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分析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并分析其理论的政策含义

比较分析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并分析其理论的政策含义
比较分析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并分析其理论的政策含义

比较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德异同。

在背景和前提假设方面,不同的地方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时期,所以他的理论侧重于解决那个时期的主要问题――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而弗里德曼德的货币需求理论旨在解决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滞涨”,所以他的理论前提就不再是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

在凯恩斯的理论中,他做的是短期分析,这意味着价格P是不变的,即在时间长度可观的短期内需求上升是不会导致价格上升的。相反,弗里德曼长期理论认为,价格不是固定不变的常数,而是一个变动的量,是对国民收入有影响的。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价格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实际国民收入;在“滞涨”的条件下,价格P影响名义国民收入。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中把货币定义在M1层次上,即此时的货币时没有任何收益的。而弗里德曼却扩大了货币涵盖的内容,将货币定义在广义货币的层次上,即M2层次。他认为货币定义应以严格的计量经济学方法来测定。所以根据货币总量与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最大以及货币总量与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要分别大于总量中各个组成部分与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这两个标准,他把货币定义为M2。

相同的地方有:凯恩斯和弗里德曼都认为货币是收到利率影响的一种资产。

在需求函数的建立方面,不同的地方有: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只与两个变量有关,即收入(Y)和利率(i)。具体分析来说,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的动机可以分为三类。第一,交易动机,指个人或企业需要货币是为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按照凯恩斯的说法,出于交易动机的需求量主要决定与收入Y,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从而所需要的货币量就越大。所以货币的交易需求量是收入的增函数;第二,预防动机,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这一货币需求大体上也与收入成正比,是收入的函数;第三,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由于有价证券的价格和利率是成反比的,有价证券的价格上升意味着利率的下降,反之则反是。所以当利率上升的时候人们会想要更多的货币来购买有价证券,此时对货币的需求就会上升,反之反之。所以货币的投机需求是利率的渐函数。综上所述,凯恩斯得出的货币需求函数为:

Md =f (Y, i )

其中Y 为收入,和货币需求同方向变化,i 为利率,与货币需求反方向变化。

弗里德曼则认为货币需求量除了受收入和利率的影响以外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第一,持有货币的成本,该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种。直接成本分为预期损失和贮藏费用。间接成本就是机会成本。第二,持有货币的收益,也包括两个方面: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直接收益包括利息收益以及价格下降时货币的实际价值上升等。间接收益即持有货币带来的交易便利和享受的优惠。根据以上理论,弗里德曼得出了他得需求函数:

M d/P=f (Yr, w, Rm, Rb, Re, gP, u)

其中;M d/P――实际货币需求,即持有得货币所能支配的实物量;

Yr――实际恒久收入,与货币需求量呈正相关。

W――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的比例,与货币需求量的关系也不确定。

Rm――货币的预期名义收益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可以理解为定期存款的预期收益率,它与货币需求之间是正相关的。

Rb――债券的名义预期收益率,与货币需求量负相关。

Re――股票的名义预期收益率,与货币需求量负相关。

gP――预期价格变动率,与货币需求量负相关。

u――影响货币持有效用的其他随机因素,与货币需求量的关系不定。

由此说明,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不仅仅是收入和利率的函数,而是上述全部因素的函数。

弗里德曼同样认为货币需求函数与利率有关,但是与凯恩斯不同的是,弗里德曼德i 不

只限于债券利息率,而是包括各种金融资产以及实物资产的收益率。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都提到了收入,但是不同的是弗里德曼德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收入强调的是比较稳定的“恒久性收入”。所谓“恒久性收入”指的是过去,现在和将来收入的平均,即长期收入的平均数。

在政策含义方面,凯恩斯认为,如果中央银行通过增加货币的供应量,降低利息率,使利息率低于资本边际效率,就会刺激投资增加,并通过投资乘数的作用,提高有效需求,使就业量与国民收入成倍增长,但是当利率低到一定水平,即流动性陷阱水平时,如果投资还不旺盛,此时如果中央银行再通过扩大货币的供给量来刺激投资的话是没有用的,此时就应该用财政政策,即由政府扩大财政支出,直接进行投资,以促进有效需求的增长,从而使就业和国民收入都增加。

弗里德曼认为,不能像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那样,把限定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因为这种政策的短期作用与长期作用正好相反。限定利率在短期内会获得成功,但在长期却会遭到失败。例如中央银行为了降低利率而增加了货币供给,结果利率下降刺激了投资的增加,然后使国民收入增长。但是国民收入的增长又会导致货币的需求的增加,这样由会使利率上升。所以货币供给量过度增加最终会导致利率的上升,这反而碍于刺激消费和投资,达不到消除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的目的。

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的微观基础及其启示(精)

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的微观基础及其启示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是货币经济理论最显著的发展之一,它是众所周知的凯恩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对我国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构成了我国众多货币经济论题讨论的经济学基础,也是分析评价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绩效的理论基础之一。但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也非止于完善,随着现代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微观基础的日益强调,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也显示出若干缺陷,因此,从现代经济学多元发展的角度重新认识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发展及其局限,这对促进我国货币需求问题的理论研究和正确认识货币政策的作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其若干发展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是基于其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所提出的流动性偏好理论,由于凯恩斯师从马歇尔,他的货币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剑桥货币需求理论合乎逻辑的发展。在剑桥学派的货币数量论中,所提出的问题是人们为什么会持有货币,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导向了剑桥对人们持币的交易需求的分析,但是,剑桥理论的缺陷是没有就此作出深入的分析。与剑桥的前辈不同,凯恩斯详细分析了人们持币的各种动机,对人们持币的所得分析更为精确。按照《通论》的分析,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包括:持币的交易动机、持币的谨慎动机和持币的投机动机,相应地人们持币的需求包括:货币的交易需求、谨慎需求和投机需求。在这三种需求中,一般假定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是加性可分的,谨慎需求由于不宜单独分离出来,分别归结到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之中,因此,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就由下列两个部分组成:M=M1+M2=L1(Y)+L2(r)式中L1(Y)代表 与收入Y相关的交易需求,L2(r)代表与利率r相关的投机性货币需求。由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在现代宏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政策制订中的核心作用,因此,进一步完善深化凯恩斯所提出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这一发展也就构成了战后至70年代货币理论发展的主流。 凯恩斯货币理论的首要发展是围绕交易动机所做出的更加精细的研究。原则上凯恩斯认为人们持币的交易动机主要取决于规模变量,虽然凯恩斯并不否认交易需求同利率有关,但他并未给出一个具体明确的关系。围绕这一问题,鲍莫尔(1952)和托宾(1956)结合库存的费用模型给出了一般的回答。鲍莫尔(1952)和

弗里德曼货币理论和凯恩斯主义主张的不同

弗里德曼货币理论和凯恩斯主义主张的不同: 弗里德曼探讨人们持有货币的原因采取了与凯恩斯不同的方法,他不再具体研究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而将货币作为构成财富资产的一种,通过影响人们选择资产的种类来保存财富的因素来研究货币需求的,实际上是资产需求理论在货币需求理论上的应用。弗里德曼看来,货币是债券,股票,商品的替代品,货币需求是个人拥有的财富及其他资产相对于货币预期回报率的函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把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列入了货币需求范围,因此,不仅商品交易规模与其价格水平影响货币需求,而且利率的变动也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根据以上思想,凯恩斯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政策性理论:即政府可以在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利率,扩大货币供应,促进企业扩大投资,增加就业和产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为何凯恩斯与弗里德曼得到不同的政策主张 弗里德曼是典型的货币主义学派者,在货币政策上,弗里德曼提出居民的持久收入是影响其货币去求的主要因素,并认为居民持久收入是不变的,所以货币需求也是相对不变的,所以得出货币供给(即货币政策)也应该是稳定的,相对不变的。坚持市场经济具有内在自动稳定性的信条,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具有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自然趋势,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干预的失误。相信由私人经济行为决定的资源配置与名义收入的短期变动无关。但凯恩斯认为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最大,而利率是时刻变动的,所以认为货币政策也应该采取“相机抉择”,随时变动。凯恩斯主义主要是强调政府的大规模干预。相信由私人经济行为 决定的资源配置与名义收入的短期变动无关。 弗里德曼对凯恩斯的挑战:在他的自传中,弗里德曼曾描述1941至43年为罗斯福新政工作时,“当时我是一个彻底的凯恩斯主义者”。随着时间过去,弗里德曼对于经济政策的看法也逐渐转变,他在芝大成立货币及银行研究小组,借着经济史论家安娜·施瓦茨(Anna Schwartz)的协助,发表影响深的《美国货币史》鸿文。他在书中挑战凯恩斯学派的观点,抨击他们忽略货币供应、金融政策对经济周期及通胀的重要性。 弗里德曼1962年出版的《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中提倡将政府的角色最小化以让自由市场运作,以此维持政治和社会自由。他的政治哲学强调自由市场经济的优点,并反对政府的干预。他的理论成了自由意志主义的主要经济根据之一,并且对1980年代开始美国的里根以及许多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都有极大影响。同时书中进一步提出了自己严格而简单的货币政策规范:为防止通胀,美国货币当局应将货币供应量年增长率控制在3%~5%,使他与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相 一致,如果实行逆经济风向行事的货币政策,只会引起经济更大的波动。 弗里德曼与凯恩斯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他的赞赏者与批评者均指出,弗里德曼的世界观本质上颇为简单:坚定信仰个人自由,深信自由市场是协调个人活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最佳途径。

比较凯恩斯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异同

比较凯恩斯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异同 1.需求理论的前提假设: 相同点:凯氏与弗氏都作了以下的假设: 1)资本市场或金融市场极为发达和完善,其收益率可用奇一的市场利率来 表达,不断变化着的市场利率是公众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2)无论在时段上还是在时点上,货币与实物资产是替代品。公众的投资发 生额越大,货币需求量便越少。 3)生产要素具有可分割性,各生产单位面临同一技术水平。 不同点: 凯氏:1)短期分析-价格不变。凯氏的宏观经济理论是在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问世的,因此理论上侧重于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即大量的生产 能力被迫闲置的问题。 2)货币定义在M1层次上-货币无收益,仍较注重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 弗氏:1)长期分析,价格起作用,而且对未来的价格预期也起作用,侧重于解决通货膨胀、“滞胀”问题。 2)货币量的层次为M2,即包括货币和准货币。 2.货币需求理论模型: 凯氏:1)凯氏对货币需求理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对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货币需求动机分为:交易动机、营业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其 中货币的交易需求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取决于人们的收入 水平,与人们的收入水平正相关猪场;货币的投机需求,强调的是货 币的贮藏手段功能,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市场利率负相关。综上所述: 货币需求与收入正相关,与市场利率负相关。 2)“流动性陷阱”假说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大胆的假设,当利率已降至某 一不能再降的低水平值的时候,货币需求会变为无穷大,货币需求量 的增加一利率无关,此时的货币政策失效,能适用的是财政政策。 3)凯恩斯模型与“马歇尔的k” 将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简单化-写成线形形式Md=aY-bi,联立 Md=kPY,得k=a-bi/Y.通过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函数算出来的货 币需求量,依然是收入的一部分,即Md=kY,不过此时的k不同 于“马歇尔的k”,而是一个变量,一个函数。 弗氏:1)弗里德曼的理论特色有:采纳了凯恩斯视货币为一种资产的核心思想,利用这一思想把货币数量说改造成货币需求函数;基本上可定 了货币数量说的长期结论,即长期中,货币量变化只影响物价、名 义利率、名义收入等,不能影响就业、实际收入、实际利率等。 2)弗里德曼用“消费者选择理论”对货币需求进行了逻辑推理,消费者在诸多商品之间进行选择时,一般会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效用、 收入、机会成本。而商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所以弗里德曼认 为,人们持有货币的数量主要受持有货币的成本跟持有货币的收益 (这与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有些相似)影响。 3)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函数可以表示为:Md=f(P,Y,Rb,Re,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和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异同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和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异同问: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和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异同 , 产生的大背景不同 a)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是在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问世的,因此理论侧重于解决 那个时代的当务之急———有效需求不足,即大量的生产能力被迫闲置。 b)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是在70年代,简单的通货膨胀变成了更为复杂的“滞胀” 的经济大前提下产生的。 , 前提假设不同 a)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前提假设: 1) 资本市场或者金融市场极为发达和完善,其收益率可以用齐一的市场利率表 达,不断变化的市场利率就成了公众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Md与 i之间成负相关系。 2) 无论在时点还时时段上,货币和实物资产时替代品,于是,在收入一定时,公 众的投资发生额越大,货币需求量就越少。 3) 生产要素在具有可分割性,各生产单位面临同一技术水平,,投资函数与利润 率无关。 4) 短期分析,价格不变。这主要与当时的现实紧密联系,当时的大萧条是在买方

市场条件下发生的。凯恩斯的分析说明,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机是有效需求,经济萧条的魁首也是有效需求。在有效需求刚刚松动时,若哪个厂商先提高价格, 他就会被市场淘汰。 5) 货币定义在M1层次上――货币无收益,仍较注重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M1 是现金与可开列支票的活期存款之和) b)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前提假设: 1) 长期分析,价格起作用而且对未来的的价格预期也起作用。 在长期中,价格变量是变动的,对国民收入是有影响的。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价格或多或少的会影响实际国民收入;在滞胀条件下,价格影响名义国民收入。 2)货币量的层次为M2,即包括货币和准货币。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定义应以严格的计量经济学方法来测定: (1) 货币总量与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最大。 (2) 货币总量与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要分别大于总量中各个组成部 分与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 , 货币需求理论函数的差异: a)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函数: ,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是从对货币需求的动机分析开始开始的,他将货币 1 需求的动机分为四类:交易动机,营业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前 两种动机使然的货币需求称为“货币的交易需求”,后两种动机使然的 货币需求称为“货币的投机需求”。

第七章 货币需求

第七章货币需求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理论? 2.试述货币需求和资金需求的关系,并弄清这一关系的实际意义? 3.试述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4.试述交易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 5.试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6.试述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 7.试述权变法和规则法的内容并加以比较。 8.试述我国传统的货币量测定方法“1:8”的经验数据法。 9.试述用多项挂钩和单项挂钩法测定货币需要量的方法和遇到的实际困难。 第七章货币需求 本章重要概念 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阶层(个人、企业单位、政府)愿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或社会各阶层对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货币的需求。 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理论所研究的内容是一国经济发展在客观上需要多少货币量,货币需要量由哪些因素组成,这些因素相互之间有何关系,以及一个经济单位(企业、家庭或个人)在现实的收入水平、利率和商品供求等经济背景下,手中保持多少货币的机会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等问题。 宏观货币需求:宏观货币需求是这样类型的货币需求,当我们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角度,考察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所必需的货币量,这种货币量能保持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地发展。 微观货币需求:是指我们从个人、家庭或企业单位的微观角度考察,在既定的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和其他经济条件下,保持多少货币最为合适。 名义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是指一个社会或一个经济部门在不考虑价格变动情况下的货币需要量,一般用Md表示。 真实货币需求:真实货币需求是在扣除价格变动以后的货币需要量,也就是以某一不变价格为基础计算的商品和劳务量对货币的需求。 交易方程式:古典货币数量论的观点,货币只是交易的媒介。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的货币支出量与商品、劳务的交易量的货币总值一定相等。据此,费雪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MV=PT(M表示货币的数量,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P 表示物价水平,T表示交易总量)。 剑桥方程式:剑桥方程式也称为现金余额方程式,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方程是:M d=KPY式中,M d 表示货币需求量;P表示物价水平;Y表示总收入;PY表示名义总收入;K表示PY与M d 的比,也就是一年中人们愿意以现金余额方式持有的货币量占商品交易量的比率。它的着眼点是个人对货币持有的需求,重视微观主体的行为。 权变法:即依经济周期变动而确定货币供应量的方法(也称之为逆风向而行或简称顶风的货币政策),其抉择标准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或损失最小化,即两利相权抉其重,两害相衡择其轻。 规则法:指只要货币管理当局按照一个固定的比率供应货币,就可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即最适货币供应量只能是按固定的比率计算出来的。

比较分析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并分析其理论的政策含义

比较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德异同。 在背景和前提假设方面,不同的地方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时期,所以他的理论侧重于解决那个时期的主要问题――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而弗里德曼德的货币需求理论旨在解决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滞涨”,所以他的理论前提就不再是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 在凯恩斯的理论中,他做的是短期分析,这意味着价格P是不变的,即在时间长度可观的短期内需求上升是不会导致价格上升的。相反,弗里德曼长期理论认为,价格不是固定不变的常数,而是一个变动的量,是对国民收入有影响的。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价格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实际国民收入;在“滞涨”的条件下,价格P影响名义国民收入。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中把货币定义在M1层次上,即此时的货币时没有任何收益的。而弗里德曼却扩大了货币涵盖的内容,将货币定义在广义货币的层次上,即M2层次。他认为货币定义应以严格的计量经济学方法来测定。所以根据货币总量与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最大以及货币总量与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要分别大于总量中各个组成部分与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这两个标准,他把货币定义为M2。 相同的地方有:凯恩斯和弗里德曼都认为货币是收到利率影响的一种资产。 在需求函数的建立方面,不同的地方有: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只与两个变量有关,即收入(Y)和利率(i)。具体分析来说,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的动机可以分为三类。第一,交易动机,指个人或企业需要货币是为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按照凯恩斯的说法,出于交易动机的需求量主要决定与收入Y,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从而所需要的货币量就越大。所以货币的交易需求量是收入的增函数;第二,预防动机,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这一货币需求大体上也与收入成正比,是收入的函数;第三,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由于有价证券的价格和利率是成反比的,有价证券的价格上升意味着利率的下降,反之则反是。所以当利率上升的时候人们会想要更多的货币来购买有价证券,此时对货币的需求就会上升,反之反之。所以货币的投机需求是利率的渐函数。综上所述,凯恩斯得出的货币需求函数为: Md =f (Y, i ) 其中Y 为收入,和货币需求同方向变化,i 为利率,与货币需求反方向变化。 弗里德曼则认为货币需求量除了受收入和利率的影响以外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第一,持有货币的成本,该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种。直接成本分为预期损失和贮藏费用。间接成本就是机会成本。第二,持有货币的收益,也包括两个方面: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直接收益包括利息收益以及价格下降时货币的实际价值上升等。间接收益即持有货币带来的交易便利和享受的优惠。根据以上理论,弗里德曼得出了他得需求函数: M d/P=f (Yr, w, Rm, Rb, Re, gP, u) 其中;M d/P――实际货币需求,即持有得货币所能支配的实物量; Yr――实际恒久收入,与货币需求量呈正相关。 W――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的比例,与货币需求量的关系也不确定。 Rm――货币的预期名义收益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可以理解为定期存款的预期收益率,它与货币需求之间是正相关的。 Rb――债券的名义预期收益率,与货币需求量负相关。 Re――股票的名义预期收益率,与货币需求量负相关。 gP――预期价格变动率,与货币需求量负相关。 u――影响货币持有效用的其他随机因素,与货币需求量的关系不定。 由此说明,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不仅仅是收入和利率的函数,而是上述全部因素的函数。 弗里德曼同样认为货币需求函数与利率有关,但是与凯恩斯不同的是,弗里德曼德i 不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_荆仰峰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96年第9期  ·西方宏观经济学 专题研究 ·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荆仰峰 货币理论是研究货币在宏观经济运行中作用机制的理论。货币理论包括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及相应的货币政策。西方货币需求理论包括古典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现代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和现代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本文只对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作一介绍并进行概略评价。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继承了剑桥的现金余额数量论和凯恩斯的投机动机需求理论,我们先对这两种货币需求理论作简要介绍。 一、剑桥的现金余额方程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前,货币数量论一直在货币需求理论中占据统治地位。货币数量论认为绝对价格水平取决于货币的数量。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具体地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的实际数量增加多少倍,价格水平就上升多少倍;货币的实际数量减少多少倍,价格水平就下降多少倍。 根据分析角度的差别,货币数量论有两种不同的分析理论:现金交易数量论和现金余额数量论。现金交易数量论着眼于对货币的流通职能分析,认为一定价格水平下的货币需求量取决于货币的流通速度。现金余额数量论则注重于对货币的储存功能的分析,认为一定价格水平下货币的需求量体现着国民保持“现金余额”的货币需求。弗里德曼认为剑桥学派关于现金余额的分析更为有效,并用剑桥的现金余额方程来表述其新的货币数量论。 (一)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方程 现金余额数量是剑桥学派的马歇尔和庇古等人首先提出来的,并以其建立起的现金余额方程而著称。 现金余额论认为,人们为了生活的便利,也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存在持有一定的“现金余额”的货币需求。这种持有现金余额的货币需求是稳定的,即人们对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是稳定的。如果流通中货币的票面价值增加,就会导致价格水平的同比例上升,最终使居民的实际货币余额保持于一个稳定的水平。

第八章 货币需求

第八章货币需求 一、填空题 1、所谓“货币需求”,必须同时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二是。 2、衡量各资产优缺点的标准主要是、和。货币是最低的资产。 3、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反映了决定货币流通这一基本原理。 4、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的区别在于是否剔除的影响。 5、货币需求函数中的自变量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 6、根据传统货币数量理论,货币数量的变动必然引起作同方向等比例的变动。 7、现金交易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他提出的交易方程式为。 8、现金余额说由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首先提出。著名的剑桥方程式为。 9、在剑桥方程式中,k表示的是的比例。 10、凯恩斯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分为三种,即、、 。 11、根据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当收入水平上升时,动机和 动机的货币需求会增加。 12、鲍莫尔的存货模型时对凯恩斯货币理论的发展,他认为动机的货币需求同样是利率的减函数。 13、美国经济学家托宾进一步发展了的资产选择理论,对凯恩斯 动机的货币需求进行分析。 14、托宾的资产选择中,资产的选择范围有两种:和。 15、托宾认为人们资产选择的原则不是预期收益的极大化,而是的极大化。 16、在弗里德曼德货币需求理论中,总财富分为和。 17、在弗里德曼德货币需求理论中,被作为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的收入是一种收入。 18、从理论上说,鲍莫尔模型是对凯恩斯的动机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展;从政策意义上说,该模型对凯恩斯以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主张提供了进一步的理

论支持。 二、单项选择题 1、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各个因素中,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获取时间长短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分别是()。 A、正相关,正相关 B、负相关,负相关 C、正相关,负相关 D、负相关,正相关 2、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成()。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正负相关都可能 D、不相关 3、下列()是货币需求函数的规模变量。 A、货币本身的收益 B、收入 C、债券的预期收益率 D、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4、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是货币需求函数的()。 A、规模变量 B、机会成本变量 C、其他变量 D、都不是 5、提出现金交易说的经济学家是()。 A、凯恩斯 B、马歇尔 C、费雪 D、庇古 6、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 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 C、只持有货币 D、只持有债券 7、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当市场利率相对稳定时,人们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是()。 A、预防动机 B、交易动机与投机动机之和 C、交易动机 D、交易动机与预防动机之和 8、鲍莫尔的存货模型是对凯恩斯的()的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展。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谨慎动机 9、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是对凯恩斯的()的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展。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公共权力动机 10、以下()属于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说。 A、利率是货币需求的重要决定因素。 B、人们资产选择的原则是效用极大化。 C、“恒久性收入”概念是一个不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纯物质化的概念。 D、货币数量说首先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其次才是产出、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的理论。 三、多项选择题 1、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是稳定的,是因为从实证的研究中他得出()。 A、利率的变动是稳定的 B、利率经常波动,但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很低 C、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很高,但恒久收入本身稳定 D、货币需求不受利率和收入的影响 E、货币需求受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的影响

(完整word版)马克思、费雪、剑桥学派、凯恩斯、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区别与联系

马克思、费雪、剑桥学派、凯恩斯、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区别与联系 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1、流通中必须的货币量为实现流通中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所需的货币量。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M=P*Q/V 公式表明:货币量取决于价格的水平、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三因素。 2、执行流通与支付手段的流通中货币量 一定时期内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需要量=(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到期应支付的总额-相互抵消的总额)/同名货币流通次数 3、流通中全部的银行券所代表的货币金属价值 流通中的全部银行券所代表的货币金属价值=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金属价值 单位银行券代表的货币金属价值=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金属价值/银行券流通总量 注意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强调商品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商品价格总额决定货币必要量,而货币数量对商品价格没有决定性影响。这个论断只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适用。 货币必要量公式提供了对货币需求进行理论分析的思路,但直接运用这个公式测算实际生活中的货币需求,还存在很多困难。 反映的是货币的交易性需求,即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需要量。 二、费雪的货币需求理论 1. 费雪方程式 以M为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则有: MV=PT P=MV/T 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速度V、交易量T在短期内基本不变,可视为常数;所以公式中仅有P与M的关系是可变的。而且物价P的水平随货币量的变化而变化。

三、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剑桥方程式 剑桥方程式重视微观主体行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剑桥学派认为,决定人们持有的货币多少的因素有:个人财富水平、利息率的变化以及持有货币可能拥有的便利等。 M d =Kpy M d 为名义货币总需求;y代表总收入,即实际生产总量;p代表价格水平;K是以货币形式保存的财富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即名义所得与货币量的比例。 剑桥与费雪方程式的区别 (1)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费雪侧重于商品交易对货币的需求;剑桥侧重的是资产职能的货币需求。 (2)费雪方程式重视货币的流量分析,剑桥方程式则是从货币存量的角度研究货币的存量需求。 (3)两个方程式对货币需求的分析度和所强调的决定货币需求因素有所不同。费雪方程式是对货币需求的宏观分析,剑桥方程是对货币需求的微观分析。剑桥方程式中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多于费雪方程式,特别是利率的作用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四、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1、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动机理论 (1)交易动机 (2)预防动机 (3)投机动机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消费性货币需求(交易动机与预防动机)+投机性需求 (1)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所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y的水平,与收入正相关。 (2)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息率有关,与利率负相关。 M= M 1+ M 2 = L 1 (y)+ L 2 (r)=L(y,r) 3、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特点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将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列入货币需求范围五、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凯恩斯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异同

比较凯恩斯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异同: 一.不同点: 1 前提假设不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假设是:有效需求充足;金融市场完善,公众面 临齐一的收益率;货物与实物资产是替代品;生产要素具有可分割性;货 币定义在M1层次上——货币无收益;他做短期分析,即假设商品市场P 不变,货币市场Ms不变。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假设是:做长期假设,价格在起作用,而且对 未来的价格预期也起作用(即价格变量在长期是变动的,影响着国民收 入);货币量的层次是M2,包括货币和准货币。与凯恩斯不同,弗里德曼 扩大了货币的涵盖内容,将货币定义在更广泛的层次上。 2 个人想法不同:凯恩斯认为:A 货币的交易需求量取决于人们的收入水平。收入水平越 高,货币的需求量就越大。 B 货币的投机需求量与市场利率成反向变化 因此,凯恩斯推出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函数为:Md=aY-bi 认为货币需求与 人们的收入水平成正方向变化,而与市场利率成反向变化。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人们持有货币的数量主要受 持有货币的成本与持有货币的收益所影响。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函数比较复杂:Md/P=f (Yr, w, Rm Rb, Re, gP, u) 其中,与P,Y,成正方向变化,与gP, Rm, Re, Rb,成反向变化。简化为: Md/P=f (Yr, I ) 由此,凯恩斯与弗里德曼有了分歧点。MV=PY,V=Y/Md/P 凯恩斯认为V =Y/f(Y,I),认为V是频繁变动的,而弗里德曼认为V是恒稳定的,根据 是V=Y/f(Yr). 区别: 3 并由此提出了“流动性陷阱”假说。

弗里德曼将货币视为一种资产,从而将货币理论纳入了资产组合选择理论的框 架,摈弃了古典学派视货币为纯交易工具的狭隘观念。在一般均衡的资产组合 中特别强调货币量在经济中的枢纽作用,纠正了凯恩斯学派忽视货币量的偏颇 。严格地将名义量与实际量加以区分。在货币需求函数中,首先设置了预期物 价变动率这一独立变量,确定了预期因素在货币理论中的学位。 二相同点: 1 两者都是在剑桥方程式和费雪方程式的基础上发展的,都一定程度上根据剑桥方程式 和费雪方程式加以研究,最后形成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函数和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函数; 2 都认为货币需求量与收入与利率相关。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函数在形式上反映了 凯恩斯的影响。 3两者的理论都有鲜明的特色,都是一种创新,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很大的贡献; 但两者也存在不足,受到挑战。

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的实证分析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公式

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的实证分析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公 式 文献综述对于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研究,很多国外学者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年来我国的信贷需求对于利率的变动更加敏感,但从利率到真实经济的传导仍然十分薄弱。 很多国内学者针对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汪红驹( xx) 运用误差修正模型估计中国1979-2000 年间的货币需求函数,证明了实际货币余额与实际GDP和利率、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是M1和M2 货币需求的误差修正模型并不稳定,即使把1996 年作为分水岭,仍然不能可靠地得出货币需求具有稳定性的结论。易纲( xx) 则把通货膨胀率预期以及货币化因素纳入货币需求函数之中,证明了货币需求伴随着经济改革中的制度变迁而发生了变化。王少平和李子奈( xx)所作的协整向量的约束检验表明,准货币流通速度对于货币需求的长期稳定性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货币需求的长期稳定性对货币需求的短期增长和利率不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和调节作用,货币需求缺乏内在调节机制。 变量的选取及数据的

影响货币需求的变量主要有规模变量、机会成本变量和制度变量三大类。由于制度变量很难通过数据来表示, 本文选取的变量主要是规模变量和机会成本变量,主要变量如下: 狭义货币(M1) 由于M2包含数据很多,相当的复杂,无法做出统计进行估计。一般情况下,M1具有稳定的趋势,于是这里我们选取了M1作为函数估计的因变量。 国内生产总值(GDP) 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收入的增加会导致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增加,于是,国内生产总值与货币需求具有同向关系,GDP以亿元为单位。 利率(R) 利率的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是存在的, 对于投资者而言, 由于投资渠道的拓宽, 影响投资主要因素就是利率与收益率的比较, 所以, 利率的变化对于投资者是非常敏感的。

分析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区别

简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1、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第一类因数是预算约束,也就是说,个人所能够持有的货币以其总财富量为限。并以恒久收入作为总财富的代表。恒久收入是指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收入的平均数,即长期收入的平均数。弗里德曼注意到在总财富中有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人力财富是指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非人力财富即物质财富。弗里德曼将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作为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变量。 2、影响货币需求的第二类因数是货币及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包括货币的预期收益率、债券的预期收益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预期物价变动率。 3、影响货币需求的第三类因数是财富持有者的偏好。 将货币视同各种资产中的一种,通过对影响货币需求7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货币需求函数公式。货币学派强调货币需求与恒久收入和各种非货币性资产的预期回报率等因素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他强调恒久性收入的波动幅度比现期收入小得多,且货币流通速度也相对稳定,所以货币需求也比较稳定。 弗理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稳定性,理由是: 1、影响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因素相互独立。 2、在函数式的变量中,有些自身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稳定的函数。 因此,货币对于总体经济的影响主要来自于货币的供应方面。 分析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区别 凯恩斯与弗里德曼两者间的货币需求理论在对影响持有货币数量的因素研究上有所不同。凯恩斯是从货币需求的动机开始分析的,可分为四类:(1)交易动机(2)营业动机(3)预防动机(4)投机动机。 而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甚至可以说是奢侈的商品,所以他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数量主要受两类因素的影响。第一,持有货币的成本。该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种。直接成本分为两方面:一是预期损失;二是贮藏费用。间接成本就是机会成本。由于受收入的影响,人们只能购买一部分商品,所以就存在机会成本。两个理论对此产生不同的理解是由于出发的角度有所不同而致的。 两个理论的函数也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函数相对与弗里德曼的来说,涉及的自变量较少。凯恩斯的只是关于收入和市场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而弗里德曼是价格指数、债券的预期名义收益率、股票的预期名义收益率、预期价格变动率、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的比例、恒久收入、影响持有货币效用的其他随机因素。其次,弗里德曼的函数虽然更具体地说明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但是函数里面有因素还是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同,那就是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的比例。最后,他们对k的定义有所不同。凯恩斯的k=a-b*(i/Y),而弗里德曼的k=f(1/Y,w,Rm,Rb,Re,gP,u)。

凯恩斯货币理论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是货币经济理论最显著的发展之一,它是众所周知的凯恩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构成了众多货币经济论题讨论的经济学基础,也是分析评价宏观经济政策绩效的理论基础之一。但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也非止于完善,随着现代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微观基础的日益强调,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也显示出若干缺陷,因此,从现代经济学多元发展的角度重新认识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发展及其局限,这对促进货币需求问题的理论研究和正确认识货币政策的作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其发展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是基于其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所提出的流动性偏好理论,由于凯恩斯师从马歇尔,他的货币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剑桥货币需求理论合乎逻辑的发展。在剑桥学派的货币数量论中,所提出的问题是人们为什么会持有货币,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导向了剑桥对人们持币的交 易需求的分析,但是,剑桥理论的缺陷是没有就此作出深入的分析。与剑桥的前辈不同,凯恩斯详细分析了人们持币的各种动机,对人们持币的所得分析更为精确。按照《通论》的分析,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包括:持币的交易动机、持币的谨慎动机和持币的投机动机,相应地人们持币的需求包括:货币的交易需求、谨慎需求和投机需求。在这三种需求中,一般假定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是加性可分的,谨慎需求由于不宜单独分离出来,分别归结到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之中。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其发展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由下列两个部分组成:M=M1+M2=L1(Y)+L2(r)式中L1(Y)代表与收入Y相关的交易需求,L2(r)代表与利率r相关的投机性货币需求。由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在现代宏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政策制订中的核心作用,因此,进一步完善深化凯恩斯所提出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这一发展也就构成了战后至70年代货币理论发展的主流。 首要发展是围绕交易动机做出更加精细的研究 原则上凯恩斯认为人们持币的交易动机主要取决于规模变量,虽然凯恩斯并不否认交易需求同利率有关,但他并未给出一个具体明确的关系。围绕这一问题,鲍莫尔(1952)和托宾(1956)结合库存的费用模型给出了一般的回答。鲍莫尔(1952)和托宾(1956)假定,人们持币与否包括两种相关的费用:持有现金的机会损失和处置有价证券的佣金支出,由于这两种费用互为消长,个人决策将面临选择和权衡,并使得总费用最小,由此可导出鲍莫尔有名的平方根律:M=(2bT)/r式中b代表每笔交易的佣金费用,r代表有价证券利率。该式表明货币需求同收入T和利率的弹性均为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第三章货币需求与货 币供给

第三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货币市场的均衡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M=Y/V ?M: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Y:经济生活中待售商品价格总额 ?V:货币的流通速度 ?该理论的两个特点: ?⑴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主要是出于交易动机(货币作为 交换媒介的职能); ?⑵商品的价格水平独立于货币流通,是个外生经济变 量,因此不能用货币与价格水平的关系来解释通货膨胀的产生。

费雪的货币需求理论 ?费雪在其1911年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提出现金交易方程式: M=PY/V 或M/P=Y/V ?M:名义货币需求数量 ?P:商品的价格水平 ?M/P:货币购买力,即实际货币需求量 ?Y:社会总产出或总收入 ?V:货币的流通速度 ?该方程中的Y取决于一国自然资源、技术水平、商业信心、消费者欲 望和消费者偏好等,是个稳定的值;V取决于社会惯例(支付制度与金融制度)、消费倾向(如节约与储藏的程度)、经济发展(如工业集中度)等因素,也是个稳定的值。 ?该方程最终说明: ?⑴商品的价格水平取决于货币数量,两者同方向同比例变化。即当货币 数量按某一比例增加时,商品的价格水平也按同一比例上升;当货币数 量按某一比例减少时,商品的价格水平也按同一比例下降。 ?⑵货币数量的多少最终又决定了货币的购买力。

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现金余额理论 M=KPY ?M:货币需求量 ?K:以现金形式保留的资产与总资产的比率 ?P:价格水平 ?Y:总产出或总收入水平 ?短期内Y是个既定的外生变量。短期内影响货币需求量的主要是K和P。

货币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是由弗里德曼教授提出的货币需求理论。 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l932年毕业于拉哲斯大学,1933年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46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48年任芝加哥大学教授,1967年曾担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由于他在“消费的分析和货币的历史与理论方面的成就,以及他论证了稳定经济政策的复杂性”1,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弗里德曼的主要著述有:《实证经济学论文选》(1953年)、《消费函数理论》(1957年)、《货币稳定方案》(1959年)、《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与A·斯瓦茨合著1963年)、《货币最优数量论文集》(1969年)、“货币分析的理论结构”(载《政治经济学杂志bl970年3—4月》和《自由选择》(1979年)等。 1956年,弗里德曼在“货币数量论——一个重新表述”—文中,着重分析了货币需求问题。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论首先是货币需求的理论。它不是产量或货币收入的理论,也不是物价水平的理论。关于这些变量的任何论述,需要把货币数量论向有关的货币供应条件及其他一些变量的详细说明结合在一起。”2按照弗里德曼的看法,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可以用一个多元函数来表示货币需求函数: M/P=f(y,w;r m ,r b ,r c ,1/p dp/dt,u) (5.4) 这—货币需求函数表明,实际货币需求(M/P)是实际收入〔y〕,由非人力财富获得的那一部分收入或财产收入,与恒久性收入的比例(w),预期的货币名义报酬率(r m),预期的债券名义报酬率(r b),预期的股票名义报酬率(r b),预期的价格变动率1/P,dp/dt和其他的非收入变量(u)的函数。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继承了传统的货币数量说中的“现金余额数量说”,同时又受到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的重要影响。但是,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也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从研究方法来看,在建立这一货币需求函数时,弗里德曼运用了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并在分析各种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时。运用了大量的实际统计资料;从理论上来说,这一货币需求函数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弗里德曼在《消费函数理论》一书中提出的恒久性收入的假说。可以说,强调恒久性收入对货币需求的主导作用是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的最显著的特点。 弗里德曼在分析消费与收入的关系时,将消费有的收入分为一时的收入和恒久性收入。一时的收入是指消费者在短时期内得到的,非连续的和带有偶然性的收入;恒久性收入是指消费者从自己所拥有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中,在长期内经常能得到的,带有长久性和规则性的收入流量。若以Y表示消费者在某—时期的实际收入,Y p表示恒久性收入,Y t表示一时收入;再以C表示消费存在同一时期的交际消费开支,C p表示与恒久性收入相应的恒久性消费,即具打经常性的消费开支,C t表示与一时收入相应的一时消费,即非经常性的消费升支;则可以写出下列一组概括恒久性收入假说的方程组: C p=k(i,w,u) Y p (5.5) Y=Y p + Y t (5.6) C= C p + C t (5.7) 从后两个公式中可以看出,一时消费与一时收入之间不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时收入的恒久性收入之间,—时消费与恒久性收入之间也不存在任何固定比例关系。但是,如第一个公式(5.5)所反映的,在恒久性消费和恒久性收入之间却存衣着固定的比例关系。这一比 1《荣获诺贝尔奖经济学家》,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45页。 2M·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论——一个重新表述”,载《货币数量论的研究》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56年版, 第4页。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运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311523802.html,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运用 作者:倪维阳周建平 来源:《智富时代》2017年第03期 (1.云南大学经济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2.北京银讯财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100000) 【摘要】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是货币经济理论最显著的发展之一,但是随着现代经济理 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微观基础的日益强调,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逐渐显示出若干缺陷。因此,重新认识其理论,对促进货币需求问题的研究以及如何在我国合理运用具有明显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凯恩斯;货币;货币需求理论 一、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基本含义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基础是流动性偏好理论,该理论从货币的完全流动性出发,通过分析人们持有货币的不同动机阐述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通过大量的研究之后,凯恩斯将人们偏好货币的流动性进行分类,即将持币动机分为交易动机需求、预防动机需求和投机动机需求。 (一)交易动机需求 作为交易媒介是货币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而交易动机需求是为了满足个人正常商品、劳务的交易需求,而在手中持有一定数量货币的愿望。凯恩斯根据交易动机主体的不同,将其细分为个人收入动机和企业业务动机。个人收入动机是针对个人而言的,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开支和消费的一种货币交易需求。企业业务动机是针对可持续经营的企业,为了满足在日常活动收支时差的业务开支的一种货币交易需求。 (二)预防动机需求 凯恩斯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一些未曾预料到的、不确定的支出,着眼于对未来债务偿付的保值作用,人们想保持一种资产并且该货币资产的价值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因此,人们也需要维持一定数量的货币,这就产生了预防动机需求,而该种需求仍然是主要用于交易的。所以,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需求可以归入一个范畴。又因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所引起的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相关,并且是收入的增函数,所以用函数关系表示如下:M1=L1(y)。 (三)投机动机需求 投机动机需求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最具创新的部分。凯恩斯认为人们手中持有一定的货币量,还有一个目的是为了储存财富。而凯恩斯将储存财富的金融资产分为两类,一类是货

试题资源货币需求试卷(二) 本试卷适合知识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

试题资源 货币需求试卷(二) 本试卷适合知识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论、两者的区别。 一、解释概念(每题4分,共20分) 1.流动性偏好 2.流动性陷阱 3.交易动机 4.交易性货币需求 5.投机动机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当市场利率相对稳定时,人们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是()。 A. 预防动机 B. 交易动机与投机动机之和 C. 交易动机 D. 交易动机与预防动机之和 2.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成()。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正负相关都可能 D. 不相关 3. 下列()是货币需求函数的规模变量。

A. 货币本身的收益 B. 收入 C. 债券的预期收益率 D. 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4. 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 A. 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 B. 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 C. 只持有货币 D. 只持有债券 5. 鲍莫尔的存货模型是对凯恩斯的()的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展。 A. 交易动机 B. 预防动机 C. 投机动机 D. 谨慎动机 6. 以下()属于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说。 A. 利率是货币需求的重要决定因素。 B. 人们资产选择的原则是效用极大化。 C.“恒久性收入”概念是一个不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纯物质化的概念。 D. 货币数量说首先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其次才是产出、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的理论。 7.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的特点。 A.不稳定B.不确定 C.相对稳定D.相对不稳定 8. 根据货币需求的数量论,如果物价水平是1.2,实际收入是8万亿美元,货币的流通速度是2,那么货币的需求是() A.6.67万亿美元B.16万亿美元 C.4万亿美元D.4.8万亿美元 9. 根据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最终依赖于() A.永久性收入B.当期收入与永久性收入之间的比率C.永久性收入与债券回报率D.永久性收入与货币回报率 10. 按照弗里德曼的观点,经济紧缩是,收入水平的下跌会()永久性收入,这会导致流通速度() A.超过;上升B.不如;上升 C.超过;下跌D.不如;下跌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40分)。正确的用“T”表示,错误的用“F”表示。 1. 凯恩斯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递增函数。() 2. 当人们预期利率下降时,货币需求会大量增加,甚至形成流动性陷阱。() 3. 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 4. 凯恩斯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 5. 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当市场利率相对稳定时,投机动机是决定人们货币需求的因素。() 6. 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说认为“恒久性收入”概念是一个不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纯物质化的概念。() 7. 凯恩斯认为投机性货币需求对利率极为敏感,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8. 凯恩斯认为货币是“购买力的暂栖所”。() 9. 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说是在批判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基础上对传统货币数量论的继承和发展。() 10. 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对闲置的货币余额的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