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标准

前言

为了提高我院护理人员常用护理操作技能水平,规范护理服务行为,以适应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提升护理服务品质,我们组织编印了《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标准》。

本标准共有操作70项,在编写过程中我们结合了《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程序与考核评分标准》、《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要点及临床工作经验,同时参考了安徽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编写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与质量评价》。本标准把整个操作过程分为操作前准备、操作方法与程序、效果评价三个方面,同时确定了以操作规程为主的考核评分内容,评分方法具体、明晰,体现了对于关键环节的严格要求,质量评价客观、科学。本标准将对提高全院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和护理技术水平起到指导与促进作用,为护理人员在职技术培训和考核提供了科学、实用的参考依据。

由于时间仓促,加上我们水平有限,书中难免纰缪,为此,恳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

2016年6月

目录

一、中心管道吸氧法及质量评价

二、经口/鼻腔中心负压吸痰法及质量评价

三、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及质量评价

四、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

五、静脉输液泵操作法及质量评价

六、注射泵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

七、静脉注射法及质量评价

八、皮下注射法及质量评价

九、皮内注射法及质量评价

十、肌内注射法及质量评价

十一、鼻饲法及质量评价

十二、口腔护理法及质量评价

十三、有创呼吸机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

十四、单人心肺复苏加简易呼吸球囊操作及质量评十五、生命体征测量法及质量评价

十六、心电监测技术及质量评价

十七、血糖监测操作技术及质量评价

十八、电除颤技术及质量评价

十九、心电图仪操作技术及质量评价

二十、一般洗手法及质量评价

二十一、穿、脱隔离衣法及质量评价

二十二、铺备用床法及质量评价

二十三、铺麻醉床法及质量评价

二十四、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及质量评价

二十五、床上擦浴法及质量评价

二十六、床上洗头法及质量评价

二十七、女病人留置导尿术及质量评价

二十八、男病人留置导尿术及质量评价

二十九、膀胱冲洗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

三十、大量不保留灌肠法及质量评价

三十一、卧位护理及质量评价

三十二、体位转换法及质量评价

三十三、制动护理及质量评价

三十四、轮椅与平车使用及质量评价

三十五、乙醇(温水)擦浴法及质量评价

三十六、冷湿敷使用法及质量评价

三十七、降温毯使用及质量评价

三十八、冰帽、冰枕、冰袋使用方法及质量评价

三十九、压疮预防护理及质量评价

四十、压疮换药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

四十一、药液外渗处理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

四十二、大便失禁护理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

四十三、有效咳嗽及质量评价

四十四、叩击/震颤法及质量评价

四十五、气管插管术的配合及质量评价

四十六、人工气道湿化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

四十七、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及质量评价

四十八、气管切开伤口换药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

四十九、气管切开套管内套管更换及清洗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估五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估

五十一、体位引流术及质量评价

五十二、胃肠减压技术及质量评价

五十三、更换腹腔引流袋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

五十四、“T”管引流护理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

五十五、伤口负压引流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

五十六、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及质量评价

五十七、脑室引流管护理操作及质量评价

五十八、中心静脉置管(CVC)换药法及质量评价

五十九、入、出院护理及质量评价

六十、咽拭子标本采集法及质量评价

六十一、痰标本采集法及质量评价

六十二、静脉血标本采集法及质量评价

六十三、动脉血标本采集法及质量评价

六十四、口服给药法及质量评价

六十五、中心静脉压(CVP)监测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六十六、超声雾化吸入法及质量评价

六十七、氧气雾化吸入法及质量评价

六十八、静脉输血法及质量评价

六十九、无菌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

七十、灭火器的使用及质量评价

一、中心管道吸氧法及质量评价

二、经口/鼻腔中心负压吸痰法及质量评价

三、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及质量评价

四、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

五、静脉输液泵操作法及质量评价

六、注射泵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

七、静脉注射法及质量评价

十一、鼻词法及质量评价

十二、口腔护理法及质量评价

十三、有创呼吸机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

十四、单人心肺复苏加简易呼吸球囊操作及质量评价

十五、生命体征测量法及质量评价

十六、心电监测技术及质量评价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标准

前言 为了提高我院护理人员常用护理操作技能水平,规范护理服务行为,以适应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提升护理服务品质,我们组织编印了《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标准》。 本标准共有操作70项,在编写过程中我们结合了《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程序与考核评分标准》、《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要点及临床工作经验,同时参考了安徽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编写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与质量评价》。本标准把整个操作过程分为操作前准备、操作方法与程序、效果评价三个方面,同时确定了以操作规程为主的考核评分内容,评分方法具体、明晰,体现了对于关键环节的严格要求,质量评价客观、科学。本标准将对提高全院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和护理技术水平起到指导与促进作用,为护理人员在职技术培训和考核提供了科学、实用的参考依据。 由于时间仓促,加上我们水平有限,书中难免纰缪,为此,恳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 2016年6月

目录 一、中心管道吸氧法及质量评价 二、经口/鼻腔中心负压吸痰法及质量评价 三、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及质量评价 四、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 五、静脉输液泵操作法及质量评价 六、注射泵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 七、静脉注射法及质量评价 八、皮下注射法及质量评价 九、皮内注射法及质量评价 十、肌内注射法及质量评价 十一、鼻饲法及质量评价 十二、口腔护理法及质量评价 十三、有创呼吸机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 十四、单人心肺复苏加简易呼吸球囊操作及质量评十五、生命体征测量法及质量评价 十六、心电监测技术及质量评价 十七、血糖监测操作技术及质量评价 十八、电除颤技术及质量评价 十九、心电图仪操作技术及质量评价 二十、一般洗手法及质量评价 二十一、穿、脱隔离衣法及质量评价 二十二、铺备用床法及质量评价 二十三、铺麻醉床法及质量评价 二十四、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及质量评价 二十五、床上擦浴法及质量评价 二十六、床上洗头法及质量评价 二十七、女病人留置导尿术及质量评价

最新版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章、常用护理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一、手卫生 1、一般洗手 (一)操作要点 1.洗手指征: (1)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2)无菌操作前后。 (3)处理清洁或者无菌物品之前。 (4)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5)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者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6)处理污染物品后。 (7)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皮肤或者伤口敷料后。 2.洗手要点: (1)正确应用六步洗手法或七步洗手法清洗双手。 (2)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然后用一次性纸巾/毛巾彻底擦干,或者用干手机干燥手。 (3)如水龙头为手拧式开关,则应采用防止手部再污染的方法关闭水龙头。 (二)注意事项 1.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 2.手部不佩带戒指等饰物。 3.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毛巾应当一用一消毒。 4.手未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代替洗手。外科手消毒 (一)操作要点 1.外科手消毒指征:进行外科手术或者其他按外科手术洗手要求的操作之前。 2.操作要点: (1)修剪指甲、锉平甲缘,清除指甲下的污垢。

(2)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3)取适量皂液或者其他清洗剂按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用无菌巾擦干 (4)取适量手消毒剂按六步洗手法揉搓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至消毒剂干燥。 (二)注意事项

1.冲洗双手时,避免水溅湿衣裤。 2.保持手指朝上,将双手悬空举在胸前,使水由指尖流向肘部,避免倒流 3.使用后的海棉、刷子等,应当放到指定的容器中,一用一消毒。 4.手部皮肤无破损。 5.手部不佩带戒指、手镯等饰物。 二、无菌技术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 (一)操作要点 1.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2.检查无菌持物钳包有无破损、潮湿、消毒指示胶带是否变色及其有效期。 3.打开无菌钳包,取出无菌持物钳容器罐置于治疗台面上。 4.取放无菌钳时,钳端闭合向下,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 5.标明打开日期及时间。 (二)注意事项 1.无菌持物钳不能夹取未灭菌的物品,也不能夹取油纱布。 2.取远处物品时,应当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到物品旁使用。 3.使用无菌钳时不能低于腰部。 4.打开包后的干镊子罐、持物钳应当4小时更换。戴无菌手套法 (一)操作要点 1.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2.选择尺码合适的无菌手套检查有无破损潮湿及其有效期。 3.洗手必要时去下手表。 4.按照无菌技术原则和方法戴无菌手套。 5.双手对合交叉调整手套位置将手套翻边扣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 二)注意事项 1.戴手套时应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而戴手套的手则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里面。 2•戴手套后如发现破裂,应立即更换。 3•脱手套时,应翻转脱下. 取无菌溶液法

医院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

医院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 一、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备好床单位。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 (三)结果标准 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二、患者出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复诊时间及地点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标 安全、准确、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测量体温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影响体温的因素。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皮肤护理技术 1.洗澡护理: -洗澡前,确认患者的身体状况,检查有无出血、破溃、水疱等皮肤损伤。 -准备洗澡所需用品,包括温水、肥皂、洗脸盆、毛巾等。 -在洗澡时,使用温水,避免使用过热或过冷的水。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妥善安置洗澡用品。 -洗澡时,先洗头发,保持头、颈正常位置,避免头发进入眼睛和耳朵。 -清洗身体时,注意水温和水量,避免水流进入身体的裂口或引起不适。 -洗澡时要小心患者的失能或行动不便,需要额外照顾和协助。 2.更换留置导尿管: -在更换留置导尿管之前,观察导尿袋内尿液量,检查有无漏尿、尿液异常等情况。 -准备更换留置导尿管所需器械,包括导尿包、洗手液、无菌手套、无菌导尿管等。 -护士要佩戴好无菌手套,先将导尿包关闭或取下,再取出床边的导尿管包。

-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尿道口,再用消毒棉球沾酒精擦拭导尿管的 接口。 -然后将更换好的导尿管插入尿道,注意方向和插入深度,保持尿液 无阻塞流出。 -检查导尿管是否固定好,然后将新的导尿袋连接和悬挂好,打开集 尿袋排尿。 二、伤口护理技术 1.术后伤口换药: -在术后伤口换药之前,确认患者是否有感染、出血、渗液等问题。 -准备好换药所需的器械,包括消毒液、无菌物品、洗手液、手套、 手术刀具等。 -消毒洗手,佩戴好无菌手套,然后用脱脂棉球沾上消毒液擦拭伤口 周围的皮肤。 -用无菌镊子取出老旧的敷料,注意用药物包埋,避免感染。 -用消毒液清洗伤口,然后用无菌纱布轻轻按压伤口,吸取伤口渗出液。 -在清洁的伤口上,涂抹适当的敷料,覆盖伤口,避免空气和细菌的 侵入。 -检查新的敷料是否覆盖好,伤口周围是否有红肿、脓液等异常情况。 2.伤口缝合: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氧气吸入技术规与操作流程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呼吸状况、合作程度及缺氧程度。 2.评估鼻腔状况:有无鼻息肉、鼻中隔偏曲或分泌物阻塞等。 3.动态评估氧疗效果。 (二)操作要点。 1.严格掌握吸氧指征,选择适合的吸氧方式。 2.正确安装氧气装置,管道或面罩连接紧密。 3.根据病情调节合适的氧流量。 4.用氧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呼吸、神志、氧饱和度及缺氧程度改善情况等。 (三)指导要点。 1.向患者解释用氧目的,以取得合作。 2.告知患者或家属勿擅自调节氧流量,注意用氧安全。 3.根据用氧方式,指导有效呼吸。 (四)注意事项。 1.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气道湿化。 2.保持吸氧管路通畅,无打折、分泌物堵塞或扭曲。 3.面罩吸氧时,检查面部、耳廓皮肤受压情况。 4.吸氧时先调节好氧流量再与患者连接,停氧时先取下鼻导管或面罩,再关闭氧流量表。 5.注意用氧安全,尤其是使用氧气筒给氧时注意防火、防油、防热、防震。 6.新生儿吸氧应严格控制用氧浓度和用氧时间。 二、注射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皮注射技术 1、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2).了解患者过敏史、用药史、不良反应史。 (3)3).评估注射部位的皮肤状况。 (4).了解用药反应及皮试结果。 2、操作要点。 (1).核对药物和患者,协助患者采取适当体位,暴露注射部位。 (2).消毒皮肤。 (3).绷紧皮肤,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注入0.1ml药液,使局部呈半球状皮丘,皮肤变白并显露毛孔。 (4).迅速拔出针头,勿按压注射部位。 (5).对做皮试的患者,按规定时间由2名护士观察结果。 3、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皮注射的目的、方法及配合要点。 (2).告知患者出现任何不适,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4、注意事项。 (1).消毒皮肤时,避免反复用力涂擦局部皮肤,忌用含碘消毒剂。 (2).不应抽回血。 (3).判断、记录皮试结果,告知医生、患者及家属并标注。 (4).备好相应抢救药物与设备,及时处理过敏反应。 (5).特殊药物的皮试,按要求观察结果。 (二)皮下注射技术 1〉、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2.了解过敏史、用药史。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卫生学洗手法 1、目的 ⑴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避免污染无菌物品或清洁物品。 ⑵避免病人的感染或交叉感染。 2、注意事项 ⑴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 ⑵手部不佩戴戒指等饰品。 ⑶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毛巾应当一用一消毒。 ⑷手未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二、无菌技术 1、目的 ⑴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 ⑵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或传播给他人。 2、注意事项 ⑴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 ⑵取用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 ⑶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容器内。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1、目的 ⑴测量、记录病人体温。 ⑵测量体温变化,分析热型,伴随症状,为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① ⑶测量、记录病人的脉搏,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⑷通过观察脉搏的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的情况,观察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⑸测量、记录病人的呼吸频率。 ⑹监测呼吸变化情况。 ⑺测量、记录病人的血压,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⑻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情况。

2、注意事项 ⑴婴幼儿、意识不清、口腔疾病、张口呼吸或不合作的病人禁止测口温;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者禁止测肛温;心肌梗死者慎测直肠温;极度消瘦者不宜测腋温。必要时,护理人员应当守候在病人身旁。 ⑵如有影响测量生命体征的因素时,应当推迟30min测量。 ⑶发生与病情不符时,应当重新测量。 ⑷如病人不慎咬破温度计,应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片,再口服蛋清或牛奶延缓汞的吸收。如病情允许,服富含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泄。 ⑸如病人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情况,需稳定后测量。 ⑹偏瘫病人测健侧。 ⑺不可用拇指诊脉。诊脉压力适中。测量脉率的同时,应注意脉率、强弱、动脉壁的弹性。 ⑻脉搏短绌的病人,按要求测量脉搏,即一名护士听心率另一名护士测脉搏,由听心率的护士发出开始、停止的口令。同时测量1分钟。 ⑼呼吸的速率会受到意识的影响,测量时不必告诉病人。 ⑽呼吸不规律的病人及婴儿应当测量1min。 ⑾如衣袖过紧或太多时,应当脱掉衣袖,以免影响测量结果。胸件勿整个塞入袖带内,胸件的整个面都要和皮肤紧密接触,不可压得太重。 ⑿打气不可太猛,放气不可太快或太慢,以免影响血压值。如果听不清,应驱尽袖带内的气体,休息片刻重测。保持测量者视线与血压计刻度平行。 ⒀长期观察血压的病人,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四、患者入院护理 1、目的 ⑴协助病人了解和熟悉环境,使病人尽快适应医院生活,消除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 ⑵满足病人的各种合理需要,以调动病人配合治疗护理的积极性。 ⑶做好健康教育,满足病人对疾病知识的需要。 2、注意事项 ⑴在接触病人过程中,以热情为主、温和的语言来安慰病人的不安情绪。 ⑵对不能正常叙述病情和需求的病人,需要向家属和有关人员询问。 五、患者出院护理 1、目的 ⑴对病人进行出院指导,协助其尽快适应工作和生活,并能遵照医嘱继续按时接受治疗或定

九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标准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铺备用床法 (一)目的 保持病室整洁,准备迎接新病人 (二)准备质量标准 1、着装整洁,步履轻捷。 2、备用物: (1)大单及折叠法:字面在内,纵行双折大单两次有四折,然后再横折两次,呈中线在外,开口边在内。 (2)被套及折叠法:字面在内,纵行双折被套两次,然后再由尾端至头端横折两次,呈中线在外,开口边在内,头端在下放置。 棉胎或毛毯及折叠法:将棉胎或毛毯竖三折,再“S”形折叠。 (3)枕芯、枕套放法:枕套内面在外,放于枕芯上,字面枕贴枕芯。 (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 1、护理车推至床旁,移开床旁桌20cm,移椅至床尾正中,离床约15cm,将用物按顺序放于椅上。 2、将床褥从床头至床尾“S”形折叠后翻转放于大单上。翻转床垫,铺床褥于床垫上(从头至尾)。 3、铺大单:将大单正面向上,与床中线对齐,依次打开。先铺床头后铺床尾。一手将床头的床垫托起,另一手将大单塞入床垫下塞大单的手在床垫顶角用食指、中指持住大单,托床垫的手距床头30cm处向上提起大单边缘使其同床边沿垂直,呈一等边三角形,以床缘为界,将三角形分为两半,上半三角覆盖于床上,下半三角平整塞在床褥下,再将上半三角翻下塞入床垫下。操作者至床尾拉紧大单,同法铺好床角,拉紧大单中部边沿,双手掌心向上将大单塞入床垫下。转至对侧,同污铺好大单。 4、套被套:将被套中线对齐大单中线,头端距床头15cm。甩尾端于床尾,展被套于床面。被套尾端上层倒转向上约1/3,放棉胎于被套开口处,棉胎尾端于床尾齐,拉棉胎至被套头端,将竖折的棉胎向两边打开和被套平齐(先近侧,后远侧),对好两上角,至床尾逐层拉平盖被,铺成被筒,边缘向内折叠和床沿并齐,尾端塞至床垫下。转至对侧,同法折叠另一侧盖被。 5、套枕套:双手伸入枕套内抓住双角,然后对准枕芯双角,翻转枕套套于枕芯上,使四角充实,开口处背门,横放于床尾,再用两手平托至床头。 6、将床旁桌、椅归还原处,整理用物。 (四)终末质量标准 1、手法正确,动作轻巧,操作敏捷,符合节力原则。 2、各层床单中线对齐,四角折叠方正结实。床铺得平、整、紧、舒适、美观。 (五)注意事项 1、病员进餐或做治疗时暂停铺床。 2、操作中要应用节力的原理。铺床前应将用物备齐,按使用的顺序放置。铺床时,身体应靠近床边,上身保持直立,两腿前后分开稍屈膝,有助于扩大支持面,增加身体稳定性,既省力,又能适应不同方向操作,同时手和臂的动作要协调,尽量用连续动作,避免过多的抬起、放下、停止等动作,以节省体力消耗,缩短铺床时间。 (六)操作流程图 备用物至床旁→移开床旁桌离床约20cm →移开床旁椅至床尾约15 cm ↓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是指护士在临床护理中应遵循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和技术指导,旨在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并规范护士的职业行为和职业道德。 一、操作规范 1. 手卫生:护士在接触患者前、进行无菌操作前,必须进行手卫生。正确洗手的步骤包括:湿润双手、取适量洗手液、搓手和肘部、清洗彻底、充分冲洗和用纸巾擦干双手。 2. 体温测量:使用无菌保护套和电子体温计进行体温测量,确保准确和无交叉感染。 3. 注射操作:护士在注射前需认真核对药品、剂量、途径和注射部位,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减少感染风险。 4. 导尿操作:操作前需确认导尿管无损坏且通畅,选择正确的尿管尺寸和材质,妥善固定和保护导尿管以防滑移和感染。 5. 换单病人使用的器具:遵循无菌操作和个人防护要求,确保器具的清洁、消毒和储存。 6. 输液操作: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剂量和途径进行输液,及时观察输液反应,并确保输液器具的安全和无菌。 7. 简易伤口处理:洗手后戴上一次性手套,用生理盐水或碘酒清理伤口,贴上透明敷料或绷带固定。 8. 呼吸道护理:合理正确地使用喉罩、吸引器等设备,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和不适感。 二、护理指导

1. 护理计划: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生活习惯和个人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明确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 2. 患者宣教:护士应根据患者的能力和需求,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恰当的健康宣教,帮助他们理解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 3. 疼痛评估与处理:护士需定期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需求,提供有效的疼痛缓解方法和药物管理。 4. 患者安全:护士应时刻关注患者的安全问题,如防跌倒、防感染、防误吸等,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5. 皮肤护理:根据患者的皮肤状况,定期测量和记录患者的体重、挫伤和压疮风险评估,采取有效的保护和护理措施。 6. 药物管理:护士应正确核对药品、剂量、途径和患者身份,遵守“三查五正确”原则,及时记录和上报异常反应或错误情况。 三、职业行为和道德规范 1. 尊重患者权利:护士应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权利,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2. 保护患者安全:护士应保护患者的安全和隐私,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错误或不良事件。 3. 职业素养:护士应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 4. 团队合作:护士应积极配合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的工作,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和协作,为患者提供协调一致的护理服务。 总结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是保证护士正确操作和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

20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东莞石龙华泰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目录 1、无菌技术(铺无菌盘) 2、皮内注射术 3、肌内注射术 4、静脉留置针技术 5、吸痰 6、氧气吸入技术(氧气筒鼻导管给氧法) 7、口腔护理 8、生命体征测量技术(体温脉搏呼吸测量) 9、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无创血压测量) 10、徒手心肺复苏术 11、电除颤技术 12、鼻饲(肠内营养) 13、更换引流袋/瓶技术 14、导尿术 15、灌肠术(大量不保留灌肠术) 16、胃肠减压技术 17、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18、痰标本采集法 19、轴线翻身法 20、血糖检测技术

无菌技术(铺无菌盘) 【护理目标】 正确使用无菌巾布置无菌盘(区域),形成无菌区,短期内放置无菌物品或进行无菌技术操作,保持区域与无菌物品的无菌状态。 【操作重点步骤】 1.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操作区宽敞、清亮、明亮。治疗盘清洁、干燥。 3.按无菌操作技术,取出无菌巾铺于治疗盘构成无菌盘。铺好的无菌盘上下层无菌巾的开口边缘应对齐并向上折叠盖严。 4.往无菌盘里摆放无菌物品放置有序,方便取出。摆放时不可触及或跨越无菌区,并保持无菌盘于腰平面至视野之内。 5.铺好的无菌盘在4h内使用。无菌盘使用后即需更换。 6.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物品、敷料按医疗废物处置要求进行分类处置。非一次性使用医疗物品由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置。治疗巾由洗衣房集中清洗。 【结果标准】 1.铺盘方法正确,无菌面没有被污染。 2.污染的无菌盘得到及时更换。 3.操作过程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相关链接】 无菌治疗巾包内治疗巾的折叠方法: 1.纵折法:治疗巾纵折两次,再横折两次,开口边向外。 2.横折法:治疗巾横折后纵折,再重复一次。 【实施要点及评分标准】

临床护理操作规范

临床护理操作规范 一、引言 临床护理操作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护士根据医嘱或护理计划,对患者进行各类护理操作的过程。为了确保护理操作的安全、规范和有效性,制定和遵守护理操作规范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介绍一些临床护理操作规范,旨在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二、基础要求 1. 护士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护理操作的基本规范,理解操作的原理和目的,并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2. 护士应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护理要求和特殊需要,根据个体差异进行差异化护理操作。 3. 护士应遵循医疗机构的相关制度和规章制度,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流程开展护理操作。 4. 护士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与患者、家属和其他医护人员保持良好的互动和合作关系。 三、手卫生操作规范 1. 在接触患者之前、之中和之后,护士应正确洗手或使用洗手液进行手卫生,以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2. 洗手时应按照正确的步骤和时间,使用适量的肥皂或洗手液,并彻底搓洗双手的每个部位,包括指缝、指尖和手腕。 3. 使用手消毒剂时,应使用足够的量涂抹于双手并搓揉至干燥,注意不要遗漏任何部位。 4. 手套的佩戴和脱除时应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注意不要进行交叉污染,并避免手套破损。 5. 护士应保持双手的干燥和整洁,避免长时间潮湿或受到过度清洁的影响。 四、静脉输液操作规范 1. 护士应选择适当的静脉通道进行输液,并在操作前对患者做好评估和准备工作,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输液操作。 2. 护士应正确选择和准备输液的类型和容量,并依照医嘱或护理计划进行输液操作。 3. 在输液操作前,护士应检查输液器材和设备的完整性和无菌性,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消毒处理。 4. 护士应采用无菌操作技术进行针头穿刺,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5. 护士在输液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感觉反应进行观察,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和停止输液。 五、皮肤护理操作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 操作规程 工作标准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 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 一、引言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是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应用的一系列操作方法和技巧, 它们的正确操作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为了规范护理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操作规程,明确工作标准和服务规范。 二、术语定义 1.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指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系列操作方法和技巧,包括但不限于静脉输液、护理导管、换药、口腔护理等。 2. 操作规程:指对常用临床护理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和规范,包括操作步骤、操 作要点、注意事项等内容。 3. 工作标准:指对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的要求和规定,包括操作流程、操作 时间、操作频次等。 4. 服务规范:指在进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时,护士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服 务要求,包括患者安全、隐私保护、沟通技巧等。 三、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1. 静脉输液操作规程 1.1 操作步骤: (1)准备工作:检查输液袋、输液管、针头是否完好无损;准备消毒液、棉球、胶布等。

(3)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消毒穿刺部位。 (4)固定输液管,调节滴速。 (5)观察患者是否有不适症状,记录输液情况。 (6)完成后,整理好相关物品,记录操作过程。 1.2 操作要点: (1)操作前检查输液器材的完好性。 (2)正确选择穿刺部位,避免静脉穿刺失败或发生并发症。 (3)注意消毒操作,避免感染。 (4)调节滴速时要根据医嘱和患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5)观察患者输液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1.3 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操作。 (2)注意输液器材的保存和有效期。 (3)严格遵守输液速度和输液时间的要求。 (4)观察患者的输液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2. 护理导管操作规程 2.1 操作步骤: (1)准备工作:检查导管是否完好无损;准备消毒液、棉球、胶布等。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一、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热情接待患者,匡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备好床单位。根据 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 绍,妥善安臵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使用、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鼓励患者/ 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协助更换病员服,完成患者身高、体重、生命体征的测量(危重患者直接进入病房)。 (三)结果标准。 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 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 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二、患者出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办理出院结账手续方法、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遵医嘱通知患者复诊时间及地点、联系方式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特殊感染病人按院内感染要求进 行终末消毒。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 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 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标。 安全、准确、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测量生命体征前 30 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 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影响生命体征的相关因素。 2.对婴幼儿、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作者,护 士应采取恰当的体温测量方法或者在床旁协助患者测量体温。 3.测腋温时应当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 防止脱落。测量 5-10 分钟后取出。 4.测口温时应当将体温计斜放于患者舌下,用鼻呼吸,闭口 3 分钟后 取出。 5.测肛温时应当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轻轻插入肛门 3-4 厘米, 3 分钟后取出。用消毒纱布擦拭体温计。 6.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相符时,应当复测体温。 7.体温计消毒方法符合要求。 8.评估测量脉搏部位的皮肤情况,避免在偏瘫侧、形成动静脉瘘侧肢体、术肢等部位测量脉搏。 9.测脉搏时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姿式,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 按压桡动脉或者其他浅表大动脉处,力度适中,以能触及到脉搏搏动为宜。 10.普通患者可以测量 30 秒,脉搏异常的患者,测量 1 分钟。 11.发现有脉搏短绌,应两人同时测量,分别测心率和脉搏。 12.测量呼吸时患者取自然体位,护士保持诊脉手势,观察患者胸部或者腹部起伏,测量 30 秒。危重患者、呼吸艰难、婴幼儿、呼吸不规则者测量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和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的操作规程、工作标准、 服务规范 一、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备好床单位。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 (三)结果标准 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二、患者出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复诊时间及地点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标 安全、准确、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测量体温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影响体温的因素。

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目录 第一部分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1) 鼻饲并发症一误吸处置(护理)流程 (1) 肌肉注射并发症-断针处置流程 (2) 简易人工呼吸气器使用技术操作规程 (4) 口腔护理并发症—窒息护理处置流程 (7) 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规程 (9) 输液并发症—急性肺水肿处置(护理)流程 (12) T管引流护理操作规程 (13) 膀胱冲洗操作规程 (16) 鼻饲法操作规程 (18) 穿脱隔离衣法操作规程 (21) 动脉血标本采集操作规程 (29) 肛管排气法操作规程 (31) 会阴冲洗技术操作规程 (41) 静脉留置针输液技术操作规程 (45) 静脉注射技术操作规程 (50) 口鼻吸痰技术操作规程 (53) 口服给药技术操作规程 (56) 口腔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58) 静脉输液泵/输注泵使用技术操作规程 (60)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63) 女患者导尿技术操作规程 (66) 皮内注射技术操作规程 (69)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规程 (72) 气管切开伤口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74)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规程 (78) 外科换药技术操作规程 (80) 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技术操作规程 (83)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规程 (86)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88)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规程 (90)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规程 (91) 心脏电除颤技术操作规程 (94) 新生儿复苏技术操作规程 (96)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99) 血糖监测技术操作规程 (101) 压疮的预防技术操作规程 (103) 氧气雾化吸入技术操作规程 (106)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规程 (108) 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技术操作规程 (111) 轴线翻身技术操作规程 (114) 自动洗胃机洗胃技术操作流程 (116) 第二部分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120) 鼻饲并发症-误吸处置(护理)评分标准 (120) 肌肉注射并发症-断针处置(护理)评分标准 (121) 简易人工呼吸器使用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122) 口腔护理并发症—窒息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123) 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评分标准 (124) 输液并发症-急性肺水肿处置流程(护理)评分标准 (125) “T”管引流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126) 膀胱冲洗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127) 鼻饲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128) 穿脱隔离衣操作评分标准 (129) 床上洗头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130) 大量不保留灌肠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131) 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132) 肛管排气法操作评分标准 (133) 患者约束使用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134) 护士礼仪考核评分标准 (135)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

目录 第一节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铺备用床法2 二、铺暂空床法3 三、铺麻醉床法4 四、晨间护理5 五、晚间护理6 六、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7 七、头发护理法8 八、口腔护理法9 九、床上擦浴法10 十、酒精擦洗法11 十一、温水擦浴法12 十二、热水袋使用法13 十三、床单位终末处理法14 十四、卫生学洗手法15 十五、手术室刷手法16 十六、无菌技术使用法17 十七、皮内注射法18 十八、皮下注射法19 十九、肌肉注射法20 二十、静脉注射法21 二十一、超声吸入法22

二十二、氧气雾化吸入法23 二十三、鼻饲法24 二十四、大量不保留灌肠法25 二十五、小量不保留灌肠法26 二十六、保留灌肠法27 二十七、女病人导尿法28 二十八、穿脱隔离衣法29 第二节抢救护理技术操作及质量标准30 一、徒手心肺复苏(新生儿)30 二、徒手心肺复苏术(成人)31 三、心电监护术32 四、简易呼吸器使用法33 五、呼吸机使用法34 六、氧气吸入法35 七、密闭式静脉输液法37 八、密闭式静脉输血法38 九、输液泵使用39 十、吸痰法40 十一、洗胃法(自动洗胃机)41 十二、留置导尿法42 第一节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一、铺备用床法

目的:1、保持病室整洁,供暂离床活动的病人使用

目的:1、便于接收和护理麻醉手术后病人 2、保证病人安全、舒适并预防并发症

四、晨间护理 目的:1、使病人清洁,舒适,预防压疮及肺炎的发生 2、保持病室整洁,美观

五、晚间护理 目的:1、保持病室整洁,安静 2、使病人清洁、舒适、有利睡眠

20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湖北省20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目录 1、无菌技术(铺无菌盘) 2、皮内注射术 3、肌内注射术 4、静脉留置针技术 5、吸痰 6、氧气吸入技术(氧气筒鼻导管给氧法) 7、口腔护理 8、生命体征测量技术(体温脉搏呼吸测量) 9、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无创血压测量) 10、徒手心肺复苏术 11、电除颤技术 12、鼻饲(肠内营养) 13、更换引流袋/瓶技术 14、导尿术 15、灌肠术(大量不保留灌肠术) 16、胃肠减压技术 17、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18、痰标本采集法 19、轴线翻身法 20、血糖检测技术

无菌技术(铺无菌盘) 【护理目标】 正确使用无菌巾布置无菌盘(区域),形成无菌区,短期内放置无菌物品或进行无菌技术操作,保持区域与无菌物品的无菌状态。 【操作重点步骤】 1.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操作区宽敞、清亮、明亮。治疗盘清洁、干燥. 3.按无菌操作技术,取出无菌巾铺于治疗盘构成无菌盘.铺好的无菌盘上下层无菌巾的开口边缘应对齐并向上折叠盖严。 4.往无菌盘里摆放无菌物品放置有序,方便取出。摆放时不可触及或跨越无菌区,并保持无菌盘于腰平面至视野之内. 5.铺好的无菌盘在4h内使用。无菌盘使用后即需更换。 6.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物品、敷料按医疗废物处置要求进行分类处置。非一次性使用医疗物品由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置。治疗巾由洗衣房集中清洗。 【结果标准】 1.铺盘方法正确,无菌面没有被污染。 2.污染的无菌盘得到及时更换。 3.操作过程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相关链接】 无菌治疗巾包内治疗巾的折叠方法: 1.纵折法:治疗巾纵折两次,再横折两次,开口边向外。 2.横折法:治疗巾横折后纵折,再重复一次。 【实施要点及评分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