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作文写生动的三种方法

把作文写生动的三种方法
把作文写生动的三种方法

把作文写生动的三种方法一、修辞手法。

比喻的作用在于用具体的和大家熟悉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

的和大家陌生的事物,使描写的事物变得生动而具体。如朱自清大师的《春》,仅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三个比喻就把春雨细、密、轻盈的形象描绘得十分生动。

拟人的作用在于让所写之物更有生活气息,生命气息,可爱可感!有位同学用这样的文字来描写“月全食”:“月亮和太阳在捉迷藏,月亮悄悄地躲进地球背面的黑影里,太阳睁大眼睛找呀……”你看,写得多妙!一种天文现象,通过拟人手法表现出来,多形象呀!

夸张,这种修辞手法能表达强烈的感情,突出来某一事物的某个特征。如“大虫见掀它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响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就是把老虎的凶猛扩大夸张了,让人对老虎的形象过目不忘。

排比,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她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个排比句把漓江的水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

当然,这几种修辞手法能同时应用,生动地效果会更明显了。如上面所举的这句,排比加比喻。

二、语言风趣、幽默。

幽默是一种智慧,文章中用上幽默会让人在捧腹同时感受到您得智慧才气。如一位同学介绍自己写的字:“我的字就和我的形象一样,‘眼睛’大,‘鼻子’塌,‘嘴巴’小,用两个字概括,就是‘难看’。”这比写“我的字难看极了”要生动得多。又如一位同学介绍自己的爸爸:“爸爸在家号称‘家庭妇男’,你别笑,给爸爸这顶帽子再适合不过了。”这比直接写“爸爸在家总干家务”更生动。

三、运用生活中常用的歇后语、谚语、成语、格言等。

如一位同学写《我们的班长》,开头是“提起我们班的好班长,真是钢珠掉进铜盆里——当当响”,一句歇后语,开门见山,引人入胜,读起来也琅琅上口。再看一位同学的《自我介绍》:“我叫施亚冬,一听名字就知道是个‘黄毛丫头’。唉,你可别小看我,虽然我才12岁半,但担任少先队大队长已有两年了。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我当大队长的第一天,就让那些‘野小子’饱了‘眼福’。”这段话中,运用“黄毛丫头”、“野小子”等生活中的口语,把人物形象勾画得十分鲜活,让读者如见其人。

想帮作文困难户摘帽的家长和老师快来学几招

技巧一:写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写外貌?

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句子:“××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

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如果你试着让他们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写上段文字的同

学经蒋老师指导后修改如下:“××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高

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是不是读起来舒服多了?同样,在描写动物外貌时也可以用到这个方法,如:毛黄白相间,耳朵尖尖地向上竖起……而不是写成:它有一身黄白相间的毛,有一对尖尖的耳朵……。

技巧二:写说不出现“说”

让孩子比较以下三句话。

张三说:“……”;

张三无可奈何地说:“……”;

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显然,不出现“说”的第三句更精彩。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而是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神态,通过一定训练掌握这样的技巧将让孩子的写作水平切实得到提升,这他们学会了细节描写,不会仅干巴巴地写“某某说”。

技巧三:就是不用成语

作文为什么写不长?都是成语惹的祸!蒋老师此言一出震惊四座。不是说多用成语才显得有文采吗?其实不然,在“就是不用成语”写作技巧中,蒋老师指出:当作文中只会按照套路使用成语时,文章细节就没了,还不如让孩子老老实实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写出来。什么“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桃红柳绿、炯炯有神、心旷神怡……这些被用滥的成语还是少出现为妙。如,写春天别用“风和日丽”,而是这样写:“风儿拂过林梢,原本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涟漪,湖边的柳树轻摇着身姿,我也忍不住张开双臂,任风抚过我的每一寸肌肤,暖暖的,痒痒的。”想办法用具体的句子替换掉别人用滥的成语,解决孩子作文写不长写不细的难题。

技巧四: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对于文章写不长的孩子,可以训练的另一个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看过无数学生习作,蒋老师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包括“很、非常”,请家长提醒孩子,遇到要写这几个字时不要轻易下笔,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现这个字眼?比如写热,别出现“很热”两个字,学会用其他的描写来体现热: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树叶低垂毫无生气……文章自然就能写长。技巧五:一秒钟的事写三百字

还是针对作文写不长的一种技巧训练:用三百字来描写1秒钟内发生的事。如关于破校运会跳高纪录瞬间的描写原本只有几十字:只见某某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横杆,新的校运会记录诞生了!怎么变成三百字?可以有条理地加上动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联想:往届校运会有人挑战失败,平时如何一次次练习等等;还可以加上细节充实,起跳前如何与同学进行眼神交流,成功后同学如何向他祝贺……家长可以找一些1秒钟的素材让孩子进行写作练习,学会了这个技巧还怕考试写不出四五百字吗?

技巧六:一段话里出现6种标点

很多孩子不会用标点,习作中常只有逗号句号逗号句号,甚至逗号都没有,把老师读到断气为止。针对这个现象,可以让孩子进行“一段话必须出现6种标点”的技巧练。

,。?!……:“”这些标点你的作文中都有吗?没有的话请尝试用起来。经过几次训练后,你会发现孩子的惊人变化:意味深长的句子会写了、人物语言会加进去了,心理活动结合进去了,还会用反问句了,这些句子加进去后,文章当然生动起来。

一位作家就曾用这种方法对自己作文写不好的孩子进行训练,收效明显,进步很快。

蒋军晶的修改理由:

同学们,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老舍先生写作,一千字的文章,往往写三天,第一天写,第二天、第三天加工修改,写一天,改两天。改的时候,连一个标点也不放松。

当然,改文章也有一定诀窍。王域橙同学改文章的时候,我让他追问自己三个问题:

这个难写的地方一定要要写清楚吗?

这篇文章是写“修磁带”,可除了拧螺丝、找零件,乱成一团麻的磁带究竟是怎么修好的呢?在王域橙同学的原文中,我找不到答案,因为他写到关键时刻,只是简单地写了一句“我灵活地用食指将轮子左右转动,不一会儿就把这带子绕得整整齐齐”。这种写法叫“轻描淡写”,叫“一笔带过”,可重要的地方,关键的时刻怎么能“轻描淡写”呢?怎么能“一笔带过”呢?

我问王域橙同学为什么这个情节不写清楚,他说太难写了,那些细微的动作他不知道怎么写。于是就耍点小聪明跳过了。这样的小聪明耍不得。

王域橙同学改得还是比较成功的,首先他把中间这一段分成了三段,思路更清楚了。其中第三段就是写怎么把里面的带子绕整齐的,过程具体了,细微的动作也有了。

这个连接词一定要用吗?

王域橙同学原文当中用了很多连接词:所以、可是、于是、顿时、先是、然后、正当……这些连接词,放在那里也没什么错。但是在修改的时候,对于这些没有实际意思的连接词,你可以追问自己:一定要用吗?去掉又如何呢?

例如“正当我准备放弃时,可是爸爸却来了兴致”,去掉“正当”,去掉“可是”,变成“我准备放弃了,爸爸却来了兴致”,你多念几遍,你不觉得更利索,更简洁吗?

例如“先是一扭,然后一转,只听到“嘚”一声,一颗小螺丝就掉到地板上”,去掉那些连接词,变成“一扭,一转,“嘚”一声,一颗小螺丝就掉到地板上”,你不觉得更干净而且多了一点情趣吗?

这个道理一定要讲出来吗?

王域橙同学原文的结尾,讲了一个道理。其实,我并不反对讲道理。但是在修改时,我们可以在心里问自己:这个道理一定要讲出来吗?第一,可讲可不讲的,那就不讲。读者也不傻,只要你事例讲具体了,很多道理他自己能读出来的。第二,道理有点牵强,有点生硬的,一定不讲。

王域橙同学和爸爸修磁带的事,很有趣,很好玩。有时候一篇文章让人觉得有趣、好玩就够了,你硬生生讲一个道理,硬生生和耐心、冷静、认真联系起来也没有必要。

同学们,改文章,不要慌忙,要慢慢的来。想了又想,改了再改!这是工夫,工夫胜于灵感。

这篇我还是只举例子,不多说别的话。这个例子是张祖庆的。看他怎么改作文。

原文:

卖报歌

盛泽雨

2元4角,在平常生活中对有些人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既不能买一瓶好的饮料,也不能用它到街上买美味的点心吃,顶多只能买两瓶水。可这2元4角,对我来说却是不同寻常的,因为那是我第一次靠自己的双手赚来的钱。

国庆长假的一天,我突然想到老师在假期前布置的一个作业: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便对爸爸说了。爸爸说:“可以去卖报纸啊,不过首先要选好地址。”我觉得对,便开始思考起来。想了一会儿,我对爸爸说:“有了,可以去车站,因为那儿人多,而且有些人也坐在座位上等车。”爸爸也说好,并补充了一句:“医院也可以啊,在病房里没事情做的人很多的,可以看看报纸打发时间。”

说干就干,我们乘上了公交车,来到了汽车南站。随后,我们找到了一个报刊亭。爸爸对我说:“看报纸的人嘛,一般是中年人或青年人,关注的以新闻大事多些,我们就买十二份《参考消息》吧。”我拿出自己的零花钱买了十二份报纸,心想:十二份,也太多些了吧,能不能少掉一些呢?会不会卖不完呢……此时的我,从原来的信心满满、踌躇满志,开始有点儿没信心了。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儿子,待会儿一定得勇敢些,我会在一旁支持你的。”

对面一个叔叔走过来了,爸爸对我说:“快,去问问看。”我顿时变得紧张起来,脸刷的通红通红的,心也扑通扑通地跳着,好像要跃出来了。我迈着忐忑的脚步,走到叔叔面前,支支吾吾地问:“叔……叔,要不要……报纸?”叔叔连理也没理我,就走了。面对这冷漠的回应,莫民其妙的失落感顿时涌上了我的心头,我真恨不得快点儿找条缝钻进去。

爸爸见状,给我壮胆:“被拒绝很正常的,你再去里面问问,应该有人会买的。”听了爸爸的话,我的心恢复了平静。我走进候车厅,一个个小声问,我问了好几个人,

可他们或者摇头,或者爱理不理。我再也没有勇气继续问下去了,抹了头上渗出来的汗,不禁想到:哎,真想不卖了啊,本来待在家里吃吃零食,看看电视,多好啊!我越来越美信心,询问的声音也越来越轻了。幸好,经过一段时间的询问,我终于卖出了两份报纸,趁热打铁,我继续询问着,可是还是没有人要,此时的我十分失落,我害怕被拒绝,更没有再卖一份报纸的想法,我鼻子一酸,眼泪不由得掉了下来。我在心里抱怨着:卖报纸也太难了吧,这个臭地方才卖了两份报纸,我看,如果想在这儿卖掉十二份报纸,得卖到晚上了吧!于是,我对爸爸说:“我……们换……个地方……吧。”爸爸同意了。

在等车的时候,爸爸安慰我说:“我们来的目的主要是锻炼你的胆识,培养你克服困难的精神。走,我们上车。”

上了车,我们来到了人民医院的街道附近。一路走过去,没想到竟然卖了好几份报纸,我信息十足地沿着街道问过去。此时我似乎被某种力量激活了,越来越有干劲,心仿佛也敞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虽然途中我遇到了不少拒绝我的人,但是,我仍然坚持不懈地一直卖到了人民医院的银行。

在银行里,我遇到了一个十分好心的老爷爷,他不仅买了我的报纸,还告诉我,去输液室啊,骨科病房什么的比较好卖。此时,我情不自禁地在心里感叹:“这个世界上好心人还挺多的啊!”

来到医院,我们去了输液室和骨科病房,我兴冲冲地跑进去跑出来,手上的报纸也越来越少……终于,经过一个上午的努力,我把十二份报纸卖完了,我的心中顿时充满了喜悦感和成就感,久久难以平静。我迈着轻快的步伐,回了家。

2元4角,不仅仅让我懂得钱的来之不易,更让我明白了:面对困难,只要迈出勇敢的一步,拿出战胜困难的毅力和决心,那么,你一定能成功。

就这样,我喝到了人生当中第一瓶用自己赚来的钱买的水,水也好像突然变得那么清凉可口……

改文:

我的“第一桶金”

盛泽雨

2元4角,这微不足道的钱对我来说是那样的不同寻常。因为,那是我的“第一桶金”。

国庆长假的一天,爸爸带我去卖报纸。我们乘公交车,来到了汽车南站。我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十二份报纸。一个叔叔走了过来,爸爸对我说:“快,去问问看。”我脸的刷地火辣辣的,心也扑通扑通地跳着,好像要跃出来了。我忐忑地走到叔叔面前,支支吾吾地问:“叔……叔,要不要……报纸?”叔叔理也没理我,走了。莫名的失落感顿时涌上我的心头,我真恨不得找条缝立马钻进去。

爸爸见状,给我壮胆:“被拒绝很正常的,你再去里面问问,应该有人会买的。”我走进候车厅,问了好几个人,可他们或摇头,或爱理不理。我再也没有勇气继续问下去了,抹了抹头上渗出来的汗,哎,真不想卖了,本来待在家里吃吃零食,看看电视,多好啊!我不住地抱怨着:卖报纸也太难了吧,这个臭地方才卖了两份报纸,我看,想在这儿卖掉十二份报纸,得卖到晚上了吧!我对爸爸说:“我……们换……个地方……吧?”爸爸同意了。

我们来到了人民医院附近。一路走过去,没想到竟然卖了好几份报纸,我信心十足地沿着街道问过去。此时我似乎被某种力量激活了,越来越有劲,心仿佛也敞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虽然途中遇到了不少拒绝我的人,但是坚持不懈地,一直卖到了人民医院附近的银行。

在银行里,我遇到了一个老爷爷,他不仅买了我的报纸,还告诉我:“去输液室啊,骨科病房什么的比较好卖。”我感慨:“这世上,好心人还是挺多的啊!”

来到医院,我们去了输液室和骨科病房。我兴冲冲地跑进去跑出来,手上的报纸也越来越少……

我一遍又一遍地数着:2元4角,2元4角!我用这这钱买了瓶汽水。这水,好像突然变得那么清凉可口……

张祖庆修改建议:

写得简洁并不难

小作者的原文,最大的特色是写得很真实。卖报纸过程中的心理描写,十分出色。但整篇文章显得太长,拖沓,不够简洁。

从原文的1269个字,改到现在的731个字,你是不是觉得意思一点也没少,反而更干净、简洁、含蓄了?那么,究竟删了哪些内容?哪些地方做了微调?

1.题目《卖报歌》改为《我的“第一桶金”》。“卖报歌”不能概括全文的意思,反而觉得不切题;而改为“第一桶金”,有一种新鲜感,同时与开头、结尾呼应起来了。

2.开头一段,变简短了。“2元4角微不足道”这个意思,大家都懂,就没必要展开了。文章开头,要简洁,入题快,而不要绕来绕去的;不然,把人绕晕了,没写出什么东西来。

3.第二段,更是大刀阔斧地删。为什么?买报纸的原因,不是本文的重点,爸爸的提议以及我的应答,都和卖报本身关系不大,所以,删。

4.原文第三段,买报纸的过程,以及卖第一份报纸前的心理活动、爸爸鼓励我的话,还是太绕,删去。你看修改、整合后,行文是否更紧凑了。

5.原文第四段有一处细小的改变。原句“我顿时变得紧张起来,脸刷的通红通红的……”你又没带镜子,怎么知道自己的脸“通红通红的”?“通红通红”那是别人看到的。改为“顿时,我的脸火辣辣的”,这就对了!写出了自己的感觉。

6.原文第五段,“我越来越没信心……眼泪不由得掉下来。”这些内容,和上文有重复的嫌疑,限于篇幅,删掉。

7.原文结尾三段,是修改得最多的。因为原结尾有说大话空话的嫌疑。事情写完了,自然地结束,适当地呼应一下开头,就可以了,不要空发议论。

至于词语、标点的增删、换位,有很多处。为什么这么改?请小读者自己去发现、思索。

总之,一件事,写清楚很重要。把事情的几个阶段写清楚,把每一阶段的感触写清楚,就可以了。叙事简洁,是一种美德。如何培养这种美德?多读,多改。能用一句话写清楚,就不用一段话;能用一个词语写清楚,就不用一句话。另外,文章要自然一点,不要动不动把自己的感悟写出来。这样写,貌似把道理写清楚了,其实,你的文字成了一杯白开水。好文章,要留下一些空白,让大家去细细回味。你把事情自然地写出来,感悟就藏在里边了。

写得简洁并不难。你说呢

管建刚的修改理由:

作文就是写故事;要做一个会写故事的同学。

赵牧禾很会讲故事。蛀牙不会说话,没有感情;赵牧禾的笔下,蛀牙会说话、有喜怒哀乐,一个看似没啥情节的故事,牧禾同学讲得绘声绘色。

牧禾怎么讲故事的?亲爱的小读者,你看出来了吗?让蛀牙开口说话。蛀牙不会说话,那些话,实是赵牧禾的。想拥有赵牧禾的本领,教你一招:常跟花朵、落叶、电灯、铅笔、书本、水杯、猫、狗等对话。对话的时候,把自己分成“两”个人,一个自己,一个跟你对话的花朵、落叶。

作文删去了第一节的“这颗小小的盘牙可课把我折腾我惨了,这几天,我一直在和它进行巅峰对决”,删去了最后一节“呵呵,这就是我和自己第一颗盘牙对决的故事,是不是非常惊险刺激呢”,作者只要干净地讲好故事,故事“刺激”不“刺激”,读者自会判断。

第七节、第九节,删了双引号,大家也读得懂,删去了,故事更干净。

删了两个括号,“(是跟小人一个意思)”,整个删了;“‘痛希了,痛希了!’(痛死了,痛死了!)”,删了括号,删了“‘痛希了,痛希了!’”,你读,干净多了吧?

还想请你注意三点:

1.改了不少感叹号。感叹号,好比菜里的味精,用了,味道会鲜美些。味精过多,那就不是“鲜美”,而是“倒胃口”。

2.少用长句子。“吴晨阳大哥的牙被他轻轻松松、顺顺利利就拔掉了。而我的这颗囧牙可真会折磨人,只粘在肉一点点就是不掉”,改为“吴晨阳大哥的牙,轻轻松松、顺顺利利拔掉了。我的这颗囧牙,真会折磨人,只粘一点点肉,就是不掉”,短句子,读起来方便,轻松。

3.“‘啪’这颗歇菜的蛀牙被我狠狠地从从二楼丢到一楼,飞出了一万八千里”,改为“‘啪’,蛀牙歇菜了,我狠狠地扔出窗外——”:第一,长句子改为短句子。第二,“二楼丢到一楼”,不可能有“一万八千里”,“扔出窗外”,来得恰当。

改动的地方不止这些。如,“哼,没有蛀牙,能斗得过我”,原来的破折号改为逗号,整个句子独立为一节,管老师为什么要改、要这么改?亲爱的小读者,你琢磨什么了吗?

从管老师的修改中,我们有什么体会吗?

我们还会认为圈圈波浪线、画画错别字、写个具体通顺,那样的批改真的有效吗?

当然了,语文教师工作量太大,每篇作文都要这么弄是不现实的,我们能不能做到一学期下来,一个学生能摊到一篇这样修改?

那样的话,学生离真正会写还会远吗?

2008年,做了11年语文教师之后,我调来上海做了编辑。领导安排我去一个学校采访,回来写篇文章。采访一天,回家枯坐三天,文章终于好了,交给领导,心里想着千万不要夸奖得我不好意思。果然有点不好意思。不是表扬,是批评。当然,领导说得还是很艺术的,诸如文笔还是不错的感觉还是很敏锐的之类,然后是:这稿子要重写。

重写啊……买蛋糕的,原来一无是处啊。

又老母鸡抱窝般坐了两天,转换了N种角度提炼了M种亮点,颤颤巍巍、抖抖索索递到领导大人面前。领导用安慰忧郁同情杂糅在一起的目光看着我发黑的眼圈,慷慨地点点头,说:态度还是很好的嘛。

然后,领导站起身、晃晃脖、扭扭臀,安然落座,招呼我到近前,要我注意看。就见领导从笔筒中随意拎过一支笔,从题目、标题开始刷刷刷开始修改。一边改,一边说这里为什么要改,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改。改完后,领导长出了口气,我很出了一身汗。

原来,三分文章七分改是真的。

原来,以前虽然爱写点东西但从未真的学会怎么写。

原来,当学生时老师那种画画波浪线、圈圈错别字的修改算不上真的修改。

脑子里有一道闪电划过,我开窍了。以后一段时间,总盯着领导的纸篓,看到有改好的稿子飘落,就施展擒龙手大力摄取来仔细琢磨其中的奥秘,久之,感觉自己眼界似有所长。

成人遇到高手,文章水平嗖嗖见长,这已经被若干人证明了。孩子的作文也是如此吗?

还真是如此。

批改作文绝对是学生会写作文的最大秘密。还记得有篇着名的课文叫《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吗?

1963年,我上初三,写了一篇作文叫《一张画像》……语文老师拿来厚厚一个大本子对我说:“你的作文要印成书了,你知道是谁替你修改的吗?”我睁大眼睛,有些莫名其妙。“是叶圣陶先生!”老师将那大本子递给我,又说:“你看看叶先生修改得多么仔细,你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我打开本子一看……一下子楞住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那篇作文简直像是动过大手术鲜血淋漓又绑上绷带的人一样。

看到了吗?作家是像动大手术一样改作文的。他不是吃饱了没事显摆自己的才华,而是认识到作文只有这样改,才对作者提高有用。

不信,你看肖复兴的切身体会:

回到家,我仔细看了几遍叶老先生对我作文的修改。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类似这样的地方修改得很多,长句子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而“书皮”改成了“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我真的从中受益非浅,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毕竟不一样。这不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

我们不要忘了,这是肖复兴获奖的一篇作文,叶圣陶修改之前肯定已经经自己甚至老师看过好多遍了。叶圣陶先生还是改的“鲜血淋漓”,那是因为叶先生知道,作文水平要想真正提高,唯有认真修改这条路。

叶圣陶自己当过老师,做过编辑,又是作家,经历可谓丰富,他这样认识绝对不是偶然的。相信,那一次他也不见得就只改了肖复兴一篇作文,经他手的文章,估计他都会如此像动手术一样修改的。

好的修改,是得体的着装,是精致的化妆,还是入味的熬汤。

改和不改、改得好和改得差,其中距离怕是比神十飞得还远。

亲爱的老师、家长,想让孩子作文飞起来吗?

赶紧去学习怎样修改作文吧。

从小到大,我没学过写作文。不光是我,很多人都没学过。可是好像没妨碍这些没写过写作的人(也包括我)今天靠文字吃饭。

小学三年级,第一次写作文,写一个自己喜爱的动物。老师布置完题目就去办公室喝茶了,剩下一帮泥猴子你瞪我我瞪你,都傻了。课文带字的没学几篇,课外书又从来没读过,哪里知道啥叫作文。

有个小胖子,外婆家是我们村,开学刚转来。鬼鬼祟祟从书包里摸出一本缺边少皮的书,悄悄踅摸过来,偷声说,不会写吧,木事,这是本作文书,俺借你看看。哼,我可是班上学习最好的,怎么会偷看……嗯,拿来我检查下。我伸出了矜持的小黑手。

我没原封不动的抄。作文本上名字还是我的。抄作者名字这种低级错误不能犯。说来也怪,这可能是我写字生涯中唯一抄袭的,所以内容记得清清楚楚——什么猫的眼睛在黑夜里发出亮光、走路一点声音也没有是有肉垫等——我养过好几只猫,这些背后的道理还真不知道。

老师批评我。叹口气,皱着眉,说,哎,这篇作文要是你自己写的就好了。

从此,我就怕写作文了。

非常怕,每次写,就好像跟作文本有不共戴天之仇,恨不得看出个窟窿来。

上初中,教我们的是高中刚毕业的李老师,好像是全校男同学的偶像,篮球、乒乓球都玩得很漂亮。也不太教作文怎么写,只是在写了后要大家分组,先在组里轮流读自己的作文,选出两篇,最后在班里读。那次是写自己的亲人,我写的是父亲带着自己去地里给牛割草的事,发咸的汗水、衣服上的盐碱渍、黏成一绺绺的头发、混合着青草和热气的味道——到现在也还记得清那感觉、那场景。

我被选中在班上读了。

也许李老师表扬了,也许没表扬。这不重要了。关键是全班60多个人都在聚精会神地听我读,这种读给别人听的感觉真好。

我喜欢上了写作文。

我试着以一个男性青蛙为主人公写一系列的青蛙历险记,得意于同学传阅的神态和那几句玩笑式的好评。我试着在一个印着香港歌星的皮封面本上写酸溜溜的散文,偶尔自我欣赏,内心颇为自得。甚至想,鲁迅、老舍算什么呀,要写那么多文章来教育人,总有一天,我写一篇文章就说尽天下道理。

现在明白,除了老子达到了这个要求外,别人都离这要求远着呢。只是,我那时并不觉得这事不靠谱。写作,让我雄心万丈、谁都不在话下。村里那个小痞子大刘不算。

从怕写作文,到爱写作文,距离有多远?

一个表现的平台、一个表扬的机会就够了。

怎样让学生把作文写得具体生动

怎样让学生把作文写得具体生动 作者:代文韬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把握好各年级的教学目标,按大纲规定进行作文教学。《大纲》要求低年级: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写下来,不拘形式,自己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大纲》要求中、高年级:写简单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以及写读书笔记、书信等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其次,作文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留心生活,感悟生活,认识事物,培养丰富的想象力,而且要转变观念打破以往陈旧单一的作文教学模式,努力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作文不感到厌烦,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自主自愿的写作。经过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教学生把作文写具体: 一、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物、事 为了让学生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要求学生把课外看到的、听到的以及感受到的记录下来,写成观察日记。 观察人物时要提醒学生,不光注重他的五官衣着,更要留心他的神态、动作、语言,他说了哪些话,做了哪些事,他为什么要这样说?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这样说和做的时候,表情有什么变化?你对他的所做有什么看法? 观察事物要抓住它的特征。如:“花”,抓住它开放时的不同姿态,以及它们的颜色和气味等。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定时抽查学生的观察日记本,对其中写得生动、具体的片段,适当进行点评。 二、指导学生描写细节 “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写作时抓住“细节”才能使人物生动形象的再现。描述“细节”时教师要作具体安排、细微引导。 例如;一天早晨我从讲台上走下去,把教室的日光灯关掉了,我就让学生观察这个细节然后口述。当提问时第一个学生回答,“老师把灯了。”对他的回答我表示肯定。然后指出这句话不够具体,没有把老师的动作、神态以及灯灭后的情景表达清楚。接着我又做了一次示范.这次同学观察到的内容就丰富了。描述起来也就具体得多了。有的学生把老师开灯时的神态、动作描述出来不算还把日光灯是怎样灭的以及灯灭后教室里的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如:“老师笑眯眯地走下讲台,慢步来到开关前,伸出手轻轻地按了一下开关,只听‘嗒’的一声,日光灯灭了,顿时教室里比以前昏暗了许多。”这样学生就把要描述的内容生动具体地写下来了。 三、经常进行扩句练习

把作文写生动的三种方法

把作文写生动的三种方法一、修辞手法。 比喻的作用在于用具体的和大家熟悉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 的和大家陌生的事物,使描写的事物变得生动而具体。如朱自清大师的《春》,仅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三个比喻就把春雨细、密、轻盈的形象描绘得十分生动。 拟人的作用在于让所写之物更有生活气息,生命气息,可爱可感!有位同学用这样的文字来描写“月全食”:“月亮和太阳在捉迷藏,月亮悄悄地躲进地球背面的黑影里,太阳睁大眼睛找呀……”你看,写得多妙!一种天文现象,通过拟人手法表现出来,多形象呀! 夸张,这种修辞手法能表达强烈的感情,突出来某一事物的某个特征。如“大虫见掀它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响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就是把老虎的凶猛扩大夸张了,让人对老虎的形象过目不忘。 排比,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她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个排比句把漓江的水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 当然,这几种修辞手法能同时应用,生动地效果会更明显了。如上面所举的这句,排比加比喻。

二、语言风趣、幽默。 幽默是一种智慧,文章中用上幽默会让人在捧腹同时感受到您得智慧才气。如一位同学介绍自己写的字:“我的字就和我的形象一样,‘眼睛’大,‘鼻子’塌,‘嘴巴’小,用两个字概括,就是‘难看’。”这比写“我的字难看极了”要生动得多。又如一位同学介绍自己的爸爸:“爸爸在家号称‘家庭妇男’,你别笑,给爸爸这顶帽子再适合不过了。”这比直接写“爸爸在家总干家务”更生动。 三、运用生活中常用的歇后语、谚语、成语、格言等。 如一位同学写《我们的班长》,开头是“提起我们班的好班长,真是钢珠掉进铜盆里——当当响”,一句歇后语,开门见山,引人入胜,读起来也琅琅上口。再看一位同学的《自我介绍》:“我叫施亚冬,一听名字就知道是个‘黄毛丫头’。唉,你可别小看我,虽然我才12岁半,但担任少先队大队长已有两年了。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我当大队长的第一天,就让那些‘野小子’饱了‘眼福’。”这段话中,运用“黄毛丫头”、“野小子”等生活中的口语,把人物形象勾画得十分鲜活,让读者如见其人。 想帮作文困难户摘帽的家长和老师快来学几招 技巧一:写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写外貌? 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句子:“××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 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如果你试着让他们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写上段文字的同 学经蒋老师指导后修改如下:“××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高

把作文写生动的三种方法

把作文写生动的三种方 法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把作文写生动的三种方法一、修辞手法。 比喻的作用在于用具体的和大家熟悉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和大家陌生的事物,使描写的事物变得生动而具体。如朱自清大师的《春》,仅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三个比喻就把春雨细、密、轻盈的形象描绘得十分生动。 拟人的作用在于让所写之物更有生活气息,生命气息,可爱可感!有位同学用这样的文字来描写“月全食”:“月亮和太阳在捉迷藏,月亮悄悄地躲进地球背面的黑影里,太阳睁大眼睛找呀……”你看,写得多妙!一种天文现象,通过拟人手法表现出来,多形象呀! 夸张,这种修辞手法能表达强烈的感情,突出来某一事物的某个特征。如“大虫见掀它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响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就是把老虎的凶猛扩大夸张了,让人对老虎的形象过目不忘。 排比,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她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个排比句把漓江的水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 当然,这几种修辞手法能同时应用,生动地效果会更明显了。如上面所举的这句,排比加比喻。 二、语言风趣、幽默。 幽默是一种智慧,文章中用上幽默会让人在捧腹同时感受到您得智慧才气。如一位同学介绍自己写的字:“我的字就和我的形象一样,‘眼睛’大,‘鼻子’塌,‘嘴巴’小,用两个字概括,就是‘难看’。”这比写“我的字难看极了”

要生动得多。又如一位同学介绍自己的爸爸:“爸爸在家号称‘家庭妇男’,你别笑,给爸爸这顶帽子再适合不过了。”这比直接写“爸爸在家总干家务”更生动。 三、运用生活中常用的歇后语、谚语、成语、格言等。 如一位同学写《我们的班长》,开头是“提起我们班的好班长,真是钢珠掉进铜盆里——当当响”,一句歇后语,开门见山,引人入胜,读起来也琅琅上口。再看一位同学的《自我介绍》:“我叫施亚冬,一听名字就知道是个‘黄毛丫头’。唉,你可别小看我,虽然我才12岁半,但担任少先队大队长已有两年了。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我当大队长的第一天,就让那些‘野小子’饱了 ‘眼福’。”这段话中,运用“黄毛丫头”、“野小子”等生活中的口语,把人物形象勾画得十分鲜活,让读者如见其人。 想帮作文困难户摘帽的家长和老师快来学几招 技巧一:写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写外貌 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句子:“××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如果你试着让他们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写上段文字的同学经蒋老师指导后修改如下:“××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是不是读起来舒服多了同样,在描写动物外貌时也可以用到这个方法,如:毛黄白相间,耳

小学生如何把作文写得生动具体

如何让低年级孩子把作文写具体生动 2015-05-29 钟文博小学好教师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写好作文,首先必须让同学们建立两个仓库:一是写作素材仓库,二是语言材料仓库。同学们只要持之以恒地积累,就不会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 写作素材仓库的建立,要靠平时的观察积累,所以同学们每天坚持写观察日记、阅读笔记,把自己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思考的随时记录下来,时间一长,自然是“仓库满满”。有空闲时拿出来一读,加强记记忆,以便日后写作需要时能很快找出来。如果读的时候文思有所触发,不可以随手写下来,或片断,或文章。语言材料的仓库也要时时“进货”,每天摘抄词语、格言、警句、优美句段等。同学们可以定期交流,谈体会,谈收获。同时还应从生活中,从人们的口头语言中吸收生动有趣的词汇,特别是富有时代感的词汇,久而久之,语言就会丰富起来,写作能力就会随之提高。 一、问题提示法 首先引导孩子根据图画或作文题目,提出若干个相关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就等于找到了“写话”的内容,然后将内容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写作思路。为了让孩子有个样板可模仿,我按人、事、景、物四类文章分别编写了“问题提纲”,供孩子参考,让孩子在仿照中学会创新,能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使“写话”的内容丰富起来。 例:《我的妈妈》 (1)她是谁?(2)她长得怎样?(3)她干什么工作?(4)她最关心的是谁?(5)你喜欢她吗? 《课间十分钟》 (1)这是什么时间?(2)在什么地方?(3)有些什么人?(4)他们在干什么?(5)他们的心情怎样? 《秋天的校园》 (1)这是什么时候地方?(2)这是什么季节?(3)有哪些景物?(4)景物发生了什么变化?(5)你看到这景色有什么感受? 《爱吃的水果》 (1)它是什么样的?(2)它的颜色是怎样的?(3)它的味道怎样?(4)它对人们有什么作用?(5)你喜欢它吗? 但这种方法有个弊端,孩子也许只会简单地对答,形成一些散装的零件,写出的话呆板、单一,缺乏连贯性和条理性。于是我又采用了下面一个方法。 二、词语联接法 为了让孩子说起话来有条有理,写起话来具有连贯性,我常根据“写话”内容适当提供一些联接词,如:“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有的——有的——还有的——”,“有时——有时——”等等。孩子可选择合适的联接词,将单个的“零件”串起来,很自然地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的“话”说起来才通顺,读起来才合理。 三、语句扩充法 只搭好骨架,而没有丰富的语言材料作血肉,读起来就会涩涩的不生动。如何引导孩子将“话”中的重点句子写得更详细更具体更有文采呢?我运用“语句扩

小学生如何把作文内容写具体

写具体(不等号)字数多 抓特点 【故事城堡】 “胸有成竹”的来历 把内容写具体魔法之一 ——学会观察

我有作文的材料,可就是写不具体,内容空洞,写来写去就几句话,怎么办? 例如:我告诉妈妈我得奖了,妈妈很高兴。 把内容写具体魔法之二——学会提问 学会围绕一个中心提出一连串“为什么?”“怎么样?”“后来又怎么样?”以及“怎样说?说什么?怎样做?做什么?怎样想?想什么?有什么样的表现?”等问题,同时把这些问题按“先后顺序”排列起来。 提问:⑴我什么时候在哪儿告诉的妈妈我得奖了? ⑵我怎么对妈妈说的? ⑶我的神态语气如何? ⑷妈妈高兴的表现? ⑸妈妈对我说了什么? ⑹我的感受如何?

晚上,我回到家里,一进门我就高兴地对妈妈喊:“妈,我得奖了!”正在拖地的妈妈抬起头喜出望外地说:“真的吗?!”话语中透漏出兴奋与惊喜。妈妈立马放下手里的拖把,走过来,眉梢飞扬,眼角含笑,脸庞舒展得像盛的花朵,迫不及待地说:“好孩子,你真棒。快拿给我看看!”妈妈的声音很甜美,像铜铃摇在我的耳边,也像小河的流水丁冬作响。妈妈的话是对我莫大的鼓励,就像温暖的春风吹进了我的心田,使我更加幸福,更加快乐。 老师生气了。

他50多岁了。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他战战兢兢取下眼镜,用衣服的下摆随手擦了擦镜片。“嗯嗯……”他刚要讲话,忽然想起了什么,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了找,又匆匆往口袋里掏了掏,掏出了一盒火柴,这才放心地又“嗯嗯”两声,站直身子,用特别响亮的声音说:“现在开始看老师做实验!” 提示:⑴老师为什么生气? ⑵老师生气时的神态、动作和语言? ⑶当时周围的环境? ⑷同学们的表情? ⑸我的心理活动? 把内容写具体魔法之三——学会描写 一、写人: 1.外貌描写 2.语言描写 3.心理描写 4.动作描写

如何让孩子把作文写具体生动

如何让孩子把作文写具体生动?(强烈推荐的好文章)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写好作文,首先必须让同学们建立两个 仓库:一是写作素材仓库,二是语言材料仓库。同学们只要持之以恒地积累,就不会 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 写作素材仓库的建立,要靠平时的观察积累,所以同学们每天坚持写观察日 记、阅读笔记,把自己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思考的随时记录下来,时间一长,自 然是“仓库满满”。有空闲时拿出来一读,加强记记忆,以便日后写作需要时能很快 找出来。如果读的时候文思有所触发,不可以随手写下来,或片断,或文章。 语言材料的仓库也要时时“进货”,每天摘抄词语、格言、警句、优美句段 等。同学们可以定期交流,谈体会,谈收获。同时还应从生活中,从人们的口头语言 中吸收生动有趣的词汇,特别是富有时代感的词汇,久而久之,语言就会丰富起来,写 作能力就会随之提高。 一、问题提示法 首先引导孩子根据图画或作文题目,提出若干个相关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 就等于找到了“写话”的内容,然后将内容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整体 的写作思路。为了让孩子有个样板可模仿,我按人、事、景、物四类文章分别编写 了“问题提纲”,供孩子参考,让孩子在仿照中学会创新,能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使 “写话”的内容丰富起来。 例:《我的妈妈》 (1)她是谁?(2)她长得怎样?(3)她干什么工作?(4)她最关心的是谁?(5)你喜欢 她吗? 《课间十分钟》

(1)这是什么时间?(2)在什么地方?(3)有些什么人?(4)他们在干什么?(5)他们的心情怎样? 《秋天的校园》 (1)这是什么时候地方?(2)这是什么季节?(3)有哪些景物?(4)景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5)你看到这景色有什么感受? 《爱吃的水果》 (1)它是什么样的?(2)它的颜色是怎样的?(3)它的味道怎样?(4)它对人们有什么作用?(5)你喜欢它吗? 但这种方法有个弊端,孩子也许只会简单地对答,形成一些散装的零件,写出的话呆板、单一,缺乏连贯性和条理性。于是作者又采用了下面一个方法。 二、词语联接法 为了让孩子说起话来有条有理,写起话来具有连贯性,我常根据“写话”内容适当提供一些联接词,如:“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有的——有的——还有的——”,“有时——有时——”等等。孩子可选择合适的联接词,将单个的“零件”串起来,很自然地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的“话”说起来才通顺,读起来才合理。 三、语句扩充法 只搭好骨架,而没有丰富的语言材料作血肉,读起来就会涩涩的不生动。如何引导孩子将“话”中的重点句子写得更详细更具体更有文采呢?我运用“语句扩充法”逐步让孩子在分析和思考中把“话”写得更丰满些。

怎样把动物写得具体生动

怎样把习作写得具体生动 具体生动是习作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所在。文章是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来感染读者的。那么,怎样才能写得具体生动呢? 一、用总分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例如:喜鹊的羽毛大部分黑而带绿,只是背和腹部有白色羽毛,显得朴素洁净。喜鹊的体态轻盈,优美,鸣声清脆响亮,使人有喜悦的感觉。不论是在萧瑟秋风的树下,还是在冬天野外的路旁,喜鹊迎面飞来,生机勃勃,欢欣活跃,令人感到振奋。因而,喜鹊受到人们的喜爱。(《喜鹊》)作者先从喜鹊的羽毛、体态、鸣声、飞翔四个方面具体描述喜鹊的可爱;再总述喜鹊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例如: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翠鸟》)这里,作者通过三个生动形象的比喻,不仅突出了翠鸟外形鲜艳美丽的特点,而且还赋予了翠鸟一种人性的美。 三、用举例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例如: 松鼠喜欢在树林里跳来跳去十分机灵。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树干,它们就躲在树枝底下,或者连蹦带跳地逃到别的树枝上去。(《松鼠》)松鼠十分机灵,究竟机灵到什么程度?作者用人们触动树枝后,松鼠怎样反应这一事例具体说明。 四、用描摹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例如: 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珠花,雪白;有……这比那大泉还更有趣。(《趵突泉》)这里作者描摹了小泉的各种不同形态。具体写出了“小泉比大泉更有趣”的特点。 五、用比较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例如: 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太阳》)这里,作者通过有太阳和没有太阳这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具体写出了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六、用数据说明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例如: 其实还有比象大的动物,那就是鲸。最大的鲸有三十二万多斤重,最小的也有四五千斤。我国捕获过一头八万多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有十几头肥猪那么重。(《鲸》)这里,作者通过鲸的重量、身长等数据,具体准确地突出了鲸的巨大。 除了前面所讲的方法外,为了使文章具体生动,我们还应注意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只有观察细致,才能把观察的景物具体生动地表述出来。

如何让孩子把作文写得具体生动

如何让孩子把作文写得具体生动?教你五个好方法 写作素材仓库的建立,要靠平时的观察积累,所以同学们要每天坚持写观察日记、阅读笔记,把自己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思考的随时记录下来,时间一长,自然是“仓库满满”。久而久之,语言就会丰富起来,写作能力就会随之提高。 问题提示法 首先引导孩子根据图画或作文题目,提出若干个相关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就等于找到了“写话”的内容,然后将内容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写作思路。为了让孩子有个样板可模仿,我按人、事、景、物四类文章分别编写了“问题提纲”,供孩子参考,让孩子在仿照中学会创新,能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使“写话”的内容丰富起来。 例:《我的妈妈》 (1)她是谁?(2)她长得怎样?(3)她干什么工作?(4)她最关心的是谁?(5)你喜欢她吗? 但这种方法有个弊端,孩子也许只会简单地对答,形成一些散装的零件,写出的话呆板、单一,缺乏连贯性和条理性。于是我又采用了下面一个方法。 词语连接法 为了让孩子说起话来有条有理,写起话来具有连贯性,我常根据“写话”内容适当提供一些连接词,如:“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有的——有的——还有的——”,“有时——有时——”等等。孩子可选择合适的词,将单个的“零件”串起来,很自然地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的“话”说起来才通顺,读起来才合理。 语句扩充法 只搭好骨架,没有丰富的语言材料做血肉,读起来就会涩涩的、不生动。如何引导孩子将“话”中的重点句子写得更详细、更具体、更有文采呢?我运用“语句扩充法”逐步让孩子在分析和思考中把“话”写得更丰满些。 例如:孩子写《小闹钟》有关作用只写了一句话“它每天六点半钟叫我起床。”针对这句话,我提出这样的问题: (1)六点半是清早还是傍晚呢? (2)它用怎样的声音叫你呢? (3)它为什么这么早就叫你起床? (4)把它当成会说话的小伙伴,它会怎样说呢? 孩子经过一番苦思冥想,终于扩充写成一段话:每天清早,一到六点半钟,“铃——”小闹钟就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好像在说:“喂,快起来,快起来,早起身体好,上学不迟到。”词句积累法 要使文章写得优美还需要好词好句的点缀,而且“语句扩充法”最重要的是扩充一些精妙的词语和生动的句子。这对于刚上学不足一年识字量不多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个难题。因为这一阶段的孩子认识水平、认知能力以及生活阅历非常有限。做家长的应充分利用家庭空间给孩子创造一个积累和运用好词好句的良好环境。 01.卡片积累 为了让孩子能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积累,我准备了许多个小档案袋,分别配上名称,如颜色、味道、形状。每当他学完一篇新的课文或在阅读课外书籍时,我总是指导他收集较好的词语并制作成卡片分别装入相应的袋子中。这样既能让孩子在制作中学会识词写词,又能够让孩子了解词的类别,并学会应用在生活、学习中。 如“颜色”的档案袋里就收集了:白里透红、白嫩嫩、黄灿灿、红彤彤、洁白、碧绿、瓦蓝、绿油油、黑乎乎等等词语卡片; “味道”袋里有:香喷喷、甜滋滋、香甜可口、清凉酸甜、又苦又涩等等词语卡片; “形状”袋里有:尖尖的、弯弯的、圆滚滚、细长、椭圆等等词语卡片。

说明文作文:怎样把习作写得具体生动

说明文作文:怎样把习作写得具体生动 导读:怎样把习作写得具体生动 具体生动是习作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所在。文章是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来感染读者的。那么,怎样才能写得具体生动呢? 一、用总分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例如:喜鹊的羽毛大部分黑而带绿,只是背和腹部有白色羽毛,显得朴素洁净。喜鹊的体态轻盈,优美,鸣声清脆响亮,使人有喜悦的感觉。不论是在萧瑟秋风的树下,还是在冬天野外的路旁,喜鹊迎面飞来,生机勃勃,欢欣活跃,令人感到振奋。因而,喜鹊受到人们的喜爱。(《喜鹊》)作者先从喜鹊的羽毛、体态、鸣声、飞翔四个方面具体描述喜鹊的可爱;再总述喜鹊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例如: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翠鸟》)这里,作者通过三个生动形象的比喻,不仅突出了翠鸟外形鲜艳美丽的特点,而且还赋予了翠鸟一种人性的美。 三、用举例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例如: 松鼠喜欢在树林里跳来跳去十分机灵。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树干,

它们就躲在树枝底下,或者连蹦带跳地逃到别的树枝上去。(《松鼠》)松鼠十分机灵,究竟机灵到什么程度?作者用人们触动树枝后,松鼠怎样反应这一事例具体说明。 四、用描摹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例如: 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珠花,雪白;有……这比那大泉还更有趣。(《趵突泉》)这里作者描摹了小泉的各种不同形态。具体写出了“小泉比大泉更有趣”的特点。 五、用比较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例如: 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太阳》)这里,作者通过有太阳和没有太阳这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具体写出了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六、用数据说明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例如: 其实还有比象大的动物,那就是鲸。最大的鲸有三十二万多斤重,

把作文写生动的三种方法

这个道理一定要讲出来吗? 王域橙同学原文的结尾,讲了一个道理。其实,我并不反对讲道理。但是在修改时,我们可以在心里问自己:这个道理一定要讲出来吗?第一,可讲可不讲的,那就不讲。读者也不傻,只要你事例讲具体了,很多道理他自己能读出来的。第二,道理有点牵强,有点生硬的,一定不讲。 王域橙同学和爸爸修磁带的事,很有趣,很好玩。有时候一篇文章让人觉得有趣、好玩就够了,你硬生生讲一个道理,硬生生和耐心、冷静、认真联系起来也没有必要。 同学们,改文章,不要慌忙,要慢慢的来。想了又想,改了再改!这是工夫,工夫胜于灵感。 这篇我还是只举例子,不多说别的话。这个例子是张祖庆的。看他怎么改作文。 原文:

卖报歌 盛泽雨 2元4角,在平常生活中对有些人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既不能买一瓶好的饮料,也不能用它到街上买美味的点心吃,顶多只能买两瓶水。可这2元4角,对我来说却是不同寻常的,因为那是我第一次靠自己的双手赚来的钱。 国庆长假的一天,我突然想到老师在假期前布置的一个作业: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便对爸爸说了。爸爸说:“可以去卖报纸啊,不过首先要选好地址。”我觉得对,便开始思考起来。想了一会儿,我对爸爸说:“有了,可以去车站,因为那儿人多,而且有些人也坐在座位上等 一酸,眼泪不由得掉了下来。我在心里抱怨着:卖报纸也太难了吧,这个臭地方才卖了两份报纸,我看,如果想在这儿卖掉十二份报纸,得卖到晚上了吧!于是,我对爸爸说:“我……们换……个地方……吧。”爸爸同意了。 在等车的时候,爸爸安慰我说:“我们来的目的主要是锻炼你的胆识,培养你克服困难的精神。走,我们上车。” 上了车,我们来到了人民医院的街道附近。一路走过去,没想到竟然卖了好几份报纸,我信息十足地沿着街道问过去。此时我似乎被某种力量激活了,越来越有干劲,心仿佛也敞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虽然途中我遇到了不少拒绝我的人,但是,我仍然坚持不懈地一直卖到了人

如何让孩子把作文写具体生动

如何让孩子把作文写具体生动? 1问题提示法 首先引导孩子根据图画或作文题目,提出若干个相关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就等于找到了“写话”的内容,然后将内容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写作思路。为了让孩子有个样板可模仿,我按人、事、景、物四类文章分别编写了“问题提纲”,供孩子参考,让孩子在仿照中学会创新,能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使“写话”的内容丰富起来。 例:《我的妈妈》 (1)她是谁?(2)她长得怎样?(3)她干什么工作?(4)她最关心的是谁?(5)你喜欢她吗? 《课间十分钟》 (1)这是什么时间?(2)在什么地方?(3)有些什么人?(4)他们在干什么?(5)他们的心情怎样? 《秋天的校园》 (1)这是什么时候地方?(2)这是什么季节?(3)有哪些景物?(4)景物发生了什么变化?(5)你看到这景色有什么感受? 《爱吃的水果》 (1)它是什么样的?(2)它的颜色是怎样的?(3)它的味道怎样?(4)它对人们有什么作用?(5)你喜欢它吗? 但这种方法有个弊端,孩子也许只会简单地对答,形成一些散装的零件,写出的话呆板、单一,缺乏连贯性和条理性。于是我又采用了下面一个方法。

2词语联接法 为了让孩子说起话来有条有理,写起话来具有连贯性,我常根据“写话”内容适当提供一些联接词,如:“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有的——有的——还有的——”,“有时——有时——”等等。孩子可选择合适的联接词,将单个的“零件”串起来,很自然地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的“话”说起来才通顺,读起来才合理。 3语句扩充法 只搭好骨架,而没有丰富的语言材料作血肉,读起来就会涩涩的不生动。如何引导孩子将“话”中的重点句子写得更详细更具体更有文采呢?我运用“语句扩充法”逐步让孩子在分析和思考中把“话”写得更丰满些。 例如:孩子写《小闹钟》有关作用只写了一句话“它每天六点半钟叫我起床。”针对这句话,我向儿子提出这样的问题:(1)六点半是清早还是傍晚呢?(2)它用怎样的声音叫你呢?(3)它为什么这么早就叫你起床?(4)把它当成会说话的小伙伴,它会怎样说呢? 儿子经过一番苦思冥想,终于扩充写成一段话:每天清早,一到六点半钟,“铃——”小闹钟就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好像在说:“喂,快起来,快起来,早起身体好,上学不迟到。” 4词句积累法 要使文章写得优美还需要好词好句的点缀,而且“语句扩充法”最重要的是扩充一些精妙的词语和生动的句子。这对于刚上学不足一年识字量不多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个难题。因为这一阶段的孩子认识水平、认知能力以及生活阅历非常有

如何让低年级孩子把作文写具体生动

如何让低年级孩子把作文写具体生动?(超实用建议)写作素材仓库的建立,要靠平时的观察积累,所以同学们每天坚持写观察日记、阅读笔记,把自己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随时记录下来,时间一长,自然是“仓 库满满”。有空闲时拿出来一读,加强记忆,以便日后写作需要时能很快找出来。 语言材料的仓库也要时时“进货”,每天摘抄词语、格言、警句、优美句段等。 同时还应从生活中,从人们的口头语言中吸收生动有趣的词汇,特别是富有时代 感的词汇,久而久之,语言就会丰富起来,写作能力就会随之提高。 一、问题提示法 首先引导孩子根据图画或作文题目,提出若干个相关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就等于找到了“写话”的内容,然后将内容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就形成了一个 整体的写作思路。为了让孩子有个样板可模仿,我按人、事、景、物四类文章分 别编写了“问题提纲”,供孩子参考,让孩子在仿照中学会创新,能提出更多更 好的问题,使“写话”的内容丰富起来。 例: 《我的妈妈》 (1)她是谁? (2)她长得怎样? (3)她干什么工作? (4)她最关心的是谁? (5)你喜欢她吗? 《课间十分钟》 (1)这是什么时间? (2)在什么地方? (3)有些什么人? (4)他们在干什么? (5)他们的心情怎样? 《秋天的校园》 (1)这是什么时候地方? (2)这是什么季节? (3)有哪些景物? (4)景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5)你看到这景色有什么感受? 《爱吃的水果》 (1)它是什么样的? (2)它的颜色是怎样的? (3)它的味道怎样?

(4)它对人们有什么作用? (5)你喜欢它吗? 但这种方法有个弊端,孩子也许只会简单地对答,形成一些散装的零件,写出的话呆板、单一,缺乏连贯性和条理性。于是我又采用了下面一个方法。 二、词语联接法 为了让孩子说起话来有条有理,写起话来具有连贯性,我常根据“写话”内容适当提供一些联接词, 如:“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有的——有的——还有的——”,“有时——有时——”等等。孩子可选择合适的联接词,将单个的“零件”串起来,很自然地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的“话”说起来才通顺,读起来才合理。 三、语句扩充法 只搭好骨架,而没有丰富的语言材料作血肉,读起来就会涩涩的不生动。如何引导孩子将“话”中的重点句子写得更详细更具体更有文采呢?我运用“语句扩 充法”逐步让孩子在分析和思考中把“话”写得更丰满些。 例如:孩子写《小闹钟》有关作用只写了一句话“它每天六点半钟叫我起床。”针对这句话,我向儿子提出这样的问题:(1)六点半是清早还是傍晚呢?(2)它用怎样的声音叫你呢?(3)它为什么这么早就叫你起床?(4)把它当成会说话的小伙伴,它会怎样说呢? 儿子经过一番苦思冥想,终于扩充写成一段话:每天清早,一到六点半钟,“铃——”小闹钟就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好像在说:“喂,快起来,快起来,早起身体好,上学不迟到。” 四、词句积累法 要使文章写得优美还需要好词好句的点缀,而且“语句扩充法”最重要的是扩充一些精妙的词语和生动的句子。这对于识字量不多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个难题。因为这一阶段的孩子认识水平、认知能力以及生活阅历非常有限。做家长的应充分利用家庭空间给孩子创造一个积累和运用好词好句的良好环境。 1.卡片积累 为了让孩子能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积累,我准备了许多个小档案袋,分别配上名称,如颜色、味道、形状。每当他学完一篇新的课文或在阅读课外书籍时,我总是指导他收集较好的词语并制作成卡片分别装入相应的袋子中。这样既能让孩子在制作中学会识词写词,又能够让孩子了解词的类别,并学会应用在生活、学习中。 如“颜色”的档案袋里就收集了:白里透红、白嫩嫩、黄灿灿、红彤彤、洁白、碧绿、瓦蓝、绿油油、黑乎乎等等词语卡片;“味道”袋里有:香喷喷、甜滋滋、香甜可口、清凉酸甜、又苦又涩等等词语卡片;“形状”袋里有:尖尖的、弯弯的、圆滚滚、细长、椭圆等等词语卡片。有时吃水果,我就会让孩子自己去找出能表示这种水果的特点的词语卡片,拿出来认一认,读一读,并试着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或几句话,再将这几句话连成一段话写成日记。

怎样把句子写得生动具体

怎样把句子写具体生动 总体思路: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是起步阶段,不能一下子就要求学生写出完整的作文,更不可能只是通过写法训练(比如列题纲,审题,范文引导)就能写出好的文章。只 有通过扎扎实实的基本功训练,才能一步步地走向成功。再加上一二年级几乎没 有正式训练过,所以,要从句子入手,先把句子写好,再写好段落,然后再写好 一整篇文章。 别外,训练还要注意分散。不能指望几堂作文指导课就能让学生写出优美的文章, 还要把训练分散到平时的教学之中,通过领悟、欣赏、积累、观察等训练,把学 生的作文基础打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 作文指导课:怎样把句子写具体生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生动具体;什么的样句子才是生动的句子,什么样的句子是具体的句子。2、通过练习,进一步领会把句子写生动具体的方法; (本节课,具体要求能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方法把句子写清楚;并且明白,要 把句子写具体,还要学会仔细的观察,找准特点才行,至于想像,感受,是以后 训练的内容。) 教学过程:1导入, 你们想写出好文章吗? 文章是由一段一段组成的,段是由一句一句写成的,所以,把句子写好,是写好 文章的基本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把句子写得具体而生动。 2领会句子的具体与生动。 (一)出示句子 ⑴秋天,银杏树的叶子黄了。 ⑵秋天,把黄色给了银杏树。 ⑶秋天,把黄色给了争杏树,黄色的叶子,就像一把把的小扇子。⑷秋天,把黄色给了争杏树,黄色的叶子,就像一把把的小扇子,它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二)比较领会 ①第一句和第二句比较,写出了银杏树的哪个特点?(颜色) ②这两句哪一句优美?(这就是生动。) 板书:生动就是句子写得优美。 ③第二句再和第三句比较,哪一句更优美?对极了,是第三句,那么, 这一句怎么就比第二句优美了?(学生能答出用了比喻句) 小结板书:可见,用比喻句,夸张句,可以把句子写得更优美啊! 再举几个夸张句,让学生俯修辞手法的运用对句子的作用。(比如:看他的 脸,黑得比炭都黑。) ④再想想,第三句,除了写出了叶子产颜色外,还写出了叶子的什么? (形状),对啊,他把叶子的形状也写出来了,这就是具体, 板书:具体就是能写出事物或人更多的特点。 ⑤再看看第四句和第三句,又写出了叶子那一方面?(叶子被风吹动时 的样子。)这就是更加具体了。而且还把叶子当人来写,这就是另种手 法,拟人。 小结,可见,要把句子写得具体生动,就要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方法,

【精编版】作文:把内容写具体

把内容写具体 一、片段训练要求要求: 写一个片段,把内容写具体。 具体要求如下两点: 1、写一个片段 2、把内容写具体。 二、关键词点击 这次片段训练的关键词是“具体”,即要把作文重要的内容写详细,让读者看了如见其形,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三、主题交流: 很多孩子怕写作文,一开始写作文就头疼,总觉得没内容可写,绞尽脑汁七拼八凑写出来的作文内容空洞笼统,不知所云,不能打动人心。作文怎样才能打动人心呢?那就是要把主要内容写具体,写详细了,使读者读了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写出真情实感。 四、写作方法大爆破 怎样才能克服写得空洞、笼统的毛病,把作文写得具体生动呢? 1、把一句简单的话写具体。 例如:我看见了一只狼狗。 这是完整的一句话,但不具体。如何把它写具体呢?我们可以多问“哪里”“怎样”或“什么”“怎么样”等这样的词。如,我在哪里看见了一条狼狗?这是一条怎样的狼狗?(说说它的外形特点,动作、神态、声音)你见到它害怕吗?(说说自己见到它时的心情)怕成怎样了?后来你是怎么逃脱它的?(说说狗怎么追你,你是怎么跑的)这样,我们就把这句话写具体了。一句简单的话,我们可以加上表示时间、地点、数量、形状、颜色等词,就把这句话写具体了,如果加上的词是形象化、有感情的,句子就不但具体,而且生动、优美 2、把一句复杂的话写具体 有时,一个意思比较复杂,要用几个句子才能写清楚。比如写“谁干了什么”,干的过程是分几步完成的,这时我们就要按时间的先后,用问“怎样”的方法,

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 如“我挤上了车,车上的人特别多。”这句话是由两句话组成的。我们可以把它分解成几个过程:我要去哪儿?等车的人多不多?等车的心情怎样?车来了,人们有什么样的表现?你是怎样挤上车的?车上的人多得怎样?在车上你感受怎样?之后呢?谁给你让座?你心情怎样?把这些过程写具体,就给人如临其境的感觉, 3、把一段简单的话写具体。 有时,有的写作文很空洞,没有内容,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多问几个“怎样”“怎么想”或“怎么做”的方法来扩展情节。例如,有些同学常了一段这样的话:“有一次,我在教室里做作业。做着,做着,遇到了一道难题。我做不下去了,这时我的同桌就耐心地帮助我。最后,我把那道难题做出来了。”这段话内容太简单,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怎么办呢?其实,只要我们多问几个“怎样”或“什么”,就可以把内容写具体了。如:“我”碰到一道怎样的难题?“我”是怎样对待这道难题的?难题做不出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同桌是怎样帮助“我”的?他对“我”是怎样说,又是怎样耐心指导的?“我”是怎样开窍的“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自问,可以唤起作者对当时生活情景的回忆。从而在脑海中呈现出一副具体生动的画面: 当我做到第三道应用题时,我想了很久,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做,我把题目看了一遍又一遍,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推敲,可不知怎的,脑子像打了个结似的,一点也不开窍。眼看天色一点点暗下来,我心里急得火烧火燎,这么晚回去,妈妈又要追根问底了。唉!这时,同学王英见我对着本子发楞,就走过来关心地问:“你哪道题不会做?”我指着那道令人讨厌的难题,无可奈何地说:“喏!”她仔细地看了那道题目,默默地想里一会儿,然后轻轻地问我:“这道题目要求我们什么?”我望着她的脸,摇了摇头。她指着题目最后一行字提醒我:“你看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看着她指的地方仔细想了想,忽然明白过来,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要求张家彬街道每户储蓄多少元。”“对啊”她语气也兴奋起来:“那么要求平均数,只要……”“拿总数除以户数。”我不等她说出来就抢先回答。她笑着点点头:“对,那你看这道题还难吗?” 经她这样一启发,我完全明白了,高兴地拿起笔,“刷刷刷”地做了起来…

把作文作品写生动的三种方法

把作文写生动的三种方法 一、修辞手法。 比喻的作用在于用具体的和大家熟悉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和大家陌生的事物,使描写的事物变得生动而具体。如朱自清大师的《春》,仅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三个比喻就把春雨细、密、轻盈的形象描绘得十分生动。拟人的作用在于让所写之物更有生活气息,生命气息,可爱可感!有位同学用这样的文字来描写“月全食”:“月亮和太阳在捉迷藏,月亮悄悄地躲进地球背面的黑影里,太阳睁大眼睛找呀……”你看,写得多妙!一种天文现象,通过拟人手法表现出来,多形象呀! 夸张,这种修辞手法能表达强烈的感情,突出来某一事物的某个特征。如“大虫见掀它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响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就是把老虎的凶猛扩大夸张了,让人对老虎的形象过目不忘。 排比,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她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个排比句把漓江的水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 当然,这几种修辞手法能同时应用,生动地效果会更明显了。如上面所举的这句,排比加比喻。

二、语言风趣、幽默。 幽默是一种智慧,文章中用上幽默会让人在捧腹同时感受到您得智慧才气。如一位同学介绍自己写的字:“我的字就和我的形象一样,‘眼睛’大,‘鼻子’塌,‘嘴巴’小,用两个字概括,就是‘难看’。”这比写“我的字难看极了”要生动得多。又如一位同学介绍自己的爸爸:“爸爸在家号称‘家庭妇男’,你别笑,给爸爸这顶帽子再适合不过了。”这比直接写“爸爸在家总干家务”更生动。 三、运用生活中常用的歇后语、谚语、成语、格言等。如一位同学写《我们的班长》,开头是“提起我们班的好班长,真是钢珠掉进铜盆里——当当响”,一句歇后语,开门见山,引人入胜,读起来也琅琅上口。再看一位同学的《自我介绍》:“我叫施亚冬,一听名字就知道是个‘黄毛丫头’。唉,你可别小看我,虽然我才12岁半,但担任少先队大队长已有两年了。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我当大队长的第一天,就让那些‘野小子’饱了‘眼福’。”这段话中,运用“黄毛丫头”、“野小子”等生活中的口语,把人物形象勾画得十分鲜活,让读者如见其人。 想帮作文困难户摘帽的家长和老师快来学几招 技巧一:写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写外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