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复习简答题及答案

绪论习题

问答题:

1.用具体事例说明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

1.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可以从它们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极大的危害两方面进行分析。能够例举:面包、奶酪、啤酒、抗生素、疫苗、维生素及酶等重要产品的生产;微生物使得地球上的物质进行循环,是人类生存环境中必不可少的成员;过去瘟疫的流行,现在一些病原体正在全球蔓延,许多已被征服的传染病也有“卷土重来”之势;食品的腐败等等具体事例说明。

2.为什么说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2.这是由于巴斯德和柯赫为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使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巴斯德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发现将病原菌减毒可诱发免疫性,首次制成狂犬疫苗,进行预防接种;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创立巴斯德消毒法等。柯赫对病原细菌的研究做出了突出的成就: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提出了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柯赫原则,创建了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技术等。

3.为什么微生物学比动、植物学起步晚,但却发展非常迅速?

3.其原因从下列几方面分析:微生物具有其他生物不具备的生物学特性;微生物具有其他生物共有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微生物个体小、结构简单、生长周期短,易大量培养,易变异,重复性强等优势,十分易于操作。动、植物由于结构的复杂性及技术方法的限制而相对发展缓慢。微生物的广泛的应用性,能迅速地符合现代学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4.简述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地位。

4.20世纪40年代,随着生物学的发展,许多生物学难以解决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遗传学上的争论问题,使得微生物这样一种简单而又具完整生命活动的小生物成了生物学研究的“明星”。微生物学很快与生物学主流汇合,并被推到了整个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为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举例说明),在生命科学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5.试述微生物学的发展前景。

5.可从以下几方面论述微生物学的发展前量景: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将全面展开;以了解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其他生物、微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为研究内容的微生物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细胞微生物学等,将在基因组信息的基础上获得长足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发挥积极的作用;微生物生命现象的特性和共性将更加受到重视;与其他学科实现更广泛的交叉,获得新的发展;微生物产业将呈现全新的局面。培养物能较好地被研究、利用和重复结果。

第一章原核微生物习题

问答题:

1.试对真细菌、古生菌和真核微生物的10项主要形态、构造和生理功能、成分作一比较表。

2.试用表解法对细菌的一般构造和特殊构造作一介绍。

3.试对G-细菌细胞壁的结构作一表解。

G-细菌细胞壁外膜脂多糖层

磷脂层

外膜蛋白、孔蛋白

脂蛋白

内膜(肽聚糖层)

周质空间

4.试用简图表示G+和G-细菌肽聚糖单体构造的差别,并作简要说明。

G 一细菌与G 十细菌的肚聚糖的差别仅在于:1 )四肚尾的底3 个氨基酸不是L 一lys ,而是被一种只有在原核微生物细胞壁上才有的内消二氨基庚二酸(m 一DAP )所代替;2 )没有特殊的肚桥,其前后两个单体间的连接仅通过甲四肚尾的第4 个氨基酸― D 一Ala 的梭基与乙四肚尾的第3 个氨基酸一一DAP 的氨基直接相连,因而只形成较为疏稀、机械强度较差的肚聚糖网套。

5.什么是细菌的周质蛋白?它有哪些类型?如何提取它们?

存在于G- 细菌周质空间的蛋白质,称为周质蛋白。它的类型包括水解酶类、合成酶类和运输蛋白等。可用渗透休克法提取。

6.试列表比较G+与G-细菌间的10种主要差别。

7.试述细菌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G﹢菌:细胞壁厚,肽聚糖网状分子形成一种透性障,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脱水而孔障缩小,故保留结晶紫-碘复合物在细胞膜上。呈紫色。G-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其脂含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沙黄复染后呈红色。

8.何谓液体镶嵌模型,试述该假说的要点。

液态镶嵌模型是至今用于解释细胞质膜的结构与功能的一种较合理的假说。其要点为:①膜的主体是脂质双分子层;②膜有流动性;③膜内层呈疏水性,可“溶”入表面呈疏水性的整合蛋白;④膜的表面呈亲水性,故有利于具亲水表面的周边蛋白存在;⑤脂质分子间和脂质与蛋白质分子间无共价结合;⑥膜的脂质双分子层呈流体状(“海洋”),周边蛋白可“漂浮”于膜上,而整合蛋白(冰山)则可在膜内作横向移动。

9.试列表比较真细菌与古生菌细胞膜的差别。

10.试设计一表解来说明细菌芽孢的构造和各部分成分的特点。

11.试对细菌营养细胞和芽孢的10项形态、构造和特性作一比较表。

12.研究细菌芽孢有何理论和实际意义?

①是研究生物抗逆性和休眠的生物学机制的良好材料。②是细菌分类、鉴定中的重要的指标。③有利于提高菌种筛选效率。④有利于菌种的长期保藏。⑤为比较各种消毒灭菌方法的可靠性提供优良的模式生物。

13.什么叫“栓菌”试验,试分析这项研究在思维方式和实验方法上的创新点。

“栓菌”试验是为证明细菌鞭毛运动机制而设计的一个著名的实验。方法是:取一端长有单根鞭毛的细菌,使鞭毛的游离端被相应抗体牢牢“栓”在载玻片上,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在作打转还是伸缩运动。结果是发现在不断打转,从而确认细菌鞭毛的运动机制是旋转式而非挥鞭式。

思维方式的创新点:通过逆向思维,是原来无法观察到的纤细的活鞭毛旋转,转变成在显微镜下可清楚观察到的细胞旋转。

实验方法的创新点:采用特异性抗体把单毛菌的鞭毛牢牢“栓”在载玻片上,以实现固定鞭毛的作用。

14.请列表比较细菌的鞭毛、菌毛和性毛间的异同。

15.试列表比较线粒体和叶绿体在形态、构造、成分和功能间的异同。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

名词解释:

01.节孢子:一些真菌在进行无性繁殖时,其菌丝顶端停止生长后,产生许多横隔膜,这些隔膜处断裂开后便形成一节一节的细胞,这些节状细胞即为节孢子。

02.厚垣孢子:一些真菌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细胞原生质收缩变成近圆形,外生一层厚壁结构,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它可以萌发重新长出菌丝。

03.分生孢子:一些真菌在进行无性繁殖时,在菌丝分枝顶端的产孢细胞(或分生孢子梗)上分割

或缢缩而形成的单个或成串的孢子。

04.孢囊孢子:某些真菌(如根霉)在进行无性繁殖时,产生在孢子囊内不具有鞭毛,不能游动的

一种内生无性孢子。

06.子囊孢子: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产生于子囊中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的有性孢子。

07.接合孢子:由两种不同遗传性的菌丝分别长出形状相同或略有不同的配子囊接合后发育而

成的有性孢子。

08.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的配合,由营养体细胞的分裂或营养体菌丝的分化而形成同种新个体的过程。

09.无性孢子:未经性细胞(核)结合,直接在营养体上产生的孢子。

10.菌丝:丝状真菌的结构单元,是一条具有分枝的管形丝状体,外由细胞璧包被,里面充满原生质

和细胞核。幼时无色,老后常呈各种不同的颜色。

11.匍匐枝(匍匐菌丝):毛霉目的一些真菌,在基质上形成一种节段的跳跃菌丝。

12.异宗配合:某些真菌必须由不同交配型的菌丝相结合才能产生有性生殖的性亲和方式。

13.同宗配合:某些真菌,其有性生殖发生在同一个菌体中,是一种自身可孕的结合方式。

14.菌核:一些真菌的菌丝,紧密聚集交织成一种坚硬的,具有抗逆功能的休眠体,外壁由深色

厚壁细胞组成,内层由浅色拟薄壁细胞组成。当条件适合时,可萌发出菌丝或产生子实体。15.假根:在毛霉目中,一些真菌在匍匐菌丝上或在两匍匐菌丝交连下方生长出须根状菌丝,它们深入基质中吸收营养并支持上部的菌体,这种须根状菌丝称为假根。

16.孢子囊:一些真菌进行无性繁殖时,在菌丝分枝的顶端形成膨大的囊状结构体,其中原生质

经分割后形成内生的无性孢子。

17.真菌:具有细胞壁,不含叶绿素,异养型并进行吸收营养,菌丝呈分枝的丝状和以孢子进行

繁殖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真核生物。

18.菌丝体:真菌菌丝在基质上或基质中不断伸长和分枝,并由许多菌丝连结在一起所组成的整

个营养体称菌丝体。

19.吸器:专性寄生真菌常从菌丝上长出旁枝,侵入寄主体细胞内吸收养料,这种吸收营养的细

胞结构叫吸器。

20.初生菌丝:由担孢子萌发后而发育起来的单倍体菌丝。

21.次生菌丝:由两种遗传性别不同的初生菌丝结合后形成的双核菌丝。

22.囊轴:毛霉、根霉等真菌中由孢子囊梗突入孢子囊内延伸的部分。

23.菌褶:某些担子菌,如蘑菇目真菌,在菌盖下的一种片状结构,在其上产生子实层。

24.真菌子实体:由营养菌丝和生殖菌丝组成的产生真菌孢子的组织体一般统称子实体。

25.担孢子:担子菌亚门的真菌,在其担子上形成的外生的有性孢子。

26.卵孢子:在鞭毛菌亚门真菌中,由两个大小不同的配子囊即雄器和藏卵器结合后发育形成的

有性孢子。

28.锁状联合:在某些担子菌的次生菌丝上,在菌丝细胞隔膜处外面,形成的一种桥接状的菌丝结构。

29.半知菌:一些真菌个体发育时没有或没有被发现有性阶段,只有无性阶段,对这类真菌,人类只了解其生活史中的一半,故叫半知菌。

30.闭囊壳:子囊产生在一种圆球形无孔口的完全封闭的子囊果内,这种类型的子囊果叫闭囊壳。

31.子囊壳:子囊产生在由几层菌丝细胞组成的圆形或烧瓶形,顶端具孔口的子囊果内,这种类型的子囊果叫子囊壳。

32.子囊盘:子囊着生在一个盘状的子囊果上,子囊与侧丝相互伴生排列成子实层。这种盘状的

子囊果叫子囊盘。

33.子囊果: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产生子囊的子实体。它有闭囊壳,子囊壳,子囊盘和子囊腔四种类型。

34.担子果:产生担子的子实体。

35.核配:两个单倍体性细胞经质配后细胞核融合,产生出二倍体核的过程。

36.质配:真菌在有性生殖中,两个单倍体的性细胞相接触,它们的细胞质及内含物融合在一起,但两个性细胞核并不融合,两个核的染色体都是单倍体。

39.子座:一些真菌的菌丝聚集或缠绕在一起。形成一种座垫状的结构,在其表面或内层产生子实体。

40.鞭毛菌:菌丝无隔,孢子具有鞭毛,能游动的水生真菌。

41.配子:某些真菌进行有性生殖时分化出来的性细胞,在真菌有性生殖中,雌雄配子结合为合子。

44.真菌生活史:真菌从孢子萌发开始,经过生长发育阶段,最终又产生同一种孢子,其染色体行为由单倍体到双倍体再回到单倍体的过程。

问答题:

01.比较曲霉属菌和青霉属菌无性结构的不同。(答案)

02.试比较毛霉菌和根霉菌在形态特征上的异同。(答案)

03.什么叫无性孢子?真菌的无性孢子有几种?(答案)

无性孢子是指未经性细胞的结合,直接在营养体上产生的孢子。真菌的无性孢子有 :芽殖孢子、裂殖孢子、节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孢囊孢子、游动孢子。

04.什么叫有性孢子?真菌的有性孢子有几种?(答案)

有性孢子是指经过两个单倍体性细胞的结合发育产生的孢子称有性孢子。真菌的有性孢子有:合子(休眠孢子囊),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05.真菌的无性繁殖有哪些方式?(答案)

真菌的无性繁殖有:芽殖、裂殖、厚垣孢子、游动孢子、孢囊孢子、节孢子、分生孢子、菌丝片断的细胞等。

06.真菌的有性生殖有哪些方式?(答案)

真菌的有性生殖有形成有性孢子和合子,包括: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合子(休眠孢子囊)。

07.Ainsworth(1973)的分类系统将真菌分成几个亚门,每个亚门的名称叫什么?(答案)

分成五个亚门,这五个亚门是: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

08.子囊菌亚门的真菌特征是什么?写出该亚门真菌中一个菌的名称。(答案)子囊菌亚门的真菌特征是菌丝发达有隔,隔膜为单孔;无性繁殖主要产生分生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子囊,每个子囊内含、4-8个子囊孢子。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中一个菌的名称是粗糙脉孢菌。

09.接合菌亚门真菌的特征是什么?请写出该亚门真菌中的一个菌名。(答案)接合菌亚门真菌的特征是营养体为无隔多核的菌丝,无性繁殖产生无鞭毛的孢囊孢子,有性生殖产生接合孢子,陆地生。接合菌亚门真菌中一个菌的名称是黑根霉。

10.简述曲霉属真菌无性结构特征及对工农业生产的作用。(答案)

在营养菌丝的足细胞上长出无隔的分生孢子梗,顶端膨大形成顶囊,在顶囊的表面上长出单层或双层小梗,在小梗顶端分化出串珠状的分生孢子。曲霉菌具有强的酶活性,用于许多工业生产,如制酒的糖化菌,进行柠檬酸发酵,生产淀粉酶等。造成食物和饲料的发霉变质,危害皮革、纺织工业,有的产生毒素危害人畜健康,黄曲霉毒素等还能诱发癌症疾病发生。

11.简述青霉属真菌的无性结构特征及其作用。(答案)

分生孢子梗从菌丝细胞长出,有隔有分枝,小梗有单轮或双轮生,双轮生中又分为对称和不对称。分生孢子梗的分枝和轮生组成了复杂的扫帚状分枝结构。在扫状枝上,最后一级分枝为产生串生链状分生孢子的小梗,呈瓶梗状,着生小梗的细胞叫梗基,支持梗基的细胞叫副枝。分生孢子常为球形,椭圆形,呈蓝绿色。可产生青霉素,灰黄霉素等抗生素,还产生柠檬酸,延胡索酸,草酸等有机酸。但会危害水果,引起粮食、食品、饲料、皮革、纺织品等的霉坏变质。有的种是人、畜的病原菌。在实验室和研究微生物中是一类污染菌。

12.何谓真菌?它对人类有何作用?(答案)

真菌是具有细胞壁,无叶绿素,无根茎叶,靠腐生或寄生方式行吸收式营养,以孢子进行繁殖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真核生物。真菌积极参与土壤有机物质的矿质化和腐质殖的形成,是土壤肥力必需的转化因子,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真菌在酿造业、发酵工业上被广泛用来生产酒、酱、豆腐乳,用来生产抗生素、有机酸、酶制剂、维生素、甾体激素等。在农业生产中用作饲料发酵、添加剂、生产植物生长激素、杀虫农药,与植物形成菌根吸收矿质营养。真菌还是动植物病害的病源菌,使粮食及农副产品在贮藏运输中造成霉烂变质变坏,还引起衣物、器材、工具、仪器及工业原料的霉变。真菌还产生毒素物质,严重威胁人、畜的健康。

13.真菌的菌丝可以分化成哪些特殊的形态结构(至少答出五种)?它们的功能是什么?(答案)

1.厚垣孢子:渡过不良的环境条件;

2.吸器:寄生真菌侵入寄主细胞内吸收营养;

3.菌环和菌网:某些捕虫类真菌用来捕捉线虫、轮虫等,以获养料;

4.附着枝和附着胞:一些真菌用来将菌丝附着在寄主体表上*

5.匍匐枝和假根:匍匐菌丝是使菌丝向四周蔓延,并在其上可产生孢囊梗,假根能使菌丝固着在基物上,并能吸收营养*

6.菌核:抗逆不良环境条件*

7.子座:抗逆不良环境,在其上产生子实体;*

8.菌索:具抗逆性,使菌丝蔓延,产生子实体。

14.试述毛霉菌属的形态特征,并举例说明该属真菌对人类有什么作用?(答案)营养体为无隔多核菌丝体,在营养菌丝上长出分枝或不分枝的孢囊梗,顶端膨大形成孢子囊,有囊轴、囊领、无囊托,无匍匐枝、无假根,有性生殖产生接合孢子,接合孢子外无附属丝。

能产生蛋白酶,如用作制腐乳、豆豉等,还可用于生产淀粉酶、柠檬酸等;对食品及农副产品造成发霉腐烂,造成粮食、食品的贮藏运输的破坏。

15.述根霉菌属的形态特征,并举例说明该菌对人类的作用。(答案)

营养体为无隔多核的菌丝体,由营养菌丝产生匍匐菌丝,以跳跃式蔓延生长,在匍匐丝交接处长出假根,上方长出孢囊梗,顶端膨大成孢子囊,有囊轴,孢囊孢子,囊托,无囊领,有性生殖产生接合孢子,接合孢子囊外无附属丝。

产生淀粉酶能力强,用作糖化菌制曲酿酒;能引起粮食、食品、农副产品的霉烂,使农副产品贮藏运输过程中造成腐烂。

16.试描述脉孢菌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其作用。(答案)

菌丝发达有隔,腐生;无性繁殖产生大小两类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球形成链并双叉分枝,小型分生孢子圆形较小,成链状或头状簇生;有性生殖产生囊孢子,子囊孢子着生在子囊壳内的长圆形子囊中,子囊内生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黑绿色,表面有纵向脉纹。

它是遗传学研究的极好材料;菌体含很高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可用作饲料;它也对实验室及食品工业造成污染。

17.真菌的有性生殖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请说明每个阶段的内容。(答案)质配:两个单倍体性细胞相接触,细胞质及内含物融合在一起,但染色体数目仍为单倍体。核配:质配后双核细胞中的两个核融合,产生出二倍体的接合子核,染色数目是双倍的。减数分裂:双倍体核进行两次连续的核分裂,核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形成单倍体的有性孢子。

18.简述担子菌亚门真菌的特征及作用(答案)

营养体菌丝发达有隔,隔孔为桶孔型,菌丝有初生菌丝(单核),次生菌丝(双核)和三生菌丝之分;次生菌丝上有锁状联合结构;无性繁殖绝大多数种不发达或不产生无性孢子;有性生殖不产生性器官及结构,而是由次生菌丝长成子实体,原担子细胞双核融合再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核的担子,在其顶部产生4个担孢子。可作食用、药用,特别近年来发现食用菌多糖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抑制肿瘤细胞作用。它也造成植物病害如著名的植物病源真菌锈菌和黑粉菌等。

19.鞭毛菌亚门的真菌其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所表现的方式有哪些?(答案)

无性:游动孢子、芽孢子、厚垣孢子。

有性:合子(休眠孢子囊)、卵孢子。

20.列表比较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个体和菌落形态特征。(答案)

菌落形态:圆形或不规则,边缘光滑,表面光滑或皱褶;颜色不一,常见颜色为灰白色、乳白色,湿润粘稠。

2. 放线菌的个体形态:呈分枝丝状体,宽度与细菌相似,为无隔膜核菌丝,在固体基质上有基内菌丝、气生菌丝之分。

菌落形态:呈干燥细致的粉末状或茸毛状,与培养基结合较紧。

3. 酵母菌的个体形态:呈圆形或卵圆形或形成假菌丝,个体比细菌大。

菌落形态:颇似细菌菌落,但比细菌菌落,而且厚,湿润粘稠;多为乳白色;一般圆形;表面光滑。

4. 霉菌的个体形态:呈分枝丝状,分枝丝状体,宽度比放线菌大;有隔膜菌丝和无隔膜菌丝之分;在固体基质上也有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繁殖菌丝之分。菌落形态:与放线菌比较,表面呈绒毛状或棉絮状,如呈粉末状者则不及放线菌细腻致密,与细菌比较,则差异显著。

21.赤霉素是由哪种真菌产生的?它具有什么作用?(答案)

赤霉素由串珠镰刀菌(或藤仓赤霉菌,或稻恶霉菌)产生。

作用是能产生剌激植物生长的刺激素,打破种子或块茎的休眠,能增加α-淀粉酶的产生,用于啤酒工业,有的种产生镰刀菌毒素;引起人、畜的败血症和稻恶苗病。

22.试比较真菌和细菌的异同。(答案)

23.真菌中鞭毛菌亚门的特征是什么?请写出该亚门真菌的一个菌名。(答案)单细胞或无隔多核的菌丝体的营养体,无性生殖产生游动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该亚门真菌的一个菌名有色绵霉菌。

24.酵母菌是真菌的一种类群,你能写出它与其它真菌有什么特殊的不同?(答案)

第三章病毒习题

问答题:

1.病毒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是:结构简单,独特的繁殖方式,绝对的细胞内寄生,生命形式的二重性。2.病毒分类原则与命名规则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主要内容:分类原则,包括病毒形态、毒粒结构,基因组、复制、化学组成在内

的毒粒性质,病毒的抗原性质及生物学性质。

命名规则:分类等级、病毒“种”及种的命名,病毒属、病毒科、病毒亚科。

3.病毒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病毒的分离:标本的采集与处理、标本接种与病毒认定、盲传;病毒纯化:纯化标准、纯化方法依据;病毒的测定:病毒物理颗粒计数,包括噬菌斑、蚀斑测定和终点法的病毒感染性测定;病毒的鉴定:根据病毒的生物学性质、理化性质、免疫学性质和分子生物学性质进行的鉴定。

4.病毒壳体结构有哪几种对称形式?毒粒的主要结构类型有哪些?

结构对称形式: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复合对称。

主要结构类型:裸露的螺旋对称毒粒和二十面体毒粒,有包膜的螺旋状毒粒和二十面体毒粒、复杂毒粒。

5.病毒核酸有哪些类型和结构特征?

类型:核酸有单链和双链之分。在一般细胞型生物中,DNA往往是双链(DNA-ds)的,而RNA是单链(RNA-ss)的。

从结构来看,大多数DNA病毒含有开放式双链DNA,有些病毒则含有开放式或封闭式单链DNA,有些则含封闭式双链DNA的开放式DNA(图3-11)。绝大多数RNA 病毒含开放式单链RNA。

6.病毒的复制循环分为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过程如何?

阶段:吸附:病毒吸附蛋白、细胞受体、辅助受体、病毒的吸附过程;侵入:噬菌体、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的侵入方式;脱壳:病毒的包膜或壳体除去而释放出病毒核酸;病毒大分子合成:噬菌体、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大分子合成的特点;装配与释放:噬菌体、动物病毒、植物病毒装配与释放的方式。

7.病毒的非增殖性感染有哪几类?引起病毒非增殖性感染的原因是什么?

类型:流产感染、限制性感染、潜伏感染。原因:细胞的非允许性、缺损病毒。

8.噬菌体感染可能给宿主细胞带来什么影响?

影响:抑制宿主细胞大分子合成:抑制宿主基因的转录、蛋白质合成、DNA合成;宿主限制系统的改变;噬菌体释放对细胞的影响:细胞表面免疫学性质的改变,细胞膜失去稳定;溶源性感染对细胞的影响:免疫性、溶源性转变。

9.动物病毒感染可能给宿主细胞带来什么影响?

病毒感染的致细胞病变效应:病毒基因产物的毒性作用,病毒复制的次级效应;对宿主大分子合成的影响:宿主细胞转录、翻译及DNA复制的抑制;对细胞结构的影响:对宿主细胞膜、细胞结构的影响、包涵体、细胞凋亡。

10.构成机体病毒感染的主要类型和构成机体病毒感染的宿主因素分别有哪些?

根据感染症状明显程度分为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根据感染过程、症状和病理变化发生的主要部位分为局部感染和系统感染;根据病毒在机体存留时间长短分为急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构成机体病毒感染的因素有病毒、机体、环境条件。11.亚病毒因子有哪些类,各有何特点?

类病毒:裸露的低相对分子质量侵染RNA,无蛋白质外壳、无编码功能、利用宿主RNA聚酶Ⅱ进行复制;卫星病毒:有核酸基因组,依赖辅助病毒复制,特异性外壳壳体化;卫星RNA:低相对分子质量RNA,被辅助病毒的质外壳包装、依赖辅助病毒复制;朊病毒:蛋白质侵染颗粒、无核酸,为亚急性海绵状脑病的病原因子。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习题

问答题:

1.能否精确地确定微生物对微量元素的需求,为什么?

不能。微生物对微量元素需要量极低;微量元素常混杂在天然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学试剂、自来水、蒸馏水、普通玻璃器皿中;细胞中微量元素含量因培养基组分含量不恒定、药品生产厂家及批次、水质、容器等条件不同而变化,难以定量分析检测。

2.为什么生长因于通常是维生素、氨基酸、嘌呤和嘧啶,而葡萄糖通常不是生长因子?

维生素、氨基酸或嘌呤(嘧啶)通常作为酶的辅基或辅酶,以及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是微生物生长所必需且需要量很小,而微生物(如营养缺陷型菌株)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满足机体生长需要的有机化合物。而葡萄糖通常作为碳源和能源物质被微生物利用,需要量较大,而且其他一些糖类等碳源物质也可以代替葡萄糖满足微生物生长所需。

3.以紫色非硫细菌为例,解释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变性及对环境条件变化适应能力的灵活性。

紫色非硫细菌在没有有机物时可同化c0:进行自养生活,有有机物时利用有机物进行异养生活,在光照及厌氧条件下利用光能进行光能营养生活,在黑暗及好氧条件下利用有机物氧化产生的化学能进行化能营养生活。

4.如果要从环境中分离得到能利用苯作为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纯培养物,你该如何设计实验?

A从苯含量较高的环境中采集土样或水样;B配制培养基,制备平板,一种仅以苯作为惟一碳源(A),另一种不含任何碳源作为对照(B);C将样品适当稀释(十倍稀释法),涂布A平板;D将平板置于适当温度条件下培养,观察是否有菌落产生;(5)将A平板上的菌落编号并分别转接至B平板,置于相同温度条件下培

养(在B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是可利用空气中C0

的自养型微生物);(6)挑取在A

2

平板上生长而不在B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在一个新的A平板上划线、培养,获得单菌落,初步确定为可利用苯作为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纯培养物;(7)将初步确定的目标菌株转接至以苯作为惟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摇瓶发酵实验,利用相应化学分析方法定量分析该菌株分解利用苯的情况。

5.某些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需求具有较高的专一性,可利用它们通过“微生物分析”(microbiological assay)对样品中维生素或氨基酸进行定量。试设计实验利用某微生物对某一样品维生索B的含量进行分析。

A将缺乏维生素B。但含有过量其他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分装于一系列试管,分别定量接入用于测定的微生物;B在这些试管中分别补加不同量的维生素B,:标准样品及待测样品,在适宜条件下培养;C以微生物生长量(如测定0D㈣。。)值对标准样品的量作图,获得标准曲线; D测定含待测样品试管中微生物生长量,对照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品中维生素B.的含量。

6.以伊红美蓝(EMB)培养基为例,分析鉴别培养基的作用原理。

EMB培养基含有伊红和美蓝两种染料作为指示剂,大肠杆菌可发酵乳糖产酸造成酸性环境时,这两种染料结合形成复合物,使大肠杆菌菌落带金属光泽的深紫色,而与其他不能发酵乳糖产酸的微生物区分开。

7.某学生利用酪素培养基平板筛选产胞外蛋白酶细菌,在酪素培养基平板上发现有几株苗的菌落周围有蛋白水解圈,是否能仅凭蛋白水解圈与苗落直径比大,就断定该菌株产胞外蛋白酵的能力就大,而将其选择为高产蛋白酶的菌种,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不同微生物的营养需求、最适生长温度等生长条件有差别,在同一平板上相同条件下的生长及生理状况不同;(2)不同微生物所产蛋白酶的性质(如最适催化反应温度、pH、对底物酪素的降解能力等)不同;(3)该学生所采用的是一种定性及初步定量的方法,应进一步针对获得的几株菌分别进行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优化,并在分析这些菌株所产蛋白酶性质的基础上利用摇瓶发酵实验确定蛋白酶高产菌株。

8.与促进扩散相比,微生物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营养物质的优点是什么?

主动运输与促进扩散相比的优点在于可以逆浓度运输营养物质。通过促进扩散将营养物质运输进入细胞,需要环境中营养物质浓度高于胞内,而在自然界中生长的微生物所处环境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往往很低,在这种情况下促进扩散难以发挥作用。主动运输则可以逆浓度运输,将环境中较低浓度营养物质运输进入胞内,保证微生物正常生长繁殖。

9.以大肠杆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糖磷酸转移酶系统(PTS)为例解释基团转位。

大肠杆菌PTs由5种蛋白质(酶I、酶Ⅱa、酶Ⅱb、酶Ⅱc及热稳定蛋白质Hn)组成,酶Ⅱa、酶b、酶Ⅱc 3个亚基构成酶Ⅱ。酶I和HPr为非特异性细胞质蛋白,酶Ⅱa也是细胞质蛋白,亲水性酶Ⅱb与位于细胞膜上的疏水性酶Ⅱc相结合。酶Ⅱ将一个葡萄糖运输进入胞内,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上的磷酸基团逐步通过酶I和HPr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作用,最终在酶Ⅱ的作用下转移到葡萄糖,这样葡萄糖在通过PTs进入细胞后加上了一个磷酸基团。

10.试分析在主动运输中,ATP结合盒式转运蛋白(ABC转运蛋白)系统和膜结合载体蛋白(透过酵)系统的运行机制及相互区别。

AABC转运蛋白常由两个疏水性跨膜结构域与胞内的两个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形成复合物,跨膜结构域在膜上形成一个孔,核苷酸结合结构则可结合ATP。ABc转运蛋白发挥功能还需要存在于周质空间(G+菌)或附着在质膜外表面(G一菌)的底物结合蛋白的帮助。底物结合蛋白与被运输物质结合后再与ABC转运蛋白结合,借助于ATP水解释放的能量,ABC转运蛋白将被运输物质转运进入胞内。B膜结合载体蛋白(透过酶)也是跨膜蛋白,被运输物质在膜外表面与透过酶结合,而膜内外质子浓度差在消失过程中,被运输物质与质子一起通过透过酶进入细胞。C 被运输物质通过ABC转运蛋白系统和通过透过酶进入细胞的区别在于能量来源不同,前者依靠ATP水解直接偶联物质运输,后者依靠膜内外质子浓度差消失中偶联物质运输。

第五章微生物代谢习题

问答题:

1.比较酵母菌和细菌的乙醇发酵。

主要差别是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途径不同。酵母菌和某些细菌(胃八叠球菌、肠杆菌)的菌株通过EMP途径生成丙酮酸,而某些细菌(运动发酵单胞菌、厌氧发酵单胞菌)的菌株通过ED途径生成丙酮酸。丙酮酸之后的途径完全相同。

2.试比较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中ATP的产生。

底物水平磷酸化,发酵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一些高能化合物的生成,如EMP途径中的1,3一二磷酸甘油酸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这些高能化合物可以直接偶联ATP 或GTP的生成。底物水平磷酸化可以存在于发酵过程中,也可以存在于呼吸过程中,但产生能量相对较少。氧化磷酸化,在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过程中,形成的NAD(P)H和FADH,通过电子传递系统将电子传递给电子受体(氧或其他氧化性化合物),同时偶联ATP合成的生物过程。光合磷酸化,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当一个叶绿素(或细菌叶绿素)分子吸收光量子时,叶绿素(或细菌叶绿素)即被激活,导致叶绿素(或细菌叶绿素)分子释放一个电子被氧化,释放出的电子在电子传递系统的传递过程中逐步释放能量,偶联ATP的合成。主要分为光合细菌所特有的环式光合磷酸化和绿色植物、藻类和蓝细菌所共有的产氧型非环式光合磷酸化作用。

3.什么是无氧呼吸?比较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产生能量的多少,并说明原因。无氧呼吸是微生物在降解底物的过程中,将释放出的电子交给NAD(P)+、FAD或FMN等电子载体,再经电子传递系统传给氧化型化合物,作为其最终电子受体,从而生成还原型产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一般电子传递系统的组成及电子传递方向为:NAD(P)一FP(黄素蛋白)一Fe·s(铁硫蛋白)一CoQ(辅酶Q)一cyt b—

Cyt c—Cyt a—cyt a,。无氧呼吸的最终电子受体不是氧,而是像NO

3—、N0

2

—、

SO

42—、S

2

O

3

一、CO

2

等,或延胡索酸(fumarate)等外源受体,氧化还原电位差都小

于氧气,所以生成的能量不如有氧呼吸产生的多。

4.比较自生和共生生物固氮体系及其微生物类群。

共生固氮体系:根瘤菌(尺^izobium)与豆科植物共生;弗兰克氏菌(Frank:尬)与非豆科树木共生;蓝细菌(eyanoba(舶ria)与某些植物共生;蓝细菌与某些真菌共生。自生固氮体系:好氧自生固氮菌(Azotobacter,Azotomonas,etc);厌氧自生固氮菌(Clostridium);兼性厌氧自生固氮菌(B0cillus,Klebsiella,etc);大多数光合菌(蓝细菌,光合细菌)。

5.比较光能营养微生物中光合作用的类型。

①光合细菌一环式光合磷酸化;②绿硫细菌的非环式光合磷酸化;③嗜盐细菌的光合磷酸化是一种只有嗜盐菌才有的,无叶绿素或细菌叶绿素参与的独特的光合作用。是目前所知的最简单的光合磷酸化。嗜盐细菌紫膜上的细菌视紫红质吸收光能后,在膜内外建立质子浓度差。

非环式光合磷酸化是绿色植物、藻类和蓝细菌所共有的产氧型光合作用。光能驱动下,电子从光反应中心I(Ps I)的叶绿素a出发,通过电子传递链,连同光反应中心Ⅱ(PsⅡ)水的光解生成的H+,生成还原力;光反应中心Ⅱ(PsⅡ)由水的光解产生氧气和电子,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传给光反应中心Ps I,期问生成ATP。

环式光合磷酸化为光合细菌所特有。光能驱动下,电子从菌绿素分子出发,通过电子传递链的循环,又回到菌绿素,期间产生ATP,还原力来自环境中的无机化合物供氢,不产生氧气。有些光合细菌虽只有一个光合系统,但也以非环式光合磷酸化的方式合成ATP,如绿硫细菌和绿色细菌,从光反应中心释放出的高

微生物复习简答题及答案

绪论习题 问答题: 1.用具体事例说明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 1.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可以从它们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极大的危害两方面进行分析。能够例举:面包、奶酪、啤酒、抗生素、疫苗、维生素及酶等重要产品的生产;微生物使得地球上的物质进行循环,是人类生存环境中必不可少的成员;过去瘟疫的流行,现在一些病原体正在全球蔓延,许多已被征服的传染病也有“卷土重来”之势;食品的腐败等等具体事例说明。 2.为什么说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2.这是由于巴斯德和柯赫为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使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巴斯德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发现将病原菌减毒可诱发免疫性,首次制成狂犬疫苗,进行预防接种;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创立巴斯德消毒法等。柯赫对病原细菌的研究做出了突出的成就: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提出了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柯赫原则,创建了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技术等。 3.为什么微生物学比动、植物学起步晚,但却发展非常迅速? 3.其原因从下列几方面分析:微生物具有其他生物不具备的生物学特性;微生物具有其他生物共有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微生物个体小、结构简单、生长周期短,易大量培养,易变异,重复性强等优势,十分易于操作。动、植物由于结构的复杂性及技术方法的限制而相对发展缓慢。微生物的广泛的应用性,能迅速地符合现代学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4.简述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地位。 4.20世纪40年代,随着生物学的发展,许多生物学难以解决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遗传学上的争论问题,使得微生物这样一种简单而又具完整生命活动的小生物成了生物学研究的“明星”。微生物学很快与生物学主流汇合,并被推到了整个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为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举例说明),在生命科学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5.试述微生物学的发展前景。 5.可从以下几方面论述微生物学的发展前量景: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将全面展开;以了解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其他生物、微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为研究内容的微生物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细胞微生物学等,将在基因组信息的基础上获得长足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发挥积极的作用;微生物生命现象的特性和共性将更加受到重视;与其他学科实现更广泛的交叉,获得新的发展;微生物产业将呈现全新的局面。培养物能较好地被研究、利用和重复结果。

微生物学简答题

微生物学简答题 1.简述放线菌与丝状真菌的主要异同。 答:不同:原核;具细菌型细胞壁;菌丝纤细;可被抗细菌抗生素所抑制;游动孢子的鞭毛结构与细菌的相同;最适生长pH偏中性;对溶菌酶敏感等。 相同:菌丝显著分枝;形成无性孢子的方式相似;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以及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状态相似等。 2.为什么可以说放线菌也是一类具有丝状分枝细胞的细菌? 答:因为放线菌有很多特点都与真细菌相同:原核;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主要为肽聚糖;菌丝的直径与细菌的相仿;有的放线菌产生具鞭毛能运动的孢子,其鞭毛结构与细菌的相同;核糖体亦为70S;放线菌噬菌体的形态也与细菌的相似;凡细菌敏感的抗生素、溶菌酶,放线菌也同样敏感;最适生长pH也与多数细菌的相近;DNA重组方式也与细菌的相同 3.何谓孢子丝?简述其形态和排列方式。 答:又名繁殖菌丝。它是气生菌丝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而成熟、分化为具有繁殖能力的菌丝。通过横隔分裂或形成孢子囊等方式,分别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或孢囊孢子。 孢子丝的形态及其在气生菌丝上的排列方式,因菌种而异。 形态:直形、波曲形、螺旋状等。 排列方式:交替着生、丛生或轮生等。 以上特征均较稳定,故作为分类、鉴定的重要指标。 4.试以链霉菌为例简述放线菌孢子丝的典型形态和在气生菌丝上的着生方式。 答:形态:直形、波曲、螺旋形。 其中螺旋形又可细分为松螺旋、紧螺旋等多种,以至螺旋松紧、螺距大小、转数、转向都较稳定。 着生方式:交替着生、丛生和轮生。 其中轮生又可分为单轮生、双轮生等。 以上特点均较稳定,故常作为分类鉴定的指标。 5.试以链霉菌为例,简述放线菌的形态特征。 答:放线菌多为分枝发达的菌丝体组成。 根据菌丝体的结构和功能又可分为: 基内菌丝:生长于培养基内,具有吸收营养排泄废物的功能;菌丝一般无隔、分枝繁茂、无色或有颜色; 气生菌丝:由基内菌丝伸向空间而成;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时较基内菌丝色深且粗; 孢子丝:由气生菌丝发育成熟分化来的具有繁殖能力的菌丝,此菌丝再通过一定方式形成孢子进行无性繁殖。 孢子丝的形态和在气生菌丝上的排列方式因菌种而异。 6.根据菌丝的形态和生理功能,链霉菌的菌丝可分为哪几种?相互之间有何联系?

微生物学简答题

微生物学简答题及答案 1.什么是微生物?简述其3大特点和所属类群。 答: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特点:个体微小(<0.1 mm);构造简单;进化地位低。 类群:原核类: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 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类病毒,朊病毒。 2.什么是马铃薯晚疫病?试述其在历史上对人类的一次严重危害。 答:一种由病原性真菌引起的严重植物病害。19世纪中叶,在欧洲发生了一场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毁灭了5/6的马铃薯,个别地方甚至颗粒无收,并引起爱尔兰等地大量居民饿死或逃往北美。 起因:当地过分强调种植单一高产粮食作物~马铃薯;当时连年气候异常,长期阴雨,温湿度过高,十分有利于病原真菌的生长繁殖和传播。 3.如何理解“在近代科学中,对人类福利最大的一门科学要算是微生物学了”? 答:不同的人群或个人有其不同的幸福观或福利观。一般都集中在追求钱、权、利、名、业、健(健康长寿)等几个方面。健康在幸福观上应居首位;在近代多门科学中,对人类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已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将进一步作出更大贡献的科学就是微生物学。 4.人类认识微生物世界的主要障碍是什么?在微生物学发展早期,学者们是如何逐一克服的? 答:主要障碍有以下几点: a个体微小:列文虎克利用其自制的显微镜,克服了肉眼的局限性,首次观察到多种微生物的个体形态; b外貌不显:主要由科赫学派克服的,他们创立了许多显微镜技术,染色技术、悬滴培养技术和显微摄影技术,使人们对细菌等的外貌能清楚地观察到了; c杂居混生:由科赫等人发明的明胶和琼脂平板分离微生物纯种的方法,克服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杂居混生状态,从而进入了研究微生物纯培养阶段; d因果难联:把微生物作用的因果联系起来的学者很多,如巴斯德提出了活的微生物是传染病、发酵和腐败的真正原因;科赫提出了证明某病的病原菌的“科赫法则”等。 5.微生物学的发展经历了哪5个时期?各期的代表人物是谁? 答:史前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初创期:(荷兰的)列文虎克; 奠基期:(法国的)巴斯德和(德国的)科赫; 发展期:(德国的)布赫纳 成熟期:华脱生和克里克。

医学微生物学简答题(详细答案

正常菌群对宿主的生理学作用: ⑴生物拮抗,其作用机制为:①受体竞争;②产生有害代谢产物;③营养竞争;④合成细菌素。 ⑵营养作用:参与宿主的物质代谢、营养物质转化和合成。 ⑶免疫作用 ⑷抗衰老作用 ⑸抗肿瘤作用:①降解致癌物质;②激活巨噬细胞——抑制肿瘤细胞。 外毒素和内毒素的主要区别 (一)致病物质 黏附素:定植因子抗原Ⅰ,Ⅱ,Ⅲ(CFA Ⅰ,Ⅱ,Ⅲ) 外毒素:志贺毒素(Stx),耐热肠毒素(ST),不耐热肠毒素(LT) 其他致病物质:内毒素、荚膜、载铁蛋白、Ⅲ型分泌系统 Ⅲ型分泌系统:是指细菌通过绒毛样结构与宿主细胞紧密接触,形成一个孔 可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分六类: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 ETEC)、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AEC)、弥漫黏附型大肠埃希菌(DAEC)。 致病物质 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TEC):定植因子(菌毛)、肠毒素产生LT/ST致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大量分泌液体和电解质 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细菌粘附。VT毒素(非洲绿猴细胞毒素)细菌粘附于绒毛,导致刷状缘破坏、绒毛萎缩、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和功能受损。 VT 毒素。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菌毛、毒素(志贺毒素)产生志贺样毒素(Vero

毒素),终止蛋白质合成,使肠上皮细胞死亡脱落,吸收能力减弱,分泌能力增强 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侵袭力(特殊质粒)、内毒素(多数菌株无动力学器官)侵袭和破坏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形成溃疡 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AEC):肠集聚耐热毒素、菌毛、α溶血素聚集性黏附、产生毒素,使大量液体分泌 弥漫黏附型大肠埃希菌(DAEC):刺激绒毛伸长 分析干扰素抗病毒作用机制及作用特点。 抗病毒机理:IFN不直接作用于病毒,其抗病毒作用是通过与邻近正常细胞的干扰素受体结合,激活胞内相关信号传导通路。上调多种抗病毒蛋白(AVP)编码基因表达水平而发挥抗病毒效应。抗病毒蛋白主要有2`-5A合`成酶:降解病毒mRNA;和蛋白激酶R:抑制病毒蛋白合成,干扰素还可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发挥抗病毒作用,能够抑制病毒整个复制阶段。此外,干扰素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增强宿主抗病毒免疫应答。 分析乙肝抗原抗体系统、检测及其意义。 ⑴、HBsAg表面抗原:是机体受HBV感染的主要标志之一。具有抗原性, 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即抗HBs 。 ⑵、HBcAg核心抗原:HBcAg主要定位于感染细胞核内,不易从患者血清中检出。但HBcAg也可在肝细胞膜表面表达,宿主CTL作用的主要靶抗原。HBcAg 抗原很强,能刺激机体产生抗HBc,但无中和作用。检出高效价抗HBc,特别是抗HBc IgM则表示HBV在肝内处于复制状态。 ⑶、HBeAg核心抗原:HBeAg可作为HBV复制及血清具有传染性的标志。急性乙型肝炎进入恢复期时HBeAg消失,抗HBe阳性;但抗Hbe亦见于携带者及慢性乙型肝炎血清中。抗HBe说明病毒感染性较低(是预后良好的征象) 艾滋病的传染源是HIV无症状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其主要传播方式有3种:1.通过同性或异性间的性行为;2.输入带HIV的血液或血制品、器官或骨髓移植、人工授精、静脉药瘾者共同污染的注射器及针头;3.母婴传播,包括经胎盘、产道或经哺乳等方式引起的传播。 致病机制 HIV主要侵犯cd4+免疫细胞,形成前病毒并在细胞内复制,可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和缺陷。 ① HIV感染CD4+T细胞 HIV(gp120)→CD4+T细胞(受体CD4)→病毒包膜(gp41)与宿主细胞膜融合→病毒侵入→CD4+T细胞破坏:

微生物学简答题50题

微生物学第二章简答题 1.原核微生物主要有哪几类?与真核微生物相比,其细胞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答:原核微生物主要有6类: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和衣原体。 它与真核微生物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胞核为核质体、即没有核膜、没有核仁、没有有丝分裂器。 2.何谓细菌?试写出其细胞结构的名称。 答: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一般0.5×0.5~5.0μm)、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裂殖方式繁殖、水生性较强的原核微生物。 细胞结构分为:基本结构:为全部细菌细胞所共有。如细胞壁(支原体例外)、细胞膜、核质体、细胞质等。特殊结构:部分细菌细胞所具有。如鞭毛、菌毛、荚膜、芽孢及伴孢晶体等。 3.在没有显微镜的情况下,一般可通过哪些方式初步判断在我们日常生活环境中到处有细菌的存在? 答:通过嗅觉:凡微生物大量聚集的地方,往往发出特殊的臭味或酸败气味; 用手触摸:凡微生物大量生长的表面,往往有粘、滑的感觉; 在固体食物表面,大量生长的结果,会出现水珠状、鼻涕状、浆糊状以及颜色多样的菌落或菌苔;若用小棒挑取会拉出丝状物来; 在液体(含营养)中,生长的结果,会出现混浊、沉淀或飘出一片片白花(菌醭或菌膜),并伴有气泡冒出。 4.列出真细菌目细菌的形态类型(包括基本形态、其它正常形态和异常形态)。 答:基本形态: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其他正常形态:柄状、三角形、方形、圆盘形和肾形; 异常形态:畸形和衰退形。 5.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和结构时,为何一般都要对它们进行染色?常用的方法有几类?首创细菌染色方法的学者是谁? 答:由于细菌细胞极其微小而又十分透明,加之活体细胞内含大量水分,对光线的吸收和折射与水溶液差不多,在光学显微镜下很难看清楚。经染色后,使菌体表面及内部结构着色,与背景形成鲜明对比而能较清楚地被看见。 常用的方法有死菌法和活菌法两大类;死菌法又分正染色法和负染色法两大类别,正染色法种类较多,又分简单染色法和鉴别染色法,鉴别染色法包括革兰氏染色法、抗酸性染色法、芽孢染色法等。活菌染色法常用美蓝或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等 首创细菌染色法的是德国学者科赫(R.Koch) 6.对细菌进行染色的方法种类很多,请用表解形式分别列出死菌的染色方法的类别及其各自所包括的主要染色方法的名称。

微生物各章问答题及答案

《食品微生物学》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微生物的定义?它包括哪些类群? 答:微生物是指需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群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原核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病毒、蓝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等 真核微生物:霉菌、酵母菌、古细菌、蕈菌等 非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的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脘病毒) 2、简述微生物的特点? 答:(1)繁殖快,(个体)长不大(2)体积微小,分布广泛(3)观察很研究手段特殊(4)物种多,食谱杂(5)适应性强,易变异。 3、试根据微生物的特点,谈谈为什么说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人类的朋友? 答:有利方面:如酸奶、面包、酒、醋;生产药物:如抗生素、激素、干扰素;自然界物质循环;废水、环境治理等。有害方面:引起疾病:如艾滋病、非典型性肺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中毒、大肠杆菌O157H7、皮肤病等。食品腐败、变质。 4、简述微生物发展史上每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人物? 答:远古时期:在食品、农业,医学防治方面都有很好的发展 微生物学初创期-形态阶段:安东·列文虎克是第一个真正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人,自制放大50~300倍的显微镜 微生物学奠基期-生理水平:法国人巴斯德(1)彻底否定了自然学说(2)证明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3)创立了巴氏消毒(60-65,30min)(4)预防接种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德国人柯赫:(1)第一个发明了微生物的纯培养。(2)创立了某一微生物是否为相应疾病的病原基本原则-柯赫法则。 微生物学发展期——生化水平 微生物学成熟期-分子生物学水平:华特逊与克里克提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及核酸半保留复制假说;揭示微生物各种生命活动规律;基因工程将发酵提高到发酵工程;微生物基因组研究。 5、什么是学名、双名法、三名法? 答:学名,是按国际命名法规进行命名的。 双名法:属名+ 种名加词 属名+种名加词 + subsp或var + 亚种或变种的加词 6、微生物分类依据有哪些? 答: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特征、血清反应、噬菌体敏感性、细胞壁成分、核算含量 6、谁提出了微生物的命名方法?如何表示学名(书写规则)? 7、名词解释:微生物、种。 8、试论述微生物与食品工业的关系? 答 :(1)微生物与食品生产的关系 ①应用微生物菌体。如食用菌、单细胞蛋白、某些微生态保健品等。②应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酸乳、酒精饮料等。③应用微生物的酶。如果胶酶用于果汁澄清、淀粉酶用于糖化等。 (2)微生物与食品腐败变质的关系 ①微生物在食品加工前后的消长变化引起食品的各种腐败变质。②微生物可以病原菌或其有毒的代谢产物引起食物中毒。 (3)微生物与食品贮藏通过加热加工、低温保存、干燥、辐射灭菌、糖盐腌制、加入化学防腐剂等方法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以便延长食品的保藏时间。 (4)微生物与食品检验检测微生物种类与数量的检测是食品质量与卫生检验检测的重点。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1、什么是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其代表微生物有哪些? 答:原核微生物包括真细菌核古生菌:细胞核不具核膜、核物质裸露,不进行有丝分裂。如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蓝细菌:真核微生物:细胞核有核膜。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的微小生物。真菌(酵母菌、霉菌)、大多数藻类。 2、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的功能与化学成分? 答:(1)细胞壁,功能:①维持细胞外形,保护细胞免受外力的损伤;②具有一定屏障作用,③为正常的细胞分裂增殖所必需;④作

微生物复习题(含答案)

1、大多数嗜热菌的G-C含量高于中温菌。(√) 2、大肠杆菌属低等原核生物,所以其遗传物质只是一条松散的环状双链DNA,不存在DNA高级结构。(×) 3、当菌体生长、氧吸收和糖利用的比速度下降时,青霉素的合成达到最高值。(√) 4、初生F’菌株和次生F’菌株都属于部分二倍体。(×) 5 .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一般用左眼观察,右眼闭上,以免产生干扰。(× ) 6 .革兰氏染色的最终结果是 G + 为紫色, G —为红色。(√ ) 7 .在锅中熬好培养基后就可以装入试管或三角瓶中灭菌了。(× ) 8 .培养皿灭菌时烘箱一般在138 ℃下,持续 1-2h就可以达到灭菌的目的。(× ) 9 .新玻璃器皿使用前用洗衣粉刷一遍,再用水充分冲洗干净就可以了。(× ) 10 .病毒和细菌一样只要经过特殊染色就能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 11 .支原体和衣原体均能通过细菌滤器。(√ ) 12 .微生物的灭菌是以芽孢是否被杀死为标准的。(√ ) 13 .高压蒸汽灭菌通常用 0.107Mpa 的压力,在115.3 ℃ 下维持 15-30min 。(×)

14 .抗生素、血清、疫苗等溶液可用煮沸的方法进行灭菌。(× ) 15 .分离真菌时可以在培养基中加入 25% 的乳酸防止细菌污染。(√ ) 16 .酵母菌和细菌的菌落差不多,很难区分。(× ) 17 .可以通过穿刺接种试验来观察细菌的运动情况。(√ ) 18 .支原体和细菌的大小差不多,不能通过细菌滤器。(×) 19 .香柏油是在使用高倍镜观察时使用的。(√ ) 20 .水质污染程度的标志是细菌总数。(√ ) 21 .菌种长期培养其性状一般不会改变。(× ) 22 .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真菌孢子都是由真菌的子实体产生的。()23.只要测定水中的细菌总数就能确定其污染程度。(×) 24.分离细菌常用的培养基是马铃薯培养基。(×) 25、分批培养时,细菌首先经历一个适应期,此期间细胞处于代谢活动的低潮,所以细胞数目并不增加。(×) 26、渗透酶( permease)属于诱导酶,而其它种类的酶往往属于组成酶。(×) 27、恒化培养与恒浊培养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培养物群体始终处于对数生长期。(×) 28、将HR病毒的外壳蛋白与TMV病毒的RNA混合,去感染烟草,则会出现TMV型病灶。若在感染前,用TMV抗体处理,则会钝化病毒,不出现TMV型病灶。(×) 29、霉菌的基因重组常发生于准性生殖时,较少出现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30、营养物跨膜的主动运输必需依靠载体和能量,而被动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二填充题(30分) 1、我们常采用_ _ a_ _ _ 浓度的NaCl 或0.1M_ _ _ b_ _ _ 来稀释菌液或清洗菌体细

《微生物学》期末复习简答题及答案

《微生物学》期末复习简答题及答案1.试述G+菌和G-菌细胞壁的区别。 2.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1)适宜的营养物质 (2)适宜的氢离子浓度(pH)

(3)适宜的温度 (4)适宜的气体条件 (5)适宜的渗透压 3.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有哪些?各有何实际意义? (1)热原质:引起人体或动物体内发热反应,本质为细胞壁的脂多糖, 耐高温,高温蒸汽灭菌不被破坏,需干烤及特殊石棉滤板去除。 (2)毒素与侵袭性酶:保护细菌,促进其扩散,导致机体病理损伤 (3)色素: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色素,用于鉴别细菌 (4)抗生素:可用于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5)细菌素:可用于细菌的分型和流行病学追踪调查 (6)维生素:为机体提供营养。 4.细菌的群体生长曲线分哪几期?各期有何特点? (1)迟缓期:细菌处于适应准备状态繁殖极少。 (2)对数期:又称指数期。细菌总数急剧增加,呈典型的生物学性状,最佳药敏试验时期。 (3)稳定期:此期细菌增殖数与死亡数渐趋平衡。可用于观察细菌的代谢产物如外毒素、内毒素、抗生素、以及芽胞等。 (4)衰亡期:此期细菌总数急剧下降,形态难以辨认。 5.试述紫外线杀菌作用原理,作用特点及应用范围。 (1)原理;紫外线(200-300nm)的波长,尤其是265-266nm的波长与DNA的吸收波长一致,致使其相邻的两个胸腺嘧啶发生二聚体结合,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从而抑制其蛋白质的合成。 (2)特点:穿透力弱 (3)适用范围:空气及物体表面的消毒 6.细菌产生的毒力因子有哪些? (1)侵袭力:指病原菌突破宿主机体的某些防御功能,并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1)黏附素:有助于病原菌的定植、繁殖。 2)荚膜:有助于病原菌的定植、繁殖。 3)侵袭性物质(侵袭素和侵袭性酶类):感染过程中有助于病原菌在体内扩散。 4)细菌生物被膜:有助于病原菌的定植及抵抗杀伤作用。 (2)细菌毒素 1)外毒素:主要由G+菌和少数G-菌产生,引发机体特定组织的病理损伤。

(完整)医学微生物学简答题(详细答案

微生物根据大小、结构、化学组成分为哪3大类微生物?各大类微生物有何特点?包裹哪些种类的微生物? 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仅仅只有原始的核质,无核膜、核仁,缺乏完整的细菌器,只有核糖体,DNA和RNA同时存在。它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和螺旋体. 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胞质内细胞器完整。如真菌属于此类。 3.非细胞型微生物:是最小的一类微生物,结构简单,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存在。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必须要在活细胞内增殖。如病毒属于此类。 G+菌与G-菌细胞壁的异同点? 肽聚糖组成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构成坚韧三维立体结构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构成疏松二维平面网络结构 细胞壁强度较坚韧较疏松 细胞壁厚度 20~80nm 10~15nm 肽聚糖层数多,可达50层少,1~2层 脂类含量少,1%~4% 多,11%~22% 磷壁酸有无 外膜无有 细胞壁共同的主要功能 (1)维持形态、抵抗低渗作用,保持菌体完整 (2)屏障作用 (3)物质交换作用 (4)抗原性 (5)致病作用

(6)细胞分裂中的作用 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有何功能及意义? 1.荚膜功能:①抗吞噬②抗有害物质损伤③抗干燥。 2.鞭毛功能: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3.菌毛功能:①普通菌毛:与细菌粘附有关.②性菌毛:具有传递遗传物质作用. 4.芽胞功能:芽胞对理化因素(热、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等)具有高强度的抵抗力.此外,当芽胞成为繁殖体后,能迅速大量繁殖而致病。 细菌的生长繁殖分为几个时期,每个时期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特点 生长时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维持时间 1-4h 4-8h 10h 活菌数量恒定,增加很少对数增长维持平衡逐步减少 生长速率零最大速率速率降低死亡速率增加 细胞代谢非常活跃活性高而稳定活性稳定活性降低衰老 意义 迟缓期:细菌适应新环境,同时为分裂繁殖作物质准备. 对数期:观察形态及染色、药物敏感实验、菌种的保存。 稳定期:合成及分泌外毒素、抗生素;形成芽胞。 衰亡期:细菌形态发生改变。 影响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 1、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为细菌的代谢及生长繁殖提供必需的原料和充足的能量 2、酸碱度(pH):多数病原菌最适pH为7。2-—7。6,而结核杆菌最适pH值为6.5--6。

《微生物学》期末复习简答题及答案一

《微生物学》期末复习简答题及答案 1.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答:①四肽链结构:重链、轻链②免疫球蛋白的分区:可变去和恒定区高变区和骨架区、铰链区③免疫球蛋白的其他结构:连接片(J链)、分泌片(SP). 2.抗体的生物功能主要有哪些? 答:①特异性的生物学作用、②激活补体、③与细胞表面FC受体结合:调理作用、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介导I型超敏反应④穿过胎盘和粘膜。 3.比较五类免疫球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异同点。 答:共分为五类:①IgG、②IgM。③IgA、④IgD、⑤IgE :①IgG 血清含量最高,半衰期最长;功能最多:结合抗原、激活补体、调理吞噬并介导ADCC、通过胎盘、结合SPA.为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抗感染的主要抗体(抗菌、抗病毒。抗毒素抗体)。并介导II、III型超敏反应。 2、IgM 分子量最大,不能通过血管壁,主要存在于血液和粘膜表面。是血管内抗感染的主要抗体。在个体发育过程和体液免疫应答中均是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脐带血IgM增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感染过程中血清IgM 水平升高,说明有近期感染。天然的血型抗体和类风湿因子亦属IgM.其激活补体的能力比IgG强。膜表面IgM 是B细胞抗原受体(BCR)的主要成分。只表达mIgM是未成熟B细胞的标志,记忆B细胞表面的mIgM逐渐消失。 3、IgA (1)血清型IgA:以单体形式存在。 (2)分泌型IgA(sIgA):由J链连接的二聚体和分泌片组成。合成和分泌的部位在肠道、呼吸道、乳腺、唾液腺和泪腺,主要存在于胃肠道和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和泪液中。是参与粘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体。婴儿可从母亲初乳中获得分泌型IgA,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 4、IgD 正常人血清IgD浓度很低,平均约0.03mg/ml.半寿期很短(仅3天)。血清IgD的确切功能仍不清楚。B细胞表面的mIgD可作为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标志,未成熟B细胞仅表达mIgM,成熟B细胞可同时表达mIgM和mIg。 5、IgE 血清浓度极低,约为5×10-5mg/ml.IgE为亲细胞抗体,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上的高亲和力FcεRI结合,引起I型超敏反应 4.简述补体系统主要生物学作用。 答:①细胞溶解作用; ②调理作用;

医学微生物与免疫简答题和答案

大题: 1.试述细胞壁的功能.答: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有:①维持菌体固有形态. ②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使其能在相对低渗的环境中生存.③参与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④具有抗原性,诱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2.简述革兰染色的主要步骤、结果及实际意义.答:革兰染色的主要步骤:将待检标本固定后,先用碱性染料结晶紫初染,再加碘液媒染,然后用95%酒精脱色处理,最后用稀释复红或沙黄复染.最终将细菌分为两大类:紫色为革兰阳性菌,红色为革兰阴性菌.采用革兰染色法在鉴别细菌、选择抗菌药物、研究细菌致病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有哪些?在医学上的意义?答: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有:①热原质,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极微量的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大多数源于革兰阴性菌,为细胞壁的脂多糖结构.耐高温,高压蒸气灭菌法不能使其灭活,250℃高温干烤才能破坏热源质,蒸馏法最好.在制备和使用注射药品过程中应严格防止细菌感染.②毒素与侵袭性酶.毒素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外毒素是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过程中释放到体外的一种蛋白质性物质.具有抗原性强、毒性强、特异性强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宿主细胞亲和性.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当菌体崩解后游离出来.其毒性成分主要为脂质A,无种属特异性,故其引起的病症临床表现基本类似,毒性较弱.某些细菌可产生具有侵袭性的酶,能损伤机体组织,是细菌重要的致病物质.③色素.某些细菌能产生不同颜色的色素,对细菌的鉴别有一定的意义.可分水溶性色素和脂溶性色素.

④抗生素.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灭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临床应用广泛.⑤细菌素.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其作用范围窄,仅对有近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可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⑥维生素.细菌合成的某些维生素除供给自身需求外,还分泌到周围环境中,可被人体吸收利用. 4.细胞壁肽聚糖主要结构及青霉素、溶菌酶的作用机理?①肽聚糖,又称粘肽,是原核生物细胞壁的特有成分,由三部分组成:(1)聚糖骨架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交替排列,藉β-1,4糖苷键连接组成;(2)四肽侧链连接于聚糖骨架上的N-乙酰胞壁酸分子上;(3)四肽侧链之间由肽链(如五肽交联桥)或肽链交联构成交联桥;由此构成完整的肽聚糖分子结构.②溶菌酶能水解聚糖骨架中的β-1,4糖苷键;青霉素可抑制五肽交联桥的连结,均破坏胞内抗高渗屏障,导致菌体膨胀、崩解. 5.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过程分几期?各期细菌有什么特点?迟缓期:是细菌被接种于培养基后最初的一段时间,也是细菌为适应新环境,并为持续不断的增殖作准备所需的时间.体积增大,代谢活跃,但分裂迟缓,繁殖极少;对数期:细菌生长迅速,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敏感研究细菌的性状时应选用该期;稳定期:细菌形态生理改变,芽胞、外毒素、抗生素等产生;衰退期:细菌形态显著改变,难以辨认. 6.根据微生物大小、结构、组成等,可把微生物分为几大类?特点如何?

微生物学期末复习题三与答案

一、单选题 1、培养基中使用酵母膏主要为微生物提供()。 A.生长因子 B.碳源 C.氮源 D.水 正确答案:A 2、下列物质中可用作微生物生长因子的是()。 A.葡萄糖 B.纤维素 C.氯化钠 D.叶酸 正确答案:D 3、硝化细菌的营养类型属于()。 A.光能自养 B.光能异养 C.化能自养 D.化能异养 正确答案:C 4、自养型微生物和异养型微生物的主要差别是()。 A.所需能源物质不同

B.所需碳源不同 C.所需氮源不同 D.所需生长因子不同 正确答案:B 5、影响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主要因素有()。 A.营养物质本身 B.微生物所处的环境 C.微生物细胞透过屏障的能力 D.以上三点都是 正确答案:D 6、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 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马铃薯培养基 C.高氏一号培养基 D.麦芽汁培养基 正确答案:A 7、在水的卫生学检验中所使用的EMB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A.基本 B.加富 C.选择 D.鉴别 正确答案:D

8、下列微生物中哪种能在无氧条件下生活()。 A.产甲烷菌 B.硫酸盐还原菌 C.酵母菌 D.以上都能 正确答案:D 9、在水的卫生学检验中所使用的EMB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A.基本 B.加富 C.选择 D.鉴别 正确答案:D 10、下列生物中利用CO2作为碳源的是()。 A.蓝细菌 B.硫化叶菌 C.产甲烷菌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11、新陈代谢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是()。 A.分解代谢 B.合成代谢 C.能量代谢

D.物质代谢 正确答案:C 12、糖酵解途径(EMP)发生的部位是()。 A.周质空间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拟核 正确答案:C 13、下列哪种微生物通过光合磷酸化获得能量()。 A.蓝细菌 B.绿色硫细菌 C.紫色硫细菌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14、葡萄糖经以下途径产还原力和ATP,若都折合成ATP,则产能效率最高的途径是()。 A.EMP B.HMP C.ED D.EMP+TCA 正确答案:D 15、进行硝酸盐呼吸的细菌,都是属于哪类细菌()。

大学《医学微生物学》大题(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及答案大全

1.一70岁老年妇女患尿路感染住院治疗,给予口服氨苄青霉素治疗5天后,尿路感染症状缓解。为防复发,继续用药1周。结果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粪检发现大量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反而较少,未分离到痢疾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沙门菌。这是什么性质的感染?感染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这是一种菌群失调症,也是由正常菌群引起的机会性(条件性)感染。发生的原因可能在于较长时间口服广谱抗生素,破坏了肠道中正常菌群的平衡,对药物敏感的原先大量存在的革兰阴性杆菌被杀灭、抑制,而对抗生素耐药的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量生长繁殖起来,成为肠道优势菌群,引起腹泻、肠炎等症状。 2.某医院新生儿室突然暴发新生儿感染,患儿有腹泻、发热、休克,并出现死亡病例。在多个患儿血液中培养到鼠伤寒沙门菌。这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感染?最可能的感染途径是什么? 答:本例属于医院内感染。很可能是与新生儿有密切接触机会的医护人员或新生儿的亲属带菌引起。鼠伤寒沙门菌对成人致病力不强,多引起消化道感染;但对新生儿来说,由于新生儿免疫防御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所以鼠伤寒杆菌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可致菌血症或败血症。因其最可能是经消化道造成新生儿感染的,所以可能是新生儿饮用水或奶具或食用奶被污染。 3.—63岁老年男性,以发热、心慌、胸闷为主诉要求住院治疗。老人以往曾确诊高血压、冠心病。10天前曾拔牙以便装义齿。3天前开始发热,自服抗生素无效。近两天来心慌、胸闷、气急。心脏听诊有杂音。临床诊断为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该病的细菌感染途径与感染源有何特点? 答:本例属内源性感染。最可能的致病菌是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该菌是寄居于口腔和喉部的常见的正常菌群。但因拨牙时出现伤口,该菌可经伤口进入血液.对心脏原已有损伤者来说,血液中的细菌易于粘附、沉积于有损伤的心瓣膜,心内膜生长繁殖,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1.细菌有哪些特殊结构?它们在医学上有何实际意义?

微生物复习题目及答案

绪论 1、在不存在微生物。 A.人体中 B.沸水中 C.火焰中 D.冰川中 2、曾引起我们极大关注的“非典”是由引起的。 A.细菌 B.放线菌 C.霉菌 D.病毒 3、不是白色视频(微生物食品)。 A.方便面 B.面包 C.味精 D.酱油 4、不是微生物。 A.蘑菇 B.螺旋藻 C.冬虫夏草 D.蚊子 1、用自制的显微镜首先发现微生物的是。 A.巴斯德 B.列文˙虎克 C.弗莱明 D.爱迪生 2、下列微生物属于原核微生物的是。 A.细菌 B.霉菌 C.酵母菌 D.单细胞藻类 3、以下哪一点不是微生物的主要特征。 A.分布广 B.代谢强 C.性状稳定 D.繁殖快 4、以牛奶为原料,乳酸菌为菌种生产的酸奶的酸味来自。 A.发酵 B.加入柠檬酸 C.加入乳酸 D.PH值调节 5、在绍兴黄酒生产过程中,不需加入的是。 A.酒曲 B.酒药 C.酒母 D.酒花 6、以下不属于原核微生物的是。 A.古生菌 B.蓝细菌 C.显微藻类 D.衣原体 7、细菌学奠基人是。 A.巴斯德 B.科赫 C.列文˙虎克 D.弗莱明 第一章 选择题 1、芽孢细菌的繁殖是依靠:()。 A.芽孢 B.裂殖 C.出芽 2、细菌的繁殖首先开始于:()。 A.膜的分裂 B.壁的分裂 C.DNA的复制 3、下列微生物属于原核微生物的是。 A.细菌 B.霉菌 C.酵母菌 D.单细胞藻类 4、Bacillus的译名:()。 A.假单细胞属 B.乳酸杆菌属 C.梭菌属 D.芽孢杆菌属 5、原核生物细胞DNA发现于:()。 A.细胞膜和高尔基体 B.核区和质粒 C.鞭毛和菌毛 D.细胞壁和细胞膜 6、放线菌的菌体是分枝丝状体,它是一种:()。 A.多细胞的真核微生物 B.有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 c.多核的原核微生物 D.无壁的原核微生物 7、支原体的细胞特点是:()。 A.去除细胞壁后的细菌 B.有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 C.无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 D.呈分枝丝状体的原核微生物 8、下列微生物中能通过细菌滤器,并营专性寄生的是:()。 A.苏云金杆菌 B.大肠杆菌 C.衣原体 D.立克次氏体 9、大多数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为:()。 A.三角形、方块形和长方形 B.六角形、二十面体和螺旋型 C.球状、螺旋状和杆

微生物简答题

1、微生物是如何命名的?举例说明 答:微生物的命名是采用生物学中的二名法,即用两个拉丁字命名一个微生物的种,这个种的名字是由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组成,属名和种名都用斜体表示,属名在前,用拉丁文名词表示,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名在后,用拉丁文的形容词表示,第一个字母小写。如大肠埃希氏杆菌的名字是Escherichia coli 2、写出大肠埃希氏杆菌和枯草杆菌的拉丁名全称 答:大肠埃希氏杆菌的名称是Escherichia coli 枯草杆菌的名称是Bacillus subtilis 3、微生物有哪些特点 答:(1)个体极小:微生物的个体极小,有几纳米到几微米,要通过光学显微镜才能看见,病毒小于0.2微米,在光学显微镜可视范围外,还需要通过电子显微镜才可看见 (2)分布广,种类繁多:环境的多样性如极端高温,高盐度和极端PH造就了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和数量庞大 (3)繁殖快:大多数微生物以裂殖的方式繁殖后代,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十几分钟至二十分钟就可繁殖一代。在物种竞争上取得优势,这是生存竞争的保证。 (4)易变异:多数微生物为单细胞,结构简单,整个细胞直接与环境接触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引起遗传物质DNA的改变而发生变异。或者变异为优良菌种,或使菌种退化。4、细菌有哪几种形态?各举一种细菌为代表。 答:细菌有四种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和丝状。分别叫球菌,杆菌,螺旋菌和丝状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杆菌:芽孢杆菌,螺旋菌:弧菌,丝状菌:铁丝菌 5、叙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和步骤。 答:机制:①革兰氏染色与细菌等电点有关②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有关 步骤:1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接种环挑取少量细菌于干净载玻片上涂布均匀,固定。2用草酸结晶紫染液1分钟,水洗。3用碘-碘化钾媒染1分钟,水洗。4用中性脱色剂(如乙醇)脱色,革兰氏阳性菌不褪色仍呈紫色,格兰仕阴性菌褪色,呈无色。5用蕃红染液复染1分钟,革兰氏阳性菌仍呈紫色,格兰仕阴性菌呈红色。革兰氏阳性菌与格兰仕阴性菌及被区别开来 6、细菌有哪些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它们各有哪些生理功能? 答: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所有细菌均有: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及其内含物、细胞核物质。部分细菌有特殊结构:芽孢、鞭毛、荚膜、粘液层、菌胶团、衣鞘及光合作用片层等。细胞壁是包围在细菌体表面最外层的、具有坚韧而带有弹性的薄膜。可以起到:①保护原生质体免受渗透压引起破裂的作用。②维持细菌的细胞形态。③细胞壁是多孔结构的分子筛,阻挡某些分子进入和保留蛋白质在间质(格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和细胞质之间的区域)④细胞壁为鞭毛提供指点,使鞭毛运动。 细胞质膜的生理功能有:①维持渗透压的梯度和溶液的转移。②细胞质膜上有合成细胞壁和形成横膈膜组分的酶,故在膜的外表面合成细胞壁③膜内陷形成的中间体含有细胞色素,参与呼吸作用。④细胞质膜上有琥珀酸脱氢酶、NADH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电子传递系统、氧化磷酸化酶及腺苷三磷酸酶。在细胞上进行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⑤细胞质膜上有鞭毛基粒,鞭毛由此长出,即为鞭毛提供附着点。 荚膜的主要功能有:①具有荚膜的S-型肺炎链球菌毒性强,有助于肺炎链球菌侵入人体。 ②荚膜可保护致病菌免受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保护细菌免受干燥的影响。③当缺乏营养时,假膜可被用作碳源和能源,有的荚膜还能做氮源。④废水生物处理中细菌的荚膜有生物吸附作用,再爆气池中因爆气搅动和水的冲击力容易把细菌粘液冲刷入水中,以增加水中有机物,它可被其他微生物利用。

微生物学期末复习题二与答案

一、单选题 1、真核微生物不包括()。 A.放线菌 B.单细胞藻类 C.原生生物 D.真菌 正确答案:A 2、真核微生物呼吸链的位置在() 。 A.线粒体 B.核膜 C.细胞膜 D.核糖体 正确答案:A 3、在实际应用中酵母菌科用于下列哪个领域()。 A.制作面包 B.都是 C.单细胞蛋白 D.酿酒 正确答案:B 4、豆腐乳制作过程中,在前期发酵中主要利用()。 A.酿酒酵母

B.总状毛霉 C.黑根霉 D.黑曲霉 正确答案:B 5、下列哪项不属于酵母菌的无性生殖( )。 A.裂殖 B.一端出芽生殖 C.多端出芽生殖 D.子囊孢子 正确答案:D 6、酵母菌有性繁殖产生的孢子为()。 A.子囊孢子 B.分生孢子 C.节孢子 D.厚垣孢子 正确答案:A 7、下列霉菌中,产生黄曲霉毒素的是()。 A.桔青霉 B.黄曲霉 C.寄生曲霉 D.以上都产生 正确答案:D

8、下列真菌产生的孢子中,除()外都是单倍体。 A.接合孢子 B.孢囊孢子 C.分生孢子 D.子囊孢子 正确答案:A 9、米酒也称醪糟,用糯米发酵制成,参与的主要微生物除酵母菌外,还有()。 A.黑曲霉 B.黑根霉 C.乳杆菌 D.乳酸菌 正确答案:B 10、制药工业中通过发酵生产青霉素的菌种主要是()。 A.总状毛霉 B.黑根霉 C.黑曲霉 D.产黄青霉 正确答案:D 11、病毒可寄生在哪些生物的细胞内()。 A.动物 B.植物

C.微生物 D.都可 正确答案:D 12、下列生物属于病毒的是()。 A.痢疾杆菌 B.大肠杆菌 C.绿脓杆菌噬菌体 D.溶原性细菌 正确答案:C 13、接种牛痘预防天花是哪位科学家创建的()。 A.Edward Jenner B.L. Pasteur C.D. Ivanovski D.M. Beijerinck 正确答案:A 14、温病毒的增殖方式是()。 A.二分裂 B.有丝分裂 C.出芽 D.复制 正确答案:D 15、以下哪项是病毒的特性()。

大学《医学微生物》期末复习简答题及答案总结

1、病原微生物包括哪三型八类?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放线菌。 真核细胞微生物:真菌。 2、细菌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指所有细菌都具有的结构,由外向内分别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1) 细胞壁是紧贴细 胞膜外的一层坚韧富有弹性的结构,具有维持细菌固有形态、保护细菌、与细胞膜共同完成细菌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决定细菌的免疫原性等功能。(2) 细胞膜 具有物质交换、生物合成、呼吸、形成中介体等作用。(3) 细胞质为原生质, 无色透明胶状物。其内含有质粒、核糖体及胞浆颗粒等有形成分。(4) 核质由 双股DNA链高度盘绕形成,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遗传物质。细菌仅有核质,无核膜和核仁,不存在核的形态,故称核质。 3、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1) 荚膜:为某些细菌(称为荚膜菌)所特有的位于细胞壁外粘稠性结构,其化学成分,在多数细菌为多糖,少数细菌为多肽。荚膜具有抗吞噬作用,粘附作用,是构成细菌毒力的因素之一;有抗溶菌酶、抗补体、抗干燥及补充营养作用;荚膜具有抗原性,可用以鉴别细菌和进行细菌分型。 (2) 鞭毛:某些细菌(称为鞭毛菌)包括所有的弧菌和螺菌、占半数的杆菌及 极少数球菌,由细胞膜长出菌体外细长的蛋白质丝状体,根据其鞭毛位置和数目,分为单毛菌、双毛菌、丛毛菌和周毛菌。鞭毛具有运动性,使鞭毛菌趋向营养物质,避开有害因子。某些细菌如霍乱弧菌、空肠弯曲菌等的鞭毛与穿过小肠粘膜层致病有关。 (3) 菌毛:许多G-菌及个别G+菌,在其菌体表面长出细而短,多且直的 蛋白质丝状体。菌毛分为普通菌毛与性菌毛两种。普通菌毛遍布菌体表面,可有数百条,是粘附于宿主细胞表面,构成感染的必要因素。性菌毛为大肠杆菌及其它肠道菌所特有的结构,有性菌毛的肠杆菌称为雄性(F+)菌,可有1~10条较 粗而中空的性菌毛。雄性菌通过粘附接合无性菌毛的雌性(F一)菌,将遗传物质 由F+菌传递给F-菌。 (4) 芽胞:为某些细菌包括需氧芽胞杆菌属和厌氧芽胞杆菌属细菌在不良环境下的休眠体。在细菌繁殖体内形成厚而坚韧芽胞壁和外壳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