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名词解释,李秀林第五版

辩证唯物主义名词解释,李秀林第五版
辩证唯物主义名词解释,李秀林第五版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

一、名词解释

1、世界观:又称宇宙观,指人们对于生活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的观点、根本看法。

2、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即世界观的系统化、理论化。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有关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和问题。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2)、哲学:就是以总结知识成果的形式去表现人们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以抽象的概念运动形式,透过一定的认识内容体现出特定的社会关系、阶级关系。哲学具有二重性:既是一种知识体系,又是一种意识形态;追求的既是真理,又是某种信念。

3、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哪个是第二性的?第二,意识与物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

4、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5、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6、唯心主义:凡是断言精神、意识是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认识路线的,属于哲学唯心主义。

7、唯物主义:凡是主张物质自然是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或精神第二性,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认识路线的,属于哲学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8、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思想看作是在人们头脑中所固有的、主观自生的,把个人心灵、意识、观念等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否认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9、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说成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则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表现或附属品,因而是第二性的。他们以不同的形式都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不过是精神的产物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人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如果把它们进一步偶像化、神化,就会陷入神秘主义的创世说和宗教信仰主义。 10、神学历史观:指对社会历史进行了神化,认为“上帝”是主宰国家兴亡、民族兴衰的力量,否定社会的客观性,也否定了人的主体性,对社会的本质作神学目的论歪曲的社会历史观。

11、唯心主义历史观:把社会精神化了,认为社会本质上是人的意志、意识活动的产物。唯心主义历史观看到了社会是有目的、有意志的人进行的活动这一特殊性,但它们夸大了这一特殊性,认为人的意志、意识决定社会的发展。

12、自然主义历史观:指把社会的本质归结为自然条件,归结为社会所处的地理环境。没有看到自然条件既不能决定社会的本质,也不能成为决定社会制度及其变更的原因。

13、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4、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15、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6、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17、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18、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之一,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19、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20、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社会的产物,是人脑对客观外界的能动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是由物质派生的,但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 21、人工智能:又称机器思维,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

22、唯物主义一元论:凡是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于物质的,都是唯物主义一元论

23、唯心主义一元论:以不同形式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精神、意识的,是唯心主义一元论。

24、实事求是:本义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毛泽东对之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并用之来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规律,“求”就是去研究。

25、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行为特征。

26、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对实践本质的这一理解和规定,包含了两层相互联系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指实践是只为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第二层含义,是指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27、主体: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28、客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9、主体的对象化:就是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向客体的渗透和转化,即主体客体化。

30、客体非对象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31、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以及心理活动的总和。它既包括意识活动的过程,又包括意识活动过程所创造的观念,即意识活动的成果。这些意识、观念一起形成了一个由物质世界所派生的主观世界。主观世界不仅起于主体的心意以内,而且表现为主体的心意状态。人的欲求、愿望、情感、意志、目的、观念、信念、思维等等,那是主观世界的不同存在形式和表现。从总体上看,主观世界是知、情、意的统一体。 32、客观世界:指“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人的意识活动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从内容上看,它包括两个部分,即自然存在和人的社会存在。前者不依赖人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后者行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但又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二者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它们都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存在,而非意识、观念的存在或集合休。自然存在和人的社会存在的统一构成“外部世界”或“物质的世界”、即客观世界。

33、自在世界:人产生前的自然界和人类实践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

34、人化自然:就是指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订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

35、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它是指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36、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37、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非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8、劳动对象:是指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对之进行加工,使之成为具有使用价值以满足社会需要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包括未加工的自然物和已经加工过的物体。 39、国家: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尽管国家也管理一些公共的社会事物,但其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40、阶级:指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阶级的

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区分阶级的根本标志,是看其同生产资料的关系,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是否占有其集团的劳动。

41、国体:即国家的根本制度,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42、政体:即政权的构成形式,指一定的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保护自己、反对敌人的政体机关,即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实现自己的统治。

43、生产方式:是指劳动者和劳动资料即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特殊方法和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44、生产力: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和指示器,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45、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所构成,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从动态上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了生产关系,其中,生产这一环节居于主导地位。 46、社会的观念结构:是指由各种意识形态构成的有机系统,它包括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思想等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及其联结方式。它与政治上层建筑相对应,是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

47、社会经济结构:又称经济基础,就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结构的性质。

48、社会政治结构: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关于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程等,其中,国家政权是核心。

49、社会文化结构:又称观念结构,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艺术等意识形式的联结方式。在阶级社会中,文化往往具有意识形态性。 50、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设施。前者叫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后者叫政治上层建筑。

51、社会基本矛盾: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对矛盾共同组成,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

社会发展的形式、内容和方向。

5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变革的方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同时这种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一规律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表现出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5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经济基础始终是决定的力量,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并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水平和要求。

54、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55、阶级斗争: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冲突和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和特殊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56、人民群众:在量上指大多数,在质上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大多数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7、生产力标准:指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我们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我们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

58、群众观点: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59、社会形态:标志着社会结构的类型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结构和政

治结构、观念结构的统一体。

60、社会经济形态:指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它同经济基础是同一序列的范畴;而社会形态既包括经济结构,又包括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它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61、历史选择性:实际上是指人的活动具有选择性,即具体的历史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活动。

62、社会存在:又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指构成社会生活的物质因素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方式则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存在的根本内容。

63、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64、人的价值:人的本质存在于具体的人性之中,是人性中实质性的内容。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所规定

的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或意义,即为人的价值。把握人的本质和价值及其实现,是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主体性的前提。

65、人的社会价值:是人对社会的积极的、肯定性的作用和奉献,是人在社会中体现的对于社会的意义,即人对于社会的价值,或者说,人的社会价值就是个人的创造活动对于社会的需要。

66、人的个人价值:即个人的存在和行为对于自身的意义,或者说人的个人价值,就是个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人的个人价值还表现在人有自尊、自爱、自强的需要,需要他人和社会的理解与尊重,这是个人作为人所应有的价值。人的个人价值的最高表现,是人的自我实现和个人的全面发展。 67、人的本质:即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根据。

68、联系:或关系作为哲学范畴,包括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存在的。 69、发展:事物从低级向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70、肯定:事物内部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确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别的事物的方面。

71、否定:可以在三重意义上使用否定,一是否定的方面,即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或因素;二是否定的环节,即把事物的发展和联系统一起来的环节;三是否定的阶段,即否定之否定规律发展的第二阶段──从肯定到否定的阶段。 72、辩证否定:又称“扬弃”,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本身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73、中介:指的是两个事物之间的中间联系,任何事物之间不论存在多大差异,都可以通过中间联系沟通起来。

74、系统:是诸多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体,或者说,系统是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所构成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各个部分。

75、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76、旧事物:则是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东西。

77、决定论:是一种承认并说明事物和过程具有普遍制约性构思想、观点和理论,是关于事物具有因果联系性、规律性、必然性的学说。辩证唯物主义对世界的发展持辨证决定论的观点,认为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统一既是世界运动发展的终极原因,也是每一个具体事物何以这样发展而不那样发展的具体制约过程,它表明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过程。

78、目的论:认为人间万事万物均是由神或神秘力量按一定目的预先安排的,人只能听从“上帝”、“天意”、“天命”的摆布,人类历史是“神定的一种秩序”。目的论实际也是一种“决定论”,是一种反科学的“决定论”。

79、非决定:论否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否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认为事物运动不受因果关系制约,没有规律和秩序可寻。 80、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确定性。

81、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摇摆、偏离,是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82、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83、现实性:是指当下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实际存在性。

84、可能性:是指现实事物所包含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85、质量互变规律:揭示出质和量是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的两个最明显的属性,量变和质变是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变化过程中的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或状态。量变导致质变,质变又导致新的量变,事物就以质量互变作为自己的运动形式。

86、对立统一规律:揭示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容和动力,它表明,事物内部固有的矛盾性即同一性和对立性,既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也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对立统一规律或矛盾规律是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内在根据。 87、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矛盾运动的进—步的展开。这一规律揭示矛盾引起的发展,是肯定自身一—否定自身而转化为他物——否定这一否定再回到自身的前进运动。把握这一规律,就可以从整体理解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全过程。

88、范畴:即基本的概念,是人的思维对事物、现象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每门科学都有自己特有的一系列范畴,如力学有力、质量、速度、功。各门具体科学的范畴,只在自己所研究的特定领域内具有普遍的意义。

89、哲学范畴:则是反映整个世界普遍本质的最一般、最基本的概念。

90、唯物辩证法的范畴:是对事物、现象间最普遍的辩证联系或关系的概括和反映,是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

91、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指与人类意识想区别的自然运动、社会过程的辩证

法,是以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形式出现的各种物质形态运动发展的规律。 92、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是指以概念作为“细胞”的思维运动发展的规律。 93、实践辩证法:是人这一主体有意识的社会化的行为,是人有目的的运动过程。

94、质:就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特定的质就是特定的事物存在本身,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某物之所以存在,之所以是它自己,并与他物相区别,就是出于它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由于各种事物都具有自身的特定的质,因而世界上的事物呈现出五彩缤纷、千差万别的生动景象。

95、量:和质一样,也是事物所固有的一种规定性,它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96、度:就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

97、量变:即事物量的变化,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不显著的变化,包括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动、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化和事物功能的变异等形式。

98、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种质态的转变。质变表现为根本性的显著的突变,是对原有度的突破,是事物的连续和渐进的中断。统一物的分解,相持、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就是质变过程中呈现的面貌。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这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

99、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或者说,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同一属性又称

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基本关系或基本属性。 100、矛盾的同—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 101、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102、矛盾的普遍性:有两重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矛盾的这种普遍性又是客观的,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103、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104、根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本质的矛盾。

105、非根本矛盾:是不规定事物及其过程基本性,也不一定贯穿事物发展过程始终的矛盾,如生物运动中

包含的物理、化学等性质的矛盾,虽然贯穿于生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但它们并不规定生命过程的本质,因而是非根本的矛盾。

106、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的、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事物复杂矛盾体系中的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107、非主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起着主导的作用、而非主要矛盾处于支配的地位;前者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的。) 108、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另一方面则是矛盾的非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109、内因: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坚持内因论也就把事物的运动发展看做是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 110、外因: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外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111、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它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前提出发,明确指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的认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

112、能动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根本特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所以是能动的,是因为它把实践引入了认识论,把辩证法贯穿于认识过程。

113、先验论: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特点。它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前提出发,把人的意识说成先天就有的东西,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的东西,物质世界反而是这种意识的产物。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

114、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他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115、否定的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它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116、认识的反映性或摹写性:是指人的认识必然是以客观事物为原型的,在人的认识当中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写某种客观事物的内容。坚持人的认识具有反映性或摹写性,也就是坚持了认识的客观性。

117、认识的主体系统:在认识系统中,最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担负着使实在客体向观念转化任务的是认识的主体系统。

118、认识客体:是进入人的认识活动,被主体的观念把握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

119、认识中介系统:是以各种形式的认识工具、认识

手段为结构要素,并包括运用和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在内的复杂系统。 120、物质性认识工具:指主体以观念方式把握客体所凭借的物质手段或物质条件,它是认识中介系统的基础性成分。物质性认识工具是随着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发展而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21、观念(知识)性认识工具:主要指以观念形态存在的观测框架和思维框架,前者指观测客体的时空构架,后者指进行思维的概念、范畴以及思维方式等等。它们是主体观念把握客

体所不可缺少的手段。

122、价值关系: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即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同客体满足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在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中,客体是作为价值的承担者,即能够满足主体的某种物质的或精神的需要的物质载体而出现的。

123、审美关系:同价值关系有密切的关联,但又不完全等同。价值关系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功利关系,而审美关系则往往是超功利的。人类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是为满足某种实际需要,或达到某种功利目的而进行的;另一方面,当着这种活动和活动的成果感性直观地显示出人类战胜各种困难的创造性、智慧、力量和才能,成为人的自由的感性现实的确证和肯定的时候,它就会在满足人的功利需要之外,引起一种与功利需要的满足所产生的愉快有质的区别的精神的愉快,这就是本质意义上的美感。在审美活动中,人成为具有审美知觉的、能够欣赏美的审美主体,客体成为审美客体、审美对象,即人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的各种物体和具有审美价值属性的对象性存在。 124、理性认识:认识的初级阶段。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一种关于事物现象、事物外部联系、事物各个片面的认识。形象性和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特点。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即感觉、知觉、表象。

125、感觉:是人通过不同发感觉器官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意识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

126、知觉:是在各种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由多种感觉组合成的整体。 127、表象:是人的大脑对过去感觉与知觉的回忆和再现,即当感觉和知觉所反映的对象离开后,人的大脑对感觉和知觉到的事物所留下的印象。

128、现象:是指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129、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所谓把握事物的本质就是指认识和把握事物产生的原因、固有的矛盾、发展的规等。 130、去粗取精:是指对已经搜集到的大量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筛选,舍弃与本质无关的或关联度不大的现象,抓住与本质有密切关联的现象。

131、去为存真:是指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鉴别,舍弃假象,抓住真相。 132、由此及比:是指把大量个别的感性材料联系起来思考,从总体上进行研究,从而发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133、由表及里:是指透过事物表现出来的感性的具体的特征,抽象出事物内在的一般规律性,形成概念和判断的系统,达到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134、后思或从后思索:就是指对事物的分析遵循着一条同实际发展完全相反的道路,它是从已经完全正确的结果,完全确定的材料出发,是从结果反思过程、从现实透视历史,通过对过程和历史的透视由结果追溯原因,从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135、反思:是对理性思维的结果再进行思维,是对思维的思维,因而是一种抽象化程度更高的理性思维。 136、知性思维:是指运用普通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则,形式逻辑是知性思维的集中体现。

137、辨证思维:是立足于概念的辨证本性,通过揭示思维形式的内在矛盾而深刻地揭示事物本质的思维过程。

138、真理: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人的认识是—种极为复杂的活动,能够产生正确和错误两种不同的结果,即真理和谬误。认识的真实性依赖于同事物实际相符合,这就是“实事求是”。与此相反,谬误则是同客观实际及其规律相违背的思想内容,是认识主体对客体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

139、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的,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二是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认识发展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就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一次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140、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指在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着不以人和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141、真理的

相对性或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142、真理的具体性:是指具体的主观和客观在具体的条件和范围内的一致。

143、逻辑证明:是指运用已知的正确概念和判断,通过一定的推理,从理论上确定另—个判断的正确性的逻辑方法。

144、价值:是事物或现象(包括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事物或现象)对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145、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特性表现或反映人的主体性的内容。

146、评价:就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 147、评判:是人的意识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现实的价值关系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联系。

148、价值评价:也叫价值判断,作为主体观念活动的结果,表现为人们对一定客体是否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所作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149、真理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包括人自身),追求和服从真理。 150、价值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 151、“真”:是获得了或达到了真理的境界,是主体在思想和行为上充分接近和适合于客体的必然性。这是主客体之间达到实质性统一的第一种状态。没有这种状态,人的活动不可能获得成功。求真、守真是人类第一个理想的目标和境界。 152、“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善,仅指道德上合乎待人处世的规范,广义的善则包括使人在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各方面需要(经济的、政治的、道德的、文化的等)得到满足的实际价值。功利和道德上的价值都可以称为善。就其普遍本质来说,善是实现了主体必然性的境界。 153、“美”:是在真和善的基础上达到的更高境界。从本质上讲,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对人的自由的肯定,它通过人的美感表现出来。美感产生于主体从客体那里体验到自己生活中健康、积极、和谐的内容和形式。这种内容和形式不是客体固有的,而是由人的社会性创造活动中产生的。

154、社会进步:是指社会合乎必然性的前进发展,是社会由旧的历史时代向新的历史时代的转变。 155、代价:是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直接相关的概念,指人类为社会进步所作出的牺牲或付出以及现实这种进步而承担的消极后果。 156、自由时间: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可以供人随意支配的时间,是个人得到自由发展的时间。 157、“必然王国”:是指人被物化的社会关系支配即人受事物支配的社会状态。 158、“自由王国”:是指人支配自己的社会关系即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

159、自由:就人的活动而言,自由表现为人的一种自主力、判断力和选择力,这种自由是相对制约人类行为的必然性而言的,在这个意义上,对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

行人保护报告

编号: - CSFX-006 行人保护报告 项目名称:A级三厢轿车设计开发 项目代号: CP08 编制:日期: 校对: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2011年03月

目录 1 分析目的和意义 (1) 2 使用软件说明 (1) 3 整车参数 (1) 4 下腿型对保险杠的试验仿真 (2) 4.1 边界条件定义 (2) 4.2 位置1模拟结果分析 (3) 4.2.1 下腿弯曲角度 (3) 4.2.2 下腿动态剪切位移 (3) 4.2.3 下腿上端加速度 (4) 4.3 位置2模拟结果分析 (4) 4.3.1 下腿弯曲角度 (4) 4.3.2 下腿动态剪切位移 (5) 4.3.3 下腿上端加速度 (5) 4.4 位置1模拟结果分析 (6) 4.4.1 下腿弯曲角度 (6) 4.4.2 下腿动态剪切位移 (6) 4.4.3 下腿上端加速度 (7) 5 儿童头型对前舱盖的试验仿真 (7) 5.1 边界条件定义 (7) 5.2 冲击区域的选择 (8) 5.3 碰撞结果分析 (9)

6 总结 (10)

1 分析目的和意义 为了在汽车的设计阶段使被设计车辆更好的满足耐撞性的要求,采用动态大变形非线性有限元模拟技术,进行了XXCP08车型行人保护仿真分析,主要是根据《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GB/T 24550-2009)进行的仿真模拟。GB/T 24550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要求,适用于M1类车辆(M1类车辆为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9座的载客车辆)。本文通过对XXCP08车型模拟结果进行分析,为发生事故时,整车对行人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2 使用软件说明 在本次模拟中,主要使用了Hypermesh前处理软件和Ls-Dyna 求解器,Hypermesh是世界领先的、功能强大的CAE应用软件包,由美国Altair公司开发,目前在世界上的应用非常广泛。LS-DYNA 是一个以显式为主,隐式为辅的通用非线性动力分析有限元程序,可以求解各种二维、三维非线性结构的高速碰撞、爆炸和金属成型等非线性问题。 3 整车参数 根据项目组提供的整车零部件明细表及质量、材料特性,材料主要由 DC01,DC03,DC04,DC05,DC06,B400/780,B250,B340/590Dp,HC40 0,B210P1,B280Dp,HC450/980,b280Vk等组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一、辩证唯物论 1、宏观角度 (1)(辩证)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作用;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 2、中观角度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3、微观角度 意识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物质与运动关系;运动与静止关系等 二、唯物辩证的认识论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 2、中观角度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3、微观角度 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三、唯物辩证法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观 (2)单元标题、课题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观);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2、中观角度 “普遍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永恒发展的观点”(发展普遍性和实质;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观”(矛盾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创新观”(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发展实质) 3、微观角度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普遍性和实质;发展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发展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对立统一(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 四、历史唯物主义 1、宏观角度 (1)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基本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2)单元标题: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2、中观角度 课题: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群众观(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 3、微观角度 单独考查其中某个原理 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部分。 ★哲学主观题综合角度设问(具体原理见后)

用唯物辩证法分析教学提纲

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唯物辩证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根本方法。马克思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结合起来创造出唯物辩证法。费尔巴哈的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都是近代哲学界的经典之作。吸收两者精华的唯物辩证法的指导意义就不言而喻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作为流传千年的中华文化精华,一直以来对它的解释运用的都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在新时期的中国我们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对其进行重新解读。 启示一: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恩格斯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虑自然界和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的交织起来的画面”。联系具有普遍性,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同样福和祸也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存在着客观的联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充分反映了联系的多样性的客观特征。当塞上之人的好马刚丢的时候,其邻居“人人皆吊之”,其父却淡淡的说道:“此何遽不为福乎?”不久,丢失的马又带回来了一匹好马,此时邻里纷纷来贺,其父又重复了先前的话,后来的事情的确正如其父预期的那样。为何塞上之人的父亲能够预料如此之准,而邻里却没预料到?因为其父坚持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他认识到福祸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必然联系而非偶然联系,是一种间接联系而非直接联系。通常当二者之一出现时,

不能直接显现另一个的存在,一般人容易被这个假象所迷惑,只有坚持了联系观的人才能看透其本质联系,做出正确的态度,不会像其邻居一样因一时的失去而感到沮丧,一时的得到而庆幸,不知其前景为何,这样的人能够得到人们的真心尊敬和敬佩。因此,我们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启示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恩格斯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即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他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像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发展变化的。每个事物内部都包含着前进和上升的态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显露出来推动事物的进一步发展。在丢马、得马、儿子摔伤等事件陆续发生后,其父都没有大喜大悲,而是淡定的说出“此何遽不为福/祸乎”来回应邻里的羡慕和同情,尤其是在儿子摔瘸之后仍能乐观的说出“此何遽不为福乎”令邻里煞为费解,最后唯有他们父子相保,邻里莫不钦佩。其父始终以发展的观点看待身边发生的事情,坚信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不以暂时的失去而悲,不以暂时的获得而乐,高瞻远瞩终获邻里之尊敬。因此,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启示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

环保术语大全

第一部分常用词义 1、环境: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人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3、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效应。按影响的来源分,分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累积影响。按影响效果分,环境影响可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按影响性质分,环境影响可分为可恢复影响和不可恢复影响。另外,环境影响还可分为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地方、区域影响或国家和全球影响,建设阶段影响和运行阶段影响等。 4、环境影响评价(EIA): 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通俗说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止对策和措施。

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6、环境价值: 传统经济学的价值观认为没有劳动参与的东西没有价值,也就是自然资源和环境没有价值,但这已不适应现在经济的发展。改变传统的环境资源无价的观念和理论,确立环境资源有价值的观念和理论,并将环境资源价值加以科学的计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7、环境问题: 指人类在驾驭自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中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形成的环境公害。具有阶段性、区域性的特征。 8、环境破坏: 指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环境总资源的破坏。 9、环境管理: 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特别是水、大气和土地),也就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实行控制性的影响,使外界事务按照人们的决策和计划方向进行和发展。 10、环境政策: 政府为解决一定历史时期的环境问题,落实环境保护战略,达到预定的环境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指导原则。

行人保护知识培训

行人保护知识培训 CAE部碰撞分析科 部门:CAE部 1

目录 一、行人保护开发背景 二、法规介绍 三、FEM模型建立标准 四、设计改进思路 五、最新技术 六、总结 2

一、行人保护开发背景 在目前阶段,对行人保护进行明确强制法律要求的体系主要有欧盟和日本两个。最有代表性的是欧盟指令2003/102/EC,共分两个阶段,主要针对最大质量不超过2.5t的M1类车及最大质量不超过2.5t的M1衍生N1的任何机动车辆,未来可能扩展的3.5t的最大质量。除欧盟范围外瑞士和以色列作为典型的车辆进口国均决定采用当前的欧盟法规。日本的TRIAS 63-2004只做了第一阶段的正式规定。 3

同时,北美(加拿大和美国)和韩国都积极参与了全球技术法规GTR的开发,目前被动安全专家组GRSP正在讨论该GTR,目标是在2010到2012年开始实施这些技术内容。日本宣称未来将优先应用全球技术法规GTR,只有当GTR出现问题时,日本才会开发自己的腿部测试,可能会使用自己的测试对象。欧盟在第2阶段中也可能采纳GTR法规。 正是由于这些强制性法规的实施,因此主机厂在产品开发设计的过程中也必须考虑相应设计对策。 4

二、法规介绍 鉴于日本TRIAS 63-2004的约束范围只限 于日本,而EC指令第二阶段也并没最终定 稿,因此,法规介绍主要以欧盟指令 2003/102/EC的第一阶段为主。 EC指令的第1阶段时间为2005.10.1至2012.12.1,第2阶段时间为2010.9.1至2015.9.1,但第2阶段讨论稿若能尽早通过,则最早可能在2008年中开始生效。 5

理论联系实际之辩证唯物主义

理论联系实际之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上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经细化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唯物地又是辩证地解决了人的认识的内容、来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它认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而这种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无限发展的过程。因此,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无产阶级政党中战略和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和主大革命人民科学地认识世界和革命地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用以说明事物、解决问题,使之变成生活的哲学、行动的哲学。唯物辩证法是客观世界规律和人类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是原本深深植根于现实的活的哲学。但是,在当代,许多人对辩证法的认识,停留在经过高度抽象形成的一系列概念、范畴、原理上。辩证法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上,停留在理论中,专搞概念的演绎,死抠书本的教条,就会变成空洞的、枯燥的、僵死的东西,那就会陷入本本主义的泥潭。只有使辩证法回到现实中来,密切联系实际的生活和工作,用以认识和解决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才能显现其活的、旺盛的生命力。 用辨证法观点来了解我们的人和事: 了解情况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和出发点,也是坚持唯物论、辩证法的根本。按照哲学原理,了解情况必须要结合实际,了解得全,了解得准,做到周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论述学习和生活实际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的产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部分的来源分别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而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是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式之一;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后经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发展充实而形成的一套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大学生是中国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要力量。虽然我们的绝大部分已经是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但是我们的心理还没有成熟到与年龄相应的程度,因为我们上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毕业,始终处于家长和学校的保护中,现在又进入了与社会相对隔绝的“象牙塔”。在进入社会之前,我们一直都在做的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当我们离开家长和老师的保护,开始享有自由的时候,一步不慎,就很容易走上歪路甚至是一条不归路!所以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对我们大学生的生活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的生活,学习,价值观,爱情观,社会观以及在人际交往等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都需要有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我今天就唯物辩证法在大学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做一些简单的探讨。 在我们的大学期间,四年的生活中,宿舍是一个重要场所。宿舍对我们来说,就是我们在学校中的家,是我们大学生活里最重要的地方。舍友,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是普遍联系的,如果不能和舍友处理好关系,那么我们的日常生活就会一团遭,我们的人际关系也会很乱,进而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的生活。宿舍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对于事情的看法也就不可能完全一样,矛盾和问题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当问题或矛盾出现使我们应该怎么解决呢?而这个时候就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时候了,这里就需要我们用“联系”的原理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来看待和处理问题:宿舍是一个整体,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整体的一个部分,离开了任何一个人这个宿舍都是不完整的,这就需要我们宿舍的每个人和

常用环境保护名词解释

常用环境保护名词解释 1、工业废水排放总量:指经过企业厂区所有排放口排到企业外部的工业废水量。包括生产废水、外排的直接冷却水、超标排放的矿井地下水和与工业废水混排的厂区生活污水,不包括外排的间接冷却水(清污不分流的间接冷却水应计算在内)。 2、直接排入海的:指经企业位于海边的排放口,直接排入海的废水量。直接排放是指废水经过工厂的排污口直接排入海,而未经过城市下水道或其他中间体,也不受其他水体的影响。匠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指各项指标都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的外排工业废水量,包括经过处理后外排达标的和未经处理外排达标的两部分。排放标准见GB8978 --1996 。 3、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占工业废水排放量的百分率。计算公式是: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工业废水排放量)、100 % 4、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排放量:指排放的工业废水中所含汞、锡、六价铬、铅等重金属和砷、挥发酚、氰化物、化学需氧量、石油类等一般无机物和有机物等污染物本身的纯重量。它可以通过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其中污染物的浓度相乘求得,也可以通过物料衡算或经验计算公式求得。(可参考《工业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系数手册》) 污染物纯重量=污染物的平均浓度x 报告期工业废水排放量 污染物的浓度,均以在企业排放口所测的数字为准(含有一类污染物的废水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出口取样测定),无论测出的浓度是否符合排放标准,均应统计在内。 5、废水治理设施数:指企业用于防治水污染和经处理后综合利用水资源的实有设施(包括构筑物)数,以一个废水治理系统为单位统计。附属于设施内的水治理设备和配套设备不单独计算。已报废的设施不统计在内。 6、废水治理设施运行费用:指维持废水治理设施运行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能源消耗、设备折旧、设备维修、人员工资、管理费、药剂费及与设施运行有关的其他费用等。 7、工业废水中污染物去除量:是指企业生产过程排出的废水,经过各种水

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试验规程》

《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试验规程》 编制说明 一 任务来源 本标准制订项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达。项目编号2009-2430T-QC,项目名称《汽车对行人碰撞保护试验规程》。 二 标准制订过程 本标准制订工作自2010年初开始,对关于行人保护的欧洲法规、日本法规、GTR全球技术法规进行了全面研究,决定分区内容参考采用欧盟指令639/2009《对于2009/78/EC指令《关于机动车碰撞时对行人及弱势道路使用者保护》的技术说明》中ANNEX II的CHAPTER II中3.3条款划分小腿冲击点,采用ANNEX II的CHAPTER III中3.3条款划分大腿冲击点,采用ANNEX II的CHAPTER VII中3.1.1和3.3条款划分头型冲击点,起草本标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作为主要起草单位,负责承担了标准起草的全部技术内容,并于2009年5月经过碰撞标准工作组成员对标准文本进行讨论后,经标准主要起草人员修改后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本标准编写符合GB/T 1《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规定。 三 标准内容说明 本标准作为GB/T 24550—2009《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的补充,将试验规程明确,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 GB/T 24550—2009《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标准中尽管对试验过程有相关规定,但是并不十分明确,特别是对行人头型、腿型的冲击试验区域和数量没有规定。本标准对相关内容加以明确,提出划分方法和试验数量、判定依据及试验报告。 本标准的使用范围与GB/T 24550—2009《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相同。 本标准的术语和定义采用GB/T 24550—2009《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中3.1、3.10、3.12、3.13、3.15定义的术语。 本标准分区内容仅采用欧盟指令639/2009《对于2009/78/EC指令《关于机动车碰撞时对行人及弱势道路使用者保护》的技术说明》中ANNEX II的CHAPTER II中3.3条款划分小腿冲击点,采用ANNEX II的CHAPTER III中3.3条款划分大腿冲击点,采用ANNEX II的CHAPTER VII中3.1.1和3.3条款划分头型冲击点内容。其余相关内容采用GB/T24550-2009《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中对应条款。 增加第9条试验报告格式内容。 四 与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及其有关基础和相关标准的协调性 本标准的要求与现行标准和法规,不存在任何冲突和矛盾。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哲学原理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哲学原理 1、两个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它的总特征,辩证法的三大规律都是讲发展的,五大范畴都是讲联系的。 联系的观点P34: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发展的观点P36:物质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世界。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具有客观的和规律性。 2、三大规律 规律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对立统一规律P39:(1)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普遍存在,但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3)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

在动力,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质量互变规律P43: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P44:事物内部都存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事物发展的辩证过程经过了第一次否定,是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根本解决。否定之否定规律解释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3、五对范畴P38 五对范畴是对事物最普遍的辩证关系的概括和反映,是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原因与结果:揭示事物引起与被引起关系的一对范畴。在事物的确定关系中,因果区分是确定的,不能倒果为因,也不能倒因为果;但在事物发展的无线链条中,因果区分又是不确定的、相互转化的。方法论意义: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 现象与本质:揭示事物的外在联系和内在联系的一对范畴。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构成要素的

2019考研政治知识点分析:马哲唯物辩证法汇编

【篇一】 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的定义:一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特点: 客观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不是人强加的。 多样性:内部联系、外部联系,直接联系、间接联系,主要联系、次要联系,必然联系、偶然联系,本质联系、非本质联系等。其中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事物基本性质和发展趋势。 普遍性: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3、联系、系统 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的以系统的形态存在着。 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 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1、发展的定义:事物运动变化中内在具有的前进的上升的运动。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负责,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 2、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发展的过程性: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恩格斯: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过程: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历史的观点看问题。 【篇二】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范畴就是基本概念,是人的思维对事物、现象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现象和本质 含义、辩证关系、方*意义 (1)含义:现象和本质是揭示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假象) 本质: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的内在联系 (2)辩证关系:相互区别,又是相互统一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

环保-名词解释1

1、生态位:是指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或者说群落内一个种与其他种的相关的位置 2、种群:同一物种在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的个体的集合体. 是具有潜在互配能力的个体. 3、生态平衡(自然平衡):在一定时期内,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平衡,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的状态。 4、循环经济: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结合到生产、消费和废物管理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5、。清洁生产:联合国定义:为提高生态效率和降低人类及环境风险而对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持续实施的一种综合性、预防性的战略措施中国定义: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6、国家财富::由人造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四部分组成。 7、ODP:臭氧损耗潜势:为了评估各种臭氧层损耗物质对全球臭氧破坏的相对能力所采用的参数 GWP 8、物种灭绝:一个物种在整个地球上丢失。不可以恢复。物种消失:一个物种在其大部分分布区内丢失,但在个别分布区有存活。 9、生态赤字:当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就会出现赤字,期待小等于生态承载力减去生态足迹的差值。生态盈余:当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时,就会出现盈余,其大小等于生态承载力减去生态足迹的余数10、有效积温: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发育阶段的发育过程,而且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11、碳循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被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然后通过生物或地质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大气中。 12、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三化原则: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13、酸沉降:大气中的酸性组分通过降水等方式迁移到地表(湿沉降),或酸组成分在气流的作用下,或者通过重力沉降直接迁移到地表(干沉降) 14、城市热岛效应:由于空气组成成分和下垫面改变等原因,导致太阳段半波反射,反射率、长波辐射、大气温度等均不同与乡村自然生态系统,即随着人口密度,建筑密度有城市内向外逐渐降低,城市气温呈现出由中心向外递减的现象。 15、城市冠层:直接受到下垫面建筑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内部流场结构被该变的地面至建筑屋顶层的大气层。表现为内部分文特征复杂,湍流运动紊乱,风速降低 16、生态衍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生态系统类型(或阶段)被另一种生态系统类型(或阶段)替代的顺序过程。 17、自然资源:天然存在的自然物质,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稀缺性、整体性、地域性是自然资源的三大基本属性。 18、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空间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

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 随着高校扩招以后毕业生人数创出新高,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然而同时许多企业因为就业市场的不完善,就业信息的不畅通,大学生眼高手低等问题而招不到满意的人才。从对立统一角度看,大学生就业难与公司招不到满意的人才这两个问题统一存在于社会中,就业难和招不到人本是统一的可以相互补充的。然而大学生多反而造成了招人市场的混乱,再加上很大一部分大学生不愿意从基层做起,挑拣工作,使一些普听岗位遇到人才稀缺的情况,这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的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从以前看起,大学生还寥寥无几的时候,市场上高科技人才紧缺,当时大学生是供不应求的。而现在,在高校普遍扩招的当下,大学生并不罕见。但从以前到现在,人才市场的需求结构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人才结构也要随之调整。而很多专业课程设置长期不变,与现实需要结合比较差。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快,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不断加强,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已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 就业问题这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而不同时期则有不同时期的特殊性,高校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若不改变,则难以解决这一矛盾。 二、从量变和质变的角度分析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着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还是从以前到现在看,也许曾经学历高就代表着好工作,但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升级。终于,量变引发质变,新形势下,一纸文凭已经不足以成为就业的通行证。用人单位对专业知识技能、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要想就业能力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自身也要发生质变,不能平时只死啃书本,也要不断积累市场需求的专业能力,量变引发质变,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新时代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而许多大学生只是学课上知识,在当今发生了质变的社会,对就业风险缺乏必要的准备。

环保常见名词解释

一、环境管理类 1、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2、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效应。按影响的来源分,分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累积影响。按影响效果分,环境影响可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按影响性质分,环境影响可分为可恢复影响和不可恢复影响。另外,环境影响还可分为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地方、区域影响或国家和全球影响,建设阶段影响和运行阶段影响等。 3、环境影响评价(EIA): 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通俗说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止对策和措施。 4、环境污染: 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

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5、环境价值: 传统经济学的价值观认为没有劳动参与的东西没有价值,也就是自然资源和环境没有价值,但这已不适应现在经济的发展。改变传统的环境资源无价的观念和理论,确立环境资源有价值的观念和理论,并将环境资源价值加以科学的计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6、环境问题: 指人类在驾驭自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中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形成的环境公害。具有阶段性、区域性的特征。 7、环境管理: 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特别是水、大气和土地),也就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实行控制性的影响,使外界事务按照人们的决策和计划方向进行和发展。 8、环境政策: 政府为解决一定历史时期的环境问题,落实环境保护战略,达到预定的环境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指导原则。 9、污染治理: 就是从区域环境的整体出发,充分考虑该地区的环境特征,对所有能够影响环境质量的各项因素作全面、系统的分析,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污染的技术措施,并在这些措施的基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资料(名词解释解析)

现代交通运输系统包括铁路、道路、航空、水运和管道运输。 交通运输系统,要符合我国国情:一是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存在长中短途运输;二是东部经济发达,西部资源集中,形成北煤南运,西气东输,南梁北调,以及集中的暑运和春运等;三是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生活小康水平,余姚大量运费低廉,安全可靠,便捷的运输方式。 道路运输的作用:1便捷的唯一既有直达功能的运输方式。2衔接其他运输方式的纽带作用。3深度光,覆盖面达。4是实现个助攻运输方式高效快捷转运的重要手段,起主导作用。5是各国发展速度最快和主要的运输方式。 道路的种类: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乡村道路。 最早的道路——驰道,其次是直道。 我国道路存在的问题:一数量少。二是质量差,标准低。 1993年正式发布实施《五纵七横规划》里程3.5万公里,投资9000多亿元,2004年发布《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线,18条东西横向线,简称“7918”网。 道路功能:通过功能和通达功能。 公路按功能分类: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按行政区划分国道、县道、省道和乡道。 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道路勘测设计主要的技术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_2006)《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道路勘测设计相关的依据:《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_2007),道路勘测设计其他的技术依据:《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 22——87)《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 006——98)。 鞍式列车适用于大型集装箱运输,可作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有大型集装箱运输的公路的设计依据。其他公路必须保证小客车和载重汽车的安全顺利通行,绞式列车使用于城市道路控制之用。小客车的最小转弯半径6米,载重汽车和鞍式列车的12米。确定路缘石或交通岛的转弯车道半径时,一般以鞍式列车的转弯半径为控制。 设计速度: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自身条件限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利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是决定道路几何形状的基本依据。一级公路为100或80,二级为80 ,三级为40,四级为20,单位千米每小时。 运行速度:中等技术的驾驶员在良好的气候条件、实际道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下能保持安全行驶的速度。 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截面的车辆数,单位常用年平均日交通量或小时交通量。设计交通量是指拟建道路到预测年限所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唯物主义辩证法与思维方式

一百多年前,人类近代文明史上的两位思想巨擘:马克思和恩格斯,集人类全部思想精华,创立了伟大的划时代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而在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中,最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学说,便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每一名共产党人和有识之士孜孜以求的目标。从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立场、观点、方法的思想内容上的学习研究,到对其产生这一伟大学说的主观辩证思维方法上的积极探讨,应该说是认识上的一大进步。 一、辩证思维方法是对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思维探源和思维揭示 辩证法思想是辩证思维方法的思想现实,而辩证思维方法则是辩证法思想的思维现实。从哲学认识论方面说,辩证法是人们关于这个世界的客观真理,从思维学方面说,辩证法又是一种思维方法,作为思想形态的辩证法和作为思维形态的辩证思维方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个事物的两种表现形态。 辩证法并不割断自己的发展历史,从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的产生、形成到近代黑格尔为集大成者,辩证法思想走向成熟。而真正科学意义上的辩证法,却是在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改造中诞生的。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彻底结合,产生了划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成熟,是思维科学和辩证思维方法发展成熟的前提和基础, 关于思维本质的揭示,按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反映论,思维是客观存在在人的主观方面的反映。人们在承认思维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的同时,还必须承认人的主观思维形式(逻辑思维形式、辩证思维形式、形象思维形式等)也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反映论。 那么,辩证思维的确立是不是对逻辑思维的否定?不是。辩证思维不仅不是对逻辑思维的否定,而且是对逻辑思维的一种发展和再运用。辩证思维非但不能抛弃逻辑思维,而且还要以其为基础和内在依托,把逻辑思维的科学规律、原则和方法,坚决、彻底地贯彻到辩证思维的全过程并加以充分的运用。逻辑思维是辩证思维的必然基础和科学保证,辩证思维是逻辑思维的革命性发展和科学运用。没有逻辑思维参与的辩证思维是混乱的思维。逻辑思维在辩证思维中如此重要,那么是否可以用逻辑思维来代替辩证思维呢?也不行。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尽管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思维规律,但是二者

唯物辩证法分析社会热点问题-

美国执意“走钢丝”,必将寸步难行! 最近,国际社会讨论最多的就是美国对台军售的问题,这也是中国人民普 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然而由唯物辩证法的客观实在性可知,任何一个事物 的出现都有其存在的客观原因,而最客观的原因就是当今世界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必然会有其相应的问题,而美国对台军售问题就是其中一个,所以我们先 从发展这一角度来看待社会热点问题。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国都非常注重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这个时间段是世界各国快速发展的时期,并且取得了许多令全世界人民骄傲的 成就,全世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然而,由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可知,发展是一个过程,它不仅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而且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以取代旧的事物。随着经 济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新问题更是层出 不穷。而随着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评判标准的深刻变化和民 主意识、法制意识、权利意识、公平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这些问题带来的 困扰、造成的压力感受更明显,对尽快解决这些问题、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要 求和期待更强烈。因此,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凸显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是发展到 一定水平的必然现象。 问题是一种现象,因一定的客观条件而存在,随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是世界经济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具体体现,是社会客观 实际和人们主观认识相互作用的直接结果。 新时期的社会热点问题, 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时代性,二是挑战性,三 是普遍性,四是敏感性。 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处理离不开对唯物辩证法的正确把握, 具体应着重如下几方面。 一、冷静思考。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 冷与热是相对的,辩证的。改革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开放之举不可能完美无缺,往往是得失并存,利弊共生。因此,社会生活中出现诸多热点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对这些热点问题的态度: 一方面, 不能回避,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主动介入, 积极捕捉, 勇于触及, 提高政治敏锐性与观察力;另一方面,对热点问题要冷思考,要从全社会的大局出发,对热点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切不可头脑发热, 凭一时主观冲动, 为其推波助澜, 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 反而会激化矛盾,使问题复杂化,响社会稳定。对于美国对台军售问题,美国国内以及部分国外相关新闻报道,奥巴马此举有助于维持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以牵制中国对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而引发的亚太地区的不稳定现象,以愚弄不知情的国内和国外人民。然而我们都知道,对于美国政府自己的说法不可避免的会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掩饰,不能反应事物的客观性。所以对于人们议论纷纷即使是莫衷一是的问题不能人云亦云, 要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发展趋势,了解热点问题与它事物间的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转化关系, 了解社会各种议论、意见、建议及锋芒所向,正确把握热点问题的本质所在,对于社会矛盾要两利相衡取其重, 两害相衡取其轻。明确应该拥护什么,反对什么, 褒什么,贬什么,提倡什么,鞭挞什么,用冷静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

《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辩证法 唯物论 辩证法 认识论》 知识点(总结)

一、唯物论部分 (一)辩证唯物主义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规律的客观性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而且规律是客观的,即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出发,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如果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2)规律虽然是客观的,但我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原因及其表现)即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二)历史唯物主义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即社会存在的性质、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变化。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重大的阻碍作用。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 2.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表现在: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最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2)这要求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主要应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青年学生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就要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这是由青年学生的特点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改革开放的实践需要所决定的。) 二、唯物辩证法部分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当中,事物的联系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观的,整个世界就是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作出具体的分析。 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角度一:(1)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整体的性能状态会影响到部分。要求我们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2)任何整体都由部分组成,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有时甚至还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要求我们要搞好局部,优化部分的结构,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角度二:整体与部分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区别体现在: (1)在同一事物中,整体和部分有严格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