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水溶液中葡萄糖和多元醇的气相色谱分析

稀水溶液中葡萄糖和多元醇的气相色谱分析
稀水溶液中葡萄糖和多元醇的气相色谱分析

生理盐水与葡萄糖的选择

[转]用生理盐水还是葡萄糖配-葡萄 糖生理盐水 时间:2011-03-28 04:44:42 来源:网友提供 简介:抗生素用生理盐水还是葡萄糖配,有区别吗?大部份用生理盐水好,但也有的要用葡萄糖.由于大多抗生素在酸性环境下会分解,导致药物失效甚至是致敏源增多。一:用糖水还是用盐水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1:根据病人的原发病 正文: 抗生素用生理盐水还是葡萄糖配,有区别吗? 大部份用生理盐水好,但也有的要用葡萄糖.由于大多抗生素在酸性环境下会分解,导致药物失效甚至是致敏源增多。 一: 用糖水还是用盐水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1: 根据病人的原发病及其并发症而定: (1)假如病人有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好,应减少盐水的摄进,以减轻心脏负担.(2)假如病人有糖尿病但心肾功能尚可,可以用盐水,但用糖时可加胰岛素兑调.(3).如病人肾功能不好,要减少钠水的摄进,减轻钠水储溜. 2: 根据病人的化验结果.(1)如电解质结果.看是否有低钠血症,则给予盐水,反之用糖.(2)根据心肌酶等评测心功能,来决定盐糖的选择. 3: 配液有的药物溶于糖或盐其效能会好点,这要根据药物说明书选则糖盐. 4: 如病人休克,应先给于盐水补充血容量再给于糖补能. 5: 盐水主要用于电解质的调节而糖主要作为能量选用时要首先想到这点. 总之,选择时要慎重,尤其是呼吸科,老年病人多,不同程度存在心功能不好,糖尿病,在选盐时要谨慎,选糖时考虑是否加用胰岛素。 二: 溶媒的选择主要还是从抗生素的稳定性方面考虑 1: 溶媒的选择主要还是从抗生素的稳定性方面考虑的。 在制剂中,葡萄糖在生产过程中需加进盐酸,成品溶液PH多为3左右,而生理盐水稍高,一般为4~5。 β-内酰胺类在近中性(PH=6~7)溶液中较为稳定,酸性或碱性溶液均易使β-内酰胺环开环,失往抗菌活性,故应选盐做溶媒。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分析习题答案修订稿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分析 习题答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气相色谱习题 一.选择题 ( ) 1.色谱图上一个色谱峰的正确描述是( ) A.仅代表一种组分; B.代表所有未分离组分; C.可能代表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分; D.仅代表检测信号变化( )2.下列保留参数中完全体现色谱柱固定相对组分滞留作用的是( ) A.死时间; B.保留时间 ; C.调整保留时间; D.相对保留时间 ( )3.气-液色谱系统中,待分离组分的 k 值越大,则其保留值: A.越大; B.越小; C.不受影响; D.与载气流量成反比 ( )4.关于范第姆特方程式,正确的说法是: A.最佳线速这一点,塔板高度最大; B.最佳线速这一点,塔板高度最小; C.塔板高度最小时,线速最小; D.塔板高度最小时,线速最大 ( )5.根据范第姆特方程式 H=A+B/u+C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 越大,则柱效越高,色谱峰越窄,对分离有利; B.固定相颗粒填充越均匀,则柱效越高; C.载气线速越高,柱效越高; D.载气线速越低,柱效越高 ( )6.在范第姆特方程式中,涡流扩散项主要受下列哪个因素影响 A. 载体填充的均匀程度; B. 载气的流速大小; C. 载气的摩尔质量; D. 固定液的液膜厚度

( )7.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试样组分时,要求分离达 98%,分离度至少为: ( )8.在气相色谱中,当两组分未能完全分离时,我们说: A.柱效太低; B.柱的选择性差; C.柱的分离度低; D.柱的容量因子大 ( )9.分离非极性组分和极性组分混合物时,一般选用极性固定液,这是利用极性固定液的: A.氢键作用; B.诱导效应; C.色散作用; D.共轭效应 ( )10.苯和环已烷的沸点分别是 80.10°C 和 80.81°C,都是非极性分子。气相色谱分析中,若采用极性固定 液,则保留时间关系是: A.苯比环已烷长; B.环已烷比苯长; C.二者相同; D.无法确定 ( )11.已知苯的沸点为 80.10°C,环已烷的沸点为 80.81°C。当用邻苯二甲酸二壬酯作固定液分析这二种组 分时,环已烷比苯先出峰,其原因是固定液与被测组分间的: A.静电力; B.诱导力; C.色散力; D.氢键力 ( )12.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一般选用 H 2 或 He 作载气,这是因为它们: A.扩散系数大; B.热导系数大; C.电阻小; D.流量大 ( )13.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优于热导检测器的主要原因是: A.装置简单; B.更灵敏; C.可以检出许多有机化合物; D.较短的柱能够完成同样的分离

研究生气相色谱报告模板

程序升温气相色谱法对醇系物的分离分析 姓名:班级:学号: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系采用气体为流动相(载气),流经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物质及其衍生物气化后,被载气带入色谱柱时,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进行分配,由于不同物质的分配系数不同,经反复多次分配过程,不同组分流经色谱柱所需的时间不同,从而使性质差异微小的各组分彼此分离。 气相色谱仪目前已经成为分析化学中极为重要的分离分析方法之一,在石油化工、医药化工、环境监测、生物化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药物分析中,气相色谱已成为药物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中药挥发油分析、药物的纯化、制备等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仪器允许的气化条件下,凡是能够气化且热稳定,不具腐蚀性的液体或气体,都可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有的化合物因沸点过高难以气化或热不稳定而分解,则可以通过化学衍生化的方法,使其转化成易气化或热稳定的物质后再进行分析。 气相色谱仪由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温度控制系统、检测系统和信号记录系统等部分组成。 醇系物系指甲醇、乙醇、正丙醇和正丁醇等,其中常含有水分。采用程序升温技术,可使各组分在最佳的柱温流出色谱柱,以改善复杂样品的分离,缩短分析时间。对于沸程较宽、组分较多的复杂样品,柱温可选在各组分的平均沸点左右,低沸点组分因柱温太高很快流出,色谱尖而挤甚至重叠,,而高沸点组分因柱温相对于太低,滞留过长,色谱峰扩张严重,甚至在一次分析中不出峰。当柱温接近各组分的保留温度时,各组分已大致相同的速度流出色谱柱。 1.仪器与材料 1.1仪器 气相色谱仪(GC-2010,日本岛津公司);气相色谱工作站(GC solution,日本岛津公司);氮氢空一体机(NHA-500,北京中惠普分析技术研究所); 色谱柱:毛细管柱,RTX-Wax (Crossbond carbowax polyethylene gloycol,日本岛津公司), 1.2试剂与材料 甲醇(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密度0.7914 g/cm3);乙醇(天津市北方化玻采购销售中心,密度0.7893 g/cm3);正丙醇(西安化学试剂厂, 密度0.8036 g/cm3);正丁醇(天津市富宇精化工有限公司, 密度0.8098 g/cm3);丙酮(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样品5:新疆医科大分析测试中心提供 2.方法与结果 2.1色谱条件 载气:氮气;进样口温度:200 ℃;进样方式:分流进样;总流量:73.3 mL/min,吹扫量:3.0 ml/min;分流比:50.0;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50℃;柱温箱初始温度:50℃,恒温时间2 min,升温速率:25 ℃/min 升至100 ℃保持1min;进样量0.5 ul。

无水葡萄糖问题解答

无水葡萄糖问题解答 1.》无水葡萄糖:首先是指固态物质而言!其次,称重198克该物质则含有198克葡萄 糖。 2. 》一水葡萄糖:首先也是指固态物质而言!其次,称重198克该物质则含有180克 葡萄糖+18克水。【葡萄糖分子量:180、水分子量:18、一水葡萄糖分子量:180+18=198】 3. 》50%葡萄糖液体:首先是指液态物质而言!其次,为重量/体积百分比【W/V%】, 其 三,称重100克该物质则含有50克葡萄糖+50克水。~~~~~~至于这个“50%葡萄糖液体” 之中的纯葡萄糖是用无水葡萄糖配置,还是用一水葡萄糖配置计算方法很简单!中学化学课上,练习过。比如:(1).用198克无水葡萄糖+198克水;(2).用198克一水葡萄糖+162克水。 *******水溶液里的葡萄糖分子是单个的C6H12O6;它的周围布满水分子。绝非C6H12O6.H2O******* 葡萄糖溶液里的说明书,指示其分子式为C6H12O6.H2O;主要是为了制剂方便质控!因为配置葡萄糖溶液质控检测时,以C6H12O6.H2O计量最方便! 75克的无水葡萄糖=82.5克的一水葡萄糖=150ml的 50%葡萄糖液体【虽然50%的葡萄糖液体的精确浓度在制剂时有一定误差,但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2.变化过程:液体里的独立的葡萄糖分子(C6H12O6),经过普通蒸发干燥变成固态的一水 葡萄糖,这个一水是那个独立的葡萄糖分子从液体里顺手牵羊拿来的!(C6H12O6.H2O),再经过更加严酷条件的干燥工艺,一水葡萄糖则丢弃那个顺手牵羊的一水,变成无水葡萄糖(C6H12O6)。如果再进一步脱水(比如用浓硫酸脱水),葡萄糖可以碳化(葡萄糖分子结构破裂)变成碳+水(就是我们所说的煤炭!),再进一步的变化就是葡萄糖燃烧变成二氧化碳和水。 那么,如何核准葡萄糖液体里葡萄糖含量?1.我们不可能把液体里的C6H12O6都捞出来单独称重!2.葡萄糖液体变成一水葡萄糖的干燥过程最简洁而稳定!这个一水葡萄糖的固态状态不失是标定葡萄糖液体浓度的最佳选择! 3.我们也可以把葡萄糖液体进一步干燥变成无水葡萄糖来核准葡萄糖液体里葡萄糖含量==自己找麻烦。4.甚至还可把液体里的葡萄糖烧成二氧化碳来核准葡萄糖液体里葡萄糖含量===更加自找麻烦麻烦!

气相色谱法实验报告

气相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气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流程; 2.能够根据保留值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 3.能够对物质进行定量分析 二、实验原理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用以分离、分析多组分混合物极有效的分析方法。它是基于被测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从而达到相互分离的目的。在混合物分离以后,利用已知物保留值对各色谱峰进行定性是色谱法中最常用的一种定性方法。它的依据是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同一物质具有相同的保留值,利用已知物的保留时间与未知组分的保留时间进行对照时,若两者的保留时间相同,则认为是相同的化合物。 气相色谱法分离分析醇系物的基本原理是基于醇系物中各组分在气相和固相两相间分配系数的不同。当试样流经色谱柱时被相互分离,被分离组分依次通过检测器时,浓度(或质量)信号被转换为电信号输出到记录仪,获得醇系物的色谱流出曲线(如图1),完全分离时,可依据流出曲线上各组分对应的色谱峰面积进行定量。 色谱分析的定性方法有多种,当色谱条件固定且完全分离时,采用将未知物的保留值与已知纯试剂(标样)的保留值相对照的方法定性较为简单,两者相同或相近即为同一物质。 实际测定可采用相对保留值is r 代替保留值进行定性分析。 M Rs M Ri Rs Ri is t t t t t t r --=='' 式中:t ’Ri ——被测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 t ’Rs ——标准物质的调整保留时间 t Ri ——被测组分保留时间 t Rs ——标准物质的保留时间(热导池检测器的标准物质一般指定为:苯) t M ——死时间 常用的色谱定量方法有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 归一化法是将样品中的所有色谱峰的面积之和除某个色谱峰的面积,即得色谱峰相应组分在混合物中的含量。

仪器分析之气相色谱法试题及答案

气相色谱法练习 一:选择题 1.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 A ) A保留值 B峰面积 C分离度 D半峰宽 2.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 D ) A保留时间 B保留体积 C半峰宽 D峰面积 3.良好的气-液色谱固定液为 ( D ) A蒸气压低、稳定性好 B化学性质稳定C溶解度大,对相邻两组分有一定的分离能力 D A、B和C 6.色谱体系的最小检测量是指恰能产生与噪声相鉴别的信号时 ( B ) A进入单独一个检测器的最小物质量 B进入色谱柱的最小物质量 C组分在气相中的最小物质量 D组分在液相中的最小物质量 7.在气-液色谱分析中,良好的载体为 ( D ) A粒度适宜、均匀,表面积大 B表面没有吸附中心和催化中心 C化学惰性、热稳定性好,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D A、B和C 8.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 ( A ) A浓度型检测器 B质量型检测器 C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D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10.下列因素中,对色谱分离效率最有影响的是 ( A ) A柱温 B载气的种类 C柱压 D固定液膜厚度 三:计算题 1. 热导池检测器的灵敏度测定:进纯苯1mL,苯的色谱峰高为4 mV,半峰宽为1 min,柱出口载气流速为20mL/min,求该检测器的灵敏度(苯的比重为 0.88g/mL)。若仪器噪声为0.02 mV,计算其检测限。 解:mV·mL·mg-1 mg·mL-1 2.一根 2 m长的填充柱的操作条件及流出曲线的数据如下: 流量 20 mL/min( 50℃)柱温 50℃ 柱前压力:133.32 kpa 柱后压力101.32kPa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分析习题+答案

气相色谱习题 一.选择题 ( ) 1.色谱图上一个色谱峰的正确描述是( ) A.仅代表一种组分; B.代表所有未分离组分; C.可能代表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分; D.仅代表检测信号变化( )2.下列保留参数中完全体现色谱柱固定相对组分滞留作用的是( ) A.死时间; B.保留时间 ; C.调整保留时间; D.相对保留时间 ( )3.气-液色谱系统中,待分离组分的 k 值越大,则其保留值: A.越大; B.越小; C.不受影响; D.与载气流量成反比 ( )4.关于范第姆特方程式,正确的说法是: A.最佳线速这一点,塔板高度最大; B.最佳线速这一点,塔板高度最小; C.塔板高度最小时,线速最小; D.塔板高度最小时,线速最大 ( )5.根据范第姆特方程式 H=A+B/u+C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 越大,则柱效越高,色谱峰越窄,对分离有利; B.固定相颗粒填充越均匀,则柱效越高; C.载气线速越高,柱效越高; D.载气线速越低,柱效越高 ( )6.在范第姆特方程式中,涡流扩散项主要受下列哪个因素影响? A. 载体填充的均匀程度; B. 载气的流速大小; C. 载气的摩尔质量; D. 固定液的液膜厚度 ( )7.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试样组分时,要求分离达 98%,分离度至少为: A.0.5; B.0.75; C.1.0; D.1.5 ( )8.在气相色谱中,当两组分未能完全分离时,我们说: A.柱效太低; B.柱的选择性差; C.柱的分离度低; D.柱的容量因子大 ( )9.分离非极性组分和极性组分混合物时,一般选用极性固定液,这是利用极性固定液的: A.氢键作用; B.诱导效应; C.色散作用; D.共轭效应 ( )10.苯和环已烷的沸点分别是 80.10°C 和 80.81°C,都是非极性分子。气相色谱分析中,若采用极性固定

第2章气相色谱分析复习过程

第2章气相色谱法 一、判断题 1.色谱法与其他分析方法之间最大的不同是色谱法的灵敏度高。(×)2.在气相色谱中试样中各组分能够被相互分离的基础是各组分具有不同的热导系数。(×) 3.组分的分配系数越大,表示其保留时间越长。(√) 4.色谱法特别适合混合物的分析。(√) 5.热导检测器属于质量型检测器,检测灵敏度与载气的相对分子量成正比。(×)6.塔板理论给出了影响柱效的因素及提高柱效的途径。(×)7.在载气流速比较高(低)时,分子扩散成为影响柱效的主要因素。(×) 8.分离温度提高,保留时间缩短,峰面积不变。(√) 9.某试样的色谱图上出现三个色谱峰,该试样中最多有三个组分。(×)10.分析混合烷烃试样时,可选择极性固定相,按沸点大小顺序出峰。(×) 二、选择题 1、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色谱流出曲线的宽度与色谱过程的哪些因素无关? ( A ) A、热力学因素 B、色谱柱长度 C、动力学因素 D、热力学和动力学因素 2、在一定的柱温下, 下列哪个参数的变化不会使比保留体积(Vg)发生改变?( A ) A、改变检测器性质 B、改变固定液种类 C、改变固定液用量 D、增加载气流速 3、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 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 其效果最好?( B ) A、H2 B、He C、Ar D、N2 4、在气相色谱法中,实验室之间能通用的定性参数是( C ) A、保留时间 B、调整保留时间 C、相对保留值 D、调整保留体积 5、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使用的上限温度取决于( D ) A、试样中沸点最低组分的沸点 B、试样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C、固定液的沸点 D、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6、为了检查气相色谱仪的整个流路是否漏气,比较简单而快速的方法是打开载气后( C ) A、用皂液涂在管路接头处,观察是否有肥皂泡出现; B、用手指头堵死气路的出口,观察转子流量计的浮子是否较快下降到其底部; C、打开记录仪,观察基线是否发生漂移或不稳定;

实验一 气相色谱法测定混合醇

实验一 气相色谱法测定混合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和定性、定量方法。 2.学习归一化法定量方法。 3.了解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性能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色谱法具有极强的分离效能。一个混合物样品定量引入合适的色谱系统后,样品在流动相携带下进入色谱柱,样品中各组分由于各自的性质不同,在柱内与固定相的作用力大小不同,导致在柱内的迁移速度不同,使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先后离开色谱柱得到分离。分离后的组分进入检测器,检测器将物质的浓度或质量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给记录仪或显示器,得到色谱图。利用保留值可定性,利用峰高或峰面积可定量。 常用的定量方法有好多种,本实验采用归一法。 归一法就是分别求出样品中所有组分的峰面积和校正因子,然后依次求各组分的百分含量。10000?'?=∑ f A f Ai Wi i 归一法优点:简洁;进样量无需准确;条件变化时对结果影响不大。 缺点:混合物中所有组分必须全出峰;必须测出所有峰面积。 [仪器试剂]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气相色谱仪;微量注射器1μL 乙醇、正丙醇、正丁醇,均为色谱纯 四、实验步骤 1. 色谱条件 色谱柱 OV-101弹性石英毛细管柱 25m×0.32mm

柱温150℃;检测器200℃;汽化室200℃ 载气氮气,流速1.0cm/s。 2. 实验内容 开启气源(高压钢瓶或气体发生器),接通载气、燃气、助燃气。打开气相色谱仪主机电源,打开色谱工作站、计算机电源开关,联机。按上述色谱条件进行条件设置。温度升至一定数值后,进行自动或手动点火。待基线稳定后,用1μL 微量注射器取0.5μL含有混合醇的水样注入色谱仪,同时按下数据采集键。 五、数据处理 1. 面积归一化法定量 将计算结果与计算机打印结果比较。 【思考题】 1. 本实验中是否需要准确进样?为什么? 2. FID检测器是否对任何物质都有响应?

什么时候用生理盐水与葡萄糖

生理盐水与葡萄糖作为溶媒的运用区别 一:用糖水还是用盐水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1:根据病人的原发病及其并发症而定:(1 )如果病人有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好,应减少盐水的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 (2)如果病人有糖尿病但心肾功能尚可,可以用盐水,但用糖时可加胰岛素兑调. (3).如病人肾功能不好,要减少钠水的摄入,减轻钠水储溜. 2:根据病人的化验结果. (1)如电解质结果.看是否有低钠血症,则给予盐水,反之用糖. (2)根据心肌酶等评测心功能,来决定盐糖的选择. 3:配液有的药物溶于糖或盐其效能会好点,这要根据药物说明书选则糖盐. 4:如病人休克,应先给于盐水补充血容量再给于糖补能. 5:盐水主要用于电解质的调节而糖主要作为能量选用时要首先想到这点.总之,选择时要慎重,尤其是呼吸科,老年病人多,不同程度存在心功能不好,糖尿病,在选盐时要谨慎,选糖时考虑是否加用胰岛素。 二:溶媒的选择主要还是从抗生素的稳定性方面考虑 1:溶媒的选择主要还是从抗生素的稳定性方面考虑的。在制剂中,葡萄糖在生产过程中需加入盐酸,成品溶液PH多为3左右,而生理盐水稍高,一般为4~5。β—内酰胺类在近中性(PH=6~7)溶液中较为稳定,酸性或碱性溶液均易使β—内酰胺环开环,失去抗菌活性,故应选盐做溶媒。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碱性条件下抗菌效能比酸性条件下可增强10多倍(有相关的研究报道),故建议选盐做溶媒,或在溶媒中加入碳酸氢钠提高PH值。 2.溶媒使用的量一般以说明书规定的最低量控制。对于半衰期短的药物,如青霉素,我在儿科临床中就有看到溶于500ml糖溶液,输了2个多小时,前面的药物都代谢了,还没输完,根本达不到有效药物浓度。现在大多是使用100ml+抗生素,或许是治疗习惯,这样效率比较高。 .为什么抗生素不静推而要静点?第一是因为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原因(房室模型,表观分布等有关),二是因为油溶液及水(油)混悬液禁用于静注(抗生素多为水混悬液),因为可引起血管栓塞的危险.这在11版新编药物学上有明确指出. 2.用盐水还是糖水配伍抗生素的问题:其实这是和药物自身理化性质有关了,通常头孢类,青霉素类的抗生素在盐水的PH值中比较稳定,在外界配好后12小时内静滴都可以,但是在葡萄糖这类大分子物质中,抗生素会络合,稳定性下降.而合成类抗生素如甲硝唑,奎诺酮类等由于其分子结构的特定性,5%的葡萄糖溶液比生理盐水形状更稳定,有关这个问题的详细解释可以请教药学板块的战友. 3.关于溶媒量的问题为什么用100,不用250?其实这个就是习惯问题了,没有绝对要求的,但是对于那些需要限制水输入量的患者(肝硬化腹水,心衰),以及需要迅速把药输完提高血药浓度的,应该用100ml液体配伍. 4:主张使用生理盐水,主要还是从抗生素的稳定性方面考虑的。 以青霉素类为例,它们在近中性(PH=6~7)溶液中较为稳定,酸性或碱性溶液均使之分解加速,应用时最好用注射用水或等渗氯化钠注射液溶解青霉素类。溶于葡萄糖液(PH=3.5~5.5)中可有一定程度的分解。青霉素类在碱性溶液中分解极快。因此,严禁将碱性药液(碳

食品仪器分析-气相色谱法参考答案

气相色谱习题 一、填空题 1.在气一固色谱柱内,各组分的分离是基于组分在吸附剂上的吸附、脱附能力的不同,而在气液色谱中,分离是基于各组分在固定液中溶解、挥发的能力的不同。 2.色谱柱是气相色谱的核心部分,色谱柱分为填充柱型和毛细管柱型两类,通常根据色谱柱内充填的固体物质状态的不同,可把气相色谱法分为气固色谱和气液色谱两种。 3.色谱柱的分离效能,主要由柱中填充物所决定的。 4.色谱分析选择固定液时根据“相似性原则”,若被分离的组分为非极性物质,则应选用非极性固定液,对能形成氢键的物质,一般选择极性或氢键型固定液。 5.色谱分析中,组分流出色谱柱的先后顺序,一般符合沸点规律,即低沸点组分先流出,高沸点组分后流出。 6.色谱分析从进样开始至每个组分流出曲线达最大值时所需时间称为保留时间,其可以作为气相色谱定性分析的依据。 7.一个组分的色谱峰其保留值可用于定性分析。峰高或峰面积可用于定量分析。峰宽可用于衡量柱效率,色谱峰形愈窄,说明柱效率愈高。 8.无论采用峰高或峰面积进行定量,其物质浓度和相应峰高或峰面积之间必须呈 关系,符合数学式mi=fA 这是色谱定量分析的重要依据。 9.色谱定量分析中的定量校正因子可分为绝对和相对校正因子。 10.色谱检测器的作用是把被色谱柱分离的组分根据其物理或物理化学特性,转变成电信号,经放大后由色谱工作站记录成色谱图。 11.在色谱分析中常用的检测器有热导、氢火焰、火焰光度、电子捕获等。 12.热导池检测器是由池体、池槽、热丝三部分组成。热导池所以能做为检测器,是由于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热导系数。 13.热导池检测器在进样量等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其峰面积随载气流速的增大而减小,而氢火焰检测器则随载气流速的增大而增大。 14.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检测器,适用于微量有机化合物分析,其主要部件是离子室。

生理盐水与葡萄糖作为溶媒的运用区别

生理盐水与葡萄糖作为溶媒的运用区别 生理盐水与葡萄糖作为溶媒的运用区别 一:用糖水还是用盐水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1:根据病人的原发病及其并发症而定:(1 )如果病人有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好,应减少盐水的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 (2)如果病人有糖尿病但心肾功能尚可,可以用盐水,但用糖时可加胰岛素兑调. (3).如病人肾功能不好,要减少钠水的摄入,减轻钠水储溜. 2:根据病人的化验结果. (1)如电解质结果.看是否有低钠血症,则给予盐水,反之用糖. (2)根据心肌酶等评测心功能,来决定盐糖的选择. 3:配液有的药物溶于糖或盐其效能会好点,这要根据药物说明书选则糖盐. 4:如病人休克,应先给于盐水补充血容量再给于糖补能. 5:盐水主要用于电解质的调节而糖主要作为能量选用时要首先想到这点. 总之,选择时要慎重,尤其是呼吸科,老年病人多,不同程度存在心功能不好,糖尿病,在 选盐时要谨慎,选糖时考虑是否加用胰岛素。 二:溶媒的选择主要还是从抗生素的稳定性方面考虑 1:β—内酰胺类在近中性(PH=6~7)溶液中较为稳定,故应选盐做溶媒。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碱性条件下效果好,但是红霉素在盐水中不溶解或析出结晶所以临床上习惯用糖溶解 合成类抗生素如甲硝唑,奎诺酮类等由于其分子结构的特定性,5%的葡萄糖溶液比生理 盐水形状更稳定 2.。现在大多是使用100ml+抗生素,或许是治疗习惯,这样效率比较高。 .为什么抗生素不静推而要静点?第一是因为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原因(房室模型,表观分 布等有关),二是因为油溶液及水(油)混悬液禁用于静注(抗生素多为水混悬液),因为可引起血管栓塞的危险.这在11版新编药物学上有明确指出. 3.葡萄糖溶液在制备时为了灭菌,其PH值偏低,在输入过程中可激活凝血系统,使体内处于高凝状态,对于有凝血倾向的患者应用时要注意。 . 不宜用葡萄糖注射液为溶媒的药物: 呋塞米析出结晶 布美他尼(丁氧苯酸本品为髓袢利尿药)析出结晶 苯妥英钠 pH<4时不能完全溶解

醇系物的气相色谱分析——归一化法定量

江南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醇系物的气相色谱分析——归一化法定量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气—固色谱法的分离原理。 2、 学习归一化法定量的基本原理及测定方法。 3、 掌握色谱分析的基本技术。 二、实验原理 气—固色谱法中的固定相是固体吸附剂,其分离是基于吸附剂对各组分气体的吸附能力不同。目前广泛使用的气—固色谱固定相是以二乙烯基苯作为单体,经悬浮共聚所得的交联多孔聚合物,国产商品牌号为GDX 。 醇系物系指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等以及这些醇试剂常含有的水分。用GDX —103做固定相,并使用热导池检测器,在一定操作条件下,可使醇系物中的各组分完全分离。 在一定条件下,同系物的半峰宽与保留时间成正比,即 Y 1/2∝t R Y 1/2 =b t R A =hY 1/2=hb t R 在做相对计算时,比例系数又b 可约去,这样就可用峰高与保留时间的乘积来表示同系物峰面积的大小。 使用归一化法定量,要求试样中的各组分都能得到完全分离,并且在色谱图上应能绘出其色谱峰,计算式为 ωi = ∑=n i i i i i A f A f 1 ωi = ∑=n i Ri i i Ri i i t h f t h f 1 归一化法的优点是计算简便,测定准确,结果与进样量无关,且操作条件不需严格控制。但若试样中的组分不能全部出峰,则不能应用此法;若只需测量试样中的一两个组分,应用此法也显得麻烦。

三、仪器和试剂 1、仪器:GC—7890Ⅱ气相色谱仪,秒表,微量进样器。 2、试剂:醇系物混合液。 四、实验步骤 1、色谱柱的准备 2、色谱操作条件 (1)色谱柱:内径:4mm,柱长:2m。 (2)固定相:GDX—103,60~80目。 (3)载气:氮气,流速:20 mL/min-1 (4)检测器:热导池检测器,桥电流:150A,温度:150℃(5)柱温:100℃ (6)气化室温度:150℃ (7)纸速:600mm/h-1 1、2步骤均有实验技术人员完成。 3、混合液进样 用微量取样器按规定量进样,同时测定各组分的保留时间。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不宜选用葡萄糖溶液做溶媒的药物

青霉素类及其复方制剂青霉素结构中有β-内酰胺环,极易裂解而失效,与酸性较强的葡萄糖注射液(PH=3.5-5.5)配伍,可促进青霉素裂解为无活性的青霉烯酸和青霉噻唑酸,宜将一次剂量溶于50-100ml氯化钠注射液(PH=5.5-7.0)中,于0.5-1小时滴毕,即可在短时间内形成较高的血浆浓度,又可减少因药物分解而致敏。氨苄西林不宜选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以免出现浑浊。阿莫西林舒巴坦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稳定性差,建议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做溶媒。 头孢菌素类大多数头孢菌素属于弱酸强碱盐,葡萄糖注射液在制备中加入盐酸,两者可发生反应产生游离的头孢菌素,若超过溶解度许可,会产生沉淀或混浊,建议更换氯化钠注射液或加入5%碳酸氢钠注射液(3ml/1000ml)。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也不宜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红霉素用葡萄糖注射液溶解红霉素,表面上看不出变化,但实际上在酸性较强的葡萄糖液中红霉素有一定的分解,可预先在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5%碳酸氢钠注射液或维生素C注射液,使葡萄糖注射液的PH上升,有助于红霉素稳定。 依达拉奉与各种含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可使本品浓度降低或出现微粒,须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苯妥英钠辅料含有无水碳酸钠,显强碱性(pH=11),与pH<4.0的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可析出苯妥英沉淀。 呋塞米、布美他尼为碱性较高的钠盐,静注时宜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而不宜应用酸性的葡萄糖注射液。 瑞替普酶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可使效价降低,溶解时宜用少量注射用水溶解,不宜与葡萄糖溶液稀释。 依托泊苷、替尼泊苷、奈达铂依托泊苷等在葡萄糖注射液中不稳定,可析出细微沉淀,宜用氯化钠、注射用水等充分稀释,溶液浓度越低,稳定性越大。 黄芪含依地酸二钠、碳酸氢钠辅料,不宜与酸性葡萄糖配伍。黄芪注射液与5%葡萄糖溶液配伍后pH明显下降,微粒数显著增加,≥25μm的微粒数超出国家标准,微粒增加数目与黄芪注射液药物添加量正相关。因此最好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如必须应用葡萄糖注射液,建议应用终端滤过装置的一次性输液器,减少微粒进入体内,造成不良反应。 注射用博来霉素静脉给药时,应用至少5ml的稀释液(如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肌内或皮下给药则用1-5ml注射用水或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应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可造成药物浓度下降。 注射用丝裂霉素溶液状态易受pH影响,随pH值下降稳定性也下降,尽量避免同低pH的注射剂配伍。 肝素注射液 pH值为7.0-8.5,在pH 6.0-8.5的溶液中比较稳定,在pH值低于6的溶液中会很快失效,故不宜与葡萄糖配伍使用。

葡萄糖(全文)

葡萄糖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葡萄糖英文名称:glucose 定义1:己醛糖的一种,在形成了吡喃糖环后,其2-,3-,4-和5-都通过和环平面平行的平伏键与取代基连接,是自然界广为存在的一种单糖。糖原、淀粉均由葡萄糖组成。用于复合词中,可简称“葡糖”。如葡糖氧化酶、葡糖胺、N-乙酰氨基葡糖等。所属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糖类(二级学科)定义2:在活细胞代谢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六碳糖。以糖原(动物)或淀粉(植物)聚合物形式贮存在细胞中。所属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化学(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百科名片 葡萄糖又称为玉米葡糖、玉蜀黍糖,甚至简称为葡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单糖,它是一种多羟基醛。纯净的葡萄糖为无色晶体,有甜味但甜味不如蔗糖,宜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水溶液旋光向右,故亦称“右旋糖”。葡萄糖在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是活细胞的能量来源和新陈代谢中间产物。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在糖果制造业和医药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目录 简介 化学性质验证醛基 同分异构体 耐量试验测试方法 试验结果判定 功能作用 口服 儿童服用 注意事项 应用领域简介

化学性质验证醛基 同分异构体 耐量试验测试方法 试验结果判定 功能作用 口服 儿童服用 注意事项 应用领域 展开编辑本段简介 葡萄糖(glucose)生化简写G,是己醛糖,化学式C6H12O6,最简式:CH2O,葡萄糖化学式 分子量为180,化学名:2,3,4,5,6-五羟基己醛,物理特性: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味甜,熔点146℃,它的结构式如图: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OH —CHOH—CHO,与果糖(CH2OH(CHOH)3COCH2OH)互为同分异构体它是自然界分布最广泛的单糖。葡萄糖含五个羟基,一个醛基,具有多元醇和醛的性质。 编辑本段化学性质 (1)分子中的醛基,有还原性,能与银氨溶液反应:CH2OH-(CHOH)4-CHO+2[Ag (NH3)2]++2OH-==CH2OH-(CHOH)4-COONH4+2Ag↓+H2O+3NH3,被氧化成葡萄糖酸三维模型 (2)醛基还能被还原为己六醇(3)分子中有多个羟基,能与酸发生酯化反应(4)葡萄糖在生物体内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 验证醛基 葡萄糖验证: 1.葡萄糖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CH2OH (CHOH)4CHO+2Cu(OH)2---加热→CH2OH(CHOH)4COOH+Cu2O↓+2H2O 2.葡萄糖溶液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反应CH2OH(CHOH)4CHO+2Ag(NH3)2OH(水浴加热)→CH2OH(CHOH)4COONH4+2Ag↓+3NH3+H2O CAS No.: 50-99-7 葡萄糖分子中虽然含有醛基,但是

牙膏中二醇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分析-Agilent

牙膏中二醇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分析使用 Agilent J&W DB-WAX 超高惰性毛细管气相色谱柱 应用简报 作者 Yun Zou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香精、香料与消费品 摘要 本应用简报展现了 Agilent J&W DB-Wax 超高惰性气相色谱柱在牙膏中二醇类化合物的分析中的优异惰性性能。与其它的 PEG 固定相气相色谱柱相比,DB-Wax UI 色谱柱耐用性更好,分析结果更加一致。 前言 典型的牙膏配方由多种成分组成,包括研磨剂、氟化物、清洁剂以及一系列 US-FDA 批准的香料和甜味剂。牙膏中的保湿剂和甜味剂通常采用丙二醇、山梨醇和甘油。 二甘醇 (DEG) 是常用于防冻剂中的一种有机溶剂 [1,2],与丙二醇和甘油的化学性质相似。相关机构将 DEG 归类为有毒材料,事实表明它引起的多种系统性疾病可导致急性肾衰甚至死亡 [3]。DEG 的理化性质与甘油和丙二醇的性质非常接近。在商业上,甘油和丙二醇均比 DEG 昂贵。这使得一些国家中有人非法将 DEG 假冒甘油使用,将其作为止咳糖浆和牙膏中的一种成分进行销售。 DEG 是通过环氧乙烷与乙二醇的合成反应得到的。因此,DEG 中可能包含乙二醇 (EG) 这种毒性杂质 [4]。US-FDA 担心的是 DEG 长期接触带来的潜在风险。另外一个担心是对某些人群患有肾脏或肝脏疾病的儿童和个体与 DEG 的接触。牙膏中的 DEG 毒性和身体损伤的风险虽然较低,但影响深远。US-FDA 已经发布了测定牙膏中 DEG 和 EG 浓度的推荐方法 [5]。

性能测试样品 采用 50% (v/v) 乙腈水溶液制备的低浓度标准品,每种分析物的浓度均为 0.1 mg/mL ,包括 1,2-丙二醇、1,3-丙二醇(内标)、DEG 、 EG 和甘油。 样品前处理 基质空白 称取约 1.0 g 牙膏,置于 15 mL 聚丙烯离心管中。 加入 5 mL 水,涡旋混合 1 min 。刚开始出现泡沫时,加入 2 × 2.5 mL 乙腈抑制泡沫的产生。将样品充分混匀,并以 4000 rpm 的转速离心 10 min 。然后将 0.50 mL 上清液转移至自动进样器样品瓶中,再加入 0.05 mL 内标。加标样品 称取约 1.0 g 牙膏,置于 15 mL 聚丙烯离心管中。然后加入 0.20 mL 混合标准品。余下步骤按前述内容进行。 仪器 表 1 列出了仪器和分析条件,表 2 列出了流路消耗品备件。 该方法可测定低浓度的 DEG 、EG 、1,2-丙二醇、1,3-丙二醇和甘油。鉴于这些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尤其是多个活性羟基 (-OH) 官能团,当采用传统聚乙二醇 (PEG) 固定相气相色谱柱进行分析时,它们的峰时常拖尾。色谱柱的惰性对于获得一致和可靠的结果非常重要。Agilent J&W DB-Wax 超高惰性色谱柱为提供更好的峰形而设计,并经过最严格的测试混标测试以验证其一流的惰性。本文展示了在 GC/MSD 中使用 J&W DB-Wax 超高惰性色谱柱分析牙膏中的活性化合物。本文还将其与其他供应商的 PEG 色谱柱性能进行了比较。 实验部分 样品前处理按照 US FDA 方法进行 [5]。牙膏样品购自当地的一家超市。 化学品与试剂 所有试剂和溶剂均为 HPLC 或分析纯级。乙腈 (ACN) 购自北京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水来自 J. T. Baker 。包括 1,2-丙二醇、1,3-丙二醇、乙二醇 (EG)、二甘醇 (DEG) 和甘油在内的化学品均购自上海安谱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溶液与标准品 内标 (IS) 用 50% (v/v) 的乙腈水溶液制备浓度为 5.0 mg/mL 的 1,3-丙二醇溶液。混合标准品 用 50% (v/v) 的乙腈水溶液制备 DEG 和 EG 溶液,每种成分的浓度均为 5.0 mg/mL 。低浓度标准品 将混合标准品稀释至每种分析物的浓度均为 0.1 mg/mL ,并将 0.50 mL 该标准品转移至自动进样器样品瓶中,然后加入 0.05 mL 内标。高浓度标准品 将混合标准品稀释至每种分析物的浓度均为 0.5 mg/mL ,并将 0.50 mL 该标准品转移至自动进样器样品瓶中,然后加入 0.05 mL 内标。 表 1. 分析条件 参数值 气相色谱系统Agilent 7890B GC 与 Agilent 5977A 系列 GC/MSD 系统的 联用 色谱柱 Agilent J&W DB-Wax UI, 30 m × 0.25 mm, 0.25 μm (部件号 122–7032UI )其他供应商的 Wax 色谱柱,30 m × 0.25 mm, 0.25 μm 管线Agilent Ultimate Plus 去活熔融石英管线,5 m × 0.25 mm (部件号 CP802505)自动进样器 Agilent 7683B 自动进样器和样品盘,5 μL 进样针 (部件号 G4513-80213),进样量 1 μL 载气氦气,流速 35 cm/s ,恒流模式 进样口分流/不分流,250 °C ,分流比 20:1 柱温箱100 °C (1 min),以 10 °C/min 升至 250 °C (保持 4.00 min ) MSD Agilent 5977A 系列 GC/MSD 系统溶剂延迟 4.0 min 质谱温度230 °C (离子源),150 °C (四极杆)传输线250 °C MS EI ,扫描模式,扫描范围 29 – 400 amu

给家畜治病怎样正确应用葡萄糖注射液

给家畜治病怎样正确应用葡萄糖注射液 在家畜各种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常用葡萄糖注射液给其进行静脉注射用药。因为葡萄糖注射液有保肝、解毒、强心、利尿、消肿补充体液的作用。葡萄糖注射液的这些作用,大多数人都大体了解或知道。因此,在家畜犯病以后,有些人不分病症和注射液的浓度而随意用葡萄糖溶液给其进行输液治疗。这样做是不科学的,也是对葡萄糖溶液这种兽药药理科普知识了解不全面的表现。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葡萄糖溶液共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等渗溶液,二是中渗溶液,三是高渗溶液。对葡萄糖的应用,应根据家畜的种类和所犯的疾病对症用药。现将这三种葡萄糖溶液的浓度、用量、用法和应注意的事项介绍如下: 5%葡萄糖 5%葡萄糖注射液为等渗溶液。主要是对家畜大汗、大泻等的脱水症作为补充体液的药物,输入血循环后,葡萄糖很快被利用,失去原来的渗透性质而供给肌体水分。 用量和用法: 猪250ml—500ml,静脉注射。 10%葡萄糖 10%--20%的葡萄糖注射液为中渗溶液。主要用于各种中毒家畜的保肝、解毒、重病、久病体弱及手术病畜的能量供给。 用量和用法: 猪:100ml—200ml,静脉注射。 50%葡萄糖 50%葡萄糖为高渗溶液。主要用于家畜的脑水肿、肺水肿,作为解除水肿药物:用于仔猪低血糖症,作为补充血糖药物;用于家畜的妊娠毒血症,作为治疗药物。 用量和用法: 猪:20—100ml,静脉注射。 应用葡萄糖注射液应注意的事项 1、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时,不要一次注射过多,因为在缺少补充钠的情况下, 输入过量可引起水中毒,导致体液低渗、组织细胞水肿。 2、用50%的高渗葡萄糖注射液时,要单独应用,不可与任何注射液配合,以保 证其“高渗”的有效性。 3、冷天、冬天或寒性病患畜应用时,均应加温,使其温度与体温一致,以免引 起寒战。 2012.11.25

葡萄糖与常用药物配伍禁忌

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禁忌 1.青霉素 呈酸性的葡萄糖注射液或四环素注射液皆可破坏青霉素的活性。 2.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在含有葡萄糖、葡聚糖或酸性碳酸盐的溶液中会降低稳定性,故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不能与含有上述物质的溶液混合。 3.氨苄西林 氨苄西林在弱酸性葡萄糖液中分解较快,因此宜用中性液体作溶剂。 4.厄他培南 注射用厄他培南不得使用含有葡萄糖(α-D-葡萄糖)的稀释液。注射用厄他培南必须在给药前溶解并稀释。 5.呋塞米 呋塞米为钠盐注射液,碱性较高,故静脉注射时宜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而不宜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6.硫辛酸 硫辛酸注射液不能与葡萄糖溶液、林格氏溶液及所有可能与硫基或二硫键起反应的溶液配伍使用。 7.依达拉奉 依达拉奉禁止与含糖的输注液、高能量输液、氨基酸制剂、抗癫痫药及坎利酸钾等配伍使用。 8.地西泮

地西泮与生理盐水或少量糖水产生白色沉淀。随地西泮注射液在溶媒中浓度的增加可产生不溶现象,所以地西泮注射液与输液配伍时浓度不宜过高。应控制每10mg地西泮不少于40ml的输液。地西泮注射液在加入大输液时应缓慢,并边加边摇匀使之迅速分散。避免地西泮注射液在输液中局部浓度过高而产生沉淀。地西泮注射液常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为溶媒,应根据病人的情况选用。配制好的输液如有混浊或悬浮片状物,不得使用。 9.重组人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 配制的注射用重组人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溶液可用灭菌生理盐水(0.9%)按1∶5稀释,但不能继续使用注射用水或用碳水化合物注射液如葡萄糖作进一步稀释。 10.普鲁卡因 普鲁卡因不宜与葡萄糖液配伍,因可使其局麻作用降低。 11.生长抑素 醋酸生长抑素不应与葡萄糖或果糖溶液混合。 12.注射用灯盏花素 注射用灯盏花素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会出现颗粒状乳黄色沉淀,其总黄酮为弱碱性,与之合用的药物pH值不得低于4.2。 13.注射用奥美拉唑钠 临床应用中显示,奥美拉唑钠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浓度过大可出现紫色絮状物,pH值对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溶液的稳定性影响很大,pH值低于7.0时奥美拉唑溶解度明显降低,并出现变色或沉淀,pH值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