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子波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地震子波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地震子波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Tisser五步提取法译文

颗粒态痕量金属的基础形态的连续提取过程(译) Tisser 摘要: 该研究发展了一种关于颗粒态痕量金属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一种连续的化学提取法将痕量金属(Cd,Co,Cu,Ni,Pb,Zn,Fe,Mn)分为五种形态,分别是: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Fe-Mn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与残余态。使用该连续提取法对河流底泥样品进行重复实验,结果显示该法的相对标准差在正负10%以内。同时,对痕量金属总量与其五种形态分量之和进行比对发现,精度是令人满意的。为了评估不同提取试剂对于金属特定形态的分离性,对每一提取步骤的渗滤液与残余物进行了补充测量。最后将本法应用于河流底泥,并讨论了底泥的痕量金属形态。 一、综述: 对于自然水体中的颗粒态金属(如:结合在水体悬浮物体或底泥上的金属),大多数研究只考虑金属总量。有一小部分研究尝试着评估过颗粒态金属的分形态(指颗粒态金属的更微观化学形态)。利用金属总量作为评估底泥污染程度的指标,意味着对于给定的金属,其所有的化学形态对于环境都具有相同的影响。这种方法明显是不合理的。 理论上来说,固体物质可以被分成不同的基本组份,而这些组份可以通过合适的试剂浸提分离开来;考虑到土壤与底泥的相似性,提取步骤可以借鉴土壤化学分析的方法。现在有一些确定颗粒态痕量金属基本组成形态的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在操作的复杂程度上各异,总体上可以分成以下两类:一种是将金属分成残渣态和非残渣态两类;另一种是更加复杂的连续提取方法。前者通常只需一种浸提剂,这种方法比起总量预测法,可以使反常样品和背景样品之间的对比更加鲜明。这种方法迅速、简便,但是这种方法很难找到一种既可以有效溶解非残渣态金属而且又不会攻击残渣态金属的浸提剂。连续提取方法虽然耗时,但是在金属的迁移转化、来源、存在模式、生化有效性等诸多细节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子波基本理论与提取方法

子波基本理论与提取方法 1地震子波基本原理 由震源激发、经地下传播并被人们在地面或井中接收到的地震波通常是一个短的脉冲振动,称该振动为振动子波。它可以理解为有确定起始时间和有限能量,在很短时间内衰减的一个信号。地震子波其振动的一个根本属性是振动的非周期性。因此,它的动力学参数应有别于描述周期振动的振幅、频率、相位等参数,而用振幅谱、相位谱等概念来描述。 子波一般是物理可实现的,特别是地震子波,作为一个物理滤波器的响应函数,自然是物理可实现的,所有必定为非零相子波,但不同子波相位延迟不同。子波包括最小相位子波、最大相位子波、混合相位子波。 子波的Z 变换是一个多项式: n n z b z b z b b z B ++++=...)(221 若此多项式的全部零点均在单位圆外,则为最小相位子波;在单位圆内,为最大相位子波;零点在单位圆的内外都有,则为混合相位子波。

2地震子波的数学模型 实际中的地震子波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因为地震子波与地层岩石性质有关,地层岩石性质本身就是一个复杂体。为了研究方便,仍需要对地震子波进行模拟,目前普遍认为雷克提出的地震子波数学模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即称雷克子波。最小相位的地震子波的数学模型为: ft e t b at π2sin )(2-= 式中:f 为子波的主频;)ln(22M f =α为子波衰减系数;|/|21m m M =为最 大波峰值1m 和最大波谷值2m 之对比。其波形大致如图所示: 3地震子波提取的基本方法 地震子波的提取方法有两大类:第一类是确定性子波提取方法;第二类是统计性子波提取方法。确定性子波提取方法指的是利用测井资料首先计算出反射系

ArcGIS方法利用到路面提取道路中心线的方法

A r c G I S方法-利用到路面提取道路中心线的方法利用到路面提取道路中心线的方法在利用GIS制图时,需要经常跟数据打交道。很多初级的制图人员都存在一种惯性思路,以为数据精度越高,出图的效果就越好。这是错误的观点。假如现在需要制作1:1w的地图,但手头上却只有1:500的地形图,数据精度虽然很高,但却无法在小比例尺下显示出来。回到主题上,1:500的数据,大多数道路都是以面状显示。由于其精度高,有些数据甚至是不带线道路图层的,而在1w的地图下,道路以线状表达才是符合要求的。所以,这就需要涉及到地图制图的一个常规工作—地图缩编。本文主要介绍如何从到路面直接提取出道路中心线,从而辅助小比例尺地图的制作。 由于面状数据一般都是不规则的,所以很难从其提取中心线,一般的GIS软件也没提供直接提取的工具。ArcGIS里面虽然也有一些工具可以辅助一下处理,例如在制图工具箱里面有一个提取中心线的工具,但这个工具的作用是通过道路边线(双线)提取中心线。也有人说ArcGIS里面同样是提供面转线工具,先用工具转一道再提取不就行了吗?可是问题来了,面转线工具传出来的数据是封闭线,而不是道路边线,提取中心线工具依然是不可用,除非在每个路面图形打断两端的封闭,不然无法进行提取,恰好打断工作又是非常的巨大。因此,该方法还是不可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ArcScan扩展模块。提到ArcScan扩展,很多专业人员第一时间反应是这只是个栅格矢量化工具,跟当前讨论的中心线提取似乎没有任何关系。只要深入了解ArcScan扩展的具体细节,我们不难发现其自动矢量化里面可以提取面要素和中心线,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就可以曲线去完成该任务了。 先来说说总体思路:将路面(矢量面数据)转化为栅格数据,因为ArcScan只能对栅格数据进行处理,由于是从矢量转为栅格而非扫描,栅格质量一般会非常好;通过二值化栅格

城市道路自动提取

高空间分辨率影像城市道路信息自动提取 为了更好的对城市规划和各个探测领域提供更准确的道路信息,城市道路信息的提取成为显而易见的问题,怎么样才能提高城市道路信息提取的效率呢,这里主要研究采用半自动和自动化的高空间分辨率影像城市道路信息提取。 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以其丰富的纹理等细节信息, 降低了目视解译难度的同时, 却提高了计算机处理的复杂性高空间分辫率遥感影像道路信息的提取, 尤其是城市道路信息的自动提取, 存在着许多困难本文通过面向对象的影像分割、道路信息与背景信息的闺值分离、道路骨架提取、霍夫变换提纯并矢量化等技术, 实现了高空间分辫率遥感影像城市道路信息的自动提取与识别。 城市道路包括市区各类道路, 包括全市性干道、高速公路、工业区道路和居住区道路, 而不包括广场和停车场用地以及街坊小区内部道路道路的位置、宽度等信息, 是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信息, 而通过目视判读和手工勾绘方式费时费力, 因此采用人工智能方式利用计算机自动提取道路信息成为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出现, 遥感卫星影像作为数据源在测图和空间数据库更新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以其丰富的纹理等细节信息, 降低了目视解译难度的同时, 却提高了计算机处理的复杂性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信息的提取, 尤其是城市道路信息的自动提取, 存在着许多困难现阶段,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城市道路提取方法尚不成熟,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道路特征自动提取, 包括道路特征的自动识别和几何特征的自动定位, 已发展出各种各样的提取方法, 其基本思路大致是将影像道路的提取分解成四个步骤道路影像的特征增强道路种子点的确定将种子点扩展成线段将线段确认并连接成道路网目前已经能够做到把道路影像从其他地物影像中分割出来甚至能区分道路类型已有的道路提取算法大多都针对不同的影像类别, 即航空影像或卫星遥感影像, 不同的比例尺影像分辨率, 不同区域的影像如城区、乡村或郊区和不同的道路类型, 如乡村路、街道、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等。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基于平行线对的道路提取基于二值化和知识的道路提取基于窗口模型特征的道路提取方法近年来的发展趋向于在道路提取中解决特定问题或对某一步骤的方法改进, 并且, 高分辨率米级及以下影像的道路提取以其特有的信息与噪音均丰富而越来越受到关注在高分辨率影像中, 道路被模型化为伸长、延续和近于等宽的区域。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结构、形状、纹理和细节等信息异常丰富, 一方面为米级甚至以下的尺度地物信息的提取提供了可能, 另一方面过度的高频信息也对地物类型的识别带来干扰, 使得地物信息更加破碎, 噪音影响更加明显在城市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道路常常与同样具有良好线形形状的建筑物信息混合在一起, 使得计算机视觉领域的边缘提取算法无法准确分辨出道路位置信息同时道路上的车辆、建筑物的阴影、天桥等信息为道路信息的噪音, 增加了城市道路信息的提取难度。 面向对象分类是近年来高空间分辨率影像分类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案面向对象分类法是指首先通过对影像分割, 得到同质像元组成的大小不同的影像对象由于影像对象内部的光

中药提取方法大全

第二章中药浸提技术 一、概述 (11) 二、各提取方法的适用性 (12) 三、设计中药浸提工艺时应考虑哪些方面 (13) 四、煎煮法 (14) 五、浸渍法 (18) 六、渗漉法 (19) 七、回流法 (20) 八、水蒸汽蒸馏法 (21) 九、半仿生提取法 (23) 十、超声波提取法 (23) 十一、浸提生产时遇到的问题 (24) 十二、中药浸提设备 (25) 十三、超临界流体萃取 (26) 十四、微波萃取 (30) 一、概述: 浸提技术是应用溶剂提取固体原料中某一或某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操作,又称固液萃取。目前在中药生产过程中常用的中药浸提方法有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法、水蒸汽蒸溜法等。近年来新方法新技术也不断涌现和广泛应用,如半仿生提取法、旋流提取法、加压逆流提取法、酶提取法及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声提取技术、微波萃取技术及高速逆流色谱提取技术等。 确定某一组方的浸提工艺时,必须进行工艺条件的优选设计,以将有效成分及辅助成分最大限度地浸提出来,无效成分及药材组织物尽可能地少提出来。常用的方法有正交设计法和均匀设计法。 浸提设备按其操作方式可分为间歇式、半连续式和连续式。常用设备有:多能提取罐、球形煎煮罐、连续提取器、渗漉柱、微波萃取罐和超临界流体萃取器等。 二、各提取方法的适用性: 1、煎煮法:用水作溶剂,将药材加热煮沸一定的时间以提取其所含成分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稳定的药材。 2、浸渍法:用定量的溶剂,在一定温度下,将药材浸泡一定的时间,以提取药材成分的一种方法。适用于黏性药物、无组织结构的药材、新鲜及易膨胀的药材、价格低廉的芳香性药材。不适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的制剂。 3、渗漉法:是将药材粗粉置于渗漉器内,溶剂连续地从渗漉器上部加入,渗漉液不断地从下部流出,从而浸出药材中有效成分的一种方法。该法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的制剂;也可用于有效成分含量低的药材的提取。 4、回流法:是以乙醇等易挥发的有机溶剂提取药材成分,其中挥发性成分被冷凝,重复回流到浸出器中浸提药材,这样周而复始,直至有效成分回流提取完全时为止。该法适用于热稳定药材的提取。 5、水蒸汽蒸馏法:是应用相互不溶也不起化学反应的液体,遵循混合物的蒸汽总压等天该温度下各组分饱和蒸汽压(即分压)之和的道尔顿定律,以蒸馏的方法提取有效成分,该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汽蒸馏而不被破坏、与水不发生反应、又难溶或不溶于水的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 6、超临界流体提前取法:该法是将临界状态下的流体如CO2,以一定温度下通入提取器中,可溶组分溶解在超临界流体中,并且随同该流体一起经过减压阀降压后进入分离器,溶质从气体中分离出来。超临界流体与提取物分离后,经压缩后可循环再使用。该法主要适用于挥发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的提取以及“热敏性”成分的提取。 三、设计中药浸提工艺时应考虑哪些方面 首先应考虑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提取得到起药效作用、能发挥临床疗效的物质基础,即有效成分、有效部位或提取物,同时最大限度地除去无效杂质。

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综述

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综述 一、地震反演技术研究现状 地震反演方法是一门综合运用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新方法,每当数学方法、物理理论有了新的认识和发展时,就会有新的地震反演技术、方法的提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硬件设施的不断升级,这些方法技术得到了实践验证和提升,反过来地震反演技术运用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思路又不断促使数学方法、地球物理学理论的再次发展。时至今日,地震反演技术仍然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成熟、不断丰富着的领域。 反演是正演的逆过程,在地震勘探中正演是已知地下的地质构造情况、岩性物性分布情况,根据地震波传播规律和适当的数学计算方法模拟地震波在地下传播以及接收地震波传输到地表信息的过程。地球物理反演就是使用已知的地震波传播规律和计算方法,将地表接收到的地震数据通过逆向运算,预测地下构造情况、岩性物性分布情况的过程。地震波阻抗正演是对反演的理论基础和实现手段。 1959年美国人Edwin Laurentine Drake在宾夕法尼亚州开凿的第一口钻井揭开了世界石油工业的序幕。从刚开始的查看地质露头、寻找构造高点寻找石油,到通过地震剖面的亮点技术寻找石油,再到现在运用多种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油气资源的预测,石油勘探经历了一个飞速的发展历程。 声波阻抗(AI)是介质密度和波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乘积,它能够反映地下地质的岩性信息。声波阻抗反演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Roy Lindseth博士提出的,通过反演能够将反映地层界面信息的地震数据变为反映岩性变化的波阻抗(或速度)信息。由于波阻抗与地下岩石的密度、速度等信息紧密联系,又可以直接与已知地质、钻井测井信息对比,因此广泛应用于储层的预测和油藏描述中,深受石油工作者的喜爱。70年代后期,从地震道提取声波资料的合成声波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以此为基础发展的基于模型的一维有井波阻抗反演技术,提高了反演结果的可靠性。进入80年代,Cooke等人将数学中的广义线性方法运用于地震资料反演,提出了广义线性地震反演。此后Seymour等人又提出了测井声波资料和地震数据正反演相结合求取地下声波阻抗的测井约束反演,大大拓宽了反演结果的纵向分辨能力。 90年代,在基于前人对地质统计学研究的基础上Bortoli和Haas提出了地质统计学反演,Dubrule等人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和推广。在国内随着油田对地震反演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周竹生为主提出的地震、地质和测井资料联合反演方法,将地质信息引入地震反演中,提高的反演结果与地质认识的联系,克服了线性反演存在的缺陷。1996年,李宏兵等人将宽频带约束方法应用于递推反演并对其进行改进,减弱了噪音对反演结果的影响。 1999年,任职于英国石油公司的Connolly在《弹性波阻抗》一文中介绍了弹性波阻抗(EI)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阐述了不同入射角度(偏移距)地震道集部分叠加反演波阻抗随入射角之间的关系,但是该方法求取的弹性阻抗随入射角变化很大,无法与常规叠后反演波阻抗直接比较,因此推广应用较为困难。2002年,Whitcombe通过修正Patrick Connolly的计算公式,得到了弹性波阻抗的归一化求取方法,消除了弹性阻抗随入射角变化大的难题。2003年,西北大学马劲风教授从Zoeppritz方程简化出发提出了广义弹性波阻抗的概念,克服了以往波阻抗反演要求地震波垂直入射到地表的假设条件,推导出了任意入射角下纵波反射系数的递推公式,提高了中等入射角度下弹性波阻抗反演的精度。

高阶统计量地震子波估计建模

2006年10月 第41卷 第5期  3山东省东营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257061本文于2005年12月21日收到,修改稿于2006年5月12日收到。 本项研究受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No.20020008004)部分资助。 ?处理方法? 高阶统计量地震子波估计建模 戴永寿3①② 郑德玲① 魏 磊② 霍志勇② (①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摘 要 戴永寿,郑德玲,魏磊,霍志勇.高阶统计量地震子波估计建模.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6,41(5):514~518,540 本文在反射系数序列为非高斯、平稳和统计独立的随机过程,地震子波为非因果、混合相位的假设条件下,分别应用滑动平均(MA )和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 )模型对地震记录进行建模,并采用运算代价较小的基于高阶累积量的线性化求解方法———累积量矩阵方程法进行了子波提取和模型适应性的研究。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际地震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 )模型比滑动平均(MA )模型具有参数节省、模型更为高效的特点;累积量矩阵方程法可以有效地压制加性高斯噪声,但对累积量样本估计的准确性要求较高;如果累积量样本估计的误差和方差适度,结合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 )模型描述的累积量矩阵方程法可以高效、准确地估计出地震子波。 关键词 高阶累积量 子波 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 ) 滑动平均(MA ) 建模 1 引言 作为地震资料反褶积处理、波阻抗反演以及正演模拟的基础工作,准确的地震子波估计对于高分辨率、高信噪比、高保真度的地震勘探数据处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统计性子波提取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对反射系数序列的分布做某种假设,然后利用地震记录的统计信息进行子波估计。在没有任何先验知识的情况下,通常假设反射系数序列为一个非高斯、平稳和统计独立的随机过程,假设子波为一个非因果、非最小相位系统,加性噪声为高斯色噪声。因此在利用地震记录的统计信息进行子波估计时,其高阶累积量不仅能保留系统的相位信息,而且能较好地压制高斯色噪声,显示出此法的优越性。 近年来,基于高阶累积量的参数化子波估计方法得到了快速发展。Lazear [1]首先引入滑动平均(MA )模型描述地震记录,然后将子波四阶矩和地震资料的四阶累积量在最小均方误差意义下进行拟合,并用梯度下降法求解目标函数。随后,Velis 等人[2]及尹成等人[3]试图应用特性更好的全局最优化 方法解拟合函数,但求解效率普遍较低。石殿祥等 人[4]基于高阶累积量研究了非最小相位子波提取问题,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依然沿用了滑动平均(MA )模型来描述地震记录。 本文分别采用滑动平均(MA )模型和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 )模型来描述地震记录,并借助基于高阶累积量的线性化参数估计方法———矩阵方程法求解模型参数,最终精确估计了地震子波。 2 地震记录的滑动平均(MA)模型描 述及矩阵方程法子波提取 地震记录y (n )可视为一个零均值的平稳随机过程,且符合如下褶积模型 y (n )= ∑q i =0 w (i )r (n - i )+v (n ) =w (n )3r (n )+v (n ) (1) 式中:w (n )为地震子波;r (n )为反射系数序列;v (n )为环境噪声。显然,式(1)符合典型的滑动平均(MA )模型表达式,因此可以把地震记录看作是有限脉冲响应(FIR )系统的含噪输出。对于上述模型有如下假设:

基于Hough变换的道路边界提取方法

基于Hough变换的道路边界提取方法 摘要:本文利用 matlab7.0软件开发平台工具,采用hough变换等技术手段在图片上进行线性构造信息提取,为今后的研究部署工作提供参考。但hough变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影像分割依赖性大、受非道路因素影响大等。本文首先利用道路种子点处的光谱信息进行道路区域的生长, 提取光谱信息一致的道路区域, 得到一个包含道路信息的二值影像,然后对此二值影像进行滤波,在提取出的道路条状区域的基础上, 根据道路具有的形状特点, 利用形态学进行细化和一定次数的形态修剪处理, 得到单像素宽 的道路中心线信息。最后对图像进行基于hough变换的线性特征提取,文章对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进行了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1-3]。 关键词:线性特征提取,hough变换,matlab a road edge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he hough transform qiu zhiweili yan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pingdingshan 467036, china) aqiuzhiwei-2008@https://www.360docs.net/doc/147278115.html,, bliyan0502@https://www.360docs.net/doc/147278115.html, abstract: by using the road seed point spectrum information in this paper firstly, the relevant road information can be extracted from the spectral information consistent with the road area, road information including two value image can be

改进的BCR连续提取法详细实验流程

改进的BCR重金属形态提取方法 试剂配制:所用的药品必须是分析纯以上。 溶液A 0.11mol/L冰乙酸(HOAc,0.11mol/L): 用移液枪吸取6.32 mL冰醋酸到1L的容量瓶中,再用去离子水定容。获得溶液A。(12.64 mL冰醋酸到2L的容量瓶中) 溶液B 0.5 mol/L盐酸羟胺(NH2OH·HCl,0.5 mol/L):溶解34.75g的NH2OH·HCl到400mL的去离子水中。转移溶液至1L容量瓶中,再加入25mL的2 mol/LHNO3(或3.125 mL浓HNO3)到1L容量瓶中,最后用去离子水定容。该溶液要当天使用当天配。(溶解69.49g NH2OH?HCl,加入6.25mL浓HNO3到2L的容量瓶中) 溶液C30%过氧化氢(H2O2,300mg/g,8.8 mol/L):使用由厂家提供的H2O2(用硝酸调节至pH稳定在2-3)即可。 溶液D 1 mol/L乙酸铵(NH4OAc,1 mol/L): 溶解77.08g的NH4OAc到800mL的去离子水中。再用一定浓度的HNO3调节pH到2.0±0.1,最后用去离子水定容。(154.16g-2L)注意事项: 1.所有用来盛放样品或反应物的容器及配置溶液的容量瓶和烧杯都 要用20% HNO3浸泡过夜,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3遍以上。注意每批样品至少设置2个空白及两个标准品(BCR法)GBW07437进行质量控制。 2.第3步中每次添加完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时,盖上盖子但不要拧 紧,前15min要格外小心,避免大量气体产生溢出损失样品。

改进的BCR连续提取法包含四个步骤,其详细流程如下: 第1步(弱酸提取态):用精确度0.0001g的分析天平准确称取过100目筛的风干土壤样品0.5000-0.5010g放入50ml泡酸清洗过的离心管中,加入20mL 0.11mol/L 的CH3COOH溶液,(在添加浸提液和开始振荡这段时间不要耽搁太久)22±5℃下30±10 rpm振荡16小时,静置3-5分钟后轻摇离心管使管壁的所有样品均进入溶液中,然后以4000rpm的转速离心15min。将上清液移入50mL泡酸清洗过的聚乙烯瓶中,于4℃条件下保存、待测。往残余物中加入15mL去离子水,振荡15分钟,静置3-5分钟后轻摇离心管使管壁的所有样品均进入溶液中,以4000rpm的转速离心15min,小心弃去上清液。 第2步(可还原态):向上一步提取后的剩余沉积物样品中加入现配的20mL 0.5mol/L的(NH2OH·HCl)盐酸羟胺溶液(该溶液要现配现用,2mol/L HNO3酸化,pH 1.5),22±5℃下振荡16小时,静置3-5分钟后轻摇离心管使管壁的所有样品均进入溶液中,然后以4000rpm的转速离心15min。将上清液移入50ml 泡酸清洗过的聚乙烯瓶中,于4℃条件下保存、待测。往残余物中加入15mL去离子水,振荡15分钟,静置3-5分钟后轻摇离心管使管壁的所有样品均进入溶液中,以4000rpm的转速离心15min,小心弃去上清液。 第3 步(可氧化态):分步向上一步提取后的剩余样品中加入5mL 8.8mol/ml的双氧水原液(pH值2-3),盖上盖子但不要拧紧,利用振荡器间歇5min摇动离心管,在室温下消化1小时,然后将其移至水浴锅中,于85±2℃下消化1小时(前半小时要间歇性的进行手摇振荡以防止样品溢出),打开离心管盖,继续在85±2℃下加热至管内溶液剩余3mL以下。再加入5mL双氧水原液,在85±2℃下继续加热至溶液近干(1mL以下)。待离心管冷却后,加入20mL 1mol/L pH 值为2.0的乙酸铵溶液(浓HNO3酸化pH 2.0),22±5℃下振荡16小时,静置3-5分钟后轻摇离心管使管壁的所有样品均进入溶液中,然后以4000rpm的转速离心15min。将上清液移入50ml 泡酸清洗过的聚乙烯瓶中,于4℃条件下保存、待测。往残余物中加入15mL去离子水,振荡15分钟,静置3-5分钟后轻摇离心管使管壁的所有样品均进入溶液中,以4000rpm的转速离心15min,小心弃去上清液。 第4步(残渣态):借助漩涡震荡仪用6mL浓HNO3分两次(每次3mL)洗出离心管中剩余的样品到聚四氟乙烯消煮管,再先后用2mL HF和3mL HCl将离心管剩余残渣洗涤后转移至消煮管中,用微波消解仪对土壤进行消解后,赶酸至消煮管中剩余液体体积如黄豆大小,然后借助旋涡震荡仪用1%HNO3洗涤消煮管,液体转移至聚乙烯瓶定容到25mL。 第5步(总量):准确称取过100目筛的风干土壤样品0.500g,加入6mL HNO3 2mLHF和3mL HCl,用微波消解仪对土壤进行消解后,赶酸至消煮管中剩余液体体积如黄豆大小,然后借助旋涡震荡仪用1%HNO3洗涤消煮管,液体转移至聚乙烯瓶定容到25mL。

道路提取

道路信息自动化和半自动提取研究综述 姓名:****** 学号:****** 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学院:*******

道路信息自动化和半自动提取研究综述 摘要:道路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地理信息,可以作为提取其他地物目标的线索和参考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遥感影像自动提取人工地物,特别是线状地物(主要是道路),不仅是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的难题,也是计算机视觉与图像理解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道路提取的基本思想以及与道路提取有关的背景知识,然后介绍了国内外比较成熟的理论与技术,最后总结并展望了道路提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道路提取,自动化道路提取,半自动道路提取 Abstract:Road information as a kind of important bas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other features can be extracted the clues and reference of the target has a stro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utomatic extraction of artificial from remote sensing image features, especially linear feature (mainly road), not only is a difficult problem in the field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is also the emphasis of research in 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understanding. Firstl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sic ideas and road extraction road extraction related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then more mature theory and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is introduced, finally summarized and prospecte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road extraction. Key words: road feature extraction; automatic road extraction; semi-automatic road extraction 随着实时、全天候、大面积获得地面高分辨率、高精度、多时相、多光谱的数字影像成为可能。而又作为获得地面几何与物理信息的主要信息源,遥感影像解译或者说信息的自动提取是摄影测量与遥感以及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热门课题,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意义。道路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地理信息,而且可以作为提取其他地物目标的线索和参考系。影像上的道路虽然比其他地物更突出,但实现起来却很困难[1]。这主要是因为目前计算机人工智能还远未达到完全自动地从数字影像中理解与提取地物信息的水平[2]。但是在道路提取方面,国内外还是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理论与技术。这里主要是对道路信息提取做了一个总体概述,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1 道路特征及提取思想 1.1道路的基本特征 影像特征是由于景物的物理与几何特性使影像中局部区域的灰度产生明显变化而形成的[3]。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上,图像分辨率的提高使得图像细节特征越来越丰富。欲得到理想的道路提取效果,必须充分了解道路在遥感影像上的基本特征。有关道路的影像特征描述很多,Vosselman和Kneeht等将道路描述为几何(Geometries)特性、辐射度(photometries)特性、拓扑(Topologies)特性、功能(Functional)特性和关联(Contextual)特性,其中几何特性、辐射度特性和拓扑特性属于中低级知识,功能特性和关联特性属于高

地震子波的再认识

地震子波的再认识 一、地震子波概念: 地震子波是地震记录褶积模型的一个分量,通常指由2至3个或多个相位组成的地震脉冲,确切地说,地震子波就是地震能量由震源通过复杂的地下路径传播到接收器所记录下来的质点运动速度(陆上检波器)或压力(海上检波器)的远场时间域响应。 一个子波可以由它的振幅谱和相位谱来定义,相位谱的类型可以是零相位、常数相位、最小相位、混合相位等;对零相位和常数相位子波而言,可简单将其看作是一系列不同振幅和频率的正弦波的集合,所有的正弦波都是零相位或常数相位的(如90°);在频率域中,子波提取问题由两部分组成:确定振幅谱和相位谱,确定相位谱更加困难,并且是反演中误差的主要来源。 二、子波提取方法: 子波提取方法分为三个主要类型:1)、纯确定法:即用地表检波器或其它仪器直接测量子波;2)、纯统计法:即只根据地震数据测定子波,这种方法很难测定可靠性的相位谱;3)、使用测井曲线法:即使用测井曲线与地震数据结合,理论上这种方法能够提取井点位置精确的相位信息,但问题是该方法要求测井和地震间必须要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而将深度域样点转换为双程旅行时的深时转换可能产生不恰当的对应关系,而这种不恰当的对应关系必将影响子波提取的结果。 子波在各地震道之间是变化的,而且是旅行时间函数,即子波是时变和空变的,也就是说,对每个地震剖面而言,都应该能提取大量的子波,但在实际应用中提取可变子波可能会引起更多的不确定性,比较实用的做法是对整个剖面或某个目的层只提取单一的平均子波。 三、零相位子波和常数相位子波:

零相位子波和常数相位子波(Zero Phase and Constant Phase Wavelets.) 首先,让我们来考虑雷克子波(Ricker Wavelet),雷克子波由一个波峰和两波谷,或叫两个旁瓣组成, 雷克子波依赖它的主频,也就是说,它的振幅谱的峰值频率,或主周期在时间域的反函数(主周期可以通过测量波谷到波谷的时间来获得)。

遥感图像中道路提取方法的探讨

遥感图像中道路提取方法的探讨 【摘要】道路提取是遥感图像中信息提取的一个研究热点,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也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道路与人们生活休戚相关,而手工提取的方法远远不能满足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获取与更新的需要,因此从遥感图像自动提取道路的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从遥感图像的道路特征描述出发,对道路提取的基本思想和模式识别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对近年来道路提取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道路提取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道路;遥感图像;模式识别;自动提取 1 道路提取的基本思想 1.1 道路的基本特征 道路的特征主要包括物理与几何的,其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种。 (1)几何特征。道路呈长条状,其长度大于宽度,在较大范围内道路的宽度变化比较小,曲率也有限制; (2)辐射特征。道路一般有明显的边缘,路面灰度均匀,与相邻区域灰度差比较大; (3)拓扑特征。道路从拓扑结构看是相连的,可以形成网络状; (4)上下文特征。上下文特征指的是道路相关的特征与信息,如道路旁的建筑物和树,这是局部上下文,全局上下文提供全局信息,如图像区域是城市还是乡村。 1.2 道路提取的模型与策略 常见的道路提取的模型与策略有很多。线段模型常用在中低分辨率下道路的建模中,对于主干道的检测这个模型是足够的。在高分辨率下,道路常用平行的边线来建模,相对线段模型来说,阴影或干扰将对道路提取产生很大影响。道路网络的组成离不开连接点与交叉点,对交叉点的精确检测与建模将有助于道路提取结果的改善。全局的拓扑性质应该与局部的上下文及几何特征有效的结合。 2 半自动道路提取方法 半自动的道路提取与全自动方法不同在于其需要人机交互,按交互的方式不同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仅给定初始点和初始方向利用跟踪的方法来提取道路;另一类方法则给定一系列分散的种子点,利用主动轮廓模型,模拟退火,和动态规划等方法曲线拟合提取道路中心线。前者运用的主要是局部的特征,后者往往求的是全局的能量最小。 跟踪的方法会给定初始点和初始道路的方向,要通过跟踪的方法得到道路的中心线和边线。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如何通过已检测到信息预测下一点处道路的参数(位置,宽度,曲率,方向),利用图像信息选择最佳预测点并修正预测模型,确定停机准则(连续出现预测误差很大或是已经检测到的部分道路已经得到验证)。 在文献[4]中,预测利用了卡尔曼滤波方法,修正利用的是截面匹配的方法。截面匹配是指道路为狭长区域,在垂直于道路方向的相近的截面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在预测到道路中心点后找到下一截面的位置,从而确定道路宽度和方向。卡尔曼滤波中假设系统是线性的,系统的观察也是固有状态的线性函数,系统和测量中的噪声是高斯白噪声。文章中把道路的曲率当成

Teisser连续提取法

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析测定(Tiesser连续提取法) 准确称取2g淤泥样品,小心装入带盖100mL硬质塑料圆底离心管中进分步提取操作。 可交换态—加入20 mL 1mol/ L 的MgCl2溶液,pH = 7.0,25 ℃下连续震荡2h ,离心10 min ,取出上层清液待测。去离子水洗涤残余物,离心弃去上层清液。 碳酸盐结合态—对第1 步的残渣加20 mL1 mol/ L NaAc 溶液,pH = 5.0 , ( 25 ±1) ℃,用HOAc调节,连续震荡2 h , 离心10 min , 吸出上层清液,测定。去离子水洗涤残余物,离心弃去上层清液。 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向上一步的残渣加20 mL 0. 04 mol/ L NH2OH·HCl 的25 % HAc 溶液,(96 ±3) ℃恒温断续震荡6 h ,离心10 min ,取出上层清液,测定。离子水洗涤残余物,离心弃去上层清液。 有机结合态和硫化物结合态—向上一步的残渣加8 mL 0. 02 mol/ L HNO3和12 mL 30 % H2O2 ,然后用HNO3调节至pH = 2 ,混合物水浴加热到(85±2) ℃,在此过程间断震荡3 h ,冷却到(25 ±1) ℃,加入10 mL 3.2 mol/ L NH4Ac 的20 % HNO3溶液,连续震荡30 min ,离心10 min ,取出上层清液,定容至25 mL 容量瓶中,作原子吸收待测液。加去离子水洗涤残余物,离心弃去上层清液。 残留态包括石英、粘土矿物等,采用HCl +HNO3 + HF + HClO4消解。残留态消解的步骤与全量提取法的步骤相同。后将溶液转移至50 mL 的容量瓶中定容,作为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待测液。试验中采用空白样和标准样控制实验数据质量。

地震子波反褶积程序

盲信号实验报告 盲解卷积算法 姓名:丁宪成 系别:电信学院 专业:电磁场与微波 学号:3110035012 指导教师:陈文超2011年07月13日

盲解卷积算法 1. 原理: 几个重要概念: 1.1 褶积模型假设: 假设1:地层是由具有常速的水平层组成; 假设2:震源产生一个平面压缩波(P 波),法向入射到层边界上,在这种情况下,不产生剪切波(S 波); 假设3:震源波形在地下传播过程中不变,即它是稳定的; 假设4:噪音成分是零; 假设5:震源波形是已知的; 假设6:反射系数序列是一个随机过程。这意味着地震记录具有地; 震子波的特征,即它们的自相关和振幅谱是相似的; 假设7:地震子波是最小相位的,因此,它有一个最小相位的逆。 1.2 反滤波 如果定义滤波算子为f (t),则f (t) 与已知地震记录x(t)的褶积得到一个对地层脉冲响应e(t)的估计 e(t) = f (t)? x(t); (1) x(t) = w(t)* f (t)* x(t); (2) δ(t) = w(t)* f (t); (3) 1()()*() f t t w t δ= (4) 用流程图表示为:

1.3 震源反子波 计算震源反子波在数学上是利用z 变换来实现的。例如,假设基本子波为两点时间序列(1,-0.5) 1()12w z z =-2111()1 (12412) F z z z z ==+++-; (5) 2111()1 (12412) F z z z z ==+++- (6) ()F z 的系数11(1,,,...)24 代表逆滤波算子f(t)有关的时间序列。可以看出它有无限多个系数,然而它们递减的很快。如同任何滤波过程一样,

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综述

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综述、地震反演技术研究现状 地震反演方法是一门综合运用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新方法,每当数学方法、物理理论有了新的认识和发展时,就会有新的地震反演技术、方法的提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硬件设施的不断升级,这些方法技术得到了实践验证和提升,反过来地震反演技术运用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思路又不断促使数学方法、地球物理学理论的再次发展。时至今日,地震反演技术仍然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成熟、不断丰富着的领域。 反演是正演的逆过程,在地震勘探中正演是已知地下的地质构造情况、岩性物性分布情况,根据地震波传播规律和适当的数学计算方法模拟地震波在地下传播以及接收地震波传输到地表信息的过程。地球物理反演就是使用已知的地震波传播规律和计算方法,将地表接收到的地震数据通过逆向运算,预测地下构造情况、岩性物性分布情况的过程。地震波阻抗正演是对反演的理论基础和实现手段。 1959 年美国人Edwin Laurentine Drake 在宾夕法尼亚州开凿的第一口钻井揭开了世界石油工业的序幕。从刚开始的查看地质露头、寻找构造高点寻找石油,到通过地震剖面的亮点技术寻找石油,再到现在运用多种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油气资源的预测,石油勘探经历了一个飞速的发展历程。 声波阻抗(AI )是介质密度和波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乘积,它能够反映地下地质的岩性信息。声波阻抗反演技术是20 世纪70 年代加拿大Roy Lindseth 博士提出的,通过反演能够将反映地层界面信息的地震数据变为反映岩性变化的波阻抗(或速度)信息。由于波阻抗与地下岩石的密度、速度等信息紧密联系,又可以直接与已知地质、钻井测井信息对比,因此广泛应用于储层的预测和油藏描述中,深受石油工作者的喜爱。70 年代后期,从地震道提取声波资料的合成声波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以此为基础发展的基于模型的一维有井波阻抗反演技术,提高了反演结果的可靠性。进入80 年代,Cooke 等人将数学中的广义线性方法运用于地震资料反演,提出了广义线性地震反演。此后Seymour 等人又提出了测井声波资料和地震数据正反演相结合求取地下声波阻抗的测井约束反演,大大拓宽了反演结果的纵向分辨能力。 90 年代,在基于前人对地质统计学研究的基础上Bortoli 和Haas 提出了地质统计学反演,Dubrule等人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和推广。在国内随着油田对地震反演技术的广泛应用, 以周竹生为主提出的地震、地质和测井资料联合反演方法,将地质信息引入地震反演中,提高的反演结果与地质认识的联系,克服了线性反演存在的缺陷。1996 年,李宏兵等人将宽 频带约束方法应用于递推反演并对其进行改进,减弱了噪音对反演结果的影响。 1999 年,任职于英国石油公司的Connolly 在《弹性波阻抗》一文中介绍了弹性波阻抗 (EI)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阐述了不同入射角度(偏移距)地震道集部分叠加反演波阻抗随入射角之间的关系,但是该方法求取的弹性阻抗随入射角变化很大,无法与常规叠后反演波阻抗直接比较,因此推广应用较为困难。2002 年,Whitcombe 通过修正Patrick Connolly 的计算公式,得到了弹性波阻抗的归一化求取方法,消除了弹性阻抗随入射角变化大的难题。2003 年,西北大学马劲风教授从Zoeppritz 方程简化出发提出了广义弹性波阻抗的概念,克服了以往波阻抗反演要求地震波垂直入射到地表的假设条件,推导出了任意入射角下纵波反 射系数的递推公式,提高了中等入射角度下弹性波阻抗反演的精度。

BCR连续提取法

BCR (1)酸可提取态铜含量测定。取1g土,在各离心管中加入40 ml浓度为0.11 mol/L 的CH3COOH溶液,25 ℃,250 rpm摇床上连续振荡16 h后,于4000 r/min的离心机离心15 min,分将离心管中上清液移入50ml的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定容,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上清液中被提取的铜的浓度。在残余土样中加入20 ml蒸馏水振荡15 min,4000 r/min离心15 min,弃去洗涤液,残余土样供下一步实验使用。 (2)可还原态(氧化结合态)铜含量测定。在残留的土样中加入0.5 mol/L盐酸羟胺和0.05 mol/L HNO3的混合液40 ml,25 ℃,250 rpm连续振荡16 h,4000 r/min离心15 min,上清液移入到50ml容量瓶,用水稀释定容,用原子吸收检测。残余土壤供下一步测定。 (3)可氧化态(有机结合态)铜含量测定。在残余土样中加入10 ml H2O2,用HNO3调节pH值到2~3,盖子松盖,在室温下放置1 h(玻棒搅拌)后,于85 ℃恒温水浴中保持1 h,打开离心管盖子继续加热至体积不多于3 ml,继续添加10 ml H2O2,于85 ℃恒温水浴保持1 h,打开盖子加热至体积1 ml,冷却后加入1.0 mol/L、pH值为2.0的醋酸铵溶液50 ml,连续振荡16 h后,离心过滤即得有机结合态试液。 (4)残余态含量测定。用三酸硝化法处理分析试液后所测定的全量,分别减去酸可提取态含量、氧化结合态含量和有机结合态含量即为残余态含量。 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the three-stage BCR 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e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mobility and toxicity of heavy metals in industrially-contaminated la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