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涅的学习分类 (2)

加涅的学习分类 (2)
加涅的学习分类 (2)

加涅对学习的分类

一、加涅认为人类学习的复杂程度是有不同层次的,根据学习的繁简程度的不同,提出了八类学习。

1信号学习:

学习对某种信号作出某种反应。

经典性条件反射即是一种信号学习。如巴甫洛夫的实验中,狗听铃声分泌唾液。

2刺激-反应学习:

主要指操作性条件作用。如斯金纳的实验中,小白鼠学会按压按钮获取食物。

强化在该类学习中起关键作用。

3连锁学习:

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合。

即行为塑造。

4言语联想学习:

实质是连锁学习,只不过是语言单位的连锁。如将单词组合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

5辨别学习:

能识别各种刺激的异同,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简单的辨别:不同形状、颜色的物体。

复杂的多重辨别:对相似的、易混淆的单词分别作出正确的反应。

6概念学习:

对刺激进行分类,并对同类刺激作出相同的反映。

具体概念:通过具体对象来表示,直接观察、归纳得到。如杯子、碗、马、树……

定义性概念:通过定义来学习,一般是抽象的。比如:温度、质量、负强化……

7规则的学习:

亦称原理学习。

应用原理或规则办事的能力。如圆的面积(S)等于圆的半径(r)的平方乘以π,即S=πr2。当学生运用这个定律(公式)做事时,则该定律变成了指导人行为的规则。

8解决问题的学习:

亦称高级规则的学习。

将若干简单规则组合而成新规则的能力。如,(a+b)(a-b)=a2-b2是由如下4个简单规则组合而成:

符号相同的两个变量相乘,积为正,如a*b=ab;

符号不同的两个变量相乘,积为负,如a*(-b)=-ab;

单项式乘多项式即用多项式中的每一项乘以单项式。

同类项应合并。

练一练

第1题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学习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反应动作联结为()

A.连锁学习

B.信号学习

C.刺激——反应学习

D.言语联结学

第2题根据加涅的学习层级分类理论,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中的学习属于()。A.信号学习 B.刺激—反应学习 C.连锁学习 D.辨别学习

第3题【四川】加涅关于学习的八种阶梯类型中,最低层次的学习是()。A.刺激反应联结 B.信号 C.概念学习 D.问题解决

第4题【江苏】根据加涅的学习层级结构理论,他认为最复杂、最高学习水平的学习类别是( )

A.言语联结学习

B.解决问题学习

C.规则学习

D.概念学习

第5题【湖南长沙2011】根据学习的层次,比概念学习低一层的是( )。A.信号学习 B.规则学习 C.辨别学习 D.言语学习

答案1.A2.A3.B4.B5.C

第6题【辽宁庄河2011】小孩子每次玩火,妈妈就告诉他危险,久而久之,他除了把火这个词与看到的火联系起来之外,还会把火与危险联系起来,一说危险就想到火。这属于哪个种类的学习( )

A.信号学习

B.刺激——反应学习

C.系列学习

D.言语联想学习

第7题【湖南2009】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后,掌握了“四边形”的概念。这种学习是( )

A.连锁学习

B.概念学习

C.辨别学习

D.规则学习

第8题属于高级规则的学习活动的是()

A.问题解决

B.概念学习

C.规则学习D.接受学习

第9题【贵州2012】“学生在课堂上由于正确回答老师的问题而得到表扬,多次以后就变得喜欢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这是加涅学习层次理论中的哪一种学习类型?( )

A.信号学习

B.系列学习

C.刺激-反应学习

D.言语联想学习第10题【辽宁庄河2012】学蛙泳就必须学会如何用手臂划水、蹬腿并夹水、抬头呼吸,以及如何将上述几个主要动作组成一个和谐的系列,这种学习属于()A.信号学习 B.刺激—反应学习 C.系列学习 D.原理学习

答案6.A。把火和危险联系起来,是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和“谈虎色变”性质相同。7.B8.A9.C10.C

第11题【四川自贡2013】按照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理论,学生将“狗”,“猪”,“牛”等概括为“动物”的学习属于概念学习。

A.正确

B.错误

第12题【福建2013】某生会背九九乘法口诀并懂得“三三得九”是3个3相加之和是9,这种学习属于()。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机械学习

D.意义学习

答案11.A12.D

加涅对学习的分类二、按照学习结果的不同,加涅将学习分成5种类型。

1言语信息:

言语信息是指能用言语(或语言)表达的知识。

其中又可分为3个小类:

(1)符号学习:人名、地名、外语单词、数学符号等。

(2)事实性知识学习:“中国的首都是北京”、“菜菜老师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人”。

(3)有组织的整体知识学习:物理学中有关压强的知识(如下图所示)2智慧技能:

智慧技能主要指运用概念和规则办事的能力。

其中又分5个小类:

(1)辨别:两张不同的面孔、b和d的音、形。

(2)具体概念:碗、杯子、马。

(3)定义性概念:质量、负强化。

(4)原理与规则:S=πr2

(5)高级规则:(a+b)(a-b)=a2-b2

【科科老师按】智慧技能的5个小类,也就是加涅学习层次分类中的5、6、7、8层。只不过把第6层的概念学习拆分为具体概念和定义性概念两层。

3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指运用有关人们如何学习、记忆、思维的规则支配人的学习、记忆或认知行为,并提高其学习、记忆或认知效率的能力。

这里,加涅的认知策略,包括了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和,和元认知策略。

4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按一定规则协调自身肌肉运动的能力。如背越式跳高能力是以动作技能为主的运动能力。

动作技能有两种成分:

(1)运动的规则:如背越式调高这项技能中有如何助跑、单脚蹬地、腾空、身体过杆等复杂规则;

(2)肌肉协调:如背越式调高中手、脚、身躯、甚至呼吸之间有复杂的肌肉协调。

动作技能的本质是通过练习,使运动规则支配学习者的肌肉协调,最后达到自动化。(按:如果只有第一个成分——运动规则,没有第二个成分,那这就是智慧技能。)

动作技能与智慧技能联系密切:

(1)动作技能的掌握可以促进智慧技能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英语音标与单词读音(动作技能)的技能,可以促进他们学会用英语进行口头交流(智慧技能)的技能

(2)智慧技能的掌握要通过动作技能表现出来:霍金的思考和推理(智慧技能)通过的的两根手指在键盘上的敲击(动作技能)而表现出来。5态度:

态度是指习得的对人、对事、对物、对己的反应倾向。

如喜欢科科老师的帅,欣赏菜菜老师的黑等。

练一练

第13题【江西2014】加涅的智慧技能层次由低到高分为五个亚类()

A.具体概念、定义性感念、规则、高级规则、辨别

B.辨别、定义性感念、具体概念、规则、高级规则

C.具体概念、规则、定义性感念、高级规则、辨别

D.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感念、规则、高级规则

第14题【山东·多选】加涅按学习结果分类,有( )

A.智慧技能的学习

B.认知策略的学习

C.知识的学习

D.行为规范的学习

第15题规则由概念组成,它反应了概念之间的关系,规则学习以掌握相应的概念为基础,其实质是学生能在体现规则变化的情境中适当应用规则。这种规则就是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中的( )

A.言语信息

B.智慧信息

C.动作信息

D.认知信息

第16题根据信息加工过程理论,()对整个信息加工过程起调控作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信息加工的效率。

A.言语加工

B.智慧技能

C.认知策略

D.动作技能

第17题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

A.不同的学习结果

B.学习层次的高低

C.学习情境的简

繁 D.学习水平的优劣答案13.D14.AB15.B16.C17.A

第18题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动作技能

D.态度

第19题【湖南2009】语文课学习作文的写作规则,这类学习主要属于()A.言语信息学习 B.动作技能学习C.智慧技能学习 D.认知策略学习

第20题学生通过学习后,能说出“诚信”的含义。根据加涅的学习分类,这种水平的学习主要属于()

A.言语信息学习

B.智慧技能学习

C.认知策略学习

D.态度学习

第21题小燕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A.言语信息

B.态度

C.动作技能

D.智慧技能

第22题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儿童学唱“我爱北京天安门”虽不懂其全义,但通过言语联想可掌握。这属于哪种学习()

A.信号学习

B.言语联结学习

C.多重识别学习

D.概念学习

答案18.D19.C20.A。如果把题目改为:说成诚信的“含义”……则选B,智慧技能。

21.C。两岁的小燕,并不能理解诗歌的含义,因此排除A。这里,2岁的小孩儿学习诗歌也好、发音也好,都是练习嘴部肌肉的动作。

再:好多人普通话说不好,并非言语信息能力不强,而是嘴巴肌肉的动作在小时候没有练习好,动作做不到位,因此发音才不标准。

22.B

第23题【多选】根据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下列属于智慧技能的是()

A.把小数换算成分数

B.认识时钟

C.使动词和句子的主语一致

D.写字

第24题六年级的小玲通过一节几何课的学习,学会了用圆规画圆。这里的学习结果类型是() A.动作技能 B.概念学习 C.言语信息 D.辨别学习

第25题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表现为对内调控的能力是()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动作技能

D.言语信息

第26题【安徽·中学·2015】根据加强的学习目标分类理论,能将刺激物的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一个符号与另一个符号加以区分的能力是()A.言语信息 B.认知策略 C.智慧技能 D.动作技能

第27题【河北保定·2014·多选】加涅认为人类学习可获得的学习结果有

A.言语信息学习

B.智慧技能学习

C.认知策略学习

D.态度学习

答案23.ABC。认知时钟的含义应理解为:能够看懂时间——这属于智慧技能。

24.A25.B26.C27.ABCD

水产鱼类学名词解释讲课讲稿

水产鱼类学名词解释

形态部分 圆口类:骨骼完全为软骨,无上下颌的圆口纲动物,也称无颌类。 软骨类:内骨骼全为软骨,无任何硬骨组织的软骨鱼纲动物。 硬骨类:骨骼全部骨化或部分骨化为硬骨的硬骨鱼纲动物。 真骨类:硬骨鱼纲中除多鳍鱼目、鲟形目、弓鳍鱼目和雀鳝目外的8个总目的鱼统称为真骨类。 全骨类:硬骨鱼纲中弓鳍鱼目和雀鳝目统称为硬骨硬鳞类,又称为全骨类。软鳍鱼类:辐鳍亚纲中鲱形目、鲤形目、鳗鲡目等鱼类,由于它们的鳍通常无棘,故也称为软鳍鱼类。 棘鳍鱼类:辐鳍亚纲中鲻形目、鲈形目、鲽形目和鲀形目等鱼类,由于它们的鳍通常有棘,故又称为棘鳍鱼类。 软骨硬鳞类:辐鳍亚纲中多鳍鱼目和鲟形目合称为软骨硬鳞类。 颊部:眼的后下方到前鳃盖骨后缘的部分。 颏部:紧接着下颌联合的后方为颏部,也称颐部。 喉部:两鳃盖间的分腹面的部分为喉部。 吻部:头部的最前端到眼的前缘为吻部。 峡部:由喉部向前延伸,即颏部后方的部位为峡部。 鳃盖膜:鳃盖后缘的皮褶为鳃盖膜。 眼间隔:两眼之间的距离称为眼间隔。 眼后头部:眼后缘到最后一鳃裂或鳃盖骨后缘为眼后头部。 下颌联合:下颌左右两齿骨在前方会合处为下颌联合。 角质鳍条:软骨鱼类所特有,不分支不分节的鳍条,称为角质鳍条。

鳞质鳍条:硬骨鱼类所特有,由鳞片衍生而来的鳍条,称为鳞质鳍条。(也称为骨质鳍条) 脂鳍:背鳍后方有1个富含脂肪的小型鳍,称为脂鳍。 鳍式:以罗马数字代表鳍棘,以阿拉伯数字代表鳍条,这种以不同数字记录鳍条数目的方式称为鳍式。 盾鳞:为软骨鱼类所特有的一种鳞片,由表皮和真皮联合形成,成对角线排列。 硬鳞:为硬骨鱼纲的硬鳞鱼类所特有,完全由真皮形成,为深埋于真皮层中的菱形骨板。 骨鳞:为真骨鱼类所有,由真皮产生,一般呈覆瓦状排列,是最常见的一种鳞片。 鳞棘:盾鳞中,露在皮肤外面、且尖端朝向身体后方的部分为鳞棘。 基板:盾鳞中,埋没在皮肤内的部分称为基板。 侧线鳞:一般真骨鱼类在体两侧中部,各有一列被管状的侧线所穿过的鳞片,称为侧线鳞。 侧线上鳞:从背鳍为起点的鳞片,斜数到接触侧线鳞的一片为止的这些鳞片,称为侧线上鳞。 侧线下鳞:从腹鳍为起点(鲤形目等腹鳍腹位的鱼)或臀鳍为起点(鲈形目等腹鳍胸位的鱼)向斜上方数到接触侧线鳞的一片为止的这些鳞,称为侧线下鳞。 纵列鳞:自鳃盖后方沿体侧中部直到尾鳍基中部的鳞片。

统计学名词解释汇总情况

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方法可分为哪两大类?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有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类 2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数据各有什么特点?按采取计量尺度,分类、顺序、数值型数据;按统计数据收集方法,观测、实验数据;按被描述对象与时间关系,截面、时间序列数据 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 (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 (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 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 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 3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4什么是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举例说明 有限总体指总体的范围能够明确确定,而且元素的数目是有限可数的,如若干个企业构成的总体,一批待检查的灯泡。无限总体指总体包括的元素是无限不可数的,如科学实验中每个试验数据可看做是一个总体的一个元素,而试验可无限进行下去,因此由试验数据构成的总体是无限总体 5变量可分为哪几类? 变量可以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 变量也可以分为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经验变量和理论变量。

2017年辽宁教师招聘之加涅的学习目标分类体系简述

加涅的学习目标分类体系简述 2017年辽宁教招大部分考试科目为教育基础知识,具体考试内容需要看考试公告,查看最新辽宁教师招聘考试资讯。辽宁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辽宁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加涅(1916—)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布卢姆是同时代人。20世纪70年代他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把习得能力分为如下五类: 一、言语信息 能用语言陈述自己习得的内容,这里的知识是回答世界是什么的知识。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主要是记忆。 二、智慧技能 能用概念、符号、规则(原理、法则、公式、定理等)分析解决问题,这里的知识是回答怎么办的知识,它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主要是理解和运用概念和规则的能力,进行逻辑分析的能力。智力技能又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四类,由简单到复杂构成一个层级的关系。 三、认知策略 调控自身内部的心理活动,这是一种对内调控,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是个体对认知过程进行调节与控制的能力,包括学习者控制自己的注意、选择性知觉、调节编码方式、提高记忆质量等能力。 四、态度 对人或事的选择倾向,这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内部状态,这种状态影响个人对某种事物、人物及事件所采取的行动。加涅提出三类态度:儿童对家庭和其他社会关系的认识;对某种活动表现出来的积极的喜爱的情感,如音乐,阅读,体育锻炼等;有关个人品德的某些方面,如爱国家,关切社会需要和社会目标,尽公民义务的愿望。 五、动作技能 习得熟练的连贯动作,也被称作操作技能。 在这五类的内部又分别划分了一些小的层次。比如智慧技能又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四个层次;认知策略又分为编码的策略、记忆探求的策略、检索的策略、思考的策略等。 对于布氏学派和加涅这两种教育目标分类系统的异同,有人认为,加涅“抛开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框架,提出了五类分类目标”。加涅“从另一个不同的视角审视了教育目标”。“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出发点是为教育评价服务,主要是针对教育评价的需要来构想的;加涅的教育目标分类是为了改进教学设计的。加涅从另一角度建立的教育

鱼类学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

鱼类学期末试题 一、名词解释(2分/题) 1、鱼: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作为运动器官,具鳞或鳔 的变温脊椎动物。 2、体长:吻前端至尾柄的最后一椎骨的水平直线长度。 3、腹棱:位于腹部由肛门向前到腹鳍基部或胸鳍基部的刃状皮质棱 起。 4、膜骨:由结缔组织中的成骨细胞分泌羟基磷灰石(骨质)直接骨 化而成的鱼类骨骼。 5、韦伯氏器:硬骨鱼类鲤形总目第1—3椎体的两侧有四对小骨, 由前向后依次称为带状骨、舶状骨、间插骨、三脚骨,这四块骨骼称为韦伯氏器。 6、血尿过滤屏障:位于肾小体内,是血液从血管球的毛细血管滤入 肾小囊形成原尿所通过的结构。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管内压力较高,血浆中的大部分物质经有孔内皮、基膜和裂孔隔膜滤入肾小囊腔,这三层结构称为滤过屏障。滤入肾小囊腔的滤液叫原尿。 7、鳃心:(答案:位于鱼类鳃弓基部的动脉血管,周围生长大量骨骼 肌,随肌肉收缩,鳃瓣张合,对血管有加压作用。)(老师给我的解释:本题考点考的是鱼类鳃弓的功能及结构,同时也有鱼类循

环系统的知识,鱼类的心脏为一心房一心室,心脏加压及泵出能力不足,微弱的动力无法保证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器官,因此才有了一些列辅助结构如动脉圆锥或动脉球等,而鱼类的鳃间隔肌肉是另一种血液加压装置,通过肌肉有节律的收缩与舒张,在控制鳃片张合(进行水呼吸)的同时,也挤压了鳃弓动脉,间接起到了心脏加压的功能,因此形象地称为“鳃心”。) 8、喉鳔类:终生具有鳔管与食道相通,鳔内气体由口经食道、鳔管 入鳔,也由鳔管排气,红腺不明显或不发达,鲱形目、鲤形目。 9、成熟度系数:(鱼类性腺重/鱼体空壳重)*1 00% 10、罗伦氏器:软骨鱼类所特有的由皮肤衍生的感觉器,是侧线管 的变形构造,分布在头部的背腹面。由罗伦翁、罗伦管和管孔三部分组成。为水流、水压、水温的感受器,也能感知电压。 二、单项选择填空(1分/题) 1、吻长是指 A 到吻端的直线距离。 A: 吻端至眼眶前缘B: 吻端至口前缘C: 吻端至鼻孔前缘D: 吻端至口角前缘 2、侧线上鳞是从 A 数到接触到侧线鳞的一片鳞片为止的鳞片数目。 A: 背鳍起点处B: 背鳍基部中间C: 背鳍末端D:沿鳃孔后缘顶部

鱼类学试题:水产学院2009级期中考试答案

水产学院2009级《鱼类学》期中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5分) 1. C; 2. C; 3. A; 4.B; 5. 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10分) 1. A、B、C、D; 2.A、B、C、D; 3. A、B、C; 4.A、C; 5.B、D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计20分) 1. 纺锤形。 2. 盾鳞、硬鳞、骨鳞。 3. 咽齿。 4. 短、长。 5. 4、鳃间隔。 6. 平衡、听觉。 7. 浅。 8. 32~36、5~6、4。 9. 卵生、胎生、卵胎生。 10. 数目、面积。 四、填图题(每小题分,计10分) 1.嗅球 2.嗅柄 3.端脑 4.松果体 5.小脑瓣 6.小脑 7.迷叶 8.中脑 9.面叶10.延脑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计10分) 1. 鱼:终生生活于水中,用鳃呼吸,用鳍作为运动器官的变温脊椎动物。 2. 珠星:一种白色坚硬的锥状突起,是表皮的衍生物,一般生殖季节出现在雄性个体上,雌性没有或不明显,生产上可利用这一特征鉴别雌雄。 3. 韦伯氏器:鲤形目和鲇形目鱼类最前几枚脊椎骨的部分演化的具有特定功能的骨片,包括带状骨、舶状骨、间插骨、三脚骨,其功能为连接鳔与内耳。 4. 喉鳔鱼类:具有鳔管与食道相连的鱼类。 5. 全鳃:一个鳃弓上着生两列鳃丝(或鳃片),称作全鳃。 六、简答题(1-5小题每小题5分,第6、7小题10分,计45分) 1. 为什么说鳃特别适合在水中呼吸? 呼吸表面积大、呼吸上皮薄、鳃小片的镶嵌排列、血液与水流的对流、特殊的呼吸酶等。 2. 鱼类粘液的功能有哪些? 润滑:减少摩擦; 保护:不受寄生物、病菌和其他微小有机体的侵袭; 凝结和沉淀:水中悬浮物(1滴豆卤鳗的粘液可使1桶水变为胶体); 协助渗透压调节:保持代谢过程稳定,正常生理活动顺利进行。 3. 淡水硬骨鱼类如何进行渗透压调节?

鱼类学名词解释

1.分类阶元中“种”的定义:种是分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阶元,同种不仅具有相同的形 态特征,而且有着共同的生理特征,同种在自然状况下是能够相互配育的自然类群,这些类群与其它类群在生殖上是隔离的,同种个体产生的后代是有繁殖力的。 2.鳃耙:是鱼类的滤食器官,位于鳃弓的一侧,梳状排列,其长短、和数目与鱼类食性相 关,其上有味蕾,还是味觉器官。 3. 以大黄鱼 D Ⅷ~Ⅸ,Ⅰ-31~34为例解释鳍式的定义:大黄鱼有两个背鳍,第一个背鳍 有8~9根硬棘,第二个背鳍有1根硬棘,31~34根软条(罗马数字表示硬棘、阿拉伯数字表示软条)。 4.限制因子:在生物的生态因子中,对该生物的繁殖或分布等起限制作用的主要因子即为限制因子。 5.洄游:洄游是一种具有一定方向、一定距离、一定时间的变更栖息场所的运动。它是集群的,有规律的和周期性的,并具有内在的遗传特征。 6.繁殖力:准确的繁殖力应指雌鱼产出的、受精过的、活的卵的数目。但由于雌鱼的产卵量和卵的受精率不易得知,因此一般用产卵前雌鱼卵巢内成熟卵的数目来表示。 7.不可逆点:饥饿的仔鱼达到该点时,虽还能生存很长一段时间,但已不能恢复摄食能力,该点即为不可逆饥饿点或不可逆点。 8.以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Richardson)为例解释双名法的定义 林奈提出生物命名是每一种生物的学名都有一个“属名”+“种名”组成,即“双名法”。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单数,拉丁化的第一格名词。种名小写,为形容词或名词,若出自人名,则可以小写或大写。最后是定名者的名字或姓。如有括号,表示原定名者属有误,加以订正,把原定名者用括号加以括起来。在青鱼学名中,Mylopharyngodon为属名,piceus 为种名,Richardson为原定名者。 9.螺旋瓣 是由粘膜层及粘膜下层向管腔突出而成,它的作用是增加吸收面积,它的形态可分为“螺旋型”、“画卷型”。它一般出现在肠管直的种类中,在肠管十分盘曲的种类中,一般无螺旋瓣,见于软骨鱼类和少数硬骨鱼类。 10.棱鳞与腹棱 位于一些鱼的腹部正中或侧线上鳞片的隆起称为棱鳞;在一些鱼腹部正中肉质突起似刀刃一样的结构称为腹棱。 11.鱼类生态学:是研究鱼类的生活方式、鱼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环境对鱼类年龄、生长、呼吸、摄食和营养、繁殖、早期发育、感觉、行为和分布、洄游、种群数量消长以及种内和种间关系等系列生命机能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同时也研究鱼类对环境的要求、适应和所起作用。 12.繁殖策略:就是指每一个物种的繁殖特性,包括该物种的两性系统、繁殖方式、繁殖时间和地点以及亲体护幼等在繁殖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系列特征。繁殖策略是在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它保证种及后代对所生存的环境有最大的适应性。 13.丰满度:衡量鱼体的肥胖度、营养状况和环境条件就是由丰满度来表示的。 W=aL b中b值在3附近的种类,丰满度用K=100(W/L3)表示 W—体重(去内脏后,单位克)(),L—体长,单位cm。 W=aL b中b远离3,用相对丰满度(Kn)用Kn=100W/w表示更为合适: W—实测体重(不去内脏),w—按长重相关式推算的体重。 14补偿生长:由于自然界大多数野生生物在它们的生活史中将会遭受一段时期的饥饿或营养缺乏, 当胁迫条件改善或消失,动物表现出一个快速的迸发式的生长,被称为补偿生长或称获得性生长。补偿生长主要表现为超越补偿、完全补偿、部分补偿或不能补偿等。 15.饵料选择性指标:衡量鱼类对饵料生物的选择情况 E=(ri-pi)/(ri+pi) 式中:E-选择性指标,ri-鱼类消化道食物组成中某一种饵料成分(i)百分比 pi-同一种饵料成分在该鱼类生活环境饵料中(食谱)的百分比 E(0,1)表示有选择性,E=0,表示无选择性,为随机摄取, E(-1,0):表示对该饵料生物不喜好。

加涅的学习分类 (2)

加涅对学习的分类 一、加涅认为人类学习的复杂程度是有不同层次的,根据学习的繁简程度的不同,提出了八类学习。 1信号学习: 学习对某种信号作出某种反应。 经典性条件反射即是一种信号学习。如巴甫洛夫的实验中,狗听铃声分泌唾液。 2刺激-反应学习: 主要指操作性条件作用。如斯金纳的实验中,小白鼠学会按压按钮获取食物。 强化在该类学习中起关键作用。 3连锁学习: 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合。 即行为塑造。 4言语联想学习: 实质是连锁学习,只不过是语言单位的连锁。如将单词组合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 5辨别学习: 能识别各种刺激的异同,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简单的辨别:不同形状、颜色的物体。 复杂的多重辨别:对相似的、易混淆的单词分别作出正确的反应。 6概念学习: 对刺激进行分类,并对同类刺激作出相同的反映。 具体概念:通过具体对象来表示,直接观察、归纳得到。如杯子、碗、马、树……

定义性概念:通过定义来学习,一般是抽象的。比如:温度、质量、负强化…… 7规则的学习: 亦称原理学习。 应用原理或规则办事的能力。如圆的面积(S)等于圆的半径(r)的平方乘以π,即S=πr2。当学生运用这个定律(公式)做事时,则该定律变成了指导人行为的规则。 8解决问题的学习: 亦称高级规则的学习。 将若干简单规则组合而成新规则的能力。如,(a+b)(a-b)=a2-b2是由如下4个简单规则组合而成: 符号相同的两个变量相乘,积为正,如a*b=ab; 符号不同的两个变量相乘,积为负,如a*(-b)=-ab; 单项式乘多项式即用多项式中的每一项乘以单项式。 同类项应合并。 练一练 第1题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学习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反应动作联结为() A.连锁学习 B.信号学习 C.刺激——反应学习 D.言语联结学 习 第2题根据加涅的学习层级分类理论,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中的学习属于()。A.信号学习 B.刺激—反应学习 C.连锁学习 D.辨别学习 第3题【四川】加涅关于学习的八种阶梯类型中,最低层次的学习是()。A.刺激反应联结 B.信号 C.概念学习 D.问题解决 第4题【江苏】根据加涅的学习层级结构理论,他认为最复杂、最高学习水平的学习类别是( ) A.言语联结学习 B.解决问题学习 C.规则学习 D.概念学习 第5题【湖南长沙2011】根据学习的层次,比概念学习低一层的是( )。A.信号学习 B.规则学习 C.辨别学习 D.言语学习 答案1.A2.A3.B4.B5.C 第6题【辽宁庄河2011】小孩子每次玩火,妈妈就告诉他危险,久而久之,他除了把火这个词与看到的火联系起来之外,还会把火与危险联系起来,一说危险就想到火。这属于哪个种类的学习( ) A.信号学习 B.刺激——反应学习 C.系列学习 D.言语联想学习

水产鱼类学名词解释

形态部分 圆口类:骨骼完全为软骨,无上下颌的圆口纲动物,也称无颌类。 软骨类:内骨骼全为软骨,无任何硬骨组织的软骨鱼纲动物。 硬骨类:骨骼全部骨化或部分骨化为硬骨的硬骨鱼纲动物。 真骨类:硬骨鱼纲中除多鳍鱼目、鲟形目、弓鳍鱼目和雀鳝目外的8个总目的鱼统称为真骨类。 全骨类:硬骨鱼纲中弓鳍鱼目和雀鳝目统称为硬骨硬鳞类,又称为全骨类。 软鳍鱼类:辐鳍亚纲中鲱形目、鲤形目、鳗鲡目等鱼类,由于它们的鳍通常无棘,故也称为软鳍鱼类。 棘鳍鱼类:辐鳍亚纲中鲻形目、鲈形目、鲽形目和鲀形目等鱼类,由于它们的鳍通常有棘,故又称为棘鳍鱼类。 软骨硬鳞类:辐鳍亚纲中多鳍鱼目和鲟形目合称为软骨硬鳞类。 颊部:眼的后下方到前鳃盖骨后缘的部分。 颏部:紧接着下颌联合的后方为颏部,也称颐部。 喉部:两鳃盖间的分腹面的部分为喉部。 吻部:头部的最前端到眼的前缘为吻部。 峡部:由喉部向前延伸,即颏部后方的部位为峡部。 鳃盖膜:鳃盖后缘的皮褶为鳃盖膜。 眼间隔:两眼之间的距离称为眼间隔。 眼后头部:眼后缘到最后一鳃裂或鳃盖骨后缘为眼后头部。 下颌联合:下颌左右两齿骨在前方会合处为下颌联合。 角质鳍条:软骨鱼类所特有,不分支不分节的鳍条,称为角质鳍条。 鳞质鳍条:硬骨鱼类所特有,由鳞片衍生而来的鳍条,称为鳞质鳍条。(也称为骨质鳍条)脂鳍:背鳍后方有1个富含脂肪的小型鳍,称为脂鳍。 鳍式:以罗马数字代表鳍棘,以阿拉伯数字代表鳍条,这种以不同数字记录鳍条数目的方式称为鳍式。 盾鳞:为软骨鱼类所特有的一种鳞片,由表皮和真皮联合形成,成对角线排列。 硬鳞:为硬骨鱼纲的硬鳞鱼类所特有,完全由真皮形成,为深埋于真皮层中的菱形骨板。骨鳞:为真骨鱼类所有,由真皮产生,一般呈覆瓦状排列,是最常见的一种鳞片。 鳞棘:盾鳞中,露在皮肤外面、且尖端朝向身体后方的部分为鳞棘。 基板:盾鳞中,埋没在皮肤内的部分称为基板。 侧线鳞:一般真骨鱼类在体两侧中部,各有一列被管状的侧线所穿过的鳞片,称为侧线鳞。侧线上鳞:从背鳍为起点的鳞片,斜数到接触侧线鳞的一片为止的这些鳞片,称为侧线上鳞。 侧线下鳞:从腹鳍为起点(鲤形目等腹鳍腹位的鱼)或臀鳍为起点(鲈形目等腹鳍胸位的鱼)向斜上方数到接触侧线鳞的一片为止的这些鳞,称为侧线下鳞。 纵列鳞:自鳃盖后方沿体侧中部直到尾鳍基中部的鳞片。 横列鳞:体最高处或背鳍起点斜数到腹部正中的鳞片。 圆鳞:骨鳞的一种,其露出部分边缘光滑整齐,无细齿状结构。 栉鳞:骨鳞的一种,其露出部分边缘密生细齿 珠星(追星):有些鲤科、鳅科鱼类的雄鱼,在繁殖期间由于由于生殖腺的刺激,在头部和鳍部出现了许多粒状的由表皮角质化而形成的,生殖完毕即自行消退。 鳞焦:鳞嵴的中心区域,是鳞片最先形成的部分。

统计学整理讲解

第1章 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学是研究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以及由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简称为“数据的科学”。 统计滥用 ——不好的样本 ——过小的样本 ——误导性图表 ——局部描述 ——故意曲解 统计应用上的两个极端 ——不用或几乎不用统计 ——简单问题复杂化 随机性和规律性

当我们不能预测一件事情的结果时,这件事就和随机性联系起来了。 通过对看起来随机的现象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把随机性归纳于可能的规律性中。统计从我们如何观察事物和事物本身如何真正发生这两个方面帮助我们理解随机性和规律 性的重要性。因此,统计可以看做是一项对随机性中的规律性的研究。 规律也表现出某种随机性。 在这种意义下来说,统计就成了对数据中的偏差问题的研究。根据作为统计基础的数学理论,我们可以确定一项调查中的某一比例有多大的随机性,以及在下一次的重复调查中,这个比例可能有多大的偏差。我们还可以指出,两个比例之间的差异是否大到了随机性本身所不能解释 的地步。 概率 概率是一个0到1之间的数,它告诉我们某一事件发生的机会有多大。 ?概率为统计学的第三个方面——如何从数据中得出结论——奠定了基石。 ?我们可能永远不能确定两个数字的差异是否超出了随机性本身所预期的范围,但是我们可以确定,这种差异发生的概率是大还是小。根据这个基本思想,在很多情况下,我们 可以得出关于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的重要结论。 变量(variable) 是指一个可以取两个或更多个可能值的特征、特质或属性。比如,性别是取两个值的变量,因 为一个人只可能是男性或女性。还有其它变量的例子,如人的寿命,体重,以及汽车每升汽油 所能行驶的距离,等等。 变量的值(value) 通常是对某一特定个体的度量,特定个体可能是指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表 1.1列出了一些变量、变量的取值及其所测量的个体的例子。从表中可知,性别变量是以人为个体的观测,孩子的数目是以家庭为个体的观测。

生技鱼类学试卷及答案2005-06

----------------------------------- 一 填空 (每空0.5分共20分) 1.鳍条分为“角质鳍条“和鳞质鳍条”,前者是 鱼类特有,后者 是 鱼类特有,它根据分支、分节情况可以分为 、 、 。 2 现已知全世界鱼类约有________种,其中我国约占_____%,我国的 鱼类中,淡水鱼约有________多种,海鱼约_______多种。 3.鳞片根据它的形状、构造和发生,分为 、 和骨 鳞,骨鳞由 产生,根据露出体外部分有无棘刺可分为 、 。 4.不少鱼类有辅助呼吸器官,辅助呼吸器官有 、 、 。各举一例 、 、 。 5.“左鲆右鲽”在分类学上的含义是指两眼均着生在______侧者为 ______科鱼,两眼均着生在_____侧者为______科鱼。与此相类似的 有舌鳎科鱼,其两眼着生在______侧,而鳎科鱼两眼则着生在______ 侧。 6.鉴定鱼类年龄的材料有 、 、 、 、 。 7.鱼类年轮的标志有切割型、 、 、 , 切割型又有 、 、 等 8.鲨鱼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头与躯干的分界线是_______, 躯干与尾的分界线在________。 9. 鱼类特有的内分泌器官是 二.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8分) (1)螺旋瓣(2)性逆转(3)以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Richardson)”为例解释“双名法”的定义 (4)种的定义(5)丰满度(6)补偿生长(7)饵料选择性指标 三问答题 28分 1. 鱼类血液循环的特点?(5分) 2. 鱼类皮肤的结构和特点?(5分) 3. 影响鱼类生长的因子有哪些,如何才能改变鱼类的生长式型?(10分) 4. 与肉食性鱼类食性相适应的形态学特征有哪些?(8) 四以下列鱼编一检索表 24分 宽纹虎鲨:D2个,各具一硬棘,具臀鳍,鳃孔侧位 何氏鳐:D2个,无硬棘,无臀鳍,鳃孔腹位, 鳓:口上位、D位于A的前方,口裂小,在眼前或下方,无侧线,腹部有棱鳞。 刀鲚:口下位,P上方有6根游离鳍条,D位于A的前方,口裂大,在眼后方,无侧线,腹部有棱鳞。 鲢鱼: 头较小,腹棱完全,从胸鳍至肛门,有侧线,口前位。 红鳍鲌:体侧扁,口上位,口裂几乎和身体纵轴垂直,背鳍具棘,腹棱完全, 从胸鳍至肛门。 蓝圆鯵:A前方有2枚游离棘,侧线上仅直线部分被棱鳞,D、A后方各有一小鳍。 大甲鯵:A前方有2枚游离棘,侧线上大部分被棱鳞,D、A后方各有7-8个小鳍背鳍Ⅷ。 ----------------------------------- 一 填空 (每空0.5分共20分) 1. 软骨鱼类,硬骨鱼类,硬棘,假棘,软条 2. 2.4~3万种,10,800多种,2000多种 3. 盾鳞,硬鳞,真皮,栉鳞,圆鳞 4. 皮肤,口咽腔粘膜(肠管),鳃上器官,鳗鲡,鳗鲡(泥鳅),攀鲈

统计学基础课后全部详细答案与讲解

统计学第一至四章答案 第一章 一、思考题 1.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 学。 统计方法可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2.统计数据的分类:按计量尺度: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按获取数据的方式: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按数据与时间的关系: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特点:分类数据各类别之间是平等的并列关系,各类别之间的顺序可以任意改变;顺序数据的分类是有序的;数值型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数量特征,是定量数据;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实验数据是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截面数据也称静态数据,描述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时间序列数据也称动态数据,描述的是现象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3.对武昌分校的全体教师进行工资调查,那么全体教师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五十名教师进行调查,这五十名教师的集合就是样本,全体教师工资的总体平均值和总体标准差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五十名教师工资的样本平均值和样本标准差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教师的工资。 4.有限总体:指总体的围能够明确确定,而且元素的数目是有限可数的。例如:武昌分校10 级金融专业学生 无限总体:指总体所包含的元素是无限的、不可数的。例如:整个宇宙的星

球 5.变量可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同时数值型变量可分为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 6.离散型变量只能取有限个值,而且其取值都以整位数断开,可以一一列举,例如“产品数量” 、“企业数”。连续型变量的取值指连续不断的,不能一一列举。例如“温度” 、“年龄”。 二、练习题 1.(1)数值型变量(2)分类变量(3)数值型变量 (4)顺序变量(5)分类变量 2.(1)这一研究的总体是IT 从业者,样本是从IT 从业者中抽取的1000 人,样本量是1000 (2)“月收入”是数值型变量 (3)“消费支付方式”是分类变量 3.(1)这一研究的总体是所有的网上购物者 (2)“消费者在网上购物的原因”是分类变量 第二章 一、思考题 1:答:1:普查的特点:①:普查通常是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 ②:普查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调查时间;③:普查的数据一般比 较准确;4:普查的使用围比较狭窄,只能调查一些最基本的、 特定的现象。2 :抽样调查的特点:①:经济性;②:时效性强; ③:适应面广;④:准确性高。

布鲁姆和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郭成 1969年加涅在《美国心理学年鉴》上发表《教学心理学》一文,预示着教学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涅被认为是教学心理学的奠基人。《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和《教学设计原理》两书集中反映了加涅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思想。加涅认为学习结果是一种习得的性能,这种习得的性能“近似地代表了教学目标”。学习结果与教学目标的区别仅仅在于教学目标提出于教学之前,学习结果实现于教学之后。所以,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即是一种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加涅在1965年出版的《学习的条件》中提出了八类学习,即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在《学习的条件》1985年的修订版中,他将八类学习中的前四类作为学习的基础形式,总称联想学习,从而形成了五类学习。在五类学习的基础上出现五种学习结果,即言语信息(verbal information)、智慧技能(intellectual skills)、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动作技能(motor skill)、态度(attitudes)。五种学习结果也称五种习得的性能,我们这里把它看成五类教学目标。 (一)智慧技能 智慧技能是使符号应用成为可能的习得性能。加涅认为这类技能是人类习得的最为重要的性能类型,因而也是受教育的实质意义所在。 智慧技能不是一种简单的某一刺激对应某一反应。其典型的形式是规则。智慧技能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只能用规则而不能以刺激—反应模式来描述。如,小学生计算算式“22÷33-25÷56”表现出来的就是智慧技能而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行为。智慧技能包括四个亚类,即辨别、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 (1)辨别。辨别是对在一个或多个物理维度上互不相同的刺激作出不同反应的能力。基本的辨别是最简单的智慧技能,它是在生活早期习得的,如颜色、大小的辨别等;复杂的辨别需要利用概念,如辨别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需要一系列基本的概念。 (2)概念。概念是个体把事物或事件归类并将该类的任何一个例证看作是该类的一分子作出反应而产生的学习结果。概念与辨别不同之处在于,辨别是对事物的集合加以区分,而概念则是将事物归类并把

鱼类学教程试题

鱼类学教程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8分) 1、动脉窦; 2、洄游; 3、裸卵巢; 4、种的定义; 5、鱼类年轮; 6、原颅;  二。填空(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1、 鱼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头与躯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躯干与尾的分界线在_________________。  2 、鲨鱼体侧肌肉被水平生骨隔(或水平侧隔)分为上下两部分,上段称_____________肌,下段称____________肌。 3、鱼类腹鳍的位置有腹鳍腹位、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大部分硬骨鱼类在肠开始处有许多指状盲囊突出物,称为 __________ 。 5、 鳍条分为“角质鳍条“和鳞质鳍条”,硬骨鱼类特有,它根据分支、分节情况可以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鱼的鳃耙生长在每一鳃弓的_____________,其疏密长短与 _____________相关。 7、 硬骨鱼主要以鳃呼吸,少数可以鳔呼吸,此外,尚有一些其它辅助呼吸的器官,例如鳗鲡的_________,黄鳝的___________,泥鳅的 ________,弹涂鱼的_______和____________,和乌鳢的_____________等。 8、 根据骨骼特征,可将鱼类分为____________类和___________类两大类群。  三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1、在鱼类分类上常记载某鱼的鳃耙数是指( )。 A.第一鳃弓的所有鳃耙数 B.第一鳃弓的外列鳃耙数 C.第一至第四鳃弓的所有鳃耙数 D.着生在咽鳃骨上的鳃耙数

鱼类学复习资料及答案

1.研究鱼类形态构造、生长发育、生活习性、生理机能以及种类区分和地理分布的一门科学,是动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2.臀鳍基部后缘至尾鳍基部间的区域。3.位于头部最前方,即下颌下方的一片区域。4.部分鱼类在肛门前的腹中线上隆起成锐尖的棱。5.鳞质鳍条中,由少数不分枝鳍条硬化形成的棘,又称假棘。6.指硬骨鱼类中的低等种类,其背鳍全部由软条组成,仅少数具有硬刺。7.指骨鳞的上层结构,由骨质构成,是围绕鳞片中心一环一环增生所形成的隆起嵴。8.纤细、不分枝不分节,由结缔组织所形成的鳍条,软骨鱼类特有。9.鱼体腹部正中线上一行较坚硬呈锯齿状的鳞片。如鲥、鲚等。10.被管状侧线分支小管穿过的鳞片。11.骨鳞的一种类型,其主要特点是鳞片后区边缘具细齿或小棘。12.是一种白色坚硬的锥状突起,是表皮的衍生物,一般生殖季节出现在雄性个体上,雌性没有或不明显,在鲤科鱼类中较常见。生产上可利用这一特征鉴别雌雄。13.鳞片上最先形成的部分,即鳞嵴的中心。 二、填空题1.仿锤形侧扁形平扁形圆筒形体腔末端或最前一枚尾椎2.颐(颏)部峡部喉部3.眼、鼻、须鳍皮肤、鳞片4.仿锤形腹棱5.上位口下位口端位口水域底层或山涧溪流中6.颐须鼻须颌须吻须7.鳞片鳍条鳍棘前者由双根组合、分节、有的分枝、柔软,后者单根、不分节、不分枝、坚硬8.臀鳍腹鳍9.DⅧ,1310.表皮真皮真皮淡11.黏液腺毒腺黏液腺12.环片基片围绕鳞片中心一环一环地增长13.运动平衡推进和转向14.盾鳞鳞棘栉鳞后区有栉齿状 三、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四、选择题1.C 2.B 3.B 4.C 5.B 6.C 7.C 五、问答题1.侧扁的鱼其背腹轴较大,左右轴较小,整个身体呈菱形而侧扁,如团头鲂;平扁的鱼其左右轴显得特别大,背腹轴特别小,且尾尖,整个身体呈扇形,如鳐。背腹轴和左右轴差不多大小,且头尾轴特别延长的鱼属于圆筒形,如黄鳝,它们的身体粗细均匀,头一般较小,尾则尖细,常适宜于穴居生活。2.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尾长是指尾部的长度,即指从肛门开始至尾鳍基部的直线长度,尾柄长是指臀鳍基部末端至尾鳍基部的直线长度。3.因为鱼类的眼没有眼脸,眼完全裸露不能闭合。4.鱼类头部后方两侧,两个相邻鳃片之间的裂缝,即鳃裂。有的鱼类,头部两则无鳃盖骨,它们的鳃裂直接向外开着。因此可以直接从它们头部两侧或腹面见到5-7对鳃裂,如鲨、鳐。鳃孔是指具有鳃盖骨的鱼类,其鳃盖骨的启闭之孔,它们的鳃裂都是开在鳃盖骨内方的鳃腔内。5.白鲢的背鳍式和臀鳍式分别为D3,7,A3,12-14,据鳍式可知,白鲢的背鳍和臀鳍均由不分枝鳍条和分枝鳍条组成,无鳍棘。并且不分枝鳍条均为3枚,分枝鳍条分别为7和12-14枚。这两种鳍条的最大特点是前者末端不分枝,后者末端分枝。6.不同鱼类的口,其位置不同,如翘嘴鮊的口开于吻端,且下颌的长度大于上颌,为显著的上位口,它主要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以捕食该水层的虾及小型鱼类为食,且善游。7.特点:表皮一般薄而柔软,无角质层构造,并且分化出许多腺细胞,真皮层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有大量色素细胞分布,且有血管和神经。机能:防御机械损伤,防护化学物质的伤害,感受外界环境的变化,抵抗微生物和寄生虫的侵入。衍生物种类:黏液腺、毒腺、色素细胞、鳍条、鳞片、珠星等。8.因为鱼类表皮层中有单细胞的黏液腺,当渔体受到刺激后,可释放大量的黏液物质,所以鱼体总是滑溜溜的。黏液时鱼体有保护作用,不易被敌害捕捉,同时可减低鱼类游泳时的阻力,并且有助于 第二章鱼类内部器官构造与机能 一、名词解释14.位于鱼体外的鳞片、鳍条等称为鱼类的外骨骼。位于鱼体内的骨骼为内骨骼,如头骨,脊柱等。15.脊柱纵贯鱼体背方,俗称脊梁骨,是由数量不等的椎骨相互连接而成的柱状结构。脊椎是构成脊柱的结构单位,可分为躯椎和尾椎二种。16.红肌和白肌都属于大侧肌的组成部分。红肌脂肪含量高,富含肌红蛋白和多量的血液,呈暗红色,靠近水平隔膜,耐力强的鱼类较发达。白肌不含脂肪,颜色淡白易疲劳,不耐持久。17.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分解过程称为消化,各种营养物质消化产物以及水分、无机盐、维生素等通过消化管壁的上皮细胞而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称为吸收。18.着生在口腔内周围骨骼上的齿称为口腔齿,着生在第五对鳃弓扩大形成的咽骨上的齿为咽喉齿。19.能协同呼吸的瓣膜为呼吸瓣。鱼类的呼吸瓣有着生在上、下颌内缘的口腔瓣和着生在鳃盖骨后缘的鳃盖瓣。20.鱼类在呼吸过程中,由相邻两半鳃的末端连接形成“V”形的结构称为鳃栅。它能有效阻拦水流,使之从两侧的鳃小片间通过,提高呼吸效率。21.鳔具有鳔咽管的鱼类称为喉鳔类,如鲤;无鳔咽管的鱼类称为闭鳔类,如花鲈。22.着生在鳃弓外缘,由鳃丝组成的片状结构为鳃片,鳃丝两侧的薄片状突起称为鳃小片,主要由二层上皮细胞构成,其上有丰富的微血管分布,是鱼类的呼吸场所。23.两鳃片间的隔膜称为鳃间隔,真骨鱼类退化或消化。24.长在同一鳃弓上的两个鳃片称为全鳃,只有一个鳃片的为半鳃。25.腹主动脉基部扩大而成的球状结构,称为动脉球,与心脏的心室相通,不能搏动,硬骨鱼类具有。动脉圆锥是软骨鱼类心脏的组成部分,位于心室的前方,能有节律的搏动。26.输送血液出心脏的血管称为动脉,输送血液返回心脏的血管称为静脉。27.组成肾脏的基本结构单位称为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28.外方没有卵巢膜包围,裸露在腹腔中的卵巢称为裸卵巢,如软骨鱼类,外方有卵巢膜包围的卵巢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说-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对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的设想,最初是1948年由出席在波士顿召开的美国心理学年会的一些考试专家在一次正式会议上提出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布卢姆、克拉斯沃尔(D.R.Krathwohl)等人。布卢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cognitive domain)、情感领域(affective domain)和动作技能领域(psychomotor domain)。他们的教育目标分类强调指导教学过程和对结果进行评价,其实是一种教学目标分类。 (一)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 布卢姆等人在1956年出版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中把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个亚领域,即知识(knowledge)、领会(comprehension)、运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和评价(evaluation)。 1.知识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情境中把某种信息储存在大脑中,以后所要做的就是回忆这些信息。知识这一类别所涉及的主要心理过程是记忆。在知识的测验情境中,提问的形式与最初的学习情境中的形式有所不同,这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一定程度上的联想和判断过程,但这仅仅是一小部分;在其他类别的学习和测验中也有记忆,同样这也只是一小部分。知识包括具体的知识、处理具体事物的方式方法的知识、学科领域中的普遍原理和抽象概念的知识三大类,每一类型又包括若干个小类型。 (1)具体的知识是指对具体的、孤立的片断信息的回忆。它包括:①术语的知识,即具体符号的指称事物的知识,如熟悉的大量词汇的一般意义;②具体事实的知识,指日期、事件、人物、地点等方面的知识,如对某些特定文化中的主要事实的回忆。 (2)处理事物的方式方法的知识,是指有关组织、研究、判断和批评的方式方法的知识。它包括:①惯例的知识,即有关对待和表达各种现象和观念的独特方式的知识,如了解演讲与写作中的正确形式和习惯用法;②趋势和顺序的知识,即时间方面各种现象所发生的过程、方向和运动的知识,如最近50年美国政府的发展趋势;③分类和类别的知识,即有关类别、组织、部类及排列的知识,如各类文献的范围;④准则的知识,即有关检验和判断各种事实、原理、观点和行为所依据的准则的知识,如对某种作品及其阅读目的作出适当判断的准则;⑤方法论的知识,即有关在某一特定学科领域使用的以及在调查特定的问题和现象时所用的探究方法、技巧和步骤的知识,如有关用科学方法评价健全概念的知识。 (3)学科领域中的普遍原理和抽象概念的知识,指有关把各种现象和观念组织起来的主要观念、体系及模式的知识。它包括:①原理和概括的知识,即关于对各种现象的结果进行概括的特定抽象概念的知识,如用来概括我们所接触到的生物现象的重要原理的知识;②理论和结构的知识,即关于为某种复杂的现象、问题或领域提供一种清晰的、完整的、系统的观点的重要原理和概括,及其相互关系方面的知识,如对进化论进行比较完整阐述的知识。

鱼类学总结

一.名词解释 1分类阶元中“种”的定义:种是分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阶元,同种不仅具有相同的形态特征,而且有着共同的生理特征,同种在自然状况下是能够相互配育的自然类群,这些类群与其它类群在生殖上是隔离的,同种个体产生的后代是有繁殖力的。 2以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 (Richardson) 为例解释双名法的定义:林奈提出生物命名是每一种生物的学名都有一个“”+“种名”组成,即“双名法”。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单数,拉丁化的第一格名词。种名小写,为形容词或名词,若出自人名,则可以小写或大写。最后是定名者的名字或姓。如有括号,表示原定名者属有误,加以订正,把原定名者用括号加以括起来。在青鱼学名中, Mylopharyngodon为属名,piceus为种名,Richardson为原定名者。 (3)丰满度:衡量鱼体的肥胖度、营养状况和环境条件就是由丰满度来表示的。 W=aL b中b值在3附近的种类,丰满度用K=100(W/L3)表示 W—体重(去内脏后,单位克)(), L—体长,单位cm。 W=aL b中b远离3,用相对丰满度(Kn)用Kn=100W/w表示更为合适: W—实测体重(不去内脏),w—按长重相关式推算的体重。 4补偿生长:由于自然界大多数野生生物在它们的生活史中将会遭受一段时期的饥饿或营养缺乏,当胁迫条件改善或消失,动物表现出一个快速的迸发式的生长,被称为补偿生长或称获得性生长。补偿生长主要表现为超越补偿、完全补偿、部分补偿或不能补偿等。 5饵料选择性指标:衡量鱼类对饵料生物的选择情况 E=(ri-pi)/(ri+pi) 式中:E-选择性指标, ri-鱼类消化道食物组成中某一种饵料成分(i)百分比 pi-同一种饵料成分在该鱼类生活环境饵料中(食谱)的百分比E(0,1)表示有选择性,E=0,表示无选择性,为随机摄取, E(-1,0):表示对该饵料生物不喜好。 6最适索饵理论:Pyke(1984)认为,鱼类索饵过程中总是倾向于使鱼类获得最大的净能量得益。所谓净能量得益是所获食饵的粗能量(得益)和获得这种食饵所消耗的能量(成本)之差。 7限制因子:在生物的生态因子中,对该生物的繁殖或分布等起限制作用的主要因子即为限制因子。 8.洄游:洄游是一种具有一定方向、一定距离、一定时间的变更栖息场所的运动。它是集群的,有规律的和周期性的,并具有内在的遗传特征。 9.繁殖力:准确的繁殖力应指雌鱼产出的、受精过的、活的卵的数目。但由于雌鱼的产卵量和卵的受精率不易得知,因此一般用产卵前雌鱼卵巢内成熟卵的数目来表示。 10不可逆点:饥饿的仔鱼达到该点时,虽还能生存很长一段时间,但已不能恢复摄食能力,该点即为不可逆饥饿点或不可逆点。 11.鱼类生态学:是研究鱼类的生活方式、鱼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环境对鱼类年龄、生长、呼吸、摄食和营养、繁殖、早期发育、感觉、行为和分布、洄游、种群数量消长以及种内和种间关系等系列生命机能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同时也研究鱼类对环境的要求、适应和所起作用。

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鱼类学》硕士入学考试大纲

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鱼类学》硕士入学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鱼类学是水产养殖学、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其任务是介绍鱼类的形态结构与机能、生活习性、系统分类和地理分布等。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从鱼类形态构造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全面认识鱼类的生命本质,掌握鱼类形态学、分类学和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原理、基本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掌握鱼类各器官的主要构造和机能,以及鱼类比较解剖的方法,了解鱼类的分类系统及各分类阶元的主要特征,能编制和熟练使用分类检索表,熟悉常见鱼类和淡水主要经济鱼类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分类地位、地理分布和经济意义,培养运用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水产养殖问题、提高增养殖效果的实际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鱼类学知识基础。 二、试卷结构 1、题型结构 单选题10分(共10题,每题1分);填空题10分(共10题,每题1分);名词解释10分(共5题,每题2分);简答题25分(共5题,每题5分);论述题10分(共1题,每题10分);鱼类分类检索表10分(共1题,每题10分)。共计75分。 2、内容结构 鱼类形态学(35%)、鱼类分类学(30%)、鱼类生物学(35%)。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1.形态学部分 掌握代表性鱼类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特征,重点掌握各系统和器官的解剖位置、形态特征及其不同类群间的变异,以及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特征在研究鱼类分类和进化上的意义。掌握鱼类的定义与起源、进化;掌握鱼类皮肤的结构与功能;掌握硬骨鱼类、软骨鱼类骨骼的部位、结构域功能;掌握鱼类肌肉的分类与功能;掌握鱼类的消化、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的器官及其功能;掌握鱼类感觉、内分泌器官及其功能。 2.分类学部分 掌握鱼类分类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鱼类分类系统,掌握鱼类系统演化、亲缘关系及多样性,重点掌握淡水主要经济鱼类的形态特征、分类地位、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及其经济意义。掌握鱼类分类的基本步骤与方法;掌握软骨鱼类与硬骨鱼类的区别;掌握濒危、珍稀、经济鱼类的分类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及其资源现状,尤其是鲤形目、鲇形目、鲈形目等我国主体经济鱼类的相关基础知识。 3.生物学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