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循环经济模式将是中国养猪最佳模式

猪场循环经济模式将是中国养猪最佳模式

猪场循环经济模式将是中国养猪最佳模式?

中国生猪规模化养殖不断发展〃新的挑战和疑问也随之出现。究竟何种养殖方式最适合目前中国的国情?中国的生猪养殖格局将如何演变?在目前规模化企业仍旧着力构建完整产业链的同时〃是否需要有更多的小规模经营个体?

下面通过剖析并比较中国目前生猪养殖的不同模式〃也许可以找到未来中国生猪养殖模式的各种可行性和方向。

养猪现状:中小散户与规模化企业的矛盾

1、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从美国引入规模化、工业化养殖的理念〃并且引进国外猪种〃学习饲料配方〃从而助推了中国的生猪规模化养殖。

2、一批有实力的规模化企业也随之成长起来〃包括南方的温氏、中原的雏鹰、中部的正昌、西部的铁骑力士、中南的唐人神等。近年来其他一些行业外资本纷纷涉足养猪业。

3、中国的生猪养殖正朝着规模化、企业化的方向发展。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众多的散养农户们淹没在巨大的规模化浪潮中。

4、各种问题开始显现〃包括工业化饲料原料受制于国际价格;种猪资源受制于进口;规模化养殖所需的大量土地与耕地之间存在冲突;规模化养殖所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等。

5、企业化经营的生猪养殖令猪肉市场供需平衡更加难以预测〃中小散户养殖者的养猪风险加大〃遇上低谷期往往血本无归。这实际上是中国长期以来的传统农户散养与现代化企业养猪模式之间的矛盾。

对此〃业内已经开始反思〃寻求突破。

朱勇猪场情况介绍

邹平县朱家良种繁殖场情况介绍 一、基本情况 邹平县朱家良种繁殖场位于邹平县长山镇朱家村。该厂始建于1993年,总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建设面积3400平方米,其中猪舍建设面积3200平方米。场区基础设施配备齐全,规划合理,污道严格分开。场区内分为生活办公区,消毒室,药品室,实验室,饲料加工储存区,养殖生产区等。场区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档案管理制度齐全,生猪档案完整,猪苗供应施行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自然养猪法养殖方式进行饲养,饲养管理人员按照厂区制度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定时饲养。20 08年底,生猪存栏1100头,其中能繁母猪350头,全年出栏4400头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大力推广自然养猪法。自然养猪法是将枯草菌经过高科技手段处理,培养出多种具有相当活力的有益微生物酵母,将酵母按一定比例参半锯木屑、谷壳、米糠等,调整好温度进行发酵,形成有益繁殖的小环境,抑制和分解有害细菌和病毒,猪粪尿直接排放在垫料上,实现粪污零排放;粪尿加速了垫料微生物的发酵,这种垫料能迅速降解,消化猪的排泄物,不需专门清理猪舍里的排泄物,不会造成大量的冲圈污水,从而根本上解决了养猪业对环境及地下水的污染。垫料中的有益菌同时能抑制猪舍中的病原菌,不会产生臭气和蛆虫滋生,而且发酵的圈底在冬季温度升高,可达到35摄氏度以上,有利于促进生猪的健康生长。生活在垫料上的猪生产的粪尿正是微生

物菌群的营养来源,可使垫料中的有益微生物菌群不断繁殖,猪舍垫料每3年可更新一次,真正达到了饲养过程对外的零排放、无臭味、无污染。近年来我厂积极应用自然养猪法,改善了养殖环境,提高了饲料转化率和劳动生产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济效益。 (二)、科学饲喂,促健康。饲养管理人员按照操作规程定时投放饲料,饲喂高活性、无抗生素饲料,生猪自由采食。重大动物疫病提前预防,定期消毒,一般疾病使用中成药进行治疗,禁止使用抗生素。做到了生猪体内不含抗生素。自93年以来,没有发生过口蹄疫、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 (三)、加强养猪方面的业务学习和知识培训,订阅了多种畜牧养殖方面的报刊,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 三、下一步发展打算 计划2年内改造自然养猪法猪舍面积3000平方米,使猪场年出栏生猪达到5500头,加大投入,新上一批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饲喂、消毒等养殖设备,真正实现养猪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的跨越。

养猪场规模大小分类教学提纲

养猪场规模大小分类

养猪场规模分类 1、大型: a.自繁自养型的规模基础母猪>3000头,商品猪>50000头/年. b.仔猪育肥型的规模础母猪=0头,商品猪>50000头/年. c.繁育仔猪型的规模基础母猪<3000头,仔猪<50000头/年. 2、中型: a.自繁自养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00头,商品猪<10000头/年. b.仔猪育肥型的规模础母猪=0头,商品猪<10000头/年. c.繁育仔猪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00头,仔猪<10000头/年. 3、小型: a.自繁自养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0头,商品猪<1600头/年. b.仔猪育肥型的规模础母猪=0头,商品猪<1600头/年. c.繁育仔猪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0头,仔猪<1600头/年. 4、散户: a.自繁自养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头,商品猪<160头/年. b.仔猪育肥型的规模础母猪=0头,商品猪<160头/年. c.繁育仔猪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头,仔猪<160头/年. 工厂化养猪场规划 工厂化养猪的生产管理特点是“全进全出”一环扣一环的流水式作业。所以,猪舍需根据生产管理工艺流程来规划。猪舍总体规划的步骤是:首先根据生产

管理工艺确定各类猪栏数量,然后计算各类猪舍栋数,最后完成各类猪舍的布局安排. 总体布局 包括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管理与生活区. (1)生产区包括各种猪舍、消毒室(更衣、洗澡、消毒)。消毒池、药房、兽医室、病死猪处理室、出猪台、维修及仓库、值班室、隔离舍、粪便处理区等. (2)生产辅助区包括饲料厂及仓库、水塔、水井房、锅炉房、变电所、车库、屠宰加工厂、修配厂等。 (3)管理与生活区包括办公、食堂、职工宿舍等。管理与生活区应建在高处、上风处,生产辅助区按有利防疫和便于与生产区配合布置. 大规模养猪场的建造 大规模的养猪,容易滋生很多病菌,本着有利于防疫卫生的原则,猪场应选在离居民或集镇1公里以上、地势高、开阔平坦的地方.且猪舍以南北向为好,有利于自然通风。又猪场的运输量大,一般要求猪场距交通主干线200米以上,距离一般公路100米以上. 猪舍的设计要根据猪的生物学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设计,为猪群提供一个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的良好环境.一般猪舍分为种公猪栏、母猪栏(配种栏)、分娩栏、保育栏、育成(肥)栏等。 下面对这些猪舍的建造做简单分析.

高州市顺达猪场有限公司简介

高州市顺达猪场有限公司简介 高州市顺达猪场有限公司是一间集饲料生产、种猪繁育、肉猪饲养、生猪批发、屠宰加工、配套养鱼种果种菜的大型集团企业,公司现是茂名市菜篮子工程基地、茂名市农业龙头企业、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广东省原种猪场、广东省百家重点生猪养殖场、广东省现代农业100强企业、国家农业部标准化示范基地,多次被评为茂名市优秀龙头企业,是东莞、深圳、南海定点供应生猪基地。 公司现配套有饲料厂、生猪屠宰厂、无公害蔬菜基地、专营猪场无公害猪肉及无公害蔬菜的荔晶百货超市,使生猪的饲养加工经营实现一体化,这对实现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顺达猪场从建场开始,便与华南农业大学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关系,从该校聘请分别具有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病理等不同专长的多名教授,长期进行周密、具体的指导,保证市民能吃上美味可口的无公害放心肉。 正是由于本场的科技水平较高,起点的技术基础好,致力于组建的“公司+基地+农户”很快的就建立起来。2001年初,公司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战略,公司向农民提供种苗、技术、饲料,回收产品,农民出劳力、场地、管理,通过优化组合,优势互补,资源互补。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顺达猪场实现了

在落后地区的农业产业化,改变以往农村农户单家独户饲养肉猪参与市场竞争的被动局面,为赢得市场竞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为猪场周边的农户共同致富奔小康的生活目标成为现实。合作使公司获得发展,农民获得实惠,实现了双赢。一些原来生活困难的农户,因参加合作摘掉了“困难户”的帽子。 为解决规模上去后的销售问题,公司计划实施“农超对接”工程,通过与广东各地城市的超市合作,公司通过提供给超市优质可靠的无公害猪肉及蔬菜,在解决公司销路的同时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因减少了中间环节,超市也能以更低的价格售卖农产品,广大市民低价就能吃上安全健康的无公害食品,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公司增益、公众受益。 高州市顺达猪场有限公司坚信,依靠自身的科学管理,通过持续发展,就能帮助更多的农户通过“公司+基地+农户”与公司合作致富起来,同时通过“农超对接”的合作方式能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农产品给市场,为建设新型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尽自己的一分力。

各种养猪场的规划与设计要点

各种养猪场的规划与设计要点 养猪场的规划与建设关系到投资和经营成果,是件基础性工作。工厂化养猪场与传统养猪场,规模和生产工艺流程不同,因而在规划建设上两者有很大差别,所以需分别讨论。 (一)工厂化养猪场 1 (1) (2) (3) (4) (5) 毫克 毫 5000 (6) 2.猪场总体布局大型工厂化养猪场在总体布局上至少应包括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管理与生活区。 (1)生产区∶包括各种猪舍、消毒室(更衣、洗澡、消毒)、消毒池、药房、兽医室、病死猪处理室、出猪台、维修及仓库、值班室、隔离舍、粪便处理区等。 (2)生产辅助区:包括饲料厂及仓库、水塔、水井房、锅炉房、变电所、车库、屠宰加工厂、修配厂等。 (3)管理与生活区:包括办公、食堂、职工宿舍等。管理与生活区应建在高处、上风处,生产辅助区按

有利防疫和便于与生产区配合布置。 3.猪舍总体规划养猪工厂的生产管理特点是"全进全出"一环扣一环的流水式作业。所以,猪舍需根据生产管理工艺流程来规划。猪舍总体规划的步骤是:首先根据生产管理工艺确定各类猪栏数量,然后计算各类猪舍栋数,最后完成各类猪舍的布局安排。 (1)各类猪栏所需数量的计算:生产管理工艺不同,各类猪栏数就不同。所以,这里按台湾罗兴华先生(1989)规划100头母猪场为例,可供其他规模和生产管理工艺的猪场作规划参考。100头母猪的猪场所需各种猪栏数的计算,首先确定10条工艺原则和指标: (2) (3) 转群距离,应以分娩舍为中心,保育舍靠近分娩舍,幼猪舍靠近保育舍,肥猪舍再挨着幼猪舍,妊娠(配种)舍也应靠近分娩舍。可参看图5-2(据郭兴泉,1990)。猪舍之间的间距,没有规定标准,需考虑防火、走车、通风的需要,结合具体场地确定(10-20米)。 4.猪舍内部规划猪舍内部规划需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决定。建设一个大型工厂化养猪场是很复杂的,猪舍内部布置和设备,牵涉的细节很多,需要多考察几个场家,取长补短,综合分析比较,再做出详细设计要求。 (二)专业户养猪场

简述我国现有的几种养猪模式的主要特点,并阐述自繁自养场的生产

12级动物科学2班林兴涛学号:201230360215 养猪学作业5 题目:简述我国现有的几种养猪模式的主要特点,并阐述自繁自养场的生产成本构成及主要收入来源 1、我国现有的几种养猪模式的主要特点 (1)多元化模式 其特点是:多元化产业化经营,围绕养猪相关产业上下游延伸、拓展, 兼营饲料、动保、养猪、屠宰、深加工等相关产业,产业链比较健全,综合市场抗风险能力强,大都是一些很有实力的集团公司,如广东温氏以养猪养鸡业为主,正在发展动保业、屠宰业、深加工业;河南牧原、海南罗牛山、天津宝迪以养猪业为主,正在发展屠宰业、深加工业、饲料业等。 (2)专业化模式 专业化模式也可称其为单元化模式,与多元化养猪模式相对应,其特点是:只从事养猪产业,基本不经营养猪相关产业链中其它产业,即使其兼营饲料业等也主要是自给自足。国内绝大部分养猪企业、规模猪场都是采用这种模式。 优点是:便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易于养猪专业化;对于其中的一些高端种猪场来说,有利于养猪专业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打造自己的种猪品牌。 缺点是:与多元化模式相比,养猪市场不好时,无以祢补亏损,市场风险大;综合竟争力与盈利能力差;受相关产业的制约,综合抗风险能力差。如中山白石、长江食品、深圳农牧、广西农垦、北京华都、北京育种中心等。 (3)公司独立自养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全部猪场自建、自养,固定资产投资大,环保压力大,但管理及疫病风险最低,食品安全性有保障。以独立生产的专业化公司为主的牧原模式也应属于这种模式,河南牧原公司环保工作做得很好,综合采用水泡粪工艺、沼气等环保工程,但其环保投资过大。 公司独立自养模式又分为一条龙养猪模式、阶段性养猪模式。大型养猪企业(集团)多采用一条龙养猪模式,自建自繁自养原种猪场、祖代场、父母代场(包括生长育肥阶段)。

中国养猪行业发展环境分析(中企智业)

深圳中企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第一节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 (2) 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析 (2) 三、城乡居民收入分析 (3) 四、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4) 五、进出口贸易历史变动轨迹 (5) 六、2017-2021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 (6) 第二节中国养猪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8) 一、养猪行业监管管理体制 (8) 二、养猪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9) 三、上下游产业政策影响分析 (16) 第三节中国养猪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8) 1

2 第一节 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 历史变动轨迹 2017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932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6.9%,增速与上半年持平,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1229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38109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313951亿元,增长 7.8%。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经济连续9个季度运行在6.7-6.9% 的区间,保持中高速增长。 图表- 1:2012-2017年9月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分析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析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其中,城市上涨1.6%,农村上涨1.1%。 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0.6%,衣着上涨1.3%,居住上涨2.5%,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9%,交通和通信上涨1.1%,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5%,医疗保健上涨5.7%,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6%。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5%,猪肉价格下降8.7%,鲜菜价格下降8.8%。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

惠民养猪场项目简介

创业项目规划书 项目名称:惠民养猪场 项目经理:刘利平 联系电话:

惠民养猪场创业项目规划书 一、项目简介 惠民养猪场是一项集养殖业与林果业一体化统筹发展的致富项目,养猪场设计占地3亩,年存栏300余头,年出栏1000余头,预计投资80万元。该项目建成后可将养猪场产生的粪便通过管线直通到苹果树地,不仅解决了猪场的污水排放和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还可以解决为苹果树的灌溉和施肥问题,可实现利益双盈的目的。 二、项目创建的背景 惠民养猪场是刘利平同志的返乡创业项目。刘利平,男,35岁,初中文化程度,已婚,系安塞县建华镇谭家营管委会高桐沟行政村吴新庄村民小组村民,之前长年在外打工持家,生活虽然过的清苦,但是在外面闯荡的日子让他开阔了眼界,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也让他深刻的悟出了一个道理:靠打工挣钱是不能让自己富起来的,要想让自己富起来,那还得要创业——走科学致富之路。于是在2011年初他决定返回家乡,并在政府的扶持下于2011年9月创建此项——集养殖业与林果业一体化的致富项目。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1、该村交通方便,自然条件较好,现已建有林果业基地,再发展养猪场条件成熟,前景广阔,而且在周围村庄均无养猪场,市场前景较好。 2、养猪场旁正好是其自家苹果树地,养猪场的粪便等正好可为

苹果树施肥、灌溉,实为一举两得。 3、该村及附近村庄土地宽广肥沃,玉米产量较大,可解决饲料来源的问题。 4、村内农业富余劳动力较多,养猪场建成后,能让一部分人就地打工,可为社会做一点贡献。 四、项目建设情况 1、项目名称:惠民标准化养猪场建设项目 2、建设地点:安塞县建华镇谭家营管委会高桐沟行政村吴新庄村 3、建设规模:占地3亩 4、设计生产规模:该猪场设计年存栏300头,年出栏1000余头。 5、设计规划:项目建设总体规划设计是由其本人近几年多方考察,周密分析、调研,本着经济实用,先进科学,便于规模化标准生产和统筹发展的原则而设计。依据现有条件,结合现代生猪生产理念,集众家之长,科学规划布局,符合标准化规模猪场建设要求。 6、主要建设内容: (1)猪圈:温棚2个(一个肥猪圈,一个母猪圈),每个温棚26个圈栏。 (2)管理用房及饲料加工房:2间砖房。 (3)自由采食槽: (4)自动饮水器: (5)环保化粪池:

养猪场系统规划与建设参数

养猪场系统规划与建设参数 一、规模化养猪场的生产技术目标参数 对规模化、工厂化养猪场制订科学合理的生产技术目标,是发展现代养猪生产的前提和落脚点。而生产技术目标又是猪场制定其他系列技术参数的基础和前提。应以取得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为出发点,按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和条件来确定生产目标。 我国规模养猪的生产技术性能指标: 1、繁殖性状指标 (1)、产仔数:每头母猪平均年产仔2.2窝,经产母猪每胎平均产仔10头,初产母猪则为9. 5头; (2)、产活仔数:经产母猪每窝平均产活仔10头,初产母猪为8.5头; (3)、初生个体重:1.1—1.4千克; (4)、初生全窝重:11—14千克; (5)、断奶全窝重:45—65.7千克 (6)、哺育率(断奶成活率):90%以上 (7)、母猪年产窝数:2.2窝 (8)、母猪产后14天配种率:90%以上 (9)、一次情期受胎率 85.0% (10)、仔猪35日断奶,成活率达到90.0%以上,断奶重达8.5公斤。 (11)、育成仔猪:仔猪断奶后在育成舍培育35天,培育期成活率在98.00%以上,70日令转群重达到28—30公斤。 2、生长肥育性状指标 (1)、平均日增重:750—800克,育肥期105天(18周),平均体重达100公斤出栏,育成期成活率在98.0%以上,育成期每增重一公斤活重消耗饲料在2.8—3.0公斤以下。 (2)、出栏率:160.0% (3)、全群料肉比:生产每千克肉猪活重消耗的饲料数量,若以仔猪出生到育肥应摊的母猪和公猪所消耗的饲料加上肥育猪本身消耗的饲料计算,约为3.5—3.8公斤。 (4)、肥育速度:170—180日龄,体重达100公斤; 3、胴体性状指标

中国养猪业现状与发展研究

中国养猪业现状与发展研究Profile of China pig industry and development 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会长 President, China National Swine Industry Association 正大集团农牧企业中国区副董事长 Vice Chairman of Chia Tai Group Agro-industry Business China Area 姚民仆 Yao Minpu

目录Content 一、中国养猪业现状 Profile of current China pig industry 二、中国养猪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Main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facing China pig industry 三、中国养猪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Prospect of China pig industry

p 中国养猪业现状------基本情况 Profile of Current China Pig Industry ?In 2008,pig inventory is 463million heads,slaughtered 609million heads,5.17%and 7.88%respectively higher than previous year. 2000-2008全国生猪出栏与存栏情况单位:百万头610565612604 573 557541533519416 420 418 414 421 433 419 440 463 100 20030040050060070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 出栏存栏

现代规模化猪场设计与设施配套

关于现代化猪场建设的考虑 ——家畜环境卫生学综述 我们都已经了解到,畜牧场朝着大规模,高密度,高速度和高效益的集约化生产模式发展,从而可见,搞好环境卫生学的研究是相当重要,做好这方面的研究,可以为家畜的环境控制和改善提供理论依据;为畜牧场设计提供技术和方法;为家畜环境保护提供有效途径;为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为动物疾病的预防提供有效方法;为绿色畜产品生产提供方法与技术;也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其他生产技术的效力。下面以现代化猪场的建设为例,阐述搞好家畜环境卫生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场址选择与规划布局 1. 场址选择 场址选择应根据猪场的性质、规模和任务,考虑场地的地形、地势、水源、土壤、当地气候等自然条件,同时应考虑饲料及能源供应、交通运输、产品销售、与周围工厂、居民点及其它畜牧场的距离、当地农业生产、猪场粪污处理等社会条件,进行全面调查,综合分析后再作决定。 地形要求开阔整齐,有足够的面积。猪场生产区面积一般可按繁殖母猪每头45--50平方米或上市商品育肥猪每头3--4平方米考虑,生活区、行政区另行考虑,并留有发展余地。 猪场地势要求较高、干躁、平坦、背风向阳、有缓坡。地势低洼的场地易积水潮湿,夏季通风不良,空气闷热,易使蚊蝇和微生物孳

生,而冬季则阴冷。有缓坡的场地便于排水,但坡度不能过大,以免造成场内运输不便,坡度应不大于25°。在坡地建场宜选背风向阳坡,以利于防寒和保证场区较好的小气候环境。 水源水质,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并易于净化和消毒。水源水量必须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的要求。 社会条件,养猪场饲料、产品、粪污、废弃物等运输量很大,所以必须交通方便,并保证饲料的就近供应、产品的就近销售及粪污和废弃物的就地利用和处理,以降低生产成本和防止污染周围环境。但交通干线又往往是造成疫病传播的途径,因此选择场址时既要求交通方便,又要求与交通干线保持适当的距离。一般来说,猪场距铁路、国家一、二级公路应不少于300--500米。 2.场地规划和建筑布局 场地选定后,须根据有利防疫、改善场区小气候、方便饲养管理、节约用地等原则,考虑当地气候、风向、场地的地形地势、猪场各种建筑物和设施的尺寸及功能关系,规划全场的道路、排水系统、场区绿化等,安排各功能区的位置及每种建筑物和设施的朝向、位置。 场地规划:猪场一般可分为四个功能区,即生产区、生产管理区、隔离区、生活区。为便于防疫和安全生产,应根据当地全年主风向和场址地势,顺序安排以上各区。 建筑物布局:猪场建筑物的布局在于正确安排各种建筑物的位置、朝向、间距。布局时需考虑各建筑物间的关系、卫生防疫、通风、

中国养猪业发展现状

中国养猪业发展现状 中国养猪业经过九十年代两次明显的涨落,让更多人的更为理性、更为成熟,更加明白盲 目和冲动,使企业受到的打击更大。 在市场逐渐趋于好转时,更多人又开始犹豫了,是投资、技改,还是再观望一下。吃一堑,长一智,人之本能,为避免养猪业再出现大的波折,维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有必要与同行进行有关养猪业发展的探讨和交流。 一、中国养猪业的现状 1.存栏数下降。经过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风暴的洗礼,一部分管理不善的猪场倒闭,农村散养户因养猪不赚钱而宰杀了一批母猪,使目前母猪群体减少,商品猪存栏减少。同期比较,较1998年下降10%左右。全国规模猪场的存栏量占整个存栏量不到1%。 2.原料价格同样主导着养猪业。高价格的原料限制了一部分人养猪。猪粮比价是说明盈 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成本控制得越好,技术水平越高,抗风险能力就会越强。近期国家对进口原料的宏观调控,将有助于大家渡过难关。 3.投资心理更趋成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事前均进行了大量 的调查,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可行性报告,在选择是生产种猪还是商品猪,是供内需还是 出口,是深加工还是卖活体均比较慎重。在投入技术改造、开发和完善销售体系方面也做 了大量的工作。 4.生产安全、健康、无污染食品成了大家的共识。通过这种办法有利于提高出口竞争优势,激活国内市场,改变供需平衡关系,使养猪生产者和猪肉消费者均获利。前者是经济效益,后者是社会效益(放心肉)。国家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的是强制执行, 可见这是大势所趋,相信在不长时间内会有收益。 5.产、供、销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将使卖猪难的问题得到缓解。很多省市都有经营较好的 肉联加工厂、火腿肠加工厂(公司)与农户联合,这样一方面农户销售收入得到了保障,另 一方面,技术方面也有大公司的支持,相对来说,抗风险能力增强了。 6.西部大开发将拉动西部各省市的消费。养殖业发达的地区可以充分利用这次契机在资金、种猪、技术、管理等方面支持西部。西部经济的发展将改善人们的消费习惯和饮食结构,以猪肉为主的消费形式还要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其市场潜力是巨大的,所以养猪业是 大有可为的。 7.行业协会的规范将有利于养猪业的发展。在一些省市成立了养猪协会和种猪测定中心,对维护良好的种猪市场秩序起到指导作用,人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同时行业协会和种猪测定中心还担起了技术推广、种猪推广、经验交流等任务。

养猪场粪污处理技术介绍

养猪场粪污处理技术介绍 (一)干湿分离机处理 干湿分离机(又名猪粪脱水机、猪粪处理机、猪粪固液分离机)是规模化养猪场必备的高效猪粪脱水设备。可广泛用于畜禽粪便(猪粪、鸡粪、鸭粪、兔粪、牛粪等等动物粪便)的脱水处理。 1、主要构造: 滤网、螺旋绞龙、螺旋叶片。 2、工作原理: 猪粪处理分离机通过无堵浆液泵将粪水抽送至主机,经过挤压螺旋绞龙将粪水推之主机前方,物料中的水分在边压带滤的作用下挤出网筛,流出排水管,分离机连续不断地将粪水推至主机前方,主机前方压力不断增大,当大到一定程度时,就将卸料口顶开,挤出挤压口,达到挤压出料的目的,通过主机下方的配重块,可根据不同需求调节工作效率和含水率。如果抽入猪粪水过多,会经溢液管排到原猪粪水池,经螺旋挤压过滤分离出的猪粪废水可直接派送至沼气池发酵沼气或排送至其废水沉淀池等;固体干猪粪由出料口挤出。经固液分离后,猪粪水中的COD、BOD大幅降低,便于后续的达标排放。分离出的猪粪水可以直接排放到沼气池进行沼气的发酵,发酵后的猪粪渣液是非常好的有机肥液,也可以排放到曝气池进行曝气环保处理。 3、主要特点: 自动化水平高、操作简单、易维修、日处理量大、动力消耗低、适合连续作业。设备重量半吨左右且外形尺寸较小,能大幅度提高猪粪脱水处理的效率。4、实用性: 渣液分离速度快,经分离后的粪渣含水量在45-65%之间,出渣量及含水量可调整,可适用不同成份的饲料(如草及精饲料),便于运输,脱水后的猪粪很适合作为鱼饲料和有机肥的原料等。 5、猪粪经干湿分离脱水处理后的用途及作用: ①经干湿分离后的干猪粪近乎无臭味,粘性小可做基肥、追肥使用,其肥效长,肥性稳定,补充了土壤中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丰富了土壤的有机质,克服了常施化肥使土壤盐碱板结的缺点,起到了改良土壤的作用。经实践证明,在

中国养猪业发展趋势及发展方向分析

中国养猪业发展趋势及发展方向分析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养猪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根据农业部《全国生猪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未来10年我国猪肉消费仍然占肉类消费的60%;养猪业从过去10年年增长%,未来10年将下降到1%-2%;饲料产量从过去10年年增长%,未来10年将下降到%。养猪业的发展向产业互联网、适度规模养殖、生态养殖、健康养殖等方面发展。 (一)养猪生产区域布局加快,重心向北方和粮食主产区转移 养猪业总体进入低速发展阶段,环境刚性约束,生产区域布局从东部向北方和粮食主产区转移。中国东西部地区土地辽阔、饲料资源丰富,是生猪养殖重点发展的区域。重点是发挥成本优势,建设一批高标准的、种养结合养殖基地;要做大做强加工龙头企业,实现产加销对接;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保障种源供给;针对区域内气候特点,探索生猪养殖的科学模式。中国中部和西南部是生猪养殖的主产区,重点是持续稳步发展,成为稳定国内猪肉供给的核心区域。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生猪产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在于环境压力较大、养殖发展空间受限,重点是稳定养殖规模,提升现代化装备水平和生产效率,加强生猪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利用,因地制宜发展生猪生产,部分满足本地区消费需求,确保区域内猪肉自给率稳定。 (二)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将成为中国未来养猪业的主体 尽管规模化养殖是养猪业发展的方向,但中国人口众多,生猪消费量巨大。建设大型养猪企业投资大,对环境的污染治理成本高,防疫难度大,对人多地少的中国来说难以全面推广。真正要解决中国的猪肉供应问题,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猪场是较好的模式。适度规模的家庭猪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的经营单元,一般出栏500-3000头,整个收入以养猪为主。其优势是经营灵活,有土地,生产成本低,污染治理和猪病防治较容易;同时,专业从事生猪的饲养,防疫、设备、种猪更新交由大中型的专业公司。这种适度的规模经营将能够有效克服养猪业生产的瓶颈,提升产品的安全性,提高经营效益,实现规模化养殖与效益并行。针对中国的实际,北方人均土地面积大,可以建设环保比较好、硬件设施较好的家庭猪场;南方人多地少,可以依靠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发展养殖大户,通过社会化组织去协调解决。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养猪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预计未来我国养猪产业,大型和超大型养猪企业占30%,中小型的家庭农场和养猪大户占70%。中国家庭猪场通过硬件、人才、设备的改进,整合社会化资源,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可以推动中国养猪业由养猪大国转变为养猪强国。 (三)农牧结合的生态养猪模式 生态养猪模式是未来方发展方向。生态养猪的要求:一是要按照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原则,坚持科学布局畜禽养殖,该减的减到位,该禁的坚决禁,不超量不超限,努力实现畜禽养殖与环境容量相匹配。二是要推进清洁养殖,加快完善粪污处理利用设施,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和精准饲料配方技术,最大限度减

鹏程猪场简介

武威市鹏程良种猪繁育有限责任公司 武威市鹏程良种猪繁育有限责任公司位于谢河镇四上村,建址远离居民点,距主要交通干线、学校、工矿企业等公共场所1000米以上,周边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养殖业。 公司整体规划为生产管理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各区域布局合理,管理规范,配备有专业的兽医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现从业人员11人,其中技术人员5人,饲管人员6人。 公司占地35亩,于2007年投资建设,已累计投资800多万元建成标准化暖棚猪舍18栋8200平方米,其中:正大模式密闭式育肥猪舍6栋2400平方米、保育舍2栋800平方米,母猪舍10栋5000平方米,配套修建办公、饲料等用房20间540平方米;购置保育床80套,母猪产床100套,舍内配套了自动通风、饲喂、供暖等生产设施。修建采精、授精室40平方米;配套建设化粪池4个200立方米,沼气池3个90立方米;场区内水、电、路、排污等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各项生产制度、记录健全。现存栏长白、约克、杜洛克良种母猪350头,种公猪20头。 公司严把进畜关,从省外规范的原种猪场引进长白、约克、杜洛克纯种猪,积极推广母猪分段饲养、仔猪早期断奶、快速育肥等技术,提高生猪生产能力,母猪年产仔2胎次以上,年可繁

活仔猪18头以上;采用母猪限位饲喂、网床分娩、仔猪恒温供暖,自由采食等工厂化养殖,方便管理,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积极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减少公猪饲养成本,提高种猪利用率;采用粪污干湿分离技术,实现粪污减排化排放,减少养殖污染;结合生产实际,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严格日常消毒,加强疫病综合防治,减少疫病风险;严格执行兽药、饲料使用规范,建立用药、免疫、消毒、饲料使用、无害化处理等各项生产记录,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完善。 公司坚持以科技增效益,以标准求生存的发展理念,为市场提供良种繁育猪,缓解周边农户从异地引种带来的资金压力和疫病风险。通过不断发展,公司年可向市场提供良种种猪1500头,出栏育肥猪3000头,实现养殖纯收入160万元。

各种养猪场的规划与设计要点

精心整理 各种养猪场的规划与设计要点 养猪场的规划与建设关系到投资和经营成果,是件基础性工作。工厂化养猪场与传统养猪场,规模和 生产工艺流程不同,因而在规划建设上两者有很大差别,所以需分别讨论。 (一)工厂化养猪场 1 (1) (2) (3) (4) (5) 毫克 毫 5000 (6) 2.猪场总体布局大型工厂化养猪场在总体布局上至少应包括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管理与生活区。 (1)生产区∶包括各种猪舍、消毒室(更衣、洗澡、消毒)、消毒池、药房、兽医室、病死猪处理室、出 猪台、维修及仓库、值班室、隔离舍、粪便处理区等。 (2)生产辅助区:包括饲料厂及仓库、水塔、水井房、锅炉房、变电所、车库、屠宰加工厂、修配厂 等。 (3)管理与生活区:包括办公、食堂、职工宿舍等。管理与生活区应建在高处、上风处,生产辅助区按

有利防疫和便于与生产区配合布置。 3.猪舍总体规划养猪工厂的生产管理特点是"全进全出"一环扣一环的流水式作业。所以,猪舍需根据生产管理工艺流程来规划。猪舍总体规划的步骤是:首先根据生产管理工艺确定各类猪栏数量,然后计算各类猪舍栋数,最后完成各类猪舍的布局安排。 (1)各类猪栏所需数量的计算:生产管理工艺不同,各类猪栏数就不同。所以,这里按台湾罗兴华先生(1989)规划100头母猪场为例,可供其他规模和生产管理工艺的猪场作规划参考。100头母猪的猪场所需各种猪栏数的计算,首先确定10条工艺原则和指标: (2) (3) 转群距离,应以分娩舍为中心,保育舍靠近分娩舍,幼猪舍靠近保育舍,肥猪舍再挨着幼猪舍,妊娠(配种)舍也应靠近分娩舍。可参看图5-2(据郭兴泉,1990)。猪舍之间的间距,没有规定标准,需考虑防火、走车、通风的需要,结合具体场地确定(10-20米)。 4.猪舍内部规划猪舍内部规划需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决定。建设一个大型工厂化养猪场是很复杂的,猪舍内部布置和设备,牵涉的细节很多,需要多考察几个场家,取长补短,综合分析比较,再做出详细设计要求。 (二)专业户养猪场

一篇文章读懂中国养猪场托管或服务模式的现在和未来(喻正军博士)

一篇文章读懂中国养猪场托管或服务模式的现在和未来(喻正军博士) 2014-10-28 10:52阅读:211 来源:喻正军作者:猪爱一生 [导读] 前不久,我写了一篇《转眼一瞬间:不一样的五年!在华农or扬翔》,在网上引起朋友们广泛关注,来电、来信的朋友一时间都对我为何辞职,为何从事养猪托管服务十分疑惑和关心, 前不久,我写了一篇《转眼一瞬间:不一样的五年!在华农or扬翔》,在网上引起朋友们广泛关注,来电、来信的朋友一时间都对我为何辞职,为何从事养猪托管服务十分疑惑和关心,其实,大家的关心恰恰正是体现了大家对中国养猪服务模式和托管服务的兴趣,下面通过这篇文章,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对中国规模化猪场托管服务模式的几点感悟和探讨。 近几年,各种类型的养猪服务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建设起来,所有与行业相关的人都认为这是一个朝阳行业,但是心态和想法却各有不同:无非有人觉得时机成熟,有人觉得为时尚早,有人很心急,有人看热闹,这是一个新生事物刚刚兴起之时的正常状态,估计这个状态会持续很久,关于猪场托管服务的话题的热度也会持久不衰。 一、是什么推动了中国的托管服务 1. 资源配比不平衡:在中国,各地区的资源配套差异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土地资源配套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调整产业结构,逐步退出养猪业;各地区猪肉需求与各供养猪的地域之间形成矛盾,造成养猪产业慢慢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而人才却向中心城区和经济发达地区集中。 2.人才培养、就业与需求不平衡:当前的很多高校毕业生,培养的学生到企业,根本用不上,还需企业再培养。毕业生一方面认为自己是大学生,什么都会,但实际却达不到企业的工作技能的要求形成了矛盾。现在的企业大学和养猪服务培训公司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学生是否有这种心态,提前去接触和认真学习养猪方面的知识。即使农业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能够改变培养模式和教育方式,但以后毕业求职的大学生中普遍是90后的天下,这些年轻人由于生活在信息和网络时代等他们大学毕业后,很难稳定地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长期生活和工作,可以预知,在地处偏僻缺乏有效沟通交流和培训的几百头或一千多头的猪场中,没有多少大学生愿意干下去。 3.养殖技术巨大差异:对于养猪技术,很多人认为其实不是什么高深技术,但事实远非如此,养殖技术中,确实有很多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手段,光人工授精就有“深部输精”和普通输精之分,前者可以显著带来窝均产仔数,但很多老板并不认可这个技术重要性,片面强调增加了财务成本;更何况随着生物科学技术发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产生的许多效果更好的疫苗和新的产品。国内外关于培训的技术差异也很大,国内以“传帮带”为主,而美国、加拿大采取的是以教练式的“以学员为中心”的高效培训模式,培训效果非常的好,但问题

规模化猪场建设指南

猪场场址选择 选择猪场场址,应根据猪场的生产性质,规模,特点和任务,结合地形地势,土壤土质,水源水质,交通运输,生物安全等条件,进行综合调查分析后再做出科学的决策。 确定猪场占地面积 养猪场应面积充足,复合当地城乡建设的发展规划并留有发展余地。 猪场的总占地面积可以按每饲养一头基础母猪需60-70M2计算,或者按每出栏一头商品猪需3-4M2计算,不同规模的猪场占地面积应适当的调整,其调整系数为:大型猪场0.8-0.9,中型猪场 1.0,小型猪场1.1-1.2,不同规模猪场的总占地面积参考表1-1

一亩=666.6M2 猪场规划布局 养猪场通常分为生活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三个功能区。 一,生活区包括行政和技术办公室,食堂,宿舍,娱乐室,配电室,车库,饲料库,杂品库等,是猪场经营管理活动的场所,与社会联系密切,因此,该区的位置应靠近大门,并与生产区分开,外来人员只能在管理区活动,不得进入生产区。车库,饲料库应在该区靠围墙处设置,运输车一律不得进入猪场。生活管理区设在上风向和地势较高处,以免受到生产区的污染。

二,生产区是猪生活和生产的场所,该区的主要建筑为各种猪舍,生产辅助建筑物。生产区应位于全场中心带,地势应低于生活管理区,并在其下风向。但地势要高于病畜管理区,并在其上风向。 三,隔离区主要用来治疗,隔离和处理病猪的场所,为防止疫病传播和蔓延,该区应在生产区的下风向,病在地势最低处,而且应远离生产区。 猪场供水,供电设计 猪场用水质量应达到NY5027——2001的要求,可选用水塔,蓄水池或压力罐给自来水管网供水,保证供水压力为0.15——0.2Mpa,供水设施的规格应根据饲养规模和总需水量设计。猪场每头猪平均日耗水量参数见表2—1

中国养猪企业三大经营模式

证券时报/2011年/3月/23日/第B03版 产经 中国养猪企业三大经营模式 证券时报记者吴中珞山水 在雏鹰农牧董事长侯建芳看来,目前国内生猪养殖企业有三种经营模式,分别为传统的公司与农户松散合作的养殖模式、公司与农户紧密合作的养殖模式、大规模工业自动化养殖模式。 第一种模式一般是公司集中加工、农户分散饲养,公司将饲料、仔猪、药品出售给农户,由农户进行养殖,育肥后根据约定价格进行收购,实现规模养殖。公司对农户提供统一供苗、统一采购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等服务。这种模式的优势是易于实现规模扩张,受土地限制程度不大,资金可以渐进投入,但比较容易将疫病风险转嫁给农户。其抗风险性虽强,但在食品安全性方面不够,因为它无法控制农户怎么用饲料。此外,在市场行情特别好的时候,这种模式的企业拿不到该部分超额利润,因为农户可能不把生猪卖给企业。 第二种模式即“雏鹰模式”,由养殖企业与农户紧密合作,公司为农户提供场所、饲料、仔猪、药品等养殖必备物资,农户发挥自身养殖管理经验与公司饲养管理相结合,实现规模养殖,农户根据养殖成果获取收入。公司通过租赁零星土地建设养殖场,农户在公司养殖场内进行养殖,实现“分散养殖,统一管理”。 这种模式的优势是易于控制生猪质量,易于实施统一饲养管理、易于统一防疫、易于统一处理污粪;易于实现规模扩张,受土地限制程度较小,资金可以渐进投入;易于保持与农户的良好合作关系;疫病集中暴发风险得到有效分散;易于发挥农户养殖责任心,降低养殖成本,因养殖场建设和维护成本较低。其劣势是规模扩张受人员限制,养殖企业需要根据区域分散程度配备相应数量的管理和技术指导人员。 “‘雏鹰模式’是将农民的积极性与规模养殖结合起来。农民只需交一两万元保证金,便可到雏鹰公司的养殖场来养猪,其猪仔、饲料、药品疫苗以及最后的售猪,全部由雏鹰解决,而这些中间环节恰恰是农民自己养猪的弱势所在,如果农民在养殖的过程中赔钱了,还会享受雏鹰农牧提供的保底利润。”侯建芳如是介绍该模式的好处。 据侯建芳介绍,雏鹰农牧是国内唯一一家采用这种模式经营的公司,但国内最少有50家企业试图复制其经营模式,不过最终都没有成功,有一半以上是在试行三个月后流产,能坚持半年的估计不到二成,坚持一年的为零。在他看来,这些企业失败的关键是出了一次事故之后就不坚持了,即还没来得及成功就夭折了,如果有人愿意多坚持尝试几年,未来可能会有企业成功复制其经营模式。 而据一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之生猪产业技术体系课题组成员向记者透露,农业部在生猪产业首要的政策导向是食品安全,并希望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得到良性发展。 第三种模式则是通过雇用农工饲养员自建现代自动化养殖场所,实行工业化、自动化、一体化的管理方式进行规模养殖,其代表是双汇和中粮。侯建芳表示,大规模工业自动化养殖模式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其成本会相对高些。 第1页共1页

养猪场规模大小分类知识分享

养猪场规模分类 1、大型: a.自繁自养型的规模基础母猪>3000头,商品猪>50000头/年. b.仔猪育肥型的规模础母猪=0头,商品猪>50000头/年. c.繁育仔猪型的规模基础母猪<3000头,仔猪<50000头/年. 2、中型: a.自繁自养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00头,商品猪<10000头/年. b.仔猪育肥型的规模础母猪=0头,商品猪<10000头/年. c.繁育仔猪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00头,仔猪<10000头/年. 3、小型: a.自繁自养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0头,商品猪<1600头/年. b.仔猪育肥型的规模础母猪=0头,商品猪<1600头/年. c.繁育仔猪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0头,仔猪<1600头/年. 4、散户: a.自繁自养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头,商品猪<160头/年. b.仔猪育肥型的规模础母猪=0头,商品猪<160头/年. c.繁育仔猪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头,仔猪<160头/年. 工厂化养猪场规划 工厂化养猪的生产管理特点是“全进全出”一环扣一环的流水式作业。所以,猪舍需根据生产管理工艺流程来规划。猪舍总体规划的步骤是:首先根据生产管理工艺确定各类猪栏数量,然后计算各类猪舍栋数,最后完成各类猪舍的布局安排. 总体布局 包括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管理与生活区. (1)生产区包括各种猪舍、消毒室(更衣、洗澡、消毒)。消毒池、药房、兽医室、病死猪处理室、出猪台、维修及仓库、值班室、隔离舍、粪便处理区等. (2)生产辅助区包括饲料厂及仓库、水塔、水井房、锅炉房、变电所、车库、屠宰加工厂、修配厂等。 (3)管理与生活区包括办公、食堂、职工宿舍等。管理与生活区应建在高处、上风处,生产辅助区按有利防疫和便于与生产区配合布置. 大规模养猪场的建造 大规模的养猪,容易滋生很多病菌,本着有利于防疫卫生的原则,猪场应选在离居民或集镇1公里以上、地势高、开阔平坦的地方.且猪舍以南北向为好,有利于自然通风。又猪场的运输量大,一般要求猪场距交通主干线200米以上,距离一般公路100米以上. 猪舍的设计要根据猪的生物学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设计,为猪群提供一个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的良好环境.一般猪舍分为种公猪栏、母猪栏(配种栏)、分娩栏、保育栏、育成(肥)栏等。 下面对这些猪舍的建造做简单分析. 公猪栏:公猪多以单圈饲养。公猪栏面积为6~7平方米,正面高1.05米,配有1门,高1

猪场效益分析三篇

猪场效益分析三篇 篇一:猪场效益分析 一、猪场简介 1、生猪存栏情况 目前生猪存栏总计1056头,其中母猪150头(含产床45头);后备猪209头;产床小猪129头(杂交二元);保育猪163头;育肥猪389头(其中100多头母猪);种公猪16头。 2、养殖场场地情况 (1)场地总面积:326亩,其中保种场50多亩;肥猪场近60亩;限位栏按200头标准设计,产床80个,预计可配套饲养母猪200头。 (2)场地租期20年(与当地村签协议),外围场地一年一签。 (3)场地周边情况:养殖场外围为3.2米高实体墙;场外400米左右有部分散户;场区墙外50米左右有一个废弃养鸡场;场外300米左右另有一个1万平方米育肥场(目前系和杨勇合作)。 (4)、水源:自来水费:1.2元/吨; 二、生产技术指标表: 1、技术指标 标准:配种分娩率85%; 胎均活产仔数11头; 胎均断奶活仔数10.5头;

哺乳期成活率95.0%; 保育期成活率97.0%; 育成期成活率99.0%; 全期成活率91.0%; 三、效益分析 1、收入分析 市场黑猪销售价格14元/斤,以每头商品猪200斤计算 毛猪销售总收入14×200=2800元/头; (总出栏3588头-后备母猪1076头)×2800=7033600元=703.4万元

后备种猪按3900元/头计算(200斤) 后备母猪收入1076头×3900元/头=4196400元=419.6万 全年总收入:703.4万元+419.6万元=1123万元 2、成本分析: 每头母猪用饲料365天×5kg/天=1460kg 全年母猪用饲料1460kg×200头=29200kg=292吨 母猪饲料成本按3500元/吨计算:292吨×3500元=10220XX元=102.2万 每头商品猪大约用饲料300kg左右 全年商品猪用饲料300kg×3588头=1076400kg=1076吨 商品猪饲料成本按每吨3500元计算:3500元×1076吨=3767400=376.7万 员工工资场长1名12万元/年,技术员2名16.8万(8.4万/年),产房饲养员2名10.8万(5.4万/年),保育饲养员2名9.6万(4.8万/年),育肥饲养员2名9.6万(4.8万/年)水电工1名5.4万/年、食堂烧饭1名4.8万/年,仓管统计1名6万/年;合计:75万。 水电煤费20元/头:3588头×20元/头=71760元=7.2万; 药品疫苗费70元/头(未考虑非洲猪瘟疫苗):3588×30元/头=251160元=25.1万; 低值易耗品5元/头:3588×5元/头=17940元=1.8万; 员工生活开支每人每年4000元:4000元/人×12人=48000元=4.8万; 租金90万/年; 全年猪场总投入成本:102.2万+376.7万+75万+7.2万+25.1万+1.8万+4.8万+90万=682.8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