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版修订)-艺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2020年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版修订)-艺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2020年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版修订)-艺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西方现代艺术欣赏

西方现代艺术欣赏 系别 班级 学号 姓名

让·弗朗索瓦·米勒与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绘画是指表现生活真实的艺术,用忠实于对象的手法描写自己眼界所及的事物,是透过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无论是面对真实存在的物体,还是想象出来的对象,绘画者总是在描述一个真实存在的物质而不是抽象的符号。这样的创作往往被统称为写实。遵循这样的创作原则和方法,就叫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无边的,即从观念上、从表意形态上讲可以是无边的,这一提法扩充了现实主义的内涵,赋予了新的内容。现实主义是艺术发展进程中一种独特的艺术现象,指19世纪产生的艺术思潮,又称之为“写实主义”,这个流派是使用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艺术家赞美自然,歌颂劳动,深刻而全面地展现了现实生活的广阔画面,尤其描绘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和斗争,此时劳动者真正成为绘画中的主体形象,大自然也作为独立的题材受到现实主义画家青睐。 首先表现出现实主义精神的是巴比松画派。这个画派出现于19世纪30~40年代。他们的创作活动与成果标志了欧洲风景画发展的新阶段。在距法国巴黎十几里的枫丹白露森林附近有个叫巴比松的小村,在这里群集了许多画家,他们在此描绘原始荒凉的自然风貌,感受着逃离闹市的惬意,这些画家被称为“巴比松画派”。巴比松画派的画家是一人一个绘画面貌,他们相互之间不把艺术上的主义或信条强加于他人,因而容纳了种种倾向的画家,而米勒便是其中的一位。 米勒(1814~1875)法国现实主义画家,巴比松画派的代表人物。米勒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后定居在巴黎以南的巴比松村,一生画了许多描写田园风景和农民生活的作品,被誉为伟大的农民画家。 1849年巴黎流行黑热病,他携家迁居到巴黎郊区枫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这时他已35岁。在巴比松村他结识了科罗、卢梭、特罗容等画家,在这个穷困闭塞的乡村,他一住就是27年之久。米勒对大自然和农村生活有一种特殊的深厚感情,他早起晚归,上午在田间劳动,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小屋子里作画,他的生活异常困苦,但这并没有减弱他对艺术的酷爱和追求,他常常由于没钱买颜料就自己制造木炭条画素描。他爱生活、爱劳动、爱农民,他曾说过:“无论如何农民这个题材对于我是最合适的。”他在巴比松的第一幅代表作品是《播种者》。以后相继创作了《拾穗者》和《晚祷》等名作。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之浅谈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之浅谈 核心素养,简而言之,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学科核心素养则是指学生在本学科学习中应获得的能体现学科属性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那么,怎样正确的践行“核心素养”教学,怎样在鉴赏音乐作品中,既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技能,又为其未来的发展预备广阔的升值空间,是高中音乐学科的重中之重,更是我们每一位高中音乐老师责无旁贷的工作。 一、审美感知 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意思是说,创作者是由于情感的激发而创作作品的,而观者是通过分析作品的内容而体验其中的情感的。欣赏音乐也有类似的心理过程。高中音乐教学培养和发展音乐感知能力的根本方法,就是在音乐艺术领域里不断地实践、体验、鉴赏其美感,把自己培育成能听懂音乐的人,把音乐当成人生必不可缺少的伴侣,懂得什么是高雅的美,在美的浸润下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欣赏音乐作品时,不仅需要学生对音乐的基本要素有所认识,还需要对形式要素有所理解。在具体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不单感受音乐的语言美,还能够从音乐作品的体裁、题材、风格中理解音乐的内容、形式、哲理的美。例如,在《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京剧选段的教学中,先从梅兰芳被誉为“伟大的演员,美的化身”入手,引导学生感受他嗓音的圆润甜美、韵味醇厚,质朴中见俏丽,妩媚中显大方,再让学生模唱第一句,尤其注重其中的韵味,接下来轻声吟诵唱词。在一系列亲身体验感知的过程中,体会角色内心的忧虑和悲怆,初步了解“南梆子”和“四平调”的不同唱腔,进而在理性上认识国之瑰宝--京剧的魅力。 二、艺术表现 因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在聆听音乐时,一定是结合自己的主观经验,通过回忆、联想、想像加以丰富和补充。“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音乐片段,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例如,在用旋律线条表现不同音乐片段时,选取《野蜂飞舞》和《天鹅》,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把音乐用线条先画出来,再让他们选择不同的颜色表现音乐情绪,真正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鉴赏活动中来。旋律线条或密集或疏散,色彩或冷或暖,都给学生足够的自由表达和灵活发挥的空间,这也是主动参与作品欣赏的真实写照。往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作品风格、情绪把握也是十分到位。在欣赏莫扎特《第40交响曲第一乐章》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聆听作品片段,鼓励他们说出音乐的情绪特点。然后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在同一首作品中既有欢乐激情、又不乏悲哀叹息的情绪?从简单的音乐基本要素入手,提升到音乐形式要素的分析,进而把握作品风格--“含着眼泪的欢笑。”在拓展部分,让学生跟唱SHE的流行歌曲《我不想长大》,会让他们豁然开朗:原来古典音乐就在我们身边,经典的永远是最流行的!由此可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在聆听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三、文化理解 核心素养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中,能让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底蕴,更透彻的把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文人情致。我国民族音乐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瑰宝。例如在《高山流水志家国》的教学中,首先从节奏、速度、力度等方面分析作品起承转合的结构,再从古琴的历史和构造着手,品读“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的美丽诗句,进而体会古琴所蕴含的深邃哲学意境和丰厚

艺术教育需要国家标准

艺术教育需要国家标准 作者:肖一《光明日报》(2016年12月06日 14版)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关乎人的全面发展,关乎创新创造,关乎文化传承,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国家正从国家层面制定艺术教育发展战略、编制有关法规、建立国家标准。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先进经验,建立健全我国的国家艺术教育标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国艺术教育标准的现状 我国高度重视艺术教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18年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等要求。2016年8月,教育部与8省(市)签署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随着政府的重视,我国艺术教育有了很大改观。目前我国已经有31个省区市确定了102个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 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是站在国家的高度、在全国范围内制定和实施艺术课程的主要依据和参照标准,是国家艺术教育发展战略和意图的具体体现,对于艺术教育的有效开展和持续发展具有着基础和决定性意义。当前我国可作教学依据的是《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其中虽然对其课程理念和内容设计、要求标准等做了阐述,但是没有对艺术学科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位置予以明确,没有将艺术课程提升到国家实施层面,更没有相关法规、规定予以指导和实施,教学标准、效果评估等较为宏观,缺乏一定的实施细则,影响了系统性、可操作性。《标准》颁布以来,总体看实施效果欠佳,存在着艺术课程较为单一、教育目标不明确、效果难以评估等问题,表现在具体实施中,很多学校没有把艺术课程列为必须完成的必修课程;重知识教育、轻艺术教育,自动压缩、削减艺术课,甚至其他课挤压、挪占艺术课等。当前,进一步建立健全目标更加明确、设计更加科学、体系更加完善、内容更加丰富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就显得迫在眉睫。 各国设立标准的尝试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是制定标准较早、实施标准较为成熟的国家,研究他们在标准设立和实施方面的经验,对我国建立健全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或有裨益。 美国很早就认识到艺术教育对于创新的重要性,将推动艺术教育、制定艺术教育标准列为一项国家战略。早在《目标2000:美国教育法》出台时,就把艺术首次列为学校教育中法定的核心学科。在1994年正式出台《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后,2014年又出台了《国家核心艺术标准》,美国对艺术教育的措施主要有几个特点:一是在有着广泛坚实的调查和研究基础上制定,并不断与时俱进。美国建立核心艺术标准国家联盟领导小组,并对美国各州和全球范围内15个国家的艺术教育标准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广泛吸收教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多领域前沿研究成果,出台新标准,将1994年标准中的舞蹈、音乐、戏剧和视觉艺术四个门类拓展到舞蹈、媒体艺术、音乐、戏剧和视觉艺术;二是多学科的关联、综合和多元文化的融合吸纳。不仅强调跨多个学科的综合、先进技术的应用还有与社会生活、时代需求的结合,更把多元文化看作丰厚艺术资源吸纳融合;三是从目标导向更侧重于过程导向,将艺术过程和落实标准置于首要位置,强调艺术学习过程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四是注重艺术素养培养和标准的可操作性,将标准细化为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落实标准。新标准中“反向设计”的课程模式是一大特色。经过不断革新,美国艺术教育质量得到大幅提升,位居世界前列。 澳大利亚早在上世纪80年代起,联邦教育部就表达了在基础教育领域设立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的决心和图景。2008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宣言》正式签署,明确将艺术同英语、

影视艺术欣赏教学大纲

影视艺术欣赏教学大纲 《影视艺术欣赏》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影视艺术欣赏英文名称:Appreciation of Movie and Television 课程代码:011351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分学时数:2学分36学时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文秘教育、对外汉语、编辑出版学 制订人:刘惠制定日期:2007年3月10日 审核人:刘铁群审核日期:2007年3月15日 审订人:莫其逊审订日期:2007年3月20日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影视艺术欣赏》是面向全日制本科生所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其中以文学院的学生为主。在被誉为“读图时代”的21世纪,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应当学会并懂得如何去欣赏和鉴赏影视作品,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影视作品的积极健康的兴趣着力点,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影视艺术审美观,了解电影、电视剧作为艺术所具有的独特品质及其发展、流变的历史,同时掌握影视评论的方法。本课程受选修课时限制,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影视艺术”做或时间或地域或类型的限定,亦可将“影”“视”分开讲解,如此,可使讲授内容相对集中,易深入,学生则可以以点带面、触类旁通。 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影视作品欣赏为辅。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1章中国电影发展概况(10个课时) 通过对该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百年来中国电影的历史与现状,纵向描述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横向比较同一时期中国电影的异质与共通之处。 讲授内容: 1(百年中国电影发展的几个主要的历史阶段。 2(中国电影导演代际的形成及其划分的依据。 3(“第五代”与“第六代”比较之面面观。 重点:中国“第五代”导演与“第六代”导演的比较。 难点:中国电影导演以“代际”命名的成因分析。 第2章欧美电影发展概况(10个课时) 通过对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欧美电影历史上的几个重要分期,并着重了解以“好 莱坞”为代表的美国电影和以“新浪潮”为代表的法国电影。讲授内容: 1(欧美电影的几个重要的历史分期。 2(美国“好莱坞”电影。 3(法国电影新浪潮。 重点:欧美电影史上的大事件。 难点:如何评介“好莱坞”电影;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形成的背景分析。 第3章亚洲(除中国)电影发展概况(9个课时) 通过对该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亚洲电影的大致情况。讲授内容: 1(日本电影。 2(韩国电影。 3(印度电影。

中小学音乐教学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

中小学音乐教学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 摘要:在当今的社会发展需求影响下,“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成为了教育界热烈探讨的话题,并由此衍生出了极其符合当下社会发展需求的核心素养培养要求。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育又当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大潮,培养出合格的社会需求人才?本文针对此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自身看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小学教育;音乐教学 一、核心素养教育背景概括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人才需求的进步,学生基础教育中对于学生的自身素质素养培养越来越重视,教育理念与观念也随之获得了极大的进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相关部门适时的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颜这一观念。从作用来看,这一观念很好的解答了“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关键性问题,为任课教师的教育指明了明确方向,并且其在学生的终生学习发展中持续不断的发挥着其整合作用,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具备系统性并且能够充分在实践中进行整合;从概念上来看,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自身接受教育时,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这样的品格与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世界观、价值观等多方面素质需求的结合体;从性质与状态上来看,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促进个体终身学习与进步的保障。对于受教育的学生而言核心素养则是自身知识、技能、世界观、价值观等学生自身素质的综合体现,其在学生的学习工作中具备终生发展性,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具备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促进了学生以更为良好的状态融入社会,并反过来以这样健全的素质素养状态产生优秀个体促进社会进步。 二、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概括的来说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大致分为三方面: 一是培养受教育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感知。在相关资料中,对于审美感知的定义为“审

最新新美术课程标准

2011版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 美术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分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内容说明………………………………………………… 二、课程内容…………………………………………………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以来,美术课程更以其丰富的教育价值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数:48 学分数:3分 一、课程的性质:《影视鉴赏》是一门美育课程,属于素质教育课范畴。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们了解或掌握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及其审美鉴赏方法等,丰富学生们的美育知识,提高学员们对影视作品的审美感受力及鉴赏能力,为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出一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既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及衔接关系,又要注意在全面教学的基础上有所侧重。 2、除按规定统一在课堂上观看中外经典电影外,学员应尽可能多看中外优秀影视作品尤其是电影作品。 3、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辅导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多采用启发式、多组织课堂讨论,以搞出本课程的教学特色。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

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 在备课中,熟悉教材内容,明确各章节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明确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安排好授课计划。根据学生实际,精选习题和设计练习,目的是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善于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努力提高教学效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适当布置思考题,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在考试测验中,试题选择注重有代表性、典型性、具有客观实际性,并且难度适当的论述题。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作为一门美育课,本课程与艺术欣赏课程是点与面的关系。艺术修养为本课程提供了艺术特征、鉴赏方法等,加深了学员们对本课程的理解;美学原理为分析影视艺术现象及作品等提供观点与方法上的参考,使本课程更加具有科学性和理论性;艺术欣赏为本课程的学习作一个全面的铺垫。 六、教学参考书: 1、文字主教材:李含侠主编《影视鉴赏》 2、文字辅助教材:杨晓林主编《影视鉴赏》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策略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18-07-16T13:41:45.090Z 来源:《教育学》2018年7月总第146期作者:范会国[导读] 文章分析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及价值定位,并提出初中音乐课堂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山东省潍坊实验中学261000 摘要:音乐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潜移默化的能力,初中音乐课堂如何正确对待知识与技能的关系,会对初中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音乐教学中老师要将音乐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其音乐核心素质。文章分析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及价值定位,并提出初中音乐课堂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而言,体现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基本要求,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对其进行教育,使其拥有基本的素养及能力,其与传统教育目标相比,核心素养强调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及价值定位,并提出初中音乐课堂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及价值定位 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个方面息息相关,核心素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培养其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还可以通过提高社会个体的素质来促进社会整体的发展。与传统的“知识”、“技能”相比,核心素养是一个更加广泛的概念,知识、技能主要是针对具体的学科领域,或学生掌握的基本技能,其针对的是学生个体的基本生活需要,掌握对应的知识或技能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或学习生活中的基本问题。而素养并非针对某个特定的学科知识或某项专业技能,而是促使学生可以以更加积极、主动、有效的方法获得知识与技能,其最终指向是学生的生活目标、社会活动及个人发展。由此可见,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促使学生成长为更为健全的个体,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再反过来促进社会的发展。基于以上论述,核心素养的价值定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每个国家在制定宏观的教育决策时,均会从社会需求出发,体现出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核心素养体系中包括信息素养、科学技术素养、创新素养等,针对这一价值定位,人才的培养要注重其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社会责任感。 2.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无论哪个国家,对核心素养的遴选均涉及到有利于其终身发展所需的各种素质,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细化到具体素质主要包括学习能力、语言交际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素养、合作能力等等,这些素养会直接对学生的自我发展、社会价值、个人综合竞争力等产生直接影响。 3.注重生活品质与生存质量。核心素养的培养会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品质、生存质量等产生直接影响,在未来的社会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必备的生存技能,还要注重学生个人品质、文化素养及精神境界,这些正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直接体现。 二、音乐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核心素养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在音乐课堂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在音乐课堂中引入器乐教学。器乐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器乐包括口琴、竖笛、电子琴等,课堂上应用器乐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其意志品质。课堂上老师可以将合适的打击乐器分发给学生,鼓励其为乐曲进行伴奏,要求学生尽量做到音准、节奏准,并有意识地注意到乐曲的情绪变化,引导学生根据乐曲情绪的变化适当调整节奏,手脑并用高度集中,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某种乐器的演奏技能。音乐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质。 2.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音乐课堂上,老师要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比如初中阶段学校会组织各种合唱比赛,每个学生参赛要有较强的协作精神,才能保证良好的合唱效果,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的节奏掌握变化的旋律及音量,并统一音色发出和谐的和声,这个过程中要保持音乐的完美性,学生必须互相合作才能共同完成,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乐观的心理素养。初中学生学习压力大,音乐可以使其保持旺盛的精力、饱满的精神,并且学生的气质、风度、个性等也会受到音乐潜移默化的影响,进一步完善学生的人格。此外,音乐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性格特点选择一些具有现代气息的音乐作品,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矫正学生不良的心理素质,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3.音乐课堂上学生美德的培养。音乐课堂上的歌曲通常节奏鲜明、旋律优美、和声丰富,再配合具有诗情画意的歌词,对情操产生直接影响,以对学生的情感、道德产生影响虽然这种影响不是显性的,是不可量化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如何通过音乐作品认识人性、体验情感,感受音乐作品中真、善、美的力量。与乐曲相比,一首歌曲的歌词更易于理解,因此老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歌词体会歌曲的意境。不同的歌曲会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合作的乐趣及喜悦,从而净化其心灵、陶冶其情操,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理念的指导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教育形式,而是一种需要精雕细琢的艺术,更是一项具有严谨的课程结构的科学,只有通过各种有效策略将这种艺术化的、科学化的音乐课堂转化为具体化、通俗化的教学活动,才会真正提高其指导价值,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影视艺术欣赏

青红观后感结合第六代导演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一)班 学号 201102013006 姓名陈祥 时间 2013年6月

《青红》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比较深的一部影片,可能是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年龄对感情问题比较敏感,因此,我对这部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青红》整部影片的情节在众多暗流的前呼后应下向前慢慢推进的,但是通过影片的结尾的影像,我们产生了许多思考,整个故事就像结尾那个连绵不断的山峰画面,让我们感到迷茫,不知下一个方向在哪儿,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里走。通过影片我们不难判断,《青红》从电影技术的角度来看无疑是具有相当水准的:清澈如水般的画面;灰白缀红的色调;时而平缓时而急促的小号声;无一不让观者在视听上产生不小的共鸣。而影片中有趣的画面,值得让我们去体味的细节有很多,像李军骑着自行车带着小珍在路边看日本电影,以及二次水开了而无人去过问,还有青红的父亲和房红根在澡堂子相遇一起泡澡的场景等等……勿庸置疑,《青红》所要表达的感情,所要宣泄的思绪丰富沉甸,使观者数次陷入短暂的深思中。八十年代初无疑是一个敏感的时期,上山下农的政策,老百姓保守的思想,以及资本主义所谓的“糖衣炮弹”,这些纷杂的元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那个年代独有的矛盾和冲突,导演在影片中对于这些的表达方式是含蓄而深沉的。 然而,在我看完影片后脑海中却没有奏响长久的回音,甚至连一声叹息都没有,这种不冷不热的感觉很难让我联想到王小帅手举戛纳评委会大奖时的情景,莫非这就是中国所谓的第六代导演最优秀的作品了?在我看来青涩的情节是影片不能进一步与观者沟通的主要原因。青红与房红根的感情,从影片开始至终,除了那双红色高跟鞋之外几乎找不到更多的铺垫和烘托,这使得最后小根对青红的恶行变得毫无同情可言,事实那本来应该是一场能让观众不忍目睹,甚至饱含泪水的桥段。青红是个沉默的孩子。她一直在沉默着,她的出场是沉默的,她的离开也是沉默的,她对父亲那种专制霸道的反抗也是沉默的,甚至于她对现实的最后抵抗也是沉默的—白皙的手腕,刺眼的鲜血,干净的床单,没有割到的大动脉。青红是个隐忍压抑的孩子。她看着父亲把小根送给她的那双美丽的红色高跟鞋大力地抛出了窗外,而只是低着头;从那个一团乱的舞会脱身后,她坐在床边紧抓着裤子,安静地听着父亲的训斥,而后在门被大力关上前,松开了紧绷的手指。青红很是迷茫。她喜欢这个她从小长大的地方,喜欢那里的一草一木,喜欢她们的家,喜欢那里的人,她觉得这里比上海还好。她不明白也不想明白,为什么她的父亲那么执意地想要回到上海,于是她迷茫;她不懂小珍说着“农场那女的“时脸上那种鄙夷的神色,农场的又怎么样,于是她迷茫;她不知道她和小根之间算是爱情么,于是她迷茫。这些直到她离开她长大的家时,她也没弄明白,那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因为迷茫,所以她沉默隐忍压抑。于是最终悲剧发生当离开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时,

美术课程标准

学习时间:2013.6.14 学习内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 第一部分前言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以来,美术课程更以其丰富的教育价值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一、课程性质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来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 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

现代设计艺术鉴赏结课考试卷-客观题

1. 填空题(2分,共4题,每题分) (1)(1851)年,在伦敦海德公园水晶宫内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 (2)“新艺术”这一名称出自于法国巴黎,名为“(新艺术之家)”的画廊 (3)1896年德国艺术批评家朱利.梅耶-格拉夫在慕尼黑创办的周刊《青年》,希望德国艺术家、建筑家以杂志为中心,通过对手工艺传统的恢复来挽救颓败的当代设计,并把新艺术成为青年风格 (4)立体主义画家的探索起源于(塞尚)的理论和创作实践,把他的“要用圆柱体,球体,圆锥体来表现自然”这句话当做自已艺术追求的理想 2. 单选题(3分,共6题,每题分) (1)海报招贴书籍装帧等属于下面哪一类设计(A) A 视觉传达设计B产品设计C 建筑设计D规划设计 (2)奠定现代地图设计形式的设计师亨利.巴克出身于(B) A 法国 B 德国 C 意大利 D 英国 (3)设计史上一般把( C )作为“现代设计”的开端 A 工业革命B埃菲尔铁塔的出现C 1851英国伦敦举办的世界博览会D 汽车的出现(4)以下哪个百年瓷器品牌是英国的(B) A KPM B WEDGWOOD C 塞弗尔D梅森 (5)梵高、高更、塞尚是(B)派的代表画家 A 印象派B后印象派C立体派D达达主义 (6)1917年,哪位艺术家把一个签有“,1917”字样的小便送进了纽约的艺术展,引起了艺术界的轰动(C) A 雷曼 B 毕加索 C 马歇尔.杜尚 D 达利 3.多选题(5分,共10题,每题分) (1)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碗的出现闪耀着跨学科的创新思想,涉及到一下哪些学科知识的交叉应用(BCD)

A:语言学B:设计学C:材料学D:现象学 (2)红屋的设计者是(A)和(D) A 威廉.莫里斯 B 约翰.拉斯金 C 阿什比 D 菲利普.韦伯 (3)装饰艺术运动所涉及的领域包括(ABCD) A 建筑 B 家具C工业产品D 平面设计 (4)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风格特点表现在那几个方面:(ABCD) A 简洁的几何外形 B 强烈的装饰性 C 独特的色彩系统 D 材料的选择 (5)法国装饰艺术运动最具代表性的家具设计师有(AB) A 艾米尔.贾奎斯.鲁尔曼 B 艾琳.格雷 C 雷内.拉里克 D 艾米尔.德科 (6)以下哪些建筑和室内设计师装饰艺术运动中英国的代表作品(ABC) A伦敦克里克酒店B 伦敦斯特宫酒店C佩里瓦尔的胡佛工厂大楼D英国议会大厦 (7)下列哪些是荷兰风格派的代表人物(BCD) A 马列维奇 B 蒙德里安 C 杜斯伯格 D 里特维德 (8)以不同校址为线索,历史上的包豪斯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ABD) A 魏玛时期B德绍时期C巴塞尔时期D 柏林时期 (9)1951年的米兰设计三年展,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全新的意大利设计风格,此次展览的展品包括(ABCD) A 好利公司的新型打字机列西康80 B小型的手提打字机里特拉22 C 维斯帕小型摩托车D 西斯塔利亚轿车 (10)二战以后,美国的工业实际因此迅速崛起,这一时期代表性的设计师(ABD)被称为“美国工业设计四元老” A 沃尔特.提格 B 雷蒙.罗维C迈克尔.格雷夫斯D诺尔曼.贝.盖迪斯

两个版本的《高中生音乐核心素养》.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课标版: 审美感知 \ 艺术表现 \ 文化理解 新体系版: 自主音乐需要 \ 音乐实践能力 \ 音乐情感体验 \ 音乐文化理解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课标修订征求意见稿) 1.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指对音乐艺术听觉特性、表现形式、表现要素、表现手段及其独特美感的理解和把握。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审美活动在听觉和体验基础上进行。审美感知作为高中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之一,应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基础上,力求对音乐艺术的听觉特性、表现要素和独特美感具有更加深入的把握和理解。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使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加强学生对作品听觉属性、形式要素和人文内涵的感受能力,培育在联觉机制作用下对音响结构的综合体验能力,进而提高艺术素养和人文修养,吸纳和传承优秀文化,滋养健全人格。 2.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是指通过歌唱、演奏、综合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活动表达音乐艺术美感和情感内涵的实践能力。 音乐是一门表演艺术。将艺术表现作为音乐核心素养,就是为学生搭建参与音乐表演和创作的实践平台。学生在其中接受熏陶,把握规律,感受乐趣,并在特定的艺术表现情境中丰富情感,充实心灵,激发想象力,发挥创造力,培养自信心,获得成就感。高中阶段的艺术表现应以培养多数学生能够达到的能力为原则,同时以艺术表现和创造为纽带,促进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人际交往,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3.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是指通过音乐感知和艺术表现等途径,理解不同文化语境中音乐艺术的人文内涵。 音乐艺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不同时代、民族、地域有着不同的音乐文化创造,并直接表现为音乐作品题材、体裁、形式和风格等多方面的差异。优秀音乐作品是对特定社会、文化或时代的理解,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创造的特色、能力和水平。将文化理解作为高中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意在通过音乐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感知音乐艺术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领略世界民族音乐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感知力和判断力,进而理解音乐中的文化和文化中的音乐,热爱我国传统音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艺术欣赏课程标准

《艺术欣赏》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况 注:课程类别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岗位方向课。 二、专业对课程要求 系统地了解艺术涵盖的范畴、美术的分类、指导学生进行艺术欣赏。通过鉴赏美术术作品、学习美术理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并激发学生的创新的方法和手段。 三、课程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美术涵盖的范畴、美术的分类、指导学生进行美术欣赏。通过鉴赏美术术作品、学习美术理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在课程中不光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技巧,同时需要注意引导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习内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面积极的做人原则和学习态度。 2、知识目标 (1)美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史前美术和各个时期不同的美术史知识。 (3)西方艺术流派和绘画风格 (4)建筑艺术欣赏 (5)中国传统美术鉴赏。 (6)平面设计形式和构形手法

3、能力目标 (1)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2)掌握不同时期美术形式、风格和流派。 (3)通过优秀平面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横向、多向思维方式,从而开创丰富、新颖的审美境界,为提高版面设计的整体水平打下良好的根基。 4、素养目标 (1)增强学生视觉感受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感性素质。 (3)提高个人艺术修养。 (4)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课程设计思路 美术鉴赏课程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三部分组成。美术鉴赏课程内容由若干学习模块组成,各学习模块依据课程目标要求进行设计,并通过活动建议具体展开。基础型课程:是使学生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健康的美术审美观念与情趣,促进学生美术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必修课程。拓展型课程:是发展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美术潜能,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美术的某些专长奠定基础的课程。拓展型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修习。探究型课程:是学生自主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针对美术某一领域的问题进行更深入地学习、研究,从而获得并应用新的知识,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探究型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学习模块本课程主要分美术及美术鉴赏的基本常识、古老文明、宗教故事影响下的美术、艺术家的故事、中外美术之间的比较以及代表作品赏析四个模块完成。内容与要求根据四个阶段课程目标进行设计与编制,针对学习模块落实教学目标。活动建议主要从研究性学习、美术与社会及生活的融合、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等方面提出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建议。 五、课程内容设计 1、课程整体设计

怎样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核心素养

怎样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核心素养 怎样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核心素养 音乐学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音乐课程改革及新课标中也体现了素质教育之观念,突出了以音乐审美为中心,提倡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重视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强调音乐于文化的关联和多学科综合,注意完善评价机制。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和探索。 一.提高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需转变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仍然受着传统的音乐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中主要以唱歌课音乐知识传授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为主,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是教师的主导为主,极少以学生的作为学习的主体;并且在小学的教育中,音乐课是不被重视的,虽然我国已经大力的推行素质教育,并对音乐课程的改革,但这些对农村的小学教师的观念来说,影响不是很大,仍然采用传统的片面的分数评价为标准,对于音乐教学更是不重视,以为人人都可以教音乐,导致音乐教学的质量一直不高,面对新形势下的音乐教育的挑战,应当转变传统的音乐教育的观念。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二.提高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需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好的学习音乐的兴趣,才会有一个愉快的学习音乐的过程。往往老师在教学中采用机械的教育方式,经常会打击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不喜欢学生音乐课上的活泼劲,以为这是在扰乱课堂,严令大家做好,只注重书本的知识,而缺少对歌曲的深入的挖掘,导致小学生对音乐课的反感,更不会产生良好的学习音乐的兴趣了,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发现学生学习的音乐的兴趣,并善于保护和培养。在我们班的学习委员,喜欢音乐,但唱起歌来就是表现的不是很自信,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时,我一边鼓励她,一边教她怎样唱好一首歌,保护他对音乐的兴趣,人也变的自信多了。 三.提高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需注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可见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注意审美的教育,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的素质。因为音乐是抽象的听觉的艺术,要注意培养感知的能力来提高审美能力;音乐是充满情感的艺术,字里行间都表达着浓浓的深情,所以要注意在音乐教学中丰富学生的情感的表达来提高学生的审美的能力的提高。 四.提高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需注意因材施教

设计艺术鉴赏复习要点

设计艺术鉴赏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一、艺术鉴赏的特点 1.设计、艺术、技术三者的关系 a、设计与艺术紧密联系,设计逐渐成为独立学科 b、技术是一种手段与过程,而艺术不仅是一种手段与过程,还是艺术品 与艺术现象。 C、技术是艺术的基础,艺术在技术中成长,技术与艺术在不断整合。 2.艺术欣赏与设计艺术鉴赏的不同点 艺术欣赏是一种纯粹的审美活动,而艺术鉴赏则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有机统一。 3.艺术欣赏的特点 a、形象性,是具体的,感性的。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 性的三大统一。 b、主体性,审美感受的个性差异 c、审美性,是人工创造与审美价值的双重表现 4.设计艺术鉴赏的特点 a、设计艺术联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鉴赏时需要注意其功能性与美观 b、与一定时期内社会生产力密切相关 c、融合实用性与观赏性,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 二、设计艺术鉴赏的方法 1.设计艺术美的特点:功能美、形式美、文化美 2.提高设计艺术鉴赏能力: a、加强理论学习,全面提高艺术修养 b、增加鉴赏的实践,不断提高鉴赏能力 第二章设计艺术的发展分类及特点 一、设计艺术的发展历程 1.设计艺术的概念 设计美术与设计艺术方面,常指拟定计划的过程,又特指记在心中或者职称草图或模式的具体计划。设计总是要考虑到具体设计对象,根据生产技术条件和制作技艺的可行性进行创造性工作,这个过程就是一次创作,本身就是应用艺术品。设计艺术就是与设计相关的创造性的计划。

2.现代设计艺术的来由 a、从拉斯金到新艺术运动。拉斯金对工业产品的反思与工艺美术运动的 兴起 b、自然主义与象征主义的新艺术运动 b、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号召形式服从功能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由德意 志制造联盟和国立魏玛建筑学校(包豪斯)推动。 二、设计艺术的分类及性质 1.平面设计艺术 a、广告设计 b、包装设计 c、企业形象设计 2、现代设计艺术 a、影视设计 b、网页设计 c、个人形象设计 3、环境设计艺术 a、室内设计 b、室外设计 c、展示设计 4、工业设计 5、设计艺术的特点 a、实用经济性特点 b、创造性特点 c、艺术造型性特点 d、程序性特点 e、科技性特点 f、信息传播性特点 6、设计艺术的构成元素 a、功能与人的因素 b、美学因素 c、材质因素 d、经济因素 e、市场因素 第三章平面设计的构成要素 一、平面设计的构成要素 1.图形 2.文字 3.色彩 4.构成

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精选文档

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1.自主音乐需要 自主音乐需要是学生自觉进行音乐学习和音乐活动的基本动力,也是学生自主发展素养在音乐学科的具体体现。发展学生自主音乐需要有情感、认知和意志等不同层次,其一是对音乐产生兴趣爱好,将参加学习音乐和音乐活动作为获得快乐生活、满足审美需求的一种途径;其二是在有实际体验的情况下,主动将音乐作为保持心理健康和谐的工具;其三是把学习音乐作为提高文化修养、促进自我发展与完善的自觉追求,将参加音乐活动作为一种文明生活的方式。对于经过十余年学校音乐教育的高中生来说,自主音乐需要主要表现在:能积极参加各类音乐活动;对音乐具有一定的兴趣爱好;能经常用音乐给自己带来快乐情绪;能主动选择合适的音乐活动调节情绪、平和心理;参加音乐活动时具有较主动的审美意识。 2.音乐实践能力 音乐实践能力是学生音乐素养的重点。普通高中学生应具备的音乐实践能力主要包括音乐表达与表现能力、音乐欣赏与审美能力、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音乐交流与合作能力,其中最核心的是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学生掌握音乐实践能力应以用为本,围绕学生在校时和毕业后经常进行的音乐活动,重点培养选择合适作品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感受和表现优秀作品的能力,即兴表演和创作的能力等。音乐能力的基础源于音乐实践经验,因此,学生应具有较丰富的歌唱和聆听经验积累,应熟悉经典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应熟悉各类常用的音乐活动形式。作为音乐实践活动的基本技能,学生应能够较准确地歌唱若干首中外着名歌曲和公共活动常用歌曲,能视谱歌唱或演奏简单作品,

(完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 第一部分前言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以来,美术课程更以其丰富的教育价值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一、课程性质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来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 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