚织工歌的报刊文章中,他认为一味追求文体风格导致“歪曲内容”,而反过来,被歪曲的内容给文学形式打上“庸俗”的印记。换言之,他表明了对于形式与内容之间关系的辩证理解:形式是内容的产物,但又按照一种双重关系对它起反作用。马克思早期在《莱茵报》上对繁琐、沉闷的形式主义法律的评论——“形式除非是它的内容的形式,则毫无价值可言”——同样适用于他的美学观点。 在论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时,马克思忠实于他所继承的黑格尔传统。黑格尔曾在《美学》(1835)中论证说:“一定的内容决定一种适合于它的形式。”他认为“形式的缺陷来自内容的缺陷”。确实,对黑格尔来说,艺术史可以按照形式与内容之间变化的关系来写。艺术展示黑格尔称之为“世界精神”、“理念”或“绝对”的不同发展阶段;这就是不断努力在艺术形式中充分体现自己的艺术“内容”。在历史发展的早期阶段,“世界精神”不能获得形式上的充分展现,例如古代雕塑表明过分的感性材料堵塞和压倒了“精神”,“精神”不能按照自己的目的用这些材料去塑造。另一方面,希腊古典艺术在内容与形式、精神与物质之间达到和谐的统一;在这短暂的历史片刻,“内容”获得完全合适的体现。然而,在现代世界,尤其典型的是在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中,精神吸收了感性材料,内容压倒了形式。物质形式让位给高度发展的精神,就像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力超出了先前容纳它们的有限的古典模子。 如果认为马克思全盘接受了黑格尔的美学,那就是错误的。黑格尔的美学是唯心主义的,过分简单化,只在有限的程度上是辩证的。总之,马克思在一些具体的美学问题上与黑格尔意见不同。不过,这两位思想家共同认为艺术形式不仅仅是个别艺术家的癖好。形式是历史地由它们必须体现的“内容”决定的;它们随着内容本身的变化而经历变化、改造、毁坏和革命。“内容”在这种意义上优先于“形式”,正像对马克思主义来说,是社会物质“内容”即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社会上层建筑的“形式”。费雷德里克?詹姆森在他的《马克思主义与形式》(1971)中说过:“形式本身不过是内容在上层建筑领域中的体现。”有些人会不耐烦地说。形式和内容是无论如何不可分的,加以区分是人为的。我们可以马上回答:当然,在实践中,这种说法是正确的。黑格尔本人确认这一点。他写道:“内容仅仅是形式转化了内容,而形式仅仅是内容转化了形式。”但是,即使形式和内容在实践中是不可分的,它们在理论上还是有区别的。这正是为什么我们能谈论这两者之间变化关系的原故。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研究(笔记摘录)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研究》 王晓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6 1.本书的绪论部分就整体思路和采纳的论述方式进行简要的说明和介绍。第一章实际是对两个论域,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文化批评进行界定和梳理,并将社会形态作为连接点进行基本的论述。从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对“意识形态”、“阶级”、“种族”和“性别”这四个最为基本的概念进行清理,对概念背后的重要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将经典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承接关系加以揭示。-15 2.笔者认为,文学批评是以文本为中心,而文化批评则是以文本的生产和消费为中心,其主要的侧重点以传统文学文本和社会文化文本为主,注重文本的外部生产、传播、接受过程、文化要素和文本环境,其分析的方式除了传统文学批评、哲学和美学的角度之外,主要融入了社会学和政治学视角。-38 3.简言之,技术进步和体制变革带来社会面貌和群体交往方式的改变;而社会新的现象或问题需要法律不断进行补充、修正和规范;法律的合法性以及有效实施必须依靠群体的道德提升和个体的自我约束。-40 4.文化是由两个主要的传统所构成的互为作用的层面,即思想文化传统和制度文化传统。-46 5.欧美的马克思主义者面对新的社会发展期,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诸多命题进行了发挥、修正和改写,以寻求新的解释方式。这一方式对中国学界而言,显然有着借鉴意义的。-47

6.新的社会阶层往往以最为传统的方式给传统本身输入自身的价值观,使之外化为有利于自我阶层的一种传统,并再次通过传统的方式使之形成新的社会风尚。-60 7.社会形态受制于物化条件,包括技术条件、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特质。当代社会在上述要素的作用下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时代有着不同的结构功能,个体或群体的问题均必须置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思维机构中才能凸现。(我认为还可以加上“生态”)-74 8.西方马克思主义一般被定义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出现于欧洲国家,主张以区别于‘苏联式’(列宁式和斯大林式)的方法,在当下的历史条件中重新阐释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激进的思潮。-75 9.-----安德森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机联系进行了对比,即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特征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事实,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学术内部发展起来的,而不是作为工人运动的一部分发展起来的,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得以首次进入资产阶级文化堡垒之中。-77 10.传统的思想家主要关注社会的历史、政治和经济维度,而西方马克思主义继承者则主要关注哲学、文化和美学,这不仅是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转移,而且是对上层建筑本身的再鉴定。-78 11.实际上,以广告为标识的传媒将新商品的潜在使用价值和符号价值带入到生产者控制之中。于是,消费者只能按照资本主义方式要求他们的那样进行被动消费,并进入循环消费系统。-81 12.文化生产资料的高度控制和集中导致了“文化工业”,使人们在接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提出了自我意识主要关注于客体与自我的关系,实现了对希腊哲学的超越;提出了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完善了自我意识结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论文篇一论马克思博士论文对黑格尔哲学的继承和超越 摘要: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提出了自我意识主要关注于客体与自我的关系,实现了对希腊哲学的超越;提出了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完善了自我意识结构;提出了自我意识必然面对和解决不同的时代问题。马克思博士论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源头和马克思公开出版的第一部著作。本文立足于文本,具体分析了马克思通过博士论文究竟在哪些方面批判继承了黑格尔哲学,又在哪些层面实现了对黑格尔超越。 关键词:马克思博士论文;黑格尔;自我意识 一、马克思博士论文中自我意识哲学的提出 人们对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的地位评价并不高,称其为马克思“不成熟时期”的作品,也不具有独立意义和价值。这种观点的理由在于,虽然马克思在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下开始用个别自我意识来冲破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也闪现了一些零星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比如提出了“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是哲学的世界化”来说明哲学的世界批判意义,但是这种尝试仍然是在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基础上开展的,所以总的说来这时马克思还是一个彻底的黑格尔主义者。 事实上马克思已经在《博士论文》中,对黑格尔哲学及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展开了批判的考察。所以,与其说《博士论文》是青年黑格尔派的马克思的不成熟著作,不如把他看成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一次尝试性突破,这对于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史前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博士论文》开始就讨论了关于伊壁鸠鲁主义、斯多亚主义、怀疑主义三大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定位,在马克思眼中,希腊哲学看起来似乎遇到了一出好的悲剧所不应遇到的结局,即平淡的结局。在希腊,哲学的客观历史似乎在亚里士多德这个希腊哲学中的马其顿王亚历山大那里就停止了。 马克思认为,这样一种理解显然割裂了罗马哲学与希腊哲学的内在关联。这正是他要区别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和伊壁鸠鲁原子论差别的一个重要动机。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是外在的,只是量上的相互组合和凝聚,以这种眼光看待希腊哲学与罗马哲学,势必会得出上述的结论。而伊壁鸠鲁的原子则是原子自身的各种变化,是原子的本质与存在的关系,是内在的关系,以这种眼光看待希腊哲学与罗马哲学,结论很显然,所谓的罗马哲学不过是希腊哲学的新的形式。所以,希腊哲学的死亡就如英雄之死:英雄之死与太阳落山相似,而和青蛙因胀破肚皮而死不同。太阳的落山不过意味着新的旭日东升,希腊哲学死亡之处,正是新哲学重生之地。 《博士论文》中对自我意识哲学的肯定,这一点是和青年黑格尔派一致的。在第一部分中,马克思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基本差别,即对人的知识的真理性和确定性上、对待学问的态度和实践上,以及对反思的形式上。 在对知识的真理性和确定性方面 马克思认为,在对人的知识的真理性和确定性上。德谟克利特采取怀疑的、不确定的、模糊不清的态度,伊壁鸠鲁则采取独断的态度,坚持一切感性直觉都具有客观真实性,感性知觉是唯一客观的现象,“一切感官都是真理的报道者”。①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德谟克利特怀疑感性世界,伊壁鸠鲁则肯定感性世界,“哲人比大家高明之处,正在于他对自己的认识深信不疑”②。也就是说,对伊壁鸠鲁来说,唯一真实的东西就是人的感性知觉,这是唯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第三专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对象:二年级各专业学生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探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认识的来源、本质。 2、探讨认识的本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通过实践观的引入,理解认识的本质以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3、树立客观真理的观点,弄清真理和谬误的本质区别,领会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统一,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4、理解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1、科学的实践观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通过对实践含义和特点及其决定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清认识的本质,懂得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问题。通过对真理三个基本特性的分析,使学生掌握树立客观真理的观点,认清真理的过程性。 教学难点: 1、对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阐述问题,乃是一个有争议的难题。其一,实践是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二,实践的总和才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与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什么样的关系;其三,实践检验与正确理论(人类理性)和逻辑证明的关系问题。 2、价值和价值评价的标准问题。 授课时间:9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论以认识为研究对象,是对认识的认识,思想的思想。认识论要研究认识的来源、对象、性质、本质,认识过程,认识活动的规律,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等问题。本专题主要分三讲,主讲前两讲,第三讲自学。 第一讲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认识论,关于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规律的哲学学说。它将认识本身当作对象,反思自身。 一、认识的过程:从经验到理性

1、认识从哪里开始?---从实践到认识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人的想法、意见、滔滔不绝的演说、大块的文章等属于思想、认识的东西,是从哪里来的?进入现场,调查研究,用五官去感知,接受各种信息,搜集感性材料。基本方式:观察,试验,走访等,由此获得感性认识。 什么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形式。人有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这些器官是人与对象之间的桥梁和通道。当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这些感觉器官时,产生的刺激信号通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就产生了各种感觉。感觉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的反映。 知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它是在感觉基础上形成的,每一感觉反映事物某一个方面的表面特性,而知觉是对事物各种感觉的综合,形成对事物的整体的形象。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表象与感觉和知觉不同,感觉和知觉是对当前事物的反映,是由当前的事物引起的;而表象则是对曾经感知过的而此时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反映。 从感觉、知觉到表象,已经显示了认识的发展。这一发展,是从对事物表面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到各种特性的综合反映,从对事物的当下反映到事后的回忆再现。在表象中,认识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的选择性,即表象总是有选择地反映事物,它舍去了过去感觉和知觉事物的一些次要特性,留下对自己比较重要、比较有意义的特性。这说明表象已经开始有概括、抽象的萌芽。但是,表象并没有超出感性认识的范围。 感性认识是事物表面现象的反映。它的特点:一是直接性,就是感性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不存在中介,是人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直接感知;二是具体性,就是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表象这样具体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不断的实践活动,使人们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越来越多,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对于“认识是什么”这一问题,认识论中历来都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影视批评完整版重点

影视批评资料整理 (1)、1896年4月24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关于低昂应评论的文章 (2)以爱森斯坦为首的苏联蒙太奇学派和以巴赞的本体论为代表的经典电影批评是西方电影学理论的重要阶段。 (3)中国电影史上第一种批评传统是伦理批评模式(上世纪20年代) (4)被称作美国影评第一人的是宝林·凯尔 (5)影视批评的文本类型三种:随感型、解读型、研究型 (6)麦茨的《想象的能指》是第二电影符号学诞生的标志,也是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的代表作 (7)1973年美国学者劳拉莫尔的的《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是女性主义电影研究的经典文献 (8)1990中国第一部低成本独立电影是由张元创作的《妈妈》 (9)《四百下》电影史上最经典长镜头,导演[法]弗朗西斯.特吕弗 (10)、米洛斯·福尔曼1973年执导的政治寓言片《飞越疯人院》 (11)、美国导演乔治卢卡斯被称作“电影魔术师”代表作《星球大战》 (12)斯提芬斯提尔伯格导演的《大白鲨》开创了暑期档电影,成为第一部突破1亿美元票房的美国电影 (13)美国的马丁丶斯科西斯被称为电影社会学家 (14)影视批评有哪些基本功能:①意义阐释功能②创作引导功能③审美提升功能④鉴赏总结功能 (15)法国心理学家拉康把电影符号学与精神分析学联系起来起来,对影视分析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16)电影的精神分析学理论研究主要涉及电影的哪几个方面:①研究影片中人物的无疑是活动和性心理②研究无疑是在电影创作和欣赏过程中的作用③研究电影媒介的文化功能(17)、美国导演希区柯克的《精神病人》成为心里惊悚片的鼻祖 (18)先锋派电影中最有名的是布努埃尔的《一条安达鲁的狗》关注人物的无意识和潜意识(19)瑞典伯格曼的电影《野草莓》描述梦境 (20)前苏联导演安德列·塔科夫斯基的《伊万的童年》二战期间经典战争片 (21)《钢琴课》(导演简·坎皮恩)被称为女性必看的一部电影,关于电影与性。 (22)1971年第一代女性主义纪录片的诞生《成长中的女性》《三生》《女性的电影》(23)《人鬼情》是当代当之无愧的女性电影、现在女性的生存和文化困境 (24)中国电影的第一次大众文化浪潮兴起上世纪20年代 (25)大众文化特性:通俗性,再生性。 (26)霍尔的三种解码模式:主导霸权立场、协商的立场、对抗的立场 大众文化 是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背景,经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文化,是与当代工业都市紧密相关,以普通大众为主要消费对象,批量生产的文化制品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二战后一次具有世界影响的电影运动,这一运动的本质是一次要求以现代主义精神来彻底改造电影艺术的运动,它的出现将西欧的现代主义电影运动推向了高潮。这一运动有两个部分,一是作者电影,即“新浪潮”;另一是作家电影,即“左岸派”。新浪潮”追求的是向生活靠拢,向真实深入;而“左岸派”电影感兴趣的则是人的精神活动,人的思想,人的内心。在他们看来,一个人在头脑中创造的生活远远比生活本身要丰富。他们向内心生活靠拢,向着一种新的真实深入。 代表人物以及作品:有克罗德?夏布洛尔的《表兄弟》和《漂亮的塞尔日》是新浪潮的最早作品,紧接着有特吕弗的《四百下》,阿兰?雷乃的《广岛之恋》,后来,1960年及以后,又出了让-吕克?戈达尔的《筋疲力竭》,艾里克?罗梅尔的《狮子座》,最后有雅克?里维特的《巴黎属于我们》。 摄影机自来水笔理论 一种倡导“运用摄影机写作”的理论。由法国电影理论家、导演阿斯特吕克1948年在《法国银幕》上的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出。他认为电影已经成为一种具有独特语言、可以自由表达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正像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业

第一次作业: 一单选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标志是(D.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完成) 3.事物的规律是(D 事物内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4.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表现(D.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5.一个认识的完整过程是(B.实践——认识——实践) 6. 杰出人物是(A. 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二、多选 1. 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的阶级社会形态 (A. 奴隶社会B. 封建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 2.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是:(A.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 实践决定认识C. 认识对实践有能动作用D. 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三简答 1. 人的社会规定性的内容 答. 人的社会规定性的内容包括: 第一,人必须取得社会的形式才能成为现实的人。 第二,社会规定了人的性质和能力。 第三,社会规定了人的差异性。 2. 为什么说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答:第一,新事物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其根源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它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第二,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旧事物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事物,既是对旧事物消极内容的抛弃,又是对它所具有的积极内容的继承和保留,增加了一些为旧事物不能容忍的新内容,新事物的这种特殊本质,决定了它在与旧事物的斗争中必定要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社会历史领域中的新事物,代表着历史发展的进步方向,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是不可战胜的。总之,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新事物的本质来看,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历史的逻辑是,暂时显得弱小的、代表进步方面的新 事物,战胜那些表面上强大的、代表保守方面的、趋向灭亡的旧事物。 3. 人对世界的实践把握和改造的哲学意义 答:①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就是指实践,它不仅造就了社会依存的自然基础,而且缔造了人类社会历史。人是唯一没有让自然界来规划其生活的存在物。自然界无法自发满足人的需要,人类要根据自己的本性、需要和能力,通过劳动来创造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人类在改造自然创造自身赖以存在的自然基础的同时,也就创造了人类社会本身。 ②在造就自然基础和人类社会的活动中,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水平不断提高,并形成了体现人的能动特点的实践实践环节,主要包括:第一,实践决策。为了保证实践活动的成功,实践决策必须坚持“合目的”和“合规律”这一双重尺度。第二,实践目标的制定。实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一、主观能动性 (一)是什么: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精神状态 (二)为什么: (三)怎么办: ·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1、含义及表现 2、尊重、认识、利用客观规律 3、尊重客观条件,一切从实际出发 4、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解放思想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一切从实际出发 2、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限制,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该承认、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条件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 3、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只有积极、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让规律为人类服务。反之…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按客观规律办事: 1、规律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不能被创造或消灭;集中表现为不可抗拒性 2、承认规律,尊重规律 3、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客观实际出发,认识规律 4、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客观条件出发,利用规律 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二、认识 Ⅰ.认识的根本任务 (一)是什么: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为什么: 1、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和规律 2、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的指导实践(真理、科学理论的性质决定其能够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怎么办: 1、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前提) 2、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关键) Ⅱ.认识的深化与发展 (一)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 1、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 2、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第二次飞跃 (二)认识需要不断的深化、拓展、发展 Ⅲ.科学思维方法 (一)分析与综合 (二)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创新 三、实践(认识论的首要、基本观点) Ⅰ.特征: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3、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Ⅱ.基本形式 (一)生产实践 1、含义: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是处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的活动 2、作用: ①生产实践决定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 ②生产实践决定着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③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政治、教育、科学、艺术等实践活动的基础 3、现实意义: ①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 ②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 发展生产力 (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1、内容: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各阶层、各阶级之间 的关系,对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革 2、作用: ①能够反作用于生产活动,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能够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