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绘本阅读案例分析《垃圾哪里去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绘本阅读案例分析《垃圾哪里去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绘本阅读案例分析《垃圾哪里去了》

情景再现:午餐后,我又开始和小朋友们一起科学绘本的阅读。这次阅读的绘本是《垃圾哪里去了》。在绘本阅读中我没有结合故事本身的文字来讲述,而是请幼儿观察画面,由幼儿自己来表达所观察的内容,简单描述画面中的情节,到孩子们阅读完一遍后我再来完整地讲述故事。因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中指出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书、讲故事,有利于丰富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而本次活动中在阅读至小女孩和她妈妈将瓜皮果壳、剩饭菜等垃圾埋进泥土中后,我突然想知道孩子们会怎么想这些东西了呢?于是问题随之而出,孩子们对埋进泥土里的垃圾会有什么变化产生了兴趣,进行了大胆的猜测:

薇薇说:“这些食物会长出新的食物来!”(分析:在她的经验知识中种下什么就长出什么来。)

庸庸说:“会变臭臭的。”(分析:观察到画面中小女孩的表情,觉得这些东西臭了。)

糖糖说:“会变成蛇。”(分析:在他的了解中蛇是在地底下的。)

末末说:“会长出花来。”(分析:可能在乡下的生活中有看过奶奶收花生的经历)

东东说:“会变成土豆、豆子。我在书上看到的。”(分析:将书中阅读过关于豆子、土豆发芽的实验或者故事的知识经验迁移了进来。)彬彬说:“我就觉得会不见了。”(分析:基于种种经验得出就是会不见了。)

佳镱说:“会藏到泥土里,变成泥土了。”(分析: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泥土翻开还是泥土。)

子琪说:“不见了,变成苹果。”(分析:觉得会不见了,可又有经验告诉她会长出什么,而在这堆垃圾里她最喜欢的是苹果,所以觉得会长出苹果。)

窈窈说:“变成新的垃圾。”(分析:她觉得种子落下长出新的树,垃圾落到泥土里也会向树一样长出新的垃圾。)

博文说:“在泥土里流到管子里被水冲走。”(分析:他关注到了生活中地底下有各种管道,觉得这些垃圾会随着管道流走。)

润润说:“会变成小草。”(分析:因为泥土里总是长出各种小草。)其他的小朋友有的是“不知道”,有的则是和以上的几位小朋友的猜想一样。

分析思考:

从成人的角度听孩子们的猜测觉得天马行空,觉得孩子们都是随意说、乱说说。但是,当我将孩子们的猜测用键盘敲击下来时,我的脑海里有了分析,对孩子们的猜测有了新的解读。其实用心地思考孩子们的猜测不难发现,孩子们猜测的答案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他们的答案是离不开生活经验的,他们的答案不正投射出他们的知识经验、生活经历吗。“这些食物会长出新的食物来!”是因为在她的经验中树开花结果的种子埋进泥土后会长出新的树。“会变成土豆、豆子。”是因为他见过奶奶在地里刨出过土豆,或者是在故事中阅读过相关的知识经验。“会变成蛇。”是因为知道蛇在泥土里钻出来。

“变成新的垃圾。”小草枯萎后春天里泥土里会长出新的小草。那么埋进去的垃圾也会长出新的垃圾。……也许我对孩子的分析解读并不正确,但是这样的思考确实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孩子的想法。每个人的猜想都是离不开生活经验的积累。在这个生活经验的过程中有的是实际生活中操作、实验过的;有的则是通过电视、图书等资料阅读了解的;有的则是在生活中观察到过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了解过整个过程,有的经验知识是一种结果性的、或者是最后观察到的结论性。由于他们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的不足让他们对相关联系的现象,或相关连的东西产生了类似的推理、比对,从而得出结论。

因此针对这样的猜测我们要鼓励,并能从这个来掌握幼儿的知识储备、想法,理解孩子的行为。孩子们有猜想的热情,为什么不让他们通过自身的亲身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呢?因此,我通过现有的材料、条件为幼儿搭建验证猜测的平台。对此,我们用中午小朋友吃剩下的一点儿饭菜到草坪上寻找了一个合适地方进行了实验第一步--埋垃圾,并做好了标记。孩子们很激动,回到教室后他们还在讨论着自己的猜测。对于孩子们的激动心情我也充满了期待。虽然我知道最终垃圾的去向,但是四周后我们再去看时会是怎样的景象我自己也不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