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分子靶向治疗

胰腺癌分子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
针对肿瘤分子事件,即肿瘤细胞具有的某一基因或其基因表达产物(如蛋白质等)作为治疗的“
靶位”,从分子水平逆转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如增殖分化、复发转移、化疗耐药、放射抗拒、细
胞凋亡、新生血管生成等),从而达到防治肿瘤的目的。
一般说来,分子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的差异,只攻击肿瘤细胞,对正常细胞影
响非常小。

胰腺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分类
● EGFR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
●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靶向药物
●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MMPIs)
● 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FTIs)
● 其他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药物

EGFR是酪氨酸激酶跨膜受体,在细胞的生长、修复和功能分化中起关键作用。EGFR单克隆抗体,
它可以竞争性与EGFR胞外部分结合,减少受体与配体结合引起的磷酸化,干扰EGFR介导的信号传导通
路,从而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同时,它还可以通过下调VEGF等相关因子间接抑制血
管生成及肿瘤转移。
EGFR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研究:
西妥昔单抗(Cetuximab)联合GEM:
Cetuximab 初始剂量为400mg/m2,第1周,以后每周为250mg/m2,连续7周;GEM 1000 mg/m2,连
用7周休1周;随后GEM每4周用药3周,而Cetuximab每周给药1次
结果:有5例PR (12.2% ),26例SD (63.4% ),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12%,1年生存率为31.7%
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有轻至中度皮疹、乏力、发热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与EGFR的胞内部分结合,能阻断细胞内信号转导,彻底阻断EGF介导的细
胞增殖和EGFR磷酸化,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侵袭。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研究:
厄罗替尼(Erlotinib)联合GEM:
Erlotinib(150mg/d)
结果显示: Erlotinib 组和安慰剂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24%和17%,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4个月
和5.9个月。GEM和Erlotinib治疗组的患者总生存率改善23.5 %,无进展生存期延长。但两组有效率
无明显差异(Erlotinib组9%,安慰剂组8%)
Erlotinib 组的皮疹和腹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安慰剂组增加(皮疹72% vs. 28%,腹泻51% vs.
36%)

VEGF及其信号传导通路在许多实体瘤包括胰腺癌的新血管生成中起关键性作用。VEGFR抑制剂与
VEGFR结合,阻断肿瘤血管细胞信号传导,抑制肿瘤血管生长和肿瘤细胞增殖。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靶向药物研究:
贝伐单抗(Bevacizumab)联合GEM :
Bevacizumab 10mg/kg,d1,d15 Q4W
结果:在42例可评估的患者中,PR 11例(21%),SD 24例(45%),

中位TTP是5.8个月,MST是8.8个
月,中位稳定持续时间是5.4个月,1年生存率为77%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乏力、发热和头痛,高血压和出血也有报道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MMPIs)能降解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成分。MMPs过表达与肿瘤生长、侵袭
和转移有密切关系,与恶性肿瘤的预后不良有关。尚无临床试验能证实上述药物有效。

胰腺癌是K-ras基因突变发生率最高的人类恶性肿瘤,胰腺癌中85%的细胞可以检测到突变的K-
ras 基因。Ras蛋白在细胞膜的定位和发挥功能依赖于法尼基转移酶的催化作用。
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FTI)研究进展:
安卓健(Antroquinonol)联合GEM的国内EAP临床试验有望今年展开。Antroquinonol为RAS抑制
剂,I期临床证实安全性及初步有效性。

其他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药物:
选择性COX-2抑制剂: Celecoxib联合GEM
脂质氧化酶(Lipoxygenase)抑制剂
免疫制剂:使用与佐剂连接的天然或合成肽免疫胰腺癌患者,可以激发患者体内免疫反应,杀灭
肿瘤细胞;CIK/IL-2和DC/CTL/IL-2等体细胞疗法(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与基因细胞免疫治疗)。

胰腺癌发病率占常见恶性肿瘤的1%~2%,国内外研究均显示,胰腺癌发病近年来有明显增加趋势
。根据WHO统计,全世界每年有216,000 多人确诊为胰腺癌。在我国,近年也在逐年增多。胰腺癌在
靶向治疗研究方面近年来进展加快,但大部分治疗方案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广泛用于临床还需一段
时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