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习题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习题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习题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习题

基础夯实

1.用“油膜法”测算分子的直径时,必须假设的前提是( )

A.将油分子看成球形分子

B.认为油分子之间不存在间隙

C.把油膜看成单分子油膜

D.考虑相邻油分子的相互作用力

2.(2012·潍坊模拟)最近发现纳米材料具有很多优越性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知1nm(纳米)=10-9m,边长为1nm的立方体可容纳的液态氢分子(其直径约为10-10m)的个数最接近下面的哪一个数值( )

A.102 B.103 C.106 D.109

3.只要知道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

A.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

B.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

C.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体积

D.该气体的密度、体积和摩尔质量

4.用筷子滴一滴水,体积约为0.1cm3,这一滴水中含有水分子的个数最接近以下哪一个值(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1023mol-1,水的摩尔体积为V mol=18cm3/mol)( ) A.6×1023个B.3×1021个

C.6×1019个D.3×1017个

5.(成都高二期末)某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则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的质量是M/N

B.单位体积内分子的个数是ρN/M

C.分子的体积一定是M/(ρN)

D.平均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是M/(ρN)

6.(2012·寿光高二检测)体积为V的油滴,落在平静的水面上,扩展成面积为S的单分子油膜,则该油滴的分子直径约为________。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油的摩尔质量为M,则一个油分子的质量为________。

7.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为384 400km,如果把铁的分子一个紧挨一个地排列起来,筑成从地球通往月球的“分子大道”,试问这条大道需要多少个分子?这些分子的总质量是多少?(已知铁分子的直径为×10-10m,铁的摩尔质量为×10-2kg/mol)

8.(2011·南京高二检测)为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在各种生产活动中都应严禁污染水源。在某一水库中,一艘年久失修的快艇在水面上违规快速行驶,速度为8m/s,导致油箱

突然破裂,柴油迅速流入水中,从漏油开始到船员堵住漏油处共用分钟。测量时,漏出的油已在水面上形成宽约为 a =100m 的长方形厚油层。已知快艇匀速运动,漏出油的体积V =×10-3m 3

(1)该厚油层的平均厚度D 为多少?

(2)该厚油层的厚度D 约为分子直径d 的多少倍?(已知油分子的直径约为10

-10

m)

能力提升

1.从下列数据组可以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是( ) A .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 B .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体积 C .水分子的体积和水分子的质量 D .水分子的质量和水的摩尔质量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 .无论是无机物质的分子,还是有机物质的大分子,其分子大小的数量级都是10-10

m

C .本节中所说的“分子”,只包含化学中的分子,不包括原子和离子

D .分子的质量是很小的,其数量级为10

-10

kg

3.阿伏加德罗常数是N A mol -1

,铜的摩尔质量是μkg/mol ,铜的密度是ρkg/m 3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m 3

铜中所含的原子数为

ρN A

μ

B .一个铜原子的质量是μN A

C .一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是

μρN A

D .1kg 铜所含有的原子数目是ρN A

4.(江苏新海中学高二期末)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时有如下步骤: A .向浅盘中倒入约2cm 深的水;

B .向浅盘中的水面均匀地撒入石膏粉(或痱子粉);

C .将油酸和酒精按一定比例配制好;

D .把酒精油酸溶液一滴一滴滴入量筒中,当体积达到1mL 时记下滴入的滴数,算出每滴液滴的体积;

E .把一滴酒精油酸溶液滴在水面上,直到薄膜形态稳定;

F .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酸膜的形态用彩笔画在玻璃板上;

G .把玻璃板放在方格纸上,数出薄膜所占面积;

H .计算出油膜的厚度L =V

S

若所用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4

mL 溶液中含有纯油酸6mL ,上述溶液为75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笔在玻璃板上描绘出油酸膜的轮廓形状再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坐标纸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1cm ,试求:

(1)油酸膜的面积是________cm 2

(2)每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______mL ;

(3)按以上实验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________m 。[(2),(3)两问答案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5.(2012·威海模拟)已知潜水员在岸上和海底吸入空气的密度分别为1.3 kg/m 3

和2.1 kg/m 3

,空气的摩尔质量为0.029 kg/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1023

mol -1

。若潜水员呼吸一次吸入2 L 空气,试估算潜水员在海底比在岸上每呼吸一次多吸入空气的分子数。(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6.水的摩尔质量为×10-2

kg/mol ,摩尔体积为×10-5m 3

/mol ,设想水分子是一个挨着一个排列的球体。现有容积是250mL 的矿泉水一瓶。

(1)均匀洒在地面上形成一块单分子水膜,求该水膜面积为多大?

(2)如果水分子一个挨着一个排列成一条线,这条线能绕赤道几圈?(已知地球赤道的周长约为4×104

km)

1答案:ABC

解析: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时不须考虑分子间的作用力,而且认为分子是紧密排列的,且把分子看成小球,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

2答案:B

解析:纳米是长度的单位,1nm =10-9

m ,即1nm =10×10

-10

m ,所以排列的分子个数接

近于10个,可容纳103

个,B 项正确。

3答案:B

解析:对四个选项的条件逐一分析,看根据每个选项的条件能求出何种物理量,由该物理量求出分子间的距离d 。如:A 选项的条件只能求出分子的总个数,而不能继续求得分子的体积V 0,故A 选项不正确。同理对选项C ,D 进行分析判断,C 只能求出该气体的密度,D 能求出该气体的质量和摩尔数。故正确答案为B 。

4答案:B 解析:n =

VN A V mol

=错误!个≈3×1021

个。 5答案:C

解析:M /(ρN )是平均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并不一定是一个分子的体积,C 选项错。 6答案:V S

M

N A

7答案:×1018

个 ×10-7

kg 解析:这条大道需要的分子个数为

n =s

d

=错误!个≈×1018个, 铁分子的质量m =M A N A

=错误!kg≈×10

-26

kg ,

m 总=mn =×10-26××1018kg =×10-7kg

8答案:(1)2×10-8

m (2)200倍 解析:(1)油层长度L =vt =8×90m=720m 油层厚度D =V La

=错误!m =2×10-8

m

(2)n =D d =2×10-8

10

-10=200(倍)。

能力提升 1答案:D

解析: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1mol 任何物质所含的粒子数,对固体和液体,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摩尔质量M 分子质量m ,或N A =摩尔体积V

分子体积V 0

因此,正确的选项是D 。

2答案:A

解析: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故A 项正确。一些有机物质的大分子大小的数量级超过10

-10

m ,故B 项错误。本节中把化学中的分子、原子、离子统称为分子,故C 项错误。

分子质量的数量级一般为10

-26

kg ,故D 项错误。

3答案:D

解析:1m 3

铜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 =m μ·N A =

ρ·V ′μN A =ρN A

μ

,A 正确。一个铜原子的质量为m 0=μN A

,B 正确。一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为V 0=V N A =μ

ρN A

,C 正确。1kg 铜所含原子数目

为n =1μ·N A =N A

μ

,D 错误。

4答案:(1)110 (2)8×10-6 (3)7×10

-10

解析:(1)由图示可知,油酸薄膜轮廓内的正方形个数为110个,则油酸膜的面积是S =110×1×1cm 2

=110cm 2

(2)1mL 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6104mL ,则1滴该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V =175×6

104

mL =8×10-6

mL ;

(3)d =V S =8×10-6×10-3×10-3110×10

-4

≈7×10-10

m 。 5答案:3×1022

解析:设空气的摩尔质量为M ,在海底和岸上的密度分别为ρ海和ρ岸,一次吸入空气的体积为V ,则有Δn =

ρ海-ρ岸V

M

N A ,代入数据得Δn =3×1022。

6答案:(1)×105m 2 (2)×107

圈 解析:(1)水分子的体积为V 0=

V mol N A ,因为每个水分子的体积为V 0=43π(D 2)3=16

πD 3

,所以D =36V 0π,形成水膜的面积S =V D ,将数据代入后得D =36××10-5×6×1023m =×10

-10

m ,S =250×10-6

×10

-10m 2=×105m 2

。 (2)250mL 水中分子的个数为n =V V 0

,水分子排成的线长为s =n ·D =×1015

m 。可绕地球赤道的圈数为N =s L

=×107

圈。

初三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带习题与复习资料

讲义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一. 学前准背 1.常见化学元素和符号 2.常见元素化合价 化合价用+1、+2、+3、-1、-2……表示,标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口诀如下:“一价钾钠氢氯银,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 “一至五价都有氮,铜汞二价最常见” 二. 知识点梳理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 3类: ①物质状态的改变(气液固三态变化): 水的沸腾、水的凝结、衣柜里放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不翼而飞、病人输氧时钢瓶中液氧气化。 ②物质外形的变化: 气球爆炸,轮胎爆炸,砂石粉碎、小麦磨成面粉 ③电、磁、声: 电磁现象、电热现象、灯泡发光、振动发声都属于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 蚀、酒的酿造、牛奶变质、矿石冶炼成金属、钢铁生锈、食物腐败、照相底片曝光等等。(3)物理变化Vs化学变化:

A.铁锅生锈B.水的蒸发C.粮食酿酒D.酒精燃烧答案:B 例题2.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燃放烟花 B. 冰雪融化 C. 灯泡发光 D. 石蜡熔化 答案:A 例题3.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蜡炬成灰 B. 木已成舟 C. 铁杵成针 D. 滴水成冰 答案:A 例题4.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美酒飘香B.食物腐败C.切割玻璃D.水的沸腾答案:B 例题5.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金属导电 B. 煤气燃烧 C. 干冰升华 D. 酒精挥发 答案:B 例题6.春节中的活动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包饺子 B、看春晚 C、放烟火 D、贴窗花 答案:C 例题7.净化天然水的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蒸发B.挥发 C.过滤D.消毒答案:D 例题8.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块融化 B.蜡烛燃烧 C.黄金铸币 D.海水晒盐 答案:B 例题9.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有气体逸出B.有放热和发光现象产生

组成计税价格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公式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消费税的组成计税价格有: 1、委托加工的: (1)、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比例税率) (2)、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 2、自产自用的: (1)、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比例税率) (2)、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 3、进口的: (1)、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比例税率) (2)、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进口数量×消费税定额税率)÷(1-消费税比例税率) 增值税的组成计税价格公式 1、自产自用的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如该货物属于征收消费税的范围,其组成计税价格中应加计消费税税额。 其计算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消费税税额 或: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2、进口的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额 如果进口的货物应征消费税,则上述公式中的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高中物理-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练习3

高中物理-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练习 基础夯实 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无论是无机物质的分子,还是有机物质的大分子,其分子大小的数量级都是10-10m C.本节中所说的“分子”,只包含化学中的分子,不包括原子和离子 D.分子的质量是很小的,其数量级为10-10kg 解析: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故A项正确.一些有机物质的大分子大小的数量级超过10 -10m,故B项错误.本节中把化学中的分子、原子、离子统称为分子,故C项错误.分子质量的数量级一般为10-26kg,故D项错误. 2.(吉林省松原市油田高中高二下学期检测)最近发现纳米材料具有很多优越性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知1nm(纳米)=10-9m,边长为1nm的立方体可容纳的液态氢分子(其直径约为10-10m)的个数最接近下面的哪一个数值( B ) A.102B.103 C.106D.109 解析:纳米是长度的单位,1nm=10-9m,即1nm=10×10-10m,所以排列的分子个数接近于10个,可容纳103个,B项正确. 3.(山东省枣庄市八中高二下学期月考)关于分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分子是球形的,就像我们平时用的乒乓球一样有弹性,只不过分子非常非常小 B.所有分子的直径都相同 C.不同分子的直径一般不同,但数量级基本一致 D.测定分子大小的方法只有油膜法这一种方法 解析:分子的形状非常复杂,为了研究和学习的方便,把分子简化为球形,但实际上分子并不是真正的球形,故A错误;不同分子的直径一般不同,但数量级基本一致,为10-10m,故B错、C对;油膜法只是测定分子大小的其中一种方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科学现象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原子中有带负电荷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质子构成。 在正常状况下,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量相同,正负平衡,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但 是电子环绕于原子核周围,一经外力即脱离轨道,离开原来的原子而侵入其他的原子B,A原子因 缺少电子数而带有正电现象,称为阳离子、B原子因增加电子数而呈带负电现象,称为阴离子。造 成不平衡电子分布的原因即是电子受外力而脱离轨道,这个外力包含各种能量(如动能、位能、热 能、化学能……等)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当两 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就会使得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荷如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其带正电,而 另一个体得到一些剩余电子的物体而带负电。若在分离的过程中电荷难以中和,电荷就会积累使物 体带上静电。所以物体与其它物体接触后分离就会带上静电。通常在从一个物体上剥离一张塑料薄 膜时就是一种典型的“接触分离”起电,在日常生活中脱衣服产生的静电也是“接触分离”起电。 固体、液体甚至气体都会因接触分离而带上静电。这是因为气体也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当空气流 动时分子、原子也会发生“接触分离”而起电。我们都知道摩擦起电而很少听说接触起电。实质 上摩擦起电是一种接触又分离的造成正负电荷不平衡的过程。摩擦是一个不断接触与分离的过程。 因此摩擦起电实质上是接触分离起电。在日常生活,各类物体都可能由于移动或摩擦而产生静电。 另一种常见的起电是感应起电。当带电物体接近不带电物体时会在不带电的导体的两端分别感 应出负电和正电。在干燥和多风的秋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 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 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拉门把手、 开水龙头时都会“触电”,时常发出“啪、啪”的声响,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上述的几种现 象就是体内静电对外“放电”的结果。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 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 任一瞬间,地球各地所初的昼夜状态可以用太阳高度来表达.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 表示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 在昼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总是大于0度,即太阳在地平线之上;在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 告诉等于2度,即太阳刚好位于地平线上; 在夜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总是小于0度,即太阳位于地平线之下.由于地球不停地运动, 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或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24小时,叫做一太阳日. 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因而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此外,太阳日时间不长,使整个地球表面增热和冷却不致过分剧烈,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 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初三化学上《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习题练习(含解析)

2019年初三化学上《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习题练 习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冰雪融化B . 燃料燃烧 C . 橙汁榨汁 D . 品红扩散 2.常温下,不宜用物理性质来区别的一组物质是() A.酒精和白醋B.铁粉和木炭粉 C.食盐和蔗糖D.氧化铜粉末和二氧化锰粉末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生铁铸造铁锅D.铜用于制造导线 4.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5.生活中许多变化都能产生热量,下列放热现象主要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 A.木炭燃烧放热B.生石灰与水混合放热 C.白炽灯泡通电发热D.苹果腐烂发热 6.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B.水的电解C.瓷碗破碎D.干冰升华 7.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8.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石蜡受热熔化属于化学变化B.木炭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C.水银的熔点低属于物理性质D.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化学性质 9.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榨取果汁B.粉碎废纸C.切割玻璃D.燃放烟花 10.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气燃烧B.菜刀生锈 C.牛奶变质 D.瓷碗破碎 11.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频发生,这些自然灾害中常常伴随如下现象,其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房屋倒塌B.山体滑坡C.森林失火D.树枝折断

2010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

第一单元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考点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选择题 1.(10福建省晋江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钛合金制人造骨 B.盐酸除铁锈 C.液氧用于火箭发射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2.(10福建南安1.)下列各项产业群项目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化学纤维的合成与加工B.钨的冶炼与加工 C.软件的开发与应用D.橡胶的合成与加 3.(10,娄底1)我们生活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下列生活中的常见变化中,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B.冰雪融化C.食物腐烂D.铁钉生锈 4.(10陕西)9.下列现象和做法,仅涉及物理变化的是【D】 A.绿色植物B.世博会开幕C.电解水探究D.相互划刻光合作用燃放烟花水的组成比较硬度 5.(10揭阳)1.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如右图)的主体 结构是用国产Q460钢制成的。下列有关Q460钢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 是 A.强度高B.能导电C.耐腐蚀D.抗震性好 6.(10肇庆市)4.下列物质质量增加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是() A.铜片在空气中加热B.敞放的固体烧碱C.露天堆放的生石灰D.干燥木材吸水7.(10南昌市)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烟B.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C.燃放烟花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8.(10南京市)5.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B.花生霉变 C.瓷碗破碎D.火药爆炸 9.(2010·辽宁鞍山,1)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司马光砸缸B.凿壁偷光C.火烧赤壁D.铁杵磨成针 10.(2010·辽宁鞍山,4)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用来比喻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其中也包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对诗句中涉及的化学知识分析不正确的是A.诗句中涉及了化学变化B.“丝”含有的物质是纤维素 C.“泪”是指液态石蜡D.“灰”是指蜡烛燃烧产生的CO2等气体和炭粒 11.(2010·辽宁鞍山,1)我们生活在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里,下列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呈现

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在增、消、营三税中的规律总结

207805885.doc1/2专题: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在增、消、营三税中的规律总结 在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的销售额确定中,如果没有当月货物的平均售价,或者没有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售价情况下,就涉及到组价计算的问题。对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在增值税中也涉及组价计算问题。 对消费税来说,组价的计算包括自产自用应纳税额计算以及委托加工组价的确定。另外,进口货物应纳消费税也涉及组价问题。 在营业税中,对纳税人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价格明显偏低而没有正当理由的,税务机关可以核定营业额进行营业税的征收。在核定征收中就涉及组成计税价格问题。 一、增值税和消费税的组价规律 ★特殊说明:进口卷烟应纳消费税的计算中要考虑从量计税的消费税税额 进口卷烟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 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定额税)/(1-进口卷烟消费税适用比例税率)。 每标准条进口卷烟(200支)确定消费税适用比例税率的价格 =(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定额税)÷(1-消费税税率)。 其中消费税定额税率为每标准条(200支)0.6元,消费税税率固定为

2/2207805885.doc 30%。 每标准条进口卷烟(200支)确定消费税适用比例税率的价格≥50元人民币的,适用比例税率为45%;<50元人民币的,适用比例税率为30%。 ◆还要注意的两种情况: 1、进口货物从价定率计征时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增消相同) 不交消费税公式变为: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 2、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确定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二、营业税的组价规律: 组成计税价格=计税营业成本或工程成本×(1+成本利润率)/( 1-营业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在增、消、营三税中的规律: 组成计税价格的数学模型:组成计税价格=(A+B)/(1-税率) 和上边的各个公式对照一下,很有用的! ■模型的特殊说明: 1、从量计税这个模型不适用,要特殊记忆!(见上面的公式); 2、粮食白酒、薯类白酒和卷烟在计算增值税时不考虑从量计税的消费是税额对增值税的影响,但是这个数学模型依然适用。 3、进口卷烟的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的修正。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导读:本文是关于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希望能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知道分子的大小,知道数量级的概念,记住分子大小的数量级. (3)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记住它的数值和单位. (4)会一些简单微观量的计算,如分子大小、直径等 (5)知道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本节简单介绍了分子动理论的第一个基本观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要注意这里的分子与化学中提到的分子的含义是不完全相同的,这里把构成物体的分子、原子、离子等统称为分子. 分析二: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它巧妙地将微观的、不易测量的量转化为宏观的、可直接测量的量,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扩展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在将解本实验时要注意实验原理的分析 分析三:阿弗加德罗常量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重要桥梁,已知物质的体积和摩尔体积,就可以求出物质的分子数,;

已知物质的质量和摩尔体积,就可以求出物质的分子数,;已知物质的摩尔体积,就可以求出该物质的单个分子体积;已知物质的摩尔质量,就可以求出该物质的单个分子质量.教法建议 建议一:本节内容在初中已有相当好的基础,因此可以结合复习初中知识来讲解本节知识.另外还可以引入相关化学知识,使学生更易理解. 建议二: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是一个重要的实验,有条件的学校最好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这个实验,以加深学生的分子大小的直观感觉. 建议三:围绕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教师可以举几个例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几个相关题目.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分子大小的计算 教学难点:微观量与宏观量之间的联系 一、物质有大量分子构成 结合化学提出不同物体不同的分子组成,并且物理中此时提到的分子有别于化学中的分子,它包括分子、原子、离子等.展示几个漂亮的分子模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分子的大小 1、分子大小的测量方法 (1)显微镜观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习题(含答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成该物质的气体,这种变化属于() A. 一定是化学变化 B. 一定是物理变化 C.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 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2.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 释正确的是() A. “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 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D.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 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打赢了一 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在日常防疫中,75%的酒精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对酒精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易挥发 B. 具有可燃性 C. 熔点?114℃、沸点78℃ D. 具有特殊香味 4.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 发出强白光 B. 放出大量的热 C. 镁条减少 D. 有白色固体生成 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干冰降雨 B. 水分蒸发 C. 煤的分解 D. 药品研碎 6.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下列叙述中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 是 A. 制作石器 B. 烧制陶瓷 C. 粮食酿酒 D. 使用火药 7.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还原性 B. 状态 C. 硬度 D. 导电性 8.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胆矾受热时容易分解而成为白色的硫酸铜,工业上精炼铜、 镀铜等都要应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 A. 物理性质 B. 化学性质 C. 制法 D. 用途 9.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金刚石切玻璃 B. 氢气冶炼金属 C. 天然气作燃料 D. 稀硫酸除铁锈 10.下列物质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 金属铜能导电 C. 纯净的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D.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11.太和板面是安徽北部地区著名的汉族小吃,也是面食代表之一。下列制作板面过程 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擀面 B. 切条 C. 扯面 D. 煮面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铜用于制作导线 B. 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C. 天然气用作燃料 D. 氧气用于气焊 13.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常常见到下列一些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白菜腐烂 B. 煤气燃烧 C. 轮胎爆炸 D. 牛奶变酸

消费税三种计税方法.doc

1.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于移送使用有三种情况: (1)有价格的按照生产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 2.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收回时(除受托方为个人外)由受托方在向委托方交货时代收代缴税款。 1)按照受托方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 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是指纳税人或者代收代缴义务人当月销售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如果当月同类消费品各期销售价格高低不同,应按销售数量加权平均计算。但销售的应税消费品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列入加权平均计算: (1)销售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的; (2)无销售价格的。 如果当月无销售或者当月未完结,应按照同类消费品上月或者最近月份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 2)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

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受托方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组成计税价格计税。计算有三种情形.具体如下表: 材料成本,是指委托方所提供加工材料的实际成本。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纳税人,必须在委托加工合同上如实注明(或者以其他方式提供)材料成本,凡未提供材料成本的,受托方主管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材料成本。 加工费,是指受托方加工应税消费品向委托方所收取的全部费用(包括代垫辅助材料的实际成本)。 3.进口的应税消费品,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 A.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比例税率) B.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进口数量×消费税定额税率)÷(1-消费税比例税率) 注:关税完税价格是指海关核定的关税计税价格(到岸价)。 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 1.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下列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税品的,对外购应税消费品已缴纳的消费税税款或者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原料),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税款,准予从应纳消费税税额中抵扣: (1)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烟丝生产的卷烟 (2)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化妆品生产的化妆品 (3)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珠宝玉石生产的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 (4)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鞭炮、焰火生产的鞭炮、焰火 (5)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杆头、杆身和握把为原料生产的高尔夫球杆 (6)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木制一次性筷子为原料生产的木制一次性筷子 (7)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实木地板为原料生产的实木地板 (8)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石脑油为原料生产的应税消费品 (9)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润滑油为原料生产的润滑油

初中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题及解析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化学研究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提示: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熟悉和掌握教材上讲过的内容和知识。 答案: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 2.提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理论的是()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 C.拉瓦锡 D.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 思路解析:门捷列夫提出的是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道尔顿是原子学说的奠基人;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的组成;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概念和原子、分子的区别。该题的题干是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故选D。 答案:D 3.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提示:本题考查学生对阅读教材、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把握能力和记忆能力。 答案: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能表现出来4.物理性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 5.解释下列物理性质: (1)熔点: (2)沸点: (3)压强: (4)密度: 思路解析:理解和掌握教材中有关物理性质的意义。

答案:(1)物质的熔化温度(2)液体沸腾时的温度(3)物质在单位体积上所受到的压力 (4)物质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6.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提示: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答案:有其他物质生成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7.化学变化还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这种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思路解析:理解化学变化要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以及能量变化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现象。 答案:能量吸热放热发光 8.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____________(颜色)______________(气味)_________________的体(状态)。将一根木条在空气中点燃,伸入氧气瓶中,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将一根木条在空气中点燃,伸入氧气瓶中,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氧气和二氧化碳是重要的、常见的物质,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它们的性质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答案:无色无味气木条燃烧更剧烈燃烧的木条熄灭 9.下列成就不属于化学学科的研究领域的是() A.研究生命的起源、进化 B.合成新药物 C.超导体材料的研制 D.开发氢能源 思路解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物质。化学不仅要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B、C、D均属于新物质、新材料的开发和研制,体现了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研究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A是属于生物学研究的范畴,因此应选择A。 答案:A 10.(1)石蜡是______________色______________状态,密度______________ (大

各种计税公式

1、一般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此处税率为17%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禁止抵扣人进项税额=当月全部的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的合计÷当月全部销售,营业额合计) 2、进口货物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3、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二.消费税 1、一般情况: 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三、营业税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四、关税 1、从价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 3、复合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 五、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25% 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 六、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企业所得税 1、应纳税所得额 制造业: 应纳税所得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税收计算公式

一、增值税 1、一般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此处税率为17%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禁止抵扣人进项税额=当月全部的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的合计÷当月全部销售,营业额合计) 2、进口货物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3、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二.消费税 1、一般情况: 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三、营业税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四、关税 1、从价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 3、复合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 五、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25% 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 六、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企业所得税 1、应纳税所得额 制造业: 应纳税所得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商业: 应纳税所得额=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服务业: 应纳税所得额=业务收入×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再投资退税: 再投资退税=再投资额×(1—综合税率)×税率×退税率 七、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稿酬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1—30%)

高中物理---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练习题

高中物理---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练习题 1.为了尽可能准确地估测出油膜分子的大小,下列哪些措施是可行的( ) A.油酸浓度适当大一些 B.油酸浓度适当小一些 C.油酸扩散后立即绘出轮廓图 D.油酸扩散并待其收缩稳定后再绘出轮廓图 2.关于物体中的分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质量相同的物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B.体积相同的物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C.物质的量相同的物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D.在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不同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3.假如全世界60亿人同时数1 g水的分子个数,每人每小时可以数5 000个,不间断地数,则完成任务所需时间最接近(阿伏加德罗常数N A取6×1023mol -1)( ) A.10年 B.1 000年 C.10万年 D.1 000万年 4.从下列哪一组数据可以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 B.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体积 C.水分子的体积和水分子的质量 D.水分子的质量和水的摩尔质量 5.(2013·济宁高二检测)阿伏加德罗常数是N A,铜的摩尔质量为M,铜的密度是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ρ A.1 m3铜所含原子数目是A N M B.1 kg铜所含原子数目是ρN A C.1个铜原子的质量是M ρ D.1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为A MN ρ 6.只要知道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出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

A.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 B.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 C.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体积 D.该气体的密度、体积和摩尔质量 7.在“用单分子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 (1)某同学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一定量的无水酒精和油酸,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 ②在量筒中滴入一滴该溶液,测出它的体积; ③在浅盘内盛一定量的水,再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其散开稳定; ④在浅盘上覆盖透明玻璃,描出油膜形状,用透明方格纸估测油膜的面积. 改正其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油酸酒精溶液体积浓度为0.10%,一滴溶液的体积为4.8×10-4 mL,其形成的油膜面积为40 cm2,则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 m. 8.(2014·临沂高二检测)已知潜水员在岸上和海底吸入空气的密度分别为1.3 kg/m3和2.1 kg/m3,空气的摩尔质量为0.029 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2×1023 mol-1.若潜水员呼吸一次吸入2 L空气,试估算潜水员在海底比在岸上每呼吸一次多吸入空气的分子数.(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测试题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011-01 1.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A 化学变化—— B ) 矿石粉碎火药爆炸轮胎爆炸金属生锈熔化沸腾汽油挥发食物腐烂电灯通电后发光发热镁条失去光泽用高梁酿酒可燃物燃烧湿衣服晾干铜抽成铜丝白糖熬成糖块油脂和火碱熬成肥皂泥土压成砖坯冰化成水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被液化燃放烟花爆竹海水晒盐 2.判断下列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物理性质—— A 化学性质—— B ) 酒精易挥发汽油可燃水可变成冰食盐有咸味空气无色无味银能导电钠很软常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铁的熔点为1535 ℃木头能浮于水上氧气可以支持燃烧铜绿受热可分解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以粮食为原料可酿酒食物放置时间长了易变质 3.(2007浙江)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灯泡通电发光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湿衣晾干D.食盐水的蒸发 4.(2007浙江)下列物质变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衢江大桥人行道边的铁扶手生锈了 B.甲同学将一大块橡皮切成两半,分一半给乙同学 C.春天,校园内的桂花树发芽了 D.往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产生沉淀 5.(2005海南)实验室用双氧水(H2O2)制取氧气时,常加入少量的MnO2,MnO2在反应中起()A.催化作用B.吸附作用C.干燥作用D.还原作用 6.(2007年烟台)淀粉酶可以将人体不能直接吸收的淀粉转变成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下图是淀粉酶对淀粉作用过程的示意图。对该过程的表述错误的是() A.酶起催化作用B.是物理变化 C.是化学变化D.酶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侯氏制碱法”用空气、水、食盐生产纯碱和化肥 B.夜幕降临,珠江两岸霓虹灯通电后发出美丽的亮光 C.青铜受热融化后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工艺品 D.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可饮用的瓶装蒸馏水 8.(2007年河北省)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金刚石制作刀具B.水作溶剂 C.用16%的食盐水选种D.氧气供给呼吸 9.( 2006年无锡市)古代“山顶洞人”从事的生产活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采集野果B.钻木取火C.狩猎捕鱼D.缝制衣服 10.( 2006年无锡市)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B.金属铝制易拉罐 C.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D.铜线用于制电缆 11.(2006年安徽省)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力发电B.煤燃烧发电C.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热水D.电取暖器取暖 12.(2007长寿区)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组成计税价格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公式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消费税的组成计税价格有: 1、委托加工的: (1)、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比例税率) (2)、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 2、自产自用的: (1)、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比例税率) (2)、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 3、进口的: (1)、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比例税率) (2)、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进口数量×消费税定额税率)÷(1-消费税比例税率) 增值税的组成计税价格公式 1、自产自用的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如该货物属于征收消费税的范围,其组成计税价格中应加计消费税税额。

其计算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消费税税额 或: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2、进口的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额 如果进口的货物应征消费税,则上述公式中的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习题

【活用实例】物质的下列性质不属于物理性质的 是 ( ) A.铁能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B.硫磺是淡黄色固体 C.石墨耐高温,熔点高 D.水在4℃密度最大为1 g/mL 【活用实例】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 是 ( ) A.在天然物质中,金刚石的硬度最大. B.40C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 g/cm3 . C.酒精能够燃烧. D.氧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5.下列变化与氧气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碳酸钠晶体在干燥的空气里变成粉末 B.铁在潮湿的空气里生锈 C.露置在空气中的石灰水变质 D.常压下,氧气在约-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 6.下列叙述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 A.纯水为无色无味的液体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C.铜绿受热时会发生分解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 7.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开创“飞秒(10-15s)化学”新领域的科学家,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原子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 ) A.原子中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B.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反应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9.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①1773年和1774年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发现一种新的气体,②后经拉瓦锡确认,它是空气的组成部分,③这就是我们现已熟知的氧气。④氧气是无颜色无气味的气体,⑤它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⑥但氧气能腐蚀钢铁等金属,使它们生锈,⑦少量氧气能微溶于水。 叙述氧气物理性质的是、两句; 述氧气化学性质的是、两句。 10.186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通电分解法首先从苏打中制得一种金属,并将其命名为“钠”。他对钠作了如下实验: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金属钠,切面呈银白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习题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习题 基础夯实 1.用“油膜法”测算分子的直径时,必须假设的前提是( ) A.将油分子看成球形分子 B.认为油分子之间不存在间隙 C.把油膜看成单分子油膜 D.考虑相邻油分子的相互作用力 2.(2012·潍坊模拟)最近发现纳米材料具有很多优越性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知1nm(纳米)=10-9m,边长为1nm的立方体可容纳的液态氢分子(其直径约为10-10m)的个数最接近下面的哪一个数值( ) A.102 B.103 C.106 D.109 3.只要知道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 A.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 B.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 C.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体积 D.该气体的密度、体积和摩尔质量 4.用筷子滴一滴水,体积约为0.1cm3,这一滴水中含有水分子的个数最接近以下哪一个值(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1023mol-1,水的摩尔体积为V mol=18cm3/mol)( ) A.6×1023个B.3×1021个 C.6×1019个D.3×1017个 5.(成都高二期末)某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则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的质量是M/N B.单位体积内分子的个数是ρN/M C.分子的体积一定是M/(ρN) D.平均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是M/(ρN) 6.(2012·寿光高二检测)体积为V的油滴,落在平静的水面上,扩展成面积为S的单分子油膜,则该油滴的分子直径约为________。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油的摩尔质量为M,则一个油分子的质量为________。 7.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为384 400km,如果把铁的分子一个紧挨一个地排列起来,筑成从地球通往月球的“分子大道”,试问这条大道需要多少个分子?这些分子的总质量是多少?(已知铁分子的直径为×10-10m,铁的摩尔质量为×10-2kg/mol) 8.(2011·南京高二检测)为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在各种生产活动中都应严禁污染水源。在某一水库中,一艘年久失修的快艇在水面上违规快速行驶,速度为8m/s,导致油箱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题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题 为了帮大家提高地理成绩,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题,希望大家可以用心去看,去学习。【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铝压成铝箔、抽成铝线等。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生成其他物质,同时还发生能量变化。化学变化常伴有放热、发光、放出气体、生成沉淀、颜色改变等现象。 3.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如蜡烛燃烧过程中伴随着蜡的熔化等物理变化。【例题1】以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电灯通电后发亮 B.从海水中得到食盐 C.食物腐败 D.电热棒工作时发热 【解析】因为化学变化常伴有放热、发光、放出气体、生成沉淀、颜色改变等现象,这些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有化学变化,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生成其他物质。在A、B、D的变化前后都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因此它们都属于物理变化。而C的食物腐败是由于食物与空气等发生了反应,变成了其他的物质而不能食用,因此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C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区别 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判断 直接或由仪器间接观察 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可判断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根据物质的化学变化判断其化学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如受热是否易分解)等 【例题2】阅读以下信息:铝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质地较软,很容易制成薄片;铝的密度较小(2.7 g/m3),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铝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作用,生成致密的保护层氧化铝;铝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铝的物理性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的化学性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