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及其临床应用

喉罩及其临床应用
喉罩及其临床应用

喉罩及其临床应用

医院, 皇家, 北京大学, 管理工具, 麻醉医生

本帖最后由 alisee 于 2011-11-11 15:58 编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王军

喉罩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学员通过本课件的学习,要熟悉喉罩的发展历程;熟悉喉罩在临床中的应用;掌握喉罩的基本结构及类型;掌握其正确的放置位置及其放置方法;并能正确处理临床上常见的应用问题。

喉罩是用于意识消失病人的微创气道管理工具。由一个充气罩和一根管子组成,

插入病人口腔保证肺通气。

一.喉罩的发展历程

1981年,皇家伦敦医院麻醉医生Dr.Archie.Brain开始研究一种新型的呼吸道工具使之能够解决气管内插管和面罩通气的不足。1987年12月,第一个商业性喉罩诞生;1988年中期英国第一家医院开始使用LMA;1997年插管型喉罩诞生;2000年双管型喉罩诞生; 2007年一次性双管型喉罩诞生;目前,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在使用,喉罩使用超过15亿人次。

二.喉罩在气道中的置入位置

三.喉罩的基本结构及类型

(一)基本结构

(二)类型

普通型;插管型(LMA Fastrach);双管型;可视型(LMA CTrach)。

1.普通型

2.插管型(LMA Fastrach)

3.双管型

引流管的五项功能:对返流的保护;胃管的通道;防止胃胀气;放置错位的检查;插管向

导-探条或者胃管。

4.可视型(LMA CTrach)

四.喉罩的应用

喉罩无需使用喉镜暴露声门,损伤小,术后较少发生咽喉痛。目前适用范围逐

渐扩展。

喉罩是困难呼吸道处理的重要工具之一,是国际CPR和ECC推荐工具。美国国

家航空航天局把插管型喉罩作为太空旅行的紧急医疗工具之一。

(一)头颈部手术

适用于诊断性评估喉部和气管(通过喉罩导管插入纤维气管镜观察声带功能和咽喉部功能)

以及行激光手术。

(二)扁桃体切除术和腺样体切除

喉罩罩体对喉部有遮挡作用,血液进入气管少见;喉痉挛、支气管痉挛、低氧发生率低。

(三)牙科和口腔手术

腭裂修补术,唇舌粘连,舌肿瘤切除术,气管插管失败后的下颌骨破裂固定术。

(四)眼科手术

全麻诱导和苏醒时,可避免咳嗽和呛咳,对眼内压和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适用于白内障手术、小梁手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儿童斜视矫正、眼睑修复、巩膜手术和异物取出术。

(五)神经外科手术

使用喉罩颅内压改变小,适用于颅内动脉瘤手术和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儿童和成人的脑室腹腔分流术和外伤性颅脑损伤,儿童和成人清醒状态下颅骨切开术和立体定位术。

(六)肺医学和胸科手术

1.儿童和成人支气管镜检查

喉罩导管内径大于相应气管导管,能通过更粗的支气管镜;可观察声带运动和部分气管;

适用于咽部或气管狭窄的病人。

2.气管激光手术

3.放置气管支气管支架

(七)手术室外应用

1.放射与磁共振

使用不含金属材料的喉罩,以免干扰周围区域成像。

2.放射治疗

适用于在4 - 6 周内每天接受放射治疗的儿童。喉罩不进入气管,减少气管插管造成的气管溃疡,组织肉芽肿和气道狭窄,也可在术中保留自主呼吸。

3.儿童短时诊断治疗

创伤小,可保持气道通畅而又不必使用全麻或肌松。

4.经食道心脏超声检查(TEE)

(八)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

比面罩通气更加安全有效;反流误吸危险下降;刺激小,呼吸道机械梗阻少,病人更易于接受;无需使用肌松剂。喉罩在CPR和ECC中的优点不包括以下哪条()

A.反流误吸危险下降

B.刺激小,呼吸道机械梗阻少

C.只需少量肌松剂

D.比面罩通气更加安全有效

正确答案:C

解析:喉罩无需使用肌松剂。

五.喉罩用于困难气道管理

喉罩在“不能通气,不能插管”的紧急状态下表现优异。

有关报道用于:1.颈椎疾病(颈椎不稳);2.病态肥胖;3.小颌畸形和巨颌症;4.Klippel-Feil 综合症(短颈畸形);5.Treacher-Collins综合症(下颌面骨发育障碍);6.21-三体综合

症;7.不可预期的困难插管伴困难面罩通气。

(一)ASA推荐困难气道工具箱内容

常规喉镜及各种镜片;各种号码的气管导管;气管导管引导器;各种号码的喉罩;纤支镜;逆行插管设备;至少一种紧急无创气道通气设备—联合导管;紧急有创气道通气设备—环

甲膜穿刺置管;呼气末CO2监测。

(二)ASA推荐的困难气道技术

1.困难插管技术

清醒插管;经口/鼻盲插;纤支镜插管;管芯;经喉罩插管;光棒;逆行插管;有创气道。

2.困难通气技术

联合导管;经气管喷气管芯;LMA;口咽/鼻咽气道;硬质通气支气管镜;有创气道;经气

(三)ASA制定的困难气道的处理流程

已预料的困难气道:通过麻醉前评估,判断患者存在困难气道时,分析困难气道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技术,防止通气困难的发生。麻醉医师应告知患者这一特殊风险,使病人及其家属充分理解和配合,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确保至少有一个对困难气道有经验的高年麻醉医师主持气道管理,并有一名助手参与。

麻醉前应确定气管插管的首选方案和至少一个备选方案,当首选方案失败时迅速采用备选方案。尽量采用麻醉医师本人熟悉的技术和气道器具,首选微创方法。

在气道处理开始前充分面罩吸氧;尽量选择清醒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防止可预料的

困难气道变成急症气道。

在轻度的镇静镇痛和充分的表面麻醉下(包括环甲膜穿刺气管内表面麻醉),面罩给氧,并尝试喉镜暴露;能看到声门的,可以直接插管,或快诱导插管;暴露不佳者,可采用常规喉镜(合适的镜片)结合插管探条(喉镜至少能看到会厌);或者光棒技术;纤维气管镜辅助(经口或经鼻);或传统的经鼻盲探插管等;也可采用视频喉镜改善暴露,或试用

插管喉罩。

在困难气道处理的整个过程中要确保通气和氧合,密切监测病人的氧饱和度变化,当其降至90%时要及时面罩辅助给氧通气,以保证病人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

反复三次以上未能插管成功时,为确保病人安全,可推迟或放弃麻醉和手术,待总结经验

并充分准备后再行处理。

六.喉罩置入

(一)充分准备

常规麻醉机、面罩准备;PetCO2, PaO2监测的准备;插管及困难插管用具的准备;插管探

条、纤支镜;助手;适当深的麻醉诱导。

(二)排气塑形

上图是正确的塑形方法,塑形完成后,应在喉罩背部前端涂抹少量的润滑剂。

(三)头颈体位

喉罩进入前,要注意病人的体位,常用的体位有嗅花位和颏向胸位。嗅花位:口咽角120

度;颏向胸位:口咽角70度。

(四)喉罩置入方法-手指法

如图所示,导引手指必须持续向头盖骨后部方向用力,一直行进到最大的距离,感觉罩体尖端进入上食道括约肌。完成这一动作需要尽量伸展导引手指的掌指关节近端,同时,腕关节屈曲。喉罩置入过程类似于吞咽食物的生理过程。导引手指施力方向始终向头盖后方,

不能向尾部运动。

(五)双管喉罩的插入方法

和其他的LMA完全一样,但可以选择辅助插管器,也可选择导引器插管。

上图显示的是辅助器的安装。引流管自由的靠在边上,把通气管放在辅助器的凹槽里。具

体双管喉罩使用辅助器辅助置入的视频。

双管喉罩置入时,也可以采用探条来引导。上图显示的是探条引导双管喉罩置入。

上图是喉罩置入以后正确的置入位置的示意图。

(六)双管喉罩放置错位的诊断

双管喉罩放置错位的诊断,可以通过四个试验来检验,漏气测试、胸骨上的凹槽轻压试验、

牙垫的位置和胃管的放置。

1.漏气测试

上图显示的是漏气测试,如果排气管的通气后有气体漏出,则表示位置错误。

2.胸骨上的凹槽轻压试验

3.牙垫位置

上图是牙垫的位置,门牙在牙垫的中间位置,78% (+/-0.8 cm) 在女性,92% (+/-1.0 cm)

在男性,表示喉罩的位置正确。

4.胃管放置

右图显示的是胃管的放置,放置胃管时要验证引流管通畅度。

(七)C-Trach喉罩置入方法

可视喉罩的置入方法。CT手法增进了盲插的成功率,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最重要的是保证通气最佳,握住手柄沿矢状轴轻轻的旋转喉罩,使呼吸能通气时阻力最小;第二步是在插管前,轻轻提起喉罩,但不倾斜,使之离开咽后壁,目的是使气管导管更平滑的进入气管。如图1所示,将病人头部位置方正,准备好可视喉罩,将未连接显示屏的喉罩,插入病人口中,操作过程同Fastrach。图2 显示的是将喉罩气囊充气并保证病人肺部通气。图3是将显示屏与喉罩的磁性锁扣相连,同时紧握喉罩手柄,将显示屏电源打开。如果声门未显示在显示屏上,请调节位置(图4)。将气管插管插入,在可视情况下使插管穿过声门。完成插管后,将显示屏取下(图5)。将插管气囊充气,确认插管操作没有问题后,用LMA Fastrach同样的方法取出可视喉罩(图6)。

(八)不同体位下应用喉罩

(九)喉罩的拔除

右图显示的是喉罩拔除。病人清醒后,取下固定的胶带,轻轻的从口中拔除喉罩。

七.问题与争论

(一)口-咽-喉并发症

1.咽喉疼痛

发生率0-70%。氧化亚氮能通过喉罩,增加套囊压力。

2.血管受压和神经损伤

插入充气或部分充气套囊,因比正确方法插入时位置高,压迫舌或舌下神经。

3.降低并发症

正确选择喉罩型号;良好的插入技术;较低的囊内压(<60 cmH2O)。

(二)误吸风险

择期手术病人误吸发生率2.6/10000,急诊手术病人误吸发生率11/10000(未使用喉罩),使用喉罩时肺部误吸总发生率2/10000。

易于发生误吸的因素:急症手术病人没有禁食、困难气道、肥胖、垂头仰卧位时腹内充气、

胃部手术史。

预防措施:掌握喉罩适应证;正确置入;麻醉深度合适;术中保持警惕。

误吸处理:

1.不要试图拔除喉罩,以免去除套囊对喉部的保护;

2.病人头低位并偏向一侧,暂时断开呼吸回路便于返流液流出;

3.吸引喉罩内返流物,吸纯氧;

4.行低流量和小潮气量人工通气,使液体由气管流向小支气管的风险降到最低;

5.使用粗光导纤维镜评估气管支气管树的情况,清除残留液体;

6.如果证实声带下方误吸,考虑为病人气管插管,并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

(三)正压通气

多项研究表明在控制通气方面喉罩和气管插管同样有效。

使用喉罩正压通气考虑以下原则:

1.病人选择:大多数禁食且肺顺应性正常的病人;

2.型号选择:适合病人的最大号喉罩;

3.置入方法:按正确方法置入确保处于气道最佳位置;

4.固定方法:使用正确方法,防止胃内充气;

5.听诊:反复听诊胃部,确保未发生胃内充气;

6.通气参数:限制潮气量在8 ml/kg以内,通过调呼吸参数控制PETCO2。

(四)长时使用

最初有人建议使用时限为2 小时,有报道经验丰富者可达8 小时。即使对病人没有任何不

良影响,也很少用于为症监护病人提供10 - 24 小时的呼吸支持。双管喉罩可能最适合于

长期使用。

(五)非仰卧位使用

使用喉罩是一种高级的应用。必须有替代方案以防使用过程中喉罩从最初的位置中脱出;给俯卧位或侧卧位病人插入喉罩时,使用拇指插入喉罩,是最有效的方法。全麻诱导之前,病人能够自行摆放舒适的体位,这是俯卧位病人使用喉罩的优点之一,有可能减少背部并

发症的发生率。

(六)设备问题

在喉罩使用当中,还应该注意设备问题,例如套囊与柄分离,喉罩在病人口内断裂,喉罩柄打折,套囊充气或放气失败。喉罩在投入临床使用之前,要按制造商说明进行清洁、消

毒;每个喉罩使用次数不要超过推荐的40 次

喉罩的使用方法

喉罩的使用方法 喉罩(LMA)是一种特殊型的通气管,在其通气管的前端衔接一个用硅橡胶制成的扁长形套,其大小恰好能盖住喉头,故有喉罩通气管之称。喉罩通气管起源于英国,己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全身麻醉施行呼吸管理,今在美国也己逐渐被采用。喉罩设有1、2、2﹒5、3和4号五种型号,分别适用于新生儿、婴儿、儿童和男女**。LMA系在盲探下插入,不需要使用喉镜显露声门,故使用较为方便,优点较多。但喉罩价格昂贵,也存在某些问题需要警惕,并谋求解决。喉罩应用的总失败率可达5%之多。 (一)适应征 1.无呕吐反流危险的手术,尤其是气管插管困难病例。对困难插管病例在应用标准罩呼吸囊不能维持有效通气的场合,可用LMA作为紧急而有效的通气管使用。 2. 当困难插管而被迫使用喉罩以后,喉罩可用作为气管内插管的向导,即先将一根气管导管导引或纤维光导支气管镜插入喉罩进入气管内,然后再套入气管导管顺势推进气管内。 3. 通过喉罩可施行纤维光导支气管镜激光烧蚀声带、气管或支气管内小肿瘤手术。 4. 对颈椎不稳定病人施行气管子内插管需移动头部有较大顾虑时,最适宜使用喉罩通气,因无需对头颈部施行任何移动操作。 5. 眼科手术适宜于使用喉罩,较少引起眼压增高,术后较少咳呛、呕吐,喉罩拔除反应较轻,眼内压波动幅度小,利于保证眼科手术的疗效,尤其利于闭角型青光眼病人,喉罩可列为首选。 6. 腹腔镜检查因气腹致膈肌抬高而影响呼吸,插入喉罩有利于病人通气。腹腔镜检查的时间一般较短,使用喉罩较少引起呕吐反流。 7. 急救复苏(CRP)时置入喉罩较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可靠,能争取分秒的宝贵时间。据统计,在使用喉罩下施行心肺复苏术,86%病人可获得满意的通气效果,为电击除颤前创造通气良好的效果。 8. 适用于不需要肌肉松弛的体表、四肢全麻手术。也适用于面部烧伤病人。 (二)禁忌征 1.饱食,腹内压过高,有呕吐反流误吸高度危险的病人。 2.有习惯性呕吐反流史病人。 3.疝手术。 4.咽喉部存在感染或其他病理改变的病人。 5.必须保持正压通气的手术。 6.呼吸道出血的病人。 7.通气压力需大于25cmH2O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病人。 8.小口、大舌或扁桃腺异常肿大的病人。 (三)优点 1.喉罩可采用高压蒸气消毒,并可反复使用。 2.操作简单、容易,只要病人无张口困难,便能置入喉罩,且容易固定不易脱出。与临床常规使用的标准麻醉口鼻部面罩相比,喉罩的使用可解脱麻醉者手和臂的疲劳,一般无气体入胃的弊病,使用简便。

喉罩的临床应用

喉罩的临床应用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喉罩的临床应用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董愫 喉罩(LMA)是由一个可充气的树叶形的硅树脂罩和橡胶连接管组成的气道用具。它可经口盲插或明视经口插入咽喉部,此时给喉罩气囊部位充气,膨胀的喉罩可以包绕并密封会厌和声门,围绕喉头而形成一个低压的密封罩,喉罩连接管通向口腔外可与呼吸机相连,可自主呼吸或正压通气。喉罩较之面罩是一种更安全的通气道, 是一种真正的声门上气道管理技术。经过培训的麻醉医师普遍认为插喉罩比气管内插管技术更容易掌握,它可以在平卧和侧卧的状态下成功置入。当气管插管失败时,喉罩可以作为一种后备气道用具。 英国的Archie Brain医师在1981年发明了喉罩,并于1988年喉罩供市场销售。至目前,不论英国或德国等许多欧洲国家大约90%以上的医院采用了LMA,并作为一种新的麻醉方法正在各国普及应用。喉罩与气管内插管法和面罩法并列为第三种全身麻醉法。在急救复苏方面,英国、美国经常培训救护人员使用LMA,已将LMA作为成人气道维持和基本生命支持的一种替代器具。 一、喉罩置入的适应症和优缺点 1.喉罩置入的适应症:①需要气道保护而又不能行气管内插管的病人。②需要快速控制气道,尤其是在快速诱导期,而插管又有困难时。③仅供受训过的麻醉医师使用,用前须经患者同意。④面部或颈椎病的患者特别有用。⑤门诊手术的全麻病人。⑥紧急气道救援。⑦困难插管。⑧不稳定颈椎病人的全麻。⑨当气管插管有困难、有风险或不成功时,可以用作急救通道和光纤管道。⑩可用清醒或熟睡病人的支气管镜检,危重病人的MRI检查、CT检查和介入治疗的呼吸道管理。 2.喉罩置入的禁忌症:①未禁食的病人。②病态的肥胖病人阻塞性肺部疾病或异常性口咽病变;③张口度难于通过喉罩者。 3.喉罩的优点:①使用方便、迅速、气道维持更容易。②无需喉镜,与气管插管比较,初学人员放置LMA的难度小,成功率高。③对不需肌松的长时间手术,LMA取代了面罩的作用。④建立气道以便自主通气和控制通气。⑤LMA的位置即使不很理想,也多能维持气道通畅。⑥避免气管内粘膜损伤。⑦在浅麻醉状态下也能耐受,耐受LMA比气管内导管所需的麻醉药量也减少。⑧麻醉诱导和恢复期血液动力学稳定性提高,置管时眼内压增高程度减少,麻醉恢复期咳嗽减少,氧饱和度提高,成人手术后咽痛发生率也降低。 4.喉罩的缺点:①密封效果不好,胃胀气发生率高,IPPV时会导致胃胀气。②LMA比面罩更易出现食管返流,对未禁食的病人不能完全防止误吸。③标准的喉罩不宜进行过强的正压通气。④口腔分泌物增加,应用阿托品类药物可减少分泌物。 二、临床应用喉罩的类型 临床应用的喉罩类型有5种类型,根据发展水平分为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喉罩,根据功能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①LMA-Classic:经典型喉罩:该型喉罩是第一代产品,是经典的和标准的喉罩。 ②LMA-Flexible:可曲型喉罩:同属第一代产品,喉罩的导管部分是由锣纹钢丝组成,可以扭曲,不影响通气。 ③LMA-Unique:加强型喉罩:属于第二代产品,喉罩导管中部经过加强,可防止牙齿咬扁。

喉罩及其临床应用

喉罩及其临床应用 医院, 皇家, 北京大学, 管理工具, 麻醉医生 本帖最后由 alisee 于 2011-11-11 15:58 编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王军 喉罩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学员通过本课件的学习,要熟悉喉罩的发展历程;熟悉喉罩在临床中的应用;掌握喉罩的基本结构及类型;掌握其正确的放置位置及其放置方法;并能正确处理临床上常见的应用问题。 喉罩是用于意识消失病人的微创气道管理工具。由一个充气罩和一根管子组成, 插入病人口腔保证肺通气。 一.喉罩的发展历程 1981年,皇家伦敦医院麻醉医生Dr.Archie.Brain开始研究一种新型的呼吸道工具使之能够解决气管内插管和面罩通气的不足。1987年12月,第一个商业性喉罩诞生;1988年中期英国第一家医院开始使用LMA;1997年插管型喉罩诞生;2000年双管型喉罩诞生; 2007年一次性双管型喉罩诞生;目前,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在使用,喉罩使用超过15亿人次。 二.喉罩在气道中的置入位置

三.喉罩的基本结构及类型 (一)基本结构 (二)类型 普通型;插管型(LMA Fastrach);双管型;可视型(LMA CTrach)。 1.普通型

2.插管型(LMA Fastrach) 3.双管型 引流管的五项功能:对返流的保护;胃管的通道;防止胃胀气;放置错位的检查;插管向 导-探条或者胃管。 4.可视型(LMA CTrach)

四.喉罩的应用 喉罩无需使用喉镜暴露声门,损伤小,术后较少发生咽喉痛。目前适用范围逐 渐扩展。 喉罩是困难呼吸道处理的重要工具之一,是国际CPR和ECC推荐工具。美国国 家航空航天局把插管型喉罩作为太空旅行的紧急医疗工具之一。 (一)头颈部手术 适用于诊断性评估喉部和气管(通过喉罩导管插入纤维气管镜观察声带功能和咽喉部功能) 以及行激光手术。 (二)扁桃体切除术和腺样体切除 喉罩罩体对喉部有遮挡作用,血液进入气管少见;喉痉挛、支气管痉挛、低氧发生率低。 (三)牙科和口腔手术 腭裂修补术,唇舌粘连,舌肿瘤切除术,气管插管失败后的下颌骨破裂固定术。 (四)眼科手术 全麻诱导和苏醒时,可避免咳嗽和呛咳,对眼内压和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适用于白内障手术、小梁手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儿童斜视矫正、眼睑修复、巩膜手术和异物取出术。 (五)神经外科手术 使用喉罩颅内压改变小,适用于颅内动脉瘤手术和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儿童和成人的脑室腹腔分流术和外伤性颅脑损伤,儿童和成人清醒状态下颅骨切开术和立体定位术。 (六)肺医学和胸科手术 1.儿童和成人支气管镜检查 喉罩导管内径大于相应气管导管,能通过更粗的支气管镜;可观察声带运动和部分气管; 适用于咽部或气管狭窄的病人。 2.气管激光手术 3.放置气管支气管支架 (七)手术室外应用 1.放射与磁共振 使用不含金属材料的喉罩,以免干扰周围区域成像。 2.放射治疗 适用于在4 - 6 周内每天接受放射治疗的儿童。喉罩不进入气管,减少气管插管造成的气管溃疡,组织肉芽肿和气道狭窄,也可在术中保留自主呼吸。 3.儿童短时诊断治疗

喉罩通气与气管插管在全麻手术的应用比较

喉罩通气与气管插管气道管理效果的比较 付金厚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473010 【摘要】目的评估喉罩(LMA)和气管插管通气气道管理效果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70例病人分成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喉罩通气全麻(Ⅰ组),对照组采用经口气管插管全麻(Ⅱ组)。观察两组病人在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MAP、HR)及呼吸状况(SpO2、P ET CO2),3分内置放通气装置的成功率,操作引起的并发症(口腔粘膜损伤、咽喉痛的发生率),体位变化时通气道需重新放置的发生率。结果在通气装置置入、维持及拔管期间Ⅰ组比Ⅱ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更平稳,两组呼吸状况差异无显著性;操作简易性两组差异有显著性,Ⅰ组远高于Ⅱ组;并发症差异性显著;耐受性Ⅰ组远高于Ⅱ组,且吸入麻醉药浓度较低;在通气装置可靠性方面,Ⅱ组远高于Ⅰ组。结论喉罩通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全麻通气方式之一,其操作简易并发症少,能有效节省麻醉药,在临床应用中尤其是困难插管中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通气方法。 【关键词】喉罩;气管插管;全麻;血流动力学;耐受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70例ASAⅠ或Ⅱ级,体重指数<30kg/m2,男27例,女43例,年龄18—72岁择期手术的病人,无经口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禁忌症,其中甲状腺肿瘤切除术34例,乳腺癌根治术29例,锁骨或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7例,每一种类手术按随机原则

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所有病例术前均无心血管和肝肾功能异常,无呼吸系统疾患(包括口腔、咽喉、气管和肺) 1.2 方法:患者入室后建立静脉输液通路,连接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心电图、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 ET CO2)。两组均于操作前5分吸氧,诱导用药:咪达唑仑0.04mg/kg,芬太尼2ug/kg,丙泊酚2mg/kg,维库溴铵0.1mg/kg,Ⅰ组不用肌松剂,待患者意识及自主呼吸消失后,置入喉罩或气管导管,接麻醉机行控制呼吸。根据患者体重选用喉罩型号30—49kg3号,50—69kg4号,70—89kg5号。根据以下标准确定气管导管喉罩位置是否正确:(1)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称;(2)正压手控通气时无异常气流从口内发出;(3)出现标准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 ET CO2)波形,符合上述标准后放置牙垫妥善固定。行机械通气潮气量8—10ml/kg,通气频率10—12次/分,P ET CO235—40mg,气道峰压不超过20cmH2O. 麻醉维持用药:丙泊酚4—8mg/kg.h,瑞芬太尼0.1—0.2ug/kg.h持续微量泵静脉注入。术中患者有体动则追加维库溴铵静脉推注。记录诱导前(T0)、置喉罩或气管导管前(T1)、喉罩置入或气管插管即刻(T2)、之后3分(T3)、6分(T4)、拔出气管导管或喉罩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P ET CO2、SpO2,拔通气装置的反应(如挣扎、呛咳等),记录术后24小时咽痛的发生率。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用双因素方差分

喉罩及其临床应用

喉罩及其临床应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王军写在课前的话喉罩目前在临 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学员通过本课件的学习,要熟悉喉罩的发展历程;熟悉喉罩在临床中的应用;掌握喉罩的基本结构及类型;掌握其正确的放置位置及其放置方法;并能正确处理临床上常见的应用问题。 喉罩是用于意识消失病人的微创气道管理工具。 由一个充气罩和一根管子组成,插入病人口腔保证肺通气。 一.喉罩的发展历程1981年,皇家伦敦医院麻醉医生Dr. Archie. Brain 开始研究一种新型的呼吸道工具使之能够解决气管 内插管和面罩通气的不足。 1987 年12月,第一个商业性喉罩诞生;1988年中期英国第一家医院开始使用LMA; 1997年插管型喉罩诞生;2019年双管型喉罩诞生;2007年一次性双管型喉罩诞生;目前,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在使用,喉罩使用超过15亿人次。 二.喉罩在气道中的置入位置喉罩的基本构造是什么? 有哪些类型?三.喉罩的基本结构及类型(一) 基本结构(二)类型普通型;插管型(LMA Fastrach);双管型;可视型(LMA CTrach)。 1.普通型 2. 插管型(LMA Fastrach) 3. 双管型引流管的五项功能:

对返流的保护;胃管的通道;防止胃胀气;放置错位的检查; 插管向导-探条或者胃管。 4. 可视型(LMACTrach)四.喉罩的应用喉罩无需使用喉镜暴露声门,损伤小,术后较少发生咽喉痛。 目前适用范围逐渐扩展。 喉罩是困难呼吸道处理的重要工具之一,是国际CPR和ECC 推荐工具。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把插管型喉罩作为太空旅行的紧急医疗工具之一。 (一)头颈部手术适用于诊断性评估喉部和气管(通过喉 罩导管插入纤维气管镜观察声带功能和咽喉部功能)以及行激光手术。 (二)扁桃体切除术和腺样体切除喉罩罩体对喉部有遮挡 作用,血液进入气管少见;喉痉挛、支气管痉挛、低氧发生率低。 (三)牙科和口腔手术腭裂修补术,唇舌粘连,舌肿瘤切除术,气管插管失败后的下颌骨破裂固定术。 (四)眼科手术全麻诱导和苏醒时,可避免咳嗽和呛咳, 对眼内压和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适用于白内障手术、小梁手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儿童斜视矫正、眼睑修复、巩膜手术和异物取出术。 (五)神经外科手术使用喉罩颅内压改变小,适用于颅内动脉瘤手术和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儿童和成人的脑室腹腔分流术和外 伤性颅脑损伤,儿童和成人清醒状态下颅骨切开术和立体定位术。 (六)肺医学和胸科手术1.儿童和成人支气管镜检查喉罩导管内径

喉罩通气全麻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喉罩通气全麻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 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高龄患者下肢手术分别采用喉罩通气全麻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对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旨在探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喉罩通气全麻组(R组)和腰麻-硬膜外联合组(SE组),每组30例。R组选择依托咪酯-芬太尼-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静脉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通气麻醉,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而SE组实施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观察R组插入喉罩前(T0)、置入喉罩后5 min(T1)、10 min(T2)、15 min(T3)、30 min(T4)以及拔出喉罩 5 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SE组注药前(T0)、注药后5 min(T1)、10 min(T2)、15 min(T3)、30 min (T4)、45 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及术中使用升压药情况。同时观察患者术后MMSE评分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MAP、HR、SpO2的变化:R组,与T0相比T1轻度下降(P<0.05),T2、T3轻度升高(P<0.05),T4、T5明显下降(P<0.05);SE 组,与T0相比,各时段的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使用麻黄素的比例明显减少(P<0.05)。两组SpO2保持稳定。MMSE评分:SE组术后3、 6 h、 1 d时均明显高于R组(P<0.05)。术后认知功能:SE组患者术后3、6 h 时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R组(P<0.05)。结论:喉罩通气全麻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高龄老年人下肢手术均可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喉罩麻醉中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麻醉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腰麻-硬膜外麻醉高,相比之下,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更加适合高龄患者择期下肢手术。 标签:喉罩通气全麻;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高龄患者;下肢手术;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障碍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及下肢关节退行性变,高龄老年下肢手术日益增多,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手术也给老年人机体造成较大的创伤,这给麻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据统计,75岁以上老年人的手术约占手术量的10%以上[2]。高龄老年麻醉方式的选择也逐渐成为麻醉医生的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观察高龄老年患者下肢手术分别采用喉罩通气全麻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对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旨在探讨高龄老年下肢手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喉罩的临床应用

喉罩的临床应用 喉罩(LMA)是过去二十年间气道装置中最重要的发现,为界于面罩和气管插管之间的另一种新型气道通气维持装置,与气管内插管相比较,喉罩刺激小,呼吸机械梗阻少,病人更易于接受;插入和拔出时心血管系统反应小;术后较小发生咽喉痛;无需使用喉镜及肌松剂便可置入;操作简单,易学。初学者经数次训练便可掌握;新型喉罩更可使操作人员在病人自然体位,无需任何辅助手段,即可快速将插管插入病人气道内。LMA于1981年始用于英国皇家伦敦医院(Royal London Hospital)。当时一位英国麻醉医师Archie Brain博士将一牙科面罩进行改良拉长(称为高曼鼻罩, Goldman nasal mask),粘结到一个气管插管上,将其放置在喉头周围,进行牙科麻醉。这是第一个LMA原型。继而用LMA对23位患者建立气道管理,此后经对7500例患者观察和实践,对模型做了多次改进,不断筛选,研制成现在的LMA。1988年,LMA作为商品上市,欧洲上市了3种规格的LMA产品。不到12个月功夫,已经风靡英国500多家医院,>50%用于全麻特别是日间手术或者需气管插管的手术。到20世纪90年代,LMA已经引进到澳大利亚、日本、北美,尤其1991年经FDA批准,LMA始在美国广泛使用,销售“火爆”,订单犹如雪片。我国大约是在1993年开始用于临床的。据统计,至2003年全世界使用患者数>1.5亿。根据喉罩发明先后时间和用途至今已经推出三代产品:第一代为标准喉罩通气道(又称普通喉罩通气道)(standard laryngeal mask airway,SLMA);第二代为气管插管喉罩通气道(intubating laryngeal mask airway, Intubating LMA, ILMA or Fartrach- laryngeal mask airway, Fastrach-LMA),属于一种专门为气管插管而设计的装置;第三代即食管引流型喉罩通气道(又称双管型喉罩通气道,ProSeal laryngeal mask airway, ProSeal-LMA ,PLMA )。 普通喉罩由通气管道、通气罩和充气管道三部分构成,目前大致有三种:第一种LMA -Classic:1988年用于临床,目前有八种型号:1号,用于体重<4kg新生儿,通气罩充气4ml;1.5号, 用于体重为5-10kg的婴儿,通气罩充气7ml;2号, 用于体重为10~20kg 的儿童,通气罩充气10ml;2.5号, 用于体重20~30kg的儿童, 通气罩充气14ml;3号, 用于体重30~50kg的成人,通气罩充气20ml;4号, 用于体重50~70kg的成人,通气罩充气30ml;5号, 用于体重70~100kg的成人,通气罩充气40ml;6号, 用于体重>100kg的成人,通气罩充气40ml。LMA-Classic主要用于全麻术中呼吸道的管理和困难气道的处理,适合四肢体表短小手术,应保留自主呼吸。第二种LMA-Flexible:1990年用于临床,其通气管可弯曲,主要用于眼、鼻、喉、头、颈、口腔手术,应保留自主呼吸。与LMA-Classic相比,通气管不易成角、不会造成通气管阻塞。目前有六种型号:2号、2.5号、3号、4号、5号和6号,型号选择和通气罩注气量与LMA-Classic相同。第三种LMA-Unique(一次性使用喉罩):1998年开始用于临床,主要用于手术室外和急诊室内紧急情况下心肺复苏的气道管理。由于是一次性使用,可以防止交叉感染;由PVC材料制成,其性能不如上述两种普通喉罩。目前只有三种型号:3号、4号和5号,型号选择和通气罩注气量与LMA-Classic 相同。 由于普通喉罩的设计不是为通过普通喉罩行气管内插管而设计,因此通过普通喉罩行气管内插管存在一些不足。Brain于1997年设计出气管插管型喉罩通气道(ILMA),并应用于临床。ILMA与普通喉罩的不同之处:ILMA通气管有固定的弯曲度、长度较短和管径较大,可通过管径较大的气管导管,其设计目的是解决通过喉罩行气管插管。ILMA有三种型号:3号,用于体重30~50 kg成人或儿童,通气罩充气20ml,可通过ID7.0mm气管导管;4号,用于体重50~70 kg成人,通气罩充气30ml,可通过ID7.5mm气管导管;5号,用于体重70~100 kg成人,通气罩充气35ml,可通过ID8.0mm。 普通喉罩口咽部漏气压(oropharyngeal leak pressure, OLP)平均为20cmH2O,用于正压通气时,一方面通气量不能保证,另一方面存在胃胀、反流和误吸的危险。为使经喉罩进

喉罩的临床应用

喉罩的临床应用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董愫 喉罩(LMA)是由一个可充气的树叶形的硅树脂罩和橡胶连接管组成的气道用具。它可经口盲插或明视经口插入咽喉部,此时给喉罩气囊部位充气,膨胀的喉罩可以包绕并密封会厌和声门,围绕喉头而形成一个低压的密封罩,喉罩连接管通向口腔外可与呼吸机相连,可自主呼吸或正压通气。喉罩较之面罩是一种更安全的通气道, 是一种真正的声门上气道管理技术。经过培训的麻醉医师普遍认为插喉罩比气管内插管技术更容易掌握,它可以在平卧和侧卧的状态下成功置入。当气管插管失败时,喉罩可以作为一种后备气道用具。 英国的Archie Brain医师在1981年发明了喉罩,并于1988年喉罩供市场销售。至目前,不论英国或德国等许多欧洲国家大约90%以上的医院采用了LMA,并作为一种新的麻醉方法正在各国普及应用。喉罩与气管内插管法和面罩法并列为第三种全身麻醉法。在急救复苏方面,英国、美国经常培训救护人员使用LMA,已将LMA作为成人气道维持和基本生命支持的一种替代器具。 一、喉罩置入的适应症和优缺点 1.喉罩置入的适应症:①需要气道保护而又不能行气管内插管的病人。②需要快速控制气道,尤其是在快速诱导期,而插管又有困难时。③仅供受训过的麻醉医师使用,用前须经患者同意。④面部或颈椎病的患者特别有用。⑤门诊手术的全麻病人。⑥紧急气道救援。 ⑦困难插管。⑧不稳定颈椎病人的全麻。⑨当气管插管有困难、有风险或不成功时,可以用作急救通道和光纤管道。⑩可用清醒或熟睡病人的支气管镜检,危重病人的MRI检查、CT 检查和介入治疗的呼吸道管理。 2.喉罩置入的禁忌症:①未禁食的病人。②病态的肥胖病人阻塞性肺部疾病或异常性口咽病变;③张口度难于通过喉罩者。 3.喉罩的优点:①使用方便、迅速、气道维持更容易。②无需喉镜,与气管插管比较,初

喉罩通气9例并发症原因分析和处理对策

区,内部回声不均,检测血清CA 125均在正常范围。 1.2 治疗方法 本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术前接受药物治 疗,口服内美通3~6个月,用药期间出现闭经、肿块略缩小、疼痛缓解,停药后月经恢复,症状出现。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结节切除术,9例病灶均在腹直肌筋膜外,切除范围为病灶外围015~1c m ,腹壁切口减张缝合,术后抗感染治疗。 2 结果 本组均完整切除病灶,切口愈合良好,随访至今5a 未复发。 3 讨论 311 发病机制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目前 主要有种植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诱导学说[1]。本组均出现在剖宫产术后,目前认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可能为手术操作将子宫内膜碎片种植至切口形成医源性的内膜异位症[2]。 312 诊断 该病典型的病史特点为:(1)既往剖宫产史;(2)与 月经周期有关的周期性瘢痕处疼痛;(3)腹壁切口周围可扪及包块或结节,有触痛。根据典型的病史诊断并不困难,超声诊断无特异性表现,但可用于测量病灶大小、部位、浸润范围及是否合并盆腔内异症,血清CA 125对本病无明确诊断意义,本组术前CA 125均在正常范围。 313 治疗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对药物反应性差,可能 由于切口愈合过程中形成坚硬的瘢痕,药物难以渗透到局部而发挥作用,单纯药物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停药后复发,本组 3例术前曾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故手术彻底切除病灶为治疗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佳方法,手术范围尽可能干净切除病灶,保持肿物完整切除,避免破裂,必须切除病灶周围015~110 c m 正常组织[3],使切缘干净,防止复发 .只要病灶完整切除,术后不需辅助药物治疗。 314 预防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医源性子宫内膜种 植有关,故预防较为关键。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剖宫产术中应注意保护腹壁切口,尽量减少子宫内膜与腹壁切口的接触,避免过度粗暴的擦拭子宫内膜,以免内膜间质脱落增多,缝合子宫肌层时尽量不穿透子宫内膜层.缝合腹膜后应冲洗腹壁切口,以减少子宫内膜碎片的种植,术后提倡母乳喂养,使卵巢功能恢复延缓,月经推迟,这样不利于散落于切口的子宫内膜的种植。【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 ]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54,355.[2] Fylstra DL ,Pound 2chang ,T M iker M G ,et al .Edop ic p regnancy w ith in a cesarean delivery scar .a case repo rt [J ].Am O bstet Gy 2neco l ,2002,187(2):3022304. [3] 赵英,郎景和,冷金花,等.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复发 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2):972100.收稿日期:2008208205;修回日期:2009201218 责任编辑:靳新东 喉罩通气9例并发症原因分析和处理对策 房洁渝,江楠,黄雄庆,郭隽英,吴晓丹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广州510080 【摘要】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的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麻醉期间采用喉罩通气发生并发 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使用喉罩后出现喉痉挛3例,喉罩位置不良致呼吸道梗阻3例,误吸导致心跳骤停2例,二氧化碳蓄积1例。有1例误吸后心跳骤停者死亡。其余8例经过治疗后完全恢复。结论:喉罩仍是安全的通气方法。 【主题词】 喉面罩;呼吸,人工 副作用 【中图分类号】 R 60519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26647(2009)3328277202 喉罩是急救通气,困难气管插管紧急通气,麻醉中通气的重要手段。它是一种声门上的通气装置。它的使用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对喉罩的使用有不少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但是,对喉罩的使用的并发症的总结报道还比较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使用喉罩通气进行全身麻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总结了使用喉罩发生的并发症以及处理方法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麻醉期间使用喉罩通气所出现并发症的患者9例,男6例,女3例,年龄28~55(平均39)岁。使用喉罩后出现 喉痉挛3例,喉罩位置不良致呼吸道梗阻3例,误吸导致心跳骤 停2例,二氧化碳蓄积1例。本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严重者出现缺氧、心跳骤停。喉痉挛的患者表现为呛咳、血氧饱和度下降,用手控呼吸发现呼吸道阻力大,胸廓无起伏运动,双肺无呼吸音。喉罩位置不良表现为呼吸道阻力过大,无法通气。有2例心跳骤停的患者是因术后呼吸恢复不良,带喉罩返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后发生。 1.2 治疗方法 喉痉挛予以加深麻醉,予丙泊酚50~80m g 静 脉注射,如无好转,即予琥珀胆碱20m g 静脉注射。辅助呼吸至自主呼吸恢复。反流、误吸则拔除喉罩,采用气管插管,用吸痰管气管内吸引,行气管插管改善缺氧,用支气管解痉药物。并纠正循环系统的紊乱,包括心肺复苏。喉罩位置不良则重新放置喉罩或改用气管插管。二氧化碳蓄积者予辅助过度通气,适当应用麻醉药物拮抗剂。

喉罩的临床应用

喉罩的临床应用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喉罩的临床应用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董愫 喉罩(LMA)是由一个可充气的树叶形的硅树脂罩和橡胶连接管组成的气道用具。它可经口盲插或明视经口插入咽喉部,此时给喉罩气囊部位充气,膨胀的喉罩可以包绕并密封会厌和声门,围绕喉头而形成一个低压的密封罩,喉罩连接管通向口腔外可与呼吸机相连,可自主呼吸或正压通气。喉罩较之面罩是一种更安全的通气道, 是一种真正的声门上气道管理技术。经过培训的麻醉医师普遍认为插喉罩比气管内插管技术更容易掌握,它可以在平卧和侧卧的状态下成功置入。当气管插管失败时,喉罩可以作为一种后备气道用具。 英国的Archie Brain医师在1981年发明了喉罩,并于1988年喉罩供市场销售。至目前,不论英国或德国等许多欧洲国家大约90%以上的医院采用了LMA,并作为一种新的麻醉方法正在各国普及应用。喉罩与气管内插管法和面罩法并列为第三种全身麻醉法。在急救复苏方面,英国、美国经常培训救护人员使用LMA,已将LMA作为成人气道维持和基本生命支持的一种替代器具。 一、喉罩置入的适应症和优缺点 1.喉罩置入的适应症:①需要气道保护而又不能行气管内插管的病人。②需要快速控制气道,尤其是在快速诱导期,而插管又有困难时。③仅供受训过的麻醉医师使用,用前须经患者同意。④面部或颈椎病的患者特别有用。⑤门诊手术的全麻病人。⑥紧急气道救援。⑦困难插管。⑧不稳定颈椎病人的全麻。⑨当气管插管有困难、有风险或不成功时,可以用作急救通道和光纤管道。⑩可用清醒或熟睡病人的支气管镜检,危重病人的MRI检查、CT检查和介入治疗的呼吸道管理。 2.喉罩置入的禁忌症:①未禁食的病人。②病态的肥胖病人阻塞性肺部疾病或异常性口咽病变;③张口度难于通过喉罩者。 3.喉罩的优点:①使用方便、迅速、气道维持更容易。②无需喉镜,与气管插管比较,初学人员放置LMA的难度小,成功率高。③对不需肌松的长时间手术,LMA取代了面罩的作用。④建立气道以便自主通气和控制通气。⑤LMA的位置即使不很理想,也多能维持气道通畅。⑥避免气管内粘膜损伤。⑦在浅麻醉状态下也能耐受,耐受LMA比气管内导管所需的麻醉药量也减少。⑧麻醉诱导和恢复期血液动力学稳定性提高,置管时眼内压增高程度减少,麻醉恢复期咳嗽减少,氧饱和度提高,成人手术后咽痛发生率也降低。 4.喉罩的缺点:①密封效果不好,胃胀气发生率高,IPPV时会导致胃胀气。②LMA比面罩更易出现食管返流,对未禁食的病人不能完全防止误吸。③标准的喉罩不宜进行过强的正压通气。④口腔分泌物增加,应用阿托品类药物可减少分泌物。 二、临床应用喉罩的类型 临床应用的喉罩类型有5种类型,根据发展水平分为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喉罩,根据功能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①LMA-Classic:经典型喉罩:该型喉罩是第一代产品,是经典的和标准的喉罩。 ②LMA-Flexible:可曲型喉罩:同属第一代产品,喉罩的导管部分是由锣纹钢丝组成,可以扭曲,不影响通气。 ③LMA-Unique:加强型喉罩:属于第二代产品,喉罩导管中部经过加强,可防止牙齿咬扁。

喉罩临床应用的进展

喉罩临床应用的进展 马长青1(综述),邓乃封2(审校) (1.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天津300060;2.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麻醉科,天津300211)中图分类号:R61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2084(2006)1921175203 摘要:喉罩是介于气管内插管通气和面罩通气之间的声门上通气装置。依结构类型不同,其功能应用亦不同。具有应用范围广,操作简便,对呼吸道的损伤、刺激小,并发症少,能维持有效、可靠的通气。第一、二代喉罩对有的食管反流不能完全防止误吸,对需要进行高压正压通气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关键词:喉罩;通气;临床应用 The Progress of Laryngeal M ask about I ts C linical U sage MA Chang2qing1,DENG Nai2feng2. (1.Department o f Anesthesiology,The Affiliated Tumor Hospital o f TianJin Medical Univercity,TianJin 300060,China;2.Department o f Anesthesiology,The Second Hospital o f TianJin Medical Univercity, TianJin300211,China) Abstract:Laryngeal mask airway(LM A)is a kind of airbreather above glottis between ventilation using endotracheal tube and face mask.Its function differs according to its structure and type.It has many advantages including wide application,sim ple operation,decreased injury and stimulation to res2 piratory tract,less com plication and reliable ventilation efficacy.The LM A of first and second genera2 tion can not prevent aspiration resulting from es ophageal reflux com pletely,which leads to its limited application in patients requiring high pressure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K ey w ords:Laryngeal mask;Ventilation;Clinical application 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 A)是由英国麻醉医师Brain 于1983年根据解剖人的咽喉结构所研制的一种人工呼吸 道[1]。通过喉罩患者既可自主呼吸,又能实施正压通气,是一 种介于面罩和气管插管之间的一种新型维持呼吸道通气的装 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 A)已将其列为“无法通气、无法插 管”困难呼吸道的急救方法。 1 喉罩的结构 LM A由通气导管和通气罩两部分组成。通气导管与普 通气管导管相似。用硅胶制成,其一端开口可与麻醉机或呼 吸机相连接;另一端为通气罩,罩在喉部形成通气道,通气罩 呈椭圆形,用软橡胶制成,周边隆起,其内为空腔,在通气导管 与通气罩连接处,导管腔的斜面为30°;通气导管后面的黑线 有助于识别导管扭曲;在通气导管进入通气罩入口的上部,有 两条垂直栅栏,使其形成数条纵形裂隙,以防会厌阻塞管腔。 通气近端与注气管相连,通过注气管向内注气即可使之膨 胀[2]。 2 喉罩的分类 根据发展过程分为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喉罩,临床应 用的喉罩有5种类型[3]:①LM A2ClassicT M经典型喉罩:该型 喉罩属第一代产品,是经典的和标准的喉罩。②LM A2Flexib2 leT M可曲型喉罩:同属第一代产品,喉罩的导管内镶嵌螺纹 钢丝,防止导管弯曲时阻塞。③LM A2UniqueT M加强型喉罩: 属于第二代产品,喉罩导管中部经过加强,可防止牙齿咬扁。 ④LM A2FastrachT M可行气管内插管型喉罩:也属第二代喉罩, 通过喉罩管道内可引导气管内插管,且成功率较高。⑤LM A2 ProSealT M胃管引流型喉罩:是第三代喉罩,喉罩有双导管,一 个导管可通气,另一个导管可插入胃管引流,可防止胃内容物 反流误吸。 3 LMA应用的适应证 ①择期全身麻醉的患者。②急诊科、IC U及各科室急救 复苏患者。③气管插管困难患者。4 LMA应用的禁忌证 4.1 绝对禁忌证 ①饱胃、未禁食的患者,是使用第一代和第二代LM A的绝对禁忌证。因为LM A不仅不能防止胃内容物误吸,而且可增加反流物吸入呼吸道的可能。②具有反流危险的患者,也是LM A的绝对禁忌证,如肥胖、裂孔疝、妊娠和有胃内容物反流史的患者。③气管受压和气管软化患者,LM A不能防止气管受压和气管软化导致的呼吸道梗阻。④咽喉部病变患者,如咽喉部存在脓肿、血肿、水肿、组织损伤的患者,当病变导致上呼吸道梗阻时,也应禁忌使用。 4.2 相对禁忌证 ①肺顺应性降低或高肺阻力患者,此类患者通常需要用2.5~3.0kPa(2 5.5~30.6cmH 2 O)的正压通气,此时常发生喉罩周围漏气和正压通气的气体进入胃内,不仅实施正压通气困难,而且可增加反流和误吸的发生率。②气管插管困难患者虽然在未预知的插管困难患者或插管失败患者可以应用LM A,但有插管困难病史或预计插管困难的患者,应相对禁忌使用LM A。即在此类患者不能LM A代替气管内插管,气管内插管是保证此类患者安全的根本措施。③气道不易接近或气管内插管不易完成的患者如采用俯卧和侧卧的患者或需麻醉医师远离手术台时。因在这些情况下如果LM A发生位置不当或脱出以及呕吐反流时,麻醉医师不能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和其他处理。 5 LMA的优缺点 5.1 优点 ①使用方便、迅速、呼吸道维持更容易。②无需喉镜,与气管插管比较,初学人员放置LM A的难度小,成功率高。③对不需肌松的手术,LM A可取代了面罩通气。④建立呼吸道以便自主通气和控制通气。⑤LM A的位置即使不很理想,也多能维持呼吸道通畅。⑥避免声门和气管内黏膜损伤。⑦在浅麻醉状态下也能耐受,耐受LM A比气管内导管所需的麻醉药量少。⑧麻醉诱导和恢复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提高,置管时眼内压增高程度减少,麻醉恢复期咳嗽减少,氧饱和度提高,成人手术后咽痛发生率也降低。 5.2 缺点 ①有时密封效果不好,间歇正压通气时会导致胃胀气。②第一、二代LM A比面罩更易出现食管反流,对未禁食的患者不能完全防止误吸。③标准的喉罩不宜进行高压的正压通气。④口腔分泌物增加。 6 LMA的临床应用 LM A已被广泛应用于全身麻醉中,尤其四肢、乳腺、盆腔及会阴部手术,少用于开腹及开胸患者。这是由于LM A在喉部的密闭性不完全,开启压不超过11.05~14.74mmHg[4],只能部分保护喉,防止咽部分泌物,但不能防止胃反流引起的误

喉罩使用注意事项

喉罩(LMA)是一种特殊型的通气管,在其通气管的前端衔接一个用硅橡胶制成的扁长形套,其大小恰好能盖住喉头,故有喉罩通气管之称。喉罩通气管起源于英国,己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全身麻醉施行呼吸管理,今在美国也己逐渐被采用。喉罩设有1、2、2﹒5、3和4号五种型号,分别适用于新生儿、婴儿、儿童和男女**。LMA系在盲探下插入,不需要使用喉镜显露声门,故使用较为方便,优点较多。但喉罩价格昂贵,也存在某些问题需要警惕,并谋求解决。喉罩应用的总失败率可达5%之多。 (一)适应征 1.无呕吐反流危险的手术,尤其是气管插管困难病例。对困难插管病例在应用标准罩呼吸囊不能维持有效通气的场合,可用LMA作为紧急而有效的通气管使用。 2. 当困难插管而被迫使用喉罩以后,喉罩可用作为气管内插管的向导,即先将一根气管导管导引或纤维光导支气管镜插入喉罩进入气管内,然后再套入气管导管顺势推进气管内。 3. 通过喉罩可施行纤维光导支气管镜激光烧蚀声带、气管或支气管内小肿瘤手术。 4. 对颈椎不稳定病人施行气管子内插管需移动头部有较大顾虑时,最适宜使用喉罩通气,因无需对头颈部施行任何移动操作。 5. 眼科手术适宜于使用喉罩,较少引起眼压增高,术后较少咳呛、呕吐,喉罩拔除反应较轻,眼内压波动幅度小,利于保证眼科手术的疗效,尤其利于闭角型青光眼病人,喉罩可列为首选。 6. 腹腔镜检查因气腹致膈肌抬高而影响呼吸,插入喉罩有利于病人通气。腹腔镜检查的时间一般较短,使用喉罩较少引起呕吐反流。 7. 急救复苏(CRP)时置入喉罩较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可靠,能争取分秒的宝贵时间。据统计,在使用喉罩下施行心肺复苏术,86%病人可获得满意的通气效果,为电击除颤前创造通气良好的效果。 8. 适用于不需要肌肉松弛的体表、四肢全麻手术。也适用于面部烧伤病人。 (二)禁忌征 1.饱食,腹内压过高,有呕吐反流误吸高度危险的病人。 2.有习惯性呕吐反流史病人。 3.疝手术。 4.咽喉部存在感染或其他病理改变的病人。 5.必须保持正压通气的手术。 6.呼吸道出血的病人。 7.通气压力需大于25cmH2O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病人。 8.小口、大舌或扁桃腺异常肿大的病人。 (三)优点 1.喉罩可采用高压蒸气消毒,并可反复使用。 2.操作简单、容易,只要病人无张口困难,便能置入喉罩,且容易固定不易脱出。与临床常规使用的标准麻醉口鼻部面罩相比,喉罩的使用可解脱麻醉者手和臂的疲劳,一般无气体入胃的弊病,使用简便。 3.无喉镜插入、显露声门、导管插过声门等机械刺激,不易出现喉头水肿、声带损伤、喉返神经麻痹等并发症。 4.无需使用肌松药,能保留自主呼吸,避免肌松药及拮抗药的不良副作用。喉罩能通气下较少发生氧饱和度降低,较少遇到呼吸道通畅的维持发生困难。 5.置入时刺激轻,分泌物少,不影响气管纤毛活动,利于排痰,能维持气道的自洁作用;术后咳嗽、肺不张、肺炎等肺部并发症少。 6.气道阻力小,病人呼吸作功小,呼吸肌不易疲劳。

喉罩临床应用

喉罩临床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李士通 喉罩(1aryngeal mask airway,LMA)作为声门上通气装置,是近二十年气道维持中最重要的发明。据报道全球已有一亿以上的患者应用,且无直接引起死亡的报道。最初是为了一般患者麻醉中保持自主呼吸时的气道管理,但现在已发展到困难气道的处理,ASA困难气道处理指南中有多处标明使用喉罩的情况。喉罩已有不少改进型,LMA ProSeal有食道通道,有利于吸引和置入胃管;LMA—Fastract 系插管型LMA;装有光纤的LMA可用于明视指导插管和观察甲状腺手术中(保持自主呼吸)术中声带活动情况。 一适应证 (一) 替代面罩(FM)和口咽通气道(OA) 用于不需要肌肉松弛的体表、四肢全麻短小手术。通气效果好,低氧血症发生率低;容易固定,减少调整次数,减轻麻醉医师劳动;气体入胃的弊病较FM轻;用于辅助和控制呼吸更方便,允许在短时间内使用较多麻醉药,能提供更好的手术条件。 Stone对996例医院内CPR分析发现,用面罩一呼吸囊或随后气管插管,反流发生率12.4%,用LMA通气或随后插管反流发生率3.5%。Dob观察了PACU拔管后病人应用LMA和OA各26例,LMA组仅一例病人需要调整,呛咳少,咽痛少,氧饱和度好;OA 组维持气道重度困难2例,中度5例,轻度12例,7例无困难。但Hamett比较了49例婴儿LMA和FM加OA,以屏气、呛咳、喉痉挛、分泌物、呼吸道梗阻、氧饱和度低于95%为指标,结果发生率LMAl5/27,面罩5/22。 (二) 替代气管导管(ETT) 1、适用于无呕吐反流危险的手术,尤其是保留自主呼吸的病人,便于观察呼吸运动,评估中枢功能和观察声带活动。Joshi等报道自主呼吸时呼吸功LMAl.4±/-0.3J/min,ETT为1.9±/-0.4J/min。通过喉罩可施行纤支镜激光声带手术、气管或支气管内小肿瘤手术。腹腔镜检查因气腹致膈肌抬高而影响呼吸,与部位麻醉相比,插入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