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如何体现了西周时期的礼乐文化

《诗经》如何体现了西周时期的礼乐文化
《诗经》如何体现了西周时期的礼乐文化

《诗经》与礼乐文化精神

《诗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被列为儒家“五经”之首,产生于周代礼乐文明之下,从多层次、多角度地体现了周人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审美观、信仰等,反映了周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和以周礼为核心的华夏文明的特质,是对华夏文化的颂扬。《诗经》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份,《风》是周各诸侯国与地方的歌谣;《雅》多为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颂》是专门用于祭祀宗庙、祈祷赞颂神明的乐歌。

礼乐文化是古人将“礼教”与“乐教”并提而形成的教化体系,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古人认为“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大礼与天地同节,大乐与天地同和,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人的外在的言行举止,要通过“礼”来加以规范,其基本特征是恭敬;而人内在的德性及心性,则要通过“乐”来提升,其基本特征是和。

周代是礼乐文化辉煌灿烂的时期,礼乐文化在《诗经》中得到了全面的审美展示。《诗经》包括天文地理、宗庙祭祀、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涉及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等各方面,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人文观以及温柔敦厚的人文品格。其基本句式是四言,兼有杂言,在语言上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既有声韵上的美感,又描绘出生动的形象,有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透过诗的自然朴实、言简意赅的言语,人们可以体悟到把《诗经》思想统摄起来的主导与核心话题是道德。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進行探讨:

一、《诗经》对礼乐文化的宣扬,首先反映在对祭祀典仪的歌颂

《礼记》云:“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事神的节仪和规范是礼的最重要的组成部份。《诗经》中的《周颂》与《大雅》多为祈祷赞颂神明的乐歌,主要用于祭祀礼仪或重大典礼中,彰显出一种正大之气,《诗序》云:“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周代祭礼首先表现在祭天之礼。《诗经》中明确表明中国古人对“上天”“上帝”的敬畏和信仰是上帝赐给人们的最大福祉和盼望。周人以敬天为本,《大雅·烝民》中说:“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认为天是宇宙万物的主宰,天意是不可抗拒的,上天造就万物并赋予其美好的德性,为其制定了法则,民之秉性攸好德行。《周颂》中有许多关于对上天的赞美、感恩、祈福之祷,周人相信敬虔的祈祷必蒙上帝垂听,如赞颂上天的光辉普照,永恒无限:“明明上天,照临下土”;赞颂天道的永远美好:“维天之命,于穆不已”。

二、对“以德配天”的君子人格的推崇

礼乐文化倡导“以德配天”的君子风范。“以德配天”是周人德治思想的宗旨,正所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传统文化将各种美德都赋予了君子。君子人格对后来的中国士大夫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中国人一生的道德追求。《诗经》中有大量篇幅称赞君子人格,提出“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要象文王等圣君那样修明德行,又常常自省,使其所作所为都合乎天道,就能获福。如周成王效法文王、武王之道,与后来即位的康王开创了继“文武之治”后“成康之治”的盛世局面,他弘扬善德,受人愛戴,得到上天保佑且一再赐福:“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大雅·假乐》)

三、厚人伦,美风俗

周礼为周朝规范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奠定了基础,而礼之设乃法天而来,“礼以顺天,天之道也”,和谐的伦理社会为敬天地,位君臣,合父子,明长幼等。《诗经》对伦理道德進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强调以仁义为本,以德劝人,体现出厚人伦、正教化的目的。要求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都按既有的礼节秩序去生活,以实现人格完善和人际和谐,使天下长治久安。所谓“温柔敦厚《诗》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故《诗经》言人之德,每以“温”字形容之,如:“终温且惠,淑慎其身”、“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温温恭人”、“温恭朝夕”等。

四、社会教化功能

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就是教化,这也是圣人制礼作乐的本意。诗乐是周代士人的基本修养,他们都是自幼学诗,赋诗言志。《诗经》作为广泛应用于春秋社会的礼乐经典,在祭祀、朝聘、外交等各种场合发挥着重要作用。人际交往间,以诗赠答,文采风流;宗庙祭祀,容告神明,唇齿留香;诗形成了春秋时代独特的文化景观,成为先秦时代士大夫言语行为的重要标准,以诗三百为代表的风雅精神也深入人的精神世界。

称《诗》喻志,可以臧否人物,亦可以观家邦兴亡。如齐桓公派管仲处理戎人与周王室的纠纷,周王以上卿之礼接待管仲,管仲循礼而行,只接收了下卿礼节回国。因此人们称赞管仲谦逊有礼,正如《大雅·旱麓》所说:“恺悌君子,神所劳矣。”卫候设宴招待苦成叔,宁惠子为相。苦成叔表现傲慢,宁惠子说:“古代举行享礼,是用来观察威仪,审察祸福的,《诗经》中说'彼交匪傲,万福来求’,不骄不傲,万福才会来到,相反苦成叔如此傲慢,乃召祸之道啊!”......

(现代文阅读题)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阅读答案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阅读答案现代文阅读题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 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 形成了一套颇为完 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 用以维护社会秩序 上的人伦和谐。 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礼记》曰:夫礼之 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其贡献的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至打传说中的五帝时期, 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大人世及以为礼,礼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但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到了周代,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乐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到了周代, 乐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相应的制度,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来规范和管理乐舞。 在礼乐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周公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制礼作乐, 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且注入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孔子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并且,他 以礼乐为解说对象,着力彰显礼乐文明的精义,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礼是人性的基础。《礼记》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 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 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是人类文明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区别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标准。礼使人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懂得尊敬和谦让;使人区别事物或行为的是非,懂得什么是该做和不该做的。礼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因此,礼乐文明更强调通过礼教,使社会规

试论诗经的文化精神

内容提要 (1) 试论《诗经》的文化精神 (2) 绪论 (2) 一、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士情蕴 (2) 二、以为人本的人文精神 (5) 三、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 (8) 总结 (11) 注释: (12) 参考文献 (13) 内容提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以极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它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是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因此,笔者不仅从题材上的大体分类去认识其伟大,更是从整体上把握这部作品中所包蕴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关键词:远古文化农业生产宗族伦理宗国精神以人为本 试论《诗经》的文化精神 绪论 作为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以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殷商社会乃至包含着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从《诗经》的祭祖诗中,我们看到了殷周祖先创业建国的英雄业绩;从农事诗中,看到了在农业生产中辛勤地劳作地农奴;从战争徭役诗中,看到了仆仆风尘的役夫征人;从卿士大夫政治美刺诗中,看到那些关心国家时政的优秀人物;从婚姻爱情诗中,看到了周人的婚姻习俗;从其他诗篇中,我们也看到周代社会各种各样的民俗风情,等等。可以这样说,《诗经》中的305篇作品,交织成一幅多层次的、多角度的,从多个方面展现殷周社会历史的立体画卷。它的每篇作品,都潜含着无数的可以发扬的文化内容。它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因此对于《诗经》,我们不仅仅需要从题材上的大体分类中去认识其伟大,而且更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这部作品中所包孕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从这方面讲,它的意义也是无限的,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略作概括。 一、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士情蕴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据考古发掘,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初期便已开始了农业种植活动。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存在的仰韶文化,就“是一种较发达的定居农耕文化遗存,主要栽培粟、黍”。①从出士的甲骨卜辞记载中可知,农业已经是商代社会的主要生产。卜辞中多次出现黍、禾、麦、稻等农作物名称,农业生产的好坏乃是殷民族最为关心的大事。从土质丰厚的黄土高原的富饶的渭河流域发祥的周民族,更是一个专事农业生产的农业民族。 农业发展,一方面使中国人很早就摆脱了依赖自然采集和渔猎的谋生方式,有了更为可靠的食物来源,促进了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因采集和渔猎不得不经常迁徙的生活方式,形成了高于周边民族的定居农耕文化。从而也很早就培养了中国人那种植根于农业生产的安土重迁、勤劳守成的浓重的乡土情蕴。 《诗经》是具有浓重的乡土之情的艺术。且不说十五《国风》散发着浓郁的各地乡土的芬芳,即便是在《雅》、《颂》的抒情诗中,也莫不沉潜着植根于农业文化的深深情蕴。这不仅仅表现为周人对农事的关心,对农神的崇拜和农事诗的创作,而且表现为体现在《诗经》中大部分作品中的眷恋故土乃是各民族的共同心理。本来,从人类的普遍文化情感上讲,眷恋乡土乃是各民族的共同心理。荷马史诗《奥德修记》中的希腊英雄俄底修斯,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在外漂流了十年,历尽千辛万苦之后仍然返回了他的故乡,这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但是我们须知,贯穿于《奥德修记》这部希腊史诗的中心主题却不是思乡情感的抒发,诗人在这时只不过以俄底修斯回乡为故事发展的线索,来叙述这位英雄的冒险经历,歌颂希腊人对自然的斗争和对海外探寻的英雄主义精神。产生这两部书的时代背景是从古代和氏族组织转变而来的希腊英雄时代的奴隶社会制度,“古代部落对部落的战争,已经开始蜕变为在陆上和海上为攫夺家畜、奴隶和财宝而不断进行的抢劫,变为一种正常的营生,一句话,财富被当作最高福利而受到赞美和崇敬,古代氏族制度被滥用来替暴力掠夺财富的行为辩护。” ②希腊人通过这两部史诗来对海外征服的英雄主义精神来表示了最为崇高的赞美。 可是,以农业生产为根基建立起来的周代社会,从一开始就不可能产生古希腊社会的对外扩张冒险精神。他们立足于自己脚步下的这片热土,靠的是勤劳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的财富与文明。他们从来不愿意离开生其养其的土地,眷恋的是和平安

中外文化交流史之佛教和中华文化的碰撞与融汇

第五讲 佛教和中华文化的碰撞与融汇 课前热身 九华山位于我国安徽省清凉县境内,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大诗人李白曾三次漫游九华山,写下了赞美九华山的诗句:“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九华山佛教历史悠久,号称地藏菩萨道场。 佛教自汉时传入,唐代盛极一时。唐开元年间,新罗国高僧金乔觉渡海来到此修行,称地藏菩萨转世。他圆寂后,九华山被辟为佛教地藏菩萨的道场。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九华山以“香火甲天下”著称,这里古刹林立、香烟缭绕,是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 正是因为佛教的输入,才诞生了诸多像九华山这样的佛教圣地、旅游胜地。现在,让我们开启本讲的课程,看一看佛教输入中国的情况以及佛教输入中国后与中华文化的交融情况。 视频:佛教圣地《九华山》 导言 佛教,对于中国来说是外来宗教,然而它对中国影响之深是其他宗教不可比拟的。佛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他的名字是乔达摩·悉达多 (S.Siddhārtha, P. Siddhattha)。在赵朴初编著的《佛教史略》中记载: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佛教正式由官方传入中国。 佛教传入中国后,改变了汉人的习俗。中国陆续修建了很多佛像,建造了诸多寺庙。可以说,佛教的传入对中国影响是深刻的,它随着朝代的变更时而兴盛,时而衰败;历代的统治者也根据统治的需要,时而兴佛,时而灭佛。 在本讲的学习中,我们将了解佛教传入中国的历程以及与中国文化交融、碰撞的情况。学习目标 ●说出佛教传入中国的基本情况:传入时间,传入路径,传播的阶段性等; ●阐述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阶段性; ●佛教融入中国的社会历史原因和思想文化原因。 ●评价在现实社会背景下佛教的一些积极动向。

《诗经》如何体现了西周时期的礼乐文化

《诗经》与礼乐文化精神 《诗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被列为儒家“五经”之首,产生于周代礼乐文明之下,从多层次、多角度地体现了周人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审美观、信仰等,反映了周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和以周礼为核心的华夏文明的特质,是对华夏文化的颂扬。《诗经》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份,《风》是周各诸侯国与地方的歌谣;《雅》多为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颂》是专门用于祭祀宗庙、祈祷赞颂神明的乐歌。 礼乐文化是古人将“礼教”与“乐教”并提而形成的教化体系,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古人认为“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大礼与天地同节,大乐与天地同和,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人的外在的言行举止,要通过“礼”来加以规范,其基本特征是恭敬;而人内在的德性及心性,则要通过“乐”来提升,其基本特征是和。 周代是礼乐文化辉煌灿烂的时期,礼乐文化在《诗经》中得到了全面的审美展示。《诗经》包括天文地理、宗庙祭祀、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涉及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等各方面,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人文观以及温柔敦厚的人文品格。其基本句式是四言,兼有杂言,在语言上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既有声韵上的美感,又描绘出生动的形象,有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透过诗的自然朴实、言简意赅的言语,人们可以体悟到把《诗经》思想统摄起来的主导与核心话题是道德。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進行探讨: 一、《诗经》对礼乐文化的宣扬,首先反映在对祭祀典仪的歌颂 《礼记》云:“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事神的节仪和规范是礼的最重要的组成部份。《诗经》中的《周颂》与《大雅》多为祈祷赞颂神明的乐歌,主要用于祭祀礼仪或重大典礼中,彰显出一种正大之气,《诗序》云:“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周代祭礼首先表现在祭天之礼。《诗经》中明确表明中国古人对“上天”“上帝”的敬畏和信仰是上帝赐给人们的最大福祉和盼望。周人以敬天为本,《大雅·烝民》中说:“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认为天是宇宙万物的主宰,天意是不可抗拒的,上天造就万物并赋予其美好的德性,为其制定了法则,民之秉性攸好德行。《周颂》中有许多关于对上天的赞美、感恩、祈福之祷,周人相信敬虔的祈祷必蒙上帝垂听,如赞颂上天的光辉普照,永恒无限:“明明上天,照临下土”;赞颂天道的永远美好:“维天之命,于穆不已”。 二、对“以德配天”的君子人格的推崇 礼乐文化倡导“以德配天”的君子风范。“以德配天”是周人德治思想的宗旨,正所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传统文化将各种美德都赋予了君子。君子人格对后来的中国士大夫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中国人一生的道德追求。《诗经》中有大量篇幅称赞君子人格,提出“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要象文王等圣君那样修明德行,又常常自省,使其所作所为都合乎天道,就能获福。如周成王效法文王、武王之道,与后来即位的康王开创了继“文武之治”后“成康之治”的盛世局面,他弘扬善德,受人愛戴,得到上天保佑且一再赐福:“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大雅·假乐》)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 【中国礼乐文化】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中国礼乐文化】 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夏商周时期,我国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中国的礼乐文明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 礼乐文明的产生 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礼记礼运》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其贡献的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只有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大人世及以为礼,礼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

其详。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殷本纪》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到了周代,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乐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庄子天下》说:黄帝有《咸池》,尧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汤有《大濩》。到了周代,乐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相应的制度,当时除了代表性的《大武》之外,按《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的记载,周乐有数十种之多。周代还设有专门的机构春官规范和管理乐舞,并在春官下设大司乐授乐,教国子乐德、乐语和乐舞(《周礼春官》)。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是在周代形成和完备起来的,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周代形成的冠、婚、丧、祭、朝、聘、乡、射以及职官制度等礼仪、礼制和礼义,主要保存于流传至今的儒家经典《仪礼》、《周礼》、《礼记》等三礼之中。周代盛行的六代之乐及乐德、乐语、乐舞等内容本记于《乐经》,然《乐经》失于秦火好在礼乐相须以为用,不少乐制的内容可以在三礼中的礼仪制度中看到,而专述乐义的《乐记》也保存在《礼记》之中。另外,古代的乐是歌乐舞三位一体的,按照杨向奎先生的考证,周乐的歌词部分可以在《诗经》中找到,如《周颂》。

《诗经》的文化底蕴

《诗经》的文化底蕴 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以极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它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是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因此,笔者不仅从题材上的大体分类去认识其伟大,更是从整体上把握这部作品中所包蕴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中心词:远古文化农业生产宗族伦理以人为本 作为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以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殷商社会乃至包含着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可以这样说,《诗经》中的305篇作品,交织成一幅多层次的、多角度的,从多个方面展现殷周社会历史的立体画卷。它的每篇作品,都潜含着无数的可以发扬的文化内容。它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因此对于《诗经》,我们不仅仅需要从题材上的大体分类中去认识其伟大,而且更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这部作品中所包孕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从这方面讲,它的意义也是无限的,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略作概括。 一、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士情蕴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据考古发掘,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初期便已开始了农业种植活动。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存在的仰韶文化,就“是一种较发达的定居农耕文化遗存,主要栽培粟、黍”。①从出士的甲骨卜辞记载中可知,农业已经是商代社会的主要生产。卜辞中多次出现黍、禾、麦、稻等农作物名称,农业生产的好坏乃是殷民族最为关心的大事。从土质丰厚的黄土高原的富饶的渭河流域发祥的周民族,更是一个专事农业生产的农业民族。 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土情蕴,并不仅仅表现为一种眷恋故土的思乡之情,它更培养了周民族安分守已,不事扩张、不尚冒险的品格。所以看到,除《商颂》外,一部《诗经》,尽管也有歌颂周人建国立功之祖的史诗,尽管周代社会几百年从未间断过对于周边民族的战争,但这里竟没有一首诗歌颂了周民族对于域外的征服,也没有一首诗传述过独特的异域风物、描写过奇异的海外风光、赞美过他们的探奇猎险、宣传过域外扩张精神。在周人的文化心理里,不要说像古希腊人那样离家远征特洛伊十年,即使是周公东征仅仅三年,诗人已经发出“我徂东山,滔滔不归”的感叹;即便是抵御外族入侵一年二年的离乡光景,似乎也难以让他们忍受。“采微采微,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在周人看来,如果至岁暮还不见还家已经不符合生活的常情。诗火之怨,早已经充盈于字里行间,“我心悲伤,莫

西周礼乐制度的认识

对西周礼乐制度的文化的认识 一、周代的礼乐制度 公元前11世纪中期推翻殷商建立的周王朝,在总结殷商典章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等级严密的礼乐制度。“礼”是为了区分贵贱等级,“乐”可以使人互相和敬,两者结合,为的是维护奴隶制贵族的等级秩序,巩固统治阶级内部团结而更有效地统治百姓。 周礼的种类繁多,主要有祭祀、丧葬、交际、征战和吉庆五大类。涉及冠、婚、丧、祭、朝、聘、乡、射及职官制度等诸多礼仪、礼制和礼义。由繁琐的礼仪制定了与之配合的各种音乐使用标准,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仅礼仪有别,所用音乐也有严格规定。为了维护和推行礼乐制度,周王朝还设立了由“大司乐”总管的音乐机构,对十三岁到二十岁的贵族子弟进行系统的音乐教育。在周礼中,“礼”与“乐”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礼”体现为等级制度的规定和要求,社会秩序中的君臣、父子、夫妻和高低、贵贱、尊卑都要由礼来加以区别和定位。但是仅仅有“礼”是不够的,单纯强调“礼”可能会造成等级间的距离和人际关系的冷漠,而“乐”的作用就是与“礼”相配合,起调和关系、融合感情的作用,消解由“礼”所带来的等级差别感,以达致和谐的理想境界。二者虽然功能各不相同,但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完整有序的社会政治制度。 东周时代即春秋战国时代,总体上是诸侯争霸、列国争强,战火频仍、纷争相继的乱世,同时吃…郑卫之音”的传人,在这样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下,礼乐制度逐步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而被列国纷纷弃之如弊履,

史称“礼坏乐崩”。但正是在这一“礼坏乐崩”的时代,礼乐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价值得到了包括孔子在内的各类有识之士的思考和重新认识,基于此,礼乐制度才能在汉初重登政治舞台,并绵延两千多年而不衰。 二、儒家对礼乐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自周朝以后,历史上每个朝代兴起后都要有一番“制礼作乐”的活动,或者把前代流传下来的礼乐加以改造,或者根据当时的需要制定新的礼乐,历代史书里面都有一部K}L乐志》。那么,在周代“制礼作乐”至春秋战国“礼崩乐坏”,再到以后每朝每代的“制礼作乐”,这中间明显存在着一个断层。是谁将这个断层连接起来的呢?儒家是主要的贡献者,儒家创立者孔子则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一方面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另一方面以礼乐为解说对象,着力彰显礼乐文明的精义,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三、礼乐文化的内核及其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礼之所以合理,正如孔子所说,“礼缘人情而作”,它是基于人情而制定的。儒家从人本主义出发,提出治理人民的前提是尊重人性。只有充分注意到人民的好恶之情,社会才能长治久安。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人性可以不受制约,可以纵情放任,那样无异于将人类等同于动物。人的好恶之情的缺乏或者过度,同样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只有健康的情感,是社会和谐、进步的保证。人的情感应该与天道一样,处在阴阳和谐的“至中”境界。但是人性不能自发企及于至中之地,因此需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诗经关雎原文、译文及艺术特色赏析【word版】.doc

《诗经关雎》原文、译文及艺术特色赏析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注释】

⑴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雎鸠(jū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⑵洲:水中的陆地。 ⑶窈窕(yǎo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淑,好,善良。 ⑷好逑(hǎoqiú):好的配偶。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⑸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⑹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之:指荇菜。 ⑺寤寐(wùmèi):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也可通。 ⑻思服:思念。服,想。《毛传》:“服,思之也。” ⑼悠哉(yōu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悠,感思。见《尔雅·释诂》郭璞注。哉,语气助词。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⑽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 ⑾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 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夏商周时期,我国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中国的礼乐文明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 礼乐文明的产生 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礼记·礼运》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其贡献的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只有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大人世及以为礼”,“礼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殷本纪》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到了周代,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乐”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庄子·天下》说:“黄帝有《咸池》,尧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汤有《大濩》。”到了周代,“乐”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相应的制度,当时除了代表性的《大武》之外,按《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的记载,周乐有数十种之多。周代还设有专门的机构“春官”规范和管理乐舞,并在春官下设大司乐授“乐”,教国子“乐德”、“乐语”和“乐舞”(《周礼·春官》)。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是在周代形成和完备起来的,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周代形成的冠、婚、丧、祭、朝、聘、乡、射以及职官制度等礼仪、礼制和礼义,主要保存于流传至今的儒家经典《仪礼》、《周礼》、《礼记》等三礼之中。周代盛行的“六代之乐”及乐德、乐语、乐舞等内容本记于《乐经》,然《乐经》“失于秦火”;好在“礼乐相须以为用”,不少乐制的内容可以在“三礼”中的礼仪制度中看到,而专述乐义的《乐记》也保存在《礼记》之中。另外,古代的“乐”是歌乐舞三位一体的,按照杨向奎先生的考证,周乐的歌词部分可以在《诗经》中找到,如《周颂》。 《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六年制礼作乐”。《左传》文公十八年记:“先君周公制周礼,曰:则以观德,德以处事。”在礼乐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周公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制礼作乐,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且注入“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孔子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的贡献一是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二是他以礼乐为解说对象,着力彰显礼乐文明的精义,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礼乐文明的要义 礼乐的表达需要有一定的形式,玉帛荐献、进退揖让;黄钟大吕、干戚羽旄是礼乐之美,但是欣赏盛美的仪式并不只是为了满足耳目之欢,更重要的是要体会礼乐文明引领人向善的本义。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礼记·乐记》说:“是故先

诗经的文化意蕴及现代意义

诗经的文化意蕴及现代意义 作为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录了西周前期至春秋中叶的305篇诗作,因所配乐曲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这些诗题材相当广泛,从重大的历史事件到民间的日常生活,都有所涉及,对于后人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同时,《诗经》古朴自然的风格、生动优美的语言,以及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法,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奠定了我国诗歌面向现实的传统。同时,它以其丰富的文化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殷周社会历史的立体画卷。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文学的范畴。 作为中国文化经典之一的《诗经》,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渊薮,是古代政治伦理的教科书和礼乐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诗歌艺术的典范。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中,《诗经》中的爱国情感、友爱亲情、忧患意识、审美意识、人文精神等,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作为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以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殷商社会乃至包

含着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表现出鲜明的以人为本的民族文化特色。 《诗经》中的305篇作品,交织成一幅多层次的、多角度的,从多个方面展现殷周社会历史的立体画卷。它的每篇作品,都潜含着无数的可以发扬的文化内容。它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 因此对于《诗经》,我们不仅仅需要从题材上的大体分类中去认识其伟大,而且更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这部作品中所包孕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诗经》是具有浓重的乡土之情的艺术。从十五《国风》散发着浓郁的各地乡土的芬芳,到《雅》、《颂》的抒情诗中沉潜着的植根于农业文化的深深情蕴。 这不仅仅表现着周人对农事的关心、对农神的崇拜和农事诗的创作,同时体现在《诗经》大部分作品中的乃是我们古老祖先们对故土的眷恋。他们立足于自己脚步下的这片热土,靠的是勤劳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的财富与文明。他们从来不愿意离开生其养其的土地,眷恋的是和平安适的田园生活,沉醉于湿馨的乡土之梦。 周人歌颂他们祖先后稷,是因为后稷教会了他们如何稼穑;歌颂他们的创业之祖公刘,是因为公刘带领

中国的礼乐制度

中国的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就是等级制度。中国古代礼乐制度作为统治者的利用工具的确在诞生时为统治阶级得到一定政治成效,随着历史的发展,礼乐制度并不能如统治阶级所愿成为长久有效的治理手段并且一直延续下去,但它却控制了整个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音乐格局。 起源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为了加强统治,周王朝初期的统治者实行了“封诸侯,建同姓”的政策,把周王室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西周的属国。周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武王的弟弟姬旦即周公辅政。周公旦是位德才兼备并且忠心耿耿的臣子,曹操曾于《短歌行》中曾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来赞扬他的忠诚与认真。周公在“分邦建国”的基础上“制礼作乐”,总结、继承、完善,从而系统地建立了一整套有关“礼”“乐”的完善制度。 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礼的思想制度。以“礼”来区别宗法远近等级秩序,同时又以“乐”来和同共融“礼”的等级秩序,两者相辅相成。在统治阶级内部所设定的等级具体表现为“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古代舞队的行列,八人为一行,叫一佾。按周礼,天子的舞队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公六佾,诸侯四佾,士二佾。这样,阶层不同从而使用舞队人数的不同,是为了

给人们灌输君权至上无人能与之相抗衡的等级秩序思想。 周代的音乐领导机构“大司乐”是世界上出现最早,规模最大的音乐教育与音乐表演机构,它所培养的对象是王和诸侯的长子、公卿大夫的子弟、从民间选拔的优秀青年。主要教授学员们学习六代乐舞与小舞。大司乐教育贵族子弟学习音乐并非是让他们真去正的表演,而是让他们懂得“礼乐”是一种有效的治国方式。 礼乐制度盛行于中国的商周时期,是维系奴隶制等级观念的规范,也是奴隶主阶级借以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重要手段。《礼记。曲礼》云:“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云:“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在举行祭祀、宴享、朝聘、婚冠、丧葬等宗教和政治活动时,均使用礼乐器。礼乐器是表明器主身份、权位的标志物。正如《左传·成公二年》所云:“器以藏礼,礼以行义。”又云:“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丧葬礼是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死者入葬时所享受的待遇,依生前的品级而有所不同。古代墓葬能够比较完整地保存随葬品和有关遗迹,因而为研究古代的礼乐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已有学者提出礼乐制度形成于龙山时代的新见解。 目的 礼乐制度是周代建国初期由周公制定的,其目的之一是为巩固等级制社会,其次也是吸取商代灭亡的教训,反对“淫乐”,

浅谈中国特色之佛教文化

浅谈中国特色之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从当初印度的小乘佛教文化演变成了今天的大乘佛教文化,经过许多高僧大德的努力,形成了现在的人间佛教以及人间净土,佛教文化不再是消极避世,而是走向大众,这无疑是利于佛教文化的传播以及发展的。 纵观当今社会,由于贪嗔痴三毒导致了种种社会问题,例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盛行,更有甚者迷恋网络、毒品,导致上瘾而无法自拔。中华民族正在丧失优良的传统文化,而中国特色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是紧密相连难以分割的。很多人们日常用的词语都来自佛教文化,例如“不可思议”、“冷暖自知”等等。我常常在想“灯红酒绿的放纵,这个社会缺了什么?”,为什么我们所走之路离中国传统文化及美德渐行渐远?孙中山说“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我相信也坚信佛教文化能解决当今社会的许多问题,而中国特色佛教文化更是巧妙地将佛法融入了百姓和统治阶级的生活之中,学习内化了佛学的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看清世事,正所谓“人生如梦,世事如棋”,又如南怀瑾大师所言-----“三千年读史,无非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还有南怀瑾大师所言“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这位国学大师给予佛教文化高度评价,道出中国社会以儒家为主流文化的背后隐藏着道教文化,追根寻底却是佛教文化在主导着人们的生活,很多人表面看起来是一儒生,心里却早已内化了佛教文化,为其所主宰,尽管他可能不了解佛教文化,从未读过佛经或者佛学方面的杂志,但他已经潜移默化地受佛教文化所影响,培养了其佛心,因为人人都有佛性,佛教文化已经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骨髓,所以人人都有颗佛心,都受中国特色佛教文化所影响,其佛心导致其行为也符合佛教精神。 无论是仗阿弥陀佛之力的净土宗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法门,还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而形成的禅宗,都开始关注人活着的世界,而不是寄希望于人死后往生极乐世界,这也是前面提到过的“人间净土”,以及“人间佛教”。佛教徒再也不是为大乘佛教所鄙视的“自了汉”,而是自度度他之现代佛教徒,很多僧人甚至立下“普度众生”之大愿。当然光发心普度众生是远远不行的,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上推进佛教文化的发展,使它更好地融入当今社会之主流传统文化中,而且要精于修行,察觉自己的恶念并改善它,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三毒。而目前的寺庙里还是有许多僧人并没有将佛教文化发扬光大,而是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地混日子。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中国特色佛教文化要发展,要影响世界,那么必然离不开网络,离不开各种媒介,而当今的中国政治不允许僧人自由四处走动,要经过允许才行(汉地到藏地),不允许高僧大德开坛讲经,甚至百度贴吧里的《出家》《佛教》等有关于佛教文化的贴吧也禁止开放。无疑障碍了佛教文化的传播以及发展。政府这样做自有他们的考虑,但这无疑是不利于统治阶级更好地统御百姓的,因为佛教文化是善知识,是引导人走中道不走极端的宗教,而其中的精进修行也是积极向上的。许多高僧大德出家不是因为他们一时想不开看不开某些事,而是确实有慧根想悟道,解脱人生,离情绝欲不再受轮回之苦的。 许多人在大年三十晚上会去寺庙烧香,保自己来年平安。或者拜财神想来年升官发财。这个想法是好的,可他们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有《观音自拜》的故事说得很清楚,还有俗语----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也就是说人们拜的不过是石头雕刻而成的佛像,跟自己来年的运势没有半年关系,求神拜佛不如求自己。

诗经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诗经的主要内容和艺术 特色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1、《诗经》的内容包括什么其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它在关注现实、抒发从现实生活出发的真情实感的同时,还具有深厚的艺术魄力。无论是在题材形式、语言技巧,还是在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我国最早的诗歌作品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 《诗经》的主要内容涵盖歌功颂德、农事、燕飨、战争徭役和婚姻爱情等几个方面。 歌功颂德诗。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的祭祀诗,大多是以祭祀、歌颂祖先为主,或叙述部族发生、发展的历史,或赞颂先公、先王的德业,总之是歌功颂德之作。如被认为是周族史诗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五篇作品,赞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的业绩,反映了西周开国的历史。 农事诗。如《周颂·丰年》描写周初农业大丰收的情景:“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一及秭。”《诗经》中的这类作品,真实记录了与周人农业生产相关的风俗礼制,反映了当时的农业经济状况和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此外,《七月》作为《诗经》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作品,叙述了农夫一年间的艰苦劳动过程和他们自己的生活情况,让后人真切感受到他们的不幸和痛苦。 燕飨诗。《诗经》中还有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的燕飨诗。如《小雅·鹿鸣》就是天子宴群臣嘉宾之诗:“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此类诗歌是周初社会繁荣、和谐的反映。

怨刺诗。西周末年,朝纲废弛,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大量反映丧乱、针砭时政的怨刺诗出现了。如大雅中的《民劳》、小雅中的《节南山》和国风中的《伐檀》、《硕鼠》等作品,反映了周王朝的苛重赋税、政治黑暗、民不聊生等社会弊端丛生的现象。 战争徭役诗。《诗经》中有些篇目从正面歌颂战争,如《秦风·无衣》;也有写战争给士兵带来的思乡和愤怒之情,如《小雅·采薇》。《诗经》中的徭役诗则表现了下层民众对繁重徭役的愤慨厌倦,如《唐风·鸨羽》和《卫风·伯兮》。它们写的徭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 婚姻爱情诗。婚姻爱情诗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既有写男女相恋的情诗,也有反映婚嫁、家庭生活的婚姻家庭诗,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女性带来痛苦的弃妇诗。《邶风·静女》描写男女幽会;《周南·桃夭》表现幸福的婚姻家庭;《卫风·氓》和《邶风·谷风》写的则是弃妇的悲惨遭遇。 赋、比、兴的运用,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简单来说,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触物兴词。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造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诗人的情感。《诗经》中赋、比、兴手法运用得最为圆熟的作品就是《秦风·蒹葭》,此部作品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艺术境界。此外,《七月》中,在叙述农夫一年四季生活时,赋这种手法运用得较为成熟;《魏风·硕鼠》和《卫风·硕人》等篇章大量用比,表明诗人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画面喜气洋洋,充满欢乐祥和的家庭氛围。

《诗经》的艺术特色

《诗经》的艺术特色 张欣然 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步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词。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诗经》中的作品,反映了各方面的生活,具有深厚丰富 的文化积淀,显示了我国古代诗歌最初的伟大成就。 关键字:手法;句式;章法;语言风格 作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源头之一,《诗经》一直受到历代读书人的尊崇,经历两千多年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融入华夏文明的血液。《诗经》以现实为主,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实感情,拥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无论是在形式体裁、语言技巧,还是在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我国最早的诗歌作品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 (一)赋、比、兴的手法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如《七月》叙述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中的生活,就是用赋法。赋是一种基本的表现手法,是基础。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做比喻。其中整首诗都以拟物手法表达感情的比体诗,如《豳风?鸱鸮》、《魏风?硕鼠》、《小雅?鹤鸣》,独具特色;《诗经》中比的手法多样,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等。明喻是“比”句中既有“彼物”又有“此物”,两者之间还有一个关联词“如”字充作比喻的标志。如《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所以孔颖达说:“诸言如者,皆比辞也”。暗喻是“彼物”与“此物”之间没有“如”一类的关联词。如《卫风·氓》“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等。借喻是只说“彼物”,不说“此物”。如《卫风·氓》“桑之落矣,其黄而殒。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博喻是用一联串的“彼物”来比喻一个“此物”。如《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连出五个比喻,比喻事业的蒸蒸日上。《大雅·板》中“天之庸民,如埙如箎,如璋如圭,如取如携”,连出六个比喻,比喻上天帮助下民。总之,《诗经》中大量用比,表明诗人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够以具体形象的诗歌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

诗经中的儒家思想和文化

《诗经》中的儒家思想 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男子钟情美好女子的情怀,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远征战士那份战火中思乡的苦楚与归家时的近乡情怯,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中心爱之人可望不可即那份无望的相思,到“无父何怙,无母何恃?”中那份子女对父母的依赖眷恋......《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虽后经证实认为《诗经》为各诸侯国协助周朝朝廷采集,之后由史官和乐师编纂整理而成。孔子只是参与了这个整理的过程,但孔子常用《诗》来教育自己的弟子,对于《诗经》的思想内容,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对于它的特点,则“温柔敦厚,诗教也”;孔子甚至说“不学诗,无以言”,显示出《诗经》对中国古代文学及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也反映了《诗经》中所表现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而意义深刻的。 关于《诗经》的集结历代说法众多,主要的有以下三种:1,王官采诗说;2,公卿献诗说;3,孔子删诗说。《诗经》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共305篇,又称《诗三百》。它最早的作品大约成于西周时期,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跨越了大约500年。人们把《诗经》的内容编排和表现手法称为:风雅颂,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国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

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风》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它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一些地方,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多半是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叫“十五国风”,有160篇。“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风的意义就是声调。《雅》是“王畿”之乐,“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大雅多为宴饮所作,小雅多为个人抒怀。固然多半是贵族的作品,但其实周代贵族也是参与劳作的,所以小雅中也有不少类似风谣的劳人思辞,如黄鸟、我行其野、谷风、何草不黄等。“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本是祭祀时颂神或颂祖先的乐歌,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但鲁颂四篇,全是颂美活着的鲁僖公,商颂中也有阿谀时君的诗。王国维说:“颂之声较风、雅为缓。”这是其音乐的特点。风,雅,颂各具其特点,其中以国风最能体现丰富的文化积淀。 礼乐文化作为制度化的意识形态对于确立周人统治的合法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礼乐仪式中一种以话语形式存在的构成因素,诗歌所具有的重要性自然是不容忽视的。诗在西周初年周公就渐渐获得某种权威性,甚至神圣性,在春秋之时诗的这种权威性和

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我记得,我非常崇敬季羡林先生曾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文章里,对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作过非常精辟的论述。作为一位著名学者他本人并不信佛,但他对印度文化和佛教,以及中国佛教历史有着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即便是一个佛教徒也提不出的深刻见地和学术观点。比如,他说,真正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各方面,社会的各阶层,把宗教意识带给中国人的是从印度输入到中国来的佛教。我们简直可以说,要想了解中国文化,最少应该了解从印度传出来的佛教思想。不了解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和文化史、哲学史上所起的作用,否则,我们无法写出什么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语言学史、中国音韵学史、中国建筑史、中国音乐史、中国舞蹈史等等。 季先生的评价可谓公正精辟。但他老人家也要求我们对于这样的研究“更要细微、具体、事实求是地加以分析,期能作出比较正确的论断”。 佛教自汉哀帝元寿元年大月氏博士京口授浮徒经,以及后来的汉永明帝梦金人,派遣使臣迎取佛像、传教士传教,翻译最早的佛经《四十二章经》、修建洛阳白马寺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许多人并不十分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并不是直接从佛陀的故乡尼泊尔和印度进来的,而是从今天的中亚,西域传播而来的。其传播路线有二条:一条是北传路线是通过阿富汗、巴基斯坦、新疆的喀什、和田、吐鲁番、河西走廊和丝绸之路进来的;一条是南传线路,既通过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的海上线路。 初传佛教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翻译佛经,和如何适应中国化的问题。魏晋南北朝以来,佛经逐渐被翻译成了汉文,但是要想让人们理解和读懂、听懂这些外来的异族思想,首要的任务就是如何用汉语文化的习惯解释佛教的名词概念,如何让我们原有的道家和儒家思想接纳外来的佛教,让其本土化、民族化,这一过程经过了二三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佛教的传入由于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大力支持,所以在魏晋六朝时期发展的非常迅猛。通过修建各种大规模的石窟寺,如克孜尔石窟、伯孜克里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天龙山石窟等,创作了难以记数的佛教石刻造像,全国各地兴建了大小不一的寺院,大量的佛经翻译等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没有佛教建筑的传承就不可能留下这麽多文化遗产,中国历史上的雕塑艺术,基本上就是佛教的雕塑艺术。壁画艺术也是如此。 从历史上看,古代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对道德的说教色彩较重,而对形而上的思考较少,逻辑性差,我们的古代哲学不但有浓郁的道德说教,也有很多的诗意,直观而且唯美,这种理解很难用西方的哲学概念加以解释。佛教进来后,特别是佛教的唯识、般若思想,对中国传统哲学的逻辑理性,对宋明理学的心性概念,对中国哲学中的思辨精神的提升都有重要的影响。又如为了方便给一般不识字的普通信众讲说佛经故事,由此产生了宝卷、讲俗等,后又发展成为通俗的小说;唐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画家很少没有不受佛教文化影响的,尤其是宋朝的文人画也受到佛教思想和佛教绘画的影响;敦煌壁画采用了西域的画法;禅宗有南北之分,书法以禅宗的标准来进行区别也有南北之分,书画家董其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很多大书法家都抄写过佛经《华严经》、《心经》等,王羲之就是一例。魏晋南北朝时期译经和写经的过程,不仅大大提升了中国的书法艺术的水平,而且也刺激了古代音韵学的发展;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比如元宵节也是跟佛教有关的节日,是释迦麽尼降服众妖魔的日子,世界通明一体,灯火辉煌象征着世界的光明和美好;佛教的音乐,在历代也被统治阶层所重视。隋炀帝收入宫廷的礼乐《九部乐》之中,就有不少是来自佛教国家的音乐,唐朝的音乐,尤其受到了佛乐和胡乐的影响。佛教音乐使人听后会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受,今天在民间还是很盛行,特别是五台山、峨眉山的佛教音乐依然非常的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