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

肺功能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

一秒用力呼气量

正常范围:男3.18±0.12L;女2.31±0.05L。

检查介绍:一秒用力呼出量为深吸气末,以最快速度用力呼出的气量。

临床意义:正常者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在有气道阻塞时,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阻塞性通气障碍时一秒用力呼出量下降、呼出时间延长,限制性通气障碍时则呼出时间提前。用一秒用力呼出量和用力肺活量预计值比值可反映通气障碍的类型和程度。

呼气高峰流量(PEFR)

正常范围:正常参考值约5.5L/S(升/秒)。

检查介绍:呼气高峰流量(PEFR):指在测定用力肺活量(F VC)过程中的最大呼气流速。

临床意义:需和其他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

最大中期呼气流速与最大中期流速时间

正常范围:男:3.369L/S(升/秒)。女:2.887L/S(升/秒)。检查介绍:肺功能检查指将测定肺活量的气体用最快速呼出的能力,在临床上最常使用,也是敏感简便的最佳通气指标。临床意义:将其所用时间称最大中期流速时间,正常人0.5秒左右。MMFR意义与(FEV1.0%)相同但更敏感、准确。" MET"优越性在于不受性别、年龄、身高等影响。延长(超过0.5秒)程度标志阻塞性通气障碍严重程度,如肺气肿。

用力肺活量(FVC)

正常范围:男:3.179+0.117L 女:2.314+0.048L。

检查介绍:用力肺活量(FVC):也称时间肺活量。该指标是指将测定肺活量的气体用最快速呼出的能力。

临床意义:实际上常用第1秒肺活量占整个肺活量百分比表示,称1秒率。正常人大于80%,低于80%表明气道阻塞性通气障碍的存在,如哮喘。医学上还用低于80%及60%评判支气管哮喘发病的轻重程度。

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

正常范围:男:104+2.71L 女:82.5+2.17L。

检查介绍: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受检查者按每秒一次,以最大最快速度呼吸12次气量再乘以5测得。临床意义:本项检查实质是通气储备能力试验。用以衡量胸廓肺组织弹性、气道阻力、呼吸肌力量。医学上多用实测值与理论预计值的比例来表示其大小。正常大于80%,低于60%为异常-通气储备能力降低。

每分钟肺泡通气量(V A)

正常范围:4.2L(升)左右。

检查介绍:每分钟肺泡通气量才是有效通气量。由潮气量(V T)减去生理死腔量(VD),再乘以呼吸频率。

临床意义:需和其他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

每分钟静息通气量(VE)

正常范围:男:6.663+0.2L 女:4.217+0.16L。

检查介绍:每分钟静息通气量(VE):VE为潮气量(VT)与呼吸频率(每分钟呼吸次数)的乘积。

临床意义:低于3升表示通气不足,高于10升为通气过度。应当指出,此项数值正常并不等于呼吸功能正常。

肺容量测定(静态肺容量)

正常范围:潮气容量:500ML。补吸气量:男2.16L左右;女:1.5L。

检查介绍:潮气容量(VT):这是指平静呼吸时,进入肺内的气体量。

补吸气量(IRV):指平静吸气后再用力吸入的最大气量。

临床意义:医学上以肺活量实际测定值占理论预计值百分比表示,低于80%为异常。患有胸畸形、胸肺扩张受限、气道阻塞、肺损伤、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炎等疾病时,肺活量均降低。如肺活量、肺总量同时降低,多表示通气量减少。健康人随年龄增加肺泡老化,因弹性减退而扩张,残气、功能残气量相应增加。如两者同时异常增加则表示气道阻塞性通气不良,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肺泡一动脉氧分压差

正常范围:吸空气时为20mmHg;

吸纯氧时低于70mmHg;

儿童为5mmHg(0.66千帕);

正常青年人平均为8mmHg(1.06千帕;)

60~80岁可达24mmHg (3.2千帕);

一般不超过30mmHg。

检查介绍:肺泡一动脉氧分压差(A-aDO2)为肺泡氧分压和动脉血氧分压之间的差值。此值可作为临床判断肺换气功能。临床意义:显著增大表示肺的氧合功能障碍。同时,氧分压

明显减低,常低于60mmHg,一般由肺内短路所致,如肺不张和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吸纯氧不能纠正。

中度增加的低氧血症,一般吸入纯氧可望获得纠正,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由于通气不足造成的低氧血症,若肺泡-动脉氧分压差正常,则提示基础病因多半不在肺,很可能为中枢神经系统或神经-肌肉病变引起的肺泡通气不足。

氧分压(PO2)

正常范围:10.6~13.6千帕(80~100毫米汞柱)。

检查介绍:氧分压是表示溶解在血中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因氧分压与细胞利用氧的情况有关。

临床意义:减低:见于各种肺部疾病。血液中氧分压低于55 mmHg即有呼吸衰竭;低于30mmHg以下即有生命危险。

氧饱和度(SaO2)

正常范围:91.9%~99%。

检查介绍:指血红蛋白被氧饱和的百分比,即血红蛋白的氧含量与氧结合量之比乘以100。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高压氧治疗。

减低:见于肺气肿等缺氧性肺疾病、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

肺弥散功能测定

正常范围:25~37MLCO/毫米汞柱/分。

检查介绍:弥散功能是换气功能中的一项测定指标。

临床意义:弥散功能减退多见于肺间质疾病,如肺纤维化、矽肺、石棉肺、因呼吸膜增厚而造成,肺泡毛细血管阻滞、气体弥散受阻。此外,肺气肿、肺炎,血气胸等因弥散面积减少,弥散量也降低。

二氧化碳总量(TCO2)

正常范围:24~32mmol/L。

检查介绍:二氧化碳总量是指血浆中所有以各种形式存在的二氧化碳(CO2)的总含量,其中大部分(95%)是结合形式的。

临床意义:增高:

①呼吸性酸中毒(肺气肿、肺纤维化、呼吸肌麻痹、支气管扩张、气胸、呼吸道阻塞)。

②代谢性碱中毒(呕吐、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缺钾及服碱性药物过多)。

降低:

①代谢性酸中毒(尿毒症、休克、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严重腹泻及脱水)。

②呼吸性碱中毒(呼吸中枢兴奋及呼吸加快等)。

补吸气量(IRV)

正常范围:男2.16L;女1.50L。

检查介绍:补吸气量为平静吸气末再用力吸气所吸入的气量。临床意义:补吸气量是肺活量的主要组分,需和其他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

功能残气量FRC

正常范围:男2.27±0.81L;女1.86±0.55L。

检查介绍:残气量为深听气后残留在肺内的气量。

临床意义:减少:肺纤维化,肺切除后等。

通气/血流(V/Q)比例测定

正常范围:通气/血流=4/5(0.8)。

检查介绍:全肺肺泡通气量与流经全肺血量的比例称通气、血流比例。

临床意义:通气/血流(V/Q)异常,无论升高或降低无疑均是导致机体缺氧、动脉血氧分压下降的主要原因。V/Q小于0. 8表明通气量显著减少,见于慢性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水肿等病。V/Q大于0.8表明肺血流量明显减少,见于肺动脉梗塞,右心衰竭。

肺活量vc

正常范围:男3.47L;女2.44L。

检查介绍:肺活量为深吸气末尽力呼出的气量。

临床意义:减少:各种肺实质病变,肺气肿,胸膜病变,胸廓畸形,呼吸肌无力或麻痹等。注意:肺活量受年龄、性别、身长、体表面积等的影响,故应以预计值百分率作为指标来判断。正常人群为100±20%,<80%为减少。

肺总量(TLC)

正常范围:男5.09±0.87L;女4.00±0.83L。

检查介绍:肺总量为深吸气后肺内所含的气体总量,即等于肺活量加残气量。

临床意义:增加:肺气肿,老年肺,降低:导致限制性通气障碍的各种情况使肺总量明显降低。注意:肺总量正常不一定代表肺功能正常,因肺活量和残气量的增减可互相弥补。

残气量/肺总量比值

正常范围:男0.307;女0.29。

检查介绍:残气量为深听气后残留在肺内的气量。

临床意义:增加:肺气肿,小气道在过闭合等。残气量及肺总量明显增加,提示慢性阻塞性通气障碍,如肺气肿、肺心病等。残气量/肺总量比值与年龄有关,随年龄而增加,老年人可达0.50。

深吸气量IC

正常范围:男2.6L;女1.9L。

检查介绍:深吸气量为平静呼气末尽力吸气所吸入的气量,即潮气量加补吸气量。

临床意义:深吸气量是肺活量的主要组分,,需和其他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

通气贮量比

正常范围:>0.93。通气贮量比=(最大通气量-静息通气量)/最大通气量。

检查介绍:通气贮量比为较好的通气贮备功能指标。

临床意义:<0.86为通气贮备不足。常用于胸外手术前的肺功能评估及职业病患者的劳动力鉴定。

无效腔气量/潮气量比值

正常范围:0.3~0.4。

检查介绍:肺功能检查的一部分。

临床意义:比值增加:表示有效通气量下降。

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比值FVB

正常范围:>0.80。

检查介绍:一秒用力呼出量为深吸气末,以最快速度用力呼出的气量。

临床意义:正常者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在有气道阻塞时,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阻塞性通气障碍时一秒用力呼出量下降、呼出时间延长,限制性通气障碍时则呼出时间提前。用一秒用力呼出量和用力肺活量预计值比值可反映通气障碍的类型和程度。

残气量FRC

正常范围:男1.38±0.63L;女1.30±0.47L。

检查介绍:残气量为深听气后残留在肺内的气量。

临床意义:增加:肺气肿,小气道过早闭合等。残气量明显增加,提示慢性阻塞性通气障碍,如肺气肿、肺心病等。

二氧化碳分压(PCO2)

正常范围:男 4.7~6.4千帕(35~48毫米汞柱);

女 4.3~6.0千帕(32~45毫米汞柱)。

检查介绍:又称二氧化碳张力,指血浆中溶解的二氧化碳所产生的压力。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肺泡通气不足,二氧化碳蓄积,为代谢性碱中毒或呼吸性酸中毒,如肺心病等。CO2轻度升高可刺激呼吸中枢,但当达到7.31千帕(55毫米汞柱)时,则抑制呼吸中枢,有引起呼吸衰竭的危险降低:见于肺泡通气过度(呼吸快、深),二氧化碳排出过多,为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如哮喘等。

气体分布

正常范围:一次呼气(氮稀释)法<0.015;重复呼吸(氮清洗)法<0.025。

检查介绍:气体分布测定主要用于了解通气分布情况。

临床意义:由于气体分布异常可在无阻塞性或限制性通气障碍时出现,故是较敏感的通气功能测量指标。

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判断标准

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判断标准 一、肺容积测定的临床意义 (一)、肺活量(VC)深吸气后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VC。当VC低于预计值的80%即为降低,80%-60%-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 VC减少是由于 1、主要由限制性通气障碍引起; 2、呼吸肌功能不全; 3、气道阻塞对VC亦有轻度影响。 (二)、功能残气量(FRC)和残气容积(RV)FRC是平静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RV是深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临床上常以RV占肺总量(TLC)的百分比(RV/TLC)来表示肺泡内残留气量的多少,正常人为20%-35%,此值随年龄增长而增大。RV和RV/TLC增大表明肺组织过度膨胀,其最常见的原因为肺气肿,通常认为RV/TLC 增至35%-45%-55%分别为轻、中、重度肺气肿。其次为气道部分阻塞。FRC和RC减少见于各种弥漫性限制性疾病和ARDS。 (三)、肺总量(TLC)指深吸气后肺内所含的气体总量,等于肺活量加残气容积。

COPD患者由于RV增加,使TLC增大。各种限制性肺疾病使TLC减少。 二、肺通气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正常肺通气功能的维持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即呼吸肌功能,胸廓与肺舒缩功能,以及呼吸道的通畅程度。呼吸肌功能不全引起的通气功能障碍可称为通气泵功能障碍,胸廓与肺扩张受限所致通气障碍为限制性通气障碍,气道阻塞引起的通气障碍称为阻塞性通气障碍。 (一)、最大通气量(MBC或MVV) MBC是指每分钟能呼吸的最大气量。当MBC实测值/预计值<80%为降低,80%-60%-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 MBC降低见于以下情况: 1、气道阻力增加:为主要原因; 2、呼吸肌功能不全; 3、限制性肺疾病。 气速指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与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对MBC和VC的影响并不一致。引起MBC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道阻塞和肺组织弹性减退,

肺功能各项指标及其意义

常规通气功能:所有的指标都要在预计值的80%以上,一秒率要在70%以上(因为低于70%就是COPD).FVC低于80%,诊断限制性通气;一秒率低于70%,MVV低于80%而高于70%,FEF25%~75%均低于80%,诊断阻塞性通气;一秒率低于70%,MVV低于70%,FEF25%~75%均低于80%诊断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上述都有则为混合性,MVV%/VC%>1限制性为主的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MVV%/VC%<1,以阻塞性为主;FEF50%~75%,其他正常,诊断小气道阻塞性病变;若只有FEF50或只有FEF75低,诊断可疑小气道阻塞性病变。肺功能试验肺功能试验包括简单的肺量计和复杂的生理测试.生理学正常情况下,脑干呼吸中枢的神经冲动决定了通气的容量和类型.该神经冲动受颈动脉(PaO2 )和中枢(PaCO2 ,[H+])化学感受器,肌肉,肌腱,关节本体感受器和大脑皮质层传来的冲动影响.神经冲动从呼吸中枢发出,通过脊髓和外周神经到达肋间肌和膈肌.如果吸入气流可通过结构上正常,无阻塞的气道到达通畅,灌注适当的肺泡时,即产生正常气体交换.正常情况下,肺泡通气(VA)和灌流(Q)匹配良好,并且与代谢率呈比例,动脉血气张力维持在一个窄小的范围内。静息肺的容量和气量静息肺容量:反映了肺和胸壁的弹性.肺活量(VC或"slow VC")是指最大吸气后,能缓慢呼出的最大气量.因其操作简单,故肺活量是肺功能试验中最有价值的指标之一.因为VC随肺限制性功能障碍加剧而下降(如肺水肿,肺间质纤维化),结合弥散功能可随访此类限制性功能障碍的病程以及对治疗的反应.VC也反映了呼吸肌力,经常用于监测神经肌肉疾病的病程。用力呼气肺活量(FVC),与VC相似,是指尽力吸气后,尽力最快呼出的气体容量.FVC通常与呼气流速一起用简单的肺量计测定。气道阻塞病人VC明显大于FVC.在测定用力呼气肺活量时,终末小气道提早关闭(在达到真正残气量之前),远段气体陷闭,使得肺量计无法测出.肺总量(TLC)是指深吸气至最大限度时肺内的气体容量.功能残气量(FRC)是指当所有呼吸肌放松时,平静呼气后留在肺内的气量.生理情况下,它是最主要的肺容量,因为它接近正常潮气呼吸范围.胸壁向外的弹性回缩力增加肺容量,但肺的向内的弹性回缩力减少肺容量,两者互相平衡;正常情况下这些弹性回缩力在40%TLC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肺气肿病人肺弹性降低从而增加了功能残气量.相反,肺水肿,间质性肺纤维化和其他限制性通气障碍使肺硬性增加,从而降低了功能残气量.脊柱后侧凸使胸壁强直低顺应性限制了肺的膨胀,从而降低功能残气

常用肺功能指标

常用肺功能指标、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肺功能指标 肺功能指标定义正常参考值*临床意义 潮气量(VT或TV)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 气量 0.5L用于计算分钟通气量盒调节呼吸机 补呼气量(ERV)平静呼气末作用力呼气时能继 续呼出的最大气量 1.68L 与通气储备有关 补吸气量(IRV)平静吸气后所能吸入的最大气 量 与同期储备有关 残气量(RV)作最大用力呼气后肺内不能呼 出的气量 1.55L限制性病变时减少;阻塞性病变时可增加 功能残气量平静呼气后肺内所含有的气意义同RV

(FRC)量。FRC=ERV+RV 深吸气量(IC)平静呼气后能吸入的最大气量与通气储备有关 肺活量(VC)最大吸气后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4.13L为临床上最常用指标之一,减少见于限制性病变和严重阻塞性病变 肺总量(TLC)深吸气后肺内所含有的总气量 5.67L 限制性病变时减少。阻塞性病变时增加。且RV/TLC比值增加(R 正常约0.3) 肺通气指标 肺功能指标定义正常参考值临床意义 呼吸频率(f)每分钟呼吸的次数14次/min中枢抑制时可减慢;肺部病变时常增快 死腔气量(VD)每次呼吸末能达到肺泡进行气 体交换的无效气量 包括解刨死腔和生理死腔,肺部疾病时常增加 肺泡通气量(VA)能达到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有 效气量。VA=(VT-VD)*f 4L反映有效的通气量 每分钟通气量静态状态下每分钟呼出的气6L人工通气常用指标

(VE)量。VE=VT*f 最大自主分钟通气量(MVV)单位时间内最大自主努力呼吸 所达到的通气量。MVV≈ FEVI*35 150L/min 反映呼吸系统整体效能(包括呼吸神经肌肉功能、胸肺顺应性、气 用力依赖性强,阻塞性及限制性障碍均可致其下降 通气储量(VR%)VR%=(MVV-VE)/MVV*100%>=93%通气储备能力指标,<60%~70%时可出现明显气促用力肺活量及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MEFV)指标 肺功能指标定义正常参考值临床意义 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吸气后用最大努力快速呼 气所能呼出的全部气量 4.13L FVC正常应=VC,下降见于限制性障碍和严重阻塞性障碍,用力 一秒量(FEV1)最大吸气后用力快速呼气1秒 所呼出的最大气量 3.65L 临床上最常用指标,重复性好,用力依赖性较强。限制性障碍和阻 可下降 一秒率(FEV1%)FEV1/FVC比值>75%下降见于阻塞性障碍,>90%提示限制性障碍 呼气中断流速用力呼气时呼出气量为肺活量 4.29L/sec下降见于阻塞性障碍和限制性障碍,亦见于小气道病变。用力依赖

肺功能各项指标及其意义

常规通气功能:所有得指标都要在预计值得80%以上,一秒率要在70%以上(因为低于70%就就是COPD)、FVC低于80%,诊断限制性通气;一秒率低于70%,MVV低于80%而高于70%,FEF25%~75%均低于80%,诊断阻塞性通气;一秒率低于70%,MVV低于70%,FEF25%~75%均低于80%诊断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上述都有则为混合性,MVV%/VC%>1限制性为主得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MVV%/VC%<1,以阻塞性为主;FEF50%~75%,其她正常,诊断小气道阻塞性病变;若只有FEF50或只有FEF75低,诊断可疑小气道阻塞性病变、肺功能试验肺功能试验包括简单得肺量计与复杂得生理测试。生理学正常情况下,脑干呼吸中枢得神经冲动决定了通气得容量与类型。该神经冲动受颈动脉(PaO2 )与中枢(PaCO2 ,[H+])化学感受器,肌肉,肌腱,关节本体感受器与大脑皮质层传来得冲动影响、神经冲动从呼吸中枢发出,通过脊髓与外周神经到达肋间肌与膈肌.如果吸入气流可通过结构上正常,无阻塞得气道到达通畅,灌注适当得肺泡时,即产生正常气体交换.正常情况下,肺泡通气(VA)与灌流(Q)匹配良好,并且与代谢率呈比例,动脉血气张力维持在一个窄小得范围内、静息肺得容量与气量静息肺容量:反映了肺与胸壁得弹性。肺活量(VC或"slow VC")就是指最大吸气后,能缓慢呼出得最大气量。因其操作简单,故肺活量就是肺功能试验中最有价值得指标之一、因为VC随肺限制性功能障碍加剧而下降(如肺水肿,肺间质纤维化),结合弥散功能可随访此类限制性功能障碍得病程以及对治疗得反应。VC也反映了呼吸肌力,经常用于监测神经肌肉疾病得病程、用力呼气肺活量(FVC),与VC相似,就是指尽力吸气后,尽力最快呼出得气体容量。FVC通常与呼气流速一起用简单得肺量计测定。气道阻塞病人VC明显大于FVC、在测定用力呼气肺活量时,终末小气道提早关闭(在达到真正残气量之前),远段气体陷闭,使得肺量计无法测出. 肺总量(TLC)就是指深吸气至最大限度时肺内得气体容量.功能残气量(FRC)就是指当所有呼吸肌放松时,平静呼气后留在肺内得气量.生理情况下,它就是最主要得肺容量,因为它接近正常潮气呼吸范围.胸壁向外得弹性回缩力增加肺容量,但肺得向内得弹性回缩力减少肺容量,两者互相平衡;正常情况下这些弹性回缩力在40%TLC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肺气肿病人肺弹性降低从而增加了功能残气量.相反,肺水肿,间质性肺纤维化与其她限制性通气障碍使肺硬性增加,从而降低了功能残气量、脊柱后侧凸使胸

肺功能检查常用指标及临床应用

肺功能检查常用指标及临床应用 肺功能检查是一种用于评估呼吸系统功能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测量呼吸道流速、容积及肺刚度等指标,可以评估肺功能的正常或异常状态,并辅助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下面将介绍肺功能检查常用的指标及其临床应用。 一、肺活量(VC)和用力肺活量(FVC):肺活量是指一次最大呼气或最大吸气后能再呼气或再吸气的最大气体容积。用力肺活量是通过最大力气呼气或吸气测量得到的肺活量。VC和FVC能够反映肺的容积大小和弹性,是评估肺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成人的VC和FVC一般在80%以上,如果低于80%可能表明呼吸道阻塞、肺气肿等问题。 临床应用:肺活量和用力肺活量常用于评估肺容积的增减,帮助诊断肺部疾病和监测治疗效果。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FVC常常降低,肺功能检查可以帮助评估疾病的程度和监测病情变化。 二、最大呼气流速(PEF)和最大吸气流速(PIF):PEF是指最大吸气后迅速采用最大力气进行呼气所呼出的气体的流速。PIF是指最大呼气后迅速采用最大力气进行吸气所吸入的气体的流速。PEF和PIF反映的是呼吸道狭窄程度以及呼吸肌收缩力的大小。 临床应用:PEF和PIF常用于评估气道阻塞程度,帮助区分肺部和气道疾病。例如,哮喘患者的PEF常常降低,肺功能检查可以帮助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指

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三、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FEV1是在最大力气吸气后以最大力气进行呼气时,在第1秒钟内呼出的气体的容积。FEV1/FVC是FEV1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这两个指标主要反映了呼气功能。 临床应用:FEV1和FEV1/FVC常用于评估肺部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情况。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FEV1和FEV1/FVC常常降低,肺功能检查可以帮助评估疾病的程度、指导治疗方案制定和判断治疗效果。 四、肺顺应性(Crs)和气道阻力(Raw):肺顺应性是指单位弹性回复力时所增加的容积,用来反映肺的伸展性。气道阻力是指单位潮气量需要产生单位压力差所需的力量,用来反映气道通畅程度。 临床应用:Crs和Raw常用于评估肺的弹性和气道通畅程度,帮助诊断呼吸系统疾病和监测治疗效果。例如,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气道阻力常常增加,肺功能检查可以帮助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总之,肺功能检查常用指标包括肺活量、用力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最大吸气流速、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肺顺

肺功能各项指标及其意义

肺功能各项指标及其意义

而降低功能残气量和其他肺容量.深吸气量是TLC与FRC的差值.功能残气量由两部分组成:残气量(RV)是指用力呼气肺内残留的气量;补呼气量(ERV),ERV=FRC-RV.正常情况下,RV约占TLC的25%。RV的改变与FRC改变相平行,除了两种情况:限制性肺胸壁障碍,此时RV降低少于FRC,TLC的降低;小气道病变,呼气时小气道提早关闭导致气体陷闭,从而使得RV升高,但FRC,FEV1 接近正常.COPD和哮喘病人,RV升高比TLC明显,导致VC某种程度上的降低。肥胖病人的异常处是由于FRC的明显下降,但RV相对不变,从而导致ERV的下降.动态肺容量和流量动态肺容量反映了气道的口径和完整性.肺量计记录了FVC测定过程中的时间肺容量.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 )是指尽力吸气后,尽力最快将气体呼出时第一秒所呼出的气体容量,正常情况下>75%的FVC.此指标可用绝对数或占FVC的百分比(FEV1 %FVC)表示.用力呼气肺活量中段的平均用力呼气流量(FEF25%~75%)是指肺量图曲线上FVC25%和75%两点连线的斜率.FEF25%~75%与FEV1 比较,较少用力依赖,是早期气道阻塞的一个更敏感指标.呼气流量的减慢情况因支气管痉挛(哮喘),分泌物阻塞(支气管炎)和肺弹性回缩力降低(肺气肿)而增加.在上呼吸道固定阻塞情况下,流量主要由狭窄段的口径决定,而不是由于动态压迫,结果导致吸气和呼气流量的同等降低。在限制性肺疾病中,组织弹性回缩力的增加维持大气道的管径,使得在可比的肺容量下,流量经常高于正常(但小气道功能试验可能不正常).在病人吸入支气管扩张气雾剂(如沙丁胺醇,异丙阿托品)后,再行肺功能检查,可提示阻塞过程的可逆性(即哮喘的成分).FVC或FEV1 (L)改善大于15%~20%通常认为有意义.在气道阻塞病人,在单次支气管扩张剂接触下无反应,并不排除对维持剂量的有效反应.在支气管激发试验中,吸入乙酰甲胆碱(一种胆碱能药物)后流量明显下降,可能提示为哮喘.最大通气量(MVV)系鼓励病人尽最大努力,在最大潮气量和呼吸频率下呼吸12秒进行测定;呼出气体容量通常以L/min来表示.MVV总体上与FEV1 平行,能用于测验内在一致性和评估病人的合作程度.MVV可从肺量图中,通过FEV1 (L)X40估计.当病人合作但MVV不呈比例下降时,要怀疑神经肌肉疲劳.除了重症神经肌肉疾病,大部分病人能产生相当好的单次呼吸动作(如FVC).因为MVV需较多做功,它能反映呼吸肌力减弱后降低的储备能力.MVV随呼吸肌力的逐渐减弱而进行性下降,伴随最大吸气压和呼

肺功能指标

肺功能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 一秒用力呼气量 正常范围:男3.18±0.12L;女2.31±0.05L。 检查介绍:一秒用力呼出量为深吸气末,以最快速度用力呼出的气量。 临床意义:正常者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在有气道阻塞时,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阻塞性通气障碍时一秒用力呼出量下降、呼出时间延长,限制性通气障碍时则呼出时间提前。用一秒用力呼出量和用力肺活量预计值比值可反映通气障碍的类型和程度。 呼气高峰流量(PEFR) 正常范围:正常参考值约5.5L/S(升/秒)。 检查介绍:呼气高峰流量(PEFR):指在测定用力肺活量(FVC)过程中的最大呼气流速。 临床意义:需和其他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 最大中期呼气流速与最大中期流速时间 正常范围:男:3.369L/S(升/秒)。女:2.887L/S(升/秒)。 检查介绍:肺功能检查指将测定肺活量的气体用最快速呼出的能力,在临床上最常使用,也是敏感简便的最佳通气指标。 临床意义:将其所用时间称最大中期流速时间,正常人0.5秒左右。MMFR意义与(FEV1.0%)相同但更敏感、准确。"MET"优越性在于不受性别、年龄、身高等影响。延长(超过0.5秒)程度标志阻塞性通气障碍严重程度,如肺气肿。 用力肺活量(FVC) 正常范围:男:3.179+0.117L 女:2.314+0.048L。 检查介绍:用力肺活量(FVC):也称时间肺活量。该指标是指将测定肺活量的气体用最快速呼出的能力。 临床意义:实际上常用第1秒肺活量占整个肺活量百分比表示,称1秒率。正常人大于80%,低于80%表明气道阻塞性通气障碍的存在,如哮喘。医学上还用低于80%及60%评判支气管哮喘发病的轻重程度。 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 正常范围:男:104+2.71L 女:82.5+2.17L。 检查介绍: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受检查者按每秒一次,以最大最快速度呼吸12次气量再乘以5测得。 临床意义:本项检查实质是通气储备能力试验。用以衡量胸廓肺组织弹性、气道阻力、呼吸肌力量。医学上多用实测值与理论预计值的比例来表示其大小。正常大于80%,低于60%为异常-通气储备能力降低。 每分钟肺泡通气量(V A) 正常范围:4.2L(升)左右。 检查介绍:每分钟肺泡通气量才是有效通气量。由潮气量(VT)减去生理死腔量(VD),再乘以呼吸频率。 临床意义:需和其他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 每分钟静息通气量(VE) 正常范围:男:6.663+0.2L 女:4.217+0.16L。 检查介绍:每分钟静息通气量(VE):VE为潮气量(VT)与呼吸频率(每分钟呼吸次数)的乘积。 临床意义:低于3升表示通气不足,高于10升为通气过度。应当指出,此项数值正常并不等于呼吸功能正常。

肺功能测试及报告解读

肺功能测试及报告解读 肺功能测试是一种评估肺部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各种肺部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在进行肺功能测试后,医生会根据测试结果生成一份报告,本文将解读这份报告中的主要内容。 一、肺功能测试简介 肺功能测试是通过一系列呼吸运动和气体交换的测量,评估肺部健康状况的过程。测试内容包括肺活量(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肺部及呼吸道的通畅程度和肺功能储备情况。 二、肺功能测试报告解读 1、肺活量(VC) 肺活量是指一次深吸气后,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正常人的肺活量约为3-4升。如果肺活量降低,可能提示肺部疾病或呼吸肌肉功能障碍。 2、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 第一秒用力呼气量是指在最大吸气后,用最大力量呼出第一秒的气体

量。FEV1是诊断哮喘和COPD等肺部疾病的重要指标。如果FEV1降低,可能提示这些肺部疾病的存在。 3、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 最大呼气中段流量是指最大吸气后,用最大力量呼出中期流速的气体量。MMEF可以反映小气道阻塞情况。如果MMEF降低,可能提示小气道疾病或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4、呼吸阻力(Rrs) 呼吸阻力是指气体在呼吸道内流动时的阻力。Rrs增高可能提示呼吸道狭窄或阻塞。 5、肺顺应性(Crs) 肺顺应性是指肺部在呼吸周期中的弹性变化。Crs降低可能提示肺纤维化、肺部炎症或肺泡塌陷等肺部疾病。 三、总结 肺功能测试报告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指标,可以反映肺部及呼吸道的通畅程度和肺功能储备情况。医生会根据这些指标对患者的肺部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果大家有任何关于报告内容

临床分析评估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检查结果

临床分析评估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检查结果肺功能检查是评估和监测哮喘患者的常规临床手段之一。通过肺功能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判断患者的肺功能状态,进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本文将对临床分析评估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检查结果进行探讨。 一、肺功能检查的意义 肺功能检查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手段,通过测定患者的呼吸机械参数和气体交换功能,可以客观反映出患者的肺功能状况。对于哮喘患者来说,肺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如下方面的信息: 1. 患者的肺功能水平:通过衡量患者的肺活量、呼气流量峰值以及最大呼气流速度,可以评估患者的肺功能水平。这一指标对于判断哮喘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 气道梗阻的程度: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气道梗阻是其主要病理生理特征之一。通过测定患者的气流限制指标如 FEV1/FVC比率、PEF值等,可以评估患者气道狭窄的程度,进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3. 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哮喘控制是衡量哮喘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通过测量患者的峰流速变异性、肺活量等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从而优化治疗方案。 二、肺功能检查的常见指标 肺功能检查中常见的指标有:

1. 肺活量(VC):指患者在最大吸气和最大呼气之后,肺内残留容量和肺活量之和。 2. 用力肺活量(FVC):指患者在最大吸气后尽可能迫使呼气,所排出的气体量。 3. 呼气流量峰值(PEF):指患者在尽全力呼气时瞬时呼气流速达到的最大值。 4. 最大呼气流速度(MEFV):指患者在不同肺活量下呼气流速的变化。 5. FEV1/FVC比率:即用力呼气一秒率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反映患者肺功能的状况。 三、肺功能检查结果的临床分析评估 根据肺功能检查的结果,可以进行如下临床分析评估: 1. 正常肺功能:如果患者的肺活量、FVC、PEF、MEFV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其肺功能正常。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如果患者的FEV1/FVC比率明显降低,表明存在气道梗阻,可提示患者合并COPD。 3. 哮喘:如果患者的FEV1/FVC比率明显降低,且经过短效支气管舒张剂的反复测试呈现明显的可逆性,可诊断为哮喘。

肺功能检查指标与临床意义

肺功能检查指标与临床意义

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 正常范围:男3.18±0.12L;女2.31±0.05L。 检查介绍:一秒用力呼出量为深吸气末,以最快速度用力呼出的气量。 临床意义:正常者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在有气道阻塞时,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阻塞性通气障碍时一秒用力呼出量下降、呼出时间延长,限制性通气障碍时则呼出时间提前。用一秒用力呼出量和用力肺活量预计值比值可反映通气障碍的类型和程度。 呼气高峰流量(PEFR) 正常范围:正常参考值约5.5L/S(升/秒)。 检查介绍:呼气高峰流量(PEFR):指在测定用力肺活量(FVC)过程中的最大呼气流速。 临床意义:需和其他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 最大中期呼气流速与最大中期流速时间 正常范围:男:3.369L/S(升/秒)。女:2.887L/S(升/秒)。 检查介绍:肺功能检查指将测定肺活量的气体用最快速呼出的能力,在临床上最常使用,也是敏感简便的最佳通气指标。 临床意义:将其所用时间称最大中期流速时间,正常人0.5秒左右。MMFR意义与(FEV1.0%)相同但更敏感、准确。"MET "优越性在于不受性别、年龄、身高等影响。延长(超过0.5秒)程度标志阻塞性通气障碍严重程度,如肺气肿。 用力肺活量(FVC) 正常范围:男:3.179+0.117L 女:2.314+0.048L。 检查介绍:用力肺活量(FVC):也称时间肺活量。该指标是指将测定肺活量的气体用最快速呼出的能力。 临床意义:实际上常用第1秒肺活量占整个肺活量百分比表示,称1秒率。正常人大于80%,低于80%表明气道阻塞性通气障碍的存在,如哮喘。医学上还用低于80%及60%评判支气管哮喘发病的轻重程度。 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 正常范围:男:104+2.71L 女:82.5+2.17L。 检查介绍: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受检查者按每秒一次,以最大最快速度呼吸12次气量再乘以5测得。 临床意义:本项检查实质是通气储备能力试验。用以衡量胸廓肺组织弹性、气道阻力、呼吸肌力量。医学上多用实测值与理论预计值的比例来表示其大小。正常大于80%,低于60%为异常-通气储备能力降低。 每分钟肺泡通气量(V A) 正常范围:4.2L(升)左右。 检查介绍:每分钟肺泡通气量才是有效通气量。由潮气量(VT)减去生理死腔量(VD),再乘以呼吸频率。 临床意义:需和其他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 每分钟静息通气量(VE) 正常范围:男:6.663+0.2L 女:4.217+0.16L。 检查介绍:每分钟静息通气量(VE):VE为潮气量(VT)与呼吸频率(每分钟呼吸次数)的乘积。 临床意义:低于3升表示通气不足,高于10升为通气过度。应当指出,此项数值正常并不等于呼吸功能正常。 肺容量测定(静态肺容量) 正常范围:潮气容量:500ML。补吸气量:男2.16L左右;女:1.5L。 检查介绍:潮气容量(VT):这是指平静呼吸时,进入肺内的气体量。

常用肺功能指标

常用肺功能指标、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肺功能指标 肺功能指标潮 气量(VT或TV) 补呼气量(ERV)补吸气量(IRV)残气量(RV 功能残气量(FRQ 深吸气量(IC)肺活量(VQ 肺总量(TLC) 肺通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呼吸频率(f ) 死腔气量(V。定义 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 的气量 平静呼气末作用力呼气时能 继续呼出的最大气量 平静吸气后所能吸入的最大 气里 作最大用力呼气后肺内不能 呼出的气量 平静呼气后肺内所含有的气 量。FROERV+RV 平静呼气后能吸入的最大气 量 最大吸气后能呼出的最大气 量 深吸气后肺内所含有的总气 定义 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每次呼吸末能达到肺泡进行 气体交换的无效气量 正常参考值 0.5L 1.68L 1.55L 4.13L 5.67L 正常参考值 14 次/min

临床意义 用于计算分钟通气量盒调节呼吸机 与通气储备有关 与同期储备有关 限制性病变时减少;阻塞性病变时可增加 意义同RV 与通气储备有关 为临床上最常用指标之一,减少见于限制性病变和严重阻塞性病变 限制性病变时减少。阻塞性病变时增加。且RV/TLC比值增加(RV/TLC比, 常约0.3) 临床意义 中枢抑制时可减慢;肺部病变时常增快包括解刨死腔和生理死腔,肺部疾病时常增加

肺泡通气量(VA)能达到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 有效气量。VA=(VT-VD)*f 4L 每分钟通气量静态状态下每分钟呼出的气 6L (VE量。VE=VT*f 最大自主分钟单位时间内最大自主努力呼吸 所达到的通气量。MV H 150L/mi n 通气量( V FEVI*35 通气储量(VR%) VR%=(MVV-VE)/MVV*100%>=93%用力肺活量及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MEFV指标 肺功能指标定义正常参考 值 用力肺活量最大吸气后用最大努力快速 A d QI (FVC)呼气所能呼出的全部气量 4.I3L 最大吸气后用力快速呼气1秒 —秒量(FEV1)所呼出的最大气量 3.65L 一秒率(FEV1%)FEV1/FVC:匕值>75% 呼气中断流速用力呼气时呼出气量为肺活 (MME 或量的25%- 75沁间的平均流 4.29L/sec FEF- 75%速 呼吸中期瞬间 流速(V50或50%市活量位最大呼气流速 4.80L/sec FEV50% 呼吸后期瞬间 流速(V25或25%市活量位最大呼气流速 2.09L/sec FEV75% 最高呼气流速 (PEF) 用力呼气的最大流速8.38L/sec 最高呼气流速(PEFR=2*(PEF最高值-PEF 最<15%反映有效的通气量 人工通气常用指标 反映呼吸系统整体效能(包括呼吸神经肌肉功能、胸肺顺应性、气道阻力用力依赖性强,阻塞性及限制性障碍均可致其下降 通气储备能力指标,<60%- 70%寸可出现明显气促 临床意义 FVC正常应=VC,下降见于限制性障碍和严重阻塞性障碍,用力依赖性强临床上最常用指标,重复性好,用力依赖性较强。限制性障碍和阻塞性障可下降下降见于阻塞性障碍,>90观示限制性障碍 下降见于阻塞性障碍和限制性障碍,亦见于小气道病变。用力依赖性低下降意义同MMEJF用力依赖性低 峡江意义同MMEJF更敏感,但个体差异大。用力依赖性低,若FVCFEV1及I 三者正常而MMEF FEF50% FEF75三者中有二个低于60%®计值、可判断气道病变 简易通气指标,亦反映咳嗽能力,用力依赖性强。下降见于阻塞性障碍和性障碍。 可用微型峰流速仪测定,常用于判断可逆性支气管阻塞。支气管哮喘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