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上册答案详解

大学物理上册答案详解

习题解答 习题一

1-1 |r ∆|与r ∆ 有无不同?

t d d r 和t d d r 有无不同? t d d v 和t

d d v 有无不同?其不同在哪里?试举例说明.

解:(1)r ∆是位移的模,∆r 是位矢的模的增量,即r ∆12r r -=,

12r r r

-=∆;

(2)

t d d r 是速度的模,即t d d r ==v t

s

d d . t

r

d d 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 ∵有r r ˆr =(式中r ˆ叫做单位矢),则

t

ˆr ˆt r t d d d d d d r

r r += 式中

t

r

d d 就是速度径向上的分量, ∴

t

r t d d d d 与r 不同如题1-1图所示. 题1-1图

(3)t d d v 表示加速度的模,即t v a d d =,t

v d d 是加速度a 在切向上的分量.

∵有ττ

(v =v 表轨道节线方向单位矢),所以

t

v t v t v d d d d d d ττ

+= 式中

dt dv

就是加速度的切向分量. (t

t r

d ˆd d ˆd τ 与的运算较复杂,超出教材规定,故不予讨论)

1-2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x (t ),y =y (t ),在计算质点的速度和加

速度时,有人先求出r =2

2

y x +,然后根据v =t

r

d d ,及a =22d d t r 而求

得结果;又有人先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的分量,再合成求得结果,即

v =2

2

d d d d ⎪⎭

⎝⎛+⎪⎭⎫ ⎝⎛t y t x 及a =

2

22222d d d d ⎪⎪⎭

⎫ ⎝⎛+⎪⎪⎭⎫ ⎝⎛t y t x 你认为两种方法哪一种正确?为什么?两者差别何在?

解:后一种方法正确.因为速度与加速度都是矢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j y i x r

+=,

j

t

y i t x

t r a j

t

y i t x t r v

22

2222d d d d d d d d d d d d +==+==∴ 故它们的模即为

2

22

222

2

22

2

22d d d d d d d d ⎪

⎪⎭

⎫ ⎝⎛+⎪⎪⎭⎫ ⎝⎛=+=⎪

⎝⎛+⎪⎭⎫ ⎝⎛=+=t y t x a a a t y t x v v v y x y

x

而前一种方法的错误可能有两点,其一是概念上的错误,即误把速度、加速度定义作

22d d d d t

r a t

r

v ==

其二,可能是将22d d d d t r t r 与误作速度与加速度的模。在1-1题中已说明

t r

d d 不是速度的模,而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同样,22d d t

r

也不是加速

度的模,它只是加速度在径向分量中的一部分⎥⎥⎦

⎢⎢⎣⎡⎪⎭⎫ ⎝⎛-=2

22d d d d t r t r a θ径。或

者概括性地说,前一种方法只考虑了位矢r

在径向(即量值)方面随时间的变化率,而没有考虑位矢r 及速度v 的方向随间的变化率对速

度、加速度的贡献。

1-3 一质点在xOy 平面上运动,运动方程为

x =3t +5, y =

2

1t 2

+3t -4. 式中t 以 s 计,x ,y 以m 计.(1)以时间t 为变量,写出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2)求出t =1 s 时刻和t =2s 时刻的位置矢量,计算这1秒内质点的位移;(3)计算t =0 s 时刻到t =4s 时刻内的平均速度;(4)求出质点速度矢量表示式,计算t =4 s 时质点的速度;(5)计算t =0s 到t =4s 内质点的平均加速度;(6)求出质点加速度矢量的表示式,计算t =4s 时质点的加速度(请把位置矢量、位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都表示成直角坐标系中的矢量式).

解:(1) j t t i t r )432

1()53(2-+++=m

(2)将1=t ,2=t 代入上式即有

j i r

5.081-= m j j r

4112+=m j j r r r

5.4312+=-=∆m

(3)∵ j i r j j r

1617,4540+=-=

∴ 104s m 534

201204-⋅+=+=--=∆∆=j i j

i r r t r v (4) 1s m )3(3d d -⋅++==j t i t

r

v

则 j i v

734+= 1s m -⋅

(5)∵ j i v j i v

73,3340+=+=

204s m 14

4

4-⋅==-=∆∆=j

v v t v a

(6) 2s m 1d d -⋅==j t

v

a

这说明该点只有y 方向的加速度,且为恒量。

1-4 在离水面高h 米的岸上,有人用绳子拉船靠岸,船在离岸S 处,如题1-4图所示.当人以0v (m ·1-s )的速率收绳时,试求船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图1-4

解: 设人到船之间绳的长度为l ,此时绳与水面成θ角,由图可知 222s h l +=

将上式对时间t 求导,得

t

s

s t l l

d d 2d d 2=

题1-4图

根据速度的定义,并注意到l ,s 是随t 减少的,

∴ t

s v v t l v d d ,d d 0-==-=船绳 即 θcos d d d d 00v v s l t l s l t s v ==-=-=船 或 s

v s h s lv v 02/1220)(+==船

将船v 再对t 求导,即得船的加速度

3

2

0222

020

2

002)(d d d d d d s

v h s v s l s v s

lv s v v s t s l t l s

t v a =+-=+-=-==船

1-5 质点沿x 轴运动,其加速度和位置的关系为 a =2+62x ,a 的单位为2s m -⋅,x 的单位为 m. 质点在x =0处,速度为101s m -⋅,试求质点在任何坐标处的速度值.

解: ∵ x

v

v t x x v t v a d d d d d d d d ===

分离变量: x x adx d )62(d 2+==υυ 两边积分得

c x x v ++=32

222

1 由题知,0=x 时,100=v ,∴50=c

∴ 13s m 252-⋅++=x x v

1-6 已知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 a =4+3t 2s m -⋅,开始运动时,x =5 m ,

v =0,求该质点在t =10s 时的速度和位置.

解:∵ t t

v

a 34d d +==

分离变量,得 t t v d )34(d +=

积分,得 122

34c t t v ++= 由题知,0=t ,00=v ,∴01=c

故 22

34t t v +=

又因为 22

3

4d d t t t x v +==

分离变量, t t t x d )2

3

4(d 2+=

积分得 2322

1

2c t t x ++=

由题知 0=t ,50=x ,∴52=c

故 52

1232++=t t x 所以s 10=t 时

m

7055102

1

102s m 190102

3

10432101210=+⨯+⨯=⋅=⨯+

⨯=-x v

1-7 一质点沿半径为1 m 的圆周运动,运动方程为 θ=2+33t ,θ式中以弧度计,t 以秒计,求:(1) t =2 s 时,质点的切向和法向加速度;(2)当加速度的方向和半径成45°角时,其角位移是多少?

解: t t

t t 18d d ,9d d 2====

ωβθω (1)s 2=t 时, 2s m 362181-⋅=⨯⨯==βτR a

2

222s m 1296)29(1-⋅=⨯⨯==ωR a n

(2)当加速度方向与半径成ο45角时,有

145tan ==

︒n

a a τ

即 βωR R =2 亦即 t t 18)9(22=

则解得 9

23=t 于是角位移为

rad 67.292

32323=⨯

+=+=t θ 1-8 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按s =202

1

bt t v -的规律运动,式中s 为质点

离圆周上某点的弧长,0v ,b 都是常量,求:(1)t 时刻质点的加速度;(2) t 为何值时,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b . 解:(1) bt v t

s

v -==

0d d R

bt v R v

a b t

v

a n 20

2

)(d d -==-==

τ 则 2

4

02

22

)(R bt v b a a a n

-+=+=τ

加速度与半径的夹角为

2

0)(arctan

bt v Rb a a n --==τϕ (2)由题意应有

2

4

02

)(R

bt v b b a -+== 即 0)(,)(4

02

402

2

=-⇒-+=bt v R

bt v b b ∴当b

v t 0

=

时,b a = 1-9 半径为R 的轮子,以匀速0v 沿水平线向前滚动:(1)证明轮缘上任意点B 的运动方程为x =R )sin (t t ωω-,y =R )cos 1(t ω-,式中0v =ω/R 是轮子滚动的角速度,当B 与水平线接触的瞬间开始计时.此时B 所

)

sin (sin 2

cos

2

sin

200t R t R R t v R t v x ωωθθ

θ

-=-=-=在的位置为原点,轮子前进方向为x 轴正方向;(2)求B 点速度和加速度的分量表示式.

解:依题意作出下图,由图可知

题1-9图

(1)

)

cos 1()cos 1(2

sin

2sin

2t R R R y ωθθ

θ

-=-== (2)

⎪⎪⎩

⎪⎪⎨

⎧==-==)sin d d )cos 1(d d t R t y v t R t x v y x ωωω ⎪⎪⎩

⎪⎪⎨

⎧====t v t R a t

v t R a y

y x x d d cos d d sin 22ωωωω 1-10 以初速度0v =201s m -⋅抛出一小球,抛出方向与水平面成幔 60°的夹角,

求:(1)球轨道最高点的曲率半径1R ;(2)落地处的曲率半径2R .

(提示:利用曲率半径与法向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解:设小球所作抛物线轨道如题1-10图所示.

题1-10图 (1)在最高点,

o 0160cos v v v x == 2

1s m 10-⋅==g a n

又∵ 1

2

11

ρv a n =

∴ m

1010)60cos 20(2

2111=︒⨯=

=n a v ρ

(2)在落地点,

2002==v v 1s m -⋅,

而 o 60cos 2

⨯=g a n

∴ m 8060cos 10)20(2

2222=︒

⨯==n a v ρ

1-11 飞轮半径为0.4 m ,自静止启动,其角加速度为β= 0.2 rad ·2s -,求t =2s 时边缘上各点的速度、法向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合加速度.

解:当s 2=t 时,4.022.0=⨯==t βω 1s rad -⋅

则16.04.04.0=⨯==ωR v 1s m -⋅

064.0)4.0(4.022=⨯==ωR a n 2s m -⋅

08.02.04.0=⨯==βτR a 2s m -⋅

22222

s

m 102.0)08.0()064.0(-⋅=+=+=τa a a n

1-12 如题1-12图,物体A 以相对B 的速度v =gy 2沿斜面滑动,y 为纵坐标,开始时A 在斜面顶端高为h 处,B 物体以u

匀速向右运动,求A 物滑到地面时的速度.

解:当滑至斜面底时,h y =,则gh v A 2=',A 物运动过程中又受到B 的牵连运动影响,因此,A 对地的速度为

j

gh i gh u v u v A

A )sin 2()cos 2('

αα++=+=地

题1-12图

1-13 一船以速率1v =30km ·h -1沿直线向东行驶,另一小艇在其前方以速率2v =40km ·h -1

沿直线向北行驶,问在船上看小艇的速度为何?在艇上看船的速度又为何?

解:(1)大船看小艇,则有1221v v v

-=,依题意作速度矢量图如题1-13图(a)

题1-13图

由图可知 12

22121h km 50-⋅=+=v v v

方向北偏西 ︒===87.364

3

arctan arctan

21v v θ (2)小船看大船,则有2112v v v

-=,依题意作出速度矢量图如题1-13图(b),同上法,得

5012=v 1h km -⋅

方向南偏东o 87.36

1-14 当一轮船在雨中航行时,它的雨篷遮着篷的垂直投影后2 m 的甲板上,篷高4 m 但当轮船停航时,甲板上干湿两部分的分界线却在篷前3 m ,如雨滴的速度大小为8 m ·s -1,求轮船的速率. 解: 依题意作出矢量图如题1-14所示.

题1-14图

∵ 船雨雨船v v v

-= ∴ 船雨船雨v v v

+=

由图中比例关系可知

1s m 8-⋅==雨船v v

习题二

2-1因绳不可伸长,故滑轮两边绳子的加速度均为a 1,其对于m 2则为

牵连加速度,又知m 2对绳子的相对加速度为a ′,故m 2对地加速度,由图(b)可知,为

a 2=a 1-a ′

又因绳的质量不计,所以圆柱体受到的摩擦力f 在数值上等于绳的张力T ,由牛顿定律,有

m 1g-T=m 1a 1

T-m 2g=m 2a 2

联立①、②、③式,得

21

2

12

1121

22

12211)

2()()(m m a g m m T f m m a m g m m a m m a m g m m a +'-==+'

--=+'

+-=

讨论 (1)若a ′=0,则a 1=a 2表示柱体与绳之间无相对滑动. (2)若a ′=2g ,则T=f=0,表示柱体与绳之间无任何作用力,此时m 1,m 2均作自由落体运动.

题2-1图

2-2以梯子为对象,其受力图如图(b)所示,则在竖直方向上,

N B -mg=0 ①

又因梯无转动,以B 点为转动点,设梯子长为l ,则

N A lsin θ-mg

2

l cos θ=0 ②

在水平方向因其有加速度a ,故有

f+N A =ma ③

题2-2图

式中f 为梯子受到的摩擦力,其方向有两种可能,

即 f=±μ0mg ④ 联立①、②、③、④式得

)

(2tan ,)(2tan 00g a g

g a g M m μθμθ-=+=

2-3 28

3166-⋅===

s m m f a x x

216

7-⋅-==

s m m f a y y

(1)

⎰⎰--⋅-=⨯-=+=⋅-=⨯+-=+=201

01

2008

7

21674

5

2832s m dt a v v s m dt a v v y y y x x x

于是质点在2s 时的速度

18

7

45-⋅--=s m j

i v

(2)

m

j i j i j t a i t a t v r y x 874134)16

7

(21)4832122(21

)21(220--=⨯-+⨯⨯+⨯-=++

=

2-4 (1)∵dt

dv

m kv a =

-=

分离变量,得

m kdt v dv -=

即⎰⎰-=v v t m kdt v dv 00 m kt e v v -=ln ln 0

∴ t

m k e

v v -=0

(2)⎰⎰---===t

t

t

m k m k e k

mv dt e

v vdt x 000)1(

(3)质点停止运动时速度为零,即t →∞, 故有⎰∞

-=='00

0k

mv dt e v x t

m k

(4)当t=

k

m

时,其速度为 e

v e v e

v v k

m

m k 0

100=

==-⋅- 即速度减至v 0的e

1

.

2-5分别以m 1,m 2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图如图(b)所示.

(1)设m 2相对滑轮(即升降机)的加速度为a ′,则m 2对地加速度a 2=a ′-a ;因绳不可伸长,故m 1对滑轮的加速度亦为a ′,又m 1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牵连运动的影响,所以m 1在水平方向对地加速度亦为a ′,由牛顿定律,有

m 2g-T=m 2(a ′-a)

T=m 1a ′

题2-5图

联立,解得a ′=g 方向向下 (2) m 2对地加速度为 a 2=a ′-a=2

g

方向向上

m 1在水面方向有相对加速度,竖直方向有牵连加速度,即a 绝=a 相′+a

∴g g g a a a 2

5

422

2

2

1=+=+'=

θ=arctan

a a '=arctan 2

1

=26.6°,左偏上. 2-6依题意作出示意图如题2-6图

题2-6图

在忽略空气阻力情况下,抛体落地瞬时的末速度大小与初速度大小相同,与轨道相切斜向下

,而抛物线具有对y 轴对称性,故末速度与x 轴夹角亦为30°,则动量的增量为 Δp=mv-mv 0

由矢量图知,动量增量大小为|mv 0|,方向竖直向下.

2-7由题知,小球落地时间为0.5s .因小球为平抛运动,故小球落地的瞬时向下的速度大小为v 1=gt=0.5g ,小球上跳速度的大小亦为v 2=0.5g .设向上为y 轴正向,则动量的增量 Δp=mv 2-mv 1 方向竖直向上, 大小 |Δp |=mv 2-(-mv 1)=mg

碰撞过程中动量不守恒.这是因为在碰撞过程中,小球受到地面给予的冲力作用.另外,碰撞前初动量方向斜向下,碰后末动量方向斜向上,这也说明动量不守恒. 2-8 (1)若物体原来静止,则

Δp 1=⎰⎰=+=t

idt t Fdt 04

056)210( i kg ·m ·s -1,沿x 轴正向,

1

1111

1566.5--⋅⋅=∆=⋅=∆=

∆s m kg i

p I s m i m p v

若物体原来具有-6 m ·s -1初速,则

⎰⎰+-=+-=-=t t

Fdt mv dt m F

v m p mv p 0

00000)(,于是 ⎰∆==-=∆t

p Fdt p p p 0

102,

同理,Δv 2=Δv 1,I 2=I 1

这说明,只要力函数不变,作用时间相同,则不管物体有无初动量,也不管初动量有多大,那么物体获得的动量的增量(亦即冲量)就一定

相同,这就是动量定理.

(2)同上理,两种情况中的作用时间相同,即

⎰+=+=t

t t dt t I 0210)210(

亦即t 2+10t-200=0

解得t=10 s ,(t ′=-20 s 舍去) 2-9 质点的动量为

p=mv=m ω(-asin ωti+bcos ωtj) 将t=0和t=

ω

π

2分别代入上式,得 p 1=m ωbj,p 2=-m ωai,

则动量的增量亦即质点所受外力的冲量为 I=Δp=p 2-p 1=-m ω(ai+bj)

2-10 (1)由题意,子弹到枪口时,有 F=(a-bt)=0,得t=b

a (2)子弹所受的冲量

⎰-=-=t bt at dt bt a I 022

1

)( 将t=b

a

代入,得

b

a I 22= (3)由动量定理可求得子弹的质量

2

02bv a v I m =

= 2-11设一块为m 1,则另一块为m 2, m 1=km 2及m 1+m 2=m

于是得

1

,121+=

+=

k m

m k km m ①

又设m 1的速度为v 1,m 2的速度为v 2,则有

22

222112

12121mv v m v m T -+=

mv=m 1v 1+m 2v 2

联立①、③解得

v 2=(k+1)v-kv 1

将④代入②,并整理得

21)(2v v km

T

-= 于是有km

T v v 21±

= 将其代入④式,有

m

kT

v v 22±

= 又,题述爆炸后,两弹片仍沿原方向飞行,故只能取

km

T

v v m kT v v 2,221-=+

= 证毕.

2-12 (1)由题知,F 合为恒力, ∴ A 合=F ·r=(7i-6j)·(-3i+4j+16k)

=-21-24=-45 J

(2)w t A N 756

.045==∆=

(3)由动能定理,ΔE k =A=-45 J

2-13 以木板上界面为坐标原点,向内为y 坐标正向,如题2-13图,则铁钉所受阻力为

题2-13图 f=-ky

第一锤外力的功为A 1

⎰⎰⎰=

=-='=s

s

k

kydy fdy dy f A 1

012

① 式中f ′是铁锤作用于钉上的力,f 是木板作用于钉上的力,在dt →0时,f ′=-f .

设第二锤外力的功为A 2,则同理,有

⎰-=

=2

12222

21y k

ky kydy A ② 由题意,有

2

)21(212k

mv A A =

∆==

即2

2212

2

k k ky =- 所以,22=y

于是钉子第二次能进入的深度为 Δy=y 2-y 1=2-1=0.414 cm

2-14

1)()(+-==

n r

nk

dr r dE r F 方向与位矢r 的方向相反,即指向力心.

2-15 弹簧A 、B 及重物C 受力如题2-15图所示平衡时,有

题2-15图 F A =F B =Mg 又 F A =k 1Δx 1 F B =k 2Δx 2

所以静止时两弹簧伸长量之比为

1

2

21k k x x =∆∆ 弹性势能之比为

122222

1112

121

2

k k

x k x k E E p p =∆∆= 2-16 (1)设在距月球中心为r 处F 月引=F 地引,由万有引力定律,有 G 2

r

mM 月=G ()

2

r R mM -地

经整理,得

大学物理上册答案详解

大学物理上册答案详解 习题解答 习题一 1-1 |r ∆|与r ∆ 有无不同? t d d r 和t d d r 有无不同? t d d v 和t d d v 有无不同?其不同在哪里?试举例说明. 解:(1)r ∆是位移的模,∆r 是位矢的模的增量,即r ∆12r r -=, 12r r r -=∆; (2) t d d r 是速度的模,即t d d r ==v t s d d . t r d d 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 ∵有r r ˆr =(式中r ˆ叫做单位矢),则 t ˆr ˆt r t d d d d d d r r r += 式中 t r d d 就是速度径向上的分量, ∴ t r t d d d d 与r 不同如题1-1图所示. 题1-1图 (3)t d d v 表示加速度的模,即t v a d d =,t v d d 是加速度a 在切向上的分量. ∵有ττ (v =v 表轨道节线方向单位矢),所以 t v t v t v d d d d d d ττ += 式中 dt dv 就是加速度的切向分量. (t t r d ˆd d ˆd τ 与的运算较复杂,超出教材规定,故不予讨论)

1-2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x (t ),y =y (t ),在计算质点的速度和加 速度时,有人先求出r =2 2 y x +,然后根据v =t r d d ,及a =22d d t r 而求 得结果;又有人先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的分量,再合成求得结果,即 v =2 2 d d d d ⎪⎭ ⎫ ⎝⎛+⎪⎭⎫ ⎝⎛t y t x 及a = 2 22222d d d d ⎪⎪⎭ ⎫ ⎝⎛+⎪⎪⎭⎫ ⎝⎛t y t x 你认为两种方法哪一种正确?为什么?两者差别何在? 解:后一种方法正确.因为速度与加速度都是矢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j y i x r +=, j t y i t x t r a j t y i t x t r v 22 2222d d d d d d d d d d d d +==+==∴ 故它们的模即为 2 22 222 2 22 2 22d d d d d d d d ⎪ ⎪⎭ ⎫ ⎝⎛+⎪⎪⎭⎫ ⎝⎛=+=⎪ ⎭ ⎫ ⎝⎛+⎪⎭⎫ ⎝⎛=+=t y t x a a a t y t x v v v y x y x 而前一种方法的错误可能有两点,其一是概念上的错误,即误把速度、加速度定义作 22d d d d t r a t r v == 其二,可能是将22d d d d t r t r 与误作速度与加速度的模。在1-1题中已说明 t r d d 不是速度的模,而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同样,22d d t r 也不是加速

大学物理学上册习题解答

大学物理学习题答案 习题一答案 习题一 1.1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 位移和路程有何区别?在什么情况下二者的量值相等?在什么情况下二者的量值不相 等? (2) 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有何区别?在什么情况下二者的量值相等? (3)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关系和区别是什么?瞬时速率和平均速率的关系和区别又是什 么? (4) 质点的位矢方向不变,它是否一定做直线运动?质点做直线运动,其位矢的方向是否一 定保持不变? (5) r ∆ 和r ∆ 有区别吗?v ∆ 和v ∆ 有区别吗?0dv dt = 和0d v dt = 各代表什么运动? (6)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x t =,()y y t =,在计算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时,有人先求 出r = dr v dt = 及 22d r a dt = 而求得结果;又有人先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的分量,再合成求得结果,即 v = 及 a =你认为两种方法哪一种正确?两者区别何在? (7) 如果一质点的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线性的,那么,该质点的速度和位矢与时间的关系是否也是线性的? (8)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一定在运动轨道的切线方向,法向分速度恒为零,因此 其法向加速度也一定为零.”这种说法正确吗? (9) 任意平面曲线运动的加速度的方向总指向曲线凹进那一侧,为什么? (10) 质点沿圆周运动,且速率随时间均匀增大,n a 、t a 、a 三者的大小是否随时间改变? (11) 一个人在以恒定速度运动的火车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石子,此石子能否落回他的手中?如果石子抛出后,火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结果又如何? 1.2 一质点沿x 轴运动,坐标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为224t t x -=,式中t x ,分别以m 、s 为单位,试计算:(1)在最初s 2内的位移、平均速度和s 2末的瞬时速度;(2)s 1末到s 3末的平均

大学物理学上册习题解答完整版

大学物理学上册习题解 答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大学物理学习题答案 习题一答案 习题一 1.1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位移和路程有何区别在什么情况下二者的量值相等在什么情况下二者的量值不相等 (2) 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有何区别在什么情况下二者的量值相等 (3)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关系和区别是什么瞬时速率和平均速率的关系和区别又是什么 (4)质点的位矢方向不变,它是否一定做直线运动质点做直线运动,其位矢的方向是否一 定保持不变 (5) (6)r ?和r ?有区别吗?v ?和v ?有区别吗? 0dv dt =和0d v dt =各代表什么运动? (7)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x t =,()y y t =,在计算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时,有人先求 出r = dr v dt = 及 22d r a dt =

而求得结果;又有人先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的分量,再合成求得结果,即 v = 及 a = 你认为两种方法哪一种正确两者区别何在 (7) 如果一质点的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线性的,那么,该质点的速度和位矢与时间的关 系是否也是线性的? (8)“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一定在运动轨道的切线方向,法向分速度恒为零,因 此其法向加速度也一定为零.”这种说法正确吗? (9) (9) 任意平面曲线运动的加速度的方向总指向曲线凹进那一侧,为什么? (10) 质点沿圆周运动,且速率随时间均匀增大,n a 、t a 、a 三者的大小是否随时间改变? (11) 一个人在以恒定速度运动的火车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石子,此石子能否落回他的手中如果石子抛出后,火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结果又如何

大学物理(上册)参考答案

第一章作业题 P21 1.1; 1.2; 1.4; 1.9 质点沿x 轴运动,其加速度和位置的关系为 a =2+62 x ,a 的单位为2 s m -⋅,x 的单 位为 m. 质点在x =0处,速度为101 s m -⋅,试求质点在任何坐标处的速度值. 解: ∵ x v v t x x v t v a d d d d d d d d === 分离变量: x x adx d )62(d 2 +==υυ 两边积分得 c x x v ++=32 2221 由题知,0=x 时,100 =v ,∴50=c ∴ 1 3s m 252-⋅++=x x v 1.10已知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 a =4+3t 2 s m -⋅,开始运动时,x =5 m ,v =0, 求该质点在t =10s 时的速度和位置. 解:∵ t t v a 34d d +== 分离变量,得 t t v d )34(d += 积分,得 1 223 4c t t v ++= 由题知,0=t ,00 =v ,∴01=c 故 2 23 4t t v += 又因为 2 234d d t t t x v +== 分离变量, t t t x d )23 4(d 2+= 积分得 2 3221 2c t t x ++= 由题知 0=t ,50 =x ,∴52=c 故 5 21 232++=t t x 所以s 10=t 时 m 70551021 102s m 1901023 10432101210=+⨯+⨯=⋅=⨯+ ⨯=-x v 1.11 一质点沿半径为1 m 的圆周运动,运动方程为 θ=2+33 t ,θ式中以弧度计,t 以秒

大学物理上册作业详细答案

练习2 时间、空间与运动学 2.5已知质点沿x轴的运动方程x = f ( t), 怎样求其位移和路程?现有一质点按x= 3 t 2 - t 3 m 的规律运动。试求: (1) 画出x—t图; (2) 最初4s 内的位移; (3) 最初4s 内的路程。 [分析与解答]在直线运动中,当确定了坐标x的正方向后,位移可由始、末两点的坐标之差来计算,即,其数值只与始末位置有关,并且可以是正值(位移与x轴正方向相同),也可以是负值(位移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反);而路程是质点所走过路径的长度,它不仅与始末位置有关,而且与实际路径有关,并且总是正值。一般来说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无反向点)两者数值相同,但在有反向的直线运动中,两者数值就不相同了。 (1) 各时刻的数值如表所示。 则x—t曲线如题2.5图所示。 (2)最初4s是指从t=0到t=4s的时间间隔,其位移为 式中负号表示位移的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反。若写成矢量式为 (3)求路程时,应首先看有无速度反向点,若有,应求出速度反向的时刻和位置。 由 令v=0,得t=2s,此时刻 v=0,a=-12,即为反向点。此时的位置。 则最初4s内的路程 由以上计算表明:位移与路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9通过阅读、研究本章例题, 小结一下求解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方法。今有一质点沿y 轴的运动方程为y = 10 - 5 t2 m, 试求: ( 1) 1s~1.1s,1s~1.01s,1s~1.000 01s 各时间间隔的平均速度; ( 2) 当t = 1s 时的速度; ( 3) 通过上述计算, 如何领会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关系与区别? ( 4) 求t = 1s 时的加速度, 并分析该质点的运动情况; ( 5) 本题能不能用来计算平均速度? 为什么?

大学物理上册-课后习题答案全解

大学物理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1.1 一质点沿直线运动,运动方程为x (t ) = 6t 2 - 2t 3 .试求: (1)第2s 内的位移和平均速度; (2)1s 末及2s 末的瞬时速度,第2s 内的路程; (3)1s 末的瞬时加速度和第2s 内的平均加速度. [解答](1)质点在第1s 末的位置为:x (1) = 6×12 - 2×13 = 4(m). 在第2s 末的位置为:x (2) = 6×22 - 2×23 = 8(m). 在第2s 内的位移大小为:Δx = x (2) – x (1) = 4(m), 经过的时间为Δt = 1s ,所以平均速度大小为:=Δx /Δt = 4(m·s -1 ). (2)质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 (t ) = d x /d t = 12t - 6t 2 , 因此v (1) = 12×1 - 6×12 = 6(m·s -1 ), v (2) = 12×2 - 6×22 = 0 质点在第2s 内的路程等于其位移的大小,即Δs = Δx = 4m . (3)质点的瞬时加速度大小为:a (t ) = d v /d t = 12 - 12t , 因此1s 末的瞬时加速度为:a (1) = 12 - 12×1 = 0, 第2s 内的平均加速度为:= [v (2) - v (1)]/Δt = [0 – 6]/1 = -6(m·s -2 ). [注意] 第几秒内的平均速度和平均加速度的时间间隔都是1秒. 1.2 一质点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 = 10s 内走过路程s = 30m ,而其速度增为n = 5倍.试证加速度为,并由上述资料求出量值. [证明]依题意得v t = nv o ,根据速度公式v t = v o + at ,得 a = (n – 1)v o /t , (1) 根据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v t 2 = v o 2 + 2as ,得 a = (n 2 – 1)v o 2/2s ,(2) (1)平方之后除以(2)式证得:. 计算得加速度为:= (m·s -2 ). 1.3 一人乘摩托车跳越一个大矿坑,他以与水平成°的夹角的初速度65m·s -1 从西边 起跳,准确地落在坑的东边.已知东边比西边低70m ,忽略空气阻力,且取g = 10m·s -2 .问: (1)矿坑有多宽?他飞越的时间多长? (2)他在东边落地时的速度?速度与水平面的夹角? [解答]方法一:分步法. (1)夹角用θ表示,人和车(人)在竖直方向首先做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的大小为 v y 0 = v 0sin θ = (m·s -1). 取向上的方向为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 t - v 0 = at , 这里的v 0就是v y 0,a = -g ;当人达到最高点时,v t = 0,所以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为 t 1 = v y 0/g = (s). 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式:v t 2 - v 02 = 2a s , 可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1 = v y 02 /2g = (m). 人从最高点开始再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高度为;h 2 = h 1 + h = (m).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公式s = gt 2 /2,得下落的时间为:= (s). 因此人飞越的时间为:t = t 1 + t 2 = (s). 人飞越的水平速度为;v x 0 = v 0cos θ = (m·s -1 ), 所以矿坑的宽度为:x = v x 0t = (m). (2)根据自由落体速度公式可得人落地的竖直速度大小为:v y = gt = (m·s -1 ), 落地速度为:v = (v x 2 + v y 2)1/2 = (m·s -1 ),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φ = arctan(v y /v x ) = o,方向斜向下. 方法二:一步法. 图

大学物理第六版上册北京邮电大学出版课后答案详解

大学物理第六版上册北京邮电大学出版课后答案详解 1、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受到惯性力作用[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汽车具有惯性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1.小车从靠近定滑轮处释放.[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3、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其大小等于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判断题] 对 错(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托里拆利实验最早测出了大气压强 4、11.小敏学习密度后,了解到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从而她估测一个中学生的体积约为()[单选题] * A.50 m3 B.50 dm3(正确答案)

C.50 cm3 D.500 cm3 5、9.在某原子结构模型示意图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能得出的结()[单选题] * A.a和c数量不相等 B.b决定原子种类 C.质量集中在c上 D.a和c之间存在吸引的力(正确答案) 6、4.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7、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单选题] A.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正确答案) B.把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提水桶的力没有做功 C.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 D.挂钩上的书包静止时,书包受到的拉力做了功 8、1.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碎纸屑。下列与此现象所反映的原理相同的是()[单

选题] * A.行驶的汽车窗帘被吸出去 B.挤压后的吸盘吸在光滑的墙上 C.用干燥的双手搓开的塑料袋会吸在手上(正确答案)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挤压后吸在一起 9、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单选题] A.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正确答案) B.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C.用电吹风给湿头发吹风 D.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10、停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平衡力[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相互作用力 11、52.“凿壁偷光”原指凿穿墙壁,让邻舍的烛光透过来,后用来形容家贫而勤奋读书。下列诗词中与“凿壁偷光”描述的现象相同的是()[单选题] * A.床前明月光(正确答案) B.潭清疑水浅

(完整版)大学物理上册习题大体答案

第一章 1.有一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t 时刻的坐标为)(25.43 2 SI t t x -=.试求:(1)第2秒内的平均速度;(2)第2秒末的瞬时速度;(3)第2秒内的路程. 解:(1))/(5.0/s m t x v -=??=; (2)2 69/t t dt dx v -==, s m v /6)2(-=; (3)m x x x x s 25.2|)5.1()2(||)1()5.1(|=-+-= 2.一质点沿X 轴运动,其加速度为)(4SI t a =,已知0=t 时,质点位于m X 100=处,初速度00=v ,试求其位置和时间的关系式. 2.解:t dt dv a 4/==,tdt dv 4= ??=t v tdt dv 0 04,22t v = 22/t dt dx v == ? ?=x t dt t dx 10 22 )(103/23SI t x +=. 3.由楼窗口以水平初速度0v ρ射出一发子弹,取枪口为坐标原点,沿0v ρ 方向为X轴,竖直向下为Y轴,并取发射时s t 0=,试求: (1) 子弹在任意时刻t 的位置坐标及轨迹方程; (2)子弹在t 时刻的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3. 解:(1)t v x 0=, 2 2 1gt y = 轨迹方程是:2 022/v g x y =. (2)0v v x =,gt v y =.速度大小为: 222 022t g v v v v y x +=+=. 与X轴的夹角)/(01 v gt tg -=θ 222 02//t g v t g dt dv a t +==,与v ρ同向. 222002 12 2 /)(t g v g v a g a t n +=-=, 方向与t a 垂直. 4.一物体悬挂在弹簧上作竖直振动,其加速度为ky a -=,式中k 为常量,y 是以平衡位置为原点所测得的坐标,假定振动的物体在坐标0y 处的速度为0v ,试求速度v 与坐标y 的函数关系式. 4.解:dy dv v dt dy dy dv dt dv a =?==, 又ky a -= dy vdv ky /=-∴

大学物理学(第三版上) 课后习题6答案详解

习题6 6.1选择题 (1)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媒质质元从平衡位置运动到最大位移处的过程中: (A)它的动能转化为势能. (B)它的势能转化为动能. (C)它从相邻的一段质元获得能量其能量逐渐增大. (D)它把自己的能量传给相邻的一段质元,其能量逐渐减小. [答案:D ] (2) 某时刻驻波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a,b 两点位相差是 (A)π (B)π/2 (C)5π/4 (D)0 [答案:A] (3) 设声波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为u,声源的频率为v s .若声源S不动,而接收器R相对于媒质以速度V B 沿着S、R连线向着声源S运动,则位于S、R连线中点的质点P的振动频率为 (A)s v (B)s B v u V u + (C) s B v V u u + (D) s B v V u u - [答案:A] 6.2填空题 (1)频率为100Hz ,传播速度为300m/s 的平面简谐波,波线上两点振动的相位差为π/3,则此两点相距____m 。 [答案:0.5m ] (2)一横波的波动方程是))(4.0100(2sin 02.0SI x t y -=π,则振幅是____,波长是____,频率是____,波的传播速度是____。 [答案:0.02;2.5;100;250/m m Hz m s ]

(3) 设入射波的表达式为])(2cos[1πλνπ++=x t A y ,波在x =0处反射,反 射点为一固定端,则反射波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驻波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入射波和反射波合成的驻波的波腹所在处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cos 2λνπx t A y -= ; 2cos(2)cos(2)22x A t ππ ππνλ++ (21)4x k λ =-] 6.3产生机械波的条件是什么?两列波叠加产生干涉现象必须满足什么条件?满足什么条件的两列波才能叠加后形成驻波?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半波损失? 答:产生机械波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作机械振动的物体即波源;有连续的介质。 两列波叠加产生干涉现象必须满足三个相干条件: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在相遇点的位相差恒定。 两列波叠加后形成驻波的条件除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在相遇点的位相差恒定三个相干条件外,还要求两列波振幅相同,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传播。 出现半波损失的条件是:波从波疏媒质入射并被波密媒质反射,对于机械波,还必须是正入射。 6.4波长、波速、周期和频率这四个物理量中,哪些量由传播介质决定?哪些量由波源决定? 答:波速由传播介质决定;周期和频率由波源决定。 6.5波速和介质质元的振动速度相同吗?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波的能量是以什么速度传播的? 答:波速和介质质元的振动速度不相同。波速是振动状态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而质元的振动速度是质元在其平衡位置附近运动的速度。波的能量传播的速度即为波速。 6.6振动和波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平面简谐波波动方程和简谐振动方程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联系?振动曲线和波形曲线有什么不同?行波和驻波有何区别? 答: (a)振动是指一个孤立的系统(也可是介质中的一个质元)在某固定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系统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是时间的周期性函数,即可表示为)(t f y =;波动是振动在连续介质中的传播过程,此时介质中所有质元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作振动,因此介质中任一质元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既是坐标位置x ,又是时间t 的函数,即),(t x f y =. (b)在谐振动方程)(t f y =中只有一个独立的变量时间t ,它描述的是介质中一个质

(完整版)(上海交大)大学物理上册课后习题答案1质点运动

习题1 1-1.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形式为(cos sin )r =R ωt i ωt j +v v v 其中ω为常量.求:(1)质点的轨道;(2)速度和速率。 解:(1) 由(cos sin )r =R ωt i ωt j +v v v ,知:cos x R t ω= ,sin y R t ω= 消去t 可得轨道方程:222 x y R += ∴质点的轨道为圆心在(0,0)处,半径为R 的圆; (2)由d r v dt =v v ,有速度:sin Rcos v R t i t j ωωωω=-+v v v 而v v ?=,有速率:122 2[(sin )(cos )]v R t R t R ωωωωω=-+=。 1-2.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形式为24(32)r t i t j =++v v v ,式中r ? 的单位为m ,t 的单位为s 。 求:(1)质点的轨道;(2)从0=t 到1=t s 的位移;(3)0=t 和1=t s 两时刻的速度。 解:(1)由24(32)r t i t j =++v v v ,可知2 4x t = ,32y t =+ 消去t 得轨道方程为:x =2 (3)y -,∴质点的轨道为抛物线。 (2)从0=t 到1=t s 的位移为:j i j j i r r r ?????? ??243)54()0()1(+=-+=-=? (3)由d r v dt =v v ,有速度:82v t i j =+v v v 0=t 和1=t 秒两时刻的速度为:(0)2v j =v v ,(1)82v i j =+v v v 。 1-3.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形式为22r t i t j =+v v v ,式中r ? 的单位为m ,t 的单位为s.求:(1) 任一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2)任一时刻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解:(1)由d r v dt =v v ,有:22v t i j =+v v v ,d v a dt =v v ,有:2a i =v v ; (2)而v v ?=,有速率:1222 2[(2)2]21v t t =+=+ ∴t dv a dt = 2 1 t =+,利用2 22 t n a a a =+有: 22221 n t a a a t =-= +。 1-4.一升降机以加速度a 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有一螺钉从天花板上松落,升降机的天花板与底板相距为h ,求螺钉从天花板落到底板上所需的时间。 1y ,升降 解法一:以地面为参照系,坐标如图,设同一时间内螺钉下落的距离为机上升的高度为 2y ,运动方程分别为 2012 1 gt t v h y -+= (1)

大学物理上册课后练习答案解析

初速度大小为 dt 1-2 一石子从空中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石子并 非作自由落体运动。现测得其加速度 a = A-B V ,式中A 、 1-1 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10t 30t 2 , y 15t 20t 2。式中x 、y 的单位为m , t 的单位为s 。试 求: (1)初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分析由运动方程的分量式可分别求出速度、 加速度 分析本题亦属于运动学第二类问题,与上题不同之 处在于加速度是速度 V 的函数,因此 需将式d V = a (V )d t 分离变量为 -d ^ dt 后再两边积分. a(v) 的分量 再由运动合成算出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解 选取石子下落方向为y 轴正向,下落起点为坐标原点. v dv dv v 0 A Bv (3)船在行驶距离 x 时的速率为v=v 0e kx 。 一 dv [证明](1)分离变数得 — kdt , v 第一章质点的运动 B 为正恒量,求石子下落的速度和运动方程。 解(1)速度的分量式为V v y 当 t = 0 时,V o x = -10 m s dx 10 60t dt dy 15 40t dt -1 , V o y = 15 m -1 (1)由题 dv a dt 用分离变量法把式 A Bv (1)改写为 dv A Bv 将式(2)两边积分并考虑初始条件,有 (1) dt ⑵ V 0 V 0x V 0y 18.0m 得石子速度 V -(1 e Bt ) B 设V o 与x 轴的夹角为a 则tan V 0y V ox 由此可知当,t is 时,v A 为一常量,通常称为极限速度 B a= 123 °1 (2)加速度的分量式为 a x dV x dt 60 a y dV y dt 40 或收尾速度. (2) 再由v —y —(1 e 氏)并考虑初始条件有 dt B y t A Bt dy -(1 e )dt 0 0 B A A 得石子运动方程y t 2 (e Bt 1) B B 2 则加速度的大小为 a .. a x 2 a y 2 72.1 ms 2 a y 2 设a 与x 轴的夹角为B,则tan B - a x 3 B= -33 °1 '(或326 °9 ) 1-3 一个正在沿直线行驶的汽船,关闭发动机后,由于 阻力得到一个与速度反向、 大小与船速平方成正比例的加 速度,即a = - kv 2, k 为常数。在关闭发动机后,试证: (1)船在t 时刻的速度大小为 v (2)在时间t ,船行驶的距离为 x V 。; kv 0t 1 ' 1 「In (v °kt 1); k

大学物理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上册)

习题1 1.1选择题 <1> 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y x r 的端点处,其速度大小为 dt dr dt r d dt r d | | 22)()(dt dy dt dx + [答案:D] <2>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s m v /2=,瞬时加速度2/2s m a -=,则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 等于零 等于-2m/s 等于2m/s 不能确定。 [答案:D] <3> 一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每t 秒转一圈,在2t 时间间隔中,其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大小分别为 t R t R ππ2, 2 t R π2,0 0,0 0,2t R π [答案:B] 1.2填空题 <1> 一质点,以1-⋅s m π的匀速率作半径为5m 的圆周运动,则该质点在5s 内,位移的大小是;经过的路程是。 [答案:10m ; 5πm] <2> 一质点沿x 方向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a=3+2t ,如果初始时刻质点的速度v 0为5m·s -1,则当t 为3s 时,质点的速度v=。 [答案:23m·s -1] <3> 轮船在水上以相对于水的速度1V 航行,水流速度为2V ,一人相对于甲板以速度3V 行走。如人相对于岸静止,则1V 、2V 和3V 的关系是。 [答案:0321=++V V V ] 1.3 一个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你认为主要由以下三个因素中哪个因素决定: <1> 物体的大小和形状; <2> 物体的内部结构; <3> 所研究问题的性质。 解:只有当物体的尺寸远小于其运动范围时才可忽略其大小的影响,因此主要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 1.4 下面几个质点运动学方程,哪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大学物理戚大伟上册答案解析

大学物理戚大伟上册答案解析 1、1.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因为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2、3.一个力F和它的两个分力都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3、53.下列实例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单选题] * A.水中倒影(正确答案) B.手影的形成 C.日食和月食 D.小孔成像 4、自行车是很普及的代步工具,不论它的品牌如何,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上来看,它涉及许多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自行车轮胎、车把套、脚踏板以及刹车处均刻有花纹,并且都使用动摩擦因数大的材料,从而增大摩擦力.[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5、31.在炎热的夏天,下列能有效降低室内气温的办法是()[单选题] * A.关闭门窗,不让外界的热空气进来 B.在地上洒一些水(正确答案) C.打开电风扇 D.打开电冰箱的门,散出冷空气 6、5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单选题] * A.在同种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正确答案) B.日食、月食的形成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C.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40 m/s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光年是距离的单位 7、其原因错误的是()* A.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B.电路中有断路(正确答案) C.开关接触不良(正确答案) D.电路的总电阻过大(正确答案) 8、26.物理知识是从实际中来的,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下面是小芳同学利用所学物理知

识对身边的一些物理现象进行的分析和计算,正确的是()[单选题] * A.已知空气的密度为29kg/m3,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300kg(正确答案) B.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那么初中生身体的体积约为5m3 C.体积为100cm3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体积仍为100cm3 D.一个塑料瓶,用它装水最多能够装水5kg,用它也能装下5kg的酒精 9、在图65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单选题] A.提着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B.举着杠铃保持杠铃静止 C.用力搬石头但没有搬动 D.推着小车前进(正确答案) 10、20.小英家的外墙上固定着一根还在使用的铁质自来水管,水管长21米,小英和弟弟分别站在自来水管的两侧,弟弟用小铁锤敲了一下自来水管,小英听到的响声次数为()[单选题] * A.1次(正确答案) B.2次 C.3次 D.4次 11、C.电源的电动势与外电路无关(正确答案)

大学物理教学教程(上)课后知识题答案解析

物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标有红色记号的为老师让看的题) 27页 1-2 1-4 1-12 1-2 质点的运动方程为22,(1)x t y t ==-,,x y 都以米为单位,t 以秒为单位, 求: (1) 质点的运动轨迹; (2) 从1t s =到2t s =质点的位移的大小; (3) 2t s =时,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1)由运动方程消去时间t 可得轨迹方程,将t = 21)y = 或 1= (2)将1t s =和2t s =代入,有 11r i =u r r , 241r i j =+u r r r 213r r r i j =-=-r u r u r r r V 位移的大小 r ==r V (3) 2x dx v t dt = = 2(1)y dy v t dt ==- 22(1)v ti t j =+-r r r 2x x dv a dt ==, 2y y dv a dt == 22a i j =+r r r 当2t s =时,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42/v i j m s =+r r r 22a i j =+r r r m/s 2

1-4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cos sin ()r R ti R t j SI ωω=+r r r ,式中的R 、ω均为 常量。求(1)质点的速度;(2)速率的变化率。 解 (1)质点的速度为 sin cos d r v R ti R t j dt ωωωω==-+r r r r (2)质点的速率为 v R ω== 速率的变化率为 0dv dt = 1-12 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其运动规律为232()t SI θ=+。求质点在 t 时刻的法向加速度n a 的大小和角加速度β的大小。 解 由于 4d t dt θ ω= = 质点在t 时刻的法向加速度n a 的大小为 2216n a R Rt ω== 角加速度β的大小为 24/d rad s dt ω β== 77 页2-15, 2-30, 2-34, 2-15 设作用于质量1m kg =的物体上的力63()F t SI =+,如果物体在这一力作用 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求在0到2.0s 的时间内力F 对物体的冲量。 解 由冲量的定义,有 2.0 2.0 2.020 (63)(33) 18I Fdt t dt t t N s ==+=+=⎰ ⎰g

大学物理学上册课后答案及解析

1-1 分析与解 (1) 质点在t 至(t +Δt)时间内沿曲线从P 点运动到P′点,各量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路程Δs =′, 位移大小|Δr|=′,而Δr =|r|-|r|表示质点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三个量的物理含义不同,在曲线运动中大小也不相等(注:在直线运动中有相等的可能).但当Δt→0 时,点P′无限趋近P点,则有||=,但却不等于.故选(B). (2) 由于|Δr |≠Δs,故 ,即||≠ . 但由于||=,故 ,即||=.由此可见,应选(C). 1-2 分析与解表示质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率,在极坐标系中叫径向速率.通常用符号表示,这是速度矢量在位矢方向上的一个分量;表示速度矢量;在自然坐标系中速度大小可用公式计算,在直角坐标系中则可由公式求解.故选(D). 1-3 分析与解表示切向加速度at,它表示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是加速度矢量沿速度方向的一个分量,起改变速度大小的作用;在极坐标系中表示径向速率(如题1 -2 所述);在自然坐标系中表示质点的速率v;而表示加速度的大小而不是切向加速度at.因此只有(3) 式表达是正确的.故选(D). 1-4 分析与解加速度的切向分量at起改变速度大小的作用,而法向分量起改变速度方向的作用.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由于速度方向不断改变,相应法向加速度的方向也在不断改变,因而法向加速度是一定改变的.至于at是否改变,则要视质点的速率情况而定.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时, at恒为零;质点作匀变速率圆周运动时, at为一不为零的恒量,当at改变时,质点则作一般的变速率圆周运动.由此可见,应选(B). 1-5 分析与解本题关键是先求得小船速度表达式,进而判断运动性质.为此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设定滑轮距水面高度为时刻定滑轮距小船的绳长为l,则小船的运动方程为 ,其中绳长l 随时间t 而变化.小船速度 ,式中表示绳长l 随时间的变化率,其大小即为v0,代入整理后为 ,方向沿x 轴负向.由速度表达式,可判断小船作变加速运动.故选(C). 1-6 分析位移和路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只有当质点作直线运动且运动方向不改变时,位移的大小才会与路程相等.质点在t 时间内的位移Δx 的大小可直接由运动方程得到: ,而在求路程时,就必须注意到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可能改变运动方向,此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就不同了.为此,需根据来确定其运动方向改变的时刻 ,求出0~和~t 内的位移大小Δx1 、Δx2 ,则t 时间内的路程 ,如图所示,至于t =4.0 s 时质点速度和加速度可用和两式计算.解(1) 质点在4.0 s内位移的大小 (2) 由得知质点的换向时刻为 (t=0不合题意) 则 , 所以,质点在4.0 s时间间隔内的路程为 (3) t=4.0 s时 , , 1-7 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在直线运动中曲线的斜率为加速度的大小(图中、段斜率为定值,即匀变速直线运动;而线段的斜率为0,加速度为零,即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恒量,在图上是平行于t 轴的直线,由图中求出各段的斜率,即可作出图线.又由速度的定义可知曲线的斜率为速度的大小.因此,匀速直线运动所对应的x 图应是一直线,而匀变速直线运动所对应的x–t 图为t 的二次曲线.根据各段时间内的运动方程x=x(t),求出不同时刻t 的位置x,采用描数据点的方法,可作出图. 解将曲线分为、、三个过程,它们对应的加速度值分别为 (匀加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匀减速直线运动) 根据上述结果即可作出质点的图[图(B)].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有

大学物理第五版上册课后答案及解析

1-1 分析与解(1) 质点在t 至(t +Δt) 时间内沿曲线从P 点运动到P′点, 各量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路程Δs =PP′, 位移大小|Δr |=PP′, 而Δr =|r |- |r |表示质点位矢大小的变化量, 三个量的物理含义不同, 在曲线运动中大小也不相等( 注:在直线运动中有相等的可能) .但当Δt →0 时, 点P′无限趋近P 点, 则有|dr |=ds, 但却不等于dr .故选(B) . (2) 由于|Δr |≠Δs, 故, 即||≠. 但由于|dr |=ds, 故, 即||=.由此可见, 应选(C) . 1-2 分析与解表示质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率, 在极坐标系中叫径向速率.通常用符号vr 表示, 这是速度矢量在位矢方向上的一个分量;表示速度矢量;在自然坐标系中速度大小可用公 式计算, 在直角坐标系中则可由公式求解.故选(D) . 1-3 分析与解表示切向加速度at, 它表示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 是加速度矢量沿速度方向的 一个分量, 起改变速度大小的作用;在极坐标系中表示径向速率vr( 如题 1 -2 所述) ;在自然坐标 系中表示质点的速率v;而表示加速度的大小而不是切向加速度at.因此只有(3) 式表达是正确的.故选(D) . 1-4 分析与解加速度的切向分量at起改变速度大小的作用, 而法向分量an 起改变速度方向的作用.质点作圆周运动时, 由于速度方向不断改变, 相应法向加速度的方向也在不断改变, 因而法向加速 度是一定改变的.至于at是否改变, 则要视质点的速率情况而定.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时, a t恒为零;质点作匀变速率圆周运动时, a t为一不为零的恒量, 当at改变时, 质点则作一般的变速率圆 周运动.由此可见, 应选(B) . 1-5 分析与解本题关键是先求得小船速度表达式, 进而判断运动性质.为此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 设定滑轮距水面高度为h,t 时刻定滑轮距小船的绳长为l, 则小船的运动方程为, 其中绳长l 随时间t 而变化.小船速度, 式中表示绳长l 随时间的变化率, 其大小即为v0, 代入整理后为, 方向沿x 轴负向.由速度表达式, 可判断小船作变加速运动.故选(C) . 1-6 分析位移和路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只有当质点作直线运动且运动方向不改变时, 位移的大小才会与路程相等.质点在t 时间内的位移Δx 的大小可直接由运动方程得到:, 而在求路程时, 就必须注意到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可能改变运动方向, 此时, 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就不同了.为此, 需根据来确定其运动方向改变的时刻tp , 求出0~tp 和tp ~t 内的位移大小Δx1 、Δx2 , 则t 时间内的路程, 如图所示, 至于t =4.0 s 时质点速度和加速度可用和两式计算. 解(1) 质点在 4.0 s 内位移的大小 (2) 由得知质点的换向时刻为(t =0 不合题意) 则, 所以, 质点在4.0 s 时间间隔内的路程为 (3) t =4.0 s 时, , 1-7 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 在直线运动中v-t 曲线的斜率为加速度的大小( 图中AB、CD 段斜率为定值, 即匀变速直线运动;而线段BC 的斜率为0, 加速度为零, 即匀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为恒量, 在a-t 图上是平行于t 轴的直线, 由v-t 图中求出各段的斜率, 即可作出a-t 图线.又由速度的定义可知,x-t 曲线的斜率为速度的大小.因此, 匀速直线运动所对应的x -t 图应是一直线, 而匀变速直 线运动所对应的x–t 图为t 的二次曲线.根据各段时间内的运动方程x=x(t), 求出不同时刻t 的位置x, 采用描数据点的方法, 可作出x-t 图. 解将曲线分为AB、BC、CD 三个过程, 它们对应的加速度值分别为 ( 匀加速直线运动), ( 匀速直线运动) ( 匀减速直线运动) 根据上述结果即可作出质点的a-t 图[图(B) ].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 有

大学物理[上]练习试题和答案详细讲解

大学物理学(上)练习题 第一编 力 学 第一章 质点的运动 1.一质点在平面上作一般曲线运动,其瞬时速度为,v 瞬时速率为v ,平均速率为,v 平均速度为v ,它们之间如下的关系中必定正确的是 (A) v v ≠,v v ≠; (B) v v =,v v ≠; (C) v v =,v v =; (C) v v ≠,v v = [ ] 2.一质点的运动方程为2 6x t t =-(SI),则在t 由0到4s 的时间间隔内,质点位移的大小 为 ,质点走过的路程为 。 3.一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在t 时刻的坐标为234.52x t t =-(SI )。试求:质点在 (1)第2秒内的平均速度; (2)第2秒末的瞬时速度; (3)第2秒内运动的路程。 4.灯距地面的高度为1h ,若身高为2h 的人在灯下以匀速率 v 沿水平直线行走,如图所示,则他的头顶在地上的影子M 点沿地 面移动的速率M v = 。 5.质点作曲线运动,r 表示位置矢量,s 表示路程,t a 表示切向加速度,下列表达式 (1)dv a dt =, (2)dr v dt =, (3)ds v dt =, (4)||t dv a dt =. (A )只有(1)、(4)是对的; (B )只有(2)、(4)是对的; (C )只有(2)是对的; (D )只有(3)是对的. [ ] 6.对于沿曲线运动的物体,以下几种说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A )切向加速度必不为零; (B )法向加速度必不为零(拐点处除外); (C )由于速度沿切线方向;法向分速度必为零,因此法向加速度必为零; (D )若物体作匀速率运动,其总加速度必为零; (E )若物体的加速度a 为恒矢量,它一定作匀变速率运动. [ ] 7.在半径为R 的圆周上运动的质点,其速率与时间的关系为2v ct = (c 为常数),则从0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