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直角三角形》奥数题

第一章《直角三角形》奥数题
第一章《直角三角形》奥数题

第一章《直角三角形》培优试题

1.已知一个Rt △的两边长分别为6和7,则第三边长的长是 。

2.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是62 ,斜边的中线长为1,则它的面积为____________.

3.如图是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它是由4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和而成.若图中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522

cm 和42

cm ,则直角

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和是 cm .

4. 在△ABC 中,AB=5cm ,BC=6cm ,BC 边上的中线AD=4cm ,则∠ADC 的度数 是 度

5.在一棵树的10米高处有两只猴子,一只猴子爬下树走到离树20米处的池塘的

A 处。另一只爬到树顶D 后直接跃到A 处,距离以直线计算,如果两只猴子所经过的距离相等,则这棵树高____________米。

6.已知:如图,AC 平分∠BAD ,CE ⊥AB 于E ,CF ⊥AD 于F ,且BC =DC.你能说明BE

与DF 相等吗?

7.如图,一个牧童在小河的南4km 的A 处牧马,而他正位于他的小屋B

的西8km 北7km 处,他想把他的马牵到小河边去饮水,然后回家.他要完成这件事情所走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8、如图,四边形ABCD 中,∠DAB=∠DCB=90o

,点M 、N 分别是BD 、AC 的中点。

MN 、AC 的位置关系如何?证明你的猜想。

A

A B C D

E F

1 2

小河

D

9.如图,在Rt △ABC 中,∠BAC=90°,AC=2AB ,点D 是AC 的中点.将一块锐角为45°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三角板斜边的两个端点分别与A 、D 重合,连接BE 、EC . 试猜想线段BE 和EC 的数量及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10. 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ACB=90°,∠A=30°,CD ⊥AB 交AB 于点E ,且CD=AC ,DF ∥BC ,分别与AB 、AC 交于点G 、F . (1)求证:GE=GF ;

(2)若BD=1,求DF 的长.

12、如图,一根长2a 的木棍(AB ),斜靠在与地面(OM )垂直的墙(ON )上,设木棍的中点为P .若木棍A 端沿墙下滑,且B 端沿地面向右滑行.木棍滑动的过程中,点P 到点0的距离不变化,在木棍滑动的过程中,△AOB 的面积最大为______________.

13、如图,已知△ABC 为直角三角形,∠C=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C ,则则∠1+∠2等于__________.

14.已知,如图△ABC 是边长4cm 的等边三角形. 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AB 向点B 运动,动点

Q

从点

B

出发,沿

BC 向点C 运动,如果动点P 、Q 都以1cm/s 的速度同时出发.

设运动时间为

t (s ),那么t 为何值时,△PBQ 是直角三角形?

B

C

Q

小学奥数 几何计数 专题

1.掌握计数常用方法; 2.熟记一些计数公式及其推导方法; 3.根据不同题目灵活运用计数方法进行计数. 本讲主要介绍了计数的常用方法枚举法、标数法、树形图法、插板法、对应法等,并渗透分类计数和用容斥原理的计数思想. 一、几何计数 在几何图形中,有许多有趣的计数问题,如计算线段的条数,满足某种条件的三角形的个数,若干个图分平面所成的区域数等等.这类问题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但是通过认真分析,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处理方法的.常用的方法有枚举法、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法以及递推法等.n 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 2 1223(2)2 n n n ++++= ++……个部分;n 个圆最多分平面的部分数为n(n-1)+2;n 个三角形将平面最多分成3n(n-1)+2部分;n 个四边形将平面最多分成4n(n-1)+2部分…… 在其它计数问题中,也经常用到枚举法、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法以及递推法等.解题时需要仔细审题、综合所学知识点逐步求解. 排列问题不仅与参加排列的事物有关,而且与各事物所在的先后顺序有关;组合问题与各事物所在的先后顺序无关,只与这两个组合中的元素有关.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 几何计数

二、几何计数分类 数线段:如果一条线段上有n+1个点(包括两个端点)(或含有n个“基本线段”),那么这n+1个点把这条线段一共分成的线段总数为n+(n-1)+…+2+1条 数角:数角与数线段相似,线段图形中的点类似于角图形中的边. 数三角形:可用数线段的方法数如右图所示的三角形(对应法),因为DE上有15条线段,每条线段的两端点与点A相连,可构成一个三角形,共有15个三角形,同样一边在BC上的三角形也有15个,所以图中共有30个三角形. 数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正方形:一般的,对于任意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若其横边上共有n条线段,纵边上共有m条线段,则图中共有长方形(平行四边形)mn个. 例题精讲 【例 1】下图的两个图形(实线)是分别用10根和16根单位长的小棍围成的.如果按此规律(每一层比上面一层多摆出两个小正方形)围成的图形共用了60多根小棍,那么围成的图形有几层,共用了多少根小 棍?(4级) 【例 2】用3根等长的火柴可以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如图用这样的等边三角形拼合成一个更大的等边三 角形.如果这个大等边三角形的每边由20根火柴组成,那么一共要用多少根火柴?(4级) 【巩固】用三根火柴可拼成一个小“△”,若用108根火柴拼成如图所示形状的大三角形,请你数一数共有多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奥数题

1、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奥数题 2、育红小学六年级举行数学竞赛,参加竞赛的女生比男生多28 人。根据成绩,男生全部获奖,而女生则有25%的人未获奖。获奖总 2.六年级学生共有多少 人数是42人,又知参加竞赛的是全年级的 5 人? 3、水果批发部里的苹果比梨多20吨,梨比苹果少20%,梨是多少 吨? 4、六年级有学生146人,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124人。 求这个年级的达标率。(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5、一种半导体收音机,现在售价165元,比去年降低了85元,降低 了百分之几? 6、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4时相遇,这时甲行 了全程的40%。两人继续前进,当乙到达A地时,甲还需行全程的几分之几就可以到达B地了? 7、一个工人由于改进生产技术,生产一个零件的时间由12分减到8分,以前每天生产40个零件,现在的生产效率比以前生产效率提高了百分之几? 8、东乡去年春季植树450棵,成活率为80%,去年秋季植树的成活率为90%,已知去年春季比秋季多死了18棵,这个乡去年一共种活了多少棵树? 9、某校选派360名学生参加夏令营,结果发现男生占40%,为了使男生占50%,又增派了一批男生,问被增派的男生有多少名?

1,第二次用去余下的60%, 10、一根铁丝全长4.8米,第一次用去全长的 3 最后还剩下多少米? 11、修一条长2400米的公路,如果由甲工程队单独修建,需要20天;乙工程队单独修建,需要30天。现在由甲乙两工程队合修,需要多少天? 12、一项工程,由甲单独修做12天可以完成。甲队做了3天后,另有任务,余下的工程由乙队做15天完成,由乙队单独做这项工程要多少天? 13、老刘和小李合做一件工作,要12天完成,如果让老刘先做8天,剩下的工作由小李单独做,小李还要14天才能完成,小李单独做这件工作需几天完成。 14、甲.乙两队开挖一条水渠。甲队独做8天完成,乙队独做12天完成。现在两队同时挖了几天后,乙队调走,余下的甲队在3天内挖完。乙队挖了几天? 15、加工一批零件,甲独做20天完成,乙独做30天完成。现两人合作来完成任务,合作中甲休息了2.5天。乙休息了若干天,这样共14天完工。乙休息了几天? 16、抄一本书稿,甲每天的工作效率等于乙、丙两人每天的工作效率的和;丙的工作效率相当于甲、乙每天工作效率和的1/5;如果3人合作只需要8天就完成了,那么乙一人单独抄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 17、一项工程,甲队单独承建要20天完,乙队单独承建要30天完,如果两队合做,多少天才能完成全部工作的3/4?

最新五年级下册同步分数加减法的奥数题(含答案)

分数加减法的奥数题 知识点一任意一个自然数1除外作为分母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等于最简真分数的个数除以2。 1 2 3 4 5 6 例1 计算(1) —+—+—+—+—+— 7 7 7 7 7 7 1 3 7 9 (2) —+—+—+— 10 10 10 10 通过计算,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练一练(1) 分母是9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1 (2) 以—为分数单位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12 知识点二两个分数单位相加减,如果它们的分母是互质数,那么所得的结果的分母是算式中两个分母的乘积,分子是算式中两个分母的和或差,运用这个规律,我们可以使计算简便。 例2 计算下面各题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1 1 1 1 1 1 1 1 —+— = —+— = — - — = — - — = 2 3 4 7 2 3 4 7 练一练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 1 1 1 1 11 ————— = —————— = — ( ) ( ) 12 ( ) ( ) 30 1 知识点三一个分数是相邻两个自然数的积作分母,形如: ——— ,可以 n×(n+1) 1 1 1 1 1 把这个分数拆成— - —— ,即: ——— = — - ——。利用这个规律可以使 n n+1 n×(n+1) n n+1 我们计算简便。 1 1 1 1 1 1 例3 计算——+——+——+——+——+—— 1×2 2×3 3×4 4×5 5×6 6×7 1 1 1 1 1 1

练一练 计算 — - — - — - — - — - — 4 20 30 42 56 72 知识点四 一道算式里,第一个加数是1/2,依次每个加数的分母都是前一个分母的2倍,分子都是1,这道算式的结果就是1减去最后一个分数,即计算结果的分母是最后一个分数的分母,分子比分母少1. 例4 不用通分,你能很快地算出下面算式的结果吗? 1 1 1 1 1 1 1 1 1 1 — + — + — + — — + — + — + — + — + — 2 4 8 16 2 4 8 16 32 64 1 1 1 1 1 1 1 1 练一练 1-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 2 3 3 4 4 5 1 1 1 1 从上题中你发现了什么?用你的发现计算 — + — + — + — 2 6 12 20 1.在 4136、83 72、2924、1312四个分数中,第二大的是 . 2.有一个分数,分子加1可以约简为31,分子减1可约简为5 1,这个分数是 3.已知5 1154%75%90321÷=?=÷=?=?E D C B A .把A 、B 、C 、D 、E 这五个数从小到大排列,第二个数是 . 4.所有分母小于30并且分母是质数的真分数相加,和是 . 5.三个质数的倒数和为231 a ,则a = . 6.计算,把结果写成若干个分母是质数的既约分数之和: 1995 19511919591-+-+= . 7.将8473、5746、10089、3625和62 51分别填入下面各( )中,使不等式成立. ( )<( )<( )<( )<( ). 8.纯循环小数0.abc 写成最简分数时,分子与分母之和是58,请你写出这个循环小数 . 9.()()()24 13111=++ .(要求三个加数的分母是连续的偶数). 10.下式中的五个分数都是最简真分数,要使不等式成立,这些分母的和最小 是 .()()()()() 54321>>>>. 11.我们把分子为1,分母为大于1的自然数的分数称为单位分数.试把6 1表示成分母不同的两个单位分数的和.(列出所有可能的表示情况).

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归纳及典型例题

实验中学 马贵荣编 一、【正负数】 有理数的分类:★☆▲ _____________统称整数,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统称分数,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统称有理数。 [基础练习] 1☆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额大括号内: 1,-0.1,-789,25,0,-20,-3.14,-590,6/7 ·正整数集{ …};·正有理数集{ …};·负有理数集{ …} ·负整数集{ …};·自然数集{ …};·正分数集{ …} ·负分数集{ …} 2☆ 某种食用油的价格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涨落,规定上涨记为正,则-5.8元的意义 是 ;如果这种油的原价是76元,那么现在的卖价是 。 二、【数轴】 规定了 、 、 的直线,叫数轴 [基础练习] 1☆如图所示的图形为四位同学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 ) 2☆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用“>”号连接起来。 4,-|-2|, -4.5, 1, 0 3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整数 B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分数 C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有理数 D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4、★ ①比-3大的负整数是_______; ②已知m是整数且-4

小学六年级数学奥数题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五单元测试卷 内容:统计、数学广角 年级 姓名 书写(4分) 总分 一、仔细阅读,正确填空。(每小题2分,共26分) 1、( )统计图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如果要表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选( )统计图比较合适;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的是( )统计图。 2、袋子里有2个红球,1个黄球,4个白球,如果任意摸一个球,摸到( )球的可能最小;如果要保证摸到白球,至少一次要摸出( )个球。 3、在14个1999年出生的儿童中,至少有( )个人是同一月出生的。 4、时钟5时敲响5下,12秒钟敲完。10时敲响10下,需要( )秒。 5、把7个梨放在4个盘子里,总有1个盘子至少要放( )个梨。 6、气象小组测得上周周一至周五的室外气温,并求出平均气温。请你填出周三的气温。 日期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气温/℃ 25 23 20 19 21.6 7、有趣的摸球游戏。袋子里有红、黄、蓝各10个球,要保证摸出2个同色,至少要摸( )个,从中任意摸一个,摸到红色球的可能性是( )。 8、在一分钟跳绳练习中,小华跳了123次,那么他总有在某秒至少跳了( )次。 二、仔细推荐,认真辨析。(共6分) 1、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 2、5个白球和5个红球(其他完全相同)的口袋,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 。( ) 3、为清楚地表示出某一年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应该绘制条形统计图。( ) 4、口袋中有10个白球和2个黑球,任意摸出一个球,一定是白球。( ) 5、任意25人中至少有3个人属相相同。( ) 6、张叔叔参加飞镖比赛,投了5标,成绩是41环,他至少有一镖不低于9环。( )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5个人逛商店共花了301元钱,每人花的钱数都是整数,其中至少有一人花的钱数不低于( )元。 A 、59元 B 、60元 C 、61元 D 、62元 2、某省统计近期H7N9禽流感疫情,既要知道每天患病人数的多少,又能反映疫情变化的情况和趋势,最好选用应选用( )统计图。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D 、任意选用 3、一个盒子里装有黄色、白色乒乓球各5个,要想使取出的乒乓球一定有2个黄色乒乓球,则至少应取出( )个。 A 、4 B 、5 C 、6 D 、7 4、如果A 的 等于B 的 (A 、B 不为0),那么A:B =( ) A 、1:9 B 、8:3 C 、9:8 D 、8:9 5、一块200㎡的地种了四种作物,100㎡种的是玉米,50㎡种的是花生,40㎡种的是辣椒,10㎡种的是白菜,下面那个示意图能反映各种作物所占的面积百分比。( ) D 、以上都不能反映 四、认真细致,合理计算。(20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8.12+0.09= - - = ( - _×20= 0.32= 4÷ = ×3÷ = 2- × 698×51= 2、怎样简便就怎样样。(12分) - × + ÷( + × ) 0.6×4.7+5.3×60% ÷[ ×(1- )] 亲爱的同学,只有平时努力,考试认真,书写端正,这张试卷一定会带给你又一次成功的享受。 2 1 324 3 7161351384151 54543 1 3152527118785154418583581135211 10

五年级简便计算道

1) 6.9+4.8+3. 1 2) 0.456+6.22+3.78 3) 15.89+(6.75-5.89) 4) 4.02+5.4+0.98 5) 5.17-1.8-3.2 6) 13.75-(3.75+6.48) 7) 3.68+7.56-2.68 8) 7.85+2.34-0.85+4.66 9) 35.6-1.8-15.6-7.2 10) 3.82+2.9+0.18+9.1 11) 9.6+4.8-3.6 12) 7.14-0.53-2.47 13) 5.27+2.86-0.66+1.63 14) 13.35-4.68+2.65 15) 73.8-1.64-13.8-5.36 16) 0.398+0.36+3.64? 17) 15.75+3.59-0.59+14.25 18) 66.86-8.66-1.34 19) 0.25×16.2×4 20) (1.25-0.125)×8 21) 3.6×102 22) 3.72×3.5+6.28×3.5 23) 36.8-3.9-6.1 24) 15.6×13.1-15.6-15.6×2.1 25) 4.8×7.8+78×0.52 26) 32+4.9-0.9 27) 4.8×100.1 28) 56.5×9.9+56.5 29) 7.09×10.8-0.8×7.09 30) 25.48-(9.4-0.52) 31) 320÷1.25÷8 32) 18.76×9.9+18.76 33) 3.52÷2.5÷0.4 34) 3.9-4.1+6.1-5.9 35) 9.6÷0.8÷0.4 36) 4.2×99+4.2 37) 17.8÷(1.78×4) 38) 0.49÷1.4 39) 1.25×2.5×32 40) 3.65×10.1 41) 3.2×0.25×12.5 42) 5.6÷1.25÷0.8÷2.5÷0.4 43) 15.2÷0.25÷4 44) 0.89×100.1 45) 146.5-(23+46.5) 46) 3.83×4.56+3.83×5.44 47) 4.36×12.5×8 48) 9.7×99+9.7 49) 27.5×3.7-7.5×3.7 50) 8.54÷2.5÷0.4 51) 0.65×101 52) (45.9-32.7)÷8÷0.125 53) 3.14×0.68+31.4×0.032 54) 7.2×0.2+2.4×1.4 55) 8.9×1.01 56) 7.74×(2.8-1.3)+1.5×2.26 57) 3.9×2.7+3.9×7.3 58) 18-1.8÷0.125÷0.8 59) 12.7×9.9+1.27 60) 21×(9.3-3.7)-5.6 61) 15.02-6.8-1.02 62) 5.4×11-5.4 63) 2.3×16+2.3×23+2.3 64) 9.43-(6.28-1.57) 65) 3.65×4.7-36.5×0.37 66) 46×57+23×86 67) 13.7×0.25-3.7÷4 68) 2.22×9.9+6.66×6.7 69) 101×0.87-0.91×87 70) 10.7×16.1-15.1×10.7 71) 0.79×199 72) 4.8+8.63+5.2+0.37 73) 5.93+0.19+2.81 74) 1.76+0.195+3.24 75) 2.35+1.713+0.287+7.65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有理数易错题整理69916(供参考)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有理数·易错题整理 1.填空: (1)当a________时,a与-a必有一个是负数; (2)在数轴上,与原点0相距5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 (3)在数轴上,A点表示+1,与A点距离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 (4)在数轴的原点左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等于6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是________.2.用“有”、“没有”填空: 在有理数集合里,________最大的负数,________最小的正数,________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3.用“都是”、“都不是”、“不都是”填空: (1)所有的整数________负整数; (2)小学里学过的数________正数; (3)带有“+”号的数________正数; (4)有理数的绝对值________正数; (5)若|a|+|b|=0,则a,b________零; (6)比负数大的数________正数. 4.用“一定”、“不一定”、“一定不”填空: (1)-a________是负数; (2)当a>b时,________有|a|>|b|; (3)在数轴上的任意两点,距原点较近的点所表示的数________大于距原点较远的点所表示的数; (4)|x|+|y|________是正数; (5)一个数________大于它的相反数; (6)一个数________小于或等于它的绝对值; 5.把下列各数从小到大,用“<”号连接: 并用“>”连接起来.

8.填空: (1)如果-x=-(-11),那么x=________; (2)绝对值不大于4的负整数是________; (3)绝对值小于4.5而大于3的整数是________. 9.根据所给的条件列出代数式: (1)a,b两数之和除a,b两数绝对值之和; (2)a与b的相反数的和乘以a,b两数差的绝对值; (3)一个分数的分母是x,分子比分母的相反数大6; (4)x,y两数和的相反数乘以x,y两数和的绝对值. 10.代数式-|x|的意义是什么? 11.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1)若a是负数,则a________-a; (2)若a是负数,则-a_______0; (3)如果a>0,且|a|>|b|,那么a________ b. 12.写出绝对值不大于2的整数. 13.由|x|=a能推出x=±a吗? 14.由|a|=|b|一定能得出a=b吗? 15.绝对值小于5的偶数是几? 16.用代数式表示:比a的相反数大11的数. 17.用语言叙述代数式:-a-3. 18.算式-3+5-7+2-9如何读? 19.把下列各式先改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再求出各式的值. (1)(-7)-(-4)-(+9)+(+2)-(-5); (2)(-5)-(+7)-(-6)+4.

小学奥数几何难题

小学奥数几何难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奥数几何难题 类型一:旋转、对称类 (2011年日本算术奥林匹克大赛高小预赛) 在ABC △中,9cm AB AC ==,120BAC ∠=?.点P 在边BC 上使得6cm CP =,点Q 在边AC 上使得CPQ APB ∠=∠.请求出三角形BPQ 的面 积. Q P C B A 【考点】 图形对称 【答案】 13.52cm 【分析】 方法一:过A 点作AO BC ⊥交BC 于点O ,作P 、Q 关于AO 的对称点'P 、 'Q ,连接''P Q 、'AP 、'P Q ,如下图所示: 【分析】 O P'Q' A B C P Q 【分析】 ∵CPQ APB ∠=∠,又'APB AP C ∠=∠,∴'CPQ CP A ∠=∠,∴ 'PQ P A ∥,∴'APQ P PQ S S =,∴'APC P QC S S =,又∵'P O PO =,∴ 'CP BP =,∴'CP BP =,∴'BPQ P QC APC S S S ==△△△.∵30C ∠=?,∴ 4.5AO =,又∵6CP =,∴APC S △6 4.5213.5=?÷=,∴13.5BPQ S =△. 【分析】 方法二:(供参考)作AD BC ⊥交BC 于点D ,作QE BC ⊥交BC 于点E . 【分析】 E D A B C P Q 【分析】 ∵APB QPC ∠=∠,ABP QCP ∠=∠,∴CQP BAP △∽△,又AD 、QE 分别 是ABP △、QCP △的高,于是有:BP AD CP QE =,即BP QE CP AD ?=?.而又226 4.5213.5BPQ S BP QE CP AD =?÷=?÷=?÷=△. 【总结】 本题没有边之间的比例,只有角度相等,因此尝试做对称来构造出平行线, 解决问题.

小学六年级奥数测试题及答案-小学奥数题100道及答案六年级

小学六年级奥数测试题及答案 奥数(一) 一、填空题: 3.一个两位数,其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字交换以后,所得的两位数比原来小27,则满足条件的两位数共有______个. 5.图中空白部分占正方形面积的______分之______. 6.甲、乙两条船,在同一条河上相距210千米.若两船相向而行,则2小时相遇;若同向而行,则14小时甲赶上乙,则甲船的速度为______. 7.将11至17这七个数字,填入图中的○内,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相等. 8.甲、乙、丙三人,平均体重60千克,甲与乙的平均体重比丙的体重多3千克,甲比丙重3千克,则乙的体重为______千克. 9.有一个数,除以3的余数是2,除以4的余数是1,则这个数除以12的余数是______. 10.现有七枚硬币均正面(有面值的面)朝上排成一列,若每次翻动其中的六枚,能否经过若干次的 翻动,使七枚硬币的反面朝上______(填能或不能). 二、解答题: 1.浓度为70%的酒精溶液500克与浓度为50%的酒精溶液300克,混合后所得到的酒精溶液的浓度 是多少? 2.数一数图中共有三角形多少个?

3.一个四位数,它的第一个数字等于这个数中数字0的个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这个数中数字1的个数,第三个数字表示这个数中数字2的个数,第四个数字等于这个数中数字3的个数,求出这个四位数. 奥数(一)答案 一、填空题: 1.(1) 3.(6个) 设原两位数为10a+b,则交换个位与十位以后,新两位数为10b+a,两者之差为(10a+b)-(10b+a)=9(a-b)=27,即a-b=3,a、b为一位自然数,即96,85,74,63,52,41满足条件.4.(99) 5.(二分之一) 把原图中靠左边的半圆换成面积与它相等的右半部的半圆,得右图,图 6.(60千米/时) 两船相向而行,2小时相遇.两船速度和210÷2=105(千米/时);两船同向行,14小时甲赶上乙,所以甲船速-乙船速=210÷14=15(千米/时),由和差问题可得甲:(105+15)÷2=60(千米/时).乙:60-15=45(千米/时).

五年级简便计算奥数题

奥数班摸底测试卷班级姓名. 一、简便计算下列各题:(1~10小题每小题5分,11~15小题每小题10分) 1. 2.5×1.25.×3.2 2.0.125×0.25×0.5×64 3. 320÷1.25÷8 4.2.4×7.6+7.6×6.5+7.6+0.76 5. 3.74×5.8+62.6×0.58 6. 2005×0.375-0.375×1949+3.75×2.4 7.2016+201.6+20.16+2.016 8. 22.8×98+45.6 9.5.2×1111+6666×0.8 10.999.9×0.28-0.6666×370 11.0.27÷0.25 12. 1.25×3.14+125×0.0257+1250×0.00229 13.18.3×0.25+5.3÷0.4-3.13×2.5 14.3.6×31.4+43.9× 6.4(提示:43.9=31.4+12.5) 15.75×4.7+15.9×25 二、附加题 1. 计算:20.05×39+200.5×4.1+40×10.025(提示:40×10025=2×20×10.025=20×20.05) 2.计算:1.1+ 3.3+5.5+7.7+9.9+11.11+13.13+15.15+17.17+19.19 3.计算: (1+0.12+0.23)×(0.12+0.23+0.34)-(1+0.12+0.23+0.34)×(0.12+0.23) 3.计算:(2+1.23+2.34)×(1.23+2.34+3.45)-(1.23+2.34)×(2+1.23+2.34+3.45) (提示:令M=1.23+2.34,N=1.23+2.34+ 3.45,将原式化简为M,N的表达式) 4.比较下面两个乘积A,B的大小 A=9.8732×7.2345 B=9.8733×7.2344

第一章有理数中高难度题

数轴的认识及应用 1.如图,数轴上的A,B,C三点所表示的数是分别是a、b、c,其中AB=BC,如果|a|>|b|>|c|,那么该数轴的原点O的位置应该在() A.点A的左边 B.点A与点B之间 C.点B与点C之间 D.点B与点C之间(靠近点C)或点C的右边 2.在数轴上,与表示数﹣5的点的距离是2的点表示的数是() A.﹣3 B.﹣7 C.±3 D.﹣3或﹣7 3.如果a表示有理数,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和﹣(﹣a)互为相反数B.+a和﹣a一定不相等 C.﹣a一定是负数D.﹣(+a)和+(﹣a)一定相等 4.正方形ABCD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点D、A对应的数分别为0和1,若正方形ABCD 绕着顶点顺时针方向在数轴上连续翻转,翻转1次后,点B所对应的数为2;则翻转2015次后,数轴上数2015所对应的点是() A.点C B.点D C.点A D.点B 5.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1,现将点A沿数轴做如下移动,第一次将点A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1,第二次将点A1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2,第三次将点A2向左移动9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3,…按照这种移动规律进行下去,第51次移动到点A51,那么点A51所表示的数为() A.﹣74 B.﹣77 C.﹣80 D.﹣83 6.如图,数轴上P、Q、S、T四点对应的整数分别是p、q、s、t,且有p+q+s+t=﹣2,那么,原点应是点() A.P B.Q C.S D.T

7.点A、B分别是数﹣3,﹣1在数轴上对应的点.使线段AB沿数轴向右移动到A′B′,且线段A′B′的中点对应的数是3,则点A′对应的数是,点A移动的距离是.8.如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如果R表示的数是﹣1,则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点是. 9.如图,小黄和小陈观察蜗牛爬行,蜗牛在以A为起点沿数轴匀速爬向B点的过程中,到达C点时用了9分钟,那么到达B点还需要分钟. 10.一质点P从距原点1个单位的A点处向原点方向跳动,第一次跳动到OA的中点A1处,第二次从A1点跳动到OA1的中点A2处,第三次从A2点跳动到OA2的中点A3处,如此不断跳动下去,则第5次跳动后,该质点到原点O的距离为. 11.如下图,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了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可以看到终点表示的数是﹣2.已知点A、B是数轴上的点,完成下列各题: (1)如果点A表示数﹣3,将点A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A、B两点间的距离是. (2)如果点A表示数是3,将点A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A、B两点间的距离是. (3)一般地,如果点A表示数为a,将点A向右移动b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c个单位长度,那么请你猜想终点B表示的数是,A、B两点间的距离是. 12.操作探究: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数轴(如图所示), 操作一: (1)折叠纸面,使表示的1点与﹣1表示的点重合,则﹣3表示的点与表示的点重合;操作二: (2)折叠纸面,使﹣1表示的点与3表示的点重合,回答以下问题: ①5表示的点与数表示的点重合; ②若数轴上A、B两点之间距离为11,(A在B的左侧),且A、B两点经折叠后重合,求A、B两点表示的数是多少.

小学奥数-几何计数-专题

几何计数 知识框架图几何计 数8计数综合7-7 教学目标 .掌握计数常用方法;1熟记一些计数公式及其推导方法;2. .根据不同题目灵活运用计数方法进行计数.3本讲主要介绍了计数的常用方法枚举法、标数法、树形图法、插板法、对应法等,并 渗透分类计数和用容斥原理的计数思想. 知识要点 一、几何计数在几何图形中,有许多有趣的计数问题,如计算线段的条数,满足某种条件的三角形的个数,若干个图分平面所成的区域数等等.这类问题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但是通过认真分析,还是可以找到一些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处理方法的.常用的方法有枚举法、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法以及递推法等.n12个部分;n个圆最多分平面的部分数为n(n-1)+2;n个三角形将平面最多分2)(nn?n??????223……2成3n(n-1)+2部分;n个四边形将平面最多分成4n(n-1)+2部分…… 在其它计数问题中,也经常用到枚举法、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法以及递推法等.解题时需要仔细审题、综合所学知识点逐步求解. 排列问题不仅与参加排列的事物有关,而且与各事物所在的先后顺序有关;组合问题与各事物所在的先后顺序无关,只与这两个组合中的元素有关.

二、几何计数分类 数线段:如果一条线段上有n+1个点(包括两个端点)(或含有n个“基本线段”),那么这n+1个点把这条线段一共分成的线段总数为n+(n-1)+…+2+1条 数角:数角与数线段相似,线段图形中的点类似于角图形中的边. 数三角形:可用数线段的方法数如右图所示的三角形(对应法),因为DE上有15条线段,每条线段的两端点与点A相连,可构成一个三角形,共有15个三角形,同样一边在BC上的三角形 也有15个,所以图中共有30个三角形. 数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正方形:一般的,对于任意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若其横边上共有n 条线段,纵边上共有m条线段,则图中共有长方形(平行四边形)mn个. 例题精讲 【例 1】下图的两个图形(实线)是分别用10根和16根单位长的小棍围成的.如果按此规律(每一层比上面一层多摆出两个小正方形)围成的图形共用了60多根小棍,那么围成的图形有几层, 共用了多少根小棍?(4级) 【例 2】用3根等长的火柴可以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如图用这样的等边三角形拼合成一个更大的等边三角形.如果这个大等边三角形的每边由20根火柴组成,那么一共要用多少根火柴?(4

五年级简便计算奥数题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奥数班摸底测试卷 班级姓名. 一、简便计算下列各题:(1~10小题每小题5分,11~15小题每小题10分) 1. 2.5×1.25.×3.2 2.0.125×0.25×0.5×64 3. 320÷1.25÷8 4.2.4×7.6+7.6×6.5+7.6+0.76 5. 3.74×5.8+62.6×0.58 6. 2005×0.375-0.375×1949+3.75×2.4 7.2016+201.6+20.16+2.016 8. 22.8×98+45.6 9.5.2×1111+6666×0.8 10.999.9×0.28-0.6666×370 11.0.27÷0.25 12. 1.25×3.14+125×0.0257+1250×0.00229 13.18.3×0.25+5.3÷0.4-3.13×2.5 14.3.6×31.4+43.9×6.4(提示:43.9=31.4+12.5)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5.75×4.7+15.9×25 二、附加题 1. 计算:20.05×39+200.5×4.1+40×10.025(提示:40×10025=2×20×10.025=20×20.05) 2.计算:1.1+ 3.3+5.5+7.7+9.9+11.11+13.13+15.15+17.17+19.19 3.计算: (1+0.12+0.23)×(0.12+0.23+0.34)-(1+0.12+0.23+0.34)×(0.12+0.23) 3.计算:(2+1.23+2.34)×(1.23+2.34+3.45)-(1.23+2.34)×(2+1.23+2.34+3.45) (提示:令M=1.23+2.34,N=1.23+2.34+3.45,将原式化简为M,N的表达式) 4.比较下面两个乘积A,B的大小 A=9.8732×7.2345 B=9.8733×7.2344

第一章 有理数奥数题

第一章有理数奥数题(1) 1.2002*20032003-203*20022002= 2.已知a-2的绝对值+2b+1的绝对值=0,求a-2b+1的值 3.如果a,b都代表有理数,并且a+b=0,那么( ) A.a,b都是0 B.B.a,b之一是0 C.C.a,b互为相反数 D.D.a,b互为倒数 4.一乳制品加工场销售员小王给超市送来10箱奶粉,每箱20袋,每袋400g,当他要返回厂里时,突然接到厂部打来电话,说这10箱奶粉中有一箱因装罐机出现了故障,每袋少装了20g,要求他立即把缺量的一箱带回去更换.但超市里正忙,小王只能称一次,就要将那缺量的奶粉找出来.请你帮他想个办法,能办到吗? 5.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可得到一条折痕,继续对折,对折时每次折痕与上次折痕保持平行,继续对折三次后,可以得7条折痕,如果对这n次,可以得到多少条折痕? 6.23个不同的正整数的和是4825,问;这23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可能达到的最大值是多少?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7.当x=3分之2,y=-4分之3,z=-2又2分之1,分别求下列代数式值(1)+(-x)-(-y)-(-z)(2) -(+x)+( -y) -(-z)

有理数奥数题(2) 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计算: (1)125×888=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2、把用“<”连接起来:________________。3、下面有两串按某种规律排列的数,请按规律填上空缺的数。(1) ( ); (2)15,20,10,( ),5,30,( ),35。4、有甲、乙、丙三个数,已知甲、乙;乙、丙;丙、甲两数的平均数分别为40、46、43,那么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___________。5、下边的加法竖式的申、办、奥、运四个汉字,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数字,请问:申办奥运分别为何数字时算式成立。申=______;办=______;奥=______;运=______。 6、甲班有学生48人,其中1/2是女生;乙班有学生45人,其中1/3是女生,那么两班的男生共有_______人。 7、配置3%的葡萄糖50千克,需要1%与6%的葡萄糖分别为______千克、______千克。 8、五个人都属龙,他们岁数的乘积是589225,这五个人的岁数和是__________。 9、加工一批零件,如果师傅先加工20天后,剩下的由徒弟再加工30天正好完成;如果徒弟先加工37天,剩下的由师傅再加工17天也正好完成。现在师傅、徒弟一起加工若干天后,剩下的由徒弟再加工40天正好完成。问:师傅和徒弟一起加工了_______天。10、用两个同样长3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的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它的

经典奥数几何四题

1. 在正方形ABCD中(如图所示),E,F分别是所在边的中点,四边形AGCD的面积占正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 解:连接AC。 可以知道G是三角形ABC的3条中线的相交点,就是重心。 所以: S△ACG=S△ABG=S△BCG=1/3*S三角形ABC=1/6*S正方形ABCD。 S四边形AGCD=S△ACG+S△ACD=(1/2+1/6)S正方形ABCD=2/3*正方形ABCD 四边形AGCD的面积占正方形ABCD面积的2/3。 2. 如图所示,直角梯形ABCD的上与高相等,正方形DEFH的边长等于6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3. 如图,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E、F分别是AB、DA的中点,G是BF和DE的交点,四边形BCDG的面积是40平方厘米,那么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解:设长方形ABCD面积为S。 因为F、E是AD和AB的中点,所以S△ABF=S△ADE=S/4 连接AG,同样F、E是AD和AB的中点,所以S△BEG=S△AEG=S△AFG=S△DFG=S△ABF/3=S/12 S四边形BCDG=S-S△ABF-S△DFG=S - S/4- S/12=2 S/3 S=3 四边形BCDG/2=60平方厘米 4. 将正面是红色,背面是白色的纸剪成一个直角三角形ABC(如下图所示),盖在桌面上,然后折叠使A与C重 合。这是红色部分的面积为5.25平方分米,盖住桌面的面积比原来减少了9.375平方分米,BD=4.8分米,折痕的长度是_____分米 解:三角形ABC面积=9.375×2+5.25=24平方厘米 AB=24×2÷4.8=10厘米 假设折痕和AB交于点E,和AC交于点F AE=1/2×10=5厘米 EF=9.375×2÷5=3.75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有趣经典的奥数题及答案解析

六年级数学有趣经典的奥数题及答案解析 【题-001】抽屉原理 有5个小朋友,每人都从装有许多黑白围棋子的布袋中任意摸出3枚棋子.请你证明,这5个人中至少有两个小朋友摸出的棋子的颜色的配组是一样的。 【题-002】牛吃草:(中等难度) 一只船发现漏水时,已经进了一些水,水匀速进入船内.如果10人淘水,3小时淘完;如5人淘水8小时淘完.如果要求2小时淘完,要安排多少人淘水? 【题-003】奇偶性应用:(中等难度) 桌上有9只杯子,全部口朝上,每次将其中6只同时“翻转”.请说明:无论经过多少次这样的“翻转”,都不能使9只杯子全部口朝下。 【题-004】整除问题:(中等难度) 用一个自然数去除另一个整数,商40,余数是16.被除数、除数、

商数与余数的和是933,求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 【题-005】填数字:(中等难度) 请在下图的每个空格内填入1至8中的一个数字,使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8个数字都互不相同. 【题-006】灌水问题:(中等难度) 公园水池每周需换一次水.水池有甲、乙、丙三根进水管.第一周小李按甲、乙、丙、甲、乙、丙……的顺序轮流打开小1时,恰好在打开某根进水管1小时后灌满空水池.第二周他按乙、丙、甲、乙、丙、甲……的顺序轮流打开1小时,灌满一池水比第一周少用了15分钟;第三周他按丙、乙、甲、丙、乙、甲……的顺序轮流打开1小时,比第一周多用了15分钟.第四周他三个管同时打开,灌满一池水用了2小时20分,第五周他只打开甲管,那么灌满一池水需用________小时.【题-007】浓度问题:(中等难度) 瓶中装有浓度为15%的酒精溶液1000克,现在又分别倒入100克和400克的A、B两种酒精溶液,瓶中的浓度变成了14%.已知A种酒精溶液浓

五年级简便计算奥数题

奥数班摸底测试卷 班级姓名. 一、简便计算下列各题:(1~10小题每小题5分,11~15小题每小题10分) 1. 2.5×1.25.×3.2 2.0.125×0.25×0.5×64 3. 320÷1.25÷8 4.2.4×7.6+7.6×6.5+7.6+0.76 5. 3.74×5.8+62.6×0.58 6. 2005×0.375-0.375×1949+3.75×2.4 7.2016+201.6+20.16+2.016 8. 22.8×98+45.6 9.5.2×1111+6666×0.8 10.999.9×0.28-0.6666×370 11.0.27÷0.25 12. 1.25×3.14+125×0.0257+1250×0.00229 13.18.3×0.25+5.3÷0.4-3.13×2.5 14.3.6×31.4+43.9×6.4(提示:43.9=31.4+12.5)

15.75×4.7+15.9×25 二、附加题 1. 计算:20.05×39+200.5×4.1+40×10.025(提示:40×10025=2×20×10.025=20×20.05) 2.计算:1.1+ 3.3+5.5+7.7+9.9+11.11+13.13+15.15+17.17+19.19 3.计算: (1+0.12+0.23)×(0.12+0.23+0.34)-(1+0.12+0.23+0.34)×(0.12+0.23) 3.计算:(2+1.23+2.34)×(1.23+2.34+3.45)-(1.23+2.34)×(2+1.23+2.34+3.45) (提示:令M=1.23+2.34,N=1.23+2.34+3.45,将原式化简为M,N的表达式) 4.比较下面两个乘积A,B的大小 A=9.8732×7.2345 B=9.8733×7.2344

有理数奥数题难题1

101 100991...543143213211??++??+??+?? 有理数奥数题 1 1.计算: 2. 计算: 3.计算:100 981861641421?+???+?++?+? 4. 计算:101 99200999719697167512538314?-?+???+?-?+?-? 5. 计算304 3011741411?+???+?+? 6有一堆苹果,三三数之剩一,五五数之剩二,七七数之剩三,九九数之剩四,这堆苹果至少有多少个? 7有一堆苹果,三三数之剩二,四四数之剩三,六六数之剩五,七七数之剩一,这堆苹果至少有多少个? 8有一堆苹果,三三数之剩二,四四数之剩三,五五数之剩一,六六数之剩五,八八数之剩三,九九数之剩二,这堆苹果至少有多少个? 9有一堆苹果,五五数之剩二,六六数之剩一,七七数之剩六,八八数之剩一,九九数之剩七,这堆苹果至少有多少个? 10有一堆苹果,三三数之剩一,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五,九九数之剩四,这堆苹果至少有多少个? 11.有一堆苹果,三三数之剩二,五数之剩二,七七数之剩一,八八数之剩一,九九数之剩八,这堆苹果至少有多少个? 12、 计算: 13.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1+3-5+7-9+11-…-1997+1999; (2)11+12-13-14+15+16-17-18+…+99+100; (3)1991×1999-1990×2000; (4)4726342+472 6352-472 633×472 635-472 634×472 636; (6)1+4+7+ (244) 14. 计算 2+5+8+11+……+299 2016 20151321211?+???+?+?10310115313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