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化出版社简介

华夏文化出版社简介
华夏文化出版社简介

华夏文化出版社

本社概述

华夏文化出版社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华文出版机构,始于上世纪40年代。现总部设于中国香港,港府商业登记证号码:38044197—001。总社地址:中国?香港湾仔骆克道315-321号骆基中心23楼C座(Flat/Rm. C, 23/F., Lucky Plaza, 315-321 Lockhart Road, Wan Chai, Hong Kong.)。

出版社以图书出版为主要经营业务,出版范围包括:文化、艺术、文学、历史、社科、教育等图书、画册以及相关学术专著。

历史沿革

该社前身为上世纪40年代(民国时期)成立于上海的“华夏文化事业社”,并在南京等地设立分社。创社之初,时逢乱世,倭族入侵,内乱不止,华夏倾覆在即。本社以一己微薄之力,一腔泣血之声,为拯救华夏文明、争取民族独立而积极宣传抗战,出版了众多进步书籍,与旧时代之众多进步人士共赴国难,共抗敌侮。

抗战功成,被寄以厚望的时任政府日渐令国人失望,旋即时局动荡,纷乱又起。本社远迁香港,以避时乱。

港城殖民文化泛溢,华文事业生存日艰,迫于无奈,出版事业停滞数十载,以待时新。后以“中国作家出版社”之名复业。

进入新世纪,香港回归后,殖民者退出华埠,在港的中国文化如获新生,重新成为主流。本社承应时代发展,复名为“华夏文化出版社”,再继初创之传统。

本社宗旨

传承华夏文明,弘扬中华文化,加强两岸交流,共促进步发展。

本社创于乱世,在颠沛中存续,虽身羁偏隅,却心系祖国。

本社坚持一个中国,拥护祖国统一,拥护共产党执政。

以推进中国文化发展、服务当代文化艺术为己任,努力出版优秀图书,繁荣华文出版业。

本社拒绝反动、色情、分裂祖国的书稿出版。

发展现状

历经半个多世纪后,历史几经更迭终归平静,又逢香港回归祖国,华夏文明和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曙光重现。华夏文化出版社获得新生,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和机遇,秉承“复兴华夏灿烂文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凭藉几十年来深厚的文化积淀,充分发扬传统文化优势,逐渐朝着多元化和产业化的道路发展,业务量迅猛发展,现年出版图上百种,业务范围遍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成立了“中国青年作家协会”等下属机构,为繁荣中华文化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近年来,出版社尤其关注中国内地文化发展和出版市场。世界华人同根,中华文化同源,根源在祖国,在内地。出版社多年来加强与内地文学文化界、出版界的交流合作,出版了众多简体版优秀图书,荣获各类奖项若干,并被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权威图书馆收藏,部分优秀作品被知名文摘类杂志转载。

机构设置

总部地址:中国?香港湾仔骆克道315-321号骆基中心23楼C座。

香港总部设立总编室、秘书处、编辑室、设计印刷处、综合业务处、中国青年作家协会

理事会办公室等。

在中国南京设立内地编审室,负责本社在内地进行组稿、编审等相关出版事务。

随着出版事业的发展状大,本社在海外华人地区也将陆续建立联络处。

出版社网站现状报告——主报告

全国出版社网站现状调查主报告 □本课题组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已经有一些出版社对网站投入不菲的资金,建立最初形态的网站。他们虽然并不知道互联网能否带来收入和赢利,但是为了长远的发展,一直坚守网站这块阵地。之后网站建设入不敷出的局面使一些出版社开始削减预算。网站对他们来说似乎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近两三年,数字化革命的前景再一次鼓舞了大众领域的出版商,一些大社强社砸入数百万甚至数千万巨资筹划数字化工程,加之整体的互联网环境进一步改善,如带宽在增加,论坛式网站在蓬勃发展,出版社网站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面对Web 2.0,网络的营销作用可以预见,但要把这些访问量转化成金钱看起来并不那么容易。出版社的网站实现的销售不多,广告收入也少得可怜,出版社需要在商业性与宣传功能之间作出抉择,有不少出版社将宣传图书和作者、展示出版社作为网站的主要目的,也有部分出版社网站正在雄心勃勃地将数字化的战略规划变成现实。 一、我国出版社网站建设的发展历程 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始于1998年前后,1995年9月,电子工业出版社推出了第一个国内出版社主页,1996年6月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网站正式开通。从本次问卷调查反映,1997-1999年开通的网站有34个,在被调查296家已建出版社中占11.5%,2000-2004年每年建站数30-35个,增长速度比较平缓,2005年建站49家,达到高峰,之后的2006、2007年每年建站数依然维持在30个以上。表明2000年是出版社网站建设的分水岭,2005年在全国出现网络热潮时出版社网站也未例外,出版社网站出现了较大规模增长,之后增长速度比较均衡。这表明,出版社网站建设,与我国互联网发展是同步的但又稍显滞后。 如今,出版社网站正在从展示平台、服务平台、交流平台发展到电子商务平台、数字出版平台。总体来看,全国出版社网站的发展很不均衡,有的出版社已

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100个汉字

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100个汉字 一最小的数字,在正整数中找不到比它更小的数;又是最大的数字,意味着“一切”。始终如一的字形,象征着中华民族统一、稳 定与持久。 天时而表示具体的人的头顶,时而表示抽象的“上天”。一身二任根源于古代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在有着深厚农耕文明的中国人心中,“天”“地”“人”三者的关系构成了社会的基本关系。 人肢体站立,反映了人类祖先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精神站立,人的精神要上可达于天,下可立于地,要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人生在世,我们要始终保持一个姿势“挺身站立为人,顶天立地做人。” 阴本义为山北水南,可指月、地、夜、寒、女、死,与阳相生 相克。 阳本义为山南水北,可指日、天、昼、热、男、生,与阴相生相克。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是阴 阳。 日中国历来有日神和火神崇拜。光明、文明,一直为人们所向往。作为自然神,日的地位低于天。作为时间单位,天和日有相似的意义。日在天上运行,因此天日常用在同一词汇中。

月自然界的月亮一圆一缺相隔30天,与日相对应,是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关于月有不少美丽的神话传说,并通过对月变化的观察,产生了月蚀的知识和记载,以及对月的祭祀及礼仪等。 易易为变易,宇宙的本性就是差异、变化,没有两个时刻完全相同,人类的历史也是如此。这是中国儒家世界观的第一信念,古往 今来无人能将其颠覆。 化变是外在的,化是内在的。文化、教化,都是内在的,现代的信息化,更是一种科技的大变革。 山地上所突兀者,人间所仰望者,为山。山被中国人赞美成有脊梁的阳刚的代表,所以山就是男子的象征。 水五行之一,构成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要素。水是一种标准,也是一种境界。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体现出 道家“无为而求治”的哲学思想。 禅是中国化的佛,是神圣巅峰的封号,是超越言语的世俗智慧, 是吾国吾民独有的精神风景。 茶人在草木之间,茶是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圣物,令人身心柔软、宁静和从容。在中国,茶被称为百病之药,陆羽《茶经》将茶文化推向极致;在日本,茶被称为神草,喝茶祛病延年,茶道成为日 本人独特的民族文化。

青岛出版社简介

青岛出版社 1987年1月12日,作为中国计划单列市之一的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出版社,青岛出版社正式挂牌成立。青岛出版社是一家城市出版社,坐落在黄海之滨的青岛,以出版大众健康、美食菜谱、医学保健、少儿成长、社科人文、教材教辅类图书为重,并出版7种期刊和一份日报,在出版界素来追求“社风正派、书品高洁”之境界。 简介 青岛出版社成立于1987年1月12日,正局级建制,隶属于中共青岛市委。2009年3月,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要求,青岛出版社组建成立了青岛出版集团,由中共青岛市委主管、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青岛出版集团以出版社科人文、生活时尚、大众健康、医学保健、少儿读物、教材教辅类图书为长,在出版界素有“社风正派、书品高洁”的美誉,现已发展成为以图书出版发行为主业,集书、报、刊、电子、音像、网络等多媒体合一的出版单位。青岛出版集团下设青岛新华书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少儿期刊出版有限责任公司、《青岛财经日报》有限责任公司、《商周刊》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出版艺术馆、青岛人民印刷厂等单位,负有出版政治、经济、科技、美术、文化教育类图书的职责。青岛出版集团现已出书5500多种,印行9亿多册。共获得包括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图书奖在内的19项国家级大奖;出版的期刊主要有《商周刊》《少年电脑世界》《小葵花》《红蕾》;报纸有《青岛财经日报》。 发展现状 2007年,在新闻出版总署、山东省新闻出版局和青岛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青岛出版社全体员工按照“加快实施出版战略转型,加速资本积累和品牌积累”的总体战略,凝心聚智,负重奋进,顽强拼搏,出版社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取得建社以来的最好业绩。2007年,本社图书主业实收款突破两亿元,较2006年增长16.5%,连续六年以两位数速度增长,比2000年翻两番。财经日报、招商周刊、少儿期刊等总收入均比去年有较大增长,日报和周刊首次实现了年度成本核算赢利。出版置业公司楼盘一期销售5700万元,成为新的增长点。全社总收入突破3.1亿元,总资产突破5亿元,净资产达到3.4亿元,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青岛新华书店集团改制后保持了快速增长,2007年收入达到7.6亿元。青岛人民印刷股份公司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OTCBB上市,一期融资1000万美元。根据北京开卷的统计数据,2007年,青岛出版社图书在中国图书零售市场上综合排名第32位。其中,生活类图书排名全国第一,大众健康类图书稳居全国前3位,美食类图书稳居全国前5位。经营理念 青岛出版社长期模范地坚持党的二为方针,坚持立足青岛面向中国、走向世界的经营战略,牢记出好书走正路的社会责任,荟萃学术,积累文化,被广大读者誉为“社风正派、书品高洁”。本社已发展成为以图书为主业,以报刊为支撑,以相关实业为补充的集团格局。本社除图书出版主业外,还有五个全资媒体,即《青岛财经日报》、《招商周刊》、《少年电脑世界》、《红蕾》和《小葵花》一报四刊,系统内还有青岛市新华书店集团、青岛人民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和青岛出版物资公司等企业单位。建社以来,有500余种(套)图书在省以上优秀图书评选中获奖580余个,有15种(套)图书荣获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图书奖,在中国图书印刷质量评比中获金奖一次、银奖3次。

汉字与文化论文

汉字与文化论文 理学院 工程力学0901 刘英芝 2011年5月14日 汉字与文化 汉字是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所传承下来的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它记载着我国历史发展的全部过程。在它发展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有上古原始社会的象形文字-甲骨文-钟鼎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印证了中国的全部发展过程。 汉字与文化的关系 关于文化的定义历来都是众说纷纭,但是我们从其实质来看,基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现代汉语词典》“文化”义项第三:“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这个意义上的“文化”就是文字问题,从有文字开始,不会“运用文字”就是“文盲”,就是没有文化。罗常培先生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 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①在文字产生之前,人类的各项活动和一切社会交流,都是依靠语言传授,有了文字以后,人类的观念活动、言语活动可以借助文字这样的物质形式表现出来,成为肉眼看得见的生动形象,巩固了人类一代又一代创造出来的思维成果。可以说各种民族文字都是该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字也不例外,它是汉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古老的汉字之所以能够沿用至今,就是因为它与汉语、汉文化紧密联系,建立了一套系统科学的文字体系。在古人心目中文字的创造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关于汉字创造流传着很多种说法,其中仓颉造字的传说流传最广,在古代的着述中有多处记载。如《荀子·解蔽》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领独传者,一也。”《淮南子·本经训》说:“昔者仓颇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说:“黄帝之史仓颇,

3.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课标要求】 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文学艺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科学技术是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 2、理解: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不同区域的文化形成原因、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各民族文化特征、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能力目标] 培养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史上古老文明;不同区域的文化和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为将来投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的表现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情景设置法、讨论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忆上一框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知识导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且博大精深。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千古未绝、唯我无双的中华文化的特征之一源远流长,这节课我将带领同学们继续领略华夏神韵,走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板书: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二)推进新课 【课件展示】幻灯片展示中国的瓷器、茶文化、戏曲、书法、武术等文化,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博大精深,从而激发他们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科学出版社简介

科学出版社(Science Press)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也是最具权威性的中央级出版社之一。 近年来,科学出版社在组织结构、选题结构、市场结构、经营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秉承我社一贯的“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三高特色和“严肃、严密、严格”的三严作风,在精选并出版具有国际水平的专著、基础理论图书和期刊的同时,着重出版实用技术、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管理科学等书刊和电子出版物;逐步形成了以科学(S)、技术(T)、医学(M)、教育(E)、社科(H)为主要出版领域的战略架构与规模。 2009年我社荣膺“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荣誉称号,出版竞争力位居全国科技类出版社榜首。“十一五”期间,我社图书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2011年全社出书10274种(含再版书目),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项目50项,占所有资助项目比例达42%!同时,科学出版社也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推荐申报的34个出版社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个科技类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2000年在成都设立分社,并在海外设立了科学出版社纽约、东京分社,与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家出版公司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迄今,已有1200多名(约占80%)的两院院士的重要著作在科学社出版,650多名(约占90%)的中科院学部委员在科学社出版其学术著作,历年新增院士其核心著作也多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因此一直享有“科学家的出版社”之称。 科学出版社正以“开拓、进取、高效、务实”的精神奋进,热切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出版发行界同仁与我社密切合作,携手共进,为传播科学,普及科学,为促进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弘扬中国经典 传承汉字文化

弘扬中国经典传承汉字文化 汉字:是记录汉语普通话及方言的文字, 也可用于记录日语等语言, 是中国、新加坡、日本的官方文字, 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自源文字中唯一沿用至今的文字。 汉字是中国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 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 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汉字发展至汉朝隶书时被取名为汉字。 中国汉字书写正在面临严重的传承危机 提笔忘字现象严重:怎么写都觉得“怪” 现场测试:常用词错误率极高 在上海语言文字刊物《咬文嚼字》编辑组公布的“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错字别字”中挑选了50个,随机选择了不同年龄段的人做了一个小测验。 “提笔就犹豫,犹豫过的,最后都错了。我自己还感觉不错呢。”一位高中老师在做完测试后,也摇头称:“现在电脑用多了,连板书都成了课件。偶尔写几个字,还要问问学

生们对了没?” 在接受测试的一些高中学生中,平均每人写对的词可以达到20多个。但高三学生的正确率就会直线飙升,几乎都保持在45个以上。“天天都在练这些字,自然难不倒我们。”刚迈入高三的王同学说。 提笔忘字:好多字只知道大概轮廓 在测试中,有人说,“可以用手机查一下吗?”“不行了,有的字只记得个大概轮廓,具体到要写就写不出来了。”在测试中发现,很多人在写字时,都是拼拼凑凑,写了又改,改了又写,怎么写都觉得“怪”。好不容易确定答案了,最后还是败给了细节。 试卷作文错字标准被迫放宽 “每次批改试卷就头疼,学生的试卷错字频出不说,而且千奇百怪,错成什么样的都有。”一位高中语文老师无奈地表示,以前批改作文的标准是800字作文允许错字为5个以内,现在这个标准已经被迫放宽了。 如今不少中学生已进入提笔忘字的大军里。一位高中生告诉记者,现在课堂上老师用课件的时候多了,写板书的时候少了;平时看书基本上也就是浏览,“看着都认识,一写就忘。”很多中学老师表示,到了中学,一切以成绩为中心,很多家长和老师教育学生写好字的唯一现实利益就是上交 的考卷让老师感觉赏心悦目,多得形象分。

中华文化的魅力

中华文化的魅力 苏轼曾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国演义》中又有一句话:“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详端历史的长河,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光芒:顽强奋斗、隐忍、和谐…… 中华文化的魅力体现在“攻”与“守”的结合上。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和“大丈夫能屈能伸”的中华文化,灌铸出蔺相如的灵魂。在秦庭智商,他敢庭叱秦王,他敢玉石俱焚,他完璧归赵;在渑池之会上,他在谈笑间威胁秦王,护赵王于身旁,挽回了赵国的尊严,这是充满攻势的、凌厉的蔺相如。在面对廉颇的恶言相向时,他选择的是沉默,是退让,不与之争是因为不欲争,这是带着防卫、谦逊内敛的蔺相如。攻与守,两个极端,却因中华文化之力在蔺相如身上大放异彩。 中华文化的魅力体现在“德”与“智”的交汇中。唐太宗李世民重视:“德治”,注重民生,以德治国。他礼贤下士,用人不问出处,只要有德有才,都会予以重用,于是有了长传于世的“贞观之治”。他充满智慧,明白“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道理,他重用魏征,虽然魏征的直谏常常令他龙颜大怒,但他都没有真正治过魏征的罪,还是一如既往地信任、重用魏征。李世民用“德”与“智”开创了“贞观之治”,而中华文化的“德”与“智”亦借李世民之手举世长传。 中华文化的魅力体现在“固”与“变”的灵动力。在“江山不移”的中华文化融汇了另一种人生态度“随遇而安”之后,又铸就了怎样一颗坚定的心呢?面对亡国的危机,勾践选择了自己携宫廷中人到吴国为奴,以换来越过不被吞并。他可以住在金碧辉煌的供电之后接受众人的朝拜,却也可以为了国家而做一名马夫,住在马厮之中;他心态平和,位高权重之时不自高自大,受人凌辱之时亦不气馁,他只是暗暗积累力量,卧薪藏胆。在吴国的为奴生涯没有磨灭掉他的意志,反而给了他力量,最终“三千越甲可吞吴”。“固”与“守”,是勾践的坚韧,是勾践的退让,同时,也是中华文化所蕴含的光彩。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有固守的豪气与美德,又有变通的灵气与智慧;既有积极进取、勇敢执着的攻势,又有恬退隐忍、蓄势待发的守护……你,准备好领略她的魅力了吗?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教学目标:1、了解建筑大师贝聿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2、理解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革新创造精神和他的一片爱国之心 3.精心选材,详略得当 教学难点:记叙、描写、议论、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贝聿铭的建筑成就及爱国情怀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你最喜欢哪一种艺术?文学还是音乐?绘画还是书法?雕塑还是舞蹈?有青睐建筑艺术的吗?那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世界顶级建筑大师,他就是美籍华人贝聿铭。、 介贝聿铭生平 二、通读全文,解决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注音 榀()剔透()贝聿铭()聘()跻身()犊()遗孀()遴选()萦系()勘察()水榭()抉择()2、解释 功成名就:变幻莫测:相得益彰:熔于一炉:轩然大波:别具匠心: 三、熟悉课文,整体感知 1、按时间顺序罗列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主要成就

1935年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 1948年被纽约房地产商聘用,担任某建筑公司的建筑研究部主任其间为母校麻省理工学院设计了科学大楼 1960年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1963年费城莱斯大学授予他"人民建筑师"的光荣称号 同年美国建筑学会向他颁发了荣誉奖章 1978年华盛顿国家艺术观东楼设计建筑成功,香山饭店 1978年约翰?肯尼迪图书馆设计建筑成功 同年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20世纪80年代设计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获得普茨克奖 1984年为香港中国银行设计了一座70层的大厦 2、据粗略估计,半个世纪以来,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筑在100项以上,获奖50次以上 3、以上材料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详写约翰?肯尼迪图书馆 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 北京香山饭店 略写其余 4、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详略? --这样写既可了解全貌又可突出重点 5、作者是如何安排如此众多的材料的?

中华文化的特征

一、文化的特征 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这就是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下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关于这三个方面,我们在下以章节将有详细的论述。简而言之,从地理环境看,中国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的大陆性地域,与西方地中海延岸的多民族有很大的不同;从物质生产方式看,中国文化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基础之上,封建的小农经济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与中亚、西亚的游牧民族、工商业比较发达的海洋民族也有很大的不同;从社会组织结构看,宗法制度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专制制度在中国延续两千年,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中国文化的特征可大致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有四大文明古国,也曾经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文化体系。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在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种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等方面。 所谓同化力,是指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中国化,融入中国文化而成为其一部分。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莫过于佛教文化的传入和中国化。佛教开始流传于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一带,并不是中国本土的文化,在公元1世纪的两汉之际开始传入中国,经过魏晋、隋唐几百年,佛教高僧的东渡,佛教经典的翻译,中土僧人的西行求法,都不能使佛教文化完全征服中国的士大夫。佛教传播的结果,一部分变为中国式的佛教(如禅宗),一部分反而消融于宋明理学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犹太人遍布全球,而且保持他们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而他们来到中国后,便湮没在中国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 所谓融合力,是指中国文化并非单纯的汉民族文化或黄河流域的文化,而是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有机地吸收中国境内各民族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如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等,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文化。中华各民族文化,例如历史上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辽、金等民族的文化,都融汇于中国文化的血脉之中。没有这种融合,也就没有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当然,各地域、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也包含有“同化”的意义。 中国文化的同化力和融合力,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因此它不是简单的偶然的文化现象,而是一种文化生命力的表现。具有如此强大的文化生命力的民族,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少见的。汤因比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曾与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有过一次著名的对话,在这次对话中,他指出,“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现实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 在人类历史上,多次出现过因为异族入侵而导致文化中绝的悲剧,如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因亚历山大大帝的入侵而希腊化、恺撒的占领而罗马化、阿拉伯人移入而伊斯兰化,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蛮族入侵耳中绝并沉睡千年。但是在中国,此类情形从未发生。唯有中国文化一种,历经数千年,持续至今而未曾中辍,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延续力。 这种强健的生命延续力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东亚大陆特殊地理环境提供了相对隔绝的状态,是其缘由之一。而中国文化长期以来以明显的先进性多次“同化”以武力入主中原的

华夏文化出版社简介

华夏文化出版社 本社概述 华夏文化出版社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华文出版机构,始于上世纪40年代。现总部设于中国香港,港府商业登记证号码:38044197—001。总社地址:中国?香港湾仔骆克道315-321号骆基中心23楼C座(Flat/Rm. C, 23/F., Lucky Plaza, 315-321 Lockhart Road, Wan Chai, Hong Kong.)。 出版社以图书出版为主要经营业务,出版范围包括:文化、艺术、文学、历史、社科、教育等图书、画册以及相关学术专著。 历史沿革 该社前身为上世纪40年代(民国时期)成立于上海的“华夏文化事业社”,并在南京等地设立分社。创社之初,时逢乱世,倭族入侵,内乱不止,华夏倾覆在即。本社以一己微薄之力,一腔泣血之声,为拯救华夏文明、争取民族独立而积极宣传抗战,出版了众多进步书籍,与旧时代之众多进步人士共赴国难,共抗敌侮。 抗战功成,被寄以厚望的时任政府日渐令国人失望,旋即时局动荡,纷乱又起。本社远迁香港,以避时乱。 港城殖民文化泛溢,华文事业生存日艰,迫于无奈,出版事业停滞数十载,以待时新。后以“中国作家出版社”之名复业。 进入新世纪,香港回归后,殖民者退出华埠,在港的中国文化如获新生,重新成为主流。本社承应时代发展,复名为“华夏文化出版社”,再继初创之传统。

本社宗旨 传承华夏文明,弘扬中华文化,加强两岸交流,共促进步发展。 本社创于乱世,在颠沛中存续,虽身羁偏隅,却心系祖国。 本社坚持一个中国,拥护祖国统一,拥护共产党执政。 以推进中国文化发展、服务当代文化艺术为己任,努力出版优秀图书,繁荣华文出版业。 本社拒绝反动、色情、分裂祖国的书稿出版。 发展现状 历经半个多世纪后,历史几经更迭终归平静,又逢香港回归祖国,华夏文明和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曙光重现。华夏文化出版社获得新生,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和机遇,秉承“复兴华夏灿烂文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凭藉几十年来深厚的文化积淀,充分发扬传统文化优势,逐渐朝着多元化和产业化的道路发展,业务量迅猛发展,现年出版图上百种,业务范围遍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成立了“中国青年作家协会”等下属机构,为繁荣中华文化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近年来,出版社尤其关注中国内地文化发展和出版市场。世界华人同根,中华文化同源,根源在祖国,在内地。出版社多年来加强与内地文学文化界、出版界的交流合作,出版了众多简体版优秀图书,荣获各类奖项若干,并被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权威图书馆收藏,部分优秀作品被知名文摘类杂志转载。 机构设置 总部地址:中国?香港湾仔骆克道315-321号骆基中心23楼C座。 香港总部设立总编室、秘书处、编辑室、设计印刷处、综合业务处、中国青年作家协会

简论汉字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简论汉字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政法学院2011级郭辛琪 摘要: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见证,因此,从汉字的文化特征的角度进行分析,汉字的确具有文化的传承性,但是现代汉字的发展演变又使得汉字的理据性有所降低,如果一味强调传承而忽视了文字的发展,也会矫枉过正,我们应该要在尊重文字自身规律和国家有关法规的基础上加强汉字的文化信息分析,从而培养年轻一代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本国文化的自豪感。 关键词:汉字;文化传承;文化特征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Characters and cultural heritage 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Law, Grade 2011,Guo Xin-qi Abstract: Character is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long history, profound testimony, therefore, b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haracters, Chinese characters does have cultural inheritance, but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Chinese characters but also makes the characters Motivation has decreased, if only emphasizes heritage while igno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xt, it will be overkill,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ultural information analysis in respect of text characters of its own laws and national regulat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love and pride in their culture, language of the country . Keywords: Chinese character; Cultural heritage; Cultural Features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实力,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优美生动富有内涵的中华文化,那个展现“京”字的中国印,更是让人们深深为中国文字的美而赞叹,“京”字活灵活现,舒展腰身,仿佛跳动在印章之上,向世界各国的友人说着,北京欢迎你。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汉字之美,它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毋庸置疑人们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非常敬重的,也都希望能够把这个根一直传承下去,但是究竟应该怎样传承,采用什么形式来传承是值得我们好好探讨的。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这个范围来说,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同时又是文化的忠实体现者。所以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第二条就写着“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说明人们已经把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语文学习与继承民族文化联系起来了。 的确如此,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文字都凝结着一定的文化信息,都是本民族文化的一个载体和体现者,而汉字中蕴涵的文化信息,是其他文字无法比拟的。几千年的积淀使得汉字的文化内涵日渐丰富。汉字还是世界上唯一至今还在使用的表意文字系统,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多数汉字失去了象形的外貌,但在本质上还保留着早期文字的许多特征,而且越古其特征越明显,所以说把繁体字与中国文化的根联系在一起并不是毫无理由的。“如果中国人屈从西方国家的再三要求,引入一种字母文字,充其量不过为小学生(和欧洲人)省出一两年学习时间。但是为了这点微小的收获,中国人就会失掉他们对持续四千年的丰富的文化典籍的继承权。”这段话虽然是针对过去有人提出以拼音文字取代汉字的言论发表的看法,但也恰恰说明了汉字在继承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视觉符号系统,它除了记录语言之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就是汉字的形体构造具有特殊的价值。“几乎每个汉字都可以描绘出一幅中国历史文化图,或者演绎出一段中国历史文化‘典故’,因而汉字本身就可以被视为文化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充满时代色彩,地域概念、人文心理特征的文化符号。”正是汉字形体构造所具有的特殊价值也体

江西美术出版社简介

江西美术出版社简介 简介 江西美术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7月,长期致力于美术、摄影、旅游、少儿等方面画册、工具书、挂历以及画刊的出版。本社遵循“面向中国、走向世界”的办社宗旨,走美术著作普及化、普及图书精品化之路,实施书刊建设的普及化、系列化、精品化建设,努力为积累民族文化、传播人类知识作贡献。 经历 历经十多年的耕耘,一批填补空白、具有极高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图书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其中《经营谋略》(图画)、《中华正气歌》荣获“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八大山人全集》获国家图书奖,《百年丰碑--20世纪中国城市雕塑》获中国图书奖,《中国戏曲脸谱艺术》、《中国巫傩面具艺术》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现代陶瓷艺术》、《中国戏曲脸谱艺术》获中国图书奖,《小猕猴》智力画刊获全国连环画报刊“金环奖”、首届中国优秀少儿报刊金奖等。我社自成立以来,获得全国及区域性各种图书奖200余项(次)。各种专业图书如《八大山人全集》(五卷本)、《百年丰碑--20世纪中国城市雕塑》、《中国现代陶瓷艺术》(五卷本)、《中国宗教美术史》以及陶瓷、美术教学、书法、雕塑等系列图书令同行所瞩目,1997年度我社被新闻出版署授予“全国出版系统先进集体”光荣称号,2000年又被评为国家“良好出版社”,2003年度被中国版协、中国发协评为“讲信誉、重服务出版社”。 出版范围 经营范围:主营书刊、图片、画册、挂历的编辑出版,书刊装订、国内广告发布(仅限于《小猕猴》智力画刊上),兼营读者服务、信息服务。(以上主兼营项目国家有专项规定的除外。) 出书范围:画册、连环画、年画、挂历、宣传画、图片、书法等美术读物,以及美术理论、技法读物和美术工具书,摄影、旅游读物。 市场变局 以往,相对于文艺社、少儿社的紧跟市场步伐,与众多竞争对手贴身搏杀以求得生存而言,一些拥有美术教材以及专业出版资源的美术社,相对显得悠闲很多。过去,很多美术社凭借自己的一本画册一套教材,就能把小日子过得舒舒服服,但随着出版大环境的竞争加剧,非美术社进军美术出版领域的越来越多,尤其近一两年来纸张、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使得美术出版的温和局面正逐渐被打破。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前,迫切需要开辟新的领域,找到新的利润生成点。很多市场意识明显的美术社,纷纷试水多元经营,充分显示了美术社在现有的市场条件下的不懈努力和勇于创新。 涉足动漫图书出版渐成趋势 近年来,广西美术出版社通过引进版图书进军动漫设计领域,推出了《卡通宝典》、《卡

最中国的汉字——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100个汉字

最中国的汉字——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100个汉字 学校景观雕塑《景苏》三年前已设计完成。为迎接市上十佳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评估,工程紧锣密鼓地实施。但到最后阶段,以书简为背景的内容却是空白。于是,我受托设计,由于时间急迫,方案几经改换,最终决定使用2010年10月《中华遗产》杂志社评出的“最中国汉字——100个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汉字”。但是,网上提取的信息几乎完全错误,幸亏及时发现,否则刻上后果不堪设想。于是,耗时8个小时,想尽一切能想到的办法,几乎在网上辗转全国,终于在下午5点收到杂志社传来的邮件……今天,雕塑已完成,成为唯一由《中华遗产》杂志社授权的作品,备受师生喜爱。由于各位专家对所选字的解读详略不一,博主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补充或改编。分五个部分与大家分享这一中华文化。感谢《中华遗产》杂志社的大力支持。 一最小的数字,在正整数中找不到比它更小的数;又是最大的数字,意味着“一切”。始终如一的字形,象征着中华民族统一、稳定与持久。 天时而表示具体的人的头顶,时而表示抽象的“上天”。一身二任根源于古代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在有着深厚农耕文明的中国人心中,“天”“地”“人”三者的关系构成了社会的基本关系。

人肢体站立,反映了人类祖先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精神站立,人的精神要上可达于天,下可立于地,要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人生在世,我们要始终保持一个姿势“挺身站立为人,顶天立地做人。” 阴本义为山北水南,可指月、地、夜、寒、女、死,与阳相生相克。 阳本义为山南水北,可指日、天、昼、热、男、生,与阴相生相克。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是阴阳。 日中国历来有日神和火神崇拜。光明、文明,一直为人们所向往。作为自然神,日的地位低于天。作为时间单位,天和日有相似的意义。日在天上运行,因此天日常用在同一词汇中。 月自然界的月亮一圆一缺相隔30天,与日相对应,是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关于月有不少美丽的神话传说,并通过对月变化的观察,产生了月蚀的知识和记载,以及对月的祭祀及礼仪等。 易易为变易,宇宙的本性就是差异、变化,没有两个时刻完全相同,人类的历史也是如此。这是中国儒家世界观的第一信念,古往今来无人能将其颠覆。 化变是外在的,化是内在的。文化、教化,都是内在的,现代的信息化,更是一种科技的大变革。

中华文化专题

中华文化专题 1、基本特征 (1)源远流长。重要见证是汉字与史书典籍。 文字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2)博大精深。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文艺和科技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丰富色彩。 ②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民族特性。 ③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民族的骄傲。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④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原因】: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

理解。 2、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困 难、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在中华民族精神上。 中华民族精神专题 1、WHAT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WHY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重要性】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是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3)【必要性】 ①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任务; 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③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百花文艺出版社简介

本社简介 百花文艺出版社始建于1958年8月1日,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文艺出版社之一。郭沫若先生欣然为之题写了社名。她编辑出版古今中外各种形式的文艺书籍,并以散文、小说为重点,而散文书刊的出版,更形成了一枝独秀的特色。1994年荣获中宣部、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光荣称号。 建社之初,百花文艺出版社即提出编辑出版国内一流水平的作品;注重提高印制和装帧设计水平,力求精美,并追求自己的鲜明特色。先后出版了茅盾的《夜读偶记》、郭沫若的《洪波曲》、冰心的《把春天吵醒了》、叶圣陶的《小记十篇》、巴金的《倾吐不尽的感情》、老舍的《小花朵集》等文学大家的力作,以及众多著名作家的中、长篇小说,如:孙犁的《铁木前传》、梁斌的《播火记》、汉水的《勇往直前》、王西彦的《在漫长的路上》等一批优秀之作,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从此奠定了百花文艺出版社在全国出版界的显著地位。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百花文艺出版社遭受"江青反党集团"的严重破坏,被迫停止工作长达13年。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百花文艺出版社得以于1979年8月恢复建制,由此走上了一条健康快速发展之路。 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百花文艺出版社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出版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开拓创新,突出特色,努力为人民群众奉献优秀的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 百花文艺出版社从建社伊始,即把优秀散文作品的编辑出版作为工作的重点,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着力于中国现代散文、中国当代散文、中国古代散文、外国散文出版的全面开拓,相继推出《百花散文书系.现代散文丛书》、《百花散文书系当代散文丛书》、《百花散文书系古代散文丛书》、《外国名家散文丛书》、《世界散文名著丛书》、《海外华文散文丛书》、《台湾散文丛书》、《中国散文鉴赏文库》、《当代名家散文自选集丛书》、《当代名家杂文自选集丛书》、《艺术美散文丛书》、《世界随笔金库》、《金鼎随笔丛书》、《世界经典散文新编》(12卷)、《中国杂文大观》、《散文200期精品丛书》、《20世纪艺术大师随笔丛书》、《世界散文名著丛书》等,可谓阵容强大,蔚为壮观,不仅在国内出版界、读书界、文学界和海内外广大读者引起很大反响,获得一致好评,而且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当代散文创作与出版的繁荣。难怪著名作家萧乾先生评价说:"

汉字的魅力与文化

汉字的阐释与文化魅力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瑰丽,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奇迹。中国文化乃是依赖于中华各民族运用符号的能力而形成的。它包括制度、工具、居所、语言、哲学、信仰、风俗以及行为模式等种种要素。他是一个富有生命活力的动态系统,是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的流程。 汉字起源是上古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产物,是伴随着先民自身的发展、思维能力的健全而逐步产生的。目前对汉字起源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结绳记事说、仓颉造字说、图腾族徽说、八卦说、陶符说、起一成文说和众人造字说等多种学说。无论哪种观点,都于中华先民所生存的社会环境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人类由自然群体发展到母系社会,继而发展到父系氏族社会,在人类发展史上,发明文字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标志着人类由愚昧走向文明。 鲁迅先生认为汉字的起源主要与古代的史官有关系,他在《且介亭杂文?文外文坛》中说:“原始社会里,大约先前只有巫,待到渐次进化,事情繁杂了,有些事情,如祭祀、狩猎、战争之类,渐有记住的必要,巫就只好在他那本职的‘降神’之外,一面想法子来记事,这就是‘史’开头。况且‘升中于天’,他在本职上,他得将记载酋长和他治下的大事的册子烧给上帝看,因此一样的要做文章。虽然这大约是后起的事。再后来,执掌分的更清楚了,于是就有专门记事的史官,文字就是史官必要的工具,古人说:‘仓颉,黄帝史。’第一句未可信,但指出了史和文字的关系,确实很有意思的。” 汉字的起源虽然有中华先民的多元物质和不同的地域的背景,但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思维方式,使汉字逐渐成为以象形符号为灵魂,以直观表意的笔画和符号组合为基础,以独特的文和合体形声的字为主体的形音义三者有机集合的汉语的书写符号。汉字起初虽与众人的实践创造有关,但后来必定经过像仓颉这样杰出的人物对此进行采集、整理、改造、筛选、淘汰和增补。汉字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古老的文字,同时又是最年轻的文字,因为拼音文字符号创始以来,几千年来仍旧沿用至今,而汉字的内核虽然没变,但它的外形却一直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还将延续下去,因为作为汉字的社会文化的背景在变化着。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用汉字所包含的深沉的文化内涵来充实自己,美化人生,让汉字进一步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强盛的纽带和基石。

《中华文化》试题(开卷)

(试卷代号:1220号) 《中华文化》 试题 第 1 页(共4页) 试卷代码:1220(号) 《中华文化》 试题 第 2 页(共4页) 试卷代号:1220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2011至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中华文化》 试题(开卷) 2012年1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把密封线内的各项内容(学生证号、姓名、分校或工作站)填写清楚,不得填出密封线外,同时把座位号填写的试卷右上角座位号内。 2、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把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中国的陆地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公里,差不多和欧洲一样大,居世界* 。 2.打开中国地图,会看到很多高原、山脉、盆地、平原、沙漠、江河和湖泊,而且还会发现,中国地形是 ,就像一座阶梯,由西南向东,级级降低。 3.《百家姓》是宋代人写的关于姓氏的书,里面共有 个姓。 494 4. 是中国农业的主要特点,这个特点体现在农具使用、耕作方法、田间管理、作物栽培等各个方面。 5.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像一条巨龙,爬山岭,过草原,穿沙漠,长度有 里,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和智慧。 6. “笔墨”是中国画的术语,是指用笔用墨的 和画面效果,同作为工具讲的笔、墨不是一个意思。 7.京剧中的唱腔主要有“西皮”、“二黄”,一般来说,西皮音高响亮,二黄 。 8. 古建筑屋顶上面要铺琉璃瓦和青瓦,琉璃瓦有黄、蓝、绿等几种颜色,其中 瓦等级最高,只有皇宫和寺庙中的大殿才能使用,普通居民是不能用的,居民一般用青瓦。 9.故宫是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的,到现在已有 * 多年的历史了。 10.中国画的用笔跟书法的用笔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古代就有“ ”的说法。 得分 评卷人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 在正确句子后打(∨)号,在错误的句子后打(×) 1.在这级阶梯上还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这三个盆地加上第一阶梯上的柴达木盆地,被称作中国的四大盆地。(1) 2.中国古代神话源远流长。在文字产生以前,很多神话就广泛地在人们口头上流传,神话的作者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2) 3.形声字打破了单纯表意的造字方法,可以大量造字,汉字的90%以上是形声字。 (3) 4. 城墙,是长城的主体,它以高大的山脉为基础,多建在上下起伏的山峰下。(4) 5. 在古代,人们从昼夜交替中产生了“日”的概念,从月亮的圆缺变化中产生了“月”的概念,从气候的冷热变化中产生了“年”的概念。(5) 6. 元宵节时在农历正月十五日,古代把这一天叫 “上元节”,“宵” 是夜晚的意思,于是就有了“元宵节”这个合称。(6) 7. 古代丝绸之路东起长安(今西安),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越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再经过西亚,最后到达欧洲,全长约7000多公里。(7) 8. 瓷器是用瓷土作胎,胎上上釉,用高温(1200℃以上)烧制而成。(8) 9. 公元7世纪,中国的茶叶传到欧洲、美洲和非洲,16世纪以后,又陆续传入日本和朝鲜。(9) 10.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而笔画是由平面来表现的。(10) 得分评卷人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 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第一阶梯是中国西南部的 (1),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地方,平均高度4500米,被称作“世界屋脊”。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2.汉字起源于图画,三千年来,经历了(2)的演变过程,在形体上逐渐由图画变为笔画,由象形变为象征,由复杂变为简单。 A.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B.楷书、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C.隶书、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 D.小篆、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 3.在远古氏族社会时,以蛇为图腾的黄河流域的华夏族战胜了其他氏族,后来华夏族又联合了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