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施工难点

超高层施工难点
超高层施工难点

超高层施工难点

1.超高层基础采用深基础。由于建筑高,体量大,支撑高层的地基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所以多采用深基础,持力层嵌入微风化岩层。

2.超高层地下室深度大、层数多、面积大。一是要满足建筑功能方面的要求,比如人防面积、停车位数量等;二是要解决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抗浮问题。

3.超高层结构形式多为混合型。如型钢混凝土、钢管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或全钢结。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施工简便、工期短、结构性能好且大大节约建筑材料,目前已成为超高层建筑群最为实用和主要的结构形式。

4.超高层装饰工程装饰富于变化,工程量大,技术含量高、要求高。超高层建筑的装饰工程的安全性功能尤其重要,抗风压,风、水、气的密闭性要求高。

5.建筑功能复杂,子系统多,安装工程工程量大,要求精度高。

6.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大量采用。

针对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在施工中应当采取如下对策:

1.施工技术必须有新突破

超高层建筑绝不仅简单是建筑楼层数量上的叠加、施工的延长,而在施工技术方面必须注入新的元素,必须有新突破。

(1)深基础施工技术。根据地质条件,深基础一般采用大直径人工挖孔桩,冲(钻)孔灌注桩,预制混凝土管桩或预制钢管桩,为一种或两种同时采用。对于施工总承包来说,按照设计的桩类型进行施工,主要考虑的是技术能力、设备能力、安全和质量控制能力。工程总承包项目就需要考虑成本因素以及获得这些能力的难易程度。

(2)大基坑土方开挖和支护技术。按照我国现行的政策和建筑本身的需要,超高层建筑必然有一个超大、超深的地下室结构部分,这部分工程施工的最大难点在于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超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的主要路段,场地狭窄,周围环境复杂而且重要。土方开挖的方案至少应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a.进出土路线的选择

b.挖运土方设备数量和性能的选择以及进退场安排

c.最后土方的挖、运的具体措施

d.基坑支护技术的优化和周围环境建(构)筑物以及基坑边坡的变形监测

e.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乃至桩基础施工的配合。

2.施工组织要有新思维

超高层建筑的竖向跨度非常大,在施工组织中首要解决垂直运输效率的问题。利用有限的机械设备解决庞大的人员、材料的上下,做到有序并且有效。

(1)合理配置大型机械设备。要核算现场人员流量,在施工高峰期有多少人需要乘电梯到达现场,全部输送完需要多少时间。结合工期计划,核算和分析需要使用人货电梯运输的原材料、周转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总用量以及周转率要求,核算工作时间。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塔吊,人、货电梯的规格型号和数量;选择混凝土输送泵的性能和数量。在实际中,超过150m的建筑应考虑布置一台高速施工电梯和一台普通施工电梯,分别服务不同的施工区域。应选用一次泵送到位的混凝土输送泵,油泵和电泵均要配备。塔吊的性能和布置不仅要满足钢筋、模板、钢管等材料运输,而且必须考虑钢结构件的吊装和安装需要。慎密规划,紧贴实际,科学统筹大型机械平面布置。分析现场条件和地理位置情况,按照最短运输路径和最大运输能力的原则,进行大型机械平面布置。快速提升架和施工

电梯首要考虑楼层内的运输路线;塔吊要考虑安装和拆除的便利、覆盖面积和附墙的可行性。

(2)既要合理而不富余的配置机械,就必然存在机械使用的冲突问题,机械的使用计划就显得十分必要。对各工种、工序现场作业的先后顺序要预先安排并强制执行。体现在垂直运输设备的使用安排计划上,每个人、每一件物都要清楚自己的运输时间、顺序。有计划有组织地调节设备的使用频率,提高使用效率。(3)采取技术措施,减少对垂直运输的依赖。钢筋网片的使用,机械接头的使用,大模板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现场作业人员的劳动生产率,减少对作业人员和操作设备的需求,从而减少垂直运输的压力。

3.施工质量要求高

以建筑总高度允许偏差值来说,超高层建筑的质量要求已经与普通建筑有了差别,特别体现在结构的安全性能和建筑功能要求上。超高层建筑承受的风压非常大,对气密性、水密性有很高要求,玻璃或幕墙的三性检验报告不可缺少。装饰工程中,外墙粘贴砖的施工质量关系到建筑的使用安全,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应从技术、工艺上予以解决。外墙的防水工程应从材料的选用、工艺试验、过程质量监督等方面严格把关。

4.文明安全施工管理与普通建筑的不同超高层文明安全施工管理与普通建筑施

工有许多的不同。装饰工程、安装工程的立体交叉施工。必须设立安全分隔区和防火分隔区。脚手架的搭设、拆除方案必须经过审批、落实和检查。另外,大型设备要有安全保护措施等等。总之文明安全施工应该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措施到位,责任到人。

5.必须在楼层内设置简易厕所

由于超高层建筑施工人员集中,生活区、生产区布置井然并保持日常检查做到有效控制。

超高层10大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

资深工程总必须知道的:超高层10大技术难点及解 在40层(大约150米)左右,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建筑物的超长尺度特性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变化),这种变化促使建筑师必须提出有效设计对策,调整设计观念,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 超高层楼宇就像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内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越是向高处发展,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舒适等问题就愈多,对结构、建筑、机电、暖通、电梯等专业的要求就越高。 难点1——结构系统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内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形柱的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除上述结构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外,多筒体结构、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连体结构、巨型结构、悬挑结构、错层结构等也逐渐在工程中采用。 进入90年代后,由于我国钢材产量的增加,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逐渐采用。如金茂大厦、地王大厦都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此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高层建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

强度等级不断提高,从C30逐步向C60及更高的等级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的梁、板结构中广泛应用。钢材的强度等级也不断提高。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号RC)外,还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代号SRC),钢管混凝土结构(代号CFS)和全钢结构(代号S或SS)。 建筑高度100m,柱网为8.4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采用框架-剪力墙或框-筒结构体系较为经济合理,这种结构体系的剪力墙或筒体是很好的抗侧力构件,常常承担了大部分的风载和地震荷载产生的水平侧力,总体刚度大,侧移小,且满足玻璃幕墙的外装饰要求。 超高层建筑的楼板和屋盖具有很大的平面刚度,是竖向钢柱与剪力墙或筒体的平面抗侧力构件,同时使钢柱与各竖向构件(剪力墙或筒体)起到变形协调作用。一般钢结构建筑物的楼板和屋盖,都采用轧制的压型钢板加现浇钢筋混凝土(简称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厚度一般不小于150mm。目前在设计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时没有考虑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与钢梁共同作用。主要是对于板底呈波形的计算原理不甚了解或认为计算繁琐,就按平板计算,这样既不安全又增加了钢梁的用钢量。 如果采用钢梁与钢承混凝土楼板共同作用,简称MST组合梁,只要计算正确,配筋合理,栓钉可靠,则可以节约楼层和屋盖钢梁的用钢量20%左右,而且不需对钢梁进行稳定验算。 难点2——垂直交通设计

超高层建筑施工要点

超高层建筑施工要点 超高层建筑指40层以上,高度100m以上的建筑物。随着建设科技的发展,超高层建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建设超高层建筑的难度较大,实际施工中有诸多难点,故需要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01施工顺序 (1)超高层施工时,应按先塔楼后裙楼的顺序施工,施工方法选择须结合场地平面布置考虑。 (2)合理划分流水段,如采用劲性钢骨柱,普通现浇楼板的框筒或框剪结构可按标准层结构进行统一分段,施工时可同时逐层进行楼板与剪力墙施工;布置核心筒的建筑在划分流水段时须“先核心,后外围”,以确保结构安全。 02垂直交通设计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设计需平衡采光、节能、易于维护、减少公摊、不同业态核心筒上下统一等多方要求,是建筑设计的难点之一。 高层建筑与其他建筑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有一个垂直交通和管道设备集中在一起的、在结构体系中又起着重要作用的“核”。而这个“核”也恰恰在形态构成上举足轻重,决定着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 随着高层建筑建设的发展、高度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逐渐演化出了中央核心筒式的“内核”空间构成模式。 03电梯 (1)电梯在超高层建筑中发挥的作用远大于一般建筑,且关乎使用安全与居住体验。由于电梯的增加或改型在建筑竣工后难以实现,故须在设计阶段做好把控,结合核心筒的位置考虑电梯布置。 (2)应加强局部电梯的综合运用,采用微机电梯控制系统,增加多部电梯之间的协调效果,避免不必要的空梯运行,提高运送效率与运输能力。04供电安全和稳定 作为超高层建筑,安全性必然是供电系统设计所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其次是供电可靠性。配电系统的设计上,需考虑多回路供电及备用发电机组的配置。因超高建筑的高度,变配电房可考虑设置在塔楼中部的楼层,以减少低压配电的损耗。备用柴油发电机设置于地库层,供电电压采用10kV输出,再经变压器降压至低压配电,保证配电至塔楼的高层。在超高层建筑的配电系统上,供电距离、电缆的长度、电缆大小的适当调整及安装时的施工工艺也是难题之一。由于超高层面积大、楼层多,自然会出现远距离供电的问题,因此后备电源可考虑采用高压发电机来发电。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根据理论及经验分析,一般在40层(大约150米)左右,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建筑物的超长尺度特性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变化),这种变化促使建筑师必须提出有效设计对策,调整设计观念,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 超高层楼宇就像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内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越是向高处发展,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舒适等问题就愈多,对结构、建筑、机电、暖通、电梯等专业的要求就越高。 结构系统难点1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内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形柱的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90年代以来,除上述结构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外,多筒体结构、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连体结构、巨型结构、悬挑结构、错层结构等也逐渐在工程中采用。 进入90年代后,由于我国钢材产量的增加,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逐渐采用。如金茂大厦、地王大厦都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此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高层建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断提高,从C30逐步向C60及更高的等级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的梁、板结构中广泛应用。钢材的强度等级也不断提高。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号RC)外,还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代号SRC),钢管混凝土结构(代号CFS)和全钢结构(代号S或SS)。 建筑高度100m,柱网为8.4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采用框架-剪力墙或框-筒结构体系较为经济合理,这种结构体系的剪力墙或筒体是很好的抗侧力构件,常常承担了大部分的风载和地震荷载产生的水平侧力,总体刚度大,侧移小,且满足玻璃幕墙的外装饰要求。 超高层建筑的楼板和屋盖具有很大的平面刚度,是竖向钢柱与剪力墙或筒体的平面抗侧力构件,同时使钢柱与各竖向构件(剪力墙或筒体)起到变形协调作用。 一般钢结构建筑物的楼板和屋盖,都采用轧制的压型钢板加现浇钢筋混凝土(简称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厚度一般不小于150mm。目前在设计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时没有考虑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与钢梁共同作用。主要是对于板底呈波形的计算原理不甚了解或认为计算繁琐,就按平板计算,这样既不安全又增加了钢梁的用钢量。 如果采用钢梁与钢承混凝土楼板共同作用,简称MST组合梁,只要计算正确,配筋合理,栓钉可靠,则可以节约楼层和屋盖钢梁的用钢量20%左右,而且不需对钢梁进行稳定验算。 垂直交通设计难点2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设计需平衡采光、节能、易于维护、减少公摊、不同业态核心筒上下统一等多方要求,是建筑设计的难点之一。 高层建筑与其他建筑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有一个垂直交通和管道设备集中在一起的、在结构体系中又起着重要作用的“核”。而这个“核”也恰恰在形态构成上举足轻重,决定着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 随着高层建筑建设的发展、高度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逐渐演化出了中央核心筒式的“内核”空间构成模式。 1.内核式:中央核心筒布局 在建筑处理上,为了争取尽量宽敞的使用空间,希望将电梯、楼梯、设备用房及卫生间、茶炉间等服务用房向平面的中央集中,使功能空间占据最佳的采光位置,力求视线良好、交通便捷。在

超高层施工难点

超高层施工难点 1.超高层基础采用深基础。由于建筑高,体量大,支撑高层的地基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所以多采用深基础,持力层嵌入微风化岩层。 2.超高层地下室深度大、层数多、面积大。一是要满足建筑功能方面的要求,比如人防面积、停车位数量等;二是要解决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抗浮问题。 3.超高层结构形式多为混合型。如型钢混凝土、钢管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或全钢结。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施工简便、工期短、结构性能好且大大节约建筑材料,目前已成为超高层建筑群最为实用和主要的结构形式。 4.超高层装饰工程装饰富于变化,工程量大,技术含量高、要求高。超高层建筑的装饰工程的安全性功能尤其重要,抗风压,风、水、气的密闭性要求高。 5.建筑功能复杂,子系统多,安装工程工程量大,要求精度高。 6.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大量采用。 针对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在施工中应当采取如下对策: 1.施工技术必须有新突破 超高层建筑绝不仅简单是建筑楼层数量上的叠加、施工的延长,而在施工技术方面必须注入新的元素,必须有新突破。 (1)深基础施工技术。根据地质条件,深基础一般采用大直径人工挖孔桩,冲(钻)孔灌注桩,预制混凝土管桩或预制钢管桩,为一种或两种同时采用。对于施工总承包来说,按照设计的桩类型进行施工,主要考虑的是技术能力、设备能力、安全和质量控制能力。工程总承包项目就需要考虑成本因素以及获得这些能力的难易程度。

(2)大基坑土方开挖和支护技术。按照我国现行的政策和建筑本身的需要,超高层建筑必然有一个超大、超深的地下室结构部分,这部分工程施工的最大难点在于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超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的主要路段,场地狭窄,周围环境复杂而且重要。土方开挖的方案至少应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a.进出土路线的选择 b.挖运土方设备数量和性能的选择以及进退场安排 c.最后土方的挖、运的具体措施 d.基坑支护技术的优化和周围环境建(构)筑物以及基坑边坡的变形监测 e.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乃至桩基础施工的配合。 2.施工组织要有新思维 超高层建筑的竖向跨度非常大,在施工组织中首要解决垂直运输效率的问题。利用有限的机械设备解决庞大的人员、材料的上下,做到有序并且有效。 (1)合理配置大型机械设备。要核算现场人员流量,在施工高峰期有多少人需要乘电梯到达现场,全部输送完需要多少时间。结合工期计划,核算和分析需要使用人货电梯运输的原材料、周转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总用量以及周转率要求,核算工作时间。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塔吊,人、货电梯的规格型号和数量;选择混凝土输送泵的性能和数量。在实际中,超过150m的建筑应考虑布置一台高速施工电梯和一台普通施工电梯,分别服务不同的施工区域。应选用一次泵送到位的混凝土输送泵,油泵和电泵均要配备。塔吊的性能和布置不仅要满足钢筋、模板、钢管等材料运输,而且必须考虑钢结构件的吊装和安装需要。慎密规划,紧贴实际,科学统筹大型机械平面布置。分析现场条件和地理位置情况,按照最短运输路径和最大运输能力的原则,进行大型机械平面布置。快速提升架和施工

(完整版)消防工程施工特点难点

消防工程施工特点难点 (一)工程特点 本标段施工场地狭窄、楼层高,对于现场材料和交通布置以及施工队伍安排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高层施工、现场布置和施工队伍部署是本工程施工组织最大的难点,由此增加了环境、工期和安全管理的难度。 1、施工技术、工程质量要求高 本标段是超高层,内部设施完备、技术先进、装修水准高。消防安装工程只有达到高质量标准,才能保证设施的可靠性、安全性及建筑、安装、装饰三者的整体美观与协调。 2、工程地处城区,施工场地狭窄 本标段地处城区繁华地区,材料进出运输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像钢管、角钢这类体长材料。场地狭窄,楼层高,施工队伍多,材料二次搬运受到一定限制,主要协调总包单位垂直运输工具搬运。 3消防工程施工配合量大、面广、时间长 安装工程高峰期与土建、机电、弱电、电梯、装饰工程等单位施工交叉作业量大、时间长,施工协调工作量大。 该工程分布在楼面、墙体及吊顶天花内水、电气管线多而繁杂,吊顶内空间小。预留预埋套管、线管线盒的清理需要协调土建;设于吊顶内的穿线、配管、报警设备安装、喷淋头安装必须紧密配合二次装修、机电、弱电等工作进行。 安装工程后期主要与装修工程交叉作业多、时间长,消防喷淋头、烟温感探测器的水平标高与装饰吊顶、灯具配合要求高,要达到整体美观一致。 整个住宅楼内各类系统多、管线工程量大、线路交错复杂,安装各专业只有紧密配合、综合协调、分清先后施工顺序,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安装。 由于是高层、使用垂直施工电梯上下班、材料搬运等待造成施工时间浪费,故使本工程工期相对紧张。 塔楼上部结构为单元房标准层,因装饰为公共区域精装修,有利于样板区及组织标准化施工和开展施工竞赛;因此可着重从保证地下室和塔楼立管管道、穿线、喷头、报警探头安装施工工期入手,从业主关注的里程碑节点入手,保证总体工期目标的实现;同时中、高区对工程安全、进度、质量要求高,需要合理组织,快速反应,保证在发包方要求的开工日期至竣工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 4、联动调试复杂 本工程联动调试复杂,需协调各其他单位。 5、施工工期短 本工程除开施工准备、联动调试、检测、消防验收的日期,实际安装工期短,,针对本标段的消防安装工程量,只有采取有力的抢工措施,合理安排人力物力,精心组织施工,才能保证工程的总工期。 (二)施工重点与技术关键 本消防工程管道安装工程量大,施工时必须抓住重点,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施工进场后及时协调土建单位取得绘制预留预埋综合图,避免在支吊架安装膨胀螺栓时,把预埋管子打穿。 2、将喷淋、消火栓系统中区、高区等部位立管管道安装,地下室消防设备间湿式报警阀安装,地下室、低、中、高区管道试压设为重点,特别是中、高区水压试验后用塑料软管要及时将水排放到室外雨水井并放净,不能就地排放,顺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含施工、结 根据理论及经验分析,一般在40层(大约150米)左右,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建筑物的超长尺度特性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变化),这种变化促使建筑师必须提出有效设计对策,调整设计观念,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 超高层楼宇就像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内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越是向高处发展,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舒适等问题就愈多,对结构、建筑、机电、暖通、电梯等专业的要求就越高 结构系统难点1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内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形柱的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90年代以来,除上述结构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外,多筒体结构、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连体结构、巨型结构、悬挑结构、错层结构等也逐渐在工程中采用。 进入90年代后,由于我国钢材产量的增加,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逐渐采用。如金茂大厦、地王大厦都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此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高层建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断提高,从C30逐步向C60及更高的等级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的梁、板结构中广泛应用。钢材的强度等级也不断提高。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号RC)外,还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代号SRC),钢管混凝土结构(代号CFS)和全钢结构(代号S 或SS)。 建筑高度100m,柱网为8.4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采用框架-剪力墙或框-筒结构体系较为经济合理,这种结构体系的剪力墙或筒体是很好的抗侧力构件,常常承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方案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含施工、结构、 根据理论及经验分析,一般在40层(大约150米)左右,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建 筑物的超长尺度特性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变化),这种变化促使建筑师必须提出有效设计对策,调整设计观念,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 超高层楼宇就像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越是向高处发展,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舒适等问题就愈多,对结构、建筑、 机电、暖通、电梯等专业的要求就越高 结构系统难点1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形柱的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90年代以来,除上述结构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外,多筒体结构、带加强层的框架-筒 体结构、连体结构、巨型结构、悬挑结构、错层结构等也逐渐在工程中采用。 进入90年代后,由于我国钢材产量的增加,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逐渐采用。如金茂大厦、地王大厦都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此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高层建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断提高,从C30逐步向C60及更高的等级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的梁、板结构中广泛应用。钢材的强度等级也不断提高。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号RC)外,还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代号SRC),钢管混凝土结构(代号CFS)和全钢结构(代号S或SS)。建筑高度100m,柱网为8.4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采用框架-剪力墙或框-筒结构体系较为经济合理,这种结构体系的剪力墙或筒体是很好的抗侧力构件,常常承担了大部分的风载和地震荷载产生的水平侧力,总体刚度大,侧移小,且满足玻璃幕墙的外装饰要求。 超高层建筑的楼板和屋盖具有很大的平面刚度,是竖向钢柱与剪力墙或筒体的平面抗侧力构件,同时使钢柱与各竖向构件(剪力墙或筒体)起到变形协调作用。 一般钢结构建筑物的楼板和屋盖,都采用轧制的压型钢板加现浇钢筋混凝土(简称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厚度一般不小于150mm。目前在设计钢承混凝土楼板和 屋盖时没有考虑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与钢梁共同作用。主要是对于板底呈波形的

超高层钢结构工程安装施工的重点难点及对策

超高层钢结构工程安装施工的重点难点及对策

论高层超高层钢结构工程安装施工的重点、难点及对策 摘要:高层超高层钢结构工程的安装施工控制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技术。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国内外高塔学习、实践(迪拜塔/700米;广州新电视塔/610米等等)进行了总结,对塔吊选择、布置及装拆、吊装、测量控制、焊接技术、安全施工等为高层超高层钢结构工程安装施工控制中的重点、难点及对策等进行了全面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塔吊选择测量控制高塔 1.前言 当今世界高层与超高层钢结构安装工程方兴未艾,大有“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势。迪拜塔高700米;广州新电视塔高度为610米;台北101大楼高度509米;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高度492米;上海东方明珠塔高度468米;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大厦(双峰塔)高度452 米;广州双子塔高度430米;上海金茂大厦高度421米;广州中信广场高度391米;深圳地王大厦高度384米;台湾高雄85大楼高度378米;东北地区大连双子塔最高263米;安徽国际金融中心242米;厦门洪文世界山庄188.51米。国内外高层与超高层钢结构工程的出现是人类美好愿望、社会需求、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完美结合。我国现有高层建筑162000多栋,其中超过100米的超高层建筑就有1500余栋,多数为钢结构。如上海:超高层建筑达400多栋,建筑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中国香港,成为全球高楼建筑数量第一的城市。又如广州:18层以上建筑有7000多座。重庆高层建筑达10754座。超高层建筑能有效解决城市空间问题,对于“寸土寸金”的上海来说,超高层建筑的建造是适合城市发展需要的。高层与超高层钢结构一般都具备结构新颖独特、技术要求高、工期紧、吊装、焊接与连接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危险性大、安全防护困难等特点。但是,在发展超高层建筑的过程中,要在经济效益与城市环境、当前需求与可持续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 2.塔吊的选择 塔吊是高层超高层钢结构工程安装施工的核心设备,其选择与布置要根据钢结构体系的特点、外形尺寸、场地的布置、现场条件、安装施工队伍的技术力量及钢结构的重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并保证塔吊装拆的安全、方便、可靠。并且有专项装拆方案。 塔吊有内爬塔和附着式自升外爬塔两种,按照塔吊使用安全、经济、方便、可靠的原则,建议优先选用内爬塔。因内爬塔有如下优点: (1)有效施工能力大。内爬式塔式起重机安装在建筑物内部(电梯井

工地关键施工重点 难点认识及解决措施

关键施工重点、难点认识及解决措施 关键施工重点、难点的认识 1)本工程位于昆明市中轴线南端、西昌路33号地块,场地南侧为城市主干 道——滇池路,地处繁华闹市,该建筑物将成为云南地区的又一座形象标志建筑。 工程按期完工,将对业主的市场开拓和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2)工程面积万m2,造型新颖独特,工程地下三层、地上50层,建筑物高,施工工序多、专业分包多、场地狭小、工期紧,施工组织要求严密,其施工技术、建筑质量均需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3)工程地下基坑支护、土方开挖、基坑降水工程为业主先期直接发包。正 在施工的工作面移交时间不同。 4)结构变形控制要求高。工程由一幢超高层建筑和一个大底盘地下室组成,总建筑面积148708m2,建筑体量大、高度高,建筑物平面和垂直偏差控制极为重要,超高层核心筒测量控制基准点确定与筒心偏摆控制等,要求事先预测施工过程中将发生的变形,并采取必要的预调整措施以满足设计要求。 5)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柱采用1300×650×36(最大的)的H型钢组合成“十”字形型钢的混凝土柱,对型钢结构制作、防腐处理、现浇梁板与型钢柱连接节点处理。 6)底板厚度为,最厚的部位达,墙体最厚达,且混凝土一次浇筑量大,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组织与管理,混凝土的防裂、抗裂措施,对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至关重要。 7)劲型钢筋砼柱截面大、单件重,超高起吊、安装控制要求高。钢结构厚板焊接节点区变形和焊缝质量控制。 8)高性能砼施工,超高层砼输送。 9)屋面钢结构观光平台设计、施工难度大:屋面钢结构观光平台位于屋顶位置,受风荷载(海边,高空)大,结构的安全及耐久性要求高,因观光平台位于200米高空,施工安全难度大。 10)本工程施工场地狭窄,且位于城市主干道地段,交通组织难度大,场地

超高层综合体的机电工程施工管理

超高层综合体的机电工程施工管理 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城市的发展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现代化的特大型城市不断涌现,但城市的土地资源却相对有限,为此,在城市发展中对土地的使用效率也要求越来越高,从而高层建筑(甚至超高层建筑)就成为必然的选择。随着各国建筑设计及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一幢幢高层建筑构成了城市发展的一道道靓丽风景线,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超高层建筑风起云涌,比如说具有影响力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迪拜塔等等。而这些超高层建筑却大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高度比较高且建筑基本都座落在城市的中心地区,而正是这个特点,对施工来说却是一个非常大的困难及难点,我有幸参加了目前上海浦西第一高楼(大上海会德丰广场项目,高度为273米)的建设施工,以下对超高层建筑中机电工程施工管理中所涉及到的一些施工难点简要发表一下我的个人看法。 超高层建筑,是指高度超过100米以上的公共建筑和综合性建筑。超高层建筑的楼层多、层高高,但又并非是低、多层建筑的简单叠加,从使用功能等方面来看,超高层建筑基本是用于办公大楼、高档星级宾馆等用途,因此,超高层建筑机电工程普遍具有系统多且复杂的特点,简单来说,超高层建筑的机电工程一般粗略的分为以下几个大的系统:供热通风系统、采暖系统、防排烟系统、给排水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强电系统、智能弱电系统等等,而对于建设单位来说,目前在国内招投标的过程中,大多偏向于系统单独招标,从而造成了机电工程施工单位众多的现象,因此,在施工前期若不进行系统的周

密的施工准备,势必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造成“各自为政”的现象,且将会产生大量的拆改现象,施工中期若不进行细化的有效管理,则必然对施工进度、生产成本、质量控制、安全控制等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具体来说,超高层建筑施工管理难点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图纸的深化。由于目前国内设计院提供的施工图纸多为专业施工图,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均由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现场协调解决,而正因为施工单位的不一致性使得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了“扯皮、互不相让”的现象,因此,施工图的前期深化准备尤为重要。一般来说,可采用“一家牵头,各家复核”的方法,在施工之前就形成统一的综合管线图(此工作大多由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的专业分包进行)。但是在大多数工程中,即使有了综合管线图,也会产生很多的矛盾,因此综合管线图的准确性要有一定的保障,而综合管线图的的准确性是建立在各专业施工图的准确性之上的。超高层建筑由于高度比较高,因此砼结构施工周期比较长,而往往竣工日期却基本已经确定,所以在结构封顶以后实际留给机电施工单位的绝对施工周期并不长,如何利用砼结构的施工时间段就成为关键,因此,各专业在提交专业施工图进行综合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现场复核,各专业应根据不同楼层的不同特点和特殊性进行复核,如此,将会产生不同楼层的综合管线图,使施工过程中的矛盾降低到最低,有了高质量的专业施工图和综合管线图,可以说,不但对施工周期产生事半功倍的影响,而且对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谈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案

第42卷第35期?1〇〇 ?2016 年12 月 山西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42 No.35 Dec.2016 文章编号:1009-6825 (2016) 35-0100-02 谈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案 李磊 (北方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北京100000) 摘要:结合实践经验,从工程造价、火灾隐患、基坑开挖支护、垂直运输、文明施工等方面,阐述了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并探讨了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为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工程造价,火灾隐患,垂直运输 中图分类号:TU974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超高层建筑因其具有:节约用地,缓解城市土地紧张;适于居 住,空气与阳光资源优质,噪声污染小;提升国家与城市形象;促 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材料科学、电子通讯领域的创新与突破 等等一些优点,近些年来发展迅猛,尤其是在新兴经济体国家中,其中又以我国最甚。但随着市场的发展,超高层建筑的一些缺点 也暴露了出来,本文将研究这些问题中比较突出的:施工阶段中 暴露出的问题。 2超高层建筑的造价风险 2.1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超高层建筑由于工程量巨大且复杂,对工程造价工作提出了 很大的挑战,在建筑单位招投标阶段编写的工程造价与工程的实 际造价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差距,怎样在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 控制是一个比较有难度的工作。 当代社会中,由于工程项目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并且施工过 程中的参加主体非常多,需要协调的各种关系也十分的复杂,为 了能够让建筑工程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等环境,必须对项目工程 的造价风险分析,并且对工程项目造价的风险进行评估、管理以 及应对,对施工工程造价的风险进行评价,从而实现工程造价的 控制,评估工程项目造价风险会带来哪些消极影响,采取措施尽 可能的降低造价风险带来的损失,从而保证建筑项目的经济利益。 2.2解决方案及适用范围 1) 组织措施。 工程各参与单位必须要建立行之有效的造价风险管理组织,同时合理安排组织中的各职能部门中的相关工作管理人员,做到 充分激发各级工作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以保障项目风险管理 工作可以得到有效落实。在此基础上,也应当建立健全项目风险 管理控制制度,遵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响应和风险控制的 风险管理工作流程,保证风险因素可以早识别、早控制,减少经济 财产损失。建立管理组织的过程时,应该选用施工经验丰富的、技术强的工作管理人员。 2) 管理措施。 当建筑工程项目实施时,工作管理人员应当对项目所在地的 市场环境和宏观经济环境实施详细分析与预测,并选取恰当的合 同模式以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每个参与方都可以在能够承受的 风险范围里展开自己的工作。 3) 工程技术措施。 对施工单位来说就是要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强化技术管理措施,选择合理的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增强现场管理人员的质量 安全意识,尽量减少返工,项目施工单位应当重视自检、互检和交 接等工作,认真完成工程项目验收记录等工作,保障工程进度与 计划进度相同。 3超高层建筑施工火灾隐患 3.1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超高层建筑施工涉及范围广,时间跨度长,现场材料多,在模 板施工和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时极易产生隐患。在超高层建设中 可燃材料如木模板、精装修油漆等用量大、堆放不合理等是其中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遇到明火时极易发生事故,又由于超高层 建筑施工在施工期的大部分时间里,空气垂直流速会很大,消防 安全隐患大;发生事故以后若不能及时扑灭火源,则会对施工方、 开发方等造成极大损失,对在施工现场的众多工人、管理人员、监 理人员等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在北京朝阳CBD地区,在 2009 —2015期间就发生两起在建超高层施工现场火灾事故,其中 2009年元宵节期间,央视新址在进行装饰装修施工期间由于现场 管理人员违规燃放烟花爆竹,引燃了现场的装饰工程用易燃物, 导致巨大的财产损失,在全国造成恶劣影响。在2015年,北京在 建最高建筑— —国贸三期的施工现场发生火灾,由于发现及时, 过火面积只有2 m2左右。从这些案例中可以发现目前的超高层 建筑施工消防隐患严重且相关人员重视不够。 3_ 2解决方案及适用范围 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应当作为超高层建筑施工安 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工作,是超高层建筑施工的难点。具体可以采 取以下措施: 1) 把消防设施的设计、安装、维护工作作为消防安全管理的 主要工作,根据各个施工现场、施工主体的结构特点设置消防设 施,对施工每个区域都要保障消防用水可以抵达,对各个施工点 密集放置灭火器,保证小火当场扑灭等。 2)合理设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易燃物材料、工具等尽量 与明火施工点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同时保障发生事故后人员撤离 通道的通畅。 3) 在施工中,必要时必须设置交叉施工安全防火隔离区,便 于管理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火灾风险。 4)消防通道的顺畅,由于一些超高层施工受制于现实条件的 限制,只有一条通道,同时充当运料通道、人员通道、消防通道,在 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对消防通道的通畅重点保障。 4超高层建筑深基坑开挖支护与基础的施工 4.1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收稿日期:2016-09-26 作者简介:李磊(1989-),男,在读硕士

最新超高层项目重难点讲课教案

超高层项目管理重难点 一、超高层施工的整体特点 1.超高层建筑一般采用深基础。由于建筑高,体量大,支撑高层的地基必须 达到足够的稳定性,故多采用深基础,以桩筏基础最为常见,基础埋深通常为1/15~1/18高度,持力层嵌入微风化岩层。 2.超高层地下室深、层数多、面积大。一是降水难度比较大,要同时解决在 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抗浮问题;二是要满足建筑功能方面的要求,比如人防面积、停车位数量等。降水层数 3.超高层结构形式多为混合型。如型钢混凝土、钢管混凝土、钢-混凝土结 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施工简便、工期短、结构性能好且大大节约建筑材料,目前已成为超高层建筑群最为实用和主要的结构形式。 4.涵盖了建筑领域多项重点工艺技术,如大体积混凝土、水下混凝土浇筑、 深基坑支护工程、高强混凝土施工、建筑幕墙等难点。 5.设计、施工方面均突破了常规规范要求,因此在设计和施工中常常大量采 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对于“四新”的运用,又往往需要进行方案的审查和论证,甚至通过物理模拟试验确定施工工艺参数等。 6.超高层装饰工程富于变化,工程量大,技术含量高、工艺要求高。超高层 建筑装饰工程的安全性功能尤其重要,抗风压,风、水、气的密闭性要求高。 7.建筑功能复杂,子系统多,安装工程量大,精度要求高 二、超高层施工重难点分析 (一)施工技术方面 1.大基坑土方开挖和支护技术。超高层建筑必然有一个超大、超深的地下室 结构部分,这部分工程施工的最大难点在于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尤其是作为城市中心的超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的主要路段,场地狭窄,周围环境复杂,限制因素多,基坑施工方案至少应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①进出土路线、施工马道的选择;②挖运土方设备数量和性能的选择以及进退场安排;③最后土方的挖、运的具体措施;④基坑支护方案的优化、基坑边荷载

超高层建筑十大技术难点及应对

超高层建筑十大技术难点及应对 根据理论及经验分析,一般在40层(大约150m)左右,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建筑物的超长尺度特性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变化),这种变化促使建筑师必须提出有效设计对策,调整设计观念,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 超高层楼宇就像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内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越是向高处发展,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舒适等问题就愈多,对结构、建筑、机电、暖通、电梯等专业的要求就越高。 难点一:结构系统 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内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形柱的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对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及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

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上述结构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外,多筒体结构、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连体结构、巨型结构、悬挑结构、错层结构等也逐渐在工程中采用。与此同时,由于我国钢材产量的增加,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也逐渐采用,如金茂大厦、地王大厦都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此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也得到广泛应用。高层建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断提高,从C30逐步向C60及更高的等级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的梁、板结构中广泛应用,钢材的强度等级也不断提高。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号RC)外,还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代号SRC),钢管混凝土结构(代号CFS)和全钢结构(代号S或SS)。 建筑高度100m,柱网为8.4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采用框架-剪力墙或框-筒结构体系较为经济合理,这种结构体系的剪力墙或筒体是很好的抗侧力构件,常常承担了大部分的风载和地震荷载产生的水平侧力,总体刚度大,侧移小,且满足玻璃幕墙的外装饰要求。 超高层建筑的楼板和屋盖具有很大的平面刚度,是竖向钢柱与剪力墙或筒体的平面抗侧力构件,同时使钢柱与各竖向构件(剪力墙或筒体)起到变形协调作用。 一般钢结构建筑物的楼板和屋盖,都采用轧制的压型钢板加现浇钢筋混凝土(简称“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厚度一般不小于150mm。目前在设计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时没有考虑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与钢梁共同作用,主要是对于板底呈波形的计算原理不甚了解或认为计算繁琐,就按平板计算,这样既不安全又增加了钢梁的用钢量。如果采用钢梁与钢承混凝土楼板共同作用,简称“MST 组合梁”,只要计算正确,配筋合理,栓钉可靠,则可以节约楼层和屋盖钢梁的用钢量20%左右,而且不需对钢梁进行稳定验算。 难点二:垂直交通设计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设计需平衡采光、节能、易于维护、减少公摊、不同业态核心筒上下统一等多方要求,是建筑设计的难点之一。 高层建筑与其他建筑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有一个垂直交通和管道设备集中在一起的、在结构体系中又起着重要作用的“核”,而这个“核”也恰恰在形态构成上举足轻重,决定着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 随着高层建筑建设的发展、高度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逐渐演化出了中央核心筒式的“内核”空间构成模式。 内核式:中央核心筒布局 在建筑处理上,为了争取尽量宽敞的使用空间,希望将电梯、楼梯、设备用房及卫生间、茶炉间等服务用房向平面的中央集中,使功能空间占据最佳的采光

超高层钢结构工程安装施工的重点难点及对策

论高层超高层钢结构工程安装施工的重点、难点及对策 摘要:高层超高层钢结构工程的安装施工控制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技术。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国内外高塔学习、实践(迪拜塔/700米;广州新电视塔/610米等等)进行了总结,对塔吊选择、布置及装拆、吊装、测量控制、焊接技术、安全施工等为高层超高层钢结构工程安装施工控制中的重点、难点及对策等进行了全面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塔吊选择测量控制高塔 1.前言 当今世界高层与超高层钢结构安装工程方兴未艾,大有“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势。迪拜塔高700米;广州新电视塔高度为610米;台北101大楼高度509米;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高度492米;上海东方明珠塔高度468米;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大厦(双峰塔)高度452 米;广州双子塔高度430米;上海金茂大厦高度421米;广州中信广场高度391米;深圳地王大厦高度384米;台湾高雄85大楼高度378米;东北地区大连双子塔最高263米;安徽国际金融中心242米;厦门洪文世界山庄188.51米。国内外高层与超高层钢结构工程的出现是人类美好愿望、社会需求、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完美结合。我国现有高层建筑162000多栋,其中超过100米的超高层建筑就有1500余栋,多数为钢结构。如上海:超高层建筑达400多栋,建筑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中国香港,成为全球高楼建筑数量第一的城市。又如广州:18层以上建筑有7000多座。重庆高层建筑达10754座。超高层建筑能有效解决城市空间问题,对于“寸土寸金”的上海来说,超高层建筑的建造是适合城市发展需要的。高层与超高层钢结构一般都具备结构新颖独特、技术要求高、工期紧、吊装、焊接与连接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危险性大、安全防护困难等特点。但是,在发展超高层建筑的过程中,要在经济效益与城市环境、当前需求与可持续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 2.塔吊的选择 塔吊是高层超高层钢结构工程安装施工的核心设备,其选择与布置要根据钢结构体系的特点、外形尺寸、场地的布置、现场条件、安装施工队伍的技术力量及钢结构的重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并保证塔吊装拆的安全、方便、可靠。并且有专项装拆方案。 塔吊有内爬塔和附着式自升外爬塔两种,按照塔吊使用安全、经济、方便、可靠的原则,建议优先选用内爬塔。因内爬塔有如下优点: (1)有效施工能力大。内爬式塔式起重机安装在建筑物内部(电梯井道或楼梯间等特设开间),施工面为整圆,有效作业能力在80%以上。附

超高层施工难点

超高层施工难点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超高层施工难点 1.超高层基础采用深基础。由于建筑高,体量大,支撑高层的地基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所以多采用深基础,持力层嵌入微风化岩层。 2.超高层地下室深度大、层数多、面积大。一是要满足建筑功能方面的要求,比如人防面积、停车位数量等;二是要解决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抗浮问题。 3.超高层结构形式多为混合型。如型钢混凝土、钢管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或全钢结。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施工简便、工期短、结构性能好且大大节约建筑材料,目前已成为超高层建筑群最为实用和主要的结构形式。 4.超高层装饰工程装饰富于变化,工程量大,技术含量高、要求高。超高层建筑的装饰工程的安全性功能尤其重要,抗风压,风、水、气的密闭性要求高。 5.建筑功能复杂,子系统多,安装工程工程量大,要求精度高。 6.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大量采用。 针对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在施工中应当采取如下对策: 1.施工技术必须有新突破 超高层建筑绝不仅简单是建筑楼层数量上的叠加、施工的延长,而在施工技术方面必须注入新的元素,必须有新突破。 (1)深基础施工技术。根据地质条件,深基础一般采用大直径人工挖孔桩,冲(钻)孔灌注桩,预制混凝土管桩或预制钢管桩,为一种或两种同时采用。对于施工总承包来说,按照设计的桩类型进行施工,主要考虑的是技术能力、设备能力、安全和质量控制能力。工程总承包项目就需要考虑成本因素以及获得这些能力的难易程度。

(2)大基坑土方开挖和支护技术。按照我国现行的政策和建筑本身的需要,超高层建筑必然有一个超大、超深的地下室结构部分,这部分工程施工的最大难点在于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超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的主要路段,场地狭窄,周围环境复杂而且重要。土方开挖的方案至少应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a.进出土路线的选择 b.挖运土方设备数量和性能的选择以及进退场安排 c.最后土方的挖、运的具体措施 d.基坑支护技术的优化和周围环境建(构)筑物以及基坑边坡的变形监测 e.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乃至桩基础施工的配合。 2.施工组织要有新思维 超高层建筑的竖向跨度非常大,在施工组织中首要解决垂直运输效率的问题。利用有限的机械设备解决庞大的人员、材料的上下,做到有序并且有效。(1)合理配置大型机械设备。要核算现场人员流量,在施工高峰期有多少人需要乘电梯到达现场,全部输送完需要多少时间。结合工期计划,核算和分析需要使用人货电梯运输的原材料、周转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总用量以及周转率要求,核算工作时间。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塔吊,人、货电梯的规格型号和数量;选择混凝土输送泵的性能和数量。在实际中,超过150m的建筑应考虑布置一台高速施工电梯和一台普通施工电梯,分别服务不同的施工区域。应选用一次泵送到位的混凝土输送泵,油泵和电泵均要配备。塔吊的性能和布置不仅要满足钢筋、模板、钢管等材料运输,而且必须考虑钢结构件的吊装和安装需要。慎密规划,紧贴实际,科学统筹大型机械平面布置。分析现场条件和地理位置情况,按照最短运输路径和最大运输能力的原则,进行大型机械平面布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含施工、结构、机电、消防等 根据理论及经验分析,一般在40层(大约150米)左右,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建筑物的超长尺度特性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变化),这种变化促使建筑师必须提出有效设计对策,调整设计观念,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 超高层楼宇就像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内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越是向高处发展,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舒适等问题就愈多,对结构、建筑、机电、暖通、电梯等专业的要求就越高 结构系统难点1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内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形柱的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90年代以来,除上述结构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外,多筒体结构、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连体结构、巨型结构、悬挑结构、错层结构等也逐渐在工程中采用。 进入90年代后,由于我国钢材产量的增加,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逐渐采用。如金茂大厦、地王大厦都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此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高层建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断提高,从C30逐步向C60及更高的等级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的梁、板结构中广泛应用。钢材的强度等级也不断提高。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号RC)外,还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代号SRC),钢管混凝土结构(代号CFS)和全钢结构(代号S 或SS)。 建筑高度100m,柱网为8.4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采用框架-剪力墙或框-筒结构体系较为经济合理,这种结构体系的剪力墙或筒体是很好的抗侧力构件,常常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