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变色粉

温变色粉
温变色粉

变色风温变色粉Thermochromic Material

一.可逆温变色粉的变色原理和结构:

温变色粉一种随温度上升或下降而反复改变颜色的微胶囊。

可逆感温变色粉是由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体系制备的。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特殊化学结构的有机发色体系。在特定温度下因电子转移使该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实现颜色转变。这种变色物质不仅颜色鲜艳,而且可以实现从“有色===无色”和“无色===有色”状态的颜色变化,这是重金属复盐络合物型和液晶型可逆感温变色物质所不具备的。

微胶囊化的可逆感温变色物质称为可逆感温变色粉俗称:温变颜料,感温粉或温变粉)。这种颜料的颗粒呈圆球状,平均直径为2~7微米(一微米等于千分之一毫米)。其内部是变色物质,外部是一层厚约0.2~0.5微米既不能溶解也不会融化的透明外壳,正是它保护了变色物质免受其他化学物质的侵蚀。因此,在使用中避免破坏这层外壳是十分重要的。

二. 感温变色粉的基本色:

可逆感温变色粉在显色状态有以下15个基本色:

1、感温变色粉之间的互配和拼色:

因为可逆感温变色粉在隐色状态时是无色的,这使得不同颜色/不同变色温度/不同系列的变色颜料之间可以互配和拼色,从而获得更加丰富多彩的变色效果。

2-1、感温变色粉基本色之间的互配:

将基本色之间按一定比例互配,可以获得许多过渡色无色的变色效果。

例如:

2-2、感温变色粉与普通色粉之间拼色:

可以获得色A 色B的变色效果。

例如:

三、热敏变色粉的类型:

1、热消色型(R系列):

在低温时为有色状态,当温度升至设定值时颜料从有色变为无色。它的变色温度可根据用户需要在-20~80℃范围内设定:。R系列变色颜料的品种最多,色谱齐全,是最常用的变色粉系列。其色~温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R系列色~温关系曲线图2. F系列色~温关系曲线

2、热发色型(F系列):

其色~温特性与R系列正相反。在低温时为无色状态,当温度升至设定值时颜料从无色变为有色。它的发色温度区间为:60~65℃。其色~温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四、温变色粉的变色温度

1、感温变色温度

实际上,感温变色颜料的变色温度不是一个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区间,也就是从变色开始至变色结束所包含的温度范围(T0~T1)。这个温度区间的宽度一般为4~6℃,有些变色精度较高的品种(窄区间品种,以“N”表示)其变色温度区间较窄,只有2~3℃。

通常,我们将等速升温过程中,变色基本完成时所对应的温度T1定义为该感温变色粉的变色温度。

2、感温变色循环次数:

取少许被测变色s粉,用504环氧胶调匀,在白纸上刮样(厚度0.05-0.08毫米)室温20℃以上静置一天。剪取10×30 mm纸样。取600 mL烧杯二只,注入水。其水温分别为被测样品变色温度区间上限(T1)以上5~20℃和下限(T0)以下不小于5℃(对于RF-65系列油墨,水温分别定为T0=35℃,T1=70℃),并保持水温。将试样轮流浸入二个烧杯中,完成每次循环的时间为3~4秒钟。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可逆变色循环次数(通常,热消色系列的变色循环次数大于4000—8000次)。

五、感温变色粉在塑料的应用:

1、R系列感温变色粉最适合用于注塑和挤塑:

R系列(塑胶级)开发的专门用于塑胶的变色粉品种。其特点是:囊壁厚,强度高,耐热性好,更加易于分散均匀,消色时残留色少。

2、适用范围:

可用于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软聚氯乙烯(S-PVC)、AS和ABS等透明或半透明塑料的注塑、挤塑成型。也可混入不饱和聚脂、环氧树脂、有机玻璃或尼龙单体内浇铸、模压、固化成型。

3、用量:

用于注塑、挤塑加工或浇铸、模压、固化成型时,变色颜料的用量为塑料量的0.4~3.0% ,通常为0.6 ~2.0%。变色颜料与塑料粒子要充分混和均匀(混合时可使用少量白油)。如果是普通颜料与变色粉拼色,则普通颜料(或染料)的用量大约为变色粉的0.5-2.5%。

4、色母料:

在大批量生产时可先将变色粉加入聚乙烯蜡或聚苯乙烯蜡中制成颜料含量为10%的色母料,然后再与塑料粒子混合使用。这样可使变色粉分散的更均匀。色母料的制备方法可参考本司提供的技术资料。

5、温度:

加工温度应控制在200℃以下,最高不要超过230℃,并尽量减少物料的受热时间。(高温,长时间加热将损害颜料的变色性能)。

6、注意事项:

A :注塑和挤出中使用变色粉时塑料中不应再同时使用其它填充料或普通颜料(例如:钛白粉,碳酸钙,硫酸钡,碳黑等),否则将会屏蔽变色效果。

B:浇铸、模压、固化成型中使用变色颜料时应先将变色颜料加入不饱和聚脂、有机玻璃或尼龙单体内内搅拌分散均匀,然后再加入引发剂或固化剂开始聚合或交联反应。因为在予聚后体系粘度急剧升高,此时加入变色颜料会使大量颜料颗粒包裹在一起,难于分散均匀。另外,此时的搅拌操作也会使体系中残留大量气泡。

C.:慎重选择交联剂或固化剂:在环氧树脂和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交联固化过程中,其内部有时会产生强大的收缩应力,导致变色颜料微胶囊外壳破裂,其它化学物质进入颜料内部使其失去变色性能。这种情况在环氧树脂固化厚度大于0.2毫米并且使用多胺类固化剂时经常会发生。

D:不能使用密炼机、捏和机、高速分散机,双螺杆挤出机等高剪切设备进行塑料粒子与变色颜料的预混合。这些设备会严重破坏变色颜料表面的保护层,使其失去变色性能。另外,在制备色母料时应避免变色颜料经受反复的挤出造粒操作。

E:在PVC树脂的配方中应避免使用含磷的稳定剂和增塑剂,否则会使变色注塑制品在消色状态时产生严重的残留色。

六.温变色粉在油墨和涂料中的应用:

1.连接料(树脂)的选择:

1-1.连接料(树脂)黏度和固含量对色浓度和表面光泽的影响:

调墨油中树脂的选择对热敏变色油墨的色浓度和表面光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这一影响对黑色墨更加显著,颜料的含量远高于普通油墨,如果用普通油墨的树脂调制变色油墨会导致油墨因黏度过高而无法使用。因此,调墨时只能减少树脂用量而增加溶剂的用量,以使油墨黏度降低。这样所导致的后果就是:当印品的墨层干燥后,由于树脂含量很少,不足以填平颜料之间的空隙,使得墨层表面凹凸不平没有光泽,从而对光线形成漫反射。所以墨层表观色浓度低而灰度高。对于黑墨来说,显得灰而不黑。(如果将此印品表面再罩印一层透明光油,可以明显感觉黑度提高)因此,热敏变色油墨的调制必须使用高含固量低黏度(低聚合度或低分子量)的树脂,这样才能获得良好效果。

1-2.连接料(树脂)的种类及其光折射率与变色油墨(涂料)的色浓度和消色后透明度的关系:

热消色系列(R系列)变色颜料常用于印刷“遮盖—显示”类图案,要求印品表面的变色墨层在发色时完全遮盖下层图案,在达到消色温度后要尽量透明,使下层图案清晰显示。在这类用途中,如果树脂选择不当,遮盖墨层消色后会产生“白雾”,使下层图案显示不清楚。其基本原因是所选用的树脂与变色颜料微胶囊壁材料的光学折射率不一致所造成的。无数微胶囊分散在墨层中形成了大量的光学折射界面,就象将一块透明玻璃粉碎后形成的白色不透明现象一样。适当选择树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变色墨层内的这种折射现象,使得消色后的墨层更加透明。一般来说,使用醇酸树脂和丙烯酸树脂的透明度较好,而使用聚酰胺树脂和硝化纤维素的透明度最差。

2、溶剂的选择和对变色性能的影响:

2-1、溶剂的光折射率对变色油墨(涂料)色浓度的影响:

变色颜料微胶囊材料的光学折射率大约在1.50—1.54之间,当溶剂的光折射率与之相同或相近时油墨的色浓度较高,例如甲苯,二甲苯和苯甲醇(其光学折射率分别是1.496,1.493和1.540 )。反之,当二者的光折射率相差较大时,油墨的表观色浓度较低。例如正丙醇(1.386),异丙醇(1.377),丙酮(1.359),乙酸乙酯(1.372),乙酸丁酯(1.394),乙二醇乙醚(1.392)。

但是,溶剂对变色油墨色浓度的影响是暂时的。印刷完成后,随着墨层中溶剂的挥发这种影响将逐渐消失。2-2、溶剂对颜料变色性能的影响:

热敏变色颜料对不同溶剂的耐受性各不相同,在有些溶剂中浸泡6个月也不会影响其变色性能,但另一些溶剂可以在几小时至几周内侵蚀微胶囊表层并渗入其内部,使颜料的变色性能褪化甚至完全消失。在溶剂挥发后,这种变色性能褪化有些是可以部分恢复的,有些是完全不可恢复的。一般来说,含有3个碳原子以下的溶剂对变色粉的侵蚀破坏性较大,含有6个碳原子以上的溶剂对颜料的影响很小。另外,在较高的温度下溶剂的侵蚀作用会更加明显。以下是在20℃温度时热敏变色颜料浸泡于不同溶剂中至变色性能褪化所需的大致时间。

由于不同颜色及不同批号产品的耐溶剂性也不尽相同,具体数据以实测为准。以下数据仅供参考。

基于上述原因,在调配油墨和和涂料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尽量少用或不用C4以下醇类溶剂,而以其他溶剂代之。例如,可以使用环己酮代替丙醇。

---在必须使用丙醇等溶剂时,油墨(涂料)应随用随配,避免存放。

变色粉很容易在树脂液中分散,故可将除变色颜料以外的所有油墨(涂料)组分配好,印刷前加入规定量的变色颜料,搅拌均匀后即可加入墨斗中开始印刷。也可以将除丙醇、异丙醇等之外的油墨成分配好(包括变色颜料),临使用前再加入规定量的上述溶剂,搅拌均匀后开始印刷。注意一次配墨量不要太多,随用随配,不要存放。

特别提示:油墨行业常用的成品稀释剂/混合溶剂和某些树脂溶液中可能含有乙醇,丙酮,丙醇等损害变色颜料性能的成分。即使其中有害成分含量极少,也会造成严重影响。

七、温变色粉的使用条件:

可逆感温变色颜料本身是一个不稳定体系(稳定就难于变化),所以其耐光,耐热,耐老化等性能远不及普通颜料,在使用中应加以注意。

1、耐光性:

感温变色粉的耐光性较差,在强烈阳光下暴晒下会很快褪色失效,因此其只适合在室内使用。应避免强烈阳光和紫外灯光的照射,这样有利于延长变色颜料的使用寿命。

2、耐热性:

感温变色粉在短时间内可耐230℃高温(10分钟左右),可应用于注塑和高温固化。但变色颜料在发色状态和消色状态时的热稳定性不同,前者的稳定性高于后者。另外当温度高于80℃时,构成变色体系的有机物也会开始降解。因此变色颜料应避免长期在高于75℃温度下工作。

八、温变色粉的保存:

应置于阴凉、干燥和全避光条件下保存。由于变色颜料在发色状态时的稳定性高于消色态,所以,变色温度较低的品种应放在冷柜中保存。在上述条件下,绝大多数品种的变色颜料在储存5年后其性能没有明显退化。

九、感温变色粉的安全性和使用注意事项:

全部变色颜料都不含汞,铅,铬等有毒重金属成分,对人体皮肤也无毒无刺激性。但由于其颗粒十分细小,在空气中形成粉尘后,很容易由呼吸道进入人体肺部沉积或进入血液循环系统,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在操作中应佩带防尘口罩,橡胶手套和护目镜。如果变色颜料不慎进入眼睛或口腔,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防止其进入人体。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变色颜料与普通颜料一样,其制品中含有颜料的部分,应避免直接接触食品和饮用水。如果用于生产示温变色的塑料餐饮器具,可采用双层注塑工艺,变色层应位于不与食品接触的部分。

感温变色颜料是非易燃品,在空气中加热到170℃也不会自燃。但由于其颗粒极细,比表面积巨大,一旦在空气中形成粉尘并达到一定浓度后,遇明火可能会引起爆燃。请务必谨慎操作。

十、温变色粉的运用:

感温变色材料简介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rmochromic Material

感温变色材料Thermochromic Material 一.可逆感温变色颜料的变色原理和结构: 感温变色颜料是一种随温度上升或下降而反复改变颜色的微胶囊。 可逆感温变色颜料是由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体系制备的。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特殊化学结构的有机发色体系。在特定温度下因电子转移使该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实现颜色转变。这种变色物质不仅颜色鲜艳,而且可以实现从“有色===无色”和“无色===有色”状态的颜色变化,这是重金属复盐络合物型和液晶型可逆感温变色物质所不具备的。 微胶囊化的可逆感温变色物质称为可逆感温变色颜料(俗称:温变颜料,感温粉或温变粉)。这种颜料的颗粒呈圆球状,平均直径为2~7微米(一微米等于千分之一毫米)。其内部是变色物质,外部是一层厚约0.2~0.5微米既不能溶解也不会融化的透明外壳,正是它保护了变色物质免受其他化学物质的侵蚀。因此,在使用中避免破坏这层外壳是十分重要的。 二. 感温变色颜料的基本色: 目前本公司生产的可逆感温变色颜料在显色状态有以下15个基本色: 1、感温变色颜料之间的互配和拼色: 因为可逆感温变色颜料在隐色状态时是无色的,这使得不同颜色/不同变色温度/不同系列的变色颜料之间可以互配和拼色,从而获得更加丰富多彩的变色效果。 2-1、感温变色颜料基本色之间的互配: 将基本色之间按一定比例互配,可以获得许多过渡色无色的变色效果。

例如: 2-2、感温变色颜料与普通颜料之间拼色: 可以获得色A色B的变色效果。 例如: 补充说明:如选择单一基本色的话,变色效果都是从有色变到无色。如果想从有色变有色的话需要加入底色(普通颜料)。比如感温变色粉红色+普通色粉蓝色=紫色变蓝色。多段变色的话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温度的感温变色粉来调配。例如:宝蓝42度+红色31度=温度高于42度时为无色状态,温度在31-42度时为宝蓝色,温度低于31度时就是紫色。其他的都可依照类似调配

光变粉

变色风光变粉Photochromic Material 一、变色原理: 光变粉经阳光/紫外线照射后、而产生颜色变化;当失去阳光/紫外线后会还原回原本的颜色。 二、基本4色:紫色、红色、蓝色、黄色。(无色变有色) 三、基本色之间的互配

四、光变粉可以有很多的用途: 涂料:感光粉建议添加比例10-30%,适合各类表面涂覆产品,包括PMMA喷漆、ABS喷漆、PVC喷漆和水性喷漆等; 油墨:感光变色颜料建议添加比例20-40%,适合各类材质的印刷,包括织物、纸张、合成膜、玻璃等;塑胶产品:感光变色颜料建议添加比例0.8-3%,适用于各类塑胶材质的射出、押出成形、产品有高色浓度的感光PE色母粒和感光PMMA色母粒产品。 五、光变粉在塑料制品中的应用: 1、适合用于注塑和挤塑: 其特点是:囊壁厚,强度高,耐热性好,更加易于分散均匀,残留色少。 2、适用范围: 本品可用于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软聚氯乙烯(S-PVC)、AS和ABS等透明或半透明塑料的注塑、挤塑成型。也可混入不饱和聚脂、环氧树脂、有机玻璃或尼龙单体内浇铸、模压、固化成型。 3、用量: 用于注塑、挤塑加工或浇铸、模压、固化成型时,变色颜料的用量为塑料量的0.4~3.0% ,通常为0.6 ~2.0%。变色颜料与塑料粒子要充分混和均匀(混合时可使用少量白油)。如果是普通颜料与变色颜料拼色,则普通颜料(或染料)的用量大约为变色颜料的0.5-2.5%。 4、色母料: 在大批量生产时可先将变色颜料加入聚乙烯蜡或聚苯乙烯蜡中制成颜料含量为10%的色母料,然后再与塑料粒子混合使用。这样可使变色颜料分散的更均匀。 5、温度: 加工温度应控制在200℃以下,最高不要超过230℃,并尽量减少物料的受热时间。(高温,长时间加热将损害颜料的变色性能)。 6、注意事项: A :注塑和挤出中使用变色颜料时塑料中不应再同时使用其它填充料或普通颜料(例如:钛白粉,碳酸钙,硫酸钡,碳黑等),否则将会屏蔽变色效果。 B:浇铸、模压、固化成型中使用变色颜料时应先将变色颜料加入不饱和聚脂、有机玻璃或尼龙单体内内搅拌分散均匀,然后再加入引发剂或固化剂开始聚合或交联反应。因为在予聚后体系粘度急剧升高,此时加入变色颜料会使大量颜料颗粒包裹在一起,难于分散均匀。另外,此时的搅拌操作也会使体系中残留大量气泡。 C.:慎重选择交联剂或固化剂:在环氧树脂和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交联固化过程中,其内部有时会产生强大的收缩应力,导致变色颜料微胶囊外壳破裂,其它化学物质进入颜料内部使其失去变色性能。这种情况在环氧树脂固化厚度大于0.2毫米并且使用多胺类固化剂时经常会发生。 D:不能使用密炼机、捏和机、高速分散机,双螺杆挤出机等高剪切设备进行塑料粒子与变色颜料的预混合。这些设备会严重破坏变色颜料表面的保护层,使其失去变色性能。另外,在制备色母料时应避免变色颜料经受反复的挤出造粒操作。 E:在PVC树脂的配方中应避免使用含磷的稳定剂和增塑剂,否则会使变色注塑制品在消色状态时产生严重的残留色。 六.光变粉在油墨和涂料中的应用: 1.连接料(树脂)的选择:

感温粉变色原理

感温粉是一种有机颜料,在低温时为有色状态,当温度升至设定值时颜料从有色变为无色。一、感温变色颜料的变色原理和结构: 感温变色颜料是由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体系制备的。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特殊化学结构的有机发色体系。在特定温度下因电子转移使该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实现颜色转变。这种变色物质不仅颜色鲜艳,而且可以实现从“有色===无色”状态的颜色变化,这是重金属复盐络合物型和液晶型可逆感温变色物质所不具备的。 微胶囊化的可逆感温变色物质称为可逆感温变色颜料(俗称:温变颜料,感温粉或温变粉)。这种颜料的颗粒呈圆球状,平均直径为2~7微米(一微米等于千分之一毫米)。其内部是变色物质,外部是一层厚约0.2~0.5微米既不能溶解也不会融化的透明外壳,正是它保护了变色物质免受其他化学物质的侵蚀。因此,在使用中避免破坏这层外壳是十分重要的。 1、感温变色基本颜色: 2、感温变色基本温度:-5℃、0℃、5℃、10℃、16℃、21℃、31℃、33℃、38℃、43℃、45℃、50℃、65℃、70℃、78℃。 3、感温变色可随温度的上升、下降而反复必变颜色。(以31℃红色为例,变色形式为31℃以上呈现无色,31℃以下呈现红色)。 4、感温变色内含微胶囊变色颗粒,粒径在1~10UM之间,并具有耐高温、抗氧化等胶囊所改变的特性。 5、感温变色产品之设计以高温环境时与低温环境时有颜色变化为诉求,并大多应用于人体感温的系列产品,也可做防伪设计使用。 二、感温变色粉应用: 1、感温变色粉为微胶囊化的可逆感温变色物质称为可逆感温变色颜料(俗称:温变颜料,感温粉或温变粉)。 2、本品可用于聚丙烯(PP)、软聚氯乙烯(S-PVC)、AS 、ABS和硅胶等透明或半透明塑料的注塑、挤塑成型。也可混入不饱和聚脂、环氧树脂、有机玻璃或尼龙单体内浇铸、模压、固化成型合适之油墨基材。 3、用于注塑、挤塑加工或浇铸、模压、固化成型时,变色颜料的用量为塑料量的0.4~3.0% ,通常为 0.6 ~2.0% 。变色颜料与塑料粒子要充分混和均匀(混合时可使用少量白油)。如果是普通颜料与变色颜料拼色,则普通颜料(或染料)的用量大约为变色颜料的0.5-2.5% 。 4、色母料: 在大批量生产时可先将变色颜料加入聚乙烯蜡或聚苯乙烯蜡中制成颜料含量为10%的色母料,然后再与塑料粒子混合使用。这样可使变色颜料分散的更均匀。色母料的制备方法可参考本司提供的技术资料。 5、温度: 加工温度应控制在200℃以下,最高不要超过230℃,并尽量减少物料的受热时间。(高温,长时间加热将损害颜料的变色性能)。 6、注意事项: A : 注塑和挤出中使用变色颜料时塑料中不应再同时使用其它填充料或普通颜料(例如:钛白粉,碳酸钙,硫酸钡,碳黑等),否则将会屏蔽变色效果。

遇光变色粉、遇光变色油墨

感光变色材料变色原理:感光变色原料:利用太阳光(UV光)控制颜色的改变,在室内为无色或有色,室外紫外线光下显现颜色或变成另一种颜色。 感光材料基本颜色:紫、红、黄、蓝、橙、天空蓝。

感光变色材料的用途:1、光变粉:适用于各类塑胶材质的射出、押出成形,包括PE、PP、ABS、PS、PVC、PU、TPU、TPR、EVA等塑材。 2、光变油墨:有水性与油墨之分,在织物、纸张、合成膜、玻璃、陶瓷、金属、塑胶及木质产品上都有专用油墨,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变色效果。感光变色涂料和油漆适用于所有产品面喷涂。 一、产品简介: ●感光MC粉为感光变色产品,变色原理为吸收特定波长之紫外光源,藉由该 光源之能量而产生颜色变化(变为紫色、红色、兰色、黄色等),当特定波长 的紫外光源不在时,即回复原来的颜色。 ●感光MC粉是经由微胶囊技术处理过的产品,外观为粉状,粒径在1~10μm 之间,并具有耐高温、抗氧化等微胶囊所改质的特性。 ●感光MC粉可应用于涂料、油墨、塑料各产业,产品之设计大多以室内(无 紫外光之环境)与室外(有紫外光之环境)有颜色变化为诉求。 ●基本五色:#12紫色,#14兰色,#16黄色,#17 橙色#19红色(无色变 有色) ●感应波长:#12紫色:290nm~390nm #14兰色:280nm~390nm ●#16黄色:270nm~370nm #17 橙色:270nm~370nm #19红色:290nm~400nm 一般紫光灯为365 nm波长所以对黄色和橙色感应不明显 二、涂料及网印油墨之应用: ●感光MC粉是分散在涂料及油墨中,并非溶解在涂料及油墨中。 ●可能因极性的不同,会有不同之色相。 ●可应用于油性及水性之涂料及油墨。 ●建议添加两为10%—30%,油性一般为25%,水性油墨一般为10%。 ●应使用中性或弱酸性透明树脂(pH质5~7最为适用)。 ●适用于各类印刷,包含网版印刷、凹版印刷及凸版印刷。 ●印刷背景建议使用白色或浅色系,可提高颜色变化的差异度。 ●可与染料或颜料混合使用,搭配出更多样的色彩变化。 ●印刷不同之素材,应选用合适之涂料或油墨基材。 三、塑料射出及押出之应用: ●可适用于各种塑料之加工,如PP、PE、PVC、PU、PS、ABS、TPR、EV A、 Nylon、Acrylic等,建议塑料之熔融指数(MI值)大于10,弯曲弹性系数小 于13000。 ●建议添加量为0.2%~5.0%,一般为0.5% ●加工时应先用白蜡油将塑胶料润湿(注意白蜡油添加量不要超过塑胶料的 2%),然后再将变色粉加入到塑胶料里面搅匀,搅拌时需注意分散性,分散 不良可加入适量分散剂。 ●可与不同色粉混合使用,搭配出更多样的色彩变化。 ●应尽量避免在250℃以上之制程进行加工。 ●感光变色材料的光疲乏性产生,由UV光过度曝晒、酸、自由基(单态氧原 子)和湿度造成,一般建议不要长时间暴晒。 四、产品使用注意事项: ●应避免与紫外光吸收剂同时使用。

感温变色材料

感温变色材料

感温变色材料Thermochromic Material 一.可逆感温变色材料的变色原理和结构: 感温变色颜料是一种随温度上升或下降而反复改变颜色的微胶囊。 可逆感温变色颜料是由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体系制备的。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特殊化学结构的有机发色体系。在特定温度下因电子转移使该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实现颜色转变。这种变色物质不仅颜色鲜艳,而且可以实现从“有色===无色”和“无色===有色”状态的颜色变化,这是重金属复盐络合物型和液晶型可逆感温变色物质所不具备的。 微胶囊化的可逆感温变色物质称为可逆感温变色颜料(俗称:温变颜料,感温粉或温变粉)。这种颜料的颗粒呈圆球状,平均直径为2~7微米(一微米等于千分之一毫米)。其内部是变色物质,外部是一层厚约0.2~0.5微米既不能溶解也不会融化的透明外壳,正是它保护了变色物质免受其他化学物质的侵蚀。因此,在使用中避免破坏这层外壳是十分重要的。 二. 感温变色材料的基本色: 目前本公司生产的可逆感温变色颜料在显色状态有以下15个基本色: 1、感温变色颜料之间的互配和拼色:

因为可逆感温变色颜料在隐色状态时是无色的,这使得不同颜色/不同变色温度/不同系列的变色颜料之间可以互配和拼色,从而获得更加丰富多彩的变色效果。 2-1、感温变色颜料基本色之间的互配: 将基本色之间按一定比例互配,可以获得许多过渡色无色的变色效果。 例如: 2-2、感温变色颜料与普通颜料之间拼色: 可以获得色A 色B 的变色效果。 例如:

三、热敏变色颜料的类型: 1、热消色型(R系列): 在低温时为有色状态,当温度升至设定值时颜料从有色变为无色。它的变色温度可根据用户需要在-20~80℃范围内设定:。R系列变色颜料的品种最多,色谱齐全,是最常用的变色颜料系列。其色~温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 图 1. R系列色~温关系曲线图 2. F系列色~温关系曲线 2、热发色型(F系列):

一-----温致变色材料的制备-推荐下载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课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了解温致变色材料的制备;了解温致变色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 有些物质在温度高于或低于某个特定温度区间会发生颜色变化,这种材料被叫做温致变色(thermochromic)材料。颜色随温度连续变化的现象称为连续温致变色,而只在某一特定温度下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不连续温致变色;而能够随温度升降,反复发生颜色变化的称为可逆温致变色,而随温度变化只能发生一次颜色变化的称为不可逆温致变色。温致变色材料已在工业和高新技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有些温致变色材料也用于儿童玩具和防伪技术中。 温致变色的机理很复杂,其中无机氧化物的温致变色多与晶体结构的变化有关,无机配合物则与配位结构或水合程度有关,有机分子的异构化也可以引起温致变色。 四合铜二乙铵盐[(CH3CH2)2NH2]2CuCl4在温度较低时,由于氯离子与二乙基铵离子中氢之间的氢键较强和晶体场稳定化作用,处于扭曲的平面正方形结构。随着温度升高,分子内振动加剧,其结构就从扭曲的平面正方形结构变为扭曲的正四面体结构,相应地其颜色也就由亮绿色转变为黄色。可见配合物结构变化是引起系统颜色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实验以CuCl2与二乙胺盐酸盐反应制备目标产物。 CuCl2 +2 (CH3CH2)2NH?HCl =[(CH3CH2)2NH2]2CuCl4 四氯合铜二二乙胺盐易溶于乙醇,而在异丙醇中溶解度较小,易吸湿。二乙胺盐酸盐也可通过二乙胺与盐酸1:2反应制得。 胆甾型液晶具有螺旋结构,随着温度的变化,螺距会发生变化,因而干涉光的波长随之而变,也就引起反射光波长变化,导致温致变色现象。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 电子天平(精确至0.01g);带塞锥形瓶1个;烧杯(250 mL);量筒(10 mL,);抽滤装置一套,干燥器(烘干箱);小试管;橡皮筋;水银温度计 盐酸二乙基铵((CH3CH2)2NH·HCl),异丙醇,生胶带,CuCl2?2H2O,经活化的3A/4A 分子筛 四、实验步骤 1.温致变色材料的制备 ①用电子天平秤取1.6g盐酸二乙基铵(白色晶状体),秤取1.7g(浅蓝色晶体,有部分

温变色粉

变色风温变色粉Thermochromic Material 一.可逆温变色粉的变色原理和结构: 温变色粉一种随温度上升或下降而反复改变颜色的微胶囊。 可逆感温变色粉是由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体系制备的。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特殊化学结构的有机发色体系。在特定温度下因电子转移使该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实现颜色转变。这种变色物质不仅颜色鲜艳,而且可以实现从“有色===无色”和“无色===有色”状态的颜色变化,这是重金属复盐络合物型和液晶型可逆感温变色物质所不具备的。 微胶囊化的可逆感温变色物质称为可逆感温变色粉俗称:温变颜料,感温粉或温变粉)。这种颜料的颗粒呈圆球状,平均直径为2~7微米(一微米等于千分之一毫米)。其内部是变色物质,外部是一层厚约0.2~0.5微米既不能溶解也不会融化的透明外壳,正是它保护了变色物质免受其他化学物质的侵蚀。因此,在使用中避免破坏这层外壳是十分重要的。 二. 感温变色粉的基本色: 可逆感温变色粉在显色状态有以下15个基本色: 1、感温变色粉之间的互配和拼色: 因为可逆感温变色粉在隐色状态时是无色的,这使得不同颜色/不同变色温度/不同系列的变色颜料之间可以互配和拼色,从而获得更加丰富多彩的变色效果。 2-1、感温变色粉基本色之间的互配: 将基本色之间按一定比例互配,可以获得许多过渡色无色的变色效果。 例如: 2-2、感温变色粉与普通色粉之间拼色: 可以获得色A 色B的变色效果。 例如:

三、热敏变色粉的类型: 1、热消色型(R系列): 在低温时为有色状态,当温度升至设定值时颜料从有色变为无色。它的变色温度可根据用户需要在-20~80℃范围内设定:。R系列变色颜料的品种最多,色谱齐全,是最常用的变色粉系列。其色~温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R系列色~温关系曲线图2. F系列色~温关系曲线 2、热发色型(F系列): 其色~温特性与R系列正相反。在低温时为无色状态,当温度升至设定值时颜料从无色变为有色。它的发色温度区间为:60~65℃。其色~温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四、温变色粉的变色温度 1、感温变色温度

光变色粉

变色风光变色粉Photochromic Material 一、变色原理: 光变色粉经阳光/紫外线照射后、而产生颜色变化;当失去阳光/紫外线后会还原回原本的颜色。 二、基本4色:紫色、红色、蓝色、黄色。(无色变有色) 三、基本色之间的互配

四、光变色粉可以有很多的用途: 涂料:感光粉建议添加比例10-30%,适合各类表面涂覆产品,包括PMMA喷漆、ABS喷漆、PVC喷漆和水性喷漆等; 油墨:感光变色颜料建议添加比例20-40%,适合各类材质的印刷,包括织物、纸张、合成膜、玻璃等;塑胶产品:感光变色颜料建议添加比例0.8-3%,适用于各类塑胶材质的射出、押出成形、产品有高色浓度的感光PE色母粒和感光PMMA色母粒产品。 五、光变粉在塑料制品中的应用: 1、适合用于注塑和挤塑: 其特点是:囊壁厚,强度高,耐热性好,更加易于分散均匀,残留色少。 2、适用范围: 本品可用于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软聚氯乙烯(S-PVC)、AS和ABS等透明或半透明塑料的注塑、挤塑成型。也可混入不饱和聚脂、环氧树脂、有机玻璃或尼龙单体内浇铸、模压、固化成型。 3、用量: 用于注塑、挤塑加工或浇铸、模压、固化成型时,变色颜料的用量为塑料量的0.4~3.0% ,通常为0.6 ~2.0%。变色颜料与塑料粒子要充分混和均匀(混合时可使用少量白油)。如果是普通颜料与变色颜料拼色,则普通颜料(或染料)的用量大约为变色颜料的0.5-2.5%。 4、色母料: 在大批量生产时可先将变色颜料加入聚乙烯蜡或聚苯乙烯蜡中制成颜料含量为10%的色母料,然后再与塑料粒子混合使用。这样可使变色颜料分散的更均匀。 5、温度: 加工温度应控制在200℃以下,最高不要超过230℃,并尽量减少物料的受热时间。(高温,长时间加热将损害颜料的变色性能)。 6、注意事项: A :注塑和挤出中使用变色颜料时塑料中不应再同时使用其它填充料或普通颜料(例如:钛白粉,碳酸钙,硫酸钡,碳黑等),否则将会屏蔽变色效果。 B:浇铸、模压、固化成型中使用变色颜料时应先将变色颜料加入不饱和聚脂、有机玻璃或尼龙单体内内搅拌分散均匀,然后再加入引发剂或固化剂开始聚合或交联反应。因为在予聚后体系粘度急剧升高,此时加入变色颜料会使大量颜料颗粒包裹在一起,难于分散均匀。另外,此时的搅拌操作也会使体系中残留大量气泡。 C.:慎重选择交联剂或固化剂:在环氧树脂和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交联固化过程中,其内部有时会产生强大的收缩应力,导致变色颜料微胶囊外壳破裂,其它化学物质进入颜料内部使其失去变色性能。这种情况在环氧树脂固化厚度大于0.2毫米并且使用多胺类固化剂时经常会发生。 D:不能使用密炼机、捏和机、高速分散机,双螺杆挤出机等高剪切设备进行塑料粒子与变色颜料的预混合。这些设备会严重破坏变色颜料表面的保护层,使其失去变色性能。另外,在制备色母料时应避免变色颜料经受反复的挤出造粒操作。 E:在PVC树脂的配方中应避免使用含磷的稳定剂和增塑剂,否则会使变色注塑制品在消色状态时产生严重的残留色。 六.光变粉在油墨和涂料中的应用: 1.连接料(树脂)的选择:

感温变色说明

东莞市粤雄纺织品有限公司感温变色系列 一、可逆感温变色颜料的变色原理和结构: 可逆感温变色颜料是由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体系制备的。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特殊化学结构的有机发色体系。在特定温度下因电子转移使该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实现颜色转变。这种变色物质不仅颜色鲜艳,而且可以实现从“有色===无色”和“无色===有色”状态的颜色变化,这是重金属复盐络合物型和液晶型可逆感温变色物质所不具备的。 微胶囊化的可逆感温变色物质称为可逆感温变色颜料(俗称:温变颜料,感温粉或温变粉)。这种颜料的颗粒呈圆球状,平均直径为2~7微米(一微米等于千分之一毫米)。其内部是变色物质,外部是一层厚约0.2~0.5微米既不能溶解也不会融化的透明外壳,正是它保护了变色物质免受其他化学物质的侵蚀。因此,在使用中避免破坏这层外壳是十分重要的。 二、热敏变色颜料的类型: 1、热消色型(R系列): 在低温时为有色状态,当温度升至设定值时颜料从有色变为无色。它的变色温度可根据用户需要在-20~80℃范围内设定。R系列变色颜料的品种最多,色谱齐全,是最常用的变色颜料系列。 1、感温变色颜料的基本色: 大红、朱红、玫红、橙红、桃红、宝蓝、深蓝、蓝色、紫罗兰、天蓝、土耳其蓝、绿色、金黄黑色、紫色等还可调色。 2、感温变色颜料之间的互配和拼色: 因为可逆感温变色颜料在隐色状态时是无色的,这使得不同颜色/不同变色温度/不同系列的变色颜料之间可以互配和拼色,从而获得更加丰富多彩的变色效果。 3、感温变色颜料基本色之间的互配: 将基本色之间按一定比例互配,可以获得许多过渡色无色的变色效果。 三:感温变色颜料的安全性和使用注意事项: 可逆感温变色颜料本身是一个不稳定体系(稳定就难于变化),所以其耐光,耐热,耐老化等性能远不及普通颜料,在使用中应加以注意。应在干燥和全避光条件下保存。由于变色颜料在发色状态时的稳定性高于消色态,所以,变色温度较低的品种应放在冷柜中保存。在上述条件下,绝大多数品种的变色颜料在储存3年后其性能没有明显退化。 四、毒性与安全性: 感光剂对皮肤无刺激性,环保符合安全玩具和食品包装标准。 五、储存: 感光剂应密封储存于密闭、干燥、阴暗处,避免阳光直射。 六、成品介绍: 感光变色T恤、羊毛衫、飞织鞋材、户外用品、玩具、饰品、劳保用品等等。七:适用材料: 棉麻羊毛羊绒粘胶涤纶丙纶以及混纺材料。(具体要以试样为标准)

温度变色颜料,温度变色材料-应用说明

感温变色粉简介 感温变色材料:均为世界级原料,是一种随温度的上升、下降而反复改变颜色的微胶囊材料。 感温变色粉别名 感温变色粉又叫:温度变色粉,热敏变色粉,遇温变色粉,温变粉等。 感温变色材料详细介绍 感温粉主要用途 陶瓷马克杯、印刷、纺织印染、塑料射出、塑料押出、各种礼赠品、广告宣传品、儿童玩具、热转印贴纸、印花产品等。 温变衣服 产品描述 一、原理 是微胶囊包裹着隐形材料、色形成剂及控温剂,籍由不同的控温因子材料选择,可制作成不同温度区间的变色的色料。 二、产品描述 A、变色原则:低温有色而高温无色。 B、可提供的产品范围:-15°C~70°C。温度,可自行调整。 C、基本颜色:各温度可提供15色(70℃仅提供黑色及深蓝色)各色可相互混合,亦可添加其他色料调色。 使用说明 A、产品形态及适用:水乳液主要适用于水性的油墨涂料、微胶囊粉主要适用于油性的油墨涂料、色母粒主要适用于塑胶的射出、押出。 B、感温微胶囊粉(俗称:温变颜料,感温粉或温变粉):其粒径为3—10um具有很好的耐溶剂性和分散性,适合用于油墨、涂料及塑胶(可以混入和PE、PP、PS、PV C、PVA、PET、Nylon一起射出、押出0.5% w/w-0.7% w/w)的射出、押出。,耐温温度最高为230度.

C、感温水乳液:其平均粒径为3—10um,是一种含有微胶囊的水性分散剂,适用于水性的油墨及涂料。储存期间有凝集分层属正常现象。 D、感温色母粒:是含有12-18%的微胶囊材料,不同色系的微胶囊材料色彩强度不同,用于塑胶的射出、押出产品使用比例需要自行调整。分散使用容易,可以直接用于塑胶射出及押出。 E、感温变色油墨:主要适用于印刷、陶瓷、纺织等。 1、干燥方式:(自干、烤干、UV固化),使用时可用相应的稀释剂稀释。(也可定制水性油墨,并用水稀释)印刷背景建议使用白色或浅白色系,可提高颜色变化的差异度。 2、网版选择:网目大小选择在150目~200目之间。 3、适用底材:丝印\胶印\转印\移印\喷涂等,(纸张\布料\金属\玻璃\陶瓷\塑料)。 注意事项: 储存:感温变色油墨应密封储存于密闭、干燥、阴暗处,避免阳光直射。 毒性与安全性:感温变色油墨对皮肤用呼吸道有轻微刺激性,搬运时应密闭,印刷操作时的环境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况。油墨完全干燥后,不会有任何异味或刺激性,符合安全玩具和食品包装规格基准。 感温油墨 注意事项 A、材质底色为浅色和透明色较佳(参考色卡)。建议底色颜料为感温粉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底色染料为感温粉的五十分之一至百分之一。 B、在塑胶射出、押出时材质不能太硬,有两大原则:MI值大于25(越大越好),

感温变色油墨说明

千色变品牌感温变色油墨 温变油墨又称热感变色油墨,感温变色油墨,热敏变色油墨、和示温油墨。 公司生产的温变油墨分为三大类: 可逆温变消色油墨:常温下显示某种特定颜色,经加温后颜色消失变为无色,冷却后立即恢复到原有颜色,因其变化过程可逆; 可逆温变发色油墨:在常温下显示无色,经加温后变为另外一种颜色,冷却后又恢复为原来的无色,因其变化过程可逆; 可逆温变转色油墨:油墨在常温下显示颜色,加温后变为另外一种颜色,因其变化过程可逆; 可逆消色温变油墨:可生产温度:10-70℃ 1、油墨性状:外观为半透明液体状态,为油性油墨。颜色丰富色差变化明显的优点,使用胶印机效果不好的缺点。 2、可用印刷方式:丝网印、UV柔印、凹印、胶印。丝印\胶印\转印\移印\喷涂等, 印刷背景建议使用白色或浅白色系,可提高颜色变化的差异度。 3、可承印物:适用底材(纸张\布料\金属\玻璃\陶瓷\塑料)。 4、应用范围:防伪标签、酒类包装防伪,香烟、食品、饮料、农药等名牌产品特种包装印刷 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1、干燥方式:(自干、烤干、UV固化),使用时可用相应的稀释剂稀释。(也可定制水性油墨,并用水稀释)印刷背景建议使用白色或浅白色系,可提高颜色变化的差异度。 2、网版选择:网目大小选择在150目~200目之间。 3、稀释剂: 使用时可用相应的稀释剂稀释。(也可定制水性油墨,并用水稀释) 4、储存:感温变色油墨应密封储存于密闭、干燥、阴暗处,避免阳光直射。 毒性与安全性:感温变色油墨对皮肤用呼吸道有轻微刺激性,搬运时应密闭,印刷操作时的环境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况。油墨完全干燥后,不会有任何异味或刺激性,符合安全玩具和食品包装规格基准。

温变颜料

晨美温变颜料 晨美温变颜料有低温到高温多种温度区间,根据温度不同大体分为低温变色(10℃左右)、手感变色(30℃左右)、高温变色(40℃、50℃、60℃、70℃、80℃)等材料;温变粉有色到无色、无色到有色系列,品种有消(发)色红、桃红、金红、玫红、黄、金黄、蓝、黑、灰、宝石蓝、墨绿、草绿、孔雀绿等。可用于制作防伪油墨(丝印、胶印、凹印、柔印)、涂料及注塑等用途 温度变色粉 晨美温度变色粉又称热变色粉、热敏变色粉,此类颜料分二大类:常温下显示其特定颜色。经加温后颜色退去变成无色,冷却后立即恢复到原有颜色,因其变色过程可逆,称为“有色变无色可逆温变颜料”; 在常温下显示无色,经加温后变成另一种颜色,冷却后又恢复原来的无色,因其变化过程可逆,称为“可逆温变发色颜料”(无色变有色) 温变防伪材料有低温到高温多种温度范围,根据温度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低温变色(6—10℃左右)、手感变色(30℃左右)、高温变色(40—80℃)等材料。温变粉有:无色到有色、有色到无色系列,品种有消色和发色两种,颜色分为:红色、黄色、兰色、黑色、灰色、墨绿、草绿、玫红、金红等。 以上由专业生产销售温变粉的晨美颜料有限公司收集整理。 光学变色颜料 光学变色颜料(简称光变颜料变色龙色粉OVP)通过对光线的选择性反射而形成鲜明、奇特的随角异色效果,在观察角度和光线入射角不同的情况下,每片颜料会反射出缤纷的色彩变化。如红色到黄色、金绿到蓝色。 光变颜料能用油墨、涂料的常规方法混合涂覆到到各种基材上,如塑料、木材、金属、纸张、陶瓷、玻璃等,使用方法简单类似珠光颜料、片状金属颜料,已广泛应用于车辆的车身或车身部件、塑料制品、家具、鞋具、人造革、工艺品、运动器材、高档服饰、化妆品高档包装、以及涂饰行业中;此外可应用于印刷品的防伪。光变颜料与另一作为补色调的颜料相混合使用,以此着色的部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产生无穷的色彩变幻。

温变粉变色原理

温变粉变色原理 一、庄彩感温变色颜料的变色原理和结构: 庄彩感温变色颜料是由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体系制备的。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特殊化学结构的有机发色体系。在特定温度下因电子转移使该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实现颜色转变。这种变色物质不仅颜色鲜艳,而且可以实现从“有色===无色”状态的颜色变化,这是重金属复盐络合物型和液晶型可逆感温变色物质所不具备的。 微胶囊化的可逆感温变色物质称为可逆感温变色颜料(俗称:温变颜料,感温粉或温变粉)。这种颜料的颗粒呈圆球状,平均直径为2~7微米(一微米等于千分之一毫米)。其内部是变色物质,外部是一层厚约0.2~0.5微米既不能溶解也不会融化的透明外壳,正是它保护了变色物质免受其他化学物质的侵蚀。因此,在使用中避免破坏这层外壳是十分重要的。 1、感温变色基本颜色: 2、感温变色基本温度:-5℃、0℃、5℃、10℃、16℃、21℃、31℃、33℃、38℃、43℃、45℃、50℃、65℃、70℃、78℃。

3、感温变色可随温度的上升、下降而反复必变颜色。(以31℃红色为例,变色形式为31℃以上呈现无色,31℃以下呈现红色)。 4、感温变色内含微胶囊变色颗粒,粒径在1~10UM 之间,并具有耐高温、抗氧化等胶囊所改变的特性。 5、感温变色产品之设计以高温环境时与低温环境时有颜色变化为诉求,并大多应用于人体感温的系列产品,也可做防伪设计使用。 二、庄彩感温变色粉应用: 1、感温变色粉为微胶囊化的可逆感温变色物质称为可逆感温变色颜料(俗称:温变颜料,感温粉或温变粉)。 2、本品可用于聚丙烯(PP)、软聚氯乙烯(S-PVC)、AS 、ABS和硅胶等透明或半透明塑料的注塑、挤塑成型。也可混入不饱和聚脂、环氧树脂、有机玻璃或尼龙单体内浇铸、模压、固化成型合适之油墨基材。 3、用于注塑、挤塑加工或浇铸、模压、固化成型时,变色颜料的用量为塑料量的0.4~3.0% ,通常为0.6 ~2.0% 。变色颜料与塑料粒子要充分混和均匀(混合时可使用少量白油)。如果是普通颜料与变色颜料拼色,则普通颜料(或染料)的用量大约为变色颜料的0.5-2.5% 。 4、色母料:

紫外线感光变色材料光变粉

紫外线感光变色材料光变粉 一、耀德兴科技紫外线感光变色粉说明: 感受阳光紫外线变色产品光变粉颜料,经阳光/紫外光照射,吸收阳光/紫外线的能量而产生变化(无色变有色),当失去阳光/紫外线照射时,即回复到原来颜色。 二、耀德兴科技感光变色粉基本颜色: 紫色、蓝色、黄色、红色、绿色、橙黄色,(无色变有色) 三、耀德兴科技应用参考颜色:(有色变有色) 以基础三原色可调制出任何颜色,也可调制有色变有色,或利用色粉调出二种以上之颜色变化,亦可和其它染料混合。 四、耀德兴科技产品特性: 1.感光变色水乳液产品的粒径为1-6um,是一种含有微胶囊的水性分散液,固含量约48%,可以应用在水性的纲版印刷、涂料、油墨、染色等。 2.感光变色微胶囊粉粒径为1-10um,耐温度最高为280℃,微胶囊粉的水含量小于0.3%。 3.感光变色PS色粒粉之粒径为7-8um,耐温度最高为280℃。 4.感光变色塑料色母粒可应用的塑料材料有PE、PP、Acrylic(PMMA)、PU、PS、EVA、Nylon等,目前PE塑料色母粒可供各类塑料材料射出,押出成形。 5.耀德兴科技感光变色粉可以相互混合,亦可和油溶性染料、颜料、萤光染料一起混合使用,产生各种色彩效果,各种颜料变色速度不同,混合后色彩变化会因时间变化产生差异。 6.感光变色产品的色相会受到使用媒介的极性所影响,例如: 不同的有机溶剂、不同的塑料或树脂等,因此同一感光变色材料在不同的使用媒介环境中经常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 五、耀德兴科技感光变色粉的应用产业: 1.涂料: 适合各类塑料、五金制品的表面涂覆包括ABS、PE、PP、PS、PVC、及其它塑料料等。 2.油墨: 适用于各类印刷,包括网版、凹版和凸版印刷,可印刷于各式材料,包括纤物、纸张、合成膜、玻璃、陶瓷和木材等。 3.塑料: 适用于各类塑料材质的射出、押出成形,产品有高色浓度的感光PE色母粒和感光PMMA色母粒状产品。 六、耀德兴科技应用注意事项: 1.各种不同溶剂、基材都会影响感光染料粉颜色变化,所以同一色料在不同溶剂和不同基材中,都会有不同颜色呈现。

感温变色粉

感温变色粉 一、感温变色颜料的变色原理和结构: 感温变色颜料是由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体系制备的。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特殊化学结构的有机发色体系。在特定温度下因电子转移使该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实现颜色转变。这种变色物质不仅颜色鲜艳,而且可以实现从“有色===无色”状态的颜色变化,这是重金属复盐络合物型和液晶型可逆感温变色物质所不具备的。 微胶囊化的可逆感温变色物质称为可逆感温变色颜料(俗称:温变颜料,感温粉或温变粉)。这种颜料的颗粒呈圆球状,平均直径为2~7微米(一微米等于千分之一毫米)。其内部是变色物质,外部是一层厚约0.2~0.5微米既不能溶解也不会融化的透明外壳,正是它保护了变色物质免受其他化学物质的侵蚀。因此,在使用中避免破坏这层外壳是十分重要的。 1、感温变色基本颜色: 2、感温变色基本温度:-5℃、0℃、5℃、10℃、16℃、21℃、31℃、33℃、38℃、43℃、45℃、5 0℃、65℃、70℃、78℃。 3、感温变色可随温度的上升、下降而反复必变颜色。(以31℃红色为例,变色形式为31℃以上呈现无色,31℃以下呈现红色)。 4、感温变色内含微胶囊变色颗粒,粒径在1~10UM之间,并具有耐高温、抗氧化等胶囊所改变的特性。 5、感温变色产品之设计以高温环境时与低温环境时有颜色变化为诉求,并大多应用于人体感温的系列产品,也可做防伪设计使用。 二、感温变色粉应用: 1、感温变色粉为微胶囊化的可逆感温变色物质称为可逆感温变色颜料(俗称:温变颜料,感温粉或温变粉)。 2、本品可用于聚丙烯(PP)、软聚氯乙烯(S-PVC)、AS 、ABS和硅胶等透明或半透明塑料的注塑、挤塑成型。也可混入不饱和聚脂、环氧树脂、有机玻璃或尼龙单体内浇铸、模压、固化成型合适之油墨基材。 3、用于注塑、挤塑加工或浇铸、模压、固化成型时,变色颜料的用量为塑料量的0.4~3.0% ,通常为0. 6 ~2.0% 。变色颜料与塑料粒子要充分混和均匀(混合时可使用少量白油)。如果是普通颜料与变色颜

感温色粉

变色风感温色粉Thermochromic Material 一.可逆温变色粉的变色原理和结构: 温变色粉一种随温度上升或下降而反复改变颜色的微胶囊。 可逆感温变色粉是由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体系制备的。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特殊化学结构的有机发色体系。在特定温度下因电子转移使该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实现颜色转变。这种变色物质不仅颜色鲜艳,而且可以实现从“有色===无色”和“无色===有色”状态的颜色变化,这是重金属复盐络合物型和液晶型可逆感温变色物质所不具备的。 微胶囊化的可逆感温变色物质称为可逆感温变色粉俗称:温变颜料,感温粉或温变粉)。这种颜料的颗粒呈圆球状,平均直径为2~7微米(一微米等于千分之一毫米)。其内部是变色物质,外部是一层厚约0.2~0.5微米既不能溶解也不会融化的透明外壳,正是它保护了变色物质免受其他化学物质的侵蚀。因此,在使用中避免破坏这层外壳是十分重要的。 二. 感温色粉的基本色: 可逆感温变色粉在显色状态有以下15个基本色: 1、感温变色粉之间的互配和拼色: 因为可逆感温变色粉在隐色状态时是无色的,这使得不同颜色/不同变色温度/不同系列的变色颜料之间可以互配和拼色,从而获得更加丰富多彩的变色效果。 2-1、感温变色粉基本色之间的互配: 将基本色之间按一定比例互配,可以获得许多过渡色无色的变色效果。 例如: 2-2、感温变色粉与普通色粉之间拼色: 可以获得色A 色B的变色效果。 例如:

三、热敏变色粉的类型: 1、热消色型(R系列): 在低温时为有色状态,当温度升至设定值时颜料从有色变为无色。它的变色温度可根据用户需要在-20~80℃范围内设定:。R系列变色颜料的品种最多,色谱齐全,是最常用的变色粉系列。其色~温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R系列色~温关系曲线图2. F系列色~温关系曲线 2、热发色型(F系列): 其色~温特性与R系列正相反。在低温时为无色状态,当温度升至设定值时颜料从无色变为有色。它的发色温度区间为:60~65℃。其色~温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四、感温变色粉的变色温度 1、感温变色温度 实际上,感温变色颜料的变色温度不是一个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区间,也就是从变色开始至变色结束所包含的温度范围(T0~T1)。这个温度区间的宽度一般为4~6℃,有些变色精度较高的品种(窄区间品种,以“N”表示)其变色温度区间较窄,只有2~3℃。 通常,我们将等速升温过程中,变色基本完成时所对应的温度T1定义为该感温变色粉的变色温度。

感温变色油墨

感温变色油墨/油漆Thermochromic Material 一.可逆感温变色油墨的变色原理: 感温变色颜料是一种随温度上升或下降而反复改变颜色的微胶囊。 1.基本色:目前本公司生产的可逆感温变色颜料在显色状态有以下15个基本色: 除基本色外,还可根据客户要求配置有色变有色: 如:橙色变黄色,绿色变黄色,紫色变蓝色,紫色变红色,红色变黄色,蓝色变黄色,紫红色变浅蓝色,紫蓝色变浅红色,咖啡色变红色等等。 2、常规变色温度:18℃、22℃、31℃、33℃、45℃、65℃,其它变色温度需定制。 3、感温变色油墨可随温度的上升、下降而反复必变颜色。(以31℃红色为例,变色形式为31℃以上呈现无色,26℃以下呈现红色)。 4、感温变色油墨/油漆可应用于丝网印刷、产品喷涂,产品之设计以高温环境时与低温环境时有颜色变化为诉求,并大多应用于人体感温、水温变化等的系列产品,也可做防伪设计使用。 二、油墨应用: 1、干燥方式:(自干、烤干、UV固化),使用时可用相应的稀释剂稀释。(也可定制水性油墨,并用水稀释)印刷背景建议使用白色或浅白色系,可提高颜色变化的差异度。 2、如需丝网印刷,网版选择为:网目大小选择在150目~200目之间。 3、适用印刷方式与印刷底材为:丝印\胶印\转印\移印\喷涂等,(纸张\布料\金属\玻璃\陶瓷\塑料)。 三、注意事项: 储存:感温变色油墨应密封储存于密闭、干燥、阴暗处,避免阳光直射。 毒性与安全性:感温变色油墨对皮肤用呼吸道有轻微刺激性,搬运时应密闭,印刷操作时的环境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况。油墨完全干燥后,不会有任何异味或刺激性,符合安全玩具和食品包装规格基准。 四、以上有不详细之处请参考感温变色材料介绍。

感温变色油漆

变色风感温变色油漆Thermochromic Material 一.变色风可逆温变油漆的变色原理: 变色风感温变油漆是一种随温度上升或下降而反复改变颜色的微胶囊。 1.基本色:可逆温变油漆在显色状态有以下15个基本色: 除基本色外,还可根据要求配置有色变有色: 如:橙色变黄色,绿色变黄色,紫色变蓝色,紫色变红色,红色变黄色,蓝色变黄色,紫红色变浅蓝色,紫蓝色变浅红色,咖啡色变红色等等。 2、常规变色温度:18℃、22℃、31℃、33℃、45℃、65℃,其它变色温度需定制。 3、感温变色涂料可随温度的上升、下降而反复必变颜色。(以31℃红色为例,变色形式为31℃以上呈现无色,26℃以下呈现红色)。 4、感温变色涂料可应用于丝网印刷、产品喷涂,产品之设计以高温环境时与低温环境时有颜色变化为诉求,并大多应用于人体感温、水温变化等的系列产品,也可做防伪设计使用。 二、变色风感温变色油漆应用: 1、干燥方式:(自干、烤干、UV固化),使用时可用相应的稀释剂稀释。(也可定制水性油墨,并用水稀释)印刷背景建议使用白色或浅白色系,可提高颜色变化的差异度。 2、如需丝网印刷,网版选择为:网目大小选择在150目~200目之间。 3、适用印刷方式与印刷底材为:丝印\胶印\转印\移印\喷涂等,(纸张\布料\金属\玻璃\陶瓷\塑料)。 三、注意事项: 储存:感温变油漆应密封储存于密闭、干燥、阴暗处,避免阳光直射。 毒性与安全性:感温变色油漆对皮肤用呼吸道有轻微刺激性,搬运时应密闭,印刷操作时的环境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况。涂料完全干燥后,不会有任何异味或刺激性,符合安全玩具和食品包装规格基准。 四、温变色漆的产品运用

感温变色材料

变色风感温变色材料Thermochromic Material 一.可逆感温变色油墨的变色原理: 感温变色材料是一种随温度上升或下降而反复改变颜色的微胶囊。 1.基本色:可逆感温变色材料在显色状态有以下15个基本色: 除基本色外,还可根据客户要求配置有色变有色: 如:橙色变黄色,绿色变黄色,紫色变蓝色,紫色变红色,红色变黄色,蓝色变黄色,紫红色变浅蓝色,紫蓝色变浅红色,咖啡色变红色等等。 2、常规变色温度:18℃、22℃、31℃、33℃、45℃、65℃,其它变色温度需定制。 3、感温变色油墨可随温度的上升、下降而反复必变颜色。(以31℃红色为例,变色形式为31℃以上呈现无色,26℃以下呈现红色)。 4、感温变色油墨/油漆可应用于丝网印刷、产品喷涂,产品之设计以高温环境时与低温环境时有颜色变化为诉求,并大多应用于人体感温、水温变化等的系列,也可做防伪设计使用。 二、材料应用: 1、干燥方式:(自干、烤干、UV固化),使用时可用相应的稀释剂稀释。(也可定制水性油墨,并用水稀释)印刷背景建议使用白色或浅白色系,可提高颜色变化的差异度。 2、如需丝网印刷,网版选择为:网目大小选择在150目~200目之间。 3、适用印刷方式与印刷底材为:丝印\胶印\转印\移印\喷涂等,(纸张\布料\金属\玻璃\陶瓷\塑料)。 三、注意事项: 储存:感温变色材料应密封储存于密闭、干燥、阴暗处,避免阳光直射。 毒性与安全性:感温变色油墨对皮肤用呼吸道有轻微刺激性,搬运时应密闭,印刷操作时的环境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况。油墨完全干燥后,不会有任何异味或刺激性,符合安全玩具和食品包装规格基准。 四、感温变色材料的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