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市盈率估值指标浅析_我国证券市场板块市盈率的时间序列分析

股票市场市盈率估值指标浅析_我国证券市场板块市盈率的时间序列分析
股票市场市盈率估值指标浅析_我国证券市场板块市盈率的时间序列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最经典的

【时间简“识”】 说明:本文摘自于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 作者:胖胖小龟宝。原版请到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 查看。 1.带你看看时间序列的简史 现在前面的话—— 时间序列作为一门统计学,经济学相结合的学科,在我们论坛,特别是五区计量经济学中是热门讨论话题。本月楼主推出新的系列专题——时间简“识”,旨在对时间序列方面进行知识扫盲(扫盲,仅仅扫盲而已……),同时也想借此吸引一些专业人士能够协助讨论和帮助大家解疑答惑。 在统计学的必修课里,时间序列估计是遭吐槽的重点科目了,其理论性强,虽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但往往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很多“令人发指”的问题。所以本帖就从基础开始,为大家絮叨絮叨那些关于“时间”的故事! Long long ago,有多long估计大概7000年前吧,古埃及人把尼罗河涨落的情况逐天记录下来,这一记录也就被我们称作所谓的时间序列。记录这个河流涨落有什么意义当时的人们并不是随手一记,而是对这个时间序列进行了长期的观察。结果,他们发现尼罗河的涨落非常有规律。掌握了尼罗河泛滥的规律,这帮助了古埃及对农耕和居所有了规划,使农业迅速发展,从而创建了埃及灿烂的史前文明。

好~~从上面那个故事我们看到了 1、时间序列的定义——按照时间的顺序把随机事件变化发展的过程记录下来就构成了一个时间序列。 2、时间序列分析的定义——对时间序列进行观察、研究,找寻它变化发展的规律,预测它将来的走势就是时间序列分析。 既然有了序列,那怎么拿来分析呢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为描述性时序分析和统计时序分析。 1、描述性时序分析——通过直观的数据比较或绘图观测,寻找序列中蕴含的发展规律,这种分析方法就称为描述性时序分析 描述性时序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直观有效的特点,它通常是人们进行统计时序分析的第一步。 2、统计时序分析 (1)频域分析方法 原理:假设任何一种无趋势的时间序列都可以分解成若干不同频率的周期波动 发展过程: 1)早期的频域分析方法借助富里埃分析从频率的角度揭示时间序列的规律 2)后来借助了傅里叶变换,用正弦、余弦项之和来逼近某个函数 3)20世纪60年代,引入最大熵谱估计理论,进入现代谱分析阶段 特点:非常有用的动态数据分析方法,但是由于分析方法复杂,结果抽象,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2)时域分析方法

《时间序列分析》案例

《时间序列分析》案例案例名 称:时间序列分析在经济预测中的应用内容要 求:确定性与随机性时间序列之比较设计作 者:许启发,王艳明 设计时 间:2003年8月

案例四:时间序列分析在经济预测中的应用 一、案例简介 为了配合《统计学》课程时间序列分析部分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组织了一次案例教学,其内容是:对烟台市的未来经济发展状况作一预测分析,数据取烟台市1949—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度数据,并以此为依据建立预测模型,对1999年和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作出预测并检验其预测效果。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反映国民经济活动最重要的经济指标之一,科学地预测该指标,对制定经济发展目标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方针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在组织实施时,我们首先将数据资料印发给学生,并讲清本案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明确案例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然后给学生一段时间,由学生根据资料,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预测分析,并确定具体的讨论日期;在课堂讨论时让学生自由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由主持教师作点评发言,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经济预测是研究客观经济过程未来一定时期的发展变化趋势,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客观经济现象历史规律的探讨和现状的研究,求得对未来经济活动的了解,以确定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水平,为决策提供依据。 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首先将预测目标的历史数据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然后分析它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及自身的统计规律,外推得到预测目标的未来取值。它与回归分析预测法的最大区别在于:该方法可以根据单个变量的取值对其自身的变动进行预测,无须添加任何的辅助信息。 本案例的最大特色在于:它汇集了统计学原理中的时间序列分析这一章节的所有知识点,通过本案例的教学,可以把不同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进行综合的比较,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本章的内容。 二、案例的目的与要求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案例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本案例将时间序列分析中的水平指标、速度指标、长期趋势的测定等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巩固学生所学的课本知识,深化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3.本案例是对烟台市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进行预测,通过对实证结果的比较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对同一问题的解决,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根据约束条件,从中选择一种合适的预测方法; 4.通过本案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EXCEL软件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应用,对统计、计量分析软件SPSS或Eviews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5.通过本案例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共事的能力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 1.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时间序列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 2.学生必须熟悉相应的预测方法和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 3.学生以主角身份积极地参与到案例分析中来,主动地分析和解决案例中的问题; 4.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之前,学生可以根据提供的样本数据,自己选择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对这一案例进行预测,比较不同预测方法的异同,提出若干可供选择的方案; 5.学生必须提交完整的分析报告。分析报告的内容应包括:选题的目的及意义、使用数据的特征及其说明、采用的预测方法及其优劣、预测结果及其评价、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的思路或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三、数据搜集与处理 时间序列数据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最常见的有:年度数据、季度数据、月度数据。本案例主要讨论对年度数据如何进行预测分析。考虑到案例设计时的侧重点,本案例只是对烟

《时间序列分析》第二章 时间序列预处理习题解答

《时间序列分析》习题解答?0?2习题2.3?0?21考虑时间序列10判断该时间序列是否 平稳计算该序列的样本自相关系数 kρ∧绘制该样本自相关图并解释该图形. ?0?2解根据时序图可以看出该时间序列有明显的递增趋势所以它一定不是平稳序列?0?2即可判断该时间序是非平稳序列其时序图程序见后。?0?2 时间序描述程序data example1 input number timeintnxyear01jan1980d _n_-1 format time date. card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proc gplot dataexample1 plot numbertime1 symbol1 cblack vstar ijoin run?0?2?0?2?0?2当延迟期数即k本题取值1 2 3 4 5 6远小于样本容量n本题为20时自相关系数kρ∧计算公式为 number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time01JAN8001J AN8101JAN8201JAN8301JAN8401JAN8501JAN8601JAN870 1JAN8801JAN8901JAN9001JAN9101JAN9201JAN9301JAN9 401JAN9501JAN9601JAN9701JAN9801JAN99121nkttktknttX XXXXXρ?6?1∧?6?1?6?1≈?6?1∑∑ 0kn4.9895?0?2 注20.05125.226χ接受原假设认为该序列为纯随机序列。?0?2解法三、Q统计量法计算Q统计量即12214.57kkQnρ∑?0?2?0?2?0?2?0?2?0?2?0?2?0?2?0?2?0?2?0?2查表得210.051221.0261χ?6?1由于Q统

实验五-用EXCEL进行时间序列分析

实验五 用E X C E L 进行时间序列分析 一、实验目的 利用Excel 进行时间序列分析 二、实验内容 1.测定发展水平和平均发展水平 2. 测定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 3. 测定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和平均发展速度 4. 计算长期趋势 5. 计算季节变动 三、实验指导 时间序列分析常用的方法有两种:指标分析法和构成因素分析法。 指标分析法,通过计算一系列时间序列分析指标,包含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增长量、平均增长量、发展速度、平均发展速度等来揭示现象的发展状况和发展变化程度。 构成因素分析法,是将时间序列看做由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不规则变动四种因素构成,将各影响因素分别从时间序列中分离出去并加以测定、对未来发展做出预测的过程。 发展水平: 发展水平是指某一经济现象在各个时期达到的实际水平。 在时间序列中,各指标数值就是该指标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在所属时间的发展水平。在时间序列中,我们用y 表示指标值,t 表示时间,则t y (t=0,1,2,3,…,n)表示各个时期的指标值。 平均发展水平: 平均发展水平又称“序时平均数”、“动态平均数”,是时间序列中各项发展水平的平均数,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中发展的一般水平。 增长量: 增长量是指某一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增长或减少的绝对量。它是报告期发展水平减基期发展水平之差。 平均增长量:平均增长量是时间序列中的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它表明现象在一定时段内平均每期增加(减少)的数量。公式表示如下: 发展速度:发展速度是说明事物发展快慢程度的动态相对数。它等于报告期水平对基期水平之比。发展速度有两种:分为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 1.环比发展速度:也称逐期发展速度,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前一期发展水平之比。 2.定基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固定基期水平之比。 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发展速度是动态数列中各期环比发展速度或各期定基发展速度中的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它说明在一定时期内发展速度的一般水平。 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几何法和方程法。 1.几何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实际动态数列各期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等于理论动态数列中各期平均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2.方程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方程法平均发展速度的特点是实际动态数列各项之和等于理论动态数列各项之和,所以称为“累积法” (1)测定发展水平和平均发展水平 在时间i t 上的观察值i Y ,就是该时间点的发展水平。 平均发展水平是现象在时间i t (i=1,2,…,n )上各期观察值i Y 的平均数。 ①时期序列的序时平均数计算

第七章时间序列分析

第七章 时间序列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地区1990—1996年排列的每年年终人口数动态数列是( )。 A 、绝对数动态数列 B 、绝对数时点数列 C 、相对数动态数列 D 、平均数动态数列 2.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20万件,期末库存5.3万件,它们( )。 A 、是时期指标 B 、是时点指标 C 、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D 、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3.间隔相等的不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公式为( )。 A 、n a a ∑= B 、∑ ∑=f af a C 、n a a a a a n 2 /2/210++++= L D 、∑ ×+++×++×+=?f f a a f a a f a a a n n n 2221221110L 4.修正的指数曲线模型可以表示为( )。 A 、t b b y t 10+= B 、bt t ae y = C 、t b a y t ln += D 、t t bc a y += 5.某地区连续4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8.5%,9%,8%,9.4%,则该地区经济的年平均增 长率为( )。 A 、1094.108.109.1085.14?××× B 、4094.008.009.0085.0××× C 、 4 094.108.109.1085.1××× D 、(8.5%+9%+8%+9.4%)÷5 6.某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单位成本从2005年到2007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98%,说明该产品单位成本( )。 A 、平均每年降低2% B 、平均每年降低1% C 、2007年是2005年的98% D 、2007年比2005年降低98% 7.根据近几年数据计算所的,某种商品第二季度销售量季节比率为1.7,表明该商品第二季度销售( )。 A 、处于旺季 B 、处于淡季 C 、增长了70% D 、增长了170% 8.对于包含四个构成因素(T ,S ,C ,I )的时间序列,以原数列各项数值除以移动平均值(其平均项数与季节周期长度相等)后所得比率( )。 A 、只包含趋势因素 B 、只包含不规则因素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时间序列分析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时间序列分析 摘要: 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根据动态数据揭示系统动态结构和规律的统计方法。本文以我国2007年1月至2011年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研究对象,基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存在明显的非平稳性和季节性特征,运用自回归移动平均季节模型进行建模分析,并利用SPSS建立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时间序列的相关关系模型,并对其进行预测,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SPSS软件时间序列分析预测 一、引言

(一)问题的基本情况及背景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调查范围和内容是居民用于日常生活消费品的全部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既包括居民从商店、工厂、集市所购买的价格,也包括从购买的价格。该指数以实际调查的综合平均单价和根据住户调查有关资料确定的权数,按加权算术平均公式计算。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居民家庭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支出服务项目费用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其目的在于观察居民生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对城乡居民生活的影响,为各级党政领导掌握居民消费状况,研究和制定居民消费价格政策、工资政策以及为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有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不变价格核算提供科学依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还是反映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时,表明通货膨胀率上升,消费者的生活成本提高,货币的购买能力减弱;相反,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时,表明通货膨胀率下降,亦即消费者的生活成本降低,货币的购买能力增强。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高低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准确的分析并及时的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做出合理的预测,对国家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实行宏观调控,稳定物价,保证经济的增长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问题的提出 时间序列是指同一种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相继观察值排列而成的一组数字序列。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预测一个现象的未来变化时,

第六章时间序列分析

第六章时间序列分析 重点: 1、增长量分析、发展水平及增长量 2、增长率分析、发展速度及增长速度 3、时间数列影响因素、长期趋势分析方法 难点: 1、增长量与增长速度 2、长期趋势与季节变动分析 第一节时间序列的分析指标 知识点一:时间序列的含义 时间序列是指经济现象按时间顺序排列形成的序列。这种数据称为时间序列数据。 时间序列分析就是根据这样的数列分析经济现象的发展规律,进而预测其未来水平。 时间数列是一种统计数列,它是将反映某一现象的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所形成的数列。表现了现象在时间上的动态变化,故又称为动态数列。 一个完整的时间数列包含两个基本要素: 一是被研究现象或指标所属的时间; 另一个是该现象或指标在此时间坐标下的指标值。 同一时间数列中,通常要求各指标值的时间单位和时间间隔相等,如无法保证相等,在计算某些指标时就涉及到“权”的概念。 研究时间数列的意义:了解与预测。 [例题·单选题]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时间数列().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一个月内每天某一固定时点记录的气温按度数高低排列形成的序列 c.工业企业按产值高低形成的数列 d.降水量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 答案:d 解析:时间序列是一种统计数列,它是将反映某一现象的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所形成的数列,表现了现象在时间上的动态变化。 知识点二:增长量分析(水平分析)

一.发展水平 发展水平是指客观现象在一定时期内(或时点上)发展所达到的规模、水平,一般用y t (t=1,2,3,…,n) 。 在绝对数时间数列中,发展水平就是绝对数; 在相对数时间数列中,发展水平就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几个概念:期初水平y 0,期末水平y t ,期间水平(y 1 ,y 2 ,….y n-1 ); 报告期水平(研究时期水平),基期水平(作为对比基础的水平)。 二.增长量 增长量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增长量的指标数值可正可负,它反映的是报告期相对基期增加或减少的绝对数量,用公式表示为: 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根据基期的不同确定方法,增长量可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 1.逐期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用公式表示为: △ = y n - y n-1 (i=1,2,…,n) 2.累计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时间序列最初水平)之差,用公式表示为: △ = y n - y (i=1,2,…,n)(i=1,2,…,n) 二者关系:逐期增长量之和=累计增长量 3.平均增长量 平均增长量是时间序列中的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它表明现象在一定时段内平均每期增加(减少)的数量。 一般用累计增长量除以增长的时期数目计算。 (y n - y )/n [例题·单选题]某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期增长的绝对数量是()。 a.逐期增长量 b.累计增长量 c.平均增长量 d.增长速度 答案:c 解析:平均每期增长的绝对数量是平均增长量。 知识点三:增长率分析(速度分析) 一.发展速度

数据分析-时间序列的趋势分析

数据分析-时间序列的趋势分析 无论是网站分析工具、BI报表或者数据的报告,我们很难看到数据以孤立的点单独地出现,通常数据是以序列、分组等形式存在,理由其实很简单,我们没法从单一的数据中发现什么,用于分析的数据必须包含上下文(Context)。数据的上下文就像为每个指标设定了一个或者一些参考系,通过这些参照和比较的过程来分析数据的优劣,就像中学物理上的例子,如果我们不以地面作为参照物,我们无法区分火车是静止的还是行进的,朝北开还是朝南开。 在实际看数据中,我们可能已经在不经意间使用数据的上下文了,趋势分析、比例分析、细分与分布等都是我们在为数据设置合适的参照环境。所以这边通过一个专题——数据的上下文,来总结和整理我们在日常的数据分析中可以使用的数据参考系,前面几篇主要是基于内部基准线(Internal Benchmark)的制定的,后面会涉及外部基准线(External Benchmark)的制定。今天这篇是第一篇,主要介绍基于时间序列的趋势分析,重提下同比和环比,之前在网站新老用户分析这篇文章,已经使用同比和环比举过简单应用的例子。 同比和环比的定义 定义这个东西在这里还是再唠叨几句,因为不了解定义就无法应用,熟悉的朋友可以跳过。 同比:为了消除数据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将本周期内的数据与之前周期中相同时间点的数据进行比较。早期的应用是销售业等受季节等影响较严重,为了消除趋势分析中季节性的影响,引入了同比的概念,所以较多地就是当年的季度数据或者月数据与上一年度同期的比较,计算同比增长率。 环比:反应的是数据连续变化的趋势,将本期的数据与上一周期的数据进行对比。最常见的是这个月的数据与上个月数据的比较,计算环比增长率,因为数据都是与之前最近一个周期的数据比较,所以是用于观察数据持续变化的情况。 买二送一,再赠送一个概念——定基比(其实是百度百科里附带的):将所有的数据都与某个基准线的数据进行对比。通常这个基准线是公司或者产品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或者重要数据点,将之后的数据与这个基准线进行比较,从而反映公司在跨越这个重要的是基点后的发展状况。 同比和环比的应用环境

2016时间序列分析论文

雄起市1978-2015年GDP时间序列模型分析预测 摘要: 本文以雄起市1978-2015年二十年间的每年GDP为原始数据,利用EVIEWS 软件判断该序列为平稳序列且为非白噪声序列,通过对数据一系列的处理,建立ARIMA模型拟合时间序列,由于时间序列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历史数据对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对我市的GDP进行了短期预测,阐述GDP时间序列所表现的变化规律。 关键字:雄起市GDP;时间序列;ARIMA模型;预测 引言 一、理论准备 时间序列分析是按照时间顺序的一组数字序列。时间序列分析就是利用这组数列,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加以处理,以预测未来事物的发展。 时间序列分析是定量预测方法之一。 基本原理: 1.承认事物发展的延续性。应用过去数据,就能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2.考虑到事物发展的随机性。任何事物发展都可能受偶然因素影响,为此要利用统计分析中加权平均法对历史数据进行处理。该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掌握,但准确性差,一般只适用于短期预测。 时间序列分析是根据系统观测得到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曲线拟合和参数估计来建立数学模型的理论和方法。 二、基本思想 1. 拿到一个观测值序列之后,首先判断它的平稳性,通过平稳性检验,判断序列是平稳序列还是非平稳序列。 2.若为非平稳序列,则利用差分变换成平稳序列。 3.对平稳序列,计算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确定模型。 4.估计模型参数,并检验其显著性及模型本身的合理性。 5.检验模型拟合的准确性。 6.根据过去行为对将来的发展做出预测。 三、背景知识 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一个国家(国界范围内)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指标。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研究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国内生产总值

人大版时间序列分析基于R(第2版)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 略 第二章习题答案 2.1 答案: (1)非平稳,有典型线性趋势 (2)延迟1-6阶自相关系数如下: (3)典型的具有单调趋势的时间序列样本自相关图

2.2 (1)非平稳,时序图如下 (2)1-24阶自相关系数如下 (3)自相关图呈现典型的长期趋势与周期并存的特征

2.3 R命令 答案 (1)1-24阶自相关系数 (2)平稳序列

(3)非白噪声序列 Box-Pierce test data: rain X-squared = 0.2709, df = 3, p-value = 0.9654 X-squared = 7.7505, df = 6, p-value = 0.257 X-squared = 8.4681, df = 9, p-value = 0.4877 X-squared = 19.914, df = 12, p-value = 0.06873 X-squared = 21.803, df = 15, p-value = 0.1131 X-squared = 29.445, df = 18, p-value = 0.0432 2.4 答案: 我们自定义函数,计算该序列各阶延迟的Q统计量及相应P值。由于延迟1-12阶Q统计量的P值均显著大于0.05,所以该序列为纯随机序列。

2.5 答案 (1)绘制时序图与自相关图 (2)序列时序图显示出典型的周期特征,该序列非平稳

(3)该序列为非白噪声序列 Box-Pierce test data: x X-squared = 36.592, df = 3, p-value = 5.612e-08 X-squared = 84.84, df = 6, p-value = 3.331e-16 2.6 答案 (1)如果是进行平稳性图识别,该序列自相关图呈现一定的趋势序列特征,可以视为非平稳非白噪声序列。 如果通过adf检验进行序列平稳性识别,该序列带漂移项的0阶滞后P值小于0.05,可以视为平稳非白噪声序列 Box-Pierce test data: x X-squared = 47.99, df = 3, p-value = 2.14e-10 X-squared = 60.084, df = 6, p-value = 4.327e-11 (2)差分序列平稳,非白噪声序列

统计学考试题目时间序列分析

B C C A A, A C B D D , B B D B D , B A 第六章时间序列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地区1990—1996年排列的每年年终人口数动态数列是( b)。 A、绝对数动态数列 B、绝对数时点数列 C、相对数动态数列 D、平均数动态数列 2.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20 万件,期末库存万件,它们( c)。A、是时期指标 B、是时点指标 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3.间隔相等的不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公式为(c )。 4.某地区连续4 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8%,%,则该地区经济的年平均增 长率为( a)。 5.某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单位成本从2005年到2007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98%,说说明该产 品单位成本( a)。 A、平均每年降低2% B、平均每年降低1% C、2007 年是2005 年的98% D、2007年比2005年降低98% 6.根据近几年数据计算所的,某种商品第二季度销售量季节比率为,表明该商品第二季 度销售( a)。 A、处于旺季 B、处于淡季 C、增长了70% D、增长了170% 7.对于包含四个构成因素(T,S,C,I)的时间序列,以原数列各项数值除以移动平均值 (其平均项数与季节周期长度相等)后所得比率(c )。 A、只包含趋势因素 B、只包含不规则因素

C、消除了趋势和循环因素 D、消除了趋势和不规则因素 8.当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近似于水平趋势时,测定季节变动时(b )。 A、要考虑长期趋势的影响 B、可不考虑长期趋势的影响 C、不能直接用原始资料平均法 D、剔除长期趋势的影响 9.在对时间序列作季节变动分析时,所计算的季节比率是( d)。 A、某一年月或季平均数相对于本年度序列平均水平变动的程度 B、某一年月或季平均数相对于整个序列平均水平变动的程度 C、各年同期(月或季)平均数相对于某一年水平变动的程度 D、各年同期(月或季)平均数相对于整个序列平均水平变动的程度 10.企业5月份计划要求销售收入比上月增长8%。实际增长12%,超计划完成程度为( d)。 A.% B.50%C.150% D.% 11. 在时间数列的预测方法中,在作趋势外推时,若要配合指数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 特点是(b )。 A.定基发展速度大致相等 B.环比发展速度大致相等 C.逐期增长量大致接近一个常数 D.二级增长量大致接近一个常数 12.如果某商店销数额的逐期增长量每年都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是( b)。A.年年增长 B.年年下降 C.年年不变 D.无法确定 13. 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3%,实际比基期下降%,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为( d)。 A.% B.% C.% D.% 14.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为(b )。 A.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 B.报告期水平和基期水平相比 C.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差 D.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相比 15.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实际上只与数列的(d)有关。 A.最初水平 B.最末水平 C.中间各期水平 D.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 16、下列动态指标中,不可以取负值的指标有(b )。 A、增长量 B、平均发展速度 C、增长速度 D、平均增长速度 17、某省2001年一2005 年按年排列的每人分摊粮食数量的时间数列是( a )。 A.绝对数的时期数列 B.绝对数的时点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 D.平均数时间数列 二、填空题 1.时间序列按其所排列指标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绝对指标时间序列、相对指标时间序 列和___________。 2.求间隔相等的间断的时点数 列的序时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 () 3.只有当时间序列没有明显的_______时,用简单平均法进行季节因素分析才比较适宜。 4.__________适用于对存在明显的长期趋势的时间序列进行季节因素分析。 5.用乘法模型测定时间数列中的季节变动,各月的季节变动之和应等于_______。 6.水平法平均发展速度仅受_________和________的影响,而不受__________的影响

时间序列分析

1.1时间序列定义: 时间序列是指将某种现象某一个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各个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序列. 构成要素:现象所属的时间,反映现象发展水平的指标数值.要素一:时间t;要素二:指标数值。 1.2时间序列的成分: 一个时间序列中往往由几种成分组成,通常假定是四种独立的成分——趋势T、循环C、季节S和不规则I。 T 趋势通常是长期因素影响的结果,如人口总量的变化、方法的变化等。 C任何时间间隔超过一年的,环绕趋势线的上、下波动,都可归结为时间序列的循环成分。S许多时间序列往往显示出在一年内有规则的运动,这通常由季节因素引起,因此称为季节成分。目前,可以称之为“季节性的周期”,年或者季节或者月份。 I时间序列的不规则成分是剩余的因素,它用来说明在分离了趋势、循环和季节成分后,时间序列值的偏差。不规则成分是由那些影响时间序列的短期的、不可预期的和不重复出现的因素引起的。它是随机的、无法预测的。 四个组成部分与观测值的关系可以用乘法模型或者加法模型或者综合。 1.3预测方法的选择与评估 方法P216 三种预测方法:移动平均法、加权移动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因为每一种方法的都是要“消除”由时间序列的不规则成分所引起的随机波动,所以它们被称为平滑方法。平滑方法对稳定的时间序列——即没有明显的趋势、循环和季节影响的时间序列——是合适的,这时平滑方法很适应时间序列的水平变化。但当有明显的趋势、循环和季节变差时,平滑方法将不能很好地起作用。 移动平均法使用时间序列中最近几个时期数据值的平均数作为下一个时期的预测值。移动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指数平滑法模型: 式中Ft+1——t+1期时间序列的预测值; Yt——t期时间序列的实际值; Ft——t期时间序列的预测值; α——平滑常数(0≤α≤1)。 均方误差是常用的(MSE) 标准误差定义为各测量值误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设n个测量值的误差为ε1、ε2……εn,则这组测量值的标准误差σ等于:

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数据分析

时间序列数据的计量分析方法 1.时间序列平稳性问题及处理方案 1.1序列平稳性的定义 从平稳时间序列中任取一个随机变量集,并把这个序列向前移动h 个时期,那么其联合概率分布仍然保持不变。 平稳时间序列要求所有序列间任何相邻两项之间的相关关系有相同的性质。 1.2不平稳序列的后果 可能两个变量本身不存在关系而仅仅因为有相似的时间趋势而得出它有关系,也就是出现伪回归;破坏回归分析的假设条件,使得回归结果和各种检验结果不可信。 1.3平稳性检验方法:ADF 检验 1.3.1ADF 检验的假设: 辅助回归方程:11t t i t i t i Y Y t Y ραργβμ--==+++?+∑(是否有截距和时间趋势项 在做检验时要做选择) 原假设:H 0:p=0,存在单位根 备择假设:H 1:P<0,不存在单位根 结果识别方法:ADF Test Statistic 值小于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或者P 值小于显著性水平则拒绝原假设并得出结论:所检测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即序列是平稳序列。 1.3.2实例 对1978年2008年的中国GDP 数据进行ADF 检验,结果如表一。 表一 ADF 检验结果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t-Statistic Prob.* 3.063621 1 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3.699871 5% level -2.976263 10% level -2.62742 从结果可以看出,ADF 的t 统计量值大于10%显著性水平上的临界值,P 值为1,接受原假设,说明所检测的GDP 数据是不平稳序列。 1.4不平稳序列的处理方法 1.4.1方法 如果所要分析的数据是不平稳序列,可以对序列进行差分使其变成平稳序列,但是这样做的后果是使新得出的数据丧失了许多原序列的特征,我们能从数据中得到的信息会变少,通常差分的次数不能超过两次。 经验表明,存量数据是二阶单整,做二次差分可以使其平稳,流量数据是一阶单整,做一次差分可以使其平稳,增量数据通常就是平稳序列。 1.4.2实例

时间序列分析第二章

第二章:时间序列的预处理 时间序列的预处理:对序列进行的平稳性与纯随机性的检验称为序列的预处理. 目的:根据检验的结果将序列分为不同的类型,从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分析. §2.1平稳性检验 平稳性是某些时间序列具有的一种统计特征,其具体定义如下: 一、平稳性:若序列达到统计平衡状态,其统计特性不随时间变化,则称该序列具有平稳性. 二、预备知识 1. 时间序列的概率分布族:任取指标集T 中的m 个不同的指标m t t t ,,,21 ,称 ),,,(),,,(2121,,,21 21m t t t m t t t x x x x x x P x x x F m m ≤≤≤= 为时间序列}{t x 的一个有限维(m 维)分布,变动m 及 m t t t ,,,21 ,称由这些有限维分布函数的全体},,,),,2,1(),,,,({2121,,,21 T t t t m x x x F m m t t t m ∈?∈? 为时间序列}{t x 的概率分布族. 注:由于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得到序列的联合概率分布,所以在时间序列分析中很少直接使用. 2. 时间序列的特征统计量:对时间序列T t x t ∈?},{,随机变量) (~x F x t t , (1). 均值:若∞

数据分析时间序列的趋势分析

数据分析时间序列的趋 势分析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数据分析-时间序列的趋势分析无论是网站分析工具、BI报表或者数据的报告,我们很难看到数据以孤立的点单独地出现,通常数据是以序列、分组等形式存在,理由其实很简单,我们没法从单一的数据中发现什么,用于分析的数据必须包含上下文(Context)。数据的上下文就像为每个指标设定了一个或者一些参考系,通过这些参照和比较的过程来分析数据的优劣,就像中学物理上的例子,如果我们不以地面作为参照物,我们无法区分火车是静止的还是行进的,朝北开还是朝南开。 在实际看数据中,我们可能已经在不经意间使用数据的上下文了,趋势分析、比例分析、细分与分布等都是我们在为数据设置合适的参照环境。所以这边通过一个专题——数据的上下文,来总结和整理我们在日常的数据分析中可以使用的数据参考系,前面几篇主要是基于内部基准线(Internal Benchmark)的制定的,后面会涉及外部基准线(External Benchmark)的制定。今天这篇是第一篇,主要介绍基于时间序列的趋势分析,重提下同比和环比,之前在网站新老用户分析这篇文章,已经使用同比和环比举过简单应用的例子。 同比和环比的定义 定义这个东西在这里还是再唠叨几句,因为不了解定义就无法应用,熟悉的朋友可以跳过。 同比:为了消除数据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将本周期内的数据与之前周期中相同时间点的数据进行比较。早期的应用是销售业等受季节等影响较严重,为了消除趋势分析中季节性的影响,引入了同比的概念,所以较多地就是当年的季度数据或者月数据与上一年度同期的比较,计算同比增长率。

太阳黑子数时间序列分析数据

Re:【求助】请问谁有太阳黑子数据 只有1700-1987年的 年份黑子数: 1700 5.0 1701 11.0 1702 16.0 1703 23.0 1704 36.0 1705 58.0 1706 29.0 1707 20.0 1708 10.0 1709 8.0 1710 3.0 1711 0.0 1712 0.0 1713 2.0 1714 11.0 1715 27.0 1716 47.0 1717 63.0 1718 60.0 1719 39.0 1720 28.0 1721 26.0 1722 22.0 1723 11.0 1724 21.0 1725 40.0 1726 78.0 1727 122.0 1728 103.0 1729 73.0 1730 47.0 1731 35.0

1733 5.0 1734 16.0 1735 34.0 1736 70.0 1737 81.0 1738 111.0 1739 101.0 1740 73.0 1741 40.0 1742 20.0 1743 16.0 1744 5.0 1745 11.0 1746 22.0 1747 40.0 1748 60.0 1749 80.9 1750 83.4 1751 47.7 1752 47.8 1753 30.7 1754 12.2 1755 9.6 1756 10.2 1757 32.4 1758 47.6 1759 54.0 1760 62.9 1761 85.9 1762 61.2 1763 45.1 1764 36.4 1765 20.9 1766 11.4 1767 37.8

时间序列分析——基于R(王燕)第二章

习题2:时间序列的预处理 题目一: 1. 运行程序:最下方。 2. 分析: 3. 题型分析: (1)该序列不平稳,因为该图的时序图有明显的递增趋势,同时序列自相关系数图中的自相关系数都是大于0,同时呈递减的形式。 (2)该序列的样本自相关系数如上。 (3)该序列序列自相关系数图具有明显的周期变化的趋势,同时呈递减的形式。 题目二: 1. 运行程序:最下方。 2. 分析: Time s e q u e n c e 5101520 51015 2

3.题型分析: (1)通过该数据的时序图,我们可以看出时序图呈周期变化的趋势,所以该序列是非平稳序列。 (2)通过计算结果可以计算出该序列的样本自相关系数。 (3)从该样本自相关图呈周期变化趋势,同时该自相关系数偶尔超过二倍标准差范围以外,因此也可以看出该序列是不平稳序列。 题目三: 1.运行程序:见下方。 2.分析: 3.题目分析: (1)通过计算结果可以计算出该序列的样本自相关系数。 (2)通过时序图可以看出该序列无周期性,同时无明显的单调变化趋势,通过自相关系数图可以发现很多自相关系数很多落于两倍标准差里面,则该序列是平稳序列。 (3)通过白噪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p值大于0.05,则该序列接受原假设,我们可以以很大的把握断定降雨量数据是白噪声序列。

题目四: 1. 运行程序:见下方。 2. 分析: 3. 题目分析: 通过程序计算,算出Q 统计量为4.57,通过卡方分位数表可以查到()2 0.9512=5.226X , 由于Q 统计量小于5.226,所以以95%的把握接受原假设,认为该序列是白噪声序列,即认为该序列是纯随机序列。 题目五: 1. 运行程序:见下方。 2. 分析: 3. 题目分析: (1)该序列时序图和样本自相关图如上。 (2)该序列的时序图呈现周期变化的趋势,同时该模型的样本自相关图也呈周期变化的趋势,也超过2倍标准差,则该序列是非平稳序列。 (3)观察到序列的p 值是小于0.05,所以拒绝原假设,所以该序列是非白噪声序列,该序

数据分析 时间序列的趋势分析

数据分析-时间序列的趋势分析无论是网站分析工具、BI报表或者数据的报告,我们很难看到数据以孤立的点单独地出现,通常数据是以序列、分组等形式存在,理由其实很简单,我们没法从单一的数据中发现什么,用于分析的数据必须包含上下文(Context)。数据的上下文就像为每个指标设定了一个或者一些参考系,通过这些参照和比较的过程来分析数据的优劣,就像中学物理上的例子,如果我们不以地面作为参照物,我们无法区分火车是静止的还是行进的,朝北开还是朝南开。 在实际看数据中,我们可能已经在不经意间使用数据的上下文了,趋势分析、比例分析、细分与分布等都是我们在为数据设置合适的参照环境。所以这边通过一个专题——数据的上下文,来总结和整理我们在日常的数据分析中可以使用的数据参考系,前面几篇主要是基于内部基准线(Internal Benchmark)的制定的,后面会涉及外部基准线(External Benchmark)的制定。今天这篇是第一篇,主要介绍基于时间序列的趋势分析,重提下同比和环比,之前在网站新老用户分析这篇文章,已经使用同比和环比举过简单应用的例子。 同比和环比的定义 定义这个东西在这里还是再唠叨几句,因为不了解定义就无法应用,熟悉的朋友可以跳过。 同比:为了消除数据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将本周期内的数据与之前周期中相同时间点的数据进行比较。早期的应用是销售业等受季节等影响较严重,为了消除趋势分析中季节性的影响,引入了同比的概念,所以较多地就

是当年的季度数据或者月数据与上一年度同期的比较,计算同比增长率。 环比:反应的是数据连续变化的趋势,将本期的数据与上一周期的数据进行对比。最常见的是这个月的数据与上个月数据的比较,计算环比增长率,因为数据都是与之前最近一个周期的数据比较,所以是用于观察数据持续变化的情况。 买二送一,再赠送一个概念——定基比(其实是百度百科里附带的):将所有的数据都与某个基准线的数据进行对比。通常这个基准线是公司或者产品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或者重要数据点,将之后的数据与这个基准线进行比较,从而反映公司在跨越这个重要的是基点后的发展状况。 同比和环比的应用环境 其实同比、环比没有严格的适用范围或者针对性的应用,一切需要分析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情况的数据或者指标都可以使用同比和环比。 但是我的建议是为网站的目标指标建立同比和环比的数据上下文,如网站的收益、网站的活跃用户数、网站的关键动作数等,这类指标需要明确长期的增长趋势,同比和环比能够为网站整体运营的发展状况提供有力的参考。 还有个建议就是不要被同比和环比最原始或者最普遍的应用所束缚住:同比就是今年每个月或每季度的数据与去年同期比,环比就是这个月的数据与上个月比。对于方法的应用需要根据实际的应用的环境,进行合理的变通,选择最合适的途径。所以同比和环比不一定以年为周期,也不一定是每月、季度为时间粒度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任意合适的周期,比如你们公司的产品运营是以周、半月、甚至每年的特定几个月为周期循环变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