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学期国学经典——《论语》节选

六年级上学期国学经典——《论语》节选
六年级上学期国学经典——《论语》节选

liù六nián

shàng

xué

guó

xué

jīng

diǎn

典——《

lùn

语》

jié

xuǎn

yuē

曰:“

xué

ér

shí

zhī

之,

yuè

乎?

yǒu 有péng

yuǎn

fāng

lái

来,

乎?

rén

bú不

zhī

ér

yùn

愠,

jūn

乎?”

——

kǒng

shuō

说:“

xué

le

yòu

shí

cháng

wēn

liàn

习,

shì

hěn 很yú

kuài

ma

吗?

yǒu

zhì

tong

dào

de

rén

cóng

yuǎn

fāng

lái

来,

shì

hěn 很lìng

rén

gāo

xìng

de

ma

吗?

rén

jiā

le

jiě

我,

yuàn

hèn

恨、

nǎo 恼nù

怒,

shì

yǒu

de

jūn

ma

吗?”

céng

yuē

曰:“

sān

xǐng

shēn

身。

wèi

rén

móu 谋ér

zhōng

乎?

péng

yǒu

jiāo

ér

xìn 信hū

乎?

chuán

乎?”

——céng

shuō

说:“

měi

tiān

duō

fǎn

shěng

己,

wèi

bié

rén

bàn 办shì

shì

shì

jìn

xīn

jié

le

ne

呢?

tong

péng

yǒu

jiāo

wǎng

shì

shì是zuò

dào

chéng

shí

xìn

le

ne

呢?

lǎo

shī

chuán

shòu

gěi

de

xué

shì是bú

shì

le

ne

呢?”

z ǐ子 yu ē曰 :“d ì弟 z ǐ子 r ù入 z é则 xi ào 孝 ,ch ū出 z é则 t ì悌 ,j ǐn 谨 ér 而 x ìn 信 ,f àn 泛 ài 爱 zh òng 众 ér 而 q īn 亲 r én 仁 ,h áng 行 y ǒu 有 y ú余 l ì力 ,z é则 y ǐ以 xu é学 w én

文 。”

——kǒng 孔 zǐ子 shuō说 :“dì弟 zǐ子 men 们 zài 在 fù父 mǔ母 gēn 跟 qián 前 ,jiù就 xiào 孝 shùn 顺 fù父 mǔ母 ;chū出 mén 门 zài 在 wài 外 ,yào 要 shùn 顺 cóng 从 shī师 zhǎng 长 ,yán 言 háng 行 yào 要 jǐn 谨 shèn 慎 ,yào 要 chéng 诚 shí实 kě可 xìn 信 ,guǎ寡 yán 言 shǎo 少 yǔ语 ,yào 要 guǎng 广 fàn 泛 dì地 qù去 ài 爱 zhòng 众 rén 人 ,qīn 亲 jìn 近 nà那 xiē些 yǒu 有 rén 仁 dé德 de 的 rén 人 。zhè这 yàng 样 gōng 躬 háng 行 shí实 jiàn 践 zhī之 hòu 后 ,hái 还 yǒu 有 yú余 lì力 de 的 huà话 ,jiù就 zài 再 qù去 xué学 xí习 wén 文 xiàn 献 zhī知 shí识 。”

——xu ?学 ?r 而 pi ān 篇 d ì第 y ī一

z ǐ子 yu ē曰 :“w ēn 温 g ù故 ér 而 zh ī知 x īn 新 ,k ě可 y ǐ以 w éi 为 sh ī师 y ǐ

矣 。”

kǒng 孔 zǐ子 shuō说 :“zài 在 wēn 温 xí习 jiù旧 zhī知 shí识 shí时 ,n?ng 能 yǒu 有 xīn 新 tǐ体 huì会 、xīn 新 fā发 xiàn 现 、jiù就 kě可 yǐ以 dāng 当 lǎo 老 shī师 le

了 。”

zǐ子yuē

曰:“

xué

ér

wǎng

罔,

ér

xué学zé

dài

殆。”

kǒng 孔zǐ

shuō

说:“

zhī

shū

xu?

习,

?r

kǎo

wan

题,

jiù

huì

wǎng 罔rán

zhī

?r

m?i

yǒu

shōu

hu?

获;

zhī

kōng

xiǎng

?r

shū

xu?

xí习,jiù

huì

hu?

?r

n?ng

kěn

dìng

定。”

zǐ子yuē

曰:“

yóu

由,

huì

zhī

zhī

乎!

zhī

zhī

wéi 为zhī

zhī

之,

zhī

wéi

zhī

知,

shì

zhī

也。”

kǒng 孔zǐ

shuō

说:“

y?u

由,

jiào

gěi

zěn

yàng

zu?

de

huà

话,

míng

bái 白le

ma

吗?

zhī

dào

de

jiù

shì

zhī

dào

道,

zhī

dào

jiù

shì

zhī

dào 道,zha

jiù

shì

zhì

huì

ā

啊!”

zǐ子yuē

曰:

r?n

?r

xìn

信,

zhī

也。

yī一ga

r?n

jiǎng

xìn

y?ng

用,

shì

gēn

běn

de

的。

zǐ子yuē

曰:“

jiàn

wéi

为,

yǒng

也。”

kǒng 孔zǐ

shuō

说:“

jiàn

dào

yìng

gāi

tǐng

shēn

?r

chū

de

shì

qíng

情,

qua却xiù

shǒu

páng

guān

观,

jiù

shì

qia

nu?

懦。”

——w ?i 为 zh ang 政 pi ān 篇 d ì第 ar

z ǐ子 yu ē曰 :“zh āo 朝 w én 闻 d ào 道 ,x ī夕 s ǐ死 k ě可 y ǐ

矣 。”

kǒng 孔 zǐ子 shuō说 :“zǎo 早 ch?n 晨 d?得 zhī知 le 了 ‘dào 道 ’,jiù就 shì是 dāng 当 tiān 天 wǎn 晚 shàng 上 sǐ死 qù去 yě也 xīn 心 gān

甘 。”

z ǐ子 yu ē曰 :“j ūn 君 z ǐ子 y ù喻 y ú于 y ì义 ,xi ǎo 小 r én 人 y ù喻 y ú于 l ì

利 。”

k ǒng 孔 z ǐ子 shu ō说 :“j ūn 君 z ǐ子 t ōng 通 xi ǎo 晓 y ú于 y ì义 ,?r 而 xi ǎo 小 r ?n 人 zh ī只 t ōng 通 xi ǎo 晓 y ú于 l ì

利 。”

z ǐ子 yu ē曰 :“ji àn 见 xi án 贤 s ī思 q í齐 y ān 焉 ,ji àn 见 b ú不 xi án 贤 ér 而 n èi 内 z ì自 x ǐng 省 y ě

也 。”

k ǒng 孔 z ǐ子 shu ō说 :“ji àn 见 d ào 到 xi án 贤 zh ě者 ji ù就 xi ǎng 想 zhe 着 xi àng 向 t ā他 k àn 看 q í齐 ,ji àn 见 d ào 到 b ú不 xi án 贤 de 的 r ?n 人 bi àn 便 y ìng 应 z ì自 xǐng

省。”

z ǐ子 yu ē曰 :“f ù父 m ǔ母 zh ī之 ni án 年 ,b ú不 k ě可 b ú不 zh ī知 y ě也 。y ì一 z é则 y ǐ以 x ǐ喜 ,y ì一 z é则 y ǐ以 j ù

惧 。”

k ǒng 孔 z ǐ子 shu ō说 :“f ù父 m ǔ母 de 的 ni án 年 j ì纪 ,b ú不 k ě可 b ú不 zh ī知 d ào 道 b ìng 并 qi ě且 ch áng 常 ch áng 常 j ì记 z ài 在 x īn 心 l ǐ里 。y ì一f āng 方 mi àn 面 w ?i 为 t ā他 men 们 de 的 zh ǎng 长 sh ?u 寿 ?r 而 g āo 高 x ìng 兴 ,y ì一f āng 方 mi àn 面 y ?u 又 w ?i 为 t ā他 men 们 de 的 shu āi 衰 l ǎo 老 ?r 而 k ǒng 恐 j ù

惧 。”

z ǐ子 yu ē曰 :“j ūn 君 z ǐ子 y ù欲 n è讷 y ú于 y án 言 ér 而 m ǐn 敏 y ú

h áng

行 。”

k ǒng 孔 z ǐ子 shu ō说 :“j ūn 君 z ǐ子 shu ō说 hu à话 y ào 要 j ǐn 谨 sh an 慎 ,?r 而 h áng 行 d ?ng 动 y ào 要 m ǐn 敏 ji ?

捷 。”

z ǐ子 yu ē曰 :“d é德 b ú不 g ū孤 ,b ì必 y ǒu 有 l ín

邻 。”

k ǒng 孔 z ǐ子 shu ō说 :“y ǒu 有 d ào 道 d ?德 de 的 r ?n 人 sh ì是 b ú不 hu ì会 g ū孤 l ì立 de 的 ,y ī一 d ìng 定 hu ì会 y ǒu 有 s ī思 xi ǎng 想 y ī一 zh ì致 de 的 r ?n 人 y ǔ与 t ā他 xi āng 相 ch ù

处 。”

——l ǐ里 r ?n 仁 pi ān 篇 d ì

第 三

z ǎi 宰 y ǔ予 d àn 旦 q ǐn 寝 ,z ǐ子 yu ē曰 :“xi ǔ朽 m ù木 ,b ú不 k ě可 di āo 雕 y ě也 ,f èn 粪 t ǔ土 zh ī之 qi áng 墙 ,b ú不 k ě可 w ū圬 y ě也 。y ú于 y ǔ予 y ǔ与 h é何 zh ū

诛 ?”

zǎi 宰 yǔ予 dà大 bái 白 tiān 天 shuì睡 jiào 觉 。kǒng 孔 zǐ子 shuō说 :“fǔ腐 làn 烂 de 的 mù木 tóu 头 bú不 kān 堪 diāo 雕 kè刻 。fèn 粪 tǔ土 de 的 qiáng 墙 miàn 面 bú不 kān 堪 tú涂 mǒ抹 !duì对 yú于 zǎi 宰 yǔ予 zhè这 yàng 样 de 的 rén 人 ,hái 还 yǒu 有 shén 什 me 么 hǎo 好 zé责 bèi 备 de 的 ne

呢 ?”

z ǐ子 g òng 贡 w èn 问 yu ē曰 “k ǒng 孔 w én 文 z ǐ子 h é何 y ǐ以 w èi 谓 zh ī之 w én 文 y ě

也 ?”

z ǐ子 yu ē曰 :“m ǐn 敏 ér 而 h ǎo 好 xu é学 ,b ú不 ch ǐ耻 xi à下 w èn 问 sh ì是 y ǐ以 w èi 谓 zh ī之 w én 文 y ě

也 。”

zǐ子 gòng 贡 wèn 问 dào 道 :“wéi 为 shén 什 me 么 gěi 给 kǒng 孔 wén 文 zǐ子 yī一 gè个 …wén 文 'de 的 shì谥 hào 号 ne 呢 ?”kǒng 孔 zǐ子 shuō说 :“tā他 cōng 聪 mǐn 敏 qín 勤 miǎn 勉 ér 而 hǎo 好 xué学 ,bú不 yǐ以 xiàng 向 tā他 dì地 wèi 位 bēi 卑 xià下 de 的 rén 人 qǐng 请 jiào 教 wéi 为 chǐ耻 ,suǒ所 yǐ以 gěi 给 tā他 shì谥 hào 号 jiào 叫 …wén 文 '。”

z ǐ子 yu ē曰 :“sh í十 sh ì室 zh ī之 y ì邑 ,b ì必 y ǒu 有 zh ōng 忠 x ìn 信 r ú如 qi ū丘 zh ě者 y ān 焉 ,b ú不 r ú如 qi ū丘 zh ī之 h ǎo 好 xu é学 y ě

也 。”

k ǒng 孔 z ǐ子 shu ō说 :“j í即 sh ǐ使 zh ī只 y ǒu 有 sh í十 h ù户 r ?n 人 ji ā家 de 的 xi ǎo 小 c ūn 村 z ǐ子 ,y ě也 y ī一 d ìng 定 y ǒu 有 xi àng 像 w ǒ我 zh a这 y àng 样 ji ǎng 讲 zh ōng 忠 x ìn 信 de 的 r ?n 人 ,zh ī只 sh ì是 b ú不 r ú如 w ǒ我 n à那 y àng 样 h ǎo 好 xu ?学 b à罢 le

了 。”

——g ōng 公 y ě冶 zh ǎng 长 pi ān 篇 d ì

第 四

z ǐ子 yu ē曰 :“xi án 贤 z āi 哉 ,hu í回 y ě也 !y ī一 d ān 箪 sh í食 ,y ī一 pi áo 瓢 y ǐn 饮 ,z ài 在 l ?u 陋 xi àng 巷 ,r ?n 人 b ú不 k ān 堪 q í其 y ōu 忧 ,hu í回 y ě也 b ú不 g ǎi 改 q í其 l a乐 。xi án 贤 z āi 哉 ,hu í回 y ě

也 !”

k ǒng 孔 z ǐ子 shu ō说 :“y án 颜 hu í回 ,du ō多 me 么 y ǒu 有 xi án 贤 d ?德 ā啊 。y ī一 h ?盒 f àn 饭 ,y ī一 pi áo 瓢 shu ǐ水 ,zh ù住 z ài 在 p ?破 xi àng 巷 z ǐ子 l ǐ里 ,bi ?别 r ?n 人 j ìn 禁 sh ?u 受 b ú不 zh ù住 zh a这 y àng 样 de 的 sh ēng 生 hu ?活 ?r 而 xi ǎn 显 d ?得 y ōu 忧 ch ?u 愁 ,y án 颜 hu í回 qu a却 b ú不 g ǎi 改 bi àn 变 t ā他 de 的 ku ài 快 l a乐 。y án 颜 hu í回 sh ì是 du ō多 me 么 y ǒu 有 xi án 贤 d ?德 ā

啊 。”

z ǐ子 yu ē曰 :“zh ì质 sh èng 胜 w én 文 z é则 y ě野 ,w én 文 sh èng 胜 zh ì质 z é则 sh ǐ史 ,w én 文 zh ì质 b īn 彬 b īn 彬 ,r án 然 h òu 后 j ūn 君 z ǐ

子 。”

k ǒng 孔 z ǐ子 shu ō说 :“zh ì质 p ǔ朴 du ō多 y ú于 w ?n 文 c ǎi 采 ,ji ù就 xi àng 像 g a个 xi āng 乡 xi à下 r ?n 人 ,li ú流 y ú于 c ū粗 s ú俗 :w ?n 文 c ǎi 采 du ō多 y ú于 zh ì质 p ǔ朴 ,ji ù就 li ú流 y ú于 x ū虚 w ěi 伪 、f ú浮 ku ā夸 。zh ī只 y ǒu 有 zh ì质 p ǔ朴 h ?和 w ?n 文 c ǎi 采 p ai 配 h ?合 qi à恰 d āng 当 ,c ái 才 sh ì是 g a个 j ūn 君 z ǐ

子 。”

z ǐ子 yu ē曰 :“zh ī知 zh ī之 zh ě者 b ú不 r ú如 h ào 好 zh ī之 zh ě

者 , h ào 好 zh ī之 zh ě者 b ú不 r ú如 l è乐 zh ī之 zh ě

者 。”

k ǒng 孔 z ǐ子 shu ō说 :“d ǒng 懂 d ?得 t ā它 de 的 r ?n 人 ,b ú不 r ú如 ài 爱 hào 好 t ā它 de 的 r ?n 人 ;ài 爱 hào 好 t ā它 de 的 r ?n 人 ,y ?u 又 b ú不 r ú如 y ǐ以 t ā它 w ?i 为 l a乐 de 的 r ?n

人 。”

z ǐ子 yu ē曰 :“zh ī知 zh ě者 l è乐 shu ǐ水 ,r én 仁 zh ě者 l è乐 sh ān 山 ;zh ī知 zh ě者 d òng 动 ,r én 仁 zh ě者 j ìng 静 ;zh ī知 zh ě者 l è乐 ,r én 仁 zh ě者 sh òu

寿 。”

k ǒng 孔 z ǐ子 shu ō说 :“c ōng 聪 m íng 明 r ?n 人 x ǐ喜 ài 爱 shu ǐ水 y ǒu 有 r ?n 仁 d ?德 zh ě者 x ǐ喜 ài 爱 sh ān 山 ;c ōng 聪 m íng 明 r ?n 人 hu ?活 d ?ng 动 ,r ?n 仁 d ?德 zh ě者 ch ?n 沉 j ìng 静 。c ōng 聪 m íng 明 r ?n 人 ku ài 快 l a乐 ,y ǒu 有 r ?n 仁 d ?德 zh ě者 zh ǎng 长 sh ?u

寿 。”

——y ōng 雍 y ě也 pi ān 篇 d ì

第 五

z ǐ子 yu ē曰 :“m ò默 ér 而 sh í识 zh ī之 ,xu é学 ér 而 b ú不 y àn 厌 ,hu ì诲 r én 人 b ú不 ju àn 倦 ,h é何 y ǒu 有 y ú于 w ǒ我 z āi

哉 !”

kǒng 孔zǐ

shuō

说:“

m?

m?

zhù

住(

suǒ

xu?

de

zhī

shí

识),

xu?

jiào 觉d?

yàn

fán

烦,

jiào

r?n

zhī

dào

juàn

倦,

zha

duì

n?ng

yǒu

sh?n

me 么yīn

nán

ne

呢?”

yuē

曰:“

fēi

shēng

ér

zhī

zhī

zhě

者,

hào

gǔ古,mǐn

qiú

zhī

zhě

也。”

kǒng 孔zǐ

shuō

说:“

shì

shēng

lái

jiù

yǒu

zhī

shí

de

r?n

人,

?r

shì

ài 爱hào

dài

de

dōng

西,

qín

fan

mǐn

ji?

qiú

d?

zhī

shí

de

r?n 人。”

zǐ子yuē

曰:“

sān

rén

háng

行,

yǒu

shī

yān

焉,

zé择qí

shàn

zhě

ér

cóng

zhī

之,

shàn

zhě

ér

gǎi 改zhī之。”

kǒng 孔zǐ

shuō

说:“

sān

ga

r?n

zǒu

路,

zhōng

dìng

yǒu

r?n

kě可yǐ

zuo

de

lǎo

shī

师。

xuǎn

z?

shàn

de

pǐn

d?

xiàng

xu?

xí习,kàn

dào

shàn

de

fāng

jiù

zuo

w?i

jia

jiàn

鉴,

gǎi

diào

de 的quē

diǎn

点。”

z ǐ子 yu ē曰 :“j ūn 君 z ǐ子 t ǎn 坦 d àng 荡 d àng 荡 ,xi ǎo 小 r én 人 zh ǎng 长 q ī戚 q ī

戚 。”

k ǒng 孔 z ǐ子 shu ō说 :“j ūn 君 z ǐ子 x īn 心 xi ōng 胸 ku ān 宽 gu ǎng 广 ,xi ǎo 小 r ?n 人 j īng 经 ch áng 常 y ōu 忧 ch ?u

愁 。”

——sh ù述 ěr 尔 pi ān 篇 d ì

第 六

z ēng 曾 z ǐ子 yu ē曰 :“sh ì士 b ú不 k ě可 y ǐ以 b ú不 h óng 弘 y ì毅 ,r èn 任 zh òng 重 ér 而 d ào 道 yu ǎn 远 。r én 仁 y ǐ以 w éi 为 j ǐ己 r èn 任 ,b ú不 y ì亦 zh òng 重 h ū乎 ?s ǐ死 ér 而 h òu 后 y ǐ已 ,b ú不 y ì亦 yu ǎn 远 h ū

乎 ?” zēng 曾z ǐ子 shu ō说 :“sh ì士 b ú不 k ě可 y ǐ以 b ú不 h ?ng 弘 d à大 g āng 刚 qi áng 强 ?r 而 y ǒu 有 y ì毅 l ì力 ,y īn 因 w ?i 为 t ā他 z ?责 r an 任 zh ?ng 重 d à大 ,d ào 道 l ù路 y áo 遥 yu ǎn 远 。b ǎ把 sh í实 xi àn 现 ‘r ?n 仁 ’zuo 作 w ?i 为 z ì自 j ǐ己 de 的 z ?责 r an 任 ,n án 难 d ào 道 h ái 还 b ú不 zh ?ng 重 d à大 ma 吗 ?f an 奋 d ?u 斗 zh ōng 终 sh ēn 身 ,s ǐ死 ?r 而 h ?u 后 y ǐ已 ,n án 难 d ào 道 l ù路 ch ?ng 程 h ái 还 b ú不 y áo 遥 yu ǎn 远 ma

吗 ?”

——t ài 泰 b ?伯 pi ān 篇 d ì

第 七

y án 颜 yu ān 渊 ku ì喟 r án 然 t àn 叹 yu ē曰 :“y ǎng 仰 zh ī之 m í弥 g āo 高 ,zu ān 钻zh ī之 m í弥 ji ān 坚 ,zh ān 瞻 zh ī之 z ài 在 qi án 前 ,h ū忽 y ān 焉 z ài 在

h òu 后 。f ū夫 z ǐ子 x ún 循 x ún 循 r án 然 sh àn 善 y òu 诱 r én 人 ,b ó博 w ǒ我 y ǐ以 w én 文 ,yu ē约 w ǒ我 y ǐ以 l ǐ礼 。y ù欲 b à罢 b ú不 n éng 能 ,j ì既 ji é竭 w ú吾 c ái 才 ,r ú如 y ǒu 有 su ǒ所 l ì立 zhu ó卓 ěr 尔 。su ī虽 y ù欲 c óng 从 zh ī之 ,m ò末 y óu 由 y ě也 y ǐ

已 。”

y án 颜 yu ān 渊 ku ì喟 r án 然 t àn 叹 d ào 道 :“k ǒng 孔 f ū夫 z ǐ子 de 的 d ào 道 l ǐ理 ,yu a越 y ǎng 仰 w àng 望 yu a越 xi ǎn 显 d ?得 g āo 高 yu ǎn 远 ,yu a越 y án 研 zuān 钻t ā它 yu a越 xi ǎn 显 d ?得 ji ān 坚 g ù固 ,k àn 看 t ā它 h ǎo 好 xi àng 像 z ài 在 qi án 前 mi àn 面 ,y ī一 h ū忽 y ?u 又 xi àng 像 z ài 在 h ?u 后 mi àn 面 。f ū夫 z ǐ子 x ún 循 zhe 着 c ì次 x ù序 y ī一 b ù步 b ù步 y ?u 诱 d ào 道 w ǒ我 ;xi ān 先 ji ào 教 w ǒ我 b ?博 xu ?学 w ?n 文 zh āng 章 di ǎn 典 j í籍 ,r án 然 h ?u

后 y ào 要 w ǒ我 y ǐ以 l ǐ礼 yu ē约 sh ù束 z ì自 j ǐ己 de 的 h áng 行 w ?i 为 。w ǒ我 xi ǎng 想 t íng 停 zh ǐ止 b ú不 xu ?学 le 了 y ě也 b ú不 k ě可 n ?ng 能 ,y ǐ已 j īng 经 y ?ng 用 j ìn 尽 w ǒ我 de 的 c ái 才 l ì力 ,?r 而 f ū夫 z ǐ子 de 的 d ào 道 y ī依 r án 然 zhu ?卓 l ì立 z ài 在 w ǒ我 de 的 mi àn 面 qi án 前 ,w ǒ我 xi ǎng 想 z ài 再 zhu ī追 c ?ng 从 sh àng 上 q ù去 ,d àn 但 z ǒng 总 g ǎn 感 d ào 到 w ú无 l ù路 k ě可 zhu ī追 c ?ng 从 sh àng 上 q ù

去 。”

——z ǐ子 hàn 罕 pi ān 篇 d ì

第 八

z ǐ子 z ài 在 chu ān 川 sh àng 上 yu ē曰 :“sh ì逝 zh ě者 r ú如 s ī斯 f ū夫 ,b ú不 sh ě舍 zh òu 昼 y è

夜 。”

k ǒng 孔 z ǐ子 z ài 在 h ?河 bi ān 边 shu ō说 :“xi āo 消 sh ì逝 de 的 sh í时 gu āng 光 ji ù就 xi àng 像 zh a这 h ?河 shu ǐ水 y ī一 y àng 样 ā啊 ,b ú不 f ēn 分 zh ?u 昼 y a夜 d ì地 xi àng 向 qi án 前 li ú流 q ù

去 。”

z ǐ子 yu ē曰 :“s ān 三 j ūn 军 k ě可 du ó夺 shu ài 帅 y ě也 ,p ǐ匹 f ū夫 b ú不 k ě可 du ó夺 zh ì志 y ě

也 。”

k ǒng 孔 z ǐ子 shu ō说 :“y ī一 gu ?国 j ūn 军 du ì队 ,k ě可 y ǐ以 du ?夺 q ù去 t ā它 de 的 zh ǔ主 shu ài 帅 ;d àn 但 y ī一 g a个 n án 男 z ǐ子 h àn 汉 ,t ā他 de 的 zh ì志 xi àng 向 sh ì是 b ú不 n ?ng 能 qi áng 强 p ?迫 g ǎi 改 bi àn 变 de

的 。”

z ǐ子 yu ē曰 :“su ì岁 h án 寒 ,r án 然 h òu 后 zh ī知 s ōng 松 b ǎi 柏 zh ī之 h òu 后 di āo 凋 y ě

也 。”

k ǒng 孔 z ǐ子 shu ō说 :“d ào 到 le 了 h án 寒 l ěng 冷 de 的 j ì季 ji ?节 ,c ái 才 zh ī知 d ào 道 s ōng 松 b ǎi 柏 sh ì是 zu ì最 h ?u 后 di āo 凋 xi a谢 de

的 。”

z ǐ子 yu ē曰 :“zh ī知 zh ě者 b ú不 hu ò惑 ,r én 仁 zh ě者 b ú不 y ōu 忧 ,y ǒng 勇 zh ě者 b ú不 j ù

惧 。”

k ǒng 孔 z ǐ子 shu ō说 :“c ōng 聪 m íng 明 r ?n 人 b ú不 hu ì会 m í迷 hu ?惑 ,y ǒu 有 r ?n 仁 d ?德 de 的 r ?n 人 b ú不 hu ì会 y ōu 忧 ch ?u 愁 ,y ǒng 勇 g ǎn 敢 de 的 r ?n 人 b ú不 hu ì会 w ai 畏 j ù

惧 。”

——z ǐ子 hàn 罕 pi ān 篇 d ì第 ji ǔ

国学经典诵读论语篇心得

国学经典诵读论语篇心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身为中国人,不但要关注当代文化,更应该回顾由我们的祖先从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由于我学识尚浅,只能 品读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样受益匪浅。 孔子应该说是中国儒派的创始人了,他的《论语》记录了他的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言论,大多关于学习,最适合我们小学生 阅读。 《论语》中有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学习 知识并不仅仅是学习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经常温习,巩固知识。同时,要把学习当作一个充实自己的过程,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对待它。另一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也在强调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还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体会、新发现。从表面上看,要“温故 知新”很困难,但只要你换一个角度去想,总会有新的发现。而我 们也从过程中获取了更丰富的经验。孔子的这学习方法古今通用, 也是现代教育人士提倡的。通过细读《论语》,仅阅两句话,就收 获了这一学习方法,难道那些对古文不屑一顾的人还不刮目相看吗? 《论语》中有一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 小流,无以成江海。”讲的是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积累一撮撮不起 眼的泥土,时间长了才能成为一座山,到时风雨自然兴盛了。只有 积累一滴滴的水,才能汇聚成深渊,蛟龙自然来了。只有积累每一 件小小的善事,长期不断,也就养成了品德,心灵也自然升华了。 只有积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只有积累每一股细流,才 能形成江海。不就是用举例的方法告诉我们,脚踏实地地积累每一 份看似渺小的知识、经验,最后就拥有了相当庞大的实力,成功自 然会尾随而来了吗?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 导读:1、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 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3、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7、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8、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9、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10、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11、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12、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13、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4、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15、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1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8、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 19、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20、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2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2、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3、鸟兽不可与同群。 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25、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26、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27、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28、小不忍则乱大谋。 29、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30、未知生,焉知死。 3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32、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33、小不忍,则乱大谋。 3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学习国学经典论语

学习国学经典论语 为人之道 君子,是孔子提出的做人的理想标准。“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是外表的表现,指的是礼;质是内在 的品质,指的是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爱人是仁的根本 精神,它通过孝悌、忠恕等道德得到体现,而孝悌是仁之本。子贡 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不希望别 人这么对待自己,就不要这么对待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 而达人”,则是更积极的一个层面,有一种责任,是要以自己的心 情去理解别人的心情,即“推己及人”。我们常说将心比心,遇到 什么问题设身处地替别人想一想,这也是一种传统的处世之道。通 过论语,我们知道,仁,一方面是最重要的道德要求,同时仁又包 含了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等品德细节。 《论语》讲“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中国人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古代从天子的祭天、祭祖,诸侯国之间的会盟、外交、打仗, 到普通老百姓的婚丧嫁娶、坐卧行走、互相称谓等,一切都有礼的 规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因此所有的道德要落实到行为规 范上来。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就是告诉我们要克服自己不符 合礼的思想行为,照着礼去做,这就是仁。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 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做到这些我想 离“仁”的道德标准也就不远了。 为人之道,仁是灵魂,礼是形式。仁要落实到礼上,而如果礼脱离了仁,那么这些形式也就是毫无意义的存在了。在物质生活丰富、竞争压力激烈的今天,我们更应“每日三省吾身”,真诚做事待人,少一些投机取巧的套路,做一个正人君子。在精神富足、心理健康、和谐共处、奉献社会的状态下生活和工作,做好自己的为人,让自 己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国学经典名句之论语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论语) 2.子贡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 3.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论语) 4.君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论语) 5.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7.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论语) 8.不因果报方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论语) 9.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论语) 10.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论语) 11.立足定须成白璧,读书何止到青山。(论语) 12.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论语) 13.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论语) 14.勿施小惠伤大体,毋借公道遂私情。以情恕人,以理律己。(论语) 15.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论语) 16.居安虑危,处治思乱。(论语) 17.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论语) 18.直不犯祸,和不害义。(论语) 19.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论语) 20.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论语) 21.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理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论语) 22.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论语) 23.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论语) 24.能容小人,是大人;能培薄德,是厚德。(论语) 25.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论语) 26.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论语) 2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28.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2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30.事父母,能竭其力;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31.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 3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33.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 3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3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37.仁者安仁,智者利仁。(论语) 38.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 39.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 4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百句《论语》经典名句

《论语》经典名句(要求记诵和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1·1》)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1·4》)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1·12》)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1·16》) 5.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为政》)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2·2》) 7.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2·3》)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为政2·4》) 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2·11》) 10.子曰:“君子不器。”(《为政2·12》) 1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2·13》) 1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2·14》) 1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2·17》) 1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yì),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为政2·22》) 15.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3·1》) 16.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3·3》) 17.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4·2》) 18.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4·3》) 19.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4·5》) 20.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4·8》) 2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4·11》) 22.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4·16》) 2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4·17》) 24.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4·19》) 25.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4·21》) 26.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4·24》) 27.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4·25》) 28.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wū)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公冶长5·10》) 29.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5·15》) 30.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6·11》) 31.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雍也6·13》) 3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6·18》) 3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6·20》) 34.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6·23》) 35.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6·27》) 3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7·1》)

国学经典诵读优秀作文(精选6篇)

国学经典诵读优秀作文(精选6篇) 国学经典诵读优秀作文(精选6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国学经典诵读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国学经典诵读优秀作文1星期三,我们穿着整齐的校服,来到学校参加古诗经典诵读比赛。 比赛前,陈老师让我们演练几遍,并叮嘱我们比赛时不要紧张,眼睛要看前方,动作忘了,可以看小主持人怎么做。 比赛开始了,我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刷”地站了起来。此时,我的心像一只小兔子“扑通扑通”地跳着,但是想到陈老师的叮咛,我挺直胸膛,目视前方,跟随音乐节拍,用最洪亮的声音,最浓厚的感情唱完了《相思》。小主持人领读后,我们一边做动作,一边一字一句,抑扬顿挫,很有感情地诵读了《清明》和《游子吟》。 比赛结束后,我心里那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心想:我们得了第几名?当陈老师告诉我们得了一等奖,我兴奋得一

蹦三尺高。通过这次比赛,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情都要认认真真地对待,付出辛勤的努力就会有好的回报。这次诵读的成功,正是陈老师和同学们努力的结果。 国学经典诵读优秀作文210月10日的下午,学校在多媒体会议室举行“祖国伴我成长的朗诵比赛”。 我是代表三(2)班来参加这次的比赛,心中充满了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相信只要我努力一定会取得好成绩,不会辜负老师、同学对我的期望。 比赛开始了,看着那些大哥哥、大姐姐的精彩朗诵,我也迫不及待的想冲上去朗诵,可是班长抽到34号才上场,而且又是倒数第三呢!所以我只能在下面耐心等待,等啊!等啊!终于轮到我出场了,当主持人说:请三(2)班的同学做好准备,我激动万分、信心十足的走上了朗诵台,我向领导、老师、同学们行了队礼。开始朗诵了,我有感情朗诵对国旗的敬爱的诗篇,虽然不是很大声,但是我已经尽力了。朗诵完了,我轻轻地松了一口气。当主持人要公布分数时,我既紧张又害怕,主持人说:三(2)班最后得分9.44分,得了优秀奖。我听了很伤心,因为我没有获得前三名而感到遗憾。这时,老师鼓励我,妈妈安慰我,我的心情慢慢恢复了平静。 虽然这次我获得优秀奖,但我并不灰心,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嘛!我一定会努力的,请同学们相信我。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笠翁对韵》教案 教学目标: 1、给孩子们扎下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使孩子们能够植根传统,把国学教育发扬光大,使孩子学习经典化、生活经典化、人生经典化。 2、让学生了解《笠翁对韵》的原文及大致文意。 3、熟练朗诵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内涵,学写对仗春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课件出示了有水有轩的地方,老师讲解那个地方叫江心洲,后来叫鹦鹉洲,因为这个故事离我们很远了,都藏在地下了,课件跳动变为“地下文章鹦鹉洲”,同样方法,揭示了“空中事业麒麟阁”。 2、当孩子们理解这两句韵语时,接着继续讲解典故陈后主,隋炀帝,一个喜好音乐,一个喜好游玩,都不是好的君王。出示:“陈唱临春乐yue,隋歌清夜游。”老师出示以上四句后,让学生朗读,让学生猜猜他们各喜欢什么。

3、指出这些语句来自李渔《笠翁对韵》。引入今天的课题。 二、激发兴趣,品读韵诗 1、自读整篇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正音 麒麟阁临春乐隋鹡对鸠 3、出示整首韵诗,“鱼对鸟,鹡ji对鸠jiu。翠馆对红楼。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虎类狗,蚁如牛。列辟pi对诸侯。陈唱临春乐,隋歌清夜游。空中事业麒麟阁,地下文章鹦鹉洲。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齐读,感觉节奏感。 4、老师出示课件,有关鹡和鸠,翠馆和红楼的图案,让学生理解鹡和鸠都是鸟类,翠馆和红楼是建筑物,鱼对鸟,鱼和鸟都是动物,接着朗读,诵读。 5、这里压的是什么韵?学生——ou韵.老师继续问这首韵诗,哪个字最多——对。那么一个字对的有:(读)鱼对鸟,鹡对鸠;两个字对的有:翠馆对红楼,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列辟对诸侯。五个字对的有:陈唱临春乐,隋歌清夜游。七个字对的有:空中事业麒麟阁,地下文章鹦鹉洲。十一个字对的有: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 6、继续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背诵。 7、“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七贤,老师解释了七个爱写文章的人,三友,用课件(梅,竹,松)让学生自己练说。“虎类狗,蚁如牛。”好多同学按今天的眼光来分析,最后,由老师说出其中的典故。

国学经典名句100条

国学经典名句100条 正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论语》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7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1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1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经典名句

《论语》经典语句及译文 (1-30为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内容,31-55为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内容)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过之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事吗?人家一时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要怨恨、恼怒,这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着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心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多次反省自己,在为别人办事时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在同朋友交往时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对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去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注释】就:靠近、看齐。有道:指有道德的人。正:匡正、端正。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注释】患,担忧、害怕。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有:同“又”。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而不会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8、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

国学经典诵读内容

国学经典诵读——《论语》三、八佾(yì) 17.孔子谓季氏:“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一、学而18.子谓韶(sháo):“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不亦n)“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1.子曰:(yù19.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君子乎?”四、公冶长曾子曰:2.“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0.宰予旦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w ū)也。于予与何诛(zhū)?””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21.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ì),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22.子曰:“十室之邑(y“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有子曰:5.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23. 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五、里仁二、为政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2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6.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25. à,思而不学则殆(ǎng)di。”)“学而不思则罔7.子曰:(w 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26.子曰: )汝(r”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ǔ)ì“由,诲8.子曰:(hu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27.子曰:è),其何以行之哉?”yuí)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小车无軏(”è)于言而敏于行。28.子曰:“君子欲讷(n ”“见义不为,无勇也。10.子曰:”子曰:“德不孤,必有邻。29.,慎)ē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idà(qu”多闻阙。子曰:ù.子张学干禄11(l)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子曰:30. 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31.子曰:子曰:12.“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唯子曰:. 33.”3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子曰:13. 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子曰:1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子曰:34. 矩。”)ú(y十而从心所欲,不踰必èi)(p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君子不器。子曰:15. 于是。”子曰:1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国学经典诵读——《中庸》(节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yú)离也;可离,l ǜ)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天命之谓性,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非道也。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n )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sh是故君子戒慎(shè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èn)其独也。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厚,未之有也。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

常用论语100个经典名句

(一)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二)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三)见义不为,无勇也。 (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五)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八)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九)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十)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十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十二)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十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十四)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十五)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十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十七)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臾哉人焉臾哉 (十八)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十九)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二十)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二十一)小不忍,则乱大谋。 (二十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二十三)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二十四)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二十五)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二十六)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二十七)听其言而观其行。 (二十八)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二十九)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三十)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三十一)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三十二)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三十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十四)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三十五)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三十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三十七)礼之用,和为贵。 (三十八)居下而无忧者,则思不远;处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 (三十九)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四十)德不孤,必有邻。 (四十一)未知生,焉知死 (四十二)道,不同、不相为谋。 (四十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四十四)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四十五)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四十六)名不正,则言不顺。 (四十七)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四十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四十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五十)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五十一)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 (五十二)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五十三)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五十四)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五十五)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五十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国学经典必背100句论语

《论语》 0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舒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0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意,居处不求恬静,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0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0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0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论语》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把握了知识而不致疑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0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0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索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0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0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1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1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彩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倦怠,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15、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译文】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 16、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译文】孔子说:“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犹如浮云一样。”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18、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译文】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19、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阔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2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 乎?”《论语》 【译文】曾子说:“知识分子不能没有宽阔的胸怀和坚强的毅力,因为他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是很重大吗?对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道路遥远吗?” 2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模作样,这样的人很少有仁义之心。” 2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2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译文】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在下者也不会服从。” 2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重视和谐而不强求完全相同,小人强求完全相同而不重视和谐。” 25、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骄恣,小人骄恣而不平和大方。” 26、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实。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言过其实为耻辱。 27、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 【译文】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而不骄傲容易做到。” 28、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 29、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译文】孔子说:“君子端庄而不争执,会群而不拉帮结伙。” 30、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能为求生而损害仁德,只能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31、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假如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国学经典诵读的名言

国学经典诵读的名言 本文是关于国学经典诵读的名言,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3.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7.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8.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9.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1.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 12.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弟子规》 1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4.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15.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7.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18.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19.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0.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呻吟语·应务》 21.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22.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2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2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2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26.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2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28.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2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30.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3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32.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3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 3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太子少傅箴》 3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36.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 37.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读书之要》 3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39.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4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41.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 4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4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4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45.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4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47.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4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4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50.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5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 导读:本文是关于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 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3、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7、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8、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9、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10、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11、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12、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13、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4、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15、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1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8、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 19、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20、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2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2、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3、鸟兽不可与同群。 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25、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26、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27、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28、小不忍则乱大谋。 29、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30、未知生,焉知死。 3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32、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33、小不忍,则乱大谋。 3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六上国学经典

《论语》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3.学会朗读背诵文言文,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 2. 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分类整理归纳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理解并背诵前三则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yì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二则》。 二、作家、作品简介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他不求仕,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

国学经典《论语》全文及译文

国学经典《论语》全文及译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欢愉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诚?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严谨,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凶狠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

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结合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结合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戆直;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1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1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忍耐,什么事不能忍耐?”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喜悦却不过分,忧虑却不悲伤。”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诵读国学文化经典语句]国学经典诵读

[诵读国学文化经典语句]国学经典诵读 诵读国学经典,强化学生识记能力,提升学生解析、表述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诵读国学文化经典语句的相关资料,供大家欣赏学习! 诵读国学文化经典语句【精选篇】 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5.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6.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7.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8.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9. 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10.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卜居)

11.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12.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孙子兵法.九地) 13.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4.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15.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诵读国学文化经典语句【热门篇】 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2.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5.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6.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7.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8.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9.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1.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2.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3.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14.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15.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 16.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7.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8.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9.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20.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诵读国学文化经典语句【经典篇】 1.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