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op任务范式概述

Stroop任务范式概述
Stroop任务范式概述

Stroop任务范式概述

美国心理学家John Riddley Stroop在1935年发现,在颜色命名实验中,当色词的颜色和该色词所表示的意义不一致时,被试的反应时比命名非颜色词或字符串颜色时长,如在命名用红墨水写的“green”时所花的时间要比命名用红墨水写的“xxxxx”时所花的时间长。这种同一刺激的颜色信息和词义信息发生相互干扰的现象就叫Stroop效应,国内也有人将其译为斯楚普效应。能引发Stroop效应的实验任务就叫Stroop任务。

由于Stroop效应发现之初正处于行为主义鼎盛时期,而且Stroop本人没有继续深入研究该现象,所以其工作并未引起关注。但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加工心理学成为实证心理学的主流,Stroop的工作被重新发现并得到广泛重视。在随后的近半个世纪里,涌现了大量有关Stroop效应的研究,并一直长盛不衰。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采用Stroop 任务及其变式的研究已达上千个,具体涉及知觉、注意、执行控制、语言认知、意识等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心理、人格测评、社会心理、神经心理以及老化等领域的多方面研究(Brown等,2002)。围绕Stroop效应的研究主要分成两大类:一是有关这种效应产生的内在机制的研究;二是将Stroop任务作为一种研究工具或实验手段去揭示各种相关的心理问题的机制。也就是说,Stroop效应既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对象,又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该任务之所以能产生重大影响,主要还在于其方法上的意义。因此本书侧重于后者,旨在对该任务的程序、变式以及在各领域研究中的应用进行较系统的介绍。

(一)经典Stroop任务的程序及机制

在经典的Stroop色词干扰任务中,实验者给被试呈现一个一个用不同颜色写成的单词,要求被试尽快而且尽量正确地说出每个词的颜色,而不理会这个词的名称及其所代表的意义。一般包括两个实验条件:一是色词干扰条件,一是控制条件。在色词干扰条件下,给被试呈现用不同颜色写成的颜色词,而且每个颜色词的名称所代表的意义与这个词的颜色都不相同,如“绿”字用红颜色写成,如图11-7;在控制条件下,给被试呈现用不同颜色写成的非颜色词或非词的字符串,如红色的“good”,绿色的“xxxxx”等。这种任务的典型结果是色词干扰条件下的反应时比控制条件下的反应时长。这两种条件的反应时差异就是Stroop 效应。

图11-7 Stroop任务实验示意图(Gazzaniga, 2002)

虽然导致Stroop效应的实验任务比较简单,但是其产生的原因却非常复杂,不同的研

究者往往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的理论解释直接决定着Stroop任务作为一种研究工具的价值。目前针对Stroop效应的产生机制已经提出很多理论模型。其中比较经典和流行的是自动化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的信息加工系统存在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两种加工方式。自动加工速度快,不需注意参与,能随意发生;而控制加工则需要消耗注意资源,在有意控制或调节下才能发生,因此加工速度相对较慢。在Stroop任务中,字词的语义激活属于自动加工,而颜色命名则属于控制加工。在色词干扰条件下,由于色词的语义信息先自动激活,所以在颜色命名时,自动激活的颜色信息会与要求命名的颜色信息发生冲突,被试必须对二者进行区分并作出选择之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而在控制条件下,如果实验刺激是非颜色词,则自动激活的意义与所命名的目标颜色无关;如果实验刺激为字符串,则不涉及字词的语义激活,在这两种情形下都不会引发反应冲突。因此,在色词干扰条件下被试的反应时要长于控制条件,从而出现Stroop效应。由于后来有人发现色词的语义激活未必完全是自动化过程,为此该理论进行了一定的修正,把自动加工看成随学习和经验而发展的一种阶梯性连续体。在Stroop任务中,由于读词非常自动,而颜色命名较不自动,较自动的加工可能对较不自动的加工产生干扰,从而产生Stroop效应。

除了自动化理论,其他用来解释Stroop效应的理论还有相对加工速度理论、知觉编码理论、Logan的平行加工模型和PDP模型等。相对加工速度理论提出最早,但因无法解释一些实验结果而逐渐被忽视;知觉编码理论试图从编码阶段的语义冲突解释该效应,而完全排除编码后加工的作用,但由于其实验证据被推翻,并未取得成功。Logan(1980)的平行加工模型和Cohen等人(1990,1992)提出的PDP模型能很好地解释和模拟绝大多数有关Stroop效应的实验结果,在理论化上相对其他模型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PDP模型被认为是用来解释Stroop效应的最佳理论。但是这两个理论过于概念化,数理参数过多,对实验结果预期起来不够方便。所以目前自动化理论仍受多数研究者的推崇。如Brown(2002)指出,Stroop任务之所以能引起广泛关注,主要原因就在于该任务可有效地用于考察那些不随意的(involuntary)或自动的(automatic)加工过程,为揭示无意识加工的内在机制提供有效途径。

(二)Stroop任务的变式及应用

研究者将Stroop任务用于各领域问题的研究时,往往需要对其在实验程序上做一定的变化,而不可能固定地套用传统的实验程序。根据研究需要,通过对经典Stroop任务程序做一定调整而得到的实验任务就叫Stroop变式。Stroop任务在方法上的意义主要通过各种变式的应用体现出来。到目前为止,文献中已经出现了大量的Stroop变式,本书将其主要归为色词变式与不采用色词命名的其他变式。非色词变式包括字符变式、空间变式、听觉变式、情感变式和成隐行为变式等。色词变式是认知心理学中应用最广泛的Stroop变式,非色词变式则可用于认知研究之外的大量其他心理学领域的实验研究,实际已超出认知实验范式范畴。但为系统起见,本部分将对这些变式做全面的介绍。

1.色词Stroop变式及应用

色词Stroop变式指仍然以色词为刺激材料,以颜色命名为实验任务,但具体实验条件不同于经典Stroop任务的实验任务。这种变式具体很多,这里主要介绍在认知心理学中应用比较普遍的变式及相应的研究。

(1)选择性注意研究中的Stroop变式与应用

启动技术与经典Stroop色词任务的结合可以使Stroop任务广泛用于启动效应、负启动效应和习惯化等选择性注意机制的研究。近十几年的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选择性注意包括目标激活和分心信息加工两种机制。前者主要通过降低目标信息的阈值使任务相关信息进入工作记忆接受进一步加工,后者则用于排除无关信息对目标信息的干扰。这种排除机制又有两种成分,一是对重复出现的干扰物习惯化,使个体对这种干扰不再敏感;二是对无关信息

进行积极的抑制,使这些信息提高这些信息的阈值,使其无法进入意识。三种选择性注意成分都可通过典型的行为指标测量出来。目标激活机制一般以启动效应量表示;分心信息抑制一般以负启动量为指标;习惯化则以习惯化量表示。值得一提的是,这三种指标均可以通过Stroop色词任务的变式在同一个实验中测量出来。

上述三种指标可通过以下四个实验条件的颜色命名测得。条件1:目标重复条件,要求启动显示中的目标颜色与探测显示中的目标颜色相同,如前一个色词“红”用绿色显示,后一个色词“蓝”也用绿色显示,探测显示的反应时记为RT1;条件2:忽视重复条件,要求启动显示中的干扰刺激在探测显示中成为目标刺激,如前一个刺激为绿色的“红”字,后一个刺激为红色的“蓝”字,在前一显示中红对命名“绿”起干扰作用,在后一显示中红色成为命名目标,探测显示的反应时记为RT2;条件3:重复忽视条件,要求在一个色词刺激系列中,起干扰作用的色词重复出现,而命名的目标颜色前后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如连续四个色词都为“蓝“字,但颜色分别为红、黄、绿、棕,反应时记为RT3;条件4:控制条件,要求在刺激系列中前后两个色词及其颜色之间没有特殊关系,随机安排,反应时记为RT4。此外,上述四种条件下都不允许出现色词的意义与色词颜色一致的情况。假设启动量以△RT pp表示,负启动量以△RT np表示,习惯化量用△RT hb表示,则上述实验条件与各选择性注意的指标之间的关系如下:

△RT pp =RT4-RT1;△RT np= RT2- RT4;△RT hb= RT4-RT3

一些研究者利用这种Stroop色词变式分别考察了分心信息抑制机制与习惯化机制之间的关系。Lorch和Cowan认为,只要是新颖的刺激,即使是无关刺激也能进入注意中心,从而干扰目标信息的加工;但是如果进入注意中心的无关信息保持不变,个体就会通过习惯化使目标信息的加工免受干扰,从而促进对目标信息的反应;而且习惯化是一种独立的排除分心信息干扰,促进注意选择的机制。但Tipper等人却认为习惯化机制与分心信息抑制机制实际上是相同的,出现习惯化效应只是由于重复出现的分心物的内部表征连续受到抑制,从而导致分心物的干扰性减弱,进而表现出所谓的习惯化效应。金志成等人(2002)则运用这种变式对学习困难学生和学习优秀学生的分心信息加工机制进行了比较,并同时对习惯化和分心物抑制机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在Stroop色词干扰效应上,学困生显著大于学优生,说明前者更易受色词的干扰;在负启动效应上,学困生显著小于学优生,说明前者在抑制无关信息方面远不如学优生;而在习惯化量上,学困生显著大于学优生,前者在重复忽视条件下比控制条件下反应时缩短71毫秒,而后者只缩短36毫秒,可见学困生的习惯化能力反而比学优生强。从负启动效应和习惯化量的差异模式可以看出,出现了结果的双重分离现象,即学困生的分心信息抑制小于学优生,而习惯化量却大于学优生。这种分离说明,习惯化机制不是象Tipper所说,由分心物连续抑制造成,而是一种独立于抑制机制的分心信息加工机制。

(2)执行控制研究中的Stroop变式与应用

有关认知控制或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s)的研究是近年来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突出热点问题。以往的心理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觉、注意和记忆等相对较低级的认知过程,而对执行控制这种最高级的认知功能研究得很少。随着认知实验技术和脑成像技术的日趋成熟,目前对这种高级认知机制的研究已完全可能,而且已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Stroop任务及其变式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发挥着非常突出的作用。

一般认为,执行控制功能用于负责观念和行为的控制,在计划设置、问题解决、克服冲突和完成不熟悉任务中起到关键作用。此外,执行功能对避免习惯性反应,抑制过度习得(overlearned)的反应倾向,以及任务转移等过程的操作成绩也具有重要影响。有关执行控制的模型很多,其中Shallice等(1986,1994)的模型影响比较大。他们认为认知控制有两种水平:低水平的控制叫任务计划(contention scheduling),根据习惯或优势性知识

解决认知冲突,目的是把加工的优先权给予与当前目标相关的行为图式,或最近经常被激活的行为图式;高水平的控制用于解决复杂的新情境中的认知冲突,用于激活一些观念和行为同时抑制另一些观念和行为,具体通过注意管理系统(supervisory attentional system, SAS)实现。有关注意管理系统的子成分和具体功能的区分是执行控制研究中的主要课题之一。Stroop任务变式和任务转移是SAS功能测量中的最有影响的两种任务。

在Stroop任务中存在典型的认知冲突:一方面被试必须对颜色进行命名,另一方面又习惯于看到色词后就读出这个字的名称。因此为了作出正确的反应,被试必须克服习惯性的但又与任务目标无关的优势性反应倾向,并把注意指向颜色命名上。显然被试只有通过执行控制功能才能完成这种任务。Stroop效应反映了被试在维持非优势性任务目标,抑制优势性干扰信息方面的能力。任务转移主要通过转移代价(switch costs)效应揭示认知控制效率。这种实验通常要求被试完成两种任务(任务A和任务B),分两种方式进行:一是要求被试分别完成同一种任务,叫非转移条件;二是要求被试随机交替完成两种任务,叫转移条件。典型的实验结果为,转移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要长于非转移条件。二者的反应时之差就是转移代价。研究表明,任务转移代价至少反映了两方面的执行控制功能,一方面反映了一种内源性控制,负责根据实验要求对认知目标进行变换,克服先前的任务操作对当前任务的影响,重新配置认知资源以适应新任务需要;另一方面反映了某种外源性控制因素,与刺激呈现有关,如转移代价的大小与刺激和任务之间的联系频率、时间临近性以及刺激的突显性有关。这两种任务有不少共性,如都反映了个体在解决反应竞争或反应冲突方面的认知功能,都涉及到对先前目标或习惯性反应倾向的抑制,效应值都非常明显可重复性强等。二者的差异只是在抑制对象上有所不同,Stroop任务中抑制的是由干扰刺激引发的与任务无关的优势性反应,而任务转移是抑制的是与先前任务相关而与当前任务不再有关的信息。

基于上述两种任务在反映执行功能上的异同,Ward等人(2001)通过两种Stroop任务变式,采用相关途径考察了注意管理系统在执行控制上的一般性和特殊性。这两种任务分别是色词Stroop变式和数字Stroop变式。色词变式选用黑、蓝、棕、绿、灰、粉六种颜色,共包含四种条件,每种条件采用一个刺激列表。列表1由24个字符串组成,所有的字符串相同都是“XXXXX”,分六种颜色,每种四个。列表2、列表3和列表4的刺激都是色词,包括六个不同的色词,每个重复4遍,每个词的颜色均由其他5种颜色中的一种书写,在满足这些要求的前提下,每个色词与颜色随机匹配。列表1的任务是要求被试报告每个字符串的颜色;列表2的任务是大声朗读每个词的名称,而不管词的颜色;列表3的任务是报告每个色词的颜色,忽视每个词的含义;列表4的任务是根据标记在大声读词和命名颜色之间进行随机切换。这种标记呈现于每个词的左边,如果出现“w”,则被试应该读词,如果出现一个方框,则要求命名颜色。要求被试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尽快完成任务,记录从呈现每个列表的第一个刺激到完成最后一个刺激命名之间的时间。假设色词Stroop效应用△RTsp表示,任务转移代价用△RTts表示,列表1到4的反应时分别为RT1,RT2,RT3和RT4,那么,这些指标之间的关系如下:

△RTsp=RT3-RT1;△RTts=RT4-(RT2+RT3)/2

数字Stroop变式也由四个条件组成,每个条件也包括一个刺激列表。列表1包含由2到7个“X”组成的字符串,每种长度各4个。列表2、3、4都由一定长度的相同数字组成,长度从2个数字一直到7个数字,每个串的数字数与该串中的数字不同,如“222”,“77”,“3333333”等。每种长度的数串出现4次,每个数字也出现4次,每个列表也共有24个数字串。列表1要求被试数出每个字符串中“X”的数目;列表2要求被试对数字串中的数字进行命名,如出现“77”,则报告“7”;列表3要求被试报告每个数字串中的数字数,如出现“3333333”,则报告“7”;列表4要求被试根据标记在报告数字和报告数目之间进行转换,如果出现在数串左边出现“命名”,则被试说出数字的名称,如果出现“记数”,则报告数目。

该变式的数字Stroop效应和任务转移代价的算法与上文的色词变式相同。

结果发现,色词任务和数字任务中的转移代价间存在高相关,两种Stroop效应之间以及Stroop效应和转移代价之间的相关则要小得多。该结果表明,中央执行功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可分的,因为如果是单一的话,两种任务转移代价和两种Stroop效应之间应该都存在高相关;负责任务转移的执行功能与负责Stroop任务的执行功能存在很大的差别;不同类型的任务转移涉及共同的机制,也存在一定的任务特异性,而不同的Stroop任务则可能涉及不同的执行功能,随实验刺激和任务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MacDonald等人(2000)则通过类似上述色词Stroop变式的任务研究了不同执行控制功能的脑机制。他们用事件相关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考察了被试在完成Stroop任务及转移过程中的脑激活情况。实验设计和程序大致如下:实验主要包含两个变量,即被试报告的内容和色词语义与词颜色之间的关系。报告内容分报告色词或报告颜色两种水平;色词与颜色关系分一致和不一致两个水平。这两个变量可形成四个实验条件:命名单词一致,命名单词不一致,命名颜色一致和命名颜色不一致。实验共涉及绿、蓝、红、紫4种颜色。每种条件进行24次试验,共96次。在实验过程中,先给被试呈现任务标记1500ms,如果出现“word”,要求被试大声读出色词的名称,如果出现“color”,则要求被试命名刺激的颜色,二者的几率相等。延迟11秒之后,呈现色词1500ms,要求被试对其做既快又准确的言语命名。在一半的试验中色词的含义与其颜色一致,在另一半实验中不一致。记录被试每次反应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在上述整个实验过程中同时对被试的大脑活动进行事件相关fMRI扫描。

结果发现,在任务准备阶段,颜色命名比单词命名使左背侧前额叶(Brodmann9区)产生更大的激活,说明该区对任务相关的行为起到自上而下的控制作用;而在对不一致的刺激做反应的时候,前扣带皮层(Brodmann24和32区)产生比一致时更大的激活,说明其起到对任务执行情况的监控和评价作用。

(3)字词再认中的Stroop变式与应用

由于Stroop效应涉及颜色词的自动识别问题,所以该任务也被较多地用于阅读和阅读发展方面的研究。许多研究者认为,将视觉语词再认变成自动化过程是阅读能力发展的目标。因为如果单词再认不能达到自动化,则需占用一部分注意资源,使用于阅读理解和记忆储存的注意资源减少,因而阅读水平就比较低;如果单词再认能达到自动化水平,则阅读效率能大大提高。因此,把熟练阅读者的语词识别看成自动加工已成为认知科学中广为接受的观点。采用Stroop任务及变式的大量研究为上述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这些证据的验证逻辑是:所谓自动化就是任务操作不受注意影响。Carr(1992)也综述了大量注意操纵与字词识别方面的证据,说明对视觉注意的需要可以通过熟悉性代替。如Sieroff等发现(1988),对一个目标刺激的某一部分进行线索化能会影响随机字母串的整体报告成绩,但不影响熟悉单词的整体报告结果。该结果说明,对不熟悉材料的编码需要集中性视觉注意,而对熟悉材料而言,视觉注意的作用减小,甚至消失。

但上述观点也受到了有力的挑战。如,Herdman(1992)和McCann等(2000)许多研究者发现,施加工作记忆负载或采用双重任务,都会降低单词再认的成绩,说明这种再认的自动化是有限的。McCann等人(1992)系统地考察了视觉线索化和词频对词汇决定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无效线索化条件下,即使目标单词已出现于视野中,但在注意焦点转向该单词所在的位置前,词频对词汇判定的影响与有效线索化条件下是一样的。该结果说明空间线索化和词频在词汇判定中起独立的作用,二者影响着词汇加工的不同阶段。注意作用于早期阶段,先于词汇通达,而只有在注意指向目标字母串之后,词频才发挥作用。如果该发现是正确的而且具有普遍性,那么字词加工远远不是自动化的。

Brown等人(2002)指出,在考察字词加工的自动化程度方面,采用词汇判定任务有很大的局限,因为这种任务本身很容易受到认知策略的影响,无法敏感地揭示出无意识的自动

加工机制。为此,他们采用特殊的Stroop色词变式对上述分歧进行了有效的验证。虽然通常Stroop效应方面的研究为字词加工的自动性提供了大量证据,但是他们通过引入新的控制变量使Stroop任务成了验证字词识别是否非自动加工过程的最佳工具。

综合各种文献的观点,一种认知过程是否属于自动加工可通过以下三个标准进行判断:一是加工发生的必然性(obligatory),指只要有适当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不管个体是否注意到其存在或是否有意去加工,都能引发加工过程;二是自发性(autonomous),指这种过程一旦发生就会自动完成整个过程,不管个体是否希望进行或试图终止,该过程都能根据刺激输入进行加工运算,并产生输出结果;三是对心理资源需求不敏感(insensitive to capacity demands),指其加工速度和正确率不受认知负载或其他同时性任务的影响。如果一种加工能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标准,则可以确定该加工属于自动加工。

以往的Stroop效应研究能从前两个标准上很好地证明语词加工的自动化问题。但对于第三个标准则不能提供有力的证据。Kahneman等(1983),Yee等(1991)和Brown通过在经典Stroop任务的刺激边上增加一个与颜色无关的中性词,观察到了这种知觉负载会减小Stroop效应的大小。在通常的Stroop任务中,假设当色词为“红”时,被试对红色块的命名时间为560ms,当色词为“蓝”时,对红色的命名时间为620ms,二者的反应时差异60ms 就是典型的Stroop效应量。他们发现,如果在上述实验的刺激显示中再增加一个中性的非颜色词,如“好”,则Stroop效应值为减小一半左右。具体表现为,一致条件下的颜色命名时间变慢,而不一致条件下的时间变快,二者差值显著变小。而且随着中性词数目的增加,两种条件下的反应时差距不断缩小,直到非常接近,即Stroop效应消失。他们把这种现象叫做Stroop稀释(Stroop dilution)。这种现象表明,Stroop效应对知觉负载是敏感的,同时呈现的刺激越多,其中的色词对颜色命名的干扰越小,即Stroop效应也遵循资源有限原则。可见,Stroop稀释现象有力地揭示了Stroop效应中的语词识别无法满足自动加工的第三个标准。

受上述研究启发,Brown等人采用了如下Stroop变式。该变式包含三种实验刺激:矩形颜色块,即颜色命名目标;色词,用于产生典型的Stroop效应;中性的非色词单词,用于考察Stroop效应的稀释现象(Stroop dilution)。这种任务功涉及三个变量:一是刺激显示中的单词数,分一个单词和两个单词两种情形;二是单词与目标色块之间的关系,分中性、一致和不一致三种水平;三是空间线索化,分线索化目标色块,中性词或色词三种水平。根据设计的逻辑意义,上述变量可构成15种具体的实验条件。在只有一个单词的条件下,可形成6种条件:分别是线索化色块时的中性、一致和不一致三种条件;以及线索化单词时的中性、一致和不一致三种条件。在有两个单词的条件下,可形成9种有效条件,即三种线索化条件下,刺激包含两个中性词、一个中性词加一个一致词,一个中性词加一个不一致词。实验中色块、色词和中性词在注视点的上方、左下方和右下方三个区域随机呈现。在一个试验中,先呈现注视点1秒钟,然后突然闪现一个SOA为100毫秒的线索,用于将注意焦点引向三种刺激可能出现的位置。接着出现刺激显示,要求被试对色块的颜色进行命名。记录反应时和正确率。

Brown等还设置了另一种上述任务类似的Stroop变式,刺激类型和实验设计与上述变式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将颜色块的位置固定于注视点,线索出现于外周视野,以将注意引向目标颜色之外的位置,即色词和中性词可能出现的位置或者空白位置。但实验指导语要求被试始终将注意集中于色块出现位置,尽量忽视外周的色词和中性词。

基于上述实验任务,Brown等提出了如下假设:如果字词再认不是一个自动加工过程,而是必须需要处于注意焦点时才得到加工,那么应该出现如下实验结果模式:①有效空间线索化色块或成功地将注意集中于目标色块的出现位置可以消除Stroop效应和Stroop稀释现象。因为当注意指向目标色块时,色词就不可能处于注意焦点,从而得不到加工,因而就不

会出现Stroop效应;既然没有Stroop效应,那么更不会出现Stroop效应的稀释;即使有Stroop效应,由于中性词也不能得到注意,所以也起不到稀释作用。②如果注意被指向色词,那么将出现Stroop效应,但不会出现Stroop效应的稀释。因为色词被注意后得到加工,由于其语义和发音与目标颜色冲突,就会产生典型的Stroop效应,但由于色词被注意后中性词就不可能被注意,所以其存在不会减小Stroop效应。③如果注意被指向中性词,那么也不会出现Stroop效应,因为色词未得到加工。相反,如果没有出现上述结果模式,则说明字词再认可以在不处于注意焦点的条件下发生,是一种自动加工过程。

结果发现,不管在线索化色块、中性词或色词时,都出现了Stroop效应。这说明不管线索将注意焦点引向何处,色词都得到了一定深度的加工。不过色词的线索化确实成功地消除了Stroop稀释现象,线索化中性词则使Stroop稀释现象恢复正常。在线索化颜色块时,不能使Stroop效应消失,但其效应值比线索化色词时小一些,Stroop稀释现象则不明显。这提示虽然视觉注意不能完全控制言语信息的加工,但对不同单词之间的干扰的确起到调节作用,当与目标反应相关的色词处于注意焦点时,其加工可完全不受其他中性刺激的干扰。为此,Brown等人认为,语词加工对认知负载存在一定的敏感性,而且在所有类型视觉信息的编码过程中可能都存在这种敏感性。在这个意义上,其加工过程不是自动化的。但是,在很多条件下,语词在不处于视觉注意焦点的条件下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工,具有一定的自动化水平。

(4)无意识知觉研究中的Stroop变式与应用

Logan(1984)提出了一种能够考察被试在颜色命名时策略运用情况的Stroop变式。该变式后来被Merikle等人(1995)成功用于无意识知觉的研究,并成为无意识知觉研究的三大经典实验范式之一。该变式与传统的Stroop任务有很大不同,只涉及红、绿两种颜色,并也与启动技术相结合。实验中色词“红”或“绿”是启动刺激,用于启动对红、绿两种目标颜色的命名反应;目标颜色并不是色词的印刷颜色,而只是色块;而且目标颜色与色词之间的关系不是等概率随机安排,而是色词与目标颜色一致(色词“红”对应于红色块)的试验概率远小于不一致(色词“红”对应于绿色块)的概率,如一致的概率为25%,不一致的概率为75%。这种实验任务的典型结果是,当一致的发生概率远小于不一致的发生概率时,被试的反应结果依赖于知觉色词时的注意状态。在集中注意条件下,被试者对不一致的色块的命名要快于对一致的色块的命名,出现典型的Stroop效应反转。而在分散注意条件下,被试者对一致的色块的命名要快于对不一致的色块的命名,出现典型的Stroop效应。

Merikle等人认为,之所以出现上述结果模式,是因为在集中注意条件下,被试者觉知到了色词,他们能够利用一致和不一致试验的概率信息形成一定的反应策略。如把色词作为线索,因为不一致的概率高,所以看到色词就预期相反的颜色块,从而导致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短于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即出现Stroop效应的反转。但在分散注意的条件下,由于被试没有觉知到色词,因此无法利用概率信息形成一定的反应策略,从而出现一种无意识的启动现象,导致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短于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即出现典型的Stroop 效应。这种结果说明无意识知觉到的刺激引起自动反应,而有意识知觉到的刺激引起更为灵活的反应。因此通过控制注意水平条件等条件,运用这种变式可有效地观察到无意识知觉的结果,以及有关无意识知觉与意识知觉之间的关系及转化情况。

Merikle等人(1997)运用上述Stroop变式探讨了操纵刺激特性和操纵注意方向对无意识知觉的影响。刺激特性的操纵主要通过变化启动色词与掩蔽之间的SOA实现,将短SOA 设为33ms,长SOA设为167ms。在短SOA下因为刺激消失过快,被试一般意识不到其内容,所以作为无意识知觉条件;长SOA则作为意识知觉条件。注意方向的控制主要通过创设分配注意或集中注意条件实现。在集中注意条件下,只要求被试命名颜色;在分配注意条件下则要求被试在命名颜色的同时监测呈现于听觉通道的一串数字,并在一组试验结束后报

告3个连续奇数出现的次数,而且将数字报告作为主任务,由此作为非注意知觉条件。结果表明,短SOA条件下出现典型的Stroop效应,在长SOA下出现Stroop效应反转;注意操纵的结果与刺激特性操纵的结果非常相似,分配注意条件下出现典型的Stroop效应,而集中注意条件下出现Stroop效应的反转。他们认为长短SOA与两种注意条件下Stroop效应的结果模式反映了意识知觉和无意识知觉的质的差异;而两种操纵结果模式的相似性则表明,改变刺激特性和改变注意这两种操作影响了同一个内部过程——即信息表征的激活水平。

耿海燕等(2002)运用这种Stroop变式进一步考察了刺激特性和注意在导致意识知觉上是否存在相互补偿的问题。该研究通过操纵注意焦点来达到分散注意的目的,得到了与Merikle等非常类似的结果,在分散注意的条件下出现了典型的Stroop效应,在集中注意条件下出现Stroop效应的反转;而且进一步发现,在分散注意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延长色词的呈现时间而引起Stroop效应的反转。该结果表明,一个处于分散注意状态下被无意识知觉的刺激,不但可以通过集中注意的办法使其知觉变为有意识,也可以通过增强刺激特性的办法使之达到有意识知觉。这说明在决定一个刺激是被有意识知觉还是无意识知觉时,刺激特性和注意之间存在着补偿作用,进一步证明两种操作可能影响的是同一个内部过程,即记忆中信息单元的激活水平。刺激特性的增强或注意水平的提高都可以增加激活水平,二者的作用可以累加,当激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意识就产生了。

2.非色词Stroop变式

(1)字符Stroop变式

字符Stroop变式是指用字母、数字、单词或其他符号代替色词和颜色作为实验刺激,但实验逻辑基本与经典Stroop任务相同的实验任务。如上文提到的Ward(2001)研究中采用的数字Stroop变式就是典型的字符Stroop变式。字符Stroop变式的具体形式非常丰富。如用字母做材料,则可以形成由多个小字母组成的一个大字母,如果大小字母一致,则可将其类比为Stroop一致条件;如果大字母与小字母不一致,则可将其视为不一致条件。同理,如果用图形做材料,则可以构成用多个小圆构成的大圆,和多个三角形构成的大圆;如果用数字做材料,可以用多个小7构成一个大7,或用多个小5构成一个大7;如果用汉字做材料,可以用多个小“上”构成一个大“上”,也可以用多个小“尚”构成一个大“尚”,如图11-8。依此类推,用字符可创建无数种类似于Stroop任务的变式。

图11-8 字符Stroop变式示例

这种变式一大好处是,可以根据字符之间的一致与不一致的维度的不同,考察多种因素对认知过程的影响。如用汉字形成的Stroop变式可以在音、形、义等多个方面进行组合。如有研究者在信息加工机制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中,用汉字创设了如下具有不同关系维度的Stroop汉字任务。第一种关系是“同义同音”:如用“上”和“尚”作为刺激,二者发音相同,含义也基本相同,都有“向上”和“高尚”的意思,只是在字形结构上不同。在一致条件下,大汉字“上”由小汉字“上”组成;在不一致条件下,大汉字“上”由小汉字“尚”组成。要求对大“上”进行反应。这样,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可作为加工速度的指标;而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可作为加工控制的指标,具体是汉字字形控制的指标。第二种关系是“异义同音”:如“中”和“终”含义不同,读音相同。在一致条件下,大“中”由小“中”组

成,反应时可作为加工速度指标;不一致条件下大“中”由小“终”组成,反应时作为加工控制指标,涉及对字形和字义的加工。第三种组合是“同义异音”:如以“歪”和“斜”为刺激。一致条件的反应时作为加工速度指标,不一致条件反应时可作为字形和语音加工的加工控制时间。第四种组合是“异义异音组”,如以“左”和“右”为刺激。二者在音、形、义上均不同。一致条件的反应时也作为加工速度的指标,而不一致条件则作为音、形、义加工控制的时间。结果发现,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从快到慢的顺序为:同音同义任务,同音异义任务,异音异义任务和异音同义任务,说明被试对不同汉字的加工受其物理匹配的复杂程度影响;在不一致条件下,被试反应从快到慢的顺序为:同音同义、同音异义、异音异义和异音同义,说明加工控制与音、形、义三个维度的结合程度以及被试对他们的熟悉程度有关。

(2)空间Stroop变式

空间Stroop变式是指以空间方位词代替色词,以空间方位代替颜色,实验逻辑与经典Stroop效应相同的实验任务。这种变式最早由Shor(1970)提出,主要用于揭示Stroop效应中的反应竞争机制。这种任务的实验刺激采用空间方位词,如“上”、“下”、“左”、“右”。这些方位词呈现于中心注视点周围的位置。某个词的位置可能与该词所表达的方位意义一致,如“上”呈现于注视点上方;也可能不一致,如“左”呈现于注视点的右边。被试的任务是对方位词的位置或词义进行反应。这种变式的一个优点是可以通过调节刺激-反应与某个维度的关联性来改变反应要求。如果要求被试口头命名方位词,那么该反应就需要加工该词的语义维度;如果要求被试根据键盘或反应盒按键反应,那么该反应就要求加工方位词的空间位置。

Desoto等人(2001)采用这种空间Stroop变式以及事件相关光学信号成像技术(event-related opital signal,EROS)考察了Stroop任务中的反应竞争的脑机制。其实验设计及程序大致如下:实验刺激为呈现于中央注视点之上或之下的“上”和“下”两个字。方位词与其所在位置有一致和不一致两种关系。在一致条件下,“上”出现于注视点上方,“下”出现于注视点下方;在不一致条件下,“上”出现于下方,“下”出现于上方。实验具体包含两种任务,一是语义任务,要求被试对方位词的意义进行反应;二是位置任务,要求被试对方位词所在的位置进行反应。这两种任务随机混合进行。在每次试验开始之前,先给被试提供一个线索,用以标记接下来应该执行哪种任务,如果出现“位置”,则执行位置任务,如果出现“意义”,则执行语义任务。该线索在注视点消失后立即出现,持续200ms,间隔2000ms 后,出现实验刺激,也持续200ms。要求被试按键反应,不管方位词为“上”还是其所在的位置为上,都用同一只手做相同反应;如果为下,则用另一只手反应。同时记录反应时、正确率和左右脑运动区的光学信号变化。

结果发现,在不一致条件下,与正确反应或错误反应关联的脑区(即左右运动皮层区)被同时激活;而在一致条件下,只有反应键对侧的运动皮层被激活。该结果有力地证明了在个体在完成Stroop任务时,确实发生了显著的反应竞争;这种竞争也反映了人类信息加工系统中平行加工的存在。

(3)听觉Stroop变式

典型的听觉Stroop变式要求被试对口头言语刺激的音高或说话人的性别作出反应,同时忽视言语的内容(Cohen,1975;Shor,1975)。如当要求被试对性别作出判断时,以“男性”或“女性”作为反应内容。言语的语义维度与反应维度的关系可包括一致、中性和不一致等三种情况。如果男性的声音说“父亲”,则属于一致条件;说“冰淇淋”,则属中性条件;说“母亲”,则属不一致条件。通常情况下,听力正常者在实验中无法忽视言语的语义内容,因此其语音性别判断的反应时受到语义内容的系统影响。因此这种Stroop变式也会出现显著的Stroop效应,声音性别与语义一致时反应时比中性条件短,不一致时反应时比中性条件长,既表现出与典型的色词Stroop任务类似的Stroop干扰效应和一致条件的促进效应。

Jerger等人(1993)用这种变式探讨了口语的语义信息对听力障碍儿童听觉加工的影响。这种研究能为揭示听觉损失对口语信息加工的影响提供重要信息。其实验的设计和方法大致如下:实验刺激为由男女两种声音朗读的“篮球”、“冰淇淋”、“妈妈”、“爸爸”,均由电脑呈现。两种声音的频率分别为106Hz(男)和185Hz(女)。实验包含一致、中性和不一致三种条件:在一致条件下男性声音朗读“爸爸”,女性声音朗读“妈妈”;中性条件下两种声音都朗读“篮球”和“冰淇淋”;在不一致条件下,男性声音读“妈妈”,女性声音读“爸爸”。被试的任务是对男女两种声音做按键反应,忽视言语的内容。由于被式是儿童,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在男声反应键边上放置一张男性的图片;在女声反应键边上放置一张女性图片。记录从目标声音呈现到手动按键之间的反应时以及反应的正确率。

结果发现,听力正常儿童无法忽视与任务目标无关的语义信息,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明显长于一致条件;听力障碍儿童则虽然在一致条件下表现出明显的促进效应,但是在不一致条件下,只出现非常小的Stroop干扰效应;而且经系列考察,发现这种干扰效应的显著减小与年龄、速度-正确率权衡、非中性基线以及言语输入的可辨别性无关。该结果表明,不管是听力正常儿童还是不正常儿童,对言语声音的性别判断和语义维度的加工不是独立进行的。但是对听力受损的儿童而言,要求忽视的语义信息对声音性别判断的影响要小的多,说明这种儿童的口语加工受言语刺激不同维度之间的交互作用的影响比较小,或者说其交互作用机制可能已受到损害。

(4)情绪Stroop变式

这种变式的主要特点是将将颜色词换成用不同颜色书写的情绪词和非情绪词,被试的任务也是对颜色进行反应。如给被试呈现用红色书写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词“破坏”,被试的任务是对红进行命名反应或按键反应。还有一个特点是对参加实验的被试要根据某种情绪特质进行分组,而且这种情绪要和单词所反应的情绪要一致,无关或相反。当被试的情绪与单词所体现的情绪一致,而又必须对颜色做反应时,被试的反应时要比中性条件慢,表现出情绪一致的干扰效应。如Ray(1979)发现,马上要面临重要考试的学生在命名与考试有关词(如“分数”,“论述题”)的颜色的时候,反应时要比命名与考试无关词(如“石头”)的颜色时慢。其他一些研究者在以临床焦虑、药物依赖和恐惧症患者为被试的研究中得到了类似的干扰效应。这种Stroop变式被较多地运用于情绪与认知加工关系的研究中;在成瘾行为对认知加工影响的研究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Richards等(1992)用这种变式研究了高低特质焦虑和刺激呈现方式对情绪词颜色命名的影响。刺激呈现方式主要包括随机混合呈现和分组(block)呈现两种,用于探讨情绪词颜色再认过程的信息加工阶段及情绪的影响。Neely(1977)和Stanovich(1981)指出,语词再认可能包含两个过程:一是词汇通达第一阶段的自动扩散激活,二是随后的认知资源的策略性分配。前者速度非常快,在200ms时基本就已完成。如果与情绪有关的Stroop干扰效应由自动扩散激活引起,那么随机混合呈现和分组呈现条件下的高焦虑组的干扰效应都应该比较大;如果情绪作用发生于词汇加工的晚期阶段,并且其效应的持续时间比较长,那么分组呈现条件下的Stroop干扰效应应该比随机呈现时大。因为随机呈现时,各种情绪词和中性词都会呈现,对干扰效应会产生稀释作用。

实验设计和程序如下:实验刺激由20个与焦虑相关的词、20个与愉快相关的词和与焦虑词或愉快词匹配的情绪中性词各20个组成。词的颜色分红、绿、黄、蓝四种。实验的被试间因素包括被试组和刺激呈现顺序,根据特质焦虑量表的得分将被试分成高低特质焦虑组;呈现顺序是指先呈现分组试验还是随机混合试验。被试内变量包括情绪类型(焦虑、愉快),情绪相关性(与情绪有关、与情绪无关)和刺激呈现方式(分组试验,随机混合试验)。在分组呈现条件下,每一组试验包含相同的情绪类型的刺激,如都与焦虑有关的词或都与愉快有关的词;在随机呈现条件下,焦虑词、愉快词和中性词随机混合呈现。实验过程中,屏

幕中心呈现一系列用不同颜色显示的单词,要求被试辨别出每个词的颜色,进行既快又准确的按键反应,同时忽视每个词的内容。记录被试的反应时和正确率。

结果发现,只有在分组呈现条件下发现情绪Stroop干扰效应,高特质焦虑的被试在辨别焦虑相关词的颜色时的反应时要慢于中性条件。该结果表明,焦虑情绪对单词的再认有显著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发生于单词加工的晚期阶段。

情绪Stroop变式也被广泛用于成瘾行为对认知偏向的影响的研究。这些研究要求被试命名与其成瘾行为有关或无关的词的颜色,普遍的结果是,被试对哪种行为成瘾,那么对与那种行为相关词的颜色命名就表现出选择性干扰效应。例如,酒精成瘾的人对与酒有关的词表现出干扰效应,吸烟成瘾的人对与烟有关词的颜色命名变慢,赌博成瘾的人则对与赌有关的词的反应出现Stroop干扰效应。McCusker等(1997)用情绪Stroop变式研究了嗜赌者的认知偏向。结果模式如图11-9所示,与很少有赌博经历的人(控制组)和配偶相比,嗜赌者对与赌博相关词的颜色命名时间显著长于中性词和其他成瘾词(如酒精、吸烟、药物等成瘾词)。成瘾者的配偶应该对与成瘾行为有关的词也是很熟悉的,但是他们(她们)并没表现出Stroop干扰效应。该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成瘾者对所成瘾行为相关信息的加工具有无意识的自动偏向,而且这种偏向与仅仅熟悉无关。

图11-9 赌博成瘾者对不同三类词颜色命名的反应时(McCusker等,1997)

经典心理学实验范式整理

实验心理学经典范式整理 潜变量分析(latent variable analysis) 近年来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潜变量分析。传统研究方法认为一个执行测验的成绩就能够代表一种执行功能,而潜变量分析采用多个执行测验对同一执行功能进行测量,并从中提取它们的共性,形成该执行功能的潜变量。对测量同一执行功能的多个任务应涉及不同的实验刺激和实验程序,以避免在潜变量提取后的执行结构中仍含有非执行的成分。潜变量提取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诸如纯度,结构有效性等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各执行功能间,以及执行功能与其他一些认知结构间的关系。Miyake等报告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三项执行功能(对优势反应的抑制,注意转换和记忆刷新)间存在一定的相关,但也清晰地表现出相互可分离性;并且,这三种执行功能在一系列复杂执行任务(包括神经心理学测验)中的贡献是不一样的。然而,由于潜变量提取需要进行多项测验,结构方程建模还需要较大的样本量,使得这种研究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 n-back范式 n-back范式要求被试者将刚刚出现过的刺激与前面第n个刺激相比较,通过控制当前刺激与目标刺激间隔的刺激个数来操纵负荷。当n=1时,要求被试者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相邻的前一个刺激;当n=2时,则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前面隔一个位置上的刺激;当n=3时,要求比较的是当前刺激和它前面隔两个位置上的刺激,依此类推获得不同程度的任务难度。任务类型包括字母匹配任务,位置匹配任务和图形匹配任务三类。在位置匹配任务中,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呈现的位置是否相同,而不管两者是否为同一个字母或图形;在字母或图形匹配任务中,则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是否为同一字母或图形,而不管他们的呈现位置如何。该范式的优点在于将任务设计成在工作记忆上施加一连续的,参数可变的负荷,而其他任务需要保持恒定。P.O.Harvey等(2004)用n-back范式评估年轻抑郁症住院病人的刷新加工,抑郁病人在n-back任务中显示了较差的操作。 他们的结果说明:排除包括2-back和3-back条件的复杂信息管理,1-back条件是一个更纯的刷新加工测量方法。n-back任务也被广泛用于工作记忆的神经成像研究中。神经成像研究应用n-back任务有如下几个理由(Braveretal,1997;Cohenetal,1997;Jonidesetal,1997):首先,比较神经成像研究早期应用的任务,n-back任务是一

数据库三大范式讲解

数据库三大范式说明 数据库的设计范式是数据库设计所需要满足的规范,满足这些规范的数据库是简洁的、结构明晰的,同时,不会发生插入(insert)、删除(delete)和更新(update)操作异常。反之则是乱七八糟,不仅给数据库的编程人员制造麻烦,而且面目可憎,可能存储了大量不需要的冗余信息。 实质上,设计范式用很形象、很简洁的话语就能说清楚,道明白。本节课将对范式进行通俗地说明,以一个简单论坛的数据库为例来讲解怎样将这些范式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范式说明: 第一范式(1NF): 数据库表中的字段都是单一属性的,不可再分。这个单一属性由基本类型构成,包括整型、实数、字符型、逻辑型、日期型等。 很显然,在当前的任何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中,傻瓜也不可能做出不符合第一范式的数据库,因为这些DBMS不允许你把数据库表的一列再分成二列或多列。因此,你想在现有的DBMS中设计出不符合第一范式的数据库都是不可能的。 第二范式(2NF): 数据库表中不存在非关键字段对任一候选关键字段的部分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指的是存在组合关键字中的某些字段决定非关键字段的情况),也即所有非关键字段都完全依赖

于任意一组候选关键字。 假定选课关系表为SelectCourse(学号, 姓名, 年龄, 课程名称, 成绩, 学分),关键字为组合关键字(学号, 课程名称),因为存在如下决定关系: (学号, 课程名称) →(姓名, 年龄, 成绩, 学分) 这个数据库表不满足第二范式,因为存在如下决定关系: (课程名称) →(学分) (学号) →(姓名, 年龄) 即存在组合关键字中的字段决定非关键字的情况。 由于不符合2NF,这个选课关系表会存在如下问题: (1) 数据冗余: 同一门课程由n个学生选修,"学分"就重复n-1次;同一个学生选修了m门课程,姓名和年龄就重复了m-1次。 (2) 更新异常: 若调整了某门课程的学分,数据表中所有行的"学分"值都要更新,否则会出现同一门课程学分不同的情况。 (3) 插入异常: 假设要开设一门新的课程,暂时还没有人选修。这样,由于还没有"学号"关键字,课程名称和学分也无法记录入数据库。 (4) 删除异常: 假设一批学生已经完成课程的选修,这些选修记录就应该从数据库表中删除。但是,与此同时,课程名称和学分信息也被删除了。很显然,这也会导致插入异常。 把选课关系表SelectCourse改为如下三个表: 学生:Student(学号, 姓名, 年龄); 课程:Course(课程名称, 学分); 选课关系:SelectCourse(学号, 课程名称, 成绩)。 这样的数据库表是符合第二范式的,消除了数据冗余、更新异常、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 另外,所有单关键字的数据库表都符合第二范式,因为不可能存在组合关键字。

设计阶段及各阶段的任务

设计阶段及各阶段得任务 工程项目从设想、提出、建设直到建成投产这个全过程,国际上称之为项目发展周期.项目发展周期被分为投资前期、投资时期与生产时期,并把每个时期又分成若干阶段,在不同得阶段中,进行不同得工作,而这些阶段就是相互联系得,工作就是步步深入得。 在我国投资前期得工作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与设计任务书等;投资时期得工作包括谈判与订立合同、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与调试验收等。 投资前期得工作很重要,其中项目建议书就是投资决策前对项目得轮廓设想,提出项目建设得必要性分析,项目建设得初步可能性,就是开展可行性研究得依据.国内外都非常重视这一时期得工作,被称为决定投资命运得环节。 可行性研究阶段 可行性研究就是投资前期,通过调查研究,运用多种科学成果,对具体工程项目建设得必要性、可能性与合理性进行全面得技术经济论证得一门综合性学科。可行性研究得内容,一般说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总论概述项目名称、企业性质及法人,报告编制得依据与原则,项目提出得背景,投资必要性与经济意义,研究范围与过程。 (2)市场预测列出现有产品得品种、型号、规格、质量标准与用途。分析产品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得现状与主要得消费去向.预测产品国内外近期、远期需要量与覆盖面得发展趋势,从而分析产品得价格及其变化趋势。 (3)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从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技术政策、产品结构与国家清洁生产得要求出发,结合市场预测情况,进行产品方案得比较与选择。 (4)工艺技术方案论述国内、外工艺技术概况,根据原材料得供应情况,进行工艺技术方案得得消耗定额,并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比较。 进行自控方案与主要设备得选型. (5)原料、辅助材料及燃料得供应计算原料、辅助材料及燃料得需用量。论述其供应与运输情况. (6)建厂条件与厂址方案了解厂址得天文地理资料、当地得社会经济、交通运输、资源供应、环境条件得现状与发展规划,扼要归纳各厂址方案得优缺点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从而确定厂址方案。 (7)公用工程与辅助设施方案包括总图运输、给排水、供电及电讯、供热、储运设施及机械化运输、工厂外管网、空压站、氮氧站、冷冻站、维修、制袋、制桶、中央化验室、土建、生活福利设施等方面得内容。着重论述其设施方案。 (8)节能、消防、环境保护、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都必须分别进行专篇论述,以达到政府对口职能部门得审查要求。 (9)工厂组织与劳动定员制定工厂体制与组织机构,车间审查班制与定员,论述人员得来源与培训方案。 (10)项目实施规划确定项目建设得总时间,以图表形式表示项目具体实施规划得进度。 (11)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投资估算包括建设投资估算、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估算、建设期贷款利息估算、流动资金估算等,从而得出项目工程总投资。 资金筹措包括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筹计划。 (12)财务、经济评价及社会效益评价估算生产成本与各类费用,进行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包括静态指标、动态指标与不确定性分析)与社会效益得评价. (13)结论根据研究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可行性研究报告总得结论,指出存

阶段目标的特点及设计思路

阶段目标的特点及设计思路 蔚志升 一、复习提问上一节内容 职业生涯目标的选择要按照哪三步进行?预测、衡量、比较。 二、导入新课: 陈涛的故事:从洗碗工到酒吧老板。 提问:陈涛的长远目标是什么?你觉得他的目标能实现吗?为什么?陈涛的职业生涯起点目标定在什么上?他的这个目标对实现其长远目标有何意义? 三、新授内容 1、讲清什么是阶段目标,回顾:阶段目标是个人职业生涯不同时间点所设定的阶梯式目标。 2、阶段目标的特点有哪些? 跳一跳、够得着、很具体。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10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庄进发。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刚走过两三公里就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何时才能走到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也就越低落。 第二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有多远,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走过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行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继续前行。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时,大家的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有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快到了”时,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脚步。 第三组人不仅知道村庄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里就设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进中他们还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惫,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走到了目的地。 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当人们行动有了明确的目标,并能为目标付出行动,在行动中不断与目标对照,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行进的速度和与目标之间的距离时,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不断得到维持和加强,就有可能自觉克服前进中的困难,从而努力完成目标。 3、阶段目标的四要素 什么,何时,内涵,机遇。 4、阶段目标的设计要领及思路 设计要领:第一,在分段数量上,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目标既可分为近期目标和中期目标,也可细分为3---5个阶段甚至更多。第二,在表现形式上,简图、表格、文字或者兼而有之均可。第三,在分段方法上,既可按照职务晋升来设计阶段目标,如美发店学徒工、美发助理、高级助理、美发主管、副店长、店长。也可按照职业资格标准的提升来设计,如,初级美发师、中级美发师、高级美发师、美发技师、美发高级技师。也可按照时间来设定,如2006—2010年,2011—2015年,2016---2020年,等等。 不论长远目标是什么,不论怎么样分段,我们所学专业对应的适合横向、纵向发展的职业,都应该成为确定阶段目标的重要依据。 倒计时的设计思路:

Stroop任务范式概述

Stroop任务范式概述 美国心理学家John Riddley Stroop在1935年发现,在颜色命名实验中,当色词的颜色和该色词所表示的意义不一致时,被试的反应时比命名非颜色词或字符串颜色时长,如在命名用红墨水写的“green”时所花的时间要比命名用红墨水写的“xxxxx”时所花的时间长。这种同一刺激的颜色信息和词义信息发生相互干扰的现象就叫Stroop效应,国内也有人将其译为斯楚普效应。能引发Stroop效应的实验任务就叫Stroop任务。 由于Stroop效应发现之初正处于行为主义鼎盛时期,而且Stroop本人没有继续深入研究该现象,所以其工作并未引起关注。但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加工心理学成为实证心理学的主流,Stroop的工作被重新发现并得到广泛重视。在随后的近半个世纪里,涌现了大量有关Stroop效应的研究,并一直长盛不衰。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采用Stroop 任务及其变式的研究已达上千个,具体涉及知觉、注意、执行控制、语言认知、意识等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心理、人格测评、社会心理、神经心理以及老化等领域的多方面研究(Brown等,2002)。围绕Stroop效应的研究主要分成两大类:一是有关这种效应产生的内在机制的研究;二是将Stroop任务作为一种研究工具或实验手段去揭示各种相关的心理问题的机制。也就是说,Stroop效应既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对象,又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该任务之所以能产生重大影响,主要还在于其方法上的意义。因此本书侧重于后者,旨在对该任务的程序、变式以及在各领域研究中的应用进行较系统的介绍。 (一)经典Stroop任务的程序及机制 在经典的Stroop色词干扰任务中,实验者给被试呈现一个一个用不同颜色写成的单词,要求被试尽快而且尽量正确地说出每个词的颜色,而不理会这个词的名称及其所代表的意义。一般包括两个实验条件:一是色词干扰条件,一是控制条件。在色词干扰条件下,给被试呈现用不同颜色写成的颜色词,而且每个颜色词的名称所代表的意义与这个词的颜色都不相同,如“绿”字用红颜色写成,如图11-7;在控制条件下,给被试呈现用不同颜色写成的非颜色词或非词的字符串,如红色的“good”,绿色的“xxxxx”等。这种任务的典型结果是色词干扰条件下的反应时比控制条件下的反应时长。这两种条件的反应时差异就是Stroop 效应。 图11-7 Stroop任务实验示意图(Gazzaniga, 2002) 虽然导致Stroop效应的实验任务比较简单,但是其产生的原因却非常复杂,不同的研

数据库范式练习题

1、请简述满足1NF、2NF和3NF的基本条件。并完成下题:某信息一览表如下,其是否满足3NF,若 第一范式的关系应满足的基本条件是元组中的每一个分量都必须是不可分割的数据项。 第二范式,指的是这种关系不仅满足第一范式,而且所有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其主码。 第三范式,指的是这种关系不仅满足第二范式,而且它的任何一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任何主关键字。 考生情况(考生编号,姓名,性别,考生学校) 考场情况(考场号,考场地点) 考场分配(考生编号,考场号) 成绩(考生编号,考试成绩,学分) 配件关系:(配件编号,配件名称,型号规格) 供应商关系(供应商名称,供应商地址) 配件库存关系(配件编号,供应商名称,单价,库存量) 3、简述满足1NF、2NF和3NF的基本条件。并完成下题:已知教学关系, 教学(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系名,系主任,课程名,成绩),试问该关系的主键是什么,属于第几范式,为什么?如果它不属于3NF,请把它规范到3NF。 4、请确定下列关系的关键字、范式等级;若不属于3NF,则将其化为3NF 。 例1.仓库(仓库号,面积,电话号码,零件号,零件名称,规格,库存数量) 例1答案: 仓库号+零件号;1NF; 仓库(仓库号,面积,电话号码) 零件(零件号,零件名称,规格) 保存(仓库号,零件号,库存数量)

例2. 报名(学员编号,学员姓名,培训编号,培训名称,培训费,报名日期),每项培训有多个学员报名,每位学员可参加多项培训。 例2答案: 学员编号+培训编号;1NF; 学员(学员编号,学员姓名) 培训(培训编号,培训名称,培训费) 报名(学员编号,培训编号,报名日期) 5、请确定下列关系的关键字、范式等级;若不属于3NF,则将其化为3NF,要求每个关系写一条记录。(部门编号,部门名称,所在城市,员工编号,员工姓名,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预算,职务,加入项目的日期) [注]职务指某员工在某项目中的职务。 部门(部门编号,部门名称,所在城市) 员工(员工编号,员工姓名,部门编号) 项目(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预算) 工作(员工编号,项目编号,职务,加入项目的日期)

第一第二第三范式的区别于联系

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满足不同程度要求的为不同范式。数据库的设计范式是数据库设计所需要满足的规范。只有理解数据库的设计范式,才能设计出高效率、优雅的数据库,否则可能会设计出错误的数据库. 目前,主要有六种范式: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BC范式、第四范式和第五范式。满足最低要求的叫第一范式,简称1NF。在第一范式基础上进一步满足一些要求的为第二范式,简称2NF。其余依此类推。 范式可以避免数据冗余,减少数据库的空间,减轻维护数据完整性的麻烦,但是操作困难,因为需要联系多个表才能得到所需要数据,而且范式越高性能就会越差。要权衡是否使用更高范式是比较麻烦的,一般在项目中,用得最多的也就是第三范式,我认为使用到第三范式也就足够了,性能好而且方便管理数据。 函数依赖,如果一个表中某一个字段Y的值是由另外一个字段或一组字段X的值来确定的,就称为Y函数依赖于X。 第一范式(1NF) 定义:如果关系模式R的每个关系r的属性都是不可分的数据项,那么就称R是第一范式的模式。 简单的说,每一个属性都是原子项,不可分割。 1NF是关系模式应具备的最起码的条件,如果数据库设计不能满足第一范式,就不称为关系型数据库。关系数据库设计研究的关系规范化是在1NF之上进行的。 例如(学生信息表): 学生编号姓名性别联系方式 20080901张三男email:zs@https://www.360docs.net/doc/1311716404.html,,phone:88886666 20080902李四女email:ls@https://www.360docs.net/doc/1311716404.html,,phone:66668888 以上的表就不符合,第一范式:联系方式字段可以再分,所以变更为正确的是: 学生编号姓名性别电子邮件电话 20080901张三男zs@https://www.360docs.net/doc/1311716404.html,88886666

项目管理各阶段的管理任务

项目管理任务详细描述 一、设计准备阶段项目管理的任务 1、设计准备阶段的投资控制 1)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项目总投资目标的分析和论证2)编制项目总投资分解的初步规划 3)分析总投资目标实现的风险,编制投资风险管理的初步方案4)编写设计任务书中有关投资控制的内容 5)对设计方案提出投资评价建议 6)根据选定的设计方案审核项目总投资估算 7)编制设计阶段资金使用计划,并控制其执行 8)编制各种投资控制报表和报告 2、设计准备阶段的进度控制 1)分析和论证总进度目标 2)编制项目实施的总进度规划 3)分析总进度目标实现的风险,编制进度风险管理的初步方案4)审核设计进度计划,并控制其执行 5)编写设计任务书中有关进度控制的内容 6)编制各种进度控制报表和报告 3、设计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1)理解业主的要求,分析和论证项目的功能 2)协助业主确定项目的质量要求和标准

3)分析质量目标实现的风险,编制质量风险管理的初步方案4)编制项目的功能描述书及主要空间的房间手册 5)编制设计任务书 6)比较设计方案是否符合设计竞选文件的要求 7)编制设计竞选总结报告 4、设计准备阶段的合同管理 1)分析和论证项目实施的特点及环境,编制项目合同管理的初步规划 2)分析项目实施的风险,编制项目风险管理的初步方案 3)从合同管理的角度为设计文件的编制提出建议 4)根据设计竞选的结果提出委托设计的合同结构 5)协助业主起草设计合同,参与设计合同的谈判和签订工作6)从目标控制的角度分析设计合同的风险,制订设计合同管理方案 7)分析和编制索赔管理初步方案,以防范索赔事件的发生 5、设计准备阶段的信息管理 1)建立项目的信息编码体系及信息管理制度 2)收集、整理和分类归档各种项目管理信息 3)协助业主建立会议制度,管理各种会议记录 4)建立各种报表和报告制度,确保信息流畅通、及时和准确5)填写项目管理工作日志 6)每月向业主递交项目管理工作月报

经典心理学实验范式整理

经典心理学实验范式整理

————————————————————————————————作者: ————————————————————————————————日期: ?

实验心理学经典范式整理 潜变量分析(latent variable analysis) 近年来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潜变量分析。传统研究方法认为一个执行测验的成绩就能够代表一种执行功能,而潜变量分析采用多个执行测验对同一执行功能进行测量,并从中提取它们的共性,形成该执行功能的潜变量。对测量同一执行功能的多个任务应涉及不同的实验刺激和实验程序,以避免在潜变量提取后的执行结构中仍含有非执行的成分。潜变量提取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诸如纯度,结构有效性等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各执行功能间,以及执行功能与其他一些认知结构间的关系。Miyake等报告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三项执行功能(对优势反应的抑制,注意转换和记忆刷新)间存在一定的相关,但也清晰地表现出相互可分离性;并且,这三种执行功能在一系列复杂执行任务(包括神经心理学测验)中的贡献是不一样的。然而,由于潜变量提取需要进行多项测验,结构方程建模还需要较大的样本量,使得这种研究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 ?n-back范式 n-back范式要求被试者将刚刚出现过的刺激与前面第n个刺激相比较,通过控制当前刺激与目标刺激间隔的刺激个数来操纵负荷。当n=1时,要求被试者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相邻的前一个刺激;当n=2时,则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前面隔一个位置上的刺激;当n=3时,要求比较的是当前刺激和它前面隔两个位置上的刺激,依此类推获得不同程度的任务难度。任务类型包括字母匹配任务,位置匹配任务和图形匹配任务三类。在位置匹配任务中,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呈现的位置是否相同,而不管两者是否为同一个字母或图形;在字母或图形匹配任务中,则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是否为同一字母或图形,而不管他们的呈现位置如何。该范式的优点在于将任务设计成在工作记忆上施加一连续的,参数可变的负荷,而其他任务需要保持恒定。P.O.Harvey等(2004)用n-back 范式评估年轻抑郁症住院病人的刷新加工,抑郁病人在n-back任务中显示了较差的操作。?他们的结果说明:排除包括2-back和3-back条件的复杂信息管理,1-back条件是一个更纯的刷新加工测量方法。n-back任务也被广泛用于工作记忆的神经成像研究中。神经成像研究应用n-back任务有如下几个理由(Braveretal,1997;Cohenetal,1997;Jonidesetal,1997):首先,比较神经成像研究早期应用

管理会计研究范式的转变

?财务与会计? 管理会计研究范式的转变 冯巧根 (南京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3)Ξ 摘 要:我国现行管理会计主要有计量结构、新古典经济学、行为科学及经验实证等研究方法类型,其中以自然科学为特征的是“功能至上”的研究范式。通过科学定位管理会计的研究路径,结合管理会计方法的变迁可以进一步发展为功能至上、解释的路径、结构关联性理论、主体与结构的综合理论及激进的理论等五种范式。 关键词:管理会计研究;功能至上;范式 中图分类号:2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9)02-0042-07 围绕社会科学路径开展会计研究,在英国等国 家的一些会计学会或组织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些学者以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杂志为载体,表现出应用以社会学为中心的社会科学理论范式的倾向。本文依据对社会科学研究有重大影响的Burrell and Morgan (1979)[1]提出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作为分类的框架展开讨论,探讨哪些方面可以成为管理会计研究的方法。 一、管理会计研究的基本类型 我国现行的管理会计研究类型是以基于计量结构的方法研究为主流,此外则是模仿自然科学的研究路径。国内主要的几种研究类型有: 1.基于计量结构的方法研究。传统的管理会计 按成本性态进行分类,区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并分别对成本性态下的成本结构重新进行计量,从而有了与完全成本法下收益计算不同的基于间接成本(变动成本法下)的收益计量。为了提高管理会计学科的精密性,20世纪60~70年代管理会计领域开始大量引入数学方法,并将数学模型应用于管理会计研究之中,尤其是运筹学的应用更为普遍,使这种计量结构的研究方法达到高潮。国外一些代表性的管理会计教材中常用的计量基础有微积分、数学规划、矩阵代数、投入-产出模型等。尽管这种倾向在后续的研究中有所减弱,但以数学为基础的计量方法仍然占据一定的学术地位。 在我国现阶段的管理会计研究中,许多成果仍然是以计量方法的合理设定及其模型化为重要手段的,这类课题有预算管理、业绩评价、作业成本法(ABC )与平衡计分卡(BSC )的应用等。在预算管理中,将预算以科学、客观的设计理念为前提,强调预算编制的战略性,并通过零基预算、作业预算等加以改进,在预算设定的结构上合理借鉴超越预算的思想,进而达到完善传统预算管理的目的。如针对实务界直面的预算管理“计划不如变化快”的局限,学术界借助于计量模型的设计调整预算结构,提出了 较为实用的有关预算基数的“真实诱导预算法”① 等方法。此外,适应制造过程间接费用增加这一现状的要求,借助于计量手段改进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也是计量结构学派惯用的做法之一。如对作业成本法(ABC )进行增值与否的作业划分,调整作业的动因结构(如区分为结构性动因与执行性动因等),并对不同情况下的作业成本采用不同的计量手段加以核算等。 2.新古典经济学派的路径,主要是指依据信息 经济学、代理理论等新古典经济学开展的研究。多 年以来,新古典经济学一直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和管理会计研究的理论基础。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信息经济学、代理人理论、行为科学、相关成本真实信息体系的引入,使以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一些管理会计假设发生了动摇。如“决策者获取的 所有信息资料不需花费任何成本代价”② 、“决策者 Ξ收稿日期: 2008-11-20; 修回日期: 2009-01-06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7BJ Y018) 作者简介: 冯巧根(1961— ),男,浙江上虞人,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南京大学商学院会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第30卷 第158期2009年3月 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 THE THEOR Y AND PRACTIC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Vol.30 No.158 Mar 1 2009

三大研究范式

解读教育研究三大范式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潘茂明 内容摘要在教育研究的发展进程中,研究范式随着教育本身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革,同时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它的发展。不可否认,实证主义、批判主义和解释主义这当今教育研究三大范式所着眼于教育的不同角度和层面,它们各自擅长于解决不同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三大范式的特点,理顺它们的共性,旨在于使读者能理解并合理使用这三大范式。 关键词实证主义批判主义解释主义 一、前言 从古希腊时期开始的教育研究发展至今,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从融于哲学之中到自成体系的风雨历程,在25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研究范式的发展与革新始终是推动教育研究向前迈进的基础动力,而在教育科学日益分化和融合的今天,对教育研究中最基础的构成——研究范式做一番历史的回顾与未来的展望无疑有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教育研究范式的界定 “范式”的形成,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它是由美国科学家库恩提出的,其基本含义即为学科的科学群体所认同,学科的内容和研究要素、过程、方法等须形成基本规范和结构式的框架。教育研究作为一门具体科学研究,它的研究范式即是指教育科学的研究群体对本群体所从事的教育研究活动的基本规范和结构式的框架的共同认识。需明确的是,本文所涉及的教育研究范式是与教育研究活动相关的范式,不包含与具体学科内容有关的方面,仅对教育研究过程、方法意义上的范式进行探讨。 (二)当今三大研究范式 毋庸置疑,自西方教育教育理论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发展,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梳理各个时期的关于教育研究范式的观点有很多,期中最具代表性的是Popkewitz(1984)的教育研究科学研究范式分类:经验分析科学、符号科学与批判科学,这是直接受Hanbermas(1968)的认识兴趣分类的启发的结果。当代一些学者则主张从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实用主义、建构主义的视角来研究教育研究范式。Cohan等人建立在人们的“知识的质疑,认识,获得途径,传播方式的研究”这一认识层面上的,等分化出:实证的,规范的,解释的,自然的及批判的这三个进行科学研究的范式。但若从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观点及影响范围来看,笔者认为教育研究范式形成至今主要有实证主义、解释主义和批判主义三个占主导地位的研究范式。 二、教育研究三大范式的特点 (一)实证主义研究范式 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是圣西门的学生兼秘书孔德。孔德不仅建立了实证哲学体系,而且致力于将实证的科学精神贯彻到一切知识领域之中。他主张把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诸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等应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认为只有将实证精神贯彻到人类知识的一切领域,才能为社会改造和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证主义的推动下,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也开始引入自然科学研究方法。 实证主义把自己的理论看成是统摄一切科学的“科学哲学”,主张用实证方法取代抽象思辨,认为可观察的事实是唯一不证自明的知识。这种以追求自然科学化为特征,以应用为目的的研究范式提出后,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支持。一大批学者投身于教育实验、教育测量,使得传统的哲学——思辩的理论教育学改变为科学的教育学。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在本体论上,

高等教育管理范式研究论文.

高等教育管理范式研究论文 2019-01-11 一、范式的出现及进入高校教学管理实践中 在高等教育管理范式应用中关注学生的生活生存。关注生存在当今现代社会发展中已达成共识,具体到高等教育管理范式,从本质上来讲是要实践具体的关注人的因素,是要正确认识学生潜在的价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时代精神影响学生的主体精神,增强学生的自尊、自强、自立、自主、自觉的独立意识。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思想意识,及其全面发展为基础,充分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实现教育管理的民主性、创新性,加强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核心目标,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理想。 二、高等教育实践管理范式的中心 随着时间的发展,高等教育实践管理范式正处于新旧范式转变之间。它们并非不可逾越,而要看其关注点。高等教育实践管理研究范式并没有将量变和质变统一结合,而是将二者进行分散。高等教育实践管理的新旧范式不仅要加强转换,还加强互动并存。在一个新的教学理论范式还没有完善之前,先要探究教育所处的状态。若当前的高等教育实践管理是缓慢的,没有突破的,那么范式的管理在其中的作用就尤为重要。确定高等学科管理的范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与评价,在不同层次不同视角分析其特征差异。高等教育管理范式有大范式和小范式之分,在新的高等教育管理中大范式与小范式也将会有相应的转换。范式作为基本范例,主要为高等教育管理行为破解中的疑惑。其强调思维活跃,解决了高等教育实践管理模式的思想束缚。高校教育管理研究人员通过实践,实现思想的解放,使其行为受到尊重,从而获得更大收益。高等教育管理人员认为先有所认识再进行行动,这样可以有目的地对思维进行有效的逻辑整理,再加以范式的指导可进行理论突破,保证对高等教育管理在特定的时期有特定的解释。在高等教育管理下,范式的转换具有概念的.延伸、学术的互通。 三、发展高等教育实践管理范式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各种文化在多元化的观念中相互冲击。在高等教育管理中,这些多元文化冲击将导致高等教育管理范式无路可寻,这时,不是要改变高等教育实践管理范式,而是要将范式进行有效转换。一些国家,特别是其重要地区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引领该国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发展,而这些影响将关系到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高等教育实践管理是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驱动力量。回顾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实践管理研究的历程,我们应以史为鉴。在困难中求生存、求发展,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实践管理持续、稳定的发展。当高等教育实践管理范式受到冲击时,要结合社会形式对其进行转换。高等教育之所以采用范式作为管理学科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对高等教育实

数据库三范式

数据库三范式 1.1 第一范式(1NF)无重复的列 所谓第一范式(1NF)是指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同一列中不能有多个值,即实体中的某个属性不能有多个值或者不能有重复的属性。如果出现重复的属性,就可能需要定义一个新的实体,新的实体由重复的属性构成,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为一对多关系。在第一范式(1NF)中表的每一行只包含一个实例的信息。简而言之,第一范式就是无重复的列。 说明:在任何一个关系数据库中,第一范式(1NF)是对关系模式的基本要求,不满足第一范式(1NF)的数据库就不是关系数据库。 1.2 第二范式(2NF)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消除部分子函数依赖] 第二范式(2NF)是在第一范式(1NF)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满足第二范式(2NF)必须先满足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要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实例或行必须可以被惟一地区分。为实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一个列,以存储各个实例的惟一标识。例如员工信息表中加上了员工编号(emp_id)列,因为每个员工的员工编号是惟一的,因此每个员工可以被惟一区分。这个惟一属性列被称为主关键字或主键、主码。 第二范式(2NF)要求实体的属性完全依赖于主关键字。所谓完全依赖是指不能存在仅依赖主关键字一部分的属性,如果存在,那么这个属性和主关键字的这一部分应该分离出来形成一个新的实体,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为实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一个列,以存储各个实例的惟一标识。简而言之,第二范式就是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 1.3 第三范式(3NF)属性不依赖于其它非主属性[消除传递依赖] 满足第三范式(3NF)必须先满足第二范式(2NF)。简而言之,第三范式(3NF)要求一个数据库表中不包含已在其它表中已包含的非主关键字信息。例如,存在一个部门信息表,其中每个部门有部门编号(dept_id)、部门名称、部门简介等信息。那么在的员工信息表中列出部门编号后就不能再将部门名称、部门简介等与部门有关的信息再加入员工信息表中。如果不存在部门信息表,则根据第三范式(3NF)也应该构建它,否则就会有大量的数据冗余。简而言之,第三范式就是属性不依赖于其它非主属性。 II、范式应用实例剖析 下面以一个学校的学生系统为例分析说明,这几个范式的应用。首先第一范式(1NF):数据库表中的字段都是单一属性的,不可再分。这个单一属性由基本类型构成,包括整型、实数、字符型、逻辑型、日期型等。在当前的任何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中,傻瓜也不可能做出不符合第一范式的数据库,因为这些DBMS不允许你把数据库表的一列再分成二列或多列。因此,你想在现有的DBMS 中设计出不符合第一范式的数据库都是不可能的。 首先我们确定一下要设计的内容包括那些。学号、学生姓名、年龄、性别、课程、

理念·制度·范式——高等教育管理创新刍议

理念·制度·范式——高等教育管理创新刍议 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和源头,提高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对于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理念创新,制度创新与范式创新,是高等教育管理创新的最为主要的方面。在管理创新中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高等教育管理的理想追求。 [标签]理念制度范式创新 (1)管理理念,是指人们对管理的权力分配,管理职能的配置、权力主体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的总和,是指在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思想意识。正确的管理理念是推动管理工作不断进步的先导。(2)大学理念(the idea of a university),是指“人们对那些综合性、多学科、全日制普通高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观念和哲学观点”,是关涉大学的特质、职能、机制的理性认识及其系统化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念。①即人们对大学是什么、大学的使命与作用等一些有关高等教育的基本问题的价值判断。(3)高等教育管理理念,是指人们对高等学校管理权力的分配和限制、权力资源的配置、不同权力主体的地位和作用的总的看法。 目前普遍认为,大学有四种任务;第一是研究、教学和专业知识课程,第二是教育与培养,第三是生命的精神交往,第四是学术。②协调这四种任务并使之快速发展的就是高等教育管理。一般而言,其理念并无好坏之分,需要创新与否,牵涉到大学定位、培养目标、学科现状、科研能力、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如美国一些著名高校,其理念各有个性,其内心各有标准:哈佛是人文博雅传统,斯坦福是美国实用主义,普林斯顿以形而上的理论研究称雄,麻省理工则以偏重形而下的科技领先傲人,又如柏拉图以培养其“理想国”的“哲学王”作为他的精英教育理念,而中国古代的大学则以“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作为大学理念。③大学的理念对大学的发展具有定向作用,即有什么样的大学理念,必然有什么样的办学结果。但是在现实的大学发展领域中,大学出现了办学庸俗化的倾向,致使大学理念的初衷多少显得有些尴尬和无奈。当前大学庸俗化的一个突出现象就是理念不明、管理理论不清,即大学生(也包含部分学者)自觉不自觉地忽视和削弱学术性,对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如尽快出名、快速赚钱等)则表现出过度的热衷。 这种理念与实际的偏差,加之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的变迁,使我们有必要对高等教育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就高等教育管理理论而言,有学者认为,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既有“经济人”假设的高等教育科学管理理论,又有“社会人”的高等教育人际关系管理理论,既有“复杂人”的高等教育系统权变管理,又有“文化人”的高等教育文化管理。④尽管理念无好坏之分,但纷繁复杂的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仍然导致世界著名大学无不注重理念创新。一些大学强调大学真理探索和知识追求的责任。如耶鲁大学第9任校长小贝诺·施密特德(1986~1993)强调:大学的意义及价值在于追求真理。普林斯顿大学的理念强调:“大学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保存和发展人类的知识,没有什么工作比这更重要的了。”另一些大学则强调大学教育和学术双重使命的完美结合。如洪堡在创建柏林大学时指出,

学科特质、评价标准及研究范式——高等教育学发展不能回避的几个问题

32 社会科学文摘 | SOCIAL SCIENCE DIGEST 学术争鸣 把握学科特质:“像河一样无常流淌”,抑或“像树一样依次生长”? 事实上,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所形成的知识系统是复杂多样的,是有各自的特性、特质的,不能用狭窄的口径、单一的尺度去观照、衡量,去约束、规范。英国学者托尼·比彻曾经专门论述不同的知识体系和学科文化,他把既有的学科分为两类,其一是“规则性结构领域(areas of contextual imperative)”,即“具有严格定型的解释顺序,每一项新的研究成果在整个知识的描述中有它适当的位置”,它们“像一棵树一样不断生长,每一新的树枝又依次生长出新的嫩枝”。此类学科最典型的例证就是,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他编制了第一个化学元素周期表,不仅把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全部列入表里,初步完成了使元素系统化的任务,而且还在表中留下空位,预言了类似硼、铝、硅的未知元素的性质。第二类学科属于“联合性结构领域(areas of contextual association)”,它们“由许多观念群构成,没有明确具体的框架”,好像“河在流淌,流向无常”。例如,关于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显然无法像元素周期表和太阳系行星运行规律等“规则性结构领域”的知识那样精确无误而且可以重复验证,它们往往充满着不确定性,而且不可重复,难以类比。例如,同样是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红卫兵运动与法国的“五月风暴”,以及席卷美国的反越战学潮,就有着完全不同的动因,呈现的形态和产生的影响也截然不同。 此后,托尼持续不断地对学科分类、学科特质以及学科文化进行调查研究,并将自己的新见解发表在与保罗·特罗勒尔合著的《学术部落及其领地:知识探索与学科文化》一书中。其中最有价值的贡献是:将广义上的学科分为“纯硬科学”、“纯软科学”、“应用硬科学”与“应用软科学”等四类;依据学科研究对象的特点、知识发展的性质、研究人员和知识的关系、研究流程、研究成果的信度和研究标准及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等等,总结归纳了不同学科的“现实特征”,“即学科研究特点与现实世界的差异”。在托尼看来,存在不存在一个逻辑严谨、天衣无缝的学科整体框架,是区分硬科学还是软科学的重要标识。所谓硬科学,是指“逻辑严谨的一系列观点,就像我们做拼图一样,每一个新的学术发现都天衣无缝地镶嵌进这幅图画里”;而所谓软科学则“表示各种观点链接松散,没有很强的关联性,没有很强的整体发展框架”。 令人感概的是,迄今为止,我们在讨论学科建设时,很少考虑软科学与硬科学这一基本的差异。我们在检验和判定是否构成一个真正的学科,是否已经从“前学科”或“潜学科”发展、成长为独立的、成熟的学科时,最看重的判据就是:是否拥有严密、严整的学科理论体系,即“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题、规律等所构成的严密的逻辑化的知识系统”。而我们学科建设的首要目标,也无一例外地将学科理论框架的确立,将特有的概念、范畴、命题、原理、规律等构成的严密的、逻辑化、体系化的理论框架,作为我们追求、向往的“金苹果”!根本没有考虑它是否是一个主观想象的、实际并不存在的东西! 《高等教育哲学》的作者约翰·S·布鲁贝克显然“不相信会有一种可以通过共同捍卫其纯洁性而永世可靠的、单一的、不变的、理想的大学教育‘观念’”,他也“不打算为所有的学术机构提出一种共同的哲学”。因为他深知,“正如高等教育的界限埋嵌在历史发展中一样,高等教育哲学的许多方面也是随着历史发展而逐渐显现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大学面临着不同程度、不同层次以及不同类型的社会需求,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给高等院校发展的压力与推力也各不相同。所以,引领大学回应这些压力与挑战,满足相关社会需求并取得各自的合法性的观念与举措也各有千秋。先哲和前人在成功解决他们面临的矛盾与困难并成功推进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哲学思考、行动方略与变革举措,无疑是弥足珍贵的,是后辈与来者解决自己的问题、回应当下的挑战时可以借鉴的参照系,但它们“像河一样流淌”,并不能像拼图那样一一镶嵌无缝。 根据托尼·比彻的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学与法学、行政管理学等应用社会科学一起,隶属于“应用软科学”, 文/龚放 学科特质、评价标准及研究范式 ——高等教育学发展不能回避的几个问题

数据库中三个范式的理解

什么是范式 简单的说,范式是为了消除重复数据减少冗余数据,从而让数据库内的数据更好的组织,让磁盘空间得到更有效利用的一种标准化标准,满足高等级的范式的先决条件是满足低等级范式。(比如满足2nf一定满足1nf) DEMO 让我们先从一个未经范式化的表看起,表如下: 先对表做一个简单说明,employeeId是员工id,departmentName是部门名称,job代表岗位,jobDescription是岗位说明,skill是员工技能,departmentDescription是部门说明,address是员工住址 对表进行第一范式(1NF) 如果一个关系模式R的所有属性都是不可分的基本数据项,则R∈1NF。 简单的说,第一范式就是每一个属性都不可再分。不符合第一范式则不能称为关系数据库。对于上表,不难看出Address是可以再分的,比如”北京市XX路XX小区XX号”,着显然不符合第一范式,对其应用第一范式则需要将此属性分解到另一个表,如下:

对表进行第二范式(2NF) 若关系模式R∈1NF,并且每一个非主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R的码,则R∈2NF 简单的说,是表中的属性必须完全依赖于全部主键,所以只有一个主键的表如果符合第一范式,那一定是第二范式,而不是部分主键。这样做的目的是进一步减少插入异常和更新异常。在上表中,departmentDescription是由DepartmentName所决定,但却不能由EmployeeID 决定,故要departmentDescription对主键是部分依赖,对其应用第二范式如下表: 对表进行第三范式(3NF)

关系模式R 中若不存在这样的码X、属性组Y及非主属性Z(Z Y), 使得X→Y,Y→Z,成立,则称R ∈ 3NF。 简单的说,第三范式是为了消除数据库中关键字之间的依赖关系,在上面经过第二范式化的表中,可以看出jobDescription(岗位职责)是由job(岗位)所决定,则jobDescription依赖于job,可以看出这不符合第三范式,对表进行第三范式后的关系图为: 上表中,已经不存在数据库属性互相依赖的问题,所以符合第三范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