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立体几何基础知识

高中立体几何基础知识
高中立体几何基础知识

高中立体几何基础知识

1. 平面的概念:

平面是没有厚薄的,可以无限延伸,这是平面最基本的属性

2. 平面的画法及其表示方法:

①常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通常把平行四边形的锐角画成45,横边

画成邻边的两倍画两个平面相交时,当一个平面的一部分被另一个平面遮住时,应把被遮住的部分画成虚线或不画

②一般用一个希腊字母α、β、γ……来表示,还可用平行四边形的对

角顶点的字母来表示如平面AC.

3. 空间图形是由点、线、面组成的

点、线、面的基本位置关系如下表所示:

α

a

?

a

α

α//a

直线a 与平面α平行

a A

α

a A α=

直线a 与平面α交于

点A

l α

β=

平面α、β相交于直

线l

注意:直线与平面平行(α//a )和直线与平面相交(a A α=)两种情

形,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记为α?a .

4. 平面的基本性质

(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

符号表示:

ααα??∈∈a B A ,. 如图示:

应用:是判定直线是否在平面内的依据,也可用于验证一个面是

否是平面.

公理1说明了平面与曲面的本质区别.通过直线的“直”来刻划平

面的“平”,通过直线的“无限延伸”来描述平面的“无限延展性”,它既是判断直线在平面内,又是检验平面的方法.

(2)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且

所有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过这个公共点的直线

B

A α

符号表示:

A l A ααββ∈?

?=?∈?

且A l ∈且l 唯一

如图示: 应用:①确定两相交平面的交线位置;②

判定点在

直线上

公理2揭示了两个平面相交的主要特征,是判定两平面相交的依

据,提供了确定两个平面交线的方法.

(3)公理3: 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理模式:,, A B C 不共线?存在唯一的平面α,使得,,A B C α∈

应用:①确定平面;②证明两个平面重合

注意:“有且只有一个”的含义分两部分理解,“有”说明图形存在,

但不唯一,“只有一个”说明图形如果有顶多只有一个,但不保证符合条件的图形存在,“有且只有一个”既保证了图形的存在性,又保证了图形的唯一性.在数学语言的叙述中,“确定一个”,“可以作且只能作一个”与“有且只有一个”是同义词,因此,在证明有关这类语句的命题时,要从“存在性”和“唯一性”两方面来论证.

(4)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

一个平面

推理模式:A a ??存在唯一的平面α,使得A α∈,α?l

(5)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

平面

推理模式:P b a = ?存在唯一的平面α,使得αα??b a ,

(6)推论 3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

个平面

推理模式://a b ?存在唯一的平面α,使

α

α??b a ,

5. 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的所有点都在同一个平面

内,则称这个图形为平面图形,否则称为空间图形特别注意空间四

边形是平面图形而不是平面图形.

6. 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1)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2)平行——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3)异面——不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7. 公理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推理模式://,////a b b c a c ?.

8. 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9. 等角定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

10. 空间两条异面直线的画法

a

b

1

A

A

11. 异面直线判定定理:连结平面内一点与平面外一点的直线,和这个平面内不经过此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推理模式:,,,

A B l B l

ααα

?∈???AB与l是异面直线

12.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已知两条异面直线,a b,经过空间任一点O作直

线//,//

a a

b b

'',,a b''所成的角的大小与点O的选择无关,把,a b''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异面直线,a b所成的角(或夹角).为了简便,点O 通常取在异面直线的一条上

注: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

2

,0(

π

13. 异面直线垂直:如果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则叫两条异面

直线垂直.两条异面直线,a b垂直,记作a b

⊥.

14. 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方法:通过平移,把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成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15. 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距离

和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相交

....的直线,我们称之为异面直线的公垂线理解:因为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时,它们不一定相交,所以公垂

线的定义要注意“相交”的含义.

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在这两条异面直线间的线段(公垂线段)的长度,叫做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 注意:

16. 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1)直线在平面内(无数个公共点);符号表示为:α?a ;

(2)直线和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符号表示为: a A α=, (3)直线和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符号表示为: //a α.

17. 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不在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

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推理模式:ααα////,,a b a b a ???.

18. 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

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推理模式:b a b a a //,,//?=?βαβα .

19. 平行平面:如果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20. 图形表示:画两个平面平行时,通常把表示这两个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相邻两边分别画成平行的.

21. 平行平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

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推理模式::a β?,b β?,a b P =,//a α,//b α//βα?.

22. 平行平面的判定定理推论: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

行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推理模式:βαββαα//,,,,,//,//'''''''???=??=b a o b a b a o b a b b a a .

23. 平行平面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推理模式://,,//a b a b αβγαγ

β==?.

24. 面面平行的另一性质: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推理模式://,//a a αβαβ??.

25. 线面垂直定义: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并且和这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其中直线叫做平面的垂

线,平面叫做直线的垂面交点叫做垂足

直线与平面垂直简称线面垂直,记作:a

26.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

27.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28. 两个平面垂直的定义:

两个相交成直二面角的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相交成直二面角的两个

29. 两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

推理模式:a α,a β

⊥?αβ

⊥.

30. 两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若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的交线的直线

推理模式:l a a l ⊥?=⊥,,,αβαβα a β?⊥

31.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已知两条异面直线,a b ,经过空间任一点O 作直

线//,//a a b b '',,a b ''所成的角的大小与点O 的选择无关,把,a b ''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异面直线,a b 所成的角(或夹角).为了简便,点O 通常取在异面直线的一条上

注: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2

,0(π

32. 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方法:

33. 直线和平面所成角

(1)定义: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

一直线垂直于平面,所成的角是直角注:①一直线平行于平面或在平面

内,所成角

为0?角

②直线和平面所成角范围: [0,2

π]

(2)定理:斜线和平面所成角是这条斜线和平面内经过斜足的直线所

34. 二面角: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平面分为两个部分,其中的每一部分

叫做半平面;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每个半平面叫做l ,两个面分别为,αβ的二面角记为

l αβ--;

35. 二面角的平面角:

b ′

O

b

a

(1)过二面角的棱上的一点O 分别在两个半平面内作棱的两条垂线

,OA OB ,则AOB ∠叫做二面角l αβ--的平面角

(2)一个平面垂直于二面角l αβ--的棱l ,且与两半平面交线分别为

,,OA OB O 为垂足,则AOB ∠也是l αβ--的平面角

说明:①二面角的平面角范围是[0,180];

②二面角的平面角为直角时,则称为直二面角,组成直二面

36. 求二面角的射影公式:S

S '

=θcos ,

其中各个符号的含义是:S 是二面角的一个面内图形F 的面积,S '是图形F 在二面角的另一个面内的射影,θ是二面角的大小

37. 点到平面的距离:已知点P 是平面α外的任意一点,过点P 作PA α⊥,

垂足为A ,则PA 唯一,则PA 是点P 到平面α的距离

即 一点到它在一个平面内的正射影的距离叫做这一点到这个平面

结论:连结平面α外一点P 与α内一点所得的线段中,垂线段PA 最短

38. 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和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相交的直线叫做异面直线的公垂线.

39. 公垂线唯一:任意两条异面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公垂线

40. 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段: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夹在异面直线间

的部分,叫做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段;

41. 公垂线段最短: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段是分别连结两条异面直线上两点的线段中最短的一条;

42. 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段的长度

说明: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AB即为直线a到平面 的距离即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等于其中一条直线到过另一条直线且与这条直线

平行的平面的距离

43. 直线到与它平行平面的距离:一条直线上的任一点到与它平行的平

面的距离,叫做这条直线到平面的距离(转化为点面距离)

44. 两个平行平面的公垂线、公垂线段:

(1)两个平面的公垂线:和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垂直的直线,叫做两

(2)两个平面的公垂线段:公垂线夹在平行平面间的的部分,叫做

(3

(4)公垂线段小于或等于任一条夹在这两个平行平面间的线段长

45. 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两个平行平面的公垂线段的长度叫做两个平

46. 七种距离:点与点、点到直线、两条平行直线、两条异面直线、点

到平面、平行于平面的直线与该平面、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其中点与点、点与直线、点到平面的距离是基础,求其它几种距离一般化归为求这三种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有时用“体积法”来求

47. 多面体的概念:由若干个多边形围成的空间图形叫多面体;每个多

边形叫多面体的面,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多面体的棱,

棱和棱的公共点叫多面体的顶点,连结不在同一面

上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多面体的对角线

48. 棱柱的概念: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每相邻两个面的交线互相平

行,这样的多面体叫棱柱两个互相平行的面叫棱柱的

底面(简称底);其余各面叫棱柱的侧面;两侧面的公

共边叫棱柱的侧棱;两底面所在平面的公垂线段叫棱

柱的高(公垂线段长也简称高)

49. 棱柱的分类:侧棱不垂直于底面的棱柱叫斜棱柱侧棱垂直于底面的

棱柱叫直棱柱底面的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叫正棱柱

棱柱的底面可以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这样

的棱柱分别叫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

50. 棱柱的性质

(1)棱柱的侧棱相等,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直棱柱侧面都是矩形;正棱柱侧面都是全等的矩形;

(2)棱柱的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对应边互相平行的全等的多边形;

(3

51. 直棱柱:

52. 正棱柱:

53. 长方体的性质: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长的平方等于一个顶点上的三

54. 棱锥的概念: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

角形,这样的多面体叫棱锥其中有公共顶点的三角形叫棱锥的

侧面;多边形叫棱锥的底面或底;各侧面的公共顶点()S,叫棱

锥的顶点,顶点到底面所在平面的垂线段()

SO,叫棱锥的高(垂线段的长也简称高).

55. 棱锥的表示:棱锥用顶点和底面各顶点的字母,或用顶点和底面一

例如五棱锥可表示为S ABCDE

-.

-,或S AC

56. 棱锥的分类:(按底面多边形的边数)分别称底面是三角形,四边形,

五边形……的棱锥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57. 棱锥的性质:

定理:如果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那么所得的截面与底面相似,截面面积与底面面积比等于顶点到截面的距离与棱锥高的

平方比.

中截面:经过棱锥高的中点且平行于底面的截面,叫棱锥的中截面58. 正棱锥: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的棱锥叫正棱锥.

(1)正棱锥的各侧棱相等,各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相等(叫正棱锥的斜高).

(2)正棱锥的高、斜高、斜高在底面上的射影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正棱锥的高、侧棱、侧棱在底面上的射影也组成一个直角三角

59. 球的概念:与定点距离等于或小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球体,简

定点叫球心,定长叫球的半径与定点距离等于定长字母表示,例如球

60. 球的截面:用一平面α去截一个球O ,设OO '是平面α的垂线段,O '为

垂足,且OO d '=,所得的截面是以球心在截面内的射影

为圆心,以r

注:球面被经过球心的平面截得的圆叫做大圆,被不经过球心的平面

61. 表面积、体积公式

(1)直棱柱的侧面积:ch S =;

(2)圆柱的侧面积:rl cl S π2==(其中c 为底面圆的周长); (3)正棱锥的侧面积: h c S '=2

1(其中h '为斜高);

(4)圆锥的侧面积:rl cl S π==2

1(其中c 为底面圆的周长);

(5)圆台的侧面积: l r r l c c S )()(2

1'+='+=π;

(6)球的表面积:24R S π=; (7)柱体的体积:Sh V =; (8)锥体的体积:Sh V 3

1=;

(9)台体的体积:h S S S S V )(3

1+'+'=;

(10)球的体积公式:43

V R π=

注意: ①在应用球体积公式时要注意公式中给出的是球半径R ,而在实际问题中常给出球的外径(直径)

②球与其它几何体的切接问题,要仔细观察、分析、弄清相关元素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选择最佳角度作出截面,以使空间问题平面化

高一数学立体几何练习题及部分答案大全

立 体几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已知AB 0300300150空间,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为( ) (1)有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4)有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 1 B 2 C 3 D 4 3.如果一条直线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是( ) A 平行 B 相交 C 在平面内 D 平行或在平面内 4.已知直线m αα过平面α外一点,作与α平行的平面,则这样的平面可作( ) A 1个 或2个 B 0个或1个 C 1个 D 0个 6.如图,如果MC ⊥菱形ABCD 所在平面,那么MA 与BD 的位置关系是( ) A 平行 B 垂直相交 C 异面 D 相交但不垂直 7.经过平面α外一点和平面α内一点与平面α垂直的平面有( ) A 0个 B 1个 C 无数个 D 1个或无数个 8.下列条件中,能判断两个平面平行的是( ) A 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B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C 一个平面内有无数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D 一个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9.对于直线m ,n 和平面,αβ,使αβ⊥成立的一个条件是( ) A //,,m n n m βα⊥? B //,,m n n m βα⊥⊥ C ,,m n m n αβα⊥=?I D ,//,//m n m n αβ⊥ 10 .已知四棱锥,则中,直角三角形最多可以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1.已知?ABC 的两边AC,BC 分别交平面α于点M,N ,设直线AB 与平面α交于点O ,则点O 与直线MN 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 12.过直线外一点与该直线平行的平面有___________个,过平面外一点与该平面平行的直线有 _____________条 13.一块西瓜切3刀最多能切_________块

高中数学空间立体几何讲义

第1讲 空间几何体 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 ① 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 ② 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测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③ 会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两种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 ④ 会画某些建筑物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 ⑤ 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 (一)例题选讲: 例1.四面体ABCD 的外接球球心在CD 上,且CD =2,AB =3,在外接球面上两点A 、B 间的球面距离是( ) A . 6π B .3 π C .32π D .65π 例2.如果圆台的母线与底面成60°角,那么这个圆台的侧面积与轴截面面积的比为( ) A .π2 B .π2 3 C .π332 D .π2 1 例3.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棱长为2,底面三角形的边长为1,则BC 1与侧面ACC 1A 1所成的角 是 . 例4.如图所示,等腰△ABC 的底边AB =66,高CD =3,点B 是线段BD 上异于点B 、D 的动点.点F 在BC 边上,且EF ⊥AB .现沿EF 将△BEF 折起到△PEF 的位置,使PE ⊥AE .记BE =x ,V (x )表示四棱锥P-ACFE 的体积. (1)求V (x )的表达式; (2)当x 为何值时,V (x )取得最大值? (3)当V (x )取得最大值时,求异面直线AC 与PF 所成角的余弦值。 (二)基础训练: 1.下列几何体各自的三视图中,有且仅有两个视图相同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2.设地球半径为R ,若甲地位于北纬045东经0120,乙地位于南纬度0 75东经0120,则甲、乙两地球面距离为( ) (A )3R (B) 6 R π (C) 56 R π (D) 23R π ①正方形 ②圆锥 ③三棱台 ④正四棱锥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整理

三、立体几何初步 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棱柱: 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2)棱锥 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 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3)棱台: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 ②侧面是梯形 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 (4)圆柱: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 是一个矩形。 (5)圆锥: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定义:以直角梯形的垂直与底边的腰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7)球体: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球的截面是圆;②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定义三视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侧视图(从左向右)、 俯视图(从上向下) 注:正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侧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3、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斜二测画法特点:①原来与x 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x 平行且长度不变; ②原来与y 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y 平行,长度为原来的一半。 4、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1)几何体的表面积为几何体各个面的面积的和。 (2)特殊几何体表面积公式(c 为底面周长,h 为高,' h 为斜高,l 为母线) ch S =直棱柱侧面积rh S π2=圆柱侧'2 1ch S =正棱锥侧面积rl S π=圆锥侧面积 ')(2 121h c c S +=正棱台侧面积l R r S π)(+=圆台侧面积 ()l r r S +=π2圆柱表()l r r S +=π圆锥表()22R Rl rl r S +++=π圆台表 (3)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 V Sh =柱2V Sh r h π==圆柱13V Sh =锥h r V 231π=圆锥 '1()3 V S S h =台'2211()()33V S S h r rR R h π==++圆台 (4)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V 球=343 R π ; S 球面=24R π 4、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是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应用: 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 用符号语言表示公理1:,,,A l B l A B l ααα∈∈∈∈?? 公理2: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高一数学立体几何练习题及部分标准答案汇编

立体几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已知AB//PQ,BC//QR,则∠PQP等于() A 030 B 030 C 0 150 D 以上结论都不对 2.在空间,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为() (1)有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4)有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 1 B 2 C 3 D 4 3.如果一条直线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是() A 平行 B 相交 C 在平面内 D 平行或在平面内 4.已知直线m//平面α,直线n在α内,则m与n的关系为() A 平行 B 相交 C 平行或异面 D 相交或异面 5.经过平面α外一点,作与α平行的平面,则这样的平面可作() A 1个或2个 B 0个或1个 C 1个 D 0个 6.如图,如果MC⊥菱形ABCD所在平面,那么MA与BD的位置关系是( ) A 平行 B 垂直相交 C 异面 D 相交但不垂直 7.经过平面α外一点和平面α内一点与平面α垂直的平面有()

8.下列条件中,能判断两个平面平行的是( ) A 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B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C 一个平面内有无数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D 一个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9.对于直线m ,n 和平面,αβ,使αβ⊥成立的一个条件是( ) A //,,m n n m βα⊥? B //,,m n n m βα⊥⊥ C ,,m n m n αβα⊥=?I D ,//,//m n m n αβ⊥ 10 .已知四棱锥,则中,直角三角形最多可以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1.已知?ABC 的两边AC,BC 分别交平面α于点M,N ,设直线AB 与平面α交于点O ,则点O 与直线MN 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 12.过直线外一点与该直线平行的平面有___________个,过平面外一点与该平面平行的直线有 _____________条 13.一块西瓜切3刀最多能切_________块 14.将边长是a 的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AC 折起,使得折起后BD 得长为a,则三棱锥D-ABC 的体积为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5(10分)如图,已知E,F 分别是正方形ABCD A B C D -的棱AA 和棱CC 上的点,且

(完整版)高中立体几何基础知识点全集(图文并茂)

立体几何知识点整理 姓名: 一.直线和平面的三种位置关系: 1. 线面平行 l 符号表示: 2. 线面相交 符号表示: 3. 线在面内 符号表示: 二.平行关系: 1.线线平行: 方法一:用线面平行实现。 m l m l l // // ? ? ? ? ? ? = ? ? β α β α 方法二:用面面平行实现。 m l m l// // ? ? ? ? ? ? = ? = ? β γ α γ β α 方法三:用线面垂直实现。 若α α⊥ ⊥m l,,则m l//。 方法四:用向量方法: 若向量和向量共线且l、m不重合,则m l//。 2.线面平行: 方法一:用线线平行实现。 α α α// // l l m m l ? ? ? ? ? ? ? ? 方法二:用面面平行实现。 α β β α // // l l ? ? ? ? ? 方法三:用平面法向量实现。 若n为平面α的一个法向 量,⊥且α ? l,则 α // l。 3.面面平行: 方法一:用线线平行实现。 β α α β // ' ,' , ' // ' // ? ? ? ? ? ? ? ? ? ? 且相交 且相交 m l m l m m l l 方法二:用线面平行实现。 β α β α α // , // // ? ? ? ? ? ? ?且相交 m l m l 三.垂直关系: 1. 线面垂直: 方法一:用线线垂直实现。 α α ⊥ ? ? ? ? ? ? ? ? ? = ? ⊥ ⊥ l AB AC A AB AC AB l AC l , m l α

方法二:用面面垂直实现。 αββαβα⊥??? ? ?? ?⊥=?⊥l l m l m , 2. 面面垂直: 方法一:用线面垂直实现。 βαβα⊥?? ?? ?⊥l l 方法二:计算所成二面角为直角。 3. 线线垂直: 方法一:用线面垂直实现。 m l m l ⊥?? ?? ?⊥αα 方法二: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PO l OA l PA l αα⊥? ? ⊥?⊥???? 方法三:用向量方法: 若向量和向量的数量积为0,则m l ⊥。 三.夹角问题。 (一)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1) 范围:]90,0(?? (2)求法: 方法一:定义法。 步骤1:平移,使它们相交,找到夹角。 步骤2:解三角形求出角。(常用到余弦定理) 余弦定理: ab c b a 2cos 2 22-+= θ (计算结果可能是其补角) 方法二:向量法。转化为向量的夹角 (计算结果可能是其补角): = θcos (二) 线面角 (1)定义:直线l 上任取一点P (交点除外),作PO ⊥α于O,连结AO ,则AO 为斜线PA 在面α内的射影,PAO ∠(图中θ)为直线l 与面α所成的角。 (2)范围:]90,0[?? 当?=0θ时,α?l 或α//l 当?=90θ时,α⊥l (3)求法: 方法一:定义法。 步骤1:作出线面角,并证明。 步骤2:解三角形,求出线面角。 方法二:向量法(为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 ><=, cos sin θ = θ c b a

必修二立体几何初步知识点整理.

必修二立体几何初步知识点整理 一、基础知识(理解去记) (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1)多面体——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 围成多面体的各个多边形叫叫做多面体的面,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多面体的棱,棱与棱的公共 点叫做顶点。 旋转体——把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平面的一条定直线旋转形成的封闭几何体。其中,这条定直线 称为旋转体的轴。 (2)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棱柱 1.1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1.2相关棱柱几何体系列(棱柱、斜棱柱、直棱柱、正棱柱)的关系: ①????????→??????? →???? ? 底面是正多形 棱垂直于底面 斜棱柱 棱柱正棱柱直棱柱其他棱柱 底面为矩形 侧棱与底面边长相等 ①侧棱都相等,侧面是平行四边形; ②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全等的多边形; ③过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是平行四边形; ④直棱柱的侧棱长与高相等,侧面与对角面是矩形。 补充知识点 长方体的性质: ①长方体一条对角线长的平方等于一个顶点上三条棱的平方和;【如图】2 22211AC AB AD AA =++ ②(了解)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1AC 与过顶点A 的三条棱所成的角 分别是αβγ,,, 那么2 2 2 cos cos cos 1αβγ++=,2 2 2 sin sin sin 2αβγ++=; ③(了解)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1AC 与过顶点A 的相邻三个面所成的角分别是αβγ,,,则 222cos cos cos 2αβγ++=,222sin sin sin 1αβγ++=. 1.4侧面展开图:正n 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由n 个全等矩形组成的以底面周长和侧棱长为邻边的矩形.

必修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M D' D C B A 立体几何单元测验题 一、选择题:把每小题的正确答案填在第二页的答题卡中,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一个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3,高为4,则这个圆锥的侧面积为 A . 152 π B .10π C .15π D .20π 2.C B A ,,表示不同的点,l a ,表示不同的直线,βα,表示不同的平面,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A .ααα??∈∈∈∈l B l B A l A ,,, B .,,,AB l l AB l αβαβαβ=⊥?⊥?⊥I C .,l A l A αα?∈?? D .βαβα与不共线,,且?∈∈C B A C B A C B A ,,,,,,重合 3.直线c b a ,,相交于一点,经过这3条直线的平面有 A .0个 B .1个 C .3个 D .0个或1个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面α和平面β只有一个公共点 B .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共面 C .不共面的四点中,任何三点不共线 D .有三个公共点的两平面必重合 5. 直线b a 与是一对异面直线,a B A 是直线,上的两点,b D C 是直线,上的两点,N M ,分别是BD AC 和的中点,则a MN 和的位置关系为 A .异面直线 B .平行直线 C .相交直线 D .平行直线或异面直线 6.已知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ABC AC ?将折起,设AD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为α,当α最大时,二面角D AC B --等于( ) A .090 B .060 C .045 D .030 7.已知异面直线b a ,分别在平面βα,内,且βαI c =,直线c A .同时与b a ,相交 B .至少与b a ,中的一条相交 C .至多与b a ,中的一条相交 D .只能与b a ,中的一条相交 8.一个平面多边形的斜二侧图形的面积是S ,则这个多边形的面积是 A 2S B .2S C .22S D .4S 9.直线l 在平面α外,则 A .α//l B .α与l 相交 C .α与l 至少有一个公共点 D .α与l 至多有一个公共点 10.如图,BD AB BD M AC M AB BD AC AB ,,平面,平面,⊥⊥?===1与平面M 成030角,则 D C 、间的距离为( ) A .1 B .2 C .2 D .3 11.如果在两个平面内分别有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高中立体几何基础知识

高中立体几何基础知识 1. 平面的概念: 平面是没有厚薄的,可以无限延伸,这是平面最基本的属性 2. 平面的画法及其表示方法: ①常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通常把平行四边形的锐角画成45,横边 画成邻边的两倍画两个平面相交时,当一个平面的一部分被另一个平面遮住时,应把被遮住的部分画成虚线或不画 ②一般用一个希腊字母α、β、γ……来表示,还可用平行四边形的对 角顶点的字母来表示如平面AC. 3. 空间图形是由点、线、面组成的 点、线、面的基本位置关系如下表所示: α a ?

a α α//a 直线a 与平面α平行 a A α a A α= 直线a 与平面α交于 点A l α β= 平面α、β相交于直 线l 注意:直线与平面平行(α//a )和直线与平面相交(a A α=)两种情 形,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记为α?a . 4. 平面的基本性质 (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 符号表示: ααα??∈∈a B A ,. 如图示: 应用:是判定直线是否在平面内的依据,也可用于验证一个面是 否是平面. 公理1说明了平面与曲面的本质区别.通过直线的“直”来刻划平 面的“平”,通过直线的“无限延伸”来描述平面的“无限延展性”,它既是判断直线在平面内,又是检验平面的方法. (2)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且 所有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过这个公共点的直线 B A α

符号表示: A l A ααββ∈? ?=?∈? 且A l ∈且l 唯一 如图示: 应用:①确定两相交平面的交线位置;② 判定点在 直线上 公理2揭示了两个平面相交的主要特征,是判定两平面相交的依 据,提供了确定两个平面交线的方法. (3)公理3: 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理模式:,, A B C 不共线?存在唯一的平面α,使得,,A B C α∈ 应用:①确定平面;②证明两个平面重合 注意:“有且只有一个”的含义分两部分理解,“有”说明图形存在, 但不唯一,“只有一个”说明图形如果有顶多只有一个,但不保证符合条件的图形存在,“有且只有一个”既保证了图形的存在性,又保证了图形的唯一性.在数学语言的叙述中,“确定一个”,“可以作且只能作一个”与“有且只有一个”是同义词,因此,在证明有关这类语句的命题时,要从“存在性”和“唯一性”两方面来论证. (4)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 一个平面 推理模式:A a ??存在唯一的平面α,使得A α∈,α?l (5)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 平面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第一二章测试卷必修 2 班级 编号 姓名 得分: 一、 选择:12×5=60分 1、经过空间任意三点作平面 ( ) A .只有一个 B .可作二个 C .可作无数多个 D .只有一个或有无数多个 2、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5cm ,4cm ,3cm ,把它们重叠在一起组成一个新长方体,在这些新长方体中,最长的对角线的长度是 ( ) A .cm 77 B .cm 27 C .cm 55 D .cm 210 3.已知α,β是平面,m ,n 是直线.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 A .若m ∥n ,m ⊥α,则n ⊥α B .若m ∥α,α∩β=n ,则m ∥n C .若m ⊥α,m ⊥β,则α∥β D .若m ⊥α,β?m ,则α⊥β 4.在正三棱柱所成的角的大小为与则若中B C AB BB AB C B A ABC 111111,2,=- ( ) A .60° B .90° C .105° D .75° 5、在正方体1111 ABCD A B C D -中,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 A 、11AC AD ⊥ B 、11D C AB ⊥ C 、1AC 与DC 成45o 角 D 、11AC 与1B C 成60o 角 6、如图:正四面体S -ABC 中,如果E ,F 分别是SC ,AB 的中点, 那么异面直线EF 与SA 所成的角等于 ( ) A .90° B .45° C .60° D .30° 7、异面直线a 、b 成60°,直线c ⊥a ,则直线b 与c 所成的角的范围为 ( ) A .[30 °,90°] B .[60°,90°] C .[30°,60°] D .[60°,120°] 8、PA 、PB 、PC 是从P 点引出的三条射线,每两条夹角都是60°,那么直线PC 与平面PAB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 A . 2 1 B . 2 2 C . 3 6 D .33 9、如图,PA ⊥矩形ABCD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PB ⊥BC B .PD ⊥CD C .P D ⊥BD D .PA ⊥BD B A

高中立体几何大题20题汇总

(2012江西省)(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E,F是线段AB上的两点,且DE⊥AB,CF⊥AB,AB=12,AD=5,BC=42,DE=4.现将△ADE,△CFB分别沿DE,CF折起,使A,B两点重合与 点G,得到多面体CDEFG. (1)求证:平面DEG⊥平面CFG; (2)求多面体CDEFG的体积。 【解析】(1)由已知可得AE=3,BF=4,则折叠完后EG=3,GF=4,又因为EF=5,所以可得EGGF又因为CF底面EGF,可得CFEG,即EG面CFG所以平面DEG⊥ 平面CFG. (2)过G作GO垂直于EF,GO即为四棱锥G-EFCD的高,所以所求体积为 1112 S正方形GO5520 DECF 335 Word资料

2012,山东(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几何体EABCD是四棱锥,△ABD为正三角形, CBCD,ECBD. (Ⅰ)求证:BEDE; (Ⅱ)若∠BCD120,M为线段AE的中点,求证:DM∥平面BEC. 解:设BD中点为O,连接OC,OE,则由BCCD知,COBD, 又已知CEBD,所以BD平面OCE. 所以BDOE,即OE是BD的垂直平分线, 所以BEDE. (II)取AB中点N,连接MN,DN, ∵M是AE的中点,∴MN∥BE,∵△ABD是等边三角形,∴DNAB. 由∠BCD=120°知,∠CBD=30°,所以∠ABC=60°+30°=90°,即BCAB,所以ND∥BC, 所以平面MND∥平面BEC,故DM∥平面BEC. Word资料

BC2012浙江20.(本题满分15分)如图,在侧棱锥垂直 底面的四棱锥ABCDA1B1C1D1中,AD//BC,AD A D FE AB,AB2,AD2,BC4,AA2,E是DD的中点,F 11 是平面B1C1E与直线AA1的交点。A1 B1 D1 (第20题图) C1 (Ⅰ)证明:(i)E F//A 1D1;(ii)BA1平面B1C1EF; (Ⅱ)求B C与平面 1 B CEF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11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线面所成角等基础知识,同时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认证能力。 (Ⅰ)(i)因为C1B1//A1D1,C1D1平面ADD1A1,所以C1B1//平面A1D1DA. 又因为平面B1C1EFI平面A1D1DAEF,所以C1B1//EF, 所以A1D1//EF. (ii)因为BB1平面A1B1C1D1,所以BB1B1C1. 又因为B1C1B1A1,所以B1C1平面ABB1A1,所以B1C1BA1. 2 在矩形ABB1A1中,F是AA1的中点,tanA1B1FtanAA1B, 2 即A1B1FAA1BBA1B1F. 所以BA1平面B1C1EF. A B C D (Ⅱ)设BA1与B1F交点为H,连接C1H, 由(Ⅰ)知BA1平面B1C1EF. F E H B1 A1 D1 C1

必修立体几何复习知识点习题

一、判定两线平行的方法 1、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 和交线平行 4、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5、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可依据平面几何的定理证明 二、判定线面平行的方法 1、据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没有公共点 2、如果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 面平行 3、两面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4、平面外的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平行于平面,则另一条也平行于该平面 5、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和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平行,则也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三、判定面面平行的方法 1、定义:没有公共点 2、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两面平行 3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四、面面平行的性质 1、两平行平面没有公共点 2、两平面平行,则一个平面上的任一直线平行于另一平面 3、两平行平面被第三个平面所截,则两交线平行 4、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一个平面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五、判定线面垂直的方法 1、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垂直,则线面垂直 2、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线垂直,则线面垂直 3、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该平面 4、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5、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6、如果两个相交平面都垂直于另一个平面,那么它们的交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六、判定两线垂直的方法 90角 1、定义:成 2、直线和平面垂直,则该线与平面内任一直线垂直 3、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 垂直 4、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的射影 垂直 5、一条直线如果和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它也和另一条垂直 七、判定面面垂直的方法

(完整版)高一必修二经典立体几何专项练习题

高一必修二经典立体几何专项练习题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平面有三种位置关系: (1)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 (2)直线与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直线在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 指出: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可用a α来表示 a α a∩α=A a∥α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2.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简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符号表示: a α b β => a∥α a∥b 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1、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符号表示: aβ bβ a∩b =pβ∥α a∥α b∥α 2、判断两平面平行的方法有三种: (1)用定义; (2)判定定理;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2.2.3 —2.2.4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简记为: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符号表示: a ∥α a β a∥b α∩β= b 作用:利用该定理可解决直线间的平行问题。 2、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的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符号表示: α∥β α∩γ=a a∥b β∩γ=b 作用:可以由平面与平面平行得出直线与直线平行 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1、定义: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L⊥α,直线L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的垂面。如图,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它们唯一公共点P叫做垂足。 P a L 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注意点: a)定理中的“两条相交直线”这一条件不可忽视; b)定理体现了“直线与平面垂直”与“直线与直线垂直”互相转化的数学思想。 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1、二面角的概念:表示从空间一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 A

立体几何基础知识

立体几何基础知识 1. 平面的概念: 平面是没有厚薄的,可以无限延伸,这是平面最基本的属性 2. 平面的画法及其表示方法: ①常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通常把平行四边形的锐角画成45 ,横边画成邻边的两倍画两个平面相交时, 当一个平面的一部分被另一个平面遮住时,应把被遮住的部分画成虚线或不画 ②一般用一个希腊字母α、β、γ……来表示,还可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顶点的字母来表示如平面AC . 3. 空间图形是由点、线、面组成的 为α?a . 4. 平面的基本性质 (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符号表示:ααα??∈∈a B A ,. 如图示: 应用:是判定直线是否在平面内的依据,也可用于验证一个面是否是平面. 公理1说明了平面与曲面的本质区别.通过直线的“直”来刻划平面的“平”,通过直线的“无限延 伸”来描述平面的“无限延展性”,它既是判断直线在平面内,又是检验平面的方法. (2)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且所有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过这 个公共点的直线 符号表示:A l A ααββ∈? ?=?∈? 且A l ∈且l 唯一如图示: 应用:①确定两相交平面的交线位置;②判定点在直线上 公理2揭示了两个平面相交的主要特征,是判定两平面相交的依据,提供了确定两个平面交线的方法. (3)公理3: 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理模式:,, A B C 不共线?存在唯一的平面α,使得,,A B C α∈ 应用:①确定平面;②证明两个平面重合 注意:“有且只有一个”的含义分两部分理解,“有”说明图形存在,但不唯一,“只有一个”说明图 形如果有顶多只有一个,但不保证符合条件的图形存在,“有且只有一个”既保证了图形的存在性,又保证了图形的唯一性.在数学语言的叙述中,“确定一个”,“可以作且只能作一个”与“有且只有一个”是同义词,因此,在证明有关这类语句的命题时,要从“存在性”和“唯一性”两方面来论证. (4)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理模式:A a ??存在唯一的平面α,使得A α∈,α?l (5)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理模式:P b a = ?存在唯一的平面α,使得αα??b a , (6)推论3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理模式://a b ?存在唯一的平面α,使得αα??b a , 5. 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的所有点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则称这个图形为平面图形,否则称为空间图形特别注意空间四边形是平面图形而不是平面图形. 6. 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1)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2)平行——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3)异面——不在任何.. 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7. 公理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推理模式://,////a b b c a c ?.

高考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详细)

收集整理:宋氏资料 2016-1-1 2016高考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 一 、空间几何体 (一) 空间几何体的类型 1 多面体: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围成多面体的各个多边形叫做多面体的 面,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多面体的棱,棱与棱的公共点叫做多面体的顶点。 2 旋转体:把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的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形成了封闭几何体。其中,这条直线称为旋转体的轴。 (二) 几种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1 、棱柱的结构特征 1.1 棱柱的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1.2 棱柱的分类 棱柱 四棱柱平行六面体 直平行 六面体长方体 正四棱柱正方体 性质: Ⅰ、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且各侧棱互相平行且相等; Ⅱ、两底面是全等多边形且互相平行; Ⅲ、平行于底面的截面和底面全等; 1.3 棱柱的面积和体积公式 ch S 直棱柱侧(c 是底周长,h 是高) S 直棱柱表面 = c·h+ 2S 底 V 棱柱 = S 底 ·h? 2 、棱锥的结构特征 2.1 棱锥的定义 (1) 棱锥: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 棱长都相等 底面是正方形 底面是矩形 侧棱垂直于底面 底面是平行四边形 底面是四边形 图1-1 棱柱

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 (2)正棱锥:如果有一个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并且顶点在底面的投影是底面的中心,这样的棱锥叫做正棱锥。 2.2 正棱锥的结构特征 Ⅰ、 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相似的正多边形,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的距离与顶点到底面的距离之比;它们面积的比等于截得的棱锥的高与原棱锥的高的平方比;截得的棱锥的体积与原棱锥的体积的比等于截得的棱锥的高与原棱锥的高的立方比; Ⅱ、 正棱锥的各侧棱相等,各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正棱锥侧面积:1 '2 S ch = 正棱椎(c 为底周长,'h 为斜高) 体积:1 3 V Sh = 棱椎(S 为底面积,h 为高) 正四面体: 对于棱长为a 正四面体的问题可将它补成一个边长为 a 2 2 的正方体问题。 对棱间的距离为 a 2 (正方体的边长) 正四面体的高 a 6(正方体体对角线l 3 2 =) 正四面体的体积为 32a (正方体小三棱锥正方体V V V 3 1 4=-) 正四面体的中心到底面与顶点的距离之比为3:1(正方体体对角线正方体体对角线:l l 2 1 61= ) 3 、棱台的结构特征 3.1 棱台的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我们把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称为棱台。 3.2 正棱台的结构特征 (1)各侧棱相等,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梯形; (2)正棱台的两个底面和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正多边形; (3)正棱台的对角面也是等腰梯形; (4)各侧棱的延长线交于一点。 4 、圆柱的结构特征 A B C D P O H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详细)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 一 、空间几何体 (一) 空间几何体的类型 1 多面体: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围成多面体的各 个多边形叫做多面体的面,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多面体的棱,棱与棱的公共点叫做多面体的顶点。 2 旋转体:把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的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形成了封闭几何体。其中,这条直线称为旋转体的轴。 (二) 几种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1 、棱柱的结构特征 1.1 棱柱的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棱柱的分类 棱柱 四棱柱 平行六面体直平行六面体 长方体正四棱柱 正方体 性质: Ⅰ、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且各侧棱互相平行且相等; Ⅱ、两底面是全等多边形且互相平行; Ⅲ、平行于底面的截面和底面全等; 棱长都相等 底面是正方形 底面是矩形 侧棱垂直于底面 底面是平行四边形 底面是四边形

1.3 棱柱的面积和体积公式 ch S =直棱柱侧(c 是底周长,h 是高) S 直棱柱表面 = c ·h+ 2S 底 V 棱柱 = S 底 ·h 2 、棱锥的结构特征 2.1 棱锥的定义 (1) 棱锥: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 (2)正棱锥:如果有一个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并且顶点在底面的投影是底面的中心,这样的棱锥叫做正棱锥。 2.2 正棱锥的结构特征 Ⅰ、 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相似的正多边形,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的距离与顶点到底面的距离之比;它们面积的比等于截得的棱锥的高与原棱锥的高的平方比;截得的棱锥的体积与原棱锥的体积的比等于截得的棱锥的高与原棱锥的高的立方比; Ⅱ、 正棱锥的各侧棱相等,各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正棱锥侧面积: 1 '2 S ch = 正棱椎(c 为底周长,'h 为斜高) 体积:1 3 V Sh = 棱椎(S 为底面积,h 为高) 正四面体: 对于棱长为a 正四面体的问题可将它补成一个边长为 a 2 2 的正方体问题。 A B C D P O H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三视图练习题

立体几何-三视图练习题 1.下列四个几何体中,每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有且仅有两个视图相同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2.用斜二测画法画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为如图所示的一个正方形,则原来的图形是( ). 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 ( ) 4.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相应的侧(左)视图可以为( ). 5.如图,直观图所示的原平面图形是( ) A.任意四边形 B.直角梯形 C.任意梯形 D.等腰梯形 6.将正三棱柱截去三个角(如图1所示A B C ,,分别是GHI △三边的中点)得到几何体如图2,则该几何体按图2所示方向的侧视图(或称左视图)为( )

7. 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分别为正方形、等腰三角形和矩形,如图所示,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 A .24 cm 3 B .48 cm 3 C .32 cm 3 D .28 cm 3 第7题 第8题 8.若正四棱锥的正(主) 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 A .4 B .4+410 C .8 D .4+411 9.如下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中正(主)视图是腰长为2的等腰三角形,侧(左)视图是半径为1的半圆,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 A .π B ..π 3 C .3π D .3π3 第9题 第10题 10.已知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单位:cm ),可得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 A. 34000cm 3 B.3 8000cm 3 C.32000cm D.34000cm 11.3 ,且一个内角为60o 的菱形,俯视图为正方形,那么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 .23 B .43 C . 4 D . 8 E F D I A H G B C E F D A B C 侧视 图1 图2 B E A . B E B . B E C . B E D .

高中立体几何证明方法及例题

由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构成一套完整的定理体系,在应用中:低一级位置关系判定高一级位置关系;高一级位置关系推出低一级位置关系,前者是判定定理,后者是性质定理。 1. 线线、线面、面面平行关系的转化: αβ αγβγ //,// ==???? a b a b 面面平行性质 ??? ? ? 面面平行性质 αγβγαβ //////?? ?? 2. 线线、线面、面面垂直关系的转化: a a OA a PO a PO a AO ?⊥?⊥⊥?⊥αα 在内射影则 面面垂直判定 线面垂直定义 l a l a ⊥??⊥? ??α α 面面垂直性质,推论2 αβ αββα⊥=?⊥?⊥??? ? ? b a a b a , αγβγαβ γ⊥⊥=?⊥? ?? ? ? a a 面面垂直定义 αβαβαβ =--?⊥? ?? l l ,且二面角成直二面角

面面∥面面平行判定2 线面垂直性质2a b a b //⊥?⊥??? α α a b a b ⊥ ⊥???? αα// a a ⊥⊥?? ?? αβα β // αβα β//a a ⊥⊥? ?? a 4. 应用以上“转化”的基本思路——“由求证想判定,由已知想性质。” 5. 唯一性结论: 1. 三类角的定义: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0°<θ≤90 °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0°≤θ≤90° (3)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θ,0°<θ≤180° 2. 三类角的求法:转化为平面角“一找、二作、三算” 即:(1)找出或作出有关的角;(2)证明其符合定义; (3)指出所求作的角; (4)计算大小。

高一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测试题_____2013

D A 1 B 1 B A C 1 C D 1 高一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测试题 一 :选择题(4分10?题) 1.下面四个条件中,能确定一个平面的条件是( ) A. 空间任意三点 B.空间两条直线 C.空间两条平行直线 D.一条直线和一个点 2.1l ,2l ,3l 是空间三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12l l ⊥,23l l ⊥13//l l ? B .12l l ⊥,23//l l ?13l l ⊥ C .233////l l l ?1l ,2l ,3l 共面 D .1l ,2l ,3l 共点?1l ,2l ,3l 共面 3.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αγβγ⊥⊥,则α∥β B .若,m n αα⊥⊥,则m ∥n C .若m ∥α,n ∥α,则m ∥n D .若m ∥α,m ∥β,则α∥β 4.在四面体ABC P -的四个面中,是直角三角形的面至多有( ) A.0 个 B.1个 C. 3个 D .4个 5,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 .如果平面αβ⊥平面,那么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 B .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 C .如果平面αγ⊥平面,平面βγ⊥平面,l =βα ,那么l γ⊥平面 D .如果平面αβ⊥平面,那么平面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 6.如图所示正方体1AC ,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 A. 11//D CB BD 平面 B. BD AC ⊥1 C. 111D CB AC 平面⊥ D. 异面直线1CB AD 与角为? 60 7.已知圆锥的全面积是底面积的3倍,那么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圆心角是( ) A. ? 120 B. ? 150 C. ? 180 D. ? 2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