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分析练习题

统计分析练习题
统计分析练习题

《统计分析在Excel 中的实现》练习题

1.Excel 中提供了常用的内置函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在Excel 中制作问卷,可使用________令用户选择的结果自动填入指定位置的单元格。

3. 饼图可以展示________个数据序列。

4. _________可以用于表明针对某个社会现象的观测值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达到的一般水平,概括总体的数量特征。

5. 抽样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6. 根据显著性水平得到相应的检验统计量的数值称为_________。

7. 用来衡量因素在不同水平下不同样本之间的误差叫做

_________。

8 回归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预测与估计。

9 . 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的相继观测值排列而成的序列称为

__________。一.填空题:

二、选择题

1. 以下关于Excel 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描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Excel 不仅可以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代数运算,还可以用于复杂的数学模型的分析

B. 存放在记事本中的数据,无论是否有结构,可以一次性导入为Excel 数据表

C.Excel 可以通过手动、公式生成和复制生成的方式输入数据

D.Excel 绘图功能可以根据选定的统计数据绘制统计图

2. 为了调查某学校学生的上网时间,从一年级中抽取80名学生调查,从二年级学生中抽取50名学生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整群抽样

C. 系统抽样

D. 分层抽样

3. 以下关于Excel 制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Excel 中可以制作曲面图、面积图、气泡图等多种类型图表

B. 制作图表时,往往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调整,以符合Excel 制图对数据摆放的要求 1

C. 股价图只可以用于金融股市数据的显示,无法显示其他类型数据

D. 以上都正确

4. 反映数据分布离中趋势最主要的指标值是( ) 。

A. 全距

B. 方差

C. 标准差

D. 离散系数

5. 估计量是指( ) 。

A. 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名称

B. 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的具体数值

C. 总体参数的名称

D. 总体参数的具体数值

6. 假设检验是检验下列哪个假设值的成立情况的?()

A. 样本指标

B. 总体指标

C. 样本方差

D. 样本平均数

7. 方差分析的目的是判断()。

A. 各总体均值之间是否存在误差

B.3个或者3个以上总体均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C. 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

D. 分类型因变量对数值型自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

8. 变量之间的两种基本关系分别是()。

A. 相关关系和无相关关系

B. 线性关系和非线性关系

C. 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

D. 正相关和负相关

9. 时间序列最适合使用一下哪类图形展示?()

A. 雷达图

B. 直方图

C. 股价图

D. 折线图

10. Excel 中的基本概念包括()。

A 对话框、单元格、工作簿

B 对话框、工作表、工作簿

C 对话框、单元格、工作表

D 单元格、工作表、工作簿

11. Excel2003的菜单栏中,某些菜单项的右侧(),这表示该命令有下一级的级联命令。

A 带有向右的箭头

B 带有省略号

C 带有一个小图标

D 既不带箭头,也没有省略号

12. Excel2003中设置行高和列宽主要有()种方法。

A 6

B 5 C4 D3

13. 在默认情况下,每个新建的工作簿中包含()个工作表。

A 2 B3 C 4 D 5

14. 所谓状态栏快速统计,就是用鼠标右键单击Excel 的状态栏,将会出现一个对话框,该对话框中有平均值、最大值、求和等()个

统计指标选项,选择其中一向后,在工作簿中选择2《统计分析在Excel 中的实现》练习题数据,在状态栏中就会出现所选数据的统计值。

A 3

B 5

C 7 D9

15. 在Excel 工作表中,标准类型的统计图包括柱形图、条形图等()种。

A 10

B 12

C 14

D 16

16. Excel2003的退出方式有()种。

A 1

B 2

C 3

D 4

17. Excel2003的启动方式有()种。

A 5

B 4

C 3

D 2

18. Excel2003程序的大部分功能都可以使用菜单实现,菜单按不同的功能分为()种。

A 5

B 6

C 8

D 9

19. XY 散点图有()种子图表类型。

A 3

B 4

C 5

D 6

20. 为了提高制作表格的效率并美化表格,Excel2003提供了()种专业的表格格式。

A 6

B 12

C 16

D 20

21. 在Excel 中输入数字或文字,系统默认的字号为()号。

A 10

B 11

C 12

D 13

22. ()是Excel2003中的最小单位。

A 单元格

B 字符串

C 公式

D 函数

23. 当我们要在单元格中输入符号“□”时,应该如下操作:()

A 直接输入“□”

B 选择“插入”→“特殊符号”命令,弹出“插入特殊符号”对话框,选择“特殊符号”选项卡,然后在列表框中选中“□”符号

C 选择“插入”→“符号”命令,弹出“插入符号”对话框,选择“符号”选项卡,然后在列表框中选中“□”符号

D 选择“插入”→“特殊符号”命令,弹出“插入符号”对话框,选择“符号”选项卡,然后在列表框中选中“□”符号

24. 均值,又称算术平均数,是全部数据的算术平均数,一般用来测度()的集中趋势。

A 顺序数据

B 数值型数据

C 日期型数据

D 分类数据

25. 中位数,是指将所得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数据最中心的哪个数值,一般用来测度()的集中趋势。

3

A 顺序数据

B 数据型数据

C 日期型数据

D 分类数据

26. 众数,是指在观察值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一数值,一般用来测度()的集中趋势。

A 顺序数据

B 数据型数据

C 日期型数据

D 分类数据

27. 表中有两列数据,分别位于单元格B2至B11和C2至C11,,要求这两列数据间的相关系数,并存放于单元格E1,可在E1中输入函数公式()。

A =CORREL(B2:C11)

B CORREL(B2:B11,C2:C11)

C =CORREL(B2:B11,C2:C11) D

=COREL(B2:B11,C2:C11)

28. 使用Excel 制作的饼图中最常用的有三种类型,它们是()。

A 饼图、分离型饼图、三维饼图

B 饼图、复合型饼图、三维饼图

C 饼图、复合型饼图、分离型饼图

D 饼图、复合型饼图、黑白饼图

29. 在Excel 中有两种基本方法制作统计图:一是直接单击工具栏中的制图按钮,二是点击()。

A 开始→图表

B 插入→图表

C 编辑→图表

D 复制→图表

30. Excel2003中表示均值的函数是()。

A AVERAGE

B MODE

C MEDIAN

D VAR

31.Excel2003中表示相关系数的函数是()。

A AVERAGE

B CORREL

C MEDIAN

D VAR

32. Excel2003中表示众数的函数是()。

A AVERAGE

B MODE

C MEDIAN

D VAR

33. Excel2003中表示中位数的函数是()。

A AVERAGE

B MODE

C MEDIAN

D VAR

34. 用户若需要在单元格中输入当前日期,直接按下()组合键即可。

A Ctr+Shift+1;

B Ctrl+;

C Ctr+1;

D Ctr+Shift+1;

35. 用户若需要在单元格中输入当前时间,直接按下()组合键即可。

A Ctrl+Shift+;

B Ctr+;

C Ctr+1;

D Ctrl+Shift+1;

36. 使用Excel 制作的折线图中最常用的有三种类型,它们是()。

A 数据点折线图、堆积数据点折线图、百分比堆积数据点折线图

B 堆积折线图、百分比堆积数据点折线图、三维折线图

C 数据点折线图、堆积折线图、百分比堆积数据点折线图

D 数据点折线图、堆积数据点折线图、三维折线图

37. 我们要计算表格B 列中单元格B3至B50数据的方差,并将结果存放在单元格B51中,应在4单元格B51中输入()。

A VAR(B3:B51)

B =VAR(B3:B50)

C VAR(B3:B50)

D VAR(B3:B51)

38. 我们要计算表格B 列中单元格B3至B50数据的众数,并将结果存放在单元格B51中,应在单元格B51中输入()。

A MODE(B3:B51)

B =MODE(B3:B50)

C VAR(B3:B50)

D =VAR(B3:B51)

39. 我们要计算表格B 列中单元格B3至B50数据的中位数,并将结果存放在单元格B51中,应在单元格B51中输入()。

A =MEDIAN(B3:B50)

B =MEDIAN(B3B50) C

MEDI(B3,B50) D MEDIAN(B3:B51)

40. Excel2003是()。

A 文字处理软件

B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C 操作系统软件

D 图文演示软件

41. 在以下所列出的4个统计图中,()不属于标准类型统计图。

A 饼图

B 折线图

C 雷达图

D 彩色堆积图

42. 时间序列由以下4个因素组成()。

A 长期趋势、短期趋势、季节变化和循环波动

B 长期趋势、季节变化、循环波动和不规则波动

C 长期趋势、短期趋势、循环波动和不规则波动

D 长期趋势、短期趋势、季节变化和不规则波动

43. 在Excel2003中计算标准差,除了对方差进行开方求得外,还可直接利用Excel 中计算标准差的函数()求得。

A MODE

B STDEV

C AVERAGE

D VAR

44. 方差和标准差主要用于测度()的分散程度。

A 顺序数据

B 数值型数据

C 日期型数据

D 分类数据

45. 使用Excel 制作的柱形图中最常用的有三种类型,它们是()。

A 簇状柱形图、三维柱形图和堆积柱形图

B 三维柱形图、簇状柱形图和百分比堆积柱形图

C 簇状柱形图、堆积柱形图和百分比堆积柱形图

D 三维柱形图、堆积柱形图和百分比堆积柱形图

46. 在设置表头时,当我们在单元格A1中已经输入“工业企业水消费”时,为了使该表头占据4列位置,要选中()单元格,并单

击()工具按钮,使4个单元格合并为1个单元格,,且表头文字置于整个单元格的正中间。A A1至A4,合并及居中 B A1至D1,合并及居中

C A1至D1,左对齐

D A1至D1,右对齐

47. 在系统默认的情况下,Excel 窗口主要包括两种工具栏,即(),其他工具栏的显示或隐藏由用户自己设定。

A 常用工具栏,绘图工具栏

B 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

C 常用工具栏,列表工具栏

D 列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

48. 在工作表中插入或删除一行,用户可以使用菜单命令,也可以使用()对话框。

A 文件

B 编辑

C 工具

D 插入

49. Excel2003的操作界面主要由()、工具栏、滚动条、编辑栏、工作表标签、状态栏等组成。

A 单元格、程序标题栏、菜单栏

B 单元格、Excel 窗口、菜单栏

C Excel窗口、程序标题栏、菜单栏

D Excel窗口、单元格、菜单栏

50. 在Excel 中进行回归分析的步骤为:绘制()→利用回归分析工具建模。

A 折线图

B 散点图

C 柱形图

D 条形图

51. 工作簿包括()。

A 图表、宏表和函数

B 工作表、函数和宏表

C 工作表、图表和宏表

D 工作表、函数和图表

52. 在输入数字资料过程中,我们主要运用以下三种方法()。

A 直接输入法、鼠标拖动法、菜单命令法

B 直接输入法、设置数值格式、菜单命令法

C 直接输入法、设置数值格式、鼠标拖动法

D 设置数值格式、鼠标拖动法、菜单命令法

三、判断题

1. 相关分析是用来分析变量间的不确定、不严格的依存关系(相关关系)的一种方法。()

2. 对于比较小的统计表或统计表的某一区域添加表格线,可以利用工具栏中的表格线按钮快速实现添加表格线。()

3. 在Excel2003中插入统计图只能通过点击工具栏中的图表按钮来实现。()

4. 在EXCEL 中,输入公式以"="作为开始。()

5. 在Excel2003图表类型中彩色堆积图和黑白饼图都属于美化型自定义图表。()

6. 在回归模型建立之前,我们通常通过绘制折线图来直观测定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而作出统6计分析。()

7. 统计表是显示统计数据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8. 统计图的绘图区通常会有网格线,此网格线一般只能设置为黑色线条。()

9. Excel 文件的工作簿的扩展名是.XLK 。()

10. 消除单元格是删除了单元格的内容,而格式还保留。()

11. 在Excel2003中输入文字或数字,系统默认的字号为12号。

12. 删除单元格,单元格中的内容将被删除,而单元格还在。

13. 图表区是创建Excel 图表的外围区域,图表区的背景效果除了可以用单色填充之外,还可以运用渐变、图案和纹理等特效填充效果。

14. 在Excel2003中要插入或删除一行或一列,只能用菜单命令来插入或删除。

15. 在Excel2003图表类型中单轴组合图和两轴组合图都属于组合型自定义图表。

16. 任务窗格是Excel2003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使用它可以打开工作薄、搜索信息等。

17. Excel2003中数据分析模块只能用来计算均值、方差和标准差。

18. 在Excel2003图表类型中饼图和黑白饼图都属于标准类型统计图。

19. 一般用众数测度分类数据的集中趋势。

20. 饼图可以显示多个数据系列。

21. 均值又称算数平均数,它包括简单算数平均和加权算数平均。

22. 自动套用格式就是用户可以直接套用格式完成对工作表的设置。

23. 在Excel2003中生成的新图表只能独立于现有数据的工作表而被放置在一个专门的工作表chanrt 中。

24. 若用户觉得统计表的某一行行高过大或过小,可通过鼠标拖动的方法调整行高。

25. 自定义图表包含了美化型自定义图表和组合型自定义图表。

26. 在Excel 中,若没有事先设定好对齐方式,系统自动将单元格中的文字左对齐。

27. 在EXCEL2003中,一个工作簿最多可以打开3个工作表。

28. 在Excel 可以添加各种自选图形。

29. 在Excel2003中计算方差的统计函数是STDEV 。

30. 若要计算表格A 列中单元格A2至A21数据的均值,且对公式比较熟练,此时可单击单元格F2,直接输入函数“=MEDIAN (A2:A21)”。

31. 众数是指在观察值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一个数值,或者一个类别。

32. 在Excel2003种表示第5行第五列的单元格为E5。

7

工艺过程的统计分析一

工艺过程的统计分析 一:概述 在生产实际中,影响加工精度的原始误差很多,这些原始误差往往使综合地交错在一起对加工精度产生综合影响的,且其中不少原始误差的影响往往带有随机性。对于一个受多个随机性质原始误差影响的工艺系统,只有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来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符合实际的结果。 (一)系统性误差与随机性误差 系统性误差可分为常值系统性误差和变值系统性误差两种。在顺序加工一批工件中,其大小和方向皆不变的误差,称为常值系统性误差。例如,铰刀直径大小的误差,测量仪器的一次对零误差等。在顺序加工一批工件中,其大小和方向遵循某一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变值系统性误差。例如,由于刀具的磨损引起的加工误差,机床和刀具或工件的受热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等。显然,常值系统性误差与加工顺序无关,而变值系统性误差则与加工顺序有关。 在顺序加工一批工件中,有些误差的大小和方向使无规则变化着的,这些误差称为随机误差。例如加工余量不均匀、材料硬度不均匀、夹紧力时大时小等原因引起的 加工误差。 对于常值系统性误差,若能掌握其大小和方向,就可以通过调整消除;对于变值系统性误差,若能掌握其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则可通过自动补偿消除;唯队随机性误差,只能缩小它们的变动范围,而不可能完全消除。由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血可知,随机性误差的统计规律可用它的概率分布表示。 (二)机械制造中常见的误差分布规律

偏态 分布 在用试切法车削轴径或孔径时,由于操作者为了尽量避免产生不 可修复的废品,主观地(而不是随机地)使轴颈加工得宁大勿小, 则它们得尺寸误差就呈偏态分布。 机械加工误差 分布规律 (三)正态分布 1.正态分布的数学模型、特征参数和特殊点机械加工 中,工件的尺寸误差是由很多相互独立的随机误差综合作 用的结果,如果其中没有一个随机误差是起决定作用的, 则加工后工件的尺寸将呈正态分布,其密度方程中,有两 个特征参数:一个算术平均值只影响曲线的位置,而不影 响曲线的形状;另一个均方根偏差(标准差)σ 只影响曲 线的形状,而不影响曲线的位置,均方根偏差愈大,曲线 愈平坦,尺寸就愈分散,精度就愈差。因此,均方根偏差 反映了机床加工精度的高低,算术平均值反映了机床调整 位置的不同。 2.标准正态分布 算术平均值为 0,均方根偏差为 1 的正态分布为标准正态分布。 3.工件尺寸再某区间内的概率 生产上感兴趣的往往不是工件为某一尺寸的概率是多大,而是加工工件尺寸落在某一 区间(x1≤x≤x2)内的概率是多大,如右图示。通过分析可知,非标准正态分布概率 密度函数的积分,经标准化变换后,可用标准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的积分表示,为 了计算的需要,可制作一个标准化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的积分表。通过计算可知, 正态分布的分散范围为 这就是工程上经常用到的“±3σ 原则”,或称“6σ 原 则”。

大学生考证现象调查报告(1)

大学生考证现象调查报告(1)

大学生考证现象调查报告 一、引言 1、调查背景 近年来,在各高校大学生中,考证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不论是有硬性要求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一级证书,还是“热门行业”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营养师资格证,都吸引了大批在校学子报考。不少学子无所适从、盲目跟风,甚至“为了考证而考证”。在这股“考证热”风潮下,社会、政府、学校应当肩负起怎样的引导作用,让在校大学生能正确应对考证问题呢? 我们小组从在校生考证动因、考证态度等方面着手调查,利用问卷调查法、查阅资料法、统计学方法、采访相关老师、走访相关就业专家和用人单位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2、调查目的 ①获知基础医学院学生考证现状。 ②获知基础医学院学生考证动因、态度。 ③从就业专家、用人单位等方面获知应对考证的正确态度,给广大学子以引导 ④从缓解就业压力、转化思想态度方面给大学生以正确的对策。 3、调查对象:基础医学院各年级在校生 4、调查时间:2013年5月 5、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采访

二、调查结果 我们采用电子调查问卷的形式,面向基础医学院学子随机发送,共回收105份有效问卷。我们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后结果如下:1、人数普遍性 69.09%的大学生有过考证经历,16.36%的大学生虽未有考证经历,但有考证打算,说明考证现象在大学生中十分普遍。 2、方向盲目性 仅10.91%的大学生认为证书能反应自身的真实能力水平,65.45%的大学生认为部分证书比较有用,10.91%的大学生甚至并不清楚证书的真实作用,更有12.73%的大学生本着应试考证的心理,对于所要求的知识“考完就忘了”。23.64%的学生考证是出于跟随身边的同学一同考证。由此不难得出,大部分大学生并不了解考证,对考证存在着盲目性。

统计学_第二阶段练习复习过程

统计学_第二阶段练习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统计学》第6章至第9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根据概率的统计定义,可用以近似代替某一事件的概率的是 ( A )。 A 大量重复试验中该随机事件出现的次数占试验总次数的比重 B 该随机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数占样本空间中基本事件总数的比重 C 大量重复随机试验中该随机事件出现的次数 D 专家估计该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2.下列事件中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随机事件的是 ( D )。 A 从一大批合格率为90%的产品中任意抽出的一件产品是不合格品 B 从一大批合格率为90%的产品中任意抽出的20件产品都是不合格品 C 从一大批优质品率为15%的产品中任意抽出的20件产品都是优质品 D 从一大批合格率为100%的产品中任意抽出的一件产品是合格品 3.假设A B为两个互斥事件,则下列关系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 B )。 A P(A+B)=P(A)+P(B) B P(A)=1-P(B) C P(AB)=0 D P(A|B)=0 4.同时抛3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巧合有2枚正面向上的概率为 ( C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A 0.125 B 0.25 C 0.375 D 0.5 5.下列由中心极限定理得到的有关结论中,正确的是 ( D )。 A 只有当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时,样本均值才会趋于正态分布 B 只要样本容量n充分大,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就等于其概率 C 无论样本容量n如何,二项分布概率都可以用正态分布近似计算 D 不论总体服从何种分布,只要样本容量n充分大,样本均值趋于正态分布 6.在同等条件下,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相比较,其抽样平均误差( B ) A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两者相等 D无法确定哪一个大 7.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 B ) A随着抽样数目的增加而加大 B随着抽样数目的增加而减少 C随着抽样数目的减少而减少 D不会随抽样数目的改变而变动 8.允许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D ) A抽样误差的平均数 B抽样误差的标准差 C抽样误差的可靠程度 D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 9.根据组(群)间方差的资料计算抽样平均误差的抽样组织方式是( D ) A纯随机抽样 B机械抽样 C类型抽样 D整群抽样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气象统计方法复习资料

气象资料及其表示方法 选择最大信息的预报因子 气候稳定性检验 气候趋势分析 一元线性回归 多元线性回归 逐步回归 气象变量场时空结构分离 复习题: 1、 气象统计预报是利用 统计学 方法对气象(气候)样本进行 分析来估计和推测 总体 的规律性。 2、 突变可分为: 均值突变、变率突变、趋势突变 。 3、 气候统计诊断分析与天气统计诊断分析的不同点是研究对象不同, 一个是(气候特征),一个是(天气特征)。相同点是数据资料都 必须是(长时间)的观测数据。 4、 ()需要对结论进行一系列的推断,分析结论的可信程度以及 是否为因果关系。 A 统计分析; B 统计诊断; 5、 采用统计诊断的方法研究天气、气候现象,可以用于哪些方面 ( )<多选>。 A 了解区域性或者全球性天气、 气候现象的时空分布特征、 变化规律 及异常程度; B 探索气候变量及其与其它物理因素之间的联系; 学习内容: Chapter 1- Chapter 2- Chapter 3- Chapter 4- Chapter 5- Chapter 6- Chapter 7- Chapter-8-

C 对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变化状况之间的差异进行统计诊断,为改进模式提 供线索和指导; 6、对天气、气候现象进行统计诊断分析,一般分为四步。首先,();其次,();再次,();最后,()。 A科学综合和诊断;B选择诊断方法;C资料预处理;D收集资料; 7、气候统计预测,一般分为四步。首先,();其次,();再次,();最后,()。 A建立统计模型;B统计检验;C预测结论;D收集资料; 8、统计预测模型在利用大量()观测资料对气候系统内部或与其它变量之间关系的变化规律及特征分析基础上建立的,用于对()状态进行估计。在这一预测过程中,假设气候变化的成因和物理机制至少在()期间与() 期间一致;气候系统保持稳定。 A过去;B未来;C预测;D观测; 9、气候统计预测过程主要由以下4 个要素构成:1、(),例如: 夏季降水量,8 月份高温日数、暴雨日数;2、(),通常为从某些统计上显著相关的预报因子群提取的有效信息;3、(),根据 数据性质、预测对象和预测因子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预测模型;4、 (),对未来气候变化状态时间、空间、数量、性质等方面的预测。 A预测技术;B预测依据;C预测结果;D预测对象; 10、气象统计研究对象可以划分为()、多要素气象资料。例如:1950-2016 年南京7 月份高温日数,属于()气象资料;例如某气象站7 月份日降水量与08时相对湿度,属于()气象资料。

大学生考证统计分析

\ 关于大学生“考证”的调查分析报告 一.导言 近年来,大学生考证成了一个越来越热门的现象,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一方面是我国从1993年开始实行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当时,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提供的信息,我国在九十个职业采取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这不禁促使了大学生纷纷诉诸于考证来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既有学历证书又有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大学生很自然地就有更大的胜算几率。九十年代中后期,考证热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成功加入WTO持续升温,大学生考证种类和范围不断增加,考证难度不断提高。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大学生更是有把考证当成护身符之势——谁护身符越多,谁越能度过难关。 而另一方面,是因为高校扩招政策出台之后,导致每年毕业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更导致了大学生不得不以考取更多的证来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 . 如上图显示,2015年应届毕业生多达749万人,加上历届没有成功就业的毕业生,每年都至少有一千多万大学毕业生在谋求一份工作,而这部分人群大多无行业技术、无行业经验、更无职业规划。如今,大学生就业情况已成为一种社会压力,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就业形势严峻,觉得就业形势很困难或较困难的高达90%。专家指出,“加重就业砝码,掌握实践技能”无疑是最实际的大学生就业保障。因此,许多大学生就通过考证来增强自己的砝码。

二.调查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大学生群体进行调查。借助“问卷星”平台制作调查问卷,发放给大学生群体,实际填写量387份,有效问卷数387份。 三.基本调查结果展示与分析: (一)调查主体人员分析: (1)此次调查性别分类上,女性参与调查人数237人,占比%;男性146人,占比%。多以女性为主。 (2)在年级选择方面,本次调查主要面向大一、大二、大三在校人员,分别占比%、%、47%。大四人员仅占%。 、 (3)在调查主体所在专业分析中,数据显示经济学类人员最多,占比%;管理学次之,占比%。工学类与文学类分别占比%、%,其他专业人员占比较少。 (4)在学历方面,本科院校学生362人,主要占本次调查人员的%。专科18人,占比%。其他人员3人,占比% (二)调查主题内容展示: (1)在对“大学生考证的基本看法”方面,大部分学生持赞同态度,其中,%的人员认为考证有助于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的学生是由于从众心理,认为别人考证,自己不得不考;但也有部分同学不赞同考证,%的学生认为考证纯属浪费时间金钱,也有%的同学认为考证不利于本专业课程的学习。 (2)针对“大学生考证时间的选择”问题,45人认为应大一考证,占比%;认为应大二考证的有218人,占比%;大三112人,占比%。大四考证仅8人,占比%。可知,大二、大三阶段考取证书被大多数学生所认可。 (3)对于“社会上考证热现象的原因”本次调查结果如下所示 % / % % % % %

应用统计学案例统计调查方案设计

应用统计学案例统计调查方案设计

统计调查方案设计案例 ▲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和撰写: 一、统计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 1、确定统计调查目的和任务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调查对象是指依据调查的任务和目的,确定本次调查的范围及需要调查的那些现象的总体。 调查单位是指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所组成的个体,也就是调查对象中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即我们在调查中要进行调查研究的一个个具体的承担者。 3、确定调查内容和调查表 (1)调查课题如何转化为调查内容 调查课题转化为调查内容是把已经确定了的调查课题进行概念化和具体化。 (2)调查内容如何转化为调查表 如何把调查内容设计为调查表,这一问题会在下一章中专门介绍。 4、调查方式和调查方法 5、调查项目定价与预算 6、统计数据分析方案 7、其它内容

包括确定调查时间,安排调查进度,确定提交报告的方式,调查人员的选择、培训和组织等。 二、统计调查方案的撰写 1、统计调查方案的格式 包括摘要、前言、统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统计调查的内容和范围、调查采用方式和方法、调查进度安排和有关经费开支预算、附件等部分。 2、撰写统计调查方案应注意的问题 (1)一份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上述1—7部分的内容均应涉及,不能有遗漏。否则就是不完整的。 (2)统计调查方案的制订必须建立在对调查课题的背景的深刻认识上。 (3)统计调查方案要尽量做到科学性与经济性的结合。 (4)统计调查方案的格式方面能够灵活,不一定要采用固定格式。 (5)统计调查方案的书面报告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一般来说,统计调查方案的起草与撰写应由课题的负责人来完成。三、统计调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一)统计调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1、逻辑分析法 逻辑分析法是指从逻辑的层面对统计调查方案进行把关,考察其是否符合逻辑和情理。

在校大学生考证情况调查报告新

关于在校大学生考证情况 的调查报告 项目类别:社会调查报告 活动组长:杨永立 活动组员:刘迎春 王梅 年级专业:动物科学1002班

摘要:要想取得全民的发展,普及教育必不可少。只有教育发展了,时代才会进步。随着九十年代末大学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政策推行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近年来,“考证热”几乎风靡了大学校园。多一张证书,多一个选择是同学们的心声。对待考证我们要持怎样的心态呢?除了考虑外在因素,我们更要联系自身的原因,谨慎对待,明确目标,才能实现考证应有的价值,也才会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关键词:就业形势考证热考证建议 调查背景:据中国人力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60万人,比去年的631万多将近30万人。毕业生的人数日趋增多是个事实,但是社会每年提供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是有限的,所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一直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为了在毕业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这就迫使在校大学生除了学习自己的本专业知识,还要考取自己感兴趣的而且是对自己就业有利的各类证书,为就业增添砝码,为通往成功的职业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量信息表明:近年来可供大学生考试的证书已超过了百种。主要分为三类:通用型证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能力型证书(托福、雅思…)、职业资格类证书(国家司法考试证书…)。各种证书成为了人们择业的“通行证”,甚至有人断言21世纪是职业证书的时代。调查显示:在相同条件下,持有资格证者的就业机会是没有资格证书者的2至3倍,工资收

入前者高出后者60%甚至还要多。职业资格证在就业中的份量如此之重,学生们对证书的渴望当然是多多益善。由此看来,一方面大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考证的人数也在急剧增加,因此就业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才市场逐步规范,一些岗位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是必然的。但是也要考虑到很多的企业中也需要大量的专业工人,在如潮的大学毕业生中,能真正符合一个企业高技能工作要求的人并不多,这也就会导致一些用人单位招不到人,而毕业生又找不到工作的现象。所以说专业与将来的就业还是密不可分的,虽然专业对口的工作不多,这毕竟还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以后的职业规划。 本文就在校大学生对产生“考证热”的原因、考证学生的想法以及考证的目的做一个调查,从多个角度了解大学生考证的真实状况。

大学生考证现状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证现状调查报告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12国际经济与贸易本2班 第3组 目录 (一)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调查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问卷设计思路 . (3) (五)调查可行性分析 (3) (六)调查结果分析报告 (4)

一、引言 大学生“考证热”由来已久,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近年来,这种现象更是愈演愈烈。 随着大学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强大的就业压力迫使大学生想尽办法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一些学生便加入了考证一族,以此作为取得工作的敲门砖。还有一些学生盲目跟风,效仿其他同学考证,来给自己一颗定心丸。同时,社会上的一些用人单位把证书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也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不得不去考取各种证书。然而,多数大学生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职业规划,只是通过这些证书来寻求心理安慰,面对未来的不可预知性,大学生在迷茫的同时,用考取证书来“充实”自己的生活方式,对此,笔者认为需做冷静的思考。 同时,拥有大量的证书就足以证明你能够胜任这方面的工作吗?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强化记忆,并没有经过社会实践和具体应用而取得的一些证书,在笔者看来只能证明你拥有了在这方面考试的能力,而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如何还只能是个未知数。而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他们更看重的是职员进入单位时证书的数量,还是日后为其创造的效益,答案不言而喻。也许,手捧多种证书会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但在试用期阶段,当用人单位因为发现应聘者只不过是一个考证机器没有真本领,而将其解雇的时候,岂不是更加难堪? 二、调查目的

多因素方差分析

多因素方差分析 多因素方差分析是对一个独立变量是否受一个或多个因素或变量影响而进行的方差分析。SPSS调用“Univariate”过程,检验不同之间因变量均数,由于受不同因素影响是否有差异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分析每一个因素的作用,也可以分析因素之间的交互作分析协方差,以及各因素变量与协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该过程要求因变量是从多元正态总体随机采样得来,且总体中各单元的方差可以通过方差齐次性检验选择均值比较结果。因变量和协变量必须是数值型变量,协变量与因变量不彼此独立。因素变量是分类变量数值型也可以是长度不超过8的字符型变量。固定因素变量(Fixed Factor)是反应处理的因素;随机因素是随机地从总体中抽取的因 [例子] 研究不同温度与不同湿度对粘虫发育历期的影响,得试验数据如表5-7。分析不同温度和湿度对粘虫发育历期的影响是否存在着显著 表5-7 不同温度与不同湿度粘虫发育历期表 数据保存在“DATA5-2.SAV”文件中,变量格式如图5-1。

1)准备分析数据 在数据编辑窗口中输入数据。建立因变量历期“历期”变量,因素变量温度“A”,湿度为“B”变量,重复变量“重复”。然后输数值,如图5-6所示。或者打开已存在的数据文件“DATA5-2.SAV”。 图5-6 数据输入格式 2)启动分析过程 点击主菜单“Analyze”项,在下拉菜单中点击“General Linear Model”项,在右拉式菜单中点击“Univariate”项,系统打开单因素方差分析设置窗口如图5-7。

图5-7 多因素方差分析窗口 3)设置分析变量 设置因变量:在左边变量列表中选“历期”,用向右拉按钮选入到“Dependent Variable:”框中。 设置因素变量:在左边变量列表中选“a”和“b”变量,用向右拉按钮移到“Fixed Factor(s):”框中。可以选择多个因素变量存容量的限制,选择的因素水平组合数(单元数)应该尽量少。 设置随机因素变量:在左边变量列表中选“重复”变量,用向右拉按钮移到“到Random Factor(s)”框中。可以选择多个随机变量 设置协变量:如果需要去除某个变量对因素变量的影响,可将这个变量移到“Covariate(s)”框中。 设置权重变量:如果需要分析权重变量的影响,将权重变量移到“WLS Weight”框中。 4)选择分析模型 在主对话框中单击“Model”按钮,打开“Univariate Model”对话框。见图5-8。 图5-8 “Univariate Model” 定义分析模型对话框

气象统计方法实习报告

目录实习一求500hPa高度场气候场、距平场和均方差场 -------------------------------- 3 1、资料介绍 ------------------------------------------------------------------------------------------------- 3 2.要求-------------------------------------------------------------------------------------------------------- 3 3、实习结果 ------------------------------------------------------------------------------------------------- 3 1)、FORTRAN源程序 ---------------------------------------------------------------------------------- 3 (2)、grads文件 --------------------------------------------------------------- 5 (3)、实习结果 ------------------------------------------------------------------------------------- 5 实习二计算给定数据资料的简单相关系数和自相关系数---------------------------- 7 1、资料介绍 ------------------------------------------------------------------------------------------------- 7 2、要求-------------------------------------------------------------------------------------------------------- 7 3、实习结果 ------------------------------------------------------------------------------------------------- 7 (1)、Fortran源程序 ------------------------------------------------------------------------------ 7 (2)、程序运行结果:---------------------------------------------------------------------------- 9 实习三分析中国夏季降水线性趋势的分布特征---------------------------------------- 9 1.资料介绍及要求: --------------------------------------------------------------------------------------- 9 2.实习结果 -------------------------------------------------------------------------------------------------- 9 (1).matlab程序------------------------------------------------------------------------------------- 9 (2).程序运行结果 -------------------------------------------------------------------------------- 10 实习四求给定数据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10 1、资料介绍及要求 --------------------------------------------------------------------------------------- 10

大学生考证统计分析

关于大学生“考证”的调查分析报告 一.导言 近年来,大学生考证成了一个越来越热门的现象,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一方面是我国从1993年开始实行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当时,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提供的信息,我国在九十个职业采取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这不禁促使了大学生纷纷诉诸于考证来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既有学历证书又有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大学生很自然地就有更大的胜算几率。九十年代中后期,考证热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成功加入WTO持续升温,大学生考证种类和范围不断增加,考证难度不断提高。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大学生更是有把考证当成护身符之势——谁护身符越多,谁越能度过难关。 而另一方面,是因为高校扩招政策出台之后,导致每年毕业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更导致了大学生不得不以考取更多的证来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

如上图显示,2015年应届毕业生多达749万人,加上历届没有成功就业的毕业生,每年都至少有一千多万大学毕业生在谋求一份工作,而这部分人群大多无行业技术、无行业经验、更无职业规划。如今,大学生就业情况已成为一种社会压力,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就业形势严峻,觉得就业形势很困难或较困难的高达90%。专家指出,“加重就业砝码,掌握实践技能”无疑是最实际的大学生就业保障。因此,许多大学生就通过考证来增强自己的砝码。 二.调查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大学生群体进行调查。借助“问卷星”平台制作调查问卷,发放给大学生群体,实际填写量387份,有效问卷数387份。 三.基本调查结果展示与分析: (一)调查主体人员分析: (1)此次调查性别分类上,女性参与调查人数237人,占比61.88%;男性146人,占比38.12%。多以女性为主。 (2)在年级选择方面,本次调查主要面向大一、大二、大三在校人员,分别占比25.07%、25.09%、47%。大四人员仅占2.35%。 (3)在调查主体所在专业分析中,数据显示经济学类人员最多,占比38.64%;管理学次之,占比21.93%。工学类与文学类分别占比10.7%、6.01%,其他专业人员占比较少。 (4)在学历方面,本科院校学生362人,主要占本次调查人员的94.52%。专科18人,占比4.7%。其他人员3人,占比0.78%

SPSS重复测量的多因素方差分析报告

1、概述 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是对同一因变量进行重复测量的一种试验设计技术。在给予一种或多种处理后,分别在不同的时间点上通过重复测量同一个受试对象获得的指标的观察值,或者是通过重复测量同一个个体的不同部位(或组织)获得的指标的观察值。重复测量数据在科学研究中十分常见。 分析前要对重复测量数据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进行球形检验。如果该检验结果为P﹥0.05,则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不存在相关性,测量数据符合Huynh-Feldt条件,可以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来处理;如果检验结果P﹤0.05,则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是存在相关性的,所以不能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处理数据。在科研实际中的重复测量设计资料后者较多,应该使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模型。 球形条件不满足时常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1)采用MANOVA(多变量方差分析方法);(2)对重复测量ANOVA检验结果中与时间有关的F值的自由度进行调整。 2、问题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是由于胎儿在子宫内或着生产时吸入了混有胎粪的羊水,从而导致呼吸道和肺泡发生机械性阻塞,并伴有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失活,而且肺组织也会发生化学性炎症,胎儿出生后出现的以呼吸窘迫为主,同时伴有其他脏器受损现象的一组综合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种有丝分裂原,它特异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时,能够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从而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而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分析给予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前后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血清中VEGF的含量变化,评价药物治疗的效果。 将收治的诊断胎粪吸入综合症的新生儿共42名。将患儿随机分为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组(PS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21例。PS组和对照组两组所有患儿均给予除用药外的其他相应的对症治疗。PS组患儿给予牛肺表面活性剂PS 70mg/kg治疗。采集PS 组及对照组患儿0小时,治疗后24小时和72小时静脉血2ml,离心并提取上清液后保存备用并记录血清中VEGF的含量变化情况。 结果如下: 3、统计分析

统计学教学工作计划

统计学教学工作计划 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也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学好统计学课程,特制订了相应的统计学教学工作计划,具体的安排情况如下: 一、课程介绍 《统计学》是财经院校经济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对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为相关专 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定性和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统计这个认识工具的特点、作用;掌握统计学的各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尤其 是各种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研究 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更好地掌握《统计学》课程,除课堂教学应有的54课时外, 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总结,重视本课程作业练习这一环节,以实现本课程的既定目标。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总的教学要求、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及总的要求: 社会经济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明确统计这个认识工具 的特点、作用;掌握统计学的各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尤其是各种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在对社会经济现象进 行研究时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各专 业课程提供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教学的重点: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标志、变量、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及其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统计调查的意义,统

计调查的分类。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填报 单位和调查表、调查时间等概念。统计报表制度的意义、作用和内容。各种专门调查的概念、特点和作用。统计整理的意义、步骤。 统计分组的概念、作用和形式。分配数列的概念和种类。分配数列 中的名词概念,尤其是组中值的计算。统计表的作用、结构和种类。统计表的编制原则 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总量指标的分类,尤其是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及其表现形式。各种相对指 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正确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 平均指标的概念和作用。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注意算术平均数与强度相对指标 的区别。标志变异指标的意义和作用,各种标志变异指标的计算方 法及特点,尤其是标准差的计算方法。正确应用平均指标的原则。 动态数列的概念和作用。动态数列的种类。动态数列的编制原则。各种动态水平分析指标和动态速度分析指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这 些指标相互之间的关系,如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的关系、发展 速度与增长速度的关系、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的关系、发 展速度与平均发展速度的关系等。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异同点。平均发展速度两种计算方法的侧重点。动态数列的四种变动形态。几种常用的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间隔扩大法、移动平均法, 尤其是用最小平方法配合动态趋势方程。季节变动的测定方法。 指数的概念、作用和种类。综合指数的编制原理,数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的计算。平均数指数的编制原理,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的计算。平均数指数与综合指数的关系, 以及平均数指数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平均指标指数的编制和分析 方法。指数体系的概念和作用。运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以及 根据指数体系进行指数间的推算。 抽样推断的概念、特点和作用。抽样推断的基本概念。抽样推断的理论依据。抽样误差的概念和抽样平均误差的意义,抽样平均误 差的计算方法。抽样极限误差的意义及计算。概率度的意义及其与 抽样推断可靠程度的关系。区间估计的方法与步骤。抽样方案设计

研究分析大学生考证热现象

分析大学生考证热现象

————————————————————————————————作者:————————————————————————————————日期: 2

分析大学生考证热现象 【摘要】针对我国各大高校大学生考证热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考证现状,从中找出导致考证热的原因和现在大学生的考证心理,并从社会等各方面详细探讨如何应对考证,这是我们选择此题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考证热潮大学生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考证热背景 21世纪初,考证热潮席卷我国各所高校,莘莘学子纷纷投身于各种各样的考证当中。有学者断言:“21世纪将是职业证书的时代。”考证热的诱因无疑是我国从1993年开始实行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这项制度不禁促使了各高校学子纷纷诉诸于考证来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随着我国人才评价制度逐渐与国际接轨,我国职业准入制度的初步确立使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了人们择业的“通行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既有高学历证书又有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校学子自然而然地在就业当中多了几分把握和胜算。 九十年代中后期,考证热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成功加入WTO持续升温,大学高校的考证种类跟范围更是不断增加,而考证难度也随之不断提高。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大学毕业生更是把考证当成了自己求职成功的护身符,谁身上的证书越多,谁的就业机率就越大。除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之外,继高校扩招政策出台之后,原本像大熊猫一样珍稀的大学生也渐渐失去了“踏出大学校门就被用人单位一抢而空”的优势,这更是驱使大学生不得不以考取更多证书来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 大学生“考证热”由来已久,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近年来,这种现象更是愈演愈烈。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剑桥商务英语、全国计算机二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双学位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人力资源管理师、导游证、驾驶证等等各种证书也顺应潮流层出不穷。“多一个证书就多一条出路”成为很多大学生在大学里的奋斗目标,然而,在考取这些证书的过程中,学生究竟能收获多少?在走向社会以后,这些证书真正能够派上用场的又有几个呢?为此,我们就“考证热”现象针对各年级的学生,在校内进行了详细的问卷调查。 在对我校四百位大一至大四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后,我们分析并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 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同学都是一人持有多本证书。79%的学生表示考过证书,有17%的同学没有参加过考证但都准备参加考证,只有2%的同学没有参加过考证有2%不打算考证。

在校大学生消费的统计调查与分析报告

摘要 本文主要是围绕现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及消费观念运用统计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探讨,并对一些现实的经济案例进行分析预测。 如今的大学已不再是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 尽管伙食仍是主要的消费对象,但已不是唯一的消费项目。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 手机、游玩、电脑、影音娱乐是大学生的消费热点。 总的来说 大学生的消费理念符合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情况 力求合理消费、追求时尚名牌、消费方式多元化、消费方式信息化是我们身边大学生共有的特征。绝大多数的同学不会很受外界广告的影响而大量地购买促销产品 更重视的是商品的质量即是否耐用、价格是否合理 当然也有少部分同学购买衣物及用品时讲求“稀奇有趣张扬个性”。大部分同学认为“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永远不会过时” 这是欣慰的。而追求时尚品牌又永远都是一个不老的话题 男女生装扮方面观念相当。消费理念影响着大家消费结构安排的合理性 我们要联系家庭的实际情况 不攀比 不盲从 不冲动 不盲目 针对需要的、必要的进行消费 将钱花在刀刃上做到精打细算才是正确消费理念塑造的关键步骤。 因此 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有助于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 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针对大学生目前的消费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做了相关的调查问卷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观念,统计分析

目录 摘要 ------------------------------------------------------------- --I 在校大学生消费的统计调查与分析报告--------------------------------- -1 1 统计调查方案 -----------------------------------------------------1 1.1 调查目的与调查方式 ------------------------------------------1 1.1.1 调查目的 -----------------------------------------------1 1.1.2 调查方式 ----------------------------------------------1 1.2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 --------------------------------2 1.3 调查步骤 ----------------------------------------------------2 1.4 问卷设计 ----------------------------------------------------3 1.5 组织人员 ----------------------------------------------------4 1.6 调查经费 ----------------------------------------------------4 2 统计分析报告- -----------------------------------------------------5 2.1 大学生消费特征 ----------------------------------------------5 2.1.1 大学生平均月消费总额 -----------------------------------5 2.1.2 恩格尔系数- --------------------------------------------6 2.2 大学生资金来源- ---------------------------------------------6 2.3 消费方式的多元化 --------------------------------------------6 2.3.1 消费需求广- --------------------------------------------6 2.3.2 从众消费与个性化消费并存 -------------------------------7 2.3.3 高科技消费普遍 -----------------------------------7 2.4 消费方式信息化 -----------------------------------------------7 2.5 大学生消费结构分析 -------------------------------------------7 2.6 大学生消费结构成因 -------------------------------------------8 2.6.1 大学生消费方式发展反映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8 2.6.2 不良消费主义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8 2.7大学生合理消费对策分析 --------------------------------------9 2.7.1 消费伦理应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之------------------------- 9 2.7.2 加强对大学生的理财教育----------------------------------9 2.7.3 重视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合理比例------------------------9 3 案例分析----------------------------------------------------------10 3.1案例一--------------------------------------------------------10 3.1.1 原始数据的搜集-----------------------------------------10 3.1.2 回归分析-----------------------------------------------12 3.1.3 经济解释-----------------------------------------------12 3.2案例二--------------------------------------------------------12 3.1.1 原始数据的收集-----------------------------------------13 3.2.2 回归分析-----------------------------------------------14 参考文献------------------------------------------------------------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