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象与抽象——从具象到抽象

具象与抽象——从具象到抽象
具象与抽象——从具象到抽象

具象与抽象——从具象到抽象

设计者:上海市兴陇中学凌峰教学设计

一、学生状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抽象绘画概念,但不很成熟。他们能接受抽象绘画,但往往认为抽象绘画很简单,甚至无聊。在学生中很多同学知道毕加索是伟大的画家,但为什么伟大说不清楚。因此,了解抽象艺术的审美价值,了解抽象方法和抽象过程,在实践中体验抽象的艰辛对学生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能区分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作品,认识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创造了不同的形式感,表现了人类不同的精神世界,能给人不同的审美享受,它们分别拥有互相不可替代的美学价值。了解抽象中的简化方法,并能运用简化方法展开创作。

过程方法:欣赏具象、抽象的绘画作品和毕加索的“公牛”短片,尝试由具象到抽象的变形练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抽象美术作品的形式美,陶冶审美情操,通过创作抽象美术作品体验画家绘画的艰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创造了不同的形式感,表现了人类不同的精神世界,了解抽象中的简化方法,验画家绘画的艰辛。

●教学难点:并能运用简化方法展开创作。

四、教学准备

●教师用演示软件,学生准备马克笔、毛笔和水笔以及彩色铅笔和铅画纸。

五、教学过程

1、欣赏1幅具象艺术作品,思考具象作品美在哪里?

《父亲》

2、欣赏1幅抽象艺术作品,思考抽象作品美在哪里?

《梦》

3、再次引导学生从具象绘画6要素来比较分析作品:

师:是否所有抽象作品都不注重空间感?是否所有抽象作品都有思想感情?

注意:并不是所有抽象作品都如此,如达利的很多作品强化空间感。

蒙特利安的作品更强化形式美。

(介绍两位画家的作品)

4、问题引入:

抽象作品与具象作品主要区别在哪里?

(夸张和简化)

简化是否等于简单?

5、欣赏毕加索《公牛》影片

6、观看影片后有什么感受?简化要注意什么?

(抓住、突出最主要特征)

7、练习

以兔子或马为主题进行简化练习

8、学生交流并修改(欣赏并思考)

9、教师总结归纳

欣赏了中国民间剪纸(兔子)和徐悲鸿的中国画《马》,我们的创作已经由单线创作转向粗线和面,在大家几次修改作品的过程中一定感到“累”。是的,越是简单的越经典,但简单与经典背后的智慧和辛苦我想同学们一定有所体验了。

从“具象”到“抽象”:数学知识的自然生长

从“具象”到“抽象”:数学知识的自然生长 作者:邢红梅 来源:《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2017年第01期 摘要:儿童对数学知识的表征方式是多元的,数学教学要引导儿童在“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流转互演。教学中,教师要累积儿童的数学知识表象,让儿童对数学知识进行动态想象,引领儿童返回知识的诞生处、源头处。由此,让儿童思维在直观中“显影”、在运动中“定格”、在物化中“成像”。 关键词:数学知识;具象思维;抽象思维;教学 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儿童的思维表征要经历三个阶段:即动作表征阶段、映像表征阶段和符号表征阶段。认知发生论倡导者皮亚杰也认为,儿童的思维有着从直观动作到具体形象再到抽象思维的发展特性。在儿童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儿童的思维特质,引导儿童从“直观动作”“具体形象”等“具象思维”过渡到概念化、符号化、形式化的“抽象思维”。所谓“具象思维”,

即指儿童借助具体的材料、因素等展开的思维。《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6版)对于“具象”的概念是这样诠释的:具体的、不抽象的、具体的形象。“具象思维”具有“具象性”“创造性”“完整性”的特质。从“具象”到“抽象”,让儿童的思维自然地生发、生长、生成,是儿童数学教学的必由之路。 一、累积表象,让儿童思维在直观中“显影” 儿童的数学学习需要表象的支撑,没有表象,儿童的数学学习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依靠表象,儿童可以在头脑中进行认知加工,展开探索性、创造性的数学思维。累积表象,能够让儿童的思维在直观中“显影”。例如教学《圆的认识》,尽管面对的是高年级的学生,但笔者依然重视孩子们表象的积累。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各种圆形的物体,并让学生用圆形物体和圆规在硬纸板上画了大小不同的圆,且将它们剪了下来。由于有了表象的支撑,学生很快地认识了圆的半径、直径、周长、面积等概念。在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探究圆的特征”之后,笔者用一根细线,一头悬挂着重物旋转,形成了一个“轨迹圆”,学生对圆

从“具象”到“抽象”:数学知识的自然生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417744383.html, 从“具象”到“抽象”:数学知识的自然生长 作者:邢红梅 来源:《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2017年第01期 摘要:儿童对数学知识的表征方式是多元的,数学教学要引导儿童在“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流转互演。教学中,教师要累积儿童的数学知识表象,让儿童对数学知识进行动态想象,引领儿童返回知识的诞生处、源头处。由此,让儿童思维在直观中“显影”、在运动中“定格”、在物化中“成像”。 关键词:数学知识;具象思维;抽象思维;教学 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儿童的思维表征要经历三个阶段:即动作表征阶段、映像表征阶段和符号表征阶段。认知发生论倡导者皮亚杰也认为,儿童的思维有着从直观动作到具体形象再到抽象思维的发展特性。在儿童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儿童的思维特质,引导儿童从“直观动作”“具体形象”等“具象思维”过渡到概念化、符号化、形式化的“抽象思维”。所谓“具象思维”,即指儿童借助具体的材料、因素等展开的思维。《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6版)对于“具象”的概念是这样诠释的:具体的、不抽象的、具体的形象。“具象思维”具有“具象性”“创造性”“完整性”的特质。从“具象”到“抽象”,让儿童的思维自然地生发、生长、生成,是儿童数学教学的必由之路。 一、累积表象,让儿童思维在直观中“显影” 儿童的数学学习需要表象的支撑,没有表象,儿童的数学学习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依靠表象,儿童可以在头脑中进行认知加工,展开探索性、创造性的数学思维。累积表象,能够让儿童的思维在直观中“显影”。例如教学《圆的认识》,尽管面对的是高年级的学生,但笔者依然重视孩子们表象的积累。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各种圆形的物体,并让学生用圆形物体和圆规在硬纸板上画了大小不同的圆,且将它们剪了下来。由于有了表象的支撑,学生很快地认识了圆的半径、直径、周长、面积等概念。在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 称”“探究圆的特征”之后,笔者用一根细线,一头悬挂着重物旋转,形成了一个“轨迹圆”,学 生对圆的认识开始由肤浅走向深刻:原来“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的集合”。这样,从具体的“圆形物体”到形象的“圆形”再到抽象的“点的轨迹集合”,虚实相生,直击“圆”的数学本质、概念内核,实现了学生的思维从“具象”到“抽象”的巧妙过渡。“圆”的数学抽象的概念、定义等在这个过程中悄悄地生长起来了。儿童的思维在直观中得到“显影”。 二、动态想象,让儿童思维在运动中“定格” 儿童的思维常常是静止的,因此,数学教学要培养儿童“动态想象”的能力。数学知识是有阈限的,动态想象能够让儿童感受、体验到数学知识的阈限,能够让儿童理解数学知识间的相互关联。当然,动态想象是以儿童头脑中的表象积累为前提的。概言之,动态想象的过程是儿

对具象图形到抽象图形转换的思考

对具象图形到抽象图形转换的思考 摘要:具象和抽象都是艺术绘画的重要手法,二者关系密切,相互映衬、相互依存,对于具象图形和抽象图形的转换,可以勾勒出不同的艺术绘画内容和解读出丰富的绘画艺术思想。具象之物象具体形式的表达,抽象对于物象的创新和扭曲夸张的表达。只有对于二者真实的把握和运用,才可以真正的让绘画作品焕发出艺术的魅力,才有助于更新艺术观念和培养绘画的创新精神。本文基于对具象图形和抽象图形转换的思考,分析二者的关系,以及二者对于绘画主题表达和意境创造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比较,增强对于绘画艺术手法的了解,推动该绘画主题表达中对于具象和抽象的认识,进而增强自身对于这两种重要艺术手法的运用和驾驭。 关键词:具象;抽象;图形转换;艺术 Reflections on the figurative to the abstract graphic graphics conversion Abstract: figurative and abstract art paintings are an important way, the two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against the background, interdependence, for figurative and abstract pictures of conversion, you can outline the different paintings and interpret the contents of a rich artistic painting ideas. Figurative images of specific forms of expression, abstract for innovation and distorted images of exaggerated expression. Only true for both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it can really make paintings full of artistic charm, it helps to update the concept of art and creative spirit of painting. Based on Reflections on figurative and abstract pictures convers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nd the importance of both expression and mood for painting theme created analysis.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the art of painting techniques for enhancing the understanding and promoting the expression of the theme for the painting figurative and abstract understanding, thus enhancing their artistic important for both the use and manage. Keywords: concrete; abstract; Graphic Converter; Art

具象与抽象——从具象到抽象

具象与抽象——从具象到抽象 设计者:上海市兴陇中学凌峰教学设计 一、学生状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抽象绘画概念,但不很成熟。他们能接受抽象绘画,但往往认为抽象绘画很简单,甚至无聊。在学生中很多同学知道毕加索是伟大的画家,但为什么伟大说不清楚。因此,了解抽象艺术的审美价值,了解抽象方法和抽象过程,在实践中体验抽象的艰辛对学生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能区分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作品,认识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创造了不同的形式感,表现了人类不同的精神世界,能给人不同的审美享受,它们分别拥有互相不可替代的美学价值。了解抽象中的简化方法,并能运用简化方法展开创作。 过程方法:欣赏具象、抽象的绘画作品和毕加索的“公牛”短片,尝试由具象到抽象的变形练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抽象美术作品的形式美,陶冶审美情操,通过创作抽象美术作品体验画家绘画的艰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创造了不同的形式感,表现了人类不同的精神世界,了解抽象中的简化方法,验画家绘画的艰辛。 ●教学难点:并能运用简化方法展开创作。 四、教学准备 ●教师用演示软件,学生准备马克笔、毛笔和水笔以及彩色铅笔和铅画纸。 五、教学过程 1、欣赏1幅具象艺术作品,思考具象作品美在哪里?

《父亲》 2、欣赏1幅抽象艺术作品,思考抽象作品美在哪里? 《梦》 3、再次引导学生从具象绘画6要素来比较分析作品:

师:是否所有抽象作品都不注重空间感?是否所有抽象作品都有思想感情? 注意:并不是所有抽象作品都如此,如达利的很多作品强化空间感。 蒙特利安的作品更强化形式美。 (介绍两位画家的作品) 4、问题引入: 抽象作品与具象作品主要区别在哪里? (夸张和简化) 简化是否等于简单? 5、欣赏毕加索《公牛》影片 6、观看影片后有什么感受?简化要注意什么? (抓住、突出最主要特征) 7、练习 以兔子或马为主题进行简化练习

从具象到抽象

【从具象到抽象---谈绘画的发展】 绘画从古到今在不断发展变化,然而我们把这些绘画纵横比较起来却发现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果从绘画表现的手法和它体现的思想上这一角度来看,绘画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 1、用具象的手法表现抽象的思想 2、用具象的手法表现具象的思想 3、用抽象的手法表现具象的思想 4、用抽象的手法表现抽象的思想 我们现在比较来看这四个时期前三个都经理漫长(因第四个时期才刚刚到来结果还不得而知),而在每个时期里又都有很多小的发展时期,我们现在结合作品来看一下绘画的发展过程吧。第一时期用具象的手法表现抽象的思想,在绘画发展的初期由于历史的局限,人们往往要绘画具体的形态,但因为工具的粗糙对客观再现能力的薄弱,所以当时人们不能表现得逼真,只能画出简单的形体.但他们在简单的形体的绘画中找到一些带动他们绘画的神秘规律,满足了他们审美的需要又表达了他们不太理解的抽象概念。这一时期作品淳朴,简单的造型体现出形式美的法则。 新时器时代彩陶壶贺兰山岩画--卧豹图 第二时期用具象的手法表现具象的思想 ,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中,绘画技能也随之提高,人们可以用绘画这一形式逼真地再现他们用视觉观察到的一切,同时也能表现出他们所要表达的主题。这一时期作品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主题鲜明,富有内涵。

达·芬奇油画作品明朝戴进作品 第三时期用抽象的手法表现具象的思想,由于社会进一步发展,刻板的透视规律、造型、色彩的运用,已束缚了人们更充分表达自己情感,于是人们追寻更多层次更多角度的表现手法--抽象的表现手法。这一时期作品个性突出,视觉冲击强烈,意境更深远。 毕加索作品吴冠中作品 第四时期用抽象的手法表现抽象的思想,如过把这四个时期比做数学的发展来看第一时期象加减法运算简单虽简单但是个伟大的开始,第二时期象乘除法运算速度大大提高而且非常实用,第三时期象微积分尽管人们知道它已经很久了,但还是有很多人不懂也不会算但不久以后随着人类的进步还是会逐渐被更多的人认识的,第四时期就象模糊数学,虽然“模糊”但视野更开阔了,第四时期作品的潜在规律,变化的不定性都值得研究。 《解析思维代码-10》这篇文章,会给大家欣赏第四时期作品有所启示。 LZ绘画作品LZ绘画作品

现代艺术从具象到抽象的演变

现代艺术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变 在漫长的艺术发展的历史中,我们已经看到过许多次变革,如哥特式艺术向文艺复兴样式的变革,库尔贝的现实主义对新古典的变革等等,我们也已经体会到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而现代艺术也发生着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变。 抽象艺术并不是一个有宣言、有纲领的艺术团体,但它却是二十世纪最流行的、最有特色的艺术倾向。 抽象有具象转变而来,具象的作品可以将事物描绘的细致逼真,或者至少可以分辨出描绘的对象,而抽象的作品却非常简化,甚至脱离实际形体,仅呈现出象征性或精神性的意味,仅能以标题的线索等得知画中的主题,所以很多人理解不了抽象性的作品,甚至产生了很多错误的观点,比如认为抽想画是乱画的;是画不好写实画才去画抽象画;抽象画太简单,小孩子都会;抽象画是没有标准的,不知好坏…这些误解都导致人们无法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抽象画。 谈及抽像,不得不提到的是康定斯基。康定斯基是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他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同样被公认为抽象主义的创始人。康定斯基有着很高的绘画、诗歌和音乐天赋,对色彩异常敏感。后来在三十多岁时到慕尼黑美术学院学画。当时慕尼黑新艺术运动相当活跃,因此他有机会与现代艺术流派的画家有了交流,大量接触了后印象主义、野兽派和立体主义的作品,开始了自己的艺术探索之路,并逐渐成为新艺术的领导人,成为变现主义的重要成员。在1910年他创作了第一幅抽象画,并画了

一批完全脱离自然主义的绘画,并撰写了《论艺术的精神》,进行了有关艺术的抽象理论研究,标志着抽象主义绘画的诞生。 康定斯基走向抽象艺术之路,有他的必然性,也有他的偶然性,有几个因素对他影响较大: 一、康定斯基对音乐的热爱。音乐在他的脑海中常常呈 现出的是绚丽的、和谐的色彩,他希望把音乐和绘画结合起来,他认为人与世界的交流需要一种深层的、内在的声音,他要在 画布上捕捉一种“色彩大合唱”。 二、康定斯基曾在画展中看过印象派画家莫奈的《干草 堆》的油画,画中物体外形的不确定让他感到困惑,但画面却 深深吸引了他,每一个细节都在他的脑海中,使他开始怀疑客 观物象描绘的必然性。 三、康定斯基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自己一幅倒置的写 生画,画面形象不确定但却呈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使他意识 到抽象的独特意义,逐渐转向抽象因素的探索。 康定斯基强调艺术的抽象和表现的抽象形式,认为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抽象则是艺术离开自然物象的本质。 康定斯基的转变折射了现代艺术家从具象到抽像的演变。当现代艺术画家看到抽象艺术作品时,就如同康定斯基看到《干草堆》时的感受,都被深深的吸引了,现代画家逐渐认识到抽象性的表达把他们之前无法表达出的感情、感受表达了出来。正如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说道:“灵魂和肉体密切相连,它通过各种感觉的媒介产

具象性与抽象性的融合

具象性与抽象性的融合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走出了文化革命的荆途,向西方重开门户,恢复了与世界的接触。在艺术领域,也不例外地通过各种书刊、展览以及官方或非官方的艺术交流渠道,使中国艺术作品再现于国际艺坛。 在众多备受瞩目的中国画家之中,吴冠中以其独特的艺术气质和作品风貌成为他们当中的佼佼者。无论水墨还是油彩,吴冠中的作品都成为中西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的典范。 他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举足轻重的艺术家之一,同时也被国际艺坛认定为20世纪现代中国画的代表画家之一。吴冠中的艺术主张和绘画实践使中国艺术产生了结构性震动,纵观他的画集与文集,可以看出他既不囿于传统而固步自封,也不追求那些脱离生活实际的虚幻荒诞的“后现代艺术”,而是强调绘画的形式美与抽象美,让形式服从内心表达的自由,意在具象与抽象之间,趣在写形与抒情之际。 吴冠中的绘画,基本经历了从具象到半抽象再到抽象的艺术风格,但又不仅仅是停留在抽象这一阶段,而是在具象与抽象间来回轮转,这两种表现性质在吴冠中的画作中体现出了一种高层次的融合。比如说写实,他不只是简单的对景写生,如实地展示客观,往往为意境所役,按照形式美的规律去突破客观物象中各种形、色的局限,进行一番去芜存菁,重新组合的工作;比如说选材,他常以不同物料重绘旧有的画面,当他改变其风格时,新的风格亦不完全取代旧有的面貌,而是抽取旧有画面的元素,或迁景虚构、或夸张变形,强调心中有感的一部分,从而抓住观众心灵,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受。 就这样两者风格的互相转换融合,为吴冠中的作品增添了不一样的风采,特

别是作品的创新点足够引起观众的兴趣,因此,研究吴冠中绘画作品中这种具象性与抽象性间相互融合的关系是有意义的。吴冠中作为一个重要的艺术历史节点,将新中国成立前的现代派美术与80年代倡导艺术纯粹性、90年代以后中国抽象艺术的发展巧妙地通过绘画作品的具象性与抽象性之间相互融合的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了一条完整的线索。 在这个意义上,吴冠中对于中国20世纪艺术发展历程无疑具有重大作用。

从“具象美”到“抽象美”

从“具象美”到“抽象美”—论中国绘画的美学特点 (2010-07-08 18:10:11) 转载▼ 标签: 杂谈 从“具象美”到“抽象美” —论中国绘画的美学特点(珂彬)题纲 一.“抽象”、“抽象美”与中国绘画 二.从“具象美”到“抽象美”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 1.唐代以前的原始“具象美” 2.宋元时期发达的“具象美”和萌芽状态的“抽象美” 3.明清时期高度发展的“抽象美”及其与“具象美”的结合 三.中国绘画美学特点之展望 从“具象美”到“抽象美” ——试论中国绘画的美学特点

中华民族这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有着她丰富和悠久的文化传统。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和外国过去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和优良的文学艺术传统,我们是必须继承和借鉴的。” 在美学领域中,中国绘画的传统体现了整个民族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保留下来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这种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突出地体现了它所固有的美学特征,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具有优良的传统和深远的影响。 在绘画这个艺术领域中,世界上有两大体系,一个是以中国水墨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另一个是以欧洲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 中国绘画的传统,可以一直追溯到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中国绘画的传统象黄河、长江一样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流迁演变中,它依托于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的深厚背景,形成了自己的美学理论、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正如中国的黄河、长江的面貌与性格不同于西方的多瑙河、密西西比河的面貌性格而呈现出中华民族的面貌性格及美学特点。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新石器时代半坡村遗址那数以万计的陶器及描绘于那些陶器上的人、动物、花鸟等形象它们,质朴、生动而有趣,是迄今发现的中国绘画之萌芽状态。解放初期长沙陈家大山出土的《人物夔凤帛画》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在纺织品上画出的有主题性的绘画。历史发展到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广为流传,石窟壁画、石窟雕塑便成为特定时代一定阶级的宗教宣传品,“从印度的阿旃陀到中国新疆的拜城、库车、甘肃的敦煌、山西大同的云岗及河南洛阳的龙门等地,联结成了一条辉煌而绵长的佛教石窟艺术绵带。……它成功地渲染出壁画的艺术主题和内容,勾勒出用以表现心灵的平静和崇高、美丽和善良的基本美学特征”(《电大文科月刊》八五年第一期二十三页)。到宋代出现了长达五百二十七点八厘米的绘画长卷《清明上河图》,该作品已经容纳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呈现出一代历史画卷。到了明清两代,“院体画”由胜到衰,“文人画”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写意的画风的逐渐形成正是中国绘画的典型表现,显露出中国画所特有的美学特点:即“抽象美”与“具象美”的完美结合。 中国绘画在浩瀚悠久、绚丽多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形神兼备、意境深邃、笔墨丰富、变化多样的具有中国独特美学思想的中国毛笔水墨画。几千年的文明史,无数画家画工的长期不断的艺术实践,中国绘画形成了卓越的民族风格,突出体现了一种东方艺术的含蓄、淳朴,

具象抽象与象征

具象抽象与象征 ——泛论绘画形式因素及结合 李福岩 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2 [摘要]:具象与抽象,是绘画领域的两个表现形式。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本文就二者不同的特质运用到绘画中进行多方位探讨,包括概念与应用,而象征又是结合二者因素的好办法,并提出了相应的结合方式,以试打破当今绘画领域只运用单一手法进行绘画艺术创作的弊端,从而使绘画艺术呈现多元化的格局。 [关键词]具象、抽象、象征、形式因素、改变、转换、多元化。 正文 绘画艺术,在表现手法上通常分为具象与抽象两大类。或由此分支出其它的绘画手法与形式。 架上绘画走到今天,具象的内涵及其意义,基本上还是以“写实”来体现客观世界为首要的表现形式,但已远不是历史上被狭义地理解为简单的再现“写实”概念所包含的内容与定式。简言之,那种将“写实”奉为绘画艺术唯一正宗的老式教条主义也早已被多元的形式格局所打破,这已被一百年来无数中外艺术家创作的绘画作品所证明。而抽象的意义,顾名思义是具有独立性质和意义的抽象形式符号(如色彩、形、点、线、笔触)所组成的具有巨大精神价值及审美取向的绘画作品。其价值在当今艺术史上也是不可估量的。其方式是与写实相对应的,是在自然物象及写实中抽离出来的一种表现手法。 绘画是一门表现性很强的艺术门类。从中外艺术史上看,一件绘画作品,一个画种,不论它是以何种方式体现,它总是要表现某种内容,表现艺术家对生活,对世界的一种精神寄托,或一个生活场景,或一种创作理念。那么在作品中,一般是将具象与抽象相结合,二者没有截然分开。因为除了创作中心构成是研究创作的因素之外,表现手法也是决定艺术作品优劣

的主要体现,因为表现手法及手段是艺术作品运用艺术语言的总体风格,如果表现手法不同,那么绘画作品的风格就会有很大差异,所以才产生了绘画上“具象”与“抽象”等表现手法及形式因素。 具象从广义上讲一般是指写实性较强的绘画形式,在世界艺术史上,其占主统地位的历史相当漫长,也是架上绘画的主要风貌。具象的绘画形式,其特点主要是保留了客观世界各个具体物象的直观状态,画面形式与人的直观所见近乎一致,人们根据自己已经习惯的视觉经验可以很容易地识别出具象风格作品所展示的画面物象是什么,然后就可根据具象图象的描绘,审析出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思想、审美等。所以,具象表现的作品在现实生活中,更具有直达性,真实性,更容易为人所接受,正如韦启美先生所讲的那样:“体现了画家的真诚感情和表现了生活真实的现实主义作品总是有打动人的力量和审美价值”。① 具象艺术历史悠久,而且范围也极其宽广,从传统意义上讲它并不说明什么,只是表达一种形式,而且是在抽象艺术尚未兴起的时代是作为绘画最主要的特征之一经久不衰。 抽象是与具象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构成作品抽象形式的符号也很多,但主要是以具有独立性质与意义的结构线、形、色彩及笔触等最为重要,因为抽象是对事物本质,类型及内在真实的认识与表现,是对一切可视形象感知,确定和发现具有一般性和象征意义时所使用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人们在欣赏抽象绘画作品时,不能用看具象作品时的眼光和思维去审视作品中图象与真实生活是否相近,它只能通过那些诸如线条,色彩等符号体系去品味其作品要传达的精神指向和内涵,因为抽象艺术是从具象中抽离出来的精神载体,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改变了现实客观物象的直观形象,甚至完全改变了它们的本来面目,所有能够按正常视觉所能接受的物象体质,而且是包含了艺术家个性和主体情思的文化含量和精神理念。成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图形和色彩,在人们的直观视觉经验里已找不到那种可以习惯的视觉语言。它要求欣赏者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和方式去解读具有抽象意味的艺术作品。 抽象绘画作品所表现的是不可见的事物形象。绘画形式上的抽象,抽象

美术鉴赏3-5课具象意象抽象艺术的异同点

高中《美术欣赏》3-5课: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高中《美术鉴赏》3-5课教学目标是具体了解三种主要的美术类型(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及其相关的问题。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教学,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的语言、形象特征,并能初步掌握辨识具象艺术的能力。 具象 从字面上说,所谓“具象”就是有具体的形象,但这样解释并不确切。在英语中,“具象艺术”被表述为figurative art,意思是“比喻的艺术”或“用图形表现的艺术”,这表明“具象艺术”就是用和我们所见到的事物相类似的图形来代替或比喻这些客观事物。显然,这种图形不是空想出来的,它必须是来自于客观事物本身,它的目的是要让我们看出它所代替或比喻的那个事物。为了做到这一点,具象艺术采取了模仿的办法,并且为了使模仿成功又创造出一系列诸如透视、解剖、明暗、比例等方法,这样,具象艺术就成为一种艺术家尽量放弃自身去接近客观事物的艺术了,这是“具象艺术”的最初或者说最本源的意思。至于以后,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具象艺术。 意象 从字面上说,所谓“意象”即“意欲之象”、“意念之象”,或者说“主观之象”,就是艺术家所感觉到的或想要表达的事物的样子,这两个方面基本上可以让我们去观看或鉴别所有的“意象艺术”了。从这方面说,意象艺术家就不是尽量放弃自己去接近或模仿客观事物,恰恰相反,他要与客观对象保持相当的距离,因为只有在一定的距离上他才能独立于他所表现的对象,并产生他自己的“意象”。但从此可以看出,意象艺术的前提还是依赖于客观对象的,这一点和抽象艺术就不同。 抽象 所谓“抽象”是与“具象”相对而言的,一般人按照字面的意思去理解,以为抽象就是把具体可感的客观形象抽去,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因为抽象艺术中有的是对客观形象的简化和抽离,而有的则与客观形象完全无关。所以有人认为“抽象艺术”这个概念并不准确,他们就从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相对的角度出发称抽象艺术为“非具象艺术”(non-figurative art)或“非客观艺术”(non-objective art)。不过出于习惯,人们仍将不表现任何客观形象的艺术统称为抽象艺术。第3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具象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2.具象艺术是如何塑造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 3.具象艺术有哪些功能? (二)重点与难点 由于本课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对具象艺术有进一步的了解,因此重点就在于对其三个主要特点及其功能的讲解,以及对美术鉴赏方法的具体运用,并进而认识具象艺术的意义。 本课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分辨具象艺术的能动性,即具象艺术以其对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处理——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的塑造而区别于摄影。正因为这样,具象艺术不是被动地模拟(尽管它要“如实”地再现)现实,而是对现实的能动反映,这就要把具象艺术与艺术家对艺术形象的典型处理结合起来讲解和鉴赏,因为这些形象都服务于艺术家的不同目的。 二、教学内容资料 (一)作品分析 《写生珍禽图》(绢本设色,415厘米×70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黄筌(五代) 《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24.8厘米×528.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张择端(宋) 《王时敏像》(中国画) 曾鲸(明) 《教皇英诺森十世》(油画,1650年,罗马多利亚美术馆藏完成原作)委拉斯凯兹(西班牙) 《货郎图》(绢本设色,25.5厘米×70.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李嵩(宋) 《石工》(油画,160厘米×259厘米,1849年,原藏德累斯顿国立美术馆,已毁)库尔贝(法国) 《血衣》(素描,100厘米×150厘米,1959年,中国革命博物馆藏)王式廓 《蒙娜丽莎》(油画,77厘米×53厘米,1503—1505年,巴黎卢浮宫藏)达·芬奇(意大利) 《田横五百士》(油画,198厘米×335厘米,1928—1930年)徐悲鸿 《拿破仑一世加冕》(油画,931厘米×610厘米,1805—1807年,巴黎卢浮宫藏)达维特(法国) 《占领总统府》(油画,165厘米×320厘米,1977年,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藏)陈逸飞魏景山 《夯歌》(油画,1957—1962年,165厘米×320厘米,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藏)王文彬 第4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本课是具体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第二种类型——意象艺术。由于意象艺术在整个美术门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构成了美术鉴赏中的重要方面,所以本课的目的就是以简明的讲解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来辨析意象艺术。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使学生分清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区别,并初步掌握分辨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尤其是从意象艺术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以及艺术家的意图方面来辨析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本课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解释清楚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究竟如何理解意象艺术。因为任何艺术都存在艺术家的主观表达,而且有的意象艺术也可以是具象的,这就容易使学生混淆。因此在教学中就要强调意象艺术在艺术形象上的怪异性,以及艺术家对主观意念——感觉和意图的表达。 二、教学内容资料 (一)作品分析 《圣维克多山》(油画,65厘米×81厘米,1904—1906年,美国,纽约,私人收藏)塞尚(法国) 《马蒂斯夫人像》(油画,41厘米×32厘米,1905年,哥本哈根国立美术馆藏)马蒂斯(法国) 《呐喊》(油画,91厘米×74厘米,1893年,奥斯陆国立美术馆藏)蒙克(挪威) 《内战的预感》(油画,100厘米×99厘米,1936年,私人收藏)达利(西班牙) 《星月夜》(油画,72厘米×90.5厘米,1889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凡高(荷兰) 《鹌鹑图》(纸本彩墨)朱耷(清) 《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油画,129.2厘米×121.9厘米,1954年,芝加哥艺术学院藏)培根(英国) 《说唱俑》(雕塑,汉代)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油画,1897年) 高更(法国) 《湖滨山居》(中国画,1947年)黄宾虹

用户画像方法与案例——从具象到抽象

象的个性描述,再到抽象应用,如下图所示:

一、群体定量统计分析 做用户画像的基础,是通过数据对海量用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一般采用用户数据提取分析与问卷调研两种方式进行,根据产品目标确定统计分析的维度指标。 分析的维度,可以按照人口属性和产品行为属性进行综合分析, 人口属性:地域、年龄、性别、文化、职业、收入、生活习惯、消费习惯等; 产品行为:产品类别、活跃频率、产品喜好、产品驱动、使用习惯、产品消费等; 以下是腾讯开放平台的一些产品用户属性,年龄与性别的交叉分析,付费用户与年龄的交叉分析。无论是后台数据分析还是用户问卷调研,都需要进行研究的效度与信度论证,保证数据尽量准确可用。 做问卷调研,需要做多少份问卷呢?一般是4000份以上,这个时候的抽样置信区间可以达到99%,错误率幅度在2%左右。如果保持错误率2%的水平,置信水平95%,那么问卷数量可以下降 到2500份。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我们回收问卷,还会通过答题完整性、一致性等多项标准剔除无效问卷,所以回收问卷尽量高于标准数量的10%。 案例:页游用户年龄与性别分布 数据来源:2013年腾讯开放平台白皮书 案例:付费用户年龄分布

数据来源:2013年腾讯开放平台白皮书 这本白皮书还是有不少用户数据可以供大家参考,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腾讯开放平台下载 :https://www.360docs.net/doc/1417744383.html,/ 二、具象的定性个体描述 也就是创造人物角色,这里先说一个概念:Persona。Alan Cooper提出了Persona这一概念。《赢在用户》这本书将其翻译为“人物角色”,是在上面的海量数据分析基础上,进行具象化得到一个的虚拟用户。 有兴趣了解AlanCooper的可以去他的Google+主页看看。 链接: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417744383.html,/101097598357299353681/about

形态的抽象与构成技巧归纳

形态的抽象与构成 一、抽象形态-对具象形态的有机借用 抽象表现有三种类型: 一、半抽象或半具象:常常有客观的形态基本暗示,但通过对其进行拆解、重组、添加、变形等,使新形象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 二、具象的抽象:从现实世界的物质形态中抽取出来的抽象形态,依据感受对触觉、听觉、味觉等进行视觉化的意象呈现,创造出的仿佛内含有机生物的抽象形态; 三、绝对的抽象:抽取一切感觉印象后所剩下的纯粹形态。 1、模仿形态的外形特征 2、模仿形态的结构特征-骨架、内在结构 建筑中的曲梁结构显示出从动物骨骼与生命内在结构中借用的形态组架 3、抽象形态的运动规律-关节点、运动线 对形态运动状态的观察与模仿是一种对形态时间上的变化的把握,我们要抓住每个运动点留下的痕迹串联起来所形成的运动线,有些形态的运动是我们肉眼所看不见的,比如光、波、声音、时间等等,这时我们可以用可见的形态结构来抽象地传达出这种不可见的“行走” 4、借用黄金分割比例 5、模仿形态的生相功能-环境、习性对形态的影响 对生物形态生存功能的合理性能模仿是设计领域与仿生学科的交叉渗透,这种渗透带来的优势是两种优势资源的互补,使我们对自然模仿不仅仅局限于表面形态的搬移,而是建立在对自然形态的深刻理解之上的形态升华,达到对科学与艺术的统一,更好地借鉴与利用伟大的自然界所赐予我们的美好资源,使它成为我们最佳导师。如:鱼鳞对鱼身体所起到的保护功能启发了设古人设计出从军是保护身体的盔甲;蝙

蝠的翼展开后,绷紧的皮肤是一种非常抗压的优越性能组织的体现,像船帆一样展开的建筑屋顶,用桅杆和圆柱支撑,也非常牢固、非常适合在野外进行各项临时活动的搭建等等。 二、对有机体形状的简化抽象 一、简化的原则-简化形态的方式一般遵循的是平整化与尖锐化原则 平整化:使构图统一,造型规整,剔除多余细节,强调对称重复韵律节奏等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使结构清晰明确; 尖锐化:加强原形态的特征差异,利用分离、倾斜夸大原型的模糊特质,使形态鲜明化,对比正确。 二、绿色设计与简约主义 绿色设计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中每一个决策都充争到环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它的核心是“3R”即Reduce、Recycle、Reuse,不仅要尽量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设计用品能够方便地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 三、形态符号化-从具象抽象至绝对抽象的过渡 符号又可分为象形文字符号、指示图形符号和意义概念符号等等 四、形态绝对抽象-点、线、面与构成 一、点 1、点的形态界定 点在形态学上的大小与形态界定是一个相对概念,我们必须把点形态放置在其他形态中间或在一个空间中才能界定点的范围,比如:在空间中,一个点的形态界定是以它与其余空间的足够比例形成的,没有一定的比例差异,不足以被称为点,一棵正常形态的树,从高空俯视就要可以成为一个点,一群正常比例的人从高空俯视也可以成中一群分散的点形态,正常的点形态具有大小、形状等界定因素,但有些点,它们的形态并不明显可见,他们的存在是以其他形态的存在为前提的,它们在于其它形态的端点,存在于直结的交汇处,也处于其他形态之间的联结上。 2、点的线化 两点一条线,在空间中存在于任何位置的两点之间都暗含着它们之间有一条消极的线形态,点的线化是通过一系列的点的有规律轨迹排列所形成的趋近于线的感觉,它们是点形态的有序组织,点的这种规律不仅丰富了线的语言,也体现出了其形态上具有整合的可能必与优势。 3、点的聚集与面化

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观后感:从具象到抽象-那特艺术学院

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观后感:从具象到抽象 导读: 立体主义把事物几何化。立体主义关注新的空间建构的方式,而是一个碎裂的空间。立体主义把事物几何化。立体主义关注新的空间建构的方式,而是一个碎裂的空间。 立体主义源于塞尚,塞尚思考简化的形状,他认为世界其实是由一些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组成的。在1895年的作品“圣威克多山”中,已经能够看出他的几何化物体,比如前景的房屋。并且在尝试用用不同的角度来呈现物体。塞尚原先是学习印象派风格的,但是逐渐的,塞尚发现印象派的画法使物体模糊不清,丧失结构筋骨。随后便宣言说要在自然中重画普桑。普桑是法国学院派艺术家,学院派的艺术一直遵循古希腊就传承下来的均衡,理性之美。慢慢的,塞尚的风景画呈现出明显的结构,通过几何化来简化自然。毕加索说过一句夸张的话,塞尚在画布上画上一笔,他就画完了。 从塞尚的学习脉络来看,今后出现的立体主义其实也是源自于传统的。但是立体主义它也有背离传统的一面,立体主义强调结构化的绘画空间,崇尚省略细节,透视没有深度,呈现平面化的趋势。在分析立体主义时期,结合物体的各个方位的观察,打破了传统的观看方式,质疑以人为中心的绘画思想。在综合立体主义时期,采取拼贴的手法,是绘画更加朝着更多的维度发展。可以说立体主义不再遵循学院教条,发展出自己的美学规则。但是立体主义仍然具有局限性,它极为注重自然,毕加索拒绝抽象,没有更近一步。20世纪的哲学和科学思想很多都对旧有观念形成了冲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牛顿经典物理的颠覆,量子力学证明了不确定物质的存在,他们才占有了我们世界的大部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我们人类所认识的自己只是冰山一角。我们可以说只是被囿于自己的知识范围,认知局限内,我们的眼之所见,心之所想真的是真实的吗? 抽象主义把立体主义没有改革的美感改革到底,跨出完全放弃自然这一步。俄国人马列维其的早期是立体主义的,造型的,和立体主义一样将造型看成一种游戏。随后走向了至上主义风格,舍弃了一切象征,使用单纯的几何形来构成画面。消除作为具象艺术根基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对立,以及孤立“纯粹”的符号。他不断探索着形体、色彩与空间的关系。把至上主义理解为创作艺术中纯粹感情的至高无上。对于至上派来说,客观世界的视觉现象本身是无意义的;重要的是感情,是与唤起这种感情的环境无关的感情本身。最终至上主义对美学语汇和文法进行列革新。他把作品挂在墙的上部,表达了至高无上不一定非要绘制圣象,要用新造型取代旧世界。 蒙德里安的绘画从具象到抽象,早期也非常接近立体主义。1914年的“3号作品”,有着椭圆形造型,形成粉红,红,蓝的有色方块。晚期的作品更加纯粹。水平线与直线的力量,象征了静止。蒙德里安追求纯粹的抽象。1912红黄蓝的构成,非常的精神性。就是把所有的对立用宇宙和谐来结合在一起。用理性和逻辑的方法来安排,自然对它来说不是无秩序的存在。矛盾的水平线——垂直线相交,颜色象征着物质性,而线条则象征着宇宙的精神性,线条没有被画框框死则意味着它有无限延伸的可能。 康定斯基的作品与艺术家的感性相呼应,主张让颜色的情绪和表现性的价值体现出来。达到了纯绘画的地步。在此,绘画将不再需要外在造型,康定斯基借颜色,线条,笔法来表现心象。绘画的各个元素得以获得独立,脱离了所有的教条。 作者为那特艺术学院某学员

试论西方现代美术中的具象与抽象

试论西方现代美术中的具象与抽象论文关键词:抽象具象对立互补 论文摘要:现实世界处于两难境地,出现抽象和具象艺术的对立与互补。精神、情感是一种抽象的物资,如何把这种抽象具体化,艺术家采用熟悉的具象的形态的组合来表现抽象的内涵。西方现代作品中的抽象元素与具象元素大多难以简单地用概念划分是抽象艺术还是具象艺术,他们处于一种变化的统一的状态。 在西方现代美术的范围中去划分作品的风格,从概念上大多以作品形象与自然对象的相似程度来比较。其中的抽象艺术一般是艺术形象较大幅度的变化或完全偏离自然对象原有外观的艺术:其中的具象艺术一般是艺术形象与自然对象总体上类似或极为类似的艺术。抽象艺术发展自具象艺术,源于具象艺术,抽象的本义是人类对事物非本质元素的舍弃和对本质元素的提取。在美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共同构成一对相互关联的基本概念。西方现代美术中的抽象和具象发展在不同的阶段,两者之间的对立和互补的关系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一、印象派中主观具象的发展 印象派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西方美术界对艺术的认识,同时对西方现代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印象派画家用科学理论

中新发现的新色彩理论,观察到物体本身并没有永远固定的色彩,颜色随着与时间而不断变化。作品表现的不单单是物体本身的色彩,而是光线在物体表面呈现出的变化,表现的是画家的主观视觉世界。是在具象的物体基础上发挥主观的视觉感受,作品描绘的是具象事物,但色彩上呈现的更多的是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感受多少夹杂着抽象的因素。 后印象派不满意印象派过于依赖感觉和自然,流于瞬间,他们认为光靠眼睛是不够的,还必须思考。后印象派的绘画是在大自然的面前长期观察思考的结果,而不是自然中短暂瞬间效果的快速记录。后印象主义画家的作品不再刻意表现光线,而是强调主观感受,主观感受是一种抽象的物资。印象派对二十世纪初期的立体主义、原始主义和表现主义等现代美术流派的观察方法和风格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现代主义艺术中的抽象与具象 在近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西方现代,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是越来越强。但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日益复杂和严重。现实世界处于两难境地,出现抽象艺术和其象艺术的对立与互补。象征主义发起于法国,艺术家受高更的影响,反对写实主义,相信艺术是内心的召唤,情感和意念成为他们艺术创作的出发点,随意表现人的精神状态,包括梦中所形成的象征符号。精神、情感是一种抽象的物资,如何把这种抽象具体化,艺术家采用熟悉的具象的形态的组合来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